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腾讯微博下线了-阿里钉钉对微信开火了,而且还在腾讯大厦楼下?

发布时间:2018-05-14 所属栏目:马化腾 微博

一 : 阿里钉钉对微信开火了,而且还在腾讯大厦楼下?

  昨天一早有网友爆料,在离腾讯总部最近的地铁站深大站的过道里,出现了阿里钉钉的巨幅广告,广告文案让人浮想联翩:

  “用X信群发重要通知,总有人漏看,还是要打带花确认,所以你一直在加班。”

  “工作时用X信,总是被琐事八卦分神,所以你一直在加班。”

  “发X信给老板,总是分不清他是没看到,还是假装没看见,所以你一直在加班。”

  “用X信来开会,时间总是被浪费,所以你一直在加班。”

  

1.webp

2.webp

3.webp

 

  没错,傻子也猜的出,这个“X信”说的就是微信。阿里钉钉对微信开火了,而且还在腾讯大厦楼下?

  前段时间,有传言说企业版微信已在内测阶段,不久后就会正式发布。在企业级市场,阿里钉钉一直占有优势,而一旦微信介入,势必会对钉钉造成巨大的威胁,这也许是钉钉横下心搞这么一出的最大原因吧。

  反正撕X营销早就被当作企业惯用的营销手段了,当然,这种营销手段本身绝对是不够体面的,不过,在这么多案例当中,也是能分个三六九等的。

  撕X不等于泼妇骂街

  首先,明确一点,撕X如果被接受为一种营销手段,那起码的前提是,它不等于泼妇骂街。钉钉对微信的这次突袭,形式上让人联想到去年双十一,某东和某宁之间的对战。

  

4.webp

 

  苏宁向京东挑起营销战,手段却是从京东老板娘奶茶妹妹入口,直接升级为了人身攻击,海报一出,反而被网友骂了个遍,这就是撕X营销的最低级范例——泼妇骂街。

  再看钉钉这次的文案,还好,并没有涉及道德攻击、人身攻击,这一点还是可取的。

  撕X也要直戳痛点

  如果说钉钉的这堆文案有什么优点,那就是它的切入是完全直插痛点的。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人们都在频繁地使用微信沟通,但是微信在满足了人们的沟通需求的同时,在工作场景中的短板也显露出来,就像钉钉的文案中说的那样。

  对比之下,深耕企业级市场的钉钉在这方面有明显优势,钉钉推出了消息的已读未读功能、DING消息等。这些都是直戳微信在工作场景中的痛点的。

  说到直插痛点,有必要提一下前段时间神州专车的例子。前段时间深圳市交委约谈滴滴、Uber、神州等五家专车,并查处3086名有重大前科的专车司机,随后,神州专车在深圳当地投放了多个纸媒的整版广告,表示这些有前科的司机中,神州专车“冇一例”(粤语,即没有一例)。

  

5.webp

 

  面对专车的安全问题,神州专车对症下药,表现上是针对多个友商开战,其他也只是直插行业痛点,突出自己的优势。

  昨天刚刚宣布战略投资了神州专车的阿里,不知道是不是从这获得了些许启发呢?

  少一点撕X,多一点创意

  尽管钉钉向微信开战的消息惹来不少人的围观,话题营销的目的基本达成。但是,还是要向所有行业的所有企业呼吁,营销,真的可以少一点撕X,多一点创意。

  年初,奔驰向宝马庆贺百岁生日的经典营销典范还历历在目,虽然也被不少人称为“高级黑”,但是真正大牌的品牌总能找出新的创意。

  今年还有另一个颇具创意的互黑式营销也得到过不少的好评,来自法国麦当劳和汉堡王,麦当劳在马路上做了一块史上最长的广告牌,讽刺竞品汉堡王门店数量少,几天后,汉堡王就“反击”了,在麦当劳原本的视频之后添加了一段结尾,广告的男女主角驾车经过麦当劳,买了两杯大杯咖啡,并继续赶路,最后到达汉堡王大吃了一顿,汉堡王表示,“感谢麦当劳当我们的中转站”,直接把别人家的广告变成了自家的广告,更难得的是,能够让人看过后一笑置之。

  

6.webp

 

二 : 腾讯微博教会了站长哪些事

  很久以前就想写写这个话题了,每一个会上网的朋友肯定知道两家公司,百度和腾讯。而腾讯公司最大的成功是什么?相信很多朋友都思考过这个问题:用户。正因为腾讯公司积极促进用户交流互动,形成了良性的用户关系(比如QQ即时工具),对比我们来说,腾讯最先也只是一个小网站,一家小公司,他们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守护袁昆不想过多的去研究,今天的话题是腾讯微博教会了站长哪些事。

  相比较而言在腾讯微博之前已经有一个行业龙头了,这就是新浪微博。那么腾讯微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腾讯微博如何能走到今日的辉煌?守护袁昆着重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大家可以一起交流交流。

  一:庞大的用户群体是基础。

  说起腾讯的成功,很多人都会说他们凝聚了用户?为什么能凝聚那么多用户,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无私的为用户服务。腾讯QQ用免费的即时通讯形式使再远的亲友都能聊天交流甚至见面,正因为这一有效的做法贴近了用户的心。而对于我们站长来说,其实太多人在前期的目标只是好的排名,带来满意的流量赚取一点广告费。真正有多少站长会为用户考虑?站一排论坛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当用户赚钱了,我的站一排也就盈利了。有站长可能会说,我没资金。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腾讯前期没有盈利,差点就卖掉QQ了。他们也想过注册QQ收费(搞过一段时间感觉行不通),但最后却坚持着免费的道路,凝聚了庞大的用户群。腾讯公司使用QQ打通所有的产品,更好的凝聚了用户值得思考。

  二:时刻从用户出发,把握危机公关。

  对于这个问题,守护袁昆的站长分享交流个人博客被电脑管家拦截了:虚假的兼职招聘网站。只不过发布了一个微博

  

 

  我们看到这是一个普通的微博,连最起码的@都没有使用过,正因为微博中出现了电脑管家,电脑管家工作人员主动加我的QQ查证,并审核我的博客。其实这是一个很小的事情,对于站长来说我们的网站上可能也会遇到很多类似的问题,比如疑问或者质疑。那么有多少站长真正去思考过这些问题,正确对待过这些问题?大家太注重网站优化,太注重网站排名和流量,缺少了用户交流互动。如果是忠诚用户可能不会太在意,如果是新用户下次还会来吗?

  三:腾讯微博能让我们学到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守护袁昆还是用新浪微博做例子,在新浪微博这个庞大的巨头面前,腾讯微博为什么敢勇往直前?其实对于站长来说,很多时候我们也做这样的事情。行业内已经有不少成名网站,我们却还在一味尝试。原因是什么?凭借的是知识、技术、资金?他们凭借的是稳固的用户关系。凭借的是用户信任。我们做网站何尝不是这样?网站的根本是服务用户,最终也是靠用户来实现盈利。但真正有多少人记得呢?真正有多少人在尝试呢?大家可能又有新的问题了:品牌是长久的,但我们坚持不下去。用户是慢慢积累的,我们的时间不允许。对此,我们还能怎么做呢?直接选择快速排名、流量、赚广告费呗。

  今天是因为自己博客的一点问题,从微博里的反应来引发站长需要的思考,只有凝聚用户,只有把握住用户关系,那么我们的网站将会是怎样的局面相信已经很清楚了。本文由守护袁昆原创撰写,来源于:http://yuankun0105.com/,交流QQ:1029079293。一起交流,共同进步!

三 : 腾讯的微群组要来了,来往陌陌的大杀器?

  

腾讯的微群组要来了,来往陌陌的大杀器?

  4月10日,腾讯正式内测上线“微群组”,老兵也第一时间下载测试了一下,不由得惊呼这是腾讯继QQ、微信之后又一款扩大社交版图的革命性产品,预计该产品会在5月正式上线。企鹅帝国在社交版图又落一子。

  这款APP有哪些功能?

  这是一款基于LBS和兴趣而建群组的移动社交app。用户可通过QQ或微信号登陆后建群组,建立基于位置或兴趣的群组,直接导入QQ跟微信的好友入群,也可以搜索附近的人邀请入群,微群人数上限随微群等级的增加而增加,认证后的微群没有人数上限。在群内组织活动也是其重要的功能,用户可以发起活动,也可以搜索附近的微群查看附近微群活动。

  微群组跟QQ群、微信群的区别在哪里?

  从满足用户群体沟通需求层面来说,微群组跟微信群并无多大的区别,都是基于移动端开发的,只不过是微群组定位更加纯粹,功能更加强大,且建群的人数没有上限。而在表现层面来说,微信群更有点类似QQ里的临时讨论组,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群。微群组跟自己的手足兄弟QQ群相比,功能上是一样的,区别在于其生长平台不一样,QQ群是嫁接在PC版QQ客户端的产品,而微群组则是剥离出QQ原生于移动端的产品。

  为什么微群组会被剥离出来?

  经常登录手机QQ的人都知道QQ群功能早已被平移进手机QQ,完全可以满足个体和群体的社交需求。为什么会活生生剥离出一个微群app来呢?之前老兵看了几篇报道说这是腾讯为了打击微信营销泛滥让微信“洗白”而分流用户微信营销行为的一种手段,这都是八竿子挨不着的事。实际上,这背后是腾讯内部竞争机制白热化的产物。

  这得从腾讯2012年正式开始的新组织架构说起。2012年腾讯成立了企业发展事业群(CDG)、互动娱乐事业群(IEG)、移动互联网事业群(MIG)、网络媒体事业群(OMG)、社交网络事业群(SNG) 和技术工程事业群(TEG) 6大事业群,并成立腾讯电商控股公司(ECC) 。这六大事业群里最尴尬角色的就是移动互联网事业群(MIG),狂扫移动互联网的微信隶属于CDG跟MIG没半毛钱关系,好不容易争取到的手机QQ和超级QQ因为无多大建树也被迫在2013年1月被划入SNG,瘦身后的MIG仅剩下手机管家,手机浏览器,手机街景地图、应用宝等边缘业务,而网传MIG要解算成立微信事业群的传闻也不绝于耳。

  对于SNG来说,如果在移动端毫无建树的话,迟早都会像MIG一样被边缘化,所以SNG在2013年1月重新接管手机QQ后显得格外珍惜。从2013年5月,QQ就宣布全面拥抱移动互联网,围绕“移动化”口号,手机QQ开始大幅度的版本更新,通过多屏传输、扫码、群相册分享等功能,让PC端用户可以无缝连接到手机端,还增添了游戏中心、阅读中心,查找“附近的人”、“附近的群”等诸多移动社交功能,几乎囊括了微信的所有社交功能。

  而年底腾讯公司发布的财报数据喜人,腾讯旗下的QQ产品,月活跃帐户数达到8.08亿,其中智能终端表现十分抢眼,至2013年底,手机QQ月活跃帐户同比增长74%,活跃度两倍于微信。在移动互联这一大趋势里,手机QQ终于站稳了脚跟。进入2014年,特别是春节期间微信群内发红包的火爆也再次证明了个体与群体间社交需求的巨大空间,也让微信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微信早在2013年初就推出了微信群功能,在一步步蚕食QQ群的市场份额,如果SNG不开发出强有力的产品应对,未来手机QQ群将岌岌可危。因此也就有了SNG旗下腾讯QQ空间团队独立拆分QQ群功能,开发新的微群组app想法,这是腾讯内部应对竞争的必然结果。

  微群组的意义在哪里?

  因为微信,腾讯内部的狼性竞争被激发了出来。微群组是SNG内部左右手互博的自我革命,用自己的左手(微群组)打自己的右手(QQ群),与其被别人打还不如自己打自己。

  从满足用户需求角度来说,这可以弥补腾讯在移动端个体与群体间社交需求缺失的一环。社会性是人类的本性。人与人的社交需求可以分为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间的两大类别。在pc端,庞大的QQ客户端通过好友聊天方式已经满足了用户点对点的社交需求,通过QQ群满足了用户与群体间的社交需求。而在移动端,腾讯通过微信满足了熟人间的点对点社交需求,而基于陌生人的群体社交需求却非常薄弱,微群组刚好可以补上这一环。

  从应对竞争对手角度来说,通过弥补这一环可以扩大腾讯在移动端社交领域的版图。陌生人的群体社交需求是一块巨大的蛋糕,基于LBS的兴趣群组在陌陌上早已出现,腾讯在这一领域的迟迟无所作为放任了陌陌的成长。而老冤家阿里推出的来往看中的也正是这一块巨大市场,从今年开始就在大力推广扎堆,4月19日-21日更是启动了首期“419宇宙扎堆节”,打造“全球首届移动社交节”试图与腾讯形成差异化竞争,阿里的这一策略显然是正确的。

  借助于腾讯在社交领域的海量用户资源,腾讯祭出微群组这一强大社交app有可能改变现有的陌生人群体社交格局。未来陌陌、来往、YY的前途是否会受到影响?

  我是电商老兵斗牛士,华南电商研究院(SER)研究员,关注传统产业的互联网转型。欢迎关注微信账户:torero2013(个人微信torero2012),每周更新独家电商研究干货,新浪微博账户:@电商老兵斗牛士

四 : 小马哥令下 腾讯开始抄底文娱版权了

  搜狐IT 文/王聪佶

  在乌镇的世界互联网峰会上,腾讯CEO马化腾将演讲的主题最后聚焦在IP上,并表示视频、音乐、动漫、游戏等会交织成知识产权(IP)生态。

  随后,腾讯旗下多个业务在IP领域动作频频,比如,QQ音乐最近连续吃下华纳音乐和韩国YG两个独家、腾讯文学也要在深圳举办网络文学大神峰会,这都与也与小马哥的话相呼应。

  明摆着,腾讯正由强势渠道向内容原创端延伸,要从底层版权方面,抄底文化娱乐产业。

  腾讯各业务在版权资源共享方面虽未完全进行联动,但目前看,腾讯网的视频、社交网络事业群的QQ音乐、互娱的文学、动漫、游戏等,在底层版权方面的投入上,总体思路是颇为一致的。

  腾讯多个业务将持续加大对版权的投入。

  在腾讯2013年终报中,腾讯对于视频业务重点提及,并将购买视频内容作为首要发展方向。这不仅是说是,在2014年中,腾讯视频仅在《好声音》一项中就支出两亿人民币。

  而腾讯对IP的持续投入,主管QQ音乐业务等业务的腾讯副总裁彭迦信说了两个“只会”:

  QQ音乐只会越来越多加大版权方面的投入;QQ音乐800万曲库中独家曲目的占比只会越来越多。

  至于腾讯游戏业务,在合并原起点中文网创始团队后,并组建腾讯文学后,有多方消息都表明,腾讯已经吃进盛大文学及其最优质资产:起点中文网,同样价值不菲。

  腾讯大量吃进版权背后,运营商渠道衰微,互联网渠道崛起。

  视频、动漫、文学、音乐其实都曾是运营商重要的增值项目,三大运营商都不同程度上筹建过相关业务基地。

  就在去年,中移动的移动阅读基地还被认为是运营商“突破自身”的好项目,在盛大文学竞购过程中,中国移动也被认为是早期竞争者之一。

  但运营商渠道在内容输出上让位互联网渠道已不只是趋势,而是既成事实。

  一位音乐领域的资深从业者表示,对于唱片公司来说,一方面,卖版权正成为其主要收入来源,但另一方面,来自运营商的版权收入却越来越少。

  上述从业者表示,据他观察,过去唱片公司最依仗的运营商彩铃收入,在很多唱片公司的收入构成中已不足各位数比例,而同时,来自互联网公司采购的版权收入比例在快速增大。

  腾讯作为强势渠道的关键:微信和手机QQ。

  其实,在众多娱乐内容输出渠道中,腾讯很多App并不占绝对优势,比如QQ阅读市场份额就不如掌阅、QQ音乐也被认为不及合并后的酷狗和酷我。

  但关键在于,腾讯在移动端还拥有最关键的两张王牌:手机QQ和微信。

  对于这两个超级渠道,小马哥的理解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了联络人,知道他的社交网络之后,有很多底层大量的工作可以做,所以腾讯大战略要回归连接器。

  而做内容的连接,也是小马哥提及的腾讯连接器战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居于该战略核心的无疑是手机QQ和微信两个通讯平台。

  对于微信和手机QQ与众多App的关系,彭迦信表示,QQ和微信是通讯平台,包含广大的用户,所以QQ音乐也可以说是服务于这个平台,所以QQ音乐设计了透过朋友圈、QQ空间分享的功能,未来QQ音乐也将支持微信登陆。

  对IP的深层次运营,成为腾讯的总体方向。

  除开渠道快速替代运营商外,在对IP的深层次运营方面,腾讯等互联网公司也有运营商不具备的优势。

  这一方面体现在IP的原创上,

  比如腾讯在渠道之外,还建设了自己的原创网络文学网站,直接涉足文学内容原创。

  在音乐领域,面对个人音乐的崛起,彭迦信就透露QQ音乐在主流音乐外,也在尝试为用户推荐独立创作人。

  但互联网公司深入做内容原创也存在不小困难,对此,彭迦信表示:(QQ音乐涉足原创)能否成功需要看腾讯的内容运营能力,需要有专业的、懂音乐的人。

  另一方面则体现在IP的变现方面。

  腾讯在大量消化版权内容,在创造出优质IP和拿到优质IP分销权后, 帮助IP变现的能力也在逐步显现。

  在今年的ChinaJoy上,腾讯的《尸兄》就卖出了5000万高价,对此,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

  “对于直接影响上亿级的用户的IP,其调动能力和认同感很难有其他作品替代,并不是5千万到一亿的价格可以衡量的。”

  腾讯持续投入IP,其收益将在何时出现。

  在底层版权投入方面,腾讯已从多个层面开始获得收益,比如《仙剑奇侠传》击败刀塔传奇占据AppStore排行榜第一,其成功关键就在于腾讯购买的《仙剑奇侠传》手游改编权。

  除开现有已经展现的价值,腾讯在IP领域深耕更多是看重其长期价值。比如对文学业务,有评论人士就指出,可以参考过去金庸小说在PC端游时代的价值,但影响未来年轻用户的最主要文字作品也许将不只是金庸小说,而是网络文学内容。

  一方面收购版权,一方面对盗版的加大打击,也是腾讯保证其IP战略最终能获得收益的关键,彭迦信就表示腾讯已经拥有一支强大的法务团队来维护其在IP投入上的权益。

  而马化腾在乌镇的世界互联网大会,这个官方背景浓厚的地方强调知识版权,也被认为多少是在向国家强调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五 : 腾讯微博从配角到“龙套”:马化腾都不用了

  刘佳

  被腾讯内部视作战略型防御的产品“腾讯微博”,在激烈的内外夹击下“被调整”。

  “腾讯微博事业部撤销掉了……”7月22日晚,腾讯微博内部人士在新浪微博上表示。

  当时即有消息人士称,腾讯微博启动大调整,其产品运营团队将被整合入腾讯新闻团队,其余部分员工则被分流至腾讯微视团队,只留下部分人员维持日常的基本运营。

  7月23日,腾讯方面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回应,腾讯微博产品运营团队与腾讯新闻团队进行整合,强化整体社交资讯服务功能,“但这并不影响微博在新功能方面的研发,微博将持续运营。”

  与此同时,上线不到一年的腾讯微视正式确立为一个独立部门微视产品部,提升为未来的发展重点,意欲借短视频分享抢占移动社交领域。

  而这背后,不可否认的是,腾讯微博在腾讯内部日益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

  “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对比之下,一个是举全公司之力,一个是防御性的产品,可以说,几乎在腾讯微博成立之初,就已经为它今天的命运埋下了伏笔。”一位接近腾讯微博的人士如是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特别是现在腾讯的微信大局已成,微博这颗用作防守的棋子早已到了该挪动的时候了。”

  马化腾都不用了

  一个例子从侧面反映了微博在腾讯内部受关注程度的变化。

  在腾讯微博上,《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看到,腾讯董事长马化腾在微博的最新一次发言是在2014年4月11日,恭喜QQ同时在线账户数首次突破两亿,并表示手机QQ和微信“两条腿走路”。这是他2014年以来在腾讯微博上的第6次“广播”。

  而在搜狐微博上,记者看到,曾经活跃的张朝阳也早在今年3月发布了一条辟谣搜狐视频和腾讯视频合并的传言后,就再也没有更新过。

  如果时间回溯到四年前,那时的微博还是另外一番景象。

  2010年,阻击红极一时的新浪微博,包括搜狐、网易、腾讯在内相继推出自家的微博产品。一时间,微博成为四大门户的标配。

  对于占据人口红利优势的腾讯微博,是其中与新浪微博竞争最为激烈的一家。二者争抢名人、机构入驻时有发生。而腾讯微博也被业界认为存在打败新浪微博的机会,这个机会就是新浪微博的商业化压力。

  在2012年初的一次公开场合,马化腾还曾对外揭秘一年来两家主流微博的拼杀过程,“大家都不计成本”,他说,腾讯微博投几千万广告,新浪微博就投几千万广告进行拼杀。以致去年一个季度财报出来,投资者特别注意到腾讯在微博上的投入过多,“看得出来我们是打得挺难看的,如果腾讯微博被打得鼻青脸肿,新浪会满脸是血。”

  但时隔两年,在马化腾眼里可能“满脸是血”的微博,在商业化与用户体验的争议声中傍上阿里,成功上市;而“鼻青脸肿”的腾讯微博却被其他业务合并。

  IT评论人士洪波认为,腾讯微博的运营模式,以拉用户上微博,鼓励用户转发刺激活跃度为主。“但腾讯微博的这种激励手段,并没有激活有效沟通和对话,反而制造了大量无意义的转发和评论,对用户形成强干扰。另外,大量的鼓励用户@别人的所谓的活动,也是一种强干扰。一个核心用户,从腾讯微博的多层次互动中得到的营养很有限,这让腾讯微博的价值大打折扣。”

  而艾媒咨询CEO张毅告诉本报记者,腾讯微博主要失败在质量上,虽然用户不少,但是活跃度和对产品的依赖性都不高。另外,由于个人微博粉丝数有限,所以大家更愿意把它当作一个媒体去使用,但是和新浪微博相比,腾讯微博更像一个朋友圈子或QQ空间。

  另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从内部来看,腾讯微博产品定位与QQ说说、QQ空间等重叠度过高,同时,腾讯内部竞争激烈,微博更像是防御产品,并非其核心产品。

  而从外部竞争看,腾讯微博由于起步较晚,跟风竞争对手,始终不温不火。

  特别是到了2012年,错失微博先机的腾讯已经发现了新“船票”微信,这一年,微博与微信的生态之战愈演愈烈,围绕生态的布局背后,是新浪与腾讯两家互联网巨头在新商业版图的争夺与圈地。而此后,腾讯的财报中几乎不再提及微博。

  内部迭代

  “事实上,腾讯内部一直保持着快速迭代发展的模式,此前电商这么大体量业务,也在大力推进之后卖给了京东,更何况是本就为防守而生的微博业务的一次调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腾讯微博员工如此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但回想起几年前,和新浪微博PK,为腾讯微博的项目付出了日日夜夜的努力,还是让他感慨不已。

  在他看来,腾讯在移动社交领域一直是一套组合拳,腾讯微博负责防守,微信负责进攻。现在,微信的船票已经牢牢在握,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入口,此外还有手机QQ的海量用户,腾讯微博作为腾讯的社交产品已经显得愈发不显眼。

  他同时认为,腾讯微博业务的变化,并不意味着新浪“高枕无忧”。“现在就连微博也越发变得像是一个传统产品,而在移动社交上,微信的发展势头更胜一筹。”

  而腾讯微博的调整,也并不意味着腾讯对微博业务的全面放弃。

  之所以把腾讯微博产品运营团队与腾讯新闻团队进行整合,很大程度上在于,腾讯内部判断,信息分发跨越了终端和平台,而产品技术为内容聚合和编辑模式提供了新思路——采编和分发渠道不再是线性环节,而成为高度整合的有机体。这意味着加强产品技术与内容运营的强耦合,加强新闻与社交媒体的强整合,成为腾讯网媒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

  上述接近腾讯微博的人士对记者表示,具备强烈社交属性的腾讯微博,现在以媒体工具角度切入放在网媒系统中,或许会有新机会。事实上,有着较强媒体属性的新浪微博之所以成功,也与新浪的新闻门户背后丰富的新闻资源密不可分。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调整过程中,上线不到一年的腾讯微视正式确立为一个独立部门微视产品部,提升为未来的发展重点,意欲借短视频分享抢占移动社交领域。而此前,新浪微博也推出类似的业务“秒拍”。

  按照腾讯的说法,短视频正在成为主流,随着4G的发展将迎来爆发。基于此,原微视产品运营团队升级为微视产品部,以支撑产品的长期运营发展。

  可以说,踩着4G的鼓点,短视频被视作是在以图文和语音为主的内容之后,移动社交的下一个必争之地。

  (实习记者李思佳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文标题:腾讯微博下线了-阿里钉钉对微信开火了,而且还在腾讯大厦楼下?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9790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