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有趣的逻辑推理-逻辑管理的十一大精髓

发布时间:2017-10-04 所属栏目:有趣的逻辑推理题

一 : 逻辑管理的十一大精髓

  导语:管理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社会活动和最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精髓要义历来见仁见智,分歧颇大。例如,中国儒家以“仁”为精髓,进而演化出“礼治”“德治”“人治”等管理主张;墨家以“兼爱”为精髓,进而演化出“非攻”“尚贤”等管理主张;道家以“道”为精髓,进而演化出“无为”的管理主张;法家以“法”为精髓,进而演化出法治的管理主张,等等。各家虽对管理精髓的看法有所区别,但目的皆求治国兴邦,值得点赞。

逻辑管理的十一大精髓

  时下,诸多政治家、理论家、企业家或是学者对管理的精髓亦有不同的见解,在此,我们暂且抛开分歧不论,试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简要分析以下几个逻辑。

  逻辑一:

        管理是为了提高生产力,任何不以提高生产力为目标的管理都是玩弄权术。学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同志都知道,生产关系适宜才能提高生产力。从此角度讲,管理的过程就是调整生产关系的过程。

  逻辑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三个要素。三要素中,劳动对象是定量,劳动者和劳动工具则是变量,是决定生产力高低的关键因素。比如,钢铁厂的劳动对象是铁矿,劳动者是工人,劳动工具是炼钢设备,如果工人积极性高和炼钢设备技术先进,就能提高生产力。此即说:工人积极性和生产技术是提高生产力的根本途径。除此之外,孰能找到提高生产力的第三种途径?

  逻辑三:

        可以通过购买先进技术设备提高生产力,但你能买到的别人也能买到,大家都能买到就谈不上提高生产力。若想拥有别人买不到的先进技术设备,只能靠自主开发。要开发先进技术设备,前提是技术研发人员要有创造性,但没有积极性就不可能有创造性。故而,激发人员积极性是提高生产力的根本所在,也是管理的真正目的,而不以激发人员积极性为目的的管理毫无现实意义。

  逻辑四:

       人员积极性源于何处?话说思想是行动的向导,人的行为积极性受大脑意识指导,意识不积极,行为肯定不积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而物质性的东西对人来说最终都会演化为利益,故可得出一论断:物质决定意识、利益决定行为。利益决定行为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属一原理。就此而论,人员积极性源于利益。所以,管理工作必须以利益为支点,任何不以利益为支点的管理效果只会昙花一现、譬如朝露,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治民之要在乎因民之利而导之”。

  逻辑五:

        或有人不同意“利益决定行为”的论断,但利益有物质利益、精神利益之别和眼前利益、长远利益之分,若能从此角度深入分析问题,相信就容易理解。

  逻辑六:

       利益映射到人的心理活动上,就是对“利”与“害”的考量,利则趋之,害则避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趋利避害”。趋利避害是什么?趋利逻辑和避害逻辑是人脑三个自然逻辑中的两个,是人的自然天性,简称人性。趋利避害不仅是人的天性,也是所有动物的天性。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管理工作就是要遵从“趋利避害”的人性规律办事,这也是古今中外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无论如何创新演变,有一个主题是亘古不变的——奖惩。

  逻辑七:

        管理实践种有种现象:有人在奖励面前“清心寡欲”而无所作为,有人在惩罚面前“临危不惧”而胡乱作为,以致工作上毫无积极性可言,这貌似与趋利避害的人性不符。其实,这不是与人性不符,而是管理工作不科学而缺乏激活人性的因子,如同一桶汽油缺乏火星点燃一样。

  逻辑八:

        激发人员积极性的过程就是激活人性的过程,也是解放人性的过程。邓小平同志曾把社会主义的本质定义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很多人对此理解不透,特别是对“解放生产力”的理解尤为迷糊。其实,只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看作“解放人性和发展技术”就能准确理解和深刻把握。解放人性是什么?解放人性是管理的本质。要解放人性激发人员积极性,就必须释放激活人性的因子,这个因子是什么呢?

  逻辑九:

        常言道“不怕没机会,就怕没准备”,但现实往往是“看不到机会,就不会准备”。机会是什么?机会就是激活“趋利”人性的因子,看不到获利的机会,谁会持久地积极工作?与机会相对应的是危机,危机则是激活“避害”人性的因子,“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就是危机激活“避害”人性的典型例子。当然,在管理工作中,机会和危机本身是统一的:失去机会就是最大的危机。因此,激活人性的关键因子是机会,而且这种机会必须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现实的、量化的机会,而不是那种“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的遥远的、含糊的机会,机会太遥远、太含糊只会让多数人望而却步。

  逻辑十:

        当机会偏向于少数人时,多数人就会对机会无动于衷,也会对“失去机会”这个危机毫不在意,此时只能激发少数人的积极性。欲要激发所有人的积极性,关键是要做到四个字:机会均等。机会均等是什么?机会均等是公平的基石,公平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单位、一个组织或是一个企业发展进步的基石。美国史学家亚当斯在其《美国史诗》中说:“机会均等是美国梦的灵魂”。 吴敬琏同志说:“中国最严重的不平等问题是机会的不平等”。对在梦想道路上奋勇前进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机会均等”更能让人兴奋的了。“人不患寡而患不均”说的就是这个逻辑。

  逻辑十一:

        机会均等很重要,但机会的内容很多,比如学习的机会、培训的机会、休假的机会等等,但依照“事物由矛盾组成,矛盾分有主次”的辩证法观点,必有一种机会是位居核心地位的,是什么呢?劳动机会。如果连劳动机会都没有,就什么谈不上。劳动机会对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一个组织来说就是用人机会,招聘录用、晋职晋级、提拔擢升等都属于用人机会范畴。用人机会均等是什么?用人机会均等是管理的精髓,是化解一切管理难题的精要所在。

  无论对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来讲,或是对一个组织、一个单位、一个企业来讲,用人机会均等是其内部成员共同的期盼,也是最大的期盼,是激发内部成员工作积极性最有效、最直接、最持久的方法,也是促进内部成员自育成才和促就人才济济局面的关键所在。相反,如果用人机会不均等,就会诱发各种管理问题,而任何不以“用人机会均等”为药引的化解方法都是乱贴狗皮膏药,久而久之就会积重难返。

  此处特别强调一点,用人机会均等并不等同于公平用人,更不等同于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在一个单位组织中,就算管理者把最优秀的人才用起来也未必能够激发其他人的工作积极性。例如,弱不禁风的张三和身强力壮的李四擂台比武,如果未经切磋,裁判就直接判定李四获胜,此时,纵使裁判的决定再正确、再英明,张三和其他选手都不会服气,他们勤于练拳的积极性也会受挫,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类似于裁判的此等正确裁决现象在管理实践中尤为普遍,须引起管理者深思。

二 : (LSAT)逻辑推理部分的介绍和说明

逻辑推理试题共有两个部分,每部分有 24~ 26道试题。一般每道题都有一篇小的短文或对话,然后针对此短文或对话提出 问题。 短文或对话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哲学、文学、政治、科技、艺术、历史、体育等等。 逻辑推理试题主要测试考生的以下能力 ,
●确定中心思想
●找出推理中的假设
●从已知事实或前提得出合理结论
●确定推理的准则并将之应用于新的论证
●确定推理的方法或结构
●找出推理的错误及误解
●确定新的事实或论证对现有论证或结论的加强或削弱
●对论证进行分析

一、试题类型
逻辑推理实体的类型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1. 有关结论的问题:
the term "pit bull" does not designate a breed of dog, as do the terms "german shepherd"and "poodle. " it is like the terms "seeing-eye dog" and "police dog," which designate dogs ac-cording to what they do. if you take two german shepherds and place them side by side, youcannot tell by appearance alone which is the police dog and which is the seeing-eye dog.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main point of the passage?
(a) german shepherds can be pit bulls.
(b) pit bulls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other kinds of dogs.
(c) a dog is pit bull because of what it does, not because of its breed.
(d) german shepherds can function both as police dogs and as seeing-eye dogs.
(e) some breeds of dogs cannot be distinguished from other breeds of dogs by appearancealone.
答案(c)

2. 有关推论的问题
below is an excerpt from a letter that a medical school sent to an applicant:
we regret that we will not be offering you a position at our school. the committee has been forced to reject many highly qualified applicants because we must restrict our class size to fewer than 200 students.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logically inferred from the information in the letter above?
(a) only highly qualified applicants were accepted by the medical school.
(b) the applicant was considered to be highly qualified.
(c) the school had already taken its maximum number of students.
(d) most of the applicants were highly qualified.
(e) the qualifications of applicants were not the only factor affecting admissions.
答案(e)

3. 有关架设的问题
schools that train students in technical skills for a specific field of work are more successful,as measured by the percentage of students that gain employment in full-time jobs in the six-month period following graduation, than are institutions that teach a liberal arts curriculum.
technical schools have a student employment rate of approximately 65 percent, whereas liberal arts schools have a rate of only 56 percent. this difference reveals that technical schools are more effectively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providing education than are liberal arts schools.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is an assumption on which the above argument rests?
(a) schools will not accurately report information if they believe that information will re-flect poorly on them.
(b) the curriculum of a school can be evaluated by examining the number and types of jobplacements achieved by its students.
(c) the percentage of students that gain employment following graduation is a measure-ment of that school s ability to provide education.
(d) the sole function of education is to help students gain employment.
(e) technical schools and liberal arts schools serve different educational purposes.
答案(c)

4.有关加强(strengthen)论证的问题。
journalistic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is falling victim to its own efforts to justify its existence.critics believe that garner respect from their readers by ignoring objective description in favor ofapinionated commentary. any new work is given the briefest of summaries, and then mercilessly:arved up in an effort to divine its deeper meaning. but the best journalist simply presents facts and allows his audience to decide their meanings independently. critics should convey the truest
possible form of the works in question; let the art, and not the art critic, speak to us.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best lends support to the argument presented above?
(a) liberals make all new work available to the interested public without regard to critical opinions.
(b) because space is limited, it is not practical to reproduce completely every work that is criticized in print.
(c) writers would likely alter their style if they knew that their works would simply be read

三 : 创业网红幕后推手:爱投有逻辑的叛逆者 会考虑明星效应

  前段时间GQ的一篇报道《17岁CEO王凯歆:风口少女的神通与孤独》把神奇百货的CEO王凯歆推到舆论面前。在文章中,她被描述为一个“神通”、“乖戾”的少女。昔日的创业明星被拉下神坛。

  同时,王凯歆背后的推手也出现在公众面前——创新谷,一家专门做天使和早期的创业孵化器,位于深圳南山区蛇口工业六路蛇口基地。和蛇口自贸区代表的创新精神一样,他们极擅长挖掘、投资年轻的创业者。

  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前,朱波刻意强调了一下自己的头衔,他是“创新谷和追梦者基金的创始合伙人”,随后兴冲冲地罗列了他们看到的一些“聪明的年轻人”:王凯歆98年出生、“超级课程表”余佳文90年、“礼物说”温成辉93年、“兼职猫”王锐旭92年、“次元仓”钱勇93年…这些全都是朱波投出来的项目。

  巧合的是,这些“明星项目”都曾被大量曝光过:余佳文因为口出“要拿一亿元分给员工”后“认怂”,而被口水淹没,同王凯歆一样是因为一档视频节目“火了”;而兼职猫的王锐旭更为传奇,他曾被请进中南海深入交谈过,在那之后用户数飞速增长。

  这些大众熟知的项目多数找到了很好的接盘侠。就在2016年初,王凯歆的神奇百货刚刚以25%的股份出让,换到了经纬中国和真格基金的1500万元的A轮融资。

  但在工商变更中,仍然只有创新谷和王凯歆两方的股权信息。创新谷100万元占股13%,王凯歆持有87%。我们不得不怀疑这笔投资的实际到账情况。

  

神奇百货工商变更资料图

 

  神奇百货工商变更资料图

  创新谷背后有一系列响当当的名字:2012年6月,创新谷由中国知名投资人龚虹嘉与互联网行业知名投资者朱波、周鸿祎、薛蛮子、李竹、包凡、陈宏、俞永福等人共同发起成立。

  但是据可查询的公开披露数据,在创新谷官网上罗列的35个展示项目中,“超级课程表”和“礼物说”是为数不多的顺利走到B轮的项目,上海广升已上市。

  相较而言,其他绝大部分项目略显落寞,没有了“明星创业者”加持,都在A轮上下晃悠、或仍旧停留在天使种子,等待着更多投资人的发掘。有些项目已经从大众视野中消失,根本查不到任何踪迹。

  对于“明星创业者”,创新谷另一位合伙创始人余波有自己的一套选人标准。

  “有逻辑的叛逆者是我们会投的对象。”余波说,“有逻辑的意思是,不一定初期有很清晰的商业模式。但这个人得足够聪明。商业模式可以等到他用户起来后再说。”

  王凯歆显然符合这样的标准。

  王凯歆还有一个标签是“辍学创业者”,但朱波从来不鼓励高中生辍学创业。他有一套概率统计算法:高中生创业成功的可能是百万分之一、大学生是十万分之一、普通人是一万分之一。朱波说,“天使投资人的工作就是要找到这些‘一’。”

  为此,朱波曾在多个演讲场合提到过自己的投资理论——TTP,T(Trend)、T(Thing)、P(People)。强调创业者、事业和风口。

  作为创新谷创始人,朱波的互联网投资经验丰富,早年留学美国,毕业后曾就职于美国运通公司、美国高通公司等大型企业。拥有二十多年海内外科研、管理和创业经验。他担任华为互联网业务总裁期间投资的暴风影音和昆仑万维已成功上市。

  朱波的朋友圈会被各种创业活动填满日程,爱好健身、在学吹萨克斯。

  “从早上六点半起来,八点前赶到会展中心做评委,下午赶到位于番禹老师那里练萨克斯。回到酒店真是身心乏力。明天早上还要飞去北京”;“天使投资是门艺术,而艺术是没有方法论的”;“这几天到处都是创业大赛”;“自美国回来的那一刻又进入了陀螺式的自传状态,从前天北京清华系创业大赛到昨天广东粤科长而言大赛,一直被创业者包围。”

  这些都是朱波最近的一些朋友圈感想,创业导师的形象已经呼之欲出。

  在接受采访时,他逻辑清晰。媒体给他贴上的标签包括:“天使投资界的搅局者”、“非主流投资人”、“最勤奋投资人”。

  朱波自己认为,“不论如何标签,我还是我”。在给其他创业者投资时,他遵循的也是这套TTP投资逻辑,王凯歆并不是个中异类。

  所以,按照他的投资理念,当王凯歆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朱波认定,王凯歆就是那“百万分之一”。原因主要是:她非常靠谱,是真的把商业成功当她的终生目标。98后,从高一时候就开始做买手。她深切知道这批学生中的爱好。如果王凯歆要做成年人的生意,朱波就会认为她不靠谱。

  朱波赞赏王凯歆在面对GQ报道时所采取的回应措施:沉默着,不说话,也不参与口水战。“GQ的报道给王凯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她会去交这些学费,但只要她打不死,她总有机会转身的。”

  在2016年2月6日,新年前夕,朱波发布了一张与王凯歆的合照:“没想到神奇百货的团队一直工作到年二十九,王凯歆也真的够拼的。曾几何时,我作为创业者也是如此之,每到节假日很少休息。不过创业是场马拉松,很多时候不仅比的是速度,更比的是耐力。”

  

王凯歆和朱波合影

 

  王凯歆和朱波合影

  对王凯歆的赞赏溢于言表,结尾还附带上了“朱氏金句”。那时候神奇百货刚刚拿到A轮融资,王凯歆身着一身二次元服装,站在《我是独角兽》现场,以98后创业者身份亮相,时不时“前方高能”、“2333”等二次元词汇让投资人蒙圈;一句“投资我,我会帮你们在未来3-5年赚够他们(95后)的钱。”让人似乎没有拒绝的理由。

  朱波甚至评价王凯歆为“奇才”。朱波说,“遇到这种奇才当然要支持她。从我的角度看,年轻的这一代是最具有叛逆和颠覆性的。这批年轻人有未来。如果要创业成功的话,就必须要在一个常人不关注的领域赛道上,才能有机会。如果跟70后、80后在同一个赛道上比拼的话,他们其实是很难有优势的。”

  中国12-18岁年龄段的人群有1亿多,市场空间在5000亿以上。王凯歆的神奇百货界面优化和选品都是为这类人群量身打造的,充分发掘这个市场空间的能力得到了朱波的认可,尽管这个年轻的小姑娘并没有什么经验,神奇百货的盈利模式也不清晰。但是,朱波不在乎一个创业者的经验多少。尤其在这些90后新兴的行业。朱波认为,重要是学习能力。

  朱波对其他90后明星创业者的投资逻辑也同王凯歆一样。

  比如余佳文做的超级课程表,目标用户就是“大学屌丝”。为什么能够在大学校园中开发一个社交软件呢?这个事情就适合余佳文来做,朱波评价余佳文“本身也是个小屌丝。”余佳文毕业于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如果这个项目让一个高富帅、白富美来做,可能也没有那么强的动力和需求。

  礼物说的温成辉出身于潮汕的商业世家。在创业之前手绘明信片就卖了100多万张,他有强大对线下礼物的体验能力。年轻人在买礼物中,特别讲场景销售,买的东西希望富有故事情节,他知道年轻人对礼物的诉求,所以他做的礼物说是靠谱的。

  

朱波与礼物说创始人合照

 

  朱波与礼物说创始人合照

  兼职猫的王锐旭,则抓住了大学生就业者一个难题。全国700多万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王锐旭抓住了这一刚需,同时也是适合他的。

  朱波这样解释这三家标杆“明星创业公司”的投资逻辑。

  不过,事实并不像朱波说的那样简单。有其他投资者向界面记者表示,这种靠创业明星吸引眼球的做法一来可以吸引更多好项目进来,让圈外的创业者看到孵化器的态度;二来,眼球经济可以帮助创业公司吸引粉丝进来,刷亮数据,抬高公司估值。

  朱波在接受采访时的观点也印证了这种观点。当界面记者询问,是否会考虑创业者的“明星效应”时,朱波毫不避嫌,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在今天这个创业环境中,如果创业者自己不能给自己代言,不能自己给自己公司发展造势的话是肯定不行的。尤其是to C端的生意,如果你没有眼球、没有话题感,你要花很多的钱去烧,创业成本将被提高。”

  不过他也补充:“这不是本质的因素,我们还是会去考虑商业本质和商业逻辑。”

  这也从侧面证明,创新谷所投资的那么多明星项目并非偶然,而是孵化器整个价值观决定的,创始人有意通过创业者的明星效应,来减少成本支出。即使砸钱做广告也到不了“创业明星”这样的效果,这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媒体变成了孵化器手中的“助推器”。

  在新京报举办的“寻找中国创客”会上,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也提出了类似观点,只不过更加直白、尖锐:“网红是2016年最激动人心的现象。每一个创业者都应该成为网红。如果不具备成为网红的能力、潜力、魅力、影响力,那就不要创业了。”

  需要提醒的是,真格是王凯歆项目的A轮投资方之一。

  徐小平的观点从一定程度上也反应出当下投资圈过于“网红化”的趋势,浮躁之风盛行。现在投资圈的怪相是:公司估值和融资速度与CEO出名程度正相关。

  以ERA为例,一款很少人使用的软件,因为其CEO是个网红型95后创业者。一年进行过四轮融资,估值已经炒到1.2亿。

  朱波强调,话题感要和商业逻辑结合起来。有些人是有话题感,但是这种话题起来以后,他无法构成一个商业逻辑的话,就像一阵风一样来得快去的也快。

  比如网红,朱波从来不会去投。他认为,当代社会网红和话题将会是常态,任何人对话题的聚焦都不会超过10天半个月,如果没有商业的沉淀,任何网红和话题都没有用。

  至于创业明星有助于扩大创新谷知名度的说法,也有投资人告诉界面新闻记者,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投资机构都集中在北京和上海,偏安深圳的创新谷目前还算不上主流投资公司的行列。“天使投资还是需要品牌和美誉度,很多创业者都会找过来。”朱波说。

  不过,不能否认,创新谷也有过一些特别优秀的投资案例。由创新谷孵化的上海公司广升,已经在新三板挂牌。广升经过4年的成长,已经变为世界最大的FOTA(移动终端的空中下载软件升级)服务提供商,已经与高通、联发科、展讯等企业达成战略伙伴关系,专门做无线升级技术。

  “我们投的这样优质的项目,说出来也没人关心、没人感兴趣。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之前有过多年媒体经验、后转型做投资人的创新谷合伙人余波这样说,“我们不是只投90后,而是看到好的90后项目才会投资,这是有本质区别的,90后项目占我们所有投资项目的大约20%。”

  当然,创新谷也错过了陈安妮这样的项目,快看漫画app的推出,让陈安妮由网红转身成为创业者,而《1%的生活》这篇漫画则为快看漫画拿到单日30万次下载规模,使之迅速登上了AppStore免费榜的榜首。

  创新谷错过这个项目,让朱波后悔不已:“当时我们没有看明白,但对陈安妮这个人感觉是好的。”最开始陈安妮由温成辉介绍给朱波,希望希望他能看一下安妮的手绘漫画项目。但是,投资人们对漫画看不懂,所以没投。

  等到安妮渐渐红了之后,那个经典的1%的漫画刷爆朋友圈的时候,朱波看到自己就是被安妮说成“被无情的天使投资人拒绝”。从此开始恶补文化创意类项目知识。

  扩大知名度对投资机构募资也是有益的。目前创新谷募资已经第四期完成,募资总额在5亿元左右。朱波认为,以创新谷目前的口碑和品牌,募资并不困难,关键是拿到的钱要有价值。依照朱波的意思,现在是创新谷选LP,而不是反之。

  现在有很多90后、甚至00后,都会来深圳找到创新谷,“不过99%都被我砍掉了,剩下的1%真不错的,我才会去支持。创业这个东西,一定是溶于血液中的。”朱波说,他给今年设定的投资目标是70个,下一个“王凯歆”或许就在其中。

本文标题:有趣的逻辑推理-逻辑管理的十一大精髓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8159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