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论思想政治课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8-04-17 所属栏目:高中政治教案

一 : 论思想政治课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论思想政治课在德育教育中的
作 用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必修课程,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同时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其教学模式及效果是影响德育实际效果的一个主要因素。作为政治课教师要有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并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增强政治课德育的实效性。
一、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不受学生喜欢的原因。
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如“填鸭式”、“一言堂”,说教式等存在着教条化、教学方法机械、教学手段单调等弊端,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造成这些弊端的原因就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师恪守了教师、课堂和课本三中心,其不良后果是导致了学生原有的自主愿望的日渐消退,自主潜能的长期埋没,终至于面对纷繁多变的世界无所适从,影响了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的发挥。教育人本论认为,学生应该是永远的学习的主人,强调要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它的三大基本目标是发现学生的价值,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
为了激发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活力,增强政治课德育的实效性,充分发挥政治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每一位政治课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全面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学力,就应该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建立受学生喜欢的教学模式。
二、建立新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目标和原则。
1、建立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应达到的目标。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是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学好政治课知识;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和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很好的认识和分析问题并能很好的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2、建立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1)方向性、科学性原则。
在建立新模式中要注意把握时代脉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在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创造条件,系统科学地传授政治课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理论联系实际。新模式建立必须联系以下几方面的实际;一是联系校情,要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来构建模式,利用好现有的资源。二是联系学生的实际,要弄清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能力情况、思维特点和认知情况来建立。三是在教学过程 中要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联系国内和国际时政热点和社会问题新变化,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3)研究性原则。新模式的建立必须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本学科、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教育教学理论发展的新动向,拓展知识,提高教学水平,从而进一步搞好教学实践活动。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提高。
(4)主体性原则。新模式的建立必须是以生为本,要注意启发学生勇于提问题,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给学生以充分表现自已见解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
(5)创新性原则。在建立新模式过程中,每位政治课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敢于否定自己,推陈出新,大胆创新,积极摸索,建立符合学生实际的新模式。
三、现阶段思想政治课新模式的探索。
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方案》,在方案中把“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此课程的开设在国内尚属首次,它能够给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生机,它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使每一个人获得全面自由发展。根据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和实际教学情况,结合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我们积极探索的政治课的教学新模式是:以“研究性学习”思想为指导,把它渗透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建立研究性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模式和专题研究模式。
1、研究性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 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中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学校所处位置、政治课的特点和学生的素质,每期在教师指导下,结合教材内容,由教师或学生提出4至5个课题(课题应在现有条件下能够完成,容易操作),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选择各组喜欢研究的课题,按照“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具体实施——分析整理——成果展示”程序去操作,用学校安排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时间去完成。这样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使学生的研究能力、协调能力、社交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并且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政治和思想品德素质得到提高,充分体现政治课的德育功效。
2、问题导学模式。
问题导学模式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创设情景,设置问题,学生充分讨论与教师点拨相结合,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和任务的一种模式。其目的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激活政治课,培养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地压缩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时间,促使每位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去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工作是适时点拨引导和总结。操作程序是“自主学习——情景创设——问题设置——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完成目标”。其中“自主学习”是指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内容设计先行学习并能发现问题,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情景创设”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 和要求,选取一些反映时代脉搏、重大时政、社会热点和学生生活实际并且符合教学目标 的材料,让学生去分析感悟,产生问题。“问题设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 和要求,设置富有启迪性,拓展学生思维和调动学生主动性的问题,让学生去分析思考并把它认真解决。“学生讨论”和“教师点拨”是在问题设置后师生共同完成设问的环节,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讨论和导引,完成教学目标 。
这种模式在操作时要注意:一是教师要求认真准备,精心备课和设计;二是可以打乱教材编排结构,根据教学目标 和要求来取舍教材内容;三是选取的材料要具有时代感并能贴近学生,还要精炼;四是问题设置是这种模式的关键和中心,问题设置要精简实效,要具有适当的隐弊性和启迪性,不能过于简单或高难;五是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很好的控制课堂秩序。
3、专题研究教学模式。
所谓思想政治课专题研究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 中,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选择一些与课本相联系的材料(时事政治、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等),以问题为中心,采用专题研究的形式进行教学的模式。这种模式是教学过程 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根据教学需要可以打乱教材原有的结构进行,可以随教学进度在每课、每节乃至某些适合的框题使用。设置专题要小而精,要覆盖所设的教学目标 ,为教学服务,它可以是紧扣教材知识点的简易性专题,可以是立足知识面生成的综合性专题,可以是围绕现实问题生成的跨学科专题。问题设置既要有启发性和递进性,又要能够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主动去收集资料进行分析思考。
这种模式既不同于“研究性学习”方式,也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其作用是可以使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独立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可以激起学生创新思维的浪花,面对专题学生能够从多角度来分析解答;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模式很符合当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可以使学生自觉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
综上所述,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主渠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在教学过程 中,通过建立教学新模式,改变原有令人乏味的毫无生气的教学模式,激活思想政治课,使学生在学习中自觉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自觉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从而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增强政治课德育的实效性,为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奠定基础。

二 : 论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曾汉
         爱因斯坦指出:“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是不可想像的。”人类已经步入21世纪,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各国正面临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造就一批富于创新精神的人才。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教育基本上是“升学教育”、“分数教育”,很多学校普遍存在着片面强化与分数有关的内容,忽视学生基本能力培养的情况,“高分低能”的现象屡见不鲜。有消息说,我国中学生在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比赛中,理论成绩往往是拔尖的,而实践能力却比人家差一在截。我想,这便是应试教育的结果吧!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明确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的目标都重要。”在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创造、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人才的重要摇篮。”我们的时代是创造的时代,创造的时代需要大批有创造能力的人才。而有创造能力人才的培养靠教育。
        思想政治课肩负着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使命。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内容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尤其是哲学常识,它波及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众多学科的知识,其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活跃、民主的教学氛围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记的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要求,那种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被动接受,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压抑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放弃高高在上的姿态,以向导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探索真理、发现真理。
        师生之间只有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才能促使学生敢于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其独立性,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多向发散。当然这样的教育氛围要靠教师来创设。
         教师平时要深入细致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动态,充分利用幽默的语言、亲切的笑容与学生交流,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拉近师生 这间的距离。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和教材不一致的见解,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观点。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殊性,他们的性格、气质、愿望、兴趣、要求和认识方式各不相同,他们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思路、见解可能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应对不同学生的种种异想天开、幼稚的发明、某些愚蠢的表现,乃至令人尴尬的做法持宽容的态度。对学生主动探索的表现,教师要给予积极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起更强的探索创新的欲望。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求异,让学生懂得不惟书,不惟师,不惟上,不盲从,不迷信,要鼓励学生去怀疑,去超越,去创新。
        二、激发求知欲望,培养认识兴趣
        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认识到兴趣,是学生积极学习和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正如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所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有兴趣才能全神贯注,积极思维,才能不怕困难,执著追求知识;学习进取才能乐而忘忧,达到欲罢不能的境界。相反,如果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那他的智力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只能成为一句空话。达尔文因对在大自然产生浓厚兴趣而历尽千辛万苦去野外学习和搜集标本,最终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比尔·盖茨因对电脑网络的痴迷最终成为微软公司的总裁。可见兴趣是创造之母,是成功的老师。
        思想政治课概念、原理比较抽象,理论性强,不少学生感到难懂、枯燥、乏味,对政治课不感兴趣。因此,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显得十分重要。
         要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首先教师要有创新意识,改变那种教条条、背条条的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教法,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1.以言激趣。政治课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来自于教师语言的风采,教师如能恰当运用幽默的语言、内涵深刻的经典名言或诗词穿插于教学过程 中,则能使学生兴趣浓郁,思维活跃。如在讲授“现象与本质关系”时,我引用了苏轼的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要求学生在欣赏诗句的艺术魅力的同时,要更深刻地把握诗句背后所反映出来的本质。
         2.以喻激趣。形象生动的比喻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授“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时,可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作“八宝饭”,八宝饭里面糯米是主要成分,但还有红枣和莲子等其它成分。这里的“糯米”就是“公有制经济”,“红枣”和“莲子”就是“非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这样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增加了教学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了。
         当然,激趣的形式多种多样,只要教师稍加留意,多动脑筋,政治课堂便能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
         三、巧设疑问,以疑促思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释疑解难,有所进取。创造性活动源于问题意识,没有问题意识,一切创造性活动都无从谈起。
        然而当前我国中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不高,许多学生不懂得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从中引导,让学生明白“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道理。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除了为学生释疑解难,还要主动设疑,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激发起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设疑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在设疑时要注意以下原则:第一,要生动有趣,有一定难度,以激发学生求知欲,使之乐于思考;第二,要由浅入深,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第三,要联系起来实际,有助于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例如,关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问题,既是时政热点,又是高一课文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复习中教师可以设置一系列问题:
        (  1)什么是世界贸易组织?其目标、作用是什么?(  2)中国为什么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会不会钻入别人所设的“圈套”?(  4)中美在  1999年 11月15日签署的《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为什么立足于“双赢”原则?(  5)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什么利?有什么弊?你认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6)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国有企业有什么影响?如果你是某国有企业的负责人,你准备如何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以上这些从不同角度提出的问题,立意新,有理论深度,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联系实际,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在于理论联系实际,离开了丰富多彩的客观实际,剩下些条条框框的理论,政治课难免枯燥无味。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联系客观实际,如家庭实际、学校实际、小社区的实际,以至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的实际等。教师要启迪学生认真解读生活这本大书,须知创造性思维的最后源泉不在课本中,而在生活实践中。
        实践出真知,实践才才干,创造能力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爱迪生发明灯丝是经过一千多次实践才获得最后成功的;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行程万里实地考察,不仅向他人请教,更注重亲身实践;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中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找到了夺取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建立了新中国。思想政治教学应重视实践的作用,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
        社会调查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方法。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克服封闭式教育所形成的胆怯心里,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创造潜能得到开发。社会调查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调查,也可以是学生组成小组,或个人带着问题回家乡调查。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具体进行安排。如放暑假前,家住农村的高一年级学生可布置以下调查内容:
        (  1)你所在的乡村农民人均年收入是多少?是否比去年增长?增长的幅度如何?(  2)你所在的乡村的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是什么?是种植业还是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是农业还是农村中的非农产业?(  3)你所在的乡村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型还是集约型?农业发展是否走高产、优质、高效之路?(  4)你认为制约农民收入最大的因素是什么?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增加农民收入?
          学生回校之后,教师要认真细致了解学生社会调查情况,组织学生讨论,并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实践证明,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三 : 浙教版《思想政治》第一册第二课《正视自我 开拓进取》的第一框内容

“正确认识自我”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正确认识自我是正确对待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自我的前提和基础。因而,本框的学习是第二课教学的起点和基础。学好这一框对于帮助学生正视自我,从而正确树立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认识自我”有三个层次:(1)阐述正确认识自我的涵义;(2)说明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性;(3)了解和学习正确认识自我的方法。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目标:激发学生认识自我的兴趣,使其主动积极地认识自我,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树立自信心,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表演、讨论等形式为载体的过程体验,帮助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正确认识自我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与学习活动中发展自我。
3、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学生表演、分析,懂得什么是正确认识自我,理解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意义,初步学会正确认识自我的一些基本方法及正确认识自我的能力。
二、 学生分析
进入初中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他们对周围的人和物有新鲜感,他们希望认识自己、他人和新的集体。关于如何认识自我,在小学的教学中几乎没有提到,这个问题对刚进初中的学生来说是崭新的,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时要抓住这种好奇心与认识欲望,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对自己熟悉的角色的扮演,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从而使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我的一些基本方法,理解正确认识自我的涵义与重要性,通过学生介绍自己的优点、特长,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从而消除部分同学身上的自卑心理,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认识和更好地认识自我,在此基础上增强自尊自信,使学生能健康的成长。
三、 教学理念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生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理解他人的观点、社会期待和普遍价值的存在,学会与他人交往,体味他人的体验并在这一过程中理解自我,对自己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角色扮演对各个年龄层次的学生而言,是一种参与性极强、富有乐趣的活动。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必须体验角色的思想情感和个性,理解角色并以合适的语言、动作把它表达出来;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既要演好自己的角色,还需要与其他扮演者配合共同完成演出任务。这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发展人际交往智能。所以,本框内容的教学主要通过学生扮演记者、教师、家长、学生等这些熟悉的角色,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以引发学生个体体验为基础,学习正确认识自我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认识自我的涵义和重要性。
四、 教学过程 
故事导课,激发兴趣:
小明认为自己文学功底深厚,常在别人面前吹嘘卖弄。一次他看到电视台举办文学知识大赛,他马上报了名,想这下可以在电视上露脸了,并在同学面前夸下海口:一定要拿个大奖。比赛开始了,有10分、20、30分题可供选择。小明非常自信地选择了30分题,题目一出来,小明傻眼了,第一关就被淘汰出局。这下小明可是羞得无地自容。
师:同学们,小明为什么会羞得无地自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小明太自信了。”“不,是太自负了”“他不自量力”……
“告诉我们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胜。”“做人要有真才实学。”“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
师:好,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如何正确认识自我。同学们,你们认为失败了的小明会怎样呢?
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多角度地思考续说小明的故事。
师:引导学生从他们的续说中归纳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性:正确认识自我,才能增强自尊自信,才能确定合理的奋斗目标,才会取得成功;相反,如果自视过高,就会自以为是,变得很盲目;如果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这样就会不思进取,永远一事无成。
师:小明到底怎样了,下面先请看同学们的表演,然后思考:短剧中体现了哪些认识自我的方法?
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学生表演短剧:记者收到一封感谢信,带着这封信到学校采访。
记者(学生甲扮演):你好,我是处州晚报的记者,请问初一(2)班的班主任在吗?
教师(学生乙扮演):我就是,有什么事?
记者:我们收到了白云社区的感谢信,你们班的小明和小刚利用暑假为社区做好事,我想了解更多的情况,并写一篇报导。
师(学生扮演):小明同学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学习成绩非常优秀,而且爱帮助人,关心集体。小刚同学体育方面很不错,是个好苗子,学习成绩中等,集体荣誉感强,但上课不是特别认真,脑子倒是挺灵光的。你可以找几个学生了解一下。
记者:同学们,你们好,我想请你们谈谈小明和小刚平时表现怎么样(包括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情况)?
学生1:他们俩是可是一对铁哥们,,小明学习成绩好,小刚呢体育好,会帮助人。
学生2:他俩是邻居,每天一块上学,小明帮小刚辅导。他们可讲义气啦,小刚上中学后学习成绩进步很快,这多亏了小明的帮助,他小学经常给老师留下补课呢,这次小刚考了优秀。
学生3:小明成绩好,又肯帮助同学,在家也经常会帮他妈妈做家务,他的邻居都竖大拇指说他是个好孩子。
学生4:小刚在学校表现还不错,可在家里,他妈妈经常数落他,说他这个不如小明,那个不如小明,我都同情他了,小刚有时会和他妈妈顶嘴。
学生5:小刚上课不认真,有时会乱写乱画。他有小明这么好的哥们,真是他八辈子,不,是十辈子修来的福气。
记者:下面请两位同学自我介绍一下。
小明:“我没有同学们说的那么好,我自从在电视上比赛失败后进行深刻的反思,我发现自己太孤陋寡闻了,而且自以为是,就决心踏踏实实的学习,认认真真地做人 ”
小刚:“我很惭愧,我觉得自己比较粗心、上课不是很用心,成绩不理想,可我比较关心集体,热爱班级,对同学热心。不过,我有点叛逆,如果谁老说我,我就会很反感,会对着干。
记者:谢谢各位同学,再见。
师生互动,引发思考:
师:表演看完了,请问小品中这两位同学是怎么认识自己的?
生甲:是与同学比较。
生乙:是通过妈妈、老师等的态度认识自我的。
师:这两种都是认识自我的方法,下面就请同学们讨论:运用这两种方法认识自我时该注意些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1)与同伴比较要客观、实事求是,还要公平合理,比如,小刚成绩比下明稍差,那是基础不一样,小刚已经开始努力,也有了很大进步。(2)通过他人的态度认识自我时要注意:对别人的态度要具体分析,正确对待。别人的态度不一定都是客观的、正确的,要看大多数人的意见或态度。
师:与同伴比较时,要有可比性,也就是说比较的双方的大部分条件应该是平等的或相似的。除了上面的方法外,从短剧中还可以看出其他方法吗?
生:还可以比较自己的过去与现在自己的学习、活动与工作上取得的成绩来认识自我,象小刚的学习成绩比过去进步了,小明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改正了。
师:这又是正确认识自我的一种方法。也希望小刚、小明能再接再厉,取得更大的进步。再想一想还有其他认识自我的方法吗?
生:我还可以把英雄人物作为自己的榜样,与他们相比,找出差距,向他们学习。
师:与先进人物、英雄人物比较,这也是认识自我的方法,这些人物可以是历史上的或当代的,也可以是书本上的或是现实生活中的。请问我们与他们要比什么呢?
生:与他们比较时,不是与他们的成就、名声、地位比,而是与他们的努力奋斗相比较,找出差距,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与方法。
师:我再给大家介绍一种方法:运用心理学的方法认识自我,如气质类型自测。这是认识自我的辅助方法。
生生互动,体验交流:
师:我们学习了五种正确认识自我的方法,下面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大家选取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给自己自画像,展现自己的优点、特长(可以说、画,演等),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教师巡视了解,挑出最具特色的在全班交流(可以挑选学生作品在实物投影上展示)。
知识提升,回归教材:
师:我们学习了正确认识自我的方法和重要性,那么,什么是正确认识自我?
生:就是指一个人人对自我的认识要与自我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师:正确认识自我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1)正确、全面认识自己的特点和长处。(2)正确认识自我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认识到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自我的人生价值主要在于对祖国的贡献。
教师寄语,歌曲激励:
师小结:正确认识自我,才能使自己看清前进的方向,才能在集体的大海中乘风破浪。因此,我们都要学会认识自我。我们还要认识到正确认识自我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需要一个从不太正确到比较正确的逐步深入的过程。课后请同学们以“寻找我的闪光点”为题,写一篇介绍自己的特点、优点的文章。
五、 教学反思
新课程理论认为: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既能教人应付生活,又能教人主动地参与生活、创造生活,感受生命的意义,享受生命的光辉,对生活充满热爱的教育。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本节课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来扮演他们熟悉的角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尤其是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向同学展现自己的优点与特长,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也为他们之间相互了解创造了机会和条件,同时还让他们交流、讨论,培养了他们的合作与团队精神。只有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使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从而较好地实现了三维目标。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选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模式,不能贯穿整堂课的始终,仅仅是为了体现这一模式而设计了这么一个情节。

 

四 : 论思想政治课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论思想政治课在德育教育中的
作 用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必修课程,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同时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其教学模式及效果是影响德育实际效果的一个主要因素。作为政治课教师要有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并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增强政治课德育的实效性。
一、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不受学生喜欢的原因。
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如“填鸭式”、“一言堂”,说教式等存在着教条化、教学方法机械、教学手段单调等弊端,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造成这些弊端的原因就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师恪守了教师、课堂和课本三中心,其不良后果是导致了学生原有的自主愿望的日渐消退,自主潜能的长期埋没,终至于面对纷繁多变的世界无所适从,影响了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的发挥。教育人本论认为,学生应该是永远的学习的主人,强调要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它的三大基本目标是发现学生的价值,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
为了激发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活力,增强政治课德育的实效性,充分发挥政治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每一位政治课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全面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学力,就应该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建立受学生喜欢的教学模式。
二、建立新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目标和原则。
1、建立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应达到的目标。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是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学好政治课知识;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和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很好的认识和分析问题并能很好的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2、建立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1)方向性、科学性原则。
在建立新模式中要注意把握时代脉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在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创造条件,系统科学地传授政治课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理论联系实际。新模式建立必须联系以下几方面的实际;一是联系校情,要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来构建模式,利用好现有的资源。二是联系学生的实际,要弄清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能力情况、思维特点和认知情况来建立。三是在教学过程 中要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联系国内和国际时政热点和社会问题新变化,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3)研究性原则。新模式的建立必须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本学科、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教育教学理论发展的新动向,拓展知识,提高教学水平,从而进一步搞好教学实践活动。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提高。
(4)主体性原则。新模式的建立必须是以生为本,要注意启发学生勇于提问题,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给学生以充分表现自已见解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
(5)创新性原则。在建立新模式过程中,每位政治课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敢于否定自己,推陈出新,大胆创新,积极摸索,建立符合学生实际的新模式。
三、现阶段思想政治课新模式的探索。
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方案》,在方案中把“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此课程的开设在国内尚属首次,它能够给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生机,它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使每一个人获得全面自由发展。根据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和实际教学情况,结合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我们积极探索的政治课的教学新模式是:以“研究性学习”思想为指导,把它渗透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建立研究性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模式和专题研究模式。
1、研究性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 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中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学校所处位置、政治课的特点和学生的素质,每期在教师指导下,结合教材内容,由教师或学生提出4至5个课题(课题应在现有条件下能够完成,容易操作),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选择各组喜欢研究的课题,按照“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具体实施——分析整理——成果展示”程序去操作,用学校安排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时间去完成。这样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使学生的研究能力、协调能力、社交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并且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政治和思想品德素质得到提高,充分体现政治课的德育功效。
2、问题导学模式。
问题导学模式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创设情景,设置问题,学生充分讨论与教师点拨相结合,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和任务的一种模式。其目的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激活政治课,培养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地压缩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时间,促使每位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去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工作是适时点拨引导和总结。操作程序是“自主学习——情景创设——问题设置——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完成目标”。其中“自主学习”是指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内容设计先行学习并能发现问题,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情景创设”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 和要求,选取一些反映时代脉搏、重大时政、社会热点和学生生活实际并且符合教学目标 的材料,让学生去分析感悟,产生问题。“问题设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 和要求,设置富有启迪性,拓展学生思维和调动学生主动性的问题,让学生去分析思考并把它认真解决。“学生讨论”和“教师点拨”是在问题设置后师生共同完成设问的环节,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讨论和导引,完成教学目标 。
这种模式在操作时要注意:一是教师要求认真准备,精心备课和设计;二是可以打乱教材编排结构,根据教学目标 和要求来取舍教材内容;三是选取的材料要具有时代感并能贴近学生,还要精炼;四是问题设置是这种模式的关键和中心,问题设置要精简实效,要具有适当的隐弊性和启迪性,不能过于简单或高难;五是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很好的控制课堂秩序。
3、专题研究教学模式。
所谓思想政治课专题研究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 中,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选择一些与课本相联系的材料(时事政治、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等),以问题为中心,采用专题研究的形式进行教学的模式。这种模式是教学过程 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根据教学需要可以打乱教材原有的结构进行,可以随教学进度在每课、每节乃至某些适合的框题使用。设置专题要小而精,要覆盖所设的教学目标 ,为教学服务,它可以是紧扣教材知识点的简易性专题,可以是立足知识面生成的综合性专题,可以是围绕现实问题生成的跨学科专题。问题设置既要有启发性和递进性,又要能够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主动去收集资料进行分析思考。
这种模式既不同于“研究性学习”方式,也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其作用是可以使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独立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可以激起学生创新思维的浪花,面对专题学生能够从多角度来分析解答;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模式很符合当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可以使学生自觉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
综上所述,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主渠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在教学过程 中,通过建立教学新模式,改变原有令人乏味的毫无生气的教学模式,激活思想政治课,使学生在学习中自觉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自觉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从而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增强政治课德育的实效性,为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奠定基础。

本文标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论思想政治课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4554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