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圆锥的体积-圆锥的体积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7 所属栏目:教案

一 : 圆锥的体积案例分析

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是探索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在探索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教材继续渗透类比的思想,再次引导学生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过程,从而理解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一、在实验中探索发现
教学中先设计了“一堆圆锥形小麦”的简单情境来体会圆锥的体积的含义,并提出“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的问题。接着,开始探索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内容引导学生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的过程,让学生体会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
首先,让学生凭借直觉大胆提出猜想,猜想圆锥的体积与圆柱体积的可能系,同时在猜想中明确探索方向。学生可能猜想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在形等。在形成猜想后,再引导学生“验证说明”自己的猜想,
其次,小组合作实验,有的动手“橡皮泥的实验”;有的用“曹冲称象”的方
法;有的用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学生亲身体验后交流,在交流中概括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在这个探究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学生在动手实践、资助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建立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
二、在回顾中感受体验
让学生将以上探索学习中所探索的公式运用于实践,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旨在加深对公式的理解,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探索实际的测量方法,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获得积极的、成功的体验,同时开拓数学思维。
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是学生经过自己的自主探索、实验发现的,很有必要让学生回顾这段过程,从中感受、体验自主探索学习获得知识的喜悦与成功,从而增强学习动力与信心。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新的想法,还有什么问题,在问题的反思中激发产生进一步探索的动力。
三、在开放中走向社会
时代呼唤开放式教学,开放式教学提倡课堂教学要打破课堂时空的局限,开放时空向课外延伸,让学生走向社会大课堂,去探索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设计时,创设了课外延伸拓展的情境,让学生带着所的知识去测量操场上的沙堆的体积,然后向工程队师傅了解数据,以验证自己测量的准确度,体验“实验测量,我能行”的成功感。

二 : 8、圆锥的体积(1)

8、圆锥的体积(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9~31页的例5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以及练习八1~3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观察、归纳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条件求圆锥的体积。

2、 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 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操作、观察、归纳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理解为什么要乘1/3?

对策:

通过操作、演示、推理得出计算公式。

课前准备:教具准备:自制圆锥、圆柱,教学光盘

教学预设:

一、以旧引新

1、提问:

(1)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我们是如何推导的?

圆柱------(转化)------长方体

(2)投影出示圆锥体的图形,学生指图说出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今天我们要学习圆锥体的体积,同学们觉得用什么方法比较好?

3.同学们觉得把圆锥体转化成什么比较好呢?

 圆锥------(转化)------圆柱

学生回忆所学的数学知识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转化的思想。

4导入: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圆锥,掌握了它的特征,那么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圆锥的体积)

二、探索公式

(一)正确选择、训练直觉思维。

 1、教师拿出许多大小不等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容器展示给学生。提问:

(1)同学们打算如何转化圆柱体和圆锥体之间的关系?

(2)如果让你在这么多的圆柱体和圆锥体中选择两个来探究,你打算选择什么样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强调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讨论。    

(二)大胆猜想、培养想象能力。

在确定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猜想: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并说明想法。

(三)动手实验,得出结论。

为了我们研究圆锥体体积的方便,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你们小组比比看,这两个形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操作比较。

(1)提问学生:你发现到什么?(这个圆柱体和这个圆锥体的形状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说就叫"等底等高"。

(板书:等底等高)

(2)既然这两个形体是等底等高的,那么我们就跟求圆柱体体积一样,就用"底面积×高"来求圆锥体体积行不行?(不行,因为圆锥体的体积小)

教师:(把圆锥体套在透明的圆柱体里)是啊,圆锥体的体积小,那你估计一下这两个形体的体积大小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指名发言)

拿出课前准备的水和圆柱体、圆锥体做实验。怎样做这个实验由小组同学自己商量,但最后要向同学们汇报,你们组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

(3)学生分组做实验。

a. 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做实验的?

b.你们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发现有什么倍数关系?

(学生发言: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

同学们得出这个结论非常重要,其他组也是这样的吗?

我们学过用字母表示数,谁来把这个公式整理一下?(指名发言)

(4)学生操作:出示另外一组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体积大小的比较,通过比较你发现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整理归纳:不是任何一个圆锥体的体积都是任何一个圆柱体体积的1/3   。

(老师拿起一个小圆锥、一个大圆柱)如果老师把这个大圆锥体里装满了沙子,往这个小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吗?(不能)

为什么你们做实验的圆锥体里装满了沙子往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呢?(因为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

 (老师在体积公式与"等底等高"四个字上连线。)

现在我们得到的这个结论就更完整了。(指名叙述公式。)

今后我们求圆锥体体积就用这种方法来计算。

思考: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三、练习巩固

1、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后追问:“170*12”算出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用“170*12”的积去乘1/3?

2、完成“练一练”

提醒学生一要正确利用公式进行计算;二要注意题中已知条件的变化。

3、练习八第3题

主要使学生明确帐篷的占地面积就是指圆锥的底面积;而帐篷的空间就是指圆锥的体积。

4、练习八第2题

要引导学生根据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因为题中圆锥容器与圆锥容器等底等高,所以圆锥容器中的水倒入圆柱容器后,水的高度是12厘米的1/3,也就是4厘米

三 : 6、圆锥的体积1

第1课时
主备人:高向红
教学内容:圆锥的体积
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观察、归纳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条件求圆锥的体积。
2、 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 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操作、观察、归纳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理解为什么要乘1/3?
对策:
通过操作、演示、推理得出计算公式。
课前准备:教具准备:自制圆锥、圆柱,教学光盘
教学预设:
一、 复习引新:
1、说出下面图形的名称,并计算它们的底面积。
(图略)图意:图1:圆柱:底面直径为6厘米,高是5厘米
图2:圆锥:底面直径为6厘米,高是5厘米
2、观察比较这两个图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请计算上面圆柱的体积,说出计算方法。
4、 估计一下,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几分之几?
二、 探索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1、 有什么办法得出结论?引导学生想到用操作的方法来验证。
2、 你们准备怎样来操作?
3、 教师实验操作,学生观察思考:在空圆锥中装水,然后倒入圆柱,看看倒了几次正好倒满?
4、 交流:从中你发现了什么?板书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圆锥的体积=圆柱体积×1/3
5、 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教师出示不等底登高的圆柱和圆锥,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才是圆柱体积的1/3。(补充完整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圆锥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1/3
6、 启发学生用字母表达式来表达。
7、阅读第36页上的“你知道吗?”
三、 运用
1、 试一试:学生先独立思考,进行计算,再组织交流
2、 第31页上的第5题:先判断下面的圆锥与哪个圆柱的体积相等?你是怎样判断的?
3、 第31页上的第4题:让学生明确圆锥的体积与圆柱体积的关系。
4、 第30页上第1题
5、 第30页上第2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自己的想法,说出每步的意思。
6、 第31页上的第2题:学生体会到圆柱与圆锥等底等高,所以圆柱中的水深:12×1/3=4厘米
四、 全课总结
五、 独立作业:第31页上第1、3题

课前思考: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通过转化的思想,在实验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通过转化的思想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时体积间的倍数关系。
教学设想:
首先联系已有的公式的推导,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转化思想;然后通过在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的选择培养学生的合理的判断和推理能力;三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为以后的几何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提问:
(1)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我们是如何推导的?
圆柱------(转化)------长方体
(2)投影出示圆锥体的图形,学生指图说出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今天我们要学习圆锥体的体积,同学们觉得用什么方法比较好?
3.同学们觉得把圆锥体转化成什么比较好呢?
 圆锥------(转化)------圆柱
学生回忆所学的数学知识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转化的思想。
4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圆锥,掌握了它的特征,那么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圆锥的体积)
二、正确选择、训练直觉思维。
1、教师拿出许多大小不等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容器展示给学生。提问:
(1)同学们打算如何转化圆柱体和圆锥体之间的关系?
(2)如果让你在这么多的圆柱体和圆锥体中选择两个来探究,你打算选择什么样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强调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讨论。
三、大胆猜想、培养想象能力。
在确定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猜想:等第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并说明想法。
四、动手实验,得出结论。
为了我们研究圆锥体体积的方便,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你们小组比比看,这两个形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操作比较。
(1)提问学生:你发现到什么?(这个圆柱体和这个圆锥体的形状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说就叫"等底等高"。
(板书:等底 等高)
(2)为什么?既然这两个形体是等底等高的,那么我们就跟求圆柱体体积一样,就用"底面积×高"来求圆锥体体积行不行?(不行,因为圆锥体的体积小)
教师:(把圆锥体套在透明的圆柱体里)是啊,圆锥体的体积小,那你估计一下这两个形体的体积大小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指名发言)
拿出课前准备的水和圆柱体、圆锥体做实验。怎样做这个实验由小组同学自己商量,但最后要向同学们汇报,你们组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
(3)学生分组做实验。
a. 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做实验的?
b.你们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发现有什么倍数关系?
(学生发言: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
同学们得出这个结论非常重要,其他组也是这样的吗?
我们学过用字母表示数,谁来把这个公式整理一下?(指名发言)
(4)学生操作:出示另外一组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体积大小的比较,通过比较你发现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整理归纳:不是任何一个圆锥体的体积都是任何一个圆柱体体积的1/3 。
(老师拿起一个小圆锥、一个大圆柱)如果老师把这个大圆锥体里装满了沙子,往这个小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吗?(不能)
为什么你们做实验的圆锥体里装满了沙子往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呢?(因为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
(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
(老师在体积公式与"等底等高"四个字上连线。)
现在我们得到的这个结论就更完整了。(指名叙述公式。)
今后我们求圆锥体体积就用这种方法来计算。
思考: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5)单项练习
  圆锥的底面积是5平方分米,高是3分米,体积是(  ).
  圆锥的底面半径是10厘米,高是9厘米,体积是(  ).

四 : 《圆锥的体积》课例分析

一、教材分析
      圆锥的体积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属于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领域.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在圆柱体体积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时应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等活动让学习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本节课的内容对今后学生学习立体图形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1、师:同学们,看一看祝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
生:这是一个圆锥体.
2、师:你们能不能用以前的办法求出这个圆锥体的体积呢?
生:可以,我们可以用排水法来求出它的体积.
师:如果是一个很大的一个圆锥体还用这种办法,会怎样?
生:能求出来但会很麻烦.
师:很好.那么我们今天就共同研究求圆锥体体积的办法.(板书课题)
(二)实验探究推导公式
1、师:同学们,想求圆锥体的体积它会与哪些图形有关呢?
生:圆柱体
2、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选择能够推导出圆锥体体积公式的学具并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小组合作)
学生汇报:我们组选择一个圆锥体、一个圆柱体和一些水进行实验.我们发现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5倍多一些.
师:其他种和他们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谁还愿意汇报.
生:我们小组选择了一个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圆柱体和一些大米进行实验我们发现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
生汇报:我们小组也选择了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圆柱体和一些细沙进行实验.我们把细沙装满圆锥体后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内,正好倒了三次没有剩余.我们得出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
2、师:为什么你们在实验的时候都用圆锥体和圆柱体,得到的是两种不同的结论呢?
生:因为第一组用的不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所以得到的结论和我们两组不同。
3、师小结:只有在等底等高的前提下,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存在这样的关系。即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如果用字母v来表示圆锥体的体积,s表示它的底面积,h表示它的高。v=1/3sh。
(三)巩固练习
1、判断
(1)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          (   )
(2)圆柱体的体积大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    (   )
(3)圆锥体的高是圆柱体的高的3倍,它们的体积相同。   (   )
2、解决问题
(1)有一个圆柱体它的体积是36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是多少?
(2)有一个圆锥体沙堆,底面积是18平方米,高6米求沙堆的体积?
(3)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是30立方分米,底面积是20平方分米,求它的高是多少分米?
三、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我以高昂的激情,丰富的执教经验,幽默风趣的语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真不失为一节让人回味的好课。
   1、难点分散。
   针对学生对圆锥体刚刚有了初步的认识,又有了对圆柱体体积的计算的基础,对圆锥体的体积的计算没有充分的认识。教者采用了直观的导入:出示一个圆锥体,提问:“你认识这个物体吗?谁能用以前的学习方法,求出它的体积?”学生回答后。教者紧接又发问:“如果是较大的物体怎么办?”一石激起千层浪,引人入胜的问话,强烈的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进入了学习的最佳境界。
    2、导入的新颖。
    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进入了有序的思维境地,教者将问题抛给了学生,放手让学生用手中的学具自主地实验。在实验中发现、在发现中探索、在探索中交流,给学生的思维发展创设了空间,学生的观点和意见得以自由的发表。教师的适时的点拨,解决了这节课的难点,即:必须是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体,它们的体积关系才存在----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是圆柱体的三分之一。
    3、教学手段和练习配套。
   教者用考一考、请听题等手段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强化。一方面,使学生的情绪围着教者的教学目标转,学生的学习兴趣极高,每个人都能进行有效的思维;另一方面,从学生的认知过程看,符合了直观——抽象——概括的认知过程,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
    4、学生一直处在积极的学习状态中,整个教学过程注重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重参与公式的推导过程而不是结论,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调动是这节课的一个亮点。学生始终处在思维十分活跃的状态中,高潮迭起,一波连着一波,让人体会到了新课标下的新课堂的教学魅力。教者的教学魅力尽现于此,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本文标题:圆锥的体积-圆锥的体积案例分析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0149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