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高一地理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17-12-24 所属栏目:学与问优秀教学设计

一 : 高一地理教学案例

念,并与学生一道对它们进行归纳和总结。

(2)重点讲述陆地自然带。有两层意思要明确,一是陆地自然带的形成原因,其中气候因素起决定作用,其他因素与之相适应;二是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是有规律的。

教学中要贯彻这样一个观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辨证统一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教材图5.7热带雨林景观图与图5.8苔原景观图,一方面让学生直观地感到地域分异的存在;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同一自然带内自然环境又具有整体性,表现在景观具有一致性。对这两幅图片的分析,可以启发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进行。例如设计诸如“各带内气候怎样?植被如何?动物如何?”等问题。(学生回答:在热带雨林带中,终年高温多雨,植被常绿,树种繁多,层次复杂,生长茂盛,林内藤本植物纵横交错,附生植物随处可见。森林中的动物种类丰富多样,但茂密的森林使动物行走不便,因而地面上几乎没有善于奔走和长跑的动物,却给营巢树栖、攀缘生活、耐湿热的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场所。典型动物有猩猩、河马和各种鸟类等。在苔原带内,气候严寒而湿润,土壤冻结,这样的环境条件不利于树木生长,因而形成以苔藓和地衣占优势的无林地带。动物种类不多,典型动物有驯鹿和北极狐等。)

2.对于“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教学,建议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 一组学生研究“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一组学生研究“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还有一组学生研究“山地的垂直分异”。每一组都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有什么样的分布规律?主导因素是什么?

(2)找足够的事实材料支持你的观点(鼓励自己通过各种渠道去挖掘)。

(3)我们可以怎样利用地域分异规律?

这节课的特点是空间分布的知识点较多,所以,教学中要注意将这些内容落实在图

二 :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教学法运用

1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高中地理课堂中的优势

作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地理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开始广泛应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案例教学是“经过教师的精心选择和加工,依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设计和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引入特定事件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揭示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解决地理问题,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地理问题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即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运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高中地理教学改革加快了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探索和使用。有研究者认为,地理案例教学应用于课堂上主要有以下优势:便于学生理解知识;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笔者也认同这种观点。首先,地理案例本身提供了背景材料或数据,具有直观性和典型性,是对地理抽象知识和原理的解释和具体呈现,有利于学生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地理概念具体化,加深对抽象知识和原理的理解。其次,地理案例来源于现实实际,学生要解决问题,就要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及经验剖析案例,把握案例的关键,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这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形成。再次,案例教学的侧重点在于讨论和交流,清晰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并力争说服对方,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的这些优势既可以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又可以通过课前准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分析思考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有助于他们对所学的地理知识及相关理论的深化和巩固,以及地理学习的内化。

(www.61k.com]2以“农业区位因素”一课为例看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农业区位因素”一课是高中地理“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更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先接触到的区位因素分析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怎样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成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案例教学法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将案例、本节知识目标、学生直接经验、学生的思考、学生的合作等要素与活动架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本节课的设计中,笔者以“小丰营村的蔬菜种植”案例为主线,采用问题—探询、探询—反诘、小组讨论、班级交流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层层推进,最终使学生获得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

2.1本文所选案例———延庆县小丰营村的蔬菜种值

京郊蔬菜专业村小丰营位于延庆西部。该村土地平坦,连成大片;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达1.17%,养分较高;且地势较低,地下水丰富,便于引水灌溉。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得小丰营村蔬菜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并延续了上百年的历史。改革开放后,小丰营村的蔬菜种植有了更大的发展。30多年来,随着八达岭高速公路的开通和村内6000多平方米保鲜库的建设,该村蔬菜的销售市场也不断扩大,现在远销港、澳、台、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市场的需要,该村蔬菜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种植的品种也由原来的大白菜、白萝卜等几个品种增加到了包括西兰花、西红柿、柿子椒、长茄子、甘蓝、雪莲果等在内的30多种。2007年,该村又建起227栋大棚,发展反季节蔬菜。棚外打机井满足种菜用水,棚内铺设管道,水肥靠滴灌补给,采用生物、物理防虫,发展设施农业。为解决种菜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该村专门聘请技术人员进棚进行实际指导,并与种植同步办田间学校,提高菜农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对小丰营村的蔬菜种植,延庆县、康庄镇两级政府给予了大力的帮扶。建大棚、打机井、架电线等建设都由政府投资,并且还对农机具和有机肥进行补贴。

2.2基于农业区位因素对延庆县小中营村的蔬菜种植进行分析

2.2.1教师设疑问难,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进入案例情境之中,教师应立即设疑问难,要求学生剖析解惑。教师的设疑,不宜将所有的问题一次全盘抛出,而应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在“小丰营村的蔬菜种植”案例中,笔者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问题:(1)快速阅读小丰营村的蔬菜种植的资料,阅读过程中概括出哪些因素影响了小丰营村的蔬菜种植?(这是浅层性的设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对案例的探究,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因此属于知识性的探究。)(2)找出资料中描述农业区位各因素的语句,并分析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当今该村大面积蔬菜种植的?(这是对前一层次的提升,要求学生从前一层的现象认识上升到原因分析。)(3)请结合所学内容,为小丰营村的蔬菜种植提一些发展建议。(这一层次的设问,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属于创新性探究。)教师设疑后,还需要完成两个基本任务:(1)巡回检查,了解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并对学生探究的进程、课堂纪律等进行“微观调控”。(2)指导学法,如指导学生选择分析问题的角度,指导学生把握主题,指导学生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指导学生系统地阐述问题等等。在此过程中,教师起到的只是导向作用,主体是学生。教师不是立刻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对错的判断,而是采用探询郭立霞张莉: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农业区位因素”一课为例方式,让更多的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完整的判断。当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或不完整时,教师也可以以反诘方式调整学生的思考方向,可以举反例,让学生判断与先前的回答有无矛盾,引起学生深入思考或转换思考方向,为后一阶段的讨论奠定良好的基础。

2.2.2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合作探究

学生通过自己个人的分析、探究,获得了个人关于小丰营村蔬菜种植案例的见解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影响小丰营村蔬菜种植的因素及其变化。这一阶段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目的在于挖掘群体的潜能,培养合作的精神。讨论中要求每个成员都要针对小丰营村蔬菜种植的区位条件发表自己的看法,供大家讨论、批评、切磋、补充,具体的做法不拘一格。为使讨论充满活力,更好激发小组成员的创造性思维,允许见解有冲突、纷争,无须达成共识。

2.2.3组织班级交流,学生相互学习

班级交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全班所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是小组讨论的延续与深入,通过交流了解影响小丰营村蔬菜种植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巩固和强化大家已达成共识的知识、观点或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它的主要意义在于:(1)尊重和肯定每个学生及每个小组集体自主探究的成果,给学生展示自己、欣赏自己的机会,从中获取成功的体验,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进取心和创新精神;(2)学生可以进一步集思广益,取长补短。

2.2.4案例的总结

根据学生讨论、归纳的结果,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灵活点拨,以引导学生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通过对“小丰营村的蔬菜种植”案例的讨论、分析、归纳,大部分学生能够建立起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并运用这种思路和方法对其他地区农业区位因素进行分析。而且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教学和学习的互动,经常出现热烈讨论甚至激烈辩论的场面,改变了原来沉闷的课堂,几乎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和学习之中,顺利完成了课程标准中“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要求。

3应用案例教学法中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在地理课堂应用中有诸多的优势,但也有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笔者根据近三年的新教材教学实践,着重从案例的选编、呈现以及学习评价几方面并探讨应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3.1案例的选编

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课堂教学的起点,案例选用不同,教学效果可能大相径庭。因此,课前精心选择案例极为重要。笔者认为在案例选择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3.1.1应围绕教学目标选编案例

案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来获得地理知识,提高地理学习能力,最终完成学习目标。所以,教师在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案例进行选择时,首要的是要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师生间围绕案例进行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和科学性。高中地理“农业区位因素”部分的课标要求是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小丰营村是延庆县有名的蔬菜种植基地,学生对此有所了解,所以笔者在教学中选取了延庆县小丰营村蔬菜种植的典型案例,案例中包括延庆县的气候、地形、水源、土壤、交通、市场、科技等方面内容。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归纳出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3.1.2根据学生的情况,合理设置案例的难度

在案例选取中,案例的难度设置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因为难度较大或过于简单的案例,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参与程度,可能出现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或只与个别学生进行探讨分析问题的状况,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针对高一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正处于案例教学实施的开始阶段的情况,笔者在编写延庆县小丰营村蔬菜种植案例时尽量压缩文字描述,减少农业专业术语和专业数据的使用,并配上了小丰营村地理位置分布图、延庆县交通图和蔬菜基地的一些景观图等。学生对小丰营村的行政区位比较熟悉,虽然在地形图上识别分析小丰营村的位置和地形特征对学生有一定困难,但还是可以完成的。由于大部分学生来源于农村,蔬菜基地的景观图对他们来说更直观也更易于被接受。

3.1.3案例的选编应注意联系实际

在案例选取中,应尽量缩小案例与学生在时间、空间的距离和学生心理、情感方面的差异。因此,案例所描述的事实,通常是近期发生的事情,而且尽可能选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熟悉案例(如乡土地理案例),使案例更具直观性、生动性。“小丰营村蔬菜种植”案例就符合这些要求。因此在“农业区位因素”一课的教学中,笔者选择了学生都比较熟悉的本县小丰营村蔬菜种植的典型案例,使学生感到案例就在身边,地理就在身边,地理课的学习终身受用。

3.2案例的呈现

课堂教学中案例的呈现可以是文字的、图像的、图形(地图)的、数据的、景观的等多种形式。小丰营村蔬菜种植的案例就是集文字、地图、景观为一体而呈现的。案例的展示是在教师导入了主题之后进行的。案例的展示方式多种多样:给每个学生发放文字材料;运用投影仪将案例投射到屏幕上;播放案例录音;教师或学生生动形象地描述案例;利用多媒体呈现案例等。以上方式可以兼而施之,但不管使用何种方式,教师都应尽可能地渲染出案例所描述的氛围,让学生尽快地进入案例情境之中,从而充分感知案例,为后面的分析与探究做好准备。在“农业区位因素”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课前为每位学生发放了图文并茂的材料让学生在课前阅读,了解案例,课上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延庆县小丰营村的村标和蔬菜基地照片,使学生很快进入场景,充分感知了案例。

3.3案例教学法的课堂评价

在案例教学中,及时、恰当的学习评价是非常必要的。这种评价要区别于传统教学中的终结性评价,应该以既体现学生的基本要求,也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标准。对讨论中积极发言的同学给以肯定;对有独特见解的同学给予表扬;对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暴露出来的典型思维(正确的或错误的)给予合理的评价,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提高思维能力。有了这样的评价机制,教学双方都乐于探讨课堂教学,每位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提高。(本文来自于《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郭立霞 张莉 工作单位:北京市延庆县第五中学

三 : 高中新课程地理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改)03

高中新课程地理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

谢展翅

高中新课程地理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

前言

为推进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引导中学学科教学朝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向迈进,我们组织编写了《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研修手册》。这套丛书按新课程结构编排共分15册,本册为《高中新课程地理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分册。

由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根据教育部正式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组织编写的适合于各版本高中地理新教材教学的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大多数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行为、课程意识、课程文化和课程实施等方面遇到了许多困惑和疑难,使他们在驾驭新教材时感到力不从心,在使用新教材时往往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鉴于此,本书的编写,旨在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力图体现理论性、实践性、探索性和指导性,在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设计与案例中展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探讨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地理课堂教学的方法,从而丰富地理课堂教学,为广大地理教师实施新课程标准和进行实验教学提供参考,为各版本的地理课堂教学提供思考,从而将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实验教学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高中“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主要阐述了新课程理念下地理学科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第二部分为“教学设计与案例”。这些教学设计与案例是各实验区教师对各版本教材进行教学实践的结晶,是通过专家严格评审出来的获奖作品。这些作品,凝聚着实验区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思考和困惑,对新课程的探索,对地理教育和对学生的热爱,同时凝聚着实验区教师的教育智慧。我们组织了研究教学法的专家对所有入选作品进行评点。

这些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不仅会引起我们的共鸣,更会引起我们的思考,当然也会引起我们的争议。在此,我们只是抛砖引玉,希望每个地理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教学设计与案例的教学思想、教学策略、教学过程等进行思考和探索,以便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更加深入。

在此,谨向提供稿件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编写时间紧,疏漏之处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2005年3月目录高中新课程地理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目录

第一部分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1) 一、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理念(2) 二、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特点(5) 三、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10)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与案例(16) Ⅰ.绪论(17)

走进地理之门(17) Ⅱ.宇宙中的地球(24) 一、地球的宇宙环境(24) 二、探究季节的成因(30)

三、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36) 四、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42) 五、太阳对地球的影响(48)

六、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57) Ⅲ.自然环境的物质和能量转换(63) 一、“气压和大气的运动”之影响气压的因素(63) 二、城市热岛效应(68)

三、地球气候的昨天、今天、明天(73) 四、全球气候变化(81) 五、大规模的海水运动(87) 六、河流地貌的发育(92)

七、河流地貌的形成和发育(99) 八、地质构造的研究意义(104) 九、大气受热过程(109)

十、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115) 十一、校园中的地理知识(126)

Ⅳ.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31)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31)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38)

三、能否用南极冰川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144) 四、认识自然灾害,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以台风灾害 为例(148)

五、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154)

六、森林之旅——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60) Ⅴ.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67) 一、寒潮(167)

二、自然条件对聚落及交通线路的影响(173) 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77) 四、合理利用水资源(186)

五、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94) Ⅵ.人口与城市(203)

一、寻根问底话城市——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 影响(203)

二、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208) 三、城市化(213)

四、城市内部空间结构(220) Ⅶ.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225) 一、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225) 二、城市交通(231) 三、我看端城交通(236)

四、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244) 五、取鲁尔区精华造东北区辉煌(251)

Ⅷ.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255) 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255) Ⅸ.区域可持续发展(26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261)

第一部分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各地根据教育部正式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几套高中地理新教材,在2004年秋季已开始在首批实验区使用,这给高中地理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在使用高中地理新教材时,除了正确处理地理教材与地理课程标准、地理配套教材、学生实际知识能力的关系外,还要处理好“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关系。而这一切关系的处理,主要通过地理课堂教学体现。所以,地理课堂教学是学校地理教学活动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地理课堂教学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取决于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来分析教学问题、设计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案、检验教学方案有效性并做出相应修改的过程。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发现、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来提高教学系统的效率,因此教学设计又称为教学系统设计。从课程实施、单元教学、课堂教学到每个教学问题的处理都可以看作是不同层次的教学系统。

教学设计与传统备课的区别在于: ① 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优化教学系统,而传统备课的目的在于完成教学过程; ② 教学设计强调运用系统方法 ,备课侧重老师的讲授方法; ③ 教学设计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备课是教学的准备过程; ④ 教学设计以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依据;备课以如何解决课本问题为基础; ⑤ 教学设计以学生的行为发展为导向;而备课以教师的教学过程为导向。

地理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按照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合理地选择和设计地理教学手段,并在系统中有机组合,形成优化的系统结构。其流程如下页图所示。

由此可见,教学设计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每个环节都需要经过反复研究,及时反馈修改,才能使教学系统达到最优。高中地理新课程是“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以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为核心,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因此地理教学设计应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体现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学习方法为支撑,以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为宗旨,全面体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应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和地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应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

一、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理念

课堂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基石的科学设计,它既以现代教育理论为依据,又具有指导实践的可操作性。因此,了解并掌握课堂教学设计所遵循的理念,对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寻求设计的最优化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1.以知识建构为出发点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它兼收并蓄多家学习理论的合理观点,给学习赋予新的含义。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的本质起源于主体的实践活动,是主体通过活动对体验的内化、知识意义的生成和人格精神的建构过程。建构的意义在于使学生在“学习共同体”的自主交互性活动中主动进行认知改组、统合、充实、完善,从而获得知识、经验、情感、智慧、能力、个性等素质,以及友爱、合作、人生价值和创造性等潜能的发掘和发展。按照建构主义的解释,教学不是将知识以成品的方式教给学生的过程,而是学生通过自己与外部环境的交互活动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和生活经验对外在信息的独特理解、感悟、体验和特定情境下的心理加工,构建知识意义与价值理念的过程,是师生乃至同学之间在现实的交往互动中探索生命意义、创造人生体验和生活智慧的生命活动过程。

按照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活动包括5个环节:

①创设情境;②确定问题;③自主学习;④合作学习;⑤效果评价。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要求我们树立新的教材观。教材根据一定的课程目标而编写,它只是学生学习的材料,是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而不是至高无上的知识权威和教学的唯一依据。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不应该向传统教学那样,“教知识点、记知识点、考知识点”,而应该是依据课程标准,利用教材和其他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意义建构。教师应该根据课程的目标和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设计合理的教学策略,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教材特点进行有效学习。

2.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

新高中课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因此地理教学应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当然学生的个性发展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教化和合理引导。教师是学生学习机会的创造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和学习成果的评估者,教师的任务不是简单地传递知识,而应该是围绕学生的发展,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与他们共同探讨,重视学生对各种地理现象、原理、成因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的不足,引导他们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认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知识和技能,掌握方法,发展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为中心

传统的教学方法把教学过程看作是教的过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宰,而学生则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目前参与新课程改革的教育专家们普遍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以教学内容为中介的交流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边活动的沟通与交流。因此新课程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体现师生双边活动,体现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特点。高中地理新课程倡导个性化、兴趣化的学习,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以调动学生主体性为中心,提倡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与互动,采取多边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兴趣与能力。

4.以多种方法、手段的优化组合为过程

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常常把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机械地割裂开来,孤立地运用其中某种方法和手段,导致教学形式单调,效能不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方法的实施提供了更富表现力的多媒体手段,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不仅带来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变革,而且引起教学模式的革命,还带来教学过程中师生沟通和交流方式的变化,使得教师不得不考虑选择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考虑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整体协调,从而发挥整体的教学功能。

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图、形、声、像等多种形式刺激学生的感官,为学生创设良好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注意力,还可以分解复杂的教学信息,使学生的认知过程由难变易。多媒体交互性强,可以实现教学信息的双向交流,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和个别化,还可以压缩教学时间和空间,提高教学效率。

二、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特点

1.创设学习情境

课堂的学习情境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身心特点,创设促使学生准确地感知、理解、运用教学内容的课堂学习氛围。良好的课堂学习情境的创设不仅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能够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活动,而且有助于教师与学生民主、平等地交流,对学习效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课堂学习情境可以分为问题情境(分全课问题情境、阶段问题情境、阶梯式问题情境、激励问题情境),迁移情境,直观学习情境等。如问题情境可有如下创设方式:选取典型案例,创设问题情境;利用角色扮演,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教学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参观调查,创设问题情境等。

如:中图版必修二“农业区位因素”一节,阳春市的老师是这样创设学习情境的: [教师]播放MTV,阳春组歌之《甜甜的马水桔》(部分); [教师]歌曲赞美了我们家乡的哪种特色水果? [学生]马水桔。

[教师]我们家乡阳春在2003年被中国经济林协会评为“中国马水桔之乡”。请大家回忆初中地理内容,我国有名的苹果产地在哪里?

[学生]多媒体显示阳春马水桔和山东烟台苹果的图片。

[教师]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地的农业生产类型不同,说明它们有不同的区位选择。所谓区位,有两层含义:绝对区位(事物的位置),相对区位(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农业区位选择就是农民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那么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呢?我们家乡为什么会成为“马水桔之乡”,而烟台是苹果之乡呢?

2.体现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教师采用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它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剖析、研究、归纳、总结,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化和典型化,使学生从“个”推知“类”,由特殊归纳一般,通过典型的案例理解普遍的规律性原理。案例教学是新课程的一大特色,它使课堂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便于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和探索知识形成过程的规律,主动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达到巩固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综合素养的目的。教学案例应具备最一般的地理知识,包括最基本的地理原理,能较好地体现地理事物的规律性特征。案例的选取范围应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即自然的、人文的、世界的、中国的、区域的、综合的、乡土的、一般的、特殊的地理情境等。案例的呈现方式可以是地理文字材料案例,地理图像、图形、数据、景观及多媒体案例,虚拟情境案例,真实情境案例,讲解式(印证式)案例,讨论式案例等。案例的分析可以是将案例的情境与相应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揭示案例与所学原理之间的联系。其遵循的程序大致是个人体验—小组讨论—指导分析。在个人体验阶段,要力求使学生尽快进入案例情境,理解案例中所揭示的基本事实,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寻找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在小组讨论阶段,要组织学生充分交流,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发表意见的机会,引导他们学会分享他人的成果;在指导分析阶段,要求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并通过对比分析、延伸分析、反证分析等方法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必要的指导。案例的总结可以是对学生的分析、讨论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重点的、灵活的点拨。其主要方式有纲要型总结、提高型总结、矫正型总结、悬念型总结等。

高中新课程地理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改)03_高中地理教学案例

如: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内外作用力”案例教学时,这样进行案例教学:

[教师]呈现“海边石柱话沧桑”案例:意大利那不勒斯海湾波佐奥利城附近浅海边,至今还残存着三根高大的大理石柱。每根石柱中间都有“千疮百孔”的一段,而它的上截和下截,却保存得比较完整。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来,这三根柱子是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时代建筑物留下的遗迹。柱高12?3米。那时候,这一带的地壳在缓慢上升中。到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建筑物被震毁,只残留着三根大理石柱,基部被火山灰埋没了3?6米,剩下的8?7米一段露在外面。

4世纪以来的一千多年中,地壳慢慢下沉,海水淹没了附近土地,石柱的大部分也被浸淹,露出海面只有6米了。那浸泡在海水中的一截,长约2?7米,在海水中被牡蛎等剥蚀得百孔千疮;它下面的一截由于火山灰的掩护,没有受到剥蚀。后来,这里的地壳又开始徐徐上升,到18世纪中期全柱升出海面。20世纪初,地壳又开始下沉,平均每年下沉7毫米。20世纪末,下沉速度加快了,平均每年下沉2厘米以上。两千多年来,这三根石柱经历了几度沧桑。上升,下降;再上升,再下降。它成了地质史中海岸沧桑多变的活记录。

[阅读案例回答以下问题]79年—18世纪,那不勒斯海岸处在哪几种运动状态中,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那不勒斯海岸地壳运动的历史说明地壳运动具有哪些特征?

[教师小结]地壳是在不断地运动着,地壳运动具有长期性和周期性的特点。

3.突出探究式学习

新课程标准对所要求掌握的每一项知识和技能都有相应的活动建议,这表示地理学习不应该是在“传输”和“接受”的状态下进行,而更多的情况下应该是在“活动”状态下展开的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借助提供结构化材料,指导学生进行操作与思考而获得知识的方式。其主要特点是以增进学习者的创造才能为主要任务;以解决问题为主题;体现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和教学的非主导性;关注探究式认识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探究式学习的内容可以是广泛的、多样的,即自然的、人文的、世界的、中国的、区域的、综合的、乡土的等。探究式学习的方式有小组活动式、“头脑风暴”式、角色扮演式、辩论式、问卷式、游戏式、采访式、调查式、小品式等。探究式学习的步骤分为提出问题—提出假设—收集证据—找出方法—解决问题—交流成果。探究式活动的开展,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历和社会体验,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国内、国际的重大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这些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从地理学科的特点出发,联系乡土地理和现实问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使用探究式学习,对教师专业水平的要求较高,要求教师能合理设计“问题”;灵活组织学生,科学安排时间。

如: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教学时,可采用“让我们对岩石进行鉴别”的探究性活动。

[活动目的]通过观察、描述这些岩石,认识到外观相似的岩石可能有不同的特性,进而了解到如何依据岩石的特性对它们进行分类。

[活动说明]岩石的种类很多。当科学家找到一块岩石而无法确定它的种类时,他们通常对岩石进行各种测试以了解它的特性,进而对它进行分类辨别。在下面的活动中,你将在家或学校附近搜集不同类型的岩石样品,然后像科学家那样对这些岩石样品进行检测。如果你很难找到足够的岩石,你可以利用水族箱中的鹅卵石、细砂、粗盐、大理石、碎片或者在破裂的混凝土中的小石子进行检测。在活动结束时,你将根据测试结果对一块“神秘”石进行鉴别。

[活动用品]7种不同类型的岩石样品、胶带、护目镜、铁钉、小锤子、白纸、蛋架、硬币、放大镜、旧毛巾或抹布、抛光的瓷器片、白醋。

[活动过程]第一,收集7种不同类型的岩石样品,将其中的6块岩石样品放在装鸡蛋用的纸箱中的一条边上,剩下的一块样品留待稍后使用。分别将一小块胶带贴在每个样品附近,并在胶带上标上“1”、“2”、“3”、“4”、“5”、“6”(现在你将要对岩石样品进行测试,从而将它们分类)。

第二,对岩石分别进行破碎程度测试、外观测试、条痕测试、坚硬度测试、酸度测试,并将测试结合记录在测试记录表中。

第三,将表格填充完整以后,比较一下不同岩石的相关信息,有些岩石是否相似?它们的相似之处在哪里?你认为它们是同一种岩石吗?

第四,用第7块岩石重复上面的步骤。这块新岩石更像上面已测试过的6种岩石的哪一种?解释一下它们的相似之处。

第五,写出你的收获。

4.拓宽课程资源

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地理课程资源,对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开展丰富多样而有效的地理教学,增添地理教学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地理课程资源和师生自身的经历和体验。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教科书及教学所需的挂图、模型、标本、实验器材、图书资料、教辅资料、电教器材等地理课程资源,而且也要充分利用校内的天文、气象等丰富多彩的地理观测、观察活动和板报、手抄报及广播等校内地理资源。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和学校的实际及学生的学习需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外各种课程资源。如:开展野外观测、社会调查、设计作

品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进行学习;参观青少年活动中心、地理教育基地、图书馆、科技馆、气象站、天文台、博物馆、展览馆等。总之,通过校内外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将地理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拓宽学习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如:在学习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时,可带学生到当地的气象台去参观,让学生体验天气预报产生的过程,拓宽地理课程资源。

如: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课堂教学采用网络学习教学形式。首先,教师自己收集相关资料,设计主页(附图)和制作网络教学课件;然后,利用相关网站拓宽课程资源:

农民工问题现状与出路——中国网:www?china?org?cn/ chinese/ zhuanti/nmg

聚焦农民工问题——北方:news?north?com?cn/system/7004/11/15/ 000902747?html

关注农民工——人民:www?people?com?cn/gb/shizheng/ 8198/ 30572

5.应用信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门高科技应用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在自然资源、土地利用、灾害检测和城市规划方面,以及电力、电信、交通运输等方面应用越来越广。地理信息系统还与无线通讯、宽带网络结合,为城市生活和商务提供立体的、多层次的信息服务。因此地理信息素养是现代公民必备的重要技能。地理信息素养指利用地图、计算机等工具获取、分析、处理和传递地理信息的能力。新课程十分重视高中生地理信息素养的培养,在必修三中规定了学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内容,在选修教材中还专门安排了一个模块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不仅要充分重视利用地理图像进行教学,通过观察、阅读和使用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学生从地理图像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运用地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绘制一些简单的图表,借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借助教材图像系统使学生学会终生的读图用图技能;而且也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和丰富地理教学,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和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在学习“商业布局”内容时,可让学生上网查找某城市的GIS地图网站,查询商业网点的分布,说明商业网点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合理性的内容。

再如:人教版必修一“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节教学,可采用网络教学的形式,主要学习内容有“知识序言”、“知识内容”、“知识结构”、“课堂练习”和“知识拓展”五大教学学习模块。“知识内容”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知识结构”是对本课知识的高度概括,“课堂练习”是对本课的学习进行检测,“知识拓展”则可根据学生学习进度、自己的实际水平和学习兴趣自由选择进入,且不要求在课内完成。学生在局域网中打开“海水运动”的教学网页,即可进入本课的学习。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拓宽地理教学资源,丰富地理教学内容,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

1.研究新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最基本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地理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地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阐述了地理课程的结构体系和地理教学的指导思想,规定了地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要求和必须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设计了相应的学习活动,提出了教学、评价和课程资源开发的具体建议,它对我们全面了解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明确章节教学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研究新课程标准,首先,要把握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新课程以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为目标,其内涵包括:树立人地协调、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地理学思想观念;培养关爱家乡、关爱祖国、关爱地球的道德情感;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培养地理信息素养;发展创造能力等等。我们在组织和运用教材时要充分理解这些高层次的培养目标,把课程目标细化,落实到每一章节的教学之中。其次,要把握地理课程的整体结构,只有纵览全局,才能对每堂课的具体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新课程大大压缩了必修课程的内容,不再特别地强调地理知识的系统性,强调掌握地理思维方法和地理技能。自然地理侧重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理解各个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人文地理侧重让学生从人地相关的角度分析地理问题,学会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区域地理侧重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分异规律,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再次,要把握每一条标准所隐含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修课程三大模块共包括10项基本标准,每项标准隐含着一些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新课程标准只是对学习目标作了大致规定,需要我们认真体会,把课程目标细化,分类整理,确定学习顺序。

2.分析教材

新课程改革促使我们改变传统的地理教材观,由单一教材向多元教材转化,由被动依赖教材向主动构建教材转化。地理教材是一个复杂的知识系统,由课文、图像、阅读、活动和作业等多个部分组成,它们体现着深层次的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种版本的教材为我们的学习提

供了充足的材料。在新课程理念下,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准绳,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运用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是新课程地理教材使用的基本原则。因此,分析和处理教材对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显得极其重要。分析和研究教材要遵循从“整体—部分—整体”的思路,既在概要领略教材全貌后,再将教材层层分解,最后全面掌握教材的内容。首先,要了解和分析教材的时代背景。了解和分析教材的时代背景,有助于教师对全新的教学观念的理解和对教材具体内容的把握。其次,准确把握教材的结构。准确把握教材结构,有助于教师从教材的构成关系、逻辑顺序和组成方式等方面对教材进行分析,深入地理解、组织、加工教材。再次,具体分析教材的某一章或某一节的知识点和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确定本章或本节的知识结构。

如:在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中的“山岳的形成”一节,其知识结构如下图所示:

最后,全面分析某一章或某一节的内容。某一章或某一节的内容分析主要包含知识点、能力点、思想点、重点和难点,仔细分析每一点所隐含的课程标准和叙述标准时所采用具体的行为动词,从而落实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3.了解学生

学生不仅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也是教学活动中的核心。因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主要依赖于教师对学生学习需要和学习水平的掌握程度。所以,在分析和研究教材的同时,也要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水平,从而更好地为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提供背景和依据。要了解和分析学生,就要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把握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理心理特点,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调整、补充和删减教材。

例如关于“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这条标准,能力强的学生可能对地质年代的划分、地壳运动的过程、板块构造等理论性知识感兴趣,我们可以补充相关内容让学生讨论、分析;山区的学生可能对山岳的形成和流水地貌更感兴趣,因为他们对这类知识有足够的感性认识;沿海地区的学生可以重点学习外力作用及海岸地貌;西北内陆的学生可以重点学习气候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以及风成地貌。由此可见,教材仅仅为我们提供了教学的思路和线索,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还是需要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教学过程中需要补充大量与课本有关的具体材料,而这些材料的增补主要依赖教师对学生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如中图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任课教师是这样分析学生的:关于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学生在前面学过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化等人文地理知识,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现代中学生人文地理知识比较薄弱,思想也较为幼稚,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对于培养他们健康的情感,树立他们正确的价值观,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通过各种媒体收集资料是可行的,例如学生可以从互联网、报纸、杂志、电视、录像等途径获取资料,并结合生活地理知识(如乡土地理、外出旅游和探亲的见闻等)进行初步的探究性学习。学生事先开展这些活动之后,教师才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由现象找本质,分析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4.确定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预期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是对完成课堂教学后,学生应达到的行为状态的详细描述。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一切教学活动的依据。因此,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对于教师有效地引导教学过程、客观地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及调控教学活动等都有积极作用。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课堂教学目标,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在“知识与技能”领域,其目标学习水平为“了解??”、“理解??”、“应用??”、“模仿??”、“独立操作??”、“迁移??”,其常见行为动词为“说出??”、“描述??”、“说明??”、“归纳??”、“解决??”、“收集??”、“评价??”、“表现??”、“绘制??”、“联系??”等;在“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其目标学习水平为“经历(感受)??”、“反应(认同)??”、“领悟(内化)??”,其常见行为动词为“参与??”、“讨论??”、“考察??”、“关注??”、“欣赏??”、“珍惜??”、“形成??”、“养成??”等。

如在中图版必修二“农业区位因素”一节教学时,其课堂教学目标可确定为: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和区位选择的影响,对不同的农业部门进行区位选择。识记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本地区案例探讨农业区位因素,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见闻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层层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农业生产要遵循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观念,培养理智客观的地理思维。通过对家乡农业区位的分析,增强爱家乡的情感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5.设计课堂教学过程

地理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地理观念,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发展自身的活动过程。

地理课堂教学过程的环节是导入新课—学习新课—总结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

课堂教学过程要全面体现地理课堂教学目标和地理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实用价值;课堂教学内容要突出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地理教育思想;课堂教学内容要突出区域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课堂教学内容要突出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地理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适应21世纪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如: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其教学过程如下:

[引入问题]播放央视CCTV2·共同关注“中国农民工问题调查之:农民工的家、农民工的孩子”视频剪辑片段。

[发现问题]视频中农民工遇到了哪些方面的困难?为什么农民工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却又换不到美好生活和权益的保障?

[研究问题]打开网络课件学习主页,提示、引导学生浏览主页,提出学习任务。通过在线论坛、在线提问,解答学生疑问,进行师生交流。

[提出验证假设]假如你是相关政府的决策者,结合我市(或珠江三角洲)的实际情况,阐述解决农民工问题对策、途径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交流成果]搭建学习小组的学习成果交流平台。

[学习总结]学习总结。综合评价各学习小组和组内各学习成员,并记录于学生成长记录袋中。

6.制定课堂教学策略

地理课堂教学策略是指在一定教学观的指导下,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地理教学,根据特定的地理教学内容,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动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的总和。构建地理课堂教学策略追求的目标:改变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构建地理教学策略应遵循的理论思路:在活动的基础上通过交往建立优化高效的学习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研究如何“教”的过程,而且也要研究引导学生如何“学”的过程;要根据收集的教材设计不同的学习方法。如:对于地理事实、地理数据的学习可以采用阅读法、记忆法;对于地理现象的学习可以采用实验法、调查法,对于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学习可以采用读图分析法、综合归纳法、对比分析法等等。实施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的核心问题:学习方式的转变,要关注“选择性学习”、“参与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

如: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教学时,其教学策略为:

第一,直观教学策略,如提供矿物、岩石标本等实物;

第二,多媒体教学策略,演示三大类岩石的转化;

第三,自主学习策略,如利用阅读材料“矿物的分类和常见的矿物”及“化石”知识,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

第四,分组开展课后实践活动策略。

7.选择课堂教学媒体

地理教学媒体是储存和传递地理教学信息的工具。正确地运用地理教学媒体,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地理表象,而且有利于精确地形成和掌握地理概念与地理原理,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在地理教学中可运用的教学媒体很多,传统教学媒体有:地理模型、幻灯、投影、录像、录音等;现代教学媒体有:网络、电子课件等等。现代教学媒体中的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可以综合处理、动态合成,可以把客观事物具体化、形象化,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因而其功能比传统教学媒体更加强大。在教育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现代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采用。但是,现代教学媒体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要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学校条件,从而使教学信息的传递流畅、高效。如中图版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自然条件对聚落及交通线路的影响”时,教师采用:多媒体网络平台、课件(含丰富图片、资料、表格)。

8.开展课堂学习评价

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来体现,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地理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学生学习评价是指地理教师或学生自己依据一定评价标准,借助有效的评价技术的手段,对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成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学习评价的主体主要是教师、本人、同学、家长等;学习评价的方式有纸笔评价、非纸笔评价、发展性评价和档案袋评价等;学习评价的呈现方式主要有分数、等级、描述性语言,或者这几种呈现方式的结合;学习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对地理知识理解与应用的评价,对地理技能形成与运用的评价,对地理科学方法掌握及探究活动质量的评价,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评价等。

如人教版必修一“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节,其学习评价: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洋流的概念和性质分类,明确洋流形成的主要因素;

理解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掌握世界表层主要洋流的名称和具体分布;

理解洋流对全球热量平衡、沿岸气候、海洋生物资源及渔场分布、航行和污染物的影响;

认识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

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协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思维能力得以充分发挥。

希望通过对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理念、特点和方法等问题的探讨,揭示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和教学规律,推动普通高中新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丰富地理课堂教学,为广大地理教师实施新课程标准和进行实验教学提供参考,为各版本的地理课堂教学提供思考,从而大面积地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为地理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实践经验。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与案例Ⅰ.绪论

走进地理之门

(一)教学构思

长期以来,地理在中学基础教育中不受重视,被冠以“副科”之名,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许多地区初一、初二统考都排除地理,初三没有开设地理课,导致知识断层,因此在高一必修课程学习之前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学前教育。

(二)教学目标

①改变学生对地理科目不正确或不全面的看法。

②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③调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地理教学提供参考。

(三)教学方法

1.问卷调查

为了了解学生对地理的看法和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设计调查问卷,让学生课前填写,不记名,内容精练,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详见教学过程及附表。

2.情境设置法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主线,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3.设问式教学法

4.点拨法

在教学的关键处,恰到好处地充分引导,鼓励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处,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四)学法指导1.学情分析我校虽然是一所省一级学校,但学生来自全市各镇区的中学,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缺乏空间想像力。通过调查大多数学生对学习地理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也比较高,希望投入到探索性的学习中。老师则可以充当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与学生共同完成知识的探究过程。

2.学法指导

学习心理学说:学习动机是人生来就有的,是学生在积极的心理状态和有良好支持的学习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倾向或行为能力。因此,教师应该以指导者、辅助者的角色为学生创建问题情境与和谐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五)教学过程(1课时)

所用教材为中图版必修一。教学环节教学设计设计意图问卷

调查说明问卷调查的意义,让学生认真填写(见附表)。

说明这次地理问卷调查的重要性,让学生认真填写,预先不作任何关于地理的介绍,以免影响其真实情况。引入

课题[导入]同学们在初三已经一年没接触过地理了,所以今天老师不打算马上开课,让我们先了解什么是“地理”,然后再来个“地理知识大比拼”,看同学们对地理知识和地理课程的看法如何。

[学生活动]学生列举自己所知道的,地理包括哪些内容?

答:包括地形、水系、气候、政区、地质、风土人情??

[学法指导]“给一个名词下定义,首先就要知道它的内涵,其次要理解它包括的东西,即名词的外延。这里同学们列举了很多内容,要判断是否完整,就要用反举例法,只要你列出的一项还没包括进去东西,那

高中新课程地理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改)03_高中地理教学案例

前面所下的定义就不完整了。试试看,请大家给前面的同学补充一下,还有哪些应该属于地理的范畴。” 学生继续列举(水文、天文??)。从学生以前了解的地理知识入手,既切合学生接触的生活实际,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续上表

教学

环节教学设计设计

意图启发

思维“著名的地理学家提出了三句话总结‘地理’”:

首先,先察其“地”。(是什么?)

[例子引证]我国的河流是怎样的流向?——自西向东流。

其次,以“地”探“理”。(为什么?)

[例子引证]我国主要的河流为何自西向东流?——地势西高东低。

第三,以“理”析“地”。(怎么运用到实际中?)

[例子引证]落基山脉位于北美洲的西部,地势西高东低,所以北美洲的河流的流向——自西向东流。由浅入深,诠释地理的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从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最后由理性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引入

地理

必选

修课

程列举今年高一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基本情况:

地理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交叉的学科;

新课程改革实行学分制;

必修模块(一、二、三);

选修模块:

一、宇宙与地球 [列举事例:神秘的宇宙]

二、海洋地理[列举事例:目前海洋资源的国际争夺]

三、旅游地理[列举事例:现在的旅游热问题]

四、城乡规划[列举事例:东莞城乡规划问题了解]

五、自然灾害与防治 [列举事例:日本地震、美国龙卷风、北京沙尘暴等]

六、环境保护[东莞环境污染情况介绍]

七、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3S即遥感(N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介绍]让学生清楚今年地理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整体情况,了解地理学习的衔接情况,提高学生对整个高中三年地理学习的整体认识。

通过列举事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与高考[设问式引导]

1.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考上理想的大学。

2.门槛?——高考。

3.目前高考形式?——3+X+综合(让学生自己分析地理在高考中的地位:可以是X科,同时还是必考的综合科的一部分)。

附:我校今年高考所取得的成绩(略)。课前教育让学生明确地理与高考的关系,使学生充分重视地理学习; 附加今年高考我校所取得的成绩。

续上表教学环节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地理的实用性1.我校刚搬校区,家长经常来电询问新校区的位置。 由此发现问题:很多人对于方向和位置等地理基础知识薄弱。

2.假如你去旅游,最佳路线怎么确定?

发现问题:旅游与地理的密切关系。——实用地理(提升地理的实用价值)。

情境式引导,让学生理解地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兴趣和重视程度。地理前沿研究领域[学生活动] 讨论:老师分别列出四个方面关于地理前沿研究领域的材料,让四个大组的学生进行讨论分别是哪些领域。 第一组:火星上是否有生命的存在?

第二组:日本争夺中国钓鱼岛的问题

第三组:现在流行的旅游热

第四组:《后天》、《美丽风暴》、《龙卷风》等电影与地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逐步养成学生讨论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地理与个人全面发展[游戏]

通过传球回答:地理在个人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同学A:“旅游时能懂得选择路线,了解旅游地的主要资源,那我们旅游的收获就更大了。”

同学B:“老师说地理是一门基础学科,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学好了地理,能为其他学科做准备。”

同学C:“我对天文很感兴趣,要把地理学好,为以后向天文方向发展而努力。”

同学D:“地理的知识那么浩瀚,都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非常有用,很多地理问题也是我们人类目前非常关心的话题,很有趣也很实用??”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锻炼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表达问题的能力。小结地理的特点:高中目标性(地理与高考)、实用性(地理与生活)、前沿性

(研究领域)和综合性(地理与个人发展)。引导学生对知识和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作业记录“我的一日与地理”,了解自己一天生活中与地理的密切关系。巩固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理解地理与生活的联系。

(六)板书提纲(七)教学反思

①这是一节学前教育课,虽然课程标准和学校管理部门没有规定要上,但我认为学前教育课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地理。正如前言所说的,地理不太被社会重视,加上学生初三一年没接触地理,对于地理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和不全面性,甚至有错误的看法,在高中必修课程之前上绪论课以便纠正这些看法。

②学前教育课自由度大,内容也非常广泛,所以可采取问卷调查、讨论、问答、游戏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当然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造成思想混乱,所以难度也是存在的,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从学生身边接触的地理事物入手,明确地理与高考、与生活的关系,再通过事例说明地理与前沿科学的关系,最后让学生自主发现地理与个人全面发展的关系,把地理的实用性、前沿性和综合性三大特点相结合逐步阐述。

③这节课把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情况向学生介绍,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前明确新课程标准对于地理的学习要求,以便提高以后的学习效率。

附录

东莞市莞城一中高一地理问卷调查

本问卷为初中地理实施及初中地理知识掌握程度的调查,采取不记名形式,为日后的教学做准备,希望同学们如实填写,谢谢!

1.你所在的初中有没有专职的地理教师?

A.有B.没有

2.每周几节地理课?

A.没有B.一节C.两节D.三节

3.地理课时间是否全部用于地理教学?

A.是B.不是

4.你所在的初中开展了相关的地理实践活动吗(回答有的同学,请完成第5题)?

A.有B.没有

5.地理实践活动的方式有(可多选)

A.野外考察B.参观访问C.社会调查D.其他

6.初中尝试过地理研究性学习吗?

A.试过B.没试过

7.你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是

A.喜欢B.一般C.讨厌D.无所谓

8.原因是什么?

9.你认为影响地理学习效果最重要的原因是

A.老师的授课水平B.自己的努力

C.学校的重视程度D.其他

10.在目前的地理学习中,你主要的学习目的是

A.应付高考B.提高自己的地理素养和综合素质

C.为高考选科做准备D.其他

11.你做好了地理学习的准备工作没有?

A.预习准备B.没有想过

C.复习初中的知识D.不打算准备

调查统计结果

本次调查发放调查问卷303份,收回300份。

各题答案统计如下(单位:人)

1.A.282 (94%)B.18 (6%)

2.A.5 (1?66%)B.17 (5?67%)

C.270 (90%)D.8 (2?67%)

3.A.200 (67%)B.100 (33%)

4.A.39 (13%)B.261 (87%)

5.A.10B.10C.12D.15

6.A.12 (4%)B.288 (96%)

7.A.70 (23?4%)B.156 (52%)

C.29 (9?6%)D.45 (15%)

9.A.92 (30?7%)B.127 (42?3%)

C.59 (19?7%)D.22 (7?3%)

10.A.114 (38%)B.115 (38?3%)

C.39 (13%)D.32 (10?7%)

11.A.119 (39?7%)B.132 (44%)

C.20 (6?7%)D.29 (9?6%)

分析

从以上统计看出,第一,各镇区的中学基本有专职的地理教师,每周基本上有两节课,但有33%的人回答地理课的时间不是全部用于地理教学的,反映了地方镇区的中学地理教学没有完全落实。

第二,这份调查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为以后的教学做准备,而今年新课程标准实施,也需要了解学生对于地理研究性学习和地理实践活动的熟悉程度,但结果发现,初中从未开展过相关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就占了87%,从未试过研究性学习的占了96%。

第三,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属于一般的占52%,主要原因是有:学校不重视;老师上课枯燥,实践少;科目多,顾不上;自身认为不太重要。目前学生学习地理的主要学习目的是应付会考和提高自己的地理素养和综合素质。

对策

针对以前各镇区中学不太重视地理、地理基础知识匮乏的情况,目前的地理学习主要是:

①学习高中知识的同时适当穿插初中知识复习。

②逐步认真展开地理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

③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学习能力。

(东莞市莞城一中阮桂玲)

专家点评

本节课在课前进行地理学习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初中地理的学习情况,这样就使绪论课的讲授很有针对性,纠正学生对地理概念和地理特性的错误理解,纠正学生对地理学习的认识偏差。介绍地理学习方法,通过引导逐步让学生理解地理与高考、地理与生活、地理与科技发展、地理与个人全面发展的关系,明确地理学习的重要性。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方法运用得当,实用性强。

Ⅱ.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教材分析

山东版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一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主要包括“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与旧教材相比及其他版本的新教材相比,从教材内容安排上来看,山东版高中地理新教材有以下变化:①课本更加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以前要求掌握的内容以“知识窗”的形式出现,通过学生阅读、讨论,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如“多种多样的天体”、“太阳活动”、“当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等;课本只保留新课标要求必须掌握的最基础、最本质的一些概念。②弱化了关于天文知识的系统介绍,甚至包括九大行星的“结构特征”和“运动特征”这样在旧教材中极其重要的知识点,并将这些知识点调整到本节课后,且只是隐藏在“太阳系九大行星的物理性质”的数据表格中,其他如太阳系中的成员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以及星际物质的介绍都以“知识窗”的形式出现,降低了要求。③重新组织教学内容,集中了有关地球宇宙环境的知识点;集中的设置,使学生更有利于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为后面学习地球环境作铺垫。④新教材很好地贯彻了“人地关系的主线”,在本节中体现在对宇宙环境与地球关系的分析上。

(二)教学目的

①在对知识的学习中,体现人类对宇宙环境的认识过程。

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活动、解疑中掌握知识,特别是“知识窗”方面的内容。 ③注重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精神的教育和培养,破除封建迷信,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④注重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突破教学难点。

⑤注意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结合。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天体和天体系统、地球的特殊性。

(四)教学方法

①分组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②运用多媒体播放、演示宇宙的起源,宇宙的物质组成,天体、天体系统及其运动,增强学生对宇宙的感性认识。

③结合课本内容和课本插图,教师分析讲解,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

(五)教学过程(3课时)

1.宇宙(1课时)

1)播放“宇宙的诞生”的光碟,让学生对宇宙的起源有一个认识。让全班学生朗读第一单元开篇绪言。再让学生阅读课本第2页“阅读窗”内容。

2)再以8~10人为一组将全班学生分组,要求:

①每组自定组名、选出本组的组长、发言人、记录人各1名(可以兼任)。

②讨论以下问题,并将讨论做好记录:

a.宇宙是怎样起源的?b.宇宙中有什么?c.宇宙有无寿命?d.宇宙有多大?e.什么是天体及天体系统?f.宇宙中的天体是怎样存在的?

③归纳本组的讨论,写出本组对宇宙及对天体、天体系统的认识。

3)各组发言人将本组对宇宙的认识进行简明扼要的阐述;在听取各组发言人阐述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一些错误进行纠正。

4)最后,教师归纳并得出解释课本“宇宙”的含义,让学生正确认识宇宙:宇宙包括宇(空间,空间上无边无际)和宙(时间,时间上无始无终)。

结论: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物质世界,具有无限性。

①宇宙中天体是在不停地运动的;②由于引力的原因,运动着的天体之间是相互吸引、相互绕转的;③运动着的天体形成了不同的天体系统;④天体系统是宇宙中的天体存在的主要方式,它使得宇宙空间变得有序,有序是宇宙中天体存在和运动的最主要的特征,同时对地球也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课外活动:播放“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光碟,根据所看内容,联系课本和自己平时的知识积累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2.太阳

(1)太阳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让学生阅读课本内容结合前面内容,说出太阳系中的主要成员,突出太阳的特殊地位。

(2)太阳的能量来源

设问:什么是太阳辐射?

读书: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称为太阳辐射。

设问:什么是电磁波?(这一部分内容非重点班略讲)

讨论:自然界中的物体,都以电磁波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输能量。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都是电磁波。它们的波长不同,特性和作用也有很大差异。电磁波与机械波在传播方式上不同,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30万千米每秒。

讨论:太阳辐射主要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讲述:核聚变反应的有关知识。太阳内部的组成成分主要是氢和氮,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4个氢原子聚变为1个氦原子,原子核亏损很小的一部分质量,这部分质量转化为巨大的能量,这就是核聚变反应。这种反映与目前人类制造的一些核武器和一些核电站的核反应从理论上来看是基本相同的。(4H→He+能量)

设问:太阳内部的这种核聚变反应有没有终结的一天?

讨论:有。但是目前人类还不用担心,因为尽管太阳每秒钟由于核聚变反应损耗约400万吨的质量,但在太阳已经存在的50亿年里,只消耗了大约0?03%的质量,太阳目前正处在青壮年时期,也正因为如此,太阳才能给地球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地球才能在稳定的能量环境中孕育出生命。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设问:太阳辐射对地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讨论:太阳为地球送来了光和热,使地球上出现了生命??

读书: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因素。

讲述:地理环境与宇宙环境的区别,向学生简单介绍有关地理环境的知识。

设问:太阳辐射是怎样促使地理环境变化的?

讨论:没有太阳辐射,地球上就不会有刮风、下雨等天气现象(根据具体情况可让学生说说刮风、下雨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陆地上将不会有河流;没有太阳辐射,地球上将不会有生命;没有了风、水及生命的活动,地理环境将不会被改造,年复一年,永远是一片死寂??

2)太阳辐射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基础。

设问:如果有一天太阳消失了,地球上的生命还能存在吗?人类还能生活下去吗?

讨论:除非人类已经进化到可以摆脱太阳辐射的境地。按照目前人类的生存方式,人类和几乎所有的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太阳辐射。“万物生长靠太阳”,阳光普照,万物显现出勃勃生机,那是人类和生物在直接享受太阳辐射;我们生活中所用的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在地质历史时期固定下来的太阳能;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还学会了利用太阳能发电,以解决能源紧张的问题。

(4)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概念。

设问:什么是太阳活动?

读书:太阳表面常有的变化,甚至是激烈的变化形式通称为太阳活动。

设问:太阳活动主要有哪些类型?

黑子。

设问:什么是黑子?

读书:太阳表面常出现一些暗黑的魔点,叫做“黑子”。

读图:“太阳黑子”图。

设问:黑子是怎样产生的?

读书:因为它的温度比太阳表面其他地方的温度低,所以才显得暗一些。

设问:太阳黑子的活动有无规律?

读书:有。太阳黑子的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

读图:“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图。

讲述: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耀斑。

设问:什么是耀斑?

读书:太阳表面有时会出现一块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叫做“耀斑”。

读图:“一次大耀斑的爆发过程”。

讲述:耀斑爆发从开始到高潮,大约只需若干分钟至几十分钟,然而,一次耀斑的爆发会释放出大约相当于100亿颗百万吨级氢弹的能量。其中包括很强的无线电波,大量的紫外线、x射线、γ射线以及高能带电离子流。

设问:耀斑的活动有无规律。

读书:耀斑的活动周期与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基本一致,也是11年。

讲述: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讲述:太阳活动改变了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能量的大小,因此,对地理环境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设问: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了哪些影响?

活动:通过读书进行总结概括,老师进行必要的讲解。

结论:a.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b.对地球磁场的影响;c.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读图:“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图”,并回答问题。

高中新课程地理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改)03_高中地理教学案例

①不同纬度带的降水量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相关性如下:a?50°~60°N,在1910年前,降水量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是负相关,1910年以后是正相关;b?60°~70°N降水量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是负相关;c?50°~60°N降水量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是正相关。

②太阳黑子和降水量年际变化的周期大约为11年。

总结:太阳黑子对地球的影响充分说明了地理环境并不是孤立的,它深受宇宙环境的影响。我们应加大对太阳活动的观测和研究,把太阳活动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小到最低。

3.地球

(1)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有了前面的知识,这部分内容较简单,让学生发言说明地球普通的一面。

(2)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设问:为什么说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讨论:因为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太阳系中唯一有生物,特别是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

设问: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生命?

活动:读书并进行概括。

1)稳定的宇宙环境。

设问:为什么说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一个稳定的宇宙环境?

讨论:太阳提供了稳定的光照条件,从太阳系的诞生到地球上开始有原始生命的痕迹,再到各级生命形态的出现和进化,太阳都提供了稳定的光和热。

2)安全的宇宙环境。

设问:为什么说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一个安全的宇宙环境?

讨论:九大行星绕日公转,其运动是有序的(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使得九大行星不会在运动中发生碰撞。(简单解释)

3)适中的日地距离。

设问:为什么说日地距离是地球上出现生命的条件之一?

讨论:温度过高,热扰动太强,原子无法结合,分子无法形成,生命就无法出现;温度过低分子聚集,物质只能以固态和晶体存在,生物无法生存。地球的平均温度是15℃,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4)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层的形成。

设问: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层?

讨论:因为地球具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

设问:适中的质量和体积对地球上生物的出现有何影响?

讨论:适中的质量和体积使得地球的引力适中,从而在地球的外部形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了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如果地球质量和体积太小,引力太弱,气体就会逃逸;如果地球质量和体积过大,大气层就会过厚,而且会保持太多的有害气体。

课外活动:收集一些探讨地球以外生命的国内外报道,进行交流。

(东源县东源中学范玉星)

专家点评

本教学设计,教师运用多种媒体,通过学生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通过短文拟写、资料搜集的方式拓展学生的地理视角,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探究季节的成因

(一)教学目标

①情感和价值观: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②知识与技能:季节产生的原因;各个季节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分布规律。

③能力与方法:逆向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绘制图表能力。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教学过程学习

方式引出探究

季节成因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在图上发现什么现象?(北半球和南半球圣诞节图片)

2.现实生活中夏季的热量多和冬季的热量少的原因是什么?个别

回答实验问题:光源的照射角度如何影响温度的变化率?

实验探究:

1.剪下一张5cm×10cm的黑色绘图纸。把这张纸对折并粘住两边,做成一个纸袋。

2.重复步骤1,再做两个纸袋。

3.每个纸袋中放入一支温度计。

4.把装有温度计的纸袋分别放好,一支温度计和桌面垂直(90°角),另一支与桌面成45°角,第三支水平放置(成0°角)。用量角器来确定角度,并用书支撑温度计。

5.把白炽灯放在距离每支温度计球都是30cm处。白炽灯在实验过程中不能移动。

6.在数据表中记录三支温度计的温度。(这是温度计的读数应相同)

7.打开白炽灯。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每支温度计上的读数,共记录5次。5分钟后,关闭白炽灯。 观察实验过程及结果续上表

教学目的教学过程学习

方式记录数据垂直组(℃)水平组(℃)斜放组(℃)开始温度1分钟2分钟3分钟4分钟5分钟根据地理数据绘图绘制图表:

个别学习绘制图表引导学生发现地球上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和太阳入射角与时间的关系分析和总结:

1.在这个实验中,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应变量?为什么?

2.将数据绘制成折线图。用不同的图例来表示3支温度计的读数。

3.根据你所得的数据,位于哪个角度的温度计温度升得最快?

4.位于哪个角度的温度计温度升得最慢?

5.各个温度计分别代表了地球上哪部分区域?

6.为什么即使北半球向太阳倾斜时,北极的夏天仍非常寒冷?

想一想:在这个实验中,哪些量保持不变?小组讨论发言续上表

教学目的教学过程学习

方式提出问题1.讨论不同地方接受太阳热量多少可以比较什么?

2.讨论同一地点不同时刻接受太阳热量多少也可以比较什么?

3.寻找热量最多的地方或季节就应该用什么做依据?寻找什么

是天文含义的季节?

1.北半球夏季应该和哪个节气关系密切?用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情况来说明。

2.北半球冬季应该和哪个节气关系密切?用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情况来说明。

3.南半球夏季应该和哪个节气关系密切?用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情况来说明。

4.南半球冬季应该和哪个节气关系密切?用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情况来说明。

5.北半球春季和秋季应该和哪个节气关系密切?用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情况来说明。

6.南半球春季和秋季应该和哪个节气关系密切?用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情况来说明。分小组讨论小组在卡纸上做准备展示卡纸季节的天文含义?代表发言

附录

实验问题:光源的照射角度如何影响温度的变化率?

记录下各组数据:记录人员姓名:学号:

表1垂直组(℃)水平组(℃)斜放组(℃)开始温度1分钟2分钟3分钟4分钟5分钟

根据上表的数据绘制折线图。

绘制人员姓名:学号:

表2[小组讨论]总结人员姓名:学号:

分析和总结问题:

①在这个实验中,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应变量?为什么?

②将数据绘制成折线图。用不同的图例来表示3支温度计的读数。

③根据你所得的数据,位于哪个角度的温度计温度升得最快?

④位于哪个角度的温度计温度升得最慢?

⑤各个温度计分别代表了地球上哪部分区域?

⑥为什么即使北半球向太阳倾斜时,北极的夏天仍非常寒冷?

想一想:在这个实验中,哪些量保持不变?

讨论题目:在以下题目中任选一个,说明季节的天文含义是什么?

①北半球夏季应该和哪个节气关系密切?用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情况来说明。

②北半球冬季应该和哪个节气关系密切?用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情况来说明。

③南半球夏季应该和哪个节气关系密切?用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情况来说明。

④南半球冬季应该和哪个节气关系密切?用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情况来说明。

⑤北半球春季和秋季应该和哪个节气关系密切?用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情况来说明。

⑥南半球春季和秋季应该和哪个节气关系密切?用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情况来说明。

(三)教学反思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地理一模块内容的重要基础理论,本“标准”中的行为动词是“分析”,表明对本条“标准”的要求要上升到理解规律和成因的层面。要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就需要认识地球运动的规律(自转和公转)、地球运动产生的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地表运动物体的偏转、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等)。要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就要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还应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所起的作用,以及人类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本节内容和旧版教材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知识点的完整性也很好,但要注意地转偏向力的问题各个版本已基本删除,除了地图社在课前“探究”栏目里要求动手做实验。

《地球的公转》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如下。

总课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公转的基本特征(方向、速度、周期等)、正午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的判断。

第二课时(公开课):通过探究季节的成因,掌握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的成因和规律。 第三课时:进一步复习巩固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冯丹)

专家点评

本教学设计最大的新意在于把季节的天文含义解释为“热量的多少”,再用简单易行的科学实验来验证“热量的多少”与“太阳高度”、“时间长短”的关系,同时又利用实验的数据进行图表的绘画练习,一举两得。和平时我们在该教学课时的讲述次序不同,往常我们在归纳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后再分析得出天文意义上的季节含义,现在是从生活中找出季节划分的理由再分析其原因,这不失为一种可尝试的教学思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萌发出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达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三、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一)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①地球公转的运动规律。

②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③1课时。

(二)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本模块(高中地理必修一)内容的重要基础理论,对于认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都有着重要意义。本节内容重在让学生认识地球公转的运动规律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教材内容比较抽象,重点多、难点突出,如黄赤交角、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保持不变、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昼夜的长短等等。而高一学生现阶段空间概念、抽象思维能力还很差。因此,教学过程必须通过多种灵活的教学手段,把抽象的概念、知识点变得直观、清晰,化难为易,如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直观生动,一目了然;充分利用教材示意图,既能让学生直观了解,又能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一石二鸟”,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设计的依据

新课程理念是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最主要是:①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②设置地理情境、疑问,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开发学生思维,积极探究地理问题。③开展活动、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等。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变化、周期和黄赤交角。

②了解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含义,以及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及其成因。

③通过观察实物地球仪和多媒体动画演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想像力。

④通过读图、绘图、分析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地理因素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地球公转的动画演示(或地球仪),提高学生利用科学准确的语言表达地理现象、概括地理特点的能力。

②通过分析地球不同纬度地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地球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

③通过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认识宇宙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唯物主义观点。

②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法。

③通过绘图训练,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情趣,激发对科学和个人内在美的追求志向。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地球公转的一般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

教学难点: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的同归运动。

(六)教学方法

观察法、演示法、多媒体教学法、启发式讨论法、自主学习、绘图法。

(七)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设计意图[动画

演示]地球在宇宙中绕太阳不停地运动的画面。

(引入新课)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 提问]

观察以上动画,结合教材第21页“(一)地球公转”的内容,回答:地球公转的一般规律(中心,轨道,方向,周期,速度,黄赤交角)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观察归纳能力。续上表教学程序设计意图[教师

点评]①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②由于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的,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因此地球在公转时,有时离太阳近,有时离太阳远,我们把离最近时的位置,称近日点(每年的1月初);相反的称远日点(每年的7月初)。此时,地球公转的速度不同,近日点较快,远日点较慢。

③黄赤交角是指赤道面与黄道面的夹角(动画演示);则地轴与黄道面成66?5°。动画演示黄赤交角,使学生更直观地感知,化难为易。同时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教师

提问]讲台上的地球仪,地轴的摆放有何特征?

(学生回答:是倾斜的)培养学生对实物的观察能力。[教师

点评]不错,若把黄道面作为水平面,地轴就始终是倾斜的,地轴还有一个特征:它的一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动画演示]

[教师提问]地球公转运动。

地球公转运动中,由于地轴的指向基本保持不变,黄赤交角的存在,对太阳直射点产生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必然导致太阳直射点有时直射在北半球,有时直射在南半球;即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培养学生观察、独立思考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空间思维能力。[教师点评]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规律: ①范围:最北至23?5°N,最南至23?5°S(由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

②春分日(3月2 1日前后):直射在赤道上;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直射在北回归线上;秋分日(9月23日前后):直射在赤道上;冬至日(1 2月22日前后):直射在南回归线上。适当点评,使难点得以化解,知识条理清楚。[学生讨论]观察图1-15,图1-16,图1-l7,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有何变化规律?(学生讨论后回答)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以及学生合作探究精神。续上表教学程序设计意图[教师小结]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①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夏至日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值最大值;冬至日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值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恰好相反。本节的重点内容之一,及时小结,突出重点。[学生活动]绘制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轨迹。(如下图)

培养学生动手绘图作图能力,在绘图中巩固地理基础知识。[学生讨论]观察动画(注意太阳直射光线,晨昏线,昼半球、夜半球),并讨论:①每年3月2 1日(春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此时全球各地昼夜长短有何变化?②从3月2 1日~6月22日(夏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晨昏线如何移动?此时北半球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有何特点?③从6月22日~9月23日(秋分日),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晨昏线如何移动?此时北半球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有何特点?(学生讨论后回答)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设置疑问,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教师小结]随着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一年中,全球各地昼夜长短不断地变化,具体是:

①每年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②从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且春分日至夏至日,昼渐长夜渐短,夏至日至秋分日,昼渐短夜渐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③从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且秋分日至冬至日,昼渐短夜渐长,冬至日至次年春分日,昼渐长夜渐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本节的又一重点内容,及时小结,突出重点。续上表教学程序设计意图[教师点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综合反映,决定着某时某地获得太阳辐射量的多少。同一纬度地区,一年中不同时间(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不一样,昼夜长短也不一样,这就有了四季的划分:一年中,在同一时间(同一季节),不同纬度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不一样,昼夜长短也不一样,这就有了五带的划分。四季和五带的相关知识,初中阶段已经学过。(略讲)[学生活动]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引导。

(1)地球公转的运行规律。

(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综合归纳能力。[课堂练习]1.下列日期,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是()

A.1月1日B.6月1日

C.7月1日D.12月1日

2.当黄赤交角变成20°,则()

A.热带范围扩大B.温带范围缩小

C.寒带范围扩大

D.热带和寒带范围都缩小

3.夏至日这一天,下列城市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白昼最长的是()

A.基多(0°)B.海口(20°N)

C.北京(约40°N) D.堪培拉(35°S)巩固基础知识及知识技能的运用。

[课后活动]讨论: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的现实意义。(举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说明)尝试从生活中发现太阳和地球的运行规律,并以地理思维思考这些问题。

(八)教学反思

(1)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动画,把抽象的概念、知识点转化为直观图像,化难为易,清晰易懂

通过设置情境、疑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同时通过学生自学,共同讨论,教师点评、小结,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通过观察实物、动画、读图、动手绘图等活动,进行了“创造性”的学习,达到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能充分促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在探究中不断提高地理思维能力和各项技能。

(2)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具体问题

问题一:个别概念超前于学生已学知识,如“椭圆的二个焦点”、“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等,学生都相对模糊,如果没有动画演示,学生能够读图理解,将难以读懂。

问题二:学生的知识面较窄,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差,也导致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较差。如“绘制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轨迹”,许多学生未能准确地绘制,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缺乏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运动轨迹必须有运动方向)。

问题三:由于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地理知识存量少,一些活动,尤其是“讨论”,相当一部分学生未能真正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澄海县苏北中学许志丹)

专家点评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历来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许老师能利用多媒体直观、生动的特点,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降低学生思维的难度;通过直观观察、分析、归纳和绘制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教学重点,理解掌握知识与技能;体现了“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的基本理念。若许老师在反思中提到的几个问题能得到较好的解决,教学效果会更好。但这个设计也说明:通过实验区教师的努力,转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地理课堂教学在经济落后的地区也能做到。

四、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一)教学理念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从学生生活出发观察、体验、探究或理解地理事象;用形象化的手段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紧扣新课标要求并重视实施过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引起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差)与区时、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乃至四季、五带的形成,了解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和对地球形状的影响;学会实践观察地理事象,培养读图、分析地图及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实际、发挥想象能力和分析、比较、综合、语言表达能力,并通过肢体语言、合作活动、多媒体手段(模拟实验、三维动画等视频)去表达、领悟、获取自然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地球运动产生的后果(地理影响);培养科学求实的态度与合作精神;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发展观、联系观。

(三)内容分析

①地球运动的这些地理意义有的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如没有昼夜更替就没有地方时差,四季和五带的形成离不开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因此,昼夜更替现象、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学生首先应该理解的关键性问题,也是重点所在。地转偏向和地球形状的成因对高中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原则上不作要求,只了解现象即可。

②时区与区时、地转偏向、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时空分布等都是难点,学生可分别通过游戏式活动、实验观察、视频、图示比较及联系生活体验等方式化解。

③这里所提及的昼夜更替、地方时差均指地球自转的现实意义,即以24小时为周期的昼夜更替和经度每隔15°出现1小时的地方时差。若地球不自转(但公转),同样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但周期为1年,地方时差也就相应地变为约1天(每1°经度差);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是指地球在目前的黄赤交角为23°26′的现状下讨论,若黄赤交角为0°,即使地球绕日公转也不会产生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也无所谓四季与五带。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时差以及公转产生的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重点内容;而地方时与区时、地转偏向、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分布为难点。

(五)教学方法

启发、小组讨论、模拟实验与游戏、三维动画投影等。

[教具准备]学生每小组发一个小地球仪和小手电筒(固定在小铁架上,高度与地球仪相符)、一瓶胶水和少量墨水;24根同样长度的绳子(1?5米许);标有伦敦、开罗、雅典、莫斯科、北京、纽约的六张卡片;投影仪。

[场地布置]8人为一小组,每小组4张桌子,沿着教室周围摆放,其余课桌堆在教室后面或外面教室。教室中央留出空地。教室窗帘拉上。

(六)教学过程(2课时)

前面我们了解了地球运动的规律,现在我们来探讨这两种运动对地理环境和人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流

高中新课程地理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改)03_高中地理教学案例

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地球自转小组

讨论若地球停止自转或恒星日为零(但有公转),将会产生什么后果?哪些现象是自转产生的?小组用小地球仪和小手电模拟演示、讨论;每小组由一位同学发言。(首先可得出周期为24小时而非1年的昼夜更替)演示

观察伴随着昼夜交替,地球上位于同一纬度且处于夜半球(非极夜)的东西两个地点A、B哪个先看到日出?每组在地球仪上相应位置贴上A、B两字母,用手电照射,转动地球仪观测并回答。(相对偏东的地点总是比偏西的地点先看到太阳)续上表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地球自转推算由于偏东的地点总是先看到太阳,才有时间上的早晚之分(东早西晚)。即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规定同一经度的地方时相同)。

若上述A、B两点的经度相差15°,则它们先后看到日出的时间相差多少?若世界各地均以所在的地方时为标准,是否可行?为什么?现行的各国(地区)的计时方法怎么定的?据地球自转的周期或角速度推算(1个小时);思考、复习。游戏活动1.图示介绍时区的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央经线,东西各跨7?5°为中时区,往东、西扩展,每15°为一个时区,全球共24个时区,东、西十二区合并为一个时区);各时区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区时。

2.请在地图上查找伦敦、开罗、雅典、莫斯科、北京、纽约六城市所在的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相差多少经度,区时相差多少?往西是加还是减?北京与雅典的时差是多少?第28届奥运会期间我们每天上午能否收看到现场直播赛事?

3.请各小组座位上的同学回答本小组持卡代表相应城市的那位同学的手表时间应该变为多少?比较这位环球的同学和原先站在东8区的同学的手表时间有何异同?如何解决存在的矛盾?(引入“国际日界线”)1.用准备的24根绳子(代表时区的分界线),一端绑在一块打一个大结(代表北极),另一端分别由各组抽出的24位同学用手牵直并蹲在教室空地上(同学之间的距离相同)。教师先用彩色粉笔在地上画出本初子午线,请这24位同学用粉笔分别在绳子末端写出所牵绳子代表的经度,另请一位同学在绳子之间用粉笔写出各时区的名称。

2.可查出伦敦、开罗、雅典、莫斯科、北京、纽约6城市所在的时区分别是中时区、东二区、东二区、东三区、东八区、西五区。相邻的两个时区差一小时,西晚(减)东早(加)。北京与雅典时差6小时(夏令时差5时),不能收看到现场直播赛事。

3.由6位同学(每小组再抽出一人)戴着统一好(北京)时间的手表(机械表为佳)并分别手持标有这6个城市的卡片,从北京所在的时区出发向西分别各奔其他几个城市旅行,并且每到达一个时区拨一次手表。检验台下同学报出的时间是否正确。又另请一位同学同样边旅行边拨手表自北京出发向西环球一周回到北京。(环球的同学可发现时刻相同、日期少一天)续上表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地球自转实验大家平时是否注意观察了卫星云图上影响我国的台风(如今年第14号台风“云娜”)的旋转方向以及家里水池或便池中的水流方向吗?为何这样流?(介绍地转偏向)在胶水中掺入少量墨水搅匀,将少量倒在地球仪表面的北半球,让其自然流动一段距离后,按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几十秒),观察胶水的流向变化。然后,将地球仪的南极朝上,按顺时针转动地球仪,在南半球做上述同样的实验并观察。阅

图地球是不是一个正圆球体?如何描述其形状?观察课本地图后回答。二、地球公转小组讨论投影:地球绕日公转三维动画,然后在某一位置(如冬至日)让地球停止。

1.假设地球停止公转(保留自转),将会产生什么异常现象吗?

2.为何我们都感到暑假很热、寒假较冷?(是否地球位于近日点?)

3.在一天中为何中午太阳更加暴晒?(引入太阳高度)1.小组用小地球仪和手电筒演示并讨论。

2.联系生活实际(如日照时间)。

3.各小组用手电筒在桌子上方某适当高度照射桌面,然后保持手电筒的高度而改变入射角,观察光线的覆盖面积变化,从而思考单位面积上获得的能量变化。分析地图1.用三维动画演示并引导同学们找出每个节气(二分二至)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

2.在同一幅图上于南北半球中纬度、赤道分别取一点,用不同颜色的直线表示不同节气时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让同学们比较各点何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何时最小,是否适合于整个北(南)半球?

3.在同一幅图上用不同颜色画出二分二至日时的晨昏线和上述南北半球中纬度、赤道处三点的纬线,根据昼弧、夜弧的长短比较各点白昼何时最长、何时最短,是否适合于整个北(南)半球?全球何时昼夜平分?我们夏季还是冬季赴南极考察适宜?观察思考,各组分别回答不同节气的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时空分布。

(特别注意南北回归线之间有直射现象)续上表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地球公转综合分析1.请同学们回过头来综合考虑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两个因素,分别比较上述三个地点在全年的变化情况?(引出“四季”)

2.四季是如何划分的(看书回答)?现在正值什么季节?四季的产生又有何意义(播放四季的景观图)?是否全球各地都有明显的四季?

全年平均来说哪些地方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较多、哪些地方得到的较少?为什么?

(引出“五带”及其划分)

综合分析、联系实际

读图分析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两个因素在全年的纬度分布和分配。反思上述地球公转意义的产生与地球自转有无联系?若黄赤交角为0°,将会产生什么后果?上述公转的意义与黄赤交角密切相关,黄赤交角是自转和公转共同产生的,但黄赤交角为0°,也无上述意义。总结由学生分别说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课堂检测]

读上图,回答:

①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②AB为(晨、昏)线。③B点的日期为,北半球的节气为,此时地球位于(远、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慢)。④C、D、E点的昼长分别为、、 ,日出的先后顺序为、 、 ,日出时间分别为、 、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最小的是,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⑤D点的地方时为,区时为,北京时间为 。⑥深圳处于(温度带),此时的昼夜长短情况为。⑦由C向E流的河流岸侵蚀显著。

(七)课外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测定校园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展示工具、设计方案、测定结果、成败得失等)。 [板书设计](八)教学后记

教学感想、效果、同学反映、补充等。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张爱平)

五、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课型、课时

新授课、1课时。

(二)目的要求

①能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②了解太阳的大气结构及其主要的太阳活动,举例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③通过对各种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 ④形成科学的宇宙观,培养唯物辩证的观点及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简述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重点)。

②简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重点、难点)。

(四)教法、学法

教法:组织—解难—引导

学法:活动—发现—迁移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手段:电脑动画、文字资料、图片。

(六)教学设计

[复习旧课]“太阳在太阳系中居于什么地位?”

[资料分析]比较太阳和地球

[新课导入]为什么古人的生活规律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板书]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活动]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主题一——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1”。

[板书]一、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能量

1.人类生产生活的能量源泉

2.自然环境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点拨引导]太阳巨大的能量来自哪里?目前太阳辐射的特点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活动]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主题一——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2”。

[归纳提升]现在的太阳正值中年期,不必担心太阳的寿命,所谓“世界末日”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点拨引导]太阳辐射在地球上分布均匀吗?指导阅读分析教材图1-8。

[点拨引导]太阳巨大的能量来自哪里?目前太阳辐射的特点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活动]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主题一——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3、4”。

[引导发现]太阳辐射的分布是什么规律?(原因暂不探讨)

[活动]小组合作完成课本第9页活动。

[过渡]目前人类对太阳的了解有多少呢?

[讲解]太阳大气的组成。

[活动发现]读第12页图1?13,太阳活动的周期。

[板书]二、太阳大气及其太阳活动

↓光球——黑子

色球——耀斑活动周期11年

外日冕

[活动发现]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主题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板书]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2.磁暴

3.极光

4.与自然灾害相关——深入研究中

5.对策:观测、预报和保障、防护

[归纳提升]太阳是地球最重要的恒星,它为地球提供了巨大的能量,是万物生长和环境的动力;太阳辐射清洁、无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目前人类大量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的能源数量急剧减少,如何利用太阳能是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还将在下一节中深入研究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分布规律。

[布置作业]略。

附录

课堂学生活动资料(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习主题一——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

1) 图1说明了太阳的功率及太阳能传递到地球后各种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过程,结合课本第8页图1?7,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

图1

2)从下面两段阅读材料可以看出目前的太阳辐射有什么特征?为什么?人类要在太空中建设新的家园,应该寻找怎样的恒星系?恒星的一生

恒星是由低密度的星云物质凝聚而成的。星云物质在演化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引力而收缩。在收缩过程中内部温度升高,质量小的云团形成单个恒星,质量大的云团形成了恒星集团。

原恒星——当云团中心温度达到2000K时,中心形成内核,来自恒星内部的辐射压将周围物质驱散,恒星逐渐露出,恒星“婴儿”就诞生了。各阶段的恒星

主序星——当恒星中心温度达到700万度以上时,开始核聚变反应,恒星停止收缩,形成了正常的恒星,进入了主序星阶段。主序星阶段占恒星一生寿命的90%,是恒星最稳定的阶段,类似于人类的中年时期。 红巨星——随着核聚变的进行,恒星中心的氦核越来越大,氦核周围的氢越来越少,当氦核质量占到恒星质量的12%时,恒星结构出现重大变化,氦核收缩,而恒星外层膨胀,体积急剧增大,表面温度降低。恒星进入了老年期——红巨星。

恒星的最后归宿——恒星演化到后期,星体的变化越来越剧烈、越来越复杂,最后产生大爆发,抛出大量物质。外部形成行星状星云,内部塌缩成一颗缜密的天体——白矮星,或中子星,或黑洞。最后形成什么天体,决定于恒星本身的质量。

3)图2说明了同一时间、不同纬度的太阳辐射分布,也可以说明在同一纬度一年中太阳辐射的时间分配。读图分析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时空分布规律。请在以下网格图中,分别描出30°N、70°S的太阳辐射年变化曲线以及1月和7月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曲线,与同学讨论以上太阳辐射分布规律的形成与什么有关。 图2一年内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示意图

4)图3说明了一年中我国各地获得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状况,据图说出我国太阳辐射的分布特征,与上一题的结果一致吗?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图3我国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

学习主题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每当太阳活动进入活动极大年,各种新闻媒体总有连篇累牍的报道:专家称太阳风暴未远去随时造成灾难性后果

美国东部时间10月27日(北京时间10月28日)消息,科学家近日警告称,最近发生的太阳风暴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恐怕只有144年前的那次太阳风暴可以相提并论了。

根据最近科学家掌握的内部数据表明,历史上最大的太阳风暴发生在1859年9月1日与2日。巨大的太阳风暴发生在太阳表面,其能量如同巨大的炸弹。随后,它给地球带来了许多的问题。而这一次太阳风暴发生的地方位于太阳表面中部。

太阳风暴主要由太阳表面新形成的巨大黑子群释放出的气体和带电粒子流引起。太阳风暴以每小时约320万公里的速度向地球“吹”来。

太阳风暴会对许多技术部门产生巨大的影响。即使是不发达的19世纪,同样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太阳风暴发生的几个小时内,在美国与欧洲的电报线路同时发生短路的现象,并因此引发了大量的火灾。

人们总是惊叹于北极美丽的极光。极光是带电粒子受到了磁场吸引后产生的现象。当北极发生极光时,罗马、哈瓦那和夏威夷的天空都被它照亮。

加利福尼亚州的Bruce Tsurutani博士称,1859年发生的巨大太阳风暴,其实是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当时,不只发生了太阳风暴,同时还有其他的现象发生,导致灾难巨大。

如果,这些现象单独地发生,结果就会是另外一个样子。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综合起来,1859年的太阳风暴,才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新浪科技)太阳磁暴开始干扰通信日本卫星首个被“击中”

日本航天机构29日声明,受强烈的太阳磁暴影响,28日晚,日本“儿玉(Kodama)”通讯卫星信号中断。 据美联社报道,在太阳黑子活动减弱后,“儿玉”通讯卫星恢复正常运转。

美欧研究人员28日发布新闻公告称,太阳当天发生了一次强烈的耀斑爆发,预示着新一轮太阳风暴将在今后一两天内抵达地球,地球上的通信等设施可能会因此受到部分干扰。与这次耀斑爆发相伴,太阳表面还产生了一股强大的日冕物质喷射,方向几乎直冲地球。研究人员说,喷射产生的带电粒子流正以约每小时750万公里的速度奔地球而来,其与地球磁场作用后可能会形成比较强烈的地磁暴,使地球两极出现极光,并可能对卫星运行和通信等造成干扰。 (新华网曹建利)太阳风暴导致“神舟五号”轨道舱运行高度明显降低

记者昨天晚间从中科院空间环境预报中心获悉,在太阳风暴的影响下,“神舟五号”轨道舱运行高度明显降低。

中科院空间环境预报中心主任龚建村介绍,飞船轨道舱在太空正常运行过程中,一般也会缓慢降低。但这次受太阳风暴的影响,大气密度增加,运行阻力增大,从而大大加剧了轨道舱的降低幅度。但他同时指出,轨道舱运行状况正常,舱内实验仪器未受太阳风暴影响。

龚建村表示,有关方面正考虑启动轨道舱上的动力装置,适当时候提高轨道舱的运行高度。龚建村说,航天专家们已考虑到了飞船上天之后可能遭遇到太空“沙尘暴”,并对轨道舱的能量供给设计了冗余,来补充轨道舱“意外”损失的能量,“因此,如果太阳风暴持续发生的时间在同期正常范围内,飞船轨道舱在轨运行时间基本不会缩短”。

据悉,中科院空间环境预报中心将对太阳风暴进行24小时监测,并适时对“神舟五号”轨道舱的轨道高度提供修正建议。另据了解,本次太阳风暴几乎对全球所有的在轨卫星都造成了一定影响,并造成局部通讯中断现象,我国有关部门已就此做出预警。(新华网2003-10-30)记者专访天文气象专家太阳风暴威力有多大

广东省气象局高工何夏江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研究表明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太阳黑子的出现频率几乎是过去1000年中任意相等的时间段内黑子活动频率的两倍,而太阳黑子活动和地球上长期气候变化如气温波动、灾害性天气等都有11年左右的周期,因此国外有专家研究认为,太阳黑子的活动可能与20世纪以来出现的地球气候变暖、天气变化存在着直接联系,也有专家对太阳黑子活动影响地球天气持否定态度。气象学家认为,统计学上太阳黑子活动与地球天气变化都有11年的周期纯属巧合,两者之间并未出现相似的有规律性的联系;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太阳黑子活动所产生的能量变化对地球影响不大,太阳黑子出现时对地球日照量的影响微乎其微,主要是对紫外线辐射量产生影响。

何夏江说,“太阳风暴”影响到地球主要是物理现象,对人体健康、情绪的影响不大,但对紫外线流量的影响可能对人体皮肤有一定影响。由于地球的大气层(尤其是其中的臭氧层)有能力吸收绝大部分太阳紫外线,“太阳风暴”期间地面上的太阳紫外线辐射不会明显增强,至今没有太阳活动峰年皮肤癌患者明显增多的科学报告。

有医学专家建议,鉴于太阳剧烈活动对人类生理的影响尚不明了,心脑血管病、中风及精神疾病的患者在太阳活动峰年还是要注意保持安静和多休息。(南方日报2003-10-31)太阳风暴将于今晚恢复平静

三天前,30年来最强劲的太阳风暴开始冲击地球,这场来自一亿多公里外的太阳风给地球卫星、航空导航、无线通信造成严重干扰,记者刚刚从有关部门获悉,持续了3天的太阳风暴将于今晚暂时告一段落。 据了解,这次太阳爆发的电磁风暴是最近30年来最强烈的一次。受到电磁风暴的影响,今天上午8点到下午1点左右,我国满洲里部分地区的通讯信号全部被干扰。

此外,太空中的国际空间站和俄罗斯卫星也受到了太阳风暴的袭击,但目前还没有出现异常。与国际空间站和俄罗斯卫星相比较,日本卫星则显得有些弱不禁风——日本通讯卫星“回声”号已成为太阳风暴历史上的第一个轨道“牺牲品”。该卫星起初传输失真信号,后来索性失去了信号,目前它已经彻底失去了工作能力。

但专家同时指出,尽管太阳风暴爆发的高峰期即将过去,但各个相关部门依然也保持警惕。民航飞越北极航班被迫改变航线

太阳风暴还会干扰民用航空通讯信号,不过,除少数飞越北极的航线外,国内大部分航线由于有大气层的保护,受到的影响不大。

今天上午,当记者来到国航运行控制中心时,这里的工作人员正向北京飞往纽约的CA981航班发出改变航线的指令。

据了解,目前国航从北京往返北美的航班,每周有六个航班,由于这些航班需要飞越地球上受太阳磁暴影响最严重的北极点附近,所以,自29日强太阳风暴发生以来,国航已经两次调整了这条航线的飞行线路。 据国航运行控制中心的负责人介绍,太阳磁暴主要会对外层空间飞行器的通信和大气层内的短波信号产生影响,而国内民用航空使用的主要是特高频通讯,除少数飞越北极的航线外,国内大部分航线由于大气层的保护,受到的影响不大。信鸽丢失:太阳风暴惹的祸

家住北京的刘长生老汉这几天有点纳闷,他的几只一向听话的信鸽放飞之后再也没有回家,经人指点,刘老汉才知道丢失信鸽和太阳风暴有关。

刘长生是北京市西城区信鸽协会的主席,再过几天一次大规模的信鸽比赛就要举行了,这几天他正在组织信鸽训练,没想到的是他最喜欢的几只信鸽再也没飞回来。

刘长生一打听,原来是太阳风暴惹的祸,因为信鸽主要是靠地磁场确定飞行的方向,没想到这次的太阳风暴来得这么快,来得这么强烈,一下子把地磁场给干扰了,刘长生的鸽子回不了家也就在所难免了。

吃了苦头的刘老汉现在已经把这次太阳风暴对信鸽的影响告诉了他的鸽友,鸽友们也一直在问这次太阳风暴何时才能结束。他们还要等着信鸽比赛呢!(央视国际2003年10月31日22:08)

①太阳风暴对地球上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请将这些影响归类。

②面对“太阳打喷嚏”,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③谈谈你对太阳活动与地球上的自然灾害发生和人体健康的影响,请说明理由。

(广州四中胡伟英)

专家点评

本节内容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是:“简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执教者认为应包括太阳辐射及太阳活动两方面的作用。因为在以后的学习中还有“地球运动”、“大气的受热过程”等内容,所以有关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情况只要求学生掌握现象特征即可,同时为了分散难点,安排了课文上出现的“一年内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示意图”的图表转换,为后续学习打下一定的感性认识基础。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本节重点解决的内容,执教者通过图片、文字等感性材料,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突破难点,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学习效果较好。六、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

(一)设计意图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却又特殊的星球,因为它有生命存在。其他星球上是否有生命呢?外星人真的存在吗?这是人类一直不断探索的问题。地理教材必修一第一章节介绍了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为了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精神,增强其学习地理学科的兴趣,设计此学生研究活动,以学生探究活动推进课程内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教学难点:根据地球出现生命所具备的条件,判断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图表、资料的分析、总结,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②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③通过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创新能力。

3.德育目标

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学习法。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平台。

(六)教学过程1.导入课题(播放美国“勇气号”登陆火星表面过程的视频)

师问:“勇气号”的使命是什么呢?

学生:是尽力寻找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所必需的条件。

师问:那么大家认为呢?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我们接下来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2.探究活动

(1)活动步骤

①学生分成甲、乙2个组:

甲组观点:火星上有生命存在

乙组观点:火星上没有生命存在

②根据搜集及提供的材料,寻找证据,讨论完成自己的命题。

③两组同学展开辩论(当甲组或乙组同学阐述观点时,另外一组同学可以向其提问,教师应适当引导和控制)。

④教师小结。

(2)探究思路

①火星上是否有昼夜交替现象?如果有,其周期是多少?

②火星上是否有适宜生命繁衍的温度?

③火星上是否有水?

④火星上是否有合成生命的元素?

(3)活动过程

甲方: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它与地球有许多相同的特征。它们都有卫星,都有移动沙丘及大风扬起的沙尘暴,南北极都有白色的冰冠。请看材料1。

材料1行星质量

(地球为1)体积

高中新课程地理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改)03_高中地理教学案例

(地球为1)自转

周期公转

周期赤道面与轨道

面的夹角地球1?001?0023h56m1年23°26′火星0?110?1524h37m1?9年23°59′

根据上表可知,火星的自转周期、赤道面与轨道面的夹角与地球相差无几,所以,火星上与地球相似,五带分明、四季变化明显,同时也具有昼夜交替??

??(学生发挥)

据此,我们认为:火星上有存在外星生命的可能。

乙方:

一直以来火星都以它与地球的相似而被以为有存在外星生命的可能。但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火星更像是一个荒芜死寂的世界。与其相似性比,火星与地球的差异性更大。请看材料1(同上表)。

论据1,火星比地球小:

根据上表可知,火星直径只及地球的一半,质量约为地球的l/10,引力是地球的1/3??

材料2大气的特点地球火星大气压力约为1bars0?007bars大气组成氮:78?08%

氧:20?94%

氩:0?93%

二氧化碳:0?03%

一氧化碳:0?000006%

水:0~4%

二氧化碳:95?32%

氮:2?7%

氩:1?5%

氧:0?13%

一氧化碳:0?07%

水:0?03%

其他:0?000291%

论据2,火星上缺少生物生存所必需的大气和水:

火星上虽燃有大气,却稀薄到只有地球30至40千米高空的程度,成分也不对,95%是二氧化碳,生物生存必需的氧气不具备。另外大气中水分含量也极少,总含量仅4亿吨,还不能装满太湖的1/10?? 材料3(见右图)材料4最低地表温度最高地表温度平均温度地球-88℃63℃15℃火星-140℃20℃-63℃ 论据3,火星上的温度不适宜生物生存繁衍。

火星距太阳比地球远,接受太阳的光和热不及地球的一半,又没有大气保存热量(火星上大气十分稀薄,密度不到地球大气的1%),因此赤道温度为-80℃~20℃间,极区温度为-120℃~-70℃,昼夜的温差竟有100℃左右,远胜于四季??

论据4??

论据5??(学生发挥)

所以,火星可称得上是烟尘滚滚、“滴水不漏”、满目荒凉的不毛之地。

甲方:

请看看“勇气号”和“机遇号”给我们送来了什么?

材料5

“勇气号”和“机遇号”分别于2004年1月3日和1月24日在火星不同区域着陆。以下是“勇气号”和“机遇号”发回的信息。

这是美国宇航局海盗号环绕器拍摄的火星全球照片。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巨大的“水手谷”。水手谷长约4000公里,深度约8公里。

(USGS)

火星的内部结构图。火星的内部结构与地球相似,都有壳、幔和核,但由于数据不完全,火星核的组成和大小仍然未能确定。

火星表面的景色。这是由着陆在火星表面的探路者号探测器拍摄的。远处可见名为“双子峰”的火星山峰。 (NASA)

火星表面纵横交错的河床。这些河床已经干涸,但它们可能是在远古时期由大量的洪水冲刷形成的。 火星表面扬起的大范围沙尘暴。这次沙尘暴生成于火星南极附近,影响范围约有数百公里。

这是美国宇航局的海盗2号探测器拍摄的火星南极地区的片状地貌。这些条纹是由冰和沉积物构成的。 论据1,美国宇航局科学家称,“机遇号”火星车找到了火星上曾经存在液分析,科学家发现火星车所在区域的一些岩层表面有被水浸泡的迹象。最近几年,科学家在火星南北极发现由固体二氧化碳组成的干冰,并发现火星上曾有过洪水,甚至可能有过大湖和海洋??

论据2,1996年,美国科学家宣布在南极发现的火星陨石中存在着一些类似细菌化石的管状结构??材料6大气的特点地球火星大气压力约为1bars0?007bars大气组成氮:78?08%

氧:20?94%

氩:0?93%

二氧化碳:0?03%

一氧化碳:0?000006%

水:0~4%二氧化碳:95?32%

氮:2?7%

氩:1?5%

氧:0?13%

一氧化碳:0?07%

水:0?03%

其他:0?000291%

论据3,从材料6火星大气成分我们也可以看出,火星上有合成生命的元素氮??

论据4??

论据5??(学生发挥)

据此,我们判断,火星上可能存在过生命。

教师小结:

两组同学的辩论太精彩了(鼓掌)。火星上水的痕迹的发现,以及其岩石中含有的有机物成分、大气中的氮元素都向人类展示,火星上可能存在过生命。但截至目前,我们地球仍然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

师问: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因为它自身具备了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温度、大气、水等条件。

地球仍然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我们应该好好的保护它。

(七)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上得非常轻松和愉快,整个教学过程全部由学生去掌握、控制和完成,我只是课前搜集了支持辩论的材料呈现给学生。我觉得我的轻松、愉快在于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减轻了学生课前找资料的辛劳;注重了平等交流;落实了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中山中学王小红)

专家点评

王老师的设计是属于“有准备型”的活动课,但这一准备并不是由学生完成,而是由老师完成相关材料的准备,学生根据活动步骤和老师呈现的相关材料及自己本人对该问题的已有知识经验,开展“形”似无准备,但“神”似有组织的辩论活动。在辩论中,学生可以接触不同的观点,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说话有理有据的理性思维能力,特别是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满足了学生主动探索自然奥秘的学习需要,帮助学生形成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种设计比较适合于日常地理教学。Ⅲ.自然环境的物质和能量转换

一、“气压和大气的运动”之影响气压的因素

(一)课程标准的解读

在这一部分知识里,课程标准要求是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但是在课程教授的过程里我们发现学生的认知过程应先复习初中的气压知识,把影响气压的各个因素了解后再进一步来分析大气的运动规律,因为影响大气运动最关键的知识就是了解气压的变化情况。

1.知识和技能

可以自己分析影响气压变化的因素。

2.过程和方法

用身边的现象和地理小实验来了解气压变化的因素。

3.情感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发现地理现象的愿望。

(二)教学过程

教学目的教学过程学习方式[复习]运用初中的地理知识来回答日常生活中气压存在的例子。

比如:喝饮料的盒子会在吸完饮料之后瘪掉、吹气球等。

[资料]斯里兰卡亚拉国家野生动物公园是2004年年底遭受印度洋海啸打击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海啸发生时,很多岛上游客都不幸遇难,但令动物保护专家惊奇的是,他们没有发现一具动物尸体。印尼苏门答腊岛野生老虎保护区工作人员梅尔特认为,野生动物对自然灾害天生敏感。梅尔特说:“动物的听觉极其灵敏,它们极有可能提前察觉海啸将至。另外,海啸引起的振动会导致气压变化,而气压变化又能起到预警作用,并提醒动物向安全地带迁移。”

[提问]什么是引起大气压强变化的因素?续上表教学目的教学过程学习方式分析不同

海拔高度

对气压的

影响

海拔高度对气压的影响(见上图)

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受海拔地点的影响,所以PA>PB>PC

[观察]等压线地图上的表示方法是:P1>P2>P3P4>P5>P6

[观察]在图中1处进行如下实验:

①把家用锡纸剪成直径20cm的圆,然后把它剪成螺旋状。

②在中间用针穿一根线吊起来。

③在下方点燃一根蜡烛。

④观察锡纸是否有运动的迹象,是怎样运动的。

小组讨论续上表教学目的教学过程学习方式分析受热

和受冷怎

样影响气

压[结论]锡纸在转动。为什么?

[个别回答]空气受热会上升。

[观察]表现在等压线地图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思考]

①1处的气压会比原来小还是大,是小于1000Pa还是大于1000Pa。

②3处的气压会比原来小还是大,是小于800Pa还是大于800Pa。

③1000Pa等压线该怎么画? 800Pa等压线该怎么画?

④受冷时4处的气压会比原来小还是大,是小于1000Pa还是大于1000Pa。

⑤受冷时6的气压会比原来小还是大,是小于800Pa还是大于800Pa。

⑥1000Pa等压线该怎么画? 800Pa等压线该怎么画?

⑦比较1、3、4、6的气压大小次序。

集体观察续上表教学目的教学过程学习方式

分析简单

热力环流

的各个环

节和过程[结论]1.受热会让气压发生变化,受冷同样。

2.受热会导致空气上升,反之受冷空气下沉。

3.空气运动也可以导致气压发生变化。

4.影响气压变化的因素有海拔、受热、空气运动。

5.受热和空气运动使气压在同一水平面上发生了大小差异的变化。

[思考]

夏季走过冷气房时,你会发现什么现象?

冬季推开窗户时,你又会发现什么现象?

把一个气球吹胀,再用针戳个小洞,排除它爆炸的可能性后把它放在脸旁边,你会体会到什么现象?

[结论]空气从高密度的地方流向低密度的地方。

[结论]通过分析影响气压的因素,推导出高低空气压变化的原因和大气的运动有关,大气的运动和大气的冷热关系密切,所以大气的运动原动力和大气热力状况有关。续上表教学目的教学过程学习方式①空气受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

②垂直运动导致大气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值发生变化。

③同一水平面的大气从高气压向低气压流动。

④由于热力原因导致的大气运动称之为热力环流。

⑤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

⑥有各种各样尺度的热力环流形式。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许元纯)

专家点评

该教学设计在复习旧课的基础上引用了大量的生活实例作为上课的素材,真正体现了生活中的地理特性。特别是在实验部分用简单易行的方法把受热空气上升这个难以理解的问题形象化,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整节课思路清晰,逻辑推理性强,为学生在续后的学习中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城市热岛效应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概念。

②理解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对策。

2.能力目标

①通过读图,提高读图分析能力,对比能力和归纳能力。

②通过分组讨论,学会团队协作和加强竞争意识。

3.情感目标

加强环保意识、学会合理利用资源,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对策。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谈话法、小组讨论法、探究式学习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你们大部分同学都去过好宜多那边吧,那个地方应该是我们惠阳淡水最繁华的地方,假如在一个烈日炙烤的夏天,你在那边逛完街再回到我们学校,你有什么感觉呢?

(等学生发言完,用多媒体展示一幅西南师范大学的校园图片,老师讲述:重庆流传着一句话:重大的牌子、西师的园子、西农的盘子、川外的妹子、西政的汉子。西南师大是重庆市校园最漂亮的大学,就是因为西师校园绿化非常好,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从高处看只能看到一片绿色的海洋。大家知道重庆是四大火炉之一,夏天非常炎热,但每次我从市中心回到学校时,就感觉到非常凉爽,因为西南师大的温度要比市中心低3℃度左右,这是为什么呢?从而导出城市热岛效应)。

2.探究过程

[承转]那到底什么是城市热岛效应呢?请同学们看看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

(1)城市热岛效应的定义

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

(用多媒体展示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请同学认真观察这幅图,思考一下图中气温曲线有什么分布特点。并归纳城市热岛效应的定义。)

[教师小结]从图上可以知道气温曲线总体是从市中心向郊区递减,但在郊区居民区出现两个次高点,还有在离市中心两边距离差不多的商业区和公园中,商业区的温度明显高于公园。

[承转]从这些特点,你能用你自己的话来归纳一下城市热岛效应的定义吗?

[教师讲述]城市热岛效应通俗地讲就是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城市中的气温高于外围郊区的这种现象。在等温线图上,城区则是一个明显的高温区,如同突出海面的岛屿,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可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小岛的图片增加同学的感性认识)

[承转]为什么城市中的温度会高于郊区呢?也就是说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2)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

[学生活动]用多媒体展示两幅图片,一幅是城市景观图,一幅是郊区景观图。根据图片,请同学分小组讨论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

(展示图片时要引导学生从地面覆盖物、大气环境、人为热量等几方面去对比城市景观图和郊区景观图,同时可展示更多的关于城市和郊区的图片,让同学结合实际进行讨论。)

[教师小结]刚才各个小组的发言都很好,大家提出了很多原因,但归纳起来,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1)城市下垫面特性的影响。

[分析]城市内有大量人工构筑物,地面基本上被硬化,而绿地、水体等自然因素相应减少。

[举例]比如夏天里,草坪温度32℃,水泥地面的温度可以达到57℃,柏油马路的温度更高达63℃。

2)城市大气污染。

[分析]城市中的机动车辆、工业生产以及大量的人群活动,产生了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粉尘等,这些物质可以大量地吸收环境中热辐射的能量,产生众所周知的温室效应,引起大气的进一步升温。

3)人工热源的影响。

[分析]工厂、机动车、居民生活等,都要燃烧各种燃料、消耗大量能源,从而转化为热量。

[承转]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城市热岛效应呢?那是因为城市热岛效应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多影响。

3.城市热岛效应的可能影响

[教师提问]城市热岛效应会引起城市的温度上升,那温度的上升会对城市居民产生什么影响呢?(请两位同学回答)

[教师小结]城市热岛效应的可能影响有两点:

1)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

[分析]医学研究表明,环境温度与人体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环境温度高于28℃时,人们就会有不舒适感;温度再高就易导致烦躁、中暑、精神紊乱;气温高于34℃,并伴有频繁的热浪冲击,还可引发一系列疾病,特别是使心脏、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上升,死亡率明显增加。此外,高温还可加快光化学反应速率,从而提高大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进一步伤害人体健康。

2)引起城市热环流。

[学生活动]请两位同学根据以前所学的热力环流的原理到黑板前画出城市热岛环流,其他同学在座位上画。(画完后教师点评,并用多媒体展示上幅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进行参照。)

[教师讲述]市中心温度较高,气流上升,郊区温度较低,气流下沉,在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使得上空气流由市中心流向郊区,在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市中心,这样就产生了如图所示的环流圈。

[承转]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城市的规模迅速膨胀、人口急剧增长、建筑物越来越密集、机动交通工具越来越多,加上工业生产等,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城市热岛效应,特别是夏季,高热酷暑已经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所以我们必须采取一定措施来减小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

4.城市热岛效应的对策

[学生活动]用多媒体展示城市热岛效应的三个原因,让学生对照其原因并主要从吸热和放热两方面来分小组讨论其解决对策。

[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从原因入手,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许多解决对策,我们把他归纳一下。许多同学提到增加城市绿化地,保护好水面、湿地等等,这主要是从下垫面方面来讲。

1)增加自然下垫面。

[举例]每公顷绿地平均每天可从周围环境中吸收81?8 兆焦耳的热量,相当于189台空调的制冷作用。园林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一公顷绿地,每天平均可以吸收1?8吨的二氧化碳,削弱温室效应。(多媒体展示两幅城市绿化的图片)

[承转]增加自然下垫面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我们还要看到另外一面,就是城市的放热量多,那怎样减少呢?

2)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人工废热。

[分析]主要是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率。

[承转]在上面城市热岛效应可能产生的影响中,我们知道它会产生城市热岛环流。热岛环流对此城市是有利还是有害呢?(提问两个同学)

[教师小结]我们看问题要一分为二看,一方面,城市热岛环流把市中心的气流带到郊外,在郊外净化后再回到市中心,这样使得城市的空气得到净化;而另一方面,城市热岛环流会把市中心与郊区间的污染物带到市中心,从而,加重市中心的污染。对于有害的方面我们是要尽量避免的,所以在城市规划、工业布局时要考虑这个因素。

3)把污染重和高耗能的企业及卫星城布置在环流圈外。

[承转]这样我们共同探讨了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影响和对策,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总结

原因:

①城市下垫面特性的影响。

②城市大气污染。

③人工热源的影响。

对策:

①增加自然下垫面。

②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人工废热。

③污染重和高耗能的企业及卫星城布置在环流圈外。

(五)教学反思

热岛效应是人类突出的环境问题,我希望通过案例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从城市热岛效应的概念、原因和对策,引发学生对热岛效应的关注。通过学习,学生们纷纷认识到城市在发展中也带来了环境问题,而这些环境问题将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因此,人们在城市规划、工业布局时应注意环境问题,要以可持续发展观来指导城市规划、工业布局,使人与社会、自然能够获得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高中新课程地理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改)03_高中地理教学案例

(惠阳中山中学邱荣华)

专家点评

本教学设计从学生生活中的感受入手,运用案例、采用对比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究“城市热岛效应”的兴趣,然后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理性地分析、归纳“城市热岛效应”的概念,产生热岛效应的原因,并找出解决“城市热岛效应”对策。邱老师的设计体现了“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和“培养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基本理念,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地理理性思维,促进了学生主动和富个性地学习,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地球气候的昨天、今天、明天

(一)新课标要求

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根据课标的要求,学习的重点主要是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客观规律,学会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特别是近一两百年以来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原因;同时能利用资料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所用教材为人教版。

①了解全球气候不断变化的规律、特点。

②分析近百年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以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

③能从多个角度探究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全球变暖及其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认识全球变暖的成因以及危害,了解大气环境保护的措施,从而使学生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念、全球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终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课本上图以及老师提供的大量图片,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发现问题能力,比较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大气污染——地球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危害,使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的意义,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合作意识和“全球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和防范措施。

(五)教学设计思路

全球变暖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大气环境问题,但课本由于课时所限,教学素材少,为了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探究性精神,应借助internet网络工具,充分利用图片的直观效应,可以让学生学得更加轻松,事半功倍。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室。

(七)教学方法

导学法、归纳法、分组提问法。

(八)教学过程(1课时)

教学

环节课件导示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设计

目的创设情景案例1:展示好莱坞最新电影大片《后天》剧照的图片。

案例2:图片漫画“地球出汗了”。

《后天》的内容反映的是哪方面的问题啊?

地球为什么会出汗?大气出现了什么问题了?

学生站起来回答:气候变冷,世界末日——学生踊跃发言

学生分析图后踊跃发言: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太多??

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对本节内容的兴趣续上表教学

环节课件导示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设计

目的导入新课

课件导入

创设情境投影课本图2?25,“过去一万年的气温变化”。

课文:2?4全球气候变化

(1)气候变化的概念:(略)

(2)地质时期气候变化、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和近代气候变化。

屏幕展示近百年来气温的变化图,引导学生分析图中横坐标、纵坐标和红色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反映什么问题?

近一万年来地球气候如何变化?什么是气候变化?总的来看有什么特点?

图中放映了近百年来全球气温的什么样变化特点?试分析其原因?指导学生分析图:

2?26~2?28认真分析图中所反映的气温变化点作出回答:寒冷和温暖交替变化横坐标:年份;纵坐标:温度;红色线:气温的年变化;该图反映出近百多年来全球气温上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课件导入

归纳:近百年来气候变化的特点(略)

案例3:工矿企业向大气排放大量的污染气体。

讲述:140年来,全球气温上升了0?6℃~0?9℃,科学研究表明,最近100年是过去1000年中最暖和的,所以现在全球气温达到了一千年来的最高值。其中有自然原因和人认真做好笔记,发言:

气温升高原因:

①自然原因。

②人为原因:大量矿物燃料的燃烧。

大批森林被砍伐,如印度尼西亚和巴西的热带雨林被砍。培养

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生分组把自己收集的结论在同学面前展示一续上表教学

环节课件导示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设计

目的引导

转入新内容

课件导入

归纳总结

引导转入新内容

创设情境案例4:工人正在砍伐森林:

(1)全球气温升高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② 人为原因:毁林和燃烧大量的矿物燃料

案例5:极冰正在不断融化

案例6:冰川面积的缩小将使北极熊失去生存的空间

为原因,如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了30%,大片森林遭砍伐,森林面积锐减,特别是热带雨林正面临消失的威胁。

提问:全球变暖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讲述:20世纪,全球的海平面上升了10~20厘米,许多岛国(如太平洋上美丽的岛国图瓦卢)面临着被淹没的危险,世界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指出,如果不采取措施,未来50~100年内全球的均温可能还将上升0?5℃~认真做笔记思考。

小组代表发言:

①南极冰川不断融化对生态环境,特别是企鹅的影响。

②海平面上升对斯里兰卡等地势较低国家的影响。起分享。

通过图片直观放映气候变化的原因

通过图片直观放映气候变暖的后果:续上表教学

环节课件导示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设计

目的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

课件导入

归纳

总结案例7: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灭顶之灾”进入倒计时

案例8:孟加拉遭受洪水袭击——“洪水无情人有情”

案例9:中纬度干旱加重??

(2)全球变暖的后果。海平面上升对沿海低地国家和地区直接威胁,同时影响农业生产并改变整个水循环。 案例10:世界各国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0?6℃,海平面持续上升9~88厘米,像图瓦卢这样的岛国将会永远消失在世界地图上。据报道图瓦卢政府已经向新西兰请求,希望他们能接纳即将被太平洋吞没的全体居民。全球变暖除造成海平面上升外还致使世界各地的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③今年夏天,暴雨、冰雹、龙卷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今年出现的极端天气比较多,而且灾种比较多,这与全球气候变暖这个背景是有关系的,全球气候变暖以后,这个突发事件,气象灾害容易变多。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内心震撼力。

如何收集资料来说明所要论述的问题,

如何对资料进行筛选。

续上表教学

环节课件导示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设计

目的引导

转入新内容

创设情境案例11:美国总统布什2004年7月17日在华盛顿依然表示,他不会停止部署导弹防御体系,也不会改变反对《京都议定书》的立场。

案例12:2004年11月6日普京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

提问:如何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呢?如何采取措施适应全球气候变化?

讲述:在减轻气候变暖方面,国际社会做出了巨大努力。

1997年,联合国大会制定了《京都议定书》,确定了具体的削减目标。2004年7月13日 8:40一场狂风暴雨突然袭击申城,造成重大的停电事故、交通事故。

学生小组代表发言:

1992年,180多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第一次环境与发展大会,并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明确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培养

学生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学习能力,自学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能对当前热点问题进行思考,续上表教学

环节课件导示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设计

目的

课件导入

归纳总结

课堂小结

(3)解决的措施。植树造林;减少能源的消耗、提高技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开发新能源;加强国际合

作。

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产生后果、解决途径。2002年9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地球首脑会议”上,朱镕基总理代表我国政府核准了《京都议定书》,表明中国向世界作出了承诺。同时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九)师生共同总结,并板书

①气候变化的主要成因:人类活动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强烈吸收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自然原因。 ②气候变化的严重后果:海平面上升,影响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导致世界各地经济结构的变化。

③气候变化的解决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效率,采用新能源;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十)学习反馈与评价

①下页图中代表1958—1974年二氧化碳增加的曲线是()。

②图中代表近年来二氧化碳增加的原因,导致的后果是()。

③根据估计,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一倍,全球的气温将升高2~3摄氏度,但实际近年来全球气温升高并没有这么快,原因是()。

(十一)课后活动

观看电影《后天》。

(广东实验中学施美彬黄建伟廖洁)

专家点评

本节课充分地分析了课标以及教材的教学要求,课堂教学效果基本达到了设计意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通过引用生活中形象直观的图片和案例教具,让学生较快地掌握了课标所要求的知识,同时极大地引起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对身边生活的关注,让学生学会了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共同分享学习的乐趣。最后本节设计能充分把握最新的热点、时事做情境资料,解决问题,把所学知识加以拓宽,学生反响较好。

四、全球气候变化

(一)新课引入

幻灯片1:荒漠中的楼兰古城。

学生对楼兰今昔巨大反差的原因的思考。

幻灯片2:楼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环境。

学生对楼兰今昔变化的原因进行探究,感悟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从大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和影响结果两个方面启动本课学习兴趣。

(二)新课学习

1.出示本课的课标要求,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的

幻灯片3:(板书)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课标要求:根据有关资料,说明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第一部分的学习内容: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幻灯片4: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特点。

教师解释“地质时期”并引到学生学习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要求学生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归纳变化特点。

学生回答:气温和降水都呈现周期性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看到侏罗纪后期的气温和降水变化思考恐龙灭绝事件,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热烈。 教师解释冰期和间冰期并出示结论:以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为特点,并举例,冰期的加拿大全为大陆冰盖,并解释五大湖的成因。

幻灯片5: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特点

教师解释“历史时期”,并引导学生学习一万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和近五千年来中国气温水平变化图并用幻灯片6解释雪线的概念:常年积雪的下界,即年降水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是一种气候标志线,再返回幻灯片5,引导学生看图归纳雪线变化特点,从而得知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特点:以公元前16世纪为界:分温暖期和寒冷期。

教师:从历史时期看,现在处在气候变化的哪一个阶段?

学生:寒冷期的后期。

教师:历史上的温暖时期,气温比现在还要高,所以气温的变化有其自然原因。

幻灯片7:近现代气候变化特点。

教师:近现代气候就是近一两百年来的有气象观测记录的气候,请同学们学习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水平变化图,归纳近现代气温变化特点。

学生:从图中看到,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上升趋势。

教师:非常正确!气候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降水的变化特点如何?请看下一幅图。

幻灯片8:1900—2000年全球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

教师指导学生看图,提醒学生先读懂图例,再看地图的具体内容。

学生回答:有的地方降水量增多,有的地方降水量减少。

教师:就是说,各地的降水变率增大了。请同学们结合近现代的气温和降水变化,思考气候变化带来的可能影响。

3.第二部分的学习内容:全球气候变暖的可能影响及对策

教师:我们把这个学习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用分组学习的形式学习,请同学们在学习小组中学习本小组的内容,整理观点后选代表发言,发言后我们将进行小组评价,请详细看评价标准和要求。

幻灯片9:自主学习,欢迎发表意见或看法。

·全球气候变暖对现有生态环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灾害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为原因与对策

幻灯片10:探讨课表现等级的认定标准。

·是否具有严谨的治学精神

·小组成员是否人人参与、团结合作

·发言是否观点明确、有条理性

·是否可以用所掌握的知识现场解答问题

评价主体:自评、他评、师评。

评价客体:研讨组,以集体形式得分。

评价等级:A、B、C、D

幻灯片11:生态环境组自然灾害组我国农业生产组人为原因及对策组自评他评师评

学生分组讨论上表中相应的学习内容并分别发言。

生态环境组:

我们认为全球变暖对现有生态环境的影响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自然植被的地理分布与物种组成可能发生明显变化。自然植被分布的变化最能体现气候变化的影响。距今6000年前左右的全新世大暖期的鼎盛阶段,我国植被带明显偏北。现今西北地区的草原与荒漠区,在全新世曾是广阔的温带森林和森林草原,各种草原动物也非常丰富。但随着全球气温的波动式下降,同时受第四纪冰期气候波动和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山地隆升的影响,我国自然环境出现了明显的区域差异,生物多样性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

②冰川、冻土和积雪可能减少。高山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冰川将随着气候变化而改变其规模。由于全球变暖,一些冰川出现了减少和退缩现象。

随着全球进一步增暖,高山季节性积雪持续时间将缩短,春季大范围积雪提前消失,积雪量将较大幅度减少,积雪年际变率显著增大。到2050年,青藏高原和新疆、内蒙古稳定积雪区积雪深度将分别以2?3%和0?2%的速度缓慢增加。

③气候变化可能是导致湖泊水位下降和面积萎缩的主要因素之一。湖泊作为降水和有效降水的历史和现代记录,更能反映气候变化的空间变化和区域特征。

④海平面升高将影响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系统。1900年以来,全球变暖引起的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0厘米~20厘米。这将会严重影响珊瑚礁、珊瑚岛、礁岛、盐沼以及红树林等海岸带生态系统和海洋生物资源,进而影响海岸带环境和经济。

自然灾害组:

我们认为,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一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能增加。现有的研究指出,与全球变暖关系密切的一些极端事件,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水、热浪、雪崩和风暴、沙尘暴、森林火灾等,其发生频率和强度可能会增加。由这些极端事件引起的后果也会加剧。

在我国,气温增高增大了地表水的蒸发量,从而加重了中国华北和西北地区的干旱、土地沙化、盐碱化以及草原退化,使得近年来,春季北方沙尘天气异常。

气候变暖对中国西北、华北、东北、西南、华中的夏季气候造成影响,使农业病虫害频繁产生。2000年中国遭受了罕见的全国性干旱,而且干旱高温致使北方部分省市发生大面积严重的蝗虫灾。

我国农业生产组:

全球气候变暖将使我国农业生产面临产量波动增大、布局与结构调整、成本与投资增加等问题。农业可能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部门之一。气候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境,更是不可缺少的主要物质资源之一。气候变化也对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业的生产环境、布局和结构产生影响。气温增高增大了地表水的蒸发量,从而加重了中国华北和西北地区的干旱、土地沙化、盐碱化以及草原退化,使得近年来,春季北方沙尘天气异常频繁。

气候变暖对中国西北、华北、东北、西南、华中的夏季气候造成影响,使农业病虫害频繁产生。2000年中国遭受了罕见的全国性干旱,而且干旱高温致使北方部分省市发生大面积严重的蝗虫灾。

——气候变化将改变森林、草原等植被的组成、结构及生物量,使森林分布格局发生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据研究,我国除云南松分布面积有所增加(约12%)外,其他树种的面积减少2%至57%。

高中新课程地理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改)03_高中地理教学案例

综上所述,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次的,许多是不利的,甚至是不可逆的。 我们的发言完了,谢谢。

人为原因组:

人为原因表现为城市化、森林砍伐,过量放牧、土地不合理利用,以及工业化原因引起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增加等。由于全球人口不断增加,工业上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森林树木的无节制砍伐,都使得全球温室气体不断增加,令全球气温迅速升高。

对于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我们的对策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首先,必须控制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口增加是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根本原因,因此人口增长减缓令环境污染的速度减慢,从而减缓气温的升高。

其次,我们还需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现在可行的方法就是控制工厂及汽车的废气排放,可以在排放的时候进行多重处理,使排放出来的气体危害少一些。当然,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开发新的环保能源,例如氢气燃料和可燃冰之类,燃烧后不会产生温室气体的燃料。

最后,对于现存的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我们还可以通过多植树造林来进行吸收。通过这种途径,不仅能直接利于温室气体的吸收,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减少对森林树木的砍伐,一举两得。

教师归纳学生发言并强调重要知识点:

幻灯片12:气候变暖的人为原因和对策。

·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放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策: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①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②开发新能源

·破坏森林——对策:保护植被,植树造林

4.本课小结和知识网络构建

幻灯片13:气候变化、人类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5.本课内容的后续学习

幻灯片14:

·有关这节课内容需要继续探讨,请在网上键入“气候变暖”搜索

·需要和老师再探讨有关问题的同学请发邮件至:zqfengxy@126?com

(三)练习反馈

幻灯片15:读天津市海滨平原受海平面升高影响的范围图思考:

①当海平面上升0?3米时,天津市有哪些城镇会被淹没?

②除了淹没土地外,预计天津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还会有哪些改变?

学生读图回答,教师提示及补充。

(四)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主要运用丰富的图片和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通过学生分组探究、陈述观点的形式学习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及对策,归纳并展示气候变化与自然生态系统、人类活动等几个方面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通过网络构建师生交流的平台,扩大问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肇庆中学冯小燕)

专家点评

本课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基本达到了。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讨论,学生个体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展现,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关注与本课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和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同时通过评价体系,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与竞争的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人口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五、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一)课的类型

讲授新课。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分布模式。能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认识洋流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影响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通过综合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提高环保意识,确立探索海洋、开发海洋的信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教学难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讲解法、地图法、讲练法。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世界地图、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

(六)设计思路与重、难点的突破

本节课为2004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第三章的内容主要讲解地球上的水。通过第一节课的教学,学生初步了解地球上的水体和水循环,教材第二节的内容是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所在。针对我校学生基础稍差的现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兴趣,使他们感到学习是一件渴望并可及的事情。我在本节课的授课过程中采取了“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成功教育理念来设计本节课。

设计本节课的思路是: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注重讲练结合;重要的结论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自己归纳出来,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引入一些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事物说明抽象的道理等等这些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新课标的主导思想——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

通过教给学生巧记规律的方法,结合自己家乡的水热状况分析与西北欧气候差异的原因;综合各科知识分析渔场形成的原因等等来突破重、难点。将重、难点分成若干个小问题,通过各个问题的击破,获得对整节课内容的掌握。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引用两个小故事:

①很多年以前日本的科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很多带有颜色的漂流瓶放在日本以东的海域。经过了五十多天后,这些漂流瓶竟然在美国的西海岸被发现了。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添加一些风趣的语言。如:是你一脚踢过去的?还是它坐着直升机飞过去的?还是科学家在地下挖一个洞,漂流瓶自己“走”过去的?)

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带有颜色的漂流瓶到达了美国的西海岸呢?

(这时学生能回答出漂流瓶是随着海水的运动到达美国的西海岸的。)

教师进一步总结这个有趣的实验,说明了世界大洋是一个连续运动的整体。

②大家都知道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但很多人不知道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时候不是一帆风顺的,也走了一次弯路。他第一次是从欧洲出发从北部航行到美国的,这次航行用了37天的时间;第二次从欧洲出发从南部航行到达美国的,这次航行仅用了20天的时间。

提出问题: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两次航行相差17天的时间?

在学生处于“愤”、“悱”之间时,引导学生说出海水的运动是有方向的,进而引入新课。

(可以使用这样的语言:那么这种海水的运动方向如何?它又有何规律性呢?)

[板书]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设计这两个小故事的目的是在一开始上课时,就能充分吸引学生学习本节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自己总结世界大洋的海水不仅是连续运动的整体,而且这种运动是有方向的。)

2.讲授新课(1)基本概念①让学生看教材61页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并要从教材对洋流定义的描述中总结概念中的关键词语。学生总结完关键词语后,教师展示出自己总结的关键词语与学生的答案作对比,引用“墨西哥湾暖流的径流量可达世界陆地总径流量的20多倍”这个例子,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让学生看书的同时,书写板书)(多媒体展示概念中的关键词语是“常年”、“沿着一定的方向”、“大规模”。) ②讲解洋流的分类,指出按温度性质将洋流分为两种——寒流和暖流,强调寒流和暖流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所流经区域的水温而言的。通过多媒体展示练习,加强巩固学生对寒流、暖流概念的理解。 练习:寒流:由()纬度流向()纬度的洋流,其自身水温比流经海区水温()。暖流:由()纬度流向()纬度的洋流,其自身水温比流经海区水温()。

右上图中所示的是寒流还是暖流?

承转:点击超链接,复习关于风带的知识。复习的内容包括低纬、中纬各形成什么风带,并让学生思考在这种风的吹拂下,海水将如何运动,进而引入下一个问题。

(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用多媒体展示太平洋系统洋流模式Flash动画,让学生结合教材第62页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和多媒体展示的动画,自己分析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学生看书的同时教师板书)

结合教材师生共同分析太平洋系统的洋流分布。让学生拿出笔,书写数字“8”,将学生作业体现的两种“8”字的写法都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对比哪种写法与太平洋系统洋流分布规律相同,从中教会学生巧记规律的方法。

多媒体展示问题:观察太平洋洋流系统,在大陆东岸低纬和高纬洋流性质有什么不同,西岸呢?

让学生结合教材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多媒体所展示问题的解决,进一步讲解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

交代给学生关于教材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我们以重点学会太平洋系统洋流分布即可,其他的洋流只作了解。

让学生通过刚才老师的讲解,自己分析影响洋流分布的因素。在学生分析的同时教师给予一定的定向引导。 练习:

①主要以盛行西风为驱动力的洋流是()。

A.北太平洋暖流B.日本暖流

C.北赤道暖流D.加利福尼亚寒流

②有可能将日本北海道附近海区受严重污染的海水带到加拿大西海岸的洋流是()。

A.北太平洋暖流B.北赤道暖流

C.千岛寒流(板书: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气候。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63页的图3?6北大西洋暖流的气候效应图。

首先让学生在左图上找到“卑尔根”这个地方,说出它的地理纬度,然后让学生看右图,自己分析横、纵坐标的含义。找到一月份卑尔根的平均气温值,然后告诉学生在老师的家乡——哈尔滨大致的地理纬度是45°N,但它的一月份的平均气温为-20℃。

思考:为什么卑尔根的纬度高于哈尔滨,而它的一月份平均气温远远高于哈尔滨呢?

(引导学生找到在卑尔根这个地区有大西洋暖流的经过,并让学生总结出大西洋暖流对卑尔根这个地区有增温的作用。)接着让学生找到卑尔根一月份的降水量,是150mm左右,而哈尔滨的一月份降水量是30mm左右。

思考:为什么卑尔根的降水量远远高于哈尔滨呢?

(引导学生总结出北大西洋暖流对卑尔根起到增湿的作用)多媒体展示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的作用。然后让学生总结寒流对气候的影响。并留给学生课下思考的问题:秘鲁寒流是怎样影响着南美大陆西岸气候的。

2)渔业生产。

用物理学上的力是相互作用的原理,解释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将上、下做垂直运动。进一步解释,海水在扰动后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因此,两种洋流的汇合处易形成大的渔场。

多媒体展示纽芬兰渔场大概分布在哪些地区,让学生对照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找到经过纽芬兰渔场的寒、暖流各是什么?

多媒体展示北海道渔场大概分布的地区,让学生对照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找到经过北海道渔场的寒、暖流各是什么?

3)航海。

用课前的第二个故事具体讲解顺流加速、逆流减速的原理,紧扣小故事,使课前的疑问在本堂课的授课过程中得以解决。

4)污染。

引用课前的第一个小故事,设置疑问:假设日本以东海域发生了原油泄漏,那么在美国以西海域是否被污染,从而解释,洋流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质携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是,其他海域也可能因此受到污染,使污染物范围扩大。

3.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其中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是重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难点,希望同学回去好好复习加以掌握。

4.练习

多媒体展示练习:

①寒流流动的方向大致是()。

A.由南向北的洋流[DW〗B.由高纬向低纬

C.寒流水温一定低于暖流水温D.由低纬向高纬

②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很大影响的洋流是()。

A.北太平洋暖流 B.北大西洋暖流

C.墨西哥湾暖流D.拉布拉多寒流

(八)作业

地理学习册第45~47页的练习。

(中山市坦洲理工学校张玉秀)

专家点评

本设计能够体现任教老师对此教学内容“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设计理念,故事引发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效果,即时知识反馈及时解决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欲望。

六、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对课标的解读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本条课标的行为动词是“分析”,属于理解层次的水平要求——即要求学生达到的认知水平是能够理解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各种内、外力因素。该标准的行为条件是“结合实例”,对学生达到水平要求所采用的方法进行了限定,即要通过对实际例子的分析来得以实现。

(二)教学达成目标

通过以上对课标及教材内容的分析,可以把本节教学的具体目标确定如下:

①知道河流侵蚀的主要类型。

②理解在不同发育时期,河谷受到的侵蚀作用及河谷形态特征的差异。

③知道河流堆积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其发育的位置。

④理解各种河流堆积地貌形成的过程。

(三)教学准备

①设计、制造教师上课使用的多媒体课件。

②提供给学生游览长江全程的相关材料。

③确定课堂讨论的学生分组。

(四)教学过程

所用教材为人教版(必修一)。

[引入新课]以景观图作为引入,指出地貌的形成除受内力作用外,还受到外力作用。课件投影:冰川地貌、风成地貌、流水地貌等风景图。

[引导读图]看投影上的几幅图,看看这些地貌的形成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看图回答)

[教师总结]这些图片所反映的地貌还受到流水、风、冰川、生物等的影响。引出外力作用的含义。 [引导过渡]我们生活在南方地区,降水很丰富,流水形成的地貌比较常见,尤其是河流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是最常见的地貌之一——引出本节课重点了解河流地貌及其发育的情况。

[课件展示]第二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引导看材料]我们选择我国最大的一条河流——长江来了解河流地貌的情况。让学生看材料中的背景资料,回顾一下长江的基本知识。

[引导过渡]我们本节课就跟随材料中的王教授他们一起去畅游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了解在河流流水的作用下,会形成哪些河流地貌。

[引导学生看情境]通过本情境的设置,主要让学生分析长江上游虎跳峡河谷的特点,进而分析其受到的主要作用力。

王教授是一个地理学家,去年暑假,王教授带他的儿子小明利用假期对长江进行全程游览活动。他们从长江上游往下沿江游览,在长江的上游,他们来到了虎跳峡,小明为虎跳峡的汹涌的流水和陡峻的地势所吸引。

[引出问题]虎跳峡这种地貌形成与什么外力作用有关?在这种外力作用下,虎跳峡的河床应该会呈现什么形态?请你从投影中的甲、乙、丙三幅图中选出最切合虎跳峡的一幅,并根据你的选择,说出这种作用力的方向如何?(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课件展示]虎跳峡图和三幅河床形态图

[教师总结]主要受到流水的侵蚀作用(板书),根据虎跳峡的流水情况,说明了流水的侵蚀方向是向下的,我们把这种侵蚀叫下蚀(板书)。下蚀的结果是使河床不断加深,逐渐形成了剖面为“V”字形的河谷。 [引导学生情境]本情境主要在于分析得出此河段受到溯源侵蚀明显。

正当小明被虎跳峡的雄伟风光所迷住时,小明的爸爸王教授在一旁说:“经历数万年的时间后,虎跳峡可能不再位于目前的位置了。”小明听后不得其解。

[引出问题]王教授认为虎跳峡在数万年后不在当前位置的是否有可能?如可能,会沿河道哪个方向移动?上游还是下游?并说明理由。(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课件展示]瀑布上端和下端不同性质岩层的分布图

[教师总结]这种推测完全有可能。在流水长年累月的不断侵蚀作用下,下端受到的侵蚀作用力大,较软的岩层易受到侵蚀淘空,而上端岩层也会逐渐剥落,使得河谷不断向河流源头的方向移动,我们就把这种侵蚀作用力叫溯源侵蚀。

[引导对比]上面提到的下蚀结果使河谷不断加深,这里的溯源侵蚀的结果会使河谷不断地向河流源头延伸,使河谷不断延长。

[过渡]小明他们游览完了金沙江河段,乘兴顺江而下继续游览,向三峡进发,看看他们所看到的情况。本情境设置在于说明长江三峡受到的主要是流水作用。

游览了长江的金沙江河段,小明他们乘兴来到重庆市,并在重庆登上了游长江的客轮。旅游船顺流而下,很快就来到长江三峡的著名景点白帝城。小明一家站在船头,看到两岸峡谷高耸,十分壮观。为配合人们观赏景色,船上的广播这时也正播放着李白的《朝辞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引出问题]根据三峡河段的风景图,请同学们说出长江三峡的水流特点以及该特点对长江河谷会产生什么影响?(学生看图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此处水流湍急,能量集中,对河谷的下蚀作用明显,使河谷不断加深,因而形成了今天雄伟壮观的三峡景观。

[过渡]游览了惊险壮观的长江三峡景观,小明他们顺江而下,进入了长江的中游河段。来到中游小明他们又见到了什么景观。

[引导学生看材料]引导学生分析中游河段的特点以及所受到的河流作用力。

经过了两天的航行,游船进入了长江的中游河段。爸爸对小明说:“我们已经进入了荆江河段,你看看长江

与前几天相比有了什么变化?”小明向前方望去,只见长江此时犹如一条弯曲的巨龙,在大地上延伸;而在河流两岸,部分河道则出现了浅滩,有居民站在浅滩上悠然地钓鱼。

当小明他们的游船到达下图中AB连线的附近时,小明的爸爸王教授要小明思考A、B两点哪个地方建货运码头更合适?小明想了一会儿就给出了答案,小明的爸爸听后很满意地点点头。

[引出问题]①请参照下图的相关图例和横断面图,根据上述材料,你知道小明的答案是什么吗?让小组讨论回答,并说明理由。

②根据以上的推测判断,你认为经过长期的作用,河谷在形态上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课件展示]

[教师总结]建设货运码头要考虑到多种因素,但重点考虑的是码头建设是否有被淤塞的危险,根据凸岸和凹岸的流速情况,凸岸由于流速慢而易被淤塞,河床底部不断堆积,逐渐形成河漫滩和河漫滩平原,不宜建码头;凹岸由于水流流速急,河床受流水侵蚀,这种侵蚀有别于长江上游的下蚀和溯源侵蚀,这里流水侵蚀使河床不断加宽,我们称之为侧蚀;受其作用,总的一个变化趋势是使河道变得更弯曲。(在讲解过程中,配以以下板图)

[过渡]在游览了中游曲折的河道风光后,小明他们的游览船继续向下行驶,进入下游,在下游,长江的景色又是怎样的呢?

[引导看材料]以在下游河段的所见所想来反映该河段的特点,并引导分析该河段所受到的作用力。 不知不觉间,小明他们在船上已经过了五天,船已经接近终点站上海。小明向河岸望去,只见两岸一片开阔平坦的景象,还可以看到远处几乎消失在地面的轮船,不禁让人想起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

[引出问题]请你根据上述小明的所见和所想,试选择出该河段河床剖面的形态特征图,并说明你选择的理由。(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课件展示]

[教师总结]应该选择甲图。下游河段由于流速缓慢,河流泥沙大量堆积,从而河谷显得平坦,下游的河床显得宽广,主要是下游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侧蚀的缘故。

[教学反馈]以素描引导学生对各河段地貌的一个反馈,并引导学生分析冲积扇的形成。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

结束这次快乐和辛苦的长江游之后,回到家,小明不顾旅途的疲劳,就开始整理其在长江途中画的素描图,但有个问题难住了小明,由于作画匆匆,有几幅图他忘记了写上素描的地点,只记得一幅是在青藏高原某些河流的河谷画的,一幅是在长江三峡画的,一幅是在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画的,一幅是在上海接近入海口画的。

[引出问题]你能为小明解决这个烦恼吗?(学生回答)

[课件展示] ABCD[教师总结]A图应该属于中游的荆江河段,B图应该属于青藏高原某些河流的河谷,C图应该属于接近入海口画的,D图应该是属于长江三峡。

[引出问题]对于A、C、D图,我们很容易判断,但B图的地貌是怎样形成的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在一些山谷的出口,由于流水速度减缓,从山谷带来的大量泥沙就沉积在山口,形成类似于B图的地貌,我们把这种形态上类似于扇形的地貌,叫冲积扇。

[总结]以问题的形式要求学生总结在河流的上、中、下游各河段的地貌特点和受到的主要作用力,引导学生完成板书:

[探究活动]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收集在冰川、风、生物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各种地貌图片,并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各种地貌的特征,及其受到的外力作用影响。在下一节课中派代表向全体同学进行汇报。小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影响因素冰川风力生物

(五)教材分析

从整章内容来看,本节的内容与第二节“山岳的形成”相对应,是以河流地貌为案例,剖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以及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本节课的目的是通过对河流地貌形成过程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并将这种案例分析方法迁移到其他外力地貌的学习中。

本节教材在分析河流地貌的发育时,分别选取河谷和冲积平原作为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的案例进行剖析,目的是加强学生对河流地貌形成过程的理解,并初步了解分析地貌形成过程的方法。这是这段内容的重点。

在河流侵蚀地貌部分,教材首先简单介绍了河流侵蚀作用及其类型,然后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河谷地貌的发育。随后设计的“活动”,目的是运用学过的河流侵蚀地貌的知识,对现实中的张家界的河谷形成过程进行简单的推测。能够用学过的地理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也是地理课学以致用的体现。

在河流堆积地貌部分,介绍了河流冲积平原的组成和它的形成过程。“冲积平原”这个名词学生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它的组成是新知识。教材图4?17示意性地指出了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的大致分布位置。这三种平原虽然都是河流的堆积作用形成的,但是具体的形成机制还是有差别的,对此,教材一一做了简要介绍。这部分教材设计了一个案例——黄河三角洲的发育,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案例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河流三角洲的发育条件(即河流输沙量大、入海口潮差小,潮流搬运能力弱)及形成过程。随后还安排了一个“活动”,分析黄淮海平原的地貌特征以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高中新课程地理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改)03_高中地理教学案例

(广州市第六中学袁中华)

专家点评

设计者在分析课标之后运用案例教学作为最主要的教学思路,选择的案例贯穿在整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教学组织下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成“理解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各种内、外力因素”的课标要求,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活动。

七、河流地貌的形成和发育

“河流地貌的发育”(人教版)一节是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一个案例,是前面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本节内容宜安排2个课时完成。

(一)教材分析

1.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河流的发育及演变过程。

②区分沟谷与河谷。

③理解河流的三种侵蚀方式。

④了解河流侵蚀地貌的基本形态。

⑤归纳出河流在侵蚀的同时往往也会发生堆积作用,从而形成河流的堆积地貌。

⑥综合分析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掌握各种堆积地貌的形态、分布地区。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加强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运用、搜集、整理的能力。

②让学生学会运用文字、录像、地图、风景图片等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或原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③插入本土地理知识,学会从身边地理事物入手学习地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①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②在学习中了解家乡,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同时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地观。

③进一步形成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河流的演变过程;对不同类型河流堆积地貌形成的理解。

教学难点:河流演变过程中凹岸侵蚀和凸岸堆积的分析;河流堆积地貌形成过程能力的分析。

3.教材的处理

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思路更加有条理,对教材的顺序进行调整:先学河流的形成过程,之后顺着学生思路把河流的侵蚀方式及形成的侵蚀地貌糅合在河流演变过程的学习之中;通过分析河流两岸的外力作用的了解,再进入河流堆积地貌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掌握流水的外力作用方式,况且是高一的学生,已具备基本的读图能力及从地图上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阅历浅,知识面还不够宽等原因,看问题的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学法和教法分析

①学法:收集资料法(课前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如家乡的土壤、报纸、杂志等搜集有关峡谷图片、不同河段堆积物标本等材料)、讨论探究法(课堂上通过与同桌的讨论,相互交流,探究学习,达到学习成果共同分享、在快乐中共同成长的目的)、观察对比法(课堂上观察图片并进行对比,达到提高学生观察和归纳能力的目的)。

②教法:课件辅助教学法(教师在课前结合学生收集到的材料制作课件)、引导启发教学法(在学生讨论交流中教师因势利导,使学生达到改善方法、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情感提升的目的)、板图分析法(利用板图边讲边画,图文并茂,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绘图能力)。

(四)教与学过程设计

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置情

景导入

新课课件播放:轻音乐《多瑙河之歌》。学生一边欣赏音乐,一边回忆家乡或见过的河流信息

交流请来自不同乡镇的学生发言。学生回忆后,起来发言,简介河流名称、流经地区的地形和植被情况、河谷的大致情况(宽度、形状、水量大小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下,以身边熟悉的地理事物为依据,充分发挥想象能力,训练学生把感性知识转为理性知识的能力。续上表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教

学:河

流侵蚀

地貌1.提出问题:河流是怎样形成的?

2.课件展示:

①大气降水在山地地区的汇集情况。

②冰雪融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

3.讲解河谷的形成过程。

4.引导学生推测并描述河谷形成后的发展过程:

①帮助学生理解河流的下蚀作用及形成的河谷形状。

②播放本县旅游区观音山瀑布的录像,帮助学生理解溯源侵蚀。

③板图分析侧蚀发生的河岸及河床、流域的演变过程。

5.课件展示:

①横断山脉山河相间分布图片。

②峡谷图片。

③河谷演变过程图片。

6.以图片为依据让学生理解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态。

7.小结:

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是由多种侵蚀方式共同作用而成,但是在不同的发育阶段主要的侵蚀方式不相同。1.一边观看图片,一边讨论河谷形成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2.区别河谷与沟谷。

3.结合见过的河流、课文、图片、录像等资料,探究学习以下内容:

①河流发育的各个阶段。

②不同发育阶段的主要侵蚀方式及对河谷的影响。

③侧蚀过程中凹岸侵蚀和凸岸堆积的规律。

④河流不同发育阶段的地表形态。

充分利用本地自然地理条件,让学生在巩固学习外力作用的同时,更进一步地了解流水侵蚀作用及形成的地貌。续上表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教

学:河

流堆积

地貌1.课件展示:

①冲积扇图片。

②洪积扇图片。

③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河漫滩平原图片。

④三角洲平原图片。

⑤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

2.引导学生把握地貌形成过程的主线进行分析,加深认识。1.展示从我县北部和南部琶江河沿岸采集的泥沙标本,同时结合图片,从气候条件和对堆积物分选能力两方面比较冲积扇和洪积扇;

2.观看图片,结合板图,讨论河漫滩平原的形成过程;

3.观看图片,讨论河口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4.归纳出各堆积地貌分布的河段;

5.判断我县县城是位于河流的哪种堆积地貌上。1.让学生在讨论分析中学会从现实生活和图片中获取地理信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帮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地理环境,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课堂小结1.课件展示:珠江水系图。

2.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做板书,形成重点鲜明的提纲。1.以珠江水系图为例,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请几位同学说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锻炼学生对问题重点、非重点的处理能力,学生自主处理整节课的知识,效果更好。课堂练习请同学完成课本第130页的活动。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各尽所能,各施其才,构建一幅幅农业生产的蓝图。探究学习使知识再现,既深化本节课的重点,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佛冈中学谢飞燕)

专家点评

本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县乡土的实际,通过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的优势和学生搜集到的生活中真实问题作为教学资源,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也培养他们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地质构造的研究意义

(一)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在了解地质构造规律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地质构造规律的实际应用。

②培养学生观察、实践、分析和综合归纳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③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内容分析

地质构造和地表形态,是本节教材(新课标地理一湘教版)的重点和难点,而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更是重中之重。在湘教版教材中交代了地质构造的概念和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但忽略了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对于地质构造规律知识,不仅要了解,更要掌握如何应用知识。这样既可巩固所学的识记知识,又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找石油天然气要在背斜部位;打隧道、采矿石也要在背斜部位;找地下水要在向斜部位。

(三)教学过程

1.教学准备

①教学材料准备:水、柴油、透明塑料管,相关地质构造模型、资料和图片。

②教学组织准备:将全班同学分成三组,每组选一组长,负责该组实践、讨论等的记录和最后的总结等工作。第一组:负责储水、储油地质构造研究;第二组:负责隧道开凿的研究;第三组:负责水库坝址、库区的选择。

2.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教学问题:

1)第一组:假如你们是地质学家,从事石油勘探和地下水寻找等方面的工作,现提供一褶皱模型以及水、柴油和透明塑料管,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①说明石油和地下水的储存构造。

②用提供的材料进行实验演示,说明其储存原理。

③根据其储存构造原理,指出其开采的位置选择,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方法。

2)第二组:因修建一高速公路需通过某褶皱山地,必须开凿一垂直穿越山地的隧道,假如你们是地质工程师,请从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地下水运动等方面加以全面考虑,对隧道的开凿进行研究,请通过相关实验,然后确定隧道位置选择(是选择在背斜还是向斜),并说明其理由。

3)第三组:假如由你们来负责三峡水库坝址、库区的选择,请你们根据提供的相关材料和长江三峡地质构造图,从安全性、防渗漏等方面加以考虑,对三峡水库坝址、库区进行合理选址,并说明其理由。

3.探究解决问题

提供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教师调控引导,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研究、归纳总结等学习方式,解决各组负责的问题。学生探究实践意义第一组:储油地质构造的探究通过动手实践,观察塑料管中柴油和水的位置分布,并说明其原理。第一步:将等体积的水和油装入透明塑料管,并将管的两端密封。 第二步:将其平放在演示台上。

第三步:观测水和油的位置(水在下,油在上)。

第四步:将其弯曲呈蛇形悬挂在演示架上。

第五步:观测水和油的位置(水在向下弯的部分,油在向上拱的部分)。[教师总结]地层中分散的石油,因为石油密度比水小,经过地壳的褶皱运动,聚集在背斜(演示图中∩形弯)中顶部,而向斜底部(演示图中U形弯)被水填塞满。故良好的储油构造是背斜构造(如演示图中∩形弯)[学生活动]“借问石油何处有?”

分析上面的地质构造图,在提供的五个地点中,选择你认为的最佳石油开采地点,并说明你的选择理由。 [教师总结]

背斜——良好的储油构造(石油、天然气)

地层中分散的石油,因为石油密度比水小,经过地壳的褶皱运动,聚集在背斜(演示图中∩形弯)中顶部,而向斜底部(演示图中U形弯)被水填塞满,而背斜顶部的隔水层又可以防止油气挥发。故良好的储油构造是背斜构造(如演示图中∩形弯)

故开采石油一般选择在背斜含油层的顶部附近。续上表学生探究实践意义第一组:储水地质构造的探究[学生探究]用塑料管自制“自流井”。

第一步:将透明塑料管的一端接进水口,另一端让其开口并垂吊在演示架上,高度比进水口低些,使透明塑料管呈U形管。

第二步:让进水口进水,透明塑料管开口端出水。

第三步:在透明塑料管的U形弯管的上侧用针扎一个小孔。

第四步:观测小孔水流情况(水会从小孔水流自动喷出,喷出高度不超过进水口和出水口连线的高度)。[教师总结]U形弯管犹如承压水的承压区,进水口相当于承压水的补给区,出水口相当于承压水的排泄区,从小孔喷出的水犹如承压区的自流井,其原因是承压水埋藏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受到来自补给区与排泄区之间的水压差所产生的静水压力。

自流井示意图[教师总结]

向斜——良好的储水构造。第二组:隧道开凿的研究

[学生探究]你见过这样的桥吗?

观察左图中桥梁,你见过这种形状的桥梁吗?请从力学方面解释呈拱形的原理。然后思考,从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考虑,说说修建隧道选择在背斜还是向斜。[学生探究]“水道”和“隧道”。

观察左侧的地质构造图,用笔画出地下水的流动方向。然后从排水角度考虑,修建隧道应该选择在背斜还是向斜。[教师总结]①背斜岩层如桥一样,呈拱形,岩层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具有好的支撑作用,不易坍塌,有利于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并且便于开凿。②背斜岩层呈拱形,便于地下水沿岩层向两侧渗流,有利于保持隧道干燥。续上表学生探究实践意义第三组:水库坝址、库区的选择

[学生探究]A处建水库可行吗?如果不行,你觉得修建水库时应考虑哪些地质条件,修建水库的理想地质条件是什么?

[教师总结]水库尽量避开断层,以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学生探究]三峡坝址的选择。

有人认为三峡坝址是天设地造,是理想的建坝地点,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坝址应选在何处? [教师总结]水库坝址应选择在地势相对较高的向斜槽部或已被侵蚀成平地的背斜顶部。

如左图,三峡水利枢纽的水库库区就选择在地势低洼的③地,大坝坝址就选择在低平的背斜顶部④地。

4.讨论与交流

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式、过程、结果以及体验,谈谈各自在研究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然后各组进行互评,指出其在学习研究过程中的优缺点,最后师生共同进行教学总结。

(四)自我评价

1)本案例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等方面的理念转变实践得比较成功:

①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该教学设计有更多的学生实验,有更多的学生探究,有更多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师生双边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在:全体学生都自始至终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通过仔细观察、积极思考、亲身实践、归纳总结,主动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②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协助者,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师生双边活动中,教师始终处于调控引导地位,把握整个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2)在学生自主研究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组织上的混乱,教师要注意观察,及时引导,使教学能顺利的进行。

(佛山市顺德华侨中学杨才旺肖功政)

专家点评

地理学习必须注重学生亲身体验,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重视对地理问题的研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的课程理念。在本教学设计中,教师把一些自然环境中的现象转变为课堂上的模拟实验,以探究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自己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此外,还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九、大气受热过程

(一)教学设想

大气受热过程学习内容多与学生身边生活有关,学生比较容易理解。高中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日常教学中如果注意使用探究方法,将有助于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在用双语学习地理时,不仅能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更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专业术语,有助于深化学科课程的学习。结合教学内容和课标理念,本节课主要采用“双语”进行探究式学习。

根据学生实际英语水平,本课的“双语教学”仍以母语为主,适当渗透英语。教师事先设计好一系列综合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并充分利用课本内容,启发引导学生在动手动脑和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中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内容。

教学中的具体做法:①用英、汉语共同板书,包括书本中的大小标题、关键词及专业术语。②重点、难点知识用汉语来分析、讲解,通俗易懂,非难点的专业性不强的知识用英语讲,如课堂组织用语、导言、结束语以及学生熟悉的内容。③课堂上鼓励学生用英语提问,教师或其他同学用英语回答。

(二)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2.教学内容的取舍与整合

根据课标要求,参考人教版、中图版等教材,对所用的湘教版的内容进行了部分调整与取舍。将“大气受热过程”内容调整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大气受热过程”的铺垫知识——大气的垂直分层;

第二部分:“大气受热过程”的主干知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

第三部分:“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和下垫面因素

3.重点分析

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内容包括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作用,因辐射波长不同而有选择性。而反射作用对辐射波长没有选择性。通过这三种作用,太阳辐射被削弱的主要是红外线、紫外线以及可见光(蓝、紫色光),而可见光的绝大部分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

②大气的保温作用是另一个重点。关键是阐明地面辐射与大气辐射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强,可将地面辐射的绝大部分能量贮存于大气中;二是大气逆辐射又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

4.难点分析

学生对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三者之间的关系较难理解。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一部分能量被大气吸收、反射和散射,只有约一半左右的太阳辐射能量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向外释放出地面辐射。大气吸收了地面辐射的绝大部分,同时也向外释放大气辐射。大气辐射除极小部分射向宇宙空间,绝大部分又射向地面(大气逆辐射)。

(三)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探讨,达到以下目标。

(1)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的保温作用。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②通过读图、画图来分析掌握大气热力过程。

③熟悉有关地理术语的英语表达。

(3)学生参与过程与教学方法

①小组合作分析、归纳、绘制大气保温作用图。

②探究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的主要特征与人类的关系。

③探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散射作用。

④参与探讨其他问题,用英语提问和回答问题。

⑤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讨论相结合。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认识大气对整个地理环境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学生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环境观,培养学生探索大气环境的兴趣。

2.学生课前准备

查出并熟悉以下地理术语的英语单词:

对流层troposphere平流层stratosphere

太阳辐射solar radiation高层大气atmosphere on the senior level

大气辐射atmospheric radiation地面辐射radiation of the earth?s surface

吸收absorbability反射reverberation散射dispersion

3.教学思路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准备、教与学的探究、最后总结几个阶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学习,参与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注重引导和点拨。

4.教学过程(1课时)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新课引入语: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

Introduce the new lesson: Let?s see content that we will probe into today,including several following parts.

1.大气垂直分层。

Vertical delamination of atmosphere.

2.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Courses of the troposphere heating.

3.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The primary factors of affecting radiation of the earth?s surface.课前准备:查出并熟悉以下地理术语的英语单词:对流层troposphere平流层stratosphere 高层大气atmosphere on the senior level太阳辐射solar radiation反射reverberation散射dispersion大气辐射atmospheric radiation地面辐射radiation of the earth?s surface吸收absorbability

学生展示所查的英语单词。一、大气垂直分层提示语:让我们看“大气垂直分层”图,思考这些问题: Brief on the language: Let?s think about these questions when we look at the map of “vertical delamination of atmosphere”.

1.随高度的上升,对流层和平流层的气温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As the rise of the height, how does the temperature of troposphere and stratosphere flow change respectively?学生归纳出大气垂直分层各层主要特征和人类的主要关系:

1.对流层温度随高度的上升而降低。

The temperature of the troposphere is reduced by ascending of the height.

2.平流层温度随高度的上升而升高。

高中新课程地理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改)03_高中地理教学案例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tratosphere rises with ascending of the height.续上表教师引导学生活动一、大气垂直分层2.为什么说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Why do we say troposphere and human are in most close relations ?

3.为什么平流层适合飞机飞行?

Why is stratosphere suitable for the plane to fly?3.对流层是人类的家园。我们直接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一切天气现象均发生在此层。

The troposphere is the human home . We live directly in the bottom of the troposphere, and all weather phenomenon takes place on story here.

4.平流层大气运动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利于飞机飞行。

Stratospheric atmosphere sport as main fact, fine, is good to plane to fly with laminar flow sport.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提示语:请你们带着以下问题去探究,找出什么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absorbability)、反射(reverberation)和散射(dispersion)。

1. 对流层和平流层会吸收太阳辐射吗?

Does the troposphere and stratosphere absorb solar radiation?

2.夏天多云,白天气温不会太高,为什么?

It is cloudy in summer, and the temperature will not be too high in the daytime, why?

3.晴朗的天空为什么呈现蔚蓝色?

Why does the sunny sky look so blue ?学生归纳和总结得出表格。形式参与物质波长范围吸收反射散射三、大气的保温作用提供材料: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之间的关系问题(投影问题)。

全班两个人一小组,合作完成探究任务,归纳、绘制大气保温作用图。

续上表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四、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提示语:请你们来分析一下,这是为什么? Brief on the language: Please analyse, why is this?

1.夏天多云的白天和冬天少云的白天,哪个气温高?

In the summer cloudy daytime and winter partly cloudy daytime, which does temperature is higher?

2.夏天时为什么我们喜欢穿浅颜色的衣服?

Why do we like wearing the clothes of the light color in summer?学生得出结论:

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和下垫面因素。

Draw the conclusion: latitude and ground factors are main factors to influence the radiation of the earth?s surface.课堂小结: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多与我们身边生活有关,主要是围绕着“大气的受热过程”所展开,不知大家记住了哪些知识?

Brief summary: Contents of our class study relate to the life around us, mainly launched around “course of the atmosphere heating”, I wonder what knowledge you have mastered?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知识纲要:

一、大气的垂直分层

vertical delamination of atmosphere

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tropospherestratosphere Atmosphere on the senior level

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courses of the troposphere heating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The action of atmosphere can weaken the solar radiation.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Heat preservation action of atmosphere.

三、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the primary factors of affecting radiation of the earth?s surface

纬度因素、下垫面因素

latitude factor、 ground factor拓展研究:请同学们课后探究:我国不少地区的农民利用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种植农作物的原理是什么?

Expand and study: Ask the students to probe after class: In many parts of our country,peasants utilize plastics canopy (or glass greenhouse ). What is principle to plant crops?学生可根据书本所提供的材料和本节所讲内容进行探究分析。

反馈设计:

①想一想,为什么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差远不如月球表面大?

Think about: why is the difference in temperature on the earth?s surface not so big as that on the moon?s surface?

②请根据本课知识点,联想我们身边有哪些现象可解释?

Please according to the knowledge learned in this lesson, associating which phenomena around us can be explained?

教学设计后记:根据新课标的理念,现代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和提高,地理教育还应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加强与现实的联系。同时双语教学的提出与实施可有助于改变传统教育模式,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三水中学曾靓)

专家点评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英语已成为全球通用的语言之一。曾老师运用双语,并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既掌握了大气受热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又掌握了相关的英语词汇。曾老师的双语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双语地理思维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习俗,培养了学生的全球化意识。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双语教学在地理课堂中的可行性。

十、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一)教学内容

①地壳的物质组成。

②地壳的物质循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矿物与岩石的关系。

②了解三大类岩石的成因,相互转化及地壳物质循环过程。

③通过运用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及地壳物质循环图,提高学生图解分析能力。

④学会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简易识别方法并对常见岩石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常见矿物(如石英、方解石)的简易识别,了解矿物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②通过去野外收集各种不同的岩石,了解岩石的成因及类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比能力。

③通过绘制简单的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想象能力。 ④在介绍岩石的形成和转化时,联系人类对岩石的开发和利用状况。通过了解地壳的物质循环的漫长周期(有的要经过几亿年),从而知晓相对于人类历史来说岩石和矿产是不可再生的,所以人类要大力提倡保护和合理利用地下矿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激发学生探究关于地壳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②通过“岩石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的学习,培养学生关于物质是运动变化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③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精神。

④通过野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从热爱自然美,上升到探究科学的美。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①根据岩石的成因分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②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及地壳物质循环。

教学难点:

①岩石成因及其相互转化。

②地壳物质循环,包括“三大类岩石转化示意”图的理解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

①实物教学,如提供矿物、岩石标本等。

②多媒体教学法,演示三大类岩石的转化。

③自主学习法,如利用阅读材料“矿物的分类和常见的矿物”及“化石”知识进行教学内容补充。 ④分组开展课后实践活动。

(五)教学过程(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程序设计意图

[播放课件]关于地球的内部圈层,及对地壳的介绍。温故而知新。

[新课导入]地壳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众多要素的基本载体。那么地壳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这就是我们需要学习了解的内容。

[板书]1.地壳的物质组成

[教师讲解]地壳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而组成矿物的基本单元是化学元素。 [板书](1)矿物的概念

[教师讲解]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者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续上表

教学程序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同学们按照座位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放一套直观教具“常见矿物的标本”,让同学们观察这些常见的矿物,并利用颜色、硬度对矿物进行简易识别(参考《常见矿物的简易识别》)。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学生讨论]所有矿物是否都有用?如何看待“有用”?

[学生归纳]截至20世纪末,确认的天然矿物超过3000种,在现有科学技术水平下,“有用”矿物在自然界富集到有开采价值时,称为互生。目前,矿产约150种。

[学生讨论]矿物的存在形式及代表矿物?

[学生归纳]气态、液态、固态,如:

气态:天然气

液态:石油和天然汞

固态:绝大多数矿物的存在形式,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是石英(二氧化硅)

[学生自学]阅读《矿物的分类和常见的矿物》。

[教师讲解]地壳中的矿物很少单独存在,它们常常按照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岩石。岩石是岩石圈(地壳)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按照成因岩石可分成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板书](2)岩石的成因、常见岩石及特点

[学生归纳]类型成因常见岩石主要特征岩浆岩侵入岩地下冷凝花岗岩坚固、美观喷出岩喷出地表玄武岩有气孔沉积岩外力作用砾岩、页岩、石灰岩具有层次:化石变质岩变质作用大理岩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续上表

教学程序设计意图

[学生自学]阅读《化石》。[学生活动]归纳化学元素、矿物、矿产、岩石的关系。

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教师补充]

[课后作业]按照教师提供的活动内容(看附件),全班同学根据兴趣自由组合,(任选其一)完成实践活动,并写出实践报告(字数不限)。

(第二课时)

教学程序设计意图检查各小组实践活动的模型或实践报告。并针对活动情况作出评价。鼓励学生,提高活动兴趣。

[知识回顾]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几种常见的岩石及其特点。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根据三大类岩石的成因,思考绘出三大类岩石之间的内在联系。请1~2名同学到黑板上绘图,其他同学在座位上自己绘图。

[学生讨论]同学们绘出的三大类岩石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图是否合理?在转化过程中有哪些条件?续上表 教学程序设计意图

[放投影图或教师手绘]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学生归纳]A:岩石熔融成岩浆

B: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沉积岩

C: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变质成变质岩

D:岩浆进行侵入或喷出活动冷凝成岩浆岩[新课导入]

地壳物质的运动,构成了大大小小的物质循环过程,其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地质循环。

[板书]2.地壳的物质循环

[教师讲解]研究表明,从35亿~36亿年前原始地壳形成至今,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岁月中,地壳物质是不断转化的。

[板书](1)地质循环的概念

[教师讲解]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存在着大规模的物质循环,即地质循环。

[学生活动]归纳推动地质循环的能量

放射能 热能机械能

[教师讲解]在地质循环的过程中,在一些地方岩石圈不断地诞生,在另一些地方岩石圈则逐渐地消亡。与之相伴的则是大地的沧桑巨变以及地壳物质形态的持续转化。

[板书]

(2)岩石的转化

[播放课件]演示三大类岩石的转化。通过了解地壳的物质循环的漫长周期(有的要经过几亿年),从而知晓相对于人类历史来说岩石和矿产是不可再生的,所以人类要大力提倡保护和合理利用地下矿藏。续上表 教学程序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看“三类岩石转化示意图”,请1~2名同学分析三大类岩石的转化过程。

[学生讨论]

[学生归纳]

[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三大类岩石与岩浆的关系?

岩浆各类岩石新岩浆的产生

请同学们将“三类岩石转化示意”图转绘成简图。请1~2名同学到黑板上绘图,其他同学在座位上自己绘图。

同学们绘出的简图是否正确、完整?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运用知识的迁移能力。

[放投影图或教师手绘]

[活动练习]略。

检验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

过去,我一直害怕放手让学生活动,害怕纪律难以控制,害怕活动难以完成,害怕教学目标难以达到。但,这次课堂活动教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学生有无限的潜力,教师只要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善于挖掘学生的潜力,他们都能有无限的创造力。

(汕头市潮阳第一中学唐萌)

专家点评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观念中,绝大部分自然地理的知识都是教师在上课时通过“讲授”交给学生的。在本节教学中,唐老师则打破了向学生直接呈现知识的做法,而是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的知识,这一设计为我们展示了在自然环境这一模块教学时,可通过实验、制作观察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和亲历知识产生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收集、识别各种岩石的方法及绘制物质循环示意图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唐老师在本节教学中从“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4个活动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这些活动,为学生充分展现个性和特长提供了发展的平台,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任务驱动式学习在地理教学实践中的可行性、多样性、选择性。

附录

四个实践活动(供选择参考)。

实践活动一:让我们对岩石进行鉴别

活动目的:

通过观察,描述这些岩石,认识到外观相似的岩石可能有不同的特性,进而了解到如何依据岩石的特性对它们进行分类。

活动说明:

岩石的种类很多。当科学家找到一块岩石而无法确定它的种类时,他们通常对岩石进行各种测试以了解它的特性,进而对它进行分类辨别。在下面的活动中,你将在家或学校附近搜集不同类型的岩石样品,然后像科学家那样对这些岩石样品进行检测。如果你很难找到足够的岩石,可以利用水族箱中的鹅卵石、细砂、粗盐、大理石、碎片或者在破裂的混凝土中的小石子进行检测。在活动结束时,你将根据测试结果对一块“神秘”石进行鉴别。

活动用品:

7种不同类型的岩石样品末、胶带、护目镜、铁钉、小锤子、白纸、蛋架、硬币、放大镜、旧毛巾或抹布、抛光的瓷器片、白醋

活动过程:

①收集7种不同类型的岩石样品,将其中的6块岩石样品放在装鸡蛋用的纸箱中的一条边上,剩下的一块样品留待稍后使用。分别将一小块胶带贴在每个样品附近,并在胶带上标上“1”、“2”、?、“6”(现在你将要对岩石样品进行测试,从而将它们分类)。

②将下面的表格画在一张纸上,尽量将表格画得大些,以记录测试结果。123456破碎程度测试外观测试条痕测试坚硬度测试酸度测试注意:在敲击石头的时候,一定要戴上护目镜。破碎程度测试——用一条毛巾或抹布将其中一块岩石样品包裹严实,用小锤子敲击石块,直到它被劈开。将样品外的毛巾打开,观察它现在看起来怎么样?它的断裂面很光滑还是有棱角?将它劈开要很大力气吗?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其他岩石样品重复上面的步骤。注意:在敲击前一定要用毛巾将样品包裹严实。

外观测试——用放大镜对每块岩石进行仔细观察,尤其注意观察新的断裂面,它的表面是粗糙还是光滑?发亮还是发乌?它看起来是由一种材料组成的还是由一种以上材料组成的?它是什么颜色?它是结晶体吗?将你对每块岩石的观察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条痕测试——试着用每种岩石在一块抛光的瓷器片上面划一条线,哪种岩石可以划出一条痕迹?划出的痕迹深浅如何?

坚硬度测试——根据下面提供的硬度等级,判断每一种岩石样品的硬度,数字越大,表明硬度越强,将代

表每一种岩石的硬度的数字记录在表格中。科学家通常用类似的办法测试岩石的硬度。硬度等级用指甲可以划出痕迹1点用硬币可以划出痕迹2点可以用它在硬币上划出痕迹3点可以用它在玻璃桌子上划出痕迹4点用铁钉可以划出痕迹5点可以在铁钉上划出痕迹6点

酸性测试——将一两块每种岩石样品放入到相应样品的空格内,在每种岩石上面浇上一些弱酸——醋。仔细观察岩石,如果你看到有气泡产生,岩石中就可能会有方解石这种物质。方解石与酸发生化学反应,就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③将表格填充完整以后,比较一下不同岩石的相关信息,有些岩石是否相似?它们的相似之处在哪里?你认为它们是同一种岩石吗?

④用第七块岩石重复上面的步骤。这块新岩石更像上面已测试过的6种岩石的哪一种?解释一下它们的相似之处。

⑥ 写出你的收获。

实践活动二:关于岩石的故事

活动目的:

阅读《关于岩石的故事》,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故事》中提到的岩石、矿物、金属的图片及相关资料、开阔视野。

活动内容:

从古时候起,人们已经利用岩石和取自岩石的材料制作工具、武器、用具、饰品以及其他重要的物品。人类不但将花岗岩等岩石制成粗糙的锤子,用黑曜岩剥成锋利的刀刃,而且他们还会利用色燧石取火。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一直用黏土制成陶器、石罐以及其他容器。现在,人们利用砂岩、花岗岩、大理岩等修建银行、博物馆、邮局以及高耸的写字楼。石灰石被压碎后可以制成水泥以修建公路、堤坝、人行道、游泳池和桥梁。人们从砂岩中提取硅,并用它制成无论是卫星还是电子游戏机都需要的芯片。 岩石可真是多种多样。岩石可制成或硬或软、或亮或乌,或粗糙或光滑的各种物品。铁、铝、金、铜、铅等金属来自于被称为矿石的岩石。钻石、绿宝石、蓝宝石以及紫宝石等宝石也来自于岩石。

事实上,整个地壳也是由岩石组成的。在很多地方,地壳被土壤覆盖,但是土壤实际上也是由岩石微粒以及腐殖质即由腐朽的动植物所形成的物质组成的。

一些科学家倾尽毕生的精力对岩石进行研究以了解整个地球变迁的历史,他们通过考察在岩石中发现的动植物化石,可以推断出在上亿年以前地球上都有哪些生物。

用心观察你周围的岩石吧,它们可是非常有用的呀!

写出你的收获。

实践活动三:淘金

活动目的:

在“淘金”活动中,将了解如何利用密度原理将“金子”从沙子和水中分离出来。“淘金法”可以将金子分离出来,是因为“金子”要比同样体积的其他物质重得多,也就是说金子的比重很大。

活动说明:

在19世纪中期的美国,沿着河流随处可见矿工在淘金。金子从哪里来呢?金和其他金属存在于岩石中。人们通常挖掘矿井,并从地壳中开采出这些矿石,然后再将金属从矿石中分离出来。但是有时候,溪流中的水冲刷地球表面的矿石,从而使河床中遗留下少量的金属微粒。用淘盆淘金是从河床下获取这些金属微粒的最简单的办法之一。这种办法很有效,因为金属的比重要比水、沙子、灰尘以及河流中的其他物质的比重大得多。

在下面的活动中,你可以试试淘金。由于是贵重物品,因此你可以用其他小金属物品代替“金子”。为了使这一活动取得很好的效果,代替金子的小金属物的密度也要大一些。我们建议使用铁屑。这些物品中含有铁,而且铁的密度只比金子的密度小一点。

活动用品:

大的长方形塑料容器(水族箱或储备箱)、沙子(4?55升)、小金属铁屑、铝箔盘、砖或木块、水。 活动过程:

①将沙子倒入到一个大容器中。将15~20块“金子”铁屑混入到沙子中,在容器中加入水,使容器中有2/3的水。

②将一块砖头或一些旧书垫到容器的一端的下面以使容器倾斜,这样沙子就会堆积到容器中的另一端的底部。

③准备一个铝箔盘,用铝箔盘从容器底部舀一些沙子,使盘子一直位于水下,将盘子抬起一点儿并使它在水中转圈。当你旋转盘子的时候,慢慢倾斜盘子,不要着急,慢慢来。

④盘子中的沙子这时应该在水中旋转,并从倾斜的盘子的较低处涌出去。“金”粒会留在盘子中,因为它们比沙子比重大。

⑤在几乎所有的沙子涌出来以后,将盘子从水中提出来。你能看到留在盘子底部的“金子”吗?如果没有成功,你还要舀更多的沙子并重新开始淘金。

⑥多多练习,你的淘金技术会越来越高。在操作中看看使盘子旋转得快一些或慢一些会对淘金效果有何影

高中新课程地理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改)03_高中地理教学案例

响?盘子的倾斜角度变大或变小,会有怎样的情形发生?你是否能成为一个淘金高手呢?

⑦ 写出你的收获。

实践活动四:制作化石

活动目的:

在“制作化石”活动中,学生们将了解到两种不同类型的化石:浇铸化石和印模化石。

活动说明:

化石是好多年以前动物或植物的残留物或印迹。在岩层里发现的化石使科学家可以了解上百万年以前动、植物的状况。化石可能是一个足印、一片树叶、一颗牙齿。这类化石被称为印模化石。印模化石是一块中空的岩石,从形状上看就像某种有机体曾经陷进去过一样。有时候流水可能会冲刷印模化石,从而使矿物质沉淀在岩石中空处,这就形成了另一种化石:浇铸化石。科学家通过了解化石的岩层的“年龄”,可以推断出某些动植物所存活的年代。

活动用品:

小树枝、蛋壳或鸡骨头、小塑料盒/碗、橡皮泥、植物油、熟石膏、量杯、搅拌碗。

活动过程:

①用双手揉橡皮泥,直到它已经变软,很容易塑形。将橡皮泥放到小塑料盆中,并用手将橡皮泥表面压平,使橡皮泥占整个小盆容积的1/2。

②在小树枝上,蛋壳上或鸡骨头上抹上薄薄一层蔬菜油,仔细地将它放入橡皮泥中并向下压以形成清晰的深深的印迹。将物品从橡皮泥中取出来并将它丢弃。

③让橡皮泥变干、变硬一两天的时间。你现在已经做成了一块化石!这种化石就是印模化石。

④将你制作的印模化石放在盆里,然后将油涂抹在化石上。用量杯量出1杯(250mL)熟石膏和1/2杯(125mL)的水,将它们放在搅拌碗中进行搅拌。

将混合物放在印模化石上面并让它变干。(在使用熟石膏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包装上的说明进行操作) ⑤当熟石膏已经变干后,小心地将它与印模化石分离。现在你已经制作完成了一块浇铸化石。

在博物馆工作的科学家们有时候将熟石膏倒入一个印模化石中以制作一个人工浇铸化石(正如你刚才所做的那样)。有机会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时,别忘了寻找一下印模化石和浇铸化石。

十一、校园中的地理知识

(一)教学设计的背景

我们的学校就坐落在素有“珠江门户”之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最高峰——黄杨山的东南坡下,可谓山清水秀。

黄杨山独特的地质(花岗岩山体)、地貌(山地)、植被(亚热带植被)等自然地理条件是一本活生生的地理教科书。挖掘和整合其中的地理教育教学资源服务于教学,特别是对高中地理《陆地环境》中有关知识的教学来说,既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有很高的探索价值。

(二)教学设计的理念

①开展校本教研、渗透乡土教育是落实新课标精神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②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新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最基本的课程理念,这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它既要求我们广大地理教师要对传统地理教学方式进行反思,形成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同时也要求我们的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并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终身学习能力。

③新课标强调协作式学习,在学习过程要充分地沟通,密切地协作和相互地支持,注重培养团队精神。 ④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个开放性的学习过程,与传统学习的不同之处在于自主学习的场所和时间不再是固定的。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搭建一个有助于学生获得发展机会和展示自我的舞台。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观察和思考流水的外力作用过程及其结果。

②观察土壤剖面图,了解土壤的形成和结构。

③观察花岗岩的矿物组成,并分析其成因。

④观察岩石的风化现象,如球状风化和生物风化等,思考风化作用的原因及其结果。

⑤了解校园内主要的植物群落,如有气根的榕树、酸性红土壤的指示性植物铁芒萁、喜光性植物马尾松等;观察植物的分层现象和“风旗效应”,并思考其原因。

⑥观察地表水和地下水间的补给关系;并思考其原因。

⑦观察山地的地形要素(山谷、山脊、鞍部和陡崖),并思考其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等高线法)。 ⑧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以校园周边的地理现象和事物作为教学的载体,设置教学知识内容,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②以校园的地理事物设置问题,结合学生所学的地理知识,同时联系相关知识加以解决,目的是培养和提

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野外考察和观测等地理学习手段来落实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野外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培养和提高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培养和提高学生相互关爱和协作的人文精神。

③培养和增强学生了解校园和爱护校园的乡土情感。

(四)教学准备

在校园内选好教学线路和教学点,并结合课本教材内容和实际情况确定好各教学点中要具体解决的问题和可以迁移拓展到的问题。

(五)教学方法的选择

实地观察法、对比分析法、问题探究法和集体讨论法。(六)教学过程(按照下表中的顺序进行,1课时)各教学点探讨的知识和问题教学点探究的问题

★1观察和分析流水的外力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过程及其影响

★2花岗岩的矿物构成

★3土壤剖面观察分析

★4典型植被观察分析

★5球状风化现象

★6生物风化和风化壳

★7溪流的补给

★8地形要素观察分析

★9观察地理园中的各种地理“标本”教学过程按照上表中的顺序进行。

(七)教学过程总结

利用下一节课的课前几分钟,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简要的总结,一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和纪律情况,二是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教师的反思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探究学习,特别对开发建设校本课程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已经不能只是单纯地照本宣科、唱独角戏、机械地照搬教材内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对我们老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节课我以我校校园作为教学的大课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路线、设计教学问题,活动内容,收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只是单纯地学习课本知识,而且达到了知识的运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这节课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学到了更多东西,老师也学到了很多。

(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袁廉兴)

专家点评

校本教研渗透乡土教育,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本文从本校实际出发,以校园资源作为地理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建设,充分体现了作者具有“大课程观”的理念,丰富了地理教学内容。用课堂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最贴近身边的地理现象和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宽了地理教学的思路;通过野外观测既培养了学生协作学习、相互沟通等技能,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这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教育的理念。

本实验课含有地形、流水地貌、地质(土壤、矿物)、植物等四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内容太多,只能作为校园实习点的总体介绍。具体还应分解到其他各节课,分门别类地仔细观察,并写出实习报告,才有更加切实的印象和收获。

Ⅳ.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二是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三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三)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是把教材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放在其前面学习的。自然地理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高中阶段自然地理部分学习的总结和提高,同时为认识人类活动的合理性以及正确理解人地关系打下基础。所以这节课既是一节新课又是一节复习课。关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我们设计了楼兰古国的案例,通过生动形象的分析,使同学们明白,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统一的整体,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至

整体环境状态的变化。关于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教材是通过分析土壤的形成,来说明自然地理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自然综合体,我们觉得这部分设计概念多,教学难度大,与最后内容联系不紧密,所以摈弃了这部分内容。采用气候作用为中心要素,既复习了前面的知识,又与楼兰古国的案例紧密结合,也能达到让学生形成整体性观念的目的。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

②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

③利用整体性特征指导人们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楼兰古国的案例分析,使学生认识自然资源利用与环境变化的辩证关系,注重学生对过程性分析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②通过剖析气候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会从整体的角度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的环境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激发学生探究自然地理环境及组成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科学命题的兴趣,通过教与学,把握地理学的综合性特征,形成学生正确的自然观与环境观。

②建立客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有机的、有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

③激发学生举一反三分析地理问题的学习兴趣,知道从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角度,认识区域自然环境的特征,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探索精神。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法、合作式学习。

(七)教学过程(1课时)

1.回忆联想、创设情境[投影] 世界气候类型图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世界的气候类型,思考中国各地分别以哪几种气候类型为主?

[学生回答] (要点)①秦岭—淮河以南(南方地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北方地区——温带季风气候。

③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④青藏地区——高山、高原气候。

[教师提问]上次课我们已知道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会形成不同的自然带,那么我国自然带分布情况与规律如何?

[投影]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教师指图,学生回答]我国从南往北:

①海南岛——热带季风雨林带。

②南方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③北方地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教师提问]这体现了自然带的什么规律?

[学生回答]纬度地带性。

[教师指图,提问]我国中纬度地区从东向西,自然带变化规律又是如何呢?

[学生回答]由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变为温带草原带,再变为温带荒漠带——体现了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2.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在同学们的印象中,温带荒漠带是什么样的景观?

[学生回答]沙漠,戈壁广布??

[教师提问]在这个自然带中,有人类长期居住,从事生产活动吗?

[学生回答]没有。

[教师反问]难道我国的新疆、甘肃、宁夏等地都是茫茫沙漠,渺无人烟?

[学生笑,改口]荒漠地带也有人类活动。

[教师引导]那么在荒漠带中有水就能生长植物,就有人类活动的地方,我们就把它称为什么? [学生回答]绿洲。

[教师引入]我们今天来了解一块神秘的绿洲,它是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都非常向往的地方——楼兰古国。

3.讲授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读图]我们首先来了解楼兰古国的地理位置。

[投影]西北地区图

[学生读自己地图册的序图]中国地形图

[教师引导]我们找到两条经纬线就准确定位:40°N和90°E的交界点,楼兰古国就在此地附近(89°

55′E,40°30′N),同学们用一个点在自己的地图册上把楼兰古国的大致位置标出来。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楼兰古国位于现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南部,它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罗布泊西岸,这里有一条孔雀河从天山流下来注入罗布泊。

[教师提问]同学们平时了解到的楼兰古国情况怎样?有没有同学愿意给大家介绍?

[学生介绍](略)

[教师总结,展示材料]楼兰简介

楼兰古国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罗布泊西岸。它位于东经89°55′22″,北纬40°29′55″,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了人类活动和农业灌溉。到了汉朝时,罗布泊一带成为新疆发达的农业地区。当时的罗布泊水量丰富,碧波万顷,湖面上水鸟成群,到处是渔歌帆影。它西岸的楼兰王国,就占有这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西部干旱地区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儿河渠纵横,草木茂盛,农牧业发达。因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处在东西文化、经济交汇的“丝绸之路”最便捷的通道上,作为当时西域政治、经济、交通的枢纽,这里各国使臣、商贾、游客络绎不绝,楼兰曾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但东汉以后即隐没于史籍记载。

[承转]现在楼兰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老师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展示图片,教师讲解]

图片1:茫茫沙漠中的风蚀城堡——魔鬼城。

图片2:风沙中残留的民居用胡杨木与芨芨草搭建而成。

图片3:楼兰典型建筑物——三间房,断垣残壁。

图片4:伫立在楼兰遗址已3700多年的胡杨木——生长在干旱地区,可以生长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下一千年不朽。

图片5:太阳墓藏——圆木呈放射状排列在每个墓的上方,据考证,现发现的7个墓藏中共挖掘出圆木一万多根。

图片6:楼兰文物的展示。

[教师提问]大家在观看了以上资料并听老师的介绍以后,好好想一想:楼兰以前和现在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你们开展小组讨论后,派代表说出你们小组的看法。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举手回答](略)

[教师归纳]据科学家考证:到了3世纪后,由于流入罗布泊的孔雀河下游水量减少,被泥沙淤塞,自然环境急剧恶化,严重干旱,草木枯死,人口外迁,国都变成了废墟,国土变成了荒漠,罗布泊成了生命的禁区。

[过渡]从楼兰文明消亡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个要素发生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至整体环境状态的变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多媒体板书]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

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岩石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

[教师讲述]自然地理环境组成的要素有:气候、地形、生物(植被,动物)、土壤、水文等。

[提问]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以西北内陆地区为例,分析它的位置、气候特征与地貌、河流、植被之间的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并记录,教师巡视]

[学生把自己的观点与全班同学交流]

[教师归纳,展示]

[教师提问]从以上具体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的,我们把它们从具体的例子中抽象出来,以气候为中心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是什么?气候又能影响到其他哪些要素?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板书]

[承转]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这就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多媒体板书]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为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至整体环境的变化。

[教师讲述]我们了解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对于人类利用自然资源有什么指导意义呢?上节课我们了解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后,大家明白了“因地制宜”的重要意义,今天通过楼兰古国案例的分析,我们知道,人类如果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发,就会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

[多媒体板书]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差异性——因地制宜

整体性——综合利用

[学生阅读]课本资料:“长江三峡工程的综合决策”。

[教师总结]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用整体性的观点,认识自然资源利用与环境变化的辩证关系,理解并学会评价自然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否则,楼兰王国已消失了,其他的文明、其他的自然美景会不会相继消失呢?

[师生沉默]

[展示照片] ①网上下载的“黄果树瀑布”的照片。②教师本人于2003年4月在“黄果树瀑布”的留影。 [讲述]在我们的印象中“黄果树瀑布”气势磅礴,水量巨大,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瀑布”之一。而我在2003年4月去贵州看到的黄果树瀑布只有一条水线。据管理人员介绍,由于河流的上游大量的工农业用水,加上我们去的当时正处枯水期,水量很小。现在一年中大多数时间看到的都叫“人工瀑布”:瀑布上方修建一个水坝,晚上蓄水,白天游人进公园后开始放水。“黄果树瀑布”最终会消失吗???

在师生的思考中结束新课。

(八)教学反思

通过设计了楼兰古国的案例,精心设计情境,生动形象的分析,采用“牵引”式不断引导学生思考,使同学们明白,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统一整体,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至整体环境状态的变化,较好地完成了课标的要求。关于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教材是通过分析土壤的形成,来说明自然地理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自然综合体,我们觉得这部分设计概念多,教学难度大,与最后内容联系不紧密,所以摈弃了这部分内容。采用气候作用为中心要素,既复习了前面的知识,又与楼兰古国的案例紧密结合,也能达到让学生形成整体性观念的目的。

(韶关市田家炳中学左亚平)

专家点评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根据本校实际,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本文并没有拘泥于教材的内容顺序安排,先讲整体性后讲差异性,而是反而为之,在学了差异性后通过楼兰古国的案例,精心设计情境,生动形象的分析,引导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目标。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一)本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和特色

①充分运用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层层深入,从而使学生领悟并深刻理解地理课程中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内涵。

②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由引导学习兴趣开始,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引导学生自行建构知识体系。

③对教材进行重组,使之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和领悟。

④学习过程充满趣味性和实用性,真正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二)课程标准

①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②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③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三)教学安排

通过案例“生物圈2号的终结”分析,学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内涵。包括下列标题: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即,整体>部分之和)。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是地理环境形成整体的基础或前提)。

(四)教学设计及过程

教材为高中地理新课程人教版(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

环节一:一起玩“头脑风暴”游戏(共8分钟)

教师(引入):通过本学期我们学习的地理必修一,讲述的是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首先要学习自然地理环境呢?

学生(回答):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教师:我们知道随着地球上人口数量的日益增加,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仅仅能够在地球表面生活了,这时一个著名的实验开始了,你们知道是什么实验吗?

学生:生物圈2号实验。

教师:对。这是一次由拥有最先进的生产力的国家——美国主持,有世界上众多科学家参与,周密计划、细致安排,用了近十年时间准备、耗资巨大的实验,试验人类离开地球能否生存,能否在地外空间建立一个可供人类休养生息的“第二地球”。

这个被称为“生物圈2号”的工程是怎样设计的?我们大家一块来想一想。

下面,我们用5分钟时间玩一个“头脑风暴”游戏,我们一起来设计一下,这个被称为“生物圈2号”的可以供8位科学家在里面生活2年的全封闭的金属结构里面该拥有一些什么???(开始游戏) 说明1:

这时,出示生物圈2号的外观图如:

说明2:

头脑风暴的游戏规则:尽可能的发散思维,想到什么都可以,什么答案都是对的,从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然后可以自由走上讲坛,在黑板上书写出他们能够想到的“生物圈2号”里面应该有的一切事物的“关键词”。他们可能写到的关键词有:阳光、淡水、植物、动物、家具、劳动工具、泥土、岩石、沙子、海水、发电设备、净水设备、种子、科学仪器、人工降雨机、风机、垃圾等废物处理设备等。

说明3:

高中新课程地理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改)03_高中地理教学案例

老师一定要把握好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让学生写得尽可能多。然后老师要做一个重要的工作:将学生写的关键词进行分类——分成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自然地理环境的几个部分和人工产品部分。 (这一过程是老师向学生演示对各种事物如何进行归纳的方法,也是显示老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定要做得好。)

环节二:分发案例“生物圈2号的终结”给学生阅读并引导学生分析(15分钟)

①科学家们模拟的“微缩地球”由哪些要素构成?

②各要素之间会产生哪些联系?

③为什么实验会失败?是什么关键问题导致的?

环节三:教师小结和讲解(15分钟)

①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包括:生物、土壤、大气、水等。

②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有:生物循环、水循环、大气循环、地质循环等。

(要利用示意图进行讲解,生物循环为讲解的重点,并举出一些例子,特别是案例中的有关内容一定要充分利用。)

③失败的原因和关键是: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并非简单的堆砌,而是组成一个全新的整体,整体间形成并产生新的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

(可以再举一些简单的例子说明:如人类已经可以作出人的基因图谱,但却不能够用它来复制人等,有关“平衡功能”的解释要尽量用好书本中有关“藏羚羊数量基本恒定”的原因解释这一问题。)

环节四:本课总结及建议学生开展的课外探究题(2分钟)

本课我们通过分析和归纳知道了自然地理环境是由众多的要素组成的,如大气、水、生物、土壤、地貌等,它们通过各种循环过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使各部分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形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拥有各组成部分所没有的功能,如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所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点对人类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认识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也就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下节课我们需要研究的是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是怎样发展变化的,所以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可以对这个问题展开一些讨论和查阅一些资料:

建议阅读《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3?10)的两篇文章:

①《青藏高原科考50年》

②《水坝惹是非》

(五)结束后的思考

①学生对“生物圈2号”听说过但大多不知是怎么回事,通过本课的学习,既在这一案例的分析活动中清楚地了解了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同时又分析了要素间的联系,透彻地理解了地理环境是一个具有新功能的整体。在整体内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地球能够有能力养育着万物,为人类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生存空间。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思路是非常清晰的。

②“头脑风暴”活动完美地将理性思维活动寓于游戏之中,深受学生的喜爱,学习的兴致高昂。

③本课选用的案例是实实在在的,而非虚构的。其最大的好处是让学生切实了解地理的原理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学习这些知识是对生产和生活非常有用的。这种由知识的实用性所引起的学习兴致持续的时间长。

附录

参考材料一(此材料印发给学生每人一份)“生物圈2号”的终结

提起美国的亚利桑那州,人们首先会想到瑰丽、神秘、充满魔幻色彩的大沙漠。但今天我们要说的不是沙漠风光,而是人类科学史上一段悲壮的探索历程和它带给人类的启迪。

20世纪80年代末,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中出现了一座奇特的建筑,这是一座占地13万平方米的钢架结构的玻璃建筑,远远望上去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温室。它所有的窗户都是完全密闭的,透过玻璃往里看去,温室内有碧绿的麦田、如荫的草地、碧波荡漾的鱼塘,微型“海洋”不时卷起阵阵细浪,室内还放养着猪、牛、羊和其他家禽,里面居然还有几排房子。这个奇怪的建筑物是干什么用的呢?原来,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生物圈2号”工程。科学家们将人类休养生息的地球称为“生物圈1号”,为了试验人类离开地球能否生存,美国从1984年起花费了近2亿美元,在亚利桑那州建造了这个几乎完全密封的“生物圈2号”实验基地。 1993年1月,8名科学家和家人依依惜别,进入“生物圈2号”。按照预定的计划他们将在里面呆上两年,除非身体发生严重意外,否则,实验结束前是不能出来的。

8名科学家将在里面一边从事科学研究,一边养鸡养鸭,耕种收获,过着完全自给自足的生活。两年中外界除了向他们提供一些包括种子在内的物品外,其余的一切都需要他们自己解决。能源,取自太阳能;氧气,由他们种植的植物制造;粮食,靠他们自己在里面种地获得;肉类和蛋白质,取自他们养的鸡、鸭、猪、羊。甚至包括里面的气温和气候,也是由他们来设法控制,并尽可能模拟地球气候。

总之,他们必须设法保证这个小小的生态系统的平衡。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简单。比如绿色植物过多,没有充足的肥料和二氧化碳供他们呼吸,植物会死亡;假如他们想多吃点肉,必须多养动物,而动物过多,粮食和饲料会紧张,氧气的消耗会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会升高,从而影响他们自身的生存。这一切都需要科学家们做周密的计划和细致的安排。任何一方面出现偏差,都会使整个计划前功尽弃。 从科学家们进驻的那一天起,全世界都在密切关注着这个实验的结果。但实验的结果却并不令人乐观。

一年多后,土壤中的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部分二氧化碳与建筑“生物圈2号”所用混凝土中的钙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导致“生物圈2号”的氧气含量从21%下降到14%。加之由于没有调节好内部气候,致使粮食歉收,科学家们不得不靠吃种子勉强度日,结果是,提前撤出实验室。更令人意外的是,“生物圈2号”运行3年后,其中的一氧化碳含量猛增到79%,足以使人体合成维生素B12的能力减弱,从而危害大脑健康。

1996年1月1日,哥伦比亚大学接管了“生物圈2号”。9月,由数名科学家组成的委员会对实验进行了总结,他们认为,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人类还无法模拟出一个类似地球的、可供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 实验向世人昭示了,迄今为止,地球仍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人类应当努力保护它,而不是破坏它。参考材料二(材料二与材料一可任选一份印发给学生)一败涂地的“生物圈2号”实验

1991年,美国科学家进行了一个耗资巨大规模空前的“生物圈2号”实验。“生物圈2号”是一个巨大的封闭的生态系统,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大约有两个足球场大小。从外观看,它很像科幻片里建在月球上的空间站。依照设计,这个封闭生态系统尽可能模拟自然的生态体系,有土壤、水、空气与动植物,甚至还有森林、湖泊、河流和海洋。1991年,8个人被送进“生物圈2号”,本来预期他们与世隔绝两年,可以靠吃自己生产的粮食,呼吸植物释放的氧气,饮用生态系统自然净化的水生存。但18个月之后,“生物圈2号”系统严重失去平衡:氧气浓度从21%降至14%,不足以维持研究者的生命,输入氧气加以补救也无济于事;原有的25种小动物,19种灭绝;为植物传播花粉的昆虫全部死亡,植物也无法繁殖。事后的研究发现:细菌在分解土壤中大量有机质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氧气;而细菌所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经过化学作用,被“生物圈2号”的混凝土墙所吸收,又打破了循环。一败涂地的“生物圈2号”计划证明:天亦有道,面对大自然,才疏学浅的人类往往自作聪明。

(来源:人民日报)

(执信中学梁爱军)

专家点评

以“头脑风暴”活动作为探究学习的引入是本教学设计的亮点之一,学习材料的详细是本节教学设计的亮点之二。在该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各自的作用在发生改变,老师提出科学问题,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猜想推断并收集证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最后小组讨论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老师从教授知识的角色转变为活动组织者的角色,学生从被动思考问题转变为大胆参与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把一些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三、能否用南极冰川解决沙特

阿拉伯的缺水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方案的提出和实施,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入,现行人教版地理课本的内容安排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动,由原来的注重地理知识传授转向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培养学生搜集、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地理再学习的能力。在内容安排上穿插了许多案例、活动和阅读的内容,并在每一章的后面都有一个问题研究,让学生有更多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尤其是每章后面的问题研究,紧密配合各章内容,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研究性学习。而问题研究的侧重点在于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研究结果具有很大的开放性,这就要求老师们积极地进行地理教学改革,本着“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宗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现行教材由于是新出的,对于每章后面的问题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处理目前尚存在较大的疑问,本人对每章后面的问题研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下是其中的一个案例。

(一)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及学法指导

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重难点是如何让学生充分利用学过的洋流知识设计一条运输线路运送南极的冰山,并解决运输冰山的动力问题和防止冰山消融的问题。而对于高一学生来说,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更不知道学习洋流的知识到底对实际生活有什么作用,所以要求他们记住并熟练运用洋流的知识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单纯让学生就课本的内容进行分析,势必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此,本人对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精心设计,将本班学生分成四大组,并分别赋予他们一定的角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课前让每一组有条件的学生就本小组负责的具体内容进行网上资料查询。

(二)教材分析和处理

教材为新课标地理1(人教版)。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

①知识要求:让学生充分利用学过的洋流知识设计一条运输线路运送南极的冰山,并解决运输冰山的动力问题和防止冰山消融的问题。

②技能要求:掌握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

③德育要求:通过用南极冰川解决沙特阿拉伯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设想,体会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伟大奉献,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

(三)教法与学法

1.教法

采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图文并茂的动态信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地给学生动脑、动口的机会,启发其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能力,形成具有开放性的创新教学模式。

2.学法指导

①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其读图分析的能力。②培养学生依据地图来掌握知识的能力。③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知识内在规律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及依据导入新课

展示目标

阅读课文

材料回答

承接过渡多媒体放映“南极冰山丰富的水资源”、“沙特阿拉伯沙漠景观”及“沙特阿拉伯城市吉达工农业发展和人们生活情况”画面并附相关文字材料,问:“同学们,沙特阿拉伯严重缺水,而南极冰山却蕴藏着丰富的淡水资源,可以用南极冰川解决沙特阿拉伯的水危机吗?”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兴趣。展示“教学目标”,教师作说明。使学生认定目标,把握方向。①南极地区为什么储藏着如此丰富的淡水资源?

②沙特阿拉伯缺水的原因有哪些?

③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沙特阿拉伯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这些措施有什么局限性?加强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为后面知识作铺垫。以上说明用南极冰川解决沙特阿拉伯淡水资源短缺的可能性。转入重点内容学习。续上表教学流程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及依据读图分析

学生讨论

老师归纳

得出结论

承接过渡

读图分析

归纳总结

承接过渡

情境假设

归纳总结

问题小结

课后作业多媒体展示“世界洋流分布图”。

问:①沙特阿拉伯的地理位置?面临哪个大洋?

②从南极到沙特阿拉伯走水路有多少种走法?加强直观教学,通过读图分析,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归纳能力。

学生讨论:从南极到沙特阿拉伯走水路有多少种走法?教师归纳。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其独立思考、创新发挥的能力。学生归纳:根据印度洋季风洋流分布特点,确定两条路线(冬季:西澳大利亚寒流冬季季风洋流;夏季:西澳大利亚寒流南赤道暖流夏季季风洋流)。培养学生由独立思考到归纳总结的能力。 沿着线路运送冰山需要解决哪些技术问题。内容承转。

多媒体展示:“世界最大港口鹿特丹”(附表格:世界轮船吨位)及“冰块在高温条件下的融化图”。

问:沿着所设计的线路运送冰山需要解决哪些技术问题?运用图像,加强直观教学使学生从图上了解运送冰山要解决的问题。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假如我们大量地将南极的冰川运往热带地区以解决那里的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将会对全球的环境产生哪些影响?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多媒体展示:模拟冰川大量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城市。分析目前科技水平下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可行性和局限性。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多媒体展示练习题,让学生以小论文的形式总结本问题研究。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再结合运输线路的设计创设教学情境,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分别赋予学生一定的角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通过资料搜集拓展知识空间。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容量增大,学生们都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课后小论文的完成情况较好。

(罗定中学梁志妹陈灿森)

专家点评

本设计利用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开放式教学和延伸性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让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使学生开阔眼界。通过课后小论文的写作,培养了同学们的综合素质。

四、认识自然灾害,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以台风灾害为例

(一)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按照《地理必修·1》(中国地图出版社)的编排,是在第四章的第三节,前三章讲述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组成及其主要特征、地理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本章内容是在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有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之后,围绕人地关系以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为主线,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学生从学习高中地理开始,就接受人地关系的思想。而第三节正是从人地关系这一角度出发,简要介绍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材上的内容是“寒潮”。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必修一》的“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之三——“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基于新课程强调“教学内容要联系实际,要反映时代特征,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考虑到台风是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一种比较普遍的灾害性天气,且台风在深圳的影响更大,学生更熟悉,虽然相关内容课本上没有,但学生可以到报刊和互联网上去查找,符合新课程提倡探究式学习的理念,因此选择“台风”为本节主要学习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要求目标多元化和多层次化的理念和课程内容,为了更好地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节的目标为:

1.知识能力目标

①让学生了解台风的形成、危害及预防。②让学生认识台风与人类活动的关系。③学会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地图分析台风的形成、危害等,学会科学推理方法,培养分析判断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让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学会表达,培养与别人交流、交往合作的能力。②学会通过报刊和网络获取、整理、分析资料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精神,养成辩证地评价地理事物的思维习惯(通过的台风“功”和“过”的交流讨论),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台风的危害可加深学生对台风作为一种常发而又严重的灾害的理解,使学生更加关注台风,关注环境;而台风的预防是认识研究台风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所以确定本节的重点是:台风的危害与预防。

考虑到台风的形成比较复杂,内容较抽象,与前面所学知识气旋有联系,对学生的学习会造成一定的困难。所以确定本节的难点一是:台风的形成。而通过案例学会分析、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学会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所以确定“通过台风的学习,学会分析其他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并能够针对不同的灾害,提出适当的预防措施”定为难点二。

(四)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及教学用具1.基本理念借助报刊,尤其是网络等的丰富媒体资源,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体现新课程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理念。

2.教学方法

本课是一堂探究式学习课,旨在通过指导学生对台风这一自然灾害的探究,让学生品尝到动手动脑探究成功的喜悦。根本点是推动学习方式的改革,即由被动接受式向学生主动探究式学习转变。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和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知识面广,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的特点,本节采用的是案例教学法和问题解决教学法。这两种教学方法都十分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学法指导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并不是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什么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加以建构。因此,在学习方法上,主要是指导学生运用网络查找资料、分析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指导学生运用“头脑风暴”等研讨形式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4.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实现教学方式的有机组合,以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五)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提前公布相应的网站信息,如http://www?typhoon?gov?cn(中国台风网),http://www?tq121?com(问天网)或告诉学生在http://www?baidu?com、http://www?google?com 搜索引擎中的“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台风”或某一台风的名称等,查阅、选择与台风有关的资料。在准备过程中,学生可利用NetMeeting、ICQ或BBS发表个人见解与个人疑问,进行思想交流。

2.课堂学习过程(见教学过程流程图)

第一阶段:引入课题,激趣导学。

展示自然灾害的视频(龙卷风)、图片资料引入课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震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二阶段:出示问题情境,引导、组织学生思考、讨论。

问题1:什么是自然灾害?请列举你所知道的自然灾害。

问题2:深圳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是什么?在哪些季节影响包括深圳在内的我国哪些地区?

问题3:台风是怎样形成的?

问题4:台风会造成哪些危害(举例说明)?现在我们国家采取了哪些预防措施?对“减少台风造成的危害”你有哪些好的方法和设想?

问题5:影响本地的灾害还有哪些?采取了哪些防御措施,是否合理?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问题6:台风等自然灾害都是百害而无一利吗?

(第1个问题涉及自然灾害的一般性知识,这是铺垫。第2、3、4这三个问题涉及台风的形成、危害、预防等各个方面,后面两个问题是为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拓展而设计的。)

第三阶段: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归纳小结,并实现知识的迁移与拓展。

这是本课的中心环节,主要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讨—全班交流讨论—教师引导调控的方法组织教学,并针对上述问题采取不同的教学活动。

问题1:通过组图等材料,知道自然灾害的含义及其类型。

含义——由于自然界的原因使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遭受直接或间接损害的现象。类型:气象灾害:寒潮、台风、干旱、暴雨洪涝、龙卷风、干热风、龙卷风。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

问题2:学生可根据生活经历及初中的知识知道深圳最常见的灾害是台风及其出现的大致时间和影响范围,教师只需稍作补充即可。

台风。每年夏秋季节,我国沿海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海南、福建等省)。

问题3:这是本课的难点,突破这一难点的方法是:根据提前查找的资料,学生以6~8人为一小组开展学习,然后全班交流讨论,并引导学生通过前面学习的有关天气系统的知识进行思考,激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必要时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解释。

强调:①台风的数字特征——风力在12级或以上;②作为气旋的图形特征;③产生条件:A.副热带、热带海域的气旋,温度大于26℃;B.广阔洋面区域;C.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D.中心气压很低。

问题4:台风的危害及预防措施是本课的重点,但难度不大,可引导学生根据网上搜索的资料、以前的见闻分组讨论,然后形成书面材料并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对于减少台风危害的方法和设想,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畅谈设想,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台风危害:强风:损坏地面建筑和通信设施。

暴雨:淹没农田;毁坏水利工程等。

风暴潮:破坏海堤、淹没海岛、影响各种海上作业等。

防灾和减灾措施:利用卫星监测和雷达跟踪。

及时发布台风预报警报。

建立完善的防灾、减灾应急系统。

第四阶段:归纳小结。

简单归纳台风的知识结构,通过小结达到知识上的整体把握。

问题5:这是在“台风问题”解决的基础上提出的新问题,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学会观察,关心环境,学以致用。主要是引导学生联系“印度洋海啸”的相关报道,畅谈其他自然灾害的相关问题,实现对知识的迁移,并同时通过对常见自然灾害的了解,使学生真正学到一些对生活有用的知识。

问题6:凡是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该问题的设计在于通过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全面、辩证地看问题,形成正确的人地观、科学态度。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小结,补充阅读材料(见附二)。这也是本课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

第五阶段:反馈练习和作业布置。

本练习针对本节的重点和难点设置,且联系了实际。

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2003年9月4日,台风“杜鹃”横扫珠江三角洲,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据此完成1~2小题:

①上述四图中,能正确表示台风“杜鹃”形成的是()。

②下列有关气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旋中心气压较四周气压低B.气旋控制地区天气晴朗

C.气旋中心以下沉气流为主D.北半球气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高中新课程地理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改)03_高中地理教学案例

③根据表格自主完成:类型形成多发时节我国分布主要危害防御措施寒潮

第六阶段:评价。

学习评价:以发展性评价为主,注重学习的过程。采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办法。评价内容包括:使用网络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附一:教学过程流程图。

附二:

台风可以被开发成旅游景点:台风肆虐会导致房屋倒塌、良田被淹、大地一片狼藉。但就是这凶神恶煞的“坏家伙”,也有可能被开发成旅游景观。在昨天召开的首届长江三角洲科技论坛气象专题论坛上,相关气象专家提出了这一全新观点。在昨天的气象论坛上,来自苏浙沪三地的专家对长江三角洲的气候问题进行了探讨。有气象专家提出了台风景观的新理念,认为台风景观也能作为特色地域旅游项目。沿海地区受台风影响最大,其过程一般会持续2~3天,由于影响范围大,沿海数十上百公里都可感受到台风影响时的壮丽景观。不过台风景观论也遭到了不少专家的质疑。许多旅游专家认为观赏台风景观安全系数低,不切实际,更不宜提倡。

台风时段正是七八月海岛的旅游旺季,观赏台风可以与海岛旅游相结合。

台风阻止了美军对吕宋岛的进攻:1944年12月16日,美军由多艘航空母舰、8艘战列舰及数十艘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的第三舰队浩浩荡荡向吕宋岛前进。美军看着自己庞大的舰队,感到一定可以稳操胜券,整个舰群上气氛十分轻松。17日黎明,他们遇到了巨大海浪的袭击,18日,由于气象预报不准确,舰队误入了台风风暴之中,从上午11时到下午2时的这段时间内,台风风力达到了顶峰,战舰难以控制,只好听任怒涛把它们抛上浪尖又摔下波谷。暴雨、浪花以及被强风刮成小碎片的雨云,使能见度很差,几乎伸手不见五指。原本固定在甲板上的战斗机,突然绳索断开向前滑去。几名士兵想去加固飞机,刚走上甲板就像小纸片一样被风刮进海里。士兵们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飞机一架一架地“葬身”大海,直到下午2点半以后,风力才逐渐减弱。这场强风造成3艘驱逐舰沉没,近800名士兵死亡和失踪,146架战斗机被吹进大海,轻型航母损坏严重。因损失严重,该舰队中止了对吕宋岛的进攻,半途打道回府。

(深圳宝安高级中学陈远兰)

五、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协调、平衡构成一个整体,某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各要素之间的不协调或不平衡;使学生明确地理环境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不同地区分布着不同的自然带,使学生掌握自然带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等知识;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知识的生成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知识迁移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

通过深刻地认识全球地理环境总体特征,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使学生明确地理环境各要素应该协调发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保护全球环境,人人有责”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②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教学难点: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含义;②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③自然带的分布。

(三)教学过程

教材为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图版)。

[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探索”活动内容,请学生根据所学的气候、植被、水文、土壤、地貌等各要素知识,说明学校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边纠正边归纳。)

[过渡]刚才同学们所讨论的,就是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关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的知识。 [讲授新课]

[板书]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课件]播放“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各地理要素如何共同作用形成现在的地理环境综合体?

[课件]播放“撒哈拉沙漠地区的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撒哈拉沙漠”景观图。

[设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与撒哈拉沙漠地区的差异是什么?由于什么要素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这种自然环境的差异?(学生围绕“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展开自由讨论,让各小组代表发言,表达各自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然后教师进行归纳。)

[归纳]教师结合学生的理解情况,并充分利用当地的环境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以物质和能量交换为基础的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的,这些要素间的关系十分复杂。

[板书]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牵一发动全身”)

1.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活动]学生自学课本“阅读”栏“灌溉——水分变化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内容,使学生对地理环境整体性更加深刻理解。

[过渡]通过当地与撒哈拉沙漠地区的比较可以看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在不同地区其表现是有差异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却是绝对的。一方面,不可能找到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另一方面,再小的区域,其内部仍然存在着差异。由于各要素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它们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地理环境在地域分异上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3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①什么是地域分异规律?试用例子说明。(例如,从炎热的华南到温凉的北方,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从高山的山麓攀登到山顶,都可以观察到地理环境及其组成要素的显著差异。)

②由相同要素构成的整体其特点为什么不同?

③怎么样最直观地看出各地的差异?(观察植被状况,因为植被对地理环境有明显指示作用。) ④区域差异的分布特点是什么?(大致呈带状。)

⑤什么是“理想大陆”?(不考虑山地、高原等地形因素的大陆。)

⑥从“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看,全球自然带可以分为哪些类型?自然带是怎样命名的? [归纳]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归纳:

[说明]自然带因水热变化而有规律的变化,称为地带性变化规律。

[课件]播放图片“热带雨林”和“苔原”。

[设问]图中两个地区的景观差异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影响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析图,通过对陆地环境整体性的了解可知,两个地区的某个自然要素发生变化,整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就会有较大的差异。明确气候对植被的影响,两个地区植被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气候中的热量差异产生的。

[课件]播放“理想大陆气候模式图”与“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复习气候分布规律及影响气候分布的主导因素,通过知识的迁移,了解自然带纬度分布具有全球规律,说明不同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其中,在低纬度地区和高纬度地区尤为明显。通过读图验证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板书下图]

[设问]以亚欧大陆东海岸为例,指出从赤道向北极自然带的更替规律。(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

[课件]播放图片“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温带荒漠”。

[设问]图中两个地区的景观差异是什么?产生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让学生明确以水分为主导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在中纬度大陆由沿海到内陆最为显著。

[课件]播放“理想大陆气候模式图”,教师指导学生读图并说明为什么在中纬度大陆这种差异最为显著。 [课件]播放“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引导学生读图,观察我国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的变化规律,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经度地带性形成的原因。

[课件]播放“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通过读图验证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即经度地带性规律。

[板书下图]

[设问]以亚欧大陆的25°N~50°N地区为例,从东西两岸向内陆自然带的更替规律是什么?(温带森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课件]播放“珠穆朗玛峰地区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本中“案例研究”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垂直自然带开展探究学习,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垂直地带性规律,教师可以设计下列问题让学生结合图例观察示意图展开讨论,教师要适时引导调控,帮助学生正确分析规律成因,使学生对垂直地带性有更深刻而全面的理解。

①珠穆朗玛峰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有什么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呈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这种山地垂直带是随着海拔高度增加,水热状况而相应变化造成的。)

②珠穆朗玛峰自然带的这种变化与前面所提到的哪种地域分异规律的自然带变化相似?(从该地向高纬度地区纬度自然带变化。)

③分布在哪些地区的山脉这种变化较为显著?试举例说明。(位于低纬度地区、海拔高的山脉。如非洲的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分异同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

④南坡与北坡自然带垂直变化有何不同?(南坡与北坡自然带垂直变化不同,自然结构复杂的一侧为珠穆朗玛峰南坡,自然带结构简单的一侧为北坡。南坡海拔低,有自然带发展的空间;南坡为向阳坡,光热条件好,面向印度洋,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在此坡自然带多,表现出森林—草原—草甸—冰碛和冰川的地带性更替;北坡由于相对高度小,自然带简单且变化少。)

⑤珠穆朗玛峰南、北两坡的基带有何不同?(南坡为常绿阔叶林带,北坡为草甸草原。)

⑥珠穆朗玛峰南、北两坡的冰川分布有何特点?(珠穆朗玛峰南坡为海洋性冰川,海拔较低;北坡为大陆

性冰川,海拔较高。)

[板书]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纬度地带性——以热量差异为基础。

2.经度地带性——以水分差异为基础。

3.山地垂直地带性——以水热差异为基础。

[过渡]实际上,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有它的一般性,也有它的特殊性。在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地理环境因为受到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和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一些不规律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非地带性规律。

[课件]播放“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让学生找出下列4个案例中提到的现象的位置,教师依图分析案例,使学生对非地带性规律有更深刻的理解。

案例1: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如由于南纬56°~65°的地区是广阔的海洋,陆地面积很少,因此南半球大陆上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案例2: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如南美洲安第斯山南段的西侧,处于多雨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东侧的巴塔哥尼亚高原因受地形影响,处于西风的背风处,因而形成为温带荒漠带。在非洲赤道地区热带雨林带并没有横贯整个大陆,是干燥的温带荒漠,原因是地形的影响而造成的。

案例3: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各自然带紧逼西海岸,其空间分布范围受到极大的约束,而且与东部地区的自然带割断,这是由于科迪勒拉山系分布于美洲大陆西部沿海地区的结果。

案例4:自然地理现象的斑块状分布如荒漠带中呈斑块状分布的绿洲,是由于受高山地形和土壤水分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所形成的。我国天山等山麓地带,因为高山冰雪融水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地下水或地表水,形成众多的绿洲,呈斑块状散布于干旱地区的山麓,形成了与周围广大的温带荒漠的地带性现象截然不同的景色。

[板书]三、非地带性分布——局部环境因素的差异

[课堂小结]

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具有各自不同的区域特征,而且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则是绝对的。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是有规律的。当然,在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地理环境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一些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这也正说明了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作业]

①“牵一发动全身”反映了地理环境的什么特性?怎样理解?

②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与我国西北地区的差异是什么?由于什么要素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这种自然环境的差异?

(梅州市丰顺县丰顺中学吴建军)

专家点评

本教学设计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自然带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等知识;设计者借助多种案例资料来开展学习活动,并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好,同时环境保护意识有所加强。

六、森林之旅——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二)对课标的解读

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表现程度(认知内容)认知水平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应用水平

新课标是想通过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因此,应运用各种图像让学生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尤其是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

(三)教材分析

教材为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一(人教版)。

本次课主要讲清楚两大问题。一是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无论在自然地理过程上,还是在自然地理特征上,都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地域)差异。而陆地上的地域分异主要表现在自然带的变化上。二是地理环境差异的变化规律。教材从自然带的分布现象入手,分三个方面重点讲述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表现和分异规律: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的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陆因素影响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拔影响的山地垂直地域分异。侧重分析了不同的景观特征。另外,教材还设计了一个活动,通过研讨,使学生懂得在生态建设中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这样才能更科学地建设和保护环境。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1.知识与技能①从事实中感受和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

②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图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

①用实例说明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现。

②与他人合作,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②了解人们怎样利用地域分异规律。

(五)设计理念

以“森林之旅”为主线,创设情境实施探究,学生以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方式,通过读图分析得出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表现和分异规律。并且注重学习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陆地环境地域差异的规律及成因。

(七)课前准备

1.创设情境

现在我们要组织一个旅行团,准备到世界各地进行一次以“森林”为主题的自然景观之旅。在出发前请各位团友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共同商讨,设计出一条合理的线路。

2.分组

课前将学生以自愿为原则,以旅行团为名义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4~6人,并且选出一位导游作为组长。请各旅行团课前收集各地有关森林的图片。上课按旅行团分组安排座位。(八)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情境创设学生探究教师调控设计意图组织教学

引入新课:①如果你是某国际旅行社的导游,带团到以下这些地区,你会带客人去观看哪一种特有的自然景观呢?

②陆地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什么会出现地域差异?

③请以撒哈拉的热带荒漠和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为例,分析气候如何影响两地的地理环境差异?组织发言由学生旅行经历引入新课,比较不同地区的不同自然景观,从事实感受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

讲授新课:自然带①什么叫自然带?

②自然带的名称有什么特点?指导读图方法运用区域比较的方法得出地理环境地域差异形成的原因,并通过归纳总结,上升为规律。续上表教学过程情境创设学生探究教师调控设计意图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①我国森林种类多样,景观各异,非常具有观赏价值,你能设计一条“森林之旅”的旅游线路吗? ②为什么选这条线路?

③这条线路沿什么方向延伸?

④沿这一方向森林的景观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在世界上哪里最典型?总结规律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各种景观图发现差异,引导探究差异成因,并在地图上显示差异规律。

续上表教学过程情境创设学生探究教师调控设计意图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①如果你从北京出发到新疆去旅游,还能完成“森林之旅”吗?

②这条线路沿什么方向延伸?

③沿这一方向的景观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分析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在世界上哪里最典型?总结规律

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各种景观图发现差异,引导探究差异成因,并在地图上显示差异规律。山地 的垂直地域分异

①如果不想走南闯北,还能完成“森林之旅”吗?

②当爬山的时候我们发现景观有什么变化呢?

③这种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续上表教学过程情境创设学生探究教师调控设计意图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有什么关系?读图分析

①两座山山脚的自然带相同吗?为什么?

②自然带的高度在山的迎风坡和背风坡有何不同?为什么?

③南北坡的带谱一样吗?为什么?对

比分析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各种景观图发现差异,引导探究差异成因,并在地图上显示差异规律。非地 带性分异你能从图中找出一些非地带性分异的例子吗?组织组讨论,导分析通过读图分析,发现非规律性的特点,并作为知识的拓展,引申课外探究。

续上表教学过程情境创设学生探究教师调控设计意图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意义

我国西北地区生态建设中,有人主张造林,有人主张种草,也有人建议种植灌木,哪种主张比较合理?为什么?

讨论探究。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分析通过开放性问题的探讨,使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懂得人类的活

动应建立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

反馈练习寒假将至,同学们都希望能出外旅游。下面请大家设计一条能够反映今天我们所学习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旅游线路。讨论探究。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分析通过创设活动,起到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的作用。

(广州市第三中学黄志坤)

专家点评

本教学设计使用了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实现探究学习的过程。学生学习主动,有兴趣探索和解决问题,并通过亲身的实践,获得知识和技能,学习效率高,从封闭走向开放,实现课内外、校内外的结合,在作业布置中也体现了“重视证据在探究中的作用”的功能,真正做到了在生活中学习地理。还有待改进的是要注意小组内的角色要明确下来,是否每个人都是导游?小组内的角色是否可以互换,为了讨论的充分是否应该提前布置讨论作业,作业的要求是什么等等。

Ⅴ.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寒潮

(一)课程标准要求解读

根据新课标对本教学内容的要求——“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确定本教学内容要求:

①什么是寒潮?它是怎样发生?

②寒潮能给我国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什么影响?人类应采取什么措施防御寒潮?

从寒潮的降温标准上记忆理解寒潮的概念;在理解我国冬季大气环流的基础上,理解寒潮发生的原因。从时间和空间上理解寒潮发生时对我国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带来的危害,也应以辩证的观点看待寒潮对人类带来的益处。正确认识减轻寒潮危害的措施。

(二)教材分析

教材为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种多样、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国家,教材选取寒潮为案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举一反三,使学生会搜集台风、地震等其他自然灾害的资料加以分析整理,探究其他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认识灾害带来的危害及辩证地评价自然灾害。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阅读资料,交流讨论推断寒潮的标准,并解释寒潮标准因地而异的原因,掌握寒潮的成因,危害和预防。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地图,分析寒潮的路径、源地和形成原因,学会科学推理方法,培养分析判断能力;学会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看法和成果,培养与人交流、交往合作的能力,培养主动探究的兴趣、能力和精神。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学生的减灾、防灾意识,以及正确对待自然灾害的发生的态度;通过对寒潮的“功”和“过”的交流讨论,养成辩证地评价地理事物的思维习惯。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寒潮发生的原因,寒潮的危害和预防。

教学难点:通过“寒潮”的学习,学会分析其他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并能够针对不同的灾害,提出适当的减灾防灾措施。

(三)教学设想

①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激发探究的勇气并形成探究能力。

②借助现代教学手段,突出地理教学特色。

(四)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点击课件,出示下图: [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电视时常会看到电视屏幕右上角有上列的符号,你知道这些符号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吗?

[教师归纳]寒冷信号。

[提问]冷空气活动就是寒潮吗?

[教师归纳]

并不是所有的冷空气活动都是寒潮,只有强冷空气南下,降温幅度达到一定的程度才是寒潮。

什么是寒潮呢?寒潮是怎样形成的?有哪些危害呢?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防御寒潮的危害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高中新课程地理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改)03_高中地理教学案例

2.学习新课(1)寒潮及其发生的原因1)寒潮的概念。

①一般概念:寒潮是冬半年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冻灾、雨雪等天气。

②中国气象局概念:当冷空气过境后,凡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以上,并且在这一天内,最低气温又在5℃以下的就称之为寒潮。

③广西壮族自治区概念: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6℃或以上,或过程降温(一般为三天内)在10℃或以上,且最低气温北部降至4℃或以下,南部地区降至8℃或以下的均称为“寒潮”。

[提问]为什么我国各地寒潮的标准不一致?

[教师归纳]

一是发布寒潮警报应以是否损害农作物为标准;

二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强冷空气长途跋涉,到了南方后强度明显减弱,一路上气团会发生变性,气温逐渐升高,因而南方地区难以达到规定的寒潮标准,例如:最低气温没有降到5℃以下,但对农作物的危害还是很大的。因此,各地的标准不一样,也不应该一样。

那么广东省寒潮有何标准?

④广东省寒潮的标准:由于冷空气侵袭,致使广州站日平均气温在冷空气到达后一天内下降≥8℃或两天内下降≥10℃,同时这过程中最低气温下降至≤5℃。

[过渡]各地寒潮的标准不一致,寒潮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接下来来学习寒潮发生的原因。

2)寒潮发生的原因。

[过渡]寒潮形成在冬半年的高纬度地区,那么对我国的影响怎样呢?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100页阅读《侵入我国的寒潮路径》,分组讨论下面的问题:

侵入我国的寒潮的源地有哪几个?对哪些地区影响较大?

[教师归纳](展示侵入我国的寒潮路径图1,并分析说明)

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有3个源地:

①东路寒潮:起源于欧洲北部的北冰洋。

②中路寒潮:起源于新地岛附近的北冰洋。

③西路寒潮:起源于欧洲北面的北冰洋。

源自①②的寒潮较多,源自③的很少。

从我国的寒潮和强冷空气出现的次数来看,东北最多,华北次之,西北和长江流域再次之,华南最少。 [过渡]寒潮对我国的影响范围比较大,危害相当严重,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98页“寒潮天气及灾害”的材料,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①寒潮从何处进入我国新疆?

②寒潮天气有哪些现象?

③归纳寒潮天气带来的灾害?

[教师归纳](展示侵入我国的寒潮路径图2,并分析说明)

①从材料和图示看,寒潮源于西西伯利亚,途经准噶尔盆地的西部山地缺口侵入北疆,然后向南疆地区蔓延。

②寒潮天气会出现大风降温和雨雪冰雹等天气。

③寒潮天气带来的灾害主要是:风灾、雪灾、冻灾以及由风灾引起的火灾。

[过渡]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它对农业、交通、通信等多方面产生影响,主要有哪些危害呢?如何来防御寒潮呢?接下来我们往下学习。

(2)寒潮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1)寒潮危害及原因(展示寒潮的影片片段和寒潮危害图片,并分析归纳)。

寒潮造成的灾害主要有:强烈降温会使农作物遭受冻害,尤以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大风能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严重的大雪、冻雨可压断电线、折断电杆,造成通信和输线电路中断,交通运输受阻等。

2)寒潮灾害的特征。

①影响范围大:从北到南,常常会影响我国十几个省(区)。

②常有多种并发灾害。如1998年3月18日—22日,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少见的春季强寒潮,农作物普遍遭受冻害,同时出现冰雹、大风、降雪或暴雨等强对流天气。

③多发生在冬春两季。

[分组讨论]从上边学习我们知道:寒潮的危害相当大。我们本地区也常受寒潮的影响,同学们绝大部分来自农村,请各个小组讨论:列举农村地区防御寒潮对农作物影响的措施。

[教师归纳]农村地区在寒潮到来前,可用烟熏、灌水、塑料薄膜覆盖庄稼等办法来预防寒潮。

3)寒潮的防御。

目前,对寒潮无有效的防御方法。但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将可大大减少损失。

[阅读]

寒潮的危害很大,影响范围很广,所以,寒潮的“过”给人们印象之深以至掩盖了它带给人们的益处。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01页案例研究《寒潮的“功”与“过”》。

[教师归纳]

文章最后列举了日本宫古岛利用寒潮能来发电,我国的内蒙古也利用风能安装小型风力发电机7万多台,

解决了牧区大部分居民照明和收看电视等生活用电问题。

[分组讨论]通过阅读《寒潮的“功”与“过”》,在看待事物时你得到什么启示吗?

[教师归纳]

概而观之,我们要树立用一分为二的观念来看待事物,万事万物,有利有弊,只要趋利避害,化害为利,“害”又何尝不是一种资源呢。

[分组讨论]自然灾害是由自然因素造成的,目前人类无法根除,只能预防或避免灾害。当前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两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包括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根据我们本地区的具体情况,请大家列出本地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

[教师归纳]

我们本地区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有:台风、暴雨、干旱、寒潮、龙卷风等。

3.教学反馈

查阅有关的资料和网站,分析台风、暴雨两种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并针对不同的灾害提出适当的减灾防灾措施。

(五)教学反思

①通过实际生活的例子引入新课,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补充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②借助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较好分析寒潮发生的原因、危害,突出本节教学重点,学生能较好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③通过分组讨论的方法,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在合作讨论中共同进步的参与性与主动性,培养了主动探究的兴趣、能力和精神。

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学会查阅相关的资料分析其他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并能够针对不同的灾害,提出适当的预防措施和辩证地评价地理事物。

(潮安县宝山中学刘明斌)

专家点评

本节教学设计以讨论和自主探究为主要方法,条理清晰,衔接流畅。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在合作讨论中共同进步的参与性与主动性,同时也加强了学生阅读材料、表达观点、分析图表等综合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强化学生对各种自然灾害的感性认识,由感性到理性,加强学生自己对现象的分析能力,而且应归纳到提高学生的减灾和防灾意识;进一步加强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

二、自然条件对聚落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一)教学构思

高中地理新课程不强调地理知识的完整性,但是特别强调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本章是高中地理的重点。我决定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地形、气候、水和矿产资源对聚落及交通线路的影响,同时还要理解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从而深刻理解人地关系。本节课预计两课时,第一课时分析自然环境对城市分布的影响,第二课时先以东莞为例,复习并总结自然环境对城市分布的影响,再学习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地形、气候、水、矿产等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影响。

②结合课文插图来理解城市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③运用文字或图像资料,正确分析城市区位选择如何受自然条件影响。

2.能力目标

①指导学生通过资料(文字、图像)提取信息、分析信息,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知识迁移、探索创新的能力。

②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东莞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3.情感目标

通过对城市的分布与自然条件关系的分析,让学生明确随着人类活动的发展,自然条件也会受人类影响,城市的分布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培养学生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养成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和总结地形、气候、水、矿产等因素对城市的影响。

教学难点:①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影响是通过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而发生的;②分析水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法(阅读自学法、读图导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问题。

(五)教学工具

多媒体网络平台、课件(含丰富图片、资料、表格)。

(六)学生活动设计

①阅读课文,提出问题;②阅读相关地图,分析对比,得出结论;③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个案资料,得出结论。

(七)教学过程

教材为中图版必修一,第四章: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之第一节。

[导入新课]出示世界最早的城市分布图,并提出问题:世界著名的四大文明发祥地在哪里?为什么大都沿河布局?我国最早的城市为什么分布在黄河流域?以上地方有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

学生回答:因为这些地方有充足的水源、便利的运输条件,还有温暖的气候、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 [活动]出示世界地势图,提出要求:请在欧洲、中国、美国、巴西各选一个地方来建城市,比一比,看谁选建的城市最有发展潜力。

让学生充分思考,分组讨论,进行选择,然后各小组相互评价,说明对方的选择有哪些好处和不利之处。 [教师总结]从刚刚的选择情况来看,同学们都选择了平原、沿海、沿江、中纬度地区等,这说明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布局和发展有很大影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影响。

(1)地形与城市

出示图4-1-4(中国大城市与地形分布的关系)和世界城市分布图,并结合以上活动结果提问题:

我国地形有什么特点?三级阶梯各以什么地形为主?每级阶梯上有多少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世界城市大多分布在何种地形?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①平原是城市分布的理想环境。原因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便利的交通联系和能够节省建筑投资。

读世界城市分布图思考:世界大多数城市都建在平原上,但是为何巴西的主要城市选择建在巴西高原上而不建在亚马孙平原上?——引导学生分析、回答。

②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于高原。

读图4-1-5(兰州地形与城市发展),教师提问:世界上有很多山区,那么山区城市又该建在哪里?——引导学生分析、回答。

③山区的城市一般沿河谷分布或在开阔的低地分布。

(2)气候与城市

[演示]在图4-1-4(中国大城市与地形分布图),教师在上面绘出400mm年降水量线。从图中可看出,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中,只有包头、兰州、乌鲁木齐几个城市位于该线的西北部,大部分城市分布在该线东南部的气温降水等气候适宜地区。

出示各种气候景观图和中国大城市与气候分布图、图4-1-7(世界特大城市与气候的关系),引导学生分析、思考,什么样的气候区适宜城市分布,什么样的气候区不适宜城市分布?

结论: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温度适于城市的布局。

(3)水与城市

活动:你一天用多少水?在我们的生活中,偶尔会遭遇停水的事件,谈谈停水对我们的生活及生产会造成哪些影响?

出示文字材料:某城市用水的统计

1999年全国城市年用水总量是467?51亿立方米。城市综合人均日用水量(包括城市生产和生活用水)是536?37升。城市商业等公共用水的城市生活用水是189?62亿立方米。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1)城市发展离不开水——所以城市要沿河分布。

提问:河流对城市有何作用?学生分析回答:①提供水源;②交通运输。

讨论:针对第96页阅读材料(干旱缺水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讨论分析干旱缺水为什么会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城市沿河分布。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5~96页,出示武汉、重庆、上海、广州等沿河城市的景观图,提问:城市主要分布于河流的哪些地方?①河流入海口:河运与海运的中转站;②两河交汇处:人、物流的集散、中转;③水陆交通的转换处(货物转运);④水运的起点、终点(货物转运)。

[过渡]除了上述自然条件外,还有哪些自然条件对城市有影响?思考下列城市形成的原因:英国的伯明翰,美国的匹芝堡,我国的包头、大庆、攀枝花。

(4)矿产与城市

出示中国矿产分布图,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建国以后很多城市是在矿产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在矿产资源开采的后期,要考虑这些城市的转型,否则城市就会走向衰退。

(5)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地形、气候、水、矿产等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影响,总的来说自然条件是通过影响人口的分布来影响城市的分布,自然条件好的地方城市比较密集,自然条件差的地方城市比较稀少。 (6)布置课后作业

读东莞地形图,分析影响东莞的自然条件。

(板书提纲略)

(八)教学反思

这节课与原人教版高中地理下册第六单元“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第一节“聚落的形成”知识框架有许多相似,但是新课程把这一章划入自然地理学习,说明更强调自然条件对人类居住地的影响,本节课通过问题分析逐步引导学生归纳知识体系,学生对人地关系的理解比较清楚,但是由于时间不足,还缺乏一些相关练习,让学生巩固知识。

(东莞莞城一中关晶莹)专家点评

本节课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到教材分析都符合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理念,教学过程注重学生活动,注重学生的探究和教师的引导,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能够落实新课程标准所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在学生能力的发展方面还有潜力可挖,可以提供一些中国著名城市的图片,例如宜宾、重庆、武汉、上海,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这些城市布局与长江的关系,还可以对比重庆、武汉和北京、兰州各城市的轮廓,分析不同地形与城市形状的关系,并进一步为下一节课学习自然条件与交通运输线路的关系埋下伏笔。

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课标要求及课标分析

①课标要求: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②课标分析:本条课标要求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深刻认识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且进一步以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把握本条标准应该注意渗透可持续发展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

(二)教材分析与处理

教材为高中地理新课程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

1.教材分析

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以往的高中地理教材要么先系统讲述自然资源的状况,再分述各种自然资源的情况;要么把各自然资源的知识穿插到某些章节,再系统讲述自然资源的知识。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水资源的概念、水资源的分布、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合理利用水资源等几个问题。教材对水资源的概念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作了解释。水资源分布突出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教材从各大洲到中国,按多年平均径流量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并指出,造成这种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水资源与人类社会”主要解释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地区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生产力水平对这种作用的影响;为此部分内容穿插实例和插图,帮助理解。教材最后强调,世界和我国都有供水情况日益紧张的趋势,要注意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人们采取多种措施,力图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教材安排活动题让学生讨论。

2.教材内容处理

要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就要树立新的教材观,能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往的教学,教师以教材为本,只有教材设计好的唯一的获知过程,它限制了教师的创造积极性和学生大胆探知的欲望,而这次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大大满足了教师的创作欲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同想办法认识新事物,共同去探索新问题的解决,共同去讨论新知识的产生。

本节课主题是水资源,教学的内容要向学生的现实和生活实际开放,所以我重组课本相关地理知识,寻找与学生自身联系更紧密的地理现象,进行探究发现,有效地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提高探究的可行性。本课采用的是以“广东缺水?!”作为探究的主题进行发挥。从“水资源的分布——广东缺水吗?”到“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广东为什么缺水?”一直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怎样解决广东的缺水?”的各个环节,学生都是合作开放的进行探讨,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学习深化,例如网络、报纸、杂志等的阅读和查找,并且对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采访专家学者进行解决。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思维的闸门被彻底打开。他们一个个急不可耐地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主意和办法,创新欲望一次次被满足,创新的能力得到一次次地提高。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水资源的概念,理解降水量、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与水资源的关系;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并能运用基本的材料加以说明。

②从时、空两个角度,理解水资源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③了解在人口持续增长、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在数量、质量方面产生的影响,理解人类采取种种措施,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2.过程与方法

①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以学习任务驱动为方式,以水资源及其利用等相关知识为中心,以小组协作讨论

的方法(资料交流和分组讨论方式及其探究的成果演示)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②案例探究:重组课本相关地理知识,寻找与学生自身联系更紧密的地理现象,进行探究发现,有效地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提高探究的可行性。本课采用的是以“广东缺水?!”作为探究的主题进行发挥。 ③抓住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运用发现、探究、协作、讨论学习方法,大胆、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标。

④注重本课各种学习资源利用,联系所学知识和技能,对信息进行获取、收集、加工、处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地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基本的研究方法,从而能更深刻理解地理学的本质。

②通过对相关网络报章资料的阅读,结合野外实地观察思考探究、协作交流讨论、动手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分析资料、提取信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各项学习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建立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对象分析

①知识基础:学生对水资源接触不少,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水资源时空分布也不难理解。但水资源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了解不多,必须重点讲解;另外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综合利用的思想。 ②能力基础:经过差不多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具备基本的地理特征的分析比较与概括能力、地理因果关系分析与推理能力和地理信息加工能力,如果引导得当,这些隐性的地理能力将会得到最大的发挥;并且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了相当的资料收集能力,能熟练的通过网络、报纸杂志等途径获得各种知识且能把之加工为自己所用。

(五)教学过程设计

分三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2天)

2.探究阶段:(2天)

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各小组自主安排时间进行分组合作探究。

研究途径:

①通过网络搜索,阅读报纸。

②通过野外的调查实践:如对仲元中学附近河流进行水质情况的调查。

③对身边的水资源利用情况的调查。

④采访相关专家等。

探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①形成一个讲解演示用幻灯片。

②照片、相关录像等各种其他形式。

完成各小组的探究任务。通过组内的讨论,推举一位代表出来讲解、演示本小组的研究成果。

讲解演示规则:

①教师主持计时员:林映茹时间为10分钟以内。

②各小组可以通过各种展示:如讲课的形式,引导同学讨论探究,得出本小组的研究成果。也可以灵活运用其他的方式。

③各小组依照自己的实际,可以采用辩论的形式进行学习的深化。

④演示讲解的目的:让其他同学理解接受你们组研究得出的观点。

3.演示讲解阶段(45分钟)

(六)学生发展性评价设计

(1)测试形式与工具

①学生自评:表1。②学生互评:表2、表3。③合作完成作品(课件的制作、资料的收集)在准备时段收集的课件资料等。

(2)学生发展性学习评价表

学生发展性学习评价表学生姓名:学号:表1学生自我评价表学习

主题学习目标达成度掌握基本掌握继续努力水资源及

其分布运用图表,说明全球、各大洲或我国的水资源分布。续上表学习

主题学习目标达成度掌握基本掌握继续努力水资源与

人类社会通过阅读图片,了解人类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利用水资源的数量、质量情况。合理利用 水资源通过阅读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分析常见的人类利用水资源的情况,理解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义。反思(成功感受与努力方向)

表2组内互评(组长填写)组员姓名:等级:

互助性参与积

极性意见科

学性纪律贡献

高中新课程地理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改)03_高中地理教学案例

大小好一般有待改进

表3组间互评(组内讨论填写)被评价组主题:等级:

参与积极性演示效果解答科学性组内的团结纪律好一般有待改进

(七)探讨与反思

①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新课标教材中如何更好的实施和开展?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如何选择不同的探究方法?

②评价方面,在探究式教学中,如何更有效的评价学生?生生评价和师生评价中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③如何更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各项基本能力。

(广东仲元中学胡稳辉)

专家点评

结合乡土地理知识组织教学并拓展教学内容是本教学设计的一大特色,但最大的亮点在于能够把学习过程以具体的评价量表的形式展示出来,评价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有个人评价表、小组评价表以及小组间的评价量表。这是学习的一种触动,也是学习的一种指引。在某些探究性课形的设计上,这么详细的评价量表并不好用,但在这个内容的选取上是非常恰到好处的。但应注意的是在学习评价量表里应尽量使用行为动词,避免用达成性评价字眼。四、合理利用水资源

(一)课前准备

1.教学内容分析

(1)课程标准要求

从分析水资源紧缺的产生原因入手,探讨如何合理利用现有的水资源。

(2)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水资源紧缺问题是当今世界上的一大问题,全世界有60%的地区闹“水荒”,尤其是欠发达的亚非拉地区。 在水资源利用合理时,既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又不破坏环境和资源;在水资源利用不当时,会引起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所以,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的最大效益,促进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国际课题。

(3)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对初中学生已熟悉的内容,如水资源紧缺的现象、原因、危害等知识,学生从课本上的直接了解的多,而与原资料直接接触的少;对初中地理教材未涉及的或分析较少的内容,如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意义等,应进行比较详细(重点)的分析。

2.学生情况分析

①高中生抽象思维能力比初中生强,思维的独立性、创造性和批判性进一步提高,表现为能独立思考,有一定主见、思维活跃、思辨能力较强,不像初中生那样盲从,也喜欢发表个人见解、喜欢辩论。

②在现代资讯发达的今天,处于现代传媒包围中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成熟感,渴望自己的能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

(二)课堂教学

本次课教学内容为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一(人教版)。

1.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①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

②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情感价值观方面

①正确认识水资源与人类活动的辩证关系,认识水资源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意义。 ②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从全球和未来角度来认识环境,培养对环境、资源负责的观念和行为。

③综合分析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

(3)能力方面

①通过认识水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推理和分析综合能力,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 ②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储存、分析、加工、运用地理信息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的合作精神。

③培养学生在公众面前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④学会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以及对事物的分析、辩驳能力,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对策。

2.教学重点

①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

②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3.教学难点

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

4.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

5.教学程序

预习(搜集相关资料)分组学生自学提出问题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精讲练习巩固课后作业、活动。

6.教学模式

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点拨为主导。

7.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本节课的课题是“合理利用水资源”,地球有71%为海水覆盖,被称为“水球”,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呢?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好,本节课我们就分析为什么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

(2)研习新课

1)研习课本第69页内容。

教师给出问题:

①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水资源的提供能力关系怎样?

②两者之间的矛盾是如何产生的?

检查学生学习、讨论的结果。(提问个别学生)

教师精讲、订正、分析。(多举例子)

问题①:人类需水量的增长速度超过供水增长速度(数量)、人类活动造成水污染(质量),两者存在矛盾。 问题②:见下图。

2)研习案例:咸海的忧虑(剧情对白)

剧情对白:让表演能力强的学生分别扮演咸海、上帝、智者的角色。(可以口语化,可先让学生回答,然后再补充,订正。咸海、智者的回答无固定答案,此处仅供参考。)

咸海面积越来越小,咸海忧心忡忡,向上帝发出求助信号,上帝收到信号后,马上作出反应。

上帝:咸海,你在哪里(咸海所处的地理位置)?

咸海:我在中纬度亚欧大陆中部,深处内陆,远离海洋(属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较为干旱)。 上帝:你在大陆中部不是很安全吗?你忧虑什么?(咸海有什么忧虑?)

咸海:我现在面积越来越小,有干涸的危险,我怕成为罗布泊第二啊!还有其他问题??(湖水不断减少,动物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气候恶化,饮用水困难、渔业衰落等)

上帝:你如何会有这些忧虑呢?(忧虑是怎样产生的)

咸海:可以这样说,这些问题的产生,自然的成分占20%,主要是降水少,干旱,而人为的成分占80%,人类为了提高生活水平,发展经济,需要扩大耕地面积。但是天然降水无法解决作物生长需要的水分条件,因此就引阿姆河和锡尔河的河水灌溉,从而导致我的湖水大量减少,我的湖水减少,又导致了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产生啊!现在,这种情况还在继续,教我如何不忧虑呢?(经济发展—扩大耕地面积—引河水灌溉—湖水减少—其他问题产生)(可适当简介一下当地大力发展种棉花的情况)。

上帝:原来是这样子,你别焦急,让我想想办法,人类是善良而聪明的,一定可以帮你解决问题,消除忧虑的。

于是上帝召来地球上的智者,将咸海的情况通报,商讨对策。

上帝:咸海的情况你都知道了,你们该反省一下,咸海的忧虑说明了什么问题?有没有办法帮它解除忧虑?(咸海的忧虑说明了什么问题?如何解除忧虑?)

智者:有,当然有办法。咸海的情况是人类利用水资源不合理而造成的,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为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致整体环境状态的变化,即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效应,要解决咸海的问题,消除它的忧虑是有办法的,只要我们人类利用自身的智慧和力量,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充分发挥水资源的效益,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以色列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成功利用水资源的例子吗?它的自然条件比咸海地区的条件差多了,但它通过开源和节流,淡化海水,农业实施滴灌技术,使这个连人都难以生存的地方发展了先进的种植业,耕地面积增加了5倍,农业产值增长了近20倍,既发展了生产,又不损害和破坏环境,创造了沙漠中的奇迹。(开源和节流)

上帝:(惊讶)哇!真厉害,真是好办法,那么就用以色列所采用的办法去帮咸海解决问题吧!

智者:不能,不能,以色列的确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但咸海的情况跟它不同,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分析事物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千篇一律,不同的地区由于自然地理特点不同,面临的水资源问题和解决的途径不同,就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和办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上帝:有道理,有道理!快——快——快说出解决咸海问题的好办法!

智者:别急,别急!且听我慢慢分析,咸海地处亚欧大陆,深居内陆,海洋水流难以到达,故降水少,气候干旱,但蒸发却十分旺盛,当地人要发展生产,只能引河水灌溉,导致湖水减少,引发一系列问题。解铃还须系铃人,因为引水灌溉而出现问题,那么解决问题就得从灌溉入手,这一点,可以借鉴以色列的做法,改进灌溉技术,有条件的地方采用滴灌或喷灌,节约用水 (这需要技术和资金);若不能使用滴灌或喷灌的地方,则不适宜大力发展种植业,应适当地、有计划地、按步骤地退耕还草、还牧,让它们恢复以前的面貌;或优化作物种类,挑选种植需水量少的作物,减少灌溉用水,这样,才能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咸海就会恢复原来的青春和活力,忧虑就自然会消除了。

上帝:妙计,妙计!快——快去办——

智者:遵命!

上帝:且慢,咸海只是一例子,现在每天我都接到许多有关水资源问题投诉和求助的电话,不只是咸海有忧虑,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忧虑,各地的情况又不尽相同,那么快制订出一套完整的、通用的、可借鉴挑选的措施,解决水资源利用的问题,解除各地的忧虑。哈哈,这样就天下太平了,我就可以安寝无忧了,哈

哈??(剧情结束)

针对目前全球水资源日益减少的趋势,人类应该怎样利用水资源,采取什么措施,才能保证人类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呢?

3)研习第70页课文内容。

合理利用水资源从哪些方面考虑?具体措施有哪些?(总结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引导学生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去看书、归纳。

开源方面:

①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过量抽取地下水的危害:地面下沉、建筑物塌陷、地下水漏斗区,沿海海水入侵)(举例)。

②修筑水库(修筑水库的作用)(举例)。

③开渠引水,跨流域调水。(意义)(举例)。

④海水淡化(条件、可行性)。

⑤人工增雨(条件)(举例)。

节流方面:

①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节水意识。

②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③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4)课堂活动(第70页活动)

活动一:

分组讨论(分八个小组),通过对我国西北地区的用水状况分析,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以干旱地区的水资源利用为例,讨论如何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各小组展开讨论;

各组将讨论结果整理、归纳;

各组派一代表发言,将讨论结果说出来;

各组对其他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打分、互相辩驳,进一步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将各组的讨论结果及各组之间的辩论讨论进行订正归纳。此活动目的是训练学生思考问题并进行简单的决策,正确处理短期得益和长期发展的关系。

让学生认识到不同地区由于自然地理特点不同,面临的水资源问题和解决的途径不同,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与以色列利用水资源作比较(见下图)。

活动二:

搜集资料,探究思考,探讨如何解决我国北方城市缺水日益严重的问题。每个小组同学认真阅读思考课文中来自不同领域的人士的观点,搜集整理,结合自己的观点,思考相应的对策。

开展讨论:

各组将搜集、讨论的结果整理归纳。

各组派一代表表述讨论结果。

各组对其他组的意见进行评价、辩驳。

教师对各组讨论结果订正、分析、归纳,得出结论,解决学习。从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的角度,就如何解决我国北方城市缺水问题,展开讨论。

活动是极其开放的,没有固定的答案,目的是训练学生搜集、整理、运用资料、信息的能力和发散思维,同时训练他们公开场合的表达能力,辩驳能力,并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讨论,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分析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北京市用水总量统计表(万m3)年份总用水量住宅用水一般工业用水公共建筑用水其他198166949?998193?3731698?9526288?27769?4199993919?12554623441?241519?83412?1

资料二:据统计,北京地区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以中关村地区为代表,企业数量1988年有500余家,2000年时,发展到共有5711家。这主要是因为北京地区有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同时具有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支撑。

①从表中可以看出,北京市用水总量增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增长,其增长的原因是、人均用水量的提高和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

②北京地处工业基地。近年来,北京工业总产值在不断提高,而工业用水总量却在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措施的推广应用。今后北京市将以产业的发展为核心,创建节水型的“首都经济”。

(三)课后系统

(1)课后作业

把同学们课堂上解答的问题进行整理,然后思考、领会。

(2)课后活动

①对学校用水状况进行调查并作出评价,拟出学校节约用水方案。

②我省2004年出现了严重旱情,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相关资料,分析产生的原因,结合本地区实际,思考

应采取什么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生产、生活用水的正常。

③2004年下半年以来,由于我省严重干旱,许多江河水位创54年来新低,河水入海水量小,水位低,导致咸潮多次侵袭我省沿海沿江,使1500万人口的生活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请同学们查阅报纸,找出我省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去抗击咸潮?并对这些措施作出评价、思考,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抵御咸潮?

(罗定实验中学郑国初)

专家点评

本设计运用了资料搜集、角色扮演、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以主动参与的精神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课后延伸中,通过学生对本地的实际问题的分析研究,使探究活动更具有实践性、开放性。

五、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的三种尺度和特征。

②让学生阅读课本资料来了解科学家推测古代气候状况的方法。

③让学生通过历史知识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古代文明和经济活动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学生收集资料,培养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②通过学生阅读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③通过“中国古代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图表分析,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④通过探究活动开阔学生思维,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

①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现在和未来的生存与发展跟气候有密切关系。

②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确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全球气候变化的三种尺度及其特点;全球气候变化对古代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分析、总结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及对古代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1课时)1.课前准备①分组,把相邻的4位同学分为一个小组,全班共13组左右。 ②分发卡片,每小组4张卡片(卡片已编号,卡上的问题用纸条封住)。

2.课堂教学(1)探索部分全球气候变化。

[师]介绍旅游景点——楼兰古城,播放楼兰古城的位置图。

然后要求各组同学揭开第一张卡片,问题:用自己所搜集的资料来描述古代楼兰和现在楼兰的情况,可加以设想?(课前已布置学生去收集相关资料)

[生]各小组相互讨论、想像,把结果写在卡片上,并派代表描述。

[师]根据各代表的描述(5个左右),归纳楼兰古城由昌盛到消亡,继续问:“这是为什么?”

[生]很轻松地回答:这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

得出消亡的原因:气候变化孔雀河干涸罗布泊湖水萎缩楼兰消失。

[师]要求学生揭开第二张卡片,在屏幕上播出卡片上的问题:“全球气候是怎样变化的呢?” [生]根据课文分组思考、讨论,把要点记录在卡片上。

[师]播放表格提示:尺度时间气候特点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代

[师]问题:①通过上面“地质时期气候的变化曲线图”来说明地质时期气候的变化特点?

②据考证,美洲北部的印第安人属黄种人,想一想:亚洲的黄种人是怎样进入北美洲的?

[生]思考、作答。

[师]通过世界地图解释。

[生]举一反三,完成上面表格。

(2)自读部分:科学家推测古代气候状况的方法

[师]要求学生揭开第三张卡片,在屏幕上播出卡片上的问题:“古代气候距今时间很长,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当时的气候状况呢?”

[生]兴趣很浓的阅读课文资料,把相关方法写在卡片上。

[师]叫一位同学朗读这篇资料。(加深学生对这四种方法的记忆)

(3)活动部分:全球气候变化对古代人类活动的影响

[师]打开第四张卡片,播放问题:气候变化对古代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哪些?

[生]思考、分析,在卡片上写出主要影响。

[师]播出“中国古代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图,提问:“挪威雪线变化与中国年平均气温曲线变化有何不同?”

[生]分析后得出自己的见解。

[师]用下图解释什么是雪线,然后根据学生的见解归纳:这两条曲线的高低变化在时间上和程度上虽然存在差异,但彼此的变化趋势却非常近似——雪线升高,气候变暖,雪线下降,气候变冷。

[活动]各组同学用自己收集的气候变化对古代人类活动的影响的资料进行按时间顺序接龙,看哪一组接得最长。

[生]动手做。

[师]根据学生资料,通过分析“古代气候变化对中国人类活动的影响图”得出气候变化对人类古文明和经济的影响。

[师]继续介绍印度哈拉帕文化。

南亚次大陆的青铜时代文明。从公元前2350年或更早,到公元前1750年。因分布中心在印度河流域而得名。由于主要城市遗址哈拉帕又称哈拉帕文化。

起源和衰落。有人认为该文化起源于西亚;有人认为主要从前哈拉帕文化发展而来,在发展中受到西亚的影响。后一种说法较为流行。其创造者,一般认为是达罗毗荼人。

印度河文明中心地区约从公元前1800年开始衰落。衰落的原因,较通行的说法是外族的大规模入侵。另一个较有力的说法,是由公元前1700年左右发生的地震和由地震引起的水灾所造成。

[案例研究]中国野象分布的变迁。

[师]介绍云南西双版纳野象谷: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中约有300头亚洲象在生息繁衍。象群活动于小勐腊保护区及勐俞保护区内,属国内象。在勐腊保护区的则属国际象,他们有自己的通道(象道),经常出入中国和老挝两国之间。

[师]播放“不同历史时期野象在中国的分布北界示意图”和问题:“中国野象的迁移方向是怎样的?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很有兴趣地研究并回答:迁移方向是自北向南,说明了我国气候从暖湿到冷干的变化。

[师]从中国野象分布的变迁得出: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

[总结]①全球气候变化的三种尺度、气候特点?

②气候变化对古代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后探究活动部分:

本课测评:①简述研究古代气候的几种方法。

②简述自人类诞生以来的气候变化。

学习延伸:查阅相关资料,讨论全球变暖对我国农业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参考资料: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CO2)的浓度已增加了约28%。工农业的发展,也使大气中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的浓度增加。它们产生的效应约占温室效应的24%,氟氯烃(CFC)约占14%,而且CFC正在损耗大气臭氧层。

森林以及海洋中的浮游生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而人类正以每年数百万公顷的速度毁掉森林(据1989年资料,全球1227Km2热带雨林的一半以上已遭破坏)。同时,由于臭氧层变薄,局部地区上空的臭氧层出现空洞,这将使大量的紫外线长驱直入,威胁动植物的生存,使更多的海洋浮游生物死亡。一方面人类活动加大了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另一方面人类通过破坏地球上两个主要的二氧化碳吸收系统,而减少了二氧化碳吸收量。

伴随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可以预见全球的雨量分布将会发生广泛的变化。尽管目前对区域性降水方式的变化尚不能准确预测,但对大规模变化的估计已做了一些工作。例如,人们建立了一系列总循环模型(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GCM),试图对此加以描述,其中最为著名的有三种倍增二氧化碳模型(GCM2×CO2)——英国气象局(UKMO)模型(1988)、美国纽约戈达德空间研究所(GISS)模型(1982)和美国普林斯顿地球物理流体力学实验室(GFDL)模型(1985)。这些模型把人地系统分成四个子系统:即大气成分、气候和海平面、人类活动和生态系统,重点考察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得到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1倍,则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4℃~5?2℃,降水量将增加8%~15%。又如,马纳贝(Manabe)和威热拉德(Wetherald)在1980年运用一种全球气候模型来检验2倍和4倍于工业革命前的二氧化碳水平可能造成的气候影响,研究结果指出:①在北纬大约37°至50°地区,大气表层的气温将上升3℃;②在北纬大约12°至37°地区的降水量增加,而在北纬大约37°至50°地区的降水量将减少;③所有纬度上的蒸发量略有增加;④在北纬37°以南,土壤湿度将有微小变化,但在北纬大约37°至47°地区,土壤湿度将显著降低。由此,我们可以推测,美国、加拿大、欧洲和原苏联的大多数产粮区可能变得更加干燥并减产,而南亚、东亚、东南亚、北非、中非以及中东地区的沿海和低海拔平原地区,则由于海平面上升和暴风雨频繁发生,将会增加洪水灾害。另外,由于气温升高引起的蒸发量增加可能会加剧某些地区的干旱;再者,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会导致土壤的酸化和退化,也可使不同植物种的光合作用效率、生长效率、水的需求量等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我们未来的气候

在21世纪,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愈加严重,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将越来越严重。预计21世纪地球将继续变暖,增暖的速率将快于过去的100年,并且这种变暖趋势还要继续下去。在21世纪,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将升高1?4℃~5?8℃。由于温度上升,海水体积膨胀,加上极区冰雪融化,海平面将上升0?4~1?0米,冰川和雪盖面积将进一步减少,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增加和扩大的趋势,陆地区域的最高气温会变得更高,炎热日数变多,极端降水强度可能增加,部分地区干旱的威胁增加。气象灾害可能加剧,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由气象灾害引起的损失也将急剧增大。气候变化对全球

高中新课程地理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改)03_高中地理教学案例

都将产生重大影响,有些影响甚至是不可逆转的、破坏性的。

科学家预计21世纪我国的年平均温度也将显著升高,降水将增加,但时空分布不均匀。随着气候的增暖,冰雪消融加剧,导致冰川洪水与泥石流频繁发生,积雪提前消失,春旱加剧,我国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强度和频率也会受到影响。气候变化造成2050年亚洲生存灾难

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由于受到气候变化的巨大影响,如果世界各国不采取积极措施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灾难片中的情节将在亚洲变成现实。

未来几十年,生活着世界一多半人口的亚洲将面临一次接一次极端气候的考验。事实上,全球变暖和气候模式的变化已经出现,大气层中过多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将推动气候在未来数十年里持续变化。 据预测,随着全球变暖,冰川融化的速度将更快,太平洋和印度洋一些岛屿的人们要不撤离,要不就得筑起拦海大坝,抵御海水的侵袭,而另一方面暴风雨将更加猛烈,昆虫和水生疾病将蔓延到新的地区。而随后人口的上升会使人类对食物、淡水和其他资源的需求激增。专家称,森林采伐和污染等环境问题将有可能加剧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称,冰川的快速融化对印度次大陆、东南亚和中国部分地区构成了巨大威胁。由于包括恒河、印度河、雅鲁藏布江和湄公河在内的七大主要河流都起源于喜马拉雅山脉,一旦到了夏季,喜马拉雅山脉融化的冰川会对下游数亿人的生活构成巨大威胁。印尼大地震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当地时间(2004年)12月26日上午发生南亚地区40年来最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东南亚和南亚数个受波及国家死亡人数已超过15万人。

俄罗斯北极学专家:全球气候改变引发东南亚地震

本报莫斯科(2004年)12月29日电俄罗斯著名北极学专家、俄杜马副主席阿尔杜尔奇林加良认为,全球气候变化引发了本月26日发生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强烈地震及由此产生的海啸。俄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实验室主任、地震预测专家委员会主席阿列科谢尼古拉耶夫指出,南太平洋强烈地震引起的地球自转轴线偏移,不会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多金的城堡——迈锡尼文明探索

迈锡尼文明是希腊本土第一支较为发达的文明,公元前17世纪中期至公元前12世纪盛极一时。从遗留下来的坚固城堡和丰富的金银宝藏中,人们可以窥见其强盛和富裕。他们曾向外扩张,侵入小亚细亚西南沿海一带,特洛伊战争正是迈锡尼人与特洛伊人争夺海上霸权的一场交锋。迈锡尼虽然取得了特洛伊战争的胜利,但不久便被南下的强悍民族多利亚人所征服,从此迈锡尼文明急剧衰亡,希腊倒退到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社会时期。迈锡尼文明也逐渐被人们淡忘,唯有留存下来的废墟孤独地立于夕阳余晖下,默忆着那曾经有过的辉煌??

迈锡尼考古的进行,使荷马的优美的诗句又一次回响在迈锡尼的废墟中。堙没已久的迈锡尼文明在一代又一代考古学家的努力下,向人们展现了辉煌灿烂的面目。“多金的”迈锡尼成了考古史上继特洛伊之后的又一个传奇。

(兴宁田家炳中学罗增钧陈旭辉)

专家点评

本教学设计组织了多种教学活动,有探究、讨论、代表发言等环节,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效果较好。在开展教学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多种学习能力:读图能力、表达能力等,除此之外还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Ⅵ.人口与城市

一、寻根问底话城市——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一)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这是新课程标准对本教学内容的要求。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习的重点是了解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气候、水、矿产)对城市分布的影响,并形成科学的人地观。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高中课程标准中中图版必修课程一的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中的“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作为第一节的第一部分的内容,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和“水循环”知识的进一步印证,也是必修课程二的人文地理部分的必要知识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地形、气候、水和矿产等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影响;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培养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从不同侧面分析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影响,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并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气候、水、矿产)对城市分布的影响;科学人地观的形成。

(五)教学设计思想

新课标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这要求广大地理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动手能力的培养,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设计本节课时,笔者坚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引导学习主体主动参与,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本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以达到“知地—明理—说理—析事”的教学目标。

(六)教法、学法设计1.教法①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问题探究中培养地理素养。 ②媒体呈现与开放式教学相结合。

2.学法

①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②让学生学会观察,理论联系实际。

③分组讨论,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七)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探究设计思想创设

情境播放纪录片《魅力潮州》,提出问题引入:潮州如何诞生,发展成为海滨邹鲁的优势是什么?带着问题,边思考边欣赏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参与意识。续上表教学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探究设计思想知识探究地形与城市①展示图片“中国地形和地势”、“中国大城市的分布与地形的关系”,比较分析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城市数目及其原因。

②展示“兰州地形与城市发展”,说明即使在山区,城市也分布在地势相对平坦的谷地。

③设置疑问:世界城市都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吗?为什么?请举例说明。①理解不同地形类型对城市的影响,并上网搜索“世界城市带分布”,印证城市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②在中国地图上找出分布在谷地上的城市。

③分组讨论,得出结论:部分热带地区的城市分布在高原上。并上网搜索相关城市资料进行说明、印证。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讨论中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气候与城市①展示“世界特大城市分布与气候的关系”,讨论:世界大城市分布的地理位置有何共同特点,这一特点反映了城市的分布与哪一自然要素密切相关,为什么?

②展示“潮州市区工业区分布图”,分析气候要素对城市内部结构和布局的影响。①讨论得出结论:世界上主要的大城市都在中低纬度地带,特别是气候条件比较优越的沿海地区。

并上网搜索“中国人口分布”,以我国人口分布的实例进行印证。

②得出结论:气候(特别是风向和风速)对城市的内部结构和布局有一定影响。借助网络让学生由理性回归感性,从而在现实中感知所学知识,从中领悟精神实质。水与城市①展示“广东省主要城市分布与河流的关系”,以地理事实说明水对城市的意义和作用。

②要求学生在“长江流域水系图”上标出相应的城市(宜宾、重庆、武汉、九江、上海、赣州),并分析河流的运输功能对城市的影响。

③展示“韩江潮州供水枢纽的位置图和建成效果图”,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说明兴建韩江潮州供水枢纽的原因和作用。①理解河流对城市的供水功能和运输功能。

②动手绘图,并分析这些城市的分布与河流的关系。

③根据实例得出结论:水资源是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没有水的城市是“死亡之域”。我国省会级城市只有乌鲁木齐和石家庄是小河或渠道通过,其余均靠大江大河或海洋。广东省134个市县(区)以上的城市,100%靠江、靠河、靠海口。学生动手绘图,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并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续上表教学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探究设计思想知识探究矿产与城市①展示“某矿业城市形成示意”,分析自然资源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②展示“我国部分矿业城市分布图”,用事实加深矿产对城市影响的了解。

③讨论: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区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发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中央出台这一重大决策的原因。①观察图片,理解矿产资源对城市区位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②加深矿产对城市影响的印象,并了解主要的矿业城市与其对应的主要矿藏资源。

③在讨论中理解矿产资源蕴藏量和开采水平决定矿业城市的规模,并为振兴东北工业区出谋划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主人翁意识。小结采用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学生系统学习、整体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使知识系统化。提升

能力活动:潮州——需要大家的了解。活动规则:结合这节课所学知识,以主人翁的身份介绍潮州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发展的优势;可以借助网络查阅相关资料。搜索潮州相关资料,组织语言,向大家介绍。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从多角度去分析问题,发展综合思维能力。课堂

延伸收集资料,从地形、气候、河流、交通等方面分析我国六大古都形成和发展的优势。课后进行探究,并提交报告。在实践中迁移知识,教师也能在评价中反馈教学信息。

(八)教学反思

如何积极发挥新课标的作用,主动推进教学改革是本次地理教学改革的一项主要任务。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①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标呼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本节课在设计上力求体现师生间的民主和平等,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和实践,在主体参与中对知识点进行探究、理解、整合,得出合理的结论,从而内化成能力。

②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型的师生关系也要求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图片创设情境,通过组织学生观察、绘图、分组讨论、上网查找资料等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力求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

③教学体会: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宽松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放的地理课堂可以给学生自由的发展空间。所以,本节课堂教学效果基本达到了设计意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也顺利地掌握了课标所要求的知识,同时引起学生对身边生活的关注,让学生学会了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共同分享学习的乐趣。

(潮州金山中学苏英春)

专家点评

本节教学设计能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抓住重点和难点,条理清晰,衔接自然流畅,注重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注重知识讲解与能力培养的结合。在重点内容的处理上,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和借助网络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中尝试成功的愉悦。在提升能力和课堂延伸中,让学生学会知识的综合、迁移,培养学生活学活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二、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一)教学构思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一节的教学,是新课标“人口与城市”中的专题教学,也是人文地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节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现代中学生人文地理知识比较薄弱,思想也较为幼稚,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对于培养他们健康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显得十分重要。

关于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学生在前面学过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化等人文地理知识,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通过各种媒体收集资料是可行的,例如学生可以从互联网、报纸、杂志、电视、录像等途径获取资料,并结合生活地理知识(如乡土地理、外出旅游和探亲的见闻等)进行初步的探究性学习。学生事先开展这些活动之后,教师才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由现象找本质,分析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对“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学习,从乡土地理出发,使学生认识到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从而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文思想观念。

2.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和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理解城市发展的差异性和规律性,学会从自然环境、历史发展、经济条件等方面来分析其原因。

3.能力目标

根据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引导学生自觉去关心周围的各种人文现象,并通过多种途径搜索资料,进一步养成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教材为中图版必修二,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是重点和难点知识。通过不同地域的比较,着重介绍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课文的重要内容和一些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材料制作成图片,以幻灯播放的形式吸引学生,指导学生进一步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

提出课题,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初步探究。(课题:结合实例体会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六)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我们前面已经学过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化等人文地理知识,城市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是因不同的地域文化影响形成的。我们生活的城市处处洋溢着不同的文化气息,如建筑、饮食、旅游文化等。

湛江市的城市发展有什么文化特色呢?如海洋文化、红土地文化等。

雷州为什么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学生上台讲述

(地区:祖国各地)

(内容:方言、习俗、建筑、节日等)

2.要求学生说上一两句家乡方言。

生:地域文化的不同。讲授

新课标题:一、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地域文化(areal culture)的具体含义。

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域文化会有所不同。

地域文化差异物质方面:如建筑、服饰、交通、艺术作品等

非物质方面:价值观、风俗和生活习惯、制度等

地域文化地域范围:可大可小

文化要素:单要素,多要素

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内各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学生在课本找答案。

让学生思考、理解地域文化的内涵,举例说明我国地域文化的差异,并简单说说地域文化差异形成的因素:如自然、历史、政治和经济等原因。师生共同归纳。续上表教学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师

组织学生活动

二、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城市在自身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显示出其独特的文化特色。

1.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分组讨论)。

(提示:从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饮食、服饰、风俗等方面讨论分析)

2.说出你的结论。

(中西地域文化差异:西方的教堂与东方的寺庙、外国的西服与中国的唐装等)

(中国南北方的地域差异:南经北政、南轻北重、南米北面、南船北马等)1.学生分组(6人/组)。

2.小组成员在小组内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图片、文字及其他)。

3.小组成员对所有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4.小组成员对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其之间不同的方面,总结其规律。

5.每一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上台讲述各自小组观察和讨论的结果。合作

学习3.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

6.不同的小组分别从城市布局、城市结构、城市风格等方面分析,分别得出结论。

7.小组合作完成左框,每一小组完成一项。

师生共同归纳。

续上表教学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师

总结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是长期的,不会因其他因素而迅速改变。

根据刚才所学的知识分析湛江的地域文化特色:

地域文化包括旅游文化,农业、工业和科技文化等方面。

旅游文化:

如世界罕见、中国唯一的玛珥湖(地质上以德国玛珥地区命名)——湖光岩是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又如徐闻是中国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探讨学习与辩论活动每一个城市都有其代表性的文化和体现当地特色的建筑。对于为了城市发展或其他原因而拆旧建新,你的看法如何?

材料:有资料显示,在湛江的村落有一些有着数百年历史的祠堂、房屋建筑已被拆除或荒废。此举引起了人们的争议:

①一些人认为这些祠堂是农民搞封建迷信、搞宗族主义的“窝点”,影响不好,理应坚决拆除。 ②一些人认为拆除古旧建筑是人口增多、居住环境改善的需要,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一些人认为这些祠堂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它们与当地的古旧建筑都代表着本地的特色,有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存在意义,应妥善保护。1.学生根据材料确定自己所持的辩论观点。

2.学生抓住自己的论点进行阐述。

3.让学生在辩论中补充完善,得出结论。(如与其他地方大兴影视城、仿古建筑的情况进行对比;参考世界建筑师的论谈)

4.收获:使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来看问题。续上表教学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案例

研究参考课本“徽州文化”的案例研究,进行“本地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的研究:

1.了解本地的地域文化特色,说说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形成有何影响。

2.收集本地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或进行走访调查,说明本地城市发展的过程。学生上台讲述:

1.由湛江不同县区的同学说一说(雷州石狗文化、红土地文化,徐闻的丝绸之路文化,赤坎的古埠文化,湛江的火山地质文化、海洋文化等)。

2.同学分析讨论地方特色(学生分为2个研究小组,课后进行此案例研究,分别写成调查报告)。

(七)教学反思

采用本教学设计,教师讲少了,学生活动多了;师生单向交流少了,师生的双边活动多了;学生简单枯燥的机械记忆少了,探索规律、讨论研究的时间多了。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既学到了应有的知识,又体验到成功,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健康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湛江市第二中学全碧贞)

专家点评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是高中地理一个全新的课题,它体现了现代地理学的最新发展,由重视自然轻视人文到自然和人文并重,地域文化是大多数学生都感兴趣的一个课题,从地理的角度了解地域文化,侧重分析地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了解地域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全碧贞老师对这堂课的设计非常独到,巧妙地把教师讲解、学生探究、案例分析、小组辩论结合起来,既让学生理解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又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到身边的地理知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三、城市化

(一)教学分析

1.课程标准分析

《城市化》的课程标准——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教学内容的确定

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教学内容应包括三个方面:

城市化的内涵;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教学内容分析

(1)本课内容在人文地理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高中地理必修模块二主要介绍的是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认识人类的各种活动——人口迁移、城市化、工农业生产和地域联系等,而城市化这部分内容正是承接上一单元人口迁移,而城市的大规模发展又对后面工、农、交通等区位选择产生重大影响,在整个模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本课内容对学生的价值

①就目前来说,对其认识社会有帮助。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是学生能切身感受到的社会现实,通过这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地理课所学内容与生活密切相关,可以用来解释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是很实用的一门学科,增强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的热情。

②就学生的未来而言,意义更加深远。

城市化是伴随社会进步不断发展的,也伴随着学生的成长,学习这部分知识可以使学生更加关注社会,关注社会未来的发展,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学生良好地理素质,对学生将来的生活和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3)本课内容的教学价值

城市化的内容具有普遍性和典型的规律性,依据前西德教育专家克拉夫基的“范畴教育理论”:这样的教学内容是具有“范例性的,适合在教学中举一反三,进行知识迁移”。

4.教材及其使用(1)中图版教材“城市化”内容编排上分三部分:学生探索——中国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

正文内容——城市化的内涵;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案例研究——中国的城市郊区化。

(2)教材的使用:依托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适当取舍与拓展。5.学情分析①已经对新的学习方式有所适应,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学习能力。有热情,易于调动情绪,在教师引导下,可以适当完成一些自主学习任务。

②部分学生对地理不够重视,不愿在地理上多花时间,课外研究学习不积极;对新的学习方式不以为然,

高中新课程地理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改)03_高中地理教学案例

仍然表现为被动的依赖心理;学生素质不一,有些教学过程实施时存在时间上的局限。

6.课程目标实现的方案

(1)基本思路——根据上述分析,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课程目标的关系如下所示:

(2)课时安排:3课时

第1~2课时完成探究学习的过程,达到课标基本要求;第3课时为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应用——“中国的城市化道路之我见”研讨课。

(3)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发现式

学生自主学习——搜集资料、材料分析、绘图分析、阅读归纳、经验总结、课题研究。

教师协助促进——创设情境、思维牵引、方法指导、课堂调控。

(4)课程目标实现过程(深圳市教苑中学樊笑英)

专家点评

本教学应用西德教育专家克拉夫基的“范畴教育理论”,采用范例式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学习城市化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分析、比较、综合等地理思维方法及开展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本教学体现了“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素养”的课程理念,也为我们展示了地理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四、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教学构思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主要阐述了城市的形态、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及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的影响因素,城市是人类的重要居住地,如何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规划,更有利于人类的居住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课题。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采用“主导—主体”的设计模式,让学生自己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并进行知识意义建构。

学生生活在城市中,已经对城市的功能分区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对本节这些知识有所了解,这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另外,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尤其是网络信息的接触,学习本节知识并不困难,因此本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探究活动,形成正确的城市规划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外部形态的特点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②让学生理解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2.能力目标

通过案例的分析,让学生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结构之间的关系,能够说出该城市的空间结构,并解释其形成原因,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城市的发展及其地域的变化。

3.情感目标

通过师生互动,各个典型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欣赏城市的景观美,热爱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从我做起,为创造更适于人居住的城市而做出努力。

(三)教材分析

教材为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

教学重点:运用实例,分析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①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规律;②综合应用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各种因素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设计。

(四)教学方法

调查研究、网络探究、角色扮演。

课前,教师收集一些城市形态的图片,将相关资源放到教学课件中,或发布到局域网上。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城市规划师的身份利用计算机与网络及其他教学媒体来分析教师给出的各种规划方案,并且给自己选择的城市设计出最合理的方案,从而获取相关的城市规划知识。

教学流程:情境导入——引导探究——自主发现——总结提升。

(五)教学准备

上课之前,让学生每人准备一幅大比例尺的江门城市地图,利用课余时间调查江门市的城市各功能分区,并在图上作标示。

让学生收集最近公示的江门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及规划远景。

(六)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情境导入先用大屏幕投影展示几幅城市现状图,说明不同的自然条件,影响城市的形态。

1.提出问题:

在我国许多大城市,居民每天的生活特别紧张,单是在路上所耽搁的时间多的有四个多小时;一些城市工业污染严重,规划不好,城市发展方向和开发建设时序混乱;城中村、旧城改造困难;城市功能不完善,居住地没有配套的商店,买东西要走很远的路。

那么城市该怎样规划才让人感到居住舒适呢?1.学生阅览城市现状图。

2.学生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进入学习情境。由问题进入学习状态。2.浏览几个城市(北京市、广州市、江门市)的电子地图,了解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3.浏览相关城市的电子地图。

对不同的城市功能分区的特点有大致的了解。并简单归纳出其特点。

北京市的功能分区特点:(略)

广州市的功能分区特点:(略)

江门市的功能分区特点:(略)

4.让学生结合江门市情况对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这些常见的功能区进行比较,加深学生的印象(理论联系实际)。续上表步骤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情境导入3.对香港住宅区、纽约的商业区、常州市的工业区进行分析。

4.展示几幅城市地域模式图,分析影响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因素。

5.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理想的城市规划.5.让学生理解城市地域空间结构概念

①课本第23页;读图分析(小组讨论)。

②以小组为单位在江门地图上找出江门市高尚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分布;找出江门市近几年来变化最大的地方。(让学生认识到影响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引导探究用大屏幕投影展示以下的几种城市的印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心中描绘“我最希望居住的理想城市”的景象。

()年轻人多,充满活力

()行人来往不多,安静幽雅

()有许多公园和树,绿意盎然

()邻里关系和谐,可以放心

()公共设施离住所不远,很健全

()商店种类齐全,购物方便

()孩子、老人居住也很安全

()垃圾不至于碍眼,很清洁

()无论走近走远,交通都很方便

()自来水很好喝,空气也很好学生按自己所希望的次序将他们从(1)到(10)排列,描绘“我最希望居住的理想城市”的景象。自主合作发现1.指导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同学分别找出江门市城市各功能分区布局的好处和不足之处。

2.要求对你的城市设计一个理想的城市规划图。

1.每个小组就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措施。(进一步思考合理的城市规划原则)

2.学生利用手中的江门市地图,展开思维空间,把自己心中最理想的城市创造性地描绘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课余时间制作,最后交作品)。展望未来请一到两个小组展示所收集的图片《江门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2003~2020)》,向同学介绍江门市即将建成的火车站(大西坑),轻轨铁路火车站,北新区、银洲湖区的发展。让学生从这个方案中,看到江门市的未来发展前景,从而热爱江门,对江门的未来充满信心,为打造最适于人居的江门市做出努力。续上表步骤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总结提升1.在学生交流和思考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2.总结城市各功能分区的作用。

3.合理城市规划原则:合理分区使环境优美,方便居民生活,远景规划利于城市未来的发展。1.积极参与活动,与同学进行思想交流,闪现思想的火花。

2.通过分析学习,将知识内化。

3.通过设计规划图,自主探究合理的城市规划原则。板书设计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形态与环境的关系

二、城市的土地利用方式——功能分区

(居住区、商业区、文化区、工业区、行政区等)

三、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影响因素、形成和变化)

四、合理的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

(七)教学结构流程设计(江门市第一中学 林烈)

专家点评

本节课把课前的调查研究,课堂的网络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紧密联系当地实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从知识的展现程序来看,先由远及近,展现世界著名城市的景观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美感,再提出问题让学生分析讨论,再由本地实际出发,理解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和空间分布特点,再提升学生的能力,以江门为例探讨怎样的城市地域规划最适宜人居。显然这样的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体现探究性学习的思路。总之林烈老师按照教学系统的原理设计的教学流程,巧妙合理。

Ⅶ.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一、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一)学生情况分析

1.思维特征

中学生的形式逻辑思维高于辩证逻辑思维,是他们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创新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2.知识背景

理解自然地理环境与差异性;具备一定的人文地理的知识与技能和人文素养。

3.生活经验

居住在城市对农业生产了解很少,但是农产品的消费者。

(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选自课程标准中必修课程二“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中“分析农业区位因素”;“是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的第一项内容,是“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必要知识基础,对“工业区位”、“地域联系”的学习有示范作用。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学会判断某地或某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分析,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科学态度,培养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增强关注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3.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4.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比较鉴别法、综合分析法。

教学手段:用多媒体课刊,展示农业景观、案例分析等内容;用实物(鲜花、鲜奶)创设情境;用板书归纳总结。

5.选用教材

“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必修二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一节第一部分内容。

(三)教学思路

本节课通过教师提供问题情境—学生分析讨论案例—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学生展开课题研究,完成“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感知—理解—运用—迁移,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

(四)教学评价

①通过看学生参加活动是否积极主动,能否与他人合作探索,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加以评价。 ②通过学生对案例的分析情况,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

③通过不同形式的问题反馈,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教学

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导入新课展示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景观。读图片发现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景观图片的差异,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为什么有农业的地域差异?”由此导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2.案例分析主要农业区位因素

教学

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农业

区位

因素

对农

业生

产的

影响1.为学生提供小麦、水稻、茶树生长条件、我国温度带、干湿地区划分、中国地形图、我国土壤酸碱度分布图等资料,组织学生规划三种农作物在我国的生产布局。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学生分析资料,演示结果,说明原因。对学生演示的结果给予鼓励性评价,激发学习兴趣。

2.向学生展示图片:

①“河流沿岸的农业生产”、“美国农田水利”,反映水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人类对其的改造利用。 ②“龙脊梯田”,它是农民对丘陵地形的改造利用,体现人地协调发展的和谐美。阅读图片用图片体现人地协调发展的和谐美,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3.展示从鲜花市场采买的云南花卉,为学生提供“云南省花卉产业”资料,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各因素对云

南花卉业的促进,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措施。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阅读资料,找出影响因素,分组讨论,中心发言,答疑。通过对云南花卉生产这一经济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的分析,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突破难点。教师依据学生分析板书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这一过程体现出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参与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4.介绍农业地理学中的区位理论,组织学生对杜能模型与辛克莱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欧洲农业模型与两者的关系,参考欧洲模型创设我国农业模型。在分析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继续完善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板书。分析,对比,发言。从理论到实践,完成知识的迁移与应用,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3.课题指导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深圳市光明华侨农场(集团公司)展示深圳市光明华侨农场的产品“晨光鲜奶”景观图片。介绍该集团的经营范围,在同行业中的业绩。引出总课题“深圳市光明华侨农场(集团公司)区位因素”。

①选题指导:依据各小组的兴趣,资源优势,自主选择光明农场的某一产业进行区位分析。

②研究方法的指导:实地调查与文献资料相结合、单项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地图表现与文字资料相结合。

③作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科目的学习内容,组织学生实地采访调查。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感受“深圳市光明华侨农场(集团公司)”的生产状况。为学生提供多种类的选择,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科学态度,培养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增强关注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资料1:几种农作物的生长条件

水稻生长条件:喜温喜湿,生长在热量充足、雨量较多、田地平整、排灌方便的区域。

小麦生长条件:温带性作物,耐寒耐旱,适应性强。

小麦、水稻生理活动的基本温度范围(℃):作物种类最低气温最适气温最高气温小麦3℃~4?5℃20℃~22℃30℃~32℃水稻10℃~12℃30℃~32℃36℃~38℃

茶树生长条件:越冬不耐低温,生长在亚热带、热带,生长期内要求相对湿度在80%左右,多云雾;宜于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不能在碱性土壤中生长。

资料2:云南省花卉生产

国内首屈一指的云南省的花卉产业,是完全由市场经济孕育和培养成长起来的一个新兴芬芳产业,如今它已香飘五洲。20世纪90年代初,昆明呈贡县斗南村农民在菜地中零星种植一些花卉,与蔬菜一起在农贸市场销售,没想到比种菜还赚钱。搞农业要讲比较效益,种花每亩收入比种菜种粮高出四五倍,效益驱动,激发了他们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花卉产业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斗南地处滇池东岸,这里雨量适宜,气候温和,土肥水美,交通便利。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理区位适宜花草生长。于是,许多农民都开始种植花卉,有的种三五分地,有的种几亩甚至十几亩,花卉畅销全国几十个大中城市,斗南村成为中国最大的鲜花生产和交易中心,“斗南花卉”成为全国知名品牌。云南有光照优势,土壤气候优势,配套设施优势和劳动力等优势,云南省委、省政府因势利导,大力支持花卉产业的发展,把花卉产业作为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工程的重点产业,积极加以扶持,在政策和权限范围内,云南省对花卉生产企业减征、免征有关税费。非国家和国际公约保护的野生花卉,经人工驯化、培育形成的花卉产品,免收植物出口管理费。花卉企业生产用水、用电,按照一般农用水、农用电标准收费。今年上半年,云南省花卉企业以“国务院特批减免”的征免方式进口优质花卉种苗、种球,确保了鲜切花稳产。“斗南花卉”成为“云南花卉”,在全省培育出一个美丽芬芳的新兴产业。

据荷兰花卉协会统计,1995年全球人均花卉消费量最多的是瑞士,为106?5美元/人,德国、法国、英国已分别达48美元/人、32美元/人、29美元/人。而我国人均消费额不足1美元。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恩格尔系数逐渐降低(已降低46%),人民生活水平将逐步进入小康,消费性支出越来越多。城乡人民对花卉有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按人均年消费两支鲜花预计,未来若干年后将形成20亿支鲜切花、100亿元以上的巨大市场。由此可见我国花卉消费市场潜力之大。云南省花卉80%以上的鲜切花销往国内70多个大中城市,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总产值达到29?4亿元;鲜切花还出口到日本、韩国、中东、东南亚和香港、中国台湾,去年创汇1540万美元。国内市场40%以上鲜花由航空运输,销往海外市场的鲜花全靠航空运输。同样的百合花,由于运输价格不同,台湾地区出口到日本、加拿大每公斤价10元,而云南的价格高达30元。玉溪满天星花卉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伟东说:昆明到日本只需3个多小时,荷兰到日本需要10小时,但昆明到日本每公斤花卉运价3美元,而荷兰只需要1?2美元左右。建立高效快捷、运输成本较低的航空运输,已经成为云南花卉产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花卉是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对花卉市场、生产手段和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要求较高。花卉生产先进国家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完成向花卉生产大国发展的进程证明,生产技术和设施以及生产经营和管理是不可分割的两大部分,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设滞后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我国花卉产业顺利发展的瓶颈之一,花卉企业主要追求的是当前经济效益,科研投入少,科研力量薄弱或基本上没有科研力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科技、高质量、多品种的花卉产品将备受青睐。尤其是我国已加入WTO,国外花卉产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花卉企业如不尽快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科技含量,不用说参与国际竞争,就是国内市场份额也会丧失。

目前,云南生产的鲜花占全国市场一半以上,产量连续10年居全国第一位。但是,花卉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很低,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最近,云南省政府决定,以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为动力,突出重点,走跨越式、外向型、专业化的路子,努力促进花卉产业全面“升级”,使云南从花卉产业大省向

花卉产业强省迈进,使云南花卉融入世界市场!

(深圳市梅林中学徐韵薇)

专家点评

本设计运用了资料搜集、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以主动参与的精神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课后延伸中,通过学生对本地的实际问题的分析研究,使探究活动更具有实践性、开放性。

二、城市交通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城市交通的主要特点和城市道路网的基本格局。

②认识城市交通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学会分析形成城市交通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方案。 ③培养学生读图习惯和读图技能。

2.过程与方法

①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和各种媒体中收集相关的信息,培养学生处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②学会运用逻辑关系进行知识的梳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关注身边的环境及城市交通问题,热心为家乡的城市交通建设出谋献策。

②树立交通安全意识和公共道德。

(二)内容分析

交通是人类进行地域联系的一种方式,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城市是人口密集区,同时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也相对较多。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学生来说,每天都要体验交通给他们带来的便利或麻烦,都要目睹交通存在的问题和现象,都有权关注城市交通的发展与改善,都有责任为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出谋划策,因此这一节课城市的学生应该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为主。本课的知识内容包括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道路网格局及规划、交通问题及改善措施,教学的重点主要是分析城市产生主要交通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本城市交通问题的对策。教学的难点是城市道路网的规划以及对城市交通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

目的教材

处理课前

准备布置学生上网搜集相关资料。课前预习;上网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深圳交通存在的问题。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隐性教材。导入

新课以深圳市实施“净畅宁”工程创设情境。解释“净畅宁”的含义;假如你是深圳市市长,如何分发91亿元专项资金?关注社会热点。阅读

概括板书课题;指导学生概括城市交通的特点。阅读课文,概括城市交通运输的特点。学会浓缩知识要点。读图

举例指导学生读深圳市区交通图并举例说明城市交通的特点。说出照片和深圳城市道路图所反映的交通运输的特点。加深理解特点。替换原香港城区图。读图

比较

回答指导学生通过读图认识不同的城市道路网格局;

指导学生比较深圳和北京的对外交通联系图。读图认识四个城市道路网格局,说一说:单纯的放射状线路会给人们出行带来哪些问题?

比较深圳和北京的对外交通联系状况,说一说其过境车辆对市内交通有何影响?培养读图能力,联系身边的地理,化解难点。增加北京、深圳两图。读图

分析指导学生读图分析深圳市的道路网格局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学生思考回答:

深圳的主要道路什么走向?

其道路格局有什么好处或不足?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补充乡土案例。小结

转折城市道路格局种类不同,在进行城市道路规划时,一定要有前瞻性,如果规划不合理,就会给城市交通带来问题。承上启下。续上表教学

环节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

目的教材

处理活动主题:给深圳的交通把把脉。

说明活动要求;

指导学生开展活动。学生先独立填写表格,再小组内交流:深圳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

高中新课程地理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改)03_高中地理教学案例

及解决问题的措施。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及合作学习。拓展教材活动。展示

结果指导学生展示。小组派代表分别在黑板上板书和用投影展示活动成果。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梳理 知识教师指导学生根据逻辑联系对交通问题、成因及对策进行梳理。学生补充完成表格并对交通问题、成因及对策连线。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小结

评价城市交通主要有两大问题,应先分析原因,再根据产生问题的原因来提出措施,并分清原因和措施哪些是道路规划方面的,哪些是交通管理方面的,哪些是人的思想意识方面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拓展

讨论展示学生搜集的图文资料。讨论:部分市民交通意识不强,不遵守交通规则,对交通拥挤有哪些影响?应该怎么办?培养交通意识。补充教材。趣味

结束创设情境:

你觉得老师今天的着装(红、黄、绿)有什么含义?

课后赠言:

关注深圳交通,增强交通意识!

做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市民!情感与价值观教育、培养交通意识。开发课程资源。

(四)反思与评价

1.关于课前准备

①教师布置学生上网查找资料时事先应有具体的范围和要求,否则学生查找来的资料五花八门,不切主题。②教师对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应有记录和评价,其评价注重过程评价,评价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③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搜集来的信息筛选、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查找以下资料,利用学生的资料指导他们如何围绕主题选取相关的图片、数据、文字和案例。

1)深圳市的道路交通建设的发展及规划。

2)目前深圳市进行或将进行哪些重大的交通建设项目?

3)深圳市存在着哪些交通问题?为什么?

4)深圳市采取了哪些措施改善本地的交通问题?

5)国内外其他城市有哪些城市交通建设的范例和改善城市交通的措施值得深圳借鉴?

要求:

①文字或图片。

②要注明资料来源。

③要整理信息,每条信息要简明扼要。

④由组长组织把本组信息汇总成电子文稿。

2.关于课程资源的利用

高中课程改革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死扣教科书的局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土的实际,自己开发课程资源。本课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很多,如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每天都有城市交通状况的报道。如深圳市公安局交警局信息网,进入后鼠标点击道路实况,可看到市内主要干道和路口的车流情况,非常直观。学生自己的体验也是课程资源,可以让学生自己列举城市交通堵塞、汽车尾气污染、市民不遵守交通规则等现象。农村中学由于条件的限制,上网搜集资料不太可能,学生又缺乏亲身的体验,故教师应尽可能地挖掘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如一些电视剧、电视新闻中反映城市交通问题的画面,补充一些具体的大城市交通问题和改善城市交通的案例,让学生拓宽视野。

3.关于学生活动

高中新课改重要的理念之一,就是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接受式学习的局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扮演支持者、辅助者、合作者的角色。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设计好学生的活动,在课堂上要把握好学生参与活动的面和度,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本课设计了9次学生活动,从课前搜集资料创设情境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引发学生思考学生阅读课文,概括知识要点读图思考、分析独立填表组内交流合作展示现场讨论等。其中约20分钟时间让学生以“给深圳的交通把把脉”为主题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活动。活动的要求是:

1)“给深圳的交通把把脉”每人独立开一张药方。

填表分析深圳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措施。主要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的措施

2)小组会诊(组内互相交流)。

3)小组展示最佳处方(三组在黑板上书面展示,并在讲台上口头汇报)。

4)选择一个关于如何改善深圳市的交通问题的话题深入讨论。

教师在活动开始前强调学生在填表时必须独立完成,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检查学生是否按要求课前准备,另一方面能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达到教学目的。分两种形式展示学习结果的目的是使每一组的同学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少数人活动,大多数人被动参与的局面。同时,活动的主持、评价、讨论都可以由学生来组织和参与,而教师的作用是,在课堂中巡视,提供必要的协助,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地给予鼓励,指导学生合作、探究。

(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周立)

三、我看端城交通

(一)导入教学目标

师:同学们在课外调查所选择的关于我市交通问题,通过小组内部分工,经过课外的实地考察,上网查阅参考相关资料,以及对专人的采访,取得了第一手材料。在此基础上小组内进行合作,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小组结论,相信你们有令人满意的结果,今天利用这节课来进行我们的交流。

陈述五个调查问题及小组分工、评比项目,说明本节课学习目标。

展示:肇庆端州交通网图。

师:(指图)世界上像肇庆城区与景区(星岩)相差不到一公里的城市很少,但交通布局不如瑞士日内瓦(紧靠日内瓦湖南端),后者的城区规划是非常科学有序的,城市环境因道路布局合理而更显优美。

转入:城市道路既是交通规划的主脉,又是城市规划骨架,其网络布局是否合理,关系到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的大局。因此我市城市交通布局是否合理,影响到我市环境的质量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首先明确肇庆市城市规划的总体思路。(让其他学生明确我市发展的思路)

(二)活动交流

小组一:所调查的的问题——肇庆市城市规划的总体思路。

生:据我们调查可知,城市规划建设的奋斗目标,加速推进中心城市建设,积极实施“南连东扩”的规划和建设,加快构建一江两岸超百万人口的区域中心大城市。肇庆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构思:“山青湖秀江景美,绿地广场花园城”,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环境,充分体现出山水园林城市特色。

老师:有哪个小组对他们的结论还有进一步的说明?

学生补充:我市政府还提出把肇庆建设成为最适宜旅游的“花园式”风景城市、最适宜人居的“生态型”山水城市、最适宜创业的“现代化”工业城市。

师(小结):这一小组同学收集的材料很充分,南延东扩、自然与人工结合、可持续的总体思路是我市规划的方向。而目前的交通道路规划与我市未来发展是否相符?

小组二:所调查问题一——端州区交通道路的特点,并分析其优点与缺点? 存在最大的交通问题是什么? 学生展示课件并陈述市区的交通状况。

肇庆市端州区街道图

生:列举城区道路的优点:

因为南北受地形的影响,我市的主要道路成东西走向,道路呈长条形方格网状结构(如上图所示)。我市的各主道路规模开始增大,路面更平整。多条主要行车道扩建后增大车辆流量,虽然每条道路只修到几公里长,不能和大城市一样,但这也适应我市的发展。

生:肇庆交通道路的不足之处:我们的调查统计如下图示。

从图中看出我市的道路布局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现在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吧:

①道路规划、分布不合理 ,很多主要交通道路路面仍然狭窄,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分界不明。

以西城区部分路段为例,西城区是我市的旧城区,交通设施相对落后,留下了不少隐患,如城中路,商铺多,道路窄,人流量大。

②道路维修工程次数频繁(附:刚好城区在修路)。

维修道路时,不仅影响交通秩序,有时还会砍树,破坏环境,一些维修工程持续时间长(如人民中路),并且维修后路面环境并无太大的改善。

现端州六路两旁绿树成阴,但经扩宽的和新修建的道路两旁往往缺乏绿色植物,使空气污染更加严重。 ③道路质量差。

除天宁北路、端州路外,其余道路的路面多数凹凸不平,影响行车。例:人民中路、宋城路、康乐北路等先后修建扩宽。扩宽道路无疑有利于车辆的来往,但只是一味地追求道路的宽度,并不注意道路的平整,却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不便。

师(插入):关于这一点,同学们从中得到什么反面启示?

生:城市的布局要有整体性以及长远目光。

师:回答很正确。

④人们交通意识薄弱、交通秩序混乱(红绿灯设置不科学)。

不科学地把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合并,用以作为扩宽道路的途径,带来了交通事故的隐患。上下班高峰期时,一些道路(如康乐路、人民中路)汽车、摩托车、自行车没有分道而行,通常有交通阻塞现象发生,安全性小。

学生得出结论:最大的交通问题应该是:路面狭窄,过去的交通规划已不能适应我区发展,相当多路面狭窄,不能承受繁忙的交通,规划有待提高。

师(转入):结合我市城市发展定位,交通道路的规划要考虑什么因素。

小组三:结合我市城市发展定位,端州城区交通的改善你认为需要遵循什么原则?要考虑哪些因素? 学生回答——改善端州城区交通应遵循的原则:

①在充分了解我区的地理环境的基础上,注重分析地形、地质、风向、日照、水分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交通网的格局,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②规划和布局在超前我市的经济发展的同时,要贴合人们生活所需,方便出行,以人为本。

③城市交通网的布局还应结合本地区的自然景观、名胜古迹、城市建筑艺术、城市绿化等方面的要求,使之建成优美清晰、便捷的交通网。

教师称赞道:同学们真能学以致用!

学生继续回答:针对我区现状(如小组二同学所反映的交通问题),改善交通首先考虑的问题有: ①城市绿化带的合理建设问题,以及道路的宽度问题。

②汽车的尾气和所造成噪音的处理问题;必须在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的保护,开公路修铁路要注意对生态影响,尽量不影响人们作息,动植物生存。

③加强道路的软件设施和硬件设施。

④加强交通对外与对内的联系。

我市的经济要腾飞,加快城市化进程,就要加快与各道路网之间的连接、沟通,加强与外地的联系,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如过境公路、城市间高速公路。(如下页图所示)

其他组学生拓展一:根据我市旅游发展方向,内部的交通还要注重与各旅游景点间的联系,加强交通的改善,进一步发展旅游业,沟通市区与各个旅游景点之间的道路网络。

其他组学生拓展二:结合我市悠久的历史背景,以及今后城市发展定位,还要突出城市的文化品位。例如宋城西路开通——宋城西路东起人民路,西至西江路,是贯穿旧城区(也是居民密集区)的一条主干道之一,长1?1公里,规划路宽38米(不含古城墙脚绿化用地),需拆迁房屋8?8万平方米,计划投资9000万元。整个工程综合开发投资2亿多元,工程项目包括古城墙修葺,古城墙位于道路南侧,该路的扩建可使古城北墙及披云楼完全显露,对建花园式风景旅游城市起到重要的作用。

教师点评:这几点提得很好。每一个城市发展应有自己的特色与品牌,这个城市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其他组学生继续提出见解:我市的交通规划还应有超前发展的意识,以适应不断增长的交通容量问题。 师(转入):今后我市城市交通该如何发展?你们有什么构想?

小组四:整治方案——具体改进交通的方案。

学生:首先让我们了解市政府的未来规划,学生展示肇庆城区规划图。

生:图中反映道路建设范围较大,路段较多,且处于交通流量较大、来往车辆较多的城区。从图中我们了解到,肇庆市重点地段设计范围应是天宁路,端州四、五路,江滨堤路(崇禧塔至元魁塔路段),星湖大道,肇庆大道(星湖路至东湖路段)和宾日路(星湖大道至肇庆大道段)等5条沿路地段。(如星湖大道——宾日大道——肇庆大道图所示)

对天宁路,端州四、五路和江滨堤路建筑密度较高的道路景观进行改造更新;对沿街地段的土地使用功能布置建筑布局,开敞空间及绿化配置,道路及交通布局等进行详细设计。(如上图所示)

生:城市交通改善方向:预期修建的肇庆城区道路具体包括:

①扩建西江大桥,开通大桥路(风华路至迎宾道),改建321(324)国道城区段。

②新建宾日路(肇庆大桥至北岭南干道)、改建星湖大道、端鼎路、肇庆大道(星湖大道至迎宾大道)、 端州大道、端州一二三路、端州六七八路,开通宋城西路东段。

从而实现优化城区内部的道路,实施“南连东扩”的规划和建设目标。

生:在了解市政府规划的基础上提出我们的建议:

①沟通所有的“断头路”,使我市的公路网更加通畅。

②拓宽江滨堤,分流市区车辆流量。

学生质问:大堤的工程基础能承受扩路的压力吗?

学生回答:我们需要作进一步的调查。

③牌坊广场是我市的旅游景点之一,但由于周围路段的交通较为堵塞,给游人造成不便,所以,我建议在翠星路上段修建星湖湖底隧道,沟通星湖大道,分流牌坊的车辆。

学生质问:这一点是否得到科学论证?

学生回答:这只是我们暂时的设想。

④对主要街道进行扩路。

针对旧城区楼龄较高,且城市重要设施集中,扩路不为上策,所以我组认为市政府应该重新规划旧地段,且要细心谨慎,多听群众、专业人士的意见,不过我们将以此为我们的目标,努力学习,再提出更好的方案!(学生能从中深感到自身知识的局限)

学生质问:我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扩路就会影响文物的保护?扩路的同时能否将文物后移,使文物不受到破坏(如像广州一样)。

学生回答一:这样投入过高,不适合我市市情。

学生回答二:因地制宜地规划道路、因物而建是符合我市现状,是可行的。

小组五:针对我市交通道路环境问题,提出治理措施:

①正确设置红绿灯。例如:在肇中、一中、十五小校门口附近设置红绿灯,以免造成交通阻塞。 学生提问:在肇中、十五小、一中一段路设红绿灯合理吗?原有的路段是很窄的。

这一点引起其他同学互相辩论,探讨,气氛热烈。

②应分开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以及人行道,否则路人、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同道,交通阻塞混乱。 学生质问: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分开好吗?

学生回答:若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分开,应如何分配两车道面积。肇庆市以自行车居多,非机动车应有足够面积,但肇庆市道路面积小,难以合理解决问题。

③ 建立停车场(在宋城墙),以免汽车停泊在人行道旁。

学生反驳:在宋城建停车场是不合理的。会影响历史文物的整体性,还有汽车尾气的污染。

(这一点得到其他组学生的认可)

④ 道路旁多植树种草,绿化道路环境,净化空气。

⑤加强交通巡逻,及时疏通交通阻塞。

师:这组同学的课件内容详细。

(三)评价环节

最后,教师与学生自己就各小组对全班的贡献作出评价。

(肇庆一中张映红)

专家点评

教学设计能为学生活动提供空间,课堂实录反映学生合作、小组交流成果,使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合作收集资料较详细,使本节课容量增大、图文并茂。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升的教学效果。这是充分利用了学生作为教学资源所致,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要求。

四、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一)设计思想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互相交流启发、互相补充沟通,求得新的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等。

本节课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新课标要求,借助自己制作的课件营造一个双向、即时反馈的教学信息资源环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理解原料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动力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等工业部门的主要特点及其区位选择原则;联系实际理解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通过学习,初步懂得工业区位合理性的标准是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统一。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利用自己制作的课件,通过案例分析法、对比法、讨论法等,加强学生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取并加工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加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形成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在学习中形成科学的环境观;进一步形成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与同学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某一类型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各类工业的合理布局。

(四)教学过程

所用教材为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二(人教版)。

[导入新课]与农业相比,工业生产除场地和水源外,对自然条件的依赖不大,这使工业生产在区位选择上既很灵活也很复杂。首先我们要知道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

[引导]请学生看“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回答:

[课件显示]原料、动力、劳动力(工人、技术人员)、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策等。 [提问]假若你是一个工厂的厂长,让你选一个地方建厂,你要考虑哪些因素?

[学生讨论]请几个学生谈自己的想法,然后引导归纳:

[课件显示]

理想的工业区位充足的原料、动力

廉价的地租

质高价廉的劳动力

前景广阔的市场

[教师小结]以上,我们从厂商所考虑的区位因素可以看出,他的目的就是为获得最高的利润。但能否找到完全符合他要求的地方呢?

[引导]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不同。某种工业的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那么这类工业的区位选择就以其主导因素为指向。 [学生看书]阅读教材,概括五种导向型工业的特点及相关部门,完成下表。

[课件显示]不同工业部门的区位选择列表,由学生完成。工业类型工业特点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则原料导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等。接近原料产地。市场导向型工业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

食品工业等。接近消费市场。动力导向型工业消耗大量能量。钢铁工业、冶金(炼铝厂)等。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或水电站)。续上表工业类型工业特点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则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投入大量劳动力。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鞋工业等。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技术导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工业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练习设计说明]考虑到“正确判断某一类型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补充解释后,关键是学生能结合实际分析具体问题,所以设计了几道很有代表性的练习题,为学生提供探究空间。

[练习]将练习题在课件中展示,请学生思考后回答。

1.下图表示工业区位选择的4种模式,图中圆圈大小表示各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程度的强弱。读图后,请选择A、B、C中正确的一项。

A.①电脑装配厂②钢铁厂③玩具厂④啤酒厂

B.①水泥厂②炼铝厂③纺织厂④家具厂

C.①啤酒厂②炼铝厂③纺织厂④榨糖厂

(参考答案: C)

2.下图是工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大小。下列情况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的一项是()。

A.甘蔗制糖、制鞋、微电子、啤酒

B.甘蔗制糖、微电子、制鞋、啤酒

C.甘蔗制糖、制鞋、啤酒、微电子

D.甘蔗制糖、啤酒、微电子、制鞋

(参考答案: B)

[练习设计说明]以上两道题通过不同的图形来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判别能力与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下图是美国本土某种生产厂的分布图,读图回答:

(1)该工业的布局属于型。

(2)该工业最有可能是()。

A.飞机制造业B.汽车制造业

C.瓶装饮料工业D.高档时装工业

(参考答案:市场导向型;C)

4.下表为世界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每炼1吨钢所需原料、燃料的变化资料。据表完成题目:年份1800年1900年1985年煤/吨420?75铁矿石/吨21?81?3

19世纪初,钢铁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布局靠近()。

A.原料地B.燃料地

C.销售市场D.交通枢纽

(参考答案: B)

[教师拓展]由第4题,我们可以看出,炼1吨钢所需原料、燃料逐步减少,说明原料、燃料对钢铁企业的布局影响力减小,而科学技术、市场等因素对钢铁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

5.20世纪80年代以来,某钢铁企业考虑经济效益,在布局上最适宜的选择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参考答案: D)

[案例]请学生阅读教材“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案例。

[学生思考]鞍钢和宝钢在区位选择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教师解析]两者最大的不同:鞍钢在地理位置上接近燃料、原料产地,宝钢在地理位置上接近消费市场。 [教师过渡]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的变化,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不断变化,进而直接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

[课件显示]

①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

②交通运输条件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形成工业区; ③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④工业对劳动技能的要求逐渐提高。

[德育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同学们只有从现在起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将来才能立足社会。

[教师过渡]工业区位的选择是否只考虑经济效益呢?对,还要考虑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会造成环境污染。不同工业部门产生的废弃物不同,其区位选择的要求也不一样。读“污染严重的工业部门区位选择图”。

[学生思考]①严重污染空气的工厂在布局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②严重污染水源的工厂布局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③对环境质量要求高的工厂在布局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学生练习]钢铁企业为考虑环境效益,结合下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高中新课程地理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改)03_高中地理教学案例

A.甲适宜英国的伯明翰B.乙适宜上海

C.丙适宜意大利的塔兰托D.丁适宜印度的加尔各答

[引导]从环境效益角度考虑,钢铁企业主要是污染大气,我们在思考该题时要从各地的气候特点入手。该题难度较大,请同学们相互讨论,并说出理由。

(参考答案: AC)

[环境观教育]我们都希望居住在一个环境质量好的城市,将来你们中如果有同学成为当地的决策者,在规划建厂和招商引资时要注意这些企业是否环保,要为老百姓的健康着想。

[总结]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课题,不仅要考虑经济、环境效益,政策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如,为了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中央出台众多优惠政策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投资的力度,吸引很多企业到西部落户;再有,我们广东省近20多年来的高速发展,除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也与广大台港澳同胞,华人华侨回国投资,不忘祖国,不忘家乡的个人情感等有关。

(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杨志琴)

专家点评

本设计,作者利用教学课件营造了一个双向、即时反馈的教学信息资源环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师生、生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目标。通过案例分析、练习设计,加强学生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取并加工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

五、取鲁尔区精华造东北区辉煌

(一)设计的指导思想

①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改变地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

②新课标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从而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作者。

③学生学习方式也相应发生变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互动的学习方法,把学生的潜能真正激发出来,让他们自主探究,做学习的主人。

④关注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的设计1.知识目标新课标要求:运用鲁尔区案例分析和对比的方法,理解传统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衰落的主要原因。

2.能力目标

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能够通过分析鲁尔区从繁荣到衰落的原因以及整治的措施,为东北老工业区振兴找到出路。

②合作学习能力。通过讨论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锻炼思维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③探究学习能力。通过让学生自觉参与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其探寻未知事物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通过对鲁尔区环境的今昔对比,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鲁尔区进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②培养学生为中华民族之强盛而奋斗的信念。

(三)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采用任务驱动,小组分工,合作探究,模拟旅游,角色体验方式,具体分工如下:

分组政府官员经济学家企业家环境保护主义者任务考察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繁荣的原因)。考察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找出我国东北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借鉴鲁尔区整治措施,为东北老工业区振兴献计献策。比较鲁尔区过去和现在的环境状况,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四)教学资源

①文字、图片材料部分来自课本、书籍、报刊、期刊。

②文字、图片材料来自网络资源(师生互相提供与鲁尔区有关的网站和网页,供课前浏览)。

(五)教学环境和辅助工具

多媒体教室、自制的PowerPoint课件。

(六)教学过程

所用教材为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传统工业区”。教学环节学导活动能力培养设置氛围

导入问题伴随着《莱茵河畔》的音乐,一张张欧洲优美风景的图片缓缓出现了,通过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学习内容。激发求知欲。创设情境

探寻缘由任务:“鲁尔区之旅”

形式:学生自愿选择喜欢的角色,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给学生一定的探究讨论时间,倡导合作互动。老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去,师生互动。教师通过

对问题的合理设置,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的缘由。分析归纳能力,综合概括能力。续上表教学环节学导活动能力培养角色扮演

激发兴趣成员:新闻发布人、记者

形式:新闻发布会

方法:角色扮演,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内容:展示“智慧果实”

1.鲁尔区繁荣原因——鲁尔区区位优势(政府官员)。

记者:请问东北工业区与鲁尔区相比,到底有哪些更有利的发展条件?还有你们对东北工业区的发展是否有了新的构想?

2.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经济学家)。

东北老工业区还存在问题:①体制落后,国有企业包袱沉重。②国有企业装备和技术老化,资金投入不足。③一些资源日益枯竭。④水资源不足。

3.如何振兴东北?(企业家)

除了借鉴鲁尔区的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以外,还要因地制宜地采取一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旅游业,发展绿色农业等措施。

4.东北区必将是一片碧水蓝天(环境保护主义者),取鲁尔区精华,造东北区辉煌。

(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对提出的问题,老师适当补充,肯定看法,解决问题,鼓励支持)综合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地理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表演能力,应变能力。未结束

的旋律

留下的思索教师会发现孩子的世界里天真的想法、成熟的思考,更有大胆的假设,放飞的心灵,只要给他们一个空间、一个舞台,耐心地聆听他们心灵的声音,就会发现,探究之路,色彩缤纷,惊喜不断!创新能力,创造力的培养。

(七)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按新课标的要求精心设计的。为了摆脱传统讲授型的“繁荣—衰落—振兴”的老路,设计了鲁尔区之旅,给学生一个探索的空间;新闻发布会,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使学生有充分的自由,能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他们不仅掌握了课本的知识,而且学会了用分析鲁尔区的方法,来解决东北老工业区存在的问题,这是值得欣慰的。

由于课前布置了上网查找有关振兴东北老工业区的资料,因此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整个上课过程中,我一直很激动,内心深处一次一次被打动。为我的学生精彩之演讲;为我的学生独到之见解;更为他们精辟之分析而骄傲。他们思维之开阔是我始料不及的。我为开发他们思维之晚而感到遗憾;也为已经发掘了他们思维闪烁的火花而惊喜;更为新课标“以人为本”而宽慰。我看到了我们教育改革之希望。

(茂名市实验中学刘丽丽)

专家点评

通过设置鲁尔区之旅、新闻发布会等环节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确实是一种创意所在,从教学设计中不难看出设计者积极探索、努力追求的热情,从尝试中来感悟新课程带给学生和老师的一次教与学的改革。正如设计者所说:“教师会发现孩子的世界里天真的想法、成熟的思考,更有大胆的假设,放飞的心灵,只要给他们一个空间,一个舞台,耐心地聆听他们心灵的声音,就会发现,探究之路,色彩缤纷,惊喜不断!”

Ⅷ.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现在,“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被选入了高中新课改的教材体系。如何处理这部分知识的教、学环节,对师生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问题。以下以《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为例,探讨地理信息技术内容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法。

本节教学设计的理念是:教学内容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教学过程力求简单实用,方便操作。对课堂教学的软、硬件环境的要求是:教师比较熟悉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室内有接入宽带的教师用主机。本节教学设计的内容见下表:科目地理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课型新课讲授教学时数1课时(40分钟)课题湖南版高一地理新教材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①了解全球定位系统的原理、组成和功能。

②了解GPS在军事、测绘、交通、救援、农业和娱乐方面的主要应用。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对全球定位系统的空间想像能力。

②培养判读接收机界面信息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从互联网上快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新事物的创新能力。

3.德育目标

①培养学生跟踪现代科技发展的意识。

②培养学生应用现代科技的意识。教学分析重

点①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②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的实例。

③全球定位系统在不同应用领域的一些特点。难

点①理解全球定位系统的原理及其空间想像。

②能判读接收机的界面信息。续上表科目地理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教学方法①启发式教学法。

②直观教学法(由于本节内容师生在生活中都较少接触)。

③多媒体教学法(用PowerPoint制作本节课件比较容易、快捷)。

④自学探究法。教学过程授课思路与方式方法教师活动:

组织教学(1分钟)

引言:(2分钟)

在投影屏幕中呈现一幅2004年12月26日的地震海啸示意图。

教师提问:若灾害发生当时,当地游客、旅游公司、政府能利用美国的海啸预报提前采取应急处理措施,或是灾害发生后尽快找到失踪者,伤亡人数是否会大幅度减少?

学生回答:(略)。

教师提出:全球定位系统可以提供这一技术支持。然后进入:

教学环节一:(10分钟)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8~90页,了解什么是“全球定位系统”?

以重大地理时事为背景,自然地引入课题,并通过如何防灾、减灾这个问题为例,激发学生的探究本节内容的兴趣。续上表教学过程授课思路与方式方法学生活动:看书。(3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教材第88页的探索活动:

①在学生思考后,要求集体回答第1、2题(略)。

②随机提问个别学生第3题:

学生回答(略)。

教师进行纠错、小结出答案:

原因:每一个卫星可确定空间三维坐标系中的一个坐标,所以至少要3颗卫星。

教师引导:思考“学习指南”的第1个问题,全球定位系统的原理是什么?

学生讨论(略)。

提问个别学生(略)。

教师活动:纠错、小结后,在屏幕上给出答案:原理是——利用卫星网络来获得地面某点的经纬度和高程系统。

教师活动:在屏幕上图示不同的接收机和价格等相关资料:3分钟。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起争论,从而突破教学难点。由于目前学校还没有实物,学生也很少有过接触,所以通过图片进行直观教学,给予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续上表教学过程授课思路与方式方法展示麦哲伦(Magellan)的2个系列产品名称

(Model)价格

(Price)特性

(Specify)子午线

彩色版

Meridian

Color5000元国内第一款专业级手持式彩屏中文GPS,与售价4万元的专业测绘GPS“图宝”具有相同的硬件,有全国及各城市中文详图、全国等高线地图等丰富的地图资源,支持SD卡、串口、MCX天线接口,适合车载手持两用。子午线

白金版

Meridian

Platinum4200元最适合户外运动的中文版手持式GPS,与售价4万元的专业测绘GPS“图宝”共享硬件平台,有全国及各城市中文详图、全国等高线地图等丰富的地图资源,支持SD卡、串口、三轴电磁罗盘、气压计、温度计,适合车载手持两用。

通过学生议论,营造一种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师活动:提出,有机会上网时,请进入一些大公司的网站了解更多情况。

过渡:以下我们来学习全球定位系统的基本情况(转入教学环节二)。

教学环节二:(10分钟)

教师活动:在屏幕上呈现教材图3-1-3(如右上图)

展示立体地球,帮助学生想像24颗卫星轨道的分布,培养空间思维能力。续上表教学过程授课思路与方式方法①同时讲述有关全球定位系统的历史,卫星轨道的基本情况。

②提问学生: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部分?

学生活动:通过看书回答问题。

教师强调学生记忆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3分钟)

下面我们来具体看GPS接收机的信号。(过渡)

教师提问:教材图3-1-6中有接收机界面,可看出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有经、纬度位置、海拔高度;卫星信号强度、误差等。

然后引导学生看图教材3-1-7,了解卫星的精确测量和延伸测量范围。

(过渡)在了解全球定位系统的历史、组成、功能的基本情况后,我们了解GPS技术的应用(引入教学环节三)。

教学环节三:(13分钟)

教师活动:

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1~95页,在屏幕上提问:

GPS技术的三大特点是什么?两个主要功能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②依次在屏幕上呈现教材图片3-1-8~图片3-1-14。(略)

并逐个介绍军事、测绘、交通、救援、农业和娱乐方面的主要应用特点。

学生活动:通过看书、讨论完成下表。应用领域军事测绘交通救援农业娱乐特

教师纠错、小结,核对答案:(略)

教学环节四:(6分钟)

课堂小结:(2分钟)

①了解全球定位系统的原理、组成和功能。

②了解GPS在军事、测绘、交通、救援、农业和娱乐方面的主要应用特点。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比较练习,有利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掌握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的情况,进一步巩固知识。续上表教学过程授课思路与方式方法提高(3分钟)

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5页,试着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解决课题3——认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②提示学生课后时间在互联网上利用Google、搜狐等搜索相关的更多内容(以解决教材第95页的图3-1-14的思考题),并提供一些GPS专业网站,如:

启发学生回忆书本内容。布置作业(1分钟)

①教材作业第95页的第1、2题。

②预习下节内容。

(蕉岭县蕉岭中学李标明)

专家点评

从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本设计教学内容通俗易懂,教学过程方便操作,教师比较熟悉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新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老师和学生、社会的三方面相结合,把课本知识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对老师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这样的课程学生欢迎,老师高兴,为什么我们不经常这样做呢?

Ⅸ.区域可持续发展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①了解西北地区能源探明储量、开发的情况。

②了解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③学会通过分析我国的资源分布配置,了解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④如何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促进区域间的可持续发展。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合作学习的能力,获取信息、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使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从而了解我国一些调配资源的规划、建设的情况。

②学会与人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二)教学方法

探究、讨论、分析、归纳和任务驱动。

(三)教学资源

教材资源、网络资源(中国环保网、中国科普网、西部大开发、中国能源网等)。

我国资源分布和西气东输规划路线图。(四)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达到目的引入:设置问题就茂名市区用水需要调入,引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学生的积极性很快就被调动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切身感受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如何选择最优能源了解经济最发达地区所需的能源来源、能源的择优调配。学生查阅地图及资源,指出各自找到的能源及优缺点。让学生在比较中选择最优能源。趁热打铁,提出驱动任务设置驱动任务,提高学习的效率。根据兴趣和优势,选择参与的小组。充分发挥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和特长,给他们宽阔的展示空间。寻找资料,解决问题提供有关的网站、网页名,指导学生尽快找到所需的资料。纷纷出谋策划,带着问题,紧张地查找、收集资料。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解决问题组织各小组讨论、整理解决问题的方法。各小组讨论、整理、综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培养每个同学的能力。交流成果,资源共享专心倾听,记录新颖的有价值的观点,及时点评,肯定成绩。各组成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获取最大的成果,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究中共同成长。课堂的延伸提出我国水资源、电能分布不均及供求矛盾,应如何解决?把问题的解决方法应用到更多的问题解决中去。让学生“会学”。

(五)教学实录(部分)1.设置问题,激发兴趣同学们,我们茂名市区所需的大量用水,你知道主要来自哪里吗?(来自高州水库)所以我们可以说是“高水茂调”。

2.引出主题,调配资源

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不仅需要大量的用水,同时也需要大量的能源,但长江三角洲及周边地区的能源,能否满足这里的需要?需要调进哪些能源?这些能源有何优缺点? 经过讨论,同学中形成了三种观点:

梁海说:“山西有煤海之称,是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又是优质煤,加上铁路、河运十分便利,北煤南运,已促进了山西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

杨东说:“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一直占70%左右,但使用不方便,燃烧效率低,废气、废渣多,污染环境严重;石油、天然气能量较集中,燃烧效率高,燃烧较充分,污染环境较少,产生的效益比煤高得多。所以,开发上海附近沿海大陆架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就近供应,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陈晓说:“渤海湾沿海石油资源丰富、产量大,可以调至长江三角洲,解决其能源不足。”

“上述能源中,目前最利于环保的能源结构就要数天然气了,而我国的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储量就十分丰富,都是不错的选择。”

3.推波助澜,东西兼顾,选出基地

被点燃了的激情,令同学们余兴未尽,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策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中,只要我稍加点拨,同学们就理所当然地作出了选择:把塔里木盆地特别丰富的天然气调入长江三角洲地区。对长江三角洲这个“领头羊”来说,无疑应在这个策略中起着重大的作用,这将极大地改变中国东西经济发展的格局。

4.设置问题,探究解决

驱动任务:

①长江三角洲需要的能源,以及能源调入产生的经济效益。

②西部的能源资源,最能满足东部需要的是气和电。

③西气东输,对沿途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利。

④西气东输的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同学们的兴趣,把他们分成四大组,各自组织智囊团,每组在组长的分配下,纷纷动手,找资料、讨论,写出看法,整理成文。

同学们忙了好一阵子,并整理了自己的观点;各组的代表都竭力为自己的问题找到强而有力的证据。

5.输气:长江三角洲的呼唤

高中新课程地理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改)03_高中地理教学案例

第一小组的代表说: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能源需要量很大却又十分欠缺,所需的能源必须要储量甚丰、能长期供应、对环境污染程度最低,经我方全面考察、分析比较,煤对环境污染最严重,天然气最方便易用,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理所当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调入能源的首选,而轮南则是能源供应的第一站。

其他同学补充:上海是国际大都市,洁净的环境是它国际形象的代表,不管输入哪种能源,都要保持环境的整洁。长江三角洲至少可以产生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据调查,长江三角洲很多企业因为能源不足而导致开工不足,企业的规模、层次和发展,也受到了限制,输入能源,无疑可以让工厂得到充分的发展。能源有了保障,东西人民都受益。

西气东输,必将带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新一轮的腾飞。

6.“宝盆”:我因你而美丽

第二小组的组长也不甘示弱:纵观我西部地区,目前经济欠发达,环境恶化,气候干旱,可是:我很丑,但我很富有,因为,我能源丰富。据目前探明的矿产中,最能满足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期需要的是天然气,据专家统计,我可以连续为长江三角洲供气30年。

补充:长江三角洲输入我的天然气,让我有资金改善环境污染,绿化荒漠,固住沙丘,发展经济,人人奔小康,国力强盛,到那时就会是“我很美也很温柔”,西部经济也就发展、腾飞了,也算对得起国家发展西部的战略。

7.让我们共同富裕

第三小组的智囊团高瞻远瞩地说:西气东输工程,自塔里木盆地的轮南到长江三角洲的上海,东西跨越4200千米,连9个省级行政单位,付出了昂贵的资金,但这必将在带动长江三角洲、塔里木盆地及沿线相关产业的发展中,得到加倍的回报,相关的行业,如交通、能源企业、环境保护等的发展,必将被带动起来。

小李说:西气东输能为沿途的地区提供优质的能源,改变那些以煤、柴草、秸秆为燃料的能源结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植被的破坏得以遏制,非常有利于环保。

“沿途的能源供应点的设置,大大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推动东西交通的发展,为西部经济发展解决道路的不足,同时也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

8.荒漠的呼唤

西气东输在带来很多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

环境问题专家尖锐地指出:西部地区目前气候干旱、植被破坏严重、沙尘暴频繁发生、草原的退化,正威胁着西北地区,而西气东输工程又不可避免地破坏植被,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处理,将加剧沿线地区环境的恶化。

“我们在铺设管道工程时,应严格执行工程的要求,尽量绕开有植被覆盖的地带,如果必须要开挖地表,我们会按工程要求及时恢复植被,并在管道两旁建设好绿化带。”

实践证明,有计划地、局部地营林种草的成功例子,已为我们恢复西北地区的植被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只要我们多学习、多借鉴、下足功夫,西气东输工程带来的环境问题,不仅可以迎刃而解,而且可以改变西北地区漫天大漠的荒凉景象,还它充满生机的绿色世界。

9.满意的结果

我陶醉在同学们探究学习的成果中,欣赏着一个个同学的聪明才智,对自己的教学组织充满了自信,我对同学的真知灼见通过点评,加以充分的肯定。

在共同学习中,我们深有感触:发展全国经济,必将要“稳定东部,发展西部”,“发展西部,能源先行”,西气东输,东西互补,能源调配,利己利人,人人小康,举国富裕。

10.未结束的探究

我国自然资源分布很不均匀,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供应不平衡。目前,针对我国水资源、电能分布不均及供求矛盾,如何进行跨区域调配、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让我们继续探究。

(六)教学反思

①这是在网络条件下进行合作学习的一个案例,在这节课中,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得到较充分的体现。 ②这节课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

③科学、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设计学生喜欢的活动。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知识。

④长江三角洲是全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西部是目前欠发达的地区,开发西部是21世纪经济工作的重点,西气东输,东西优势互补、互相合作、共同发展,使西部由“能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使长江三角洲地区以“经济优势”弥补“能源不足的优势”。同时也为学生在学习中“学科互补、共同进步”,提供了宝贵经验。

⑤由于时间关系,未能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问题的探讨欠深度。

(茂名市实验中学陆容珍)

专家点评

本教学设计成功之处在于选取了非常真实的材料作为素材加以使用。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非常到位的国情教育,在这样的教学课时里学生充分体现出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拥有了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是一节成功的

教学案例。

四 : 高一地理教学案例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 高一地理教学案例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 高一地理教学案例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 高一地理教学案例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 高一地理教学案例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 高一地理教学案例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 高一地理教学案例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 高一地理教学案例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 高一地理教学案例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 高一地理教学案例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 高一地理教学案例

念,并与学生一道对它们进行归纳和总结。(www.61k.com)

(2)重点讲述陆地自然带。有两层意思要明确,一是陆地自然带的形成原因,其中气候因素起决定作用,其他因素与之相适应;二是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是有规律的。

教学中要贯彻这样一个观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辨证统一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教材图5.7热带雨林景观图与图5.8苔原景观图,一方面让学生直观地感到地域分异的存在;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同一自然带内自然环境又具有整体性,表现在景观具有一致性。对这两幅图片的分析,可以启发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进行。例如设计诸如“各带内气候怎样?植被如何?动物如何?”等问题。(学生回答:在热带雨林带中,终年高温多雨,植被常绿,树种繁多,层次复杂,生长茂盛,林内藤本植物纵横交错,附生植物随处可见。森林中的动物种类丰富多样,但茂密的森林使动物行走不便,因而地面上几乎没有善于奔走和长跑的动物,却给营巢树栖、攀缘生活、耐湿热的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场所。典型动物有猩猩、河马和各种鸟类等。在苔原带内,气候严寒而湿润,土壤冻结,这样的环境条件不利于树木生长,因而形成以苔藓和地衣占优势的无林地带。动物种类不多,典型动物有驯鹿和北极狐等。)

2.对于“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教学,建议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 一组学生研究“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一组学生研究“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还有一组学生研究“山地的垂直分异”。每一组都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有什么样的分布规律?主导因素是什么?

(2)找足够的事实材料支持你的观点(鼓励自己通过各种渠道去挖掘)。

(3)我们可以怎样利用地域分异规律?

这节课的特点是空间分布的知识点较多,所以,教学中要注意将这些内容落实在图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 高一地理教学案例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 高一地理教学案例

五 : 《雪地贺卡》教学案例

《雪地贺卡》教学案例
山西省运城市市实验中学 程引苗
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主要段落。
  懂得珍惜纯真的童心,对生活多一份热情和幻想。
  感受作者朴实自然的写作风格。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珍爱童心、珍惜童年。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
  理解“我”为什么郑重其事替雪人回了一张贺卡,后来却又不回了?
教学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本文篇幅短小,文字流畅,通俗易懂,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良好途径。因此在教学本文时,自己通过如下流程,使学生体会童年、童趣、童心、童真,理解作者对儿童的关爱、对童心的呵护。
  创情入境 拨动心弦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精读课文 体会情感
  研读课文 释疑解惑
  简要概括 点明主旨
教学过程:
  一.创情入境 拨动心弦
  导入:下雪了,美丽的六角形雪花纷纷扬扬从天而降,像一个个精灵,又像白衣天使下凡,使大地银装素裹。同学们想一想自己儿时下雪天的情境,是在雪中奔跑、跳跃、欢呼、爬着、滚着;打着雪仗、滚着雪球、堆着雪人。请同学们看一看沈阳岐山三校二年级四班李小屹下雪天堆的雪人。
  师:播放多媒体课件1:雪地雪人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什么?
  生:雪人胸部有一张纸卡。
  师:纸卡上写有什么呢?写给谁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雪地贺卡》就会解开这个谜。
  板书课题:
                    雪地贺卡

  师:播放多媒体课件2 :作者简介
    本文的作者是鲍尔吉·原野,请同学们读一读作者的简介
  生:读作者简介
  师:本文写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你想知道故事的情节吗?请同学们把课文速读一遍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师:多媒体课件:阅读指导提纲
  1、读一读下面的字:
   mò ?ē ьān ьān jīn yì
  埋没 颏 雀斑 班级 襟怀 屹立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襟怀 嫉妒 十万火急 臃肿 奇遇
  3、本文分几个部分,说说各部分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4、给老师和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
  生:按照阅读提纲自读课文,思考并回答3、4两个问题
  师:评价并简要小结
  本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开头…………能收到李小屹这么恳挚的关爱。主要写“我”无意中发现雪人怀里的贺卡,被写贺卡孩子的这种行为深深打动。
  第二部分,我寄出也接受过一些贺卡…………在长大成人后跟自己的男友讲这张贺卡的奇遇。主要写“我”替雪人回复贺卡和保护孩子的“梦”。
  第三部分,最后一句。感叹有秘密的童年最幸福。
  三、诵读想象 体会情感
  师:文中有几张贺卡?都是谁给谁写的呢?
  生:三张贺卡。两张是李小屹写给雪人的,一张是“我”替雪人写给李小屹的。
  师:下面我们分角色朗读文中的三张贺卡,体会一下李小屹的情感和“我”的情感。
  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①李小屹的两张贺卡,体现了李小屹怎样的情感?
  ②“我”替雪人写给李小屹的贺卡,体现了“我”怎样的情感?
  生:讨论并回答
  师:小结
   童趣:赞美雪人;
   李小屹的童年: 童心:同情、关心、祝愿; 纯真、美好的心灵
   童真:等待回复;
   “我”—对童心的呵护和珍爱,真心的祝福
  四、研读课文 释疑解惑
  师:有感情朗读““我”把贺卡放回去……………跟自己的男友讲这张贺卡的奇遇”。
  生:反复带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
  师:明知是假的,“我”还郑重其事地替雪人回了一张贺卡,后来却又不回了。“我”为什么这样做?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这样做矛盾吗?
  生:阅读“我寄出也接收过一写贺卡…………恳挚的关爱”。
   “我把贺卡放回去…………焦急地期待回音”。
   “我不忍心让李小屹就这么盼望着……………跟自己的男友讲这张贺卡的奇遇”。
  师:第一次“我”为什么替雪人给李小屹回贺卡?
    第二次“我”为什么不给李小屹回贺卡?
  生:互相交流并回答
  师:小结:第一次回复贺卡,是被李小屹的行为所感动,为使李小屹童心得到呵护和关怀 。
       第二次不回复贺卡是不忍心破坏她童年的梦,使她仍然感到神奇和幸福。
  五、总结全文 点明主旨
  师:文章的最后一句是对全文的总结,点明了主旨,把本文和自己的童年生活结合起来想一想。
  讨论阅读练习·探究一:
  生:讨论
  师:小结。阅读练习·探究二
    布置作业: 阅读练习·探究二、三题


  附:板书设计

1、发现雪人怀中贺卡,被深深打动
珍惜童年
雪地贺卡:2、替雪人回复贺卡,小心保护孩子的“梦”
珍爱童心
3、感叹有秘密的童年最幸福

本文标题:高中地理教学案例-高一地理教学案例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467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