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用比例解决问题-解决winRT8.1电池续航不足耗电比此前严重的问题

发布时间:2017-07-30 所属栏目:高中作文

一 : 解决winRT8.1电池续航不足耗电比此前严重的问题

有些用户反映,winRT系统导致设备电池续航不足,耗电比此前严重,小编就来和大家分享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电池续航不足的问题呢?微软对于问题的解释为:“在升级过程中,无线适配器电源策略并没有迁移到新环境,而是被设置为了默认的策略(不正确的设置),这样在使用或是联机待机时会消耗更多电量。”

解决步骤:

1.先确认下自己是鼠标用户还是触摸用户,如果是触摸用户,那么先在电脑桌面上,从右侧屏幕滑入菜单栏,找到“搜索”并轻击(如果是使用鼠标的用户,则将图标移动到屏幕的右下方,同样也是点击“搜索”);
2.在“搜索”中输入命令提示符—打开命令提示符的上下文菜单,点击“运行”—在用户账号控制对话框中,选择“确定”;
3.在Administrator: Command Prompt下输入powercfg -setdcvalueindex SCHEME_CURRENT 19cbb8fa-5279-450e-9fac-8a3D5fedd0c1 12bbebe6-58d6-4636-95bb-3217ef867c1a 3;
4.跳出新的对话框后,再输入powercfg -setactive scheme_current,这样就可以了。   

以上便是解决电池续航不足问题的方法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 :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给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觉得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今中国教育的现状。我们习惯了“拿来主义”,从而折断了我们想象的翅膀,扼杀了我们创造的本能。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一首《满江红》震撼人间、流芳千古,令多少人为之动容。每当读起这首诗,我的心中便充溢着一股报国热情,但其中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一句,总是读不懂,贺兰山在内蒙古与宁夏交界处,而金国的领土在中原、东北一带,岳飞在伐金,可为什么要进军西夏呢?

  为此,我查了不少资料,有的说是“代指”少数民族势力,有的说是贺兰山是着名古战场,王维等唐代诗人都在诗中提到过此地,写贺兰山是为了指代古战场,使气魄更大,诸如此类。但我认为不可信,因为岳飞首先是一个军事家,他应该有理性的思维和超强的部署能力,如果说是宁夏的贺兰山则驴唇不对马嘴,当前大敌是金,无论如何也不会是西夏,即使代指,至少也应该是“踏破太行山缺。”于是上网问百度求解,有一种说法是我们邯郸磁山的贺兰山,“蜿蜒十多华里。”

  支持这种说法的有很多种原因,原因一:“朱仙镇大捷”发生在河南朱仙镇,根据当时双方激战的情况和程度看,金兵的老窝而很可能就在离朱仙镇不远的地方,而磁县恰好离朱仙镇不远,其中的贺兰山则很可能是其直捣金兵老巢的必经之地。

  原因二,《磁州志》中明确记载有贺兰山,并且宋真宗时此山即有此名。

  原因三,许多专家学者经过考察,证实现在磁县贺兰山所在位置是宋代京师开封的南北官道,交通要冲。磁县贺兰山是岳飞早期军事生涯的活动中心,他曾六经此地,磁县南部的岳城有其驻兵操练的演兵场。贺兰山一带的人民,至今保留了许多军事活动遗址。

  由此可见,磁县贺兰山应该是确凿无疑的。可令人失望的是,大多数人还是对宁县贺兰山深信不疑。很多参考文献上都说应该是宁贺,甚至有人怀疑此词不是岳飞所作。

  唉,该怎么说呢?只能说发现了一个问题:国人有偷懒的天性,喜欢轻松的“拿来主义”。

  据一个实验证明,一件事情,被十个人传就会变得面目全非,这说明什么?说明这十个人说话不过脑子,做事没有刨根问底,格物致知的精神。我想中国人说话的创作力好像远不及欧美,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大部分国人只是习惯于接收知识,只是喜欢把别人的东西拿来用,自己却不想搞点儿发明创造。习惯于这样,人就会失去创造力,成为知识的奴隶,而非创造的主人,这就造成了中国山寨泛滥的现象。

  同样是父母,为什么大部分人的孩子一生庸庸碌碌,而有的父母就能培养出科学家?同样是小孩子提出的看似荒谬的问题,多数人的父母都会说这些问题没用,而爱迪生的妈妈就会为他找很多书,让他自己去寻找答案,爱因斯坦的父亲就会让他亲自去拆手表一探究竟。

  我们的政府应去鼓励人们去搞发明创造,在60、70年代,我们国家一穷二白,却能搞出两弹一星,在今天,我们国家如此富裕,可为什么发明创造如此之少?相反海外华人却不断有人获诺贝尔奖,在某些国际科研大会上,华人甚至占据1/3的席位,我们变得有钱,但也变得浮躁,变得喜欢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变得喜欢搞山寨。

  虽然今天中国经济发展极快,但我们却丢失了创造力,丢失了最深入的思考,丢失了刨根问底的精神,缺此三种,我国始终不会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河北衡水衡水中学高二:秦雨轩

三 : 用比例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p58~59例5、例6,练习九3~7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以前学过的用归一、归总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2、提高学生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能力和对正、反比例的判断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解答应用题的习惯。教学重点: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归一、归总应用题。教学难点:正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教学过程:一、复习

1.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不变,行驶的时间和路程。

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驶的时间和速度。

看上面的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1)各有哪三种量?

(2)其中哪一种量是固定不变的?

(3)哪两种量是变化的?这两种量是按怎样的规律变化的?他们成是什么关系?3、这节课,我们就应用比例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二、新授1、教学例5(1)出示例5: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2.8元。李奶奶家上个月用了10吨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2)学生读题后,思考和讨论下面的问题:① 问题中有哪两种量?② 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③ 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3)根据上面三个问题,概括:因为水价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4)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12.88=χ10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χ元。                                 8χ= 12.8×10                    χ=128÷8                    χ= 16           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6元。(5)将答案代入到比例式中进行检验。2、修改题目:王大爷上个月的水费是19.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多少吨水?(学生独立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并交流订正,使学生明确例5的条件和问题改变后,题目中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正比例关系没变,只是未知量变了)3、教学例6(1)出示例6:书店运来一批书,如果每包20本,要捆18包。如果每包30本,要捆多少包?(2)学生根据例5的解题思路,思考:题中已知两个量?什么是一定的?已知的两个量成什么关系?思考后独立解答。(3)指名板演,全班评讲。4、做一做:教科书p59“做一做”1、2题,让学生先判断两个量的关系,再进行解答。三、巩固练习1、教科书p61练习九第3、4题。学生读题后,先说说题中哪个量是一定的,再独立进行解答。2、完成练习九第5、6、7题。四、总结    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步骤是什么?

四 : (增加在第5课时之前)用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补充:用比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比例。
2、能用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复习
谈话导入:如何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二、拓展练习
(一)填空:
1、下面两个量“成正比例?”“成反比例?”“不成比例?”
如果3a=4÷1/b,那么a与b(    )
引导学生将这个算式改成a与b的比,计算比值后再判断。
2、(1)8/x=y;(2)x/8= y;(3)x- y=8(    )式中的x与y成反比例,(    )式中的x与y成正比例。
3、(1)比的前项一定,比的后项和比值。(2)比例尺一定,分母和分数值。(3)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    )成正比例,(    )成反比例,(    )不成比例。
引导学生将以上3个表达式进行变式,如能变成两个字母的比值或积,即成正或反比例。
4、a和b成正比例,并且在a=1.5时,b的对应值是0.15.
(1) a和b关系式是a/b=(     ).
(2)当a=2.5时,b的对应值是(      )
(3)当b=9.2时,a的对应值是(    )
引导学生理解每题要求,独立完成,指名交流。
三、解决实际问题
1、一批煤原计划每天烧4吨,可以烧72天,由于改成节能炉灶,实际每天只烧2。4吨,这堆煤可以烧几天?
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估计学生都用算式解,引导学生判断题中4个数据是指哪两个量?它们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用比例的知识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2、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计算,从甲地到乙地共行了5小时,那么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估计学生都用算式解,引导学生判断题中4个数据是指哪两个量?它们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用比例的知识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3、一个筑路队修筑一条公路,3天修了75米,照这样计算,再修15天就可完成任务。这条公路全长有多少米?
用算术方法如何解答?用比例任何解答?引导学生用多种比例方法解答。
4、拓展练习:在标有0  40  80  120千米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相距9厘米,一列客车与一列货车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2小时后相遇。已知客车与货车的速度比是5:4,求客车的速度。

课前思考:
虽然教材上只有安排了四课时的教学内容,但从第三单元的学习内容以及本单元的一些相关练习来看,很有必要学习用列比例式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了高教导设计的教案后,我想结合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的实际情况,稍做调整。如:1.在课始部分,增加一些判断练习。正好前一课时的练习课中,还有补充的判断练习来不及练习,那就在本课中进行练习。2.在第二部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再做如下调整,即把第1和第2两个问题当作例题来处理,因为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方法,所以在这里要讲清解题的步骤,第一,要学生认真读题的基础上思考题中有哪几个量,这些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第二,让学生思考根据比值一定或乘积一定来列出比例式;第三,要规范解题格式。当学生用列比例式的方法解答前两题后,还可以让学生用以前的方法解答,验证一下新方法是否正确。最后一题拓展题综合性较强,有些学生可能在理解题意上都会有所困难,所以需要教师适当点拨。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以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

课前思考:
    由于昨天电脑出了点问题,今天早上才看到,由于今天已经让学生做了练习了,所以我打算另外再安排课让学生练习,平时虽然也让学生尝试用解比例的方法解答,但没有进行这方面的练习,安排一节课让学生学会用解比例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课前思考:
    教学解正反比例应用题的关键,是使学生能够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它们是成哪种比例关系,然后根据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方程)。

课后反思:
本课时的学习内容是我们几位数学老师商议后补充的,主要是学习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高教导设计的教案中补充了几道比较典型的实际问题,课上,我先让学生用以前学习过的知识来解决,然后再思考题中有哪几个数量,这些数量存在怎样的关系,成比例吗,成什么比例。最后再让学生根据所成比例来列式。由于是第一次用比例来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对于学生来讲,如果题中的数量成正比例的话,他们基本都能正确列出比例式。而当题中的数量成反比例时,学生倒反而不知道该如何列式了。另外,课中还组织学生将方程解与比例解进行比较,避免学生混淆。

课后反思:
由于之前没有教过六年级,也不熟悉老教材的内容,很谢谢各位老师增加的用列比例式的方法解决问题,尽管新教材上没有提供,但是还是应该让学生掌握的。作为一名新教师,也在和学生一起成长,平时一直对学生提要求,换位思考一下,也应该对自身提高要求。
从学生的学习来看,刚开始找出题中哪个量是相关联的,哪个量是不变的,学生有一定的困难。如第二题学生一开始会判断说路程是一定的,虽然路程是不变的,但题中关键的还是这几个字“照这样计算”隐含的条件是速度一定。找到关键之后学生判断它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列出比例式解答就相应容易多了。这节课上练习的并不是很多,在课后也适当安排了一些练习让学生完成。

课后反思:
    补充了相关的补充练习,发现学生对基本的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判断比较熟练,但对需要变式以后才能判断的类型有些困难,平时练习中拓展练习补充的不多,学生思维可能达不到那个程度。补充的用比例解决的实际问题,原来老教材是分几课时完成的,现在在同一节课中将简单的、复杂的正反比例应用题在一节课上出示,学生可能一下子消化不了,也没有体会到比例解的优势。

本文标题:用比例解决问题-解决winRT8.1电池续航不足耗电比此前严重的问题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5556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