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登鹳雀楼的意思-登鹳雀楼的诗意

发布时间:2017-12-25 所属栏目:登鹳雀楼

一 : 登鹳雀楼的诗意

登鹳雀楼的诗意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原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6、穷:尽,使达到极点。
7、千里目:眼界宽阔。
8、更:替、换。

诗意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

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读者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www.61k.com)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就全诗的写作特点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

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沈德在《唐诗别》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迹。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二 : 鹳雀楼,北方的楼

《鹳雀楼,北方的楼》

——写在首届永济鹳雀楼诗歌节开幕之际

黄河岸畔

一座楼

藏着千年忧和愁

高高耸峙(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也留不住情波水韵向东流

鹳雀翔舞齐挽留

芳名鹊起

天地山水共悠悠

蒲坂大地

一座楼

风雨来袭血泪流

巍巍伫立

雾霭里把和平几度回眸

将士怎忍心将你化作尘埃一抔

烽烟袅袅

多少苍生把你伤心翘首

条山眼里

一座楼

情人明眸望不够

静静耸立

作别西天云彩欲挥手

诗人慕名正登临

锦心绣肠

从此融进了千古风流

鹳雀楼

一座北方的楼

拔地凌空

望华夏江山锦绣

民族魂魄写春秋

稚嫩童声为你放歌喉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三 : 评张丽萍老师执教的《登鹳雀楼》一课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95

评张丽萍老师执教的《登鹳雀楼》一课

常熟市石梅小学  曹丽秋

生活中有很多景象都美得使人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比如:小孩子在有水洼的马路上“啪嗒啪嗒”跑的时候,那小巧的脚后跟溅起的细碎水花,那无节奏的自由的脚步声,那暖暖春日乍见枝头的嫩芽初绽……当我们目睹这一切,便会情不自禁地融入其中,因其笑而笑,因其伤而哀,生命因此而丰盈。古诗词凝练的语句,深远的意境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是师生享受语文的经典园地。所以,今天很感谢张教导为我们带来的古诗《登鹳雀楼》,让我们和学生一起经历了一回,享受了一回。

《登鹳雀楼》是一首五言绝句,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

全诗语言朴素浅显,言近旨远,给人启迪。前两句写景,诗人融情于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象雄浑的意境。后两句寓理于事,进一步写出诗人积极向上、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如何引导低年级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起文本的意义,如何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如何真正体现学生是课堂主人的地位,张教导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示范。

一、        分散与整合

张教导的教学流程始终是遵循着学生的认知规律而呈现的,从初读感知——细读感悟——熟读转化——拓展延伸——书写生字,环环紧扣,收放自如。学生在层层推进的研读赏析中充分理解与感受了诗人所描绘的情景、所揭示的哲理,同时也自然地积累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可谓一举多得。

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这样的分散与整合也随处可见,颇具匠心。如:在初读课文时,请学生自己读读古诗,想想哪些词语你已经懂了,还有哪些不懂,打个小问号。学生自学之后,老师组织大家交流,这样既能帮助学生解决在自学中的疑虑,又共享了学生个体阅读的收获,有利于知识意义较为完整地建构。又如在学习一、二行诗句时,老师借助媒体再现了课文情景,营造了一幅夕阳西下、黄河滚滚的画面,让学生通过交流、画画、移情、朗读等多种方式依次理解、感悟了诗句的意义,最后,老师又巧妙的用引读的方式将两行诗句所描绘的意境连缀成一个整体。等等。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曾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课堂的美是不可分割的。如果我们老师在讲林黛玉的美时,把她也分成几个部分,然后就告诉学生:这是林黛玉的眼睛,你看她多么有神!这是林黛玉的双手,洁白无暇!这是林黛玉的脚,多么细腻柔滑……最后,老师总结说,现在,我们知道林黛玉多美了吧?可想而知,结果将会如何。而今天,我们的孩子将文本逐步绘制成了一幅完整的图画,跟随作者经历了他的所见、所思,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

二、        体验与升华

体验是学生参与认识过程,获得直接经验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和意识。体验给知识注入了生命,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就扩展到心理的范畴。学习的过程同时成了一个人身心发展和人格形成的过程。学生在张教导的课堂上就拥有了多形式、多层次地体验,最终升华了自己的情感。

1、朗读体验 请使用站内搜索引擎查找本课全部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是:www.61k.com

朗朗书声是第一范文最美丽的风景。古人说:作诗必歌,可见朗读于古诗学习之重要性。古诗“言尽而意无穷”的魅力更应在有滋有味的诵读中体悟、内化。今天的课堂,学生的朗读由浅入深,由他及我,不绝于耳,犹如天籁之音缓缓诉尽诗人的情、自己的情,给了我们很多启发。有理解层面的读,有感悟层面的读,有积累内化的读,有个人读,有齐读,有引读,等等。尤其印象深刻的是这样一个环节:在学习第二行诗句时,老师先引导学生自由读读,用心听听诗中的声音,在引出诗句后便请了多名学生来读,然后,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请学生借助文字想象情景,读出气势。最后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录像,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并问他们:这会儿你想说什么?学生的回答纵使没有华丽的语言,但,这一刻的情感却是最真实的,于是,再读诗句时,那意境便在他们深情吟叹中鲜活了,老师送的词语也在其中理解消融了。

2、角色体验

课上,教师精妙的语言,媒体精美的画面再现了诗文的情境,让学生情不自禁地产生了“身在此楼中”中的遐想,而老师不时假设性的提问:小朋友,当你站在鹳雀楼上看到这情景,会说什么话?读了第二行诗句后问:想一想这是怎样的情景,你觉得怎么样?等等。老师灵活的引领帮助学生自然转换了角色,使得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了一体。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同时,更与诗人的心灵沟通,生成了学生多彩的内心文化和心智结构,让整个课堂呈现了这种景、弥漫着这份情。

3、生活体验

有这样两段有意思的话,是列宁在阅读哲学笔记时赞赏与推崇的:

黑格尔说:“老人讲的那些宗教真理,小孩子也能说,可是对老人来说,这些宗教真理包含着他的全部生活意义。而对小孩来说,这种宗教内容的意义只是这样一种东西,即全部生活和整个意义在它之外。”

列宁:好极了!“绝妙的比较”。

黑格尔还说:“正像同一句格言,从年轻人(即使他对这句格言理解得完全正确)的口中说出来,总没有那种饱经风霜的成年人的智慧中所具有的广袤性,后者能够表达出这句格言所包含的内容的全部力量”。

的确,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我们教师在备课时不妨仔细地去思考一下学生在有关本节课的知识点方面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现实生活中哪些经验可以作为本次教学的铺垫,让学生从事哪些实践活动可以强化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等等。引导学生从书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促使两个世界的交汇。这大概也是当代建构主义提出“真实任务情境”的旨趣之所在。今天的课上,当学生说起“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其它地方的运用时,学生们有的说……有的说……可能他们的理解在我们成年人看来似乎不够深刻,但,关键是,他们拥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也必将将这样弥足珍贵的哲理蕴藏心间,慢慢斟酌,慢慢实践。(最好能在课前请学生经历登高远望的感受,)

课堂的精彩之处还有很多,比如学习方法的渗透,比如生字书写的指导等等,举不胜举,实在是令我获益非浅。

当然,对文本的解读永远是没有休止符号的。我也想斗胆谈一点我不成熟的想法:我们知道,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新课程所倡导的重要理念。那么,在本课中,是否可以在理解诗句时让学生拥有一些产生独特感悟的空间呢?比如从上两行诗句中,借助文本想象画面,有的同学可以读出对美景的赞叹,有的同学可以读出日暮西山的惆怅,

有的可以读出事物变化流动的活泼与快乐,有的可以读出事物变化的深沉与内涵……再理解完下两行诗句后,是否可以问问学生,目之所及,作者看到了什么更为辽阔的场景呢?然后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可以自然地再送他们一些诗句,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如:日暮苍山远,等等。要努力跳出一些既定框架,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给古诗赋予更多个性色彩、时代色彩。

本文转载自http://home.cssmxx.com/c_q/blog/more.asp?name=shirley&id=1700

四 : 《登鹳雀楼》教学实录及反思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感悟诗人积极向上、高瞻远瞩的胸襟,略知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诵读诗文,理解其意思,感受其意境
教学难点:感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座楼(出示课件),它叫鹳雀楼,谁来叫叫它的名字(板书,指名读)。想知道它名字的来历吗?请看(出示课件)。说到鹳雀楼,自然会使我们想到唐代的大诗人------王之涣,他的一首诗非常有名,那是他登上鹳雀楼,看到落山的太阳和奔腾的黄河水,想了很多很多写下的——《登鹳雀楼》(补充板书,并解题)指名读,齐读,读准“登”。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王之涣和他的这首诗吧。(出示课件)
生:学生自由练读古诗。
师:边读边想:诗人在楼上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师板书诗句、诗人)
二、新课讲授
(一)、学习生字
师:老师把这首诗中的生字单列了出来,请你们自己来读一读,认一认。(出示课件,指名读,开火车读)
生:学生自由练读词语。
师:你会写这些字吗?说说你的记字方法,能为生字找找朋友吗?重点讲几个难写字“雀、楼、欲、依、更”。
生:“楼”把“数学”的“数”换个偏旁就得到了,“雀”把“准确”的“准”两点水旁换成小字头等。
生:说了不少字的组词。
生:按笔顺描红一遍,注意“欲“和“楼”的笔顺。
(二)、精读诗句,悟意明理
1、出示诗句,理解关键词。(出示课件)
&学习第一、二行诗句师:自读一、二行诗句,根据后面词语的意思来理解诗句。
师:许多诗中都藏着画面,读这两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画面?能把它背下来吗?
生:我看到太阳了。
生:我看到那边有很多山。
师:闭上眼睛,听听诗人的吟诵。你们想读吗?试一试,能背一背吗?(给学生画好节奏,自读、指背、赛背)
生:学生按画好的节奏自由练读练背。
师:这两行诗主要讲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傍晚的太阳靠着山慢慢落下去,黄河水滚滚地流入大海。诗人短短的两句话,就让我们看到了如此美丽的景色,可是遥远的山那边的景色是不是更吸引人,大海的波浪是不是更壮观,想看到更远更美的景色该怎么办?
生:站得更高些吧。
生:再往上爬吧。
师:你能用书中的诗句回答吗?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对,你真够聪明的!
2、出示诗句,理解关键词。(出示课件)
&学习第三、四行诗句
师:请仔细观察图,鹳雀楼共有几层?哪一层有人?
师:你们有过站得高,看得远的经历吗?
生:站在我家的楼上能看到更远的地方。
生:站在山顶上看到的才远呢。
师:是呀,只有站得高,看到的美景才会更多,所以诗人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谁愿意当小老师来读一读这句诗?(画好节奏多形式练读)
生:学生练习朗读。
师:“穷”在这里什么意思?“千里目”表示看得怎样?
师:这两句诗是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所想到的,意思是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必须再登上一层楼。他还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还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情怀。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师生齐写)
(三)朗读背诵指导
这首诗之所以流传至今,就是因为最后两行(齐读)它告诉了我们深刻的道理(齐读)现在常用来勉励自己或朋友。你们想更上一层楼吗?能把这两行背下吗?
有谁能把整首诗背下来的,自由练背
小结: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是诗人写下这一千古名句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我们只有多学习一些知识、本领,眼界才能更开阔。
三、延伸拓展
王之涣一生写下的诗有很多很多,如《凉州词》、《送别》,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送别》吧(出示课件),关于鹳雀楼,不仅王之涣写过,其他诗人也写过,有《阳春鹳雀楼》、《盛夏鹳雀楼》、《金秋鹳雀楼》和《瑞冬鹳雀楼》,一起来读一读吧。古诗是中国的国粹,希望大家课后,多学习,多诵读。
四、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朗读、背诵古诗。
板书: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看)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想)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登鹳雀楼》教后反思
甘泉小学王金香
“古诗”这种语言材料是一种结晶体,蕴藏着很深的智慧和哲理。《登鹳雀楼》这首古诗不少学生早就会背诵了,但他们的背诵是一种机械的记忆,有些学生连书中的字都不认识,字音也读不准,对于诗意及蕴含的道理还不明白。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让学生停留在背诵上,还要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真正理解字义和诗句内容,深刻感知诗的意境及蕴含的道理。我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感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在教学古诗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形象直观的图与静态的文字结合起来。为学生划好诗的朗读节奏,通过多形式的朗读体会,让诗中的画面能在学生头脑中越来越清晰地浮现,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切感受到黄河水流入大海的磅礴气势,这样的感悟内化,使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水到渠成。体会诗中蕴含的道理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根据图片和切身经历来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从而悟出古诗所蕴含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知道了只有多读书,多学习,眼界才能更开阔。再通过课外延伸,让学生对王之涣有更多的了解,也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鹳雀楼的诗,从而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
本课教学中还存在着不足之处:课堂的识字量较大,学生很难全面掌握;作业没有精心设计,学生做起来有困难;没有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画面设计成动态的,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的意境上有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考虑问题更全面,钻研教材更深入。

本文标题:登鹳雀楼的意思-登鹳雀楼的诗意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24579.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