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一个日本人眼中的中国-一个电商人眼中的2014

发布时间:2017-11-15 所属栏目:社会民生

一 : 一个电商人眼中的2014

进入2014年,电商将进入一个拐点,下面我从一个行业从业者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我眼中的2014年中国电商会有些什么变化。

平台式电商此消彼长

我们把b2c电商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天猫为代表的平台型电商,即商业地产模式,一种是以骆驼茵曼为代表的买卖式电商,即零售模式。还有介与直营与平台之间的,如京东当当凡客,都在从买卖电商向平台电商转变,我们暂时也归于平台型电商的范围。

如果从2003 年开始算起,b2c电商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在这十年中,始终是以平台为主导,无论是早期的淘宝,还是后来的天猫,至今,淘宝占了中国c2c市场 95%以上的份额,天猫差不多还占着b2c市场50%左右的份额。c2c一家独大,也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此处不多讨论。

平台b2c领域,未来会怎样?

从去年GMV排名来看,b2c电商几乎全是平台的天下,排在前四的分别是天猫京东腾讯系与苏宁。那些本来属于买卖式电商的如当当凡客京东也都在平台化。平台化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快速放大交易量级,在资本市场有个好的回报,在电商野蛮拓荒的时代,大家拼的都是走马圈地快速做规模,从不考虑盈利与是否健康。事实证明,这在前几年中国的电商环境倒是很受益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京东与当当,本是同一个量级的买卖式电商。之后一个选择快速扩张,一个选择稳中求利,现如今,估值相差十倍以上。

总结:

未来仍是平台电商的天下,此消彼长。京东与腾讯电商整合之后,作为买卖模式的老大与平台模式的老二,加上物流的优势,未来将是天猫最有力力的对手。苏宁电商凭借着强大的线下优势与张近东沉舟破釜的决心,未来的电商份额也将进一步放大,而有流量之王与先发优势的天猫将面临着物流体验、移动入口、o2o多方面的冲击,市场份额将会继续下滑。

买卖式电商两极分化

买卖式电商,目前主要是依附于平台式电商,虽然单个商家的量级不大,但数量众多,又是平台电商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他们下一步的发展也是值得关注。

骆驼、茵曼等大商家在2013年已经达到了10亿级的销售规模,在过去的几年都是以三位数的速度在增长。进入2014年,目前大部商家都觉察到了市场的萧条,除了整体宏观经济的影响之外,原来粗放的暴力营销模式也值得反思,渠道运营成本越来越高,人口市场红利不再,新的增长点在哪里?

我认为以下三点将决定这些商家未来的发展前景:

1)顾客回头率

流量成本越来越高,如果仅靠用水泵往桶里注水而不考虑解决桶漏水的问题,总有一天,会交不起电费,桶里的水也会漏完。

提升顾客回头率是减少运营成本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想持续盈利必备的条件。

2)品牌营销能力

电商市场已经是一片红海,目前领先的可大致分为五类:超级大牌(levi's )、资深风格(茵曼)、公关营销(三只松鼠)、无节操底限(9.9包邮)、暴力营销(海投广告)。

凭借后两种手段做起来的商家如果不考虑转型,未来不会有多少存活的空间。以品牌、产品、服务见长的经营思路才是正道。

3)移动布局能力

移动和pc电商有很大的区别,按原来的思维照搬不会有多大成效。从这个角度来讲,所有商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移动电商不再有流量入口与渠道封杀的概念,谁能提前布局,就能占有一席之地。

总结:

2014年,将是众多商家的一个分水岭,或弯道超车,或停滞不前。三年之后,今天的各类目top10商家一定会有大的变化。如同近两年传统品牌超越淘品牌一样。

垂直电商仍需坚持

垂直b2c可分为三类:标准化平台(好乐买)、个性化电商(趣玩网)、品牌类平台(优购)。

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垂直b2c之困:选择被收购、转型,还是韬光养晦?》,一年过去了,目前来看,此文的观点没有问题,标准化垂直b2c平台越来越难,鞋业平台如乐淘好乐买目前一直在破产与被收购的传闻中,整个行业目前没有什么亮点。而非标准化平台,如趣玩网等,在影响力与规模上仍不成气候,仍需坚持。

我在另一篇文章《为何天猫大商家不愿从一而终》中提到过,买卖型的大商家都有发展独立b2c渠道的趋势,如骆驼、韩都都有自己的官方销售渠道,此类可称为品牌b2c。

按照行业趋势来看,品牌b2c未来会有一席之地,但目前都不成规模,原因是综合类平台已培养了大量用户的习惯,商家在天猫等开放平台上的销量远高于自建渠道。但随着第三方平台的渠道成本攀升与移动互联网的重新洗牌,品牌b2c未来几年会进入春天。

总结:

标准化垂直平台越来越难(聚美是个奇葩),个性化与品牌b2c可坚守下去,等待春天。

移动电商展露头角

近两年,移动对于互联网的冲击不仅仅是电商,几乎影响到方方面面,很多大的网站,如百度、赶集、美团等,移动流量已经超越pc端流量,并有进一步倾斜的趋势。

目前在移动电商领域,销量最大的仍然是阿里系。但在移动领域,垄断不再,手机淘宝也只是靠价格倾斜来把流量从pc向无线赶,自身整体并没有增大多少。

最近微商城与微店出来了,可在微信上直接购买,引起众多商家的关注,虽然目前成效不大,但有一点可以看出:移动时代,没有流量入口,拼的是品牌与运营能力。所以,不用怕巨头倾压,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一切,看你的。

总结:

如今的移动电商,可比十年前的pc电商,一切刚刚开始,谁都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2013年将是电商的转折点,人口红利不再,暴力营销终结。2014年将是无线电商与碎片社会化营销的开始。

文/许东

二 : 有关日本人入侵中国的问题一直有个疑问:60年前的日本人入侵和元灭

有关日本人入侵中国的问题

一直有个疑问:60年前的日本人入侵和元灭宋、清灭明有什么区别吗,只不过是蒙古人和满人的侵略取得了成功而已,入主中原,夷代王道而已,当然我是站在以代表华夏正统自居的汉族立场上来说的.那么反过来思考假如日本人的侵略也取得了成功,那么日本人会不会也以传成华夏正统文化的和族自居,刚看到一个史论,说是元灭宋、清灭明后,日本对于这种“夷代王道”不能接受,就以中国自居,而改称中国为“zhina”.有个网友说过,日本人面对中国历史很自卑;他在日本论坛上说日本人很想当中国人,结果没有一个日本人反对。似乎日本人还是很用户中国文化的,只不过他们认为继承了中国文化正统的、有资格做“中国人”的是他们日本人而不是现在的中国人;在日本人眼中,“中国人”在元灭宋后就不存在了......


当然有区别了。一个是自己家的内务事,一个是两个“家庭”之间的争端。那能一样吗?就向你们家一样,你爸妈住一间房,你弟弟住一间房,而你想用你弟弟的那一间做书房,就用武力“说服”了你弟弟,让他把他的房间让给你了。

如果是外人来把你弟弟的房间霸占了,你认为合理吗?外人霸占和你霸占有区别吗?

三 : 一个中国95后眼中的QQ/微信

注:记者找到一位目前就读于武汉大学数学系的19岁学生,请他写一下自己的社交网络生活,供诸位看官品评。[www.61k.com]

微信微博 一个中国95后眼中的QQ/微信

QQ

这是目前用户量最大的社交软件。最早开始用QQ应该是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那时候只能用电脑上网,QQ跟现在有很大的不同,他只是一个比较单纯的IM软件。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当时有同学特地去买红钻,红钻是QQ秀商城的会员,而QQ秀只是聊天窗口的一个展示而已。在2012年左右的版本中,QQ秀就开始被弱化变得可以关闭了。当然这可能是因为QQ电脑端的广告相比QQ秀更加有利可图,但同时也代表着QQ的重心有变化。

QQ一开始就不完全是一个熟人社交的软件,它很早有提供搜索用户的选项,所以它有着很高的兼容度。所以有QQ好友并不是一件多么大不了的事情,我可以在这个账号里加陌生人,也可以加自己的亲友,我不用担心,我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在移动端高度整合的QQ空间不要向陌生人出卖了我的私人信息。事实上,到目前为止,QQ已经变得十分“臃肿”了,在这里我可以跟人点对点或者对多点的聊天,可以进行LBS社交,可以进行基于兴趣的社交?(兴趣部落),可以写说说与博客(Qzone),玩社交游戏(手游)......总的来说,为了用户量,腾讯也没有特别的用途,它就是你必需的一个社交软件而已,或者说,接口。

说接口是因为,对于用户来说,它更重要的是一个账号。腾讯开放了平台之后,QQ登陆就成为了很多网站的一个选项,直接导入基本信息,降低了很多网站论坛的准入门槛。QQ为其合作伙伴导流,早些时候经常会有腾讯系的广告在电脑客户端弹窗,移动端也会有应用宝,手游等的强力推广。除了以前的易迅可能效果不太好(毕竟花钱还是要慎重),其它的腾讯系产品都因为QQ用户的导入积累了大量用户,考虑到腾讯的产品做得也不赖。腾讯系产品在这方面有个优势就是,当一个产品需要社交因素的时候,我们不担心因为用户太少而达不到社交的效果,比如说腾讯的手游。

总的来说,QQ现在就是一个入口,尤其是在移动端。它可能真的提供给了你很多不需要的选项,但是对于社交的需求它确实几乎都能满足。对于那些愿意“将就”的用户,有个QQ也就够了。

微信(Wechat)

微信也是腾讯的产品,也是受益于QQ用户导入的一个产品。它一开始是为了填补QQ在社交上的缺口,因为QQ的娱乐化倾向过于明显。

事实上我用开始用微信比较晚,应该是朋友圈出现之后的事情,迫于周围的人大量地开始用微信。大家一开始用微信主要是用它取代手机里的短信,这一类软件在手机网络进入3G时代后出现了很多,比如说米聊。用这些软件的前提是我们必须要有一个“账号”,但是更重要的有足够的初始用户去吸引更多的人使用,腾讯有QQ这个先天优势,完成了从QQ到微信到通讯录的平滑过渡。当足够的用户开始使用微信的时候,再去基于通讯录添加好友就变得很轻松了。

至于为什么我们用微信不用QQ。腾讯在微信上其实一直很节制,它里面确实有很多东西,但是基本上不会烦人。“群聊”功能相对于QQ是相当弱化的,并且提供了更好的静默方式。微信集合的大部分功能都是比较"实用"的,"聊天"已经变成了使用微信的比较小的一部分了。刷朋友圈,用微信支付,查询各种服务号公众号等等。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微信一直只在移动端上发力,尽管在Mac上以及网页端都可以登录微信,但是却只能使用聊天功能。用户生产和发布消息的能力都被限制,最方便的只有对公众号链接的转发。朋友圈中的点赞也需要点击两下,而在微博或者Qzone中这个操作只需点一下。

很早以前用微信的时候,微信还主打过“摇一摇”以及“附近的人”这种功能,后来则比较明显地转向了熟人社交。加微信号基本上跟加手机号到了同一个级别,毕竟跟每个用户分组设置权限是少部分处女座强迫症患者才会去做的事情。微信在分组以及标签等设置上如此难用,估计也是希望用户把好友控制在熟人以内。这样在这个软件里能得到的东西才是足够"有效"的。

微博(Weibo)

虽然很早以前有过唱衰微博的说法,但是微博从新浪分拆单独上市之后似乎还继续在增长。

微博最重要的用途就是关注公众人物以及公众媒体。如果只是公众账号的话,微信做得相当好,不仅可以对话,账号可以推送,还有按钮作为快捷方式。但是对于不定期发布消息的公众人物来说微信推送次数的限制是很不利的。从使用场景来看,用户在移动端和PC端都有从中获取消息的需求,这是其优势,但是也意味着使用频率总体来看是不高的。

既然是关注,也就代表着普通用户产出消息是不多的,转发占据了巨大部分。一是熟人中使用微博的并不多,并不能让人足够想去分享,二是普通用户没有话语权。普通用户产出消息多数是出于吐槽的目的,或者分享给特定的人。微博之前有学习G+添加权限功能,但是对于我周围的人来说,“好友圈微博”仍然是比较稀少的。

人人

这是我忍不住想要唱衰的一个社交网络。很早以前我们会把他称作中国的Facebook,但是现在来看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儿。

使用人人用户主要是高中生和大学生,从这个角度看,它以前的名字“校内”还是很恰当的。改名叫校内其实就是因为它想覆盖更多的用户群体,却不知道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家长都会被拒绝在"好友"的门外。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人人网就是对于自己教育经历的一个拓展。

使用人人的时候大部分人愿意发声,被转发往往却是“段子手”们才有的待遇,但是至少它的氛围决定了大部分人愿意产出消息,谁都有可能成为那个“段子手”,当然这仍然是被线下的“地位”所决定的。

人人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应该内容产出的问题,真正的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并不多,知名学生人物影响也有限,普通用户发布消息的积极性也不算高。身边大量的同学开始用知乎,豆瓣等基于兴趣或者知识的社交网络。

人人的运营也比较混乱,V7版本出现后各种乱七八糟的广告迅速攻占版面,网页端凌乱,移动端臃肿迟缓,用户体验非常糟糕。

当然大部分人仍然在书签里放上一个“人人网”,然后隔一阵子看一看,毕竟很多人只有在人人上才能联系到,但是它已经不是以前那个让人忍不住刷上很久的那个人人了。

豆瓣

身边豆瓣的活跃用户并不多,归根到底应该是文艺青年不多。但是很多人都有豆瓣账号,并且有保持更新阅读,影视等方面的记录。

豆瓣近期在移动端上发力,豆列开始被大家广泛认知。于是朋友圈里也出现了一些来自豆瓣的推荐。

豆瓣是个有逼格的网站,连广告都让人讨厌不起来。

知乎

有很多原来在人人上活跃的用户转移到知乎。这些人原来就喜欢谈论一些知识性的东西,到了知乎后有更大的舞台会更愿意表现。

当然身边的人里绝大部分都是纯粹的阅读者,知乎里面有很多看起来很有营养的内容,可以看却写不出。闭嘴确实比抖机灵更适合这个社区里的大部分人。

知乎里的产出者主要是已经工作的有丰富社会经验与学识的人,以金融与互联网业从业者为主。对于学生来说,还有很多被称为“大神”的好友,集中于清北两校,既有竞赛党,也有大学里的学神,这些人也占据了很多周围的人的动态。

总的一点看法

QQ和微信是目前最主要的社交网络,主要是他们能够覆盖足够多地场景。从点对点,点对面,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社交手游到移动支付,轻度办公如PPT讲解传输文件,媒体分享,购物等等等等。

除此之外,微博主要是获取公众的信息,人人主要是延拓教育经历,知乎是基于知识和兴趣的社交,豆瓣是基于兴趣的社交。尽管他们的使用频率可能相对QQ与微信要低上不少,但是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他们更加倾向于获取信息而不是产生信息,这些基于共同点的社交会是更加吸引人的。至少在这些平台上的广告会是更加有价值的。

而对于我们这些用户来说,QQ和微信仍然会是稳定的社交网络,除非出现重要的技术革命导致腾讯落后。其它基于兴趣或者经历的社交网络只是一个时期的产品,当然自然会有后人接着用,但这种流徙的方向毕竟有可能改变。

四 : 一个上海本地人眼中的上海-繁华背后的苦涩(转载)

本文标题:一个日本人眼中的中国-一个电商人眼中的2014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0004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