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孟晚舟:孟晚舟-人物介绍,孟晚舟-职业经历
孟晚舟是任正非的女儿。是华为首席财务官,同时也是华为常务董事。她负责华为公司的财务运营及管理,包括财务策略、风险管理、融资筹划、税务遵从等业务。2003年,孟晚舟女士负责建立全球统一的华为财务组织,这一系列的改革包括组织架构、业务流程、财务制度和IT平台,使得全球的财务组织以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运作。从2005年到2009年,在华为全球账务系统的统一化和标准化建设中,孟晚舟女士主导建立了五个账务共享中心,覆盖和支撑全球的会计核算工作,并推动华为全球集中支付中心在深圳落成。从2007年开始,她负责实施华为集成财经服务的变革项目,该项目实施能为各级经营组织提供更完善、更准确、更有价值的财务数据,促使华为持续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综合解决方案。孟晚舟女士历任公司财务部门的几个高级职位,包括销售融资与资金管理部总裁、账务管理部总裁、华为香港公司首席财务官,以及国际会计部总监。孟晚舟女士拥有中国华中理工大学(现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硕士学位。
孟晚舟_孟晚舟 -人物介绍
孟晚舟女士出生于1972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硕士。1993年加入华为,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历任公司国际会计部总监、华为香港公司首席财务官、账务管理部总裁、销售融资与资金管理部总裁等,现任公司CFO。孟晚舟_孟晚舟 -职业经历
2010年底,华为全体持股员工投票选举产生了51名持股员工代表和9名候补持股员工代表,并由这51名持股员工代表于2011年1月选举出新一届的董事会和监事会。
新一届董事会成员为孙亚芳、郭平、徐直军、胡厚崑、任正非、徐文伟、李杰、丁耘、孟晚舟、陈黎芳、万飚、张平安、余承东;监事会成员为梁华、彭智平、任树录、田峰、邓飚。
此前曾卷入离职传闻的孙亚芳继续留任董事长继续担任华为董事长一职。同时任正非之女、现任华为首席财务官的孟晚舟出任常务董事。
新的董事会确定了华为面向未来发展的治理架构和业务架构,使该公司的治理架构与其业务发展需要更加匹配。华为将成立运营商网络业务、企业业务、终端业务和其他业务4大业务运营中心,分别设置各自的经营管理团队,各自按照其对应客户需求的规律来确定相应的目标、考核与管理运作机制,在统一的公司平台进行差异化的运作和经营管理。
二 : 胡庆钧:胡庆钧-人物介绍,胡庆钧-求学历程
胡庆钧,湖南宁乡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有影响力的著作有于1983年写成40万字的《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形态》一书。又经10余年的不懈努力,胡庆钧担任主编的《早期奴隶制社会比较研究》终于在1996年出版,全书85万字,其中他执笔64万字。
刘德盛_胡庆钧 -人物介绍
胡庆钧1918年年底出生在湖南宁乡县仙凤乡邱家冲。幼年遭遇父母双亡厄运,求学历程备受艰辛。1940年转学西南联大社会学系,深受时任教授兼教务长的潘光旦的影响。1942年,胡庆钧西南联大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人类学专业,1944年获得硕士学位。1944年,胡庆钧获得硕士学位后,先在中央研究院做了一段助研,继而应邀前往费孝通主持的昆明国立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担任讲师。1947年,胡庆钧调清华大学人类学系工作。1952年下半年,调入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1963年,胡庆钧调到民族所,“文革”中受冲击、遭抄家,书稿被毁。从1950年到1985年,胡庆钧八上凉山,调查彝族奴隶制社会形态,靠百折不挠的勇气、坚韧的毅力和扎扎实实调查研究的求实作风,获得了大量令人信服的第一手材料,了解到被称为“曲诺”、“安家”、“呷西”(奴隶,也称“娃子”)的极为悲惨的命运,主持并参与写出了一系列有关的调研报告,于1983年终于写成40万字的《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形态》一书。又经10余年的不懈努力,胡庆钧担任主编的《早期奴隶制社会比较研究》终于在1996年出版,全书85万字,其中他执笔64万字。
[www.61k.com]操着浓重湖南乡音的胡庆钧研究员是民族所最年长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他为人温和敦厚,为学孜孜矻矻,虽年届米寿,仍读书、著述、锻炼毫不间断,他心态平和,不折不挠,持之以恒,成为后学晚辈的治学楷模。
刘德盛_胡庆钧 -求学历程
1918年年底,胡庆钧出生在湖南宁乡县仙凤乡邱家冲。中学毕业的爸爸曾习公路局业务。湖南雨多,气候潮湿,乡间医疗条件又差,胡庆钧幼小时,遭遇父母双亡之厄运,并被过继给寡居的婶母。继母廖毅宏在长沙古稻田师范毕业后,回故里担任宁乡县立第一女校校长。在婶母的严格要求下,胡庆钧考入获得公费资助的省立长沙高级中学师范科读书。当时,重点大学学费昂贵,胡庆钧因继母薪俸不高,本没有继续深造的打算。岂料“七七事变”改变了全国的教育布局,一些大学纷纷内迁。胡庆钧临阵磨枪,初试落榜,苦修外语,次年考中可以享受公费优待的、内迁到广西宜山的浙江大学师范学院史地系。因路费不够,他是爬上一列无票货车又转汽车才赶到学校的。1939年,胡庆钧转学到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史地系。
1940年,再次转学到西南联大社会学系。时任教授兼教务长的潘光旦(1899~1967)学养深厚,善于表达,所开课程引人入胜,对胡庆钧影响极大。他教学生做学问要学会掌握“约博返约”的关系。即先从专一的“约”入手,再广泛学习,旁征博引,再进入到第二次“约”时,学术的境界已经升华,为了深化研究,可在此基础上贯通古今中外而求得真理。潘师的治学方法,胡庆钧终生难忘。抗战期间,生活艰难,交通不便,胡庆钧靠勤工俭学度过了艰难的求学岁月。
1942年,胡庆钧在西南联大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人类学专业,前往疏散到四川南溪县李庄板栗坳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接受代培。导师是历史学家向达给他推荐的从巴黎大学留学归来的人类学家凌纯声博士(1901~1981)。在李庄,胡庆钧向凌师学习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与副研究员芮逸夫一道到四川叙永地区,从事苗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30年代,芮逸夫曾与凌纯声一同写出《湘西苗族调查报告》,以刻画准确、具体、细致见长。胡庆钧学习老师的方法,写成《四川叙永地区苗族调查报告》。
1944年,胡庆钧获得硕士学位后,先在中央研究院做了一段助研,继而应邀前往费孝通主持的昆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担任讲师,他讲授的人类学课程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他利用寒暑假前往滇池地区进行调查,写出《云南呈贡二村基层地方权力结构》的调查报告,其核心部分曾以单篇形式陆续发表于当时报刊。与反内战、争民主的呼声密切相连,当时曾出现一股探讨皇权与绅权的热潮。因此,胡庆钧将其调查报告中发表的《论绅权》、《论保长》、《论乡约》3篇论文,部分更名后,参与吴晗、费孝通领衔的《皇权与绅权》一书,于1948年由上海观察社出版。
刘德盛_胡庆钧 -生平经历
八上凉山调查彝族奴隶制社会形态
1947年,胡庆钧调清华大学人类学系工作。1950年,人类学系并入社会学系。胡庆钧参加了中央西南民族访问团,任第一分团第三队副队长。他们带着当地稀缺的盐巴、针线、布匹等礼物前往当时的西康省凉山彝族地区慰问少数民族。1951年3月,当人民解放军进入昭觉县时,留下胡庆钧等十几人组成工作队,由胡庆钧担任队长。工作队深入凉山牛牛坝、利美夹谷等凉山腹心地带。这里是黑彝奴隶主统治地区,汉人进入此地,如被奴隶主抓到,就成为生不如死的奴隶,永世难以翻身。一些外国探险家、研究者在此被害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在旧社会这里是恐怖的神秘地带。工作队的任务是协助建立当地彝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调查研究中,胡庆钧了解到被称为“曲诺”、“安家”、“呷西”(奴隶,也称“娃子”)的极为悲惨的命运。黑彝奴隶主可以主宰、占有、买卖、杀害娃子。娃子终年干着繁重劳动,吃的是白水煮土豆,最好的饭食是玉米面菜叶粥。晚上睡在火旁的地上。胡庆钧见到被抓去的汉族娃子,在寒冷季节只披着十分陈旧的破羊皮,没有鞋穿,脚上的裂口常年不愈……
凉山地区的彝族作为所谓的“独立罗罗”,很长时期以来一直吸引中外探险家及学者的目光,但是由于凉山地区奴隶主的严密防范,一些研究者难以深入了解彝族奴隶制度的等级结构,过去的出版物大多是些探险记录。胡庆钧下决心了解真像,解救这些备受折磨的穷苦娃子。开始,娃子害怕奴隶主残害,不敢接近工作队。后来看见工作队与他们一样吃煮土豆,对娃子和蔼可亲,感到是真心实意对穷苦娃子好,才偷偷地跑到大山上向工作队讲述他们的非人生活和凉山彝族社会的等级制度以及习惯法。1个偶然的机会,胡庆钧发现1种被称为“安图安家”(简称“安家”)的分居奴隶,再步步深入调查,终于搞清了凉山彝族社会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兹莫、诺伙、曲诺、安家、呷西五个等级。兹莫是掌权者,汉称土司、土目、土舍,民主改革前,占凉山彝族总人口的千分之一。诺伙汉称黑彝,是贵族中的较低等第,占总人口的6.9%。曲诺汉称白彝,是人身世代隶属于土司和黑彝的直接生产者,也是必须取得主子保护的被保护民,占总人口的50%。安家是已经配婚并和主子分居分食的家外奴隶,占总人口的33%。呷西汉称锅庄娃子,多数是单身男女,少数是虽配婚但不分居分食的奴隶,占总人口的10%。胡庆钧还对凉山地区的社会生产力、生产资料、土地关系、氏族机关、婚姻与家庭、宗教信仰等方方面面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1951年6月,胡庆钧回北京后,任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办公厅研究组副组长。他写出了4万字的《大凉山彝族社会概况》的调查报告,认定新中国民主改革以前,凉山彝族社会仍然保持着奴隶制度,提出了后来被称为四个等级(含等第)的划分,引起了著名史学家郭沫若、翦伯赞、范文澜及有关人士的极大兴趣。翦伯赞曾对报告的文字稍微修订后,将其刊登在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的《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第2辑上。郭沫若先后与胡庆钧通过几次信,1952年8月25日的信中说:“大稿《大凉山彝族社会概括》阅读了一遍,甚有收获。谢谢您!……您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科学院愿意帮助您。您有怎样的困难,需要怎样的帮助,请您写出些具体的意见来,科学院有对于个人研究的津贴办法,只要您有具体的计划和请求提出,我相信可以照办。”郭老还希望他把调研规模放大一些,多找物证,多摄照片。后来,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浓缩后,被郭老收入1954年改版后的《奴隶制时代》一书的“改版书后”之中。
1952年下半年,胡庆钧二上凉山调查,回京后经郭老和范老的安排,调入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当时,一些单位请胡庆钧去作报告,连徐特立老人都前来听报告。由于凉山彝族社会性质的研究牵涉到中国古代社会性质的争论,胡庆钧自感根底不足,希望有机会提高理论水平,经范老同意,他于1953年秋,进入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班哲学分班。胡庆钧一边学习马列原著,一边结合两次赴凉山的调查实践,写成《论凉山彝族的奴隶制度》和《再论凉山彝族的奴隶制度》,先后刊登在《教学与研究》1956年第8、9期合刊与1957年第1、2期上,引起了国内外较为广泛的注意。《新华半月刊》、《西南民族学院院刊》予以全文转载。日本也将此文译成日文在东京的刊物上予以介绍。
1956年9月和1957年4月,胡庆钧参加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组成的四川省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以副组长的身份三上、四上凉山,进行历时十个月的调查。他主持并参与写出了一系列的调研报告,并参与了当时学术界对凉山彝族社会性质的讨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分别刊登《中国学术界讨论凉山彝族社会经济结构问题》、《有关凉山彝族社会性质的讨论》等文,介绍了张英达提出的封建制、胡庆钧提出的奴隶制、马长寿提出的周围封建制与中心奴隶制三种不同主张。四川省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取得共识,认为凉山彝族奴隶制具有统一性与地方差异性的特点。
1957年,胡庆钧被下放到河北赞皇县农村劳动锻炼,凉山彝族社会的研究不得不中断。1963年,胡庆钧调到民族所,“文革”中受冲击、遭抄家,书稿被毁。孩子年幼,以为藏书无用,全部作废品卖掉,令胡庆钧痛惜不已。
1978年,胡庆钧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利用实录历史档案和地方志等材料,研究明清两代贵州水西(毕节)地区、云南小凉山地区等类同地区彝族的社会情况,目的是为学术界关于彝族社会性质的讨论提供历史依据。1981年,他出版了《明清彝族社会史论丛》,1983年,此书重印。胡庆钧接着又研究了唐代云南洱海周围兼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与四川南部的南诏奴隶制政权,研究了宋代彝族先民及元代彝族奴隶制的发展等等。1980年~1982年,胡庆钧3次去凉山复查,1985年到凉山开会,大凉山的越西、西昌、昭觉、美姑、雷波、甘洛、布拖、金阳、普格、峨边等大山深处的羊肠小道上,均留下了这位已经60多岁老学者的足迹。
刘德盛_胡庆钧 -科研过程
13年磨一剑的《早期奴隶制社会比较研究》
80年代初期,学术界出现了1种否认奴隶社会是社会发展必经阶段的观点。为了回应这种观点,胡庆钧与研究古希腊史的我院世界历史所廖学盛研究员,研究我国先秦史的彭邦炯研究员、宋镇豪研究员,研究世界上古史的北大周怡天教授等共同开展《早期奴隶制社会比较研究》课题。对于胡庆钧来说,课题中涉及的许多问题都要从头学习研究。1983年起步时,科研人员都是手工作业。胡庆钧从图书馆借来有关希腊荷马时代、罗马王政时代、恺撒与塔西佗时代的日耳曼人的大量资料,翻译、阅读、作卡片、分析、对比、研讨……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学术科研过程。直到今天,胡庆钧的卧室里依然保留着1个巨大的卡片柜,那一张张卡片见证着这位老学者年复一年皓首穷经、孜孜不倦的学术追求。在艰苦的研究中,学者们发现摩尔根将上述希腊、罗马、日耳曼人三个时代划入氏族社会后期英雄时代的论断不符合实际,上述各该地区均已进入早期奴隶制社会。胡庆钧做学问一贯坚持利用第一手材料,希腊荷马时代主要根据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罗马王政时代主要以4位古典作家西赛罗、狄奥尼修斯、李维和普卢塔克的著作为依据,恺撒与塔西佗的著作则是对当时日耳曼部落有直接接触或切实了解的情况做了忠实记录。胡庆钧根据罗布丛书的希—英对照本或拉—英对照本,一点点地进行比较研究,经10余年的不懈努力,胡庆钧担任主编的《早期奴隶制社会比较研究》终于在1996年出版,全书85万字,其中他执笔的有64万字。
此书出版后,北京大学历史系学术委员会主任马克尧教授在《世界历史》杂志撰文认为,此书有3大优点:“一是以凉山彝族奴隶制的民族学资料比较研究历史上的中外奴隶制,做了1个很好的开端;二是内容都是根据原始资料努力精心研究的结果;三是社会形态的研究依然有重大的意义,在奴隶社会的理论上做出了一些重要的发挥……为肯定奴隶社会在古代世界普遍存在奠定了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满都尔图研究员在《民族研究》撰文,将此书列为70年代以来我国民族学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说它“为丰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史,提供了新的例证和有益的见解”。
刘德盛_胡庆钧 -学术成果
从1950年到1985年,胡庆钧八上凉山,靠百折不挠的勇气、坚韧的毅力和扎扎实实调查研究的求实作风,获得了大量令人信服的第一手材料,于1983年终于写成40万字的《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形态》一书。此书1985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云南社科院院长何耀华研究员在《光明日报》撰文评论道:此书“资料翔实可靠,真实地再现了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的概貌;理论分析全面透彻,在重要的学术理论问题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采摭广博,融合了哲学、历史学、民族学、统计学等有关学科的研究方法,立论严谨,生动具体”,是“中国民族学研究的1大成果”。北京大学历史系将之作为本科生世界上古史基础课的参考书和研究生的必读参考书。北大世界上古史教研室主任周怡天教授认为:“该书为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研究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民族学材料,做出了有益的贡献,在我们的教学科研工作中起了有益的作用。”此书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1977年~1991年优秀科研成果奖。
主编的《早期奴隶制社会比较研究》终于在1996年出版,全书85万字,其中他执笔的有64万字。获得民族所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刘德盛_胡庆钧 -晚年新作
米寿高龄的新作《汉村与苗乡》
胡庆钧每天以走路的方式坚持锻炼身体,上下午各走一个多小时,因此,到了米寿高龄一直身体健康,一直能够坚持开展科研工作。
近年来,胡庆钧着手整理旧作,他将《四川叙永地区苗族调查报告》和1945年~1947年在费孝通大力支持下完成的《云南呈贡二村基层地方权力结构》2个调查报告重新整理。他根据当时的调查材料,参阅有关史籍,写成了《汉村与苗乡——从20世纪前期滇东汉村与川南苗乡看传统中国》。仅就滇东汉村来说,书中详细记载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滇东地区的地理背景、农场经营、村民生计、抽水机的引进与使用、社会阶层的分化、传统农村的社会流动、农村绅士的合作与冲突、衙门与绅士之间、保甲制的推行、保长、乡约、婚姻与家庭、丧葬规矩及有关习俗等等。该书是研究那段农村历史和社会问题的重要参考资料。
读书、科研、锻炼,胡庆钧老人每天都这样周而复始进行着,从容不迫,有条不紊。他幽默地对笔者说,其实人的脑子也和身体一样,需要经常锻炼,勤思勤想才能防止老年痴呆症。胡庆钧老人就是这样1个一贯勤奋严谨工作的人。
刘德盛_胡庆钧 -90岁寿辰
民族所为胡庆钧庆祝90岁寿辰
2008年12月29日,民族所党委书记揣振宇一行来到离休干部胡庆钧先生家中,为其90岁生日祝寿,同时带去了全所职工的祝福和问候。
胡庆钧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文化人类学著名学者。90岁的老人依然精神矍铄、神采奕奕,每天三次出外锻炼,而且非常关心中国民族研究事业和民族所的发展,现在仍然读书写作。在交谈中,胡庆钧先生告诉大家:“要勤思考,多读书,年轻的学者要把握改革开放带来的大好机会,多出书,出好书,多出精品。”
揣振宇向胡庆钧赠送了寿桃、橄榄油等生日礼品和民族所建所50周年学术著作、纪念画册等书籍。他说:“老专家、老学者是新中国民族研究事业的奠基人和传承者,我们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得益于老同志们打下的良好基础。2008年是民族所建所50周年,我们要继承发扬老同志们的光荣传统,努力开拓创新,再建民族研究事业新的辉煌。”揣振宇祝愿老人健康长寿,并向他致以新春的问候。
三 : 刘氏家族的起源 刘氏家族历史人物介绍
刘氏在中国所有姓氏家族中算是比较强大的了,排在第四位,仅在王氏、李氏、张氏之后,到目前的人口大概有七千多万人,占所有人口的百分之五左右。那这么庞大的家族的起源是什么?又有哪些出名的历史人物呢?笔者今天就为大家仔细分析一下。
刘氏家族的起源
根据中国的一些历史书籍来判断,刘氏的起源有三种说法:祁氏、姬氏的改姓以及一些外族改姓。
刘氏家族世系图谱
祁氏其实就是尧的后代,变成刘姓还有一个缘故,据说夏朝后期,刘累因为精通养龙,为当时的帝王驯养了四条龙,功劳极大,被赐了一个姓氏,叫做御龙氏。但是好景不长,由于饲养不正确,养死了其中一只,怕帝王怪罪,就躲到现在的河南鲁山,改了姓氏,也就是现在的刘姓。这是最早的刘姓。但是年代久远,很难考证真实性。
姬氏改成刘姓形成于春秋时期,也是今天的河南。所以河南多刘姓也是有缘故的。至于外[www.61k.com]族的改姓就有很多种可能。一种是赐姓,比如曾在鸿门宴对刘邦有所帮助的项伯,最后因为有功被他赐姓刘。还有的是有些外族有从母性的习惯,刘氏皇帝采取和亲后,那以后的子孙就都姓刘。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比如实行汉化政策的北魏孝文帝,自己改成姓刘的。以及古时候一些起义军自称是刘邦的后代,也直接以刘姓为姓。这么多年的历史下来,刘氏家族发展壮大,刘氏就遍布中国了。
刘氏祖先和汉代皇帝像的图片
刘氏家族历史人物介绍
刘氏出名的人物可多了,最早也是最有名的是刘邦,汉朝的建立者。接下来就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刘备,还有诗人刘禹锡等等,古时候的人数不胜数。近代的名人中最出名的就是政治家刘少奇了,还有就是指挥战斗特别出色的刘伯承了。
至于现代的名人就更多了,比如刘德华,影视歌三栖的亚洲红人。体育明星刘翔,刘璇等,中国有名的运动员。还有内地的一些女明星,比如刘诗诗、刘亦菲等,都是家喻户晓的大名人。
所以说,庞大的刘氏家族总是要有一些知名人物的,否则也对不起这七千万的人口了吧。
四 : 萧美琴:萧美琴-人物介绍,萧美琴-从政经历
萧美琴,女,1971年8月7日出生于日本,台湾台南县人,1993年毕业于美国欧柏林大学东亚研究系,1995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她认为“台湾已是主权独立的国家,应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萧美琴,1971年出生于日本,台湾台南县人,1995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是陈水扁两次竞选重要智囊,被称为民进党长期的“国际化妆师”。是第五至六届中华民国立法委员,民进党中央党部“国际事务部”主任,立法院第八届立法委员、花莲县日安花莲协会理事长。
萧美琴_萧美琴 -人物介绍
萧美琴萧美琴,1971年出生于日本,台湾台南县人,1995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是陈水扁两次竞选重要智囊,被称为民进党长期的“国际化妆师”。是第五至六届中华民国立法委员,民进党中央党部“国际事务部”主任,立法院第八届立法委员、花莲县日安花莲协会理事长。
萧美琴_萧美琴 -从政经历
萧美琴初中毕业后移民美国。大学时代即参加一些亚洲学生组织和国际性组织,并上电台做时事评论,在哥伦比亚大学求学时便创办了所谓“台湾论坛”。1989至1993年任美国欧柏林大学图书馆东亚中心助理。1993年任吕秀莲办公室助理,后任吕秀莲成立的“纽约台湾国际联盟”秘书。1994年任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妇女与性别研究中心助教。1995年始一直在民进政党任职。1999年10月至2001年9月任“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咨询委员。2000年任陈水扁竞选“总统”青年助选团副团长,同年5月任“总统府”顾问、陈水扁随身翻译。2001年12月当选第5届“侨选立法委员”。2002年1月放弃美国国籍, 9月加入由民进党籍“立委”组成的台日政治精英会。2000、2004年陈水扁“总统”竞选总部“国际事务部”主任。还历任“亚洲自由民主联盟”秘书长,“台湾民主基金会”董事,“台湾西藏交流基金会”副董事长,中华欧亚教育基金会顾问。现还任“台美国会议员联谊会”发言人,“台日国会议员交流促进会”秘书长,“中澳国会议员联谊会”副会长。2004年12月当选第6届区域“立法委员”。 2008年3月,增补为台“海基会”董事。
经常参与台湾人社团组织活动,受吕秀莲、许信良提拔。回台湾加入民进党后,长期致力于政党“外交”。曾数度陪同陈水扁、吕秀莲出访,颇受陈水扁赏识。1995至1996年任民进党驻美代表处执行长。1996至1997年任民进党中央党部“国际事务部”副主任。1997至2000年任民进党“国际事务部”主任。2002年7月续任民进党“国际事务部”主任。2007年10月15日,再次被民进党秘书长卓荣泰任命为民进党“国际事务部”主任。现为新潮流系成员。
经常以英文发表文章宣传民进党的政治主张,主要有An updated constitution nothing to be afraid of,Taiwan's Democratization and External Policy,Exploring Federalism and Integration – the EU, Taiwan, China and Korea等。
萧美琴_萧美琴 -家庭生活
妈妈是美国人,音乐教师。爸爸萧清芬,台湾台南县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神学博士,牧师,曾任台南神学院院长,现为台湾基督教长老会牧师。
弟弟萧启仁,已娶妻生子,现定居在美国。妹妹萧美瑟是个环保主义者,大学毕业后去世界各地的有机农场帮忙。
五 : 史亚平:史亚平-人物介绍,史亚平-个人经历
史亚平(1962年7月27日-),籍贯福建省福州,台湾地区女性外交官,担任台湾地区驻新加坡“代表”。2012年2月,台外事部门负责人证实史亚平将调回台湾。史亚平,女,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研究所」硕士,曾担任台当局「外交部礼仪司副司长」、「台湾驻澳洲副代表」,ROC政府「新闻局长」、“驻美代表处秘书”等职务,2009年初转任“驻新加坡代表”。史亚平后来陆续任北美司科员、"驻美代表处"秘书,驻澳洲代表处组长、驻澳大利亚代表处副代表,"驻美"期间担任丁懋时机要,丁懋时升任"国安会秘书长"后,史亚平追随丁懋时进入"国安会"任机要,今年3月下旬外交部长黄志芳刚发布的人事命令中,史亚平为外交部非政府组织(NGO )委员会副主委。
史亚平_史亚平 -人物介绍
[www.61k.com)政党: 中国国民党
史亚平,女,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研究所」硕士,曾担任台当局「外交部礼仪司副司长」、「台湾驻澳洲副代表」,ROC政府「新闻局长」、“驻美代表处秘书”等职务,2009年初转任“驻新加坡代表”。
在台湾外交圈资历已二十年的内定新闻局长史亚平,被资深外交官评为是个外表温柔亮丽,做事精明干练的优秀女性外交官,擅于沟通协调的她出任新闻局长,外交官们期许她能成为职业外交官转任政府发言人的好局长。
史亚平_史亚平 -个人经历
史亚平外交特
考19期,民国51年出生(1962年7月27日),已婚并育有一子一女,先生郝治华是国内著名的皮肤科医生,有2个儿女,儿子已经就读高中一年级,女儿就读国中二年级(2008年)。其爸爸生前担任东吴大学教务行政人员,妈妈则是“经济部”投审会员工;本人是政治大学外交研究所硕士班毕业,1987年应届考上外交特考,当时能考入外交部的女性寥寥可数,她优异的表现也让她受到长官赏识,仕途一路顺利。
史亚平从事外交任务长达20年,她曾在考进"外交部"初期在新闻文化司担任几个月的科员,这是史亚平公务员生涯中第一次与媒体有相关的任务经历。史亚平后来陆续任北美司科员、"驻美代表处"秘书,驻澳洲代表处组长、驻澳大利亚代表处副代表,"驻美"期间担任丁懋时机要,丁懋时升任"国安会秘书长"后,史亚平追随丁懋时进入"国安会"任机要,今年3月下旬外交部长黄志芳刚发布的人事命令中,史亚平为外交部非政府组织(NGO )委员会副主委。
史亚平后来调回"外交部"担任"人事处副处长"、礼宾司副司长,后来转任"驻澳大利亚副代表",2007年5月间都还在澳大利亚主办支持台湾添加WHO健走游行活动,推动台湾正式成为WHO会员国。2007年下半年调回台湾,最近才刚由""外交部长黄志芳调任为非政府国际组织委员会副主委,2008年5月20日出任台湾国民党政府“行政院新闻局”局长。
史亚平的外交历练生涯中,获得不少主管赏识,其中最为人所知的,就是她担任前驻美代表丁懋时(1988-1994)的机要秘书长达六七年,主要负责社交联系业务,之后丁懋时转任国安会秘书长(1994-1999),史亚平也跟着到国安会,在这段时间中,台美之间历经1996台海危机与辜汪会谈等两岸重要阶段,史亚平随着丁懋时不时与克林顿时期的美方高层官员会晤,累积不少与美国互动的宝贵经验。
随着丁懋时卸下国安会秘书长职务,史亚平则回到外交部担任人事处副处长。据了解,这个位置负责人事轮调,相当棘手,但重视同仁需求的史亚平做得相当服众,也使她拥有好人缘。
史亚平能以黑马之姿成为新闻局长,关键人物就是马英九外交核心幕僚冯寄台。史亚平1999年转任礼宾司副司长,就是当时礼宾司长冯寄台的左右手,在冯寄台的充分信任下,协助完成台湾首次政党轮替的元首就职典礼的礼宾作业。
之后史亚平外放澳洲六年,一路从组长做到副代表,在澳洲累积不少政商人脉,不仅使台北外交核心官员密访澳洲能见到澳洲高层级官员,也让台北市长马英九2006年访澳时,对她优异的工作表现印象深刻。
史亚平是台湾第二位女性“新闻局长”兼政府发言人,前一位女性“新闻局长”是扁政府唐飞“内阁”所任命的钟琴,她是财经学者出身,卸任之后被远东集团延揽,担任SOGO百货公司董事长,月前已经离职。
史亚平_史亚平 -从政历程
史亚平于1987年应届考上外交特考。受长官赏识,由“外交部”科员、驻美“代表处”秘书、“国安会”秘书长秘书、“外交部”副处长、副司长、直到驻澳大利亚代表处副“代表”,仕途一路顺利。其中最重要的阶段,是在1991-2000年间担任丁懋时(前驻美“代表”,后任“国
安会”秘书长)机要秘书的时期,在这段时间中历经1996年台湾海峡导弹危机与辜汪会谈等两岸重要阶段,史亚平也因此累积不少与美国官员接触的经验,被媒体评价为善于沟通协调。
担任驻澳大利亚代表处副“代表”期间,马英九出访澳大利亚,由史亚平负责联络协调接待事宜,表现杰出获得马英九赏识,于2008年时,获候任“总统”的马英九推荐,出乎外界预料的出任刘兆玄内阁的新任“新闻局长”。2009年1月继郭时南为台湾地区驻新加坡“代表”。
史亚平_史亚平 -调回台湾
台外事部门负责人杨进添于2012年2月19日证实,“驻新加坡代表”史亚平近日将调回台湾,暂以“代表回部办事”职务,襄助处理部内业务;新任驻星代表人选已定,待所有程序完成后,“这几天很快就会发布”。
杨进添说,史亚平任期已到,“希望有机会调整,台湾也有要请她帮忙的地方”;相关人事作业已经进行一段时间,“命令最近会发出去,应该很快就会发表”。
杨进添强调,史亚平异动属正常驻外人员轮调,台外事部门有很多重要业务与专案,都需要史亚平回台后协助处理。他说,史亚平与新任“驻新加坡代表”人事案都是循常任文官体系,任命由台外事部门发布,不是特任官。
史亚平_史亚平 -婚姻家庭
媒体报导
刘“内阁”中的大黑马、准“新闻局长”史亚平在媒体前亮相时,立刻让所有人惊艳,找到她当年大学毕业时
的照片,20多年前的史亚平,跟现在的模样没有太大差别,岁月似乎在她的脸上忘了留下痕迹。 明亮的双眼、高挺的鼻子、深刻的轮廓,有点混血儿的模样,这就是24年前史亚平在政大外交系的毕业照。一张张生活照里,史亚平常坐在人群的最中间,22岁的年龄就已经很会打扮,烫着当时最流行的大卷发,有时还戴着大墨镜,在同学中十分抢眼。
新闻报导,大学同学形容,史亚平不但长得美,有许多追求者,还竞选过学会总干事,从以前就是个企图心旺盛的学生,而且她的笔记十分工整漂亮,功课常常名列前茅之外,该玩的一样也没少,跟老公就是在跳舞时认识的。 20年的婚姻,不因为史亚平身为外交人员常驻国外,而有任何的改变,史亚平昨天透露,她的大儿子已经就读高中一年级,女儿念初中二年级,先生并非外交人员。根据悉,史亚平的先生是台湾的皮肤科医生,多年来,2个小孩跟着母亲派驻国外,因此语言能力也非常好。
原本史亚平是个精明干练的外交专业人员,现在一夕之间,成为了媒体注目的焦点,看来这位堪称是刘“内阁”中“第一美女”的准新闻局长,未来要适应常常被媒体包围的工作型态。
刘兆玄“内阁”第一美女、台湾“新闻局长”史亚平惊传有婚姻危机。据壹周刊爆料,长期驻外的史亚平,因为跟开整形诊所的医师丈夫郝治华聚少离多,又传出先生在外拈花惹草,让史亚平一气之下闹着要离婚。虽然史亚平4日照常上班,不过对于感情,她却低调不愿多谈。
据台湾东森新闻4日报导,史亚平说,“今天的媒体,好像比平常还多一点。”史亚平说,“不管这个报导的内容,是错的还是对的,就是与公务执行,没有关连的部分,我想我的原则很明确,就是我没有任何响应,也不去响应,那谢谢大家的关心。”
长年在外聚少离多
壹周刊报导称,长年派驻国外的史亚平因为跟丈夫郝治华聚少离多,又传出不满丈夫在外头拈花惹草,不顾小孩,气到要离婚,直到她接下“新闻局长”,还是1个人住台北
,丈夫住新竹,两人互动冷淡。
对此,丈夫的国中同学、“立委”徐中雄眼里也很无奈,徐中雄说,“那2个孩子绝对是夫妻2个人的宝贝,然后他们2个人感情也是得来不易,所以好好去谈一谈嘛。”
史亚平第一次面对媒体时,她即表示,“已婚,2个小孩。”大方承认已婚身份,台媒称,即使如今传婚变,她无名指上的结婚戒依旧牢牢戴着,或许事业再怎么精彩,史亚平依旧是个渴望家庭幸福的平凡女人。
内阁第一美女丈夫行事低调
她的另一半郝治华长年在台中开业,是颇有名气的美容整形医师,不过本人却相当低调,开设的诊所位在饭店四楼,地点隐密,看诊采预约制,连诊所助理和护士对他的家庭生活也几乎毫无所悉。 五十岁的郝治华国防医学院毕业,原本是耳鼻喉科专业医师,之后专攻美容医学,曾经远赴英国伦敦、法国巴黎进修,还担任德国注射脂肪法技术代表。
郝治华和史亚平是在大学一场朋友的舞会上认识,交往后结为夫妻,虽然结婚22年,但史亚平长达12年都驻外,郝治华则是独自在台中开业,2个小孩也都由他接送上学,夫妻长期聚少离多,感情逐渐平淡,甚至传出一度要离婚的消息,诊所护士被问到他私人的家庭生活,也都绝口不提。
诊所护士表示,“如果是公事方面,请你们去问‘新闻局‘,如果是私事方面不方便接受采访。”
夫妻俩人尊重彼此生活,从不干涉对方公事,不过外传郝治华准备把事业重心北移,希望挽救两人的婚姻危机。
史亚平_史亚平 -舞台演出
史亚平于2008年12月29日在台北中山堂参与《蓝与黑》舞台剧演
出(由中华演艺总工会理事长康凯担任制作人),本舞台剧演出所得是为关怀资深艺人。演出只有三分半钟,身着黑色皮衣皮裤、脚穿黑色长筒马靴、颈披蓝彩围巾,其中一句台词为:“后会有期再见不难”。主要担任剧中最后一幕“神秘人”一角,为剧中的唐琪(姚黛玮饰演)平反。
本文标题:历史人物介绍-孟晚舟:孟晚舟-人物介绍,孟晚舟-职业经历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