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经济基础知识-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发布时间:2018-03-10 所属栏目:公务员动态

一 :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201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

知识笔记(重点标识版)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

一、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需求的含义: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购买欲望;二是支付能力。

2、市场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3、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和影响

①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偏好支配着他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②消费者的个人收入。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引起需求增加。消费者收入变动将引起需求同方向变动。③产品价格。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价格和需求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④替代品的价格。使用价值相近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化。

⑤互补品的价格。互补品是指使用价值上必须互相补充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如:汽车和汽油、家用电器和电。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⑥预期。如果消费者预期价格要上涨,会刺激人们提前购买;如果预期价格将下跌,许多消费者会推迟购买。⑦其他因素。如商品的品种、质量、广告宣传、地理位置、季节、国家政策。

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4、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5、供给的含义:供给是指某一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6、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

①产品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价格和其供给的变动成正方向变化。

1

②生产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成本和其供给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③生产技术。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生产成本并进而影响供给。

④预期。

⑤相关产品的价格。

⑥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

7、供给函数、供给规律、供给曲线

类别

供给函数

供给规律

供给曲线

供给和价格关系的曲线(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横轴表示供给量(Q),纵轴表示价格(P),

供给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供给和价格的关系,供给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

进行的。

供给变动: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供给的相应变动这种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

移。

8、均衡价格:是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即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此时的供求数量为均衡数量。在实际生活中,供求十分活跃,经常发生变化,所以任何市场上供求平衡都是偶然的、暂时的、相对的。含义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某种商品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即价格与需求之间呈同方向变化9、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最高限价含义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措施。

目的

影响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保护生产者的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我国支持农业生产和稳定农民收入水平。保护价格(最低限价、支持价格)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属于在这一价格之上进行。属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措施。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因此会刺激消费、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

限制生产,导致供给减少、需求增加,结市场过剩。

果是市场短缺。

出现严重排队现象。当政府监管不利时,

会出现黑市交易和黑市高价;如果管理不

当,会出现走后门现象;

2后果如果没有政府收购,就会出现变相降价或黑市交易

二 : 2014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2014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

模拟试题

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在构成商品需求的基本要素中,除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外,还应包括( )。

A.消费者的潜在收入 B.消费者的支付能力

C.产品的市场价格 D.产品的生产成本

2.下列商品中,需求价格弹性小的是( )。

A.替代品较多的商品 B.用途多的商品

C.贵重的首饰 D.生活必需品

3.当Eij<O,交叉弹性系数为负数时,表明两种商品( )。

A.互为互补品 B.互为替代品

C.无关 D.是缺乏价格弹性的

4.以纵轴代表价格,横轴代表销售量绘制某种产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的减少,在坐标图上表现为( )。

A.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B.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5.某商品的价格为2元/件时,销售量为300件;当价格提高到4元/件时,销售量为100件。按照点弹性公式计算,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 )。

A.0.40 B.0.67

C.1.50 D.2.00

6.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区别是( )。

A.效用是否客观 B.效用是否可以加总

C.效用函数是否是线性的 D.边际效用是否是递减的

7.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 )。

A.消费偏好 B.商品的价格

C.无差异曲线的走势 D.消费者的支付能力

8.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 )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 )之间的函数关系。

A.生产率不变,最大产量 B.生产率不变,平均产量

C.技术不变,最大产量 D.技术不变,平均产量

9.当一个行业中只有唯一供给者时,这种市场结构属于( )。

A.完全竞争市场 B.垄断竞争市场

C.完全垄断市场 D.寡头垄断市场

10.具有经济效率特征的资源配置状态是( )。

A.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状态

B.市场处于垄断竞争的状态

C.不满足帕累托最优的状态

D.市场处于寡头垄断的状态

11.某村村民以种植有机蔬菜为主要经济来源。为保证新鲜蔬菜及时运送到城区,村中两名蔬菜种植大户合资修建了一条连通城市前道路的村级公路,并允许其他村民免费使用。根据

这一事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其他村民可以“免费搭车”

B.允许未付费者使用,有损于社会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准则

C.村级公路修建的成本不一定非由全体村民承担

D.允许未付费者使用,可能会导致无人愿意修建村级道路

12.提出持久收入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他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根据他的当前收入决定的,而是根据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

A.凯恩斯 B.莫迪利安尼

C.弗里德曼 D.科斯

13.关于投资乘数的表示正确的是( )。

A.投资乘数一1/边际储蓄倾向

B.投资乘数一1/平均消费倾向

C.投资乘数一1/平均储蓄倾向

D.投资乘数一1/边际消费倾向

14.下列指标中,可以预测总体经济运行轨迹的标志是( )。

A.一致指标 B.领先指标

C.同步指标 D.滞后指标

15.只要两国之间存在生产成本上的差异,即使其中一方处于完全的劣势地位,国际贸易仍会发生,而且会使双方获得收益,该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

A.绝对优势理论 B.比较优势理论

C.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 D.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

16.代表公众利益的政治家雇佣公共雇员,与他们签订就业合同,合同中对所需提供的物品或服务做出具体规定,这种公共物品的生产方式是( )。

A.合同外包 B.联合融资

C.政府生产 D.政府融资

17.关于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处于较高的水平

B.相对于消费性支出,投资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虽略有下降,但仍在较高水平

C.购买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长期偏大

D.社会性支出的比重近年来虽有上升,但仍有待进一步增加数量和改善质量

18.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关键是( )。

A.确定合理的绩效考评原则

B.明确绩效考评采取的方法

C.严格遵循绩效考评程序

D.确定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

19.关于拉弗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拉弗曲线是对税率与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形象描述

B.拉弗曲线的基本含义是,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C.拉弗曲线表明,税率越高,政府征得的税收收入越多

D.拉弗曲线提示各国政府,征税有“禁区”,要注意涵养税源

20.政府通过向社会征收基金、收费以及出让土地、发行彩票等方式取得收入,专项用于支持特定基础没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这种收支预算称为( )。

A.公共财政预算 B.政府性基金预算

C.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D.社会保障预算

21.关于政府部门预算的编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部门预算采取闩上而下的编制方式

B.部门支出预算编制采用零基预算法

C.部门收入预算编制采用标准收入预算法

D.部门预算编制程序实行“两上两下”的基本流程

22.将一些调控功能较强的税种和体现国家主权的收人作为中央政府收入,这体现了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 )。

A.恰当原则 B.效率原则

C.集权原则 D.收益与负担对等原则

23.按照我国现行分税体制的划分,下列选项中后于中央固定收入的是( )。

A.乡镇企业缴纳的耕地占用税

B.铁道部门缴纳的营业税收入

C.中国石化总公司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

D.乡镇企业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

24.中央财政就中央地方共同承担事务进行补偿而设立的需要按规定用途使用的资金,称为( )。

A.财力性转移支付 B.横向转移支付

C.一般性转移支付 D.专项转移支付

25.税收乘数为负值,表明( )。

A.税收增减与政府转移支出呈反方向变动

B.税收增减与政府购买支出呈反方向变动

C.税收增减与居民收入呈同方向变动

D.税收增减与国民收入呈反方向变动

26.将财政政策分为自动稳定政策和相机抉择政策,是根据( )对财政政策进行的分类。

A.作用空间 B.作用时间

C.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 D.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能

27.以庇古为代表的现金余额数量说的基本观点是( )。

A.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商品价格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正比

B.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商品价格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比

C.货币数量说是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

D.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取决于他们的流动性偏好

28.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由利率决定并与利率为减函数关系的货币需求动机是( )。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贮藏动机

29.通货膨胀可按其成因分为很多类型,( )引发的通货膨胀称为输入型通货膨胀。

A.因成本自发性增加而导致物价上涨

B.因进口商品价格上升、费用增加而使物价总水平上涨

C.因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变动

D.因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社会总供给的增长幅度,导致商品和劳务供给不足、物价持续上涨

30.中央银行组织全国银行清算包括同城或同地区和异地两大类。同城或同地区银行的资金清算主要是通过( )来进行。

A.证券交易所 B.财政部

C.票据交换所 D.同业拆借市场

三 : 2014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2014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

模拟试题

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www.61k.com]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在构成商品需求的基本要素中,除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外,还应包括( )。

A.消费者的潜在收入 B.消费者的支付能力

C.产品的市场价格 D.产品的生产成本

2.下列商品中,需求价格弹性小的是( )。

A.替代品较多的商品 B.用途多的商品

C.贵重的首饰 D.生活必需品

3.当Eij<O,交叉弹性系数为负数时,表明两种商品( )。

A.互为互补品 B.互为替代品

C.无关 D.是缺乏价格弹性的

4.以纵轴代表价格,横轴代表销售量绘制某种产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的减少,在坐标图上表现为( )。

A.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B.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5.某商品的价格为2元/件时,销售量为300件;当价格提高到4元/件时,销售量为100件。按照点弹性公式计算,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 )。

A.0.40 B.0.67

C.1.50 D.2.00

6.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区别是( )。

A.效用是否客观 B.效用是否可以加总

C.效用函数是否是线性的 D.边际效用是否是递减的

7.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 )。

A.消费偏好 B.商品的价格

C.无差异曲线的走势 D.消费者的支付能力

8.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 )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 )之间的函数关系。

A.生产率不变,最大产量 B.生产率不变,平均产量

C.技术不变,最大产量 D.技术不变,平均产量

9.当一个行业中只有唯一供给者时,这种市场结构属于( )。

A.完全竞争市场 B.垄断竞争市场

C.完全垄断市场 D.寡头垄断市场

10.具有经济效率特征的资源配置状态是( )。

A.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状态

B.市场处于垄断竞争的状态

C.不满足帕累托最优的状态

D.市场处于寡头垄断的状态

11.某村村民以种植有机蔬菜为主要经济来源。为保证新鲜蔬菜及时运送到城区,村中两名蔬菜种植大户合资修建了一条连通城市前道路的村级公路,并允许其他村民免费使用。根据

经济基础知识 2014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这一事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www.61k.com]

A.其他村民可以“免费搭车”

B.允许未付费者使用,有损于社会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准则

C.村级公路修建的成本不一定非由全体村民承担

D.允许未付费者使用,可能会导致无人愿意修建村级道路

12.提出持久收入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他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根据他的当前收入决定的,而是根据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

A.凯恩斯 B.莫迪利安尼

C.弗里德曼 D.科斯

13.关于投资乘数的表示正确的是( )。

A.投资乘数一1/边际储蓄倾向

B.投资乘数一1/平均消费倾向

C.投资乘数一1/平均储蓄倾向

D.投资乘数一1/边际消费倾向

14.下列指标中,可以预测总体经济运行轨迹的标志是( )。

A.一致指标 B.领先指标

C.同步指标 D.滞后指标

15.只要两国之间存在生产成本上的差异,即使其中一方处于完全的劣势地位,国际贸易仍会发生,而且会使双方获得收益,该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

A.绝对优势理论 B.比较优势理论

C.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 D.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

16.代表公众利益的政治家雇佣公共雇员,与他们签订就业合同,合同中对所需提供的物品或服务做出具体规定,这种公共物品的生产方式是( )。

A.合同外包 B.联合融资

C.政府生产 D.政府融资

17.关于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处于较高的水平

B.相对于消费性支出,投资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虽略有下降,但仍在较高水平

C.购买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长期偏大

D.社会性支出的比重近年来虽有上升,但仍有待进一步增加数量和改善质量

18.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关键是( )。

A.确定合理的绩效考评原则

B.明确绩效考评采取的方法

C.严格遵循绩效考评程序

D.确定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

19.关于拉弗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拉弗曲线是对税率与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形象描述

B.拉弗曲线的基本含义是,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C.拉弗曲线表明,税率越高,政府征得的税收收入越多

D.拉弗曲线提示各国政府,征税有“禁区”,要注意涵养税源

20.政府通过向社会征收基金、收费以及出让土地、发行彩票等方式取得收入,专项用于支持特定基础没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这种收支预算称为( )。

A.公共财政预算 B.政府性基金预算

C.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D.社会保障预算

经济基础知识 2014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21.关于政府部门预算的编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www.61k.com)

A.部门预算采取闩上而下的编制方式

B.部门支出预算编制采用零基预算法

C.部门收入预算编制采用标准收入预算法

D.部门预算编制程序实行“两上两下”的基本流程

22.将一些调控功能较强的税种和体现国家主权的收人作为中央政府收入,这体现了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 )。

A.恰当原则 B.效率原则

C.集权原则 D.收益与负担对等原则

23.按照我国现行分税体制的划分,下列选项中后于中央固定收入的是( )。

A.乡镇企业缴纳的耕地占用税

B.铁道部门缴纳的营业税收入

C.中国石化总公司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

D.乡镇企业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

24.中央财政就中央地方共同承担事务进行补偿而设立的需要按规定用途使用的资金,称为( )。

A.财力性转移支付 B.横向转移支付

C.一般性转移支付 D.专项转移支付

25.税收乘数为负值,表明( )。

A.税收增减与政府转移支出呈反方向变动

B.税收增减与政府购买支出呈反方向变动

C.税收增减与居民收入呈同方向变动

D.税收增减与国民收入呈反方向变动

26.将财政政策分为自动稳定政策和相机抉择政策,是根据( )对财政政策进行的分类。

A.作用空间 B.作用时间

C.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 D.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能

27.以庇古为代表的现金余额数量说的基本观点是( )。

A.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商品价格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正比

B.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商品价格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比

C.货币数量说是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

D.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取决于他们的流动性偏好

28.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由利率决定并与利率为减函数关系的货币需求动机是( )。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贮藏动机

29.通货膨胀可按其成因分为很多类型,( )引发的通货膨胀称为输入型通货膨胀。

A.因成本自发性增加而导致物价上涨

B.因进口商品价格上升、费用增加而使物价总水平上涨

C.因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变动

D.因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社会总供给的增长幅度,导致商品和劳务供给不足、物价持续上涨

30.中央银行组织全国银行清算包括同城或同地区和异地两大类。同城或同地区银行的资金清算主要是通过( )来进行。

A.证券交易所 B.财政部

C.票据交换所 D.同业拆借市场

经济基础知识 2014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31.最常使用的直接信用管制工具是( )。[www.61k.com]

A.流动比率 B.预缴进口保证金

C.信用配额 D.规定存贷款最高利率限制

32.关于中央银行业务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央银行为企业办理存贷、结算业务

B.中央银行以盈利为目的的开展业务

C.中央银行不与政府部门发生资金往来关系

D.中央银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具有相对独立性

33.商业银行外来资金的形成渠道主要是( )。

A.吸收存款 B.票据贴现

C.发放贷款 D.发行股票

34.发生内部综合性金融危机国家的共同特点是( )脆弱,危机由银行传导至整个经济。

A.金融体系 B.财政体系

C.市场体系 D.国民经济体系

35.监管是政府对公众要求纠正某些社会个体和社会组织的不公平、不公正和无效率或低效率的一种回应。这种理论属于金融监管理论中的( )。

A.金融风险控制论 B.信息不对称论

C.保护债权论 D.公共利益论

36.( )是国际储备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在非黄金储备中的占比高达95%以上。

A.外汇储备 B.货币性黄金

C.特别提款权 D.IMF的储备头寸

37.在当代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机构是( )。

A.世界银行 B.国际清算银行

C.金融稳定委员会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38.在社会经济领域,( )是获取数据的主要方法,也是获得一手数据的重要方式。

A.统计调查 B.查阅资料

C.科学实验 D.采用间接数据

39.2010年,某市下辖六个县的棉花种植面积按规模由小到大依次为800公顷、900公顷、1100公顷、1400公顷、1500公顷、3000公顷,这六个县棉花种植面积的中位数、平均数分别是( )公顷。

A.1450、1 250 B.1 250、1450

C.1100、1400 D.1400、1100

40.以下属于推断统计的是( )。

A.用图表或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展示

B.利用样本信息判断对总体假设是否成立

C.取得所需要的数据

D.描述数据的一般特征

41.对北京市1000家个体工商户进行调查,下列数值属于总体参数的是()。

A.抽取100家个体工商户计算的平均零售总额

B.抽取100家个体工商户计算的年零售总额

C.每一家个体工商户的年零售总额

D.1000家个体工商户的年零售总额

42.从某个N=10000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500的不放回简单随机样本,样本方差为250,则估计量多的方差为( )。

经济基础知识 2014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A.1.935 B.0.5

C.0.475 D.0.925

43.系统抽样具有的缺点是( )。[www.61k.com)

A.调查的范围过大

B.抽样误差比较大

C.操作过于简单

D.方差估计比较复杂

44.对于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多。yi=β0+β1xi,确定参数声β0和β1时采用的方法是( )。

A.二次平均 B.加权平均

C.最小二乘法 D.斯特基方法

45.进行相关分析时,可以用( )来展示两个变量间的关系。

A.直方图 B.扇形图

C.散点图 D.条形图

46.某公司A产品的销售额2014年比2009年增长53.5%,2013年比2009年增长40.2%,则2014年比2013年增长( )。

A.9.5% B.13.3%

C.33.09% D.15.9%

47.在序时平均数的计算过程中,与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计算思路相同的是

( )。

A.间隔不相等的问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

B.时期序列序时平均数

C.资料逐日登记且逐日排列的连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

D.只在指标值发生变动时才记录一次的连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

48.某市百货商场销售额2013年比2012年增长20%,同期价格水平下降2%,则该商场销量指数为( )。

A.133% B.1 22.4%

C.121% D.118%

49.下列关于消费价格指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倒数就是货币购买力指数

B.消费价格指数的提高意味着实际工资的减少

C.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货币购买力下降

D.消费价格指数包括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两个部分

50.下列会计工作中,属于会计核算职能的是( )。

A.会计计量 B.财务状况分析

C.会计检查 D.财务指标考核

51.企业在对某一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过程中,应根据交易或事项的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判断交易或事项重要程度的主要标准是( )。

A.决策层次 B.决策者的喜好

C.变现速度 D.对决策者利益的关联度和金额占总业务量的比重

52.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对支出的效益惠及几个会计年度的,应作为( )处理。

A.当期利润 B.资本性支出

C.企业经营收入 D.收益性支出

53.下列资产负债表项目中,根据若干总账科目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的是( )。

A.应付工资 B.存货

经济基础知识 2014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C.未分配利润 D.应收账款

54.我国企业现金流量表编制的方法是( )。[www.61k.com)

A.采用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正表,在补充资料中提供按直接法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

B.采用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正表,在补充资料中提供按间接法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

C.采用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正表,在补充资料中提供按直接法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 现金流量的信息

D.采用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正表,在补充资料中提供按间接法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 现金流量的信息

55.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目按照( )进行排列。

A.流动性 B.金额大小

C.发生时间先后 D.重要程度

56.某企业有关账户的期末余额如下:“现金”20000元,“银行存款”50000元,“应收票据”10000元,“其他货币资金” 30000元。在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项目的金额为( )元。

A.70000 B.80000

C.100000 D.110000

57.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属于( )产生的现金流量。

A.汇率变动 B.筹资活动

C.经营活动 D.投资活动

58.用来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的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的指标是( )。

A.速动比率 B.资产负债率

C.现金比率 D.流动比率

59.某企业年末流动资产总额为8000万元,其中存货5000万元,应收账款2000万元,流动负债6000万元,则该企业速动比率为( )。

A.0.15 B.0.5

C.1 D.2

6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事业单位负债的是( )。

A.应付账款 B.对外投资

C.借人款项 D.预收款项

61.在当代中国,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模式是( )。

A.民商法主导模式

B.行政法主导模式

C.经济法主导模式

D.民商法、经济法主导,其他部门法辅助模式

62.关于预告登记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预告登记是为了防止商品房预售中一房二卖的发生而产生的

B.预告登记的本质特征是使被登记的请求权具有物权的效力

C.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两个月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

D.预告登记的目的在于将来发生不动产物权变动

63.下列关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业主对建筑物的基础、承重结构、外墙、屋顶等基本构造部分享有专有权

B.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

经济基础知识 2014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C.业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把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不受法律约束

D.业主对共有部分享有的共有和公共管理的权利随着业主对专有部分所有权的转让而一并转让

64.关于承诺的表述错误的是( )。(www.61k.com]

A.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的以外,为新要约

B.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这是承诺最实质性的要件

C.承诺可以撤回,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前或者与承诺通知同时到达要约人

D.承诺不得撤回,但可以撤销

65.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即使下列单位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但只有( )可以作为保证人。

A.某企业法人 B.某公立医院

C.某公立学校 D.某企业职能部门

66.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承担( )日无理由退货义务。

A.3 B.7

C.15 D.30

6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下列关于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的说法错误的 是( )。

A.监事会应当包括股东代表

B.经理可以兼任监事

C.监事可以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会议

D.监事会成员不得少于三人

68.下列关于上市公司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上市公司应当设立独立董事,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B.董事会会议所作决议由过半数的董事通过即可

C.依照法律规定在每会计年度内半年公布一次财务会计报告

D.在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超过公司资产总额30%应当由股东大会作出决议

6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转让注册商标经核准后,予以公告,受让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

B.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

C.注册商标的有效期屑满再行续展时,每次续展注册的有效期限为6年

D.商标注册人可以通过签订合同,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

70.根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自 ( )时起计算。

A.产品缺陷存在

B.损害发生

C.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

D.产品交付最初消费者

二、多项选择题(共38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71.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有( )。

A.商品的重要性

B.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

经济基础知识 2014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C.时间

D.投入品的替代性大小

E.商品的用途

72.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偏好的假设有( )。(www.61k.com)

A.完备性

B.可传递性

C.偏好于多而不是少

D.平均性

E.无差异性

73.关于边际成本曲线与各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有( )。

A.当平均总成本曲线下降时,边际成本必定小于平均总成本

B.当平均总成本曲线上升时,边际成本必定小于平均总成本

C.在相交于最低点前,边际成本曲线低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

D.当边际成本与平均总成本正好相等时,平均总成本处于最低点

E.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动都快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

74.要实施价格歧视首先应具有的基本条件有( )。

A.不同市场上的边际成本相等

B.不同市场上的边际收益相等

C.生产者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

D.市场必须能有效的隔开,同一产品不能在不同市场之间流动

E.必须有可能根据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划分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不同购买者

78.下列关于公共物品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

B.公共物品的消费容易产生“搭便车”现象

C.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所有消费者需求曲线的纵向加总

D.准公共物品具有一定程度的拥挤性

E.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所有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水平方向加总

76.凯恩斯消费理论的假设前提是( )。

A.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B.平均消费倾向(APC)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C.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

D.平均消费倾向(APC)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E.储蓄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

77.按照古典经济学观点,自愿失业的类型主要包括( )。

A.周期性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二元经济结构失业 D.体制性失业

E.结构性失业

78.下列政府对进口贸易的干预措施中,属于非关税壁垒的有()。

A.出口配额 B.直接补贴

C.自愿出口限带 D.歧视性公共采购

E.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

79.公共选择是关于政府失灵的理论,它的理论基石有( )。

A.经济人假设 B.个人主义方法论

C.集体主义方法论 D.作为一种交易的经济过程

经济基础知识 2014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E.作为一种交易的政治过程

80.部门预算支出的绩效考评方法有( )。[www.61k.com)

A.比较法 B.公众评价法

C.因素分析法 D.量本利分析法

E.成本效益分析法

81.下列各类商品中,税负容易转嫁的有( )。

A.需求弹性较大、供给弹性较小的应税商品

B.非生活必需品

C.生活必需品

D.征收消费税的商品

E.课税范围狭窄的商品

82.在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政府预算具有的职能包括( )。

A.反映政府部门活动或工作状况

B.财务管理职能

C.监督政府部门收支运作情况

D.控制政府部门支出

E.资源配置职能

83.根据国际经验,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的特征有( )。

A.收入结构与支出结构的非对称安排

B.收入结构划分以中央政府为主

C.支出结构划分以中央政府为主

D.划归中央政府掌握的收人大于其实质性职权范围的一定比例 E.地方政府所承担的职权往往要超过其直接收入划分所拥有的财力

84.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期时,为了拉动经济增长,政府可采取的措施有(

A.减少税收优惠

B.提高投资支出水平

C.增加财政补贴支出

D.降低税率

E.政府预算保持一定赤字规模

85.货币均衡的特征有( )。

A.货币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总体均衡状况

B.在短期内货币供求可能不一致,但在长期内是大体一致的

C.货币均衡是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在数量上的大体一致

D.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E.货币均衡是货币供求在静态上保持一致

86.关于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扩大了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

B.商业银行掌握着再贴现政策的主动权

C.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作用力度强

D.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能迅速影响货币供应量

E.中央银行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

87.下列金融业务中,属于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提供的有( )。

A.集中存款准备金 B.最后贷款人

C.货币发行 D.清算业务 )。

经济基础知识 2014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E.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

88.商业银行是最典型的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比较,区别主要在于( )。(www.61k.com)

A.是否以盈利为目的

B.是否经营完全的信用业务

C.经营范围的宽窄

D.是否以银行信用方式融通资金

E.经营管理制度

89.发生债务危机的国家具有的特征有( )。

A.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B.国际债务条件对债务国不利

C.大多数债务国缺乏外债管理经验

D.外汇主要来源于举债

E.外债投资效益不高,创汇能力低

90.金融风险具有的基本特征有( )。

A.流动性 B.相关性

C.不确定性 D.高杠杆性

E.传染性

91.捕样调查与其他调查方式相比,具有的特点包括( )。

A.时效性强 B.经济性

C.全面性 D.准确性高

E.适应性广

92.下列指标中用于测度数据离散趋势的有( )。

A.均值 B.中位数

C.方差 D.平均数

E.标准差

93.常用的样本统计量有( )。

A.样本方差 B.总体均值

C.总体比例 D.样本均值

E.样本比例

94.一般情况下,使用估计的回归方程之前,需要对模型进行的检验有( )。

A.分析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是否合理

B.分析变量之间相关的方向

C.分析估计的模型对数据的拟合效果如何

D.分析变量之间相关的程度

E.对模型进行假设检验

95.按照构成要素中统计指标值的表现形式,时间序列分为( )。

A.绝列数时间序列

B.日时间序列

C.相对数时间序列

D.年时间序列

E.平均数时问序列

96.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会引起相关会计要素的变动。下列会计要素变动情形中,正确的有

( )。

A.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同时等额增加

经济基础知识 2014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B.一项资产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减少

C.一项负债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增加

D.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同时等额减少

E.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等额减少,资产和所有者权益不变

97.根据《会计法》,应该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事项包括( )。(www.61k.com]

A.款项和有价证劵的收付

B.会计人员的交接

C.财务成果的统计分析

D.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E.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98.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包括( )。

A.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B.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C.全部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D.资产账户余额合计=负债账户余额合计

E.收入账户本期发生额合计=费用账户本期发生额合计

99.下列关于市盈率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市盈率高,表明投资者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信心

B.一般认为,市盈率在5以下的股票,其前景看好

C.通常认为,市盈率在5~20之间是正常的

D.债务比重大的公司,股票市盈率通常较低

E.当人们预期公司利润增长时,市盈率通常会上升

100.下列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计量和核算说法错误的有()。

A.材料采购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运杂费等计人库存材料价格

B.行政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C.投资期内取得的利息、红利等各项投资收益不予预计

D.行政事业单位的应收及预付款项一般不计提坏账准备

E.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标准为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专用设备价值在1500元以上

101.下列属于担保物权的有( )。

A.地役权 B.质权

C.抵押权 D.留置权

E.土地承包经营权

102.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

A.诚实信用原则 B.物权法定原则

C.一物一权原则 D.物权公示原则

E.平等自愿原则

103.合同订立要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有效的要约需要满足的条件有( )。

A.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

B.要约必须在有效期限内作出

C.要约必须是特定人的意思表示

D.要约是以订立合同为目的的意思表示

E.要约是向要约人希望与其缔结合同的相对人发出的意思表示

10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可以行使的职权有( )。

经济基础知识 2014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A.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B.决定公司的投资方案

C.组织实施公司年度投资方案

D.组织实施公司年度经营计划

E.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10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下列关于经营者义务的表述,正确的有( )。(www.61k.com)

A.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的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的规定

B.除确有需要,经营者不得搜查消费者携带的物品

C.提供商品应当明码标价

D.租赁他人柜台的经营者,应当标明真实名称和标记

E.消费者索要服务单据的,经营者必须出具

经济基础知识 2014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模拟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www.61k.com]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以下对最高限价和保护价格分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保护价格的目的是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

B.我国采用保护价格支持农业生产和稳定农民收入水平

C.当实施最高限价、出现短缺现象时,就会出现严重的排队现象

D.当某种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过大,可能影响生产进行时,可采用保护价格方式干预

2.当某种商品的Es<1时,表明( )。

A.供给完全无弹性 B.供给弹性不充足

C.供给弹性充足 D.供给完全有弹性

3.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分为弧弹性和点弹性,弧弹性适用于( )。

A.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大的场合

B.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小的场合

C.价格和供给量变动较大的场合

D.价格和供给量变动较小的场合

4.以纵轴表示价格,横轴表示需求量和供给量,绘制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于一点,那么这一点上的价格称为( )。

A.理论价格 B.均衡价格

C.平均价格 D.最高价格

5.假设一定时期内消费者的个人收入增加了10%,由此导致消费者对某商品的需求增加了12%,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该商品属于( )。

A.低档品 B.高档品

C.边际商品 D.必需品

6.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这是根据偏好的( )假定来判定的。

A.完备性 B.可加总性

C.多比少好 D.可传递性

7.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 )。

A.递增的 C.先增后减的

B.递减的 D.不变的

8.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时,可以使用( )来描述消费者偏好。

A.供求曲线 B.等产量线

C.无差异曲线 D.预算约束线

9.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 )。

A.信息的不完全性 B.交易成本的节约

C.市场失灵 D.道德风险

10.某企业的工人人数为8人时,其总产量为1600个;当工人人数为9人时,其总产量为1900个,则该企业的边际产量是( )个。

A.200 B.240

C.250 D.300

11.自然垄断指的是( )。

A.两家企业控制市场的情况

B.企业对自然资源的垄断情况

经济基础知识 2014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C.政府垄断的情况

D.当行业中只有一家企业能够有效率地进行生产,或者当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巾场供给一种产品的情况

12.完全垄断企业的边际收益小于其平均收益,这是因为( )。(www.61k.com]

A.单位产品价格随着销售量的增加而下降

B.单位产品价格随着销售量的增加而上升

C.单位产品价格随着销售量的减少而下降

D.单位产品价格随着销售量的减少而上升

13.对于可能产生( )的行为,政府一般应通过征税或收费的措施予以限制。

A.搭便车 B.逆向选择

C.道德风险 D.负外部性

14.垄断会导致资源无法达到最优配置,这是由于( )。

A.垄断产生道德风险问题

B.垄断导致外部不经济

C.垄断产生“搭便车”行为

D.垄断使得市场机制难以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

15.当计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时,国内生产总值应采用( )计算。

A.现行价格 B.不变价格

c.平均价格D.计划价格

1 6.公共选择理论分析的是政治场景中的个体行为及其后果,它是一种关于( )的经济理论。

A.市场失灵

C.政府失灵

B.政治治理

D.利益集团

1 7.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增强,政府对经济的管理逐步从直接和微观管理向间接和宏观管理转变。与此相适应,我国财政支出重点应逐步从经济建设向( )转变。

A.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

B.支持国有经济发展

D.城市建设

18.实施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时,对无法直接用指标计量其效果的支出,通过专家评估、公众问卷及抽样调查方法就各项绩效考评内容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并根据分值考评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这种方法称为( )。

A.比较法

B.因素分析法

C.公众评价法

D.成本效益分析法

1 9.财政幻觉是指( )。

A.民众通常更关心减轻税收负担,却忽视了可能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也会降低

B.民众通常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失灵问题会越来越少,政府支出规模会保持稳定

C.民众通常更关心扩大公共支出能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却忽视了税收负担也有可能同时增长

D.民众通常相信财政支出数量会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

20.政府征收土地税时,土地购买者将预期应缴纳的土地税折人资本,将税负转嫁给土地的出售者,使地价下降,这种税负转嫁行为称为( )。

经济基础知识 2014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A.税收资本化 B.税收消转

C.税收前转 D.税收后转

21.国债作为特殊的财政范畴,其基本功能是( )。(www.61k.com]

A.发展对外贸易 B.弥补财政赤字

C.筹集消费资金 D.推进技术进步

22.政府预算分为增量(基数)预算和零基预算,其划分依据是( )。

A.按预算编制形式分类

B.按预算管理层级分类

C.按预算作用时间长短分类

D.按预算编制依据的内容和方法分类

23.政府性基金预算的管理原则是( )。

A.统筹兼顾、适度集中

B.相对独立、相互衔接

C.分级编制、逐步实施

D.以收定支、专款专用,结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24.一般不具有法律效力、不需经过国家权力机关批准的预算是( )。

A.政府年度预算 B.政府年度决算

C.政府中期预算 D.部门年度预算

25.根据国际经验,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呈现的基本特征是( )。

A.税收收入与非税收收入的非对称安排

B.经常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对称性安排

C.收入增长与支出增长的对称性安排

D.收入结构与支出结构的非对称安排

26.假设政府增税500亿元,若边际消费倾向为0.6,则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为( )。

A.1 B.2.5

C. 3 D.5

27.在社会总需求不足时,政府可以( ),扩大社会需求。

A.减税、增加财政支出

B.增税、增加财政支出

C.减税、减少财政支出

D.增税、减少财政支出

28.在当代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拥有信用创造货币功能的是( )。

A.政策性银行 B.商业银行

C.中央银行 D.财政部门

29.垄断企业操纵市场、人为抬高产品价格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属于( )通货膨胀。

A.需求拉上型 B.成本推进型

C.结构型 D.输入型

30.货币乘数等于存款准备金率与( )之和的倒数。

A.贴现率 B.货币结构比率

C.利息率 D.存款结构比率

31.中央银行独立性的问题其实质是如何处理中央银行与( )之间的关系问题。

A.存款货币银行 B.金融机构

C.财政部 D.政府

32.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负债方的主要项目是( )。

经济基础知识 2014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A.货币黄金 B.储备货币

C.外汇 D.国外负债

33.中央银行对银行的业务中,要求商业银行上缴准备金,其目的不包括( )。[www.61k.com)

A.保证商业银行的清偿能力

B.防止银行破产使储户受损

C.中央银行通过这部分存款准备金来管理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

D.为商业银行提供信用支持

34.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特殊企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它最基本的职能是( )。

A.信用创造 B.信用中介

C.化货币为资本 D.支付中介

35.金融机构之间以货币借贷方式进行短期资金融通活动的市场是( )。

A.货币基金市场 B.短期政府债券市场

C.股票市场 D.同业拆借市场

36.由于金融机构的交易系统不完善、管理失误或者其他一些人为错误而导致的风险称为

( )。

A.信用风险 B.市场风险

C.流动性风险 D.操作风险

37.为增强银行体系维护流动性的能力,引入了流动性风险监管的量化指标。其中用于度量中长期内银行解决资金错配能力的指标是( )。

A.流动性覆盖率 B.净稳定融资比率

C.资本充足率 D.资产负债率

38.布雷顿森林体系所实行的汇率制度属于( )。

A.自发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B.人为的不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C.自发的不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D.人为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39.下列属于顺序变量的是( )。

A.企业所属行业 B.员工受教育水平

C.企业销售额 D.注册员工数量

40.均值和中位数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

A.都适用于分类数据

B.都适用于顺序数据

C.都不受极端值影响

D.都适用于数值型数据

41.由于调查所获得的数据与其真值之间不一致造成的误差是( )。

A.计量误差 B.系统误差

C.抽样框误差 D.无回答误差

42.下列不属于分层抽样优点的是( )。

A.降低抽样误差

B.抽样方法最简单

C.便于抽样工作的组织

D.不仅可以估计总体参数,同时也可以估计各层的参数

43.下列关于抽样单元的说法,错误的是( )。

经济基础知识 2014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A.抽样单元是构成抽样框的基本要素

B.抽样单元可以只包括一个总体单元

C.抽样单元可以包括多个总体单元

D.抽样单元只能包括多个总体单元,不能只包括一个总体单元

44.可以测度回归直线对样本数据的拟合程度的指标是( )。[www.61k.com]

A.变异系数 B.方差系数

C.决定系数 D.相关系数

45.当相关系数r=-1时,变量x和y的相关关系为( )。

A.完全负相关关系 B.不完全相关关系

C.完全正相关关系 D.不相关关系

46.已知某地区以2008年为基期,2009年至2014年财政收人的环比发展速度分别为115.71%、118.23%、 108.01%、 131.9%、 122.95%、101.54%,以2008年为基期的2014年财政收入的定基发展速度为()。

A.40.55% B.43.30%

C.101.54% D.243.30%

47.在同一时间序列中,累计增长量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

A.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的加权平均数

B.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

C.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除以逐期增长量个数

D.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积

48.已知某人最近三年的收入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3%、4%、7%,那么其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

A.9% B.4.65%

C.8.98% D.10%

49.能够较全面地反映通货膨胀状况的价格指数是( )。

A.股票价格指数

B.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

D.房屋销售价格指数

50.下列会计要素中,能够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是( )。

A.负债 B.费用

C.资产 D.所有者权益

51.商业银行对其发放的贷款计提贷款风险准备金,这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A.重要性 B.清晰性

C.真实性 D.谨慎性

52.会计法规是指制约财务会计实务的法律、法规、准则和制度等的总称,我国现行的会计法规以( )为核心。

A.会计准则 B.会计法

C.会计制度 D.会计记录

53.下列不属于会计基本前提的是( )。

A.历史成本 B.持续经营

C.货币计量 D.会计分期

54.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适用范围是( )。

A.采用单式记账的单位

经济基础知识 2014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B.会计基础]!作薄弱的单位

C.规模较大、经济业务量较多的单位

D.规模较小、经济业务量较少的单位

55.下列资产负债表项目中,属于负债项目的是( )。(www.61k.com]

A.预付账款 B.应收账款

C.预提费用 D.待摊费用

56.某企业本期商品销售收入为280万元,以银行存款收讫,应收票据期初余额为27万元,期末余额为6万元,应收账款期初余额为l(00万元,期末余额为40万元。另外,当期因商品质量问题发生退货价款3万元,货款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根据上述资料,现金流量表中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 )万元。

A.358 B.277

C.356 D.298

57.下列会计项目中,对利润表中营业利润具有影响的是( )。

A.营业外收入 B.营业外支出

C.财务费用 D.所得税

58.现金比率反映的是( )。

A.企业可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

B.企业用经营所得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

C.企业立即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D.企业利用债权人的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

59.下列指标中,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的是( )。

A.流动比率 B.资产总额

C.利润总额 D.总资产周转率

60.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事业单位取得固定资产应按取得或购建时的实际成本记账

B.行政单位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按照实际支付的租金入账

C.行政单位固定资产一般不计提折旧

D.行政单位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评估价值人账

61.( )与民商法协调互补,构成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凋整经济关系的历大法律体系。

A.行政法 B.经济法

C.刑法 D.宪法

62.关于物权的追及效力和优先效力说法错误的是( )。

A.物权具有追及效力,而债权原则上不具有追及的效力

B.在“一物二卖”的情况下,物权优先于债权

C.同一物之上存在数个物权时,先没立的物权优先于后设立的物权

D.物权优先于债权是绝对的

6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下列物品中,可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是( )。

A.黄金 B.房屋

C.枪支 D.麻醉品

64.下列关于质权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质权的设立无须转移占有

B.权利可以成为质权的标的

C.对不动产不得设定质权

D.质权具有物上代位性、从属性和不可分性

经济基础知识 2014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65.在抗辩权中,( )是指在双务合同中有先给付义务的当事人在有证据证明后给付人具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况时,可以中止自己先给付义务的履行。(www.61k.com]

A.不安抗辩权 B.先履行抗辩权

C.同时履行抗辩权 D.其他抗辩权

66.根据( ),可以将合同分为诺成合同和实践合同。

A.合同当事人各方权利义务的分担方式

B.合同的成立是否以交付标的物为要件

C.法律上是否规定一定的名称

D.合同的成立是否需要特定的形式

6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职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董事会有权对公司合并作出决议

B.董事会有权决定增减公司注册资本

C.董事会有权修改公司章程

D.董事会有权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

68.下列关于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不得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B.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并且损害国家利益的劳动合同无效

C.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D.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69.下列行为中,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是( )。

A.经营者依照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规定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

B.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

C.经营者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D.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

70.下列不可以推定甲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是( )。

A.甲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1/2

B.两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2/3,其中甲经营者市场份额为5%

C.三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3/4,其中甲经营者市场份额为12%

D.三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3/4,其中甲经营者市场份额为15%

二、多项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71.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包括( )。

A.生产周期

B.商品的用途

C.自然条件

D.商品的重要性

E.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

72.下列( )等因素的变化能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从而使需求曲线发生移动。

A.生产成本 B.生产技术

C.商品价格 D.消费者偏好

E.消费者收入

73.关于短期总成本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总成本曲线从原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

B.总成本曲线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

经济基础知识 2014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C.总成本曲线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个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

D.总成本曲线先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后来又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上升

E.总成本曲线和总可变成本曲线的变动规律是一致的

74.对于完全垄断市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www.61k.com]

A.企业只有一个生产者

B.生产者是价格的制定者

C.生产者是价格的接受者

D.产品是独特的,无可替代的

E.需求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75.影响总需求变动的因素主要有( )。

A.利率 B.生产成本

C.货币供给量 D.政府购买

E.税收

76.下列分析和预测经济波动的指标中,属于领先指标的有( )。

A.股票价格指数

B.制造业订货单

C.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D.固定资产投资额

E.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7.对于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从短期来看,价格总水平和总供给成反方向变动

B.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成正比

C.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总产出的变化成正比

D.一般来说,价格总水平和总需求呈反方向变动

E.从长期来看,总供给变动与价格总水平无关

78.对于资本输出国,资本流出具有的积极作用有( )。

A.可以缓解本国资本的不足

B.可以为相对过剩的资本找到更为有利的投资场所

C.使本国外汇收入增加,有利于平衡国际收支

D.增加本国的就业机会

E.带动本国出口贸易的发展,扩大本国商品在外国的市场份额和占领世界市场

79.长期以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

A.购买性支出比重过高

B.投资性支出比重过高

C.对社会发展投资重视不够

D.转移性支出比重过高

E.财政支出再分配功能较弱

80.下列税种中,属于中央税的有( )。

A.土地增值税

B.消费税

C.关税

D.证券交易印花税

E.房产税

经济基础知识 2014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81.复式预算的优点有( )。[www.61k.com]

A.便于编制,易于操作

B.编制和实施比较简单

C.能够清晰反映政府收支全貌,有利于公众监督政府预算的实施

D.便于政府科学安排预算收支结构,突出重点,分类控制预算收支平衡 E.便于政府灵活运用资本性投资和国债等手段对宏观经济运行实施宏观调控

82.下列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预算管理职权的有( )。

A.审查和批准中央决算

B.批准中央预算

C.批准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D.审查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E.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83.财政政策乘数包括( )。

A.税收乘数

B.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C.债务乘数

D.平衡预算乘数

E.赤字预算乘数

84.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财政政策具有的主要功能有( )。

A.协调功能 B.管理功能

C.导向功能 D.稳定功能

E.控制功能

85.治理通货膨胀可以采取紧缩总需求的政策,下列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有(

A.减少政府投资

B.减少政府支出

C.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D.增加税收

E.公开市场操作

86.从历史上看,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

A.集中货币发行权

B.集中黄金买卖权

C.代理国库和为政府筹措资金

D.管理金融业

E.确保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实行干预

87.下列属于商业银行主要职能的有( )。

A.调节经济 B.信用中介

C.信用创造 D.支付中介

E.制定货币政策

88.当前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特征有( )。

A.独立于中央银行

B.以中央银行为重心

C.单一全能犁

D.分业监管

E.综合监管 )。

经济基础知识 2014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89.作为一种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运行特征有( )。[www.61k.com]

A.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

B.可兑换黄金的美元本位

C.可调整的固定汇率

D.多种汇率安排并存

E.国际收支失衡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信贷资金或调整汇率平价来解决

90.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 )。

A.确定国际储备资产

B.确定经济政策协调方式

C.确定汇率制度

D.确定国际金融机构职责

E.确定国际收支调节方式

91.普查的特点包括( )。

A.一次性或周期性

B.数据一般比较准确,规范化程度也较高

C.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

D.使用范同比较广

E.使用范围比较窄

92.非概率抽样又称为非随机抽样,是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方便或主观判断抽取样本的方法,以下属于非概率抽样方法的有( )。

A.判断抽样

B.简单随机捕样

C.方便抽样

D.亢愿样本

E.配额抽样

93.按相关程度划分,客观现象的相关关系分为( )。

A.不相关 B.负相关

C.正相关 D.完全相关

E.不完全相关

94.关于我国零售价格指数编制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在对商品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选择各萎别商品的代表规格品

B.采用加权算术平均形式计算总指数

C.采用代表规格品的全社会综合平均价作芏计算的依据

D.在全国所有地区收集数据

E.根据主观判断确定商品的权数

95.采用历史成本计价的优点在于( )。

A.有原始凭证作证明,便于查证

B.可以防止企业随意更改

C.会计核算手续简化

D.取得比较容易,也比较客观

E.为企业带来更多收益

96.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崩有( )。

A.可比性

C.实质重于形式

经济基础知识 2014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E.配比原则

B.持续经营

D.谨慎性

97.会计确认主要解决的问题包括( )。(www.61k.com)

A.确定某一经济业务是否需要进行确认

B.确定一项经济业务的货币金额

C.确定某一经济业务应在何时进行确认

D.确定某一经济业务应确认为哪个会计要素

E.为编制财务报告积累数据

98.在资产负债表中,根据总账科目期末余额与其备抵科目抵消后的数据填列的项目有( )。

A.存货 B.应付账款

C.在建工程 D.无形资产

E.其他应收款

99.下列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净资产的有( )。

A.专用基金 B.事业基金

C.应交税费 D.暂存款项

E.结余分配

100.下列指标中可以用来衡量行政单位支出结构的有( )。

A.支出增长率

B.人均开支

C.项目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

D.人员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

E.公用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

101.下列财产中,不得用于抵押的有( )。

A.依法被查封的财产

B.土地所有权

C.抵押人所有的交通运输工具

D.所有权有争议的财产

E.抵押人所有的生产设备

102.关于合同定金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定金具有担保效力

B.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C.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

D.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50%

E.当事人既约定定金又约定违约金的,未违约一方可以同时要求赔偿定金和违约金 103.下列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提法中,正确的有( )。

A.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B.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三分之二以上同意

C.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30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

D.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E.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

104.下列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有( )。

经济基础知识 2014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A.虚假宣传行为

B.商业贿赂行为

C.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D.有奖销售行为

E.诋毁商誉行为

10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授予实用新型专利的条件包括()。[www.61k.com)

A.富有美感 B.新颖性

C.创造性 D.具有经济价值

E.实用性

四 :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201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

知识笔记(重点标识版)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

一、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需求的含义: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购买欲望;二是支付能力。[www.61k.com]

2、市场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3、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和影响

①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偏好支配着他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②消费者的个人收入。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引起需求增加。消费者收入变动将引起需求同方向变动。③产品价格。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价格和需求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④替代品的价格。使用价值相近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化。

⑤互补品的价格。互补品是指使用价值上必须互相补充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如:汽车和汽油、家用电器和电。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⑥预期。如果消费者预期价格要上涨,会刺激人们提前购买;如果预期价格将下跌,许多消费者会推迟购买。⑦其他因素。如商品的品种、质量、广告宣传、地理位置、季节、国家政策。

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4、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5、供给的含义:供给是指某一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6、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

①产品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价格和其供给的变动成正方向变化。

1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②生产成本。(www.61k.com)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成本和其供给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③生产技术。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生产成本并进而影响供给。

④预期。

⑤相关产品的价格。

⑥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

7、供给函数、供给规律、供给曲线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类别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供给函数

供给规律

供给曲线

供给和价格关系的曲线(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横轴表示供给量(Q),纵轴表示价格(P),

供给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供给和价格的关系,供给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

进行的。

供给变动: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供给的相应变动这种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

移。

8、均衡价格:是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即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此时的供求数量为均衡数量。在实际生活中,供求十分活跃,经常发生变化,所以任何市场上供求平衡都是偶然的、暂时的、相对的。含义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某种商品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即价格与需求之间呈同方向变化9、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最高限价含义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措施。

目的

影响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保护生产者的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我国支持农业生产和稳定农民收入水平。保护价格(最低限价、支持价格)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属于在这一价格之上进行。属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措施。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因此会刺激消费、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

限制生产,导致供给减少、需求增加,结市场过剩。

果是市场短缺。

出现严重排队现象。当政府监管不利时,

会出现黑市交易和黑市高价;如果管理不

当,会出现走后门现象;

2后果如果没有政府收购,就会出现变相降价或黑市交易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措施行政措施和分配措施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建立政府的收购和储备系统

只宜在粮食等少数农产品上实行严重影响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正常

适用范围运行,行,只宜短期或在局部地区实行,不

应长驶期化

10、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www.61k.com)即: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

:需求的变动与价格的变动符号相反,因此Ed为负数,为简便起见,我们通常把负号略

去,取其绝对值。

1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点弹性和弧弹性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类型

点弹性含义某一点上需求量的无穷小对变化对价格的一个无穷小的相对变化的比。弧弹性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弧的弹性,等于需求量的相对

变化量对价格的相对变动量的比值。

12、需求价格弹性的基本类型

①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1,表示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即需求量的变动率大于价格的变动率。

②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1,表示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即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③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需求单一弹性13、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具体影响一种商品若有许多相近的替代品,则需求价格弹性大。通常的规律是,商品限制

越狭窄,则越有弹性。

②商品的重要性生活基本必需品,需求弹性小;

非必需的高档商品,需求弹性大。③商品用途的多少④时间一般来说商品的用途越多,它的需求弹性就越大。时间越短,商品的需求弹性越缺乏,时间越长,商品的需求弹性就越大。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大的场合。适用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小的场合。

14、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

①如果Ed<1,即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同方向变动趋势。

②如果Ed>1,即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动趋势。

③如果Ed=1,即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的变动。

综上,企业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适用实行薄利多销的方法。

3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15、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定义:一种商品价格另一种商品需求量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www.61k.com]Eij=商品i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商品j的价格的相对变动16、需求交叉弹性的类型

①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0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替代品的价格的变动呈同方向的变动。(如:牛肉价格上升,在羊肉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将导致羊肉需求增加。)

②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即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互补品价格的变动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呈反方向的变动。(汽车价格下降,对汽车需求量增加,从而对汽油需求量增加)

③需求交叉弹性系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Eij=0,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即其中任何商品的需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的价格变动做出反应。

17、需求收入弹性的含义:指需求量的变动和引起这一变动的消费者收入之比,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用以衡量需求变动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18、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

,表明收入变动和需求数量变动是成相同比例的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表明收入弹性高,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

,表明收入弹性低,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

,表明不管收入如何变动,需求数量不变。

,表明收入增加时买得少,收入降低时买的多。

就一般商品而言,收入弹性的大小,可以作为划分“高档品”和“必需品”的标准。

①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称为“高档品”,小于1的称为“必需品”。

②收入弹性为负值的商品称为“低档品”,随收入水平的提高,其需求量反而减少。

19、供给价格弹性的定义:是指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供给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即:供给价格弹性系数=

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和供给量是呈同方向变化的,因此Es为正值。

20、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

①Es>1,供给富有弹性;

②Es<1,供给缺乏弹性;

③Es=1,供给单位弹性;

④Es=0,供给无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

⑤Es=∞,供给完全有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

21、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①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短期内,供给弹性一般较小;相反,在较长的时间内,供给弹性一般比较大。②供给弹性还受到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对于农产品来说,短期内供给弹性几乎为0,价格对供给的影响往往需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

③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投入品替代性大,相似程度高,则供给弹性大。

二、消费者行为分析

4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1、效用理论

①经济人假设: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我们假定,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已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www.61k.com)

②效用的定义:商品或者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或者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服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是人们的心理感觉,是主观评价,没有客观标准。

③基数效用论:效用是可以直接度量的,存在绝对的效用量的大小。可以用基数,就是用1、2、3、4……这些绝对数值来衡量效用的大小。

序数效用论:无法知道效用的绝对数字,但消费者可以知道自己对不同消费组合的偏好次序,用第一、第

二、……这些表示次序的相对数值来衡量效用。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不同方法,基数效用理论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的,而序数效用理论是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的。二者得出的分析结论基本是相同的。

④边际效用理论:在基数效用理论中,将效用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总效用(TU):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总和。假设某一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Q,总效用为TU,则总效用函数是:TU=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一般来说,总效用取决于消费数量的多少,在一定范围内,消费量越大,则总效用就越大。:是指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时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加或者效用的增量。MU=

从数学的意义上看,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函数的斜率。

2、无差异曲线

①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每个消费者都要在个人收入和市场价格既定的约束条件下,选择购买一定量的不同的商品或服务,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需要。也就是说,消费者要选择他能够支付得起的最优的消费组合。消费组合也叫市场篮子,就是消费者购买的不同商品或服务的组合。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

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完备性含义如果只有A和B两种组合,消费者总是可以作出,也只能作出下面三种判断中的一

种:①对A的偏好大于B;②对B的偏好大于A;③对两者偏好无差异

注:完备性保证消费者总可以把自己的偏好准确的表达出来。

可传递性假定有A、B、C三种组合,如果消费者对A的偏好大于B,对B的偏好又大于C,

那么对A的偏好必定大于对C的偏好。

注:可传递性可以保证消费者偏好的一致性。

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如果两组商品的区别只是在于其中一种商品数量的不同,那么消费者总是偏好较多

的那个组合。也就是多多益善。

②无差异曲线的定义:一条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所有个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

图2-1某消费者的一条无差异曲线图2-2无差异曲线图

5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图X1食品消费量、X2衣服消费量、I无差异曲线,I上的A、B、D都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同样的满足程度。(www.61k.com]一是当衣服减少食品增加或食品增加衣服减少,消费者的偏好不受影响;二是两者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就不一样,同时增加会出现另一条无差异曲线,同时减少也会出现另一条无差异曲线。

3、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①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根据“多比少好”的假定,消费者对数量多的两种商品组合的偏好大于对数量少的两种商品组合的偏好,而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代表的商品数量越多,消费者得到的满足程度水平越高。

②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根据偏好的可传递性

③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这是由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

【1】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斜率为负,这是由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

【2】商品边际替代率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量。

,表示放弃第二种商品正数。【3】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指的是当我们沿曲线下移时,无差异曲线斜率增加,其绝对值越来越小,也意味着商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品的边际替代率沿曲线递减。个单位,获得第一种商品个单位。加符号是为了使边际替代率成为

图1-10商品边际替代率

【注4】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表明的经济含义是指随一种商品消费量的逐渐增加,消费者为了获得这种商品的额外消费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会越来越少,即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即凸向原点。

掌握边际商品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

4、“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即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消费某种商品数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者从中得到的总效用是在增加的,但是以递减的速度增加,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当商品消费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总效用达到最大时,边际效用为0;如果继续增加消费,总效用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逐渐减少,此时边际效用变为负数。

总效用

TU上升

TU最大

TU下降边际效用MU>0,但递减MU=0MU<0

6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5、预算约束的含义:在既定价格下,消费者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支付能力的限制表现为一种预算约束。[www.61k.com)预算约束的公式:假如消费者可以支配的收入金额是m,两种商品消费数量为X1、X2,两种商品价格为P1、P2,则此消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费者的预算约束公式为:

6、预算约束线的含义: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A点坐标(0,m/P2)、B点坐标(m/P1,0)预算线的斜率=,即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的负值。斜率的大小表明在不改变总支出数量的前提下,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比率。

图中AB两点连接起来的直线为预算约束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①在预算约束线内的点,表示在两种商品上的花费并未用尽全部收入。(收入有剩余)

②在预算约束线外的点,表示支付能力达不到的购买选择。(买不起)

③包括预算线本身及预算线内的点,是消费者预算可行集,是消费者决策时可以选择的区间。

④预算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斜率的大小表明在不改总支出数量的前提下,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比率。

7、影响消费者预算约束的因素:收入、商品价格。

①收入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收入增加使预算线向右平移,收入减少使预算线向左平移。

②相对价格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如果一种商品X2价格不变,一种商品X1价格变动,则预算线中纵轴的截距固定不变,而横轴的截距变化。X1价格上升,截距变短,预算线向内旋转;X1价格下降,截距变长,预算线向外旋转。

③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会使预算线平移。同比例上升使预算线左移,相反则右移。两种商品的价格,以及收入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那么预算线不动。

8、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

①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实现效用最大化(图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2-8)

图2-8消费者均衡图2-9需求曲线的推导

满足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必定位于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切点上。在切点C,无差异曲线I2的斜率恰好等于预算线的斜率。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

7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掌握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应该选择商品的最优组合,使得两种。[www.61k.com)

②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图2-9)

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是以三个条件为前提的:偏好不变、收入不变和价格不变。推导需求曲线的过程:价格变化。价格-消费曲线(PCC)表示消费者偏好和收入不变时,与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相联系的两种商品在不同价格下的效用最大化的各种组合。

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价格的变化具有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者所购买的该商品数量的变化。

2)替代效应: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因为该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的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化。

9、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①正常品的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与价格都成反方向变动,从而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因此正常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

②低档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一般情况下,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所以,总效应与价格必然成反方向变动,其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

需要注意:低档品的需求曲线更陡峭,而正常品需求曲线更平缓,对价格变化的反应更大。

三、生产和成本理论

1、生产者及其组织形式:生产者就是能够作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即企业或厂商。企业的主要形式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在生产者行为的分析中,一般假设生产者或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基本假定是“经济人假设”在生产和企业理论中的具体化。

2、企业形成的理论:①企业本质: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在1937年发表《企业的本质》一书,他认为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而产生的,企业的本质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所谓交易费用是指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或费用。包括二类,一类交易费用是产生于签订契约时交易双方临时偶然因素所可能带来的损失,这些偶然因素,或者是由于事先不可能被遇见到而未写进契约,或者能够被预见到,但因为太复杂而无法写进契约;另一类交易费用是签订契约及监督和执行契约及监督和执行契约所花费的成本。

企业产生以后,企业与市场机制就是两种不同的协调生产和配置资源的方式,社会上就形成了两种交易,即企业外部的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的交易。当企业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小于市场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时,企业就产生了。②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即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③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信息的不完全性。3、生产及相关概念有关概念

生产

产出

投入具体内容将投入转变成产出的过程生产者向社会提供有形的物质产出和无形服务产出,是企业获得销售收入的基础包括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生产要素一般划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

能四种类型。

一般分为可变投入与不变投入,从较长时期来看,企业的各项投入都是可以改变的。

8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注】当各种投入要素可变时,一般是研究企业的长期行为;当某种或几种要素不可变时,一般

是研究企业的短期行为

劳动:指人们生产活动中提供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www.61k.com]

土地:包括土地本身、地上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

资本:实物形态(资本品或投资品,包括厂房和设备等)、货币形态(货币资本)。

产出:生产者向社会提供有形的物质产出(食品、机器设备日常用品等)和无形的服务产出(医疗、信息服务、金融服务、旅游服务等)。

4、生产函数的含义:表示一定时期内,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生产函数是生产要素投入量和产品产出量之间的关系。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①前提:技术不变的情况下。

②生产函数是最大产量与投入要素之间的函数关系。

③所有企业都有生产函数。

5、函数表达式:假定生产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为X1,X2……Xn,Q为所能生产的最大的产量,则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Q=f(X1,X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2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Xn)

6、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及其曲线---研究企业短期行为

①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表示资本量固定不变;L:表示劳动量。资本量固定不变时,总产量的变化只取决于劳动量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L。随着劳动量的变化,会引起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动。

②总产量(TP):生产出来的用实物单位衡量的产出总量。

平均产量(AP):总产量除以总投入的单位数。

边际产量(MP):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条件下,由于新增一单位的投入而多生产出来的数量或产出。

7、边际产量曲线的图形及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MP>0时,TP上升;MP=0,TP最大;MP<0时,TP下降。

①劳动的边际产量先递增,劳动投入达到一定程度L1,MP最大

②)L1后边际产量递减,继续增加劳动投入到L3,MP=0.如果再增加劳动投入,边际产量为负值。

③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也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着一个临界点,在这一点之前,边际产量递增,超过这一点,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的趋势,直到出现负值。

8、总产量曲线图形

9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根据MP曲线的图形可以给出TP曲线。[www.61k.com]总产量曲线先以递增的速度上升(此时MP递增),后以递减的速度上升(此时MP下降,但MP>0),总产量达到最大值后下降。

①劳动投入达到L1之前,劳动的边际产量为正数并且递增,所以总产量以递增的速度增加,总产量曲线向上倾斜,并且斜率递增,凸向L轴。

②在劳动投入在L1,L3之间时,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但为正数,所以总产量是以递减的速度增加,总产量曲线向上倾斜,并且斜率递减,即凹向L轴。

③当劳动投入量为L3,劳动的边际产量为0,总产量达到最大值。继续增加劳动投入,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值,总产量开始递减。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9、平均产量曲线图形

MP曲线与AP曲线交于AP曲线的最高点。相交之前,MP>AP,AP上升;相交之后,MP<AP,AP下降。

1)劳动投入在L1之前,边际产量曲线在平均产量曲线的上方,平均产量是递增的。

2)在L1后,边际产量开始递减,但边际产量会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仍是递增的。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L2,此时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在L2后,平均产量递减,L2是平均产量的最大值。

3)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就是递增的。

上述图形中,L1时边际产量最大;L2时平均产量最大;L3时总产量最大。

10、规模报酬-------研究企业长期生产决策问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的变化。企业只有在长期中才能改变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进而影响生产规模。规模报酬的类型:①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②规模报酬不变: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③规模报酬递减: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当企业规模较小时,扩大生产规模,报酬递增,此时企业扩大规模以得到产量递增所带来的好处,将生产保持在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此后如果企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出现规模报酬递减。因此多数行业会有一个适度最佳规模或适度规模,此时企业单位生产成本最小。

11、成本的含义机会成本显成本是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单位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丧失的最高收入)企业购买或租用生产要素所实际支付的货币支出。

10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12、成本函数的含义和类型

成本函数:就是表示企业总成本与产量之间关系的公式。[www.61k.com]分为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

①短期成本函数可分为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C=b+f(q)

其中b:固定成本;f(q):变动成本;C:总成本

②长期成本函数没有固定成本(从长期看一切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C=f(q)

【注】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分。

13、短期成本函数分析

①短期总成本TC=总固定成本TFC+总可变成本TVC

固定成本:是指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增减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如厂房设备的折旧,以及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可变成本:是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如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以及生产工人的工资费用。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②平均成本――单位产品成本,是生产每一单位产品的成本,是总成本除以总产量所得之商。

即:ATC=TC/Q=TFC/Q+TVC/Q

TFC/Q:平均固定成本;TVC/Q:平均可变成本;TFC:总固定成本,TVC:总可变成本,Q:总产量

③边际成本―――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额

MC:边际成本;△TC:总成本的增加额;△Q:总产量的增加额

【注】边际成本是产量变动引起的可变成本的变动(因为短期内固定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14、总成本、总固定成本和总可变成本曲线(成本曲线,图3-2)

上述图形分析(图3-2):注意(图3-3)

①总成本曲线是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0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一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开始以递减的速度上升,产量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以递增的速度上升。

②总固定成本是一条平行横轴的直线

③总可变成本曲线从原点出发,之后随产量增加而上升。刚开始以递减的速度上升,产量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以递增的速度上升。

总变动成本曲线和总成本曲线的变动规律是一致的。

11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15、平均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成本曲线,图3-3):

①平均总成本曲线开始时随产量增加而迅速下降,达到M点时平均总成本最低(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在M点后,平均总成本曲线又随产量增加而上升。[www.61k.com)

②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开始时随产量增加而逐步下降,达到M’点时(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平均可变成本最低,在M’点后,平均可变成本又随产量增加而上升。

③平均固定成本曲线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逐渐向横轴接近

④边际成本曲线开始时随产量的增加而迅速下降,达到最低点后,便随产量的增加迅速上升,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动都快于平均变动成本曲线。

⑤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都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

⑥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交于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M。此时MC=ATC,ATC最低;

M点前,MC<ATC,ATC下降;M点后,MC>ATC,ATC上升,

⑦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M’,此时MC=AVC。M’之前,AVC下降,MC<AVC,;M’之后,AVC上升,MC>AVC.

⑧边际成本曲线最早达到最低点,其次是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出现的最慢,且高于边际成本曲线及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四、市场结构理论

1、市场结构的含义:是指一个行业内部买方和卖方的数量及其规模分布、产品差别的程度和新企业进入该行业的难易程度的综合状态。也可以说,市场结构就是指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竞争状态和竞争程度。

2、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是:市场上竞争程度或垄断程度。划分市场结构的主要依据有:

①本行业内部的生产者数目或企业数目。一个行业内企业数目越多,其竞争程度就越高,垄断程度就越低。本行业只有一家企业,为完全垄断市场;有少数几家大企业,为寡头垄断市场;企业数目很多,为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市场。

②本行业内各企业生产者的产品的差别程度。本行业内各企业生产者的产品的差别程度是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的主要区别。

③进入障碍的大小。一个行业进入障碍越小,竞争程度越高,垄断程度越低。四种市场类型。

3、各种市场结构的特征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12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计算

收益类别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

4、完全竞争企业的收益曲线

定义

企业出售一定数量的产品获得的全部入。(www.61k.com]总收益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R=P·Q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总收益除以销售量的商。平均收益AR=R/Q=P·Q/Q=P(即,平均收益等于单位产

品的价格)

增加一个单位产品的销售时总收益的增加边际收益MR=△R/△Q=△(P·Q)/△Q=P

即,边际收益等于单位产品的价格

由此可推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边际收益MR=平均收益AR=单位产品价格P

即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边际收益=平均收益=单价,单个企业的平均收益线AR、边际收益线MR、需求曲线是同一条线。例如:产品单价10元,销售量1万件时,R=10万元销售量2万件时,R=20万元AR=10/1=20/2=10元元,如下所示

dQ

MR=AR=此时的均衡价格P(图4-2)

5、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产量决策的基本原则

此时企业可能盈利,也可能亏损,若是盈利的,企业的利润此时最大,若是亏损的,此时亏损一定是相对最小的,总之,不论是盈利还是亏损,企业处于MR=MC时,是最优的产量,所以,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既可以作为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也可称为亏损最小的均衡条件。

P

Q

图4-3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产量决策

短期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曲线交于A增加利润。A点以增加利润或减少亏损,在A点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此时企业既不能增加产量也不能减少产量,即在13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在长期生产中,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决策原则仍然是边际收益=边际成本。[www.61k.com]

6、完全垄断形成的原因: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只有唯一供给者的市场结构。

①政府垄断;即政府凭借其特殊地位,为了实现特定的社会经济目的,而对某一行业实行完全垄断。我国政府对铁路、邮政等就是完全垄断。

②对某些特殊的原材料的单独控制而形成的对这些资源和产品的完全垄断。

③对某些产品的专利权而形成的完全垄断。

④自然垄断:当行业中只有一家企业能够有效率的进行生产,或者当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产品时,这个行业就是自然垄断。

自然垄断与规模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

规模经济就是企业或厂商的平均总成本会随着产量的扩大而不断下降。

7、完全竞争行业的供求曲线和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

①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价格就是由整个行业的供给和需求曲线决定的,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两条曲线交点的价格就是整个行业的均衡价格。

②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因为个别企业无法决定市场价格,只能按照既定的价格,也就是整个行业供给和需求确定的价格出售产品)。

8、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供给曲线(见图4-3)

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总是按照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的原则来选择最优生产规模。

①当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时,企业扩大产量,供给增加;

②当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时,企业缩小产量,供给减少。

所以: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是其供给曲线。

9、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

①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行业的需求曲线,二者完全相同,这是完全垄断企业和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一个重要区别。

②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10、完全垄断企业的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企业的平均收益等于单位产品的价格。企业的边际收益不等于平均收益或价格,而是小于平均收益。(原因是单位产品价格随着销售量的增加而下降)

结论: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是重合的(即一条线);但是由于单位产品价格随着销售量的增加而下降,因此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所以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益曲线的下方,而且比平均收益曲线陡峭。

P

AR(DD)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Q图4-4

例如:

(1)企业销售1单位产品,价格为11元,总收益=11元。

(2)企业增加1个单位销售时,价格降为10元,

总收益=2*10=20元;平均收益=10元;边际收益=(20-11)/1=9,小于平均收益。

(3)企业增加2个单位销售时,价格降为9元。

总收益=3*9=27元;平均收益=9元;边际收益=(27-20)/1=7元,小于平均收益。

教材例题:

总收益、边际收益和平均收益的关系

14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价格P654321产量Q0(没人买)12345总收益R05*1=54*2=8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3*3=92*4=81*5=5边际收益MR-5/1=5

(8-5)/1=3(9-8)/1=1(8-9)/1=-1(5-8)/1=-3平均收益AR-5/1=58/2=49/3=38/4=25/5=1

11、完全垄断企业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

①完全垄断企业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www.61k.com)

②完全垄断企业和完全竞争企业的成本曲线是相同的。完全垄断企业根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确定了均衡产量,根据这个产量就可以确定均衡价格.

③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较,在完全垄断条件下,企业向市场供应的产品数量较少,而产品价格较高,完全垄断企业可以获得超额利润。P

PC

AR(d)(平均收益)它等于单位产品价格,也是需求曲线)

MR(边际收益)图4-5完全垄断企业的产量和价格决策

④但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完全垄断企业并不是可以随意提价,在价格决策时,也必须考虑到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⑤完全垄断市场上,不存在供给曲线。

12、完全垄断企业定价的一个简单法则简单定价法则:

整理得:

【注1】在边际成本上的加价额占价格的比例,应该等于需求价格弹性倒数的相反数。【注2】垄断企业索取的价格超过边际成本的程度,受制于需求价格弹性。

13、价格歧视含义:也叫差别定价,是指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对同一产品,规定不同的价格。级别:价格歧视一般可分为三级:

①第一级价格歧视,是企业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也称作“完全价格歧视”。所有消费者剩余都被垄断者占有了。

②第二级价格歧视,是指按不同价格出售不同批量的产品,但每个购买相同批量产品的购买者支付的价格相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批量作价。垄断厂商通过对小批量购买的消费者收取额外价格,侵蚀了一部分消费者剩余,得到了更多的利润。

15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③第三类价格歧视建立在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基础上,将消费者分为具有不同需求价格弹性的两组或更多组,分别对各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www.61k.com)

14、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

①必须有可能根据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划分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不同购买者;

②市场必须是能够有效的隔离开,同一产品不能在不同市场之间流动。即不能使购买者在低价市场上买到产品再卖到高价市场上去。

如果这两个条件能够满足,那么,企业就可以通过对缺乏弹性的市场规定较高的价格,而对富有弹性的市场规定较低的价格,以增加总收益。

15、企业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原则:不同市场的边际收益相等并且等于边际成本。垄断企业可以对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的市场规定较高的价格,实行少销厚利;对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市场规定较低的价格,实行薄利多销。

16、垄断竞争市场上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的需求曲线和完全垄断市场上的企业相同,均向右下方倾斜,但两者的需

求曲线不同在于:①垄断竞争企业需求曲线不是市场需求曲线,而是每一个具体企业的需求曲线。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既是企业的需求曲线,也是市场的需求曲线。②垄断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比完全垄断企业需求曲线具有更大的弹性。

垄断竞争企业的产品具有替代性,且行业中存在企业的进入退出,因此当企业提高产品价格时,需求量的减少造成的损失比提高价格获得的利润大。相反,当企业降低价格时,因需求量的增加获得的利润比降低价格造成损失大。

注意:短期均衡分析,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的产量为均衡产量(MR=MC),此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短期均衡包括盈利、利润为零、亏损。

7、寡头垄断市场上价格形成的模型每个生产者在作出最优决策时,都必须考虑对手如何作出反应。

价格形成模型具体内容协议价格制生产者或销售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市场份额划分协议条件下,生产者或销售者之间共同维持一个

协议价格,使得行业净收益最大。其方式是限制各生产者的产量,使行业边际收益等于行业边际

成本。

【注1】卡特尔:企业联合起来一起行动,世界上最著名的卡特尔是石油生产输出国组织欧

佩克(OPEC).

【注2】一个卡特尔与完全垄断者的差别

1)卡特尔很少能控制整个市场,因此它们必须考虑它们的定价决策会如何影响非卡特尔企业的

行为。

2)一个卡特尔成员并不是一个大公司的一部分,它们可能在利润诱惑下违反协议。

【注3】我国企业之间实施共谋或卡特尔是一种违法行为,受到反垄断法律法规的严格禁止。

价格领袖制行业中某一个占支配地位的企业率先确定价格,其他企业则参照这个价格来制定和调整本企业

产品的价格,与其保持一致。

【注】领袖企业在确定产品价格时,不能只考虑本企业利益,还必须考虑到整个行业的供求状

况。

五、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1、资源最优配置的含义和标准

①一般均衡状态或瓦尔拉斯均衡状态:当居民和企业分别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供求都相等时,经济就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或瓦尔拉斯均衡状态。

16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②资源最优配置:当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即瓦尔拉斯均衡状态时,资源便实现了最优配置。[www.61k.com)

资源实现最优配置的标准是:当一种资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坏。即如果资源在某种配置下,不可能由重新组合生产和分配来使一个人或多个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减少。此时社会实现了资源最优配置。(整体福利不能因为资源重新配置而提高。)

③帕累托改进: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能够在其他人福利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通过重新配置资源,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则称这种资源重新配置为帕累托改进。(能够通过资源重新配置而提高整体福利。)

④帕累托最优状态(经济效率):帕累托最优状态是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又被称作经济效率。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具有经济效率的,不满足帕累托状态就是缺乏经济效率的。

2、市场失灵的含义:所谓市场失灵,就是指由于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而导致的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资源配置失当的情况。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

①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

②信息是完全的;

③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④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

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资源最优配置或帕累托最优状态通常不能得到实现。

3、市场失灵的原因: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

4、垄断:根据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只有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生产成本从长期看才是最低的,市场机制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产量最大,价格最低,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但完全竞争市场只是一种理论假设,大部分产品都是处于不完全竞争市场,或完全垄断市场,或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不再是完全的价格接受者,资源已不可能在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导致生产者生产的产量不是最大的产量,市场价格不是最低的价格,长期来看成本也比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生产成本要高,消费者将不再可能获取最大满足。

注意:由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广泛存在,市场机制很难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资源不可能实现最优配置。政府对垄断的干预:

①为了保护和促进竞争,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限制垄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比如制定《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

②政府对垄断进行干预的另一种手段是对垄断行业进行公共管制,主要是对垄断行业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进行管制或规定限价,或规定利润率。

5、外部性:所谓外部性或外部影响,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影响,但是却没有因此付出代价或得到利益。外部性分类:根据经济活动主体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外部性分为生产的外部性和消费的外部性。根据对他人的影响外部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

①外部经济:是某人或者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但该人或该企业却不能由此得到补偿。例如:你种树别人乘凉;你放烟花别人观赏

②外部不经济:是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其他人带来损害,但该人或该企业却不必为这种损害进行补偿。例如: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气污染农田使农场主受损;吸烟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等。

6、外部性对市场机制运行的影响

由于外部影响的存在,市场机制就不能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外部性导致资源配置失当,即使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存在外部性的影响,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也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①对于产生外部经济的生产者,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缺乏生产积极性,产出水平低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造成产品的供给过少。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②对于产生外部不经济的生产者,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倾向扩大生产,产出水平就会大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造成产品的供给过多。超过帕累托最优所要求的产量水平,造成资源配置的无效率配置。

7、公共物品的含义

17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所谓公共物品,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www.61k.com]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对应的。私人物品有两个明显的特征:竞争性和排他性。竞争性,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于既定的可供消费的产品,增加一个人的消费就必然减少另一个人的消费。排他性,是指私人物品在财产所有权上的独占性。

某人合法地占有了某种商品,别人就不能同时占有。私人物品可明确产权上的归属,而产权必然具有排他性。因此,可以说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商品叫私人物品。

8、公共物品的特点

①非竞争性。即消费者对某一种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人对该公共物品的消费。例如国防、道路、环境治理、电视广播等。

②非排他性。公共物品可以由任何消费者进行消费,任何一个消费者都不会被排斥在外。公共物品的这些特种决定了绝大多数的公共物品消费中必然出现“搭便车”。所谓“搭便车”就是某人不进行购买而消费某物品。

9、公共物品可以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①纯公共物品,是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完全的非排他性的物品,如国防、治安、公共卫生等,一般通过纳税间接购买而被动消费,消费时无法分割,只能由政府提供。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具有一定程度的拥挤性,部分间接购买,部分直接购买,消费时可以部分分割,政府和私人都可以提供。如教育、医疗卫生、收费公路等。

10、公共物品市场失灵

私人物品的的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在水平方向,即数量上的求和,这表明私人物品在一定价格下的市场需求是该价格下每个消费者需求数量的和。(图5-2a)

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在纵向,即价格上求和,这表明市场为一定数量的公共物品支付的货币量是市场上每个消费者为这些公共物品支付的货币量之和。(图5-2b)

由于纯公共物品存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消费者更愿意采取“搭便车”行为,低报或者隐瞒自己对公共物品的偏好,消费者表明的需求曲线一般低于其实际水平,因此无法加总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也不能求得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消费者支付的数量将无法弥补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最终导致市场产量远远低于最优产量。

对于准公共物品来说,市场机制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可以通过准市场机制来引导资源的配置。准公共物品或者具有消费的竞争性但无排他性,或者具有消费的排他性却无竞争性。

公共物品政府干预:政府承担公共物品主要提供者的职责。例如政府提供国防、治安、消防和公共卫生。

11、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掌握的信息量不一样的一种情况。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就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

①逆向选择,是买卖双方在不对称信息的情况下,出现质量差的商品往往将质量好的商品驱除市场的现象。②道德风险,是指交易双方协议达成后,协议的一方利用信息的不对称,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损害对方的利益,如交完汽车保险后不认真开车,交完财产保险后不注意防盗。

市场失灵的后果: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存在,市场机制就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生产者或消费者都会出现一些盲目的行为,有的市场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

政府干预措施:为了解决因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市场失灵,政府对许多商品的说明、质量标准和广告都做出了具体的法律规定,政府还通过多种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信息服务。

12、政府对外部性的干预(消除外部性的传统方法)

①使用税收和补贴手段。一是政府对负外部性的企业可以使用税收手段,使得企业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从而使得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二是政府对正外部性的企业给予政府补贴,使私人收益等于社会收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②政府也可以通过合并相关企业的方法使外部性得以“内部化”。例如:A是产生负外部性的企业,B为A企业受害者,可以将A、B两个企业合并,从而使得负外部性消失。

18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③明晰产权,外部性之所以存在并导致资源配置失当都是由于产权界定不清晰。(www.61k.com]

科斯定理: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是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进一步看,还可以认为,一旦考虑到交易成本,产权的初始界定对于经济运行的效率就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从而可以引申出一个重要结论:不同产权制度,会导致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

科斯定理提供了一种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外部性问题的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美国和一些国家先后实行了污染排放权或排放指标的交易。

13、掌握政府对市场失灵进行干预的方式和措施。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六、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民总收入(GNI):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GDP的形态: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①价值形态,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

②收入形态,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

③产品形成,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

2、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生产法、支出法、收入法。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①生产法:通过核算各个产业在一定时期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来核算GDP。

②支出法: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的内购买最终产品支付总和来核算GDP

③收入法: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来求得GDP。

3、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它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原始收入的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所有常住单位增加值之和。

①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应从单位获得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包括工资总额、福利费和其他实物形式的劳动报酬。农户和个体劳动者生产经营所获得的纯收益主要是劳动所得,也都列入劳动者报酬。

②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价值按规定比率提取的计入生产成本的折旧费。

19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③生产税净额:是一定时期内企业应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www.61k.com]生产税是企业从事有关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应缴纳的各种税金、附加费和规费,如销售税金及附加、增值税、企业管理费中各种税金等,是企业的利前税,不包括所得税。

④营业盈余:从总产出中扣除中间投入、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和生产税净额后的余额,大致相当于营业利润,但要扣除从利润开支的工资和福利费。如果从政府获得生产补贴,应将补贴计入营业盈余中。

注: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国或一个地区通过生产活动获得的原始收入及其初次分配项目。

劳动者报酬为居民所得;

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为企业、单位所得;

生产税净额为政府所得。

国内生产总值公式为:

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4、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它是从社会最终使用的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定时期生产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价值,这些产品最终使用的去向,一是用于最终消费,二是用于投资即资本形成,三是用于出口。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①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政府消费。

②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存货增加。

固定资本形成,是常住单位建造、购置和转入的固定资产扣除销售和转出固定资产后的价值。

存货增加,包括原材料、燃料库存,生产单位产成品、半成品、在制品库存,销售单位商品库存期末价值减去期初价值的差额。

③净出口:是一定时期货物和服务出口价值减去进口价值后的差额。

出口,是本国向国外销售和无偿转让的货物和服务。进口,是本国向国外购买和无偿得到的货物和服务。

5、如果对居民和政府的支出再分开核算,则:支出法下的GDP包括消费支出、固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四个部分。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可以表示为:GDP=C+I+G+(X-M)

其中:C:消费;I:投资;G:政府购买;(X-M):净出口。

6、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含义:在两部门经济中,假设一个社会只有消费者(居民)和企业两个部门,没有政府部门和进出口部门,所以就没有企业间接税等税收项目,也没有政府购买和进出口贸易。即: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总收入。

投资储蓄恒等式:I=S,其中I:投资;S:储蓄。这种恒等关系就是两部门经济的总供给(C+S)和总需求(C+I)的恒等关系。推导过程:

①从支出的角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总支出,即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的总和。GDP=Y=C+I

②从收入的角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总收入,总收入的一部分用来消费,剩余的一部分用来进行储蓄(用字母S表示)。GDP=Y=C+S。

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出来的GDP在理论上是完全一致的,所以:GDP=C+I=Y=C+S,即C+I=C+S

两边同时消去C,就得到I=S,即得到储蓄—投资恒等式

7、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含义:在两部门经济的基础上加上政府部门的活动,就构成了三部门(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经济。政府支出主要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用G表示政府购买,用T表示政府税收。

投资储蓄恒等式:I=S+(T-G)

其中,I:投资;S:家庭储蓄和企业储蓄之和,可以通称为私人储蓄;T:政府税收;G:政府购买;T-G---政府部门的储蓄:S+(T-G)----整个社会的储蓄。

即:投资=私人储蓄+政府部门的储蓄,也就表示了整个社会的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之和)和整个社会的投资的恒等关系。推导过程:①从支出角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购买支出的总和。GDP=Y=C+I+G

20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②从收入角度看,国民收入除了用于消费和储蓄,还要有一部分用来交纳税金。(www.61k.com)但是,居民企业一方面交纳税金,另一方面又获得政府给予的转移支付。政府的净收入=总税收减去转移支付。

用T0表示政府的全部税收收入,用TR表示政府转移支付,T表示政府净收入,则:T=TO-TR。

从收入方面来看,国民收入Y=C+S+T总产出等于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收入。因此有

GDP=C+I+G=C+S+T=Y,

即C+I+G=C+S+T,

消元I+G=S+T

得到,I=S+(T-G)

8、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含义:四部门经济就是在三部门经济中引入一个国外部门。即包括消费者(居民)和企业、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

投资储蓄恒等式:I=S+(T-G)+(M-X)其中:(M-X):外国在本国的储蓄

推导过程:从支出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是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的总和,即GDP=C+I+G+(X-M),假定总收入不变,Y=C+S+T。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为:C+I+G+(X-M)=C+S+T

两边同时消去C,就得到:I+G+(X-M)=S+T

可以简化为:I=S+(T-G)+(M-X)

10、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消费理论),是建立在三个假设上的: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凯恩斯消费函数:

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为一常数,这时消费函数可以用下列方程表示:

式中,α: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β:边际消费倾向;βY:由收入引致的消费

因此,消费等于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之和。

9、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消费理论)

21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该理论认为:各个家庭的消费要取决于他们在生命周期内所获得的收入与财产,也就是说消费取决于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www.61k.com]

人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年青时期(收入偏低,消费可能会超过收入)、中年时期(收入大于消费)、老年时期(消费超过收入)。

理性的消费者总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够比较安定的生活,使一生的收入与消费相等。家庭的收入包括劳动收入和财产收入,那么,一个家庭的消费函数就是: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C=其中:WR:财产收入;YL:劳动收入;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在人口构成没有发生实际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从长期来看边际消费倾向是稳定的,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关系。

如果人口构成比例发生变化,边际消费倾向也会发生变化,如果社会上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提高,如果中年人口的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降低。

10、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消费理论)

该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根据他的当前收入决定的,而是根据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该理论将人们的收入分为暂时性的收入和持久性的收入,并认为消费是持久性收入的稳定的函数。

所谓持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期到的长期收入,即预期在较长时期中可以维持的稳定的收入流量。Ct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

其中:Ct:现期消费支出;:边际消费倾向;YPt:现期持久收入

这一理论认为,消费是持久收入的稳定函数。

11、储蓄函数

由于收入=消费+储蓄,即:Y=C+S,所以:储蓄=收入-消费,即:S=Y-C

凯恩斯认为,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消费增加的会越来越少,而储蓄增加的则会越来越多。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被称为储蓄函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根据上面得出的消费函数的公式,以及消费与储蓄的关系,我们可以推导出储蓄函数的公式:

:边际储蓄倾向(MPS)或用S表示,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边际储蓄倾向+边际消费倾向=1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0<MPS<1。

12、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总是等于收入。

平均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1,即APC+APS=1。

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1,即MPC+MPS=1。

13、投资函数

①投资含义:是购置物质资本(例如厂房、设备和存货,以及住房建筑物)的活动,即形成资产的活动投资。一般不包括金融投资在内。

②决定投资的因素:决定投资的因素主要有实际利率、预期收益率和投资风险等。预期通货膨胀率和折旧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

③实际利率与投资的关系:如果企业贷款投资,投资的成本就是利息;如果企业用自有资本投资,利息是投资的机会成本,因此仍可认为投资的成本是利息。决定利息的直接因素就是实际利率,因此投资的成本取决于实际利率。如果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既定,则实际利率越高,投资成本越高,投资就会减少。反之实际利率越低,利息越少,投资成本越低,投资增加,因此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如果假设投资和利率之间呈线性关系,则投资函数可写成:

22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自主投资,是由于人口、技术、资源等外生变量的变动所引起的投资,与利率无关,即使利率为零也

会存在。(www.61k.com)

:引致投资,随利率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化。

14、投资乘数

①乘数的含义:乘数也叫倍数,即一个因素或变量的变化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

②投资乘数:对于投资而言,乘数原理就是增加一笔投资ΔI,在国民经济重新达到均衡状态的时候,由此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量并不仅限于这笔初始投资量,而是初始投资量的若干倍。这个倍数就是投资乘数。

③投资乘数表达式:

投资乘数k=β:边际消费倾向;S为边际储蓄倾向。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表明投资乘数k为边际储蓄倾向S的倒数。

15、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

国民收入Y=消费C+投资

=

由此可得:

【注】在投资为常数的情况下,国民收入受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α、边际消费倾向β的影响。

16、总需求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16、总供给的含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上,一个国家或生产者愿意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总量。[www.61k.com)

17、影响总供给的因素:

①决定总供给的基本因素是价格和成本。

②决定总供给的其他因素:技术进步、工资水平变动、能源及原材料价格变动等。另外预期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18、总供给曲线

①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从长期看,总供给变动与价格总水平无关,长期总供给只取决于劳动、资本与技术,以及经济体制等因素。

②短期总供给曲线:一般应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总供求模型:总需求曲线与短期供给曲线相交的总产出为均衡总产出,价格为均衡价格总水平。

七、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1、经济增长含义: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与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总产出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对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度量,通常用经济增长率来表示。

经济增长率=本年度经济总量的增量/上年所实现的经济总量

【注1】计算GDP时可以用现价计算,也可以用不变价格计算

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

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注2】经济增长率是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但GDP是一个衡量总产出的概念,并不包含伴随经济增长带来的生态与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经济增长率并不能全面反应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

2、经济发展的含义:经济发展是一个比经济增长含义更广的概念。经济发展既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伴随经济增长过程而出现的技术进步、结构优化、制度变迁、福利改善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和谐等方面的内容。

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但经济增长并不简单的等同于经济发展。不重视质量和效益,不重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不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会出现增长失调,从而制约发展的不良局面。

4、决定经济增长的的因素包括科学技术进步、自然资源状况、社会制度、经济体制与经济政策以及人口的增长情况等。具体来看,决定其增长的基本因素:主要有劳动的投入数量和劳动生产率、资本投入数量和资本效率。

①劳动的投入数量: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社会投入生产的劳动数量越多,生产的产品就可能越多,经济增长速度就越高。

劳动投入数量取决于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以及劳动者投入的劳动时间的多少。

②资本的投入数量:在其他因素不变条件下,资本数量投入越多,经济增长速度就越高。资本的投入数量也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最重要的是资本的利用率或生产能力利用率。

③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一般用在一定时间内每个劳动者所生产的GDP,或单位劳动时间所生产的GDP来计算。在同样的劳动投入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可以带来经济的增长。

24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④资本的效率,也就是投资效益,是指单位资本投入数量所能产生的GDP,一般用GDP与资本总额的比率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GDP需要投入的资本数量表示。(www.61k.com]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资本的效率提高就会带来经济增长,反之,资本效率下降就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

5、经济增长因素分解

①两因素分解法: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把经济增长率按照劳动和劳动生产率两项因素进行分解。

假定经济增长取决于两个因素,工作小时数(即劳动时间)的增加率和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即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

经济增长率=工作小时数的增加率+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

即,GQ=GH+GP

式中,GQ:经济增长率;GH:工作小时数增加率;GP: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

②三因素分解法:经济增长按照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等三个因素进行分解,计

算这三项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经济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劳动产出弹性×劳动增加率)+(资本产出弹性×资本增长率)

即:GY=GA+αGL+βGk

GA:技术进步率或全要素生产率;α--t时期的劳动产出弹性β-t时期的资本产出弹性

2)“索罗余值”---通过经济增长率的公式,求出技术进步率

全要素生产率(简称TFP),即将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扣除之后,技

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技术进步率=经济增长率-(劳动产出弹性×劳动增加率)-(资本产出弹性×资本增长率)

GA=GY-αGL-βGk

6、经济周期的含义: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循环,是指总体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而出现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7、经济波动的类型

①按照周期波动的时间长短,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主要有三种类型,即长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

长周期,又称长波循环或康德拉耶夫周期:周期长度平均为50-60年;中周期,又称大循环或朱格拉周期:每个周期的长度平均约为8年;短周期3-5年。【注】对经济运行影响较大且较为明显的是中周期。

②按照经济总量绝对下降或相对下降的不同情况,经济周期又可分为古典型周期和增长型周期。如果经济运行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为负增长,即经济总量GDP绝对减少,通常将其称为古典型周期。如果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率为正值,即经济总量只是相对减少而非绝对减少,则为增长型周期。

我国的经济周期属于增长型周期波动。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8、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和阶段特征

经济周期划分为扩张阶段、紧缩或衰退阶段。

①扩张阶段:分为复苏阶段和繁荣阶段,复苏是扩张阶段的初期,繁荣是扩张阶段的后期。扩张阶段的一般特征是经济增长速度持续提高,投资持续增长,产量不断扩大、市场需求旺盛、就业机会增多、企业利润、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也常常伴随通货膨胀。

②紧缩或衰退阶段:如果衰退特别严重,则可称为萧条,在此阶段,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滑,投资活动萎缩,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停滞或下降,产品滞销,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提高,企业利润水平下降,亏损、破产企业的数量增多,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呈不同程度下降趋势。

紧缩阶段的最低点叫做谷底;扩张阶段的最高点叫做峰顶。谷底和峰顶也叫转折点或拐点。

9、经济波动的一般原因①投资率的变动:一般而言,投资与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关系。

25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②消费需求的波动:消费需求不足,会导致经济增长率下降。[www.61k.com]

③技术进步的状况:当技术进步较快时,经济增长的速度较高。

④预期的变化:当人们对今后经济增长的预期比较乐观时,就愿意增加消费和投资,从而推动经济增长。⑤经济体制的变动

⑥国际经济因素的冲击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11、经济发展理论的含义:经济发展主要是指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并伴随着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增长以及技术的进步。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变化包括:

①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

②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

③广大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

④国民收入分配状况的逐步改善。

【注1】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的提高,以人为本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内容。

【注2】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这一概念的核心思想是:纪要使当代人的各种需要得到充分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使它们之间保持协调和谐的关系。

13、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中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包括结构、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程度、工业化水平以及现代化进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按着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经济发展诸因素的配置方式和利用方法,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内容:促进“三个转变”。

①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②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③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学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14、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和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内容: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八、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1、价格总水平的含义和度量

价格总水平,也叫一般价格水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各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状态的平均或综合,一般用价格指数来度量。

26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世界各国度量价格总水平的方法:编制各种价格指数和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www.61k.com)

价格指数,就是用来反映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商品价格水平的变化趋势和变化程度的相对数。反映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叫做价格总指数,一般称为价格指数。

我国目前是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衡量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基本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货膨胀率就是不同时期的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2、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包括: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总产出、总需求和总供给

☆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和总产出

①价格总水平与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和总产出的关系式:MV=PT(费雪方程式),或:P=MV/T

M:代表一定时期内货币的供给数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P:代表价格总水平;T:代表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

P的值取决于MV和T三个因素的相互关系,在这三个因素中,M是一个由模型之外的因素决定的,V在一定时期相对稳定,T的增长也相对稳定,所以价格的变动主要取决于M的变动。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运用微分方法推导,可以得出价格总水平的决定方程:

:代表价格总水平变动率或通货膨胀率;m:代表货币供给量的变动率;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率;y:代表GDP的变动率

③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成正比,而与总产出的变化成反比。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货币供给量增长,价格总水平一般会趋于上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总产出增长,价格总水平一般会趋于下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就会促使价格总水平上涨。

☆总需求和总供给

①一般来说,价格总水平和总需求成反方向变动,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总需求扩大;当价格总水平上升时,总需求减少。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②从长期来看,总供给变动与价格总水平无关,不论价格总水平如何变化,总产出不变。

从短期来看,价格总水平和总供给成同方向变动,当价格总水平上升时,总供给扩大;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总供给减少。

③价格总水平是由总需求和总供给共同决定的。如果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的增长,价格总水平就有可能上升;反之,如果总需求增长慢于总供给的增长,价格总水平就有可能下降。

3、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经济效应☆由于价格总水平的波动,工资可以分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名义工资,是以当时的货币形式表现的工资。实际工资,是扣除了价格变动影响因素的工资。实际工资的变动与名义工资的变动成正比,与价格总水平变动成反比。

①在价格总水平上涨过程中,如果名义工资不提高或提高幅度低于价格上升幅度,实际工资就会下降。

②在价格总商品下降过程中,如果名义工资不下降,或下降的幅度小于价格的下降幅度,则实际工资就会上升。☆由于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利率也可以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

实际利率取决于名义利率与价格总水平变动率之差。

在名义利率不变时,实际利率与价格总水平变动成反比,在价格总水平不变时,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相等。当名义利率低于价格总水平上涨率时,实际利率为负。☆购买力平价理论(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于1922年提出)指出,两种货币的汇率应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决定,而货币购买力又是价格总水平的倒数,所以,汇率实际上由两国价格总水平变动之比决定。

27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按照这一理论,在两个国家的模型中,如果本国的价格总水平上涨率高于外国的价格水平上涨率,本国货币就会贬值,以本币表示的汇率就一定会上升。(www.61k.com]

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会在一定条件下影响到汇率的变动,从而影响一个国家的进出口产品价格发生相应变化,并进而影响到净出口和总供求关系。

☆价格总水平变动间接效应,主要包括,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影响,对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般来说,价格总水平变动,特别是剧烈的、大幅度的变化是不利于经济增长的;只有在短期内,在价格变动没有被市场主体预期到的情况下,才可能对经济增长发生某种作用:通货膨胀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而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则不利于经济增长。但这种作用只能是暂时的,不可能是长期的。

4、就业和失业的一般含义

就业的含义:就业是一定年龄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所进行的活动。

☆就业者条件,指一定的年龄;②)收入条件,指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③时间条件,即每周工作时间的长度。

失业含义: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但在目前没有从事有报酬或收入的工作的现象。

☆失业人口:①没有工作;②当前可以工作,就是当前如果有就业机会,就可以工作;③正在寻找工作。

5、我国的就业和失业的含义和统计口径

①就业人口,是指在16周岁以上,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②城镇就业人口,是指在城镇地区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就业人口。

③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段内(16岁至退休年龄),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

6、就业与失业水平的统计

①在发达国家,失业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资源利用状况的最重要的指标

失业率=失业总人数/民用劳动力总人数×l00%

就业率=就业人口/民用成年人口总数×100%

②目前,我国统计部门计算和公布的就业和失业水平方面的指标主要是城镇登记失业率。

城镇登记失业率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城镇单位中的不在岗职工+城镇私营业主+个体业主+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

我国的失业率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失业率的含义和计算是具有很大差别的,我国只计算城镇地区的失业率,而没有计算全国城乡统一的失业率;在计算城镇失业率时,主要是以是否具有城镇户口为标准,因此并不是真正的城镇地区的失业率。

但是,从一个较长期的变动趋势来看,在某一国家或地区,总存在一个正常的失业率,这就是自然失业率,是指劳动力市场供求处于均衡状态,价格总水平处于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

因此,为了更加准确地描述自然失业率,现在一般把它称为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

7、失业的类型

☆自愿失业,是指劳动者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宁愿不工作的一种状态,也可以说是当工资水平下降时劳动者自愿退出劳动力队伍的情况。自愿失业包括:

①摩擦性失业:是因为劳动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偏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引起的失业,也就是由于劳动者从一个工作转换到另一个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的失业。

②结构性失业: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所造成的失业。如新的产业兴起、旧产业衰落,使得原有产业劳动者由于不具备新产业需要的技术而失业。

☆需求不足型失业(非自愿失业、或周期性失业)

28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需求不足型失业,是指劳动者在现行工资水平下找不到工作的状况,或是指总需求相对不足减少劳动力派生需求所导致的失业。(www.61k.com)这种失业是与经济周期相联系的。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处于繁荣与高涨时期,失业率比较低;在经济运行处于衰退和萧条阶段,失业率比较高。这种失业是宏观经济研究关注的重点。

8、我国就业和失业问题的特点:

二元结构,指发展国家经济体系中采用现代化技术的现代部门和采用传统技术的传统部门并存在的经济结构,也就是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

二元结构的失业现象:如果劳动力在两个部门之间的流动是自由的,低收入的农民一定会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但由于农村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从农业中转换出来的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接近于零,因此,会出在城市中会出现大量的失业人口。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我国属于典型的二元结构经济,农村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就业存在严重不足。我国需要通过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加快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加强教育,以及提倡新的就业观念等多方面的措施才能够实现扩大就业、减少失业的目的。

9、就业和经济增长及价格总水平的关系。

☆奥肯定律: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美国产出与失业之间的一个数量相关关系。①结论:相对于潜在的GDP,GDP每下降2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上升l个百分点。或者说,相对于自然失业率,失业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GDP就会下降2个百分点。

②内含:奥肯定律表明了在经济增长和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整相关关系),政府应当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降低失业率的主要途径。

☆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最初是反映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变化关系的,失业率越低,工资增长率高。

后来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当失业率降低时,通货膨胀率就会趋于上升,当失业率上升时,通货膨胀率就会趋于下降。政府进行决策时可以用高通货膨胀率来换取低失业率,或者用高失业率换取低通货膨胀率。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由于预期的存在和变动,通货膨胀和失业替代关系只是在短期内才是可能的,而在长期内则是不存在的,从长期看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和横轴垂直的直线。

九、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

1、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4种理论(掌握谁提出的,什么观点)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29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

规模经济贸易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要素禀赋,在这里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www.61k.com)这一理论认为,各国的资源条件不同,也就是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的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根据赫克歇尔和俄林的理论,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规模经济的贸易学说来解释相似资源储备国家之间和同类工业品之间的双向贸易现象。

该理论认为:大规模的生产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是现代国际贸易的基础。

克鲁格曼认为,工业产品是类似的,但不是同质的,大多数工业产品

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生产企业的规模需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规模

效益。各国利用规模经济来生产有限类别的产品,如果每个国家只生产几类产品,那么每种产品的生产规模就会比生产所有产品时的规模更大,才

能实现国际分工的规模效益,在只生产有限种类产品的同时,通过国际贸

易实现产品的流动,保证各国不牺牲消费的多样性。

2、影响出口贸易因素

①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

②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一国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越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也越高,出口商品的数量越高,增加出口额;

③汇率水平(贬值出口增加,升值进口增加)。

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下跌,即对外贬值,则外币兑换本币的数量就会增加,这意味着外币购买力的提高和本国商品、劳务价格的相对低廉。可能使出口商在不减少收益的情况下,降低出口商品价格,增加出口,同时也有利于增加本国旅游收入及其他劳务收入。

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上升,即对外升值,则外币兑换本币的数量就会减少,这意味着外币购买力的下降和本国商品、劳务价格的相对较贵。可能使出口商在不减少收益的情况下,提高出口商品价格,减少出口,同时也不利于增加本国旅游收入及其他劳务收入。

④一国出口贸易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本国的经济状况,还受国际市场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在世界经济出现不景气的情况下,由于国际市场需求不旺,各国的出口贸易都可能因此而减少。

3、影响进口贸易因素

①一国的经济总量和总产出水平。一般情况下,一国的经济总产出水平越高,经济总量,例如GDP的规模越大,对自然资源和投资品的需求就越大,其进口贸易额就越大。另外总产出水平较高的国家,居民的收入水平和与此联系的消费水平也较高,消费需求或消费偏好的差异较大,会促进该国进口贸易的扩大。

②汇率水平。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上升,即货币升值,则用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就会下跌,本国居民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会增加,就要扩大进口。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下降,即货币贬值,则用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就会上升,本国居民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会下降,就要缩减进口。

③国际市场商品的供给情况和价格水平的高低。在国际市场上,如果商品紧缺,导致价格大幅度上升,会使得进口贸易受到影响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水平,不仅取决于本国的总体经济状况和经济实力、产品竞争力及世界市场的供求关系,而且与各国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或贸易政策有关。

4、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干预

政府对进出口贸易进行干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国外竞争者的损害,维持本国的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政府对国际贸易的干预包括进口贸易的干预和出口贸易的干预。

①政府对进口贸易的干预

30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关税壁垒:征收高额进口关税来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的一种外贸政策。(www.61k.com]

非关税壁垒---指采用关税以外的手段对外国商品进口设置障碍的各种措施,如:进口配额制、自愿出口限制、歧视性公共采购、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等。口金额。歧视性公共采购,是指一国政府根据本国有关法律制度,给予国内的供应商有限获得政府公共采购订单的措施,这种政策是对外国供应商的一种歧视。

②政府对出口贸易的干预

政府干预出口贸易以刺激出口增加的主要措施是出口补贴,包括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间接补贴包括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5、倾销的含义: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并因此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的行为。【注】WTO规定,确定产品正常价值可依据的标准有:

①原产国标准:按照相同或类似产品在正常交易过程中出口国国内销售的可比价格确定。

②第三国标准:按照相同或类似产品在正常交易过程中出口国向第三国出口的最高可比价格确定。

③按照同类产品在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合理销售费、管理费、一般费用和利润确定。

6、倾销的类型:类型

掠夺性倾销

持续性倾销

隐蔽性倾销

偶然性倾销含义出口企业为在国外市场上达到排除竞争对手、获取超额垄断利润的目的,在短期内以不合理的低价向该市场销售产品,一旦竞争对手被排除,再重新提高产品销售价格的行为出口企业为长期占领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而无限期的持续以低价向国外市场出口产品的行为。出口企业按国际市场的正常价格出售产品给进口商,但进口商则以倾销性的低价在进口国市场上抛售,其亏损部分由出口企业予以补偿。出口国国内存在大量剩余产品,为处理这些产品而以倾销方式向国外市场抛售。

7、倾销的影响

对进口国具体影响1、倾销挤占了进口国相同产品生产商的市场份额,会阻碍进口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2、倾销会向进口国市场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传递错误的价格信号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扭曲进口国市场秩序。

3、发达国家新兴产业产品倾销将抑制发展中国家新兴产业的建立和发展。

1、倾销容易引发出口国国内相似产品生产厂商的过度价格竞争,扰乱出口国市场秩序

2、倾销企业为弥补在出口倾销中带来的损失,通常会利用出口国市场需求弹性小的状

况来维持较高的垄断价格,损害了出口国消费者的利益。

在进口国市场上存在第三国同类产品竞争的情况下,倾销也会导致进口国对第三国产

品的需求下降,使第三国在进口国的市场份额减少。对出口国对第三国

8、反倾销:贸易救济措施,是指进口国针对价格倾销这种不公平的贸易行为而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来抵消不利影响的行为。

反倾销税的税额不得超过所裁定的倾销幅度。

反倾销税的纳税人是倾销产品的进口商,出口商不得直接或间接替进口商承担反倾销税。

世界贸易组织规定,对出口国某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①该产品存在着以低于正常价值水平进入另一国市场的事实。

②倾销对某一成员国的相关产业造成重大损失。

③损害与低价倾销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31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9、国际资本流动含义:指资本在国家之间或地区之间的转移。(www.61k.com]资本流动的内在动力:资本流动给流出国与流入国都能带来收益。可以按不同标准分类:

①从时期的长短来分,可以分为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两种类型。

长期资本流动,是指期限一年以上的资本流动,包括国际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和中长期贷款;

短期资本流动,是指期限不超过一年的金融资产在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转移,包括国际证券投资和国际贷款等②从资本流动方式来分,可以分为外国直接投资、国际证券投资和国际贷款等。

外国直接投资的具体方式包括:在东道国开办独资企业;收购或合并国外企业;与东道国企业合资开办企业;对国外企业进行一定比例以上股权投资;利润再投资等。

10、国际资本流动的动因

①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收益率的差异促使资本跨国流动,从收益率较低的地方向收益率较高的地方流动。②由于汇率变动产生的国际资本流动以及国际收支造成的国际资本流动。

1)人们总是抛售汇率走软的货币而增购汇率趋势走强的货币,以避免汇率风险。

2)国际收支的大量顺差和逆差造成资本流动,以清偿不同国家间的债权、债务。

③由于各种风险因素造成的资本国际流动,如汇率风险、市场风险。

④其他因素造成国际资本流动,如投机、规避贸易保护、国际分工。

11、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资本流动对流入国和流出国的经济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通常是双重的。:

资本流入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资本流入可以缓解本国资本的不足,促进本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同时也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②资本流入意味着本国外汇收入的增加,从而有利于平衡国际收支。

③资本流入还能够促进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资本流入也可能带来如下消极影响:

①短期的资本流入容易造成本国货币金融秩序的混乱,并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②资本流入过多会加重外债负担,并有可能陷入债务危机。③对长期投资如果利用不当,还可能成为资本输出国的附庸。资本流出的积极作用是:

①资本的流出,可以为相对过剩的资本找到更为有利的投资场所,获得高额利润。

②资本流出会带动本国出口贸易的发展,扩大本国商品在外国的市场份额和占领世界市场。

资本流出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为:

长期过度的资本流出会导致资本输出国经济增长的停滞,并减少本国的就业机会。

实行外汇管制;②颁布专门的政策法规与条例;③对偿债能力进行控

制;④制定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利用政策手段对资本的国际流动加以控制。

第二部分财政

十、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1、公共物品及其特征

定义:公共物品是指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同时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那类物品。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首次提出来的。特征: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是主要特征,非排他性是派生特征。

①非竞争性:指的是某种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增加一个人的消费并不增加任何额外成本,也就是增加一个人消费的边际供给成本为零。这一特征强调了集体提供公共物品的潜在收益。

②非排他性:指的是一种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出来,要排除一个额外的消费者在技术上不可行,或者尽管技术上排他是可行的,但这样做的成本过高。这一特征指出了通过市场机制提供公共物品的潜在困难。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32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上述公共物品的两个特征中,正因为公共物品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若是由于个人没有付费而阻止他的消费,则违反了社会资源有效利用的帕累托准则。[www.61k.com]

2、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私人物品的需求显示是通过自愿的市场交易实现的;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是通过具有强制性的政治交易实现的。

在商品和服务市场上,人们用出价多少表示对私人物品的需求强度和需求数量。但同样的机制对公共物品并不完全有效。

决策机制的形式见的多数决策机制有:相对多数决策、二轮决选制、逆向排除法、博尔达计分法、孔多塞规则、赞同投票等。

3、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1)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理性的社会成员将利用其智慧,通过规则的创新,以获取来自公共物品交易的共同利益,并公正地分享收益和分担成本。

2)内容:该制度结构涉及以下四方面内容:

①公共物品供给的决策制度:何种物品应当被公共地而不是私人地提供?提供多少?决策问题是公共物品供。

②公共物品供给的融资制度:由谁为公共物品付费?以何种方式付费?

③公共物品供给的生产制度:由谁负责公共物品的生产或公共服务的递送?以何种方式生产与递送?④公共物品的受益分配制度:谁将成为公共物品供给的最终受益者?受益的规模和结构状况如何?

目标:建立一个多元的、竞争性的、有效率的、均衡发展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结构。4、公共物品的融资与生产:公共物品的供给包括两重含义。

公共物品供给的类别具体内容

两重含义

政府融资“免费搭车”使得公共物品市场融资机制失灵,所以政府应作为公共

(强制融资)物品供给的资金提供者,以强制税收的形式为公共物品融资。政府融资的

缺点是难以满足社会成员对公共物品的多样化需求。

私人融资非排他性成为对自愿融资起阻碍作用的关键因素。尽管有这种限制,

公共物品的融资(自愿融资)公共物品有时还经由收费的集体行动而被自愿提供,特别是在公共物品的(谁付费、怎么付)受益结构和成本分担都比较清晰的小规模集体中,或者当提供者同时也是

该公共物品的主要受益者时。私人融资的缺点是可能导致公共物品供给的

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平衡。

联合融资对于政府来说,通过价格机制激励私人自愿提供公共物品,而不是亲

自来提供,则是最为理想的。常见的手段是政府以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

方式,鼓励私人机构提供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的生产政府生产代表公众利益的政治家雇佣公共雇员,与他们签订就业合同,合同中(由谁负责、如何将对所需提供的物品或服务做出具体规定。

投入转为产出)合同外包是指政治家首先与私人厂商签约,再由这个私人厂商与其雇员签订劳

务合同,按政府的要求完成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生产任务。合同外包是公共

服务提供私有化的表现。

从交易费用经济学和不完全合同理论的角度看,各类组织(包括政府机关)在最小化

交易费用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应当通过不同组织结构间的比较制度分析,来确定何种组

织结构在何种公共物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效率。

其他介于政府生产和合同外包之间的公共物品供给方式还包括特许经营、合同委托等。

公共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33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5、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主要是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分配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弥补市场的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www.61k.com]

6、资源配置职能的范围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范围大小决定于政府的职能范围,应当是市场失灵而又为社会公共需要的公共物品和服务。主要包括:

①满足政府执行职能的需要,包括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和执行社会公共服务的领域,如国家安全支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②市场不能有效提供而社会又需要的准公共物品和服务的开支,如公共卫生、科技、公共工程。

③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引导支出,如矫正外部效应,维护市场竞争。

7、公共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机制和手段

①根据政府职能的动态变化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公共财政收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合理比例,从总量上实现高效的社会资源配置原则;

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要正确安排财政支出中的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的比例,合理安排财政投资支出规模和结构。

③为公共工程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④通过政府直接投资、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和调节社会投资方向,提高社会整体投资效率;⑤通过实行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等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财政自身管理和运营效率。

8、公共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公共财政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运用财政手段调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结果的职能,旨在实现公平收入分配的目标。

市场经济下初次分配是按要素所有者的禀赋条件和公平的市场定价实现的,社会成员获得多少收入取决于其拥有多少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市场价格,这就是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结果进行纠正属于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范畴,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因各经济主体提供的生产资源要素数量不同、禀赋不同及竞争条件等存在差异,是各经济主体取得收入差异的原因。

9、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①根据市场和政府的职责分工,明确市场和财政对社会收入分配的范围和界限;属于财政发挥作用的范围,财政发挥的作用要到位,不能缺位;不属于财政发挥作用的范围,财政不能越位。②加强税收调节,通过税收进行的收入再分配活动,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收入的直接调节,

有一定的强制性。如通过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将企业和个人的收益调节到合理水平,通过资源税调节自然资源形成的级差收入。③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通过转移性支付对收入进行再分配,是将资金直接补贴给地区和个人,有明确的受益对象、受益范围和政策选择性,对改变社会不公的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如增加对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地区的转移性支出,增加社会保障,收入保障,教育和健康等个人转移性支出等。④发挥公共支出的作用。通过公共支出提供社会福利(如公共卫生防疫、福利设施与服务、保障性住房)等进行的收入分配,在受益对象上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

10、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公共财政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是指通过财政活动对生产、消费、投资和储蓄等发生影响达到稳定和发展经济目的。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的四大目标是: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财政经济稳定职能重点是:维持社会资源在高水平利用状况下的稳定。

11、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①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推动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保证物价和经济发展的稳定,实现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②通过税收、财政补贴、财政贴息、公债等,调节社会投资需求水平,影响就业水平,使经济保持一定的增

34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长;通过财政直接投资,调节社会经济结构,调节社会有效供给能力。(www.61k.com]

③通过税收等调节个人消费水平和结构;

④财政加大对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大对科技、文化、卫生、教育事业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等,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13、政府失灵及其表现形式(常见)

①选民“理性的无知”与“理性的非理性”

1)唐斯的“理性投票人假说”,尽管公共物品供给数量和质量,以及其成本分担,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但是作为公共物品需求者和投票者,个人也许没有动机通过投票传达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信息。理性的个人投票与否,取决于参加投票的期望净收益。

2)“理性的无知”,是指理性的选民由于不指望自己的一票能够影响选举结果,因而没有动力花费时间和成本去搜寻有关选举的信息。

3)“理性的非理性”是指,正是由于手中的一票对于选举结果无足轻重,即使拥有必要的信息,选民也不愿意投入精力和时间,他们不会好好利用这些信息。这导致选民往往胡乱投下、自己那神圣的一票,根本没有正确表达自己的偏好,何谈政府根据选民表达的偏好来有效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呢?

②政治家(政党)选票极大化

只有符合中间选民偏好的纲领或提案,才有助于实现选票极大化的目标。一味迎合中间选民的利益,必然导致少数派社会成员的利益和诉求被忽视,有违社会公正原则。

③投票循环:投票循环又被称作“孔多塞悖论”。孔多塞主张,集体应当选择在两两对决中以简单多数胜出的议案,该种形式的选举规则被称之为“孔多塞规则(Condorcetprocedure)”,其核心思想一般由“三个选民一三个选项,两两表决、得多数票者获胜”的简单模型来表达。

④官僚体系无效率:尼斯坎南的官僚理论解释了官僚体系缺乏效率的原因。该模型中的官僚机构具有两大特征:

1)官僚在给定需求约束和成本约束条件下,最大化本部门的总预算。

2)官僚机构(行政部门及其公务人员)负责生产某种公共物品与服务(或其组合),以与其服务对象(立法机构或其中间投票人)的预算拨款相交换。

☆尼斯坎南模型在公共物品的政府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第一,应当增强官僚部门内部的竞争性,增加某一行业官僚部门的数量是方法之一,也可以允许其他行业现有的官僚部门通过业务参与以强化竞争;

第二,通过改变对官僚的激励,引导其最小化既定产出的成本;

35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第三,通过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生产外包,让更多的私人营利性企业加入到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中来,以期提高效率。(www.61k.com)

⑤利益集团与寻租:利益集团寻求租金的努力,通过影响政府税收、管制、关税保护等政策,导致了非生产性再分配,既降低了经济效率,又浪费了社会资源。除此之外,利益集团还通过提供经济资助直接影响行政和立法的选举格局;通过战略性地提供与公共政策相关的信息以影响公共政策。

14、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意义:

现代财政制度是国家治理的基石。

目前我国财政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语段管理制度的完整性、科学性、有效性和透明度不够,预算管理偏重收支平衡状态,支出预算约束偏软,不利于依法纳税和各界人大履行预算监督职能;②税收制度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和转型的新形势,特别是在解决产能过剩、调节收入分配、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功能较弱,税收优惠政策过多过滥、不利于公平竞争和统一市场环境建设③重要和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存在不清晰、不合理和不规则等问题,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项目过多,规模过大,资金分散,还常有资源配套要求,这些都不利于建设财力与事权想匹配的财政体制,不利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④财政收入呈现中低速增长与财政支出刚性增长之间的矛盾加速,加大财政支出结构固化、僵化、财政赤字和债务风险加速积聚,财政中长期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重要意义:

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迫切需要;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公平统一市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健全现代国家治理结构、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我国建立现代财务制度的方向是: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主要任务:①建立完整、规范、透明、高效的现代政府预算管理制度;②建设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③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

十一、财政支出

1、如何理解财政支出数据(三看)

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资金支付,是政府行为活动的成本。传统上一般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财政支出的有关数据。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①看财政支出花多少钱)。所谓财政支出规模,是指财政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它反映了政府实际上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支配了多少社会资源,简单地说就是掌控和运用了多少钱。

②看财政支出结构(干多少事)。所谓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在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所占的比重.它反映了政府用各项财政资金都做了什么事,并据此观察政府的职能和活动,政府如何参与社会经济生活、参与的广度和重点是什么,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是如何运用财政资金的。

③看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具体是怎么花的)。所谓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是指各项财政支出的具体经济构成。它反映财政每一笔钱具体是怎么花的,反映了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实际履行何种职能,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干预是更侧重资源配置,还是更侧重收入分配;是更关注长期结构调整,还是更关注短期宏观调控等。

2、财政支出分类方法(国际上常见的分类方法):

☆适用于编制政府预算的统计分类

①支出功能分类:是按照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的产出性质进行的分类,反映政府的职能活动,即政府的钱到底被拿来做了什么事(是用于办教育了,还是加强了国防。)。

②支出经济分类:是按照政府生产公共物品的成本投入进行分类,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说明政府的钱是怎样花出去的(办教育的钱是发了工资,还是买了设备、盖了校舍)。

【注】从某种意义上讲,支出经济分类是对政府支出活动更为明细的反映。利用这一分类体系下的统计数据,能够从微观层面清晰地追踪政府财政支出的去向和具体用

☆根据交易的经济性质进行分类

①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为了履行其职能,从私人部门取得物品与劳务并支付相应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政府消费性支出和政府投资性支出。

36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通过购买性支出,政府与私人部门发生经济交换,并在实际中参与社会资源的配置,影响着社会投资与消费的总量与构成。(www.61k.com)

②转移性支出:政府仅扮演中介者的角色,依法向受益对象拨付财政资金但并不要求获得相应的物品与劳务。利用这一分类体系,可以从宏观上考察一国政府在多大程度上作为经济主体直接参与经济过程,其职能是偏好于资源配置,还是收入再分配。

3、中国的政府支出分类改革

☆中国传统的政府支出分类:按支出功能或政府职能,将政府支出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其他支出五类。它是一种“功能”和“性质”混合的分类方法。

☆政府支出分类改革(2007.1.1起)

①支出功能分类:设类、款、项三级,分别为17类、172款和l152项。

类级科目分别为: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市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其他支出、转移性支出。

②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设类、款两级,分别为12类和98款。

类级科目具体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转移性支出、赠与、债务利息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其他支出。

(2007年1月1日前,一方面,按支出功能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其他支出五大类;另一方面,按照支出用途将财政支出分出若干项目,如基本建设支出、流动资金、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地质勘探费、工业、交通、商业等部门事业费、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等。)

4、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

财政支出规模,是衡量一定时期内政府支配社会资源的多少,满足公共需要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反应着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力的强弱。衡量财政支出规模大小可采用两大指标,即绝对规模指标和相对规模指标。

财政支出绝对规模,是政府在预算年度的财政支出总和。通常由按当年价格计算的财政支出的加总来反映,也可以按不变价格来反映,即以某一年的价格为基准来统计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

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从趋势上看,总量是不断增长的。

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是指财政支出的规模用和其他经济变量的关系来反映。我国常用两种测量方法来反映:①当年财政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

②当年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反映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程度。

另外也可以用人均财政支出反映人均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

正常情况下:

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不断上升的,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是相对稳定的,它决定于国家制度的安排。人均财政支出指标一般也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5、工业化国家财政支出规模的历史趋势

理论上讲,财政支出规模可大可小。但根据各国财政支出的实践看,自20世纪初期以来,各工业化国家的财政支出规模先是持续增大,后来渐渐稳定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上,这是一个普遍趋势。

从总体上看,近些年来公共支出水平较为稳定,甚至有稍许的下降。但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工业化国家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又有所上升。6、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理论提出者观点

政府活动扩瓦格纳公共支出之所以会不断增长,是因为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张法则19世纪德国社增加了对政府活动的需求。

会政策学派为维护社会和经济正常秩序;纠正外部效应等市场失灵;文化、教育、福利

等公共支出项目的增长都需要政府增加公共支出。

梯度渐进增皮考克1)内在原因:公众可容忍税收水平的提高,是公共支出增长的内在原因。公

37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长理论魏斯曼

英国经济学家

经济发展阶

段增长理论马斯格雷夫(美国经济学

家)

鲍莫尔(美国

经济学家)非均衡增长理论

公共选择学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派的解释众可容忍的税收负担是财政支出的最高限度。[www.61k.com]2)外在原因:社会动荡,导致公众所能接受的税收水平提高,结果是政府支出的预算约束也随之提高,使得整个财政支出在逐渐上升的过程中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财政支出数量的变化,是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的。初期阶段:基础设施等政府投资比重较大。中期阶段:政府投资比重有所下降。成熟阶段:环境、交通、教育、通讯等政府投资比重加大。政府部门的投资效率偏低导致政府支出规模不断扩大。首先,选民在进行财政事务决策时,通常具有“财政幻觉”,即他们通常更为关心扩大公共支出能给自己所带来的好处,而忽视了税收负担也有可能同时增

长,导致选民主动投票支持更大的财政支出规模。

其次,政治家为获得公众拥护和赢得选票,总是倾向于以更大的财攻支出作

为争取选民的手段

第三,在很多公共事务上,往往是官僚机构掌握着更精确的成本信息,出于

自身利益的考虑,他们往往提出规模较大的预算供代议机关表决,以最大化部门

和个人的权力与利益。

第四,在任何一项具体的事务上,所谓的公共利益都很难界定。

7、我国财政支出总量快速增长、支出结构有所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财政支出快速增加。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特别是随着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建立,财政支出结构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不断调整优化。

在财政支出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财政支出结构逐步优化。财政支出的重点也逐步由经济建设向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转变。

8、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

①购买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长期偏大,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处于较低的水平;

②相对于消费性支出而言,投资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近年来虽然略有下降趋势,但仍徘徊在较高的水平上;

③社会性支出的比重近年来虽有上升,但仍有待进一步增加数量和改善质量。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上的偏离,即重视经济服务(特别是经济建设事务)和一般公共服务而忽视社会性支出的现状,是造成中国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关键原因之一。

9、按照公共财政要求优化中国财政支出结构

☆①应当更多的关注再分配问题,相应压缩购买性支出,扩大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并使财政支出向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倾斜。

②在处理投资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的关系时,一方面要控制并调减投资性支出的规模,另一方面要注意投资性支出应当有保有压。新增财政支出的投向应更多投到最终需求。在消费性支出上,要从严控制行政性公共消费,预算支出要保证重点支出需要,使有限的资金主要用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与就业、“三农”、自主创新、环境保护等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支出上,

☆①严格控制一般性开支

②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

③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38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④大力支持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

⑤大力支持生态环境建设

9、财政支出绩效的含义:财政支出绩效是指财政支出目标完成所取得的效果、影响及其效率。(www.61k.com]

建立财政支出绩效的核心是把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些理念融入财政预算支出管理中。

10、财政支出绩效考评:是指运用一定的考核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对部门为实现其职能所确定的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安排的预算的执行结果所进行的综合性考核与评价。

①主体是政府及其财政部门;②对象是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或机构;③内容是公共委托-代理事项。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绩效评价是按某种确定的规则和绩效目标指标进行的,实践中,西方国家总结出了“3E”原则即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后来在3E基础上又加入了“公平性”。

11、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内容与方法(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是指通过评价财政分配资金的合规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率,优化财政支出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的:主要是通过对部门绩效目标的综合考评,合理配置资源,优化支出结构,规范预算资金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原则:

1)统一领导原则。绩效考评工作由财政部统一领导,中央各部门具体组织实施2)分类管理原则。

3)客观公正原则。绩效考评以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为基本依据,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

4)科学规范原则。

☆1)主要内容:

制定明确、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目标;

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部门为完成绩效目标采取的管理措施;

对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效果实施考核与评价;

运用考评结果提高预算编制、执行和管理水平。

2)考评方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价法;成本效益分析法。

☆指标选择。确定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是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关键。绩效考评指标的选择要遵循相关性、可比性、重要性和经济性原则来确定。

☆绩效考评程序一般分为前期准备、实施评价和撰写考评报告三个阶段

十二、财政收入

1、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一切资金的总和。

2、政府收入的分类: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1年《政府财政统计手册》的分类标准,政府有4种主要的收入来源渠道:税收、社会缴款、赠与收入和其他收入。①税收,是政府从私人部门获得的强制性资金转移。

②社会缴款,包括社会保障计划收入和雇主提供的退休福利之外的其他社会保险计划收入。社会缴款可以是强制性的,也可以是自愿性的;可以由雇员、代表雇员的雇主、自营职业者缴纳,也可以由无业人员缴纳;缴款额与缴款人的报酬、工资或雇员数量相关。

强制性社会缴款与税收的不同之处在于,如果规定的事件(如疾病和年老)发生,缴纳人和其他受益人有权获得某些社会福利,但缴纳税收并不能使纳税人获得相同的权利。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对于那些缴款额与报酬、工资或雇员数量无关、并专用于社会保障计划的强制性付款,应视为税收,而不是社会缴款。

③赠与收入,是从其他政府或国际组织那里得到的非强制性的转移。它们是对一国政府自有财政收入的补充,可以是现金或实物的形式。

39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④其他收入,是指上述三项收入以外的所有其他收入,主要包括出售商品和服务的收入(如使用费和规费)、利息和其他财产收入(如国有资产经营收入)、除赠与以外的其他现金或实物形式的自愿转移以及罚金和罚款。(www.61k.com]

3、

4、衡量财政收入的不同口径

①最小口径仅包含税收收入。

②较大一些的口径(小口径)除税收收入外,还包含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即一般预算)的非税收入,这是最为常用的一个财政收入口径,该口径不包括政府债务收入、专款专用的政府收入,如社会缴款不应包含在内。我国统计年鉴中对外公布的财政收入即是指这个口径。

③再大一点的口径(中口径),是在公共财政预算(即一般预算)收入加社会保障缴费收入。

④最大口径(大口径),即指全部的政府收入。

5、财政集中度与宏观税负

①财政集中度,通俗地称为宏观税负,是指国家通过各种形式,从国民经济收支环流中截取并运用的资金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

②衡量宏观税负的口径:从小到大分别是:

1)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

2)公共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

3)公共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加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后的合计占GDP的比重。即政府的全部收入。

6、税收的含义和特征

税收,是指公共机关依法强制收取的、对纳税人不附带直接回报义务的课征。

税收是现代市场经济下政府取得收入的主要手段。与其他收入形式相比,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大基本特征。

①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指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直接凭借政治权力,通过法律形式对社会产品实行强制征收。这种强制性特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税收分配关系的建立具有强制性,即税收征收完全是凭借国家拥有的政治权力;

二是税收的征收过程具有强制性,即如果出现税收违法行为,国家可以依法进行处罚。

②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是指政府向纳税人进行的无需偿还的征收。无偿性是税收本质的体现,它反映的是一种社会产品所有权、支配权的单方面转移关系,而不是等价交换关系。税收的无偿性是区分税收收入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重要特征。的税收不再直接返还给纳税人本人。

③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税基及税率等要素。税收征纳双方必须按税法规定征税和纳税,双方都无权随意变更征纳标准。

7、税制要素(构成一国税收制度的那些主要因素)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40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8、税收分类

(1)税收按课税对象的不同,分为所得税、流转税、财产税、资源税和行为税。[www.61k.com)

①流转税是以商品交换和提供劳务的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是我国税收收入的主体税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

②所得税是以纳税人的所得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包括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

③财产税是以各种财产为征税对象的税收,如我国的财产税包括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契税。

④资源税是对开发和利用国家自然资源而取得级差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税收,目前我国资源税类包括资源税和土地使用税

⑤行为税是指对某些特定的经济行为开征的税,目的是为贯彻国家政策的需要。包括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2)税收按计量课税对象的标准不同划分,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②价税是以征税对象的价格为计税依据的税收,如增值税、营业税。

41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②从量税是以征税对象的数量、重量、容量和体积为计税依据的税收,如消费税中的啤酒、汽油、柴油等项目等

(3)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划分,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www.61k.com]

①价内税是指税款构成商品或劳务价格组成部分的税收,如消费税,营业税。

②价外税是指税款作为商品或劳务价格以外附加的税收。

注意:增值税在零售以前各环节属于价外税,在零售环节采取价内税。

(4)。

①直接税是指由纳税人直接负担税负,不发生税负转嫁关系的税收,即纳税人就是负税人,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财产税。

②间接税是指纳税人能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负担的税收,即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致。如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

(5)。

①中央税是由中央管辖课征并支配的税种,如消费税、关税。

②地方税是由地方管辖课征并支配的税种,如契税、房产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③中央地方共享税是指属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享有并按照一定比例分成的税种,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证券交易印花税。

9、拉弗曲线与征税的限度

拉弗曲线是对税率与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形象描述,因其提出者为美国经济学家阿瑟·拉弗而得名。该曲线的基本含义是: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拉弗曲线提示各国政府:征税有“禁区”,要注意涵养税源。

10、税负转嫁的含义: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后,通过各种途径将税收负担全部或部分转移给他人的过程。也就是说最初缴纳税款的法定纳税人不一定是该税收的最后负担者。税收负担转嫁的最后结果形成税负归宿(补:税负归宿表明全部税收负担最后是由谁来承担的)。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11、税负转嫁的方式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补:商品流转顺序:

在流转过程中还会涉

及“运输公司、物流公司”等。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42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税收资本化称“资本还原”纳税人将应负担的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或者供应者以外的其他人负担。(www.61k.com]生产要素购买者将所购买的生产要素未来应当缴纳的税款,通过从购入价格中预先扣除的方法,向后转嫁给生产要素的出售者。税收资本化主要发生在土地和收益来源较具永久性质的政府债券等资本物品的交易中,税收资本化是现在承担未来的税收,最典型的就是对土地交易的课税。

例:某房地产公司购买一块1000平方米土地,购买价款800万元,每平方米土地每年缴

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是10元,未来70年的税款共计70万元,该公司将预期缴纳的70万元税

款转嫁给土地出售者,进而实际的购买地款为800-70=730万元,此后该公司每年支付1万元

的土地使用税,但实际上税款是由土地出售者负担的。

税收资本化是税收后转的一种特殊形式。表面上由买主支付的税款通过压低购入价格而转

由卖者负担,但税收资本化与税收后传在转嫁媒介与转嫁方式上存在明显不同。

①税负后转借助的是一般消费品,而税收资本化借助的是资本品;

②税负后转是在商品交易时发生的一次性税款的一次性转嫁,税收资本化是在商品交易后发生的预期历次累计税款的一次性转嫁。

12、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

1)应税商品供给与需求的弹性。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弹性是决定税负转嫁状况的关键因素。①如果需求弹性较大,供给弹性较小,则税负将主要由纳税人自己承担,商品不容易转嫁。②如果需求弹性较小,供给弹性较大,税负将主要由他人负担,商品较易转嫁。

2)课税商品的性质。一般情况下:①对生产必需品的课税,因对其消费是必不可少的,需求弹性小,税负容易转嫁。②对非生活必需品课税,因对其消费不是必不可少的,需求弹性大,税负不易转嫁

3)课税与经济交易的关系。一般情况下:(1)与经济交易无关而直接对纳税人课征的税,是不容易转嫁的(如对企业征收所得税和对个人征收个人所得税)。(2)通过经济交易过程而间接对纳税人征收的税,是比较容易转嫁的(如对商品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

4)课税范围的大小。一般情况下:(1)课税范围越广泛,越不容易对商品的购买者产生替代效应,使需求缺乏弹性,课税商品价格的提高变得比较容易,税负容易转嫁;(2)课税范围越狭窄,越容易对商品的购买者产生替代效应,使需求具有弹性,课税商品价格的提高变得艰难,税负难以转嫁。

此外,税负转嫁情况如何还与商品的竞争程度有关。

12、国债含义:国债即国家债务,通常是指一国中央政府作为主体,依据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取得的资金来源,是一种有偿形式的、非经常性的财政收入。

与私债务相比,国债由于有政府信用的担保、风险小、又被称为“金边债券”。

具有自愿性、有偿性和灵活性。

13、国债的种类

1)按照国债发行地域不同,可将国债分为内债和外债。举借国内债务不会因借债而增加国内资金总量,举借外债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增加本国可支配的资金总量。

2)按借入债务到偿还债务的时间长短划分:

短期国债――――1年以内的,最典型的短期国债形式是国库券。

中期国债――――1~10年的

长期国债――――10年以上

3)根据利率的变动情况可将国债分为固定利率国债与浮动利率国债。

4)根据国债能否在证券市场流通,可将国债分为上市(流通)国债与非上市(非流通)国债。

一般情况下,能够上市流通的国债多为中短期国债,不能上市流通国债多为长期国债。

5)根据国债债务本位的不同,可将国债分为货币国债与实物国债。

①货币国债是指以货币为债务本位发行的国债。政府举借的是货币,归还的也是货币。

43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②实物国债以实物作为债务本位发行的国债。(www.61k.com)可以避免因货币贬值给债权人带来损失,一般是在存在高通货膨胀时采用。我国1950年发行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就属于实物国债。

14、国债功能:

(1)弥补财政赤字。财政赤字可以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增加税收;发行国债方式弥补。

①向中央银行借款弥补赤字会造成中央银行货币供给增加,诱发或加剧通货膨胀。

②税收是按税法规定征收的,如果通过提高税率或增加新税种弥补赤字,会对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③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赤字,产生的副作用较小。实质是将属于社会支配的资金在一定时期内让渡给国家使用,是社会资金使用权的单方面、暂时性转移;认购国债的资金基本是社会运动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资金,一般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2)筹集建设资金

现代社会中,以国债资金来扩大建设规模是发行国债的重要目的之一。

(3)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国债是一种收入稳定,无风险或风险较低的投资工具,因此有“金边国债”之称。政府发行的短期国债,流动性强,被称为“有利息的钞票”,短期国债的发行及买入和卖出,在不少国家中央银行通过在证券市场上买卖国债调节货币供应数量和调节利率。

(4)调控宏观经济

15、国债的负担有哪些主体:

①认购者负担。国债发行应考虑债权人的应债能力。

②债务人负担(政府负担)。政府借债应考虑政府的偿债能力,量力而行。

③纳税人负担。不论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和使用效益如何,最终还要依赖税收来还债,成为纳税人的负担。④代际负担。如果国债资金运用不善,或者仅用于弥补财政赤字,留给后人的就只是净债务,严重影响后代人的生产与生活。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16、衡量国债限度的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

衡量国债绝对规模有三个指标:一是国债余额,即历年累积债务的总规模;二是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额;三是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国债总额。

衡量国债相对规模有两大指标:(1)国债负担率,又称国民经济承受能力,是指国债累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这个指标着眼于国债存量,反映国家累积债务的总规模和整个国民经济对国债的承受能力,是研究控制债务问题和防止出现债务危机的重要依据。一国的GDP值越大,国债负担率越小,则国债的发行空间越大。国际公认的国债负担率的警戒线为发达国家不超过60%,发展中国家不超过45%。(2)债务依存度,即指当年的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有多少是依靠发行国债来实现的。

我国这一指标的计算有两种口径:

一是用当年债务收入额除以当年的全国财政支出额,即“全国财政的债务依存度”;

二是用当年债务收入额除以当年的中央财政支出,即“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

国际公认的债务依存度警戒线在15%~20%之间。此外,在“以旧债还新债”机制下,还有一个用来反映政府偿债能力的指标,即当年付息额占当年中央财政经常性收入的比重。

17、李嘉图等价理论: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在某些条件下,政府无论用债券还是税收筹资,其效果都是相同的或者等价的。

18、国债制度:是国家为了管理国债的发行、偿还和交易,调节经济活动,以法律和政策形式所确立的一系列的准则和规范。国债制度一般由发行制度、偿还制度和市场交易制度构成。

19、国债发行制度:由国债发行条件和国债发行方式构成。

(1)国债发行条件包括国债种类、发行日期、发行权限、发行对象、发行数额、票面金额、发行价格、利息率、利息支付方式以及国债流动性和安全性等规定。决定发行条件的关键是国债的发行方式。

(2)国债发行方式主要有公募招标方式、承购包销方式、直接发售方式和“随买”方式。

44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①公募招标方式:一种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公开投标、招标确定发行条件来进行国债推销的一种方式。[www.61k.com)特点:发行对象是多数投资者。谁是最终投资者事先是不确定的,是一种市场机制发行方式。

②承购包销方式:通过和一组银行或金融机构签订承销合同所体现的权利义务关系,实现国债销售任务的方式。特点③直接发行方式:国债发行人不委托专门的证券发行机构而是亲自向投资者推销国债。

特点④随买发行方式:是政府债务管理者用来向小投资人发行不可上市国债的一种方式。

1981年后,我国先后采取了单一行政摊派模式、单一承购包销模式和承销、招标双主导复合模式。

20、国债偿还制度

(1)含义:国债偿还制度是国家对国债偿还及与偿还相关的各个方面所作的规定。

(2)种类:我国选用的偿还方式主要有抽签分次偿还、到期一次偿还、转期偿还、提前偿还和市场购销法等方式。

①抽签分次偿还,是指在国债偿还期内分年度确定一定的偿还比例,由政府按国债券号码抽签对号,如约偿还本息,直至偿还期结束,全部国债券中签偿清为止的一种方式。

②到期一次偿还法:到期后按票面额一次全部对付本息

③转期偿还法:以新发行的国债来偿还原有到期国债本息的方法

④提前偿还法:由政府提前偿还尚未到期的国债

⑤市场购销法:政府在市场上按照国债行市,适时购进国债,以此在该债券到期前逐步清偿的一种方式

21、国债市场制度,是指以国债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的总和。

根据国债交易的层次,国债市场分为国债发行市场和国债流通市场两大部分。

(1)国债发行市场,又称国债一级市场,主要参与者包括作为国债发行者的中央政府、发行中介机构和投资购买者。

(2)国债流通市场,又称国债二级市场,是指已经发行的国债的交易场所,其基本职能是为国债投资者提供转让变现的机会。

国债流通市场分为以集中交易形式运作的证券交易所、以分散交易形式运作的场外交易市场(包括柜台市场和店头市场)。

在证券交易所内进行的国债交易按国债交易成交订约和清算的期限划分,可以分为现货交易方式、回购交易方式、期货交易方式和期权交易方式。

①现货交易方式:证券交易中最古老的交易方式,也是国债交易方式中最普通、最常用的交易方式。

②回购交易方式:是指国债的持有人在卖出一笔国债的同时,与买方签订协议,约定一定期限和价格,将同笔国债再购回的交易活动。

③期货交易方式:以国债期货合约为交易对象的交易方式。

国债期货合约是买卖双方就将来某一特定时刻、按照某一特定价格、购买或出售某一特定数量的某一特定国债产品作的承诺。

期限、价格、数量和标的国债是国债期货合约中必不可少的四项基本要素。

④期权交易方式:交易双方为限制损失或保障利益而订约,同意在约定时间内,按照协定价格买进或卖出契约中指定的债券,也可以放弃买进或卖出这种债券的交易方式。

十三、政府预算

1、政府预算的概念: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1)从形式上看,政府预算是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以预算平衡表的形式体现,该表反映了政府资金的来源和流向,体现了政府的年度工作重点和方向。

45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2)从内容上看,政府预算是政府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www.61k.com]政府预算反映了可供政府集中支配的财政资金的数量多少,是财政部门按法定程序管理财政资金的活动。政府预算是政府理财的主导环节和基本环节。

☆政治性方面看,政府预算是重大的政治行为(1)政府预算,指标背后反映的是政府在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之间做出选择;

(2)政府预算反映了支出上的优先权。(3)政府预算反映了政府准备购买的具体公共物品和服务及其成本。

☆本质上看,政府预算是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体现政府预算需要经过国家权力机构的审查和批准才能生效,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性文件(属于年度立法)。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政府预算是新兴资产阶级同封建专制统治进行斗争的产物。

政府预算制度最早出现在英国,英国于17世纪编制了第一个国家预算。

2、政府预算的职能--------反映、监督和控制

①反映政府部门活动。政府预算反映和规定了政府在预算年度内的工作或活动范围,方向和重点。

②监督政府部门收支运作情况的功能。作为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重要文件,政府预算是人大代表和全体人民监督政府收支运作的途径和窗口。

③控制政府部门支出的功能。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的政府预算,实质是对政府支出规模的一种法定授权。只有在授权范围内的支出,才是合法和有效的。

3、政府预算原则---是制定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政策方针。

①完整性原则-----政府预算必须包括政府所有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内容,以便全面反映国家的财政活动。②统一性原则----各级政府都应编制统一的预算,其中包含的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都要按统一科目、统一口径和统一程序计算和全额编列,不允许只列收支相抵后的余额,也不应另立临时的预算。以保证整个财政活动的连续性和整体协调性。

③可靠性原则-----也称为“谨慎性”原则,强调真实可靠,有充分确实的依据。

④合法性原则-----政府预算活动的每个环节都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⑤公开性原则----预算的内容及其执行情况采取一定的形式公诸于众,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制定、执行以及决策的过程也应向公众公开。

⑥年度性原则----政府预算的编制和执行,都要有时间上的界定,即预算收支的起讫时间。政府预算的起讫时间通常为1年(365天),称为预算年度。世界各国采用的预算年度有两种:历年制和跨年制。

历年制,从每年的1月1日起至童年的12月31日止为一个预算年度。如中国、德国、法国。

跨年制,从每年某月某日至下年相应日期的前一日止,中间经历12个月,但要跨两个年份。如美国、英国、日本等。

在预算年度内,预算工作的程序通常包括预算编制、审查批准、执行和决算评估等环节。

4、政府预算的分类☆按预算编制形式,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①单式预算:政府财政收支计划汇集编入一个总预算之内,形成一个收支项目安排对照表。

优缺点:这种形式一是比较简单明了,整体性强,能够清晰反映政府财政收支全貌,有利于公众监督政府预算实施;二是便于编制,易于操作。但没有区分各项财政收支的经济性质,不利于政府对复杂的财政活动进行深入分析、管理和监督。

②复式预算:将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分别编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构成:复式预算一般由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组成。

经常预算主要以税收为收入来源,以行政事业项目为支出对象;资本预算主要以国债为收入来源,以经济建设项目为支出对象。

优点:便于政府科学安排收支结构,分类控制预算收支平衡;便于政府灵活运用资本性投资和国债等手段,对宏观经济运行实施宏观调控。缺点:编制和实施较为复杂。

☆按预算编制依据的内容和方法分类,分为增量(基数)预算和零基预算。

46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①增量预算,也成称为基数预算,是指预算年度的财政收支计划指标在以前预算年度的基础上,按新预算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后确定。[www.61k.com]增量预算保持了财政收支指标的连续性。是一种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

②零基预算,是指新预算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不考虑以前年度的财政收支执行情况,只以新预算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财力可能为依据,重新评估各项收支的必要性及其所需金额的一种预算形势。

注:零基预算并不是一切都要重新开始,而是对已有项目需要重新审定和安排,起点为零。有利于克服增量预算下政府财政收支指标刚性增长的弊端,提高预算支出效率。

☆按预算作用时间长短分类,分为年度预算和多年预算。

①年度预算,是指预算有效期为一年的政府预算。

②多年预算,也称中期预算,滚动预算,是指预算有效期为几年(多为3年至5年)的政府预算。注意:中期预算一般不具有法律效力,也不需要经过国家权力机关的批准。

☆按预算收支平衡状况分类,分为平衡预算和差额预算。

①平衡预算,是指预算收入基本等于预算支出的预算。实际工作中略有结余或略有赤字的预算通常也被视为平衡预算。

②差额预算,是指预算收入大于或小于预算支出的预算,包括收大于支的盈余预算和支大于收的赤字预算。☆按预算项目是否直接反映经济效益分类,分为投入预算、绩效预算和规划项目预算。

①投入预算,是指用来控制各项支出用途和金额的预算

②绩效预算,是指先由政府部门确定需要履行的职能以及为履行职能需要消耗的资源,再此基础上制定绩效目标,并用量化指标来衡量其在实施每项计划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完成工作的情况。

③规划-项目预算制度:基本内容是为政府创造出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决策环境,即设计出系统的分析与评估能力,用以对政府预算的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各种竞争性方案进行深入的检验,核心是使用成本-效益和成本-有效性分析

☆按预算管理层级分类,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我国政府预算级次与国家政权结构和行政区域密切相关,原则上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一级预算。与政权结构相适应,我国现行政府预算体系由中央预算、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设区的市(自治州)预算、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预算、乡预算组成。

省以下各级政府预算称为地方预算。

5、我国政府预算职权划分(2011年新增)

预算管理职权,是指国家预算方针政策、预算管理法律法规的制定权、解释权和修订权;政府预决算的编制和审批权;预算执行、调整和监督权。

①立法机关的预算管理职权

1)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审查、批准本级预决算的权力机关。

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预算执行,审批本级预算调整方案。

②各级人民政府的预算管理职权,各级人民政府是预算管理的国家行政机关,。③各级财政部门的预算管理职权,是预算管理的职能部门。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④.各级政府业务主管部门的预算管理职权

⑤各单位的预算管理职权

⑥审计机关的预算管理职权。

6、我国政府预算体系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47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7、我国政府预算编制和执行制度

政府预算制度,是财政运行的基本原则,是有关政府预算活动的各种法规制度,是纳税人及其国家权力机关控制财政活动的机制。(www.61k.com)政府8、建立部门预算制度(预算编制制度)

(1)部门预算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形式。实行部门预算制度,需要将部门的各种财政性资金、部门所属单位收支全部纳入一本预算中编制。

部门收入预算采用标准收入预算法

部门支出预算编制采用基本支出预算实行定员定额管理

48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零基预算法项目支出预算要进行科学论证和合理排序,纳入项目库,编制中长期项目安排计划,结合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财力状况,在预算中优先安排急需可行的项目

在此基础上编制具有综合财政预算特点的部门预算

(2)部门预算编制采取自下而上的编制方式,编制程序实行“两下两上”的基本流程。[www.61k.com)

上报部门预算草案和部门预算草案,提交本级人大并经其批准后1个月后向本级各部门批复预算,各部门应在财政部门批复本部门预算之日起15日内批复所属各单位的预算,并负责具体执行。

(3)建立部门预算制度的重要意义(了解)。

①实行综合预算,统一了预算分配权,实现了预算编制的统一性,增强了预算的透明度,提高了预算分配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②通过加强结余资金管理,引入绩效评价等,增强了预算管理的科学性,提高了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③确立了部门作为预算主体的地位,承担着预算管理责任,部门财权与事权相结合,有利于提高政府宏观调控和各部门统筹安排资金的能力,有利于推动部门和行业事业发展;

④预算从基层编起,经过部门审核汇总、财政综合平衡,再报政府审定、人大审批,使预算形成的链条更加严密,增强了预算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预算法治性约束大大增强,有效规范政府的管财行为、财政的理财行为和部门的用财行为。

9、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

1)预算管理方式

自2011年1月1日起

①,收缴比照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执行。②中央部门预算外收入全部上缴中央国库,支出通过公共财政预算或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交通运输部集中的航道维护收入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其他的预算外收入纳入一般预算管理。

2)收入预算级次和支出安排原则: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后,收入预算级次保持不变。3)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增强财政预算的完整性,充分发挥财政调控职能;二是有利于完善预算分配制度,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三是有利于规范预算管理,提高依法理财的水平,有利于源头上预防腐败。

10、预算执行制度

预算执行制度,是政府预算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算实施的关键环节。

☆我国从2001年开始,正式实施国库管理制度改革。

改革目标:将传统的财政资金银行账户管理体系和资金缴拨方式,改为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

主要内容是:取消各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账户,建立以财政部门为主体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所有财政性资金全部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中运作,由财政部门统一管理。

(1)规范财政性资金收缴方式,对政府财政收入分别实行直接缴库和集中汇缴制度,取消各执收单位自行开设和管理的收入过渡账户,。

49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2)改变财政资金分散拨付方式,由财政部门根据不同支付主体,对不同类型的支出分别采取等方式。(www.61k.com]

了解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意义。一是加强了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控制;二是提高了预算执行管理信息的透明度(即资金下达由原来的层层“中转”变“直达”用款单位和个人);三是增强了财政宏观调控能力。☆政府采购运行机制,实行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以集中为主,分散为辅;公开招标与非公开招标相结合;委托采购与自行采购相结合。

政府采购,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彩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服务的行为。

1996年,我国开始进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试点,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改进预算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1、建立政府预算体系;2、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3、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4、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5、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6、推进政府和部门预算决算公开;7、全面清理规范财税优惠政策。十四、财政管理体制

1、国家管理和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财政管理职责与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

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包括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体制等。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是指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

2、(掌握,2011年修订)

①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的设置:目前我国的财政管理机构分为中央、省、市、县、乡五级。

②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的原则1)受益原则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2)效率原则

3)区域原则

4)技术原则根据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受益范围来划分政府间事权全国性公共产品和服务——中央政府;地方性公共产品和服务——地方政府根据产品的配置效率来确定事权的归属根据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区域性来划分政府间事权根据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规模大小、技术难易程度来划分政府间事权

③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根据国际经验,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呈现的基本特征:收入结构与支出结构的非对称性安排——即收入结构划分以中央政府为主,支出结构划分则以地方政府为主。

④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一项重要配套制度。

3、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财政管理体制的两种模式(2011年新增)

类型特征代表国家

在宪法和相关法律确定的各级政府独立事权的基础上,各级政府独立地美国、加拿

行使各自的财权财力,自收自支,自求平衡,自行管理,自成一体的体制大、德国、澳大

模式。在这种体制下: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地方上级财政与下级财利亚、俄罗斯、

政之间没有整体关系,政府间的财政联系主要依靠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墨西哥、印度等

501)财政联邦制模式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来实现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中央统一领导下,根据事权划分及与之相适应的

财力财权划分,统一财政预算和分级管理的一种体制模式。[www.61k.com)在这种模式法国、英国、

下,财政大政方针和主要的规章制度由中央统一制定、安排,地方在中日本、韩国、意

央决策和授权范围内对财政活动进行管理。财政单一制模式下,地方政大利等

府拥有的分权水平较低,自主性较小。2)财政单一制模式

4、了解包干型的优缺点

优点:①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②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财权,有利于各地区发展经济社会事业;③有利于地方制定和执行长远规划,保持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④带动了各级财政收入的增长,支持配合了其他领域的改革。

缺点:①体制形式不统一、不规范;②体制的政策目标不明确,财政分配关系的变革财力切割、财权集散而展开;③财政包干制度大多是包死上交中央数或者低弹性增长,中央财政在新增收入中的份额逐步下降。

5、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变化(了解)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总体上讲,我国一直实行统收统支、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1980年至1993年历经了三次大的改革,这三次体制改革可以概括为是“包干制”财政管理体制

(1)1980-1984年“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分灶吃饭体制

(2)1985-1987年“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体制

(3)1988-1993年实行包干财政体制

(4)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取消了包干制,实行了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6、财政管理体制的作用

①保证各级政府和财政职能的有效履行;

②调节各级和各地政府及其财政之间的不平衡;

③促进社会公平,提高财政效率。

7、分税制的的概念、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了解)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简称分税制,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我国从1994年开始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其指导思想:

①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调动两个积极性,促进财政收入的合理增长。

②合理调节地区间财力分配。

③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间的财力分配关系。

④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中央税和共享税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

⑤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51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9、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了解)

①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②增强了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③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10、“十二五”规划关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规定(2011年新增)

(1)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在合理界定事权基础上,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完善分税制;

比例,调减和规范专项转移支付;

(3)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

(4)建立健全地方政府财务管理体系,探索建立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制度。(www.61k.com)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按照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并作出部署:1、完善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2、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划分。

11、财政转移支付的含义: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在处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时,协调上下级财政之间关系的一项重要制度。

最早提出转移支付概念的是著名经济学家庇古。

建立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目的:为了。

52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12、.(2011年新增)

①完整性;②对称性;③科学性;④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⑤法制性。(www.61k.com)

一般性转移支付系数主要取决于转移支付资金总量、地方收支缺口、各地财政困难程度等因素。

13、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分类——均衡拨款和专项拨款

(1)均衡拨款—对于地方事权范围的支出项目,中央政府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实施财力匹配与均衡(2)专项拨款——13、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分类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由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组成一般性转移支付,是指为了弥补财政实力薄弱

地区的财力缺口,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实现

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均等化,中央财政

安排给地方财政的补助支出,由地方统筹安排

专项转移支付需要按照规定用途使用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等具体项目1)一般性转移支付2)专项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重点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支

农等公共服务领域

税收返还制度:目前,中央对地方税返还包括分税制体制改革后的“两税返还”(即增值税、消费税返还)、所得税基数返还(即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享改革后的基数返还)和成品油价格与税费改革锐收返还。

14、进一步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2011年新增)

①合理使用转移支付方式;地方

②进一步优化转移支付结构;

③提高转移支付的法制化水平。

第一项说明:

一是属于地方政府事务的,其自有收入不能满足支付需要的,中央财政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给予补助;

二是属于中央委托事务的,中央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足额安排资金;

三是属于中央地方共同事务和支出责任的支出,明确各自的负担比例。

15、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任务:1)、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的稳定增长机制;2)、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

十五、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的含义:是一国政府为实现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财政收支关系进行调整的指导原则和措施。财政政策,由预算政策、税收政策、支出政策、国债政策组成。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掌握)

①促进充分就业;②物价基本稳定;③国际收支平衡;④经济稳定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经常项目收支、资本项目流入流出的差额之和为零,它是国际贸易(包括商品和服务)和国际资本的综合平衡。

经常项目,也称贸易项目,是指一国的商品和劳务的出口和进口。

53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经常项目平衡,也称贸易平衡,是指商品和劳务的进口等于出口;出口大于进口,经常项目有盈余,也称国际贸易有顺差;出口小于进口,经常项目有赤字,也称国际贸易逆差;

资本项目平衡,是指一国资本的流入等于资本流出。(www.61k.com]资本流入大于资本流出,资本项目有盈余;资本流入小于资本流出,资本项目有赤字。

经济稳定增长决定两个源泉,一是生产要素增长;二是生产要素的技术进步程度。4、(掌握)

财政政策工具:预算、税收、公债、公共支出、政府投资和财政补贴等。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54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济恢复活力的方法

2)补偿财政政策:政府用繁荣年份的财政盈余来补偿萧条年的财政

赤字,以缓解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扩张性财政政策

②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

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紧缩性财政政策功能来划分

中性财政政策在社会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经济萧条,政府通常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减税、增加财政支出等手段扩大需求,结果往往会导致财政赤字扩大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情况下,经济繁荣,此时政府通常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等手段抑制社会需求,结果往往会导致财政赤字缩小或盈余扩大中性财政政策(均衡性财政政策)——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经济稳

定增长时期采用

6、汲水政策的特点:

①它以市场经济所具有的自发机制为前提,是一种诱导经济复苏的政策;

②它以扩大公共投资规模为手段,启动和活跃社会投资;

③财政规模投资具有有限性。(www.61k.com]即:只要社会投资恢复活力、经济实现自主增长,政府就不再投资或缩小投资规模。④如果经济萧条的状况不存在,这种政策就不再实行,因而它是一种短期财政政策。

7、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主要有三种类型:类型

①“双松”

②“双紧”效果这种政策组合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但也会带来通货膨胀的风险这种政策组合可以有效抑制需求膨胀与通货膨胀,但也可

能带来经济停滞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可以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但货

货币政策币政策过松,难以制止通货膨胀

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

货币政策可以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避免通货膨胀,但长期使用这种政策组合,会积累大量财政赤字③“松紧”搭配

8、财政政策乘数与时滞(2011年新增)

①财政政策的乘数:是用来研究财政收支变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55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响程度

②财政政策时滞(2011年新增)认识时滞

行政时滞

决策时滞

执行时滞

效果时滞内在时滞只属于研究过程,与决策机关没有直接联系外在时滞与决策单位直接发生关系,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的经济活动

9、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积极财政政策我国1993~1997年——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1998~2004年——具有扩张特征的积极财政政策;2005~2008年第三季度——趋于中性的财政政策。(www.61k.com)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再次启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①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背景:为了扩大内需,防止经济增速大幅下滑,我国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实施。

②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1)扩大政府公共投资,加强各项重点建设。

2)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

3)大幅度增加对低收入群众的补贴,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4)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压缩公务购车、会议经费等支出。

5)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③与1998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差别

这次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与1998年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在实施环境、所处发展阶段、发展思路和调控手段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

1)政策实施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所遭遇的金融危机比1998年的金融危机更为强烈。

2)政策实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国内要素成本上升、经济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外部市场需求放缓等。

3)政策内容有新变化。这次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除了要扩大投资外,还有实施结构性减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等内容。而且这次扩大投资同时在基建和民生、环保等领域进行,通过投资和消费的合力拉动总需求增长。

4)政策调控手段多。这次积极财政政策将预算、税收、贴息、减费、增支、投资、国债、转移支付等若干财政政策工具组合起来综合使用。

如:先后实施了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改革、提高出口退税率、取消利息税等减税措施。

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

十六、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1、货币需求的定义: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经济主体在既定的收入和财富范围内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数量。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指的是有效需求,不单纯是一种心理上的欲望,而是能力和愿望的统一体。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具有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等职能

货币需求量的定义:货币需求量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

2、传统货币数量说(熟悉)

古典货币数量说主要是现金交易数量说和现金余额数量说。

①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

②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

庇古提出的剑桥方程式:

56费雪“交易方程式”,MV=PT。交易方程式所反映的是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的理论。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论(掌握)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即人们基于货币的流动性持有货币。[www.61k.com]1936《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流动性偏好理论指出货币需求是由三类动机决定的(掌握):

交易动机

预防动机

投机动机交易性需求,L1=L1(Y)投机性需求,由利率的高低决定,L2=L2(i)

L=L1(Y)+L2(i)(掌握)

当利率降到某一低点时,货币需求就会无限增大,此时无人愿意持有债券,都愿意持有货币。由于利率过低,“流动性偏好”就具有绝对性,产生“流动性陷阱”。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是建立在“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收入是短期资产”这两个假定之上,并将货币作为宏观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和政策变量来研究。

4、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说(掌握)

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说是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接受了剑桥学派观点,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原因既在于交换、又在于货币也是财富;货币数量说是货币需求理论,不是产出、货币收或者物价水平的理论。影响人们持有实际货币的因素有四个:

①财富总额与财富构成

③各种资产的预期收益和机会

成本

④其他因素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越高,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越大,持有货币的数量就越少不属上述因素,又能影响货币需求的各种随机因素

掌握)弗里德曼提出了“恒久性收入”的概念,并认为“恒久性收入”越高,所需货币越多。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之比。人力财富比例越高,所需准备的货币就越多M/P=f(Yp;W;im,ib,ie;1/p·dp/dt;μ)(弗里德曼货币需示函数

M:名义货币量;P:物价水平;Yp恒久性收;W: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im,ib,ie分别代表存款、债券、股票的预期名义收益率;1/p·dp/dt:物价水平的预期变动率;μ随机因素的影响总和。

5、货币供给,货币供给主体即一国或货币区的银行系统向经济主体供给货币以满足其货币需求的过程。货币供应量,非银行部门持有的货币资产数量,即流通中的货币数量。

6、我国目前货币层次的划分(掌握)

货币供给层次划分的基本原则:一般依据资产的流动性。即各种货币资产转化为通货或者现实购买力的能力来划分不同的货币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银行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流通中的货币,是我国的狭义货币供应量广义货币量,其中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属于

潜在的货币

57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7、货币供给机制

货币供应量包括现金和存款两个部分。[www.61k.com)其中现金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存款是商业银行的负债。

①中央银行的信用创造货币机制(掌握)

中央银行只能利用自身掌握的货币发行权和信贷管理权,来创造信贷资金来源。信用创造货币是当代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机制的重要内容,而且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为中央银行所掌握。

②商业银行的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机制(掌握)

商业银行不具备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却具备在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基础上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假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

银行的位置新存款存款准备金新贷款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11000100900

290090810

381081729

4

……………………

合计1000010009000

但是中央银行放出的每笔信用并不能由商业银行无限制地创造派生存款。一般来说,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要受到三类因素的制约:(掌握)

1)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

2)提取现金数量;

3)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缴付税款等限制。

“基础货币”,包括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一般用“B”表示;基础货币的扩张倍数称为“货币乘数”,取决于存款准备金率以及货币结构比率之和的倒数,用“k”表示。

K=1/(存款准备金率+货币结构比率)(掌握)

货币供应量的公式:M=BK

K=1/(存款准备金率+货币结构比率)

B=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全部存款

8、货币均衡的含义(掌握)

货币均衡,即货币供求均衡,是指在一定时期经济运行中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在动态上保持一致的状态。具有如下特征:

①货币均衡是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大体一致,而非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在数量上的完全相等。

②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过程;③现代经济中的9、货币失衡的含义总量性货币失衡

结构性货币失衡总量性货币失衡有两种情况:货币供给量小于货币需求量,或货币供应量大于货币需求量。造成货币供应量大于货币需求量的原因:财政赤字、扩张性货币政策等结构性货币失衡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其原因在于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合理。结构性货币失

衡必须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加以解决。

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时更多地注意总量性失衡。

10、货币均衡水平决定

流通领域的货币数量取决于货币的均衡水平。货币数量已成为宏观经济中重要的经济变量和政策变量。

研究货币均衡问题,不仅要涉及到货币的自身均衡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研究货币的均衡水平及由此而决定的流通领域中的货币数量与宏观经济方面其他变量的综合平衡问题。

在宏观经济方面,总的要求是达到或保持社会总供求之间的平衡关系。要保证国民经济在物价稳定的条件下协调发展,就必须使流通领域中货币数量的增长幅度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相互配合。,

58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即ΔM1=Y′M0,本期货币增量=GDP增长率×上期货币存量熟悉物价自然上涨率的经济含义:物价自然上涨现象的成因:剪刀差;产品的更新换代、技术性能不断提高,也无形中使同类产品的价格自然上升。(www.61k.com)

产品价格剪刀差现象:劳动生产率提高在技术或劳动密集性程度不同的部门并不一致,从而造成所谓的产品价格剪刀差现象。

掌握货币数量与经济增长、物价上涨的关系:若将物价自然上升因素考虑进去,则流通领域中货币数量的增长应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即:ΔM1=(Y′+P′)×M0,或者M′=Y′+P′

ΔM1本期货量存量;P′物价自然上涨率;M′货量供应量增长率;Y′GDP增长率。

上式反映货币的均衡与经济增长及物价水平的关系。

11、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是价值符号流通条件下的特有现象。各种定义的共同点:一是有效需求大于有效供给;二是物价持续上涨。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基本标志。通货膨胀的定义:在价值符号流通条件下,由于12、通货膨胀的类型(熟悉)分类标准分类结果

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按通货膨胀

的成因划分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3)输入型通货膨胀:

4)结构型通货膨胀

按表现形式

划分1)公开型通货膨胀2)抑制型通货膨胀具体解释特点:自发性;诱发性;支持性。工会推动的“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垄断企业推动的“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是一种国际传导现象。经济结构因素变动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状态开放性通货膨胀:货币数量变动导致的物价上涨是主要标志隐蔽性通货膨胀。表现为人们普遍持币待购而使货币流通速度减慢。

13、通货膨胀的原因

①直接原因

②主要原因

③其他原因过度的信贷供给,包括过度的现金发放和过度的信用供给。1)财政原因;2)信贷原因——信用膨胀投资规模过大,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调,国际收支长期顺差等。

财政原因:政府原因近使过度供给货币的情况有两种:发生财政赤字或推行赤字财政政策。

财政赤字,是指财政部门在执行国家财政预算过程中,因收入减少或支出增加而导致的财政收不抵支的状况;赤字财政,指政府在做财政预算时,把支出打高,留出收入缺口,形成预算赤字。

14通货膨胀的治理

一是紧缩性财政政策

①减少政府支出。主要包括削减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②增加税收;③发行公债。

①紧缩的需求政策二是紧缩性货币政策

①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②提高再贴现率;③公开市场业务。在通货膨胀时期,中央银行一般

会通过公开市场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出售有价证券。

在抑制总需求的同时,积极运用刺激生产的方法增加供给来治理通货膨胀。倡导这种政策的

学派被称为供给学派,其主要措施有减税、削减社会福利开支、适当增加货币供给发展生产和精

简规章制度等。

59②积极的供给政策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十七、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1、中央银行,也称货币当局,中央银行处于金融中介体系的中心环节。[www.61k.com]它的主要任务:一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调控宏观金融;二是实施金融监管,维护银行业的稳健运行。

中央银行制度的定义: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管理一国金融业,并以其为核心构成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为融资媒体的金融体制。

2、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性(熟悉)

1)集中货币发行权的需要;

2)代理国库和为政府筹措资金的需要;

3)管理金融业的需要;

4)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实行干预的需要。

3、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了解):独占银行券的发行权是中央银行产生的第一个标志。

1)由商业银行转化为中央银行

2)专门设置的中央银行——如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3)由综合型银行改革为单一职能的中央银行。如前苏联、东欧各国和新中国。

4、中央银行独立性(了解)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几个内容:1、建议独立的货币发行制度,稳定货币。2、独立制定实施货币政策。3、独立监督、调控整个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

☆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模式主要有:1、独立性较大的模式(美德);2、独立性较次的模式(英格兰、日本);

3、独立性较小的模式(意大利)

5、中央银行的职责和业务活动特征

中央银行的主要管理职责:利用其所拥有的经济力量,对金融领域乃至整个经济领域的活动进行管理、控制和调节。掌握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特征:1)不以盈利为目的;2)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只与政府或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生资金往来关系;3)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应受到其他部门或机构的行政干预和牵制。

6、掌握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货币发行业务、对银行的业务和对政府的业务。①货币发行业务

—中央银行是发行银行

②对银行的业务

——中央银行是银行

的银行货币发行业务是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法定的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1)集中准备金2)最后贷款人。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三种贷款方式:再抵押放款、商业票据的再贴现和再贷款。

3)全国清算——中央银行主要的中间业务

1)代理国库。国库存款是中央银行主要负债之一。

2)代理国家债券发行。

3)对国家提供信贷支持。

4)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

5)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

此外,一是中央银行还代表国际金融活动金融组织,出席各种国际会议,从事国际的金融活

动以及代表政府签订国际金融协议;二是在国内外经济金融活动中,充当政府的顾问,提供金

融情报和决策建议。③对政府的业务——中央银行是政府的帐银行

8、中央银行组织体制下的支付清算系统

①中央银行支付清算系统简介(熟悉)

中央银行组织全国银行清算包括同城或同地区和异地两大类。同城或同地区银行的资金清算主要是通过票据交换

60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所来进行。(www.61k.com)票据交换应收应付最后通过中央银行集中清算交换的差额。

②我国支付清算系统的总体架构(掌握,2011年修订)目前我国已建成票据支付系统、银行卡系统、证券结算系统和境内外币支付系统为重要组成部分,行业清算组织和互联网支付服务组织业务系统为补充的支付清算网络体系。银行间支付清算的主渠道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业务系统证券结算系统行业清算组织系统互联网支付服务组织业务系统

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票据支付系统、境内外币支付系统——由中国人民银行建设并运行,主要面向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服务

直接服务广大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是我国支付清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

包括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业务系统,两系统分别负责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证券市场各类证券交易的证券结算,证券交易的资金结算则通过大额实时支付系统或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业务系统完成

包括城市商业银行银行汇票处理系统和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业务系统,分别面向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提供专业化支付清算服务

包括支付宝、易宝、快钱等机构的业务系统,以互联网为媒介,为广大客户提供灵活多样的专业化支付服务。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支付结算的管理和服务是一项重要职责。

9、货币政策定义和目标(掌握)

①货币政策,是金融政策的一部分,是一国金融当局制定和执行的通过货币供应量、利率或其他中介指标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手段。一般包括:1)政策目标;2)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3)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

②货币政策目标:1)稳定物价;2)经济增长;3)充分就业;4)平衡国际收支。

掌握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促进经济的增长。

10、货币政策工具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61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11、货币政策的中介(中间)目标(熟悉)

货币政策目标一经确定,中央银行按照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的三大原则选择中间目标。[www.61k.com]

①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利率,通常是指短期的市场利率。

②货币供应量。从1996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将货币供应量定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③超额准备金或基础货币。

④通货膨胀率

12、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2011年新增)

①“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货币政策的演变

1)2006~2007年——从“稳健”的货币政策逐渐转为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2006年至2008年上半年,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

2)2008年下半年开始,货币政策从“从紧”转向“适度宽松”,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3)2010~2012年,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

②正确认识稳健的货币政策。2011年,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2011年底、2012年底、2013年底三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确定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意味着我国连续四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十八、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1、商业银行的内涵

①商业银行的定义,又称为存款货币银行,以经营工商业存款、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它是金融机构体系中最为核心的部分。

②商业银行的性质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商业银行的性质可以概括为:经营目标盈利化;经营行为市场化;业务活动多样化。

62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2、商业银行的职能与组织形式①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掌握)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②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熟悉)1)按机构设置分类2)按业务经营范围分类

3、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掌握)业务类型

解释

构成

自有资金:包括成立时发行股票所筹集的股本以及公积金、未分配利润,这部分称为权益资本。[www.61k.com]

1)吸收存款:主要包括活期存

吸收的外来资金:主要是吸收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存款业存款、向中央银行借款、从同业拆务创新。

借市场拆借、发行金融债券、从国2)借款业务:再贴现或者向中际货币市场借款等,其中以吸收存央银行借款;同业拆借;发行金融款为主。债券;国际货币市场借款;结算过

程中的短期资金占用。

1)票据贴现

形式上是票据的买卖,实际上是信用业务

第一,按归还期限划分,分为短期贷款(期限在1年以内的贷款)、中期贷款(期限在1~5年的贷款)和长期贷款(期限在5年以上的贷款)。

单一银行制(美)和总分行制(英)

专业化银行制(分业经营)和综合化银行制(全能银行制)。

①负债业务——资金来源业务

形成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

②资产业务——资金运用业务

2)贷款业务

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业务,第二,按贷款条件划分,分为

贷款业务在银行资产中的比重

是商业银行获得收益的主要业务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其中担保贷

一般排在首位。

活动。款包括保证贷款、抵押贷款和质押

贷款。

第三,以用途为标准,可以分为资本贷款、商业贷款和消费贷款。

3)投资业务

许多国家规定只允许做债券业务,不允许做股票买卖,或允许银行以其自有资金和盈余的很小比例投资于此。

1)结算业务。一是现金结算;二是转账结算。银行提供的结算业商业银行不使用自己的资金

而为客户办理支付和其他委托事务,主要是转账结算(非现金结算)。

2)信托业务。信托业务分为资金信托和财产信托。项,并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是商业银行作为“支付中介”而3)租赁业务。包括融资性租赁、经营性租赁。提供的金融服务。也称为无风险4)代理业务业务。5)咨询业务

③中间业务

63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4、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5、金融市场

①金融市场运行机理(了解)

货币资金在使用方面总是存在着“时间差”和“空间差”。(www.61k.com)资金只有在运动过程中才能够创造价值,并使价值增值,从而产生资金融通的客观要求。

②金融市场效率的定义:金融市场实现金融资源配置功能的程度。

包含两方面的内容:1)金融市场以最低交易成本为资金需求者提供金融资源的能力;2)金融市场的资金需求者使用金融资源向社会提供有效产出的能力。

资本的本质特征:追逐利润。

③有效市场理论(美国芝加哥教授法玛:如果在一个证券市场上,价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获得(利用)的信息,每一种证券价格都永远等于其投资价值,那么就称这样的市场为有效市场):根据信息对证券价格影响的不同程度,法玛将市场有效性分为三类:类型

1)弱型效率

证券市场效率的

最低程度

2)半强型效率

证券市场效率的

中等程度

3)强型效率

证券市场效率的

最高程度特点有关证券的历史资料对证券的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有关证券公开发表的资料对证券的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有关证券的所有相关信息,包括公开发表的资料以及内幕信息对证券的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

6金融市场的结构(掌握)

金融市场由许多子市场组成,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投资基金市场、金融期货市场(金融期权市场)、外汇市场等。类型

货币市场

资本市场场等股票市场、长期债券市场、投资基金市

场等子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短期债券市主要功能供应短期货币资金,主要解决短期内资金余缺的融通问题供应长期货币资金,主要解决投资方面的资金需要

7、金融市场的七个子市场

金融机构之间以货币借贷方式进行短期资金融通活动的市场。

①同业拆借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的资金主要用于弥补短期资金不足、票据清算的差额以及解决临时性资金短缺需求。

特点:期限短、流动性高、利率敏感性强、交易方便

典型的同业拆借利率: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

64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8、当代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相互渗透发展的趋势(了解)

金融中介之所以存在,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的缘故。[www.61k.com)

从微观上看,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存在着一定的替代关系,但从宏观上看,二者则为互补关系。

十九、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1、金融风险: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在货币资金的借贷和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得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发生偏差,从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2、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掌握):

①不确定性;影响金融风险的因素非常复杂,各种因素相互交织,难以事前完全把握。

②相关性;货币的特殊性决定了金融机构同经济和社会是紧密相关的。

③高杠杆性。一是与工商企业相比,金融企业负债率明显偏高,财务杠杆大,导致负外部性大;二是衍生金融工具有以小博大的高杠杆效应,也是高度的金融风险。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④传染性:金融机构承担着中介机构的智能,割裂了原始借贷的对应关系。。

另外,我国处于经济转轨时期,金融风险的主要特征有:1)金融结构失衡与融资形式畸形发展使风险集中于银行;

2)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相互传感放大;3)非正规金融规模庞大成为金融安全隐患。

3、掌握常见的金融风险的四种类型:

1)市场风险

2)信用风险

3)流动性风险

4)操作风险由于市场因素(如利率、汇率、股价以及商品价格等)的波动而导致的金融参与者的资产价值变化的市场风险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的违约而导致损失的信用风险金融参与者由于资产流动性降低而导致的流动性风险是由于金融机构的交易系统不完善、管理失误或其他一些人为错误而导致的操作风险

65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4、金融危机的含义

金融危机,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www.61k.com)金融危机的发生,具有频繁性、广泛性、传染性和严重性等特点。

5、金融危机的类型

类型特点

又称为支付能力危机,即一国的债务不合理,无法按期偿还,最终引发的危机。它一般发生

在发展中国家。

发生债务危机的国家的特征(了解):1)出口不断萎缩,外汇主要来源于举借外债;2)国际

债务条件对债务国不利;3)大多数债务国缺乏外债管理经验,外债投资效益不高,创汇能力低。

在实行固定汇率制或带有固定汇率制色彩的盯住汇率安排的国家,容易出现其货币内外价值

脱节的问题,通常反映为本币汇率高估。

发生危机国家的汇率政策的共同特点在于其盯住汇率安排

流动性危机是由流动性不足引起的。流动性可以分为两个层面:1)国内流动性危机;2)国

际流动性危机。

当国内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时,央行可以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避免“挤兑”

可能造成的大范围银行危机。在国际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像IMF之类的国际组织应当及时采取

相应的措施。

通常是几种危机的结合。现实中的金融危机都是综合性金融危机。综合性金融危机分为外部

综合性金融危机和内部综合性金融危机。①债务危机②货币危机——货币大幅贬值③流动性危机④综合性金融危机

6、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此次次贷危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债务危机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流动性危机;第三个阶段即信用危机。投资者对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金融活动产生怀疑,引发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恐慌。

7、金融监管的含义

金融监管或称金融监督管理,是指一国的金融管理部门为达到稳定货币、维护金融业正常秩序等目的,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施外部监督、稽核、检查和对其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等一系列行为。

金融监管首先是从对银行的监管开始的,这和银行的一些特性有关。1)银行提供的期限转换功能;2)银行是整个支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票据的清算者,降低了交易的费用;3)银行的信用创造和流动性创造功能。

8、金融监管的一般性理论(掌握)

源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并且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都是被经济学家所接受的有关

监管的正统理论。

监管是政府对公众要求纠正某些社会个体和社会组织的不公平、不公正和无效率或低效率的一

种回应。

存款保险制度就是这一理论的实践形式。债权人包括存款人、证卷持有人、投保人

这一理论源于“金融不稳定假说”①公共利益论②保护债权论③金融风险控制论

④.金融全球化对传统金融监管理论的挑战

9、金融监管体制的含义与分类

金融监管体制:一国金融管理部门的构成及其分工的有关安排。熟悉金融监管体制的分类

分类标准

①从银行的监管主体以及中

央银行的角色来分

②从监管客体的角度来分分类结果以中央银行为重心的监管体制独立于中央银行的综合监管体制。1)统一(综合)监管体制

2)分业监管体制

66代表国家美国、法国、印度、巴西等国家。德国、英国、日本、韩国。英国、瑞士、日本和韩国。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10、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演变

熟悉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逐渐由单一全能型体制转向独立于中央银行的分业监管体制。[www.61k.com)掌握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特点:(独立于中国人民银行的由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组成的分业监管体制)。

在新的监管体制中,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维护金融稳定。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在金融监管方面拥有监督检查权,包括直接检查监督权、建议检查权和在特定情况下的全面检查监督权。

11、国际金融监管协调

①巴塞尔协议产生的背景与发展(了解)

巴塞尔协议产生的直接原因:国际性银行倒闭事件和国际贷款违约事件使得监管当局全面审视拥有广泛国际业务的银行监管问题。

主要原因:随着金融国际化,必须要在金融监管上进行国际协调。

1975年2月,由国际清算银行发起,西方十国集团以及瑞士和卢森堡等12国中央银行成立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巴塞尔协议中,影响最大的是统一资本监管的1988年巴塞尔报告、2003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和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

②1988年巴塞尔报告(掌握)

1988年巴塞尔报告——《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报告》,其主要内容是确认了监督银行资本的可行的统一标准。

1)资本组成:巴塞尔委员会将银行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2)风险资产权重:就是根据不同类型的资产和表外业务的相对风险大小,赋予他们不同的权重,即0%、10%、20%、50%和100%。权重越大,表明该资产的风险越大。

4)渡期安排。1987年年底~1992年年底

③2003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④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2011年新增)

巴塞尔协议Ⅲ体现了67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⑤巴塞尔协议在我国的实施(熟悉)

为提高资本监管水平,我国已对过去的资本规定进行了修改,将新协议第二和第三支柱的内容包括在内。(www.61k.com]2011年我国开始借鉴巴塞尔协议Ⅲ的有关规定。

二十、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

1、汇率制度的含义与划分

汇率制度,各国对本国货币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内容有:本国货币对外价值、汇率的波动幅度、本国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关系、规定影响和干预汇率变动的主要等。

199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采取新的分类法,按照汇率弹性从小到大,将各国汇率制度分为:无单独法定货币、货币当局安排、传统盯住安排、水平区间盯住、爬行盯住、爬行区间、事先不公布汇率目标的管理浮动、独立浮动八种。

2、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

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

①经济开放程度

②经济规模

③国内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及其国际

金融市场的一体程度

布④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域分进出口集中在某几种商品或某一国家的国家

⑤相对的通货膨胀率

68倾向于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经济开放程度越高经济规模越小倾向于实行浮动汇率制经济开放程度低同国际金融市场联系密切进出口商品多样化或地域分布分散化资本流出入较为客观和频繁,或国内通货膨胀率与其他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主要国家不一致的国家

3、人民币汇率制度

了解199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沿革: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尽管我国公开宣布人民币汇率实行有管理浮动,但由于汇率变动幅度较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其归类为传统的(或事实上)的盯住汇率安排。[www.61k.com)人民币汇价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对人民币汇价实行一定程度的管理。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开市之初公布人民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银行可自行制定非美元对人民币价格。银行可与客户议定所有挂牌货币的现汇和现钞买卖价格。

4、国际储备的含义与构成

国际储备: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稳定本币汇率和应付紧急支付等目的所持有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资产。

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国际储备一般可分为四种类型: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5、国际储备的作用(熟悉)

①融通国际收支逆差,调节临时性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②干预外汇市场,从而稳定本国货币汇率;

③是一国对外举债和偿债的根本保证。

6、国际储备的管理

①外汇储备总量管理。动性过剩,给一国带来负面影响。

②外汇储备的结构管理。具体包括储备货币的比例安排和储备资产流动性结构的确定。

1)储备货币种类的

安排

2)储备资产流动性指确定各种储备货币在一国外汇储备额中各自所占的比重。为减少汇率风险,一国可以考虑设立与弥补赤字和干预市场所需要的货币保持一致的储备货币结构。减少外汇储备风险的另一种可行办法是实行储备货币多样化。应当在考虑流动性和盈利性的条件下确定储备资产流动性结构。

69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结构的确定一国应当拥有足够的一级储备来满足国际储备的交易性需求。(www.61k.com]剩下的储备资产可以在各种二级

储备与高收益储备之间进行组合投资,以期在保持一定的流动性条件下获取尽可能高的预期收

益率。

③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

在满足外汇储备资产所需要的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以多余外汇储备单独成立专门的投资机构,拓展外汇储备投资渠道,延长外汇储备资产投资期限,以提高外汇储备投资收益水平。

7、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

国际货币体系:又称为国际货币制度,是指通过国际惯例、协定和规章等,对国际货币关系所作的一系列安排。它可以是惯例发展演变的结果或法律法规的结果,或者两者的共同结果。

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掌握):

①确定国际储备资产;

②确定汇率制度;

③确定国际收支调节方式。

8、国际货币体系变迁

①国际金本位制。世界上第一次出现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金本位制。1880~1914年是国际金本位制的黄金时期,铸币平价是各国汇率的决定基础,黄金输送点是汇率变动的上下限。金本位制的内容(熟悉):

1)由铸币平价决定的汇率构成各国货币的中心汇率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是两国本位币的含

金量之比,即铸币平价

市场汇率受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围绕铸币平价上下黄金输送点包括黄金输入点和黄金输出点,等波动,波动幅度为黄金输送点于铸币平价加减运送黄金的运费

②雷顿森林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即1945~1973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1976年以来的牙买加体系。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起来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行的20多年时,国际收支失衡问题始终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布雷顿森林体系本身的内在缺陷——特里芬难题,即维持对美元的信心和保证国际清偿力之间存在两难选择,决定了其崩溃的必然性。

③牙买加体系(1976年通过,1978年生效)

掌握牙买加体系的主要运行特征:

1)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

2)多种汇率安排并存的浮动汇率体系国际储备资产:特别提款权、黄金、美元、日元、德国马克和欧元等。美元在国际储备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在牙买加体系下,各国可以自行安排其汇率制度,形成了多种汇率安排并存的浮动

汇率体系

70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9、国际主要金融组织:二战后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集团这两大国际金融机构,与世界贸易组织并称为战后三大国际经济组织。[www.61k.com)

1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成立于1945年,(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了解)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机构。其宗旨主要是:促进国际货币领域的合作;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促进汇率的稳定,保持成员国之间有秩序的汇率安排等。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来源(熟悉)①份额

②借款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资金来源。成员国缴纳的份额,包括加入时认缴和增资份额。份额不仅决定成员国应缴纳的资金,还决定成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借款数量和特别提款权的分配包括一般借款总安排和新借款安排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掌握)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1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的特点:

①主要是帮助其解决国际收支问题;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是有政策条件的;

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是临时性的。目前,其借款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包括转轨国家和遭受金融危机的国家。

12、世界银行的宗旨(了解)

世界银行,是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简称,成立于1945年12月。是世界银行集团中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机构,理事会是世界银行最高权力机构。: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和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等。

其法定宗旨是:

①对生产性投资提供便利,协助成员国的经济复兴以及生产和资源的开发。

②促进私人对外贷款和投资。

③鼓励国际投资,开发成员国生产资源,促进国际贸易长期均衡发展,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13、世界银行的资金来源(熟悉)

①银行股份;

②借款:借款是世界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

③转让债权;

④业务净收益。

14、世界银行的贷款(掌握)

类型:项目贷款、非项目贷款、部门贷款、联合贷款、第三窗口贷款等,其中世界银行贷款的特点:贷款期限较长,最长可达30年,宽限期为5年;贷款要实行浮动利率;通常对其资助的

71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项目只提供货物和服务所需要的外汇部分;贷款程序严密,审批时间较长。[www.61k.com]

15、国际清算银行

国际清算银行成立于1930年,其宗旨:是促进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合作,为国际金融活动提供额外的便利,并在国际清算中充当受托人或代理人。

(1)国际清算银行的组织结构。国际清算银行是以股份公司的形式建立,其。股东大会每年举行一次。

(2)国际清算银行的职能与业务。国际清算银行的银行部为会员国央行管理国际储备资产、开办多种银行业务。第四部分、统计二十一、统计与统计数据

1、统计的含义(了解),有三种不同含义,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活动);统计数据;统计学。

①统计工作,指利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有关社会现象数字资料的工作的总称。其基本任务是:

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咨询,实施统计监督。

②统计数据,是统计工作活动过程所到得的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现象的数字资料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其他资料的总称。统计资料包括原始的调查资料以及经过加工、整理、分析而成的系统的统计资料。

③统计学,关于搜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统计数据的科学。是一门认识方法性质的科学。目的在于:探索数据内在的数据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2、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

按照计量学的一般分类方法,可将所采用的计量尺度由低级到高级、由粗略到精确分为四个层次:定类尺度、

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掌握)类型

定类尺度

定义

最粗略、计量层次最低的

计量尺度,它是按照客观现象的某种属性对其进行分类或分组,各类各组之间的关系是并

举例

人口按性别分为男、女。

特征

作为代码的数值并不反映各类的优劣、量的大小或顺序,也不能区分大小或进行任何数学运算。对定类尺度的计量结果,可以计算每一类或组中各元素或个体出现的频数。

定序尺度对事物的计量要比定类尺度精确一些。该尺度的计量结果只能比较大小,不能进行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

定距尺度的计量结果可以进行加、减运算。

列、平等而且互相排斥的。

定序尺度

对客观现象各类之间的等级差或顺序差的一种测度。利用定序尺度不仅可以将研究对象分为不同的类别,而且可以反映各

学生成绩可以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类。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类的优劣、量的大小或顺序。

定距尺度

对现象类别或次序之间间长度用“米”度量,温度用距的测度。定距尺度不但可以用“度”度量等。反映现象规模水平数字表示现象各类别的不同和顺的数据必须以定距尺度计量,如产序大小的差异,而且可以用确切量、人口数、国内生产总值等。的数值反映现象之间在量方面的差异。

在定距尺度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比较基数,然后将两种相关的数加以对比而形成的相对数(或平均数),用于反映现象的结构、比重、速度、密度等数量关系。

将利润与销售收入对比,计算销售利润率。

定比尺度

定比尺度计量的结果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

72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3、统计数据的类型: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www.61k.com)类型

分类数据

顺序数据

数值型数据定义由定类尺度计量形成的,表现为类别,通常用文字表述,但不区分顺序。由定序尺度计量形成的,表现为类别,通常用文字表述,但有顺序。由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计量形成的特征不能用数值表示,其结果表现为类别,统称为定性数据或品质数据说明的是现象的数量特征,通常用数值来表

现,也可称为定量数据或数量数据。

4、统计指标及其类型(掌握,每年考)

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的内容或其数值表现形式,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三种。

两种理解和使用方法:1)统计指标是用来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状况的基本概念;2)统计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数量

状况的概念和数值。

①总量指标,反映现象总体规模的统计指标,通常以绝对数的形式来表现,因此又称为绝对数。

总量指标按其所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又可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相对指标是两个绝对数之比,如经济增长率、物价指数等。相对数的表现形式通常有两

种。

③平均指标,又称平均数或均值,它所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空间或时间上的平均数量状况,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利润。

二十二、统计调查

1、统计调查的概念与作用

统计调查,按照预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过程。包括搜

集第一手统计数据和搜集第二手统计数据。

①第一手统计数据,是统计活动所取得的初级统计数据,是原始的统计信息。原始统计数据,指从各个调查单位

搜集的、尚待汇总整理的个体统计数据,这些个体数据需要通过汇总、整理,形成总体特征的综合数据。

②第二手统计数据,指已经经过加工整理的统计数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现象。它包括开始用于其他研

究目的,但本次研究仍可利用的资料;为对比分析所利用的历史资料、外地区外部门的资料等。

2、统计调查的种类

①按调查对象的范围不同,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全面调查,对构成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逐一的、无一遗漏的调查,包括全面统计报表和普查。

非全面调查,对调查对象中的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包括非全面统计报表、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等。

②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连续调查,是为也观察总体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内)的数量变化,它要求随着调查对象的发展变化,连

续地进行调查登记。如工厂的产品生产、人口的出生、死亡。

不连续调查,是间隔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通常一年以上)所作的调查,一般是为了对总体现象在一定时点的状态

进行研究。如生产设备拥有数、耕地面积等。

73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3、统计调查的方式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典型调查的作用:①弥补全面调查的不足;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验证全面调查数据的真实性。(www.61k.com)

典型调查不在于反映现象的总量数据特征,在于了解与统计数字有关的生动的具体情况,做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的单位不是随机抽取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调查结果不能推断总体。而抽样调查是随机地抽取调查单位,因此可以根据抽样结果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

4、统计数据搜集的方法

☆搜集第一手统计数据的方法

①直接观察法,指调查人员到现场对调查对象进行观察点数和计量,以到得原始数据的过程。如我国的农产量抽样调查。

74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②报告法,一般由统计机构将调查表格分发或利用网络传送给被调查者,被调查者则根据填报的要求将填好的调查表发回。(www.61k.com]如我国的统计制度。

③采访法,根据被调查者的答复来搜集统计数据,这种方法又分为口头询问法、被调查者自填。

④登记法,如我国的人口出生、死亡的统计和流动人口的统计,均采用当事人到公安机关登记。

⑤电话询问法。

⑥网络调查法。

⑦试验设计法。

☆搜集第二手统计数据的方法

第二手统计数据的主要来源有公开的出版物、未公开的内部调查等。对于未公开发表的内部调查数据,应注意保密及合理使用等问题。

利用间接来源的统计数据,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1)要评估第二手数据的可用价值;

2)要注意指标的含义、口径、计算方法是否具有可比性,避免误用和滥用;

3)注意弥补缺失数据和进行质量检查;

4)引用统计数据时,一定要注明数据来源。

5、统计数据的质量

①统计数据的误差、误差的来源(掌握)统计数据的误差,通常是指统计数据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差距,误差有登记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两类。类型概念调查过程中由于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调查者或被调查者的

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误

差。

主要是指在用样

本数据进行推断时所

产生的随机误差。产生原因1)调查者所造成的登记性误差主要有:调查方案中有关的规定或解释不明确导致的填报错误、抄录错误、汇总错误等。2)被调查者造成的登记性误差主要有:因人为因素干扰形成的有意虚报或瞒报调查数据。1)抽取样本时没有遵循随机原则;2)样本结构与总体结构存在差异;3)样本容量不足等。特征从理论上讲,登记性误差是可以消除的。登记性误差代表性误差通常是无法消除的,但事先可以进行控制或计算。②统计数据的质量要求及检查(了解)

就一般的统计数据而言,可将其质量评价标准概括为六个方面:

(1)精度,即最低的抽样误差或随机误差;

(2)准确性,即最小的非抽样误差或偏差;

(3)关联性,即满足用户决策、管理和研究的需要;

(4)及时性,即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并公布数据;

(5)一致性,即保持时间序列的可比性;

(6)最低成本,即在满足以上标准前提下,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数据。

二十三、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1、品质数据的整理与显示:分类整理分组整理。

☆分类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在整理分类数据时,除了要列出所分的类别外,还要计算出每一类别的频数、频率或比例、百分比,同时选择适当的图形进行显示。

①分类数据的整理

类别

1)频数与频数分解释频数:也称次数,是落在各类别中的数据个数。

75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频数分布:也称次数分布,把各个类别及其相应的频数全部列出来就是频数分布或称次数分布。[www.61k.com)将频数分布用表格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频数分布表。

2)比例

3)百分比

4)比率比例,是一个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数量占总体数量的比重,通常用于反映总体的构成或结构。各部分的比例之和等于l。将比例乘以l00就是百分比或百分数,它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0而计算出来的,用%表示。当分子的数值很小而分母的数值很大时,也可以用千分数(‰)来表示比例。各不同类别的数量的比值。它是一个总体中各不同部分的数量对比。

比率的比值可能大于l。为方便起见,比率可以不用1作为基数,而用100或其他便于理解的数作为基数。

如经济学中的积累与消费之比,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产值之比等等。

掌握比例与比率的区别:1)比例—部分与总体的关系;2)比率——部分与部分的关系。描述例图

教材182页图23-l

教材182页图23-2②分类数据的图示——条形图和圆形图。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类型条形图圆形图用宽度相同的条形的高度或长短来表示数据变动的图形。可以横置或纵置,纵置时也称为柱形图也称饼图,是用圆形及圆内扇形的面积来表示数值大小的图形。对

于研究结构性问题十分有用。

☆顺序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①累积频数和累积百分比

1)累积频数:就是将各类别的频数逐级累加起来。其方法有两种:向上累积和向下累积。通过累积频数,可以很容易看出某一类别(或数值)以下及某一类别(或数值)以上的频数之和。2)累积百分比:就是将各类别的百分比逐级累加起来,也有向上累积和向下累积两种方法。②顺序数据的图示——累积分布图

根据累积频数或累积频率,可以绘制累积分布图。

2、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①数据的分组:分组的方法

分类方法

单变量值分组

组距分组定义把每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将全部变量值依次划分为若干个区间,并将这一区间的

变量值作为一组。

76适用范围通常只适合于离散变量且变量值较少的情况。连续变量或变量值较多的情况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采用组距分组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分组组数

确定分组组数的要求是:1)划分的组数,既不应太多也不应太少;2)组数的确定,要尽量保证组间资料的差异性与组内资料的同质性;3)采用的分组办法,要能够充分显示客观现象本身存在的状态。[www.61k.com]

关于统计分组组数问题,斯特基给出的计算公式为:(了解即可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第二步,对原始资料进行排序;

第三步,求极差,将最大的观察值与最小的观察值相减便得到极差;

第四步,确定各组组距。在实行等距分组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的情况下,组距的确定办法为:

最好把组距取成接近于能被5除尽的一个数。

掌握:组距与组数成反比关系,组数越多,组距越小,组数越少,组距越大。

组距是每组观察值的最大差,即每组的上限值与下限值之间的差。

组距=某组的上限值-该组的下限值

第五步,确定组限

组限是组与组之间的界限,或者说是每组观察值变化的范围。组限有上限与下限之分;上限与下限的差值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为组距;上限值与下限值的平均数称为组中值。

确定组限时应注意:1)第一组的下限值应比最小的观察值小一点,最后一组的上限值应比最大的观察值大一点;2)特别需要或不得已的情况除外,最好不要使用开口组;3)组限应取得美观些,按数字偏好,组限值应能被5除尽,且一般要用整数表示。

第六步,确定各组观察值出现的频数

凡观察值落在某一区间的,就计发生一次,最后统计各组观察值发生的总次数。采用组距分组时,需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为解决“不重”的问题,统计分组时习惯上规定“上组限不在内”,即当相邻两组的上下限重叠时,恰好等于某一组上限的观察值不算在本组内,而计算在下一组内。

第七步,制作频数分布表,并填上相关的内容,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数值型数据的图示——直方图、折线图

①直方图——直方图是用矩形的宽度和高度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

在直方图中,我们实际上用矩形的面积表示各组的频数分布。

直方图与条形图的区别:1)条形图是用条形的长度(横置时)表示各类别频数的多少,其宽度(表示类别)则是固定的;直方图是用面积表示各组频数的多少,矩形的高度表示每一组的频数或百分比,宽度则表示各组的组距,因此其高度与宽度均有意义;2)直方图的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而条形图则是分开排列。

②折线图:也称频数多边形图,它是在直方图的基础上,把直方图顶部的中点(即组中值)用直线连接起来,再把原来的直方图抹掉就是折线图。数据的整理与显示总结数据类型

分类数据

顺序数据

数值型数据数据的整理频数、比例、比率、百分比频数、比例、比率、百分比、累积频数、累积百分比频数、比例、比率、百分比、累积频数、累积百分比、

分组(单变量分组、组距分组)数据的显示条形图、圆形图条形图、圆形图、累积分布图条形图、圆形图、累积分布图、直方图、折线图

77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3、统计表

①统计表的构成:统计表是用于显示统计数据的基本工具

统计表构成:一般由表头、行标题、列标题和数字资料四个主要部分组,必要时可以在统计表的下方加上表外附加。(www.61k.com)

1)表头应放在表的上方,它所说明的是统计表的主要内容。

2)行标题和列标题通常安排在统计表的第一列和第一行,它所表示的主要是所研究问题的类别名称和指标名称,通常也被称为“类”。

3)表外附加通常放在统计表的下方,主要包括资料来源、指标的注释、必要的说明等内容。

②统计表的设计

设计统计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安排统计表的结构。比如行标题、列标题、数字资料的位置应安排合理。

2.表头一般应包括表号、总标题和表中数据的单位等内容。

总标题应简明确切地概括出统计表的内容,一般需要表明统计数据的时间、地点以及何种数据,即标题内容应满足3W(统计数据的时间、地点、何种数据的简称)要求。如果表中的全部数据都是同一计量单位,可放在表的右上角标明,若各指标的计量单位不同,则应放在每个指标后或单列出一列标明。

3.表中的上下两条横线一般用粗线,中间的其他线要用细线。

通常情况下,统计表的左右两边不封口,列标题之间一般用竖线隔开,而行标题之间通常不必用横线隔开。表中的数据一般是右对齐,有小数点时应以小数点对齐,而且小数点的位数应统一。对于没有数字的表格单元,一般用“一”表示,一张填好的统计表不应出现空白单元格。

4.在使用统计表时,必要时可在表的下方加上注释,特别要注意注明资料来源,以表示对他人劳动成果和知识产权的尊重。

二十四、数据特征的测度

1、统计数据特征的测度,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①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各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扰或聚集的程度;

②分布的离散程度,反映各数据远离中心值的趋势;

③分布的偏态和峰度,反映数据分布的形状。

2、集中趋势的测度

集中趋势,是指一组数据向某一中心值靠拢的倾向,测度集中趋势也就是寻找数据一般水平的代表值或中心值。集中趋势的测度,主要包括:

①位置平均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众数、中位数等;

②数值平均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等。

位置平均数

1)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那个数值,用M0表示。

用众数反映集中趋势,不仅适用于品质数据,也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众数是一个位置代表值,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抗干扰性强。

2)中位数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位置居中的数值叫做中位数,用表示。

根据未分组数据计算中位数时:①对数据进行排序;②确定中位数的位置,其公式为:中位数位置=

③确定中位数的具体数值。

当n为奇数时:

78;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当n为偶数时:

中位数主要用于顺序数据,也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但不适用于分类数据。(www.61k.com]中位数也是一个位置代表值,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抗干扰性强。

3)算术平均数

全部数据的算术平均,又称均值,用表示。算术平均数是集中趋势最主要的测度值。它主要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但不适用于品质数据。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简单算术平均数:

加权算术平均数:主要用于处理经分组整理的数据。

计算时先计算组中值,之后再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

计算和运用算术平均数须注意:1)算术平均数同时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各组数值的大小;各组分布频数的多少;2)算术平均数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4)几何平均数

n个观察值连乘积的n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次方根就是几何平均数。简单的几何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

熟悉几何平均数的主要用途:1)对比率、指数等进行平均;2)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集中趋势的测度总结类型

位置平均

数值平均具体指标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众数中位数算术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与极端值的关系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不受极端值影响不受极端值影响受极端值影响受极端值影响与数据类型的关系既适用于品质数据,也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不适用于分类数据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但不适用于品质数据适用于观察值之间存在连乘积关系的数值型数据

3、离散程度的测度

离散程度,是指数据之间的差异程度或频数分布的分散程度。离散程度的测度,主要包括极差、方差和标准差、离散系数等。

①极差,极差是最简单的变异指标,是总体或分布中最大的标志值与最小的标志值之差,又称全距,用R表示。

极差反映的是变量分布的变异范围或离散幅度,在总体中任何两个单位的标志值之差都不可能超过极差。极差仅仅取决于两个极端值的水平,不能反映其间的变量分布情况,同时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②标准差和方差

标准差,总体所有单位标志值与其平均数离差之平方的平均数的平方根,用表示。

1)(用于未整理的原始数据)

79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2)

方差,就是标准差的平方,用来表示。[www.61k.com]

1)

2)(用于分组的数据)(用于未整理的原始数据)(用于分组的数据)

标准差与方差是应用最广泛的统计离散程度的测度方法。

③离散系数

极差、标准差和方差等都是反映数据分散程度的绝对值。为消除变量值水平高低和计量单位不同对离散程度测定值的影响,需要计算离散系数。

离散系数,也称标准差系数,它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算术平均数之比,是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用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掌握)

离散系数主要是用于比较不同组别数据的离散程度。离散系数大的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就大,离散系数小的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就小。集中程度和离散程度的测度

类型具体指标

位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算术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

极差

标准差

方差

离散系数受极端值影响与极端值的关系不受极端值影响集中程度数值平均数与数据类型的关系既适用于品质数据,也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不适用于分类数据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但不适用于品质数据适用于观察值之间存在连乘积关系的数值型数据适用于数值型数据离散程度绝对值相对值

二十五、时间序列

1、时间序列及其分类

时间序列,也称动态数列,是将某一统计指标在各个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编制形成的序列。①时间序列由两个基本因素构成:

1)被研究现象所属时间;

2)反映该现象一定时间条件下数量特征的指标值。同一时间序列中,各指标值的时间单位一般要求相等。②时间序列按照其构成要素中统计指标值的表现形式,分为绝对数时间序列、相对数时间序列和平均数时间序列三种类型。

绝对数时间序列,是由绝对数指标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后形成的序列。依据指标值的时间特点,绝对数时间序列又分为时期序列、时点序列。

时期序列,每一指标值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的结果,即“过程总量”如国内生产总值。

时点序列,每一指标值反映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瞬间水平,如年底总人口数。

由绝对数时间序列可以派生出相对数时间序列、平均数时间序列。它们是由同类相对数或平均数指标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后形成的序列。前者如城镇人口比重,后者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80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2、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分为: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www.61k.com)

3、发展水平,时间序列中对应于具体时间的指标数值。

时间序列中第一项的指标值称为最初水平,最末项的指标值称为最末水平,处于二者之间的各期指标值称为中间水平。

根据各期指标值在计算动态分析指标时的作用来划分,又可以分为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

4、平均发展水平,也称序时平均数或动态平均数,是对时间序列中各时期发展水平计算的平均数,它可以概括性描述现象在一段时期内所达到的一般水平。时间序列类型不同,计算方法也不同。

5、绝对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①由时期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对于时期序列,序时平均数计算公式为:

②由时点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第一种情况,由连续时点计算。又分为两种情形。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一种是资料逐日登记且逐日排列,可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数方法计算,计算公式同上:

另一种情形是,资料登记的时间单位仍然是l天,但实际上只在指标值发生变动时才记录一次。此时需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序时平均数;权数是每一指标值的持续天数。计算公式为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③由间断时点计算。又分为两种情形。

一种情形,是每隔一定的时间登记一次,每次登记的间隔相等。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公式为:

即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思想是“两次平均”:先求各个时间间隔内的平均数,再对这些平均数进行简单算术平均。

另一种情形,是每隔一定的时间登记一次,每次登记的间隔不相等。间隔不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的计算公式为:

间隔不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也采用“两次平均”的思路,且第一次的平均计算与间隔相等的间断序列相同;进行第二次平均时,由于各间隔不相等,所以应当用间隔长度作为权数,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

6、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是派生数列,要计算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的序时平均数,不能就序列中的相对数或平均数直接进行平均计算;而必须分别求出分子指标和分母指标时间序列的序时平均数,然后再进行对比。用公式表示:

81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总结: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计算方法

时期

序列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算时点序列连续时点资料逐日登记且逐日排列,即已掌握了整段考察时期内连续性的时点数据资料登记单位仍是1天,但实际上只是在指标值发生变动时才记录一次间隔相等间断时

点间隔不等

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

7、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

①增长量。(www.61k.com]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差,反映报告期比基期增加(减少)的绝对数量。用公式表示为:

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根据基期的不同确定方法,增长量可分为逐期增长量、累计增长量。

1)逐期增长量,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它表明现象逐期增加(减少)的绝对数量。

2)累计增长量,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通常是时间序列最初水平)之差,它表明报告期比该固定时期增加(减少)的绝对数量。

同一时间序列中,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

②平均增长量,时间序列中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它表明现象在一定时段内平均每期增加(减少)的数量。其计算公式为:

(i=1,2……n)

根据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平均增长量还可以用下式表现:

一定要注意分母是(时间序列项数-1)

8、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主要有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82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9、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①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的比值。[www.61k.com)计算公式为:

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由于基期选择的不同,发展速度有定基与环比之分。

1)定基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通常是最初水平)的比值,用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表示

它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相对于某个基础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总的发展速度。

2)环比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其前一期水平的比值,用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表示

它说明所研究现象相邻两个时期(逐期)发展变化的程度。

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数量依存关系:(掌握)

1)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2)两个相邻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

②增长速度,报告期增长量与基期水平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增长速度=报告期增长量/基期水平,由于基期选择的不同,增长速度也有定基与环比之分。1)定基增长速度,用表示。

定基增长速度=累计增长量/某一固定时期水平=定基发展速度-1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2)环比增长速度,用Bi表示。

环比增长速度=逐期增长量/前一期水平=环比发展速度-1

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是: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不能像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那样互相推算。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之间的推算,必须通过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才能进行。

10、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反映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逐期发展变化的一般程度,平均增长速度则反映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逐期增长(降低)变化的一般程度。

平均增长速度与平均发展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l。

目前计算平均发展速度通常采用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几何平均法(也称水平法)。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公式:

10、速度的分析与应用

①当时间序列中的指标值出现0或负数时,不宜计算速度。在这种情况下,适宜直接用绝对数进行分析。②速度指标的数值与基数的大小有密切关系,“增长1%的绝对值”,是进行这一分析的指标。它反映同样的增长速度,在不同时间条件下所包含的绝对水平。计算公式为:

增长1%的绝对值=逐期增长量/环比增长速度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和速度分析类别具体指标

发展水平

水平分析平均发展水平

增长量与

平均增长量对时间序列中各时期发展水平计算的平均数增长量是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差,可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平均增长量是时间序列中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

83关系时间序列中对应于具体时间的指标数值,可以分为基期水平、报告期水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发展速度

与增长速度

速度分析

平均发展速度

与平均增长速度相对数形式表示的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的比值。(www.61k.com]发展速度有定基与环比之分。1)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2)两个相邻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1)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2)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1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l平均发展速度

二十六、统计指数

1、指数的概念、分类

统计指数,常常被称为经济指数。广义地讲,任何两个数值对比形成的相对数都可以称为指数;狭义的指数是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指数的类型

分类标准按所反映的内容不同类别数量指数

质量指数

按计入指数的项目多少不同个体指数

综合指数

按计算形式不同简单指数

加权指数对计入指数的项目依据重要程度赋予不同的权数,而后再进

行计算定义反映物量变动水平的。例如:产品产量指数、商品销售指数等反映事物内含数量的变动水平的。例如:价格指数、产品成本指数等。反映某一个项目或变量变动的相对数。例如:一种商品的价格或销售量的相对变动水平。反映多个项目或变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例如:多种商品的价格或销售量的综合变动水平又称不加权指数,它把计入指数的各个项目的重要性视为相

2、加权综合指数,是通过加权来测定一组项目的综合变动状况。较常用的是基期加权综合指数、报告期加权综合指数。

①基期加权综合指数——拉氏指数

在计算一组项目的综合指数时,把作为权数的各变量值固定在基期。

用基期变量值加权的拉氏质量指数和数量指数的一般计算公式:(204页)

质量指数:数量指数:

掌握结果的含义:拉氏价格指数在实际中应用得很少,拉氏数量指数在实际中应用得较多。

②报告期加权综合指数——帕氏指数

在计算一组项目的综合指数时,把作为权数的变量值固定在报告期。用报告期变量加权的帕氏质量指数和数量指数的一般计算公式:205页

84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质量指数:数量指数:

掌握结果的含义:在实际应用中,常采用帕氏公式计算价格、成本等质量指数,而帕氏数量指数在实际中应用得较少。[www.61k.com)

3、指数体系

①总量指数与指数体系

总量指数:由两个不同时期的总量对比形成的相对数。

综合总量指数的一般形式可以写为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206页)

为分析总量指数变动中各因素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可以对总量指数进行分解,得到各个因素指数。我们把由总量指数及其若干个因素指数构成的数量关系式称为指数体系。

②指数体系的分析与应用

利用指数体系既可以对现象发展的相对变化程度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也可以对现象发展变化的绝对数量及各因素的影响数额进行分析。

在实际分析中,比较常用的是基期权数加权的数量指数和报告期权数加权的质量指数形成的指数体系。该指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数体系可表示为:

(206页)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就绝对水平看,关系式为:

即:总量变动=质量变动的影响额+数量变动的影响额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为:销售额指数=价格指数×销售量指数

从绝对变动水平来看: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为:销售额变动=价格变动的影响额+销售量变动的影响额

4、几种常用的价格指数

①零售价格指数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经济指数。我国零售商品价格指数编制中的一些主要问题说明: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1)代表规格品的选择,在编制价格指数时,只能选择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商品。首先应对商品进行科学的分类,在此基础上分别选择能代表各类别的代表规格品。

2)典型地区的选择,典型地区的选择既要考虑其代表性,也要注意类型上的多样性以及地区分布上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3)商品价格的确定,对所选代表商品使用的是全社会综合平均价。一种商品的综合平均价是该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牌价、议价、市价的加权平均。

4)权数的确定,我国目前的零售价格总指数是采用加权算术平均形式计算的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其权数是根据上年商品零售额资料,并根据当年住户调查资料予以调整后确定的。

5)指数的计算,从1985年1月起,我国开始采用部分商品平均价格法计算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计算公式为:

了解具体计算过程(208-209)

②消费价格指数,我国称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85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一种相对数。[www.61k.com]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编制过程与零售价格指数类似,但内容有所不同。消费价格指数包括消费品价格、服务项目价格两个部分。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除了能反映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外,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反映通货膨胀状况

通货膨胀率一般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表示。计算公式为: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通货膨胀率=

2)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动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货币购买力则下降,反之则上升。因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倒数就是货币购买力指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3)反映对职工实际工资的影响

消费价格指数的提高意味着实际工资的减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则意味着实际工资的提高。因此,利用消费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价格指数可以将名义工资转化为实际工资。计算公式为:

③股票价格指数

股票价格,是一个时点值,通常以收盘价作为该种股票当天的价格。正常情况下,股票价格通常与两个直接因素相关:一是预期股息,二是银行存款利息率。股票价格的高低与预期股息成正比,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因此,股票价格的形成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

用某一种股票的价格不能反映整个股票市场的价格变动,这就需要计算股价平均数和股票价格指数。

1)股价平均数,股票市场上多种股票在某一时点上的算术平均值,一般以收盘价来计算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计算公式为:股价平均数(股票价格指数也是一样)只能就样本股票来计算,所选择的样本股票必须具有代表性和敏感性。

2)股票价格指数,反映某一股票市场上多种股票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相对数,简称股价指数。

股票价格指数一般以发行量为权数进行加权综合。计算公式为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大多数股价指数是以报告期发行量为权数计算的。

第五部分会计

二十七、会计概论

1、会计的概念(了解)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单位的全部资金运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通过系统、客观、及时地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来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管理会计的产生标志着现代会计的形成。

现代会计以企业会计为核心,按照对外提供还是对内提供决策所需信息分成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两大分支。服务对象不同提供信息的会计核算的模式不同提供信息的形式不同

86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规范和依据要求不同

财务

会计对外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受会计准则的制约按规定的程序、流程、方法、核算周期进行核算。[www.61k.com)提供的信以定期编制的会计报息是对过去生产经营活动的客表为主

观反映。

主要侧重于提供未来信息没有统一的形式管理

会计对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

管理会计主要包括:预测分析、决策分析、全面预算、成本控制、责任会计等内容;财务会计主要是经济业务的事后记录和反映。

2、会计的职能(掌握),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项基本职能。

①会计的核算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运用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利用货币形式,从价值量反映企业已经发生或完成的客观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它是会计的最基本职能。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系统性②会计的监督职能,会计监督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监督。

会计的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是不可分割的。核算是基本的、首要的,核算是监督的前提;会计监督保证会计核算的正确性。会计利用预算、检查、考核、分析等手段,对单位的会计核算及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与控制。

现代会计的职能还包括预测、决策、评价等。

3、会计的对象(掌握)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会计的对象即会计的客体,企业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一般又称为企业的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它包括资金投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资金退出三个基本环节。

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一部分构成流动资金、另一部分构成非流动资产。

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分为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

①供应过程中,企业的资金从货币资金形态转化为储备资金形态;

②生产过程中,构成产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一是劳动对象的消耗,是储备资金形态转化为生产资金形态;二是劳动力的消耗,是从货币资金形态转化为生产资金形态;三是固定资产、其他劳动手段的价值通过折旧或摊销的形成转化为生产资金形成;四是制成品,是生产资金形态转化为成品资金形态。

③销售过程中,它是产品价值实现的过程。资金由成品资金形态转化为货币资金形态。

因此,这三个阶段资金形态表现为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等不同形态,最后回到货币形态,这种运动过程称为资金的循环。

增加额就是企业的利润。在收回的货币资金,用于缴纳税金、偿还债务、向投资者分配股利或利润的这部分资金就退出了企业的资金循环、周转,剩余的资金留在企业继续用于企业的再生产过程。

4、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凡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的内容;凡是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称为资金运动。资金运动,指以货币表现的一个单位所拥有的各项财产物资的形态变化和位置移动。通常将单位在日常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中的资金运动,称为经济业务事项。

经济业务(对外),也称经济交易,指单位与其他单位和个人之间发生的各种经济利益的交换。如购买固定资产、销售商品、上缴税收等。

经济事项(对内),指单位内部发生的具有经济影响的各类事项,如支付职工工资、报销差旅费、计提折旧等。

下列经济业务事项,属于会计核算的内容:

①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它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视同现金和银行存款的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存款;有价证券包括:国库券、股票、企业证券等。

87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②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www.61k.com)财物是财产、物资的简称。财物一般包括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有: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库存商品等,固定资产有: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设施、运输工具等。

③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应收和预付款项承担的需要偿付的现时义务,一般包括各项借款、应付和预收款、应交款项。

④资本的增减,会计上的资本专指所有者权益中的投入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

⑤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收入,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支出,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开支和损失;费用,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成本,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耗费。

以上四项是计算和判断企业成果其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⑥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财务成果具体表现为盈利或亏损。

⑦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5、会计的目标(掌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一般目标,是向企业内部管理部门和企业外部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主体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及其与之相关的其他财务信息。

我国企业会计的目标:

①通过会计活动,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信息,以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②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资源使用的有效性,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6、会计信息的内容(掌握)

①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的信息——主要通过资产负债表来反映。包括:1)某一时点资产的总额和结构;2)某一时点负债总额及其结构;3)某一时点的所有者权益。

②有关企业经营成果的信息——主要通过利润表来反映。包括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实现、费用耗费、生产经营成果。

③有关企业现金流量的信息——主要通过现金流量表来反映。包括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流动情况,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及其内部组成情况。

7、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熟悉)

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包括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外部利益关系人两大类。

①企业内部管理人员;

②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是指企业外部的与企业有直接或间接利害关系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社会公众、其他使用者(如监督部门、企业职工)。

8、会计要素,又叫会计对象要素,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和监督对象的具体化。要素类型资产负债表要素

利润表要素构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作用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9、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掌握)

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且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的特征:

88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①资产必须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所有权却能够控制的资源,通过对它的有效使用,能够为企业提供未来的经济效益。(www.61k.com)如融资租入的资产。

②资产必须是预期能够直接或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只有能给企业带来现金流入和经济利益的资源才可以作为资产。如等处理的无价值的报废产品不能作为企业的资产。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③形成资产的交易或事项必须已经发生,即资产必须是现实的资产。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

④资产必须是能以货币计量的,不能以货币计量的资产不能作为资产。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资产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1年内(含1年)变现的资产,以及自负债表日期1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等。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开发支出等。

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它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负债具有以下特征:

①企业的负债只能由过去的交易活动或本期经济业务所形成,且必须于未来某一特定时期予以清偿的现有义务,不需要未来偿还的现有义务或企业在将来要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负债;

②负债必须有其可用货币额反映的价值量,不能用货币计量的不能作为负债;

③负债必须是企业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预期会造成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符合负债定义的义务,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负债: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负债按流动性分类可分为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工资、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非流动负债(主要有长期借款、应付债券)。

符合负债定义和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负债定义,但不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又称为股东权益或净资产,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收益,是投资人在企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

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所有者权益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资本公积,包括企业收到的投资者出资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同为企业资产的取得来源,两者都可以对企业资产提出索偿要求,但负债体现的是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索偿权。负债不参与利润分配,所有者权益参与企业利润分配。

10、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掌握)

①收入,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确认的条件:1)与收入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会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注意:收入是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符合收入定义和收入确89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②费用,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www.61k.com)

费用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费用的定义外,还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与费用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投资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

费用与成本是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的,产品的生产费用是构成产品成本的基础,费用是按照时间归集的,而产品成本是按照产品对象归集的。③利润,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费用后的盈余,是反映经营成果的最终要素。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

11、会计等式(掌握)

(1)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平衡公式反映了企业资产的归属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础。

(2)收入-费用=利润

这一平衡公式反映了企业利润的形成过程,是编制利润表的基础。它是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12、经济业务发生所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变动(新增)

①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同时等额增加;②一项资产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增加;

③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同时等额减少;

④一项资产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减少;

⑤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等额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

⑥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等额减少,资产、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

⑦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资产要素不变;⑧一项负责减少,另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增加,资产要素不变;

⑨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资产和负债要素不变。

12、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掌握)

四大确认计量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①权责发生制原则。企业是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入账时间,而不是按款项的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来确认。权责发生制是与收付实现制相对而言的。

权责发生制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收付实现制处理;凡是本期实际以款项支付的费用,不论其应否在本期收入中得到补偿,均应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

我国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报告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我国行政单位会计则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大部分采用收付实现制。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②配比原则。对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并应相互配比,以便计算本期损益。收入与费用的配比方式主要有两种:按逻辑因果关系进行配比;按时间配比。

③历史成本原则。又称实际成本原则或原始成本原则,是指企业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历史成本原则是以币值稳定为前提的。

④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重要)

90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类型

收益性支出定义在本期发生的只与本期收益有关的

应当在本期已实现的收益中得到补偿的

支出

当期发生的不但与本期收益有关,而

且与以后会计期间收益有关的,应当在以

后若干会计期间的收益中得到补偿的支出举例产品销售成本处理计入当期损益,并在利润表中反映列入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并根据其与以后各期收益的关系,将其价值分摊到以后各个会计期间资本性支出购置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的支出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目的在于正确确定企业的当期损益。[www.61k.com]如果一笔收益性支出按资本性支出处理了,就会造成少计费用而多计资产价值,出现净收益和资产价值虚增的现象;相反,如果一笔资本性支出按收益性支出处理了,则会出现多计费用少计资产价值的现象,出现当期净收益降低,甚至亏损,以及资产价值偏低的结果。

13、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的优点和缺点(了解)

优点:①它是买卖双方通过正常交易确定的金额,或资产购进过程中实际支付的金额,取得比较容易,也比较客观;②有原始凭证证明,便于查证;③防止企业随意更改;④会计核算手续简化,不必经常调整账目。

缺点:企业的资产发生较大的价值变化,其账面价值就不能反映其实际价值,就不能提供正确的会计信息。

14、会计基本前提(掌握)

会计基本前提,亦称为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①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是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一个特定独立的或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为对象。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为了把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与其他会计主体以及投资者的经济业务划分开。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也可以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但会计主体必须有独立的资金活动、独立地进行核算、独立编制财务报告。

会计主体规定了会计核算内容的空间范围。

②持续经营,会计核算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而不考虑企业停业或破产清算,也不考虑企业大规模削减业务。

③会计分期,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按期编制会计报表,从而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会计期间一般分为年度、中期。

明确会计期间这个前提,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才产生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才能贯彻配比原则。

④货币计量,企业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采用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进行记录,并假定币值保持不变。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15、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掌握)

可靠性、相关性、清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①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可靠性包括真实性和客观性两方面涵义。

②相关性(有用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③清晰性(可理解性)

④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1)同一企业纵向可比: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必须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和程序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在附注中说明;2)不同企业横向可比: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办法,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以便在不同企业之间可以进行横向比较。

91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⑤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当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如融资租赁,售后回购。[www.61k.com]

⑥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在实际工作中,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来判断其重要性。

⑦谨慎性,又称为稳健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如某一经济业务有多种处理方法可供选择时,应选择采取一种不导致夸大资产、虚增账面利润、扩大所有者权益的方法。如存货在物价上涨时期的计价采用后进先出法(新会计准则不允许用)、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对可能发生的资产损失计提减值准备等。但是,谨慎性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

⑧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16、会计法规(了解)

我国现行的会计法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为核心,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主要内容。

①会计法,《会计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是我国会计工作的基本法律。

②会计准则,我国的会计准则由财政部制定,包括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两大部分。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基本会计准则为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依据,它包括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要素准则;具体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各种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作出具体规定,它包括基本业务准则、特殊业务准则、特殊行业基本业务准则。

目前,我国财政部已印发并实施的具体会计准则有38个,执行具体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二十八、会计循环

1、会计循环

会计信息是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四个环节生成的。会计上将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主要环节的会计基本程序及相应方法称为会计循环。

2、会计确认(熟悉)

会计确认的概念:会计数据进入会计系统时确定如何进行记录的过程,是要明确某一经济业务涉及哪个会计要素的问题。

会计确认的一般标准:1)被确认的项目是通过经济业务活动所产生的,其交易性质符合会计要素的要求;2)与该项目有关的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企业的不确定性能明确地评估;3)该项目应有可以计量的属性,并能可靠地进行计量。权责发生制构成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基础,也进一步构成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基础。

收入的确认要建立在取得收入权利的交易或事项发生之时,费用的确认应是在承担费用的交易或事项出现之时。相应的,资产的确认要建立在取得资产所有权的交易发生之时,负债的确认要建立在确定负债成立的有关业务发生之时。

3、会计计量

是指为了在会计报表中确认和计量有关会计要素的实际状况而确定其货币金额的过程。计量问题是会计的核心问题,贯穿于会计从确认、记录到报告的全过程。会计的计量单位主要是货币量度,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掌握)

①历史成本,又称为原始成本,是指以取得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

②重置成本,企业重新取得与其所拥有的某项资产相同或与其功能相当的资产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③可变现净值,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以估计售价减去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以及估计销售所必需的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92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中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对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差额,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www.61k.com]

④现值,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以估计的未来现金流入扣除未来现金流出后的余额,用恰当的折现率予以折现而得到的价值。

⑤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如果企业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4、会计记录,

会计确认主要是通过将会计要素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会计记录来实现的。

会计记录,通过账户、会计凭证和账簿等载体,运用复式记账等手段,对确认和计量的结果进行记录,为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积累数据的过程。

掌握会计记录的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

5、设置账户,熟悉账户的分类。按照账户所反映的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费用类和损益类。按照账户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可以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账户结构分为两个基本部分,划分为左右两方,以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登记减少额,增减相抵后的差额,称为账户的余额。其基本关系是: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对于资产、费用、成本类账户: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6、复式记账,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计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账户的一种记账方法。主要的复式记账法有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和增减记账法,其中借贷记账法是一种被普遍接受并广泛使用的记账方法。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

熟悉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熟悉试算平衡:试算平衡一般是采用发生额平衡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余额平衡的方法,要求都是借贷平衡。即: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账户借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7、填制和审核凭证,是会计工作的开始。会计凭证按其填制程序和用途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类。

93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记账凭证是根据原始凭证填制的。[www.61k.com]记账凭证作为登记账簿直接依据的会计凭证。会计分录是通过填制记账凭证来完成的。

8、登记账簿,账簿是以一定格式的帐页组成的,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会计凭证与财务会计报告按照账簿的用途分类,账簿可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备查账簿。登记账簿应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对账工作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9、账务处理程序,也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是指对会计数据的记录、归类、汇总、报告的步骤和方法。即从原始凭证的整理、汇总,记账凭证的填制、汇总,日记账、明细分类账的登记,到会计报表的编制的步骤和方法。

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模式: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我国账务处理程序有五种: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10、记账账务处理程序,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都要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然后直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优点:简单明了、易于理解;缺点: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较大。它适用于的单位。其一般程序:

①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

②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③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笔登记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

④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⑤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⑥期末,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明细分类账的余额同相关总分类账的余额相对相符;

⑦期末,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11、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定期根据记账凭证分类编制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汇总转账凭证,再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

优点:它减轻了登记分类账的工作量,便于了解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缺点:按每一贷方科目编制汇总转账较多的单位。其一般程序:

①-④同上;

①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

②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③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笔登记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

④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⑤根据各种记账凭证编制有关汇总记账凭证;

⑥根据各种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12、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又称记账凭证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它是根据记账凭证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再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

优点:它减轻了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并可做试算平衡,简明易懂、方便易学;缺点:科目汇总表不能反的单位。其一般程序:

①-④同上;

①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

②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94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③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笔登记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

④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⑤根据各种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

⑥⑧期末,根据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www.61k.com]

13、多栏式日记账务处理程序,是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日登记多栏式现金日记账、多栏式银行存款日记账,然后根据它们登记总分类账。

优点:可以减少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缺点:若单位经济业务多,必然会造成日记账栏目过多、账页庞大、生产经营规模大、经济业务量多,但使用会计科目较少的单位。

14、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是将日记账和总分类账结合起来,设置一本联合的账簿,称为日记总账,并将所有经济业务都登记在日记总账上。

优点:简单易行;缺点务量较少,使用会计科目也较少的单位。

15、出纳业务处理程序: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或汇总原始凭证直接登记有价证券明细分类账(债券投资、股票投资明细分类账)。

②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有价证券明细分类账;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编制出纳报告,提供出纳核算信息。

16、会计报告(了解)

①会计报告的概念,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附注;是指对在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所作的进一步说明,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②会计报告的内容,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其他应当在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小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③会计报表的分类分类标准

按照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分类结果反映财务状况的报表(资产负债表)反映经营成果的报表(利润表)

反映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的报表

按照会计报表报送对象不同

按照会计报表编报主体的不同对外会计报表:种类、格式和编制方法由财政部统一规定。对内会计报表个别会计报表

合并会计报表

年度会计报表

按照会计报表编制的时间范围不同季度会计报表

月份会计报表

95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会计报表:是企业会计合算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对外提供信息的主要形式,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www.61k.com)一套完整的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利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以及附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情况(现金流量情况)的报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

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1、会计报表是根据日常的会计账簿记录及其他有关资料编制的。因此,在编制会计报表前应当依法对会计账簿记录,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其他辅助性账簿进行审核,内容要全面;2、会计报表的编制应当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关于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提供对象和提供期限的规定;3、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真实可靠、全面完整、编制及时、便于理解。

会计报表编制前的准备工作:1、全面财产清查:(1)应收款项、应付款项、应缴税费等是否存在,与债务、债权单位的相应债务、债权金额是否一致;(2)原材料、在产品、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等各项存货的实存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是否存在报废损失、积压物资等;(3)各项投资是否存在,投资收益是否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4)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各项固定资产的实存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5)在建工程的实际发生额与账面记录是否一致;(6)需要清查、核算的其他内容。2、检查会计事项的处理结果:(1)核对各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内容、金额等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2)按照规定的结账日进行记账,结出有关会计账簿的余额和发生额,并核对各会计账簿之间的余额;(3)检查相关的会计核算是否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4)对于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没有规定统一核算方法的交易、事项,检查其是否按照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进行确认和计量以及相关账务处理是否合理;(5)检查是否存在因会计差错、会计政策变更等原因需要调整前期或者本期相关项目。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17、资产负债表的概念(掌握):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顺序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进行适当排列编制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实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是月度报表。它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基本等式为基础进行编制的,是反映企业静态财务状况的一种报表。

18、资产负债表的作用(了解):

①资产负债表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所拥有和控制掌握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和构成情况的信息,为经营者分析资产分布是否合理提供依据。

②资产负债表总括反映企业资金的来源渠道和构成情况。

③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

④通过对前后期资产负债表的对比分析,可以了解企业资金结构的变化情况,经营者、投资者和债权人据此可以掌握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情况和变化趋势。

19、资产负债表的格式和内容(掌握)

①资产负债表的格式:有账户式和报告式两种。我国采用账户式资产负债表格式。

②资产负债表的内容:资产和负债应当分别以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列示。资产类项目

资产类项目的排列顺序是按照流动性进行排列的,流动性强的项目排在前面,流动性差的项目排在后面,并按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分项列示,流动资产在前。

1)一年或一个经营周期以内可以变现的全部资产,包括一年内耗用和售出的全部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排列为: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和待摊费用等。

2)长期资产:变现能力在一年或一个经营周期以上的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排列为: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等。负债类项目

负债类项目的排列按照到期日的远近进行排列,先到期的排在前面,后到期的排在后面,并按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顺序分项列示,流动负债在前。

1)流动负债:偿还期在一年以内的全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上排列顺序为: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

96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利润、应交税金、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www.61k.com)

2)款和专项应付款等。包括所有者投入资本、股本溢价和评估增值等引起的资本公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在资产负债表上排列顺序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三者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在资产负债表上,既列示期末余额,又列示期初余额。

20、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熟悉)

资产负债表的各项目应分别填列年初数和期末数。其中年初数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填列,期末数根据相应的总账科目期末余额填列。方法具体方法适用范围填列依据

1.直接填列法

2.分析

计算填

列法1)根据若干总账科目期末余额分析计算

填列资产负债表的大部分项目,如“应付票据”、“短期借款”、“应付工资”、“应了福利费”、“应交税金”、“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项目。①货币资金(重要)②未分配利润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的期末余额合并填列根据“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科目期末余额之和(同为贷方余额时)或之差(余额方向相反时)填列。贷方余额大

于借方余额时,直接填列差额;借方余额大于贷方余额时,差

额用“一”数填列。

2)根据总账

科目期末余额

与其备抵科目

抵消后的数据

填列

3)根据明

细账期末余额

分析计算填列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短期投资。①预收账款(负债)根据“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账户所属明细账贷方余额之和填列②应付账款(负债)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账户所属明细科目贷方

余额之和填列

③预付账款(资产)

④其他应付款(负

债)

①一年内到期的长期

债出权投资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账户所属明细账借方余额之和填列根据“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两个总账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期末贷方余额之和填列根据“长期债权投资”中一年内到期的数字填写

据“长期借款”和“其他长期负债”一年内到期的数字填写

根据“物资采购”、“原材料”、“低值易耗品”、“自制

半成品”、“生产成本”和“库存商品”等科目期末借方余额

之和减去“存货跌价准备”后的金额填列

根据“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期末借方余额之和

填列4)根据总账②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目和明细科③存货余额分析计算填列④待摊费用(资产)

21、利润表的概念和作用

利润表的概念(掌握):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它主要是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

97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则的要求,把一定会计期间的营业收入与同一会计期间的营业费用(成本)相配比,以“收入-费用=利润”的会计等式为基础,按照各项收入、费用以及构成利润的各个项目分类分项编制而成的、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www.61k.com)它是一张动态会计报表,利润表为月报表。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盈利能力方面的信息。

22、利润表的格式和内容(掌握)

①利润表的格式,主要有单步式和多步式两种。我国目前采用的利润表格式为多步式利润表。

②利润表的内容(掌握)内容

1)构成主营业务利润的各项要素

2)构成营业利润的各项要素3)构成利润总额的各项要素4)构成净利润的各项要素计算公式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计算公式: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②利润总额=营业利润(亏损-)+投资收益(损失-)+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③净利润=利润总额(亏损-)-所得税23、利润表的编制方法(了解)

我国的利润表中一般设有“本月数”和“本年累计数”两栏。

表中的“本月数”栏反映各项目的本月实际发生数,表中的“本年累计数”栏反映各项目自年初起至本月末止的累计实际发生数,在编报报表时,应根据有关损益类科目的本期累计发生额计算填列。

24、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作用

现金流量表的概念(掌握):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报表。其中,现金,是指企业的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它货币资金;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是指一定会计期间企业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数量。影响现金流量的因素包括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日常经营业务。应当注意,并不是所有的经营业务都影响现金流量。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若只是涉及现金各项目之间的变动或非现金项目之间的增减变动,不会发生现金流量;只有发生的经济业务涉及现金各项目与非现金各项目之间的增减变动时,才会影响现金流量。

企业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现金流量分为以下三类:即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表的作用(了解):

①便于报表使用者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得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

②它能说明企业一定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原因,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股利的能力;

③有助于对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作出客观评价。

25、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和格式(掌握)

我国企业的现金流量表,属于年度报表,由报表正表和补充资料两部分组成。

是现金流量表的主体,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流量的信息主要由正表提供。正表采用报告式,按照现金流量的性质,依次分为反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最后汇总反映企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补充资料包括三部分内容:

1)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即按间接法编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2)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

98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3)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www.61k.com]26、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熟悉)

类型

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分直接法和间接法)

我国企业应按直接法编制现

金流量表正表,在补充资料

中提供按间接法将净利润调

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

息。所包括内容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2)“收到的税费返还”项目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6)“支付的各项税费”项目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

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项目

3)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项

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

5)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项目

6)“投资支付的现金”项目

7)“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

3.筹资活动现金流量1)“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项目

2)“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项目

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

4)“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项目

5)“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项目

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

“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项目单独列示

27、现金流量表附注披露的内容

①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实际上就是采用间接法编制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以净利润为基础,采用间接法需要加以调整的项目可以分为四大类:

1)没有实际支付现金的费用;

2)没有实际收到现金的收益;

3)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损益;

4)经营性应收应付项目的增减变动。

基本原理: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减少净利润的项目-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增加净利润的项目+与净利润无关但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与净利润无关但减少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

②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包括:“债务转为资本”、“一年内到期的可转换企业债券”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三个项目。

③现金流量净增加额。

28、附注

附注是指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所做的进一步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99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静态或动态

报表

包括的会计

要素

提供的信息资产负债表静态报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的信息,

衡量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利润表动态报表收入、费用、利润有关企业经营成果的信息,衡量盈利能力现金流量表动态报表

格式

主要内容有关企业现金流量的信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是否良好,偿债能力强弱账户式和报告式,我国采用单步式和多步式。[www.61k.com]我国采由报表正表和补充资料两部账户式用多步式分组成主营业务利润、营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二十九、财务报表分析

1、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和内容

①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了解)

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揭示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为改善经营管理提供方向和线索;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可以检查企业预算完成情况,考核经营管理人员的业绩,为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帮助。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②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熟悉):1)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2)评价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3)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2、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的一般程序(了解):①明确分析目的,制定分析工作计划;②收集有关的信息资料;③根据分析目的,计算有关财务指标;④做出分析结论,提出分析报告。

财务报表分析的常用方法(掌握):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等基本方法。

在比率分析中常用的财务比率有:相关比率、结构比率和效率比率。

①相关比率,是以同一时期会计报表及有关资料中某个项目和与其有关但又不同的项目加以比较所得的相关数值的比率,用于反映有关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

②结构比率,又叫构成比率,它是会计报表中某项目的数值占各项目总和的比率,反映部分与总体的关系。③效率比率,是用以计算某项经济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比例,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的比率。

通过某项财务指标与性质相同的指标评价标准进行对比,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一种分析方法。在运用比较分析法时:

①按比较对象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绝对数比较分析、绝对数增减变动分析和百分比增减变动分析。②按照比较标准的不同有以下三种形式:实际指标同计划指标比较、本期指标与上期指标比较、本企业指标同国内外先进企业指标比较。

常用的比较指标评价标准有四类:1)反映各类企业不同时期都普遍适用的公认指标评价标准;2)反映某行业水平的行业指标评价标准;3)反映本企业目标水平的目标指标评价标准;4)反映本企业历史水平的历史指标评价标准。

利用会计报表提供的数据资料,将两期或多期连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得出它们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变化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采用趋势分析法通常要编制比较会计报表,具体做法有两种:编制绝对数趋势会计报表和编制相对数趋势会计报表。

对不同时期的财务指标进行比较时,可以计算动态比率指标,由于选择的基期不同,可以有两种方法:定基

100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动态比率和环比动态比率。[www.61k.com)

3、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指标(掌握),从比率分析的角度,重点是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三个方面的基本指标。

4、偿债能力分析(掌握)

企业偿债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两个方面。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以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反映企业偿付日常到期债务的能力;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有无足够的能力偿还长期负债的本金和利息。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

①流动比率,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反映企业可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是衡量短期债务清偿能力最常用的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风险的指标。流动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大,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维持在2:1左右。

②速动比率,又称酸性实验比率,是指速动资产同流动负债的比率,它反映企业短期内可变现资产偿还短期内到期债务的能力。速动比率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计算公式如下: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是企业在短期内可变现的资产,等于流动资产减去存货后的金额(原因:存货的变现能力较差),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和应收账款等。一般认为速动比率应维持在1:1左右较为理想。在对速动比率进行分析时,要注重对应收账款变现能力的分析。

③现金比率,企业现金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反映企业的即刻变现能力。现金是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该比率可显示企业立即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其计算公式为:现金比率=现金/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的分母都是流动负债,都是衡量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分子是什么,该比率就叫什么名字)

④资产负债率,也称负债比率或举债经营比率,是指负债总额对全部资产总额之比,用来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的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该比率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之一。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l00%

一般来讲,企业的资产总额应大于负债总额,资产负债率应小于100%。如果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低(50%以下),说明企业有较好的偿债能力和负债经营能力。如果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等于甚至大于100%,说明企业资不抵债,债权人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可向人民法院申请企业破产。

在企业资产净利润率高于负债资本成本率的条件下,企业负债经营会因代价较小使所有者的收益增加。

⑤产权比率,也称负债对所有者权益的比率,是指企业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该比率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之一。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⑥已获利息倍数,又叫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反映企业用经营所得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用来衡量盈利能力对债务偿付的保障程度。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一般来说,已获利息倍数至少应等于l。这项指标越大,说明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越强。

5、营运能力分析(掌握)

营运能力,是衡量企业整体经营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①应收账款周转率

1)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反映年度内应收账款平均变现的次数。

101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主营业务收入-销售退回、折让和折扣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反映年度内应收账款平均变现一次所需要的天数(即应收账款账龄)。[www.61k.com]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60/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中不扣除坏账准备。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多,周转天数少,表明应收账款周转快,企业信用销售严格。反之,表明应收账款周转慢,企业信用销售放宽。

②存货周转率

1)存货周转次数,反映年度内存货平均周转的次数。

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

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2)存货周转天数,反映年度内存货平均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平均存货×360/销货成本存货周转次数多、周转天数少,说明存货周转快,企业实现的利润会相应增加。否则,存货周转缓慢,往往会造成企业利润下降。

③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企业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④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总资产平均余额其中:总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

6、盈利能力分析(掌握)

分析盈利能力的指标有:营业利润率、主营业务净利润率、资本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润率、普通股每股收益、市盈率、资本保值增值率。

①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业务收入×100%

注意:业务收入中不包括企业发生的和正常经营没有直接关系的其他利润,营业利润率越大,说明企业的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越强,营业利润率增长越快,说明企业经营活动盈利能力增强。

②主营业务净利润率,主营业务净利润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额

主营业务净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从主营业务收入中获取利润的能力越强。

③资本收益率,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实收资本(或股本)×100%越强,对股份有限公司来说意味着股票升值。

④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所有者对企业投资部分的盈利能力,也叫所有者权益报酬率或净资产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说明企业所有者权益的盈利能力越强。其计算公式如下: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l00%

⑤资产净利润率,也叫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全部资产的盈利能力越强。该指标与净利润成正比,与资产平均总额成反比。

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资产平均总额×100%

资产平均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⑥普通股每股收益,该指标能反映普通股每股的盈利能力,便于对每股价值的计算。

普通股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⑦市盈率,市盈率高,表明投资者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信心,愿意为每一元盈余多付买价。通常认为,市盈率在5~20之间是正常的。

102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普通股每股收益⑧资本保值增值率,企业本年末所有者权益同年初所有者权益的比率,是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状况的辅助指标。[www.61k.com)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l00%

这一指标是根据资本保全原则设计的,反映企业资本的保全和增值情况。

分类

短期偿债能力

具体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

长期偿债能力用经营所得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存货周转速度

营运能力分析

流动资产周转速度总资产周转速度

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次数存货周转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营业利润率主营业务净利润率资本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

盈利能力分析

资产净利润率普通股每股收益市盈率资本保值增值率

计算公式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现金/流动负债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60/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360/存货周转次数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总资产平均余额营业利润/业务收入×100%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净利润/实收资本(或股本)×100%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100%净利润/资产平均总额×100%

(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普通股每股收益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

偿债能力分析

三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1、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要素

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事业活动时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而不是权责发生制。行政事业单位为对外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类似企业的利润表)设置五项会计要素:①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②反映行政事业活动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和支出。

2、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的含义

1)资产,各种财产、债权、其他权利;

2)负债,应缴款项等。

3)净资产,固定基金、专用基金、事业结余、经营结余。4)收入,补助收入(财政)、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等。

103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5)支出,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和其他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及损失,以及用于基本建设项目的开3、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资产、无形资产等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暂付款项、存货等流动资产和包括长期投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www.61k.com)

①货币资金,包括库金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财政应返还额度等,应按实际收入、支

②短期投资;③应收及预付款项,是与其他单位等发生的临时性待结算款项,应按实际发生数额记账;事业单位的该款项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④存货实际成本记账,直接列入有可选择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方法来确定当期发生的存货实际成本。事业单位的存货包括材料、产成品,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记账,存货的实际成本的计量同行政单位。

库存材料每年至少盘点一次,属正常的溢出或损耗的,作为减少或增加当期支出处理;属非正常性的毁损的,应按规定的程序报批后处理。

①对外投资

有价证券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入账;2)兑付转让有价证券取得的收入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收入;3)有价证券的利息在实际收到时确认为其他收入。

债券投资、其他投资。1)在对外投资取得时,应以实际支付款项(以货币的方式对外投资)或者转让非现金资产的评估确认价值(以实物、无形资产)作为入账价值;2)投资期内取得的利息、红利等投资收益取得的价值或债券到期收回的本息与其账面成本的差额,应计入当期收入。

④固定资产,一般设备单位价值1000元以上、专用设备价值1500元以上、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取得或购建时的实际成本记账,购建固定资产,按发生的实际成本入帐;2)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同类市场价格或者有关凭据注明价值、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3)盘盈固定资产时,)入账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时按实际支付的租金入账;

⑥在建工程:按照建筑工程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记账;

⑦无形资产,不以实物为形态、又能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著作权、商标权、商誉等。

1)购入的以实际成本作为入账价值;2)自行开发的以开发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支出作为入账价值。其无形资按预算渠道计入专项支出。

应当在无形资产的受益期内分期平均摊销,按摊销额减少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并计入当期支出。

4、行政事业单位负债

行政负债,指行政单位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借入款项、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项等应付款项和预付账款;暂存款项;应缴预算款、应交税费以及其他按照国家规定应当上缴的款项等。

借入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应付地方部门津补贴、应付其他个人收入、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应交税金等。

行政事业单位的负债按实际发生额记账,代收的应缴入国家预算的款项和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在实际收到但尚未上缴时应作为负债入账。

104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www.61k.com),指行政事业单位代收的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

待结算款项、暂存款款、其他应付款和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和津贴补贴。等。

财政部门、上级主管部门、金融机构借入。其核算的特点:

1)一般不预计利息支出,实际支付利息时,为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含辅助活动)而借入的款项所发生的利息计入事业支出;

2)为开展经营活动而借的入的款项所发生的利息,计入经营支出。

5、行政事业单位净资产

行政单位的净资产,指行政单位结转资金和结余资金。

事业单位的净资产,指资产减去负债,包括事业基金、非流动性资产基金、专用基金、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等,专用基金包括职工福利基金、医疗基金、修购基金、住房基金等。①非流动资金基金,1)购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按发生的实际成本入账;2)盘亏处理固定资产时,

盘盈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租金入账;5)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的,按同类资产市场价或有关凭证价值以及接受捐赠时发生的相关费用入账;

②事业基金,指事业单位拥有的非限定用途净资产,分为一般基金、投资基金。1)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时,按评估价或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入账;2)用材料对外投资,按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以及一般纳税人应转入对外投资或对外投资到期兑付转入一般基金。

③专用基金,包括职工福利基金、医疗基金、修购基金、其他基金(住房基金等)。专用基金增加时,应按当期实际提取转入的数额记账,减少时应按当期实际支出数额记账。

④结余正常经费结余、专项资金结余,两种结余应分别核算。

事业单位结余,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内除经营收支外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用公式:

事业结余=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事业缴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非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对附属单位补助

年终经营结余通常应转入结余分配,亏损不结转。

⑤结余分配,1)有所得税缴纳业务的事业单位计算应交所得税;2)事业单位按规定计提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进行上述分配后结存的,当年未分配结余转入一般基金。

6、行政事业单位收入

非偿还性资金拨入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其他收入等。

拨入经费是预算经费,由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单位拨入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收到财政部门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其他收入零量杂项收入、有偿服务收入、有价证券收入、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本建设拨款收入限定用途的财物、其他单位对本单位的补助、其他零星杂项收入等。

计量和核算:

105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但事业单位的营业收入可采用权长期项目的收入据有关凭据确认其价值或者参照其市价确定。[www.61k.com]

7、行政事业单位支出

经常性支出、专项支出。

其他活动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及损失,以及用于基本建设项目的开支,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的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行政单位的各项支出,应按实际支出数额记账;事业单位的各项支出应按实际支出数或者实际发生数记账,事业单位的拨入专款,指事业单位收到财政部门、上级单位或其他单位拨入的有指定用途并需要单独报账的专项资金;拨出专款,指所属单位的需要单位报账的专项资金;专款支出,指由财政部门、上级单位、其他单位拨入的指定项目或用途,并需单位报账的专项资金的实际支出数。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年终结账时8、国库单位一账户体系国库单位一账户,指财政部门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的国库单一账户;财政部门零余额账户,指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零余额账户;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指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为预算单位开设的零余额账户;预算外资金专户,指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特设专户,经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财政部批准,为预算单位在商业银行开设的特殊性专户。

②财政性资金银行账户的设立:

1)预算单位(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使用财政资金,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财政部门提出设立零余额账户、特设账户等银行账户的申请;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并书面通知代理银行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为预算单位开设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

财政部审核并报国务院批准或经国务院授权财政部批准后,由财政部在代理银行为预算单位开设。

财政预算资金和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的收入和支出;它在财政总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不设置该账户。

用于财政直接支付和国库单一账户清算,该账户在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可以办理转帐、提取现金等结算业务;

2)可向本单位按账户管理规定保留的相应账户划拨工会经费、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经财政部门批准的特殊款项划拨资金。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外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活动,并用于预算外资金日常收支清算。

预算单位的特殊专项支出活动,并用于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

9、支付程序

财政性资金的支付方式有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两种。

财政直接支付,由财政部门向中国人民银行和代理银行签发支付指令,代理银行根据支付指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资金直接支付到收款人(商品或劳务供应商)或用款单位账户(预算单位)。

106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财政授权支付,预算单位按财政部门的授权自行向代理银行签发支付指令,代理银行根据支付指令在财政部门批准的预算单位的用款额度内,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资金支付到收款人账户。[www.61k.com]

①财政直接支付程序:财政直接支付的财政性资金,包括工资支出、工程采购支出、物品和服务采购支出。1)一级预算单位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汇总申请书;

2)符合条件后,和财政直接支付凭证,机构印章签发后,分别送到中国人民银行和代理银行;

3)代理银行根据财政直接支付凭证及时将资金直接支付给收款人或用款单位。

一级预算单位分预算科目汇总,附实际支付清单和国库单一账户进行资金清算。

代理银行根据财政直接支出凭证办理支出后,开具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发给一级预算单位和基层预算单位。该通知书是他们收到(付出)款项的凭证,一级预算单位有下属二级或者多级预算单位的,由一级预算单位向他们提供收到或者付出款项的凭证。

②财政授权支付程序适用于未纳入工资支出、工程采购支出、物品和服务采购支出管理的购买支出、零星支出,包括单件物品或单项服务购买额不足10万元RMB的购买支出、年度财政投资不足50万元RMB的工程采购支出、特别紧急的支出、财政部门批准的其他支出。

1)财政部门以批准的一级预算单位用款计划中的月度授权支付额度,每月25日前以财政授权支付汇总清算额度通知书、财政授权支付额度通知书的形式,分别通知中国人民银行、代理银行;

2)代理银行收到财政授权支付额度通知书后,向相关预算单位发出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基层预算单位根据该通知书所确定的额度支用资金。

代理银行凭据财政授权支付额度通知单受理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业务,控制预算单位的支付金额,并与国库单一账户进行资金清算;

预算单位支用授权额度时,填制财政部门统一制定的财政授权支付凭证(或新版银行票据和结算凭证)送代理银行,

③预算结余资金的处理

预算单位结余资金的数额=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数额+上年预算结余数额–当年财政国库已支付数额(包括财政直接支付数额、财政授权支付数额+应缴回财政部门数额后的余额计算)

结余的资金应由财政部门核定;财政部门下达预算结余后,预算单位根据核定的上一年度预算结余和下年度的预算,按规定程序申请使用资金。

10、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核算

①财政直接支付的核算

收入的确认和计量,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财政直接支付的资金,应在收到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委托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时,按入账通知书中标明的金额确认收入。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经费支出、贷拨入经费,事业单位借事业支出、贷财政补助收入经费支出、贷拨入经费,事业单位借材料等科目、贷财政补助收入经费支出、贷拨入经费,同时借固定资产、贷固定基金;事业单位借事业支出、贷财政固定资产、贷固定基金。

②财政授权支付核算

代理银行盖章的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时,按到账通知书标明的额度确认收入。

财务处理:1)行政事业单位应设置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收到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后,根据通知书所列数额,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贷拨入经费或财政补助收入;107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经费支出或事业支出、材料等科目,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属购入固定资产的,同时借固定资产、贷固定基金现金、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www.61k.com]③年终预算结余资金的核算

1)财政直接支付年终预算资金的财务处理。

直接支付或财政补助收入有关支出类科目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2)财政授权支付年终预算资金的财务处理。

;助收入;

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11、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告的种类

①行政单位会计报告,反映行政单位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结果的书面文件,包括财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支出明细表、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固定资产投资决算报表等主表及有关附表。同时行政单位应按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的规定报送月度、季度、年度会计报表(年度决算),均为月末、季末、年末编制。

月报、季报:按“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编排,左方资产部类,包括资产和支出二大类;右方负债部类,包括负债、径资产和收入三大类;左、右合计相等;

年报:按“资产-负债=净资产”编排,左方资产类,右方负债、净资产,左、右方合计相等。

收入支出总表的项目按收入、支出的构成及其结余分项列示。

财务分析的指标主要有:支出增长率、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人均开支、项目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人员支②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书面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附表、会计报表附注、收支情况说明书等。收入、支出的构成及其分配情况分项列示。

12、编制年度决算的要求:

①清理结算;②核对一致;③正确截止(年度的应拨款项,应于12.31前汇达对方;对所属单位的预算拨款、预算外资金拨款截止12.25前);④及时入账(截止12.31);⑤清理往来;⑥银行对账;⑦清理盘点;⑧决算调整。第六部分三十一、法律

1、“调整经济的法律”和“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就是指人们围绕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所进行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经济法”成部分。“调整经济的法”:是调整围绕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过程所进行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体,是一国所有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传统法律体系的民法商法、近代的经济法、调整国内经济关系的法、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法律对经济调整经历三个阶段:

②②封建社会末期和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从最初的诸法合一发展为刑法、民法分离;以后又分民法、刑法、行政法,以致发展到十几个法律部门。这时期对经济关系调整起主导作用的是民商法。

108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③当代社会,法律体系重新整合民法、商法和经济法共同对经济关系进行调整,同时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2、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的法律体系

①民商法。[www.61k.com]它处于基本法的地位,民法是市场经济基本法,民商法主要调整市场经济力量发挥作用的经济领域。

1)市场作为商品经济运行的载体,在体系上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是市场主体(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能作为独立的、能动的主体进入市场。民事主体制度、商法中的合伙企业法律制度、公司法律制度、三资企业法律制度。

2)人类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首先要完成人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在法律上表现为物权法律制度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3)市场,在抽象意义上表现为各种交易关系的总和。

4)民事责任制度。主要体现在民法上的违约责任、侵权责任制度。②经济法。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所形成的法律关系。

1)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活动,如企业市场准入、计划法、财税法、金融法、会计法、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银行业法、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土地法等;2)政府对市场的管理活动,如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产品质量法、3、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是调整经济管理关系、市场管理关系、组织管理性的协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法律规范总称。其调整对象有三类:

①经济管理关系它是一种经济关系,不同于行政指导关系;2)它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3)它是宏观领域的经济关系;4)宏观经济管理关系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如发展计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并产生各种相应关系)。

②市场管理关系量管理关系;3)消费者权益保护关系。

③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主要表现为:1)国家通过政府机构或设立企业、委托代理人直接参与经济活动或经济关系,如招标、定(购)货、发包、出让、信贷、担保等发生的合同关系;2)平等的国家机关或财政主体之间的经济协作关系。

4、经济法的本质

经济法的本质,有两层含义:一是一般意义上的法的社会性和阶级性等;二是经济法具有不同于其他法律部门的性质或属性。经济法是部门法、国家干预之法、参与经济之法,具体如下:

①它是平衡协调法;②它是社会本位法;③它是系统、综合调整法;④它是经济民主和经济集中对立统一法;⑤它是以公为主、公私兼顾的法。

5、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法宗旨和本质的具体体现。具体包括:

①平衡协调原则,是经济法的立法和执法要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整体利益出发,来调整具体经济关系,协调经济利益关系,以促进、引导或强制实现社会整体目标与个体利益目标的统一。

其基本要求:经济自由与经济秩序的统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实质公平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经济民主与经济集中的统一、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的统一、国家调控与市场资源配置的统一。

②维护公平竞争原则,是一项核心的、基础性的原则。

③有限干预原则,要求政府的干预合法、合理、合经济规律。

④责权利相统一原则109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三十二、物权法律制度

1、物权的概念和特征

物权,是特定社会人与人之间对物的占有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是法律确认的主体对物依法享有的支配权,权利人在法定范围内直接支使一定的物,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www.61k.com]

债权和物权构成市场经济社会的最基本的财产权利,民法中他们构成了商品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则。两者的关系是:主体享有物权是交换的前提、交换过程表现为债权,交换结果①物权是绝对权,义务主体是权利人之外的不特定的一切人,绝对权俗称“对世权”,而债权是相对权。②物权属于支配权;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③物权是法定的(物权的设定采用法定主义),物权设定时必须公示,动产所有权以动产占有、不动产以登记为权利象征。债权无需公示,当事人只要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公共道德,即可以自由设定。

④物权的客体一般为物,物权的标的必须是物(是特定物、独立物、有体物益。债权一般直接指向的是行为、间接涉及物。⑤物权具有追及效力和优先效力。占有人返还原物;债权原则上不具备追及效力,在债权的标的物所有权未转移之前,对债务人非法转让、并由第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同时设立物权、债权,物权的效力优先于债权;同一物之上存在数个数个物权1)一物二卖,先买者未对物权进行公示、后买者进行了物权的公示,后买者的物权优先于先买者的债权;债务人破产或者被强制执行,如果债务人的财产上存在着担保物权,则该担保物权优先于其他一般的物权;债权人破产时,如果存在质权、抵押权或留置权,则有别除权,第三人对强制执行可提起执行异议。因此,物权优先于债权不是绝对的。除此之外,还有“买卖不破租赁”,即所有权的转移不影响原有的租赁合同期限的效力。

2)同一标的物上同时设立性质相同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内优先权,同一物上设立多个债权,各个债权都具有平等的效力。

2、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①物权法定原则,指物权的种类、内容、效力、得丧变更及其保护的方法均源自法律的直接规定,当事人不物权种类法定化、物权效力法定化、物权的变更规则法定化、物权保护方法法定化。

②一物一权原则,指一物之上只能有一个所有权,不得有互不相容的两个以上的物权同时存在一标的物上。只能成为多个所有权的客体。

③物权公示原则可取信于社会公众的外部表现方式的原则。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变更,应依法规定登记;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应依法规定交付。

公示方法必须由法律规定;2)物权公示的效力必须由法律规定。

购房人订立预售合同后,只享有合同上的请求权、不是房屋的产权。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为防止一房二卖,我国物权法建立了“预告登记”制度,经登记后,可将已登记的二卖行为(既使已公示)转为法律上的无效,该登记是一种不动产的特殊类型,目的在于保全一项请求权。

3、物权的种类

①自物权、他物权。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物上享有的被限定于某一特定方面或特定期间的物权。他物权的进一步分类,担保物权在于以物的交换价值来保证债权的现实;2)权利的性质不同,用益物权多为独立的主权利,担保物权是从权利,以担保的债权为主权利;3)标的物不同,用益物权的标的物为不动产,担保物权不限于此;4)标的物价值形态发生变化导致的结果不同,用益

110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物权会对权利人的使用收益产生影响、甚至导致权利消灭;担保物权不影响标的而继续存在,这种特点使担保物权具有代位性(即以转变后的物为客体)。[www.61k.com]

③主物权、从物权,区分的意义:在于物权独立存在;从物权的命运取决主物权,主权利消灭、从权利也消灭。

④法定物权、意定物权,根据物权的发生是否基于当事人的意思为标准进行的分类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法定抵押权等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抵押权、质权、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4、物权的民法保护方法

①物权的保护方法,指权利人通过行使各种物上请求权或者通过提起确认物权之诉的方法保护物权。物上请求权,指物权被侵害或有可能遭受侵害,物权的权利人为排除侵害或防止侵害,请求对方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物上请求权包括:请求返还原物、请求排除妨害、清除危险。②债权的保护方法,指权利人通过行使债权对权利的自身利益加以保护的方法。债权方法次于物权方法。债权方法的主要内容:以赔偿财产为主、不排除其他方法(如恢复原状、返还不当得利)。两种方法的区别:

1)根据不同,适用于民法关于债的规定;

2)适用范围不同,物权保护方法只适用对物权的侵害、且不论侵害是否造成实际损失,权利人均可采取这种方法;损害赔偿的方法既适用物权的侵害、又适用债权的侵害,但适用物权的侵害时必须是已造成损害;

3)目的不同,物权的保护方法,指在恢复物权人对物权的客体享有完整、排他的支配权利,使物权的内容得以实现;损害赔偿的保护方法旨在补偿受害人遭受不法侵害而遭受的财产损失。

5、所有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所有权,指所有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财产所有权本质上是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其中处分权是所有权内容的核心,是拥有所有权的根本标志。①所有权的独占性,所有人有权要求请求返还原物、停止侵害、排除防碍或赔偿损失。②所有权的全面性;

③所有权的单一性;④所有权的存续性;⑤所有权的弹力性,即所所有权发生分离的权能分离期限届满后,最终支配权仍属所有人。6、所有权的取得与消灭

①所有权的取得

1)原始取得,占、添附、发现埋藏物和隐藏物、拾得遗失物、国有化和没收。

先占,标的须为无主物、添附,混合、附合、加工,混合如两种饮料混在一起,附合如建筑上粉刷油漆,加工权限于动产。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发现埋藏物和隐藏物,所有权人不明的归国家所有。

2)继受所得,3)善意取得,受让人以财产所有权转移为目的,善意、对价受让且占有该财产,即使出让人无转移所有权的权利,受让人仍取得其所有权。

111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财产的处分属于由占有人进行的无权处分,受让人一般不取得所有权;但受让人取得财产时出于善意除外,此时所有权归受让人,原所有人只有请求占有人赔偿损失的权利,不能要求受让人返还财产。[www.61k.com)

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1)受让须是善意的;(2)受让人须支付合理的价款;(3)受让人已经占有了该财产。②所有权消灭,所有权的相对消灭,因物权的主体原因的消灭(如权利人的转让或抛弃物权、权利人的死亡等);所有权的绝对消灭,因所有权客体的原因的消灭(如标的物毁损或灭失导致原物权的终止)。

7、共有,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权利主体就同一财产共同享有所有权的法律制度。共有的所有权只有一个。分为按份共有、共同共有。

①按份共有,也称分别共有,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分别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一种共有关系。

的用益权;且不因应有部分的多少而有不同,但用益权的行使不能损害其他人的权利。

处分按分共有的不动产或动产以及对共有的动产或不动进行重大修缮,应经占份额2/3以上的按份共有人同意,另有约定的除外。②共同共有,根据一定原因成立共同关系的数人,共享一物的所有权。共同共有的前提是共同共有人之间存在共同关系为前提(如夫妻、家庭关系)。夫妻共同财产、家庭共有财产、遗产分割前的共有。

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的区别:1)成立原因不同,共同共有以共同关系为前提(是人的结合关系),按份共有无需共同关系存在为前提;2)权利的享有不同,收益应征得全体共有人同意,按份共有人以其应有部分享有所有权;3)对共有物的管理不同,按份共有中对共有物处分或修缮需征得占份额三分之二的共有人同意,一般保存行为或建议修缮,则可以单独进行;在共同共用中,除法律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之外,对共有物的处分和重大修缮应征得全体共有人的同意;4)对第三人行使权利的不同,共同共有人就共有物的全部对第三人行使所有权的请求权,应征得全体共有人的同意;按份共有人可以行使共有物所有权的请求权,但须基于全体共有人的利益;5)分割共有物的限制不同,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各共有人不得请求分割共有物;按份共有可以请求分割共有物,但共有物使用不能分割或者另有约定除外。

8、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指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指由专有部分和共有部分构成,是该权利的客体。

专有部分,指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而分割出来的具有独立建筑构造和独立使用功能的部分,即由特定主体独立使用的部分房屋。

共有部分,指建筑物的共用部分和附属设施等不具有独立使用功能的建筑部分,包括共用部分及附属物、共它们是区分所有权的客体。

共有部分的范围包括:建筑物的基本构造部分(如支柱、房屋、外墙或地下室等),建筑物的共用部分及附属物(如楼梯、消防设备、走廊、水塔、自来水管等)

共有人享有的权利:共有权、共同管理权。

业主对共有部分享有的共有和共同管理权利随着业主对专有部分所有权的转让一并转让。

9、用益物权

用益物权,是权利人对他人所有的财产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与所有权制度、担保物权制度等一同构成物权制度的完整体系。

我国用益物权的种类主要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海域使用权、地役权、国家集体自然资源使用权、典权、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渔业养殖捕捞权等。

10、用益物权的法律特征:

①具有独立的他物权;②是限制物权;③具有使用目的;④标的物主要是不动产。

112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用益物权不以他权利的成立为前提、不随他权利的让与而让与、不随他权利的消灭而消灭,它不具有担保物权的所具有的从属性和不可分性的属性。(www.61k.com)用益物权行使的前提是已占有该不动产,而所有权与担保物权的行使并非直接占有其标的物。

11、几种具体的用益物权

①建设用地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依法对国家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其法律特征1)公民、法人;

2)国家所有的土地。它包括:城市、农村的属于国有土地、草原、滩涂、荒地、山岭、林地等,市政公用设施、地下的埋藏物或自然资源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3)它是从国家土地所有权中分离出来的用益物权。行使权利的代表即政府。

4)它具有排他性,是一项独立的物权。建设用地使用权,一是采取有偿出让支付出让金制度招标、拍卖等公开竞价的方式出让;二是采取方式,一为费后,将该土地交付其使用,二为无偿交付给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的行为。②土地承包经营权,指由公民或集体组织,对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的土地从事生产活动依照承包合同的规定主要依据公民或集体组织全民所有的土地和集体所有的土地;4)属于一种新型的用益物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方法包括:物权的方法、债权的方法。

③宅基地使用权,指公民在依法取得的宅基地上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从而对此宅基地享有的占有和使用的1)它属于一种用益物权;2)主体是公民,而且主要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3)客体主要是集体所有的用于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的土地;4)它必须遵守法定的申请程序,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后方可取得;5)它受国家法律的保护,非经法定程序,任何机关和个人都不得任意剥夺公民依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

④地役权需要利用他人土地,1)它是利用他人的不动产的一种权利;2)它是为了提高自己不动产的效益;3)地役权是按照合同设立的。相邻关系地役权12、担保物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担保物权,指为确保债务清偿的目的,在债务人或第三人所有的物或所属的权利上设定的,以取得担保作用的定限物权。它以取得担保标的物的交换价值为实质内容;它具有确保债务履行以及促进资本和物资融通的功能。①它具有价值权性;②它具有法定性,即担保物权必须以法律规定为限、当事人不能约定担保物权、内容、要件;③它具有从属性;④它具有不可分性;⑤它具有物上代位性。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不是绝对的(如最高额抵押并不以债权的存在为其发生或存在的前提条件不是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担保物该变形物或替代物。

①抵押权,指债权人对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所提供担保的财产不移转占有,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依法享有的就所担保的财产变价并优先受偿的权利。债权人为抵押权人,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抵押人,所提供的担保的财产为抵押物。

113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②质权,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或财产权利证书转移给债权人占有,以这作为债务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就该动产或财产权利的价值优先受偿的权利。[www.61k.com)提供质押财产的人为出质人,接受该财产作为其债权担保的人为质权人,质押的财产为质物产或权利,不包括不动产。3)质权具有物上代位性、从属性、不可分性。

③留质权,指债权人按照合同的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留置该动产,并依照法律的规定将动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后的价款优先受偿的权利。

法定抵押权;2)基于当事人所订立的抵押合同而设立的,意定抵押权。

以建筑物抵押的、建筑物上土地使用权一并抵押,以土地使用权为抵押的、土地上建筑物一并抵押;抵押人权在债务履行届满前,不得与抵押人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抵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抵押标的,即抵押财产,以流通物(法律禁止流通的财产不能作为抵押财产)和限制流通物为限;实现途径是拍卖或者变卖。

可以作为抵柙标的有:1)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2)建设用地使用权;3)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4)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5)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

6)交通运输工具;7)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财产。禁止抵押的财产:1)土地所有权;2)耕地、宅基地、自留山、自留地等集体所有的土地所有权,但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我;3)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4)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5)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登记后才能发生法律效力):1)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2)建设用地使用权;3)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4)正在建造的建筑物。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

以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的抵押,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单、提单;4)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5)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6)应收账款;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出质的其他财产权利。

该动产又被留置的,留置权优先受偿,这体现了法定担保物权和意定担保物权在受偿顺序上的不同。

留置权只能发生在特定的合同关系中,如保管合同、加工承揽合同等,与所担保债权的内容毫无关系,则不产生留置权。

三十三、合同法律制度

1、合同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其法律特征:①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②合同是在当事人自愿基础上进行的民事法律行为;③合同是双方或多方的民事法律行为;④合同是关于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2、合同的种类合同可从两方面进行方类:一是基于法定形态对合同进行分类(指合同法中直接规定的各种有名合同);二是在合同法理方面对合同进行的分类(属学理上的分类)。

①双务合同和单务合同;②诺成合同和实践合同;③有名合同和无名合同;④要式合同和无名合同;⑤主合同和从合同。

双务合同,如买卖合同、租赁合同等;单务合同,如借款合同;诺成合同也称为不要物合同,绝大多数属于此合同,实践合同也称要物合同,如保管合同、借用合同;有名合同也称典型合同(15类),无名合同也称非典型合同;要式合同和不要式合同,114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从合同也称附属合同,如有担保的借款合同中,借款合同是主合同,担保合同是该借款合同的从合同。[www.61k.com)

3、合同生效的要件方违约时获得补救的权利等),义务人承担按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违约时(拒绝履行或不适当履行)的违约责任。其法律要件:①主体合格,即行为人具有相应行为能力。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年满18岁的自然人、满16-18(不满18)的未成年人有自己的劳动收入视为完全2)限制行为能力人,只能进行与其年龄、智力和精神状况相当的合同行为包括10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不能辩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②内容合法,内容不得与法律的强制性或禁止性规范相抵触,合同行为须遵守国家法律、政策,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不得违背社会的公序良俗。

③意思表示真实,即行为人内心意愿自由产生、与表达出来的意思一致,具体含义:1)内心希望发生某种法律后果的意思,为效果意思;2)将效果意思表达于外部意思,为表示意思;3)用以表达效果意思的方式、行为,为表示行为。如果意思表示有瑕疵的行为,属法律规定的情形,则可能为无效或变更、撤销。④合同的形式合法。

4、违反生效要件的合同包括三类:无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

按指不具备合同的生效要件而不能发生当事人所预期的法律后果的合同。

无效合同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有效。无效合同的种类:①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②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③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④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⑤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指虽已成立,但由于不完全具备法律规定的有效条件,因而其是否能够生效须经权利人的承认才能确定的合同。效力待定合同有:

①合同的主体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

②因无权代理而订立的合同,③无权处分他人财产而订立的合同,它是一种事实行为,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但经权利人追认或无处分权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

①因重大误解订立的;②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合同变更、撤销前的合同是有效合同,一旦确认变更或撤销后,具有溯及到合同成立的效力。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属于可变更或可撤销合同,5、合同的订立

合同的订立与合同的成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合同的订立成立所体现的是合同订立活动结果,表明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内容已经达到合意即意思表示一致。合同的订立包括要约、承诺两个阶段。

115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也称发盘,是当事人一方以订立合同为目的,就合同的主要条款向另一方提出建议的意思表示。[www.61k.com]发出要约的人是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人为受要约人或相对人。有效要约需符合以下条件:①要约必须是特定人的意思表示;②要约是以订立合同为目的的意思表示;③要约是向要约人希望与其缔结合同的相对人发出的意思表示;④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

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①目的和效果不同,要约向对方发出的是要约,对方回应的是承诺,合同成立;要约邀请向对方发出的是希望对方与自己发出要约,对方回应的是要约,合同不成立;②对象不同,要约向特定人发现,要约邀请是向不特定人发出;③内容不同,要约含有能使合同生效的主要条款,要约邀请不含有合同的主要条款;④法律约束不同,要约发出后经受要约人承诺、合同成立,即受法律约束;要约邀请发出后,对方可以发出要约也可以不理睬。我国五种典型的要约邀请形式: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

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①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②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

,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承诺一经作出并送达到要约人,合同即告成立。承诺的要件:①承诺只能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②承诺必须在有效期限内作出;③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要约的实质内容)超过承诺期限发生承诺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外,为新要约。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承诺应按下列规定到达:①要约以对话方式作出的,应当即时作出承诺,另有约定除外;②要约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承诺应当在合同期限内到达。和解决争议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即合同未成立),因一方当事人的过失给对方造成损失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①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②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③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6、合同的履行

合同的履行,人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包括:全面履行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

全面履行原则,其要求:①履行主体适当;②履行标的适当;③履行期限适当;④履行地点和方式适当。届满履行的属迟延履行;履行地点应在约定或法定地点履行,如果地点不明确的,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其他标的,当事人在履行合同时应积极履行以下义务:①通知义务;②协助履行义务;③保密义务。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债务时,应采取积极措施、防止扩大损失等。

保密的内容有:对方的商业秘密、技术秘密、财务状况。

双方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①同时履行抗辩权,双方互负债务且无先后履行顺序,应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②不安抗辩权,指在双务合同中有先付义务的当事人在有证据证明后给付人具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况时,可以中止自己先给付义务的履行。

116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后给付人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况包括:1)经营状态严重恶化;2)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3)丧失商业信誉;4)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www.61k.com]

③先履行抗辩权,指在双务合同中履行义务顺序在后的一方当事人,在履行义务顺序在先的一方当事人没有履行或不适当履行义务时,拒绝先履行一方请求其履行义务的权利。它是一种延期抗辩权,只能使对方的请求权延期,而不能消灭对方的请求权。

7、合同的终止

①合同履行,它是合同终止的最正常、最主要的形式;

②抵销人双方的债务均已到履行期;4)当事人双方的债务均是可以抵销的债务。不得抵销的债务(法定或约定):1)相互提供劳务的债务;2)与人身不可分离的债务;3)法律规定禁止强制执行的债务;4)侵权行为所生的损害赔偿债务。

③提存,指债务人于债务已届履行期时,将无法给付的标的物交给提存机关,以消灭债务的行为。债务人提存后,债务人的债务即告消灭。

④免除债务,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免除,全部免除的合同关系终止。

⑤混同,混同的原因包括概括承受(合并)、特定承受。特定承受,指债权人让与或债务人承担而承受权利义务。概括承受是主要原因,混同导致合同关系绝对消灭;债权、债务同归一人的,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但涉及8、合同的担保及其法律特征合同的担保9、合同担保的形式

担保物权都是合同担保的形式,除此之外还包括:

①保证幼儿园、医院等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一般保证,指保证人只对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承担补充责任的保证。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债任。保证人的这种权利就叫先抗辩权。不享有权。当保证合同当事人双方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②定金,是合同当事人一方为保证合同的履行,在合同订立时或履行前,给付对方一定数额金钱的担保方式。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1)证约效力,能够证明合同的成立、但不能证明主合同的效力;2)预先给付和抵销的效力;3)担保效力,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时,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债务的,应当定金是实践合同,从实际交付之日起生效;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能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最高限额),超出部分的部分应无效。:1)交付时间的不同,定金于合同履行前交付,违约金只能在违约行为发生后交付;

2)效力不同,定金具有证明合同成立、预先给付的效力,违约金没有;3)性质不同,定金主要起合同担保的作用,违约金是违约责任的一种形式。

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金,一方违约时,对方只能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其中的一种。

10、合同的保全

117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合同的保全,指法律为防止因债务人财产的不当减少致使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受到危害,而设置的保全债务人其法律特征:①它是债的对外效力的体现,也是合同相对性原则的例外;②它主要发生在合同有效期限成立期间;③它的基本方法是代位权和撤销权的行使。[www.61k.com]

债权人的代位权,指当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时,债权人为保全其债权,得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权利的权利。这说明,代位权突破了相对性规则。

①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②债务人享有债权,但该债权非专属于债务人自身;③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④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的损害。代位权应向法院提出,当次债务人权债务关系即予消灭。

债权人的撤销权,指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无偿转让其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该行为的权利。

撤销权的行使须具备以下条件:①债务人有处分财产的行为;②债务人处分财产的行为危害到债权;③债务人处分财产的行为发生在债权成立之后;④债务人以不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并侵害债权,债权人证明受让人知情的。无偿行为须具备上述三项条件,有偿行为须具备上述四项条件,经法院认定撤销权成立的,债务人处分财产的行为自始无效。

11、合同的转让合同的转让,指合同当事人依法将合同的权利义务转让给他人的合法行为。合同转让是变更合同主体,合同内容并不发生变更。合同转让有三种:①合同权利的转让,指合同中的债权人全部或部分将其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1)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如人身性质的债权、特定当事人的信用而发生的债权等;2)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3)按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

不需要债务人的同意。

②合同义务的转让,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部分或全部转让给第三人应经债权人同意。

③合同权利义务的概括转让人另有约定,分立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

12、合同的变更

合同的变更,指合同成立后当事人双方经过协商达成合意,对已经成立的合同的内容进行变更。它的法律要件主要包括①存在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②合同的变更是合同内容的变更,不包括合同主体的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双方协商一致而变更合同;③因重情势变更使合同继续履行显失公平的,当事人可以请求变更合同。

因重大误解或情势变更提出的合同变更,应经法院或仲裁机构的裁决。

13、合同的解除,合同的解除包括协议解除、基于解除权的解除。

①协议解除;

②基于解除权的解除。解除权是一种形成权,即只要解除权人将解除合同的单方意思表示通知对方即可产生约定解除与协议解除的区别:1)约定解除属于事先的约定,协议解除是事后的解除(事,指不能履行或没有必要履行);

2)当事人约定解除权的,并不一定会产生解除合同的后果;协议解除一旦约定,一定是出现了协议解除的事由,会产生解除合同的后果(是一个新的合同解除原来订立的合同);

3)118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法定解除和协议解除都是基于解除权而解除合同,法定解除的解除权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同期限内仍未履行;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www.61k.com)前四项是合同法律解除的几种情况,第五项是概括性的补漏规定。

14、违约责任的概念

违约责任,即违反合同的责任,指合同当事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根据合同违约责任只在合同关系当事人之间产生,对于合同以外的第三人并不发生违约责任,尽管根据合同以外的第三人可以作为可以作为合同的履行主体,但违约责任当事人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的,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者履行不合约定,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时存在不履行或履行不符合约定的,由债务人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15、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①违约行为,分为预期违约和实际违约。

发生在合同期限内的一种毁约行为,实践中可能表现为明示的预期违约和默示的预期违约。实际发生在合同届满后的违约,上述的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就属于实际违约,预期违约造成非违约方信赖利益的损失期待利益的损失。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②主观过错,我国实行的是严格责任,违约的责任通常是通过推定的方法加以认定,债权人就债务人的主观16、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①继续履行;②支付违约金;③违约损害赔偿。

继续履行,违约金,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增加;高于造成的损失,一定的独立性。

违约损害赔偿,目的主要是弥补或填补因违约行为造成债权人的利益损失,赔偿范围原则上以当事人的实际损失为限,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17、违约的免责事由

免责事由,又称免责条件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指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当事人对其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免于承担违约责任的条件。

①不可抗力,。它属于事件的范畴不属于民事主体的行为。但当事人迟延履行发生的不可抗力除外(即不能免责):1)并不是所有不可抗力的发生都能构成违约的免责事由,②受害人的过错,受害人的过错可以成为违约方全部或者部分免除责任的依据。当事人一方未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

三十四、公司法律制度

1、公司法的概念

119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公司法,公司法于93.12制定、(99.12、04.8、05.10公司的种类、性质、法律地位、财务制度、组织机构、及其动作以及公司的设立、变更、解散与清算等。[www.61k.com)

2、公司的概念、特征和种类

公司,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具备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股东的个人财产相分离;3)公司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公司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商事活动并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自治宪法”,对外是公司的宣言书。有限责任公司,指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股份有限公司,指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3、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

①股东资格和人数,自然人、法人,有限责任公司50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②股东出资要求,1)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2)出资形式为货币、用货币估价并可东认缴的出资额。

③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公司有名称、住所,并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4、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名册、股东权利和义务股东名册,明股东地位、确认股东投资数额的效力,具有对抗公司、其他股东就其股东地位提出的异议。

股东权利,:

①出席股东会会议和对公司重大决策问题行使表决权;

②选举公司董事、监事权和被选举为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管人员权;

③股息红利分配请求权;

④股份转让权;

⑤临时股东会的如集请求权和提案权;

⑥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的查阅和复制权;

⑦公司会计账簿查阅权;

⑧公司增资的优先认购权;

⑨公司剩余财产的分配请求权;

⑩特殊情况下要求公司收购其股权的请求权;

⑾强制解散公司的权利,用尽公司内部救济原则,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可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⑿对公司经营的建议和质询权。

股东义务:①缴纳所认缴的出资;②公司设立登记后,不得抽回出资;③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义务(遵守公司章程、履行公司章程义务)。

5、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

120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由全体股东组成,性质上是公司的权力机构,决定着公司的一切重大事务;一般股东会会议做出决议采取“资本多数决改公司章程、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②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www.61k.com]3-13人,公司规模不或股东少的可设1名执行董事、不设董事会,执行董事可兼公司经理。:

①召集股东会会议,并向股东会报告工作;

②执行股东会的决议;

③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④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⑤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⑥制订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以及发行公司债券的方案;

⑦制订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方案;

⑧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

⑨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及其报酬事项,并根据经理的提名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及其报酬事项;

⑩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⑾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级管理人员。由董事会决定聘任或者解聘,经理向董事会负责。①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

②组织实施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③拟订公司内部管理机构设置方案;

④拟订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⑤制定公司的具体规章;⑥提请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

⑦决定聘任或者解聘除应由董事会决定聘任或者解聘以外的负责管理人员;

⑧董事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3人,公司规模小或股东人数少时,可设1-2人监事,不设监督会。①检查公司财务;②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股东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

③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他们予以纠正;

④提出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在董事会不履行本法规定的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职责时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⑤向股东会会议提出提案;⑥依公司法152条的规定,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⑦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6、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

①其他股东的同意权及其行使。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应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并以书面通知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收到该通知书之日起满视为同意转让。半数不同意的,不同意的股东应购买转让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②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2个以上股东同时主张、协商确定各自购买比例;协商不成股东的股权收购请求权: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

1)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

2)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

3)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

121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7、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

①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2人以上200人以下为发起人,其中须有半数以上的发②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前提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或者募款偶的实收股本总额。[www.61k.com]

③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

④发起人制定公司章程,采用募集方式设立的经创立大会通过。

⑤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⑥有公司住所。

8、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的权力机构,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的职权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职权相同。

一般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特别决议:股东大会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董事会和经理

股份有限公司设董事会,其成员为5人至19人。

股份有限公司设经理,由董事会决定聘任或者解聘。股份有限公司经理的职权与有限责任公司经理职权相同。公司董事会可以决定由董事会成员兼任经理。

监事会

股份有限公司设监事会,其成员不得少于3人。监事会应当包括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其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的职权及监事的任期与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同。1)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制度,设立独立董事,具体由国务院规定;

2)关联董事的回避制度关联关系的,不得对该项不足3人的,应将该事项提交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3)上市公司的特别决议事项制度,上市公司1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或者担保金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30%,应由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并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

9、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

金额相等是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股份的发行,实行公平、公正的原则,同种类的每一股份应当具有同等权利。

股票发行价格可以按票面金额,也可以超过票面金额,但不得低于票面金额。任何单位或个人所认购的股份,每股应当支付相同价额。

股份转让

①股东转让股份应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所进行或者国家院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②记名股票,由股东以背书方式或者依法定方式转让,转让后由公司将受让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记载于股东名册;无记名股票,由股东将该股票交付给受让人后即发生转让的效力。

③股份转让的限制:

1)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2)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3)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

122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www.61k.com]上述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

④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份,下列情形的除外:1)减少公司注册资本;2)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3)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4)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的。此即股权收购请求权。10、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①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②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五年,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五年;

③担任破产清算的公司、企业的董事或者厂长、经理,对该公司、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三年;

④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三年;

⑤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占公司的财产;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要求他们参加列席会议的,他们应列席并接受股东的质询。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①挪用公司资金;

②将公司资金以个人名义或者以其他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

③违反公司章程规定,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同意,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或者以公司财产为他人提供担保;

④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同意,与本公司订立合同或者进行交易;

⑤未经股东公或股东大会同意,利用职务使得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所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

⑥接受他人与公司交易的拥金归为己有;

⑦擅自披露公司秘密;

⑧违反对公司忠实义务的其他行为。

公司的合并、合立、解散和清算

公司的合并是指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公司,订立合同契约,依法归并成一个公司的法律行为。应当由合并双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3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45日内,可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公司的分立:指一个公司不经过清算程序,分为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公司的法律行为。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3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公司的解散: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公司的清算:1、概念:公司清算是指公司解散或被宣告破产后,依照一定程序了结公司事务,收回债权、清偿债务并分配财产,最终使公司终止的程序。

2、清算组织:也算清算机构,是清算事务的执行人。公司除因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以外,应当在解散事由诛

仙之日起15日内成立清算组。

123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3、清算的职权:清理公司财产,分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通知、公告债权人;处理与清算有关的公司

未了结的业务;清缴所欠税款以及清算过程中产生的税款,清理债权,处理公司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代表公司参与民事诉讼活动。(www.61k.com]

4、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与6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应当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

30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45日内,向清算组申报其债权。

三十五、其他法律制度

1、工业产权的概念、特征

工业产权,是人们依照法律对应用于商品生产和流通中的创造发明和显著标记等智力成果,在一定期限和地知识产权,我国工业产权专利权,指按专利法规定,由国家专利机关授予发明人、设计人或其所属单位对某发明创造在法定期限内享有的专有权;

商标权,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2、专利权的主体,指依法申请并取得专利权的单位和个人。

①发明人或设计人的单位1)在从事本职工作中所作出的发明创造;2)履行本单位交办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3)退职、退休或调动工作一年以内作出的,与其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利用单位的物质条件,指利用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不向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

②发明人或设计人,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

③受让人其归属依约定专利权归委托方;如无协议,构成委托开发,申请并取得专利权归受托人,但委托方可免费实施该专利。④外国人,外国的自然人、法人。

⑤共同发明人或者共同设计人,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协作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利权的权利、专利权属申请申请专利的权利、专利权3、专利权的客体,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①发明,分为产品发明、方法发明。制造品的发明、材料物品的发明、具有特定用途的物品制造产品方法的发明、使用产品方法的发明等。

②实用新型,指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二者的结合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也称小发明。它与发明的区别:1)发明包括产品发明、方法发明,实用新型仅指一定形状的物品发明;2)它与发明相比对产品的创造性要求较低。

③外观设计,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用于工不涉及产品的制造和设计技术。

4、专利法不予保护的对象

①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

②科学发现;

③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④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⑤动物和植物品种。但对于动物和植物品种的生产方法,可以依法授予专利权;

⑥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124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5、授予专利权的条件①新颖性;②创造性;③实用性。(www.61k.com)

,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不是类似或者推导的东西、而是创造性构思的成果;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①新颖性;②实用性;③富有美感;④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6、专利权的内容与限制

①专利权人的权利,分为人身权利、财产权利。

署名权。

财产权利,专利权人通过对专利技术的占有而取得物质利益的权利。包括:1)独占实施权;2)实施许可权;

3)有权转让其专利权(须订立书面合同,经专利局公告和登记);4)有权在其专利产品或者该产品的包装上标明专利标记或专利号;5)有权以书面形式放弃其专利权。

②专利权人的义务,缴纳年费的义务;职务发明中,作为专利权人的单位向发明人或设计人给予精神和物质③专利权的期限和终止,发明20年、实用新型10前为提前终止。

提前终止应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和公告。④专利的强制许可实施,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件的申请者实施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的一种行政措施。

强制许可的类型:1)不实施时的强制许可;2)根据公共利益需要的强制许可;3)从属专利的强制许可。37、专利权的保护

①专利侵权行为,是指在专利权有效期限内,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了生产经营目的,侵害专利权人的实施权和标记权的行为。专利侵权行为具体表现形式:1)为生产经营目的2)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发明专利权人的专利方法或者使用、销售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3)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外观设计专利权人的专利产品;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4)假冒他人专利,即在非专产品或包装上标注他人专利标记或专利号。

②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包括:

1)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由专利权人或者经其许可的单位、个人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该产品的;

2)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式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3)临时通过中国领土、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国家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

4)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

5)为提供行政审批所需要的信息、制造、使用、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以及专门为其制造、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③专利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1)受侵权人向专利管理机关请求处理,专利管理机关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专利权人的损失,不服的,可在收到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125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时效是2年,自侵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3)对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已构成犯罪的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www.61k.com]

8、商标权的取得,分为原始取得、继受取得,继承注册商标的程序办理。

9、商标注册的概念和原则商标注册得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注册商标原则:商标注册,否则不得在市场销售。所谓必须注册的商品,指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直接涉及人民健康的极少数商品,即人用药品、烟草制品、10、商标注册的条件

①申请人必须具备合法资格;②商标须具备法律规定的构成要素,商标设计必须具备显著特征,便于识别;③商标不含《商标法》第10-12、16条明确禁止使用的图形和文字(如外国或我国名称、国旗、国徽、军旗相同或者近似的图形、文字等)

主要包括:

①不得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与已注册或申请在先的商标相同或相近似;

②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模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③就不相同或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模仿或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④未经授权,代理人或代表人以自己的名义将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的商标进行注册,被代理人或被代表人提异议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⑤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11、申请商标注册的方法和商标注册的审查和核准

商标注册申请采用“一类商品、一个商标、一份申请”的原则,依照商标注册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表规定的类别提出申请。商标注册的审查和核准商标局对受理的商标申请,依法进行审查——符合规定的,予以初步审定——予以公告,公告之日起3个月内,任何人均可以提出异议——公告期满无异议或者经裁定异议不能成立的,给予核准注册,发给商标注册证,并予公告。

12、商标注册申请的优先权

商标注册申请人自其商标在外国第一次提出商标注册申请之日起6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商品以同一商标享有优先权。商标在中国政府主办的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展出的商品上首次使用的,自该商品展出之日起6个月内,该商标的注册申请人可以享有优先权。

13、商标权的内容

①专用权,指享有自己在指定商品或服务项目上的独占、排他使用的权利。

②续展权,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自商标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期满后,经商标注册人申请可以续展;每次续展注册的有效期限为10年,自该商标上一届有效期满次日起计算。续展的次数法律不作限制。注册商标的

126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续展申请,应在商标有效期满前6个月内向商标局提出,因故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可以给予6个月的宽展如果超过宽展期仍未提出续展申请,注册商标将被注销,商标专利权即告丧失。(www.61k.com]

③转让权,让人应保证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

④使用许可权,应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来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

⑤标示权,明。

14、商标权的保护

①商标侵权行为的概念和种类,

商标侵权行为,是指违反《商标法》的规定,假冒或仿冒他人注册商标,或者从事其他损害商标注册人合法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

2)销售侵犯注册商标的专用权的商品的;

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4)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5)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如在同一种或者类似的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使得条件的。

②商标的合理使用,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他人正当使用,对他人的正当使用行为不能作为商标侵权行为查处。

③对商标侵权行为的法律制裁,: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罚款、追究刑事责任。1)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2)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3)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15、劳动合同法概述

劳动合同法,07.6颁布、08.1.1起实施的《劳动合同法》、201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法适用对象:

①我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属于本法的用人单位。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本法执行。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16、劳动合同的类型

在劳动合同中是否约定劳动合同终止时间,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届满不续订,劳动合同即告终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只要不出现法律、法规或合同约定不得擅自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关系。

订立无固定劳动期限合同的法定情形:

①协商订立;

②法定强制,有下列情况形之一,应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127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3)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且单位对劳动者不能依据《劳动合同法》行使法定解除权,续订劳动合同的。[www.61k.com)

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一般适用建筑业,临时性、季节性的工作或由于其工作性质时可采取此种合同期限的工作岗位。

17、劳动合同的订立:①合法原则;②公平原则;③平等自愿原则;④诚实信用原则。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②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居民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③劳动合同期限;④工作内容、工作地点;⑤工作时间、休息休假;⑥劳动报酬;⑦社会保险;⑧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⑨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劳动合同的选择性条款: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18、劳动合同订立过程中双方的先合同义务:

①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的身份证件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提供担②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如实说明。

19、劳动合同的生效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②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的权利;

③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确认。

20、劳动合同的解除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在劳动合同期限届满之前依法提前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法律行为。包括协商解除、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者单方解除。

①协商解除,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协议解除关系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②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有三种情形1)过错性解除,劳动者有下列过错之一,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①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②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③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规章规定);④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⑤因劳动者过错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⑥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非过错性解除,用人单位提前30日解除劳动合同。

①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128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www.61k.com)

3)经济性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裁员20人以上或者虽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用人单位提前30日以裁减人员:

①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②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③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④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①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②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③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单位依法裁减人员,在的人员。

③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包括预告解除、即时解除。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间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④劳动合同不得解除的情形(除非劳动者有过错性解除的情况):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的,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1、劳动合同的终止,劳动合同只有法定终止、没有约定终止。:

①劳动合同期满的;②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③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④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⑤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概述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调整在保护消费者权益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指93.10.31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该法分别与2009年,2013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正。

消费者,指点为个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的自然人。消费者包括:①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②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农民;③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者。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23、消费者的权利①安全保障权(人身、财产安全不受侵害),是消费者最基本的权利;

②知悉真情权;③自主选择权;④公平交易权(拒绝强制交易的权利);⑤依法求偿权;⑥依法结社权;⑦求教获知权⑧维护尊严权;⑨监督批评权。:①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的权利;②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方式的权利;③自主决定购买或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接受或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的权利;④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时享有的进行比①商品购买者、使用者;②服务的接受者;③第三人,即消费者求偿的主体包括:①人身损害赔偿(包括生命健康、精神损害赔偿);②财产损害赔偿,包括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的损失。

129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人格尊严、民族风格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www.61k.com]

24、经营者的义务

①履行法定义务及约定义务;②接受监督的义务;③安全保障义务;④缺陷商品召回义务;⑤提供真实信息的义务;⑥标明真实名称和标志的义务;⑦出具凭证或单据的义务;⑧质量担保的义务;⑨履行三包或其他责任的义务;⑩无理由退货的义务;⑾格式条款的合理使用义务;⑿不得侵犯消费者人格权的义务;⒀信息说明的义务;⒁消费者信息保护义务。2)宾馆、商场、餐馆、银行、机场、车站、港口、影剧院等经营场所的经营者,应当对消费者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25、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②提请消费者协会调解;③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④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①销售者的先行赔付义务;②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连带责任;③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向服务者要求赔偿;④变更后的企业仍应就变更前企业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承担赔偿责任;⑤营业执照持有人与租借人的赔偿责任;⑥展销会举办者、柜台出租者的特殊责任;⑦虚假广告的广告主与广告经营者的责任;⑧社会团体在虚假宣传中的连带责任;⑨。行政部门的责任;⑽消协的诉讼资格。

假广告的广告主与广告经营者的责任,广告主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设计、发布、制作者,明知还为的承担连带责任。

26、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法律责任

行政责任,1)有生产、销售的商品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2)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等行为的;经营者承担行政责任。

刑事责任,有下列情形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①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受伤、残疾、死亡的;

②以暴力、威胁等方法阻碍有关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③国家工作人员环忽职守或者包庇经营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

民事责任,27、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93.9.2等法律、法规中涉及竞争规范的内容。经营者之间不正当竞争关系(这是前提);②监督检查部门与市场竞争主体之间的竞争管理关系。

直接目的);②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直接目的的延伸);③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28、不正当竞争法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不正当竞争行为,指经营者违反上述竞争规则和法律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①主体,经营者。即从事商品经营或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人(不含政府机关法人);②行为,违反法律规定(违法性);

③后果130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29、不正当竞争法行为的种类

①假冒行为;②营业贿赂行为;③虚假宣传行为;④侵犯商业秘密行为;⑤低价倾销行为;⑥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⑦诋毁商誉行为。(www.61k.com)

2)与知名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相混淆;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4)伪造、冒用各种质量标志和产地的行为。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侵犯商业秘密,指经营者不正当获取、报露或使用权利人商业秘密的行为。具体包括: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3)根据法律和合同,有义务保守商业秘密的人报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1)销售鲜活商品;2)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3)季节性降价;

4)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2)采取不正当手段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

3)故意将设有中奖标志的商品、奖券不投放市场,或不与商品、奖券同时投放,或故意将不同奖金、商品或奖券不同时投放市场;

4)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000元;6)其他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

30、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部门①监督检查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部门监督检查的,依照其规定。②其他部门包括,商务部对国内贸易和涉外贸易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对有物价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文化行政部门等部委不正当竞争进行监督。

31、违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律责任

①经营者的民事责任,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②经营者、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应承担行政法律责任;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标侵权行为、销售伪劣商品行为、商业贿赂行为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32、产品质量法的基本概念

产品质量法:调整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关系和产品质量责任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产品质量法,指93.2.22颁布并于00.7.8修订的《产品质量法》。

《产品质量法》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1)天然的物品,非用于销售的物品不但是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属于前款规定的产品范围的,适用本法规定。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产品质量,是产品能满足规定的或者潜在需要的特性和特性的总和。适用性、可靠性、维修性、有效性、经济性等质量指标,它反映、代表了产品的质量状况。

我国现行的产品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经备案的企业标准。

131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33、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②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1)产品质量抽查制度,国家对产品质量以抽查为主,抽查的重点,是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以及消费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www.61k.com]2)质量状况信息发布制度,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应当定期发布其监督抽查的产品的质量状况公告。是消费者知情权的基本要求。

3)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及产品质量认证制度,部门授权的部门认可的认证机构;产品质量体系认证由企业自愿申请,由认证机构依据国家颁布的标准依法进行的。

③产品质量的社会监督:公民个人的监督权、社会组织的监督权、公众的检举权。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①进货验收义务;

②保持产品质量的义务,如果进货时的产品符合质量要求,销售时发生质量问题的,销售者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③有关产品标识的义务,销售者在销售产品时,应保证产品标识符合《产品质量法》对产品标识的要求,符合进货时验收的状态,不得更改、覆盖、涂抹产品标识,以保证产品标识的真实性。

④遵守有关禁止性规范:1)不得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产品和失效、变质的产品;2)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3)不得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4)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132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上海商学院倪海燕

36、违反产品质量法的法律责任

经济师报考条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产品责任与产品质量责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www.61k.com]产品责任,指因产品存在缺陷引起的民事赔偿责任;

产品质量责任,指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对产品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因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产品质量义务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①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

第一,生产者的严格责任,即只要产品存在缺陷导致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生产者就应承担赔偿责任。生产者能够证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②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③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的。

第二,消费者的过错责任,由于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销售者不能指明也不能指明。

②产品责任的求偿对象

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属于产品的生产者的责任,产品的销售者赔偿的,产品的销售者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者追偿。属于产品的销售者的责任,产品的生产者赔偿的,产品的生产者有权向产品的销售者追偿。

③产品责任的赔偿范围

因产品存在缺陷

1)造成受害人人身伤害的,侵害人应赔偿医疗费、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人减少的收入等费用;2)造成残疾的,还应当支付残疾者生活自助具费、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由其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3)受害人财产损失的,侵害人应恢复原状或折价赔偿。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损失的,侵害人应当赔偿损失。④产品责任的诉讼时效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最初消费者满十年丧失;但是,133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五 : 公共基础知识: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和最适规模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杨雪

2015年江苏公务员考试如期而至。(www.61k.com]考生想在公共基础知识上取得高分并非易事,离不开平时对各个领域知识点的积累。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将介绍有关经济方面的知识点,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和最适规模

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企业的规模扩大而引起的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也称长期规模收益递增。规模经济与一般的规模收益递增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在扩大生产规模引起产量递增时往往伴随着生产技术条件的变化,而后者则是在假定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扩大生产规模所引起的产量递增情况。规模不经济是指由于企业的规模扩大而引起的长期平均成本上升的现象,对应于长期规模收益递减。最适规模是指企业处于长期平均成本最小时的规模。

当一个企业的规模不断地扩大时,一开始会呈现规模经济,然后是达到最适规模,之后再继续扩大规模,很可能出现规模不经济。因此,企业的规模不是越大越好。事实上,每一个行业的企业,甚至学校、医院等都应有自己的最适规模。当然,由于不同行业的不同技术特点,在不同的行业,企业达到最适规模时的规模会有很大差异,如对于一个钢铁企业,达到最适规模时的企业规模也许很大,而对一个食品企业,达到最适规模时的企业规模也许很小。因此,针对不同行业的企业,不能笼统地说大企业好还是中小企业好,甚至对于不同的行业,还不能依据一个统一的标准,笼统地划分大中小型企业。

二、规模经济的成因

造成规模经济的原因可以从工厂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两方面来加以分析。工厂规模经济中的“工厂”一词,是指为生产一定的产品而集中了一定的生产要素的场所。企业规模经济中的“企业”一词,是指由若干个生产和销售组织构成的,并具有更大管理职能的经营实体。一般认为,形成工厂规模经济的主要原因是:

(1)专业分工的利益。即工厂生产规模的扩大,不仅可以使工厂增加劳动者和对劳动者实行更为细致的专业化分工,同时也能使工厂引进更为专业化的机器设备,使生产连续化、系列化、标准化,提高工厂生产的总体效率。

(2)学习效应。即在工厂扩大生产规模的过程中,可以使劳动者在大批量的生产方式中通过反复性劳动来增加工序操作的熟练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在工厂的产品和技术的研究开发、财务管理、库存管理等方面,也可以使管理人员累积更多的经验,提高工厂的管理水平,降低各项管理费用。

(3)建设费用的节约性。即在工厂为扩大生产规模而在机械、设备装置和基建方面的开支,将会小于生产规模及生产能力增加的幅度,从而享受到建设费用节约的好处。例如,根据工厂的球状设备的容积和表面积的数量关系,当球状设备容积增加2倍时,生产该设备所需的材料只需增加1.56倍。

形成企业规模经济的原因,除了上述论及的工厂规模经济的原因外,还有以下几点:

(1)大批量购入原材料和大批量销售产品的利益。(2)全产品生产线利益。(3)研究和开发的利益。(4)资金和财务利益。

三、规模不经济的成因

造成规模不经济的原因主要可以从内在不经济和外在不经济两方面来加以分析。

内在不经济是指企业规模扩大后由其自身的原因而导致产量减少和成本提高。决定内在不经济的主要因素是:(1)巨型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复杂,机构庞大,会增加管理费用;(2)企业内部的行政管理机制容易抑制员工之间的竞争,从而降低工作效率;(3)大企业会增加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进而刺激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而提高产品成本等。

外在不经济是指行业规模扩大后对个别企业所带来产量增加和成本降低的困难。主要是指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生产同类产品的大企业增加,会加剧企业间的竞争,为此企业往往要在扩大市场销售、获得廉价原料等方面付出较多的代价。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本文标题:经济基础知识-2014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810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