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国际家居网总编辑黄相如谈web3.0
15日看到李开复的语言——web3.0将以网络化和个性化为特征,本人表示赞同。但Web 3.0究竟又是什么?根据柏内兹李所描绘的蓝图,自Web 1.0时期便采用的mark-up网页语法,将能透过网络渗透到无数个规格一致的资料库,进行交互参照(cross-reference),提供使用者更为完善的资讯,简单来说,便是举一反三。
举例来说,用户在网页上点选即将参加的讨论会网页连结,这个动作看似简单,不过却能将讨论会时间、地点的资讯同步传给用户所持有的PDA;讨论会地点的经纬度、高度,也将传到用户的GPS卫星定位系统,而与会来宾资料、生平背景,也将一并传送至即时通讯软体上。
诚如柏内兹李所说,大家都在问Web 3.0是什么,尽管业界仍无法提供具体描述,不过他替Web 3.0下了一个注脚:把Web 2.0所有的东西重新整理,结合语义网络和庞大资料空间,所产生的无以计数的资料来源。
Web 3.0结合网络、网页、超连结、媒体与资料库,更加聪明,能自动传递比今天单纯浏览网页更多的讯息。此外,它同样也不是一种规格或技术,而是网络演变过程的一种通称,代表网络在演化发展之际与用户互动的紧密结合。
web3.0网站内的信息可以直接和其他网站相关信息进行交换和互动,能通过第三方信息平台同时对多家网站的信息进行整合分类。Web3.0用户可以在互联网上(不是在web2.0网站系统内)拥有自己的数据,并能在不同网站上使用。完全基于WEB,只须用浏览器便可以实现复杂的系统程序才具有的功能。
Web3.0就是所用用户产生所有内容通过所有计算机参与计算,为所有用户服务。强调了分享,共同参与,跨平台全球化的思想,正式光芒所倡导的分享、共赢、光芒四射的理念。
Web3.0的核心就是强调全员参与,全球用户为自己生产内容,全球计算机参与同一任务的计算,且通过PC、手机、PDA、IPTV等一切终端向用户发送内容,如果说Web1.0是跨越了时空、国界的概念,Web2.0是跨越了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概念,那么Web3.0就是已经跨越了终端的界限,真正实现了平台的大融合,资源的大融合,用户的大融合,用一个商界非常熟悉的词来概括就是“资源整合”,实现整合的前提就是规模效应,从小的整合达到规模效应,再进行大的整合,实现真正的“扁平的世界”,而Web4.0则是实现了真正地域时空的分布式融合,是更高层次的跨“平台”,跨越了个人与公众的界限,跨越了虚拟与现实,最终实现人类思维的“大融合”!
很多关于Web3.0的尝试已经出现,但这些尝试要聚合起来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的Web3.0就像一堆碎石,等待着被整理成一条畅通的公路。回想20年前,还没有Google,一套开放的标准和带宽让今天这个新世界成为可能。我们在今天描述Web3.0,就如同当年在互联网诞生之前的世界里想象Web1.0一样。
二 : 论WEB3.0与SNS 预言网络未来30年走向
前言:
习惯了每天早上起床打开电脑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站长社区,习惯了每天看着一群人在这里高喊网络发展口号,习惯了冷笑面对每一个标题。
在4.21之前康盛创想内测UCM程序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SNS理念的时候,我和一大群人争论着SNS真正的价值所在,戴志康面对如潮水般的指责,发表了5年站长之路一文,阐明真正的网络发展在于社交,在一年前,戴志康的观点是社区化才是网络发展趋势。
UCM发布之后,的确与内测相比做了修改,我很满意这种修改,但使用结果和很多站长一样,不尽满意,更多时候UCM变成了站长的个人秀。
昨天登陆ECSHOP站,发现已经导向了康盛创想的公司网站,在产品中我发现了ECMALL,马上查相关资料知道这是即将发布的C2C多用户商城系统,深思后豁然开朗,佩服康盛创想的战略眼光。
而作此文,一是为了阐明真正的WEB3.0含义,二是为了预言校内网(SNS)的灭亡,三是预言网络未来30年走向,文章观点或许与大众观点不尽相同,但绝不是向全网所谓的评论家们开战,而是一种探讨。
本人是大二学生,有考虑不成熟之处,尽请谅解。
一、网络与工具
记得在高中的时候,特别痴迷于建站,那时候什么都不懂,第一个站点是用2000X的系统做的,其实就是傻瓜建站,和现在的5D6D论坛系统差不多,但多少接触了一些代码,第一次对网络有了一些了解,高考后在一家小型网络公司任职,是以城市论坛为主的,我的工作是采集本城市素材,并将这些素材发到论坛上,同时有上百个马甲号每天参与灌水活跃气氛。
那时候没有接触程序,但看到老板电脑上FTP传文件的场景,觉得特别神秘,在即将离开时,终于知道虚拟主机,也知道了DISCUZ程序。
随后不到两个月时间,我学会了建站,并在2006年9月建立了到一个论坛+博客社区,也就是戴志康在那时鼓吹的社区。
这就是工具的魅力,虚拟主机的出现让低成本网站有了可投资前提,而大量的源码和建站程序为站长们提供了切实可用的工具。
现在朋友们找我做站,我一般不收费,实在无从收起,找一个源程序,传上去,做修改,不到半天时间,但一位朋友对我说,隔行如隔山,收费是无可厚非的,尽管如此,我还是对所有有兴趣建站的朋友讲述什么是建站,告诉他们虚拟主机和源程序的概念。
切入正题,工具,造就了网络的无限发展。
2000年左右,一种叫BBS的网站风流全国,2003年,博客开始大行其道,2004年,视频网站开始发力,2005年,淘宝、易趣拍拍成为电子商务主流,2006年,SNS社区开始烧钱,2008年,将是?
康盛创想告诉了我们答案。
这里插入一下新浪网,新浪是当前门户老大,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它用的程序,各频道90%以CMS新闻为主,视频、博客、商城、论坛加以辅助。而几乎所有的门户都是这一套,并没有突破。 但我们惊奇的发展,原来门户网站有的一套,康盛创想都提供了(SUPE7.0和ECMALL即将发布),也就是说,在康盛创想提供的程序组合基础之上,加以模版统一美化,我们任何一个站长都可以做一个门户网站了。至少在工具上可以这么理解。
但康盛创想还有UCM这一个绝招,新浪的大,也是它最大的劣势,新浪无法把各频道的人气聚合起来形成一个拥有数千万会员的大用户中心,谁在论坛发了相当精彩的文章,博客用户不知道,很好一件商品,论坛和博客用户也无从知晓,但康盛创想的UCM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不难看出,康盛创想已经明白了真正的利润,不是来自于用免费程序的个人站长们,而是敢于大投资的网络企业家门。但对个人站长而言,是好事也是坏事,好在有更多的程序选择,坏在让仅有的人气也分流了。
康盛创想的员工一直说,工具是死的,人是活的。
二、SNS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校内网大行其道,最近融资成功,为什么陈一舟一方面大喊校内是中国的FACEBOOK,市值千亿,一方面却只融十几亿人民币(占30%股份,校内总市值不过80亿)?关键还在于康盛创想发布了UCM,而导致他做这一决定的动力还有逐渐消沉的新注册用户和活跃用户,目前是5月,新生早已老了,新的新生还没到,我是大学生,知道现在的大学生说白了就是小孩,玩新鲜,过了半学期马上也开始走中庸,对什么都不关心了,我身边的几个朋友,经常上校内找女生,但现在也上的少的,当然,更多的朋友只是注册一下,几乎就不再登陆了。
说正题,SNS的含义是什么?说白了就是社交,仅此而已,其实每一个熟悉校内的人都知道,当找朋友到一定程度,就几乎没事可做了,我那几个找女生的朋友,估计已经将学校的女生们都看完了,现在也无事可干,单纯的SNS提供给了网民什么?仅仅只是虚拟意义上的社交,苍白无力。
校内网之所以走这么久,是因为实名制造就了真实的含义,真实的社交。但,社交最大的局限就是当自己的关系网络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难以再发展,并且侧向于帅哥美女的发展,其余人,统统站一边。
非帅哥美女上校内绝对是痛苦。帅哥美女上校内快活也不过三个月。
校内网以后的发展可能成曲线型,9-1月是活跃期,然后迅速沉寂。说白了校内在一个用户注册三个月后再也没有任何办法粘住他。校内标榜几千万注册用户,其实不到0.5%的活跃率。校内其实就是庞 大 的空心塔。
可以预见,校内网发展到一定程序,将沦为一般的交友社区,当然,这是在校内本身不做任何动作的前提之下的。
陈一舟在最后一刻还赚了日本几亿美金,值了。
一起网等新的SNS社区也很苍白,对着一群老朋友连续几年,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写日志发照片,谁都过不了这么无聊的生活。
而没有实名制和真实头像做依托的SNS(UCM)社区,根本无从谈发展。
SNS,只能算是WEB2.1。单纯的发展只能走向灭亡。当然,如果新浪等大型门户(本身各频道已经聚合了大量人气)用SNS做补充的话,如果操作得当,将迅速形成庞大的网络聚合体,所向无敌。
三、什么是真正的WEB3.0
UCM程序出来的时候,一群所谓的评论家们大喊WEB3.0时代到来了,记得搜狐推有声有色博客的时候,也高喊WEB3.0,在这个时候我只能冷笑。
WEB1.0以单纯的看为主,WEB2.0以社区交流为主,WEB3.0呢?
当看到ECMALL多用户商城系统的时候,我兴奋了,我马上开始想到可以重新把网络也作为主脉络来发展了。我之前的大学社区由于人气达不到我满意的程度被我关了,现在数据转换到生活社区上来本来就准备那么放着的,以为网络在这几年不是我们个人站长该碰的。现在我兴奋了,为什么?因为我知道我可以重新聚合起用户来。
做大学社区的可能都做过宣传,发传单等,但没有什么效果,那是因为无论我们传单上怎么写,也吸引不了同学们,因为它太虚了。商城系统可以算是非虚的。这里不谈我准备再怎么在网络上发展,看客也不要在这里笑话说就凭一个商城系统想聚合大学人气是异想天开。
其实贯穿其中的,就是实与虚。真正对大家生活有用的网络工具,才能让我有底气。
可以预见,WEB3.0将是以生活实用性为前提的。
哪个网站能真正为用户提供实用的生活服务,将现实与网络完美结合起来,才会粘住用户,才会真正发展,而这种生活服务绝不是简单的订餐服务等,而是更高意义的,他可以通过该网络实现某些生活要素的。实用性与现实结合起来,达到用户离不开的地步,那WEB3.0时代才真正来了。
这里不再就WEB3.0写太多,毕竟离我们太远。
四、实效的网络营销
当今中国,真正懂得网络营销的人是史玉柱,其余的人都是习惯坐办公室操控网站的白痴。谁能把网络与现实结合起来营销,谁就能占领网络市场。
重庆订餐网的谁谁倒闭了,看完文章后我惊奇的发现在送餐与统计这个环节上竟然是给餐厅做的,重庆的餐厅老板根本没有网络常识,也难怪会倒闭。
我在去年操控电子商务,把城市里商家的商品摆到网上卖,对商家,每月100元的加盟费,其余任何事情我们代劳,对客户(学生),网上下单即可,送货取款的环节是我们的人完成的。但失败了,我们没有技术力量把商品的详细资料(很精美的图片、详细介绍)录起来,刺激不了客户的购买欲。 也没有资本启动宣传。
谈网络营销,为什么当前的网络研究专家门之会网络推广,不善于离开办公室谈实际推广?
中国网民数亿,但很分散,就一个网(门户网)而言尚且分布在不同的频道,就全网络就更分散了,有的人只聊QQ,有的人一般只上一个网,想把这群人聚合起来太难了。
但中国网民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在网吧或家里上网,一个网吧100个上网者在网络上做不同的事情,同样的成本,想把这100个网民拉来,网吧宣传要比网络宣传强100倍。
我07年3月做大学社区那会,之前先把周边十家网吧搞定做网站默认首页(网站上帮网吧宣传),效果出奇的好,4月是流量、会员注册量、日志帖子数最大的时候,随后谈广告,说我们的网吧默认首页,在9月开学前网站签了8000元的广告合同,一个季度一个包年广告合同就带来了5000的收入。这在大学社区中应该算是罕见的了。达到这样的成绩,不是网络方面有多好,因为团队懂网络的就我一个,其余成员都搞营销。
史玉柱说,我一款游戏把金山的全超过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征途网络是全新的网络游戏,在此之前没有任何网络人气基础,但金山还有毒霸WPS词霸等基础用户,搜狐是门户,聚合了大量人气,再出游戏,结果一季度就赚了几千万美金,网易是门户,做游戏大赚。
反观校内网,把大量的钱投在技术上,而在营销这最重要的一环交给了一群把握不准的校园大使们去做(现在的大学生都是庸才,让他们做事等于白做),也难怪发展受阻。
可以说,有用户就有钱赚,但史玉柱借助他的地面网络营销战略,比门户网站的人气还要强悍,赢利更是惊人,我们可以这样说,地面网络营销,才是真正的网络营销,现在当前中国网络基础化发展的今天,地面网络营销才应该是主流。
为什么刚才就WEB3.0没有谈太多?因为还没有到时候,当前没有谁有强大的地面营销部队和网络资源的结合体,所以无从谈起WEB3.0。
五 、网络未来30年走向
微软为什么强大?因为他提供了计算机的基础。
??为什么是第二个微软,因为他提供了用户通过网络解决现实问题的平台。
我相信只要明白这个道理,战略家敢投钱建立覆盖各城市的服务网点,必然成为第二个微软。
由于所持项目有极大的可复制性,这里暂且保密。
但我敢说,未来30年,网络必然将于现实结合起来,任何习惯呆在办公室的网络企业家门都将走向灭亡。
六 、我的梦想
我只是一名大学生,但现在却恨透了大学这个词,大一下学期开始做网络,操作校园DV、搞电子竞技,建立了不错的团队,但内部出问题,失败,大二上学期开始做报纸,免费发的,吸引商家广告,于此同时做我上文提到的电子商务,由于团队营销能力不足和技术能力不足,没赚到钱,这学期做报纸月刊,但收费的,16版彩版和环球时报一样,15元/年向学生收费,但学校以政治色彩浓取缔了。
由振兴民大(我的母校,内蒙古民族大学,我家乡是湖北)的单纯大学生,到一心创业的商人,我是被逼出来的。
我的实践告诉我,现在的大学生们多半是相当贱的,话说的严重了一点,但我敢说现在的大学生已经没有几个再有梦想了,吃喝玩乐玩女人是专长,攀比打扮泡帅哥成为习惯,除此之外就是死学习走中庸之道什么都不关心的书呆子。
我遗憾每个人在大学前都满怀理想,但进入大学后却丧失了人性(主观能动性)。
这一点理解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难,就很好理解了。
我建议广大学生站长不要再在大学社区上投钱投精力,为了50个活跃会员不到每天200个新帖不到去投资那么多,是相当不值得的。大学生站长是最有激情的一群人,把梦想寄希望于网络是错误的, 只 会越来越累,我希望所有的站长们放弃大学社区,转为做实业,或许更有发展前途,等资本累积到一定程度再去涉足网络吧。
我的QQ51908645。欢迎探讨。
三 : 一样的网络营销,不一样的营销web2.0
现在的营销活动要求越来越高了,以前的商家全都是要求做到广撒网,大量捕捞,网下去了,如果撒对了地方,鱼儿很快就回来了,因此可以大丰收。如果这地方没有鱼,商家无论织上多大的网,得到的结果总是入不敷出的。
所以现代营销活动要求精准,提倡精准营销,提倡营销2.0等一系列的逆向思维的营销,要求达到的就是减少开支,减低成本。
网络营销一直都是一个新词汇出现在课本,出现在网络上,到底何为网络营销,怎么样才能作好网络营销,大家一直都众说纷纭、意见不一。通俗一点把建立和利用互联网进行的营销活动就叫做网络营销。互联网也是一个小小地世界它有它的规则,有它自己的玩法。一般的商家很难用好它是因为缺乏这方面的概念和先例。网络营销其实是做逆向营销,营销2.0的绝佳的媒介,通过精准化概念使得营销活动的回报在现实中得到回报。
商家总是认为网络营销太玄乎。其实不然,网络营销中的新概念营销2.0走的是一条逆向思维的道路,从小到大,一次一次的拉动式眼球效应把所有的顾客群拉了过来。
先从社区到知道,从文字到图画广告覆盖网民周围的总是品牌和商品的包围,从口碑中知道了一个产品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这些使得网民离这些商品越来越近。从中找到自己想要的。
营销2.0同样利用这各式各样的手段来创造新的营销模式,使得营销从小到大的蔓延着,现在观众中传开了,传好了营销才能做的好,产品才能卖的好。
乱花渐欲迷人眼,营销多了不妨试试利用网络营销的营销2.0方式,来创造一下新的价值吧。
四 : 用Web3.0引爆网上零售
对话:前亚马逊公司首席科学家韦思岸
《电子商务世界》主编 赵廷超
酷爱思考的韦思岸最近发明了一个新词:me-business。这位曾担任亚马逊公司首席科学家的德国人现在在一家名为BV.Captail的美国投资公司做顾问。在亚马逊分析消费者心理以及投资Web2.0网站的经历让他越来越坚信:未来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一定是更加推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购物行为不过是人们交流的结果之一而已。在未来,谁能更透彻地理解这一点,谁就能取得成功的先机。
什么是me-business?
“未来的电子商务不再是关注商品,而是关注人。在电子商务领域内,惟有那些深刻理解这种精神的人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赵廷超:起me-business这个名字,是因为你觉得未来每个人都可以做网上零售吗?
韦思岸:这要看如何定义网上零售。从现在来看,网上零售包括B2C和C2C,但这个界限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了。以C2C为例,过去人们认为C2C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购物。其实C2C不单单是购物,还包括某人买了东西以后到BBS里去讲自己的感受,这种交流的过程也很重要,这也就是e-business到me-business转变。
赵廷超:你所倡导的这种趋势其实目前在中国已经得到了印证。对于目前在中国国内增长乏力的当当和卓越,很多人建议他们应该收购豆瓣这样的网站,因为这类网站可以给他们带来足够的流量。
韦思岸:过去我们的思想是非A即B,也就是说不是线上的书店就是线下的书店。但我们后来发现应该把大家的观念再往前推一步,突破这个限制。因为人们对书的需求不再是购买的需求,还包括交流的需求。豆瓣网就是因为发现了这个需求才会如此成功。也就是说,线上购买还是线下购买已经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人们需要一个充分交流的地方,在这个地方,买卖的出现已经成为偶然行为。两个人交流的结果可能是做成了生意,或者只是传送了一个文本文件。
赵廷超:如果说网上零售发展的第一步是价格优势,那么第二步就是你刚才所讲的“交流”优势。现在很多中国的网上零售商更多地还停留在第一阶段,你认为这是他们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吗?
韦思岸:对,我认为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原因。如果一个CEO只看到冰山一角,而没有看到冰山全貌,那么他注定要失败。
赵廷超:现在中国国内的传统零售商开始涉足电子商务,比如国美、大中都开设了网上商城。在运作中他们面临一个问题:为了吸引消费者网上购买,他们的标价比实体店低,但这样做却伤害了实体店的利益。
韦思岸:我前一阵一直在和德国零售业巨头麦德龙的总裁交流,他们现在也想开拓电子商务,但态度还不坚决。对他们来说,电子商务是一列飞驰的火车,而传统零售的发展非常慢。他们的问题是选择跳上这列飞驰的火车还是加速自己原有的步伐。与亚马逊这类纯粹做电子商务的零售商相比,传统零售商在供货渠道上更有优势,但他们也有自己的问题。这类问题是亚马逊根本没有的——那就是怎么把线上、线下两块业务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其实我觉得传统零售和线上零售所带给消费者的感受完全不一样,各有利弊。传统零售的氛围更好一点,而在网上,一个很大的优点是人们可以自由发表他们的看法。比如说,我在网上购买了一部心仪的微型手机,就可以马上和很多朋友们分享感受,而且周围的很多消费者都是这方面的专家,这在传统零售中根本做不到。这时的消费者根本不会在乎是否真的多付了2%~3%的价格,而是在乎能不能买到这样的手机并和朋友分享。所以,传统零售商要想涉足电子商务,应该把目光放在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上,而不要动不动就降价。
赵廷超:价格和服务对零售商是个两难的选择。因为也会有一些消费者,他会在网上与人交流,但却会在线下成交。
韦思岸:你说的这种现象有可能出现。但网上零售商不能因此放弃客户服务,因为这项服务对消费者是有粘性的。比如我买了佳能的相机,希望和别人交流。这时我写信或者打电话给佳能,人家根本没时间理我,但其实有很多照相机的发烧友非常喜欢和我交流对照相和相机的想法。未来电子商务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一个平台,让人们把自己的热情带进来。粘性带给平台的价值是永久的,而价格只是短暂的。未来的电子商务不再是关注商品,而是关注人。在电子商务领域内,惟有那些深刻理解这种精神的人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关于Web3.0
“如果你的意见可以参与到网络讨论之中,却还不能和其他用户互动,就不能称为Web3.0。”
赵廷超:你作为BV.Captail的代表投资了校内网,这是一家照搬美国Facebook的网站。用户对象同样是面向校园用户,服务上同样是学生通过每个学校的E-mail地址登录,并能够通过这个服务来建立个人档案,登记课程,并且学生之间可以多种方式互联。但Facebook称自己是Web2.0网站,你为什么要把校内网定义为Web3.0网站?
韦思岸:我想这是每个人界定方法的不同,我认为Facebook和校内网都是Web3.0公司。Web3.0与Web2.0是不一样的:Web3.0的公司提供了交互的可能性,而Web2.0的公司没有提供。在这两个阶段,人们都可以在网上写自己喜欢的东西,但如果你的意见只可以参与到讨论之中,却还不能和其他用户互动,就不能称为Web3.0。比如说del.icio.us.(美味书签)和Flick,del.icio.us是一个收集网址链接的平台,用户可以在每个网址后设置自行定义的Tag(标签)。在2003年向公众推出后大受欢迎,Tag的技术和理念也因此声名远扬。但遗憾的是,del.icio.us没有用户之间的互动;而Flick作为一个图片交流网站就可以互动,用户不但可以写出自己的意见,还可以和照片拥有者本人联系。
赵廷超:从商业模式上看,你会不会觉得eBay是一个Web2.0公司,而亚马逊是一个Web1.0公司?
韦思岸:我认为这两家公司都具有Web1.0和Web2.0的特征,相比之下,亚马逊的Web1.0特征更明显一些,而eBay甚至已经具有Web3.0的特征。亚马逊尝试通过允许人们在网站上做属于自己的页面来实现Web3.0的特征,不过人们不能在上面实现互动,这就是亚马逊的限制。
赵廷超:你怎么看待对Web1.0、Web2.0以及Web3.0的投资?
韦思岸:投资一个Web1.0公司会获得稳步增长;投资一个Web2.0公司,人们一开始会非常热衷,比如大家都开始写博客,但慢慢会淡下来。但如果你有一个Web3.0公司,人们会很热衷于他,以至于你闭上眼睛,再睁开就发现他很成功了。比如说现在在中国很风行的百合网,一下子就拥有了700万会员。
赵廷超:你不觉得只收会员费这种盈利方式过于单一吗?
韦思岸:从现在来看,我觉得这种盈利方式还是不错的。因为世界本来就透明而简单,人们觉得有价值就会付钱。在未来会有更多的附加服务出现,比如如果你付钱就会知道谁在看你的页面,谁在一直关注你。还有就是网络经济的主要来源——广告。人们可以竞价,把自己想要发布的信息做一个广告。在这方面,做广告的人能够看到广告的切实效果。
赵廷超:BV.Captail投资的del.icio.us.(美味书签)在服务上受到那么多人的追捧,却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而以2亿人民币卖给了雅虎,你不觉得可惜吗?
韦思岸:坦白说,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我感到很遗憾。但我想我们应该留给Web2.0以及Web3.0更多关于盈利的思考时间。作为新生的模式,有时最终的盈利方式和人们最初设想的并不一样。从另外一个角度说,雅虎能够收购del.icio.us.这种标新立异的公司,说明他已经认识到Web2.0表达方法的优势,这对网络公司的发展非常重要。
韦思岸对三组竞争的回答
关于外国的互联网公司为什么在中国失败
我曾经在中国遇到过一些狂妄的家伙,从他们的话语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外国互联网公司为什么总在中国遭遇滑铁卢。在香格里拉饭店的咖啡厅,这些人大吵大嚷,觉得什么都不好,而我只是想在那里吃早饭而已。他们还自以为是地说:“我们在斯坦福读过书。”我说:“哦,实在对不起,我在斯坦福教过书。”那些人又说:“我们是Google的股东,我们现在很有钱。我们在中国雇了一支团队,这支团队就可以把中国征服了。”我当时真是哭笑不得,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滑稽的事。如果把这种人和马云这种知道如何和人打交道的人相比,你就知道问题的答案了。
关于亚马逊和eBay的比较
从创新的角度来看亚马逊是一个科技性很强的公司,杰夫在科技创新方面很强,他经常会有一些很好的想法。但亚马逊的发展方向灵活多变,不确定性很大,就像一个冲击力很大的火箭一样,它可以飞得很高,但也可能坠毁。而eBay则像火车一样稳健,它基本的发展模式已经不会再改变了。因此无论谁来开这辆货车,华尔街都会觉得没问题。
怎么看待亚马逊中国(卓越)和当当的竞争
在西雅图的亚马逊是一个科技公司,但当当只是一个公司做出一个网页,然后在上面卖书而已。从表面上看,这两个公司差不多,但实际上相同的只是表面上的1%。差就差在他们对供应链上的信息掌握程度不同。在我们比较两家公司时,重要的是要看表面行为背后的创意是什么。有些公司在一阵风吹过后往往经不起变革,倒下了,但有些公司在风吹来的时候,反而可以被吹得更远。
本文标题:web3.0与网络营销-国际家居网总编辑黄相如谈web3.0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