61阅读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8

发布时间:2018-01-09 所属栏目:牧童之歌音乐教学设计

一 :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从人物的语言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快乐”,同学们,你们什么时候最快乐?

  2、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篇有关快乐的文章,补充课题:

    给予是快乐的。

  3、那么,快乐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4、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什么是给予?

    生:为什么说给予是快乐的?

    ……

  5、这些问题提得真好,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第24课 给予是快乐的,请同学们把书翻到本113页,自由读一读预习导读,看看学习这篇课文有那些要求。

    (指名回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那么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自字音,认清字形,句子要读流利。

    (指名回答,请同学补充。)

  2、那么这件事让保罗明白什么呢?

    (指名回答:明白了给予是令人快乐的。)

    出示:

    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 

    生齐读这个句子。

  3、是什么让保罗如此真切的感受到给予是快乐的,让我们来读1~12自然段。读后,请同学来复述这个故事。

    (指名学生讲故事。)

  4、在这些事中有哪些是让你或者保罗感到意想不到的呢?请同学们默1~12自然段,并用笔划出来,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

  5、交流:

   ⑴ 出示:

    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钱?”保罗点点头。男孩惊叹地说:“哇!我希望……” 

     保罗以为男孩希望自己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体会“睁大眼睛”和“惊叹”,为什么男孩会感到惊讶。

     小男孩吃惊仅仅是因为羡慕保罗有一辆这样的新车吗?让我们替小男孩说出心里的话。

     (指名回答。)

     是啊!保罗错了,小男孩不是希望自己也有这样一个哥哥,而是希望自己想当这样的一个哥哥。男孩从小就立志要在圣诞节为弟弟送上一辆新轿车,多么了不起啊。

   ⑵ “保罗吃惊地看着这个男孩,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你愿意坐我的车兜一圈吗?’”

     生:我觉得这里让我感到很意想不到,保罗怎么会邀请一个陌生人与他一起兜风呢?保罗可能被男孩的语言给感动了。

   ⑶ 还有哪些是让你意想不到的呢?

     生:保罗把车开到小男孩家门口,以为男孩是想在伙伴面前炫耀自己坐着一辆漂亮的新车,可是保罗又错了,男孩是想去接他的弟弟,让他弟弟也看看这样的新车,并许下了他也要送一辆车给他弟弟的承诺。男孩一定想把他的快乐与他弟弟一起分享。

   ⑷ 教师引读第十二自然段:

    ① 出示:

    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下了车,把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个男孩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坐进去。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请同学们猜猜,这个夜晚,他们三个人是怎样度过的?同桌先说一说,全班再交流。

    ② 那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一些给予是快乐的确事情呢?


三、总结全文

  是啊,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我想送给同学们一句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不时能体会到给予的快乐,也许是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只搀扶的手臂,一句关切的话语,一颗慷慨的爱心。只要能做到奉献与付出,这个世界就会更加美好。也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多给别人一份关爱,一份帮助,同时,你也会收获一份真正的快乐。付出往往比获得更愉快。我们课后就有一篇这样的文章《给,永远比拿愉快》,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今天上午我执教的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4课《给予是快乐的》,整堂课基本能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能把时间和空间都还给学生,思路也很清晰。在开课时能抓住阅读提示,让学生自己寻找学习目标并针对两个目标进行教学。讲解课文时,我首先从整体感知课文入手,先对整篇课文有个大致了解,然后围绕“这个故事中有哪些是你意想不到的事情”而展开的。并进行了引读,在想象“这个夜晚,他们三个人在一起做了什么”这里,让学生先同桌说说再全班交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性,最后是一个拓展延伸,在学生充分阅读后,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的爱心,并产生关爱他人的愿望,从而体会给予是令人快乐的。

  同时,这节课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首先,在导入时没有抓准切入点,过多的强调快乐,而忽略了“给予”的含义,以至于学生在后面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类似的经历时都只说到自己快乐的事情而没有说到给予的快乐。有些偏离文本主题。

  其次,课堂上的交流很多,没有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体现其情感的变化,而在课文的内容方面花的时间太多,本课的语言训练重点没有体现到位。

  第三、对保罗的内心感受抓得不实,学生虽然有读,但读的时间还是太少了。而且,学生读的情感不是很到位,没有很好的体会人物的情感,比如说,小男孩的那种羡慕与惊叹没有体现出来。老师也没有进行进一步的的知道。

  最后,我思索,一节课是否称得上好或者差,不在于用了哪些先进的教学手段,也不在于搞了多少新颖的形式,而在于看它能否抓住文章的主线,抓住文章的重点来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实实在在的课才是最好的课。


【课后评议】

  辜淑华:曹老师作为新老师体现了教学创新的精神,教授本课时好的方面贯穿了以学生为主的精神,坚持把课堂交给学生,文中的几个部分设计让学生自渎自悟,也是比较好的,同时,曹老师教学态度自然,教学层次也比较清晰,但是在最后把握阅读链接的部分,却因为时间过短,没有进行深入,只是带过,可能比较仓促。

  王莉华:课文中心是“给予是快乐的”,但是在听完课后连部分老师都没有感受到这样的情感,我想学生更难以把握,这也说明教学中情感没有到位。对于内容浅显的文章,应在读中感悟,而不应该过多涉及内容。应从课题入手,“谁”给予“谁”?“给予什么?”在前面的内容中就应该说清晰,给予的含义是什么?

  祝怡婷:曹老师的教态大方得体,课前准备比较充分,注重了以学生为主。不足的地方,课文给人以快乐的感情,但是整堂课师生情感似乎没有进入课堂,学完课文后没有与文中人物产生共鸣,有可能是在备课时,曹老师目标订的过高,导致难以在课堂中落实。同时开课的问题“为什么给予是快乐的”可能提的过早,学生在开始的地方不理解,导致文中有些问题没有深入,情感没有达到目标要求。

  熊顺华:曹老师整堂课目标清晰,课堂中各种方法设计也不错,导入部分的你认为“什么是快乐的?”学生说的也很有兴趣。不足的地方:教学本课时,似乎是为了使学生进入一个预设的课程中,没关注学生的“生成”。在课文的后半部分,曹老师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实际的例子,因为时间过短,学生没有说到位,我认为,课堂气氛的关注应该在探讨的过程中烘托出,使整堂课的学习在一种好的氛围中结束。

二 : 《快乐的歌》教学设计与说明01

课题:《快乐的歌》

(教学设计与说明)

闵行区实验小学 林青

[课程]小学音乐

[教材]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 [年级]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 [主要教学内容] 1.学唱《快乐的歌》。

2.学习2/4拍,体验2/4拍的节拍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用饱满的精神、明亮的声音学唱歌曲《快乐的歌》,在体验与演唱中感受和学习2/4拍。

2.过程方法:通过创设郊游情境、分层感受、音乐实践等方式学唱歌曲《快乐的歌》,体验2/4拍的节拍特点。

3.情感态度: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通过对歌曲形象的表达,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节奏准确、情绪饱满地完整演唱《快乐的歌》,并在学唱的过程中学习和体验2/4拍的节拍特点。

2.教学难点:在学歌中,能够使学生体会歌曲快乐向上的精神风貌,并能够在唱歌和表演中体现出来。 [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快乐的歌》是选自三年级音乐第一学期第二单元的内容。整首歌曲旋律明朗、欢快,充满勃勃生气。表现了一群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唱着歌、吹着口哨,精神抖擞地列队行进的音乐形象。本课以歌唱教学为主,由创设情境、歌曲学唱、歌曲表演等环节组成。唱好一首歌离不开歌唱情感的启发、引导、体验和表现。因此本课的三维目标紧紧围绕着学唱歌曲和学习2/4拍来设定。意图通过本课教

学来引导学生从歌曲的学唱与演唱中更好地了解2/4拍的含义,感受其特点,在学生情感体验与知识技能的学习中,表达歌曲的内涵,从而把歌曲唱的更好。 2.学情分析:

三年级在小学阶段是一个转折年级,学生从身心各方面都较一二年级成熟,分析能力、学习能力、自控能力等方面开始出现差异,两极分化明显。经过一二年级的唱游学习,对一首旋律简单的歌曲通过听唱法很容易会唱,在基本节奏、基础音乐知识方面有一定的积累,小乐器的使用也非常感兴趣,但是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按照教师给出的节奏进行拍击。

本次执教的三(5)班是我从一年级开始带教的班级,大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乐感,经过两年的系统教学,具有较好的歌唱习惯,对音乐课也非常感兴趣,和老师的感情非常融洽,但是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在节奏感、音准、视唱能力及行为习惯、合作交流等方面有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不仅要关注音乐能力强的学生,也要设计适合其他学生学习的过程,突出分层教学的原则,在教学设计中,将律动、唱歌、表演、小乐器演奏等手段有机结合,通过引导、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探索学习;在聆听、模仿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学习,突出学生的主动性,使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教学设计说明]

一、创设“郊游”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歌曲《快乐的歌》表现的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在歌唱中精神抖擞列队行进的情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体会这种情绪,本节课的设计就围绕“郊游”这个主题创设情境展开教学。首先,我带领学生唱着《郊游》这首歌走进教室,通过行进中的拍手、挥动手臂、模拟吹小号等律动让学生进入兴奋的状态。接着我出示了一组学生一、二年级郊游时的照片,在回顾与互动交流的同时再次激发学生的快乐情感,为后面的歌曲教学奠定情感基础。歌曲学习过程中通过郊游的亲身体验来感受和表达歌曲的情绪,最后,我设计将要去郊游的场景和学生一起演唱歌曲、表现歌曲,整节课的设计我力求寻找贴合生活的主题,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将情感自然激发并表现出来。 二、分层开展歌曲教学,获得知识技能体验

经过几年的音乐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学习歌曲不单纯是老师教会的,而是

听会的,因此,在歌曲教学中,我始终把握“听觉为先、动觉切入”的原则,设计了三个层次引导学生学唱歌曲。

唱会歌:多听是关键,能体现音乐最重要的特征——弥漫性与重复性。因次这一层次的学唱目标是通过反复感受、模仿、体验了解歌曲情绪、熟悉歌曲旋律和内容,学生经过这个环节的学习能基本会唱歌曲,但是允许有音准和节奏的差异。

唱好歌:由于一二年级采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学生对于歌曲音准、节奏等音乐元素没有正确和清晰的概念,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识谱能力,视唱歌谱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唱好歌曲。这一环节的要求设定是:我首先用范唱来表达老师对于《快乐的歌》的理解,准确传达唱歌的技巧,然后通过看谱视唱学习歌曲的技术表现,从而向歌曲的情感表达发展。

会唱歌:这个环节的要求很多,它主要涉及了声音技能技巧的学习,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完成,因此我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浓厚的歌唱兴趣和自信心方面,让学生快乐的歌唱。经过长期的积累,让学生在小学阶段的音乐学习中具备良好的歌唱素养。

三、有效利用教学媒体,完成抽象概念具体化的学习

上好一节音乐课离不开丰富的教学媒体,它能为学生带来强烈的听觉、视觉的感受,让学生有强烈的兴趣主动学习。不仅如此,现代多媒体课件能够使许多枯燥难懂的知识生动、形象的呈现。在这节课中,2/4拍作为一个知识点,要让学生了解它的含义,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所以我利用FLASH进行演示(例如:2/4拍的自我介绍、节奏“变变变”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之间的时值变化,以及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2拍的节拍含义。在此基础上,通过聆听、歌唱、律动强化感受其节拍特点,不会让学生有难懂和机械记忆的感觉。

另外在以“郊游”为主题激发学生情感的过程中,也通过媒体呈现孩子们的郊游照片,学生非常激动,情绪一下子就激发了,这种直观的视觉感受效果也远远比语言启发和回忆大得多,整节课中其他方面还有体现。总之,我充分利用教学媒体的优势,帮助学生完成抽象概念具体化的感受与学习。

[教学过程与步骤的解析](含教学重、难点解决办法) 一、创设情境

1.听音乐,律动进教室。 2

.赏视频,回顾郊游情景。

二、歌曲教学 (一)会唱歌

1.聆听录音,感受歌曲情绪

1) 师生交流 2) 出示课题 2.教师范唱,感知歌词内容

1) 教师范唱,学生听辨交流歌词内容 2) 出示歌词,学生朗读 3.对比感受,朗读歌词

1) 教师有节奏地朗读,学生对比 2) 出示节奏谱,教师带读歌词 3) 学生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二)唱好歌 1.学习2/4拍

1)学生听音乐拍节奏 2)听辨歌曲节拍 3)介绍2/4拍的含义

4)再次感受2/4拍的节拍特点

2.视唱歌谱

1)出示歌谱,巩固2/4拍知识 2)老师唱歌谱,学生熟悉旋律。 3)学生视唱歌谱。 3.学唱歌词 4.完整演唱歌曲。

三、歌曲表现 1.小乐器伴奏

1)学生自主选择乐器 2)独立尝试演奏 3)集体合作表现 2.教师小结 [教学流程图]

三 :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执教者:

执教时间:2013年 11月 26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圣诞节”“饶有兴趣”“富裕”“羡慕“神气”等词语的意思。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小男孩和保罗的心里活动。

过程与方法

1、谈话导入,初步感知“给予是快乐的”的道理。

2、自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文章的思路。

3、研读课文,体会保罗和小男孩的内心,感受快乐的真谛。

4、拓展延伸,进一步感悟“给予是快乐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情操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从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他们的心理,并凭借具体语言材料,在反复的朗读中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

教学难点:

领悟“给予是快乐的”的内涵,懂得要从小树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情操。

教学准备

课件、资料袋中的故事 、与“给予”相关的生活见闻、奖给学生的礼物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入课题:

1、孩子们,刚才的歌曲我们熟悉吗?是哪个节日的歌曲呢?对,是圣诞节,那么在 1

圣诞节,我们大家互相之间会做那些事呢?对,互送礼物。那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几件小礼物,要奖给等一下上课表现最棒的孩子,现在,听到这个消息,你们的心情怎样呢。(高兴,激动,快乐,兴奋??)

2、教师小结:(板书:快乐)是啊,孩子们,在生活中,当我们得到一件奖品时是快乐的,得到表扬时是快乐的,得到一件礼物时是快乐的,得到别人帮助时是快乐的??可是,美国作家丹·克拉克却说“给予是快乐的”。(板书完成课题:给予是快乐的)请大家齐读课题。“(正音:给予 jǐyǔ)。再读课题。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在圣诞节发生的一个感人故事。

生齐读:给予是快乐的

3、课题质疑:谁知道“给予”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给别人什么。生:是付出的意思。

二、初度课文,感知“给予是快乐的”。

(一)了解课文的特点

师 1、孩子们理解得真好。我们都知道得到什么东西,往往是快乐的;可付出给别人什么,又怎么会是快乐的呢?请大家打开课本,看看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大家看到了吗?这篇课文的课题带“*”,告诉我们是简略课文,,这样的文章只要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就行了。

(二)接下来,请同学们老师会提示一些自学方法,就是(投影:读、思、圈、注),这是我们平时经常用到的方法,除了这些方法,还有一点更重要的就是—(投影:问),要求大家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三)下面请孩子们看看老师给出的自学目标:

学生自学目标:(出示)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保罗两次误解小男孩的片断。

请孩子们用上老师提示的方法带着自学目标用自己喜欢方式去读一遍课文。

(学生读、思、圈、注,自学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随机指导学生学习。约五分钟)

(四)交流读后收获。

2

1、交流自学时提出的问题。(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都给予了别人什么?给予别人后,他们是什么心情?)

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板书:哥哥 保罗 小男孩 弟弟

这些人物间都有谁给予了谁什么?

交流:保罗的哥哥给予保罗一辆新轿车。小男孩许诺要给予弟弟一辆新车。

保罗给予小男孩他的弟弟乘自己的新轿车兜风的机会。

给予别人后,他们是什么心情?快乐的!

2、读 “圣诞节”“饶有兴趣”“富裕”“羡慕“神气”等词语。

3、归纳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感受“给予是快乐的”。

(一)学习第一处片断(第1-7自然段)

1、保罗第一次误解小男孩什么了?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也有这样的哥哥。

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这样的回答让保罗出乎意料,所

以他错了。

2、你觉得保罗和小男孩是个怎样的人?你是根据课文的那句话体会出来的?

我认为这个“哥哥”很可爱,他不是渴望自己拥有一辆别人送的车子,而是希望自己能当给弟弟送车子的哥哥。

这个哥哥很有爱心。

保罗是个很和蔼可亲的人。因为它明明看出小男孩家庭并宽裕,但却没有嫌弃小男孩。

师小结:我真佩服你们,你们的回答太精彩了。让我们了解了上下文的内容,对课文进行了深入地理解,抓住主要内容,进行大胆的提问,会对理解文章很大的帮助。下面我们找同学来读一读他们之间的发生的故事吧!分角色来朗读课文。

(二)学习第二处片断(第8-12自然段)

1、保罗第二次又误解小男孩什么了?读下面的对话。

保罗微微一笑,他理解男孩的想法:坐一辆又大又漂亮的车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神气的事。

3

(但是,保罗又想错了。)

他指着保罗的车,说:“看见了吗?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看我跟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

保罗原本以为小男孩是想炫耀一下,但小男孩却是为了给他有残疾的弟弟一个希望。对于脚有残疾的人来说,最大的痛苦是不能和正常人一样行走自如,来去自如,而小男孩要给弟弟买一辆新车,对弟弟来说这是最大的幸福和安慰,足以看出小男孩对弟弟的关爱之情。

2、分角色朗读课文,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小男孩对弟弟的爱。

5、师:感谢你们三个人的出色表现,用你们甜美的声音和充沛的感情把我们又带进了感人的故事当中。谢谢你们!让我们再用心的体会他们之间的故事吧!

四、感情升华:体会 “为什么说他们三个人在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投影) 师:就这样,他们三个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就让我们好好的去体会一下他们为什么会难忘呢?

师:那确实是一个难忘的夜晚!特殊的夜晚!在那个夜晚,他们一起共同体会着给予带来的快乐。让我们再来读一读他们难忘的原因吧!

小弟弟是因为(第一次这样乘车并亲眼看到圣诞之夜的风光)而难忘

小男孩是因为(给弟弟许下了一个美好的诺言并让弟弟得到了一次意外的欢乐)而难忘

保罗是因为(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个深刻的道理并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而难忘

五、感悟“给予是快乐的”

1、“为什么保罗认为给予是快乐的?”

生:因为保罗从小男孩的身上感受到了那种无私,善良的品质,看到了小弟弟在实现心愿时的兴奋,而这一切就是小男孩所希望的,也是由小男孩和保罗他们两个给予的。一次次的思想活动,让保罗领悟到了给别人快乐,自己也会快乐。他感觉到自己好像更成熟了。

生:帮助别人,助人为乐是一个人优秀品质的表现。具有这样品质的人是无私的的人,心里装着别人的人。他们会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

4

师:是啊,小男孩一心要把快乐给予弟弟,这正是课文要讲的重点,这正是作者要歌颂的品质。

2、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谈。

3、师生交流。

(投影)保罗的哥哥因为( 送给弟弟一辆汽车作为圣诞礼物 )而感到快乐,

保罗因为(把自己的欢乐给予小男孩和他的弟弟)而感到快乐,

小男孩因为(给弟弟一个美好的承诺)而感到快乐。

六、拓展延伸。

1、 是啊,孩子们,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只有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和爱护,这个世界才会充满爱的雨露阳光,才会成为爱的家园。有时候,哪怕只是一个充满爱的眼神,一句不经意的问候,一个小小的举动,也能够让人温暖一生。当我节日收到小朋友们发来的祝福短信的时候,当教师节的时候收到小朋友们的礼物时??孩子们,当时老师多么多么激动啊!孩子们的给予会让我快乐无比,幸福一生。那么请你们也回忆一下,你们给予别人快乐的时候,你们心情如何?是否因为给予别人什么而感到快乐?

2、联系生活经历,启发谈话。

出示字幕:我也曾因为( )而感到快乐。

生:我曾因为在雨天里帮助一个没有带雨具的同学回家而感到快乐

生:我曾因为在汽车上为带小孩的阿姨让座而感到快乐

生:我曾因为帮助妈妈做家务活而感到快乐

??七、作业自选厅

1、阅读《给,永远比拿愉快》,读完谈体会。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课外阅读相同主题的文章。

4.搜集“给予是快乐的”名人名言。

5.今后,爱护自己的弟弟、妹妹,把一切好的东西都给予他们。

6、最好的作业就是永远记住这世间最美好的语言“给予是快乐的”,向文中的小男孩、保罗学习,共同播撒爱心,赢得真正的幸福。

5

本文标题: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8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1320.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