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家庭文化差异将影响学生就业创业
国内教育就业调查公司麦可思最近调查研究发现,来自不同家庭阶层的大学毕业生在高考录取分数、就读学校、就业率、求职难度、自主创业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麦可思将大学毕业生的家庭所处的社会阶层聚类为五大类社会阶层:管理阶层(包括国家与社会的管理者、企业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产业与服务业员工(包括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员工、产业工人)、专业人员(包括专业与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农民与农民工(包括从事农业的劳动者、农民工)和无业与退休(包括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已退休人员)。
经过长期跟踪调查,他们发现,XX届大学毕业生中,专业人员和管理阶层家庭的子女就读211高校的比例达27%,高于其生源比例20%;农民和农民工的子女就读于211大学的比例是41%,低于其生源比例47%;在高职高专的比例为50%,明显高于生源比例。
存在就业弱势家庭阶层。无业与失业人员家庭的子女就业率最低,而其高考分并不低于其他就业率较高的家庭的子女;来自无业与失业人员家庭的毕业生需要得到更强的就业服务。
在就业渠道上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私营企业主、企业经理人员、办事人员家庭的毕业生求职成功的最主要渠道是“通过亲朋好友得到招聘信息”,而不是大学招聘会。而农民、农民工、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家庭的毕业生都是通过“参加大学组织的招聘会”来找到工作。这反映了不同社会阶层的家庭为毕业生找工作所能调用的社会资源方面的差异性。
另据他们调查表明XX届大学毕业生中,来自“私营企业主”、“企业经理人员”、“个体工商户”等家庭的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比例最高。大学毕业生创业受其家庭的企业家文化影响较大。
二 : 周前敏(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思南双坝小学 周前敏
电话:18385878581 邮编:565107
摘要:翻译是跨国的文化传通。[www.61k.com]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而且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由于英语和汉语在文化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不了解这种差异会造成误译、错译、以致造成社交上的尴尬。可见,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了解背景知识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本文就以两种语言在风俗习惯差异、宗教信仰差异、历史典故差异、英汉语序及称谓差异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入手,阐述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中英;文化差异;翻译;影响
Abstract: Translation is multinational culture pass through is not only a language conversion process, but also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transplantation due to English and Chinese in culture have a lot of difference, so don't understand this difference can cause mistranslation mistranslate so that cause social awkwardness visible,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translation cultural differences, understanding the background
knowledge is the key to success in this paper that translation in two kinds of language in custom difference relig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word order difference between historical allusion and appellation differences, the difference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translation of this influence.
Keywords: Chinese-English culture difference Translation influence
一、引言
文化又表现为一定的语言模式,英汉语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语言符号系统。不但语言词汇、语法结构、辞格千差万别。在修辞上,即遣词造句上也各有自己的规律和特点,这给翻译带来了许多困难。而语言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和文化的载体,这种与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同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奈达所说:“文化之间的差异比语言结构之间的差异给译者带来更多和更复杂的情况。”因此翻译离不开文化。下面就以两种语言在风俗习惯差异、宗教信仰差异、历史典故差异、
yinghan 周前敏(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英汉语序及称谓差异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入手,阐述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www.61k.com]以及了解文化背景的重要性。
二、风俗习惯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一)相同颜色的不同对翻译的影响
由于我国与绝大部分英语国家相隔万里,地理位置、现象、审美心理千差万别,人们多颜色的感受和表达不尽相同。这样颜色的象征意义在中西文化之间自然又会产生很大的差异。例如,西方人中红色red主要指鲜血blood颜色,而blood在西方人心目中是奔腾在人体内的“生命之液”。一旦鲜血流淌下来,生命之花也就凋谢,所以red使西方人联想到暴力和产生了一种颜色禁忌。例如,a red flag(危险信号旗),它还象征着放荡、淫秽。如a red waste of his youth(他那因放荡而浪费的青春)。著名汉学家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时,由于意识到red可能使现代英语读者联想到“暴力”“流血”,所以采用小说原本曾使用的书名《石头记》,译为story of the stone.但在中国红色体现了中国人在精神和物质上的追求,象征着吉祥、喜庆。另外英语中black tea在汉语中叫红茶,英语中brow bread在汉语中翻译是黑面包而不是棕色面包,英语中black eyes汉语叫挨打后出现的黑眼圈,汉语中“得了红眼病”英文翻译为green-eyed.汉语“黄色电影”英文翻译为 blue film.
(二)相同动物产生的不同联想与翻译
不同的文化里可以包含不同的价值,引起不同的联想,具有不同的内涵。不少语言都有许多以动物为内容或作比喻的习语,但同一动物在不同语言中的含义是互不相同的。例如,汉语中常用“虎”来比喻“勇猛威武”。如虎跃、虎踞龙盘、虎头蛇尾、狐假虎威。汉语中的“虎”在英语里却不用tiger(虎),而用lion(狮)来表示。在西方,狮子是力量和好战勇猛的象征,如bold as a lion(如狮子般勇猛),majestic as a lion(如狮子般威风凛凛)。中国的俗语“老虎屁股摸不得”对应的英语则是Don’t beard the lion(不要挑逗狮子)。英国人还以lion为自己国家的象征。勇猛大胆的英王查理一世被喻为lion-hearted(狮心),史称“狮心查理王”。另外在对待狗的态度上也有很大的差异,狗在汉语文化中是一种低微的动物,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狗是令人讨厌的东西,其形象是肮脏、龌龊的。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多含有贬义。如“狗眼看人低”、“狼心狗肺”、“狗嘴吐不出象牙”等等。而在西方人的价值观念中狗是一种钟爱的动物,是忠实的
yinghan 周前敏(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象征,在一部电影《忠犬八公》中就描述了够的忠实与灵性。(www.61k.com)还有一些英语习语如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人皆有得意之时)、Dog does not eat dog(同类不相残)。另外中国人喜欢猫,猫在中国的文化内涵中一般有可爱精灵的特性。但英国人却认为黑猫是不祥之物,如果有人看见黑猫在他的面前穿过,则预示他将遭遇到不幸。并且视孔雀为淫鸟,认为孔雀开屏是自我炫耀的表现。
三、宗教信仰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西文化不同的宗教信仰渗透和融化在各自的语言表达中。中国是一个以信仰佛家为主的国家,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中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我们有道教的“玉皇大帝”、佛教的“阎王”、有神话故事中的“龙王”、有开天辟地的“盘古”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而这些概念在西方文化中并不存在。西方人多信奉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一切,世上的一切都要按上帝的旨意办事。比如《红楼梦》第一回有个《好了歌》,第一句是“世人都晓神仙好”,杨宪益夫妇的译文是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s …(简称杨译),霍克斯先生的译文是All men know that salvation should be won …(简称霍译)。杨译将“神仙”直接译成“immortals”,霍译则采用了转译的方法,使用salvation(拯救)这个词。“神仙”是中国道教的概念,成“神”成“仙”是到家的最高理想。而“拯救”是基督教的概念,从“罪孽中”得到“拯救”则是基督教的最高追求。又如第六回里刘姥姥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杨译是Man proposes . Heaven disposes.而霍译是Man proposes . God disposes.同样杨把“天”译成Heaven,霍则译成God.
中国有个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吃 ,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有人在翻译中A lone monk brings his own bucket water to drink ; two monks carry their bucket water jointly ;but three monks are together ; there is no water at all .外国人读下这样的翻译就无法理解,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译文者没有了解这个渗透的文化内涵。
英语Every man must carry his own cross中文翻译是“每个人必须背负他自己的十字架。这条谚语来自《圣经》,cross(十字架)是耶稣走湘死亡之地所带的十字架,钉上十字架而死,cross一词就有“苦难”的转义,这条谚语的意思是“人人都要忍受生活中的苦难,承担自己的生活负担。因此在不同宗教信仰应选
yinghan 周前敏(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择恰当的词语。[www.61k.com)
四、英汉语序不同对翻译的影响
不少语法对比研究都有意或无意地运用了翻译对等。王东风、章于炎在《汉英语序的比较与翻译》一文中总结到:“英语主从复合句,无论语序如何,在多数情况下,一般均转换成汉语偏前正后的常位句”。例如,I shall answer his letter as soon as I have a moment to spare .(只要我一有空,我就给他回信)。I cannot drink coffee unless it is well made.(除非咖啡煮的好,否则我是不喝的)。王东风、章于炎这样对比的理由是“汉语正前偏后”的殊位句具有极明显的强调作用,而英语同一结构缺乏具有同等表达效果的句式,英语中“主前从后”的常殊之分不明显。这其实就是把翻译对等作为对比分析的标准,如果仅从语序上对比,可能得出汉语在这方面语序相同的结论,从而忽略了王东风、章于炎发现的语用差异。 汪康熤、肖研在谈到多重状语与汉语语序的比较时提到,英语句中同时有地点(或其他)状语和时间状语,时间状语总是在最后,与汉语语序相反。例如,This reaction was carried out in a vacuum yesterday.(昨天在真空中进行了这个反应)。
五、历史典故及习语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历史典故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和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两种语言中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不能从单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例如对于中国人来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这个历史典故的文化并不难理解,然而对于不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西方人而言就很困难了,因为他们不知道诸葛亮是谁,与三个臭皮匠又有什么关系。虽然在中国诸葛亮算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并且也是中国读者心中智慧的象征,但西方人由于不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就很难传递它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他们很难理解。故该句可译为: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Zhu GeLiang , the mastermind .这样的习语还有很多,比如“杞人忧天、“名落书山”、“叶公好龙”、“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等。 英语中也有许多习语。例如spare the rod and spoil the child(省了棍子,惯了孩子),这则谚语来自于《旧约。箴言》(the Old Testament. Proverbs),意思是(孩子不打不成器)。又如apple所组成的两个习语be the apple of someone’s eye和polish the apple.译者若照字面上去理解和再现,便会使读者不知所云,只有探究
yinghan 周前敏(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文化差异才知道前者是源于圣经《旧约》《申命记》中的一段,在西方古代以apple比喻瞳孔,用相应的汉语来译应为“掌上明珠”。[www.61k.com]而后者,因为过去美国学生为了讨好老师而把闪闪发光的苹果送给老师,用相应的汉语“阿谀奉承”或俗语“舔有屁眼子”去译最为贴切。
再如one’s hair stands on end与“怒气冲天”。这两个虽然形象大致相同,意义却迥然不同,这也是因为典故的缘故。One’s hair stands on end来自一个犯人的表情,1825年英国人名叫普罗波特(probert)的偷马犯被判处死刑,目击地上绞刑架的人说,犯人由于恐惧而毛发竖立,因此这个英语习语指的是恐惧,还可以说make sb’s hair stand on end相当于“令人毛骨悚然”。例如When I saw the knife in his hand my hair stood end(我见到他手里拿着刀,害怕极了)。“怒发冲天”出自《史记。廉颇相如列传》,赵国大臣闫相儒带和氏璧去秦国换十五座城,献璧时秦王拒不给城,“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天”。由于这个典故,汉语里头发竖立常表示非常愤怒,除这个成语外还有“令人发指”。同样的形象英语表“惧”而汉语表“怒”,更表明了民族文化上的差异,翻译时更是要注意。
六、结束语
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T.霍尔说:“文化是人的生存环境,人类生活的任何方面都受文化的影响,并随着文化的变化而变化”。任何文学艺术都蕴涵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甚至代表着一种文化模式。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不同民族或不同时代的译者总是很难对异民族或不同时代的文学艺术进行原汁原味的审美和再现。
所以,在翻译过程中,我们注重加强两国文化差异的比较学习和渗透,文化与翻译的关系即是紧密又是复杂的,培养文化意识, 才能准确地透过一种语言去再现另一种语言所反映的思想和文化。
参考文献:
[1]胡文仲.《中英文化习俗比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10
[2]李瑞华.《英汉语言比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刘宓庆.《英汉对比研究与翻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4]赵里奇.《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探寻》.《缀玉集》,第185页.
三 :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造成的影响98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造成的影响
刘
乐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英语系,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翻译。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活动。对于翻译而言,能影响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由于各国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社会心态、交际方式、语言表达形式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在其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异彩纷呈的文化。这种差异性极大地反映在翻译上。本文着重从宗教差异性等几个方
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翻译影响
翻译,在目前的翻译学中,很难给它一个准确的定位,只能简单地描述成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七.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占信息的活动。对于翻译而言,能影响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美国人类学家F.Boas指出:“各个社会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正由于这样.它们才具自.不同于其他社会的风俗,习惯,信仰和社会机构。”正由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社会心态、交际方式及语言的词汇意义等方面的不同。}14而由中|珂方文化差异引起的翻译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中国著名学者王佐良先生也曾经提到相关的见解.“翻译的最大难点是文化的不同”。从整体来看,中两方文化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差异:一是物质文化方面,包括自然环境、生产方式、食物、居住方式、生活器皿等;二是精神文化方面.如政治制度、法律形式、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价值观念、教育、宗教、文学、艺术等.因此译者必须搞清楚翻译所涉及的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充分尊重彼此不同的语用原则和民族文化传统才能翻译出忠于原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而又十分出彩的文章。而对丁翻译人员来说,只有熟悉两种文化,本土文化和异国文化.并将两种文化融会贯通。才能最终做到严复先生的翻译理论中所提到的“信”“达”“雅”。本文着重从宗教文化、社会心态、饮食文化几个方面分析中西方文化不同对于翻译造成的
一些影响。
1.宗教文化造成的差异性
中国足一个多宗教国家.主要信奉来源于印度的佛教.以及中国本土的道教文化.在漫长的五千多年历史当中.宗教文化已成为巾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部分。而西方信奉基督教,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思想的中心,在于“尽心、尽意、尽力爱E帝”及“爱人如己”两点,于是上帝便成了西方的神。《红楼梦》第六同巾出现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一谚语,两方翻译名家将其翻译成了:“Manproposes。Goddisposes."而中国翻译名家杨宪益先生将其译为:“Manproposes,Heavendisposes.”God和Heaven的差别在于God带有西方基督教色彩。IhiHeaven带有明显的东方佛教色彩。在翻译时,同时也必须保留各自的宗教文化特色。否则很容易出现翻译上的重大失误,比如“inthellalneofChrist”是“以基督的名义”而不是“以佛的名义”。
而从汉语与英语的结构上看.也可以看出宗教差异的影子.汉语就如同我国道教巾的阴阳太极图,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结构相对比较稳定;而英语形态多变,变化无穷。从中I}ti方宗教的思维方法和认知角度看。汉英两种语言各自遵循自己的思维方式、在形态、词序.表达习惯上各有特色。
(1)英语有形态上的变化而汉语却无形态上的变化。比如下面这个句子.“行动速度很快”.可以译为“Hemovedastonish.
inglyfast.""Hemovedwithastonishinglyrapidly.""Hismovement
were
astonishinglyrapid."等三种不同形式。
万
30
方数据(2)从词序上看,英语比较灵活,而汉语却相对同定。例如:“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可以译为:averyimportant
question或者aquestionofgreatimportance。义如:“他被剥夺权
利后,只好离职,流落他乡。”这个句子在中文当中阂为意义的限定.其词序是固定。而在英文当巾我们却可以表达为:lie
hadtoquitthepositionandwentinexile,havingbeendeprivedofhis
power.
(3)英语中有许多的冠词、连接词且语法意义表达丰富,而汉语却不同,有众多的助词,例如“着”、“了”、“过”等形态助词。“的”、“地”、“得”等结构助词。以及“吗”、“呢”、“吧”、“呀”等语气助词,因此在翻译上稍不注意,就很有可能出现误译。我们可以试比较以下两个句子:“SheWaswithachild.”和“She
Waswithchild.”.对于第一个句子的理解足清晰的。应该译为
“她带着个孩子”,而对于第二个句子很多人叮能会感觉斟惑。其实正确的译法应该是“她怀孕了”。
2.社会心态造成的差异性西方人重视个人价值。强调自我意识,而这点和巾国传统观念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在翻译时。由于中西方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的影响,很容易造成误译的现象。如tostartaram。ilv,许多中国人在翻译容易译为“结婚”,这便是受到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其实iF确的应译为“生第一个孩子”。两方的生活保障体系十分完善.即使没有孩子。政府也可以保障他们的下半生.而且他们认为一旦生了孩子便要承担一个巨大的社会责任.他们会考虑是否有了做父母的心里准备.或者有没有能力养育一个孩子.与婚姻无关,而中国基本把婚姻,和生育划上了等号。这应该是和我园的社会结构体系有很大关系的。因为中西方的这些文化差异。英汉语难免受到这些文化差异的影响。而这两种语言巾所谓的“对等词(equiva.1enceatwordlevel)”实际上并不对等,在词义、侧重面、含义、用法方面都大相径庭。而“family”这词在中国指的是“家庭成员”。但在两方却侧霞强调的是“教养孩子的责任”,许多中国学生在自我介绍时,往往习惯用“Ihaveabigfamily.”.许多两方人就会觉得匪夷所思.怎么年纪轻轻就生了一大帮的孩子呢?像这种在中英文中其实不对等的词还有很多.其中就包括“翻译”这个词,“翻译”存中文中,就可以被理解成三种不同的意思.它可以指从事翻译活动的翻译人员.也可以指翻译行为和过程,或者是指译文。
3.饮食文化造成的差异性
由于在I}ti方.面包是最莺要的主食,而巾国人喜食谷物,因此对于英语单诃“bread”的翻译时.我们应该注意遵循这种不同的饮食文化传统,如:breadandwater(粗茶淡饭),breadandcheese(家常便饭)。breadandbutter(谋生之道,饭碗)。在上述翻译巾我们把面包自然地对应为了“饭”、“饭碗”、“生计”等。这种饮食文化的差异应该追溯到远古时代。在远古,我国农业所栽种的主体粮食作物是米:包括粟(小米)、稷(符子)、黍(黄米)和稻(大米)。这几种粮食都适合以米粒的形式蒸煮来吃,不太适合磨粉后去烤去烘。而欧洲地中海沿岸、北非、西亚等地的大麦小麦.则适合磨粉后烘烤.而不适合以颗粒的形式来煮食。所以,华夏先民食用小米和大米,多采用脱粒、蒸煮的方式;西方先民食用麦类.则采用磨粉、烘烤的方式。这种饮食文化差异性很大程度也是取决于地理环境的。受地理环境影响的事例还有很多,例如,英国是一个典型的岛国。天气千
语篇构建的顺序象似性解析
李
婧
(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曲阜273165)
摘要:象似性是当代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象似性不仅存在于语音、词汇和句子层面.还存在于语篇层面。而语篇层面的象似性主要表现在语音、形状、数量、序列、
标记等方面。本文应用象似性理论来重点分析语篇层面的顺序象似及其表现形式。
序的象似性.在语篇内句子问的排序也具有时问顺序象似性。
例如:
(1)Sheis
a
mothernow.Twoadorablechildrenclaimallher
devotion.Sheislivinginthedepthsofthecountry,intheheanofdomesticity.Sheis
upat
six.Shecombs.Shecooks.Shesews.She
关键词:语篇构建顺序象似性表现形式
1.引言
teachesthechildren.Sheharnessesthepony.Shefetchesthemilk.Andagainsheisperfectly
happy.(V.Woolf,PortraitofallAc—
tress)
语言象似性的概念最初是在19世纪南美国符号学家皮尔
斯提出的。皮尔斯把符号分为i类:象征符、象似符和指示符。这里描写女主人公六点钟起床后忙忙碌碌的一系列动作。作者按动作的先后顺序,采用S+V(+0)的句型。描绘女主人公紧张而tII:碌的生活。起床一梳头一做饭一教孩子一给马装上挽具一取牛奶。
3.2空间顺序象似
根据象似符的抽象程度及各种相似特征所占成分的多少。皮尔斯又把象似符分为三类:映象符、拟象符和隐喻符。拟象符
是指代表复杂事务、概念或关系的符号,该符号的各个组成部
分与所指对象各部分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如在序列、距离、数量等方面的对应关系。根据皮尔斯所划分的拟象符的定义得出.拟象象似性表示语言形式的结构与内容的结构或概念化的结构相一致,比较突出的有顺序象似性、位置象似性、数量象似性和对称象似性等。顺序象似性是指句子结构的顺利映
射现实事件实际发生的顺序。包括在时间、空间、认知顺序方面的象似性及无序象似性。本文拟通过对构建语篇的顺序象
语篇空间排序也具有象似性。语篇中物体空间序列的排
定同样受到人的认知模式的约束。vanDijk(1977:106)归纳了
若于影响这种顺序的总体限制类型。即,general--particular;whole--part/component;set--subset--element;including--includ.ed;large--small;outside--inside;possessor--pessessed等。例如:
(3)Thehutisaboutsixtyfeetlongandfortyfeetwide.Itisdi.
videdintoyou’II
see
twosections:thekitchenand山ebedroom.Inthekitchen.
on
one
似性的p11种具体表现形式的描述.探讨语篇构建的顺序象似
性的客观存在与理论基础。
2.象似性与语篇
语占形式与内容之间在许多方而有联系。之所以如此,可
thesinksidewith
a
a
fewdishesand
potslyingin
it.Ontheotherside,thereis
smalloldtablewiththree
ale
wooden
chairsaroundit.Afewpictures
hung
on
thewails.Alightis
are
hangingfromthekitchenceiling.Inthebedroomsection,there
two
以从其所代表的内容找到相当多的理据。这种关系称之为语言的象似性.即语言结构从某种程度卜反映r人们所经验的
客观世界。Lakofftg认为认知语青学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
bedswith
a
green
coveronthem.
这段文字就是根据认知规律对空间序列进行象似。镳个
语篇视点聚焦在hut,而hut又支配两个句群视点kitchen和bed.1'c-om,冉按由一边到另一边,由下到卜的方向有序地介绍其中
的支点。这样,整个语篇视点层次分明。移动有序。因而十分连贯。
3.3认知顺序象似
要揭示各种语言符号形式是如何遵循语义规则的,语言中普
遍存在象似现象。根据Fauconnier和Turner的合成空间理论,语篇象似性其实是连结概念化与语言的一种普遍而又突出的认
知过程。与句子隐喻的跨域映射一样,语篇象似主要依赖源域
和目标域这两个输入空间的跨空间映射。语篇象似性有多种
表现形式,如语音象似、形状象似、数量象似、顺序象似、标记
象似等。
认知顺序是利用句子的先后顺序来模仿人对现实世界的认知过程。此种语言结构通过把想要表达的概念进行线性排列,按照作者头脑中对现实世界的认知过程的思维轨迹来谋
篇布局。例如:
3.语篇顺序象似性的表现形式
3.1时间顺序象似
(4)克服死亡恐惧的最佳途径——至少对我而言——是
拓展兴趣范围,使之变得比较超个人,以至自我之墙逐渐消
由于语青结构具有线性排列的特点.使得语言对客观事
物发生时间顺序的象似成为可能。不仅句法结构具有时间顺
退。一个人的个体存在应像一条河流——源头细小。拘囿于
会触及世界各国、各个民族的文化,而翻译无可避免地要受到
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因素
变万化。也许早上出门还是晴空万里,中午就暴雨临盆了,所以英国人在出门时习惯携带一把雨伞.以备不时之需。并且打
招呼习惯用“What’Stheweatherlike?”“Howistheweather?”.
在语言和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分析翻译中的跨文化差异,避免在翻译中出现一些误会,将语言形态和文化因素的翻译融合成一体,同时将社会文化知识融合到翻译中去。
参考文献:
这也是出于英国人对于千变万化天气的关注。另外,一些习语
中.饮食文化差异也非常明湿.如:He
ate
an
wasa
boldmanthatfirst
oyster.(第一个吃牡蛎的人是勇敢的。)但在汉语中却称
call’t
勇敢的人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One
withoutbreaking
make
an
omelet
eggs.(不打破鸡蛋做不成煎饼。)煎蛋在英美
国家是常见的日.餐食品.但汉语中对应的句子应该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为“米”是巾国人饮食巾的主食。
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科技的创新。各种高科技手段的使用。使得中西方文化交流更加迅速、直接,无法避免地
[1]金惠康.跨文化旅游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
司.2005.
[2]殷莉,韩晓玲等编著.英汉习语与民俗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
[3]陈德彰.翻译辩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08.
31
万方数据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造成的影响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刘乐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英语系,广东,广州,510000考试周刊
KAOSHI ZHOUKAN2010,(10)0次
参考文献(3条)
1.金惠康.跨文化旅游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2.殷莉,韩晓玲等编著.英汉习语与民俗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3.陈德彰.翻译辩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08.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虞惠红.YU Hui-hong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看电影片名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电影片名翻译存在直接影响,因此,片名的翻译不能简单机械.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其中,"创造性叛逆"的翻译策略在电影片名翻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期刊论文 杨海燕.YANG Hai-yan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国西部科技2007(5)
翻译讲究的是"信"、"达"、"雅",这是在了解两个民族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汉语与英语都是承载着浓厚文化底蕴的语言,只有将翻译与文化自然融合,才能达到民族间的真正交流.笔者试从中西方国家不同的文化内涵、生活方式、认知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等角度入手,指出翻译过程中应注意的文化问题.
3.期刊论文 黄静.Huang Jing 论电影翻译之中西方文化差异 -电影评介2009(2)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渠道和形式也日趋多样化.电影作为一种世界性、大众化的艺术形式无疑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以电影翻译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为切入点,就电影翻译中如何忠实地再现原片的艺术审美效果,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审美取向、思维差异、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及其对电影翻译的影响,具有深刻意义.
4.期刊论文 孙学章 翻译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现象刍论 -黑龙江史志2009(8)
中西方文化差异是造成语言交流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翻译是语言交流的桥梁.在翻译实践中,分析、比较并深入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于成功实现语言的交流和文化的沟通具有重要意义.
5.期刊论文 吴凤琴 浅议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处理 -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9)
本文阐述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接着具体讲解了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文化差异问题,并提出建议.
6.期刊论文 吕芳.LU Fang 中外电影片名翻译之分析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3)
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导致某些文化意象的不等值,使得英语电影片名翻译成为翻译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片名翻译有其特殊性这是考虑之一,片名翻译要求更具文学艺术特色这是考虑之二.本文将通过范例分析来探讨分析片名翻译中的几项原则及常见的翻译方法.
7.期刊论文 刘丽华.黄小锐.LIU Li-hua.HUANG Xiao-rui 论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20(1)
本文通过描述文化差异和语言的特点,从文化差异对翻译影响的必要性、局限性以及表征等方面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作了详细的论述,并结合已有经验提出克服文化差异对翻译影响的几种有效手段,最后评价了文化渗透对翻译的作用.
8.期刊论文 雷虹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翻译 -考试周刊2010(42)
语言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英汉翻译的实践中,通过对两种文化差异的对比,掌握它们的特点,并运用这些特点解决翻译中遇到的困难,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重视文化内涵,才能克服翻译过程中的语言障碍,真正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只有了解英、汉两种语言风格的异同、文化背景知识和不同的民族心理状态,并缩小这种文化差异,才能成功地进行翻译交际.
9.期刊论文 陈冬花.Chen Dong-hua 论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4)
本文通过描述文化差异和语言的特点,从文化差异对翻译影响的必要性、局限性以及表征等方面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作了详细的论述,并结合已有经验提出克服文化差异对翻译影响的几种有效手段.
10.期刊论文 胡瑜娇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3,18(4)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大环境.文化环境发生了变化,语言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英汉两种语言分别属于两大不同语系,而且有各自的语言文化环境,这就要求译者跨越文化的鸿沟,避免误译.本文从思维方式、审美心理、风俗习惯、历史典故、宗教信仰等五方面分别阐述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kszk201010024.aspx
授权使用: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zjgydxtsg),授权号:60aa2ae3-8910-482b-8a16-9ea3013e0d72
下载时间:2011年3月11日
本文标题: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家庭文化差异将影响学生就业创业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