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彝族舞蹈-彝族 ——丝弦舞

发布时间:2018-03-03 所属栏目:民族舞舞蹈彝族舞

一 : 彝族 ——丝弦舞

    歌舞往往是爱情的媒介,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青年男女喜爱在跳“丝弦舞”时选择对象,其方式十分有趣、独特。舞蹈时,男子在前面变换步伐,跟不上的女子逐渐被淘汰下来,最后剩下跳得最好的,无论千变万化都能紧跟舞步不乱,于是这一对青年就结为终身伴侣,这种情况在当地往往被传为佳话。?
  “丝弦舞”由于主要是用四根丝弦线制成的乐器伴奏,故而又称四弦舞。四弦,形状似月琴,轴上雕有涂绘彩色的龙头,讲究的还在琴盘上镶有镜子,用红绸子系在胸前,十分美观。该舞流传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双柏县、龙武县、峨山县一带。?
  丝弦舞是当地彝族十分喜爱的一种自娱性舞蹈,在农闲假日,男女青年聚集在空地上,由男子怀抱四弦琴边弹边舞,众人随之围成圆圈翩翩起舞。?
  舞蹈的特点是柔和、优美、抒情、细腻,脚起脚落有一股悠劲,双手在胸前拍掌,跟着乐曲一拍拍一下。围成圆圈跳舞的人们,随着动作的变化,身体的方向也不断转动。
  动作的变化由弹四弦的男子在前面指挥,他可以任意变换曲子和步伐,要求随舞的群众跟上变化的舞步。

二 : 彝族舞蹈:彝族舞蹈-流行传说,彝族舞蹈-内容

彝族舞蹈是流传在彝族地区的舞蹈。歌舞是彝族人民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形式丰富多彩,多数是模仿生产劳动时的动作而成。古老的舞蹈有模拟动物形象的“斗鸡”、“斗羊”,象征战争的“跳钗”、“刀舞”,庆丰收的“大鼓舞”等。 在彝族人民欢庆年节期间,可以看到来源于中原文化的舞蹈形式《竹马》《高跷》。现代彝族的《高跷》保留和发展了它的杂技特色。在彝族人举行祭祀祖先、祈求丰收的仪式时,可以看到《木鼓舞》《铜鼓舞》《羊皮鼓舞》等。这些舞蹈均由巫师“毕摩”和“苏叶 ”表演,在击鼓的同时,以迅速摆动双肩、胸、胯为主要舞蹈语汇。此外,在“跳宫节”表演的《跳宫》《跳麒甲》等舞蹈中,仍保留着古代狩猎、部落间战争的痕迹,以及战士出征、作战、胜利凯旋的祭祀仪式和舞蹈场面,以此来表示对古代英雄的怀念和歌颂。

彝族舞蹈_彝族舞蹈 -流行传说

(www.61k.com]花鼓舞

彝族舞蹈:彝族舞蹈-流行传说,彝族舞蹈-内容_彝族舞蹈
花鼓舞彝族舞蹈:彝族舞蹈-流行传说,彝族舞蹈-内容_彝族舞蹈
花鼓舞

民间传说:古时,有个能歌善舞的彝族美丽姑娘,有一天,她在洗瓦罐,无意间拍打了罐口,瓦罐便发出了咚咚的声音。她觉得很好听,在上山砍柴时便取回了一根空心树,蒙上羊皮,用木棍一敲,其声音特别悦耳动听。从此以后,彝族人民就有了自己的鼓和跳花鼓的活动,彝族后人为纪念花鼓的发明者,就做了1个牌位,上书"有感花鼓娘娘之牌位",每在跳花鼓是须杀鸡献牌位,举行仪式,并成立"花鼓会",这个有关峨山彝族花鼓舞起源来历的美丽传说,虽然没有确切的史书记载和可以证明其真实性的有力证据,但从中体现出了彝族人民的1种精神依托和崇敬祖先的意识愿望。也说明峨山彝族人民是1个崇尚劳动、崇尚智慧、崇尚创新的民族。

左脚舞

彝族舞蹈:彝族舞蹈-流行传说,彝族舞蹈-内容_彝族舞蹈
彝族左脚舞

彝族左脚舞有1000多年历史,早在康熙41年(1702年)就有左脚舞最早的文字记载。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世间有一条恶龙,兴风作浪,造成洪水危害。两位彝族青年阿里和阿罗勇敢地站出来,前去制服恶龙。彝家人民在阿里和阿罗的带领下,一齐向恶龙开战,恶龙见势不妙,赶紧逃回龙潭。人们抓住时机,把事先烧红的栗炭往潭里倒,倒满后又抬石头、挖泥土,把龙潭填平。还怕夯压不紧恶龙翻身,就在上面燃起篝火,边唱边跳边跺脚,三天三夜恶龙终于死了。为了庆祝胜利,彝家人用恶龙的头、皮、骨、筋制成月琴,聚到一起跳脚弹琴,口唱左脚调"阿里罗"以示纪念。

彝族舞蹈_彝族舞蹈 -内容

彝族的民间歌舞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几种:

彝族舞蹈:彝族舞蹈-流行传说,彝族舞蹈-内容_彝族舞蹈
《凉山彝族舞蹈》 陈玉先

《打歌》:包括“打跳”、“跳脚”、“左脚舞”、“跳歌”、“跌腿”、“跳月”(即“跳乐”)等圆圈舞,流行于云南省西部与四川省凉山交界地区、云南省西南部的彝族和相邻的其他少数民族之中。自娱性舞蹈《打歌》与汉族古代的《踏歌》极为近似。现存于云南省巍山县巍宝山文昌阁,绘制于清代乾隆时的《踏歌图》便记录了当地的舞态。每当节日和喜庆之时,人们挽手围圈,载歌载舞或随乐而舞,舞蹈始终以下肢动作为主。

《跳弦》:因舞者双手持“烟盒”边敲边舞,故也被称为《烟盒舞》。《烟盒舞》流行于云南省中部和南部红河、石屏、建水等地彝族支系尼苏人居住地区。舞蹈分为“正弦”和“杂弦”2类。“正弦”融双人自娱性舞蹈与表演性舞蹈为一体,主要传统段子有《哑巴砍柴》、《鸽子度食》等,舞姿优美轻盈、活泼风趣。而“杂弦”则是在“正弦”的基础上进1步发展而来的,是1种表现人物、具有故事情节的歌舞小品。其中《哑巴摸鱼》、《童子拜观音》等具代表性的节目达百余种。当地所流传的“是人不跳弦,白活几十年”的口头禅,可说明《跳弦》在人们生活和心目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罗作》:也称《罗索》,是流行于云南省红河南岸彝族支系尼苏人中的另1种圆圈舞。曲调欢愉跳跃,节奏鲜明而强烈,伴之以快速摆手、错步、踏脚等舞蹈动作,特别受到青年们的喜爱。

《跳三弦》:也称《大三弦》、《跳月》,是云南省中部地区彝族支系阿细人、撒尼人喜爱的自娱性舞蹈。在大、中、小三弦和高、中、低不同音色的竹笛伴奏下的《跳三弦》,是“火把节”不可缺少的舞蹈。

披毡舞》:是四川省凉山地区彝族所特有的舞蹈形式。舞者以披毡为道具,通过双臂的伸展、收拢、摆动与身体旋转,来模仿鹰、熊的姿态。该舞现已成为彝族的代表性表演舞蹈。

以上5种类型的彝族民间舞蹈,如剔除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传统民间舞蹈所作的修饰,还原到它的本来面目,我们就能清晰地看到彝族远古时代模拟动物的情态,看到反映人们劳动生活的原始而古拙的舞姿。前4类舞蹈源于彝族古代生活,第5类模仿鹰、熊的舞蹈,可能与彝族古代的多神和图腾祟拜有密切关系。这类动物模拟舞蹈,动作优美、高雅,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逐步从祭祀仪式中分离出来,并不断添加着各个时代的审美意识,使之成为今天专供人们欣赏的表演舞蹈。

在彝族人民欢庆年节期间,我们还可以看到来源于中原文化的舞蹈形式《竹马》、《高跷》。现代彝族的《高跷》保留和发展了它的杂技特色,在高度上远远超过了汉族《高跷》,但却未能接受汉族《高跷》的舞蹈技艺。

在彝族人举行祭祀祖先、祈求丰收的仪式时,我们还可以看到《木鼓舞》、《铜鼓舞》、《羊皮鼓舞》等。这些舞蹈均由巫师“毕摩”和“苏叶”表演,在击鼓的同时,他们以迅速摆动双肩、胸、胯为主要舞蹈语汇。此外,在“跳宫节”表演的《跳宫》、《跳麒甲》等舞蹈中,仍保留着古代狩猎、部落间战争的痕迹,以及战士出征、作战、胜利凯旋的祭祀仪式和舞蹈场面,以此来表示对古代英雄的怀念和歌颂。这种人们手持器械的舞蹈,与羌族的《铠甲舞》在表现形式上大致相同。

现经加工并搬上舞台的著名舞蹈《红披毡》、《阿细跳月》、《快乐的诺苏》等。以跳跃欢腾的旋律表现了彝族人民生气蓬勃的生活而蜚声艺坛。

彝族舞蹈_彝族舞蹈 -文化蕴含

彝族舞蹈:彝族舞蹈-流行传说,彝族舞蹈-内容_彝族舞蹈
彝族舞蹈火文化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认为,每一民族与地域的文化尽管富有多样性,但总有1个带有历史性和行动一致性的价值秩

序或主导精神贯穿始终,它作为1种典型性的目的,指导1个民族从文化的大系统中选择了某些东西,排除了另一些东西,这种选择可以渗透到文化的不同层次,体现在文化的各个单元中。彝族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火有着不解之缘,在经历了漫长而深厚的文化积淀之后,火已经成为承载有极复杂的深层文化内涵的原型意象,加之 “火” 的物质和文化特性,更加体现了彝族的价值秩序和民族精神。

彝族舞蹈_彝族舞蹈 -配图

彝族舞蹈:彝族舞蹈-流行传说,彝族舞蹈-内容_彝族舞蹈
彝族舞蹈

三 : 彝族 ——花鼓舞

彝语称“热波比”,流传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南部山区的双柏县和峨山彝族自治区的新平一带,是一种表演性的舞蹈,一般由村子里的花鼓班子表演。表演者都是男子。在双柏县,每逢年节和办丧事时,就请花鼓班子来跳。他们说,人在世上活着高高兴兴,死后也要高高兴兴,所以办丧事要跳花鼓,相反办喜事是不能跳的。?
  花鼓舞由打击乐伴奏,乐器有大小钹、大小镲、大小锣。
  花鼓呈椭圆形,一尺二寸长,红色鼓身,用绸带系鼓,斜挂于右肩。
  花鼓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位师傅手持木制龙头,龙头上插有野鸡羽毛,并用红绸扎成绣球系在上面,作为指挥。另由四人背鼓,鼓横挂在腰的左侧,左手拿白毛巾,右手持槌打鼓。打鼓动作有一定程序,每套动作都有头步和收步,动作先后顺序及图形变化均有严格规定,由持龙头的师傅用手中道具指挥。?
  花鼓舞的风格矫健有力、开朗豪放、开奏鲜明。舞蹈在重拍时向上弹跳,一拍击鼓一下。动作特点是小腿灵活,有不少高难度技巧,如小腿在空中划圈等。?
  在表演花鼓舞时,因整个舞蹈都在弹跳中进行,舞者体力消耗大,故分段表演,每跳一段舞蹈先唱一段花鼓词。曲调分为玩场歌和送丧歌两种。?
  新平县的花鼓舞只保留在前进乡的磨皮大寨,故又称为“磨皮花鼓。”表演时至少要有十一人,手持雉翎的指挥者一人,耍大刀、二节棒、水火棍、三叉戟、双刀、双钩镰的各一人,腰系花鼓的四人。舞蹈充满战斗气氛,逐一持兵器表演武艺,在队形变化上也依照战士出征的排列,如跋山涉水、摆陈设仗、短兵格斗、凯旋而归等九段。舞蹈动作豪迈粗犷,古朴大方,场面颇为壮观。据说“磨皮花鼓”来源于庆贺战争的胜利,看来是有一定道理的。
本文标题:彝族舞蹈-彝族 ——丝弦舞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42859.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