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唐诗中的意象-唐代送别诗中的常用意象

发布时间:2018-04-21 所属栏目:诗词的常用意象含义

一 : 唐代送别诗中的常用意象

唐代的许多送别诗脍炙人口,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这些送别诗中经常借助一些意象(带着作者强烈情感的景或物)表达离愁别绪。唐代送别诗中常用意象的运用,究竟有何特点呢?

一、“告别地点”作意象,难舍难分见真情。

如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劳劳亭,三国时吴建造,故址在今南京市南。)韦应物《送王校书》中:“送君江浦已惆怅,更上西楼看远帆。”许浑《谢亭送别》中:“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西楼,即谢亭。南齐诗人谢胱任宣城太守时所建。)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长亭”和“南浦”成为送别地点的代表意象。长亭成为陆路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在唐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李白《菩萨蛮》中“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南浦,则在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成为常见的意象。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二、“送别礼物”作意象,千里鸿毛价无量。

“酒”是饯行中最常见的礼物。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离别时的千言万语,丰富复杂的感情都由这一句简单的劝酒词表现出来。这首诗唐人已把它谱成歌唱,后人称为“阳关三叠”或“渭城曲”,几乎成了送别的代名词。

唱离别的歌曲相送是特别的礼物。如韦庄《江上别李秀才》中:“一曲离歌两行泪,不知何地再逢君。”又如李白《赠汪伦》中:“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诗中写,诗人乘舟待发之时,一群村民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让李白十分感动。

折杨柳相送则另有深意。张九龄《折杨柳》中:“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诗意是,一枝杨柳并不足贵,但它代表着故园的春色,值得珍惜。这是一位女子为情人送行的诗,诗句含蓄地表示了女子的青春也如故园春色一样不能久驻,盼望行者早日归来,莫辜负了春光。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又谐音,所以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难舍难分之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作为怨别、怀远的常用意象。

三、“交通工具”作意象,山高水远情更长。

写江南送客的交通工具多为舟船。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另一首《送别》中有:“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两首诗中的意境相似,被送行者的船只已经在水天相接的尽头消失,但诗人仍极目远眺,唯见长江向天际流去。

车马也是远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所以也常被作为送别诗中的意象运用。值得一提的是,写车马作为远行工具,却又常常只写马蹄或马行的足迹,给人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如: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中:“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诗中说,满江的春色不肯把远行的客人留下,葱绿的青草伴随着马蹄送客远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人去路空,蹄印徒留,送行者怅然若失地站在雪地里,望着雪上的马蹄印出神。十分耐人寻味。

四、“多情眼泪”作意象,不流也难流也难。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高适《别韦参军》中:“丈夫不作儿女别,临岐涕泪沾衣巾。”陆龟蒙《别离》中:“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此三处眼泪这一意象的作用相同,都主张离别时要立豪情、鼓壮志,不伤感、不流泪,要勇敢地去建功立业,做出一番成就。

韦庄《江上别李秀才》中:“一曲离歌两行泪,不知何地再逢君。”你看,诗人边歌边哭,声泪俱下,让歌声与泪水帮助抒发感情,谁能说这样的送别眼泪不能流、不该流呢?李商隐《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这里,思念之泪不仅要流,而且是如点燃的蜡烛一样,流而不断,倾洒而干。杜牧《赠别二首》中:“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流泪到天明。”诗中说连蜡烛也为惜别而多情,它替人洒泪,从傍晚一直哭到天明。那么人呢,他能不为亲朋的离别而倾洒深情的眼泪吗?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 山路蜿蜒曲折,几番回转就看不见你的踪影了;但我还伫立着,凝望着,山路上早已空无一人,只有马行走的足迹留在雪地上。

[出典]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注:

1、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2、注释:

武判官,未详。判官,官职名。唐代节度使等朝廷派出的持节大使,可委任幕僚协助判处公事,称判。

白草:西北的一种牧草,经霜后变白。

胡天:这里指西域的天气。

梨花:春天开放,花作白色,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

珠帘:以珠子穿缀成的挂帘。 罗幕:丝织帐幕。这句说雪花飞进珠帘,沾湿罗幕。“珠帘”“罗幕”都属于美化的说法。

狐裘(qiú):狐皮袍子。锦衾(qīn):锦缎做的被子。

锦衾(qīn)薄:盖了华美的织锦被子还觉得薄。形容天气很冷。

角弓: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不得控: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控:拉开。

都护: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与上文的“将军”是互文。

瀚海:大沙漠。这句说大沙漠里到处都结着很厚的冰。

阑干:纵横的样子。

惨淡:昏暗无光。

中军:古时分兵为中、左、右三军,中军为主帅所居。

饮归客:宴饮回去的人。饮,动词,宴饮。

胡琴等都是当时西域地区兄弟民族的乐器。这句说在饮酒时奏起了乐曲。羌笛:羌族的管乐器。

辕门:古代帝王巡狩、田猎的止宿处,以车为藩;出入之处,仰起两车,车辕相向以表示门,称辕门。

风掣(chè):红旗因雪而冻结,风都吹不动了。掣:拉,扯。

冻不翻:旗被风往一个方向吹,给人以冻住之感。

轮台:唐轮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县,与汉轮台不是同一地方。

罗幕:用丝织品做的幕帐。

控:拉开弓。



3、译文1:

北风席卷大地,白色的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

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

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不感觉到温暖,织锦做成的被子也觉得单薄。

连将军都拉不开弓,都护觉得铁衣太寒冷,难以穿上。

在大沙漠上纵横交错着百丈厚的坚冰,愁云暗淡无光,在万里长空凝聚着。

在军中主帅所居的营帐里摆设酒宴,给回去的客人饯行,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热烈欢快的乐曲。

傍晚在辕门外,纷纷大雪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

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走过的蹄印。

译文2:

狂怒的北风卷地而来,枯脆的秋草都被吹断了,这北方边陲的天气呀,竟然在八月就大雪纷飞。就好像忽然之间刮了一夜春风,那千树万树的梨花都灿烂地开放了。片片飞舞的雪花穿帘入户,沾在帷幕上转眼消融;天气这么冷,穿着狐皮的衣服也不暖,盖着锦缎的被子也觉得单薄。将军们手冻得连角弓都拉不开,那冰冷的盔甲谁也不想穿。你看那浩瀚的沙海,冰雪遍地;你看那阴沉的天空,浓云密布。就在如此恶劣的天气里,主帅的营帐中正在为要回京城的武判官饯行,传来胡琴、琵琶和羌笛的演奏声。时近黄昏,送客走出军营门,外面依然是大雪纷飞,寒风凛冽,那营门上的红旗竟然冻得死死的,风都吹不动了。送客送到轮台的东门,是分手的时候了。唉,你这回去的路该怎么走呀!眼见得大雪封山,连路都看不见了。目送着客人远去,路转峰回,行人消失在山后,只在雪地上留下一行寂寞的马蹄印……

译文3:

呼啸的北风席卷大地吹断白草,塞北八月就漫天飞舞着雪花。就好像突然刮过一夜的春风,无数的树木都挂满雪白的梨花。雪花飘入帘内在幕帏上慢慢融化,狐皮大衣不暖锦被也嫌薄。将军角弓冻得都拉不开,镇边大将盔甲冰冷难穿戴。浩瀚的沙海冰雪遍地覆盖,万里长空阴云浓重稠密。中军设宴欢送回京的客人,胡琴琵琶与羌笛一起演奏。傍晚雪花纷纷飘落在辕门,朔风猛烈却吹不动冻住的红旗。从轮台东门送你回京城,出发时大雪落满天山路,路转峰回看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



4、岑参(cén shēn)(715?—770),唐代边塞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去世之时56岁。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岑参是盛唐最典型的边塞诗人,在八世纪五十年代,他曾经两次出塞,在新疆前后呆了六年。他边塞诗的特点,我们应当从两个方面去把握。第一,他是一个好奇的人,正如杜甫说的“岑参兄弟皆好奇”(《美陵行》)。早年他喜欢从出人意表的角度去发现诗。有了边塞生活的体验以后,他的好奇天性也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

第二,岑参诗人中的一股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慨,这也是其他边塞诗人所无法比拟的。他赞叹别人“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他自己就是这样作为戎装的少年英雄驰骋在西北战场上的。他出塞时,才三十出头,正是充满锐气的年龄。王昌龄、高适等年稍长的诗人,随着开元盛世的逐渐萎缩,朝政的日益腐败,已经开始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非正义性的一面时,岑参却还在战阵上高呼驰骋显示英雄气慨。这种心态和思想境界,就使他的诗和高适比较明显的区别。高适观察比较深入,更多的看到战士的艰苦,因而诗的色彩要淡一些。岑参则用绮丽的笔调来凸显西北地区冰天,雪地,火山,热海的异域风光,歌颂保卫边疆的战争,歌颂将士们不屈不挠,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有一种感人的厅情异彩。《唐之韵》

此诗在今人王兆鹏、邵大为、张静、唐元等的著作《唐诗排行榜》排名第77名。该排行榜以“古代选本入选次数”、“现代选本入选次数”、“历代评点次数”、“当代研究文章篇数”、“文学史录入次数”、“互联网链接次数”六个指标为统计分析,反映一千多年来的综合影响力。其中当代研究文章篇数排名第17名,现代选本入选次数排名地3名,文学史录入次数排名第13名,互联网链接次数排名第29名。



5、这哪里是写送别时的深情厚谊和依依不舍,这分明是写着自己的苍凉和寂寞。

雪落,是没有声音的。

就如同,雪地里深浅不一的马蹄印,只是一场虚幻的梦。

金刚经上说,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那是佛家的空。

但若真是如此,那这饮酒、吹笛、谈心谈情;那这暮雪、寒冰、万里愁云;那这守关、战争、为国为民;那在这荒凉胡地,白白蹉跎的漫长岁月,又有什么意义?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然后,是送别的人,转过身,背过脸,一脚踏上来时的路。雪拥连城,但那纷纷落在辕门的暮雪,已经不是来时的雪了。

送走了她们。我撑开伞,慢慢的走回学校,然后出东门,去热闹的五道口,剪了头发。

没有什么原因,也许是因为,突如其来的空寂。

空谷回音,发丝飘落的那一刻,若还能清楚地听到内心的声音,我想那必定是: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6、“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见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两句大意是:峰回路转,挡住了凝望的视线,远去的友人看不见了,只有友人走过的雪地上空留下马蹄的痕迹。

这是一首出色的送行诗,而~两句又是此诗出色的结尾。人去路空,蹄印徒留,送行者怅然若失地站在雪地里,望着雪上的马蹄印迹怔怔出神。无需“一路平安”之类的套话,仅此一笔就把悠悠不尽之情,依依惜别之意烘托出来了。写送别、惜别可借用其意境和以景托情的表现手法。这是写归客远行,也是写别后雪景。友人已然远去,远方只留有马的足迹,而分别处也只有一个孤单的诗人,为友人的离去不舍,为友人的回京高兴,亦为自己那不知何日是尽头的边塞生活而惆怅。景中见情,诗人复杂的感情在这两句诗中表现得恰到好处,似有宇宙无穷人生短暂之感流露于字里行间,细细读来自是回味悠长,唐诗之蕴藉自此可见一斑。



7、“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我读易安的词,你听到了吗?喜欢诗词的你我,曾经在多少唐诗明朗与隽永的风格中畅游,曾经在多少宋词的婉约与豪放之间浏览,曾经在多少元曲的宫调与曲律中体味着剧中人的悲喜。只是曾经的凤凰涅磐,辉煌而悲壮,而那辉煌之后,便是无痕的灰飞烟灭和有痛的久远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春天的南国红豆是对你的相思;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夏日桐叶也是对你的相思。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秋天的夜雨还是对你的相思;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冬日的落雪还是对你的相思!心外无物,当繁华落尽,满目尘埃,袅袅的余音之后余下的却是晨钟暮鼓,木鱼声声。醒在梦中,便想去一座紫烟燎绕、草木萋萋、清泉潺潺的深山,让自己沉醉在飘渺的青烟、白云、迷雾里,也许这只能是亦如一场六朝春梦般的梦幻吧!



8、阿力麻里城似乎在一夜之间消失了,如今,旧日的城郭踪迹全无,只有白杨树立在瑟瑟凉风中,只有古而班通古特沙漠变幻的沙丘诉说着曾经的沧海桑田;“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派苍凉中,空留斯人远去的脚印,还有悠悠的诗词:

??“琴山瀚海,乌孙西突,天马故乡风土悠。倚览浩浩江水,激情迤逦,醉人眸。

??云杉绕堤,湍水吐雾,飞桥雄踞万仞头。巍巍雪峰,一跃直上轻舟,云幽幽。”

??历史的厚重常常能为现代增加一抹灵犀,曾经历经风雨的西域,给我们留下了以往的记忆,给历史添加了几多悲壮。不如归来,来品尝阿力麻里的香甜,来感受雪峰云杉的场景,来观赏大漠孤烟的辽远,来凭吊古往今来的伟人们。



9、如果你不太在意雪的寒冷,不太在意此刻茫茫草原太过寂静的话,你应该感受到这茫茫草原的博大与辽远。没有了高低纵横,我们的视野会更加开阔。你可以骋目驰怀,神游八荒,细数当年金戈铁马草原烽火;遥想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的峥嵘岁月;聆听羌管悠悠胡笳悲鸣。没有了浓淡深浅,你的目光会更加单纯、澄澈。用一张纯得不能再纯的稿纸覆盖我们日益浮躁的心灵,让我们钟爱的文字在无任何羁绊的情况下自由流淌。在这张稿纸上,我们不必刻意掩饰自己的思想,不必曲笔委蛇。像那一片茫茫大雪,只有纯净,只剩无暇,在微笑的阳光底下静静袒露,尽情倾诉。

见惯了城市里的高楼林立,听惯了嘈杂的声音,即便离开城市,你的目光也常常被连绵的群山,如带的树林所牵绊,所阻碍。只有在这如白纸一样平展的雪的草原,白纸一样单纯的草原,才会让我们心无旁骛,回到人性的最初,倾听自己灵魂的声音。



10、车子行驶至白山和凉水的路口时,朦胧中被大家指指点点的叽叽赞叹声唤醒,我下意思的睁开眼睛将头转向车窗外。两山的凸凹处,棉絮般的云雾升腾着,整个群山被大自然的铅灰和苔绿锦绣成旖旎的素装。望着车窗外迅速倒退的树木,不由的让我想起:“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那千古绝句。啊,真的太美了!心中的阴霾顿时烟消云散,只剩下几分欣喜、几分感叹、几分超然……



11、一夜北风,“呜呜”的,一阵紧一阵,如泣如诉。令我的梦境和残雪的《暗夜》一起混沌莫辨。这一夜的风声会不会成就某些久违的东西呢?

果真,清晨,拉开窗帘,匝地惜琼瑶啊,真美,有什么可比得在戈壁上欣赏一场风雪的苍茫与盛大呢?

而却又如何能每每相遇呢? 更何况好似是从雨润之秋突然转入飘雪之冬?

雨后的清新气息尚未飘远,冬雪之趣,姗姗而来。

雪花的旋舞,轻灵与雅致,令屋顶上的两只鸟儿也为之倾倒吧,它们也忙着在屋顶和雪花之间起落。

耳边萦绕的《千里之外》,却真把我的心带远了。

想象着胡杨林里该有多么美:天地净白,枝与干,笔走墨泼,风雪点染,干湿浓淡,虚实难猜。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样的古意境,只有在想象里才能多出一些人生况味。

可此刻,飞鸟不至,野物隐匿

办公室外的榆树上,雪满枝头,躲在雪枝下红红绿绿,黄黄褐褐的叶片正享受着落日最后的别情,一缕缕的金色余晖,令它们如白雪红梅,焕发光彩。

抬头之际,缀满雪团的枝条,晶莹剔透,摇摇欲坠,颤颤有声。而匆匆路过的云朵,和纯蓝的天空擦身而过。哦,这瞬间的美丽,转眼已逝。



12、是谁,带来了雪,这世间神物,点缀了冬天,把一切污垢都深深埋在深处!

雪,带给人们无限遐想的空间,因为你,才有了白雪公主的浪漫!才有了“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落魄,

有雪的世界是那么雍荣华贵,仿佛一位哲人,将外在的洁净渗入人的心灵,有雪的人心是那么的平和舒适,一切的险恶无处显露,

鞠一捧洁白的雪花祭奠秋天,送走了苍凉,迎来了内心的无比宽敞!然而雪又是何等的脆弱,一热,便香销玉损,一冷,便凝结成冰,所以雪,总是无法摆正自己的位置!

纵有千古不灭的美韵,豪华落尽的奢华,终难逃风华易老的结局!一旦阳光降临,就化成淳淳甘露,滋养着一代代生命,我不知道这算是雪的悲哀,还是又一场神韵!

有人说:雪意味着离别,因为天下或许无不化之雪,而雪的离别又是一种神韵,即淡淡的离别,不忍亵渎这洁白的世界!默默的离开,为爱祈祷这,这就是雪,无私的唯美!

我想捧起一捧雪花,把它放在我的心里,永远的留在我的心里,拨开自己凌乱的心扉,收获一份舒适的宁静!然后找个人,轻轻的用爱把它融化,融化,融化,融化在心中的天涯!滋润着干涸的心灵!直到浇灌着心里的最后一片禁区!

雪,如我,如你,你,如我,如雪!



13、“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徐志摩先生的那首诗《再别康桥》,引发了我们对告别的思考。

在古今诗人的笔下,告别往往是一种不舍,一种愁情。“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这是一种多么惆怅的告别呀!“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这又是一种多么失落的告别呀!然而我并不喜欢这种依依不舍的告别,我更喜欢的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那种豁达的心胸开阔的告别。因为告别其实是人生又一个新的开始。

当爱迪生离开关心他的母亲到各地去找工作时,这与母亲的告别意味着爱迪生发明事业的开始;当比尔·盖茨离开故乡西雅图去到其他地方建立微软公司时,这与他故乡的告别意味着他的创业的一个新的开始;当鲁迅放弃医学而回国开始他的写作生涯时,这与他的恩师藤野先生的告别就意味着他人生旅途的又一个开始。由此可见,告别旧的事物就意味着一个新的事物的开始,所以,告别并不是一个令人伤感的事。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以开阔的心胸来面对告别的。许多人因为对告别过于伤感而会忘记了告别之后的崭新开始。这些人往往因为太留恋过去的事情,也就无法面对新人新事物,也就甭谈新的开始了。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告别之类的事。人们会与同学朋友告别,会与父母亲人告别,如果我们把这些告别都看作是新的开始,就可以在后来的人生路上走得更好。历史上有无数的伟人名人给我们提供了范例:海伦告别了聋和哑,成了一位盲人女作家,社会活动家;莱特兄弟告别了玩耍的竹蜻蜓,却发明了飞机;霍金告别了绝症的痛苦,写下了《时间简史》。因此,只要以宽阔的胸襟、顽强的毅力对待告别,成功或许正向你招手。

告别过去吧,你定会迎来新的开始,你的未来定会更加美好。



14、少年出门踏雪,本已抱着“不踩它百八十个印子不罢休”的目的。门开,白衣胜雪的少年眸里闪现了晶莹,小指轻轻插进雪中,整整是三寸深。望着光滑的雪面,少年已舍不得踩踏,正如春时舍不得将花摘下一般,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需要几个脚印的“巧夺天工”,否则就是画蛇添足了。少年蹲下,第一次有了人生的愁绪,不善流泪的他,却忍之不住的滴下。“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少年看着无垠的雪,心中以为这便是那“寒江雪”了吧,思及痛,单纯的体会着孤舟上身着蓑笠老翁的心情,第一次感觉人心的荒凉,事态的炎凉。从此宣告了少年时光的结束,恰伴着一片白雪,如一汪清水,那般的矛盾。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送走了武判官,那时我送走了童年,却只因那怜雪时的一滴泪……然而我并不后悔,无因便无果,即是因果相连,何必去执着。着笔此时我抬起头望望天空,仿佛儿时久别的碧云在朝我微笑,慧心的笑笑,也许这正是等我的那片云……



15、路,你从山中来,蜿蜒盘旋,曲直幽深,在崇山艰险处,走出自己的坦途;在幽谷阻碍处,走出自己的雄姿。

路,你从水中来,纵横交错,勇往直前,在激涛汹涌处,走出自己的秀丽;在险滩暗礁处,走出自己的平和;

路,你从梦中来,瑰丽多姿的山河,因为你轻盈的身姿更添娇美;繁华喧嚣的都市,因为你宽广的胸怀更添魅力。

有人赞美你的宁静,“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有人感叹你的多变,“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有人寄托你于满腔抱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有人则将你寓意人生,“三十公民,八千里路云和月”。

你穿过高山峡谷,走过崇山峻岭;你昂然跨立在繁华的城市,安静蜿蜒在寂落的山村;春华秋实,你始终默默倾尽自己的所有,带着那些心怀梦想的人,去到他们想去的地方。

你是慈母含泪的期盼,是游子思乡的泪光;你是展翅高飞的起点,是落叶归根的欣慰;你是中华民族腾飞的希望,是炎黄子孙最踏实的依靠。



16、不知该从哪说起,走到这一刻似乎说什么都已是多余,只是那浓重的悲哀和凄凉仿佛要深入骨髓,慢慢的吞噬着每一血肉……

或许,人到离开的时候都会是这样的心情。伤心处,别时路,又有谁不同?怕离别,最终选择的偏偏还是莫不做声的离去。此刻我并没有任何回望,但也只有我自己明白自己走的并不是那么潇洒,在这片土地上值得我感动留恋的东西毕竟还是很多,最终却还是选择了这样无情的离开。

不知多少次我曾这样问自己——你到底是个好人呢?还是坏人?

若是好人难道你就忍心负尽那么多可以为你流泪的人吗?难道在自私狂妄的余暇里就不能为他们做点事吗?哪怕一句安慰的话。你是怕一出口就会卸下所有的矜持和伪装露出你的脆弱吧?

或许我甚至不明白自己到底是不是懂得所谓的感情,只是最终在亲情,友情,自由,无望的爱情寄托及为人子女的责任间选择了自由。

请原谅我的自私,我不可以在黑暗中永久的堕落——因怕深情伤人情,惟恐多情故无情!

离开似乎已经说了好多次,也早该有个了结。无从忘记,也无法忘记,有些东西在茫茫的一生中虽短暂却需要你用一生的时间去忘记。或许,这就是所谓的苍茫误此生吧。

茫茫大漠中,将来也许我会忘了你,忘了自己,忘了曾经那些相濡以沫的日子,只是我想到时我依然会记得曾经铭刻在心底的那淡淡的温暖和灼热的伤痛。

果子是酸的,是苦的……但是好美,不悔!

不能忘记,始终破不开自己的执念,那么也许也只能选择在茫茫彼荒里终我一生,望断天涯梦回无路,从此江湖两相忘。

回头看看,我们原本就不是同一类人,每人头上一片天,而我的与你的却有着截然不同的颜色,或许那是生命中永远无法弥补的鸿沟。那注定你我宿命的星辰也许有那一刻交汇的缘分,我误以为那就是灵魂最终的救赎。

然,那只是檫肩而过的误会……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你说对感情已经麻木,不明白也不懂到底什么是爱,什么是婚姻?

我想所有的一切都不需要明白,有时那只是一种感觉,一个美好的心境。我的离去并不会从你的世界里带走点点,你该庆幸,该欢笑……

只是希望有那么一天你可以重新感觉到爱的存在,苦的,甜的,酸的……都很美!有那么一刻的相知也就足够,留下那么点思念,爱情或许就是所谓的永远。

相爱不如相知,还有人懂的苦就不能算苦,就不会感到孤独的存在和悲哀。人的一生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救赎,但更多的时候人必须自救。毕竟只有你自己才明白自己真正要的东西是什么。

大漠没有江南那烟雨的妩媚,更不会有那山川的秀丽……无论怎样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无悔!忽然想到了会名的那十六个字——

血色残阳,祭我山河。花飘若舞,葬月如歌。

不由低眉沉思,在脑海中默默的去捕捉,那又是怎样的一种意境?

——好美!

来年的春天,玉门关外将不再闻得到春风的气息,但是我明白在我跨马扬蹄对着雪山的身影后必是大片大片盛开的桃花。

闭上眼睛,想想,那里黄沙远上白云,长河落日圆……那里似乎还流传着雪山女神的传说。

世事未必尽如人意,伤心初,别时路,又有谁不同?真的,不若相忘于江湖。



17、万事万物自是规律的延续,当遇事时不要丧失耐心更不要抱怨,因为有些事态发展不是自已一人之力所能控制、所能违背,就尽遂其愿。遇事要有耐心,任何操之过急的举动都无异于饮鸩止渴。拔苗助长之举更会适得其反,更会造成追悔莫及的伤害。“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心浮气躁之时不妨置身于纯净洁白雪的世界,让纯洁洗涤心灵思绪的阴霾,让纯洁净化心灵的浮躁!



18、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确实需要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为全体国民所认同并矢志不渝的追求着,就像屈原那样长太息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像范仲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像孔子那样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像孟子那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像陶渊明那样不为五斗米折腰;如此等等,我们忽然感到这原属于我们中华民族最灿烂的文明却与今天的时代渐行渐远!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人生的纠结与怅惘筑就了延绵不绝的梦——只有当梦醒时分才忽然意识到过去的一切未必都是真的。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 山路蜿蜒曲折,几番回转就看不见你的踪影了;但我还伫立着,凝望着,山路上早已空无一人,只有马行走的足迹留在雪地上。

[出典]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注:

1、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2、注释:

武判官,未详。判官,官职名。唐代节度使等朝廷派出的持节大使,可委任幕僚协助判处公事,称判。

白草:西北的一种牧草,经霜后变白。

胡天:这里指西域的天气。

梨花:春天开放,花作白色,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

珠帘:以珠子穿缀成的挂帘。 罗幕:丝织帐幕。这句说雪花飞进珠帘,沾湿罗幕。“珠帘”“罗幕”都属于美化的说法。

狐裘(qiú):狐皮袍子。锦衾(qīn):锦缎做的被子。

锦衾(qīn)薄:盖了华美的织锦被子还觉得薄。形容天气很冷。

角弓: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不得控: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控:拉开。

都护: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与上文的“将军”是互文。

瀚海:大沙漠。这句说大沙漠里到处都结着很厚的冰。

阑干:纵横的样子。

惨淡:昏暗无光。

中军:古时分兵为中、左、右三军,中军为主帅所居。

饮归客:宴饮回去的人。饮,动词,宴饮。

胡琴等都是当时西域地区兄弟民族的乐器。这句说在饮酒时奏起了乐曲。羌笛:羌族的管乐器。

辕门:古代帝王巡狩、田猎的止宿处,以车为藩;出入之处,仰起两车,车辕相向以表示门,称辕门。

风掣(chè):红旗因雪而冻结,风都吹不动了。掣:拉,扯。

冻不翻:旗被风往一个方向吹,给人以冻住之感。

轮台:唐轮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县,与汉轮台不是同一地方。

罗幕:用丝织品做的幕帐。

控:拉开弓。



3、译文1:

北风席卷大地,白色的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

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

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不感觉到温暖,织锦做成的被子也觉得单薄。

连将军都拉不开弓,都护觉得铁衣太寒冷,难以穿上。

在大沙漠上纵横交错着百丈厚的坚冰,愁云暗淡无光,在万里长空凝聚着。

在军中主帅所居的营帐里摆设酒宴,给回去的客人饯行,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热烈欢快的乐曲。

傍晚在辕门外,纷纷大雪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

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走过的蹄印。

译文2:

狂怒的北风卷地而来,枯脆的秋草都被吹断了,这北方边陲的天气呀,竟然在八月就大雪纷飞。就好像忽然之间刮了一夜春风,那千树万树的梨花都灿烂地开放了。片片飞舞的雪花穿帘入户,沾在帷幕上转眼消融;天气这么冷,穿着狐皮的衣服也不暖,盖着锦缎的被子也觉得单薄。将军们手冻得连角弓都拉不开,那冰冷的盔甲谁也不想穿。你看那浩瀚的沙海,冰雪遍地;你看那阴沉的天空,浓云密布。就在如此恶劣的天气里,主帅的营帐中正在为要回京城的武判官饯行,传来胡琴、琵琶和羌笛的演奏声。时近黄昏,送客走出军营门,外面依然是大雪纷飞,寒风凛冽,那营门上的红旗竟然冻得死死的,风都吹不动了。送客送到轮台的东门,是分手的时候了。唉,你这回去的路该怎么走呀!眼见得大雪封山,连路都看不见了。目送着客人远去,路转峰回,行人消失在山后,只在雪地上留下一行寂寞的马蹄印……

译文3:

呼啸的北风席卷大地吹断白草,塞北八月就漫天飞舞着雪花。就好像突然刮过一夜的春风,无数的树木都挂满雪白的梨花。雪花飘入帘内在幕帏上慢慢融化,狐皮大衣不暖锦被也嫌薄。将军角弓冻得都拉不开,镇边大将盔甲冰冷难穿戴。浩瀚的沙海冰雪遍地覆盖,万里长空阴云浓重稠密。中军设宴欢送回京的客人,胡琴琵琶与羌笛一起演奏。傍晚雪花纷纷飘落在辕门,朔风猛烈却吹不动冻住的红旗。从轮台东门送你回京城,出发时大雪落满天山路,路转峰回看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



4、岑参(cén shēn)(715?—770),唐代边塞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去世之时56岁。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岑参是盛唐最典型的边塞诗人,在八世纪五十年代,他曾经两次出塞,在新疆前后呆了六年。他边塞诗的特点,我们应当从两个方面去把握。第一,他是一个好奇的人,正如杜甫说的“岑参兄弟皆好奇”(《美陵行》)。早年他喜欢从出人意表的角度去发现诗。有了边塞生活的体验以后,他的好奇天性也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

第二,岑参诗人中的一股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慨,这也是其他边塞诗人所无法比拟的。他赞叹别人“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他自己就是这样作为戎装的少年英雄驰骋在西北战场上的。他出塞时,才三十出头,正是充满锐气的年龄。王昌龄、高适等年稍长的诗人,随着开元盛世的逐渐萎缩,朝政的日益腐败,已经开始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非正义性的一面时,岑参却还在战阵上高呼驰骋显示英雄气慨。这种心态和思想境界,就使他的诗和高适比较明显的区别。高适观察比较深入,更多的看到战士的艰苦,因而诗的色彩要淡一些。岑参则用绮丽的笔调来凸显西北地区冰天,雪地,火山,热海的异域风光,歌颂保卫边疆的战争,歌颂将士们不屈不挠,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有一种感人的厅情异彩。《唐之韵》

此诗在今人王兆鹏、邵大为、张静、唐元等的著作《唐诗排行榜》排名第77名。该排行榜以“古代选本入选次数”、“现代选本入选次数”、“历代评点次数”、“当代研究文章篇数”、“文学史录入次数”、“互联网链接次数”六个指标为统计分析,反映一千多年来的综合影响力。其中当代研究文章篇数排名第17名,现代选本入选次数排名地3名,文学史录入次数排名第13名,互联网链接次数排名第29名。



5、“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见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两句大意是:峰回路转,挡住了凝望的视线,远去的友人看不见了,只有友人走过的雪地上空留下马蹄的痕迹。

这是一首出色的送行诗,而~两句又是此诗出色的结尾。人去路空,蹄印徒留,送行者怅然若失地站在雪地里,望着雪上的马蹄印迹怔怔出神。无需“一路平安”之类的套话,仅此一笔就把悠悠不尽之情,依依惜别之意烘托出来了。写送别、惜别可借用其意境和以景托情的表现手法。这是写归客远行,也是写别后雪景。友人已然远去,远方只留有马的足迹,而分别处也只有一个孤单的诗人,为友人的离去不舍,为友人的回京高兴,亦为自己那不知何日是尽头的边塞生活而惆怅。景中见情,诗人复杂的感情在这两句诗中表现得恰到好处,似有宇宙无穷人生短暂之感流露于字里行间,细细读来自是回味悠长,唐诗之蕴藉自此可见一斑。



6、当学生的时候,曾听老师讲过一个“余音绕梁”的故事,我认为老师讲的故事纯属虚构。 后来学唐诗,读到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岑参的“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等诗句时,才渐渐体会到老师所言“余音袅袅”的感觉。一时觉得那种耐 人寻味、引人遐想的结尾是多么妙不可言啊。



7、千年前,有翁孤舟蓑笠独钓寒江,钓得难道仅仅是雪?千年后,风雪满天,独客寻诗,寻得难道仅仅是诗?点点鬓霜稠,十年山水梦,未全收。2012,又一个十年开始。十年春光堪惜,万种心情难书。回首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谁又是那个独客寻诗的风雪夜归人……



8、书,教我懂得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珍贵友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情壮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深厚友谊;“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依依不舍之情。友情就是一阵清风,为你吹散阴云蒙蒙。友情就是一把扇子,为你驱走炎酷夏日,送来丝丝清凉。友情就是一把素伞,虽不起眼,但凡是遇上坏天气,就能保护你不被淋湿。友情处处不在,却又处处难寻。因为最珍贵的友情并不是与你朝夕相处,形影不离,而是在你背后默默地支持你,鼓励你。“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才是友情的含义。



9、生活在南方的我,从来没真切感受过下雪是怎样的一种感觉,但我依然感悟得到,因为心中有雪,有着爱雪的情怀,满载着粉妆玉砌的美丽童话。所以我欣喜。

此时,我仿佛看到元稹笔下“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那温情脉脉的北国雪天,不因雪而变得凌厉肃杀。

我真正读出了“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蕴含的意境,诗人用雪书写了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也真正体会了“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独坐夜寒人欲倦,迢迢,梦断更残倍寂寥。”窗内帘外人与雪的情景交融,完美结合。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那是雪与春共同演绎的华章,如一支曼妙的冰上芭蕾,洋溢着热情与奔放,让人从雪联想到春的画卷,看到春的希望。

初看冬雪舞,转眼春华红。



10、儿时的雪天总是绵绵软软的缠绕与心,让人留下了不尽的怀想。

??

??那时候的雪即便是在灿烂的阳光下,也要很多天才可以融化,白白厚厚的,在太阳下闪着耀眼的光芒。走在路上,总是不忍踩踏,直想自己能够飞,天使一样的在雪野上飞过。这样的景致已经很多年没有看到了。现在的雪似乎也感染了网络时代的速度,来的快,去的也快,来的时候潇潇洒洒,去的时候不着痕迹。

??

??想起荆州人岑参送别友人的诗句,“去时雪满是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那一份惆怅与不舍被雪天衬托的如此鲜明。但那雪是塞外的雪,那情也是历经了千百年的风霜穿过岁月的断层而留存下来的情。

??

??网络时代的感情似乎已经不起岁月的推敲,窗外的风景总是那样容易就迷惑了双眼。

??

??一直是喜欢雪的,喜欢雪的晶莹无暇,更喜欢雪的质朴无华。



11、“自古多情伤离别”“最是仓皇辞岁日,挥泪对宫娥”,告别在即,难免心中惆怅,即使如我辈混天过日之人也会悚然一惊,发出苍白的喟叹:时间过得好快,又是一年春去也,天上人间。

在一场如期而至的漫天大雪中,我的2012像一位绝情的少女一样渐行渐远,我只能像岑参送别一样“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了,哪怕我的心中有一千般不情愿,有一万分留恋,离别的脚步总是无情地回响在天地之间。

时间是天地之间的一艘最大的航船,载着我们穿行于历史与未来的大海上,我们每个人都应是一名水手,船长呢,船长就是那不可知的命运。2012的这艘命运之船载满的是什么已无暇顾及,重要的是它马上就要抛锚,正走在归航的路上。

让我们在新年的曙光中举起酒杯,默默地送它一程;就像送别我们心爱的女人。



12、缘,请把我们紧紧连系在一起吧!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不管我们相隔多远,我坚信只要我们心连心,就算是十万八千里远也会像近邻一样的,对吗?就像那王勃写的一样: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希望你一路顺风,开心快乐!

鸽,请把我的祝福带给我的朋友吧!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虽然你渐渐消失在了我的眼帘中,但我们那一份纯真浓厚的友情永远铭刻在我心中。朋友,你离我远去了,我今后将少了许多快乐的元素,也多了几份对你的相思。

风,请传达我对朋友的思念吧!

朋友,如那街道上的指路标,在我迷茫时常给我指出正确的方向;朋友,如那隐形的翅膀,在我丧气时给我起飞的动力……朋友难得,朋友情更难得。所以,请珍藏!



13、安静的雪是羞涩的,过于齐整让人不忍惊扰,生怕吓到他。欧阳修说,“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我看到的却有些“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林中静悄悄,“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回头看那是我们自己留下的两行雪靴印记,相偎相依渐行渐远。就让雪暗暗地独处吧。“莫怪世人容易老,青山也有白头时!”

这边的雪是顽皮的,因为找到三、两只白兔做玩伴。他哪里有兔儿狡猾,窜上跳下的捉迷藏却总是找不到他。可雪也有聪明劲儿,搭起陷阱让兔儿来踩,看你这回往哪里逃。兔儿这会子怕了,作逃跑状,三步一摇像是拐了脚,往人家房檐下面躲着生闷气。难怪谁家女子有才,就被拿来比作谢家女,“未若柳絮因风起。”“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雪也是多情和贴心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细雪还是不停地飘落,有风儿托的,有天上催的,落在眉尖,抚过面颊。老爷子说带点儿哈气就成了“眉挂”,笑呵。晓儿问我手凉不,说你搓把雪就不冷了。相思的红豆没了绿叶的陪伴,已经寂寞了有一阵子,还好雪及时来了,红豆子顶个雪帽那个疯癫劲儿啊,就甭提了。谁说“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来着?我看是“对此欲留君便宿,诗情酒分合相亲”吧。豆子我也不采了,就让他们两个做伴儿吧。

柔情过后,雪亦会疯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虽然还没怪异到八月飞花,但那夜的风雪交加仍然记忆犹新。舞动的长枝击打窗棂,让人整夜无法入眠,大有狂吼着要埋葬整个世界的味道,不知道他究竟是为了什么发这么大的脾气。还好雪不管怎么说也是个侠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更何况他还有责任“瑞雪兆丰年”!等把所有的烦心事儿都想明白了,愁眉一展,又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笑颜。



14、春始,是莽山还黛色,万物复芽枝的桃红柳绿;夏至,是在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争艳中。秋静,蓝天白云下,一泓碧水,几片落叶;深山古寺间,一弯小溪,几声鸟鸣,恬淡而悠远。冬临,白雪恺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常听闻大爱无声,至美无言。而大自然的四季更替,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华美境地,实非我之笔墨所能描述出来的。语言的贫瘠,文字的苍白在这刻是真真实实的显现出来了。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含义此时也算彻底的领悟了。

??“嘀嘀”一阵汽车的喇叭声,穿透秋风秋阳,钻进了耳里,抬头看向窗外,一眼又见到了院子里墙角处的那丛唯一尚在艳丽着的野菊,正淡然静立在阳光里,露出笑脸。那墨红色的,那金黄色的,还有那浅浅的白色系的,纷纷展示着自己蓬勃的生机。

??对于菊花,不仅喜欢它淡泊之中蕴涵的那股超然气质,更是欣喜它的坚忍特性,还有那份不随泊逐流独善其身“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清绝品格。

??意念至此,脑子里不觉浮现出那个晨起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结庐在人境,来往无马喧的五柳先生来,而他那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出尘境界,实是我等平凡之人难以达及的,于我辈之人只能是一个永远想望的梦。

??流年如水,岁月无常。只唯愿在以后的漫长人生里,在瞬息万变的红尘中,在这样洒满秋阳的院落处,依然还能让我们看得见菊花绽放的身影。让尘世的纷争远离心灵的净土,在云淡风轻的记忆里,永远保有那份宁静与澹泊。?

??在静谧的秋夜,在简陋的居室里,一盏青灯下,泡一壶菊花茶,观其色,淡雅清澈;品其味,温婉清香,若再有红袖添香伴读书,岂是一句人生至福能说!?



15、生命是一场华丽的葬礼,那些曾经属于我们、为我们开放的花朵肆意凋零,到了最后也终究逃不过别离。繁华背后有多少万念俱灰?再也不愿意去忘记,就像有些人有些事我们无法再提起。觉得这一季的奇妙与美丽,难以言喻。不是密谋,不是反叛是瞬间的一个无理由的决定。

??其实,美丽就存在于我们身边,然而人世间的美丽无非就是空灵自然、澈如水晶、朴实无华!

??季节的画师早已将手中画板调成了金黄色,秋,也许是寂寞的,总与万物怅然告别。它与春天终年不遇,无论是初秋,还是深秋,都闻不到春的气息,它是骊歌最悠长的季节。然而,秋仅仅只是让人徒增凄凉吗?!不是的,这只是人们片面的观点;它留给那些文人墨客的事无限的灵感,若不是因为秋季的到来曹操怎能写出“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样气势磅礴的诗句呢?!所以,看似万花凋零、百草枯谢的秋季也是美丽的!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的冬季,同样也充满了凄凉与死寂。世间万物都被瞬间封印,就连动物们也难逃厄运;但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又何尝不是为人展现了一个晶堆玉砌的冰雪世界呢?就连梅花也无法抗拒这样美丽的诱惑,傲霜斗雪、冒着风雪在这百花谢落的寒冬中怒放芬芳。所以说那充满了死亡气息与寒冷的冬季同样也是美丽的!也因为死亡气息的背后暗藏着生命的希望!

??这就是人世间的第一种美丽——空灵自然!

??原本比率的湖水在湛蓝的天宇照映下也呈现出浅浅的碧蓝色,湖水清澈见底,水底的卵石依稀可见。这圣洁的湖水净化着凡俗的一切污秽,洗涤着人们心灵深处的阴霾。

??残阳似血,夕阳余晖洒向湖水,湖面一片血色;深夜,皎洁的月光照在碧波之上,浪花泛起了金光。黄昏的湖面总是泛着阵阵红晕,宛如一位亭亭玉立害羞的小女孩;然而,夜晚湖面则是氤氲着令人心碎的孤寂,仿佛是一位被世俗遗忘了的老妇人正默默地守望着亲人们的归来。唯有清晨的湖面静得如同一面镜子,湖水澈如水晶,不掺杂一丝的瑕疵,如同水晶一般圣洁高贵,可凡俗的眼睛却把它当作玻璃看待。

??这就是人世间的第二种美丽——澈如水晶!

??我特别喜欢卵石,因为它们从来没有隐藏,也不故意显露,它们只是在海岸如实呈现自身的美与风采,它们不怕被人嘲笑,也不排斥别人的掌声。然而,卵石的朴实无华正是我所喜欢的!它们不像钻石那么耀眼夺目,不像珍珠那般高贵,不像玉石那么神秘,也不像琥珀那般诱人。它们只是静静地睡卧在清澈的河畔边,倘佯在碧蓝的苍穹之下。默默地聆听着风之歌、雨之曲;细品着花之舞、草之蹈;体验着天之泪、地之水。它们从不曾因为自己只是一块卵石而抱怨,它们只是静静地领悟着只属于它们生命本体的人生。

??这就是人世间的第三种美丽——朴实无华!

??美丽是到处都有的,如果我们想要看见着人世间的美丽,那就需要一对朴实无华的慧眼;如果我们想要体会宇宙更为深邃的意义,那就需要一颗不做作、朴实无华的心!

??相信我!用朴实无华的一双慧眼、一颗心灵,去领悟春华秋实、夏炎冬寒;去笑对阴晴圆缺、云来雁去;去发现人世间的真正美丽!



16、路漫漫,夜漆漆,雪域荒凉。雪,在凛冽的天宇里,变幻莫测,纷纷扬扬,飘飘洒洒,闪闪烁烁。冷树凋蔽,雪下得那么深,不知远方的你是否会听得很认真?你那里如今是柳绿花红雀成行,还是大雪飘扑人面,寒风阵阵透骨寒?我这里是寒风潇潇,飞雪飘零,冰天雪地夜焚香。都说雪凝百年相思老,可如今雪未凝相思未老,你却发如飞雪,定睛一看才知是我于红尘微醺时,心灵又一次触摸到了你冰凉的墓碑!凝缩情思,已无当日别离时的泪千行,只觉得短暂的时光忽然变得很长,只有鸿雁传书的去,却总也不见有回往。你啊!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远山苍茫,白雪皑皑,一地的洁白,没有半点的沾染污垢。静静的凝视着这如画的尘世,纷飞的雪,似绽放的礼花,天地间肆意地飘洒,象素练一样从天上滑落。雪积了又散,弦续了又断,雪花飘飘起了多少爱恋?雪花飞飞起了多少情缘?雪的清冷,夜的黑暗,不知道为何如此融洽的结合在了你的身上?凄美的离别,点燃心香一炷却再也感动不了无声的你,静态场景的重叠,冲击并停留于我呆滞的视觉,让如冰的寒意透彻心脾。

冬夜飘雪,映衬着那片片飞落的银白花瓣。雪夜还是寒冷的,紧紧裹着外衣,此时才能体会到白居易笔下的“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的雪夜意境。夜深了,繁密的雪闪闪烁烁地飞扬。这冬日的精灵,正在自己的舞台上表演着一出美丽的人生剧,断断续续的乐章在阵阵寒意中响起。这美丽的人生剧演绎着提着灯笼的宝玉,披上斗篷走出怡红院,但见一片空朦,雪花片片扑面,令人烦心顿释。先至潇湘馆,又到蘅芜院,再到栊翠庵……越剧《红楼梦》那平静的音调,于静夜中微微起着波澜!

飞雪凋花,又一个季节,又一个轮回。茫茫暮雪,人生如夜。雪依旧在下,我依旧能听见雪落的声音,仿佛时间的河流在流淌的声音。静夜依然在继续,望着细细薄薄的雪,我在日记本中写下了:如此的雪夜,我只愿化做一阵清烟,随风飞舞,踏雪无痕……



17、千山万水,茫茫人海,传说中每个人都会有缘遇见自己的真爱。

千山万水人海中,你曾经遇见过谁?谁曾经爱上过你?是否、计划过要相守一生?最后,是心愿得偿?还是,心事成灰?

时光水逝山沉,尽管伊始信誓旦旦,

最难忘的事……

最甜蜜的一刻……

最痛苦的记忆……

很多很多的往事,你是否已经遗忘在长长的时空里?是否沉默着不愿再诉说也不愿再想起?是否希望时间如浪潮,终将带走记忆沙滩上所有深深浅浅的痕迹?

曾几何时,或许又抑或,你其实什么都没有忘记。静夜灯影中,常常将一个从不在人前提及的人在心头默默地想起?车海人流的街头,会为一个似曾相识的背影而驻足张望?某段音乐,某本书,往往能不经意间触动你隐藏在心底最深的记忆?

如果你曾经深爱过,也曾经被人深爱过,深深地懂得爱情的咸与蜜、酸与涩,那么你会懂得我所叙述的这个故事。那段纯白岁月里,曾经全心全意、如火如荼的爱……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8、也许是随着岁月的增长,人的心也变得容易忧伤罢,曾经视若无睹的东西,不知不觉间也在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迹。我们开始在乎起父母越来越多的皱纹,也开始担忧起孩子越走越远的脚步。 所以,有的书中的一字一句仿佛踩在我们最柔软的心房上,让人流下暖暖的泪来。

人生是一趟旅程,每分每秒,我们的旅伴都可能在前方的转角消失。有的人懂得珍惜,能与亲爱的人相伴走完整个旅程;然而,有的人只顾着留意峭壁上那丛艳丽的花,等突然惊觉四下阒然无声时,却早已“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了。

二 : 唐诗中的团扇意象及其文化探析(一)

摘要:中华民族的传承中,扇文化是器物文化的一个重要支脉,而团扇则是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出现了大量以团扇为意象载体的诗作,或慨叹美人失势,或感伤文人失意,或祝福新人合欢。团扇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因文人们精心雕琢而愈加丰富,从象征深宫女子的幽怨而逐渐成为了志士报国无门的代名词。

关键词:唐诗;团扇意象;美与圆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扇文化在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扇子作为一种日常生活工具,随着制扇工艺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装饰品,后演化为身份的象征。西汉出现的团扇更是为我国的扇文化添上了浓重的一笔。团扇,又称合欢扇或罗扇。团扇最早与诗歌的结缘可追溯至汉代,以汉成帝的妃嫔班婕妤所作的《怨歌行》最为著名。“合欢扇”正是得名于班氏《怨歌行》中“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月明”两句。伴随着团扇的普及,唐文人的作品中对团扇的描写增多。作为我国古典诗歌的最高峰的唐诗,更是与团扇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
一、著名诗人与扇诗
唐代经济繁荣,文化开放,唐人性格外倾,诗人更是性情中人。在他们有感而发,意象万千的诗作中,带有“扇韵”诗句,比比皆是。初唐“文章四友”中的李峤和杜审言就作过带有团扇意象的诗歌。“团扇辞恩宠,回文赠苦心。胡兵屡攻战,汉使绝和亲。”(李峤《倡妇行》)“啼鸟惊残梦,飞花搅独愁。自怜春色罢,团扇复迎秋。”(杜审言《赋得妾薄命》)纵使春色无限,美人却叹怜,陪伴她的只有手中的那一柄纨扇,独自等待薄凉如水的孟秋之季。以上诗句,虽出自不同诗人之手,寓意却相同,都是以团扇自拟美人,从而传达(www.61k.com]宫怨或闺怨之情。“明月高秋迥,愁人独夜看。暂将弓并曲,翻与扇俱团。”出自杜审言的《和康五庭芝望月有怀》,讲述了诗人与友人一起赏月时的所见所感。良辰美景,月影清辉,此时天上的那轮明月如团扇一般圆满,诗人以扇歌月巧妙地道出了能与友人再度重逢并一起赏月的欢欣,此句暗合了团扇的团圆寓意。
把酒言欢谪仙人。白素来给人以飘逸灵动之感,豪迈不羁之情,潇洒中又不失浪漫的李白也著有不少带团扇意象的诗作。《长信宫》云:“月皎昭阳殿,霜清长信宫。天行乘玉辇,飞燕与君同。别有欢娱处,承恩乐未穷。谁怜团扇妾,独坐怨秋风。”君主驾临昭阳殿,飞燕姐妹相迎陪同,可那独处长信宫的班婕妤又有谁会去怜爱呢?一柄小小的罗扇,载不动深宫六院无限的哀愁。而《中山孺子妾歌》一诗则写道:“芙蓉老霜秋,团扇羞尘网。戚姬髡发人舂市,万古共悲辛。”菡萏、团扇喻美人,芙蓉遇霜而衰败,团扇天凉而弃置,美人迟暮,爱驰宠歇。
中、晚唐也有不少诗人创作关于团扇的诗歌。“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谁复商量管弦?”(王建《调笑令》)以扇起兴,以扇遮面,纨扇与玉颜交相掩映,隐去的是无人与之商量管弦之乐的哀愁。此外还有“阶下败兰犹有气,手中团扇渐无端。”(卢殷《悲秋》)“由来咏团扇,今已值秋风。事逐时皆往,恩无日再中。”(皇甫冉《相和歌词?婕妤怨》)等诗句。
二、唐诗中的“扇韵”
唐文人带有团扇意象的诗作甚多,这些诗写团扇本体的相对罕见,多是用团扇隐喻女性。这一用法始于西汉班婕妤的《怨歌行》。班氏以扇自喻,“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一句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得宠时的状态;“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又道出天气转凉后团扇因显得多余而被弃置的凄凉命运。前六句写罗扇光鲜美好,后四句写惧扇之衰,顿感凄婉悲凉。寥寥数句,慨叹了自己如团扇般盛衰变化的一生。从此,团扇就成为宫怨诗的代名词了。唐诗词中,团扇意象被运用得更加成熟。“就爱柏梁台,新宠昭阳殿。守分辞芳辇,含情泣团扇。”(徐惠《长门怨》),“团扇秋风起,长门夜月明。羞闻拊背入,恨说舞腰轻。”(李百药《杂曲歌辞?妾薄命》),“莫道君恩长不休,婕妤团扇苦悲秋。”(李嘉?《古兴》),“露?红兰湿,秋凋碧树伤。惟当合欢扇,从此箧中藏。”(刘禹锡《婕妤怨》)。文人们将团扇与班婕妤失宠之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感叹后宫年老色衰的女子,被君王抛弃的悲惨命运。
团扇意象虽多承载红颜易老,美人迟暮的悲情,但唐代文人们在运用这一意象时,也别出心裁。不少唐诗中的团扇意象超越了这层文化意义,在“宫怨”、“闺怨”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传递出诗人们特定的情感与心意。且看刘方平的《长信宫》:“梦里君王近,宫中河汉高。秋风能再热,团扇不辞劳。”本诗作于诗人仕途不如意,欲从军,未遂之时,而又以“长信宫”命名,难免会令人联想到班氏久居长信宫的那种哀怨,其实不然。虽逢秋节,但天气仍有可能炎热,而此时团扇会一如既往,不辞劳苦,招风纳凉。诗人自比团扇,但不显惆怅,通过“团扇不辞劳苦”一句流露出自己遭弃却不怨不怒,仍随时准备报效国家的心态。
“盛唐气象”的代表诗人李白擅长运用各式各样的意象来抒发内心丰富的情感。团扇意象在他的诗作中也翻出了新意。《惧谗》一诗云:“二桃杀三士,讵假剑如霜。众女妒蛾眉,双花竞春芳。魏姝信郑袖,掩袂对怀王。一惑巧言子,朱颜成死伤。行将泣团扇,戚戚愁人肠。”涛仙自喻美人,只是想“竞春芬芳”,不料波澜四起。美人妒怀,各自用花言巧语迷惑君王。谗言如同带霜的宝剑,令人受伤,令人心寒。诗人想到自己就要像团扇一样逢秋遭弃的命运,不禁悲从中来。此处,虽然还是写团扇入秋见弃的悲凉遭遇,但结合全诗,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已经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女性的视角,而是巧妙地以此来比喻自己和君主的关系,从而表达出自己因畏惧谗言而不能大展抱负的愤懑与不平。众所周知,大诗人李白有“月亮情结”。他的诗作很多都与月亮有关。而在《雨后望月》一诗中,“出时山眼白,高后海心明。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几句更是精妙地记录雨后秋月从初升到高悬的过程。诗人用团扇来比喻月亮,从而突出了明月的美和圆,恰当地表达自己对天空这轮圆月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契合了团扇意象的另一层寓意――合欢圆满。
三、结语
总之,从班婕妤到徐贤妃,从王昌龄到李白,这些诗歌或为自女性自哀自怨之作,或以女性视角进行抒写表达,虽大都从“秋扇见弃”为切入点,但团扇意象所蕴含的文化意义还是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表现为从女性的宫怨扩大到仕途之怨。团扇不仅摇出了失势美人的哀婉,也扇出了失意文人的感伤,久而久之也就成为文人迁客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代名词了。

三 : 同为心中那一掂花的悸动_从唐诗_楚辞看先秦到唐朝花意象寓

科技信息○高校讲台○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2007年第27期

同为心中那一掂花的悸动

楚辞看先秦到唐朝花意象寓意的改变———从唐诗、

温沁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国

北京

100000)

摘要】梅、兰、竹、菊是中国花语中的“传统四君子”【。梅蕴育孤绝,菊预示风霜,竹标志着气节,兰象征了一个知识份子的君子的气质。而随着西方对唐代文学的研究愈来愈热、对唐诗中情景交融的分析愈来愈多,促使了对唐人作品中景、物意象的象征意义的研究成为了力考的重点之一。本世纪法国研究者对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点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看重在艺术上唐诗运用象征手法创造形象的特点,认为象征是中国诗歌的生命线,“犹如心脏之于躯体”没有象征,诗歌就将失去力量”,“。并且经过悉心探究,列举了大量唐诗中常用的象征形象,其中他们认为“兰花是纯洁的象征,菊花是高洁的标志”。

关键词】兰花;菊花;香草;楚辞;唐诗;高洁;君子;高贵;隐士;伤怀;战斗【

中国传统对花中四君子的划分、对其中各个象征意义的的定论,法国研究者通过对唐诗内容和艺术特点进行的深入分析、对唐诗中运用象征手法创造形象的悉心探究,所得出的唐诗中常用形象象征寓意

菊预示风霜,兰象征君子”兰花是纯洁的结论,就真的很全面了吗?“、“

的象征,菊花是隐士的标志”社会环——就真的是当朝当代历史背景、—

境的全貌在现吗?真的是完全切合中国古代文人的内心之所想的吗?于我来说,这应该不是兰、菊象征意义的全部所在,至少,西方学者仅从对唐诗中两者意象的研究,就对有着悠悠几千年的象征寓意的兰、

更深菊下一个定论,似乎更是过于片面和草率。在我看来,欲更全面、

入地对兰菊意象的内在蕴意加以了解,对先秦和唐代文学作品的中这两者意象的出现作相对全面的分析是必要的,而从中我们也分明看到了在历史长河的冲刷过程中,两者的寓意确实发生了改变。

兰”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最早时代,先秦文人的笔先秦,也许是“

下“兰”多称为“香草”离骚》中大量出现,俯拾皆是。,其意象在楚辞《

九歌》九章》楚辞》中‘兰’字凡42见。其中《离骚》“《10见,《11见,《2

见,《招魂》秋兰’兰芷’椒兰’6见……若以类分之,则‘3见,‘7见,‘2见……都25类。可以说,《离骚》中最引人注目的两类意象就是“美人”和香草”当代台湾学者邱宜文先生就曾提出:“香草美人’楚辞》。‘,是《

楚辞》瑰丽的辞采的主要素材;香草之缤纷,美人之求索,营造了《

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这些香草作为装饰,支持并丰……”《

富了美人意象。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使得诗歌蕴藉而且生动。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

潺......”楚辞中这首缠绵凄恻的诗词说的是湘夫人娥皇和女英对舜的朝思暮想,悠悠江水,芳香芷兰,寄托着湘夫人无尽的思念和忧怨。为爱殉情的湘夫人最后投江自尽,一番思念寄情于芷兰芳草,忧怨和哀婉飘荡在潇湘之间。屈原放情于沅湘之间,钟爱于芷兰草木,沅水之清,草木之秀形成了楚辞凄恻锦丽而又恢宏放逸的气魄。屈子心系楚国,怀着抱负无法施展的苦闷,更有亡国之恨也投江而尽。在水的流逝中消失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投水以明志,以祭奠楚国的灭亡。沅芷澧兰也成了历史上一动人名词。千年沧桑,湘妃已怨解寒烟外,楚客亦魂消夕照中。沅澧的碧水,江边芬芳的芷兰,寄托着千百年来的哀怨,伴随湘夫人为爱殉情哀婉而浪漫的传说和屈子为国殉身而不灭的灵魂,流芳千古!

司马迁赞屈原道:“其志洁,故其称物芳。离骚》在写作上常常以”《

香草美人代表美好的政治制度和高尚的人品。在诗人眼里,各种香草显得那么可爱,诗人爱香草几乎到了成癖的程度。“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他把它们佩戴在身上。王逸说:“行清洁者佩芳。”张德纯说:“兰芳秋而弥烈,君子佩之,所以像德,篇中香草,取譬甚繁,指各有属。”离骚〉纂义》〈(均见游国恩《)这充分说明了香草的喻义以及它与人格美的关系。

当时的楚国,君昏臣奸,政治黑暗。屈原遭嫉受压,只能通过香草来表达自己美好的追求。诗人种植了大片的香草。“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冀枝叶之峻茂兮,愿竢时乎吾将刈”刘,其目的是“。献廷在《离骚经讲录》中说:“当屈子立志之日,岂为独善一身,只完一己之事而已哉?直欲使香泽遍薰天下,与天下之人共处于芝兰之室也。”屈原欲使多数人都具有高尚的人格,充分表现了诗人的群体意识。但是,诗人并不随波逐流,而是立志不变。“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沫。”

兰”在先秦,在楚辞《可见,“离骚》中一方面象征品德和人格的高

洁,另一方面更是象征了一个知识份子的气质,以及一个民族的内敛风华,象征着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与性格认同。而诗人对香草美人的追求,不仅表现了对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审美追求。

兰”的象征意义,从中可见“兰”再来看看唐朝,诗人笔下所咏之“

之寓意所发生的改变。《唐诗》中咏兰的诗较多,我们先来看看唐诗中较早的咏兰诗。

唐彦谦的《咏兰》诗: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谢庭蔓芳草,楚畹多绿莎。于焉忽相见,岁晏将如何。

唐彦谦是唐末乾符(公元874—879)年间曾在河中(今山西永济)、壁州(今四川通江)、兴元(今陕西汉中)、阆州(今四川阆中)等地做官。这首诗可能是他晚年在陕西、四川任职时所作,即大概写于公元860—880之间。前四句指:清秋时节,观赏秋兰,秋风吹动佩带的翠环;冷凉的露珠滴在苍玉上。美人为什么不把它刈下来佩带在身上,而让它空谷枉自芳菲?贵族庭院长满了荒草,九畹也是绿草丛生,眼前一片荒草绿莎,却不见兰草。正在寻找而不得之时,草丛中忽然见到了兰

于焉忽相见”草,“真是喜出望外在惊喜之余,立刻想到秋去冬来,兰,。

草又如何经得冬天的寒风与霜雪?这里用兰草自比,表达自己经不住四处漂泊做,做官不得志的“冬天的寒风与霜雪”。

另一首无可的咏《兰》诗:

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灵均曾采撷,纫佩挂荷裳。

无可作为唐代的僧人,善诗,又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从第,诗与贾齐名。他在这首咏兰诗中,以兰花的幽香雅洁,虽感叹自己远高唐代仕途,遁入空门,久居天仙寺为僧,但是在他的字词间却仍体会到他过着的是如兰的一般的自我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心平如水的生活,这也不失为一种心灵、精神升华。

可见,在唐初之时,兰花的意象已有象征高雅文化,有高贵之意,而淡然了民族气节的感情。那么,在唐朝,主要象征高洁之意的话又是什么呢?这个重任仿佛落到了“菊”的身上。菊花,坚贞高洁之花,它不象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是,它傲霜抗寒,坚强不屈,它高洁幽雅,芳香四溢,引动了诗人的情思,激活了诗人的心智,促使他们写下了一曲曲借菊传情,托菊言志的颂歌。而也正是唐诗中咏菊之诗大都赞其高洁之品性,使大众传统和法国等西方研究者的出“菊花是高洁的标志”对于菊花的这一象征意象,我们可以从大量的唐诗。中看到体现。

元稹的咏菊诗《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28

科技信息○高校讲台○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2007年第27期

一、二句写爱菊,爱有多深?情有多浓?住宅周围,遍植菊花,秋风送爽,菊花灿烂,诗人专心致志绕篱观菊,以至于夕阳落山也不知不觉。遍绕”日斜”两个细节活现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景。抒写““

自己的爱菊之情,盛赞菊花的坚贞品格。三、四句点明爱菊的原因:百花先谢而菊花后凋,历尽风霜而坚贞不屈。这是菊的神韵,也是诗人不畏权贵而耿直敢言,历经贬谪而心志坚贞的风骨写照。

郑谷的咏菊诗《菊》: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一、二两句对比不同的人对菊的不同态度,初步点出菊的高洁。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王孙把菊等同于野生杂草而不屑一顾,一般人们则在九月初九登高望远,饮菊花酒,佩茱萸囊,还采撷菊花插在鬓发之间,可见人们爱菊成风,对菊是尊敬有加。则赞颂菊花的高风亮节。三、四两句也是运用对比,更集中、更有力地表现出菊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先描绘秋天早晨的景象:太阳初升,丛丛秀菊,饱含露水,湿润晶莹,明艳可爱;缕缕幽香,飘满池岸,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再歌咏菊的品质,诗人以池塘岸边的菊花与高屋瓦上的矮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作对比,意在表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奉献芳香;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在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由来不羡”加重语气,更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

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菊花就只有象征人品高洁这一单一的意象了呢?先看一些唐诗中的例证吧,希望通过对一点的论述能够更充分的支持我“传统大众和部分西方研究者对兰、菊象征意象的单一化片面认识和论断具有局限性”的论点。

其一,先来看看岑参和杜甫的两首诗。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这首诗由近及远,推己及人,抒发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一、二句说自己身逢战乱登高无酒的凄情落寞,暗含对时局动荡,佳节不幸的不平不满。三四句写诗人怜花思乡,忧国忧民。长安故园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在血雨腥风之下,于断垣残壁之间,丛丛菊花寂寞开放,凋零破败。触目惊心的秋菊特写,显然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思乡之情,而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乱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全诗怜悯菊花,感伤时世,离乱苦恨,揪人心痛。

杜甫的《九日》: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这首诗也是对花发慨,思亲念乡,忧国忧民。前四句说诗人因病戒酒,虽“抱病”登台,却“无分”饮酒,也无心赏菊,故而发号施令,“菊花从此不须开”五六句对,天真任性的话语折射出诗人生活的艰难困苦。

比思乡。漂泊异地是残阳如血,黑猿哀啼,自己不免泪下沾裳;回想故园是霜天秋晚,白雁南来,令人倍感亲切。对比之中流露出强烈的思亲怀乡之感。最后两句以佳节思亲作结,遥怜弟妹,哀愁叹老,寄托漂零寥落之感。干戈”点明诗人身逢战乱,流落天涯的悲苦处境。全诗悲病“

叹老,伤时忧国,抒离乱之苦,发愤慨之思。菊花,被染上了一层浓郁厚重的忧苦愁思,不赏心悦目,却可以惊心动魄!

由以上两首诗不难发现,菊,也是感时伤怀之花。古人有重阳佳日登高望远、饮酒赏菊的习俗。诗人历经战乱,辗转漂泊,或思乡怀人,或悲愁叹老,或伤时忧民,常常借助重阳登高、饮酒赏菊一吐胸中块垒。

其二,再来看看孟浩然和皎然的两首诗。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首诗抒写诗人重阳访友,崇尚隐逸的情怀。前六句写故旧之交,有约必至,招之即来,平平淡淡,至真至诚;写村居环境,绿树幽幽,青山依依,清淡幽静而别有天地;写主客欢饮,桑麻入话,场圃生情,貌似琐碎而性情活现。六句诗告诉我们,宾主志在高山,情在流水,天然绝俗,一派纯真。最后两句写主客相约:重阳佳日,饮酒赏菊,再申心志,

重温旧情。菊花,是远离尘俗、孤芳自赏的隐士生活的写照,也是诗人洁身自好、高标独步的人格情操的映射。“还来”透露出诗人对这种淡泊宁静,幽独雅致的隐士生活的向往。

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皎然的这首诗活现友人流连山水,高蹈尘外的潇洒风采。前四句写环境。荒郊野外,杂草丛生,桑麻成林;住宅附近,篱笆绕园,秋菊遍地,虽然时至秋日,不见花艳,却可从这篱边丛菊看出友人心性高洁,志趣淡雅。后四句侧面描写友人的活动,远离尘嚣而流连山水,寄情世外而高标独步,不以尘事为念,不以俗务为累,潇洒不羁,疏放不俗,活脱脱一副高人逸士的襟怀风度。全诗写菊喻人,凸现隐士风采。

由此可见,菊花,亦为幽人高士之花,它幽独淡雅,孤高傲世,向来是幽人高士隐逸情怀的象征。

最后,再让我们来看看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两首“尽留名句”的两首诗。他的这两首咏菊诗可以说是一扫菊花孤高绝俗之态,凸显菊花战天斗地、扭转乾坤的英雄伟力,读来壮浪雄奇,振奋人心。

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众观其第一首诗《题菊花》菊,诗人实际上是以花喻人,托物言志。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扬

命运而愤愤不平,立志要他们顶风傲霜的生命活力,又为他们的处境、

彻底改变,让劳苦大众都能生活在温暖幸福的春天里。一、二两句极言菊花迎风盛放,顶霜抗寒,足见其颈健挺拔,不屈不挠之风骨。蕊寒香“冷”凸现菊花芳香四溢、幽冷袭人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鸣抱不平。三、四两句揭示菊花生长环境的寒冷和命运的不公平。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神),就要改天换地,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浪漫的想象体现了作者的宏伟抱负。

其第二首诗《菊花》更是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浴血奋战、英勇不屈的大无畏精神,一种昂扬奋发、志在必得的豪迈信心,而这,正是以黄巢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军的精神力量的写照。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了许多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的英雄形象。首句既直抒胸臆,表达热切、激越的期待之情。第二句以菊花之“开”与百花之“杀”(凋零)对比,显示菊花盛开、独占风光的精神风貌,实则暗喻人民的力量强大无比,攻无

杀”字给人以摧枯拉朽,一往无前的力量感。百不克,战无不胜。一个“

花消逝自然喻指封建势力土崩瓦解,嚣张不再。三、四句极写菊花盛开的壮丽图景。丛丛菊花,遍布长安,阵阵香气,直冲云天,朵朵英姿,飒爽威武。这哪里是满城开放、灿烂辉煌的菊花,这分明是披坚执锐、精神抖擞的英雄战士!

综上所述,无论是兰抑或是菊,他们的象征意义都不是单一的,也都不是一层不变的,但我真正想说的是,为其意象的多样、全面性的正名不是为了论证些什么,只是站在文学欣赏的彼岸上,我们因明白,同一个意象,同为菊花、同为兰花,却因时不同,因人而异,因势而别,诗人敷彩绘菊,传情言志,表现出情彩飞扬的生命个性和锋芒毕露的思想力量,仔细品读、揣摩这些咏菊诗篇,实际上,我们不仅走近了一个时代,更走进了一个个鲜活灵动的心灵世界。科

参考文献】【

楚辞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张正明:《

楚辞文化探微?楚辞植物文化研究》[2]张崇琛:《1993年.楚辞植物图鉴》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3]潘富俊:《

唐诗植物图鉴》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4]潘富俊:《

作者简介:温沁(1986.1.6-),籍贯:重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

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

[责任编辑:陈洪友]

129

本文标题:唐诗中的意象-唐代送别诗中的常用意象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843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