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一)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能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二)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在教学中渗透辩证思想、函数概念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公式,能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推导公式.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复习准备
启发谈话: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老师给同学们留了一道思考题.如果我们要测量学校的操场面积,用一平方米的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地拼摆,可行吗?
(不可行)今天我们来研究科学地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动手操作,弄清基本关系:
每排个数、排数与总个数的关系.
请同学拿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出上面的长方形想:一排摆了多少个小正方形?一共摆了几排?
(学生操作时,老师把表格画在黑板上)
(一排摆几个小正方形、摆了几排、一共摆了多少个小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老师依次在表格中板书出来)
请同学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出上面这个长方形.
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一共有多少个?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每排个数×排数=总个数)
前面讲过有多少个面积单位,面积就是多少.所以可以用“面积”代替“总个数”,在表格图“总个数”下面写上“面积”(平方厘米).
下面就用简便方法计算长方形面积.
2.想象操作,弄清过渡关系:
长与每排个数、宽与排数的关系.
投影出示:C
思考:这个长方形长4厘米,沿着长边,一排可以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不用动手摆,脑子里想一想.如果长方形长5厘米、10厘米……一排可以摆几个呢?
那么,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
生:长几厘米,每排就摆几个.
师:那么就是说,长可以代替“每排个数”老师在表格中“每排个数”下面写出“长”(厘米).
再看,长方形的宽是3厘米,沿着宽可以摆这样的几排呢?
同学们不用动手摆,怎么知道可以摆3排呢?
能不能说出宽与排数的关系?
生:宽是几厘米,就可以摆成这样的几排.
师:那么,也就是说用“宽”可以代替“排数”.(老师在表格中,“排数”下面写上“宽”(厘米).
请同学们很快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说说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3.理解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的关系.
投影出示:D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求出来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后,老师引导学生对照表格,请仔细观察,再回忆一下,刚才的图A、图B、图C、图D.你发现了什么?
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最简单的)谁能概括出来?
学生总结归纳出:
长方形面积=长×宽(老师板书)
回顾一下,对照表格进行验证.
出示例题:
例: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它的面积是多少?
师:用我们刚才学到的知识,请同学们自己解这道题.做完后,互相交换检查一下.
订正时,老师板书.
5×3=15(平方厘米)
答:它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引导学生看书,质疑.
(三)巩固反馈
1.填表.(学生口答)
2.选择正确答案.
(1)一个长方形长6厘米,宽3厘米,面积是( ).
A.18厘米 B.18平方厘米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分米,宽是4分米,周长是( )
A.24分米 B.32平方分米
3.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面积是48平方米.问:它的长和宽分别可以是多少米?
长(米) 宽(米) 面积(平方米)
48 1 48
24 2
16 3
12 4
8 6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要想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长和宽)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面积)计算长方形面积应该注意什么问题?(长和宽的单位名称要先统一)
作业 :p.125练习二十八,第1,2题.
小资料 〔长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叫做长方形(也叫做矩形).例如:下图是长方形ABCD.
长方形有如下的性质:
1.四个角都是直角,即∠DAB=∠ABC=∠BCD=∠CDA=90°.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即AB=CD,BC=AD.
3.对角线相等并相互平分,即AC=BD, AO=CO,BO=DO.
4.对角线的交点是长方形的对称中心.
5.每一组对边中点连线都是长方形的对称轴.即EF和GH都是它的对称轴.
一般把长方形中较长的一边叫做长,与长相邻的一边叫做宽.如果长和宽分别用a和b表示,那么,长方形的周长c=2(a+b),面积S=ab.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了面积的意义,初步认识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物体或平面图形的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亲自动手摆一摆,仔细观察,动脑筋想,从而推导出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在教案设计上,一步一步深入,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使学生自己悟出求长方形面积应该怎样计算.
巩固反馈练习的安排,考虑到对所学新知识的巩固、检查,又注意到新旧知识的联系.最后,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安排了一道发散思维的练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
二 :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目标:三 :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概括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3.通过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推导、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归纳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因为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计算公式).
教具学具:
长方形铁丝框,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图形的纸片,火柴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什么是图形的周长?
2.指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二、引入课题:
(出示 )做这样一个长方形至少需要多长的铁丝?实际是求什么?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出示课题.
三、展开与讨论:
先请你们试一试.(电脑出示例1)
[例1]你能求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周长吗?怎样列式?(三角形逐一出示)
学生列出算式:
4+5+6=15(cm) 5+5+4=14(cm) 6+6+6=18(cm)
5×2+4=14(cm) 6×3=18(cm)
讨论:都是求三角形的周长,为什么有的只能用一种方法?而有的可以用两种方法呢?
四、探索与归纳:
1.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出示 ,学生拿出学具)请你量一量手中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长5cm,宽3cm)
小组讨论:想一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怎么求?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讨论后由各组汇报得出):(1)5+3+5+3=16(cm)
(2)5+5+3+3=16(cm)
(3)5×2+3×2=16(cm)
(4)(5+3)×2=16(cm)
提问: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根据生答板书):(5+3)×2=16(cm)
提问:5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括号里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乘以2?
小组讨论:你能根据第四种算法总结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吗?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板书):
2.由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引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你能根据公式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吗?
求周长.
由学生列出算式:
(7+5)×2=24(cm)
(把长方形的长减少1cm)求周长.
由学生列出算式:
(6+5)×2=22(cm)
(再把长方形的长减少1cm)求周长.
由学生列出算式:
(5+5)×2=20(cm)
提问: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由学生列出算式:
5×4=20(cm)
你是怎样想的?
提问:哪种方法好?为什么?
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时,是一个什么图形?
根据这种简便的算法,你能得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试一试.
利用公式计算周长.(单位:cm)
4.看书.
5.质疑.
提问: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释疑)
提问:要想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要想求出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五、巩固和提高:
1.判断.(用手势表示“√”、“×”)
(1)一个长方形,长10厘米,宽5厘米,周长是10+5×2=30(厘米) ( )
(2)边长是3分米的正方形,周长是3×4=12(厘米) ( )
(3)一个长方形,长加宽的和是10厘米,周长是10×2=20(厘米) ( )
讨论:(出示 和 )这两个长方形的长、宽相等吗?它们的周长相等吗?
是不是所有长、宽不相等的长方形,周长都不相等呢?
下面请你们动手摆一摆.
2.用14根火柴摆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不同的摆法?
(四人一组,把各种形状的长方形都摆出来)
提问:这些长方形的周长哪个长?(一样长)为什么?(都是用14根火柴摆成的)
引申:把(3)号长方形其中两根火柴平移成下图:(演示)
提问:改变后的图形和原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为什么?
想一想,是否还可以改变成别的形状而周长不变?
(学生再次动手摆)
3.口答书81页第③题,看下图,求(1)、(2)、(3)、(4)号正方形的周长.(单位:cm)
4.下图中,每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两个正方形的周长共多少?
把这两个正方形合并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为什么?
可以用多种方法解答:
(4×2+4)×2=24(cm)
4×3×2=24(cm)
4×4×2-4×2=24(cm)
4×6=24(cm)
4.游戏:找朋友.(周长相等的是朋友)
老师依次出示(a)、(b)、(c)号图形,学生从(1)~(7)号图形中找与老师出示的图形周长相等时,就用手势表示图形的编号,如果有两个答案,那么可以举双手.
六、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七、作业:书81页练一练⑤题留作思考.
下图是一个楼梯的侧面,如果要铺上地毯,要计算地毯的长度,你应该怎样测量?
四 :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内容:五 : 第九单元:长正方形的面积
第九单元:长正方形的面积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内容:面积的含义、面积单位、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练习五、我们的试验田教学要求: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含义和实际大小;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使学生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能利用已有的对面积、面积单位以及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合理选择不同策略,比较、计算或估计一些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面积。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面积的含义)一、 教学例题例1:面积的含义1、在我们周围,每一样物体都有它的面,有的面大,有的面小。比如,你们看,黑板的表面和数学书的封面,哪一个面比较大,哪一个面比较小呢? 你能在教室里再找一些物体来说说吗?谁的面比较大,谁的面比较小?2、同学们说得都很好。 通常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这个物体的面积。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它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3、摸摸课桌面和椅子面,比比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你能举例说说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比它们的大小吗?让学生任意说。指名说,再同桌说。 (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中不规范的语言,要强调是物体的哪个面的面积。)例2:比较面积的大小1、 刚才我们比较两个物体的面积大小都是用眼睛看的,因为我们所说的两个物体的面积相差比较大,用眼睛就能比出来。可有时眼睛也有欺骗我们的时候,直接观察不一定可*,遇到两个物体的面积比较接近的时候,就很难辨别了。那有没有更好的比较方法呢?2、 小组讨论交流。3、 集体交流:a. 重叠法b. 用同一张纸去量(这种方法学生不一定能想到,可作为要求,直接让学生去量一量)c. ……二、 试一试:1、p77 1 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比较的方法和结果。a. 可以用同样大小的小纸片去摆一摆b. 在另一张纸上描出这两个图形,再剪下来比较c. ……2、每人各画一个平面图形,与同桌指一指它们的面积,并比比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三、 想想做做:1、 提醒学生不要用手指尖去指面的边框,而要用掌心去摸遍面的全部。3、(1)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2)梯形所包含的方格数是怎么数出来的?(重点)4、追问:蓝线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什么? 红色部分的大小就是这个图形的什么?让学生自由选择图形面积进行比较。思考题:可以在图中把空白处的方砖“铺”(画)上去。也可以数,或者想到其他的方法。左边空地用45块,右边空地用48块,一共用93块。 第二、三课时(面积单位)一、 教学例题1、 游戏导入:(1) 同学们,如果让你回家告诉妈妈,自己的课桌面的面积有多大,你打算怎么说呢?(2) 你准备用什么测量课桌面的面积?(3) 请你用你的方法测量一下;汇报。(4) 刚才大家都用自己的方法去测量的,选用的是不同的物体,你觉得有什么不妥吗?(5) 是啊,用不同的标准去测量,比较混乱,不能让人有直接的认识,所以为了准确测量或计算面积的大小,要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的面积作为面积单位。2、 认识1平方厘米(1) 拿出学具中的小正方形,量出它的边长是多少厘米?(1厘米)(2) 揭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3) 生活中,有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4) 出示图 这两个长方形都是由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么想的?(5) 请学生用平方厘米测量一下课桌的面积,请你猜猜有没有大一点的面积单位。3、 认识平方米:(1) 想:什么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2) 揭示: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3) 在1平方米的正方形地面上大约可以站多少个同学?让学生在老师事先画好的正方形地面上站一站。(4) 估计一下黑板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二、 想一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你能用手比划一下它的大小吗?你能画一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吗?你想怎样来画?三、 想想做做:1~83鼓励学生摆出不同的形状,并交流自己的摆法。4、 先估一估把估计的情况在全班交流,在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个去量一量,提倡学生只用1个小正方形去摆。5、 先独立思考,再交流算法。第二张图要作一下指导。6、 让学生只数整格和接近整格的方格个数;也可以告诉学生不满整格的都当成半格计数。最后让学生比较两种不同数法的结果。7、 独立计算8、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出各种富有个性和情趣的图形来。还要让学生明确,不管画出来的形状怎样,他们的面积都是8平方厘米。 第四课时(面积的计算) 一、 教学例题:1、 出示例题:长方形课桌面长5分米,宽4分米。桌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1) 请学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去摆一摆。 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摆满桌面,正好是20个,桌面的面积是20平方分米。(2) 启发思考:如果不把课桌面摆满,你还能量出它的面积吗?桌面长5分米,一排可摆5个 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宽4分米,可摆4排。一共摆20个,面积是20平方分米。2、 试一试:出示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1) 提问: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 启发学生边看图边思考:如果沿着长边摆,一排能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像这样可以摆几排?一共摆了多少个?所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 刚才两题我们计算它们的面积都是通过它们的长和宽来摆面积单位,看能摆多少个,面积就是多少。4、 从中你能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们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吗?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5、 你知道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呢?启发学生:正方形的4条边是一样的,也就是长和宽相等。我们就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公式: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6、 如果长方形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面积用s表示,你会写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s=a×b7、 如果正方形的边长用a表示,面积用s表示,那么,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s=a×a二、 试一试:书p85 1、2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各题所运用的面积公式分别是什么。三、 想想做做:1~52、 先估计图形的长、宽和边长的长度,再推算。3、 先引导学生仔细看图,确定每个图形的形状,再选择公式进行计算。4、 先弄清电话卡表面的面积,再测量数学书。5、 要启发学生用不同的策略估计黑板面和教室门面的面积,并交流各自的想法。 第五课时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一、 教学例题:1、 请学生测量书上p87的正方形的边长,算出它的面积。(1) 边长是1分米,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2) 边长是1厘米,它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2、 同样的一个正方形,测量的单位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但是,可以说明,1平方分米和100平方厘米是什么关系呢?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3、 你能用同样的道理说明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4、 得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5、 由上面两个关系式,我们可以发现,两个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和我们以前学的米和分米、分米和厘米间的进率是10不同。要注意区分。二、 试一试:1、 独立完成2、 交流思考方法:用数的组成知识直接推算结果。三、 想想做做:1~41~2、先独立完成,再比较分析两组题在思考方法上的联系和区别。3~4、帮助学生理解第二问的意思:“合多少平方分米”的意思是指把第一问的结果换算成平方分米,是多少。思考题:最多能分出10个小长方形。 第六-七课时 练习五1、 让学生实际指一指、摸一摸,再估计周长、面积各是多少。指名演示并交流估计结果。2、 先明确选择长度单位还是面积单位,再作出进一步的判断。3、 先独立算一算、填一填,再指名说一说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4~5、先根据具体问题,判断要求的是面积还是周长,然后再进行计算。6、 让学生独立思考、计算每个图形的面积,再交流各自的想法。7~9、让学生在操作、计算、猜测、验证的活动中明确:面积相等的平面图形,不仅形状可能不一样,而且周长也有可能不一样;周长相等的图形,面积也有可能不一样。10、 先讨论具体的测量方法,然后小组合作测量、计算。活动后交流结果,并进行反思。思考题:如果把一个已知的正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该怎么办?要求其中另一个部分仍然是正方形,又该怎么办?启发学生画出下图 第八课时 我们的试验田一、 对场景图进行有序观察,收集信息。二、 对有关信息进行合理的组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三、 组织交流,一方面让全体同学共享发现的成果,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以发现和提出更多、更有价值的问题。 板书:教学心得: 本文标题:正方形长方形面积计算-长方形面积的计算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