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2005年经济师考试-经济学基础备考纲要(一)

发布时间:2018-01-20 所属栏目:经济辅导

一 : 2005年经济师考试-经济学基础备考纲要(一)

  第一部分 经济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它是由——、——决定的。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理解它要把握两点

  (1)公有制经济包括——、——、——、——;公有制为主体主要的表现:——、——

  (2)——、——等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决定的;由于——、——,与之适应的所有制必然具有多元化特点;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对经济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有利。

  3、资源配置的两基本方式。

  4、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性?——、——、——、——。

  5、市场经济存在基本条件或基本构成要素?——、——、——、——。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基础上,其存在制度基础是什么?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存在基础什么?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

  9、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按照统筹——、——、——、——、——,发挥市场——,增强——,健全——,完善——,

  10、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任务?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体制,形成——协调发展机制,建立——市场体系;完善——、——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机制。

  11、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经济范畴,实质是——;它的——或——关系是最基本经济关系,它决定——性质,也决定生产资料的占有、支配和使用方式。

  12、——是社会经济制度基础,规定——性质;——是生产资料所有制这种经济关系在法律体现,它包括——、——、——、——四项权利;由于——,才可能使同一性质所有制形式或经济形式出现不同存在状态。

  13、从财产所有者组成关系划分,所有制分——、——、——三基本形式。

  14、个体经济特点;在我国,——属于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

  15、公有制的两基本形式、特点?——是混合所有制重要形式。

  16、所有制实现形式包括——和——;财产组织形式在企业形态体现为——、——、——等;经营方式包括——、——。公有制可以应该——形式;

  17、我国要大力发展——、——、——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多元化,使—成为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

  18、产权通常指建立在某种所有制基础上的——和——。

  19、产权特征?——、——、——、——;从其内容看,它是——;衡量产权是否完整,主要所有者对它具有的——和——,应具有——、——、——,那么产权完整。

  20、产权制度是由一定的——和——结合形成的;现代产权制度是与——和——相适应产权制度,主要特征:——、——、——、——。

  21、一个有效产权制度包括内容:——、——、——。产权具有——,是市场平等交易和资源自由流动必要条件。

  22、产权制度作用集中表现:——、——、——、——。它所以具有这作用,因它有功能:——、——、——、——;产权制度核心是:——;建立产权制度成本有——、——。

  2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最优产权制度应是——选择的结果;——应能保证人们拥有自由选择合约权利;只有这样,有效率资源配置机制才有可能在有效产权制度下自发形成。

  24、三种基本的企业制度?其中——、——属于自然人企业,——属于法人企业。

  25、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是企业的——与——、——、——相分离;——、——、——、——是保障上述权利结构的基本制度规范,同时构成现代企业制度主要内容。

  26、构建——和——,是委托代理关系核心;

  27、现代企业制度核心是——;她是以——而非——作为企业资产控制主体法律制度,以——为特征的;它的建立,使企业财产权利分解为——、——。

  28、法人治理结构是企业内部——机制,其核心内容——。

  29、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形式是——,它具有——、——、——、——特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由——、——、——组成。

  30、我国经济体制中心环节是——,而方向是——;关键是确立——。

  31、公司制改革一般只限于——;对于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企业(如国防、公共交通、学校、医院、政策性银行、新闻广播等),采用国有产权——或其他——方式更合适;对于一般小型国有企业,有的实行承包经营、——、——、——。

  32、国有企业应在——、——、——、——、——、——、——的领域发挥作用;目前对我国从战略对国有经济进行——是当务之急,调整包括——和——;其目标是优化——、提高国有经济——、最终增强国有企业的——、发挥——在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

  33、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内容——、——、——、——。

  34、政府的两个基本职能——、——;国有资本预算收入有——、——、——、——、——;国有资本预算支出有——、、——、——。

-----是国有资产监管和经营一个重要形式。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经营的有效形式,还要建立健全国有---、---、---等监管制度。

二 : 经济学基础教案

经 济 学 基 础

教案

教 材 安 排

?主讲教材:

?经济学基础 刘华主编 大连理工出版社

?参考教材:

?(美)曼昆. 《经济学原理》.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

?(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森:《经济学》华夏出版社

?(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www.61k.com)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什么是经济学

?一、经济活动与经济问题

?二、经济学解决的基本问题

?三、选择与经济制度

一、经济活动与经济问题

?什么是经济学(economics)?

?欲望的无限性

? 矛盾 经济学

?资源的稀缺性

一、经济活动与经济问题

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无限的欲望、稀缺性以及由此产生的选择。

1、无限的欲望

?欲望(wants)是人们为了满足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而产生的渴求和愿望。欲望是一种心理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现象。(www.61k.com]

?欲望的主要特点是多层次性与无限性。

?由于人类需要层次的多样性,因而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在一种欲望得到满足后(甚至还没有完全得到满足时),新的欲望就会产生。

一、经济活动与经济问题

清人胡澹庵编辑的《解人颐》一书中收录了一首《不知足》诗:

终日奔忙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取得美妻生下子,恨无天地少根基;

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做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

若要世人心理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恩格斯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三个层次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

2、资源的稀缺性

(1)什么是资源?

用来满足人们欲望的物品可以分成

自由取用物品( free goods )——价格为零供给为无穷大。

经济物品( economic goods)——价格为零供给为零。指人类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即必须通过生产和交换才能获得的物品。如: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

2、资源的稀缺性

土地(Land):是自然资源的总称。包括陆地、森林、水域、地 下矿藏。

劳动(Labor):人力资源的总称。

资本(Capital):是为了提高生产能力而利用土地和劳动制造出来的投入品。包括机器、设备、建筑、道路等。

企业家才能(Entrepreneurship)是指雇用其他资源生产产品和服务并承担经营风险的特殊能力 。

而人们需要的满足主要来自经济物品。

(2)为什么资源是有限的?

?首先,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其次,经济组织中的资本、劳动力、 企业家才能等资源也是有限的。

?再次,时间资源也是有限的。

(3)正确理解资源的稀缺性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欲望无限

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有限

?稀缺性: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资源的这种相对有限性就是资源的稀缺性。(www.61k.com)

?经济学是为解决人类经济活动中经常面临的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即经济学是由于稀缺性的存在而产生的。

我国的经济资源令人担忧

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在资源总量方面,我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的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铜矿不足5%,铅矿不足2%。在人均资源方面,我国人均矿产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草地资源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是1/4,人均森林资源是1/5,人均能源占有量是1/7,其中人均石油占有量是1/10。

我国的消费增长速度惊人,从1990年到2001年,我国石油消耗量增长100%,天然气增长92%,铜增长189%,铅增长380%,锌增长311%,十种有色金属增长276%。如今,我国钢材消量已经达到大约2.5亿吨,接近美国、日本和欧盟钢铁消耗量的总和,约占世界的50%;电力消耗已经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仅低于美国。中国油气资源的现有储量将不足10年消耗,最终可采储量勉强可维持30年消费。在铁、铜、铅、铝等重要矿产的储量上,无论是相对还是绝对,中国已无大国地位。而我国原储量、产量和出口量上均居世界首位的钨、稀土、锑和锡等优势矿种,因为滥采乱挖和过度出口,绝对储量已下降了1/3——1/2,按现有产量水平保障程度亦已不超过10年。

?

我国在资源利用上仍处于粗放型增长阶段。例如,以单位GDP产出能耗量表征的能源利用效率,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非常之大。日本为1,意大利为1.33,法国为1.5,德国为1.5,英国为2.17,美国为2.67,加拿大为3.5,而我国高达11.5。每吨标准煤的产出率,我国相当于美国的29.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 我国在资源再生利用率上也远低于发达国家。例如:我国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但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50%以上,资源再生利用率也普遍较低。我国即将进入汽车时代,大量废轮胎再生利用率仅有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八大约束性指标类别指标

?2005年2010年年均增长(%)属 性人口资源环境?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10]

??耕地保有量(亿公顷)1.221.2-0.3

?森林覆盖率(%)18.220[1.8]

?公共服务人民生活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亿人) ? 23.5>80>[56.5]

?注:带[ ]的为五年累计数;

?主要污染物指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3、稀缺性与选择

?选择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什么欲望的决策,或者说如何使用有限资源的决策。[www.61k.com]经济学中的选择包括三个相关的问题: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的问题。

选择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个人无时无处不面临选择:

先上学还是先工作?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姚明先打球还是先上大学?

学习建筑经济管理还是学习环境管理?

毕业就工作还是专升本?

自己创业还是给人打工?

吃馒头还是吃包子?

社会面临的选择

?大炮和黄油的选择?

?义务教育是9年还是13年?(政协代表提出的议案)

?多建医院还是多修公路?

?更加关注平等还是更加关注效率?

?多建经济实用房还是多建别墅?

?一个企业是生产汽车还生产洗衣机?

People face tradeoffs.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free lunch!‖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4、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

(1)机会成本:

?定义:把既定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所放弃的其他可能用途中获得的最大收益。 ?使用机会成本的经济意义:更好地考察厂商的经济行为是否有效。(举例说明)

?注意:机会成本属于隐含成本;是作出一种选择时必须放弃的其他可能选择中最好一种的收益。

爱情是否有机会成本?

?让我们重温大家熟悉的一首青海民谣,《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身旁,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她那粉红的小脸,好像红太阳,她那活泼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光。我愿变一只小羊,跟在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她身旁,我愿她那着细细地皮鞭,不断轻轻地打在我身上。[www.61k.com]我愿抛弃了财产,跟她去放羊,每天看着那粉红的小脸,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

这首民谣中的?°男主角?±,为了追求这位活泼动人的好姑娘,所付出的机会成本是决定?°抛弃了财产?±,所得到的是?°跟她去放羊?±,以及?°每天看着那份色的小脸?±并且乐意承受那?°细细皮鞭的抽打?±。

这段民谣也使人想起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姚明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小巨人”姚明没有上大学而是同美国休斯顿火箭队签了3年2 000万美元的工作合同,到NBA打球。

姚明为什么不上大学呢?

?姚明并没有上大学,他为什么不上大学呢?凭姚明的智商,考上国家重点大学一点没有问题。但是,他不上大学是明智的选择,因为他有到NBA打球的机会。加上他做广告的收入,每年的实际收入都在1 000万美元之上。

?可以想象,如果姚明选择上大学,放弃的机会,他一年就少收入至少1 000万美元。这就是姚明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所以姚明是最聪明的,他没有让机会白白遛走,他抓住了机遇。虽然姚明有时候也感叹:“我现在也就是一个蓝领,天天干的都是力气活!”虽然他也想上大学,但是它可能会说他“上不起大学”。这并不是说他付不起学费,而是指他不原意放弃上大学所能赚到的高额收入。证实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经济学家会这样理解:由于个人上大学的机会成本达到了足够高的程度,以至于上大学反而得不偿失。

?没有独臂的经济学家

经济学家认识到在大多数决策中都涉及到交替关系。一个认为所有政策都轻而易举并惠及所有人的经济学家是不值得信任的经济学家。

课堂讨论 II:试分析如下行为的机会成本

?1、开会:开会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开会的作用是什么;

?为什么有人喜欢开会?

(2).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 生产可能性边界)

?定义:表示在资源与技术既定的条件下所能生产各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组合。

?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之上的点表示生产有效率;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的点表示生产有潜力;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外的点表示现有条件下,不可能达到的生产。

?注意:生产可能性边界不是一成不变的,随技术、资源的变化而移动。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移动

原因:要素的增加,技术进步等(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

战争、自然灾害等(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移)

二、经济学解决的基本问题

1.资源配置的基本问题

资源配置:(resource allocation):对相对稀缺的资源在各种不同用途上加以比较作出的选择。(www.61k.com]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表现出相对的稀缺性,从而要求人们对有限的、相对稀缺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便用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适用的商品和劳务,获取最佳的效益。

资源配置合理与否,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成败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资源如果能够得到相对合理的配置,经济效益就显著提高,经济就能充满活力;否则,经济效益就明显低下,经济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资源配置的基本问题包括三个方面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如何生产?

?为谁生产?

3.经济学解决的基本问题

?2.资源利用问题

?资源利用:是指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 ?包括三个问题:

①为什么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如何解决失业、实现充分就业;

②经济水平和产量为什么会波动?如何实现经济增长?

③货币如何影响经济社会,如何对待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经济学定义:

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三、选择与经济制度

计划经济:由政府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及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

市场经济:资源配置和商品交换主要依靠价格机制进行调节。

混合经济:政府和市场共同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等问题。

第二节 经济学的发展及其主要内容

?一、现代经济学的发展

?二、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一、现代经济学的发展

1. 经济学的萌芽

“经济”这一概念的出现,大约在3000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历史学家色诺芬(前430—前355)约于前387——前371年间写了《经济论》一书,在书中最早使用了“经济”一词,它的原意是“家庭管理”。(www.61k.com]

色诺芬强调,家庭管理应该成为一门学问,这门学问研究的是主人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财产,使财富不断增加。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我国古代汉语中原有的“经济”一词,具有“经邦济世”“经国济民”的含义。19世纪后半期,日本学者翻译西方著作,借用古代汉语中“经济”这个词。我国学者在翻译西方著作时最初是译“富国”“生计”等,后来,逐渐采用了“经济”这一译法.

古代经济学只是形成了经济学知识的某些要素,还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2.古典经济学的创立

?当亚当·斯 密写完这本书的时候,他在书的扉页上这样写道:“献给女王陛下的一本书”!他说:“女王陛下,请您不要干预国家经济,回家去吧!国家做什么呢?就做一个守夜人,当夜晚来临的时候就去敲钟,入夜了看看有没有偷盗行为,这就是国家的任务。只要国家不干预经济,经济自然就会发展起来。

? 亚当·斯 密在书中提出这样一个理论,叫做“看不见的手”。他说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每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想到为了促进社会利益,他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实现自己的利益,都是从个人的利益出发去做事的。但是当她真正这样做的时候,就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着他,其结果要比它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的效果要好得多得多。

? 什么是“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指的是个人利益,是市场机制,是价格机制。 斯密的故事

? 斯密3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和母亲相依为命.终生未娶。斯密小的时候,有一天妈妈带他到舅舅家去.把他放到门前.让他自己玩耍,妈妈就进到院子里去和舅舅说话。没想到这时来了一群吉普赛流浪汉,他们抱起孩子就跑,孩子大哭不止。他舅舅听到哭声就追了出来,一直追到二十英里以外的一个大森林时,这群流浪汉发现有人紧迫不舍,就把这孩子放下,逃跑了。舅舅把他抱了回来。

? 当他创造了经济学,成为这样一个伟大经济学家时,传记中这样写道: “他的舅舅幸运地为世界挽救了一个天才,正是这样一个天才创造了经济学;否则这个社会将多了—名算命先生,少了一个经济学家。”

? 斯密之所以能成为经济学家,是因为他从小生长在一个小渔村,那里有一个码头。由于贸易的发展,这个小渔村变成了?a个中等城市。船员们出海回来就坐在那里一边喝着啤酒,一边谈论着世界各地的经济贸易,以及他们在世界各地看到的问题。斯密发现了贸易对于一个国家、对于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 斯密14岁就进了格拉斯哥大学,17岁获得硕士学位。1746年又毕业于牛津大学巴特奥尔学院。他先在爱丁堡大学任讲师,1751年担任格拉斯哥大学逻辑学教授,第二年改任道德哲学教授。由于他高超的教学水平和智慧的思辩而远近闻名。

? 1763年,他辞去教授职务,担任布克莱希公爵(Duke of Buccleuch ) 的私人教师。年薪300英镑加旅费再加此后一年300英镑津贴,条件实在太优厚了。当他第二年陪着年轻的公爵从“英伦三岛”出发,踏上欧洲大陆时才发现,啊!原来英国是这么落后,欧洲经济如此发达。他们到了法国,去了德国,游历了欧洲,看到所有的—切。这期间,他结识了很多研究经济的学派。他拜访了重商学派.他们说商业创造价值;他拜访了重农学派,他们说农业创造价值。他自己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欧洲讲学两年半生涯结束后,斯密回到英国,1767年带着丰厚的报酬回到家乡。(www.61k.com]他十年闭门在家,思考着—个问题,这个社会究竟是怎么转动的呢? 经济究竟是怎么发展的呢? 思来想去,最后他终于发现,原来这个社会的转动靠的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每一个人在做事时,没有人想到社会利益,他想到的都是利已,是个人利益。但当他真正这样做的时候,就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拉着他,其结果要比他真正想要促进社会利益还好得多的多,他认为自己发现丁资本主义社会运转的真正内核。

新古典经济学

19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经济开始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大企业不断涌现,他们更注意改进生产技术和扩大市场份额,这时的经济学研究的重点转向了对市场供求关系的研究,与此同时定量分析方法被引入了经济学。

此时期经济学理论的集大成者是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42—1924),其代表作为《经济学原理》(1890年).以马歇尔为代表的经济理论体系的核心理论是均衡价格理论,这一学派的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的继续和发展,所以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3、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进入1929年,一场空前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了.危机首先从美国开始,股市崩盘、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工人失业,经济陷入大萧条,然后波及到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这场危机从1929年持续到1933年,出现的问题之重,历经的时间之长,波及的范围之广,以至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幸免。这时人们不禁要问:斯密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哪儿去了?他不是说国家不管经济就可以自动发展吗?怎么现在经济不能发展了?经济到底怎么才能恢复过来呢?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已经无法解决大萧条中出现的各种经济现象,更不能为摆脱这场危机提供有效的对策。

这时英国又出现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年)。

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了一本书,名字叫做《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本书是经济学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的问世,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的经济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界和政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同时也引起了经济理论上的一场革命。提出“看得见的手‖的理论,即政府干预经济生活。从此产生以宏观经济总量为研究对象的宏观经济学。

如何干预?

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

新古典综合派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等人为代表,将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市场均衡价格理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这两部分构成的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是经济学的主流经济体系。 1970年或经济学诺贝尔奖。

二、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按照研究对象、内容和研究方法,可以把经济学分为两大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1、微观经济学概念:以单个经济实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资源拥有者的经济行为,单个市场变化规律,所以微观经济学又称作经济个量分析,它所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www.61k.com)

注意:

(1)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行为。

(2)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3)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

(4)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2、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就是分析和解决单个经济单位如何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变化,通过价格机制作用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主要包括:

均衡价格理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

生产者行为理论

市场结构理论

生产要素价格理论

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注意:微观经济学之和并不等于宏观经济学

(二)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1、宏观经济学概念: 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考察出发点,研究社会就业量、物价水平、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周期波动等全局性的问题。研究的是资源利用问题。

注意:

(1)研究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

(2)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合理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4)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2、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宏观经济政策

?开放经济理论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微观经济学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研究的对象?a?a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解决的问题?a?a资源配置

中心理论?a?a价格理论

研究方法?a?a个量分析

主要目标?a?a个体利益最大

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方法性质的不同,也可以把经济学范围两类:

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

(一)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

实证经济学:是指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www.61k.com]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不对事物的好坏作出评价。。 例如:政府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将会降低失业率?什么样的政策将会防止发生通货膨胀?

(二)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

规范经济学: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说明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价值判断问题。

例如:政府应该更关注通货膨胀还是应该更注重降低失业率?

例1:轿车能否进入家庭?涉及到汽车价格、消费者收入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客观的。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在收入达到什么水平以及价格为多少时,汽车可以进入家庭。——这是实证分析。

轿车是否应该进入家庭?涉及到人们的价值判断,即轿车进入家庭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不同的人看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完全不同。经济学家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分析这一问题——这是规范分析。

例2: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否意味着人与人的不平等,这是一个规范经济学问题;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能否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则是一个实证经济学问题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1.分析的依据不同。实证经济学为了使经济学具有客观科学性,就要避开价值判断问题;规范经济学要判断某一具体经济事物的好坏,则从一定的价值判断出发来研究问题。 ?2―是什么‖的问题;即要确认事实本身,研究经济本身的客观规律与内在逻辑,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并用于进行分析与与预测;规范经济学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要说明事物本身是好还是坏,是否符合某种价值判断,或者对于社会有什么积极意义。

?3来检验,也不会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规范经济学本身没有客观性,它所得出的结论要受到不同价值观念的影响。

联系:规范经济学研究要以实证经济学为基础,而实证经济学研究也离不开规范经济学的指导。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三、实证分析的工具

?1、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

?比较静态均衡分析:是对两个均衡状态的比较分析。[www.61k.com)例如:由于条件改变了,均衡状态发生改变。新均衡状态与原均衡状态之间有什么关系分析。

?动态均衡分析:从时间序列角度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即过程分析)

?2、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是指在假定其他全部产品和要素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对一种产品(或要素)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分析。

?一般均衡:是指全部产品和要素同时达到市场均衡状态的分析。

?3、经济模型

?概念: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现象之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的理论结构。 ?经济模型的构成要素:

?设立假设前提。由对经济现象的归纳得到。

?建立有关经济变量的联系。

?通过逻辑演绎出结论。

三、学习经济学的意义

?萨缪尔森:(1915- )美国经学家,1970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1948年出版《经济学》教科书。 ? ―政治经济学是最古老的艺术,最新颖的科学。‖

? “你所以修过的最好的经济学,往往还是那些导论性的东西。一旦进入这块新奇的思想园地,你就会发现世界同以往相比已经大不相同。从现在起,到若干年后的某一天,如果你蓦然回首,看看自己这一段的经历,那么,你一定会感到,当初你的那些一知半解的东西,现在都已经豁然开朗。”

? ―没有受过一些经济学训练的人,对一国经济问题要思考都无从思考起,就如聋者要去欣赏交响乐一样。给他一个助听器,他可能仍然缺乏足够的才华,但至少可以意识到音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曼昆 :

?29岁即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2003年3月起,曼昆出任小布什政府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在我20年的学生生涯中,最令我兴奋的课程实在上大学一年级时所选的连续两个学期的经济学原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门课程改变了我一生。‖

―经济学将使 你更精彩地参与经济。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要做出许多经济决策。当你是学生时,你要决定在学校学习多少年。一旦你参加了工作,你要决定把多少收入用于支出,多少用于储蓄,以及把你的多少储蓄用于投资。有一天,你会发现你要管理一家小企业或一个大公司,而且你要决定对你的产品收取多高的价格。学习经济学本身不会使你富有,但它将提供一些有助于你努力致富的工具。‖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凯恩斯(1883-1946)

?―经济学并没有提供一套立即可用的完整结论。它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的器官。(www.61k.com]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得人得出正确结论‖。

?―经济学家的思想无论是否正确,其力量之大都超过对他们的普遍理解。事实上,世界总是受这些思想统治的。许多自以为不受任何理论影响的实践家都往往是某个已故经济学家的奴隶。‖

经济学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是由发明炸药的瑞典人诺贝尔(Alfred Nobel)先生捐赠,在1895年设立,1901年首次颁奖。受奖对象为在物理、化学、医药、文学以及对世界和平有杰出贡献的人。因在19世纪末叶,社会科学尚在萌芽阶段,因此没有被包括在内。

? 到了1968年,当世界最古老的中央银行——瑞典银行——成立三百周年时,该行总裁感叹地问:“为什么诺贝尔奖只为自然科学而设立?”他认为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善,社会科学有它重要的贡献,他全力争取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最后终于得到瑞典政府同意,并经国会批准,由瑞典中央银行拨款设立另一个基金,颁赠给“以科学研究发展静态和动态的经济理论,以及对提高经济分析有积极贡献的人士。”

学习经济学的三个原因

?1、经济学有助于你了解你的生活的世界。

?2、经济学使你更精明地参与经济活动。

?3、经济学使你更好地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与局限性。

案例: 机会成本与经济学思维

? 湖南省的一个农民某甲以8000元购买优质品种的A种仔猪,目的是繁殖仔猪进行销售。但销售仔猪的农场以劣等的B种仔猪冒充,价格相差4倍。后来某甲繁殖的仔猪无人购买,发现是出售该仔猪的农场以次充好,经过交涉未取得满意结果,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某甲告到法院要求赔偿损失5万元。农场认为当初双方的交易额是8000元,赔偿5万元是天方夜谭。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思维方式。

?(1)民间传统思维:应该赔偿8000元,也就是骗人这骗多少就应该赔偿多少。

?(2)法官思维:应赔偿所有直接损失,包括购买成本8000元,以及饲料、雇工工资、饲养场土地房舍等直接费用。如果要起到惩戒作用和从制度上消灭假冒伪劣产品的产生,就要贯彻―杀人抵命‖的对等原则。如果要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还需要更大的赔偿。

?(3)经济学思维:赔偿额要大于5万元。因为该农民除了直接费用开支外,还有一些间接的损失。例如,8000元购买仔猪款、饲料款、工资等费用若不用于购买仔猪进行饲养,将这些款存到银行可得到一定的利息。买了仔猪后这些存款的利息无疑也遭到了损失,这个利息在经济学中被称为机会成本。按照这一思维方式,农场不仅要赔偿5万元,还要包括赔偿这5万元如果不用于购买这些仔猪进行饲养而用于其它投资可能取得的最大纯收入。只有这样,才会让像这个农场那样做坏事的人真正―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中英文对照术语

?经济学 economics

?稀缺性 scarcity

?生产可能性曲线 production-possibilities curve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机会成本 opportunity cost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实证经济学 positive economics

? 规范经济学 normative economics

作业

?课后练习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价格均衡

【学习目标:】

?1.理解需求、供给、需求规律和供给规律的定义;

?2.了解导致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的因素;

?3.区分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供给量变动和供给变动;

?4.解释供求相互作用如何决定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5.运用供给和需求图形来预测价格和数量的变化;

?6.掌握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7.说明需求价格弹性对总收益的影响。(www.61k.com]

?在市场经济制度里,生产资源的配置是利用和依靠价格通过市场进行的。一方面需求与供给决定着商品的价格,另一方面价格又反过来影响供求。正是这种价格和供求的相互作用,使生产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

?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与企业的行为,要说明价格如何配置资源、调节经济。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所以供给与需求就是最重要的概念。本章主要介绍需求、供给、均衡价格的决定以及价格如何调节经济。

经济学界流传很广的一句谚语:

第一节 需求理论

一、

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

1.什么是需求(Demand)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

简单地说,需求就是有支付能力的购买欲望(需要)。

需求应该具备两个条件:

(1)消费者要具有购买欲望;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2)消费者要具有购买能力。[www.61k.com)

2.需求表:是表示某种商品的不同价格与其所对应的需求量之间的关系的表格。

3.需求曲线

是某种商品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表示形式,是表示商品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

(1)商品本身的价格

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

(2) 相关商品的价格

商品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两种:互补关系与替代关系。

互补关系,或称互补品:指两种商品互相补充共同满足人们的同一种欲望,完成同一消费功能。 互补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

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消费者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就会减少;反之亦然。

即: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其互补品的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

替代关系,或称替代品:指两种商品可以互相替代来满足同一种欲望。如茶叶与咖啡、猪肉与牛羊肉

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量呈同方向变动。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消费者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就会增加;反之亦然。如:猪肉的价格上升,牛羊肉的需求量上升。

(3)消费者的消费偏好

(4)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及社会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正常商品与劣等品)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5)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

(6)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动。

(7)政府的经济政策。

课堂讨论:日本人―鬼‖在哪里?

案例:日本商人卖机器便宜,卖零部件贵。

1987年,福建省某机械厂进口一套设备,当时国际上有许多国家出售该设备,价格为1100万-1300万美元。该厂预测经过艰苦谈判,最多争取到1000万美元,不料日本商人找上门来,开价1000万美元,该厂长心想,其中一定有鬼,但考察结果,货真价实,无可挑剔,于是成交。 设备使用一年后,许多零部件需要更换,结果发现国际上只有日本企业型号相配,日商的供货价格提高了一倍,明知不合理,该厂也不得不接受这个条件,几年下来,整套设备比最早预期的1200万美元价格高出了许多。

学习了经济学以后,该厂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恍然大悟:?°日本人真鬼!?±你能否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其中的道理?

三、需求函数与需求定律

?需求函数的数学表达式

?D=f(a,b,c,d,n)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a,b,c,d,…n代表上述影响需求的因素。(www.61k.com)

?在不影响结论的前提下,大多使用线性需求函数,其形式为:

? Qd =a-bP

?其中a、b为常数且大于0,

?a为横轴上的截距,是与价格P无关的自发性需求;

?b为斜率倒数。表明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比例的关系

?例:Qd=50-5P,当P=2 和 P=5时,其需求量是多少?

2.需求定律及其例外

需求定理是说明某种商品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

?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其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需求定理例外

?(1)吉芬物品Giffen’s Goods :

?英国人吉芬发现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土豆价格上升,但需求量却反而增加。 ?在当时被称为“吉芬难题”。

(2)炫耀性商品 Conspicuous goods

凡勃伦认为,非炫耀性商品只能给消费者带来物质效用,炫耀性商品则给消费者带来虚荣效用。 由于这一现象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注意到,因此被命名为凡勃伦效应(有些经济学家称它们为炫耀性商品)。

(3)投机性商品(如证券)

价格变化不确定

四、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商品的需求量随其自身的价格的变动而变动。 ? 表现为点在需求曲线上的移动。

? 需求的变动是指除商品自身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的变动。

? 表现为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

需求的变动:在某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消费者偏好,价格预期等)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案例研究:吸烟有害健康,如何减少人们吸烟的数量呢?

?提示:两种方法

?① 使香烟的需求曲线左移

?② 提高香烟的价格

第二节 供给理论

?一、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

?二、影响供给的因素

?三、供给函数与供给规律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四、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变动

一、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

1、什么是供给(Supply)

供给是生产者(厂商)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某一商品不同的价格水平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www.61k.com]

作为供给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生产者愿意出售;

二是生产者有提供能力。

2、供给表

供给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二、影响供给的因素

1、商品本身的价格:商品本身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大;商品本身价格越低,供给量越小。

2、生产技术:生产技术的提高会使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从而增加供给。

3、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商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影响供给。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要素价格下降,生产成本下降,利润增加,供给会增加;反之,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供给会减少。

4、相关商品的价格

对于互补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消费者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就会减少,引起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因而供给减少;反之亦然。即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其互补品的供给呈反方向变动。 对于替代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消费者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就会增加,从而引起这种商品的价格上升,进而供给增加;反之亦然。即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其替代品的供给呈同方向变动。

5、厂商对未来的预期:厂商对未来经济发展持乐观态度,会增加供给;持悲观态度,则会减少供给。

6、政府的政策:政府采取鼓励投资与生产的政策,可以刺激生产,从而增加产品供给;反之,政府采取限制投资与生产的政策,则会抑制产品生产而减少供给。

7、自然条件:农产品受此影响很大。

三、供给函数与供给规律

1.供给函数 Supply Function

?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上涨,供给量就会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就会减少,即商品价格与其供给量呈同方向变动。

?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向左下方倾斜。

?例外情况:

(1)有些商品的供给量是固定的。如名画、古玩。这类商品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2)具有规模效应的厂商。某些厂商在大规模生产时平均成本锐减,这时商品价格虽有所下降,但厂商仍愿意提供更多的商品。此类商品往往是那些可适于机械化大批量生产的高技术产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品,如小汽车和电视机的生产等。(www.61k.com]这类商品的供给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3)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当工资开始提高时,劳动的供给会增加,当工资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劳动者感到对货币的需求并不迫切了,这时工资再提高,劳动者会减少劳动,增加闲暇,因而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线后弯曲的曲线。

四、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数量的变动称为供给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如图2-6所示。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供给的变动: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其他因素(生产成本的变动,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动,生产者对未来预期的变动)变动所引起的供给的变动成为供给的变动。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平行移动。如图2-7所示。

第三节 均衡价格理论

?一、均衡价格的决定

?二、均衡价格的变动

?三、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

一、均衡价格的决定

均衡价格是指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两相等时的市场价格。

均衡数量是供求均衡时的供求数量。

几何意义:均衡点,是市场供给曲线、需求曲线的交点。

二、均衡价格的变动

?分析某个事件如何影响一个市场时,我们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确定该事件是使供给曲线移动,还是使需求曲线移动,或者是使两条曲线都移动。 ?第二,确定曲线是向右移动,还是向左移动。

?第三,用供求图形来考察这种移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影响。

1、需求变动对影响

2、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3、需求与供给同时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供给、需求同向变动

? (1)供需同时增加。供需同时增加肯定使均衡产量增加,均衡价格的变动方向不能确定,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它取决于两种情况下哪一个价格上升或下降的幅度大些。(www.61k.com]

? (2)供需同时减少。供需同时减少会使均衡产量减少,均衡价格不定。

? 供给、需求反向变动

? (1)供给增加,需求减少。新的均衡价格肯定下降,但均衡产量变动方向则不一定,它取决于两种情况下哪一个数量上升或下降的幅度更大些。

? (2)供给减少,需求增加。此时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变动不定。

4.供求定理

?供求定理基本内容: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需求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需求与供给同时增加或减少会引起均衡产量同方向变动,这时均衡价格却有提高、降低或保持不变三种可能。

三、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

?1、支持价格【最低限价】(Price floor) :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2、限制价格 最高限价(Price ceiling)

限制价格的利与弊

第四节 弹性理论

?一、需求弹性

?二、供给弹性

?三、弹性理论的应用

一、需求弹性(Elasticity of demand)

?案例导入

?1、《五代史·冯道传》:明宗问:―天下虽丰,百姓得济否?‖,

?道曰:―谷贵饿农,谷贱伤农‖。

弹性

? 在1881—1882年冬季的某一天,经济学家马歇尔一定非常快乐,因为他刚刚把“弹性”引入到经济学里。

? 这个概念描述了因变量相对变化同自变量相对变化的比率——若价格上升1%将导致需求量下降2%,那么需求的价格弹性就是2。这个概念在一百年后的今天已经被经济学家们广为使用并习以为常,但在当时它绝对是新颖的和激动人心的。那时,经济学家们已经注意到需求(或供给)变化与价格变化的幅度常常并不一致,但进一步的研究却需要把这种不一致明确地表示出来。弹性概念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

1. 需求价格弹性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的价格弹性又称需求弹性,它是指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在理解需求弹性的含义时要注意:

?(1)在需求量与价格两个变量中,价格是自变量,需求量是因变量,所以,需求弹性是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程度,或者说是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2)需求弹性系数是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的笔,而不是需求量变动的绝对量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与价格变动的绝对量的比。(www.61k.com)

?(3)对于任何一种正常商品来说,需求弹性都是负数,这是因为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关系。但一般取绝对值。

?(4)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需求弹性不同。

?例如:假定冰激淋的价格从2元上升到2.2元,使你购买的冰激淋从每月10杯减少为8杯,求冰激淋的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弧弹性中点法:

2、需求弹性的类别

?需求完全弹性

?需求完全无弹性

?单位需求弹性

?需求缺乏弹性

?需求富有弹性

(1)需求完全有弹性

当Ed ∞,需求完全有弹性,即当价格为既定时,需求量无限。这种需求变化是价格以外的因素引发的,如银行以一固定价格收购黄金,不论有多少黄金都可以按这一价格收购,银行对黄金的需求是无限的;战争时期的常规军用物资等。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和横轴平行的直线。

(2)需求完全无弹性

Ed=0 需求完全无弹性,即无论价格如何变化,需求量都不变。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和横轴垂直的线。如土地、胰岛素、救心丸、火葬费、自来水费等近似于无弹性。

(3)单位需求弹性

Ed=1, 需求单位弹性,价格变动的比率 =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如报纸等。

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正双曲线。

(4)需求缺乏弹性

0<Ed<1,需求缺乏弹性,即需求量变化幅度小于价格变化幅度。价格有一个较大的变动,需求量有一个较小的变动。如盐、食物、衣服、农产品、住房、饮料、保险等。

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比较陡峭的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5) 需求富有弹性

Ed>1,需求富有弹性,即需求量变化幅度大于价格变化的幅度。价格有一个较小的变动,需求量有一个较大的变动。如汽车、旅游等奢侈品。

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比较平坦的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3.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1)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程度。(www.61k.com]如生活必需品需求程度大而稳定,因而需求价格弹性小;而奢侈品、高档消费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

(2)商品的可替代程度。某种商品可替代品越多,可替代程度越高,需求价格弹性则越大;反之则越小。

(3)商品消费支出占消费者收入的比重。比重小,需求价格弹性就小;反之就越大。如珠宝、空调等。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4)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用途广弹性大,用途窄弹性小。

(5)商品使用的时间长短。使用寿命长的耐用品需求弹性大;而使用寿命短的非耐用品的需求弹性小.

(6)人们对价格变动做出反应的时间长短. 如汽油.在短期内需求非常缺乏弹性;在长期内弹性较大,可以购买小型节能型汽车、乘公共汽车等消费方式,减少对汽油的需求。

此外,地域差别、消费习惯、商品质量、售后服务等因素,也会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

4、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需求价格弹性的运用:

?商品的序曲价格弹性不同,其价格变动对销售总收益的影响是不同的。

?总收益=TR = P × Q =价格×销售量

(1).需求富有弹性 E > 1

?例:电视机Ed=2,P1=500元/台,Q1=100台 ,

? 如价格下调10%?试分析以下收益状况。

如果价格上调10%?

对需求富有弹性(Ed > 1)的商品:“薄利多销”

(2).需求缺乏弹性 E < 1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如价格上调10%,则总收益?

已知:面粉Ed=0.5,P1=0.2元/斤,Q1=100斤 。

需求缺乏弹性(E < 1)的商品: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价格上调,总收益增加,对生产者有利;

?价格下调,总收益减少,对生产者不利。

(3)需求单元弹性(Ed =1)的商品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等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价格变动不会影响销售总收益。

?自己画图解释。

(4)对于Ed=∞的完全弹性的商品

在既定价格水平上企业可以实现的销售收入无穷 大。价格上升时收益减少为0。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5)对于Ed=0 的完全无弹性商品

企业的销售收入将与价格同比例变化。(www.61k.com]

需求量不随价格变化而变化。

价格变化、弹性大小与销售收入变化的关系

2、需求的收入弹性

(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

?1、含义:以收入为自变量,需求为因变量的弹性。

?弹性值的计算:

2、分类:(根据收入弹性系数大小)

?正常商品

?normal goods

3、恩格尔定律

?恩格尔定律

?【静态】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其食品支出在总的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不同:

?收入水平越低的家庭,其食品支出比重越高;

?收入水平较高的家庭,其食品支出比重较低。

恩格尔系数:联合国判别生活水平的标准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消费支出总额。

恩格尔系数越高,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月底,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

4、需求交叉弹性(

?需求交叉弹性: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计算公式:

需求交叉弹性的特点

互补商品之间Exy<0.对于互补商品来说,一种商品需求量与另一种商品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所以其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负值。例如照相机和胶卷

替代商品之间Exy>0.对于替代品来说,一种商品需求量与另一种商品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动,所以其需求价差弹性系数为正值。

独立品Exy=0。若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零,则说明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并不随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发生变动,两种商品既不是替代品,也不是互补品。

二、供给弹性

?1.供给价格弹性及计算:是指商品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供给量变动的比率,它反映了供给量变动对其价格变动反映的敏感程度。

?一般用供给弹性系数来表示弹性的大小。

?2.供给价格弹性分类

?Es=0,供给无弹性。它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表示无论价格怎样变化,供给量都固定不变。如土地、文物、某些艺术品的供给。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0< Es<1,供给缺乏弹性.表示供给量变动的幅度小于价格变动的幅度。(www.61k.com]如果生产能力受到严格限制,例如南非金矿开采的情况,即使黄金价格急剧上升,南非的黄金产量也只能增加少许。茅台酒。

?Es=∞ 供给完全弹性.例如海边的沙子;电话接线员;非技能的劳动者。

?Es>1,供给富有弹性.表示供给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如肉类的生产、小麦的生产、牛奶的生产,绿色产品的生产。

?Es=1。单位供给弹性。表示价格变动的幅度与供给量变动的幅度相同。

3.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1)供给时间的长短。

如:―为什么石油输出国组织不能保持石油的高价格‖?

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决定提高石油价格,以增加他们的收入。这些国家通过共同减少他们提供的石油产量而实现了这个目标。从1973~1974年,石油价格上升了50%以上。几年之后,欧佩克又一次故伎重演。1979年石油价格上升昂了14%,随后1980年上升了34%,1981年又上升34%。

但欧佩克发现维持高价格是困难的。从1982~1985年,石油价 格一直每年下降10%左右。不满与混乱很快蔓延到欧佩克各国。1986年,欧佩克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完全破裂了,石油价格猛跌了45%。1990年,石油价格又回到1970年开始市时水平,而且在20世纪90年代的大部分年份中一直保持在这种低水平上。

这个事件表明,供给在短期与长期中的状况是不同的。在短期内石油的供给是缺乏弹性的,因为已知的石油储藏量和石油开采能力不能迅速改变。但在长期就不同了。在长期中,欧佩克以外的石油生产者对高价格的反应是增加石油的勘探并建立新的开采能力。因此长期供给更富有弹性。

(2)生产的难易程度:一般来说,容易生产、且生产周期短的商品供给弹性大;反之,不易生产且生产周期长的商品供给弹性小。如卖煎饼果子的弹性大,生产汽车的弹性小。

(3)生产成本的变化:如果产量增加引起成本增加,供给弹性就小,反之就大。

(4)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生产要素的供给充足,或生产要素的价格较低,供给弹性就大。反之,供给弹性就小。

(5)生产周期。一定时期内,

生产周期较短的产品,供给弹性较大;

生产周期较长的产品,供给弹性较小。

三、弹性理论的运用

?1、谁承担了税收?弹性对此有什么影响?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案例: 对―谷贱伤农‖的解释

?经济现象:在丰收的年份, 农民的收入?

?五代史·冯道传》:明宗问:―天下虽丰,百姓得济否?‖,道曰:―谷贵饿农,谷贱伤农‖。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案例: 谁支付奢侈品税?

在1990年,美国国会针对游艇、私人飞机、皮衣、珠宝和豪华轿车这类物品通过了一项新的奢侈品税。[www.61k.com)由于只有富人能买得起这类奢华东西,所以,对奢侈品征税看来是向富人征税的一种合理方式。但是,当透过供给与需求的力量来看时,结果与国会所期望的完全不同。例如,考虑一下游艇市场。游艇的需求是极其富有弹性的。百万富翁不买游艇是很容易的;他可以用钱去买更大的房子,去欧洲度假,或者留给继承人大笔遗产。与此相比,游艇的供给至少在短期中是较为缺乏弹性的。游艇工厂不能轻而易举地转向其他用途,而且,建造游艇的工人也不愿意由于市场状况改变而改换职业。

?由于富有弹性的需求与缺乏弹性的供给,税收负担主要落在供给者身上。如图2-17所示。

价格弹性应用举例

?(1)用于价格和销售量的分析和估计。

?例1、某国为了鼓励本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于1973年采取措施限制石油进口,估计这些措施将使可得到的石油数量减少20%,如果石油的需求价格弹性在0.8─1.4之间,问从1973年起该国石油价格预期会上涨多少?

? 解:∵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百分率/价格变动百分率

∴价格变动%=需求量变动%/需求的价格弹性

当价格弹性为0.8时,价格变动%=20%/0.8=25%

当价格弹性为1.4时,价格变动%=20%/1.4=14.3%

所以,预其1973年该国石油价格上涨幅度在14.3─25%之间。

?

?例2、某企业某产品的价格弹性在1.5─2.0之间,如果明年把价格降低10%,问销售量预期会增加多少?

? 解:需求量变动%=价格变动%×价格弹性

如价格弹性为1.5,需求量变动%=10%×1.5=1

如价格弹性为2.0,需求量变动%=10%×2.0=20%

所以,明年该企业销售量预期增加15─20%。

?

案例:政府税收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政府征税,税额由厂商与消费者承担的比例取决于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 ?如果某种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供给价格弹性,税额主要由生产者承担,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越大,生产者承担的比例越高。如果需求有无限弹性,消费者的税额负担为零。 ?如果商品需求价格弹性越小,消费者负担比例越大,如果需求弹性为零,税收完全转嫁给消费者。商品的供 给价格弹性越大,厂商承担的税收比例越小。供给价格弹性越小,厂商承担的税收比例越大。

?如果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相等,税额由厂商和消费者均摊。

本章小结

?1、需求是一定价格水平上既有购买欲望又有支付能力的所需商品数量。

2、需求可分为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在不同价格水平下个人需求量的总和。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3、影响需求量的主要因素有:商品本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预期价格、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者的偏好。[www.61k.com]

4、商品本身的价格是影响需求量的主要因素,西方经济学主要研究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可以用需求函数、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来分析影响的特点和规律。

5、需求定理又称需求法则,它是说明在价格以外的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则需求量上升。

6、需求变动不同于需求量的变动,引发需求量变动的是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动,这种变动是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需求变动则是由于商品自身价格以外的“其他条件”变动,如消费者收入、消费者偏好等的变化而产生的整个需求曲线的左右移动。

7、供给是一定生产能力和一定价格水平上的供给,它可分为个别厂商的供给和市场的供给,市场供给是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所有个别厂商供给之和。

8、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有:所供给商品的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技术水平、厂商对未来的预期等等。

9、商品本身的价格是影响供给量的主要因素,西方经济学主要研究价格对供给量的影响,可以用供给函数、供给表和供给曲线来分析影响的特点和规律。

10、需求供给定理又称需求供给法则,它是说明在价格以外的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上升,供给量上升,价格下降,则供给量减少。

11、供给变动不同于供给量的变动,引发供给量变动的是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动,这种变动是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移动;供给变动则是由于商品自身价格以外的“其他条件”变动,如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的技术水平等变动而产生的整个供给曲线的左右移动。

12、供给和需求双方的综合作用最终形成市场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是供求相等时的价格。供给或需求的变动会改变原有的均衡价格,形成新的均衡价格。

13、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是政府干预市场的两种方法,但应注意其负面影响。

14、弹性是定量地研究需求或供给量对价格等自变量变动反应灵敏程度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一概念使对需求法则和供给法则的研究得到深化。

15、需求弹性可分为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本章重点分析了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有两种计算方法即弧弹性和点弹性,弧弹性是指需求曲线一段弧的弹性;点弹性是指需求曲线上一个点的弹性。

16、价格弹性系数是反映弹性大小的量化指标,它是用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除以价格的变动率。根据弹性系数的不同可以把商品分成五类:完全弹性、完全无弹性、单位弹性、富有弹性和缺乏弹性。

17、需求的价格弹性状态与商品的销售总收益密切相关。商品富有弹性,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总收益会增加;价格上升时,总收益会下降。商品缺乏弹性,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总收益会下降;价格上升时,总收益会增加。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能够:

1.了解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基本分析方法。

2.解释边际效用和总效用之间的区别。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3.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实质。[www.61k.com]

4.解答钻石和水的悖论。

5.解释每元钱的边际效用相等的含义。

6.解释收入效应和替代效用之间的区别。

问题导入:

为什么水要比钻石便宜?——―价值悖论‖

200多年以前,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价值悖论:

?°没有什么能比水更有用,然而水很少能交换到任何东西。相反,钻石几乎没有任何使用价值,但却经常可以交换到大量的其它物品。?±

换句话说,为什么对生活如此必不可少的水几乎没有价值,而只能用作装饰的钻石却索取高昂的价格?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消费理论的中心议题——研究在消费者收入既定的条件下,如何实现效用的最大化。 ?两种理论: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

?两种方法:边际效用分析法

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

第二节 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第三节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应用

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

?一、效用、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二、消费者均衡——效用最大化原则

?三、需求曲线的推导

?四、消费者剩余

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

消费欲望及其特点

问题导入:人为什么要工作 ?

人为什么要工作 → 取得收入→ 为什么要取得收入→ 消费→ 为什么要消费→生存/获得幸福(得到最大的满足) →效用

?幸福方程式

效用

幸福 = ------- (美国: 萨缪尔森提出)

欲望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www.61k.com]消费欲望是消费者从消费物品中求得满足的愿望。欲望是一种心理感觉,它是不足之感与―求足‖之感的统一。

叔本华的哲学:人生是痛苦的,因为人一生总是处在欲望和不能满足之间。

欲望的特点:

(1)欲望的无限性

(2)消费欲望的层次递进性

满足生理需要的欲望

满足安全需要的欲望

满足归属和爱的需要的欲望

满足尊重需要的欲望

满足自我实现需要的欲望

(3)欲望满足对象的可替代性

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偏好:是指消费者依靠自己的意愿对可消费的商品及其组合进行的排列顺序,它直接反映着消费者个人的兴趣和嗜好。

如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情人眼里出西施‖

消费者偏好分析的经济学意义

有助于厂商进行市场细分,确定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定位

一、效用、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1、基数效用论基本观点:

效用的大小向物体的轻重及长短一样,是可以用基数(1、2、3?-?-)来衡量并加总求和的,消费者可以说出从消费某种产品中得到的满足是多少效用单位。

采用的分析方法:边际效用分析法

2、效用的衡量指标

效用与效用的特点

效用(utility)是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效用的特点如下:

(1) 主观性是一种心理感觉,完全取决消费者本人的感觉。

例如,辣椒具有刺激胃口的客观

效用,对爱吃辣椒的人来说,不

怕辣甚至怕不辣,具有很高的主观

效用,但对怕吃辣椒的人来说,主

观效用却是负数,越辣越难受。

(2) 相对性(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例如:―渴时一杯胜甘露醉时添杯聊胜无‖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获得满足程度的高低主要通过总效用和边际效用这两个指标来衡量。[www.61k.com]

总效用(Total utility TU)是指消费一定量某种物品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 MU)是指对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MUx=ΔTU/ΔX

边际的含义是增量,指自变量增加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增加量.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之间的数量关系:

结论:当边际效用大于零时,总效用增加;当边际效用等于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小于零时,总效用减少。 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法则的若干特征

? 边际效用的大小,与欲望成正比;

? 边际效用的大小与欲望的强弱成正比;

? 边际效用的大小,与消费量的多少成反比;

?边际效用是特定时间内的效用,由于欲望具有再生性、反复性,边际效用也具有时间性; ? 边际效用是决定产品价值的主观标准。边际效用价值论认为,产品的需求价格,不取决于总效用,而是取决于边际效用。消费量少,边际效用高,需求价值高,消费量多,边际效用低,需求价值低,反则反之。

案例:

?1、水和钻石的悖论

?2、审美疲劳

?3、美国总统罗斯福连任三届后的感觉如同连吃三块三明治。

?4、从“春晚”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5、“珍珠翡翠白玉汤”

?6、信子裙和大岛茂的风衣

?7、收入应向穷人转移支付:同样的一元钱带给穷人的边际效用要大于富人。

?8、商品打折

?9、人们的旅游方式由城市转入乡村、由发达国家转入非洲等不发达国家

连任三届美国总统类似于吃三个面包的感觉

美国总统罗斯福连任三届后,曾有记者问他有何感想,总统一言不发,只是拿出一块三明治面包让记者吃,这位记者不明白总统的用意,又不便问,只好吃了。接着总统拿出第二块,记者还是勉强吃了。紧接着总统拿出第三块,记者为了不撑破肚皮,赶紧婉言谢绝。这时罗斯福总统微微一笑:?°现在你知道我连任三届总统的滋味了吧?±。这个故事揭示了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原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二、消费者均衡——效用最大化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1、消费者均衡实现的条件

?(1)消费者均衡实现的假设条件

?消费嗜好是既定的;

?消费者收入是既定的,每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物品的价格是既定的。[www.61k.com]

?(2)消费者均衡实现的条件

?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在收入和物品价格既定的情况下,做出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消费选择。 ?消费者均衡的原则是: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购买的各种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与为购买这些物品所支付的价格的比例相等,或者说每1单位货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都相等。用公式表示为: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Px·Qx + Py·Q y= M ……………… (1)

……………… (2)

上述(1)式是限制条件,(2)式是消费者均衡的条件。(λ——货币的边际效用)

四、消费者均衡

?即问即答:

在收入M一定的情况下,若出现

你会怎么做?

如果

?从均衡条件可分析:

2、消费者均衡举例:

设M=100元, PX=10元, PY=20元,消费者消费X与Y的边际效用、总效用如下表所示,问:

在什么条件下,才能使总效用达到最大?最大的总效用是多少?

解:根据已知条件可得到以下六种组合:

从表中可知,当QX=4,QY=3时,

符合PX·QX+PY·QY=M,且MUX/PX=UY/PY,

说明此时消费者的购买达到最大化。

TUMAX=(5+4+3+2)+(6+5+4)=29

消费者均衡的推广:由购买两种物品推广到购买多种物品.

?设各种物品的价格为:P1、 P2 ?-?-Pn ?购买量为:Q1,Q2 ,?-?-Qn

?各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为MU1,MU2,?-?-MUn

?但消费者收入还是M

? 则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可以写为: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P1Q1 + P2Q2 + ?-+Pn Qn =M?-?-(1)

五、消费者剩余及计算

1、消费者剩余的定义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愿意对某种商品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所支付的价格的差额。[www.61k.com]

2、消费者剩余的计算

消费者剩余计算表

?4、理解消费者剩余的概念要注意两个问题

?(1)消费者剩余并不是实际收入的增加,只是一种心理感觉.

?(2)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者剩余大. 因为消费者对这类物品的效用评价高,愿付出的价格也高,但这类商品的市场价格一般并不高.

–边际效用递减 → 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

?买的越多 → 边际效用越小→ 愿意支付的单位货币越少 → 价格越低 →需求曲线右下倾斜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需求定理

(为什么需求曲线和右下方倾斜)

?当P=10元时,消费者愿意买1个物品

?当P=5元时,消费者愿意买2个物品

?……

?把表格上价格和购买数量的关系,画在座标图上,可得该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

? 可以通过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来解释需求定理:

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是固定的,即每单位货币给他带来了效用都是相等的,那么,他对某物的愿意付出的价格就以该物品的边际效用为标准。其原因在于消费者对一物品的价格评价,取决于他对该物品的效用认可。如果这一物品的边际效用大,消费者愿付出的价格高,反之,结果相反。这样,消费者对某物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所以,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的根源在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第二节 序数效用论:

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一、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设

?二、无差异曲线

?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和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四、消费者的预算线

?五、消费者均衡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六、消费者均衡的变动

?七、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序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是为了弥补基数效用论的缺点而提出来的另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www.61k.com] 基本观点: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

例如,消费者消费了巧克力与唱片,他从中得到的效用是无法衡量,也无法加总求和的,更不能用基数来表示,但他可以比较从消费这两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效用。如果他认为消费l块巧克力所带来的效用大于消费唱片所带来的效用,那么就称一块巧克力的效用是第一,唱片的效用是第二。

序数效用论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一、无差异曲线 (indiference curve)

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设

1、假定消费者在心目中能给不同的商品(或商品组)按照偏好排列一个顺序。

2、假定消费者的偏好具有可传递性。

3、假定所有的商品都是“多比少好”。

一、无差异曲线 (indiference curve)

?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是指用来表示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也称等效用曲线。

两种商品消费数量组合示意表

无差异曲线特征

?(1)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且凸向原点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

???这就表明,在收入和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要得到相同的总效用,在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时,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两种商品不能同时增加或减少。

(2)同一个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代表相同的效用,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大;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小。

(3)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因为在交点上两条无差异曲线代表了相同的效用,与第二个特征相矛盾。

二、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和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1、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MRS)

2、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1)含义: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www.61k.com]

(2)原因:物以稀为贵,越是稀缺的物品,人们越是珍爱它,有时不惜一切代价。随着X商品的增加,它的边际效用在减少,而Y商品的减少,它的边际效用在增加。这样,每增加一定数量的X1商品,所能代替的Y商品的数量就越来越少,或者说,当分母不变时,分子在不断减少,从而分数值就在减少了。

(3)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几何意义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表示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决定了差异曲线的形状凸向原点。

(4)边际替代率与无差异曲线的形状

?边际替代率作为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就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形状。

?(a)如果 X 、Y 两种商品是完全替代性质的,则边际替代率不变,无差异曲线就是一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b)如果 X 、Y 两种商品是互补性质的,则边际替代率等于零,无差异曲线就是一条直角折线;

?(c)如果 X 、 Y 两种商品是是部分替代性质的,那么无差异曲线就是一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边际替代率和边际效用的关系

?序数效用论用边际替代率这一概念来取代基数效用论的边际效用概念。根据边际替代率和边际效用的定义,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之比等于它们的边际效用之比。

?所以:

三、消费者预算线(consumer budget lines)

?1、什么是消费者预算线——或称家庭预算线,又叫消费可能线,是一条表明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线。

?A点,全部买X,

无法买Y;

B点,全部买Y,

无法买X。

2、消费可能线的数学表达式

PX QX + PY QY = M

? 如M=60,Px=20,Py=10

组合方式 Qx Qy

A 3 0

2 2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1 4

B 0 6

3、图示:消费可能线点(线上一点、线外一点、线内一点的含义)

消费可能线AB的斜率是OB与OA之比。[www.61k.com]OB是全部收入M购买价格为Py的Y商品的数量,所以:

OA是全部收入M购买价格为Px的X商品的数量,所以:

这样,消费可能线AB的斜率就是:

4、收入变动对消费可能线的影响(PX、PY不变,M增加或减少)

5、价格变动对消费可能线的影响

(1)M不变,PY不变,PX增加或PX减少

(2)M不变,PX不变,PY增加或减少

四、消费者均衡

1、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进行分析,在什么情况下实现消费者均衡?

2、为什么只有在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

可能线的切点(E点)

上,才能实现消费

者均衡?

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1)把钱花光,买到商品的最大数量。

?(2)在钱花光的情况下,追求最大的满足。

? 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

点,在这个切点上,就

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在这一点上消费可能线的斜率

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相等.

(效用最大化)。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相切时,商品的组合(M,N),是消费者在既定支出水平上(AB)

所能实现的最大化效用(I2)。(www.61k.com)

?如果I与AB两条曲线相交(C,D),

则是以较多的钱实现

较低的满足程度,

I1<I2,浪费了。

I3>I2,但无法实现。

?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

商品的价格之比,

(3)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率,即:

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与边际效用分析法的比较

?应该指出的是,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与边际效用分析法对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分析是完全相

同的.

根据边际效用分析,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 该式子也可以写成:

(1)

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是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且之点,即在这一

点上消费可能线的斜率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相等.

从图上看,消费可能线AB的斜率是OB与OA之比。OB是全部收入M购买价格

为Py的Y商品的数量,所以:

OA是全部收入M购买价格为Px的X商品的数量,所以:

这样,消费可能线AB的斜率就是: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就是以X商品替Y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XY.所以,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又可以写为:

?( )

?于是可以得出,消费者均衡条件是: (2)

?式(1)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得出的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式(2)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得出的消

费者均衡的条件。这两个条件是完全相同的。

五、 消费者均衡的变动

?一、收入—消费曲线

?二、价格—消费曲线

二、收入消费曲线

低档品

?恩格尔曲线:根据恩格尔定律,可以得到恩格尔曲线。它表示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对某商

品的需求量。图a表示正常商品,图b表示由正常品转入劣等品的情形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一、价格—消费曲线

价格消费曲线:表示的是在消费者收入水平和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时,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两种商品购买量组合变化的轨迹。(www.61k.com)

2、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另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在保持原来的效用水平的情况下,增加降价商品的购买量以代替价格相对上涨商品的现象。在图上表现为均衡点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移动。

收入效应: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在图上表现为均衡点向更高水平的无差异曲线的移动 。

总效应:某商品价格变化的总效应是,当消费者从一个均衡点移动到另一个均衡点时该商品需求量的总变动。

吉芬商品的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X1X3 +(–X2X3)= –X2X1

3、正常商品、低档商品、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析

?1.对正常商品而言,商品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都使得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正常商品的替代效应为正,收入效应也为正。

? 2.对于低档商品而言,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使商品需求量增加,但收入效应却使得商品需求量下降。低档商品的替代效应为正,收入效应为负。

?3.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析

?如果为负的收入效应的绝对值大于替代效应,使得需求量随价格上升而上升,则该商品为吉芬商品。

?吉芬商品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为正,收入效应为负,并且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使得需求量随价格上升而上升。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第四节 消费者行为对企业决策的启示

?一、企业在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时,首先要考虑商品的销售能给消费者带来多大效用。效用是一种心理感觉,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而消费者的偏好首先取决于消费时尚。广告对消费时尚有一定的影响,一种成功的广告会引导着一种新的消费时尚,左右消费者的偏好。这正是企业要做广告的原因之一。

?二、不同的消费群体,由于其收人与社会地位不同,个人立场和伦理道德观的不同,对产品的偏好也不同。所以,企业在开发产品时要定位于某一群体消费者,根据特定群体的爱好来开发产品这就是市场营销中所说的产品市场细分与市场定位。

?三、一种产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如果一种产品仅仅是数量增加,它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就在递减,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就低了。因此,企业要不断创新,生产的产品要多样化。

案例1:消费者偏好的变化:推陈出新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非洲人首先提出依靠旅游业摆脱极端贫困的概念。[www.61k.com]在这 ?种观念的引导下,他们在肯尼亚、南非和其他非洲国家的海滩上建起了许多旅馆,来自德 ?国和意大利的包机一度蜂拥而至。想看狮子也想吃泡菜和享受其他国家的舒适环境的游客 ?纷纷涌入过度拥挤的游乐园,或躺在刻意模仿地中海的海滨度假胜地上晒太阳。 ?

如今,一种新的旅行方式开始风行全球,聪明的旅客不再追求更逼真的模仿效果(如在灌木丛中骑马等),相反,德国年轻正热衷于在南非东部荒无人烟的海岸上策马疾驰,在亚热带植物丛生的山林中披荆斩棘。在很多方面,这种推陈出新的度假方式代表着未来的全球旅游业——一个面临急剧增长和巨变的行业。

虽然全球经济下滑和―9·lI‖恐怖袭击事件使2001年的旅游业收入自1982年以来首次下降,但这种不利影响远小于很多人的担心。长期趋势(包括全球财富增加、交通运输技术提高、国际领空自由化、机票价格下降和因特网在旅游业上的应用)将使全球旅游业的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随着亚洲国家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来自亚洲地区,尤其是来自中国的游客数量将急剧增加。将来的游客希望体验不同的游览经历。虽然阳光与海边型旅游仍占主导地位,但空间过于拥挤和时间紧迫意味着传统的两周海滨度假将越来越不受欢迎,永远工作第一的美国人和越来越多的欧洲人,将日益倾向于时间较短但更为多样化的旅游方式,这将使探险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温泉旅游和运动旅游在前所未有的广泛地域内(比如中国、马尔代夫、博茨瓦纳和瓦努阿图)急剧增长。真实性是新的口号,富裕的西方游客正在寻求更新奇、更个性化的游览方式.这是个好消息,尤其考虑到近年来,很多全球最热门的旅游胜地已不堪承受大众旅游和商务旅游的压力而濒临崩溃的边缘。有关专家说,在今后20年内,旅游业将根据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来定义。

[案例评析]

?从表面来看,消费者的偏好属于消费者个人的主观心理活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 ?是,我们却可以通过消费者的外在消费行为来推断消费者的偏好。在本例中,消费者对旅 ?游项目的选择是随着时间的不同而不同的,这就折射出消费者的偏好在不断地变化。对于 ?旅游公司来说,只有抓住旅游者偏好的变化趋势,不断地推出满足旅游者需求的新项目, ?才能赢得旅游者的青睐。消费者行为理论就是要研究消费者偏好的几个经济含义,探讨消 ?费者偏好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资料来源:美国《新闻周刊》2002年7月22日(转引自:张卫东.微观经济学,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旅游方式的变化

?在湘西,沈从文故居、虹桥、沱江、杨家祠堂等古城区景点到处人头攒动,前往奇梁洞品尝2008奥运庆功酒和南长城感受战争文化的游客络绎不绝。岳阳各旅游区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成为最大的亮点,特别是原始生态旅游和城市周边―农家乐‖―渔家乐‖旅游势头正旺。在平江石牛古寨,各地游客们被原生态的景观所深深吸引,流连忘返;在君山区的团湖,游客们纷纷吃农家饭,尝莲藕、团湖鲫等团湖特产,感受中国最大的荷花基地的独特韵味。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怀化夜郎寨景区推出的“来夜郎当回王”的极具当地民族特色的活动吸引了许多来自长沙、贵州等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www.61k.com)高椅古村围绕“2007中国和谐城乡游”这一主题,精心筹备了拦门酒、山歌对唱、三道茶、摆手舞、抢亲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节目,为本地游客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气氛。

走玩湘西——中国南方的一块神秘净土

在湖南西部边陲,镶嵌着一片古老神奇的土地,她有一个亮丽的名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里,山水风光奇特,民族风情浓郁,历史文化丰厚。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中国南方长城、黄丝桥古城、华夏洞王奇梁洞、"天下第一漂"永顺猛洞河、千年古镇王村、国家自然保护区小溪、土司王朝八百年故都老司城、吉首德夯苗族民俗文化村、"中南第一大峡谷"古丈坐龙溪、龙山里耶战国古城址和皮渡河、花垣古苗河和边城茶峒、保靖酉溪园、泸溪沅水风光带等。

走玩湘西——中国南方的一块神秘净土

杭州:

?“上山下乡”引领假日时尚,乡村游和休闲游持续闹猛

?今年“十一”黄金周,以亲近自然、体验农村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更加火热,成为富阳游的一大特色。去东洲白鹤摘柿子,品农家菜,成为市民的最佳选择。今年火柿节开幕后,以家庭为主的自驾游非常火爆,外地旅游小团队、自驾游客更不在少数,在白鹤村北江钓钓鱼,去桔园摘桔子,摘柿子,累了,在树丛下的吊床上小憩,或悠闲地荡荡秋千,还有各色的农家土菜尝个够,这些够土的农家活动,让游客们流连忘返。白鹤村相关负责人说。白鹤村火柿节已办了二届,名气响了,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据初步统计,杭州游客占了60%,15家农家餐馆家家爆满,有三分之二的餐馆每餐都要翻桌,其中三味农庄、富春大家园等餐馆一餐要做三四十桌。仅10月1日那天,白鹤村就接待了近1万人次的自驾游游客。此外,一些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点也深厚众多游客和市民的青睐,云森生态园、永安高山农庄、天地农庄等,涌进了大批的休闲观光客。

?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第四章

生产理论与成本理论

学习目标

第四章 生产理论与成本理论

?厂商理论的基本命题是:生产者用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产量.

?它包括两部分内容:

(1) 从实物角度分析生产要素投入量和产出量之间的物质技术关系,称作生产理论;

(2)从价值及货币形态角度分析对应产量变动所消耗的一定数量的生产要素的变动情况,称作成本理论.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第四章 生产理论与成本理论

第一节 生产理论

第二节 成本理论

第三节 收益

第一节 生产理论

一、厂商组织

二、生产函数

三、短期和长期

一、生产和生产函数

?1、企业的含义及类型

?厂商或企业[Firm]: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从事商品生产或服务的单个经济决策单位。(www.61k.com]按所有者的多少和所负责任的大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组织形式:

(1) 个人企业:单个人独资经营的厂商组织 。

(2)合伙制企业:两人以上合资经营的厂商 。

(3)公司制企业:按公司法建立和经营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厂商组织 。

三种企业组织形式的比较

?生产者行为准则——

?运用有限的资本,

?通过 生产经营活动

?以取得最大的利润。

2.生产和生产要素

生产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产品的行为。

利润=总收入(产出量与其价格之积)-总成本(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与其价格之积) 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即劳动、资本、土地与企业家才能。

3、短期和长期

(1)短期和长期。

经济学中,短期和长期的划分并非按照具体的时间长短,而是以生产者能否变动全部的要素投入数量作为标准。

短期(shout run)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投入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投入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长期(long run)指生产者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对生产进行调整的时间周期。

(2)不变投入和可变投入。在短期和长期划分的基础上,相应地把投入要素分为不变投入和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可变投入。(www.61k.com)

不变投入又称为固定投入,是指在所考察的时期内其数量不能改变的投入要素。不管产量如何变动,不变投入的数量都是固定的。

例如厂房、机器设备、土地等。

可变投入是指在所考察的时期内其数量可以改变的投入要素。如当产量变化时,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直接生产工人、原材料、燃料等。

4、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

(1) 什么是什产函数?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以Q代表总产量,L、K、N、E分别代表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则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Q=f(L、K、N、E)

在分析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时,一般地,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是既定的,企业家才能难以估算。因此,生产函数又可以简化为:

Q=f(L、K)

它表明,在一定技术水平下,生产Q的产量,需要一定数量劳动与资本的组合。同样地,在劳动与资本的数量与组合为已知时,也就可以推算出最大的产量。

(2)短期生产函数和长期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 (一种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

Q=f(L、K0)

Q=f(L0、K)

长期生产函数(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Q=f(L、K)

长期生产函数的主要问题是调整生产规模已达到产量最大和成本最低。

生产函数

二、短期生产函数

?(一)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

?(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

(一)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1、定义:

?总产量(Total Product,TPL):指与一定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 公式:TPL=f(L)

(2) 平均产量(Average Product,APL ):是指平均每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生产的产量。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公式:

(3)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MP):是指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总产量。[www.61k.com]

公式:

?根据以上的定义和公式,可以看出,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随劳动要素投入量的变动而变动。

?在短期生产函数中,产量与可变要素投入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可以用下面的案例及表来说明: 案例

? 用3台机床加工转盘,开始只用1名工人,由于既要操作机床,又要作必要的辅助工作,使机床效率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日产量只有6件。当增加一个工人后,有1人做辅助工作,另外1人能够把大部分时间放在操作机床上,日产量增加至17件,人均8.5件,边际产量为11件。再增加1个工人后,就能够2人操作2台机床,另外1人做辅助工作,日产量增加到31件,人均10.3件,边际产量为14件,再增加1个工人,就能够3人操作3台机床,充分发挥了3台设备的效率,日产量增加到46件,人均11.5件,边际产量15件,总产量以递增的速度增加。当增加到5人时,由于第5人没有具体的分工,看哪个环节紧张就到哪儿帮忙,总产量虽然增加至60件,但边际产量却下降了。当增加到第6个人时,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相等,平均产量达到最大,总厂量继续上升。此后,随着劳动力不断增加,不但剩余时间越来越多,而且因为工人互相干扰,废品率也上升,结果平均产量不断下降,边际产量下降更快。直到总劳动力为9人时,总产量达到最大,边际产量降为0,总产量以递减的速度增加。当继续增加劳动力,便出现人浮于事、互相扯皮的现象,废品率进一步增加,导致边际产量为负,平均产量继续下降,总产量也开始下降。

MP、AP和 TP的关系

当MP=0时 , TP达到最大值[证明]

?一阶条件

?TP = f(L), MP=

? 令 = 0 ,即MP=0 。

?∴当MP=0时,TPL达到极值。

?二阶条件:

? =

?∵边际产量递减, ∴ < 0

?∴当MP=0时,TP达到极大值。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当MP=AP时 , AP达到最大值[证明]

一阶条件:

TP = f(L), AP= , MP=

令 =0,

= = = =0 即:MP—AP=0 MP=AP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当MP=AP时,AP达到极值。(www.61k.com)

二阶条件:

∵在极值点:MP=AP;L>0;边际产量递减。

∴当MP=AP时 , AP达到极大值。

(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

1、含义: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的减少。

这一规律是前述消费选择理论中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在生产理论中的应用,或其转化形态。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原因

?开始时,由于可变要素投入量小于最佳配合比例所需数量,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越来越接近最佳配合比例。

?边际产量是呈递增的趋势。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3阶段

(三)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

?第一个阶段, (MP>AP阶段)平均产出递增,生产规模效益的表现;

一种生产要素(劳动)的合理投入区域

?生产的三个阶段及生产的合理区域在图4-1中,以AP曲线的最高点为界,及以MP=0为界,将要素投入量L的范围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MPL>APL,即APL呈递增的阶段。总产量增加。

?第二阶段: APL > MPL >0,即APL呈递减的阶段。总产量增加。

?第三阶段: MPL <0时,TPL呈递减的阶段。

一种生产要素(劳动)的合理投入区域

?第Ⅰ阶段,产量曲线的特征为:劳动的平均产量始终是上升的,且达到最大值;劳动的边际产量上升达最大值,然后,开始下降,且劳动的边际产量始终大于劳动的平均产量;劳动的总产量始终是增加的.

?这说明:在这一阶段,不变要素资本的投入量相对过多,生产者增加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是有利的.或者说,生产者只要增加可变要素的劳动的投入量,就可以较大幅度地增加总产量.因此,任何理性的生产者都不会在这一阶段停止生产,而是连续增加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以增加总产量,并将生产扩大到第Ⅱ阶段.

?第Ⅱ阶段:可变生产要素的平均产量下降,边际产量呈下降至零之时,但仍为正值;总产量仍在增加,并达到最大值。此时,生产者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是还有利的。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第Ⅲ阶段: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转为负值,总产量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而下降。(www.61k.com]从图形中可以看出:生产者减少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才是有利的。

?由此可见,任何理性的生产者既不会将生产停留在第Ⅰ阶段,也不会将生产扩张到第Ⅲ阶段,所以,生产只能在第Ⅱ阶段进行.

? 在生产的第Ⅱ阶段,生产者可以得到由第Ⅰ阶段增加可变要素投入所带来的全部好处,又可以避免将可变要素投入增加到第Ⅲ阶段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第Ⅱ阶段是生产者进行短期生产的决策区.

?在第Ⅱ阶段的起点处,劳动的平均产量曲线和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相交,即劳动的平均产量达最高点.在第Ⅱ阶段的终点处,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与水平轴相交,即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零.

案例:三季稻不如两季稻

?1958年―大跃进‖是一个不讲理性的年代,时髦的口号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于是一些地方把传统的两季稻改为三季稻。结果总产量反而减少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是因为违背了一个最基本的经济规律: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 两季稻是农民长期生产经验的总结,它行之有效,说明在传统农业技术下,固定生产要素已经得到了充分利用。改为三季稻之后,土地过度利用引起肥力下降,设备、肥料、水利资源等由两次使用改为三次使用,每次使用的数量不足。这样,三季稻的总产量就低于两季稻了。群众总结的经验是―三三见九,不如二五一十‖。

三、长期生产函数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一)等产量线

(二)边际技术替代率

(三)等成本线

(四)最优要素组合

(五)生产的规模报酬

三、长期生产函数

?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一)等产量线 Isoquant Curve

1、等产量线的概念

等产量线: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即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

(2)等产量线的特征:

?第一,等产量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且凸向原点的曲线,斜率为负。表明:实现同样产量,增加一种要素,必须减少另一种要素。

?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同一条等产量线代表相同的产量,不同的等产量线代表不同的产量水平。

?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会相交。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资本与劳动配合使用的等产量表

(二)边际技术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MRTS)

含义:在保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的投入量而必须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www.61k.com]

边际技术替代率可表示为

两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

? 在保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量必须等于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所导致的总产量的减少量。即:

2、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含义: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越来越少,这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所以,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的主要原因: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都要求各要素投入之间有适当的比例,这意味着要素之间的替代是有限的。

(三)等成本线(Isocost Curve)

?含义:等成本线又称企业预算线,它是一条表明在生产者的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四)最优要素组合

?假定技术条件和两种要素的价格都不变:

? 如果总产量已定,成本最低的组合方式利润最大;

? 如果总成本已定,产量最高的组合方式利润最大。

最大产量组合

最优要素组合的几何解释

产量最大组合条件的解释

?成本既定: ?

?当 时:

?增 L 减 K, K 减L,TP减。

?当 时:

?增 L 减 K,TP减;增 K减 L,

?当 时: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变动投入组合方式 TP只会减不会增。[www.61k.com)

成本最小组合条件的解释

?产量既定:

?当 时:

?增 L 减 K, K 减L,TC增。

?当 时:

?增 L 减 K,TC增;增 K减 L,

?当 时:

?变动投入组合方式 TC只会增不会减。

五、生产的规模报酬

五、生产的规模报酬

规模收益指当所有投入同比例增加时,总产量的反应程度。规模收益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规模收益不变:表示所有投入的增加导致产出同样比例的增加。

2、规模报酬递增:发生在所有投入的增加导致产出水平以更大比例增加的时候

3、规模收益递减:发生在所有投入的均衡增加导致总产出以较小比例增加的时候。

(1)规模报酬递增 (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产量增加的比例>规模(要素)增加的比例。

(2)规模报酬不变

?产量增加比例=规模(要素)增加的比例。

(3)规模报酬递减

?产量增加比例<规模(要素)增加比例。

(3)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

①有规模可以降低成本.

一汽与丰田同为15万职工,一汽的产量是40万辆,而丰田则是500万辆,规模差距决定了成本的差距。随着规模的扩大,有形成本会降低,无形成本也会降低,如学习曲线下移。 ? 随着产出的增加,单位产品的成本会逐步降低。如轿车在年产10万辆的基础上,产量每增加10%,单车成本可以降低15%左右。这种生产成本随产品产量增加而降低的现象就是规模经济,或称递增的规模效益。

我国实施成本领先战略较为成功的企业有格兰仕集团、长虹集团、莲花味精集团和邯郸钢铁集团。其中格兰仕成为我国总成本领先战略的成功典范。

②使用更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③规模采购和规模销售。如麦当劳的经营。

④可以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

(4)规模不经济产生的原因

如果企业规模过小,达不到企业所属行业要求的最低规模,或规模扩大超过了一定限度,产品产量的增加幅度小于生产规模扩大的幅度,甚至产品产量绝对减少,这两种现象都称之为规模不经济。

规模不经济案例

?一位前通用公司的总裁对通用公司的雪佛莱分公司作了如下评论:雪佛莱是如此的一个庞然大物。以致于你拧一下它的尾巴,另一头几个月也毫无动静。它实在太大了,根本无法真正管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理它。(www.61k.com]可见通用公司的巨大规模成了一种负担;这个企业比福特大三分之一,比克莱斯勒大四倍,比丰田和尼桑加起来还大。与这些国内竞争对手相比,通用公司的成本劣势相当大,长期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尽管在现代化设备上投资了上百亿美元,但生产率仍是行业中最低的,单位成本则是最高的。为减少规模不经济,通用公司采取了许多的措施。它与国外较小的竞争对手,如丰田公司建立起合资企业,组建独立的Saturn公司,并给予其五个汽车产品部门(雪佛莱、别克、Pontiac、Oldsmobile、卡迪拉克)在款式、发动机和营销上的更大自主权,以减少决策过程中的管理审批程序。最后,它通过重组成立了小型车集团、中型车集团和高档车集团,试图以此削减成本并更快将新车型引入市场。

5、企业在什么时候能实现适度规模呢?

?适度规模:使两种要素的增加、即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

案例:王永庆的成功之路—规模经济

?台塑集团老板王永庆被称为?°主宰台湾的第一大企业家?±,?°华人经营之神?±。作为全球最杰出的企业家之一的王永庆,在国际上可谓家喻户晓。 1954年3月,他以50万美元的自有资金起步,在台湾登记设立?°台湾塑料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不足五十年时间内,创造了惊人的?°台塑?±神话,从而成为台湾极具影响力的人物,被誉为中国经营之神。

?王永庆的事业是从台塑生产塑胶粒PVC 开始的。

?在王永庆之前,台塑月产塑胶粉仅100吨,在台湾仅销售20吨,成本高,价格降不下来,市场被日本抢去。

?王永庆接手后,尽管100吨还卖不出去,但仍要实现平均成本最低的适度规模,实现低成本和低价格。

?1960年台塑达到月产1200吨,实现世界水平的平均成本最低,加上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同时努力降低销售成本,加强内部管理,与国外合作等措施获得成功。王永庆扩大产量、降低成本的做法正是经济学中的规模经济原理。

规模经济一例

—韩国的汽车

?上世纪60年代末韩国汽车工业起步时,国内基本没有需求,但它们的汽车厂一投资建设就是大规模的,所以生产的汽车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到80年代继日本之后打入美国市场,现在已经成为汽车大国。

?中国的汽车厂很少有达到经济规模的,因此成本居高不下。

马胜利的失利

?1984年,马胜利竞争上岗,担任石家庄造纸厂厂长,凭借出色的经营管理才干,将一个亏损企业变成赢利企业。他在当时采取的很多改革举措为人称道。作为有成就的企业家,名声迅速远扬,成为当时企业改革和企业经营中的明星级人物。生产经营上的初步成功和媒体的大肆宣扬使马胜利的胃口和目标越来越大,后来竟在一年之内先后承包全国9个省市的36个造纸企业(27家为亏损)。

?由于经营管理水平并没有得到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提高,管理上的混乱越来越严重,以致到后来在诸多方面出现了管理失控。企业规模大了,但合格的产品生产规模并没有相应的扩大。企业的平均成本迅速上升。最后,企业走向全面亏损,包括马胜利起家的石家庄造纸厂页不能幸免。马胜利在1994年最终退出经营管理的舞台。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第二节 成本理论

?一、成本的含义及分类

?二、短期成本分析

?三、长期成本分析

一、成本的含义及分类

1.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

?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www.61k.com](包括工资、地租、利息和企业家才能)

?会计成本(accounting cost)(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按市场价格直接支付的一切费用,这些费用一般均可以通过会计账目反映出来。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生产者利用一定的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在其他可能的用途中所能够获得的最大收入。

2、显成本和隐成本

?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由于这些成本在账目上一目了然,所以称为显成本.

?隐含成本:是指厂商使用自己提供的资源所应该支付的费用。(折旧费、利息、企业所有者薪金)。

?厂商从事一项经济活动不仅要能够弥补显成本,而且还要能够弥补隐成本。

?真实成本(生产成本)=显成本+隐成本

机会成本

二、短期成本分析

?(一)短期成本的构成

?(二)短期成本的特征

?(三)短期成本函数与短期生产函数

(一)短期成本的构成

1、总成本( TC):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耗费的全部成本,其中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

2、固定成本(FC— Fixed Cost)是指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不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如厂房和设备的折旧、管理人员的工资等,这种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是固定不变的。

3、可变成本(VC— Variable Cost)是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的产品对可变生产要素支付的总成本,如原料、燃料的支出和工人工资,变动成本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

4、边际成本 :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总成本。

(2) 短期总成本曲线:

曲线的特征:

?FC是一常数,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表示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VC曲线是一条从原点出发且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www.61k.com)

?———表示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先以递减的速率增加,后以递增的速率增加。 ?STC曲线的形状与TVC曲线相同,向右上方倾斜。与VC曲线之间的距离即是FC。

短期总成本曲线——变动规律

5、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

?AC(AC—Average Cost ): 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支付的成本。 AC = TC/Q ?AC分为短期平均固定成本和短期平均可变成本。

? AC = AFC + AVC

?平均固定成本(AFC—Average Fixed Cost) 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固定成本。

? AFC =TFC / Q

?平均变动成本(AVC—Average Variable Cost)是指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

? AVC = TVC / Q

(二)短期成本的特征

AFC=FC/Q

?AFC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不断降低。因为,一定数量的固定成本分摊到越来越大的产量上,AFC的值就越来越小。

?AVC=VC/Q

?平均可变成本AVC变动的规律是,起初随着产量的增加,生产要素的效率逐渐得到发挥,因此平均可变成本减少;但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平均可变成本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而增加。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

?SAC=AFC+AVC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

?MC的变化规律

短期边际成本的变动取决于可变成本,因为所增加的成本只是可变成本,它的变动规律是:开始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2、 MC 与TC、VC、AVC曲线之间的关系

① MC曲线和AVC曲线、AC曲线都是?°U?±型的。

②AC曲线和MC曲线的关系 :

U型的AC曲线和MC曲线相交于AC曲线的最低点。相交前MC小于AC, 相交后MC大于AC, 在交点MC等于AC. 且不管是上升还是下降,MC的变动均快于AC的变动。 ③ AVC曲线和MC曲线的关系

U型的AVC曲线和MC曲线相交于AVC曲线的最低点。相交前MC小于AVC, 相交后MC大于AVC, 在交点MC等于AVC. 且不管是上升还是下降,MC的变动均快于AVC的变动。

MC曲线先穿过AVC曲线的最低点、 后穿过AC曲线的最低点。

④AVC曲线最低点对应的产量小于AC曲线最低点对应的产量,且随产量的增加,AC曲线与AVC曲线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三)短期成本函数与短期生产函数

1、总成本、总变动成本与总产量:

总产量先以递增的速度增加,然后以递减的速度增加;TC和TVC先以递减的速度增加,后以递增的速度增加。[www.61k.com)

2、平均成本、平均变动成本与平均产量:

APL 先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下降,AC、AVC则都先下降,到最高点后再上升, APL 达到最高点时,AVC达到最低点。

3、边际成本与边际产量

边际产量先上升,到达最高点,然后下降,相交于APL 曲线最高点。边际成本先下降,到达最低点,然后上升,先后与平均变动成本及平均成本最低点相交。边际产量到最高点时,边际成本达到最低点。

三、长期成本分析

?1、长期总成本:指厂商在长期生产特定产量所花费的成本总量。

?长期总成本曲线:是STC曲线的包络线。它从短期总成本曲线的下方包络众多短期总成本曲线 。

? LTC曲线的特征:是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随着产量的增加, LTC曲线先递减的增加,后递增的增加。(原因:规模报酬的作用。)

2、长期平均成本(LAC ——Long- Run Average Cost)

?(1)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构成

?LAC曲线是无数条SAC曲线的包络线。表示厂商在长期内在每一产量水平上可以实现的最小的平均成本。

?LAC曲线并不是由许多SAC曲线的最低点组成的。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三条短期成本曲线分别表示不同生产规模上平均成本的变化情况,越是往右,代表生产规模越大,每条SAC与LAC不相交但相切,并且只有一个切点,从而形成一条包络曲线。 ?之所以这样,就是为求降低成本而选择生产规模的结果。

?(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特征

?LAC曲线是先降后升的U型曲线,与SAC曲线相似,但二者的原因是不同的。 ?LAC曲线呈U型的原因是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造成的;而SAC曲线呈先降后升的U型的原因是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

?二者的形状也有区别,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无论在下降时还是上升时都比较平坦,这说明在长期中平均成本无论是减少还是增加都变动较慢。这是由于在长期中全部生产要素可以随时调整,从规模收益递增到规模收益递减有一个较长的规模收益不变阶段,而在短期中,规模收益不变阶段很短,甚至没有。

3、长期边际成本(LMC ——Long- Run Marginal Cost

?LMC是指在长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

?(1)LMC曲线的呈U型,

?(2)LMC和LAC的关系,同SMC和SAC的曲线的关系 是一样的。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当LMC小于LAC时, LAC曲线处于下降阶段;

?当LMC大于LAC时, LAC曲线处于上升阶段;

?当LMC等于LAC时, LAC曲线达到最低点。(www.61k.com)

第二节 收益

?一、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二、成本、收益与利润

?三、利润最大化原则

一、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总收益:TR=P×Q

?平均收益:AR=TR/Q

?边际收益:MR=ΔTR/ΔQ

二、成本、收益与利润

?会计利润、正常利润和经济利润

?经济利润:是指厂商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厂商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就是最大的经济利润。经济利润也被成为超额利润。

?正常利润:是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的支付。(是隐成本的一种组成部分) ?会计利润:即企业的总收益减去企业的显成本(会计成本)。

公式: 经济利润=收益—经济成本

=总收益—(显成本+隐成本)

=总收益—显成本—隐成本

=会计利润—隐成本

=会计利润—正常利润=超额利润

?利润(Profit)——是企业的经济利润

三、利润最大化原则

?MR=MC

为什么在MR=MC时能实现最大化??a?a用反证法

(1)若MR>MC →增加产量能增加利润 →说明没有达到利润最大化

(2)若MR<MC→增加产量会减少利润,减少产量能增中利润→说明也没有达到利润最大化

(3)MR>MC,MR<MC,厂商都会调整产量以实现更大利润,只有在MR=MC时,厂商不会调整产量,表明已经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

第二节 财政政策

第三节 货币政策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

?二、宏观经济政策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

?1.促进经济增长

?2.实现充分就业

?3.维持物价稳定

?4.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二、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的两大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第二节 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的含义

?财政政策:是政府根据所确定的宏观经济目标,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变动调节社会需求,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与结果的基本准侧和措施的总和。(www.61k.com)

财政政策的目标:实现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维持物价稳定、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财政政策手段:税收、公债、政府购买、转移支付。

2、 财政政策的工具

三、财政政策的应用

财政政策调节的对象——主要是总需求.

运用的原则——―逆风向行事‖:

当经济处于萧条状态时,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要通过扩张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实现经济的回升和充分就业。

财政政策的分类:根据财政收支活动对社会经济的效应,财政政策分为: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减少税收、增加公共支出的方式来增加社会总需求。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增加税收、减少公共支出的方式来抑制社会总需求。 ?中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的财政活动对社会总需求没有影响,既不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产生紧缩效应。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与减税。

? 政府公共工程支出与购买的增加有利于刺激私人投资,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增加个人消费,这样就会刺激总需求。

?减少个人所得税(主要是降低税率),可以使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从而消费增加;减少公司所得税可以使公司收入增加,从而投资增加,这样也会刺激总需求。

1998年之后,我国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一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当经济进入繁荣状态时,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则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抑制总需求,以实现物价的稳定。[www.61k.com]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支出与增税。

政府公共工程支出与购买的减少有利于抑制投资,转移支付的减少可以减少个人消费,这样就压抑了总需求。

增加个人所得税(主要是提高税率)可以使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减少;增加公司所得税可以使公司收入减少,从而投资减少,这样也会压抑总需求。

我国在1993年之后,为了实现宏观经济的“软着陆”所实施的“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就是一种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国家发改委详解―4万亿‖投资构成

?“4万亿”投资的具体构成是,近一半投资将用于铁路、公路、机场和城乡电网建设,总额1.8万亿元;用于地震重灾区的恢复重建投资1万亿元;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3700亿元;生态环境3500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2800亿元,自主创新结构调整1600亿元,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事业400亿元。

国家发改委详解―4万亿‖投资构成

政府的减税政策

1、从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税转型,将减轻企业负担1000多亿.(增值税转型改革,由生产型增值税转为国际上通用的消费型增值税。)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推出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 增值税制的一大优点是能够避免生产专业化过程中的重复征税问题。根据对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税金扣除方式的不同,增值税制分为生产型、收入型和消费型三种类型。生产型不允许扣除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的已征增值税,税基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税基最大,但重复征税也最严重。收入型允许扣除固定资产当期折旧所含的增值税,税基相当于国民收入,税基其次。消费型允许一次性扣除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的增值税,税基相当于最终消费,税基最小,但消除重复征税也最彻底。在目前世界上140多个实行增值税的国家中,绝大多数国家实行的是消费型增值税。

第三节

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的含义及特点

1、货币政策(又称金融政策):是指通过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通过利息率的升降来间接影响投资和消费,实现宏观政策目标。

运用货币政策调节总需求,同样要坚持“逆风向行事”的原则:经济低迷时,中央银行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通过扩大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以及降低利率,带动总需求的增长;而在经济繁荣尤其是通货膨胀严重时,中央银行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通过紧缩银根来抑制总需求。

三、货币政策的工具

(1)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 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机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构的准备金,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以达到扩张或收缩信用调节货币供应量的目标。[www.61k.com)

中央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从而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和利率的变化,最终影响产出和就业水平。

买进政府债券实际上就是发行货币,从而增加货币供应量;迈出政府债券实际上就是回笼货币,从而减少货币供应量.

公开市场业务是一种灵活而有效地调节货币量,进而影响利息率的工具,因此,它成为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2)调整再贴现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的办法,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的市场供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

贴现政策是贴现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的方式.当商业银行资金不足时,可以用客户借款时提供的票据到中央银行要求再贴现.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进行这种贴现是8所负的利息率就成为贴现率.

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得到更多的资金,这样就可以增加它对客户的放款,放款的增加又可以通过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增加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降低利息率.

相反,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使商业银行资金短缺,这样就不得不减少对客户的伐木案或收回贷款,贷款的减少也可以通过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提高利息率.此外,贴现率作为官方利息率,它的变动也会影响到一般利息率水平,使一般利息率与之同方向变动.

(3)调整准备率:

准备金是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它包括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变动准备率则可以通过对准备金的影响来调节货币供给量。

假定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正好达到了法定要求,这是,中央银行降低准备率就会使商业银行产生超额准备金,这部分超额准备金可以作为贷款放出,从而又通过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息率.

相反,中央银行提高准备率就会使商业银行原有的准备金低于法定要求,于是商业银行不得不收回贷款,从而又通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

除此之外,还有道义劝告(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指导),利息率上限,控制分期付款与抵押贷款条件等调节工具.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个百分点 冻结资金近4千亿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1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将冻结金融机构3942亿元资金。

根据央行金融数据显示,2007年10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9.42万亿元。此次央行决定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将因此被冻结近4000亿资金。央行此举意在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加大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的力度。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通过货币供给(M)的增减影响利率(R), 利率的变化则通过资本边际效率的影响使投资(I)以乘数方式增减,而投资的增减会进一步影响总支出(E)和总收入(Y),即M—R—I—E—Y,其中关键性因素是利率。[www.61k.com]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供给——利率——投资——总需求——国民收入。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3)松紧搭配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IS—LM模型

?IS—LM模型是说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是国民收入与利息决定的模型。 ?在IS—LM模型中,可以显示储蓄(S)、投资(I)、货币需求(L)与供给(M)如何影响国民收入和利息率(Y和))。

?利用IS—LM模型和可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所以, IS—LM模型是宏观经济分析的核心。

IS曲线

?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的曲线,当S(Y)=I(I)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IS曲线上任一点,S=I,即总供给总需求相等,它表明,利息率高则国民收入低,利息率低则国民收入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利息率与投资呈反方向变化。如图:

LM曲线:当货币市场实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必然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既M=L1(Y)+L2(i), i?,L2 ?, L1? ,Y ?,也就是当M不变,且M=L时, i?, Y ?。 IS—LM模型及运用

? 把IS曲线与LM曲线放在一个图上就可以得出两个市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息率的决定。如下图,两条曲线相交的交点,是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点,此时I=S=L=M,这是决定了均衡的利息率水平为iE,均衡的国民收入为YE.

?总需求的变动引起利息率和国民收入的同方向移动;货币量的变动引起LM曲线的移动,从而引起利息率方方向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LM1

第六章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生产要素分配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一、生产要素市场的特点

1、需求与供给者换位: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厂商的需求,而产品的需求是消费者的需求。

2、厂商对于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的需求(引致需求)。即是说,是由于对产品的需求而引起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厂商之所以需要生产要素是为了用它生产出各种产品,实现利润最大化。而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是一种直接的需求。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3、厂商对于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联合的需求或相互依存的需求。[www.61k.com)而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是一种单一的需求。这就是说,任何厂商其生产行为所需要的都不是一种生产要素,而是多种生产要素,这样各种生产要素之间就是互补的。如果只增加一种生产要素而不增加另一种,就会出现边际收益递减现象。而且,在一定的范围内,各种生产要素也可以互相代替。这一特点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厂商对某一生产要素的需求不仅取决于该生产要素的价格,而且取决于其它生产要素的价格。

4、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决定具有特殊性

?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就取决于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进而取决于该要素的边际生产力。

1、要素的边际收益:是指厂商增加一单位要素使用量缩增加产量的收益,用MRP表示。

?2、要素的边际成本:是指厂商增加使用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成本。

3、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要素的边际收益(MRP)=边际要素成本(W)

第二节

工资理论及其应用

?一、劳动的需求

?二、劳动力的供给

?三、均衡工资与工资差异

一、工资的性质和种类

工资:是劳动这种生产要素的市场均衡价格。

1、根据计算方式不同,可分为计时工资、计件工资。

2、根据支付的手段不同,可分为货币工资和实物工资。

3、根据购买力的不同,可分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二、劳动的需求

(一)劳动的需求曲线

对劳动的需求主要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

劳动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劳动的需求量与工资成反方向变动。

?二、劳动的供给

?工资率提高对劳动供给的两种效应:

?替代效应: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越大,劳动者越愿意用多劳动替代闲暇。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收入效应:工资率越高,个人越有条件享受更多的娱乐,越不愿意增加劳动的供给。(www.61k.com]

三、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的决定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水平是有所有劳动供给和需求者共同决定的。

3、差别性工资——特殊工作的报酬补偿

影响工资差别的因素:

高度紧张的脑力和体力劳动;

不愉快的或有危险的工作条件;

就业不稳定的工种;

失败的风险;

特殊的社会影响和贡献。

第三节

资本与利息

一、资本的需求与供给

1、利息及利息的表示

?利息:利息是资本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资本的所有者提供了资本,得到了利息。 ?利息的表示:利息率——利息率是利息在每一单位时间内(例如一年内)在货币资本中所占的比率。

2、利息率的决定

2、利息率的决定

?资本的价格—利息率也是由资本的需求和供给双方共同决定的。资本的需求主要是企业投资的需求,因此,可以用投资来代表资本需求。资本的供给主要是储蓄,因此,可以用储蓄来代表资本的供给。这样就可以用投资与储蓄来说明利息率的决定。

利率决定于储蓄与投资

?企业之所以要借入资本进行投资,是因为资本的使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即在于资本具有净生产力。由于投资的边际效率随投资增加即资本的存量的相应增加而递减,所以对资本的需求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如图中曲线D所示),它表达与每一借贷利率相应的投资人对投资资金的需求量。

(三)利息的经济作用

1.利息的存在可以鼓励少消费、多储蓄

2.利息可以使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3.利息可以使厂商更节约、更有效地利用资本。

4.利息可以作为调节宏观经济的手段。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第四节土地与地租

?一、均衡地租

?二、级差地租

地租的决定

地租的决定

?地租是土地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即土地所有者提供了土地后得到的报酬。(www.61k.com]

?地租率的高低也由土地的供求决定。

?租地人对土地的需求取决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

?但由于土地这种自然资源并非人类劳动的产物,也不能通过人类劳动增加其供应量,它具有数量有限、位置不变,以及不能再生产的特点。

?地租的性质和地租率的大小的决定具有与劳动的工资和资本的利息不完全相同的特点。

(一)地租的决定

三、准地租与经济租

1、什么是准地租:

准地租指固定资产在短期内所得到的收入,因其性质类似地租,而被马歇尔称为准地租。 准地租只在短期内存在。

三、准地租与经济租

?2、什么是经济租:

? 如果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所得到的实际收入高于他们所希望得到的收入,则超过的这部分收入就被称为经济租。

? 经济租在长期中也存在。

第五节

收入分配中的平等与效率

一、收入分配差距的衡量

二、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A / A+B

?基尼系数:在洛伦兹曲线中,面积A部分称为―不平等面积‖;面积A+B部分称为―完全不平等面积‖。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称为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准。[www.61k.com]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Gini)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最大等于l,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l之间。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如果基尼系数在0.19以下,则收入分配相当平均;

?如果基尼系数在0.19-0.25之间,则收入分配比较平均;

?如果基尼系数在0.25-0.40之间,则收入分配基本平均;

?如果基尼系数在0.40以上,则收入分配很不平均,会出现社会动乱。

?将基尼系数0.4作为监控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应该说,是对许多国家实践经验的一种抽象与概括,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但是,各国国情千差万别,居民的承受能力及社会价值观念都不尽相同,所以这种数量界限只能用作各国宏观调控的参照系,而不能成为禁锢和教条。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有一些国家的基尼系数超过0.4却并没有出现大的社会动荡。比如,据1999年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报告书介绍,1994年南非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59,美国达到了0.40,菲律宾达到了0.43,1995年巴西达到了0.60,墨西哥达到了0.54,委内瑞拉达到了0.47,1996年俄罗斯达到了0.48。

三.引起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

?首先,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状况与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关。

?其次,各国收入分配不平等也与制度上存在的问题相关。

?最后,引起收入分配不平等的还有个人原因。

四、社会收入分配的标准和政策措施

?1、分配标准: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收入分配有三种标准:

?第一个是贡献标准,即按生产要素的价格进行分配;

?第二个是需要标准,即按社会成员对生活必需品的需要来分配国民收入;

?第三个是平均标准,即按公平的准则来分配国民收入。第一个标准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但会引起社会的不平等;第二、三个标准有利于社会平等,但却有损于经济效率。于是引出经济学中的永恒的矛盾:公平与效率问题。但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分配原则是效率优先的,收入不公问题主要通过经济政策来解决。

2、社会收入分配政策

(1)政府收入分配政策的必要性

如上所述,在市场经济中,是按效率优先的市场原则进行个人收入分配的。但每个人在进入市场之前所拥有的生活要素量不同,即每个人的能力与资产不同。在市场竞争中,每个人的机遇也不同。这样,收入差别悬殊,甚至贫富对立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分配状态,不合乎人们公认的伦理原则,也不利于社会安定。因此,就要通过政府的收入政策来缓和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现象,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

(2)主要的收入分配政策

1)税收政策

①税收政策的目的与手段:

目的:通过对富人征收税 收来实现收入分配的平等 化。

?税收的手段主要是个人所得税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②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累进所得税制度

?什么是累进所得税:

?根据收入的高低确定不同的税率,对高收入者按高税率征税,对低收入者按低税率征税。(www.61k.com]中国的累进所得税制度:对工资薪金所得,采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最低一级税率为5%,最高一级税率为45%(税率见表)

?累进所得税的优缺点:

③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分配的其它税收

2)社会福利政策

–①社会福利政策的特点:通过给穷人补助来实现收入分配的平等化。

–②西方国家社会福利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一,各种形式的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

?

第二,向贫困者提供就业机会与培训。

第三,医疗保险与医疗援助

?

第四,对教育事业的资助。

?

第五,各种保护劳动者的立法

?主要立法:

?最低工资法和最高工时法

?环境保护法

?食品和医药卫生法

第六,改善住房条件

(3)政府收入分配政策的利弊

?1)积极作用

?缩小了贫富之间的差距,对改善穷人的地位和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实际收入水平。 ?2)消极作用

?降低了社会生产效率;

?增加了政府的负担。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第七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General equilibrium and Welfare economics

1、区别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

2、了解一般均衡的存在条件

3、明确帕累托最优和帕累托改进的概念

4、了解不同市场条件下帕累托最有实现的条件

第七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本章分析的问题是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

第一节 一般均衡理论

一、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1、局部均衡在某个市场价格水平下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不存在超额供给或超额需求)

2一般均衡的研究对象 是:整个经济系统中各个经济变量,研究各经济变量在相互依存中如何实现均衡的。[www.61k.com)

一般均衡研究的目标 是:社会福利最大化 。

第一节 一般均衡理论

到目前为止,我们讨论的市场基本上都是相互独立的市场,也就是说我们假定,当一个市场的价格发生变化的时候,这种变化并不会影响到其他市场的价格,这是局部均衡分析,这种分析是研究一个单独市场的变化。但是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市场与市场之间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比如,中国南方的一场大洪水,将使得国内的粮食价格上升,而相应的以粮食为原料的加工工业的产品价格,就会相应的上涨,这可能带动的是一连串的价格变化。

一、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1、局部均衡:

只考察某一个市场的供求均衡,而把其他市场、其他主体排除在外,这种分析方法我们称作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 approach)。局部均衡分析法是在分析时,只以一种商品为研究对象,而假定―其他事物不变‖,即这种商品价格只取决于这种商品本身的供给和需求的作用,而不受其他商品的价格和供求状况的影响。这种分析方法是马歇尔最先于1890年,在他的代表著作《经济学原理》中使用的,同时也成了马歇尔经济学说在方法论上的一个主要特点。

2、一般均衡分析

一般均衡分析是指,在分经济问题时假定各种商品的价格、供求、需求等等都是相互作用的、彼此影响的。因此,一种商品的价值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供给和需求的状况,而且也要受到其他商品的价格和供求状况的影响。因而一种商品的价格和供求的均衡,只有在一切商品的价格和供求都达到均衡时才能决定。

一般均衡研究的目标 是:社会福利最大化 。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3、一般均衡分析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整个经济体系中各个不同市场的相互作用过程,先考察一个简化的市场经济情况。[www.61k.com)在该经济中,总共包括四个市场,其中两个要素市场,两个产品市场。为方便起见,假定第一个要素市场为石油,第二个要素市场为替代要素煤,第一个产品市场是以石油为投入的汽油,第二个产品市场为与汽油相互补充的小汽车。如图10-1所示。(318)

3、一般均衡分析的应用

产品市场的产品需求和供给不仅取决产品的自身价格而且取决于相关产品的价格和其他相关因素。一个市场的均衡被打破,其他的市场的均衡也会相继被打破。引起一系列的调整与再调整,最终实现新的均衡。要素市场的一般均衡也是同样的。

可将这一模型简单地归纳:

(1)假设对钢铁的需求不变,钢铁的供给减少、钢铁价格上升;

(2)导致汽车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导致汽车市场供给减少、价格上升;

(3)导致汽油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导致汽油的需求减少、价格下降;

(4)导致劳动的需求曲线左移,需求数量减少,价格下降;

(5)持续调整与振荡,直到最后所有市场又都重新达到新的一般均衡状态。

二、一般均衡的存在性

通常认为,一般均衡理论是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在他的《纯粹经济学要义》中创立的。瓦尔拉斯认为,整个经济体系处于均衡状态时,所有消费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将有一个确定的均衡值,它们的产出和供给,将有一个确定的均衡量。他还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均衡条件下,出售一切生产要素的总收入和出售一切消费品的总收入必将相等。

瓦尔拉斯第一个提出了一般均衡的数学模式并试图解决一般均衡的存在性问题。除此之外,他还对一般均衡的唯一性、稳定性及最优性等问题作过探索。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体系是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路线一步步建立起来的。他首先撇开生产、资本积累和货币流通等复杂因素,集中考察所谓交换的一般均衡。

在解决了交换的一般均衡之后,他加入更现实一些假定——商品是生产出来的,从而讨论了生产(以及交换的一般均衡。但是,生产的一般均衡仍然不够―一般‖,它只考虑了消费品的生产而忽略了资本品的生产和再生产。因此,瓦尔拉斯进一步提出其关于―资本积累‖的第三个一般均衡。他的最后一个模型是―货币和流通理论‖,考虑了货币交换和货币窖藏的作用,从而把一般均衡理论从实物经济推广到了货币经济。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后来由帕累托、希克斯、诺伊曼、萨缪尔森、阿罗、德步鲁及麦肯齐等人加以改进和发展。

经济学家利用集合论、拓扑学等数学方法,在相当严格的假定条件之下证明:一般均衡体系存在着均衡解,而且,这种均衡可以处于稳定状态,并同时满足经济效率的要求。这些假设条件有: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任何厂商都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

每一种商品的生产至少必须使用一种原始生产要素;

任何消费者所提供的原始生产要素都不得大于它的初始存量;

每个消费者都可以提供所有的原始生产要素;

每个消费者的序数效用函数都是连续的;

消费者的欲望是无限的;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等等。[www.61k.com]

总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全部得到满足,一般均衡体系就有均衡存在。

第二节 社会福利最大化条件

?一、福利与福利经济学

?福利:是指人类在欲望被满足时所感受到的幸福活快乐。

?福利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应该如何配置资源与分配收入,使整个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的理论。

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必要条件:资源的合理配置(效率)

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最优的市场条件是:完全竞争市场

?1、帕累托最优:如果资源配置达到了一种不损人就不能利己的状态,那就是帕累托最优。 ?2、帕累托改进:在不损人又利己的条件下,增进效率或福利,那就是帕累托改进. ?本章从交换、生产以及交换与生产相结合三个方面的均衡来理解帕累托最优的含义。

(1)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1、分析的目的:通过商品交换使交换双方得到最大效用

2、假设: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只有两个消费者A和B,他们都拥有两种商品X和Y,X=XA+ XB;Y= YA+ YB 。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如果两个人之间进行交换后,两个人的福利水平都有所提高,社会的总产量也提高,这就是一种帕累托改进。

(2)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1、分析的目的:通过生产要素的交换使产量达到最大

2、假设: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只有两个生产者A和B,运用两种生产要素L和K,生产两种产品X和Y,L=LX+ LY;K= KX+ KY 。

3、说明:生产要素L和K的组合不同,X和Y的产量不同,只有通过交换L和K才能使产量最大。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3)生产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生产和交换都达到均衡的条件是:X

MRCSXY=dY/dX 对Y的边际转换率MRPTXY= X对Y的边际替代率?即:

三、社会福利函数

?1、效用可能性曲线

?满足帕累托最优的全部三个条件是经济上有效率的一个点,该点处两个消费者A和B的效用水平可以由无差异曲线得到。将消费者A、B的效用水平UA、UB在图7-5中投影得到一个消费者效用水平的组合点B。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这样的点,所有这些点连接起来,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我们就可以得到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就叫做效用可能性曲线。(www.61k.com]在效用可能性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满足帕累托最优的三个条件,因而在经济上是有效率的。

?2、社会福利函数

?在图7-6,EF是效用可能性曲线,由于等福利线是无数条,所以必有一条等福利线与效用可能性曲线相切,在图中是等福利线W2与EF相切于e点。可以看出,等福利线W1与EF相交于g和h,因而是经济上可以实现的,但W1代表的社会福利水平较低;W3代表的社会福利水平很高,但在既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因而在等福利线与效用可能性曲线相切的e点,经济实现了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由于e点同时位于效用可能性曲线上,即它是满足帕累托最优的点,因此e点既是经济上有效率的,又实现了社会福利最大化,这一点又被叫作“限制条件下的最大满足点”。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福利经济学的理论

旧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皮古(A.C.Pigou),他有两个基本命题:

?第一,国民收入总量越大,社会经济福利越大。国民收入越平均,社会经济福利就越大 ?第二,如果把富人的部分收入转移给穷人,就会增加社会福利总量.

新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帕累托,他的基本观点是:

以效率作为福利经济学的唯一目标。帕累托最优状态指的是如果资源在某种配置下达到了再增加某个人的福利,其他人的福利就会减少的状态。

?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一项经济政策是否可取,要看社会经济福利是否净增加。

实现帕累托最优与完全竞争

? 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最好的舞台是完全竞争市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每种商品的价格P=MR=MC,每种要素的价格P=VMP=MFC,每个消费者都能根据其偏好选择和交换商品以获取最大效用;生产者能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进行生产,所有的人都在自由竞争中实现最大的目标,全社会的福利就达到了最大化。这就是亚当.斯密阐述的“看不见的手”的市场竞争原理。

第八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如何认识亚当·斯密的著作

?“看不见手”的“功”与“过”

?“功”——通过市场的自由竞争合理配置资源:

? “每个人都力图运用他的资本,来使其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说来。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它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它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要大。”(《国富论》)

?―看不见的手‖的含义:即个人利益、价格机制、竞争机制。

?“看不见手”的“过”——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形(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非对称信息。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第一节 外部性

?1、外部性:是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www.61k.com]

?正外部性: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或社会影响是有利的,行为主体却不能从中得到报酬时,就是正外部性。

?例如:自己注射疾病防疫针,减少传染他人的机会。

兴建医院、养老院、孤儿院等非营利事业。

整洁的住宅与美丽的庭院。

教养子女谦恭有礼、守法爱国。

办公大楼前设置的时钟或温度计。

参加免费的学术演讲或音乐会。

爱好音乐者欣赏声乐家的邻居在家练唱。

?(1)生产的外部经济:当一个生产者采取的经济行动对他人产生了有利的影响,而自己却不能从中得到报酬时,便产生了生产的外部经济性。

?例1,果园主扩大果树种植面积会使养蜂者受益,养蜂者无须向果园主付费。在果树授粉期,养蜂者同样使果园主受益也无须向养蜂者付费。

?例2,企业为生产职工进行培训,提高了职工的技术素质,而当这些职工今后可能转到其他企业工作,该企业并不能从其他单位索回培训费用或其他形式的补偿。因此,该企业从培训职工中得到的私人利益就小于该活动的社会利益。

七十七团油菜花招来―养蜂人‖

?2006-07-26 | 新华网乌鲁木齐7月26日电

? 目前,77团7万余亩油菜,向正值盛花期,一望无际的油菜花,叶少枝繁,姿丰势旺。吸引了很多外来“养蜂人”。

? 据养蜂人刘国杰介绍,蜜蜂采蜜的活动范围在5平方公里左右,“请来”一箱蜜蜂就等于请来了2万个―授粉员‖,他养蜂300箱,油菜花开后格外忙。和刘国杰一起到七十七团放蜂的养蜂户有10多户。

?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和科技培训,该团承包职工科技兴农的意识明显增强。油菜花授粉季节,承包职工纷纷与养蜂人联系,“请来”蜜蜂帮助授粉,以提高油菜的坐果率。

?负外部性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或社会影响是不利的,行为主体并没有为此付出代价,就成为负外部性。

?例如:工厂产生的空气污染、污水排泄、废物、噪音。

滥伐森林、滥垦山坡地、滥用自然资源。

汽车排放之废气、噪音,占领人行道的停车。

交通事件中的无辜受害者。

麻将牌声音或音响妨碍邻居安宁。

游客乱掷垃圾与不小心带来森林火灾

在公共场所(如音乐会)高声谈笑。

新建高楼挡住附近较低建筑的光线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案例:淮河污染创历史之最 600亿资金治淮无效

淮河污染创历史之最 600亿资金治淮无效

?十年治淮600个亿,淮河对我们的回应,就是举起有史以来最大的污染团狠狠地砸下! ? 2004年7月20日至27日,淮河突然爆发有史以来最大的污染团,如同巨大的黑蘑菇,从上游奔腾而下,横扫千里淮河,充斥河面的黑色污染水团全长133公里,总量超过5亿吨,一路浩浩荡荡杀奔洪泽湖,顺者昌,逆者亡,满河黑暗,伏尸(鱼虾蟹)千里。ww[www.61k.com)w.ni[www.61k.com)ubb.n[www.61k.com]et

? 2004年7月29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潘岳就此次特大污染在北京发表讲话:淮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超过50%,远远超过国际上内陆河合理开发利用程度30%的平均水平,河道基本丧失生态基流,已不能简单称之为河流。枯水季节,死水一潭;洪水季节,毒浪滔天,近万座水库闸坝的修建导致河流断流,地下水位下降,水土流失加剧,生态不断恶化,河流的自然水文性质被彻底改变,淮河基本丧失自净能力。

?(2)消费的外部经济:当一个消费者采取的行动对他人产生了有利的影响,而自己却不能从中得到补偿时,便产生了消费的外部经济。

?例如,保持自己的衣着整洁、住宅周围环境的美化、自家庭院中花草的培植,对社会当然也是有益的。

?再如,家庭成员的教育消费也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

?(4)消费的外部不经济:吸烟、在公共场所随意丢弃果皮、瓜壳等废弃物品,也增大了社会成本。

二、外部性的影响

?1、外部效应的定义:

外部效应:是指由于生产或消费中外部性的存在,生产者或消费者在自己的活动中产生了一些有利影响或不利影响,这些影响带来的利益或损失都不是消费者和生产者本人所获得或承担的。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2、社会收益与社会成本

?社会收益=私人收益+正外部性

?社会成本=私人成本+负外部性

外部性带来的效率损失

?外部性带来的效率损失

?正外部性:产量太少

? 生产上:私人成本> 社会成本

? 消费上:私人收益<社会收益

? 决 策:边际私人收益=边际私人成本

? (边际)社会收益>(边际)社会成本

?负外部性:产量太多

? 生产上:私人成本<社会成本

? 消费上:私人收益> 社会收益

? 决 策:边际私人收益=边际私人成本

? (边际)社会收益<(边际)社会成本

负外部性的影响

?如果只考虑私人成本,不考虑社会成本,就会过分刺激具有消极外部因素的活动。例如,某化工产品如果仅仅从原材料、设备、能源消耗及人工等耗费考虑,可能成本很低,每单位产品带来的利润甚高,从而生产似乎应大大扩大。但由于它造成了严重污染,给社会带来了很大负担,因而从社会成本考虑,生产不宜如此扩大,这可用下图来表示。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边际成本曲线就是供给曲线,因为供给是由成本决定的。(www.61k.com)D 代表需求曲线,如不考虑社会成本,则均衡产量将是Q1 ,价格是P1;若要考虑社会成本,则产量就会减少到Q2 ,价格上升到P2。这就是说,如果工厂要承担污染处理费用,则成本将从私人边际成本转变为边际社会成本,即成本要上升,因而对此产品的需求量减少。可见,如果化工厂产品生产者不承担污染处理费用的话,则它们会按私人成本将生产扩大到Q1,给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这种情况表明,从社会的观点看,资源没有达到最佳配置。从社会角度看,化工产品产量只宜是Q2 ,价格应是 P2 ,这样,就能对化工生产造成的污染做出正确处理。

对外部性的措施

?第一,使用税收和津贴。

针对正外部性行为:采取补贴、减免税等措施补偿私人收益低于社会收益的部分。使得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一致,以鼓励其生产者和消费者。

例如:退耕还林、还草国家给予补贴;农村沼气工程;使用再生资源的产品减税;

教育,受教育者从教育中得到私人利益:能得到较理想的工作,较丰厚的报酬,能较好享受文化生活等。此外教育还产生许多积极的社会影响:良好社会风气与社会秩序,民主氛围,经济技术进步等等。教育不能单靠市场机制,政府有必要对教育进行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干预,采取各种补贴措施降低求学者与办学者的边际成本,有助于将教育水平提高到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

特别是基础教育、师范教育。

针对负外部性行为:采取罚款、征收特别税等惩罚措施使私人成本上升到与社会成本一致。

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国家应该征税,其数额应等于该企业给社会其它成员造成的损失,使得该企业的私人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本。

如政府向制造污染的企业收税,其税额要等于治理污染所需要的费用。显然,用税收解决外部不经济的最大弱点在于政府很难确定企业的污染成本,因而无法设定污染税率。但是只要税率不是太高而超过污染成本,就会使完全竞争企业的产量接近社会最优产量,从而对改善市场效率是有积极意义的。

对香烟实行高税率;

目前,日本的燃油税税率是120%,德国是260%,法国是300%,高燃油税政策促进了节能小型车的发展。除此之外,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加快设备革新,也是他们建立低能少耗、无污染生产体系的关键。

?税收在我国今后加强对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将扮演十分重要角色。那么,我国目前在这方面有哪些税收政策?

?第二,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例如,一个企业的生产影响到另外一个企业。如果影响是正的(外部经济),则第一个企业的生产就会低于社会最优水平;反之,如果影响是负的(外部不经济),则第一个企业的生产就会超过社会最优水平。但是如果把这两个企业合井为一个企业,则此时的外部影响就―消失‖了,即被―内部化‖。

?第三、制定污染标准。

?控制污染的另一项政策是设定污染标准。政府通过调查研究,确定社会所能忍受或承受的环境污染程度,然后规定各企业所允许的排污量。凡排污量超过规定限度的,则给予经济或法律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惩罚。(www.61k.com]

?第四,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在许多情况下,外部影响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财产权不明确。如果财产权是完全确定的并得到充分保障,则有些外部影响就可能不会发生。 ?政策目标:使得私人成本(或利益)与社会

成本(或利益)趋于一致。

?不存在外部影响:私人成本=社会成本

私人利益=社会利益

科斯定理

?—— 只要明确地规定法定所有权,并且可以自由交换,只要所有权的交易成本为零,那么,不论所有权在开始如何分配,市场机制所导致的均衡状态符合最有效率状态。

?即:科斯认为在产权明晰的前提下,政府不需要制定微观经济政策,市场机制就能通过自我调节,使克服负外部性的成本降到最低限度。

?案例:

?甲:爱听音乐,收益为200元

?乙:爱安静,收益为100元

?谈判:谁买耳机(价值30元)

?结果:权利归甲,乙买甲用;

? 权利归乙,甲买甲用。

?例如,假定有一工厂排放的烟尘污染了周围5户居民晾晒的衣服,每户由此受损75元,5户共损失375元。

?再假定有两个解决方法,一是花150元给工厂烟囱安装除尘器,二是给每一户买1台值50元的烘干机,5户共需250元。不论把产权给工厂还是给居民,即如果听任市场机制发生作用,工厂或居民都会自动采取150元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这样最节省。

?科斯定理认为,外部影响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产权不明确。如果产权明确,且得到充分保障,有些外部影响就不会发生。在上述例子中,只要产权归工厂或居民是明确的,则他们中任何一方都会想出用150元安装一个除尘器来消除污染,即解决外部影响问题。

我国开始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

?所谓排污权交易制度,是指在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及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鼓励企业通过技术进步和污染治理节约污染排放指标,这种指标作为―有价资源‖可以―储存‖起来以备自身扩大发展之需,也可以在企业之间进行商业交换。那些无力或忽视使用减少排污手段、导致手中没有排放指标的企业,可以按照商业价格,向市场或其他企业购买指标。在世界发达国家,排污权交易制度对污染总量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我国开始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

?一个企业节约下来的污染排放指标,可以作为商品出售给其他缺少排放指标的企业。目前,我国正将市场机制引入污染防治领域,着手建立和推广排污权交易制度。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国家环保总局自2002年起在全国部分省市开展了排污权交易的综合试点工作,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充分调动企业主动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积极性。[www.61k.com] ?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并不意味着企业只要有钱就能无所顾忌地扩大排污。无论―买‖―卖‖双方,其交易都只能在满足国家总量控制的前提之下进行。

?

第二节 公共物品

?一、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物品的种类:

?路灯、国防等;——公共物品

公共牧地、收费的高速公路;——准公共物品

个人衣服、电脑等——私人物品

?不同种类的物品划分标准是什么?——是否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

? 竞争性——消费时是否影响他人消费?

? 排他性——可否禁止他人消费?

一.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

?私人产品:是每一单位产品与劳务只能由一个人消费的物品与劳务.

?私人产品具有两个特征:一是竞争性,二是排他性.

竞争性:是指你消费的东西,别人就不能消费,你们的消费是处于竞争状态.

排他性:是指你有钱买了这个东西,别人没钱,他就被排斥在外.

?公共产品——政府提供的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和劳务。如义务教育、国防、外交、公共卫生等。

?借助边际生产成本为零和边际拥挤成本是否为零的标准,可以把公共产品分为三类:纯粹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

?纯公共产品的特征

(1)非排他性:当一个人提供了特定数量的公共产品时,就不可能排除其他人来免费享用该公共产品,或者这种排他成本相当高,

如,总不能一盏路灯下站一个警察,凡是不交钱的人就不让从这里走,这多困难!在如国防,当导弹打过来时,军队只保护交过税的人,没交税的就不保护,这难不难?还有灯塔,让海上过往的船只交费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所以,在公共物品的使用上,排斥别人的费用是相当高的,也是非常困难的,但增加一个人消费,却不增加它的成本.

(2)非竞争性:当一个人消费了某一数量的公共产品,该公共产品同时也可以被其他人消费同样数量,即它们之间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是竞争性的,一个人不可能用价格去阻止别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

如灯塔、路灯、国防、公路、义务教育等。

?准公共产品——不竞争或不排他。

例1,高速公路——无竞争但有排他性,不交钱不能上去。

(德国的高速公路是纯公共用品。)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例2,公共牧地、草场、公海捕鱼——有竞争无排他。(www.61k.com]

公共物品的外部性与市场失效

?纯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极易导致―搭便车‖问题。

?一是―非排他性‖,公共产品的供给者不能排除其他人来消费此公共产品,所以,只要有一个人提供了公共产品,其他人就不必花费任何成本而能享用此产品,

?二是―非竞争性‖又将保证每个人(无论是供给者,还是免费享用者)消费的品质是一样的.

如,只要有一户住户安装了公共楼道里的灯,这幢楼的其他住户就可以免费享用灯光带来的照明,并且一个人享用照明并不会影响别人来享用这种照明.由于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经纪人,自己付出了成本却让别人获得了额外受益,而别人并不需要因此而付费,这样的是显然是没人愿意做的,所以―搭便车‖产生的结果使公共产品的供给量为灵或者达不到最优供给水平

?具有―非排他性‖但是在消费上游具有―竞争性‖的准公共产品也将导致―公共地悲剧‖现象的发生。经济学上著名的―公共地悲剧‖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块公共牧地,每个人都可以免费地让自己的羊群到这块牧地上去吃草,结果造成过度放牧,超过了草地的可承受能力,最终导致了无牧可放。国际水域的过度捕捞和若干种动物因过度捕猎而灭绝的现象也是典型的―公共地悲剧‖例子。由于这类公共产品产权的共有性,每个人都可以免费地消费此公共产品,正如不能排除任何一个人来免费放牧,而对于此产品的消费又是竞争性的,一个人在公共牧地上放牧会影响到别人放牧的质量,所以每个人都争先恐后来放牧,以免费获取额外收益,直到无牧可放,所以这类公共产品极易行成过度使用。 市场不能有效提供公共物品

?市场提供公共物品时出现搭便车现象:不付出成本而免费享用。

?原因:

?(1)不必付出成本,因为自己的消费不影响他人;

?(2)可以不付成本,因为无法强制付费;

?(3)不愿意付成本生产,因为

私人收益<社会收益,或者

私人成本>社会成本

公共物品生产及其决策分析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

?政府用什么提供?——税收。

?提供什么?提供多少?如何提供?

?根据的原则:

经济效益:成本——收益;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三 : 《工程经济会计基础与财务管理》大纲一

1z102000 会计基础与财务管理
1z102010 掌握会计报表的构成及结构
1z102011 会计报表及其构成
1z102012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及其编制方法
1z102013 利润表的结构及其编制方法
1z102020 掌握资产的特征及其分类
1z102021 资产及其特征
1z102022 资产的分类
1z102030 掌握流动资产核算的内容
1z102031 货币资金的核算
1z102032 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核算
1z102033 存货的核算
1z102040 掌握固定资产核算的内容
1z102041 固定资产及其特征
1z102042 固定资产的分类
1z102043 固定资产折旧及其计算方法
1z102050 掌握负债核算的内容
1z102051 流动负债的核算
1z102052 长期负债的核算
1z102060 掌握所有者权益核算的内容
1z102061 实收资本的核算
1z102062 资本公积的核算
1z102063 盈余公积的核算
1z102064 未分配利润的核算
1z102070 掌握工程成本核算的内容和期间费用核算的内容
1z102071 费用及其分类
1z102072 工程成本及其核算的内容
1z102073 工程成本核算的对象
1z102074 工程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
1z102075 工程成本核算的程序
1z102076 期间费用核算的内容
1z102080 掌握营业收入核算的内容

1z102081 营业收入及其分类
1z102082 营业收入的确认
1z102090 掌握利润核算的内容
1z102091 利润的构成
1z102092 利润分配
1z102100 掌握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和内容
1z102101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1z102102 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
1z102110 掌握基本的筹资方法和资金成本的计算方法
1z102111 短期银行借款
1z102112 商业信用筹资
1z102113 长期借款筹资
1z102114 资金成本的计算方法
1z102120 熟悉工程项目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内容
1z102121 工程项目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1z102122 岗位分工与授权批准
1z102123 项目决策控制
1z102124 概预算控制
1z102125 价款支付控制

四 : 《工程经济--会计基础与财务管理》大纲二

1z102126 竣工决算控制
1z102127 监督检查
1z102130 熟悉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
1z102131 盈利能力分析
1z102132 营运能力分析
1z102133 偿债能力分析
1z102134 发展能力分析
1z102140 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
1z102141 会计的职能
1z102142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1z102143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1z102144 借贷记账法
1z102145 会计凭证
1z102146 会计账簿

关于会计基础与财务管理大纲编写的说明
     会计是适应社会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并不断发展的。无论是作为一个独立的职业还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它历史都远比工程管理悠久。但这不并构成要在注册建造师考试中,将会计这门课程纳入考试大纲的理由。有人认为,会计学的知识是一门专业知识,与建造师所从事的工作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没有必要将会计的内容放到建造师的考试大纲中来。但经过长达一年多的讨论,我们仍然在大纲中安排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内容。其原因在于工程管理自身正由过去的施工过程的管理逐步转向全过程的管理。仅仅具备施工管理的经验和技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工程管理对一名高级工程管理人员所提出的要求。所谓全过程的管理包括了项目的策划、投资与融资,施工过程的监控、工程成本的控制、乃至投资的回收等等。面对这样一种全过程的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知识就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十分必要了。这一点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的工程管理的实践中都已得到证实。当然,要求建造师掌握一定的会计与财务管理知识并不等于要把他们训练成专业的财务会计人员。这实际上也是做不到的。要求一级建造师掌握必要的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是为了便于在工程全过程管理的中具备必要的沟通与协调的基础。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对于一个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求他们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应在深刻领会会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技能,为专业会计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对建造师而言,鉴于前面提到过的原因,并不要求其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核算的的基本技能。而只是要求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和熟悉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其中,也包括一部分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所以,在建造师考试大纲中凡会计或财务实际操作的内容基本上没有涉及。有些内容,比如会计报表,在工程管理中是比较重要的。但会计报表的编制必需具备相当的会计基础,即使是专业会计人员,不经过若干年的实践,也很难做好一张会计报表。正因如此,会计报表虽然很重要,但按本次考试大纲的要求,也仅限于对会计报表的种类、作用、结构和内容的一般性了解上。
      此外,在会计与财务管理领域中,目前仍然存在争议的一些问题,如有关合并报表的一些理论与实际问题,在本大纲中也没有涉及。而一些在实际工程管理过程中比较重要的问题,如会计控制、银行保函业务等,即使在一般的会计学基础和财务基础的课程中都没有提及,但根据专家的意见,也纳入了本次大纲的范围。但所涉及的内容仅限于大纲及指导书提及的范围。

本文标题: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2005年经济师考试-经济学基础备考纲要(一)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2101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