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建筑施工企业怎么做好成本控制
导语: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的工程规模,不同的建筑企业,不同的管理体制都有差别。但共同点都是为了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这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创新和提高,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及微利经营的空间里,挖掘企业潜在的经济效益,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1 影响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原因
目前,影响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因素主要来自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两个方面。
1.1 盲目投标风险高,成本管理埋隐患
当前,由于建筑市场供需关系失衡,导致行业内恶性竞争盛行。面对市场压力,不少施工企业不惜采取低价竞标、垫资施工等方式,盲目参与投标,把盈利的希望寄托在项目变更以及其他途径上。
一些施工企业标前踏勘流于形式,对现场情况了解不深,招标文件和图纸会审研究不透彻,导致成本预算不到位,造成预算漏项、预算错误等情况,出现项目中标即亏损的局面,结果使企业陷于泥潭而不能自拔。
1.2 重生产施工,轻经营管理,项目管理粗放
当期,我国施工企业普遍缺乏系统的现代企业管理经验,一些企业重施工、轻管理,片面追求企业产值和施工规模。或者成本目标不明确,只注重对直接成本的控制,缺乏全成本理念,对成本的动态变化认识不足,对管理中反馈出来的成本信息重视不够,出现问题不认真分析、总结,稀里糊涂地盈利或稀里糊涂地亏损,屡屡在同一问题上栽跟斗。
2 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对策
企业是利润中心,项目是成本中心,施工企业的利润基础在施工项目上。企业的成本管理说到底还是项目的成本管理。
而任何一个施工项目,无论大小,从投标到项目完成,都需要耗费成本。包括项目前期费用、直接费用、间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及其他各种费用,所有这些费用的总和,构成了该项目的总成本。
要做好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就应该树立施工项目全成本概念,合理预测施工项目的经营风险,从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对施工成本进行动态管理。
2.1 事前分析决策
2.1.1 科学决策、慎重投标
由于当前的建筑市场属于卖方市场,发包人常常处于强势地位,往往采用低价中标的办法选择施工队伍。在这种招标方式下,很容易造成施工单位中标即亏的局面。
因而,在参与项目投标前,施工企业须仔细了解现场情况,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充分预测项目风险,对招标人的资信能力、资金情况等进行认真评估。同时,根据企业自身状况,充分考虑市场行情、施工技术、材料价格及各项费用情况,结合项目特点,慎重决策,由企业的经营、财务、工程技术等部门合作,合理确定投标价格,争取以理想价格中标。
2.1.2 认真优化施工方案,合理确定成本目标
项目中标后,要认真组织图纸会审。对于结构复杂、施工难度高的项目,要从方便施工,有利于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又能降低资源消耗,增加工程造价等方面考虑,积极提出修改意见。
根据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对施工方法、施工程序、作业组织形式、机械设备选型、技术组织措施等进行优化分析,及时调整和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2.2 事中管理控制
2.2.1 加强人员管理,降低人工成本
项目开工之初,应根据工程实际需要,按照“精简、高效、节约”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人员配备,降低人工成本。
一是要按照岗位需求,对何时进人、进多少人、进何种人,要事先筹划妥当。人员配置,必须考虑岗位需要、人员与设备的配比、人员与工序、技术方案的对应。每个施工班组应当按不同工种、不同技术等级的人员合理搭配。
二是根据每个人的技术特长、能力水平等,并且尽可能兼顾个人意愿,确定人员分工。三是要使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劳动定额和责任目标。可以根据实际,参考市场信息、班组认可的标准,采用内部承包形式,给班组下达承包任务,充分调动大家的劳动积极性。
2.2.2 机械设备的管理
施工项目机械设备的管理包括从设备选配到合理使用、检查维护、修理保养全过程。设备选配,要根据工程特点、工程量大小以及工期要求,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可行、维修上便利”来选配所需设备。对于初期购置费用较大、使用周期不长但又必须要用的设备,可以考虑到租赁市场租借的形式。
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负荷,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少设备闲置时间,降低机械台班使用成本。
正确配备设备操作人员,定期做好设备维护,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降低设备大修成本,防止设备事故发生。
对本项目不再使用的设备,应及时协调到企业内部其它有使用需要的项目,以提高设备的综合利用率。
2.2.3 抓好材料物资成本的控制
在施工项目中,材料费一般约占施工总成本的60-70%。要想控制施工总成本,材料成本有较大的节约潜力。往往在其他成本出现亏损时,可以用材料的节约来弥补亏损。因此,加强材料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损耗浪费,对成本控制十分重要。
一般来说,材料成本的管控需把好以下几道关口:(1)预算关。工程开工前,必须反复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分析,测定材料需求数量,提出材料申请计划。
(2)采购关。采购要货比三家,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选购质优价廉的材料。要合理确定进货批量与批次。除非价格看涨,否则,要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减少资金成本和保管费用。同时,公开商家的联系方式,以提高透明度,增加监督力度。
(3)入库验收关。材料送达以后,应由采购部门、仓管部门、质检部门一同对其数量、质量、规格、型号等进行验收、入库登记。对易保管或到货即用的材料,验收后直接卸到用料现场,以减少二次搬运费用。
(4)出库发料关。根据用料计划,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健全出库台帐和审批领用手续。领用材料,需经项目经理或其指定的专人负责审批。特殊材料实行以旧换新制度。
(5)下料用料关。施工下料用料,应由技术人员或有经验的技师跟班指导,减少浪费。
(6)边角余料回收再用关。边角余料要回收,多余材料应及时退库,防止丢失。
2.2.4 加强财务管理,控制非生产性支出
项目成本中,除人工、材料、机械使用费等直接成本以外,间接费用——即非生产性成本所占比例也非常可观。企业内部还应当在一定范围内定期公布各项目的非生产性支出情况,以相互比较,促使项目降低费用。
2.2.5 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质量成本
所谓的质量成本,包括二方面内容:一是企业为了保证项目质量而支出的费用;二是因没有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损失。
作为施工企业来讲,应该树立以质取胜,以精品工程占领市场的观念。但是,盲目追求工程质量,可能会增加企业额外投入,降低企业利润。所以,在质量管理上,应当以满足合同要求条件下的高质量、低成本作为项目管理的目标,消除质量通病,杜绝返修、重建现象发生。
2.2.6 加强安全管理,控制事故成本
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事故是最大的浪费。一次安全事故的发生,不管是机械事故还是人员事故,对施工企业来说,都是不必要的损失,有些损失可能还是非常惨重的。
因此,项目部要提前做好安全预案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网络,落实好各级安全岗位的定人、定岗、定责,选派一些工作认真、胆大心细的职工从事安全管理工作。项目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关键工序的质量监管,及时发现事故隐患,积极做好防范措施,把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控制事故成本。
2.2.7 努力争取变更,扩大利润空间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常常存在现场情况与招标文件中描述的情况存在根本性差异的可能,这就需对原设计的部分项目在工艺、方法及数量等方面做出变更、优化。
工程变更往往能为施工企业摆脱合同价格偏低、扩大自身利润空间、挽回成本损失提供机会。所谓“中标靠低价、盈利靠变更”就是这个道理。通过合理变更,减去了一部分利润率不高的子项项目,同时在一些利润率相对较高的子项上做文章,以增加利润空间。
发生工程变更事项时,应及时出具变更联系单,征得设计单位、监理和业主一致同意后,及时组织实施。变更项目完成后,应就工程量及价款出具联系单,及时请设计、监理、业主签证确认。在申报过程中,应善于“抓大放小”—— 金额小的、利润薄的应善于舍弃,把申报重点放在金额大的、利润高的项目上,使大的变更能够更顺利地得到确认、批复。
2.2.8 圆满完成收尾工作,项目管理善始善终
从现阶段的情况看,由于许多施工企业普遍存在人员、技术力量相对匮乏的情况,或者基于人工成本的考虑,很多项目到了竣工扫尾阶段,企业就把主要技术力量抽调到其他在建项目,以致扫尾工作拖拖拉拉,使已有的经济利益逐步流失。
因此,要高度重视竣工验收工作,及时办理竣工验收。验收之前,项目部应将所有的工程资料进行检查汇总,并提交给企业预算部门和总工办等工程管理部门,通过分析、比较、查漏补缺,确保工程竣工资料的正确、完整;对初验中甲方提出的意见,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合同内容认真处理,确保及时、顺利交付。
2.3 事后检查控制
2.3.1 及时办理工程决算,加强应收帐款管理
工程竣工后,要及时进行项目决算,明确债权、债务关系。要指令专人负责与业主沟通,加强决算、催款力度。发现有坏账可能时,应立即报告,并采取补救措施,通过与业主协商,签订还款协议,督促业主明确还款计划和时间。同时,要随时做好诉讼准备,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应在诉讼时效内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避免损失扩大。
2.3.2 分析总结,反馈考核
项目竣工决算后,项目部应对整个经营管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发掘成功经验,剖析问题和不足,为以后的项目管理提供参考经验。企业的财务、审计部门应对该工程结算资料和施工成本、项目绩效情况作详细审查、评价,对盈亏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对有关人员奖惩意见。
3 结论
加强施工企业成本动态管理,强化项目成本的内部控制,对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 建筑企业成本控制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加强对工程成本的控制,不断降低成本,对企业做强做大,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施工项目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贯穿于施工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所在,反映了企业经营效果的综合指标。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能力的竞争。成本控制环节众多,一般有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核算等。本文着重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以及对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实施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作用
施工企业在组织建筑工程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建筑材料、建筑机械费用及人工、管理费用,所有费用的总和,构成了该工程的生产成本。通过成本控制,可以发现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缺点和薄弱环节,以便总结经验,克服缺点,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次,实施成本控制不断降低工程成本是增加施工企业和社会的积累的源泉。在预算造价已定的条件下,成本越低,企业的利润就越多,加强成本管理,降低工程成本,有利于改善施工企业的生产条件和职工的生活条件。实行利税后,税后利润全部留给企业,组成企业的新产品试制基金、生产发展基金、后备基金等各种基金。这些基金除了发展企业生产外,还改善了生产条件和职工福利。降低工程成本是增加施工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之一,所以降低工程成本对节约投资增加企业积累提高职工收益都有利,因此必须重视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
二、施工项目的成本构成
施工企业的工程成本由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四部分组成。就目前来讲,施工企业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直接成本由直接工程费和措施费组成。直接工程费是指工程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各项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措施费是指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非工程实体项目的费用,由施工技术措施费和施工组织措施费组成。措施费对不同施工企业、不同工程项目,其发生的范围和内容需根据实际情况予以确定;间接成本由规费和企业管理费组成。规费是施工企业按政府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必须缴纳的费用。企业管理费是指建筑安装企业组织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所需的费用。
三、事前控制——目标成本的管理
目标成本的管理主要包括确定目标成本和进行成本预测,参与经营决策、编制成本计划,建立责任成本中心、实行成本归口管理等内容。对各项生产活动进行具体指导,限制和监督,及时发现偏差;采取纠正错误的措施,使各项具体的和全部的生产耗费控制在原来规定范围内;确保规定的目标成本。
建立责任成本中心、加强业绩考核
建立责任成本中心,是工程成本控制行之有效的经验。是指具有一定的管理权限,责、权、利相统一的,对所发生的成本费用能够加以控制,并承担相应经济责任的企业内部单位。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经济效果负完全责任。按照不同的成本要将目标成本进行细分,分解落实到每个阶段,纵向分解到各施工班组,横向分解到项目部领导、职能部门,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目标责任制体系,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项目成本管理格局。严格考核、奖罚分明。通过成本指标,可以发现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缺点和薄弱环节,以便总结经验克服缺点,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充分发挥责任成本中心的作用。
确定目标成本、进行成本预测
施工预算是成本目标。工程中标后,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项目进行评估。根据项目合同条款,施工条件,各种材料的市场价格等因素,测评该项目的经济效益。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在不断优化施工技术方案和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的基础上,通过工料机消耗分析和制定节约措施之后,制定现场的目标成本。施工预算成本总额应控制在责任目标成本范围之内,并留有余地。并应确定目标利润,施工预算与投标预算进行对比,其差额实际就是计划施工盈利。为了编制合理的施工预算,可根据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力量,材料市场价格变化等因素进行分析,也可制定内部施工定额。同时还要编制施工管理费支出预算,严格控制分包费用,避免效益流失,项目预算员要协助项目经理审核和控制分包单位的预算,避免“低进高出”,保证项目获得预期效益。
四、事中控制——成本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管理
成本计划执行过程,实际上就是工程项目从开工到竣工的生产全过程,成本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管理是对照成本计划进行日常控制。其主要内容包括生产资料耗费的控制、人工消耗的控制和现场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的控制,以及其他管理费用的控制等内容。
加强业内管理
工程项目开工时,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在图纸会审时对于结构复杂,施工难度高的项目,要认真仔细看透图纸,从方便施工,有利于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又能降低资源消耗,增加工程造价等方面考虑,积极提出修改意见。及时调整和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也是工程成本有效控制的途径,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细化优化,选择适合的施工机具,满足施工的同时又具经济性;合理调度周转材料,精心布置场布图;合理分配工作面,既能加快工程进度,又能确保工程质量。编制出技术上先进,工艺上合理,组织上精干的施工方案。项目部位严格按照合同条款抓质量、安全、进度,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人员责任到人。按合同约定按时编制进度计划和进度款报表。对于工程变更,应及时出具工程变更联系单并请监理、甲方签证工程量及价款。由于不可抗力影响,导致工程停工应及时进行工期签证。由于开发商原因造成工期延误及损失,应及时办理书面签证手续。加强内业管理是成本计划执行过程中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生产资料耗费的控制
在项目生产过程中,材料成本和机械设备使用占整个工程成本的60%左右,有较大的节约潜力。往往在其他成本出现亏损时,要靠材料的节约来弥补。因此,建立完善的采购和收发料制度十分必要,一般在不影响正常施工的前提下,减少材料储存量,以加速资金周转。材料采购应通过市场调查,论质比价;对于耗量大,价款总额较大的材料应采取招标方式,公开竞价,择优选定。这样做,既有利于保证质量,又有利于杜绝暗箱操作和腐败现象。同时,要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材料,减少二次搬运。并严格收发料制度,进场要认真点验、保质保量,发料要严格按照计划发放,做到帐物相符,台帐清楚,特别要注意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对周转材料,如:钢管、扣件、方木等应包死基数、实行限额领料。对余料坚持回收、废物再利用,这也是材料成本不可忽视的最终环节。设备管理部门要根据工程质量、进度和设备能力的要求,合理地配备机械,外租机械设备,如:塔吊、吊车等,分别采取按台班,按工作量或包月等不同的租赁形式进行租用。要按油料消耗定额进行抽查。并合理安排机械设备的进、退场时间,合理调度和充分利用,提高利用率。自备小型机具,也要合理使用,减少机具闲置。对于机械设备应建立日常定期保养和检修制度,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杜绝机械事故的发生,努力降低机械使用成本。
分包成本及人工成本的控制
分包成本本着“量入为出”的原则,分包单位的选定可进行招标方式,对分包项目结算,严格按分包合同执行;各专业分项工程都需经过各责任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结算。对于包清工,工程项目应选择实力强、技术精、工人素质高的队伍。其中低值易耗材料、零星材料等采取一次包死的办法。无论是专业分包还是包清工,合同的签订都应详细、严谨、奖罚严明。同时,为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开展技术比武,加强劳动纪律,改善劳动组织,把施工人员的劳动成果与经济与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生产工艺,提高劳动者操作熟练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从而全面提高项目施工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
向工程质量、安全、工期要效益“企业是利润中心,项目是成本中心”。施工企业要想从工程项目的建设中获得利润,必须在保证安全、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严格实行成本控制。“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但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再要求提高时,该项费用就会呈几何级上升,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管理者要在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达不到质量要求将导致质量事故的发生,影响企业的信誉,但也不能为了片面追求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的信誉度,出现“质量过剩”现象,这将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安全是职工的生命,项目的生产,首先要加强防患意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保证参加工程建设的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安全伤亡事故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工期管理也是合同管理的环节之一,寻求最佳工期点成本,如何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中的又一重要课题,为了保证工期而采取技术措施,必然增加工期成本,但由于延误工期而导致违约,必然被索赔。一般来说,工期短,成本小,但当工期缩短到一定限度时,再要缩短工期,所采取措施的成本则会急剧上升。因此,在确保工期达到合同要求时,尽可能降低工期成本。切不可为了追求市场竞争力而盲目赶抢工期,否则,不但增加技术措施费用,导致工期成本超支,还会出现质量、安全事故,直接影响经济效益。
五、事后控制——及时竣工结算、加强成本核算
技术资料及时交付甲方和归档,及时竣工决算和加强应收帐款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资料的准备与竣工决算的管理合同条款对工程竣工验收有十分明确的界定,因此,要做好工程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归档,以确保工程竣工时技术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技术资料是否齐全、是否及时交付甲方和归档,将影响工程的竣工决算。在竣工决算阶段,项目部将有关决算资料提交预算部门,对中标预算,材料实耗,人工费等进行分析、比较、查漏补缺,确保工程竣工决算的正确性、完整性。
加强应收帐款的管理
工程竣工后要及时进行结算,以明确债权、债务关系。项目部要专人负责与开发商联系,力争尽快收回资金,对不能在短期内清偿债务的甲方,通过协商签订还款计划的协议,明确还款时间、违约责任等,以增强对债务单位的约束力。
六、国有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施工项目成本目标的制定不严谨、测算不精确。在测算项目的目标成本时往往由造价员以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为依据,参照定额消耗量及市场信息指导价计算其分部分项工程直接费,而工程量基本上参照投标书中的工程量清单数量,而未在测算目标成本时重新核算施工图中的数量,未结合施工实际情况进行项目单价的组价。这样制定的目标成本往往是不精确的,对项目的成本控制没有太多的指导意义。
2、施工项目经理责任制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项目经理是施工企业法定代表人在承包的建设工程项目上的委托代理人,项目经理责任制是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主体的施工项目目标责任制度。由项目经理代表企业对项目的成本、质量、进度和安全等控制目标得以实现,但现行施工企业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没有形成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制度。往往只要求项目管理班子完成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和工期进度,没有结合成本费用支出的高低来进行效益考核。
3、施工项目管理班子成员的经济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施工技术人员非常重视技术管理,但却忽视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成本管理,项目成本控制。要求全员积极参与,在建立健全一个完善成本管理机构和成本控制专职人员的同时,必须充分调动全员参与成本控制的管理工作。
4、忽视合同管理和索赔意识不强。由于目前发包方在建设项目进行招标时,其招标文件的合同条款都制定得比较苛刻,并且发包方另行分割发包的情况也很多,给施工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带来较多困难。但是施工企业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不十分重视合同的签订,认为合同条款在招标文件中都已有了约定,就简单的按发包方招标文件的合同条款进行套用,而未在合同签订前进行逐条研究。同时,施工企业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对索赔问题得不到重视,不能及时、合理的进行处理,这样索赔问题搁置下来为以后的竣工结算带来障碍,并给施工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七、应采取的措施与对策
1、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形成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主体的项目管理目标责任制度。按项目管理任务落实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并对各业务部门和管理人员制定相应的责任、权利及利益分配等相配套的管理体制,加强约束的同时也实行激励。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同时,编制出各施工段的施工成本控制目标计划,根据确定的目标成本分解到各施工作业班组,由管理人员定期对下达的目标成本计划进行比较分析,计算出成本费用的偏差,分析偏差的程度和性质,确定造成偏差的原因和责任归属,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对实际成本进行考核,考核有节约的给予奖励,超出的进行处罚,使制定的目标成本计划得以实现。
2、加强施工过程中对人、材、机等费用的控制,降低施工项目成本
1)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工费用的消耗。通过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提高工程项目施工的技术水平,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操作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加强劳动纪律、严格执行劳动定额,落实经济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积极性,达到节约人工消耗、降低工程施工成本的目的。
2)通过加强采购、运输、使用等环节的管理,降低材料消耗。从材料的采购、运输、使用以及竣工后回收等环节采取必要的措施。在采购环节应分析材料价格变化趋势,合理确定材料采购时间,避免因材料价格上涨而造成材料成本的增加;在运输环节应尽量做到就地取材,避免远距离运输,选择经济合理的供应方式和运输工具,合理设计施工现场的总平面图,避免产生二次搬运;在使用环节主要是管理好领料、用料及核算工作,根据工程进度严格按照企业定额的材料消耗定额测算材料用量,合理使用材料,降低材料费用支出。
3)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通过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提高其完好率和利用率,减少机械使用费和维护费,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做好设备管理主要有:设备选择、合理使用和检查维护、修理保养等。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施工条件、工程量大小以及工期要求,一方面要考虑使用的施工机械是否经济,即以机械施工使用费的高低为标准,另一方面也应考虑机械设备的合理组合。通过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机械设备使用费。
4)加强施工管理,节约施工管理费。施工项目的成本除人工、材料、机械等所构成的直接成本外,还有间接费中施工管理费支出。管理费发生费用的高低都将会对预期的利润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施工管理费支出的控制,可以通过精简管理机构,减少管理层次,通过科学组织施工,优化施工方案、强化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从而进一步节约管理费用的支出。
3、加强合同管理,提高索赔意识
1)施工承包合同签订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于是施工企业在签订工程施工合同时,对可能发生有歧义的、招标文件中不合理的以及专用条款中的每一条款都要透彻分析理解,避免以后在竣工结算时产生纠纷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财务人员、造价人员一起对合同经济性、合法性及主要条款进行评审,对招标文件不合理和设计中不明确、不具体的内容,应该据理力争,提出合理并有利于施工企业的约定。
2)强化索赔意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业主发包方的原因造成工程延期和费用增加的情形时常出现,其发生的情况往往表现为:没有按合同约定提供施工条件,如未及时交付设计图纸、施工现场、通水、通电;发包人的设计变更和工程量增减;发生不可抗力的事件;发包人提供的材料或设备未能及时到位;发包人另行分割发包的工程造成工期延误和质量问题;未按合同约定的时间支付进度款;材料上涨、政策变化调整;发包人指令工程暂停或变更方案等因素造成工期延长和费用增加。所以,施工企业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应熟练掌握有关索赔工作的程序及内容,及时做好索赔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工作,特别要加强施工现场签证管理工作。施工企业遇上述索赔事件时,要及时办理签证手续,同时做好现场原始资料,在规定时间内上报索赔报告及提供证据资料。通过对发生的索赔事件进行及时、合理的处理,可以进一步保障施工项目的施工工期及降低费用支出,确保目标成本得以有效控制。
综上所述,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在整个项目目标管理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实施成本控制,对降低工程成本,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劳动积极性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安全施工等方面也有深远的意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不断地自我完善,增强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才能使企业具有发展的活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 : 浅谈我国企业信用机制构建
浅谈我国企业信用机制构建
摘要: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www.61k.com]在我国,信用问题却构成了当前经济运行的“瓶颈”,而企业自身也缺乏信用管理能力。中国社会呼唤着信用经济的重建,中国企业需要补上信用管理这一重要课程,而信用管理主要还是企业信用机制的构建。本文建立在中国企业家协会对数千家各类型企业的调查结果基础上,通过调查结果发现并分析中国社会经济下的企业信用症结之所在,并运用企业管理的专业知识对建立健全企业信用机制的构建和管理能力提出具体建设性实施方案。
关键词:企业 信用机制 构建
前 言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离健全的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加大的差距。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企业的信用机制没有相应地构建起来。企业信用机制的建设是指在与企业相关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机构、部门之间建立的一种越俗机制。企业信用机制建设是市场经济得以建立和完善的基础,我国已是社会主义市市场经济国家,但我或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企业信用体系,社会经济受到很大的制约。目前,我国企业信用失范现象大量存在,社会信用环境呈日趋恶化之势,企业信用问题已成为我国整个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我国企业将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与世界企业交融,我国企业的信用状况,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在国际上的信誉和形象,关系到中国企业生存及可持续凡发展。因此,治理和消除企业信用危机,构建企业信用机制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通 - 1 -
中国企业信用 浅谈我国企业信用机制构建
过完善法制,强化全社会的道德意识和信用意识,树立新型的企业经营理念,建立和加强企业内部信用管理;逐步完善社会信用管理系统,从而形成有效的信用管理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治理和消除信用危机,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运行。(www.61k.com]
一、企业信用的重要性
企业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它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信用关系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是指一种建立在对受信人在特定期限内付款承诺的信任,它使受信人无需付款就可以获取商品、服务和资金的能力。在现代经济活动中,信用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信用是市场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思想规范,是赢得市场、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基础。
在商品货币关系存在的前提下,在一定意义上讲,信用是商品、货币交换的前提和基础。自古以来的商品生产和经营者都懂得“货真价实”、“童 无欺”,这八个字是经营活动中最基本的准则,也是吸引顾客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这几基本准则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内涵,那就是“信用意识”。市场经济步入发达的阶段,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但表现在高品质的商品上,更体现在企业的整体实力上,体现在企业的社会形象中,而树立企业形象最直接的方式是在经营活动中以诚信为本,在市场竞争中塑造形象,从而赢得市场。信用在企业经济中已经有手段扩大成为形象和竞争力。
(二)企业信用是现代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中,所有成功的企业无一不是以信用为本而赢得市 - 2 -
中国企业信用 浅谈我国企业信用机制构建
场,而信用却是无形资产中一个重要组成因素。[www.61k.com)现代企业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
1、技术性知识产权;2、驰名商标和商号;3、商誉;4、销售渠道与商业秘密;
5、土地使用权;6、各种许可证,产品标志与国际标准体系认证;7、拥有的科技、劳动生产名人;8、其他来自各方的创造性建议。其中,驰名商标,商品和商誉合称为“三商”,是信用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优秀企业的重要标志,其背后则是名牌商品、名牌企业及名牌企业家。这“三商”都是以信用为基础在经营中赢得市场认可的,而且其可经营性带来利润更是可观,因此说企业的信用就是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之一。
(三)企业信用是现代企业生命的重要保障线
在经济活动中,信用高的企业才有可能通过发行债券融资或者借贷,以达到最优资本结构的实现,从而吸引很多合作经营伙伴,很少有企业愿与无资信的企业合作开展经营活动。市场经济发展到现阶段,市场已不只是一种有形物流的经营市场,信息网络交易市场已形成一个无时不在的全天候大市场,而这个信息化大市场的形成与运行更有依赖于信用体系而生存。在经营中因失信而导致企业破产的事例也为数不少。至今,许多网络企业还停留在信息咨询经营阶段。其外,南京冠生园食品厂用陈馅做月饼的事件曝光后,经营萎缩,企业无力维持生产,这家有着七十多年历史的名牌企业不得不向法院申请破产。这足以说明,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信用已成为现代企业生命的保障线,失去信用无异于自杀。
二、我国企业信用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企业信用现状
我国企业中无论是个体私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多存在着大量的失信行为,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因诚信方面缺失所造成的直接损失约达 - 3 -
中国企业信用 浅谈我国企业信用机制构建
5855亿元,其中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1800亿元,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损失55亿元,假冒伪劣造成的直接损失2000亿元,因三角债和现款交易所增加的财务费用2000亿元。[www.61k.com]这还只是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将远远大于直接经济损失。如因失信所造成的影响外商投资信心和合作意向,影响消费者消费信心和欲望,增加企业与社会的交易成本,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和市场机制等等。据有关方面测算,近年来,我国年均损失税收250多亿元。在有关部门对于283家名优企业的问倦调查中可以看到,这283家企业有16类650多个品种的名优产品被仿冒,制假企业遍布全国多数县市。
这种日趋恶化的信用状况,直接导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信贷机构之间缺乏信任,造成经济运行质量下降,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进程。
(二)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分析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产生失信行为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1、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信用缺失
企业投资项目决策失误致使资金沉淀,造成流动资金短缺,使企业的商业信用周期过长和信用风险功口大,增加了产品成本,加剧了企业间资金的相互拖欠,使企业经创犬况恶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很容易发生信用危机。另外,有些企业的管理者水平低下,内部管理混乱,一些无道德的员工趁机在经营中坑骗消费者、供货商,造成企业的信用缺失。还有一些企业,为了获取经济利益的最大北,不择手段恶意掺假、售假、制假。这已不是信用缺失,而是严重的反信用行为。
2、地方保护主义加剧了失信行为的蔓延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本区域的利益,放任制假行为,甚至呈现规模化、产业化 - 4 -
中国企业信用 浅谈我国企业信用机制构建
的发展,还言辞咄咄地称其为造福了一方百姓。[www.61k.com]更有甚者,对于非本地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不予保护,反而违反法律横加干涉,致使企业失信行为愈演愈烈。
3、法律不完善造成信用危机严重化
企业信危机严重与法律不完善、执法不力有很大关系。一方面我国法律在信用评估方面的规定尚属空白,资信评估的机构设置、程序规范、评估结果等方面都没有法律依据及效力;另一方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助长了失信者对信用缺失的漠然心态,甚至,一些企业经营者和注册会计师联手匀结作假帐,出虚假评估报告,套取银行贷款等,投机冒险和违法行为屡出不穷,客观上加剧了信用危机的严重化。
由上可见,企业的信用危机已经到了危害企业基石的程度,因此,建立健全企业信用机制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三、建立健全我国企业信用机制的思路
我国目前已初步具备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治环境和竞争机制,制定了相关法规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银行法》等经济法规,但信用制度和信用系统的建设却很滞后。信用制度是指国家为确保信用活动正常进行而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如信用征集、信用调查、信用评估、信用保证等信用活动中的工具采纳、机构设置、法律责任、监督管理等。信用系统通常是指以独立中介机构为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收集和分析个人及企业的信用资料,为客户提供当事人信用状况等证明资料的社会化信用系统。由此可见,信用制度和社会信用系统对企业在经营中的决策起着导向作用。所以,我们在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内部信用管理的同时,更要构建和完善我国社会的信用制度和信用管理系统,从而健全我国企业的信用机制。国此我认为应从 - 5 -
中国企业信用 浅谈我国企业信用机制构建
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完善法律建设,建立一个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共同互动的信用监管机制
首先,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对制假售假、恶意欠债, 骗汇骗税等行为必须给以严厉打击,对企业经营者及从事财务、财会、财税工作的人员加强监肾,杜绝弄虚作假行为;对于行贿受贿、抗拒执法的犯罪分子必须坚决依法严惩,决不手软;同时,完善法律建设,形成一个良好的法制经济环境。(www.61k.com)其次,打击失信行为,治理信用危机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单靠社会的某一方面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将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纳入到这一统工程的建设中,这就需要建立起能协调政府管理部门、企业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共同行动的平台,从而形成三方互动的信用监管机构,使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企业与投资者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用交易过程在法制化的信用机制监管下得到切实的履行。
(二)在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水准的过程中强化企业信用意识
道德是调节社会关系中最重要和最主要的因素,道德与法律相比,法律总是比较原则和简明扼要,它不可能涵盖谁会行为的各方面,而且法律存在滞后性,因此法律调节的范围和程度有其一定的限制。而道德可以弥补法律的不足,道德除了对违法者予以谴责外,对虽不违法但仍属不道德的行为也予以谴责和批评,而对道德的行为尤其是高尚的行为予以鼓励和褒奖。道德的调节作用是通过社会契约,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而起作用的,是对人深层,心里的渗透,直接影响人的内部精神世界,因而其范围更广,作用更深刻、持久。道德的调节作用对社会如此,那么对企业也不例外。因此,通过加强社会道德建设,从而提高全社会道 - 6 -
中国企业信用 浅谈我国企业信用机制构建
德水准,使企业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内在地克服不道德的行为,自觉建立起诚实守信的意识。[www.61k.com)
(三)深化企业改革,加强企业信用管理
深化企业改革的目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在客观上成为企业信用制度建设的前提,它要求企业在经营方向和决策上,以科学性、合理性的原则来维护企业的信用和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此,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企业要树立新的信用理念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要把社会伦理道德融入企业经营制度建设中,要求企业从社会整体利益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行为方式和目的,树立新的信用理念,把良好的信用,社会责任,以消费者为中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把符合法律和伦理道德的方划作为企业提供增进社会福利产品和服务的根本目的。这种新型理念不是要求企业不要盈利,而是把盈利不要当作企业唯一的、最终的目的,应当把盈利看成是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后自然带来的回报。
2、建立企业内部信用管理系统
目前,企业在信用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的欠缺和落后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要改变信用管理落后的现状,需要建立起企业内部信用管理系统。企业内部信用管理系统最重要之处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合理的企业信用管理组织机构;二是严格的内部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在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方面,企业应做到:①建立一个在总经理和董事会直接领导下的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从而有效地协调企业的销售目标和财务目标的完成,同时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个科学的风险制约机制,防止各部门及管理人员由于盲目决策可能产生的信用风险。 - 7 -
中国企业信用 浅谈我国企业信用机制构建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②将信用管理的各项职责在各业务部门之间重新进行合理分工厂使销售、财务、行政管理等各业务部门各自承担不同的信用管理工作,并且按照不同的管理目标和特点进行科学的设计。[www.61k.com]在建立内部信用风险管理制度方面,企业应做好以下工作:①制定好信用管理政策,明确企业信用管理的意义、原则、目标、范围、责任、动作方式,使信用管理有章可循。②建立各种具体制度,包括客户信用管理制度;信用额度审批原则及程序;信用风险控制原则和程序;应收应付帐款监控制度;拖欠帐款处理办法和追帐程序等。③企业要根据信用管理的特点和内容,以先进的技术手段为支撑,建立一个客户信息系统,用先进的信用分析技术及时开展动态信息分析,从而降低信用风险带来的损失。
(四)构建社会信用管理系统,形成有效的信用管理机制 前面论述了有关企业自身建立内部信用管理系统的问题,那么,对于一个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而言,必须建立国家的社会管理信用系统,才能使企业信用系统更大的发挥有效作用。从信用系统发达的国家看,建立国家的信用管理系统,最成功有效的经验是:以政府为主体建设统一、公开、公平的信用制度,这既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更是WTO基本原则的体现。因为WTO基本原则中确定的非歧视贸易、更自由的贸易、可预测性、促进公平竞争等基本原则,就是关于建立统一、公开、公平的全球化信用制度的基本要求。以政府为主体建立的全球化信用制度要对信用的征集、调查、评估、管理等信用业务活动的组织以及信用机构的设置与监管等加以规范,以确保信用交易和信用服务活动按照法制法规正常运行。由于其所包含的内容广泛,所以要建立起三个子系统,以规范各自的职能。子系统为征信系统;评估系统;信息查询和披露系统,征信系统:即由征信机构采集加工分散在工商、税务、银行、审计、质监、海关、司法 - 8 -
中国企业信用 浅谈我国企业信用机制构建
等部门的企业信用信息,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库,作为企业信用等级和查询的依据。(www.61k.com]评估系统:即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和程序,对企业或个人履行各种经济承诺的能力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确定出信用等级,使企业重视自身的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价值。信用查询和披露系统:即通过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实现相关信息的分级、交互式查询。交互式查询不能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对于恶意欠逃债务、制假售假的企业要向社会公开披露,使其无处可循。
四、结束语:企业信用机制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既要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又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要在不断创新和探索中寻找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道路,通过建立社会信用管理系统,形成政府、企业经营者、消费者在内的全社会联动信用机制,加速我国企业信用机制建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扩大内需,增强国际竞争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从而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运行。
参考文献
【1】郭跃进,《诚信贬值:中国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2001.1
【2】周怡、戴炜,《直面入世后的中国企业信用》2002.4
【3】陈洪 ,《我国信用制度、体系管理的战略思考》2001.2
【4】陈岩,《论现代企业信用风险管理》2002.1
【5】申海喜,《管理与论理结合:现代企业管理的新趋势》2001.4
- 9 -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四 : 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在工程施工阶段进行成本控制
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建设中实行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在施工阶段搞好成本控制,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是项目经营活动中更为重要的环节,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论述,以便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起指导作用。五 : 浅谈企业选择模板建设系统的优势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建站技术也在飞速的发展,据有关数据分析,在一线城市,网站建设市场有70%以上的企业网站采用模板建站方式。目前,网站定制市场不断被压缩,主要集中在手机网站、高端定制、大型门户网站等领域。模板网站足以满足大多数企业的建站需求。那么企业选择模板建站的优势有哪些呢?
1、网站模板专业性强
建设一个网站需很强的专业性,一个企业建设这样的专业团队需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而网站的模版是经过专业的技术人员自主设计制作,美工水平相对更高,局部更合理。网站建设对代码编写能力、审美水平及行业的理解能力要求都很高,同时又要兼顾网络上的各种版本浏览器的兼容性,兼顾各种不同屏幕电脑浏览者的需要。如果企业多建站技术熟悉程度不够的情况下,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
2、提前体验网站效果
许多模板建站系统具备试用功能,提前体验网站效果,所见即所得。像我们做彩票销售系统的企业,刚接触网络,这点尤为重要。当企业在选择模板的时候,试用后发现不适合,可以及时更换,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3、模板建站周期短、成本低
模板建站制作周期短,成本低,这也是我们建设彩票销售系统http://www.fankeyu.com/网站选择模板建站的原因。建站系统已经将网站模板设计好的,剩下就是图片和产品和新闻等内容的处理,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网站建站周期缩短了很多。模板建站的模板是可以无限次数使用的,所以其成本低。
4、更换、升级方便
企业建设网站经常需要改版的,尤其对于主要业务还不确定的企业,更是需要经常更新网站。在建站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模板更换和升级已经是非常方便的事。根据多年以来的统计,多达一半以上的企业在建站后3年内会对网站进行改版,同时,随着技术发展,网站升级也成为必然,而模板建站就可以很方便的做到这点。我们的彩票销售系统网站就经常需升级,改版。
模板建站的优势很多,但是他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网站模板重复性很高。会出现大量的企业用同样的,模板建站。我们彩票销售系统网站的解决方案是适当的更换一些模板的版块。
企业建设网站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后期的推广上,这样网站建设时间缩短了,可以把精力花在后期的推广上。
本文标题:浅谈建筑企业成本控制-建筑施工企业怎么做好成本控制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