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21寓言二则
发布时间:2017-05-05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掌握“掩耳盗钟”这则寓言中的生字、新词。
2.结合插图、动画理解本文意思,懂得这则寓言的寓意。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并用这个词造一个句子。
4.诵读这则寓言。
教学重点
理解这则寓言的内容和寓意。
教学难点
能用“掩耳盗铃”造句。
教学准备
图片、小黑板、投影仪、动画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略)
二、揭示课题、解题
1.放动画,听故事
猜猜故事的结尾,来给这个故事取个名字:掩耳盗钟(板书),读题。说说“掩”“盗”的意思,做做“掩”的动作——捂。连起来说一下这个词的意思。
2.过渡:我们的课本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完整讲述出来了,我们来走进这个故事。
三、明确学习目标
投影出示学习目标。
四、课堂自学,整体感知课文
1.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把本课的生字、新词在课文中画出来读几遍。
(3)再读课文,画出不明白的词语、句子。
(4)熟练地诵读课文。
2.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情况。
(1)读带生字的词语卡片,纠正读音。
(2)指名试读课文。
4.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五、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分小组讨论: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和结果怎样?指名说一说,讨论结果。
3.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和寓意。
(1)理解字的含义:掩——捂,盗——偷、窃,亡——逃亡,欲——想、要,走——跑,椎——槌儿,闻——听。
(2)在书上画出“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怳然有音”,齐读。
(3)那个人明明知道用槌儿打钟的后果,没有就此打消念头,而是想出了一个办法。
①投影出示思考题:掩住自己的耳朵,用槌儿砸钟的人是怎么想的?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②那个人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他就听不见声音了。但是他能捂住别人的耳朵吗?
本文地址:
发布时间:2017-05-05
(4)他认为自己的想法很好,自己很聪明,于是就按这个想法去做了,结果怎样?
(5)那个人一开始就“明明知道”砸钟的后果,为了达到目的,他想出了一个自认为很好的办法。可事实证明,他只是“自作聪明”,他的做法在别人看来是“十分愚蠢”的。(板书:自作聪明,十分愚蠢)(他捂住了自己的耳朵,而无法把别人的耳朵也捂住)
(6)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则小故事。
(7)指导朗读。
①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出自作聪明的语气。
②齐读全文,注意诵读时要把盗钟人自作聪明的愚蠢表现出来。
六、揭示寓意,总结扩展
1.投影出示思考题:
(1)掩耳盗钟的人愚蠢可笑在什么地方?
(2)你应该从他身上吸取什么教训?
(3)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分组讨论后,指名回答。
2.提示寓言《掩耳盗钟》与成语“掩耳盗铃”的关系。同桌总结,用自己的话说说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
3.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掩耳盗钟》。
4.总结扩展。
同学们想象一下后来会怎样呢?我们把大家想的演出来好不好?
(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真正自主学习,充分体现阅读中阅读主体情感的投入。不直接给盗钟人的想法下判断,而把所设计的问题留给学生,给他们较大的思考、感悟空间。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阅读,学生在回答“偷钟人的想法对不对”这一问题时,能从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插图、生活经验多方参与课堂活动)
想一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掩耳盗钟”的事?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感想,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
七、拓展延伸
1.小黑板:选择成语填空
掩耳盗铃亡羊补牢揠苗助长
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不顾孩子实际,让孩子学这学那,这真是()!
我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赶紧改正,还算()吧!
有的同学做练习册上的题目,照抄后面的答案,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学生的认知必须与实践结合,才会有体验与感悟,才能回归生活)
2.你喜欢读寓言吗?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从哪儿知道的?
3.选择作业:①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②找几个小伙伴,把这个故事演给别人看;③把你课外看到的其他寓言故事讲给同学们听;④用“掩耳盗铃”说一句话并背诵这则寓言。
【《画蛇添足》教学设计举例】
教学目标
来源地址:
发布时间:2017-05-05
1.会认本课的生字,会写本课的生字。
2.懂得生字、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本文的寓意。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成语“画蛇添足”的意思。并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4.诵读这则寓言。
教学重点
理解这则寓言的内容和寓意。
教学难点
能用“画蛇添足”说一句话。
教学准备
幻灯片、课本剧、小黑板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掩耳盗钟》,它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我国古代有不少流传很广的寓言故事,它们往往借助浅显易懂的故事来说明深刻的道理。这些寓言故事见于各类文献之中,如《战国策》《淮南子》《韩非子》等,后来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一则寓言。
二、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的2个生字,会写本课的3个生字。
2.懂得字、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本文的寓意。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成语“画蛇添足”的意思。并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4.有感情地诵读这则寓言。
三、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2.幻灯显示:
(1)读准
祠赐谓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引酒且饮之()②丁壮者引弦而战()
(3)说说句子大意: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3.活动安排:复述故事比赛,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则寓言故事派代表参赛。
最后师生评议,评出优胜者,颁发小奖品。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指名诵读“画蛇添足”。
2.串讲课文:同学串讲,老师适时指点。
3.学生分小组讨论问题: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然后交流。
明确:“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不恰当。
4.能力训练:这则寓言已成为常见的成语,请造一个句子。教师可先示范造句。学生造句后,组织大家评价是否恰当。
5.全班齐读“画蛇添足”一文。
6.请举出生活中与之同类的事例,并谈谈你从文中所获得的启示。
五、总结
画蛇添足:事情已经完成了,再做多余的事,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本文链接:
发布时间:2017-05-05
《画蛇添足》是讽刺寓言,有生动的喜剧情节,活泼风趣,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忍俊不禁,并从中体会其蕴含的道理。
六、布置作业
1.复习字词,熟读课文。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并写出句子的大意。
未成,一人之蛇先成,夺卮酒,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来源地址:
二 : 寓言二则
寓言二则
傅伯勇
无知的乌鸦
树林里,麻雀们三五成群,在叽叽喳喳地叫着,跳着,热闹而和谐。
一只乌鸦看见了,羡慕不已,就擅自飞入了麻雀群里,也跟着麻雀们的模样,叫着,跳着。
麻雀们被这只突如其来的怪鸟惊呆了,更被怪鸟那难听的声音惹恼了。(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一只懂事的麻雀向同伴们使了一个眼色,率先飞走了,其他的麻雀也跟着飞走了。
乌鸦还在那里喋喋不休。
当它准备闭嘴时,回头一看,才发现麻雀们早已不知去向。
悲惨的鱼
一条鳄鱼从水里爬出来,在沙滩上晒着太阳,悠闲而自在。
一条鱼看见了,心里想,鳄鱼都能够去沙滩上游玩,自己何不也去玩乐一下?
它这样想着,就悄悄地游到岸边,一个跳跃,飞到了沙滩上,正准备实现自己的梦想。
当它刚刚到达,还没有来得及享受,就发现自己已经气喘吁吁起来。
它想重新游到水里,可是已经力不从心了。
在弥留之际,它喃喃自语:自己到底怎么了?
三 : 微寓言七则
微寓言七则
傅伯勇
老虎
老虎很大,豺很小,老虎一向蔑视豺。一天,老虎对豺开玩笑说:“我可以随时要了你的命。”豺说:“我们还是先比一比再说吧。”老虎猛扑过去,扑了个空。豺揪住机会,一个飞跃,跳到了老虎的背上。老虎左冲右突,寻不到豺;而豺呢?却在老虎的背上撕开了口子。至死,老虎都百思不解:怎么就死在豺的手里?
山和水
一天,山唉声叹气地问水:“我们朝夕相处,唇齿相依,我遍体鳞伤,精疲力竭,而你却毫发未损,为什么呢?”水淡淡一笑,回答道:“我没有特定的棱角和形状,只要能够前进,自己就会变化莫测,因势利导,而你呢,却刚好相反。”(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大梁
大梁一直高高在上,不免骄傲起来。一天,他得意洋洋地对柱子们炫耀说:“你们之中,有谁的地位能够与我匹敌?”柱子们听了,默不作声地走开了。大梁轰然一声,栽在地上,断成了几半截。
分量
自古以来,老虎都是林中之王。他为了测试一下自己在动物们心目中的分量,就悄悄地离开了森林,看看动物们会是什么反映。可是,一年过去了,动物们还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平平静静地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着,对老虎的离去没有产生任何动静。
一棵自负的树
一棵树,长得又高又大。他能够做家具的时候,木匠请他去,他没有去,他说自己要做柱子呢。他能够做柱子的时候,木匠请他去,他没有去,他说自己要做栋梁呢。他能够做栋梁的时候,木匠请他去,他没有去,他说自己要做一座宫殿呢。结果,他长成了一棵古树,无人敢问津。后来,他什么也没有做,被蚂蚁活活蛀死了。
爱拍马屁的驴
从前,有一只驴子,他很会拍马屁,深讨马的喜欢,常常被马当成了座上宾。不久,马去世了,来了一只老虎。驴子故伎重演,一脸堆笑地迎上前去,在老虎的屁股上拍了几下。老虎咆哮起来,一个转身就将驴子衔在嘴里。驴子不明白为什么,老虎悄悄告诉他:俺的屁股你也敢摸吗?
太阳与月亮
太阳对月亮说:“你老是屁颠屁颠地跟着我,干啥?”月亮说:“我要借您的光呀。”太阳说:“如果你是太阳,还需要借别人的光吗?”月亮说:“可是我不是太阳您呀。”太阳恍然大悟。
本文标题:
寓言四则-21寓言二则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70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