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关村创业大街一周年:日均孵化1.6家创业企业

发布时间:2017-07-30 所属栏目:创业孵化

一 : 中关村创业大街一周年:日均孵化1.6家创业企业

  新华网北京6月24日电题:日均孵化1.6家创业企业的背后——中关村创业大街开街一周年追踪

  新华社记者陈新洲、赵仁伟、李峥巍

  日均孵化创业企业1.6家,每天平均有一家企业获得融资,平均每家企业融资500万元,车库、3W咖啡声名远播……中关村创业大街自去年6月“开街”以来,交出了一份靓丽的周年成绩单。

  这条位于北京海淀区海淀桥南、仅有200多米纵深的街区,到底是如何成为中国创新创业“新地标”的?

  创业梦想从这里起飞

  2014年6月,全国首条规模聚集创新创业要素的街区“中关村创业大街”诞生。一年间,无数创业的梦想,从这里起飞……

  “85后”金钰、杨乐、黄蒙从传统金融服务中发现“痛点”,以互联网方式创新“旅游地产金融”产品。去年,他们创办的“点心科技”获得了街区3W孵化器的种子投资,国内知名创投机构对其估值超过3000万元。

  作为一名创业达人,许单单继创办3W咖啡馆后,又和伙伴盯上了互联网领域人才招聘市场。过去一年,他的“拉勾网”在中关村快速成长。

  “拉勾网”的6个创始伙伴从3W咖啡馆三层一角起步,如今网站已有6.6万家公司、超73万个职位需求,用“互联网+”方式为150多万人次解决了就业。

  在创业大街南广场上,一块高16.32米、宽7.04米的大屏幕在滚动播放着“100位创业者”的项目和梦想。“这块屏幕为创业者打造了一种上市敲钟的成就感。”大屏幕牵头企业天使汇创始人兰宁羽感叹。

  据统计,一年里,街区已孵化创业企业超过600家,其中获得融资的企业超过350家,平均每家企业融资500万元,融资总额超过17.5亿元。

  创业街区的“二次创业”

  上世纪90年代起,创业大街所在的街区成为图书零售批发业的聚集地。“但近几年零售业态已无法满足发展需求,成了中关村占用资源较多、产出附加值较低的业态,产业亟待转型。”秦君说,“创新创业”成了政府和市场一致认定的转型方向。

  2013年,中关村决定打破“老业态”,对图书城经营业态进行调整,将图书城打造成创新创业孵化街区。

  海淀区在街区运营方式上进行创新:海淀置业与清控科创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北京海置科创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以“政府+市场”模式打造创业大街。

  “我们做了回租、回购,以完成产权分散情况下街区的整体改造。”海淀置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杜瑞明说,政府加速收购部分街区产权,同时对即将到期的其他业态不再续租,专门留给创业单位入住。

  政府资源配置与市场专业服务的高效结合,让创业街区快速成型。而具体的“创业服务”工作,便交由市场来激发活力。大街创办以来,联想之星、3W咖啡、binggo咖啡、车库咖啡等一批创新孵化器进驻街区,一股创新创业的热潮在这里迅速兴起。

  “政府做好自己该做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联想控股高级副总裁、联想之星总经理唐旭东说,在中关村创业大街,专业的市场机构善于将创业要素放大,打造创新创业的生态圈,提供“创业能力的孵化”。

  “创业生态”激发源源动力

  在创业大街“创业会客厅”里,创客林贺一得到了从注册创办公司到产品知识产权注册的一系列支持。“很多事情我们没想到,政府都想到了,节约我们很多时间。”他说。

  用“线上+线下”的模式,“创业会客厅”集合了60多家创业政务服务、专业服务、创新展示等功能。其中,海淀区“多证联办”服务窗口已经完成65家创业企业的工商注册。

  如今,在创业大街,包含技术服务、人才招聘、法律服务、投融资服务等各类市场化服务机构已超过40家,帮创业者破解各种难题。同时,围绕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创业需求的市场机构正形成新的“聚集街区”——中关村科技金融一条街、知识产权和标准化一条街。

  一些“创客”告诉记者,中关村创业大街之所以能成为“创业天堂”,既是因为这里有便捷的创业服务,有众多的融资机会,更为可贵的,还有年轻人之间的思想碰撞,有包容失败、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

  街区运营方清控科创董事长秦君表示,这条街未来主力的创业者很可能是“85后”“90后”,对这些年轻人,我们希望打造一种包容鼓励、容忍失败的创业文化,也形成公益为先的商业文化。

  “可以感觉到,因为有这些政策、专业的融资、孵化,中关村的创新创业生态已经不比美国硅谷差,创新创业的活力正在源源不断地迸发。”在中关村创业近三十年的用友网络董事长王文京说。(完)

二 : 大学生创业应破除“高端化”误区


    简要内容:吉林省辽源市的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最近出台了一个“零投入”的创业计划,为大学生提供开办袜厂所需的场地、资金和设备,由创业大学生实施分期付款等方式偿还。


  吉林省辽源市的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最近出台了一个“零投入”的创业计划,为大学生提供开办袜厂所需的场地、资金和设备,由创业大学生实施分期付款等方式偿还。这一创业计划吸引了很多大学生参与,但也有一些人有着不同看法,有的大学生一听说去做袜子和卖袜子就直摇头,认为这没有多少知识含量,属于大材小用。

  从这种对大学生做袜子的不同看法中可以看出,围绕大学生创业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项目,还存在一些狭隘的观念和认识,这也是为什么诸如大学生养猪能成为新闻的主要原因。按照这种观念,大学生只能在知识含量较高或者是和所学专业相关的领域去创业,正是这种观念的误区,导致很多大学生选择创业项目时总觉得空间有限,不知道从何处入手。

  诚然,大学生创业应尽可能着眼于知识化,并结合所学专业到相关领域创业,这是最好不过的。但从现实环境来看,能为大学生提供的技术密集型的创业项目非常有限。

  其实,一些看似简单的劳动密集型项目也并不等于没有施展大学生能力的空间,甚至大学生胜任起来也面临诸多挑战。一些大学生在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内参加完实习活动后认为,从事袜业看似简单,其实真接触起来才发现想做好并不容易,现在很多袜厂都处于简单的仿制水平,如何开拓新产品,创出品牌效应这里面有大学问。

  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并不完全在于“专业对口”,而是如何利用自己在观念思维、能力素质等方面的优势,进行管理和市场营销创新。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的负责人表示,推出大学生创业计划是为了实现“双赢”。受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限制,现在园区内各家袜厂几乎停留在低端市场角力拼杀。而大学生观念新,有创新能力,接受新事物快,希望可以利用大学生的智慧,集中精力研究公司管理和品牌营销,摆脱低层次的生产和销售。

  思路一变天地宽。大学生创业只有能力水平的差距,而不应有领域和项目的局限。对于大学生创业,应破除狭隘的“高端化”误区,在广阔的空间中寻求机遇。

  当前,除了大学生自身要破除这种狭隘观念外,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机会。一是各级政府部门在推进创业园区建设时,不应只盯着高科技、知识化领域,而应开阔思路,拓展产业领域,挖掘更多的创业项目,通过搭建创业对接会等形式让更多的项目进入大学生创业视野;二是引导各类企业参与大学生创业,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实习和考察机会,提供更多的像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这样的创业平台;三是应鼓励大学生到农村等基层创业。农村天地大有作为,但长期以来,农村蕴含的巨大的创业机会受到忽视,应通过政策优惠和宣传发动,让更多的大学生把创业的视野投向农村,在农村广阔天地中发挥大学生的创业才能,也会极大地帮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 : 融资、跑会、孵化器和大学生:创业者的坑都是自己挖出来的

  近日,一篇有关创业四个大坑:融资、跑会、孵化器和大学生的文章火了起来,本文的作者读了之后对里面的很多观点表示不理解,本文的作者认为,现在的创业存在两大误区:一个是“为了创业而创业”,另一个是“创业本身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战略选择决定公司未来格局,希望在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创业者掉的坑很多都是自己挖出来的。

  

 

  作为互联网行业的搅局者,我想来搅合搅合,观点不一定正确,但却真实。创业原本是个很快乐的事儿,但是现在的创业,却被很多人说成极苦逼的事。我从十几年前就开始创业,苦过、累过,成功过、失败过,但也都是苦并快乐着。

  在路上,用我心灵的呼声

  在路上,只为伴着我的人

  在路上,是我生命的远行

  在路上,只为温暖我的人

  为了证明创业是快乐的,咱也引用一段名人的话马云说:“创业永远挑选最容易做最快乐做的事情,创业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你喜欢他,你喜欢这个工作,你喜欢做这件事情,那是最大的激情,最大的动力所在。你选择是因为你喜欢,你喜欢你就不要抱怨。这个世界上我们可以批判,但是我讨厌那些几种,中国社会不能再这样那样,而你们一定会替我们找到未来?”当你有一个坚定的目标和方向的时候,创业中的苦就会变成乐趣,这才是真正的创业者,感觉创业苦逼的创业者全是“目标不坚定、方向不明确”的主。

  现在的创业存在两大误区,误区一:“为了创业而创业”,创业最重要的不在于你能否坚持创业这个事,而在于你做什么事,说到底,创业就不该是“为了创业而创业”。事情做对,事半功倍,事没做对,怎么苦逼也是功亏一篑。误区二:“创业本身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创业重要的不是你在不断试错之后还能换个方向继续坚持创业,重要的是你选择什么行业创业,行业不对、啥也白费。竞争激烈的社会,快速迭代的创新,生活和工作会给你那么多试错的机会?为了证明我的观点,我再次把马云请出来:

  2003年3月,eBay投资3000万美元拿下易趣网33%的股份。这个国际电子商务巨头通过这种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2003年4月14日,马云开始组建团队来筹备淘宝项目——这正是eBay擅长的领域。

  2003年5月10日,淘宝上线。在公布淘宝诞生的同时,马云还宣布了淘宝三年内不准赢利的政策。

  战略选择决定公司未来格局,创业者也许很少注意此次淘宝项目运作的方式,其实这个方式也间接地决定了项目顺利与否。

  第一,秘密进行。这个秘密让对手放松了警惕,让团队本身感到了使命的不同凡响,让自己的项目有回旋的时间。

  第二,在1999年创业的故地湖畔花园开始。湖畔花园对于阿里巴巴的历史意义是一种创业精神的发源地,一种艰苦创业的象征。马云把这支团队放在那里的寓意是很明显的。

  第三,组建这个项目时做了充分的动员工作。既说明了这个项目对公司发展的意义,也告之了时间可能需要两三年,而且说会很艰难,还保证了他们的待遇不比现在低。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动员形式。

  从上述这些特点看得出来,这是一个经过精心布置的商业任务,这为后来淘宝的艰苦作战打下了最重要的基础。

  上面这一段话摘自王利芬的《穿布鞋的马云》一书,难道马云做淘宝的成功是试错之后的坚持?而且是不断地试错最后才找准的方向?

  对于某些创业者而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它给了你机会。但对某些创业者而言,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因为它给了你诱惑。现在的社会变化太快了,快到很多创业者自己挖的坑自己记不得,一不小心掉下去之后还要提醒自己这是坑。

  一、融资是坑?

  创业本来就应该抱着好好活的心态去做事,那么啥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情,那么啥是做有意义的事情?做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好好活。要不要融资、融资多少、要谁来融资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创业者都要考虑明白,我见过很多项目没有融资发展的也是很好的。融资是一种助力,资本机构好比加油站,要想尽快到达目的地你首先得有辆车,没车谈什么毛线?单有车还不行,你还得有把握方向的司机,方向不对怎么到达目的地?那么当车辆行驶在正确的方向的路上时,是需要加油的,刚开始马力小,加油加多了那是负担,后面马力大烧油快,加油加少了不够烧。创始人不但要把控好方向,更要把控好节奏,并不是前期估值越高越好,也并不是融资金额越大越好。融资不是坑,而是加油站,创业者一定要摆正心态,找准方向,控好节奏,该加油就去找加油站,别到时候开到半路没有油。能做投资人的人全是人精,他们的钱就那么好骗?某些媒体天天报道融资的新闻,搞得这些创业者的内心是七上八下,蠢蠢欲动。

  二、跑会是坑?

  现在很多论坛、很多峰会、很多路演,搞得很多创业者不停地赶场,其实参加一些会议还是挺有意义的,不但认识了新朋友、学习了新知识,也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可就是不少人的心态却不对,目的也不纯,想着自己认识了大佬就能进了大佬的圈子了。认识牛逼的人的目的是什么?是崇拜?是炫耀?还是去学习?还是那句话:你想牛逼,你就不能学习牛逼的人?社交有没有效,要看自己怎么去经营,只想索取不想付出的社交存在么?跑会不是坑,很多会还是有价值的,但是乱跑会、心态不正的创业者是自己挖的坑。

  三、孵化器是坑?

  孵化器这几年起新增了很多,孵化器主要的三个功能:1、免费场地桌椅板凳;2、工商税务法务手续等代理代办;3、资金资源等扶持转介。这三个功能是多么好的功能啊,创业者可以花更多的精力在自己的项目上,而不是被这些琐事分心,这样可以快速成长。拜托,我们是在创业,你连营业执照等都去自己办不让中介或者孵化器去代办,你是花时间做事还是花时间跑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孵化器是坑?孵化器其实还是不错的,确实是能帮助不少创业者成长,但是不同孵化器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都有自己的特点,不选择孵化器也挺好,但是要选择就选择适合自己的。远离孵化器就真的好吗?

  四、大学生是坑?

  我一直反对大学生贸然创业,并不反对大学生创业,大部分大学生是不适合创业的,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是不适合毕业就创业的,那些在学校创业成功的或者毕业就创业成功的大学生那是凤毛麟角。真正适合创业的大学生是非常少的,大学生就应该清晰地认知自己的能力,而不是被人轻易的鼓动贸然的创业。我们虽然看到社会为大学生创业做了很多努力,但更应该给大学生大学生更多的就业的培训和帮助,毕竟适合工作的是绝大多数。但要是对失败建立一个保障机制(有些创业者的白日梦),岂不是更加鼓动大学生冲动的、贸然的创业?这样的建议你想过后果么?自己的选择,失败了自己不承担要谁来承担?成功了难道不是你的收获?马云的钱给你一分没有?心态,心态还是心态,我一直强调的大学生创业的心态。

  是的,社会应该鼓励创业,但更应该构建一个公平竞争的社会机制。创业原本应该是自己的事,谁爱狂欢谁狂欢。创业本身就是一项快乐的、可控的拼搏,创业者真不应该再给自己挖更多的坑了。

  创业之路难免会坎坷、崎岖不平,有些创业者一遇到什么困难就慌不择路,乱了阵脚,如此便会大大影响产品的进展,未来项目也很难取得实质性的创新。创业的心态很重要,创业者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漏洞,因为这些小问题最终会积攒成为大问题,也不要被暂时的困难所吓倒,摆正态度,正视自己,在创业之路上勇敢地放手一搏吧。

本文标题: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关村创业大街一周年:日均孵化1.6家创业企业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5625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