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很有必要。大学生只有深刻领会职业生涯规划的涵义,充分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熟练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步骤,认真实践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策略,才能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二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索论文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对大学生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的要求日渐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学生对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越来越关注。这些给我们的职业生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契机。为顺应形势,高等学校应该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切实提高职业生涯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自身成才的需要。
一、国外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比较借鉴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大多已设置了就业指导部门,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系列课程。但职业生涯教育在国内开展的时间较短,离成熟的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还有很大的距离。国外尤其是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在升学与就业指导方面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国外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方面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职业生涯教育开展的早期性国外许多国家在中学教育阶段就设有职业设计辅导这一课程。在美国小学阶段就设有就业指导课程,让孩子从小就了解一些职业的内容和特点。这些对学生今后职业生涯规划有很好的启蒙作用。当学生面临升学的时候,学校还辅以多种心理测验,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等,为学生的报考和学科选择提供参考意见。例如,美国的大学考试中心,就在学生报名时,在报名表上列有90道左右的兴趣测验题,每位考生必须做完这90道题,而后在入学成绩报告出来时,除了四项分数及预测外,还有对专业选择的建议,这些建议的来源就是兴趣测验的结果。
(二)完善而高效的就业服务体系美国构建了以政府、高校、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为主体的完善而高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内容全面、形式多样、方法先进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政府的职能是组织就业调查,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建立全国通行的就业指导和服务的网络平台。高校加强人才培养改革,强化就业过程指导。用人单位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实习岗位。这些机构与单位相互补充、协调配合,形成完善而高效的服务体系。
(三)高素质、专业化的职业教育指导队伍在美国高校,对从事就业指导的人员专业化水平及素质要求很高,中心主任要求具有辅导学、咨询学、高等教育学硕士或博士学位;就业顾问一般要求具有心理学硕士或博士学位;专职工作人员也需要获得辅导学、咨询学等硕士学位。同时要求这些工作人员还要有经商或从教的经历,还要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高度的责任心、广博的社会知识,要与企业、社会团体有密切的接触和了解等等。
(四)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美国,各高等学校均有一批长期保持密切联系的企业和机构,通过这些机构为学生提供实习、工作机会,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了解企业,也为给学生和企业提供相互选择的机会。在就业指导中,美国还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力求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的精神。美国大学生的自主创业,为社会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一)牢固树立职业生涯教育全过程的理念当前,我国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系列课程,对学生进行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指导。学生也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形势下,有意识地寻求此方面的指导。但我国大部分高校注重结果强于注重过程,导致大部分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只起到了“临阵磨枪”的效果,不少高校为了提高学生一次就业率,只在大学四年级时密集地开设一些讲座或者开展系列专家咨询活动,忽视了整个大学期间对学生职业生涯的教育,没有把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当做一个重大工程,一个系统工程来规划和实施,这种短期目标行为,没有可持续的发展性。学生只是部分地了解了职业选择的知识,对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几年来,我们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方面经过不断的改革与实践,构建以学生为本位,立体化、开放式、递进性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坚持差异性、可持续性的原则,分阶段制定教育目标及分阶段制定实施途径,对学生进行全员性、全程化、全方位的职业生涯教育,使学生从入学的那一天起,牢固树立科学规划个人职业生涯的理念。通过大学四年全过程职业生涯教育,使学生了解自己,认识未来从事的职业,学会、掌握职业规划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择业观和就业观,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实现人职和谐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二)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教育是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实施全过程职业指导的一个重要载体。我们在工作实践认识到要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课程体系建设,首先,要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职业生涯规划在我国开展的较晚,学生在这方面的意识比较淡薄,要想让学生了解它、接受它,应该通过一些国内外成功的案例,配发相关的介绍性资料,让学生从陌生到了解,再到深感必要的转变,促使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其次,要科学地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大学阶段不是职业发展的实施阶段,而是职业发展的准备阶段。
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不能简单地照搬目前社会上出版的各种职业规划和职业辅导方面的书籍。要按照系统性、阶段性、连续性目标设置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除了要涵盖学生应掌握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外,更应该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具体情况,制定系统的课程教学内容,切实帮助学生科学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和职业生涯。另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所有这些,要求我们必须及时调整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现与企业需求的无隙对接。我们在具体的实践中实行大学职业生涯教育实施方案“二年一修订,四年一优化”的管理制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聘请企业专业人员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修订和教材的编写,请企业专家到学校开展讲座、承担部分课程的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企业实际,缩短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距离,学生更能适应企业的需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理论联系实际,实施分阶段教育职业生涯教育贯穿大学培养的全过程。因此,在具体工作中要实现教学的全程化、全员化,实施分年级、分阶段进行,对不同阶段,教学内容要各有侧重,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比如,一年级是准备与适应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普及知识教育,进行初步的测试与心理辅导,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职业,树立职业观念、目标,增强竞争意识,为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大学二三年级是调整与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将职业生涯相关的理论课程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在学生自我评估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分析个性与职业之间的匹配,介绍相关企业的文化,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开展系列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职业的认识,对自我知识、能力、素质的了解,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大学四年级是成熟与职业准备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帮助学生测评、提供信息与咨询、设立招聘会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修正就业观念,进行分类指导,从而作出科学的职业选择,找到理想的适合的岗位。另外,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加强面向个体、个性化的分阶段的咨询辅导。
(四)加强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对自我的认知总会存在一定的主观色彩与盲点,即使通过科学的测评系统也不可能完全地、充分地认识自我。任何规划与认识都来源于实践,而且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能更好地把学业目标和职业目标相联系,促进学生对社会职业环境及自我能力的了解,在实践的检验中反思、修订职业生涯规划,使之更加完善。
为切实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高等学校要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建立产学合作关系,把学生生产实习与承担生产单位的生产任务相结合,使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选题大部分来自生产实际问题,实现培养过程和工程实际的对接。通过产学结合使学生参与工程,完成生产任务与科研任务,在实践中将知识转化成能力,将能力内化为素质,在实践中得到全面的锻炼与成长。同时,应积极邀请企业经理、总工程师层次的人员来学校当兼职教授。一方面,把工程实例、工程精神带到校园;另一方面,邀请他们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完善,使人才培养更接近工程实际,学生能够较早地融入工作环境中。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高等学校还应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特别是社会资源,为学生搭建实践锻炼的平台。通过组织大学生参与暑期“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社会实际需求,在锻炼自身能力的同时,检查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是否合理,并作出相应的调整,促进未来职业生涯发展。
(五)建立专业化、专家化的师资队伍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不仅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而且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这些都对职业生涯教育队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建立一支数量稳定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师资队伍是职业生涯教育能否有效落实的关键。实现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首先要充分挖掘校内现有师资资源。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全员性和全程性的教育,要覆盖在校的所有学生,要覆盖其大学生活的每一个阶段。仅仅凭就业指导教师无法完成这种全员性和全程性教育,必须积极培养相关专业教师、辅导员等,他们在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方面具有自身的优势,学校要为他们制定详细的教育培养和训练规划,创造、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使他们尽快掌握职业生涯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切实提高指导质量和水平。另外,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聘请企业人力资源专家、教育学或心理学专家学者、企业经理、校友等来校做兼职职业指导客座教授。通过以职业生涯教育指导中心为主体,其他院系教师、校外兼职教师为补充,协调配合的管理与服务模式,为学生提供科学、高质量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六)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评价体系建设自我认知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大学生在对待自己心理上的自我,即内在自我,如性格、兴趣、意志等方面;在理性自我,如思维方式、思维方法等方面;在社会自我,如责任、权利、义务等方面存在很大程度的感性和主观色彩,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仅仅依靠学生自己的认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心理测量学科的研究成果,引进人才素质测评技术,通过科学测评提高自我认知的可靠性与可信度,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心理、职业兴趣和职业价值观等。在选择职业生涯测评系统时,必须选择与国内学生特点结合紧密、效度较高的测评系统,通过专业人员做测评与解释,形成一份完整的测评报告。在测评报告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组织学生向父母、老师、同学等了解他们眼中的自己,得到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学校要通过建立多层次、全方位、分阶段的职业生涯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它在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以及引导大学生理性思考与规划自己的人生轨迹和发展道路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虽然是大学生职业的一个起步阶段,但对大学生未来的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高等学校要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当前素质教育的一项核心内容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各个阶段,建立完善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多层次、多角度地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科学的辅导。
三 : 医学生职业生涯论文
在僧多粥少的竞争环境下,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医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医学部暑期实践职业规划小分队成员在暑假期间先后多次深入社会进行调研采访。以下是我们的实践小记。
身临招聘现场,感受就业压力
夏日的骄阳似火,一如我们高涨的热情,犹记得我们前往吴中区人才市场调查的盛况。招聘现场真可谓是人山人海,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现在就业压力的巨大和竞争的激烈,也让我们对就业前景产生了一丝忧虑。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比如苏州瑞兴集团有限公司,他们需要临床、麻醉、影像等方面的人才,需要对应聘的人都会组织统一的笔试,面试时他们一般会询问他们平时的一些生活习惯,还有日常的一些小事什么的,从侧面了解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耐性,来初步对这些应聘人员进行审定。
一位前来招聘的沈小姐表示,在大学做职业规划是必须得,而在找工作反方面,她认为不一定要专业对口,但实习要对口。
最后在就业咨询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率要求为90%,现在的单位都比较注意经验方面的问题。对此他们还推出了特困生家庭援助,就业创业培训这两个亮点,并举办了七个专场招聘会。他提醒我们应当先就业再择业。
走进医院,走近医生的神秘世界
采访了人才市场后,我们对以学生的就业和未来前景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那么,专业人士对于医学生的就业及规划又是如何看待的呢?为此,我们来到了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医疗机构进行了实地采访。
第一个接受采访的是临床教学处的办公室主任,由于他也在苏大教学,因为对于我们这些医学生可以说是相当了解。他指出很多人都只是为了考试,而不是真正去学习一门知识,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医学生必须牢固掌握专业知识,认真工作,才有可能更好地发展。
然后,我们依次前往了病理科、消化内科,普外科,血液科等科室。医生都强调了对学历的要求,近年来该医院本科生招收很少,对英语的能力要求也日趋增长。为此,我们可以从现在起就制定一下读研的计划,来有效地提高成功率,减轻自己的负担。
采访完了附一院,我们一行人又来到了附儿院采访了几名医生后,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对比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医务人员占人口的比例,我国对医务人员的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而且随着医院分工的日益细化,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呈上升趋势,之所以找不到工作,还是因为很多人心气过高,不愿从基层干起,工作浮躁,这对于以学生的发展都是很不利的。
根据一天的调查研究,我们意识到,医学生必须耐住寂寞,要终生都孜孜不倦的学习,才能不断掌握最前沿的医学知识,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迎接新的挑战。
拓宽新思路,寻找多种就业渠道
众所周知,在医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进入医疗机构,成为医生已经不再是医学生唯一的就业途径。于是,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前提下,我们小分队的成员对多家制药企业、创业先进个人以及公务员等进行了调研、采访。
据了解,现今医药企业招收的人才并不局限于药学专业的学生,临床专业的学生中基础较为扎实、综合能力比较强的,也很是被药业集团看好,进入药企后一般从事医药代表、医疗器材销售等工作。而现在市场招聘的普通医药销售人员,大多要求专科以上学历,医学专业或者有医药背景,而销售代表或者销售经理等职位,则要求是本科以上学历,医学专业或有医药背景,同时还要求有三到五年以上工作经验。
采访完药企后,我们有幸和苏州大学医学部的02级临床医学的创业传奇人物刘欣学长进行了交流。学长自XX年毕业以来从事了外科、医务科等工作,随后又与同伴合作拥有了自己的事业——给大企业做团队训练。在和学长的交流中,我们不难发现创业成功者所必需的素质:自信、勇气、魄力,同时还要有敏锐的眼光、较强的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作为一名医学生,最好先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对医药相关的行业开拓进取,这样会相对比较容易取得成功。学长还建议我们要博闻强识,大学期间尽量涉猎多个学科领域,这样对自己将来职业的发展和生活的质量的提高都非常有利。
最后,我们又和沧浪区急控中心的程静学姐进行了简短的交流,获知了考公务员的一些信息,让我们的眼界开阔了许多。
我们认识到医学生就业途径的多元化,但总的来说,不管我们将来选择从事什么工作,当下最基本的就是认认真真地学习医学知识,只有这样,几年后的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笑傲职场。
经过多天的采访与了解,我们有了很多的感悟:“救死扶伤”的大爱,未来将在我们这一代的医学院的学生手中传承。我们要传承大爱,我们就需要有平台。要平台,要施展自己的抱负,要展现我们的大爱,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就业。我们医学生就业成功,我们就敢保证人间大爱就可以在我们手中流传。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并保证最终解释权。
四 : 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互动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高校学生社团是由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部分在校学生,按一定的组织程序自发组织,通过开展各项有益的社团活动,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学生团体。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学生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目前学生社团已逐渐成为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研讨、科技开发、文艺体育交流、社会实践、社区公益服务等活动的重要阵地,充分彰显了学生社团在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繁荣大学校园文化等方面举足轻重的作用,说明学生社团是建设人才的基地。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在进行自我剖析,在全面客观地认识主、客观因素与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定位,设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既定目标的职业,制定相应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发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各种积极的行动去达成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学生社团建设的研讨方兴未艾,然而却很少有人将审视的焦点集中于学生社团与职业生涯规划的互动关系上。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只有职业生涯规划,没有学生社团建设,很可能会成为“只有良好的愿望,缺乏成长的土壤”的空想主义者;若只有学生社团建设,没有职业生涯规划,再有力的行动,也可能因为没有正确的目标或具体的方向而陷入困境。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指导学生走向成功。
二、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互动研究
(一)“异曲同工”:职业生涯规划视野中的学生社团建设
学生社团建设本身蕴涵着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契机,学生社团建设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现实基础,为大学生职业生涯的科学规划提供了实践平台。两者互为需求,相得益彰。
1、学生社团建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新契机”
学生社团建设符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需求,也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社团建设的需求
高校学生社团独具的功能与特征有利于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实现职业生涯规划则需要学生社团作为重要的媒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学生社团的教育功能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清楚自己未来三年到五年发展计划的大学生占50%,但仍有许多大学生对此问题“不清楚” 或“没考虑” 分别占总数的36%和14%。同时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发展计划没有较为明确的认识,表现在对课程的选择上没有明确的目标,夹杂着很多的盲从因素,如61.07%的同学按兴趣爱好来选课,26%的同学按社会上是否热门来选课,只有12.93%的同学能按职业生涯规划有理智地进行选课。社团文化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不是通过硬性灌输,如规章、制度、条例、纪律等外部力量来实现的,而是通过社团活动以及其形成的环境和氛围、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潜移默化于教育之中。由于活动选择的自主性、目标的指向性和行为的自觉性,没有感到来自外部的强制要求,在某种程度上能有更好的教育效果,学生社团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利用本身具有实践性、灵活性,直观性和生动性的特点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利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为载体,寓教育于活动中,以此弥补课堂教育“说教”的种种弊端,这是高校在新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②学生社团的反馈能力与职业生涯规划的连续性互相衔接。从反馈中得到启示的事例屡见不鲜。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它需要在深入了解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基础上,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周围环境的反馈,由学生本人对已有目标进行不断的修正。而学生社团正是校园信息的集合体和传播体,他们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具有信息量大、反馈及时地特点。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社团获取反馈信息,及时重新调整行动目标;另一方面学校领导、教师经常深入学生社团,除了可以直接把握青年学生的思想脉搏和政治追求以外,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动态信息,给予学生有效的、系统的指导。
③学生社团的社会服务能力有利于学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将个性发展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学生社团的非功利特点和与社会广泛接触的特点决定了学生社团活动的社会服务功能。学生社团的社会服务功能一方面对建设和谐社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在社会服务过程中体现了价值,完善了自身的发展,通过与社会的“尝试性对接”,使得学生对于职业有了感性的认识,更有利于学生科学、合理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将个性发展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④学生社团的创造性特征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不谋而合。学生社团是展示个性、自由论争的舞台。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个性的发挥来完成。个性发展是创新人才成长的“阶梯”,社团学生社团活动不同于课堂教学,它是以大学生为行为主体,角色主体,社团活动的目标自己商定,内容形式自主策划,角色扮演自由分配,冲突自我调解,效果自我评价,社员在活动中自我选择、自主创造中完全变成了大学生展示个性,自由创造的舞台。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创造个性,就在这样的氛围中萌生和成长。“以人为本”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理念,其关注的核心是学生的发展,职业生涯规划也正是在学生不断认识自我的过程中选择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适合自己个性特点,同时又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职业岗位的努力中,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学生在经过自己认真选择的职业岗位上工作,利用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努力创造业绩,取得成功,实现人生理想。
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社团建设的影响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要求学生社团建设应有层次性,一方面这符合青年的心理发展的特点——大学阶段是学生的心理发展的水平处于迅速走向成熟的逐步上升期时期;另一方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分为四个阶段,即一年级的试探期、二年级为定向期、三年级的冲刺期、四年级的分化期。在这四个阶段,学生都有不同的价值、心理、素质拓展诉求,因此只有分层构建学生社团才更有利于逐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素质,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2、学生社团建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新平台”
学生社团建设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显然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和目标是一脉相承的。在当前班级的影响和凝聚力正在逐渐变小,学生社团的影响力逐渐增大的大学校园里,学生社团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往需要在班级通过教育要求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现在则可以借助学生社团这个有着共同爱好、共同目标的团体,学生也更加容易参与共同事业,积极地去掌握知识,培养团队的协作能力。
不仅如此,学生社团建设也是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分阶段深入推进的重要载体。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学校、学生、家长没有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观念;②学校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保障缺乏;③学校专业化职业生涯规划辅导队伍没有建立;④学校缺乏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和健全的组织;⑤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没有成为指导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支持理念;⑥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意识,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能动性没有得到发挥。而学生社团则可以通过相对稳定的社团文化、价值,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观念,通过社团的规范、章程形成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组织保障,通过分层次、分阶段、多样性社团活动的开展,逐步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让学生每一阶段的发展都有依托,切实打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新平台”。
(二)融合创新:学生社团建设视野中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学生社团建设的规范、良性发展呼唤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的系统构建,对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的科学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念,正是学生社团建设的基本依据,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为学生社团建设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1、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社团建设
大学生尚未步入社会,对外部环境的认知只能停留在一些理性认识上,要增强大学生对外部环境的感性认识,让大学生通过社团实现与市场“无缝对接”,这就需要加强以学生社团活动为主体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建设。充分利用好学校与社会各方面的资源,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与交流,让学生在未深入社会前就能通过参加学生社团,体验到社会中各种各样的职业,达到对外部环境更为全面、客观的认知。在这一方面国内已经有多所大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深圳大学成立了学生职业规划与发展协会(cpda)、宝洁公司也联合国内十余所大学成立了中国宝洁学生职业发展俱乐部,致力于全国高校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与发展。
2、走进职业生涯规划:学生社团建设的创新
根据美国的职业指导专家萨帕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划分,大学生正经历着职业生涯探索阶段的过渡期走向初步试验承诺期,即开始了职业生涯的规划和步入职业人生的准备。因此可以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划分为职业目标分析期、职业素质拓展期、职业评估调整期三个阶段,下面将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阶段出发,建设适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社团体系。
(1)职业目标分析期,这一阶段学生需要清楚的认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外部环境能够给予自身发展的机会,增加对未来职业的认识,主要是一年级到二年级的高校学生。因此学生社团应加强对处于职业目标分析期的学生的价值教育和引导,通过理想信念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他们认清自我,了解职业,正确、合理的进行职业目标规划与分析,避免出现价值目标偏颇、自我认知不足、职业目标模糊的情况。
(2)职业素质拓展期,这一时期,学生在目标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参与专业类、学术类、技术类等社团的一系列活动,有的放矢的进行素质拓展,提升职业素养。为此学生社团应着力提升自身的专业品质,打破条块分割的局面,提倡专业融合,文理渗透,使不同学科的学术型社团走向联合,引导单一兴趣爱好的社团向综合技能与综合素质的社团转变。
(3)职业评估调整期,这一阶段,学生大多面临毕业(四年级),在前两阶段的职业分析与能力拓展的基础上,此时通过社团与企业的接触,对自己的职业准备做出测评,并适当地做出调整。大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完善的基本组织,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中介和纽带作用。因此学生社团应当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积极地拓展活动空间,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学生社团社会化的过程中,带动学生个体的社会化。
不难看出,只有依托学生的社团建设,才能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落到实处;也只有用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来指导学生社团的建设,才能更好的让社团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本文标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