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9自然之道》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初稿)
《9 自然之道》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初稿)
解放小学 杨祖苗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要求认读的7个生字,会写14个要求读写的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生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www.61k.com]课文。
3.能从关键句入手,根据事情发展顺序的特点(起因、经过、结果)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本课生词,在此基础上把课文读准确、读通。
教学难点
能从关键句入手,根据事情发展顺序的特点(起因、经过、结果)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适用于本课时的课件。
2.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
教学过程
一、自读单元导读,勾画学习要求
1.导语: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第三组课文,这组课文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出示课件)那么学习本单元又有什么新的学习要求呢?请大家翻开课本第34页,默读单元导读,勾画学习要求,标上圈号。
2.抽生交流学习要求。
师:谁来说说单元导读给我们提出了哪些新的学习要求呢?
3.师出示要求,生齐读。
师:老师将这些要求罗列到了屏幕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4.读题,释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围绕着这些要求来学习本组第一篇课文。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生字词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了学习目标,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释题导入新课
1.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生可能会说不理解“道”的含义,师出示字典中的解释,学生选择合适的意思。)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是不明白“道”的含义。“道”在字典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三个解释,同学们请看屏幕。你觉得在题目中的“道”选择哪个意思比较合适呢?(生:2。)
对了,“道”在这里就是“规律”的意思,“自然之道”就是“自然的规律”。2.那么这篇课文到底要告诉我们怎样的自然规律呢?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初读课文
明确读书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生自由读文。
(二)学习生字
师: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有的同学还在读的过程中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上了记号。老师为大家这么善于学习感到高兴。下面我们来看本文要求我们读准的生字词。
(出示课件)
1.学习要求认读的词语
自由练读——互相提醒——相机播放课件——全班齐读
2.学习要求读写的词语
抽生读——齐读——辨字组词——展示作品
(三)指导读准、读通课文
过渡:学好了生字词,我们把它们放入文中,你还能将课文读准确吗?
明确读书要求:接下来我们分组轮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师听学生朗读,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四、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过渡:同学们读的过程中,有一句话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你们瞧!(出示课件)
1.解决两个词语的意思(愚不可及、蠢事)导入主要内容的把握。
明确读书要求:下面就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到底做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称为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呢?
2.请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师相机引导,板书关键词。
起因经过结果
遇危险救幼龟受伤害
3.出示框架,生自由概括主要内容
五、结课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9课的生字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课文,去解决为什么我们好心搭救了一只幼龟,却导致了大量的幼龟受到伤害呢?
板书
9 自然之道
起因经过结果
遇危险救幼龟受伤害
二 :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一)三 : 乡间农庄设计图片 品自然清新之情
乡村呢,是比较接近自然融于自然的,那么在乡村的农庄便与自然相互应承,达到了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天然。下面结合小编一起再来看看几所农庄的美丽与恬然吧!
乡间农庄之大明湖畔
忽的一眼看过去,是否觉得这样的场景有点的熟悉呢。是不是有一点大明湖畔的感觉呢,农庄结合了园林的优雅与恬然,柳絮随风飘荡,恰是感觉到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诗意。
乡间农庄之山水之间
古时候的人选择隐居的地方便是依山傍水的地方,在这样的地方可以更好的感受大自然的清新闲适,也可以更好地放松自己的身心。在这样的地方修一所农庄,那是再好不过了。
乡间农庄之九曲桥
九曲桥顾名思义,其的桥的构造是分为九段的,蜿蜒曲折。在农庄里设计出这样的桥,更显得农庄的独特性,增加了亮点。
乡间农庄之小洋房
农庄是建在一个很平缓的小坡上的,周围全是一些绿幽幽的小草, 是那么的生态自然。整个农庄可以说是四层建筑,很有一种欧式小洋房的奢华。窗户边还种有盆栽植物,使得整个农庄更加的甜美舒心。
结语:大家看了上边的几所农庄,是不是很过瘾啊。现在的农庄都是很具有特色的,大家可以亲自去探索探索哦。
四 : 《自然之道》练习设计60
《自然之道》练习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认读并理解 “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 、欲出又止、鱼贯而出、愚不可及”等词语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围绕着“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初步理解课文中“自然之道”的含义。明白做事情要了解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道”
1、导入: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来学习一个真实而又引人深思的故事——《自然之道》(板书)
2、齐读课题,思考提问:你认为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出示选择:
1.路; 2.说 ; 3.道理,规律 4.量词)
二、初读课文,感知“道”
1、自读课文,读通语句。
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有不懂的词语要联系生活或上下文想想意思。读完的同学再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词语,想象画面
检查生字学习情况:(指名读——齐读)
第一组:巢穴 欲出又止 侦察 踌躇不前 嘲鸫 用尖嘴啄 企图
(读着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第二组:焦急 若无其事 极不情愿 颓丧(这些词是描写谁的?)
第三组:鱼贯而出 争先恐后 结队而出(看到了怎样的场面?)
第四组:补救 气喘吁吁 饱餐一顿 响彻云霄 后悔不已 愚不可及
3. 课文中出现了不少四字词语,你们都能理解吗?请根据词意说出词语: 出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鱼贯而出 后悔不已 争先恐后 饱餐一顿
(1)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形容愚蠢无比。( )
(2)一个劲地责怪自己,特别后悔。( )
(3)像游鱼那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形容一个接一个地依次出去。( )
(4)形容呼吸急促,大口喘气。( )
(5)指大吃一顿。( )
(6)争着向前,唯恐落后,形容十分积极。( )
4、抓关键词,练说主要内容
①把这四组词语连起来想一想,选上一些词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生试说) ②选择上面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括号中:我也写了一段,谁能选上面的词填一填。 我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一个小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愚不可及)地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成群的幼龟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让食肉鸟(饱餐一顿)。“我们”(气喘吁吁)地拯救了一些幼龟,还是不能解决问题。真是令人(后悔不已)。
三、换位思考,感悟“道”
学习三至五自然段
(一)学生自主学习
1.我们因为不懂得绿龟的生存之道,好心办了一件蠢事,我们对自己的评价用课文的词语说就是(愚不可及)。
出示(比较):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蠢事已经说明了事情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在前面加上一个“愚不可及”呢?
2.书写“愚蠢”都是形声字,愚:心里想的和平常人不同,违背常理。板书“愚” “蠢” 形声兼会意字,春天到了,许多小虫子从冬眠中苏醒过来,开始蠕动,如成语蠢蠢欲动,后由虫蠕动时缓慢蚩蚩的样子引申出愚笨、苯拙之义。
3.读读这句话,你认为作者在说这句话时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后悔与自责。)
4.现在我们就是那一行游客,回想自己所做的一切,觉得哪些行为已经是愚不可及了呢?细细读课文3-4自然段,把有关的内容都找出来,细细体会,在旁边写上批注。
5.我们每个人都能静心读书。好,现在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你们怎么就觉得自己是愚不可及的呢?先读课文再谈感受。
(读文)“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企图把它拉倒沙滩上去。”(谈感受、理解词语、感情朗读)
6.辨析“企图”与“意图”,练习:
意图 企图
(1)妈妈买房的( )很清楚,就是要便于照顾外婆。
(2)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 )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7.同学们能从书上找到有关的句子,这一点很好,怎样把书上的语言变成自己的理解呢?你们看,我也是那其中的一位游客,我是这样想的:
(二)指导把书本语言转换成自己的语言
1、老师示范:(课件出示书本语言和老师转化后的语言比较)
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倒沙滩上去。
我们的确愚不可及,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感觉是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还看到嘲鸫啄乌龟的头。其实已经知道这只乌龟是侦察员啊,为什么没有想到不要阻止绿龟的行为呢?
2、让学生分小组组织语言通顺地表达。
像老师这样把自己读书的成果和同伴交流一下:你们还找到了哪些句子说明自己愚不可及的。
3.生汇报,根据汇报出示语段
1)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
向导看到了嘲鸫啄乌龟的头一点也不吃惊,还说这是自然之道,没有什么,我们还不相信,太不信任向导了,真是愚不可及啊!
2)愚不可及的事还有呢?当我们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更是认为自己愚不可及了。 出示: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我们的愚不可及造成的结果是可悲的,尽管我们来回奔跑,尽管我们拼命拯救,还是给幼龟们带来了很大的伤害。看我们做了些什么——出示句子:(生读文)“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鸫、海鸥、鲣鸟的口中之食。”
一只幼龟得救了,无数只幼龟丧生了----看我们做了些什么——出示句子:(生读文)“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
一只嘲鸫飞走了,数十只食肉鸟欢笑了——这就是我们做的蠢事。别看这小小的绿龟,他们也是有的一套躲避危险、防御危险的办法!可这样的办法却被我们给破坏了,(出示):“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课文最后2个小节里的每个字,每句话,甚至是每个标点,都跳动着作者那难以言说的痛苦!因为——(再出示):“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三、词语盘点,写话练习
1、我们深深自责,我们追悔莫及,因为我们自作聪明,好心办坏事。让我们走进课文的情景中,是想想:
假如你是葬身嘲鸫之腹的一只小幼龟,你想说: ;
假如你是一只吃得饱饱的海鸟,你想说 ;
假如你是亲身经历这件蠢事的作者,你想说 。
选择其中一项,写下来。
2.其实,违背“自然之道”的故事我们学习过不少。如:《我要的是葫芦》、《拔苗助长》、《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们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人类要想不犯错误,首先就要了解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
四、走出文本,内化“道”
1、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动物、植物的生长或其他自然现象。走入大自然,留心观察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
2.读青少年知识普及读物《大自然的启示》,下节课我们
练习设计:
▲齐读课题,思考提问:你认为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出示选择:
1.路; 2.说 ; 3.道理,规律 4.量词)
▲课文中出现了不少四字词语,你们都能理解吗?请根据词意说出词语:
出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鱼贯而出 后悔不已 争先恐后 饱餐一顿
(1)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形容愚蠢无比。( )
(2)一个劲地责怪自己,特别后悔。( )
(3)像游鱼那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形容一个接一个地依次出去。( )
(4)形容呼吸急促,大口喘气。( )
(5)指大吃一顿。( )
(6)争着向前,唯恐落后,形容十分积极。( )
▲选择上面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括号中:谁能选上面的词填一填。
我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一个小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愚不可及)地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成群的幼龟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让食肉鸟(饱餐一顿)。“我们”(气喘吁吁)地拯救了一些幼龟,还是不能解决问题。真是令人(后悔不已)。
▲辨析“企图”与“意图”,练习:
意图 企图
(1)妈妈买房的( )很清楚,就是要便于照顾外婆。
(2)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 )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我们深深自责,我们追悔莫及,因为我们自作聪明,好心办坏事。让我们走进课文的情景中,是想想:
假如你是葬身嘲鸫之腹的一只小幼龟,你想说: ;
假如你是一只吃得饱饱的海鸟,你想说 ;
假如你是亲身经历这件蠢事的作者,你想说 。 选择其中一项,写下来。
五 :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自然之道》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3课。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在南太平洋一个海岛旅游时,看到一只正离开巢穴爬向大海的幼龟被一只食肉鸟叼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赶走食肉鸟,把幼龟抱向大海。正当他们为自己保护小动物的善举而沾沾自喜时,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原来这只幼龟是侦察兵,后面成群的幼龟得到了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美餐。他们陷入了深深的后悔和愧疚之中。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丰富学生的见识,使学生认识到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同时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课《自然之道》是一篇以科学常识为主的叙事文章,分两课时教学,我设计的是第二课时。
三、教学建议
第五单元以“科学与发现”为主题,学习本课,除了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学会理性地思考,进而引导学生受到保护大自然,敬畏自然之道,遵循自然规律,探究自然规律的教育。因此在进行语言训练和语文能力培养的同时,要加强与科学学科的联系,注重学科整合,搜集有关资料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寻
找、发现、培养学生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教学时建议以“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为经线,前后联系;以“我”和同伴以及向导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纬线,横向贯通。
四、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踌躇不前,愚不可及、颓丧”等新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悟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的。
3、明白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要尊重自然之道,遵循自然规律一切违背自然之道的人和行为注定要失败的。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难点是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主要学习方法及教学策略分析
情趣导入 回顾课文 理清思路 抓关键词体会思想 质疑解疑 回顾全文,总结归纳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既检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起到了复习巩固作用注重语文教学的工具性,】
师:同学们,听老师的提示我们来默写几个词语,请两个同学上黑板默写。
(1)争着向前,惟恐落后,形容十分积极。(争先恐后)
(2)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鱼贯而出)
(3)我们的做法十分愚蠢,好心反而办坏事。(愚不可及)
(4)形容呼吸急促的样子。(气喘吁吁)
(5)一个劲地责怪自己,特别后悔。(后悔不已)
(6)吃得特别饱。(饱餐一顿)
师:(出示一段内容)选择默写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括号中。
我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一个小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 )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成群的幼龟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 ),结果让食肉鸟( )。“我们”( )地拯救了一些幼龟,还是不能解决问题。真是令人( )。
(二)亲身体察,揣摩“自然之道” 【从同学们的交流争辩中体会出“自然之道”的含义,同时也让同学从游人的不同言语中看出不同人物的内在涵养。体会出向导在非常无奈的、极不情愿的情况下救了这只小海龟。】
1、同学们,我们就是那异性游客,当我们来到加拉巴格岛,看到了怎样的一幕?先自读3-4自然段。
2.当你置身于岛上,看到嘲鸫啄食海龟这一幕,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难受,着急,紧张)
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说说你的理解!
4.出示画面及文字研读
“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师你们看,这就是发生在沙滩上那令人紧张的一幕,读读这段文字,哪些词、句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
5.学生交流研读成果
“突然”
老师听出来了你把这个“突然”这么强调,说说你的理解!
是啊,出乎意料!始料不及啊!谁来读?
“啄”
“他用嘴啄幼龟的头”,多危险,多狠啊!谁来读?
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一起来读读!
“欲出又止”
欲出又止是个新词,知道它的意思吗?
它的出是为了什么?那么止呢?
想出来又不敢出来,这就是欲出又止。这段话中有一个词语的意思跟它接近,找找!(踌躇不前)
你们说小绿龟的欲出又止,小绿龟的踌躇不前,它这么担心有没有必要啊?(理解嘲鸫的凶狠)
这个场面真令人紧张、揪心啊,带着这样的感受一起来读!
6.感情朗读人物的不同反应
(1)面对这样揪心的一幕,我和同伴、生物学向导又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指导读出我们的焦急来,读出向导的漠然和若无其事。
(2)“‘‘‘‘叼就叼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的一片呼喊。”同伴们会怎样呼喊呢?他们会怎样话劝求向导的呢?
(3)读到这,你对向导的话,对“自然之道“有什么理解?
(三)直面惨状,感同“自然之道”【通过不同句子的比较,体会人物思想的变化,好心办坏事,从而感悟到“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师:一只可爱的幼龟得救了,我和同伴本以为做了一件好事,可是出人意料的事发生了。由于得到错误的信息,成百上千的幼龟爬了出来,成了食肉鸟的美餐。看到这番情景,我们的心情怎样?又是怎么做的呢?
1、请同学们结合插图,读读7至8自然段,把描写向导和我们的动作的词语划出来。
⑴ 生划词语。
⑵ 交流:摘下、放进、抓起、奔跑。
⑶ 此时向导和我们的心情怎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焦急,很想救这些幼龟──赶紧、迅速、气喘吁吁)
⑷ 朗读体会:(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体会“欢乐”“悲叹”等词语的意义:
⑴ 出示句子:
“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 “欢乐”与前文哪个词照应?“颓丧”。由这两个词你想到什么?(若不是因为我们的错误决策,幼龟们就不会白白送死了。
(2)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比较句子:
⑴ 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⑵ 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师:你读出了什么不同?说一说向导为什么而悲叹?(体会出“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四)抒发心声,深悟“自然之道”【 引导学生交流阅读感受,明确做事要遵循“自然之道”。】
师:我们救了一只幼龟,好事变蠢事,因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中心意思是我们不应是认识自然之道,更要尊重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一切违背自然之道的人和行为注定要失败的。)
师:以前学习过许多不遵循大自然规律的文章,有哪些说说?(《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揠苗助长》......)
总结: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我们要遵循自然之道,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否则,就会产生与我们愿望相反的结果。
(五)作业:看看今天的作业【走进大自然,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走进大自然,观察动物、植物的生长或其他自然现象,写出你的发现,或受到什么启发。希望大家认真完成。
结束语: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自然之道”需要我们去了解, “学习之道”“为人之道”都需要我们去探索啊,希望我们都在了解“道”的基础上,遵循“道”,不要做出愚不可及的事!
(六)板书设计【板书中清晰的看出:游人和向导面对“自然之道”的不同态度,救一只龟就害了一群龟。违背“自然之道”剩下的只有悔恨和悲叹。从而明白只有遵循自然之道,才能使人类与自然共存的道理。】
自然之道
焦急————震惊————懊悔
若无其事——极不情愿——发出悲叹
八、教学后记
1、围绕着“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这一中心句,从“愚在哪里”,“蠢在哪里”,“痛在哪里”,“悔在哪里”,“悟在哪里”这几个版块进行教学。
教学纬线:以绿龟的命运为主线索,紧紧联系“我和同伴”及“向导”各自思想感情的变化:“我和同伴”因好心而焦急进而发展到震惊与后悔;“向导”由心平气和进而发展到发出十分难过的悲叹。
2、教学时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在读中感悟,以读促思,采用联系对比、换位思考、抓重点词等方法,重点体会“我和同伴”的行为和“向导”的话语,揣摩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同时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情境,感同身受领悟文章内涵,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来。
3、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突出重点,精读研讨,落实词句段训练,指导有感情朗读;最后,总结升华,引导学生交流阅读感受,明确做事要遵循“自然之道”。
4、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本课的教学,我将引导学生采用先了解每部分内容,再把各部分内容连起来的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抓住文中描写作者和向导心情变化,联系上下文,采用对比、抓重点词句,体会思想感情并通过朗读把体会到的表现出来;通过交流感受或启示,拓展延伸,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