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天上的街市》课堂实录(教师中心稿)
菊石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红山校区 杨小军
这是一所刚建的中学,今年暑期我刚刚调进来,学校为了扩大知名度,要求年轻教师开公开课,我义不容辞地开了一节《天上的街市》,现将上课实录整理如下:
“学生们,晴朗的夜空,往往星光灿烂,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常常会有许多遐思幽想,我们女学生常常把心里话告诉星星,让星星分享我们的快乐、忧愁……五四运动之后,有一位中国作家,经常独自仰望星空,他不仅用眼睛眺望繁星,更用心灵感受星星,让心灵与宇宙直接对话,借那幽幽闪星寄托自己的忧愁。这位作家就是诗人郭沫若,今天,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他与宇宙的私语。”说完,我就出示课件《天上的街市》。
“请学生仔细阅看我课前发给你们的几篇有关郭沫若的介绍、写作此诗时的社会背景的材料。”话音刚落,学生们开始阅看材料。我看到一位学生一边读一边勾画,便表扬他:"这位学生们做得非常好!他一边读一边勾。大家要向他学习!”过了一会儿,我看见学生都抬起头,估计基本看完,我说:“刚才大家通过阅看材料,了解诗人及创作此诗的社会背景,请学生们根据个人的理解,自由朗读这首诗歌。”学生们开始朗读。我来回巡视,不时提醒没有大声朗读的学生读起来。
2分钟后,学生们朗读的声音渐渐小了,显然,绝大多数学生都已经朗读完毕。 于是我说: “哪位学生来诵读这首诗?”沉默几秒钟后,一女生举手,“好,你很勇敢,请你来朗读一下。”女生站起来,流利的读完这首诗。我没有立刻评价该女生的朗读,而是说:“请你说说自己这样朗读处理的理由”“通过刚才阅读材料,我认为郭沫若有些情绪低落,但他又对美好生活向往,所以应该读出向往、低落的感情基调。”“听了这位学生的朗读,你们认为读的怎么样,我请一位学生点评一下。”一男生站起“刚才她读的还行,不过没有感情。”“刚才这位女学生读的很流利,但是读的语调较平,重音,节奏掌握得不是很清晰,但她对文章基调分析的很对。下面杨老师给大家读一遍,请大家认真听。朗读本身就是一种理解。刚才我听部分学生朗读,我就感到他没有读进去,他只是在发音。其实,当你抑扬顿挫读的时候,就已经将你自己的理解、你的感情表达出来了。同样,下面杨老师的朗读,就融入了杨老师感情,也体现了我的的理解。请学生们在听的时候,拿起笔,勾画出诗歌的节奏、重音。突出句中的主要思想、强调句中的特殊感情和诗歌中出现形象的字词要重读"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在悠扬的乐曲中,我想到以前还是单身汉时,下班回家总是伴着星星,看着万家灯火,特别向往那种幸福、温馨、团聚的生活,今天读到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特别的动情。读完之后,久久没有说话,我看学生们也沉浸在其中。
“老师这里把这首诗节奏、重音已经标注好,请学生们对照一下自己的划分,看看有何不同”说完,我就出示课件。“请学生们对照课件上的节奏、重音,酝酿一下感情,自己再自由朗读,然后我请各学习小组来朗读,看哪一小组读的即流利又有感情。”学生开始朗读起来,一分钟过后,学生按照学习小组集体尝试朗读起来,两分钟后,各组学生已经坐直身体,我知道他们都做好了准备,“好,请一、三、五、七组学生依次把这首诗朗读一下,其他学生注意倾听,听听他们是否把作者感情读出来了。一组开始。”四分钟后,四组都读完了,二组的一位学生举手,“请这位学生发表一下看法。”那位学生站起来说:“刚才几组学生读的很流利,但重音好像过分强调了些。”“这位学生发言很好,我们读课文时不要过分强调重音,要自然些,比如: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当场我把这诗句读了一下,我看见部分学生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
“刚才大家都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下面请学生们读一读下面这些诗句,揣摩一下这些诗句有何不同。”我边说边出示课件: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我想那隔河的牛女,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学生小声的自己读着,过了一会儿,一位女学生举手发言:“我觉得二、四两句读起来有些别扭,而且‘牛郎织女’比‘牛女’更好一些,更清楚一些。”“这位学生发言很精彩”我补充道,“‘牛郎织女’确实比‘牛女’意义更准确,音节读起来更舒缓,更符合此首诗的意境。由于诗人是五四运动时期所写,那时正是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时期,语言不像现在这样娴熟、通畅。通过这几句的揣摩,告诉我们,文章要多读,在读中感受语言的和谐美,感受语言的情趣美,增强我们的语感。”
“刚才,我们通过朗读来身同感受郭沫若的脉搏,下面我们将通过文章的学习,走进诗人的内心。请大家思考这样几组问题:1、诗人由远远的街灯联想到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 2、诗人看到明星景象时产生了那些遐想? 3、天上的人们生活是怎样的呢?”我的话音刚落,学习小组长就召集成员展开讨论。讨论声渐渐减弱,一小半的学生举起了手。我请了一位男学生站起来回答第一个问题。“诗人由远远的街灯想到了天上的明星,这两者之间都是亮的。”我追问一句“如果只有一盏街灯,我们看它会不会想到明星?”“不会,诗中说的是无数的街灯像明星。”那学生补充道。“由街灯想到明星,因为两者之间有相似之处:1、都是亮光体2、数量都很多,而且远望街灯和远眺星空非常相似,所以诗人由远远的街灯自然而然联想明星。”
“诗人由远远的明星想到了哪些事物?” 我对全体学生说道。学生一阵小声讨论后,一位男学生举手回答:“诗人想到了天上的街市,街市上的物品,以及牛郎织女的生活。”“刚才这位学生找的较准,那么他所讲的街市等现实存在吗?”我追问了一句,学生集体回答:“不存在,是诗人想象之景。”“诗人笔下的天上生活是什么样的生活?诗中哪些诗句可以说明?”我继续追问道。许多学生又仔细阅读起诗歌来,过了一会儿,有学生举手了,我等了一会儿,看见举手的人多了一些,请了一位男学生回答。“天上的生活是富足的,诗中有一句街市上陈列的物品,是世上没有的珍奇。”“这位学生说的很对,哪位学生能补充完整些?”我刚说完,一位女学生举手,“请你来补充”我笑对她说。“天上的生活还是自由、幸福的,光明的,美丽的,诗中讲有美丽的街市,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天上有无数的明星。” “这位女学生说的很准确、很完整”我称赞道,“那么作者为何要对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情节做这么大的改动?请大家联系社会背景来思考?”(事前发的材料中有传统牛郎织女的传说)我抛下这个问题后,教室鸦雀无声,个个紧锁眉头在思考,个别几个则在讨论,沉寂之后,一位女学生举手回答:“传说中牛郎织女被天河阻隔,一年见一次面,现在牛郎织女可以自由来往,可以在天街闲游,他们很幸福,结合诗人所处的社会,我认为这是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太精彩了”我情不自禁的夸赞道。“诗人十分憎恶当时的黑暗现实,但在人间又找不到光明、自由和幸福,只有借助联想和想象 ,描绘了天街美好的生活图景来寄托自己的理想,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课前大家在预习的过程,产生了一些问题,我把问题归纳了一下,主要有两个:1、诗中为何用那朵而不用那颗来形容明星?2、诗歌的第一小节是不是可以去掉?哪位学生来解决这些问题?”话音刚落,有学生举手回答:“我来解决第二个问题,第一小节不能去掉,因为诗中后三小节的内容都是在第一小节现实基础上想象的,不可以省略。”“分析得很对,想象必须在现实的基础上才能展开”我补充到。
教室又陷入沉寂。我对全体学生说道:“平常我们常用朵来形容什么?”“花”学生答道。“花儿给人怎样的感受”我启发地问道。“花儿很美好”学生继续答道。“我知道了”两位男学生恍然大悟地叫起来。我示意其中一位站起来回答,“这里用朵形容明星,说明流星如花儿般的美丽,映衬天上的生活像花儿一样美好。”那位学生刚说完,我观察到许多学生眉头舒展开了,“刚才这位学生讲的很精彩,任何问题只要我们由表及里地抓住关键点,就会攻破它”我小结道,“让我们一起把这首诗有感情的朗读一下。”我和学生们一起有感情得朗读开来。
“让我们一起来输理一下诗人的思路,诗人由无数的街灯联想到无数的明星,由明星想到了天上的街灯,想到了天上的街市,想到了物品、珍奇,想到了牛郎织女的生活。这里诗人运用了联想和想象,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我边问边出示课件。“通俗的讲:联想是由此及彼,想象是无中生有”我补充道,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我举了两个例子:“1、我班许悦学生在上周的《距离》随笔中就运用了联想,她由距离联想到《南京零距离》,联想到主持人孟非,联想到赵本山演的小品《昨天、今天和明天》中‘距离产生感情’这句话;2、学生们爱看的《哈里·波特》,这本书讲述的故事就是运用了想象。下面请大家做一组有关联想、想象的练习”.说完,我就出示课件:图形联想.
我先做示范:“比如三角形,我们把它倒过来,我联想到中国古代计时的沙漏,联想到我们要珍惜时间,请大家让思维驰骋,让智慧火花进行碰撞.”两分钟后,我试探性的说:“我请第一排的学生来说一说,其他学生注意听,看他们讲的好不好?”第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由直线联想到地平线,想到日出日落.”第二位学生站起来说:“我由圆想到了太阳.”第三位学生站起来说:“我由圆想到了硬币.”第四位学生站起来说:“我还没有想好.”第五位学生站起来说:“我由曲线想到心电图,从而想到健康.”第六位学生略带愧疚的站起来说:“我没有想好.”第七位学生站起来说:“我由四边形比三角形多一条边,而四边形却没有三角形稳定联想人不能太贪婪,否则会像四边形一样不稳定.”第八位学生慢慢得站起来说:“我还没有想好.”“刚才这几位学生发言,尤其是第五、第七两位学生发言很精彩,深刻,这些学生的发言如同钥匙,打开了我们思维之锁,在座的学生一定有精彩的联想,课间请学生们相互交流一下.”我小结道。“下面还有一道想象题:‘雨细细簌簌的下着,把荷塘笼罩住,微风徐来,吹动了莲叶.池塘周围有几朵红莲 ’。由于时间关系,请大家课后按要求完成。”
“最后,请大家和我一起再把《天上的街市》有感情地朗读一遍。”音乐声想起,学生们开始朗读.
“学生们再见!”
“老师再见!”
教学后记:
我在这一节课教学设计上,能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节课重视学生诵读,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语感,通过朗读加深体验与领悟,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通过联想、想象的训练,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我注意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但对话并不是让学生自发的讨论,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情感去钻研诗歌,进而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也就是李镇西老师所说的“把自己的心摆进去”,或者说“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教师应该参与其中,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让每位学生都能做到感情融汇感情,思想碰撞思想,同时,教师的感情和思想也应该参与到学生的感情和思想之中,分享学生的收获。为此,我设计了五个环节来体现我的教学思想:一是发给学生相关材料,让学生自己去筛选感兴趣的材料。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初步处理信息的能力。二是重视让学生联系社会背景,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通过朗读作出自己的评价。三是通过诵读、品味、感悟三环节,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诗歌,独立阅读诗歌。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人体验,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作出自己的判断。提倡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四是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诗歌要求学生多诵读,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让学生多诵读,让学生在反复、比较的诵读实践中增加语感,发展语感,加深领悟。五是设计联想、想象训练。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语言的积累 、感悟和运用,还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二 :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精品课程)
原文地址: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精品课程)作者:黉门先生七上1课《《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七上2课《走一步,在走一步》教学…
七上3课《短文两篇》(《蝉》《贝…
名师课堂:七上4课《紫藤萝瀑布》…
七上5课《童趣》教学设计、课堂实…
七上6课《理想》教学设计、课堂实…
七上7课《短文两篇》教学设计两篇…
七上8课《人生寓言》课堂实录及相…
七上9课《我的信念》教学设计、课…
名师课堂:七上10课《〈论语〉十则…
名师课堂:七上10课《〈论语〉十则…
余映潮《济南的冬天》课堂实录二
名师课堂:七上12课《济南的冬天》…
七上13课《夏感》教学设计三篇[www.61k.com)(含…
七上14课《秋天》教学实录三篇及相…
七上15课《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七上16课《化石吟》教学设计及相关…
七上17课《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
名师课堂:七上18课《绿色蝈蝈》课…
七上19课《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
七上20课《山市》教学设计及相关资…
名师课堂:七上21课《风筝》课堂实…
七上21课《风筝》教学实录及相关资…
七上22课《羚羊木雕》课堂实录及相…
七上24课《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及…
七上25课《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
七上27课《郭沫若诗两首》教学设计…
七上28课《女娲造人》设计、实录及…
七上29课《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课堂…
七上30课《寓言四则》设计、实录及…
七下10课《木兰诗》教学实录及相关…
七下17课《安塞腰鼓》课堂实录(四…
七下18课《竹影》课堂实录及相关资…
名师课堂:七下19课《观舞记》课堂…
七下20课《口技》教学实录及相关资…
七下21课《伟大的悲剧》课堂实录及…
名师课堂:七上23课《散步》课堂实…
七下22课《在沙漠中心》教学设计、…
七下23课《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
七下16课《社戏》课堂教学实录(两…
七下15课《孙权劝学》课堂实录及相…
七下14课《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课堂…
七下24课《真正的英雄》课堂实录及…
七下25课《短文两篇》之《夸父》《…
七下27课《斑羚飞渡》实录两篇及相…
七下28课《华南虎》实录两篇及相关…
七下29课《马》实录两篇及相关资料
七下30课《狼》课堂实录(余映潮)…
八上1课《新闻两则》之《中原我军…
八上2课《芦花荡》课堂实录及相关…
八上3课《蜡烛》教学设计、课堂实…
八上4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
八上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
八上6课《阿长与〈山海经〉》实录…
八上8课《台阶》课堂实录及相关资…
八上10课《信客》课堂实录及相关资…
八上11课《中国石拱桥》课堂实录及…
八上12课《桥之美》教学设计、课堂…
八上14课《故宫博物院》实录两篇及…
八上16课《大自然的语言》课堂实录…
八上17课《奇妙的克隆》实录、点评…
八上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
八上19课《生物入侵者》实录及相关…
八上20课《落日的幻觉》教学设计、…
赛课获奖作品:八上21课《桃花源记…
赛课获奖作品:八上22课《短文两篇…
八上23课《核舟记》教学设计与相关…
八上24课《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及…
八上25课《杜甫诗三首》课堂实录(…
八下23课《马说》课堂实录(卢望军…
八上25课《杜甫诗三首》课堂实录及…
八上26课《三峡》课堂实录及点评
八上27课《短文两篇》之《答谢中书…
八上28课《观潮》课堂实录及相关资…
八上30课《诗四首》教学设计及相关…
2013中考备考:初中学业水平备考建…
名师课堂:八下14课《大雁归来》课…
八下15课《喂——出来》教学实录(王…
八下17课《端午的鸭蛋》课堂实录两…
八下18课《吆喝》课堂实录及相关资…
八下19课《春酒》课堂实录及相关资…
八下20课《俗世奇人》教学实录及相…
名师课堂:八下21课《与朱元思书》…
七下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课堂实…
八下13课《旅鼠之谜》课堂实录及相…
七下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
八下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
八下11课《敬畏自然》课堂实录及相…
八下22课《五柳先生传》教学实录及…
八下23课《马说》课堂实录(…
八下24课《送东阳马生序》课堂实录…
八下25课《诗词曲五首》课堂实录及…
赛课获奖作品:八下28课《醉翁亭记…
八下29课《满井游记》课堂实录及相…
八下30课《诗五首》教学设计(附:…
九上3课《星星变奏曲》课堂实录及…
九上4课《外国诗两首》——《蝈蝈与…
九上5课《敬业与乐业》课堂教学实…
九上6课《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
九上7课《傅雷家书两则》教学实录…
九上8课《致女儿的信》教学实录及…
八下10课《组歌》课堂实录及相关资…
七下9课《土地的誓言》实录及相关…
七下8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七下7课《最后一课》课堂实录(两…
七下6课《黄河颂》课堂实录、点评…
八下9课《海燕》实录及相关资料
八下8课《短文两篇》——《日》、《…
八下7课《雷电颂》课堂实录及相关…
八下6课《雪》教学实录及相关资料
九上12课《心声》教学实录及有关资…
九上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九上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堂…
九上15课《短文两篇》课堂实录及备…
九上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九上17课《智取生辰纲》课堂实录
赛课一等奖:九上18课《杨修之死》…
九上20课《香菱学诗》教学实录
九上22课《唐雎不辱使命》教学实录…
九上23课《隆中对》教学实录及反思
九上24课《出师表》教学实录与反思
九上25课《词五首》课堂实录
名师课堂:七下5课《伤仲永》课堂…
七下4课《诗两首》教学设计—…
七下3课《丑小鸭》课堂实录
七下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实…
七下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
八下5课《再塑生命》课堂实录及课…
赛课一等奖:八下4课《列夫·托尔斯…
八下3课《我的第一本书》教学实录…
八下2课《我的母亲》课堂教学实录
赛课获奖作品:八下1课《藤野先生…
名师课堂:九下1课《乡愁》实录(…
名师课堂:九下2课《我用残损的手…
九下3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九下4课《外国诗两首》教学实录
九下6课《蒲柳人家》课堂教学实录…
九下8课《热爱生命》课堂教学实录
九下10课《那树》课堂实录
九下11课《地下森林断想》课堂实录
九下12课《人生》课堂实录
九下13课《威尼斯商人》课堂实录及…
九下15课《枣儿》教学实录及反思
九下14课《变脸》教学实录及反思
九下16课《音乐之声》教学实录
九下18课《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名师课堂:九下19课《鱼我所欲也》…
九下20课:庄子故事两则教学实录
名师课堂:九下21课《曹刿论战》课…
名师课堂:九下22课:《邹忌讽齐王…
含视频| 手机发表名师课堂:九下23课:《愚公移山》…
名师课堂:九下24课《蒹葭》教学实…
名师课堂:九下7课《变色龙》(宁…
九年级下册17课《公输》教学简录
赛课获奖作品:九上25课《江城子密…
名师课堂:九下5课《孔乙己》课堂…
名师课堂:八上13课《苏州园林》课…
名师课堂:九下24课《关雎》教学实
名家经典:王君老师《我的叔叔于勒》课堂实录与点评
余映潮《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实录
名家经典:王君老师《我的叔叔于勒》课堂实录与点评
云南省一等奖:《小石潭记》课堂实录
名师课堂:《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名师课堂:九下24课《关雎》教学实录
名师课堂:余映潮老师《云南的歌会…
名师经典:余映潮老师《说屏》课堂
云南省一等奖:《小石潭记》课堂实
重点推荐: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学录
重点推荐: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堂视
三 : 《隆中对》课堂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
[ 教学目标 ]四 : 初一语文《狼》教学实录
初一语文《狼》
胡明道执教
教师:同学们,老师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他是我的同行,教书之余,他在路边摆一个茶摊,无偿为路人提供茶水,你要喝他的茶水,就为他讲一个故事。有一个故事,里头有个人流汗,有个人流血,还有一个在笑。我这个故事讲得好不好?学生齐答“不好”。
教师:听完这个故事,你想知道什么?
生1:摆茶摊的人是谁?
生2:故事中的人是谁?
生3:为什么会流汗?为什么会流血?
生4:老师怎么会有时间摆茶摊?
师:这么多问题,一定想知道结果,对吧?今天我们来学习摆茶摊的主人写的一篇文章《狼》。
请同学们拿起书和笔,自己默默地读,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快快快。
接下来,同学们互相讨论疑难,老师分小组布置任务,每6人负责一个自然段。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解决疑难的句子,二是说出本小组解决疑难的绝招。
学生分小组讨论。约五分种后,老师让第一组的一名学生翻译,另一名学生指出:“我们的绝招就是加一个字把古文变成现代文。
第二组:甲翻译。乙:有两个绝招,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二是参考注释。
第三组:甲翻译,教师插问:回答我几个问题,哪是“放下”、“拿”、“互相看着”?学生一一回答。教师:我们试试“眈眈相向”。师生表演。
乙:绝招就是根据注释和所在语境加以推断。
第四组:甲翻译,师问:什么叫“暴起”?你们的办法是不是就在这里呀?
乙:我们的方法就是古今不同意义的词要注意辨别。
第五组:甲翻译。师问:“断其股”是什么意思?“股”到底是大腿还屁股?生答“是大腿”。乙:我们的经验就是把以前学过的古文用上。
第六组:一学生翻译。师问:“罢了”在哪里?生答:是“耳”。
乙:我们根据“亦……而…… ”确定它是“虽然……但是……”的转折关系。
教师:好,现在我们把大家的成果一起汇报出来,汇报的方式就是齐读。
学生齐读课文。
教师:现在你们说说这是什么故事?
生(许多人):一个屠户和两只狼的故事。
师:大家已经知道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创造理解了故事。
教师串讲故事。
教师总结学生学习的办法:查、加、改、联。
那么,故事里流汗、流血、笑的人是谁?
师:你们看过朱军的《艺术人生》没有?看过王志主持的《面对面》没有?他们俩就有本领把别人心里的故事挖出来。
我们现在就把流汗的人心里的故事挖出来。请后两闰的同学组成记者团,一起设计问题采访屠户和蒲松龄。前排的同学研究文本,猜猜他们会问什么问题,从文中找出答案的依据。现在分头准备。
教师:(三分钟后)“面对面”言谈开始。看看发问的能否问到对方心里去,回答的能否把问题准确地回答出来。
生1:屠户,你第一次流汗是什么时候,为什么流汗?
生2答:
生3问:第二次流汗是什么时候?
答4:前后都有狼,而骨头都扔完了,我怕前后夹击,狼会吃掉我的。
生5问:当你发现麦场上的草堆时,你怎么想的?
生6答:我想这下好了,我有救了。
生7问:当你看到一只狼装睡时,你为什么要杀他?
生8答:我想这是最好的机会,莫失良机,先下手为强。
生9问:你怎么会到草堆后面杀另一只狼的?
生10答:并非故意。当我来到草堆旁随便转转时发现的。
生11答:我想另一只狼一定就在附近,就四处找找,果然找到了。
师(问生9):你觉得两个人的猜测谁更有道理?
生12:请问经历了这些,你自认是个勇敢的人吗?
生13答:应该是,基本上是。
师:基本上是,你们同意吗?
生答:同意。
教师小结这部分的答记者问:屠户基本上是勇敢的,也还算机智的,对不对?(大家造成赞同)
另一组针对“蒲松龄”的访问开始了。
问:请问蒲先生,你为什么把故事安排在晚上?
生1答:因为晚上更能突出恐怖的气氛。
问:你为什么要笑?
生2:因为狼想欺骗屠户,但手段并不高明,所以想笑。
师补充问:写的是狼的故事,为什么故事的结尾却说“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而不是说“狼之变诈”?
生3:由狼推广到别的禽兽。
师(恍然大悟状):我懂了,不仅是狼,一切想害人的,只要想坑人,最后的下场一定是可悲的。
生问:蒲先生,你为什么要写这个寓言?
生4答:这个故事可以使后人得到启发。
师问:蒲先生,你觉得自己写得最妙的地方在哪里?
生5答:第4段第2句。(教师提醒他念出来)“久之,目似瞑,意暇甚”。教师示意他表演一下这几句所写,生微眯眼睛,慢悠悠地摇头晃脑。
师:大家觉得这个“笑”字笑出了人的自豪。那么,在中国古典作品中狼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生纷纷答:凶猛、贪婪。
师:我刚才听到有同学喜欢看科普文章,动物大世界,说说那里面的狼是怎样的?
生1:狼是群居动物,他们非常团结合作。
师:现在有环保主义者提出要“拯救狼”。
教师结合演示文稿告诉学生三个有关拯救狼的事实。然后问:“你觉得这是什么回事呢?是蒲松龄错了吗?还是环保主义都忘了要保护人类呢?
现在就让大家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文学狼”与“自然狼”的问题研究。
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这才是新时代同学的风貌,让问题伴随始终。 …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