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从一万到一亿-从1500万到50亿,盛大文学10年为何这么值钱

发布时间:2017-12-11 所属栏目:盛大文学上市

一 : 从1500万到50亿,盛大文学10年为何这么值钱

盛大文学上市 从1500万到50亿,盛大文学10年为何这么值钱

11 月初,有消息称盛大文学将以 40 亿至 50 亿人民币的价格被腾讯公司全盘收购。[www.61k.com)

消息传出之后,盛大文学回应是的确正在就被收购一事进行谈判,但收购方是一家非上市公司,收购价格也不方便透露。虽然盛大文学没有透露太多交易信息,但它的命运已经得到确定。

盛大文学的雏形,是从 2004 年盛大以 200 万美元(按当年汇率,约合 1500 万人民币)的价格买下“起点中文网”开始建立的。由于起点中文网是盛大当时唯一的网络文学资产,据此计算,2004 年时盛大文学的价值也只有 1500 万人民币。但在此后的10年里,网络文学市场日益壮大,上下游产业链也逐步完善,盛大文学的估值也水涨船高。2011 年和 2012 年,盛大文学曾两次启动赴美 IPO ,第二次启动时盛大文学的估值已经达到 50 亿人民币了。

是什么让盛大文学从 1500 万升值至 50 亿?最后盛大文学为什么又要被出售?

1. 赚钱越来越多,估值也随之走高

2004 年,刚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功的盛大网络,以 200 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起点中文网,正式进军网络文学市场。这是个开始,之后盛大又陆续收购了红袖添香网、言情小说吧、晋江文学城、榕树下、小说阅读网、潇湘书院等 6 家覆盖言情、武侠等不同题材类型的原创文学网站。2008 年,盛大文学有限公司宣布成立。

你可以在下图看到盛大文学的利润增长,数据来源是该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提交 IPO 申请的文件。

与营收同步增长的,还有盛大文学的估值。2004 年,盛大花 1500 万人民币买回来的起点中文网就是盛大文学业务的全部。但到了 2011 年,只花了 7 年的时间,盛大文学估值便已超过了 64 亿人民币。但估值随后也有所回落, 2012 年,总部位于百慕大的 Orbis 基金投资盛大文学,给出了约 50 亿的估值。 第二年,受到起点中文网创世人吴文辉和他的团队出走的影响,盛大文学估值进一步一度缩水至 40 亿美元左右。虽然有所起伏,但综观过去 10 年,盛大文学升值的速度仍然是非常快的。

盛大文学上市 从1500万到50亿,盛大文学10年为何这么值钱盛大文学上市 从1500万到50亿,盛大文学10年为何这么值钱盛大文学上市 从1500万到50亿,盛大文学10年为何这么值钱

2. 这些年你看过的热门电视剧可能都源自盛大

除了付费阅读外,版权出让以及衍生品收入也是内容变现的重要途径。从《裸婚时代》、《搜索》、到《甄嬛传》、《步步惊心》,这些过去几年的热门电视剧其实都是改编自盛大文学旗下各网站的原载作品。

2006年在起点中文网开始发表盗墓小说《鬼吹灯》,通过版权出让已经有了漫画版、网络游戏版、影视版、话剧等衍生内容。这部小说在起点中文网上的阅读量就近 2000 万。同名印刷版小说出版后的几个月里,4 次加印,总销量超过 1000 万册。2014 年 ,在网络文学版权费用总体升高的环境下,《鬼吹灯》影视版权以 200 万元的价格卖出。

这些小说之所以能被选中改编成游戏或者电视剧,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在连载阶段它们已经积攒了足够高的人气。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状况统计报告》,盛大文学的用户量约为 1.5 亿,占全国 6.18 亿网民的 24.3%。

较之从前的剧本生产模式,网络小说改编的游戏和电视剧能更好地根据小说的热度,更早获得市场的关注度,以及提前判断收视率和收益。所以这几年,网络小说改编的版权也从过去的 30 万元以内,涨至现在的 100万至200 万元左右。盛大文学董事长邱文友曾在公开场合透露,盛大文学 2014 年的版权收入会超过去年全年收入的四倍以上。

盛大文学上市 从1500万到50亿,盛大文学10年为何这么值钱盛大文学上市 从1500万到50亿,盛大文学10年为何这么值钱

3. 起点中文网文学是盛大的关键

盛大文学旗下各网站总共占据网络文学市场超 70% 的份额,其中最早被收购回来的起点中文网独占 43%。

2002 年,北大毕业的吴文辉创办了玄幻文学网站“起点原创文学协会”,这也是起点中文网的前身。第二年,起点中文网推出了在线收费阅读的模式,为原创的连载小说设立了付费墙。实际上,在起点中文网之前,收费模式也曾经被其他文学网站采用过。但起点中文网更多地保护了作者,提高了稿酬标准-不仅为写作者提供了最低保障收入,收费所得的 50%至70% 也归作者所有。这种稿酬制度有效地吸引了一批高质量的作者,为网站带来流量,并进入良性循环。

2004 年起点中文网被收购后,吴文辉也加入了盛大,并在盛大文学成立的 2008 年至 2013 年之间,一直担任着盛大文学的总裁一职。而盛大之所以收购起点中文网,最初的规划是希望起点中文网能给盛大的游戏研发提供内容支持,巩固网络游戏市场地位。

这种规划的直接灵感来自美国的娱乐工业模式。盛大网络董事长陈天桥认为,《哈利波特》与《指环王》这些畅销小说和电影互动的成功案例是可以在盛大得到复制的。起点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担任了游戏内容源的角色,比如小说《神煌》就被改编成了网页游戏。

盛大文学上市 从1500万到50亿,盛大文学10年为何这么值钱

4. 除了起点,盛大文学还有其他

1990 年代末期到 2003 年之间,互联网和家用电脑正在中国的家庭中普及,也迎来了一大波文学网站建站的浪潮。和起点中文网那个同时期成立的还有幻剑书盟、榕树下、红袖添香、逐浪网、读书网等。它们的命运各不相同,有的在混乱的收费方式和优秀作者流失中偃旗息鼓,比如读书网,而发展得不错则大多已经被盛大收购了。

目前,除了起点外,盛大文学旗下还有红袖添香网、言情小说吧、晋江文学城、榕树下、小说阅读网、潇湘书院等6家原创文学网站。其中,红袖添香是另外一家畅销原创小说产出巨大的网站,比如电视剧《裸婚时代》的原著小说就出自这里。

5. 数字出版市场巨大

盛大文学的快速成长,和整个网络文学出版业的增长有着直接联系。另一方面,网络文学的市场潜力,让更多有实力的公司相继进入网络出版的领域, 2013 年,吴文辉离开盛大文学转投腾讯,腾讯于 5 月成立了创世中文网。7 月,百度收购 91 熊猫看书、纵横中文网。腾讯和百度成为了盛大文学最有力的对手。

盛大文学上市 从1500万到50亿,盛大文学10年为何这么值钱盛大文学上市 从1500万到50亿,盛大文学10年为何这么值钱

6. 既然生意这么好,为什么又要卖掉它?

2013 年,盛大文学出现了两次重大的人事震动。首先是加入盛大文学总裁吴文辉带领着起点中文网的核心团队加入腾讯。而在此之后,盛大文学 CEO 侯小强也于 2013 年年底离职。

过去几年间,盛大文学曾两度尝试赴美上市却都未成功。 这些间接暴露了盛大文学存在着问题。按照盛大经营网络文学的最初打算,他们是想将文学和游戏结合。之后,他们也尝试了将文学和影视结合。但是,具体操作过程却并不顺利。

盛大文学热门的连载小说在改编成其他文化产品时,往往因为开发时间太长,热度下降而导致价值流失。比如,2007 年就已经开始成为话题的小说《鬼吹灯》,在拖了 7 年之后才正式开机拍摄。要改变这种局面要求盛大文学需要提前介入产业链。而直到目前盛大文学没有这样的产业链去直接参与电影、游戏的制作,盛大文学在“文学和游戏结合”、“文学和影视结合”的这一过程中只能把握卖版权这一环。版权收入对于盛大文学越来越重要。

另一方面,盛大的游戏业务也在萎缩。就盛大关于“文学和游戏的结合”的美好愿景来说,盛大文学并没有像预设中那样全身心地助力盛大游戏,不断巩固盛大游戏地地位。盛大游戏也在与腾讯、网易的竞争中略显乏力,地位日渐衰落。

2004 年盛大游戏的上市让 31 岁的陈天桥成为中国首富。但是去年盛大游戏的净利润相比 2012 年同期已经是负增长了。从巅峰走到现在盛大游戏私有化退市也就只有十年时间。2014 年 9 月,盛大游戏股权发生变动,盛大变成盛大游戏的第三大股东。

7. 盛大将要转型为投资控股公司

最终决定盛大文学命运的是盛大网络的转型—盛大将会变成一家投资公司。从盛大游戏的私有化到盛大文学的出售,对于盛大来说是早有预料和准备。

今年,陈天桥在一次公开露面中提到,2012 年,盛大集团完成整体下市,私有化后坐拥近 600 亿的现金资产。这样,盛大就可以关注更多的领域了。“在面临是一个个相继把游戏、文学等产业做出来、无穷无尽地重复下去,还是把自己转型成为一家投资控股公司的抉择时,最后决定应该转成一家以互联网创新为核心的投资控股公司。”陈天桥说。

陈天桥把新的投资热情放在了地产上—此前一直有消息称盛大将游戏业务的8亿美金回购款都用于了盛大地产。而在一拨拨挂着“文化”名号的地产项目涌现后,盛大没有错过赶这趟热闹。去年 9 月初,盛大推出了名为“盛大天地”的文化地产项目,总投资100亿,一期约为20亿,项目总面积 70 万平米。2014 年 3 月又传出了盛大有意入股申达股份,奔着土地储备而去。转投地产项目的原因也许是,地产不仅更容易回本,而且在如今上海地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至少不会像互联网业务那样存在鸡飞蛋打的可能。

到底盛大文学出售给谁尚未揭晓,但盛大文学占据着大半网络文化市场份额,它的出售本身对于网络文学市场将是不小的震动。如果腾讯收购盛大文学,激增的市场份额加上腾讯本身成熟的市场终端都将极大地提升腾讯在网络文学的市场地位。而对于整个网络文学市场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剧变。

二 : 从一万到一亿——证券期货之老鬼真言

1,你为什么不是那个奇迹?

3,有时候其实觉得挺没劲的,魔鬼天使,好人坏人,有时候竟是没有个分界。

5,集众人之私成一家之公,市场终极功能似不难实现。

6,利佛莫尔说过:如果一个人不犯错的话,那他一个月之内就能拥有整个世界。

7,在期货市场生存,小利加复利才是制胜法宝。

8,暴利我所欲也,但暴利的情人是暴亏,所以要节欲。不求暴利,只要拥有光滑向上的资金曲线就能高频率地享受复利。

9,一赢二平七亏损其实也是粉饰过了的数据。

11,期货市场如此险恶却能永续生存,主要原因是利益驱动型的新手前赴后继。

12,屌丝平民没有机会践踏法律,但可以设想去践踏交易对手,这些无辜的对手是炮灰的主要原料,也是期货市场运动的垫脚石。

13,几家经纪公司统计的结果表明,一百个投资者中,三年中只有一个能够做到持续盈利,半数以上的人,几个月就元气大伤了。

14,期货市场客观上是要求大多数人不盈利的。你要想在市场里体面生存,要成为期货寿星,请先听一听老江湖们的忠告:操守正直的信仰,稳定卓绝的技能,坚持不懈地努力。

15,原来,手握圣杯的寿星们也是这样一路走来的,他们也有悔也有泪,也有灰头土脸,也有创深痛剧!

16,我们学习成功者,应该学习他们成功前的意志力和执行力,而不是他们成功后的挥洒自如。

17,天赋高于后天,严于律己高于规则。

18,看看管理层的脑满肠肥,看看“非盈利机构”的高楼大厦,看看经纪商的一掷千金,看看评论家、研究院、数据商的丰厚薪资,你就明白了零和市场只是崇高的理想。

19,您想在期货市场里体面地生存,您就一定会遇上最惨烈的争夺,因为期市投机的本质是抢钱。

20,全国拥有长期稳定挣钱交易系统,并有强大执行力的人只有几十个而已。

21,成功的操盘手应该有高“盘商”,意思就是,有理解和洞察投机市场的能力以及面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应变能力。

22,神仙本是凡人造,只是凡人心不劳。

23,想一想,为什么全球财富双雄都一致认为做事最重要的是“专注”?

24,专注是期货投资成功的关键,投资者专注于某种有效的策略,只有真正深刻理解并在实践中长期反复运用,才能真正驾驭这种策略,从而获得满意的回报。

25,市场上的超级大赢家往往看来都像是愚钝之人,他们用最傻的坚持换来了最牛的成功,这就是专注的力量。

26,做投资不需要那么多花招,大道至简,我们需要的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然后坚守。最简单的往往是最有效的,只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忽视了最简单的道理。

28,不要轻易另起炉灶,因为交易系统本身并无优劣之分,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29,止损对了真英明,止损错了也正确;横批:止损如军令!

30,市场会用各种方式告诉大多数人,个人的判断基本是没有价值的。

31,大部分投资者失败,不是不知道,而是没做到。

32,有计划+没行动≤零

有机会+不会抓≤零

有实践+不求道≤零

有进步+没耐心≤零

有学习+没思索≤零

有能力+不努力≤零

有原则+不坚持≤零

有问题+不敢冲≤零

有冲劲+没效率≤零

33,做期货的人深入学习金融知识有用吗?我们的答案是:基本没用。

34,我们认为,期货操盘手应该属于是竞技体育行业,与搏击师有较高的相似度。

35,如果搏击师这个称谓听起来不那么智力的话,我们可以认为他们像围棋专业选手,借用日韩棋界的说法,就是胜负师。

36,围棋是最复杂的棋类游戏,是棋中翘楚,是电脑目前无法征服的领域,围棋对弈中的艺术性,和期货操作颇多类似之处。

37,说期货操盘手类似围棋棋手,还基于以下原因:

都是规则简单的复杂游戏,容易入门但极难精通;

胜负对决靠的是现场发挥,静态的知识不是制胜的关键,因为大家对此都十分熟悉;

形势复杂和微妙,往往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清楚;

看似纯智力游戏,实则有极大的体力消耗;韧性比水平重要,心态比经验重要;

目前无论再高端的电脑,对它们的量化都十分困难,甚至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是不可能真正击败人类选手的。

38,相对于期货操盘手来说,股票操盘手是真正的金融从业者。

39,期货操盘手是披着财经外衣的侠客。

40,专门进行交易的期货操盘手基本上都是“野生”的。

41,期货交易从根本上说是一个竞局,所以就不属于金融学研究的范围了。竞局中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利益的争夺,其他一切都是围绕着它展开的,所以操盘手应该注重学习竞技行业的技巧,而不是金融学的理论。

42,期货市场是一个自然竞局,竞局的胜负直接以金钱的得失来计算。

43,心理承受能力对胜负有着关键的作用,正确的决策远远不是全部,内心的强大才至关重要。

44,就本质而言,期货操盘手是理性的赌博者。

45,先天八个字:兴趣、信念、机敏、坚守;后天八个字:专注、学习、纪律、顺市。

47,期货市场能够存在并且总是交投活跃的根本原因正是价格的无法预测性,如果价格可以科学地被预测,根本就无法达成交易。

48,做投资不能轻易离婚!离婚相当于五个跌停板!

49,“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在交易中可以直接用成功验证出来,它是现时报,比佛家说的现世报要快得多。宗教说的天堂地狱,期货交易者可以立即经历,随时验证。

50,所以要在期货市场上生存和发展,客观上要求洁身自好,在感情生活和社会活动中,你都会随时警惕自己不卷入情色绯闻和江湖烂事。

51,盘感是说不清楚的东西,就像女人的直觉,没有道理但有准确率。

——著名操盘手张世杰

52,盘感是投机之魂,它是一种超感,是自然的盛开,是宁静的绽放。

53,拒绝复盘是粗鲁的行为,在赛场上极少发生。做期货操盘的非常有必要向围棋棋手学习,每日收盘后养成复盘的习惯,用超脱的心态再复习一遍交易的全貌。

54,严于律己,不急不躁,讲究大智慧,不耍小聪明。

55,真相有时就像一层窗户纸,一旦被捅破便可豁然开朗,那些使你迷惑经年的问题或许瞬间就不再是问题。

56,乌龟式跌倒、不倒翁式跌倒以及朝圣者式跌倒。

57,要想管住自己,就得付出远远超出常人的辛苦。

58,期货市场里没有完全理性的完人,但存在着一个弱点较少的小众群体。

59,上帝笑过之后,由于职责所系,他还是选择祝福那些相对理性的交易者。

60,让人沮丧的是,在这个领域内,熟也未必可以生巧。这是一门真真切切的行动第一、实践第一、结果第一的艺术。

61,期货市场是一个随机性与规律性共存的地方。

62,无论什么行业,凡是研习技艺者,追求熟能生巧只是一个阶段,领悟出境界才是最终的方向。

63,中国人拜菩萨,一般是直接要个好结果,求财求子求官职,拜完后就期望菩萨直接帮搞定想要的结果,而大多数西方人拜上帝,一般是请上帝赐予他勇气和智慧,支持他去行动。

64,投资大师彼得-林奇认为,哲学、历史学得好的人,比学统计学的人更适合做投资。

68,市场虐我千百遍,我待市场如初恋!

69,侥幸心理害死人,如果你抱有侥幸心理抗过了一次两次,你的胆子就会越来越大了,忍功就越来越退步了。

70,如果耐不住寂寞,你就看不到繁华。

71,赚大钱,最重要的不是正确的判断,而是合理的策略。

72,判断正确率高但执行不了的人很多,所以管不住自己就不要去做期货。期货不是比智商,是比耐力,是比自控,是比执行力。冲动带来的亏损是你对违背规则的惩罚,冲动带来的盈利是市场给你喂的药。不会止损就不要下单,要想证明你更出众,就只有在忍功和执行力上做好功课。

73,邱永汉说:守股比守寡还难。

74,期货是资金的群殴。

75,关操盘权利的笼子周边要插着五根栅栏,就是市场研判、交易计划、头寸管理、执行纪律和风险控制。

76,无数实践证明,若想长期在期货市场体面生存,最重要的其实不是研判行情,而是驯服操盘手。

77,这套限制权利又能充分发挥操盘能力的方法,就是交易系统。

78,如果说期货盈利的方法更接近什么的话,我们认为它更接近武侠里说的大法,某种靠多年修炼才能得来的,听来有点儿玄妙的本领,而不是系统的科学方法。

79,制胜的秘诀是根本不存在的,真正起作用的其实是意志和自律。

80,操盘手限制自身权利的牢笼,还得自己亲手打造出来。

81,越是复杂无序的事物越是需要以系统化的方式来理解和应对。就像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需要用宗教、法律和道德等去规范人类行为和应对不确定性一样。

82,大多数情况下,操盘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市场太聪明,而是我们太自作聪明。

83,善于动口拙于思考是走向亏损的捷径,世界上唯一能够不劳而获的东西,就是亏损。

85,行情研判模块、交易策略模块、资金管理模块、危机管理模块。

86,拥有一个好的交易系统只是成功的良好开端,但最终能否成功还必须依赖执行能力。

87,法国哲学家蒙田说过:人最难做的是始终如一,而最易做的是变幻无常,做个一成不变的人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88,但不幸的是,期货市场上绝大多数投资者既不是艺术型也不是科学型的,而是率性而为的情绪型选手。

90,索罗斯说,我有认错的勇气,发现错误马上改正,所以我的成功不是来自于猜测正确,而是来自于承认错误的勇气。

91,期货寿星们有一个共识,要想赚得清楚,必先赔得明白。

92,应当按照自己的规则去亏损,同时还得注意亏损时的姿态:理性,不慌不忙,甚至是幽雅。

93,从一个人赚钱的单子有时候并不容易判断其操作水平,但从其赔钱的单子就容易判断出来。

94,“小赌怡情,小输清醒“。

95,事实上江恩的儿子后来说其父并不能靠交易、而是靠卖教材来发点小财。

96,技术面分析者认为历史会重演,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藏在历史里。但这些并不能经得起统计学的检验。

97,用基本面来预测,实际上是用目前所知的静态数据推测动态变化的市场。

98,若有人能精确预测市场,市场将不复存在。

99,没有人说过市场是绝对可测的,即使测试理论的翘楚道氏理论也承认,短期走势毫无道理可言,中长期走势才是可以确定的,是可测的。

100,市场运动有随机性的一面,所以任何人都可能预测失误,但这并不构成反对预测的理由,绝对准确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形而上的绝对主义者和完美主义者只能去以点代面地否定一切,而不会有什么建设性的思路。

101,经验告诉我们,在无法绝对正确的领域,概率的大小才是最重要的。

102,其实这些先行者说的可测,都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可测,绝对的可测是不存在的。人们以大量方法,包括数学方法检测了市场波动特点,确认了其随机与非随机的二重性。

103,随机性使大家都有机会赚钱,即使压根儿不理解市场的人,也会有一阵子因为手气奇好而发财,这也是投机市场的群主基础。

104,在非随机的阶段,市场是可测的,这也是期货的根本魅力,因为专业人士认为他们可以把握波动的规律并依次做出具有“大概率正确”的预判,因而可以常常战而胜之。其实随机性与非随机性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织于波动的整个过程中的,对这两种市场波动状态如何甄别,是专业人士必需面对的难题。

105,所以说到可测,请不要抱有“精确化”预测的成见。

106,期货市场只要不全是疯子在操盘,就一定有其内在的规律,当然这些规律不易发现,更不易把握,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走向另外一极,成为不可知论者。

108,一个成熟智慧的人,虽然知道命运在许多局部是不可预见的,但在总体上却是符合某种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所以就会不时地对自己的前景作一番展望。

109,认为市场不可测的人分两种:一种是无招胜有招的高手,另一种是懒惰的新人。不预测行情的人分四种:牛得不必预测,笨得不会预测,懒得不愿预测,傻得不屑预测。

110,真正的有价值的研究报告是不会在第一时间送达普通投资者手中的,一般来说,研报公开之时就是其无价值之日。

111,真正的信息对称下的博弈,好像只有下棋才是。

112,有人偏激地认为,新财富年年评选出来的研究员,是“一帮傻子选了一群骗子”。

113,几千年的宗教史证明,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主流的宗教信仰对促进社会稳定居功至伟。

114,真正科学的分析方法是不存在的,而市场里又需要信仰。

115,宗教事实上是一种最重要的规则。

118,我们信仰宗教,和信仰技术分析方法一样,都是为了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空间里为自己设定一个具有连贯性和一致性的标杆体系,以便于我们去依此行事,即使为此我们错失一些机会也是值得的,因为谁都无法否认,想抓住所有机会的系统一定是愚蠢的系统。

119,我们要大胆地说,中医不需要“科学”依据!

120,预测技术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像占卜术,它更多的是建立在信仰而不是科学的基础上的。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的是操盘者的心理需要。

121,在抽象的投机市场里,交易者应该以宗教般的虔诚相信某一系统,然后长期坚持运用该系统,久而久之你就会得到启示,得到智慧和力量。

122,如果一种分析方法是必胜的,那它一定不是人人可用的,如果一种分析方法人人可用,那它肯定是无效的。

123,虽然宗教和科学都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但前者解决的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理解,而后者关注的是对已知世界的理解。只要人类存在,这两个世界就会并存,永远不会消失,直到人类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

124,高手们大都会说,许多有效的规则往往是很简单的,但这个简单一定得来源于复杂。

125,有人甚至说期货就是把钱从内心狂躁的人的口袋里流到内心安静的人的口袋里的一种游戏。

126,趋势是由高换手和持仓形成的,否则趋势就产生不了,市场就无法活跃。

127,围棋和期货的本质也都是变幻莫测的,所谓千古无同局,没有任何一种游戏可与之相提并论。

128,在行为金融学者的眼中,大部分投资者的心理特征主要有四个观点:过分高估自己、急于回避损失、遗憾心理和从众心理,这种心理状态普遍存在。

129,期货交易是有思想的赌博,操盘手是有计划的赌徒。

130,从博弈论的角度来考虑,投机市场的博弈是多方博弈中最为复杂的一种,比之体育比赛、对弈、决斗、战争都要复杂得多,类似于自然界的生存竞争。

131,现实中没有理想人,人只能少犯错误而不能不犯错误。

132,历史的经验证明,就民族的禀赋来看,德国和日本人擅长于实体经济,华人和犹太人擅长于虚拟经济。

133,想必,用不了太长的时间,中国必将产生与犹太人比肩的世界级的期货交易大师。

134,淡定,淡定,还是淡定。市场上有的是钱,慢慢来,赚那么多干吗啊,搏命啊,多不值得。

135,我想,做期货要想成功,你的态度就一定得积极、主动、执着、认真,你得全力投入。

136,在失意的时候我会一个人跑到海滩上写字,写下自己犯下的罪行,写下自己怎么会屡教不改,写下自己内心的委屈,写下自己修身养性的决心,把这一切的一切都写在沙子上,自己再把它拍照下来,有行人过来时,我还会要求他为我和我的沙滩字拍个合照,借此将其刻在心头。海潮带走了这些字,我就再写一次,再拍一遍,如此反复,直到自己把这些痛消化掉为止。

137,有一种交易叫做坚守,有一种策略叫执着,有一种方式叫等待,有一种成功叫修为。

139,巴菲特说复利是最可怕的,但是前提是你要有时间去实现复利。投资者要有良好的交易习惯,娴熟的资金使用技巧,决断的风险控制手段,同时,只有坚持使用自己独有的交易系统,方可获赠时间的玫瑰,最终兑现复利。

140,要想获得稳定的回报,止损还是最重要的,至少我认为是这样。

142,没有原则的摇摆不定是要害死人的。

143,交易的任何阶段都不可大意,有时战役到了最后阶段看似大局已定却可能暗流涌动,所以一定得老练起来,不要因为麻痹大意而痛失好局。

144,曹操的坦然和风度颇值得我们学习,但这种素质的修炼却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耐心,这是成为高手的必经之路,走不得捷径。

145,人类是因为太聪明了才把自己弄得苦兮兮的。

146,太爱进攻的部队,终究会被敌人消灭,小心驶得万年船嘛。

147,聪明的人能从自己的错误里学到东西;而智慧的人,能从别人的错误里学到东西。

148,套利,听起来很美,但弄不好就像跨在两条船上一样,一不小心两船背离,轻则扯破裤裆,重则掉进海里。

150,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这是实话,很多人都是败给自己的。

152,大道至简嘛,想得越复杂,做起来也越复杂,有时还会乱了方寸。不再相信这个市场真的有所谓的“圣杯”了,其实市场很简单,只是人心太复杂了而已。

153,只要能在一定范围内保证资金安全亏损有度,你就不会被市场打死,这样的话,高收益就像是交易的副产品似的。

155,无论佛学、武功、还是期货交易,其深层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我通过自己做期货的体悟,明白了投资是一个修炼的过程,自己必须得从“无招”进化到“有招”,然后再回归到“无招”,这种归真的过程是一种蜕变,一种自我超越。

156,我真切地感受到,交易不能临时起意,要有计划。就像程序一样,每一个条件都推演出一个唯一的结果。

157,习惯性的自律是成功的保证。

158,市场不会在意你的尊严,它只会注意你的存在,所以该认错时就低头认错吧,这不是罪。在期市里,长期生存本身就是最大的尊严,为了生存你就必须得挑战极限。

159,人成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有耐心,做期货更得是这样。

160,和日常生活一样,期货市场上总是有些我们无能为力或无可奈何的事情,我们无法预知他们,但我们应该准备一套办法来应对,可以说是应急机制吧。

161,看不明白的行情别去试运气。

162,要学会空仓,要淡定,要耐得住寂寞。成功人士,不管是什么行业的,都是对行业倾注了极大的热情的,否则就不可能建功立业。

163,许多高手都是死在黑天鹅裙下的。

164,要想做一个优秀的操盘手,切记不能心浮气躁。市场浓缩了人生,放大了盈亏和优缺点,所以一定要放大自己的谨慎,方能不被市场击倒。

165,因为大多数人最终是亏钱的,所以要做少数派。

二、管理好你的资金,一般不要重仓杀入;

三、止损,止损,还是止损,控制住风险,利润自然来;

四、赚了大钱或亏了大钱时,都得休息几个交易日。

167,我想,成功者的辉煌,来源于泪水和苦痛,无一例外。

168,自己的交易习惯要配合自己的个性,要有意志力。所谓利好利空,我心不动,才是高境界。

169,1)再困难也要坚持。

2)赚再多也要淡泊。

3)连续亏损时不要失去自信。

4)再受挫折也得热情。

5)再平常的生活也得检点。

170,笨人也可以做好期货,只要像个机器似的严格执行纪律就成,但这不容易长期坚持,有时得经过魔鬼训练才能打好基础。

171,期货交易,当然是孤独人的事业。

172,尼采说“离群索居者,不是天神就是野兽”。

173,本质上我觉得技术分析本身就没有什么依据,但市场上很多人都相信它,所以它就可以算做一种依据了,大家都说某点是关口位,于是它就是了。

174,人类进化了多少年,现代人没有把优点都继承下来,倒是缺点一点不比古人少。

175,人最大的优势其实是性格上的优势。

176,市场上哪有什么高级错误?年复一年,大家其实都是犯的同样的错误。

177,只要你管理好资金的使用,你犯的错还有机会弥补。

178,爷爷说,K线图帮助他打赢了许多次大战,我一直相信。

179,像任何事情一样,知道了不等于做得到,要不成功者岂不是满大街都是!

180,苦心去理解市场,把自己融入市场中去,专心做一两个品种,对这一两个品种十分十分熟悉了,亏损可以控制了,你就练出头了。

181,很多人都是苦心修炼了多年才有所回报的,而更多的人是白费劲,人称“老白干”,其实老白干还算是高手吧,大多数人注定是送财童子,连老白干也喝不上。

182,《洛氏霍可交易法》。

183,事实上,市场确实在盘面上提供了相同的信息,但不同的人由于选择的标准不同,会对市场给出的信息作出一厢情愿的选择和解释。

185,我们大家都听说过,价格反映一切。但是真正理解这个说法的人不多。很多人对这个说法是将信将疑的,这造成了对技术的一知半解,所以注定是要失败的。

186,作好资金使用计划和严格执行是至关紧要的。

187,预测未来是人类永远的梦想,预测市场是投资者本能的欲望。

188,预测远远不是全部,成功的预测最多占成功交易的20%。

189,一笔交易是否成功,判别标准应该是这笔交易是否合乎既定的交易规范,而不是盈利与否或盈利多寡。

190,有大的亏损或大的获利,其实都不是常态,都会造成你的心理短期失衡,此时你需要离开市场几天调整调整,至少得用轻仓来个软着陆,切记切记。

三 : 中国地方债从4万亿上升到7万亿 危机一触即发|今日新闻贴吧

有消息称,地方债务在短短几个月内,已经从4万亿飙升到7万亿。据有关专家分析,高达7万亿甚至更多的地方债务,可能会拖垮中国经济刚刚复苏的脚步。 .

目前,以各种变相形式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形式发行的地方债没有纳入到地方预算,举债资金使用的预算约束不到位,透明度和规范性都不足,都容易酿成风险。 .

国务院5月26日召开会议,部署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管理和处理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问题。 .

2010年,随着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数量和融资规模的飞速发展,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负债规模也在急剧膨胀。大规模的投融资也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居高不下的举债。 .

“地方债”再次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

不断飙升的中国式地方债 .

近日,有消息称,地方债务在短短几个月内,已经从4万亿飙升到7万亿。据有关专家分析,高达7万亿甚至更多的地方债务,可能会拖垮中国经济刚刚复苏的脚步。 .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银监会召开的2010年第二次经济金融形势分析通报会议上介绍说,至2009年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7.38万亿元,同比增长70.4%。占一般贷款余额的20.4%,全年新增贷款3.05万亿元,占全部新增一般贷款的34.5%。这离世界公认的警戒线60%已经很接近了。可见在2009年,为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地方政府圈钱之猛。 .

“地方债务的规模究竟有多大,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难以准确回答的问题。”当被问及地方债务究竟有多少时,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财政系主任、教授曾康华如此表述。 .

来自银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到去年5月末,全国各省、区、直辖市合计设立8221家投融资平台公司,其中县级平台高达4907家。而从地方平台公司贷款债务与地方政府财力对比看,债务率为97.8%,部分城市平台公司贷款债务率超过200%。 .

有专家分析,地方债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大幅度上涨的原因是:1994年分税制度的改革,一方面,客观上加强了中央政府的财力,削弱了地方政府的财力,而转移、支付制度又不完善,这也直接影响了地方政府的财力;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又要承担大量的公共事务支出。 .

在这种情况下,导致了地方政府负债机制转换和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再加上地方可用财力不足产生的压力,使预算法禁止地方财政负债的“明规则”,被事实上的普遍负债这一“潜规则”强制替代,也催生了许多地方领导干部扭曲的负债观,即借债不怕还钱、自己借别人还、不还钱还能借到钱的错误逻辑,进一步助长了地方政府的盲目举债,从而在地方上催生了“前人借钱、后人还债”的奇怪现象,对于地方政府官员而言,“谁借的越多,谁在任期内的政绩就越大”,这种机制也让地方政府官员存在强烈的借债动力。

一触即发的地方债危机 .

2009年,中国国债余额大约为6.2万亿元,外债余额为3868亿美元,合计相当于 2009年GDP的26%,按照国际标准,尚在安全范围之内。但是,近一年来积聚膨胀的地方政府债务,也会成为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最大的风险因素之一。 .

张君出任华南地区某市财政局下属投资管理公司的负责人。财政局给他的主要任务是对全市各政府机关的资产进行整理盘活。由于难度较大,张君接到这个差事后经常愁眉苦脸。 .

但进入2009年,张君突然频频接到当地各大商业银行对公业务负责人的饭局邀请。更让他纳闷的是觥筹交错之间,往日高高在上的银行负责人都纷纷有意无意地探问张君有没有贷款需求,并破天荒地拍胸脯表示如果有需要一定全力满足。 .

于是,张君迅速联系各大商业银行贷款,没想到是一路“绿灯”。从3月至5月注册资本金仅5000万元的该投资管理公司,从各大商业银行共获取了40亿元的贷款,张君一扫往日愁容,每日红光满面。 .

相信彼时与张君同样开心的还有全国各省、市、县数千家投资管理公司的负责人。 .

央行调研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5月末地方政府的3800多家投融资平台总资产近9万亿元,负债升至5.26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约为60%。 5.26万亿元的负债相当于去年全国GDP的15.7%,全国财政收入的76.8%,地方本级财政收入的161.35%。 .

“目前,以各种变相形式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形式发行的地方债没有纳入到地方预算,举债资金使用的预算约束不到位,透明度和规范性都不足,都容易酿成风险。”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综合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刘军民说。 .

另有,中金公司研究报告进一步显示,2009年净新增负债约3万亿元,预计2010年和2011年后续贷款约为2万至3万亿元,2011年底约达到10万亿元。也就是说,很多地方政府的负债额将远远超过本级财政收入,会面临巨大风险。 .

体制改革是绕不开的话题 .

当下,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关系既不合理,又不稳定,并非什么秘密,这也成为地方债台高筑的原因之一。 .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国家税收收入的相当部分归入中央财政,尽管现行的《预算法》等有关法律,严格禁止地方财政出现赤字和地方政府举债,但事实上,各级地方政府大都在不同程度上扩大赤字,举债度日或负债运行,事实证明,这些债务也大多处于隐性状态。 .

所以,地方政府搞发展是大计,欠债还钱也是大事。改变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才是治本之计。 .

背景资料 .

何为地方债 .

凡属地方政府发行的公债称为地方公债,简称“地方债”,它是作为地方政府筹措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而发行的,其收入列入地方政府预算,由地方政府安排调度。地方政府债券一般用于交通、通信、住宅、教育、医院和污水处理系统等地方性公共设施的建设。 .

我国所谓地方债券,是相对国债而言,以地方政府为发债主体。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许多地方政府为了筹集资金修路建桥,都曾经发行过地方债券。 .

目前,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地方政府不能举债。《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二十条明文规定,地方各级政府预算按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第二十八条规定,除法律和国务院文件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四 : 美图秀秀吴欣鸿:从千万小子到亿万先生

  【编者按】每一年的“30岁以下创业新贵”都会有些新面孔,同时,也都会有“漏网之鱼”,比如1981年出生的美图秀秀创始人吴欣鸿。这当然和我的视野有关,但不可否认,在北上广深之外的很多地方,都“隐藏”着一些不为外界所知的年轻创业者,他们低调、他们久经沙场、他们成绩斐然,还比如,同为1982年出生的熊俊和姚剑军。这些人刚刚达到自己人生的而立之年,对于他们来说,创业无止境,新贵永不晚。

  

" height=

 

  这不是一个关于如何发财的励志故事,而是一个“闷骚男”如何变身为拥有上亿用户的超级产品经理。

  文 | 方浩

  有其父必有其子。2006年,吴欣鸿买来人生第一部车:宝马325i。他很快就迷上了飙车,还加入了车友俱乐部。一次车上坐着他还不满2周岁的儿子,吴欣鸿在厦门空旷的公路上突然提速,只见儿子的表情慢慢由淡定转为惊愕,像极了日后网上很红的一个面对同样“情景”的外国小朋友——人生何处没有“坑儿的爹”。

  后来,吴欣鸿的哥们、同步推的创始人熊俊经常拿这个小侄子找乐:“走,坐你爸爸的车去啊?”小家伙总是惊恐地摇头:“不不不,我不要坐!”

  这个故事是2012年春天的时候,熊俊在厦门亲口跟我讲的。2012年底的一天,当我向来北京出差的吴欣鸿求证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时,他点点头,说:“那是他很小的时候。现在已经6岁的他,天天嚷嚷叫我开车带他去兜风!”

  外表文静,内心狂野,是吴欣鸿的自我定义。坐在位于北京东三环千禧大酒店的大堂里,1981年出生的他更像一个90后,蓬松卷曲的一头浓发下面是一张内敛、略带羞涩的娃娃脸。我问东,他绝不会说西。

  他这次来北京是为参加创业邦年会,在他的那个讨论专场中,有皮皮鲁的郑亚旗、聚美优品的陈鸥、力美广告的舒义、酷盘的顾志诚、游戏矩阵的徐乐,唯一一个90后创业者是在聊网的徐德臣,但他看上去要比这个专场中年龄最大的吴欣鸿还要成熟。换句话说,作为美图秀秀的创始人,吴欣鸿是这帮人中长相最具“欺骗性”的一个。

  坦率的说,在《创业邦》杂志2011年第一次推出“30岁以下创业新贵”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想到当时年龄刚好合适的吴欣鸿。不仅是因为美图秀秀偏居厦门,很难被媒体发现,更重要的是,当时美图秀秀几千万的用户量,在中国PC客户端排行榜上,只能算是个后起之秀。但两年之后,美图秀秀不仅在PC上用户量达到1.2亿,移动端也即将在春节前后突破1亿用户。

  而在苹果官方应用商店App Store不久前公布的2012年度榜单上,美图秀秀与QQ、微信、微博一起挤入前十名。在这10个应用中,有7个来自平台型公司,只有3个来自创业公司,吴欣鸿的美图秀秀是其中之一。

  这有点和高手飙车的感觉。据说吴欣鸿在场地里,一般都是开到220公里的圈速。但当他走下车,又会让人觉得这是一个不善言辞、有点小爱好的邻家男孩。吴欣鸿说自己是一个很宅、很内向的人,以前不爱和人说话,但现在哪怕在饭馆吃饭,只要听到有人提起美图秀秀,他就要跑过去,问这问那。在他的iPhone里,微博搜索页面充斥了各种和美图秀秀相关的关键词,比如,“美图秀秀 最新版”或者“美图秀秀 不好用”。其默认关键词近百个,他不时地选择、搜索,然后与用户互动、解疑。

  不停地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这是小时候的吴欣鸿怎么也不会想到的。学画画出身的吴在人生的最初20年里,一直是用画笔在和自己的内心世界沟通,说白了,那是建构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而今天的美图秀秀,则是帮助别人建构另一个自我。“这二者的共同点是,都是借助图像。”吴欣鸿说。

  显然,这是一个起点和终点能够自圆其说的故事。但故事的过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高中毕业,吴欣鸿没有选择去读大学,那是因为他在中考之后,就休学去美术学院学了两年油画;

  回来继续读高中,并发现了域名生意,18岁开始,他便成为中国最早一批经营域名生意的人,几乎与他的泉州老乡蔡文胜同时起步;

  如果父亲的工厂没有遇到困难,吴欣鸿本来就是个标准的富二代,在父亲的工厂关闭之后,他在域名生意上的所得,某种程度上也回报了家里;

  他在2001年开始创业,是中国最早一批进入社交网络的创业者,甚至比Facebook还要早,但以失败而告终;

  最终他又投奔了在域名投资方面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大哥——蔡文胜,从产品经理做起,前后尝试了不下30款产品,最终做出了美图秀秀。

  现在,美图秀秀在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端的增速,以每天30万的规模在增长。吴欣鸿说,“那是用户,不是钱。”

  特立独行的“骚年”

  站长之家创始人、著名页游神仙道的出品人阿飞(姚剑军)在2000年的时候就认识吴欣鸿了。阿飞是在当时的一本杂志上看到关于吴的报道。那时的吴欣鸿因为域名生意,已经在圈内小有名气。杂志上的吴看上去文文静静,与泉州一带生意人的形象格格不入。阿飞对这个仅比自己大一岁的年轻人十分感兴趣,他循着文中提到的一个论坛,顺藤摸瓜找到了吴欣鸿,两个人开始互加QQ,三年之后,才在厦门第一次见面。

  当时阿飞觉得吴的相貌和杂志上相比,一点也没变,充满了艺术家的范儿。此时的阿飞虽然也赚了些钱,但他还不是那个中国成千上万中小站长心目中的“总舵主”,更不是日后凭借神仙道一款页游赚足了眼球和钞票的“神人”。准确地说,2003年这两个年轻人的见面,充满了喜感:一位只有中专学历的“屌丝”拜会一位没上过大学、披着艺术家外衣的“屌丝”。毕竟,当时的吴欣鸿已经在域名投资上赚了几十万,至少在福建,算得上是个有名有号的互联网人士了。

  少年吴欣鸿想过N种成名方式,但肯定不包括域名投资。他出生在泉州一个即使在当地也算得上富裕的家庭,父亲早年创业,有自己的工厂,早就为吴欣鸿解决了衣食之忧。但是吴欣鸿无可救药地爱上了画画。初中三年,吴获得了不少美术方面的奖项,加上学习成绩尚可,他被保送到了泉州数一数二的高中——泉州一中。当人们以为这个孩子会按照一个优秀特长生的路径成长,即继续获奖、参加高考、进入清华美院的时候,他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休学两年,去杭州的中国美院进修。原来,他从学校的美术老师那里得知,每年都会有一些老师去学习。吴动了心思:既然上大学也是学画画,为什么不现在去学?就这样,他以一个初中毕业生的身份,来到杭州,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叔叔阿姨们”一起上课、一起写生。“家里一开始也反对,但我比较固执,他们最终不得不同意。”吴欣鸿说。

  对于一个15岁的少年来说,异乡求学多少是件令人感伤的事情,但吴欣鸿感受到的更多是好玩。每年春节前后,坐上火车,一坐就是一天,从福建到杭州,或者从杭州到福建。他爱去中国美院的图书馆,翻看从古典到现代派大师的各类作品。以今天的眼光看,在杭州的这两年中有一件事情对日后的吴欣鸿影响深远:他迷上了摄影。通过找家里要钱,他买了一部国产海鸥单反相机,所以他每天不是拿着画笔,就是拿着相机。既不用应付各类考试,也没有想过拿照片投稿,反正就是喜欢。“那两年过得很简单。”吴说。

  两年时间很快过去,吴欣鸿回来了。幸运的是泉州一中还给他保留了学籍,所以,他又和一群学弟学妹们读起了高一。这是1998年的中国,互联网已经开始在这里长出触角,电脑也走入一小部分中国家庭。吴欣鸿家就是其中之一,家里给他花1万多块钱买了台电脑,吴欣鸿迅速学会了怎么联网。他经常泡的都是一些与美术相关的艺术类网站,也会看看新闻。

  1999年的某一天,吴欣鸿看到了一则新闻:一个叫做“business.com”的域名,在美国卖了750万美元。这个新闻,也被另一个在香港做生意的泉州人看到了,他叫蔡文胜。人不能同时踏入一条河流,但馅饼有时会同时砸到两个人头上。彼时的吴、蔡根本不认识,但他们几乎同时被这则新闻放到了“同一条河流”——域名投资。与已经不差钱的蔡文胜不同,吴欣鸿要想玩域名,必须从家里借钱。而生在泉州的一个好处是,父母不会把做生意视作“歪门邪道”,相反,这似乎是这一带孩子的成长必修课。

  家里给了吴欣鸿1万多块钱,什么也没说。但吴心里有数,他已经感到,父亲的工厂正在走下坡路,自己在网上做点生意,没准将来还能对家里有用。但1万块钱很快就打了水漂。当时的域名均价在500块人民币左右,而吴欣鸿的出手逻辑依然具有“文艺范”:每天抱着本英语词典,从里面挑与艺术相关的单词。一年下来,没有成交一个。不过当其他同学整天在学校谈论《七龙珠》或者《还珠格格》的时候,吴欣鸿总是一个人安静地躲在角落里,像个乖乖男一样抱着英文词典煞有介事地学习,以至于老师和同学们都觉得他爱学英语、有什么抱负似的。“用‘闷骚’二字来形容他,太合适不过了!”阿飞说。

  任何生意都有门道,域名投资更不例外。在交了1万块钱的学费之后,吴欣鸿开窍了。首先,域名每天都有很多到期的,国外有专门的网站,只要交一些会员费,每天邮箱都会收到一个列表,里面都是转日零点可以交易的域名。其次,由于可交易的域名太多,而每个投资者的兴趣偏好各有差别,所以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对号入座就成了关键。一般情况下,吴欣鸿会把自己感兴趣的关键词挑出来,然后找到国外的一家职业抢注公司为自己服务。当然,这也需要支付一些费用。2000年,吴欣鸿迎来了第一笔交易:他手里一个叫做“e23.com”域名经过讨价还价之后,卖给了美国的一家公司,价格3000美金。这几乎把之前的成本全部收回来了。

  这时候,中国最早的一批域名投资者也开始出现。广州的易域网是当时最大的域名投资论坛之一,创办人是现在58同城的创始人姚劲波,后来电视广告上范伟那句著名的广告词“28,28,咔咔就是发!”,其域名“28.com”最早就是出自姚劲波之手。易域网上的活跃分子包括蔡文胜、吴欣鸿等30来人。2000年的一天,吴欣鸿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蔡文胜。原来蔡文胜是根据吴欣鸿在论坛上的联系方式找来的,没想到两人竟是老乡。认识以后,比吴欣鸿大整整12岁的蔡文胜会偶尔约吴欣鸿出来讨论域名投资,以至于吴的家里一度怀疑这个石狮的大男人是不是骗子……

  2001年对吴欣鸿来说是高考年,但此时他已经深陷互联网浪潮,最后没有去上大学。通过域名投资,吴欣鸿积累了自己的第一桶金。2002年,他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的域名:520.com。当时非常流行的一句网络语言是“5201314”(我爱你一生一世),没错,520.com是一个天生的交友网站(当时社交两个字还没流行)。吴欣鸿拿出自己的3个域名并贴了一些钱,才把这个域名从一个老外手中置换过来。

  当时腾讯刚刚推出了QQ交友,迅速成为当时网恋的一大助推器,这让吴欣鸿看到了520.com的用武之地。这次他想创业,做一个类似QQ交友的网站,用今天一句不可思议的话说,就是准备山寨腾讯。吴的想法是,通过会员费来收钱,即你只有是付费会员的时候,才能获得对方的线上联系方式。2003年,吴欣鸿从泉州来到了厦门,准备创业。

  见到阿飞之后,他把自己的想法跟阿飞托盘而出。阿飞一听很兴奋,准备把自己的一些积蓄拿出来投资入股,但当时吴欣鸿还有其他合伙人,股权结构比较复杂,也就没有投成。最后吴欣鸿说,你懂些技术,来做我们的技术总监吧。这样,10来个人在厦门市区的一个居民楼里开起了公司。那是吴欣鸿第一次正式创业,他觉得这要比临摹卢浮宫的大师作品还要有仪式感,所以那时的他每天总是黑西裤、白衬衣,腋下夹着个公文包,以一副老板的姿态前来上班。“据我所知,他被小区的保安拦截过好几次,人家以为他是卖保险、搞推销的,”阿飞笑着说,“闷骚的人穿什么衣服都闷骚,没办法。”

  但是,520.com坚持了两年多,再把账上最后一分钱花光之前,吴欣鸿把公司关了。“无论是产品还是运营都比较差。”吴说。520两年下来累计付费会员只有几十万,而且大多数还是仅仅付费一个月就没再付费的会员。而当时中国互联网最赚钱的生意,是SP。阿飞还记得,当时一家几个人的SP公司,一个月下来至少都有上百万的收入。520.com当时没有直接做SP,只是接了些CP的活儿,一个月有十来万的收入。阿飞进入公司之后,一再提醒吴欣鸿彻底转型SP,但此时的吴欣鸿就认准了交友。两个月之后,阿飞离开自己创业。

  回顾这段经历,吴欣鸿的教训是,第一,逆向创业,即通过一个好域名来成立一家公司,完全不靠谱;第二,更重要的是,自己很宅,当时不善交际,不知道用户的真实需求是什么,又何谈做交友网站呢?

  2011年,520.com这个域名被吴欣鸿以300万人民币的价格出手。#p#副标题#e#

 

  接管90后

  关掉520之后,吴欣鸿加盟了老大哥蔡文胜的265,但他做的事情与265无关。蔡文胜让他做一个搜索工具条:YOK超级搜索。像大多数软件一样,YOK采取的是捆绑下载,主要合作伙伴是黄一孟的电驴。后者在当时的下载市场风光无限,榜上这样的“大款”,对于YOK来说剩下的事情就是数钱。YOK的盈利模式与蔡文胜旗下的大多数产品一样,通过流量变现,说白了,赚的是搜索巨头的广告费。

  捆绑软件,一度成为那个时代“流氓软件”的代名词。用户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就被“内置”了很多根本无法卸载的东西。吴欣鸿不承认YOK是流氓软件。“第一,YOK是可卸载的;第二,用户在安装前可以勾选安装不安装。”吴欣鸿说,当年就是因为心不够狠,没有进入SP领域,“你说后悔吗?当然后悔,一个月过百万的收入顶过我全年的收成。”

  从成本核算的角度看,YOK绝对是一款“暴利”产品。在推出的第一年,营收就近千万,而其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捆绑推广的费用比较低,剩下就是些人工费。”这是吴欣鸿在蔡文胜手下的第一枪,没有一鸣惊人,但也绝对没有哑火。不过就产品本身而言,YOK还不是一款由用户主动选择的产品,它更多的是通过用户的被动选择走进千家万户的。换句话说,产品渠道运营的因素要远远大于产品本身。“闷骚男”的产品感觉还未完全展现。

  2007年,蔡文胜把265卖给了Google,但Google依然把265交给蔡文胜的团队负责打理。已经主办过两届站长大会的蔡文胜开始变身为天使投资人,到处找金矿,而吴欣鸿带领的产品团队成了他的内部试验田。其实从加盟265开始,吴欣鸿就展开了一个接一个的产品孵化。

  “说是产品孵化,不如说是网站孵化。”吴欣鸿说,265作为一个流量平台,任何人都无法忽视它的巨大价值,所以,如何把265的流量引入新的网站,并最终进行广告变现,就成了吴欣鸿要做的事情。从2006年到2007年,吴欣鸿做了将近30个产品,其中绝大多数是网站,有股票类的,有视频类的,还有资讯类的,所有的“产品”,反正都是网站,所有的玩法,都是流量导流量。尽管其中赚到钱的不少,但一直让吴欣鸿提不起兴趣。“当时就是赚流量,没什么成就感。”

  直到火星文的出现。首先需要重新解释一下,什么是闷骚男。这个词放到吴欣鸿身上,可以呈现出一个经典场景:大家在QQ群里叽叽喳喳聊个没完,一般人大多入戏太深,无论话题多么无聊,都能侃到海枯石烂。吴欣鸿则不然,他永远都是群里话最少的人,但却是最敏感的一位。火星文转换器的出现,就与QQ群有关。当时很多人喜欢在对话框里发送各种奇怪的表情和符号,有一天吴欣鸿突发奇想,为何不推出一套适合网络语境的文字形式呢?

  2007年春天,从立项到推出,吴欣鸿和他的产品团队只用了三天时间便让火星文上线。这款产品由于能够满足众多90后小朋友的“萌”特性,瞬间引爆整个90后群体。到9月份,火星文的用户量突破1000万,而到2007年年底,则已突破4000万,此时的用户群,已经蔓延到85后市场。

  吴欣鸿把火星文的引爆归结为三点:第一,目标定位清晰,就是针对那些接触互联网时间不长、没有条条框框的90后女生;第二,借助社交产品的独有特性。火星文的大部分用户都是通过QQ聊天知道的,其传播的裂变效应极为显著;第三,轻切入。火星文甚至都不能算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产品,因为它只是输入法的一个外挂。

  火星文是吴欣鸿试验的第20多个项目,他没想到会这么受欢迎,而且这是仅有的几个软件产品之一,其他都是网站。千万级的产品,这符合蔡文胜对“及格互联网产品”的定义,而吴欣鸿也以一种近乎“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套路,拿出了自己的投名状。

  产品形态定型之后,商业空间在哪里?这是吴欣鸿在2007年年底开始思考的问题。他必须思考。此时的火星文用户数还在急剧增长,但这反而让吴欣鸿感到迷茫。“当时就觉得那么小的一个展现空间,很难有什么商业变现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吴欣鸿自己基本不用火星文,这让他很痛苦:如果一款产品自己都不用,还能有什么前途呢?

  可是,吴欣鸿又不想丢掉这个产品背后规模庞大、特点鲜明的用户群。在一次闲聊中,蔡文胜提到了两个可能的产品方向:文件压缩和图片。这两类产品在当时都没有特别突出的本地化产品,大部分是国外的,比如解压缩软件WinRAR和修图软件Photoshop。

  无论是从感性还是从理性出发,吴欣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图片。首先,解压缩软件虽然在当时还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但和图片软件比起来,其产品展现空间要小很多,所以商业上的想象空间远不如后者;更重要的是,学美术和玩摄影出身的吴欣鸿对图片有着天然的好感,套用今天的一句流行语:图片,才是他的菜。

  在修图软件市场,当时国内只有一款名为“光影魔术手”的产品,是几个江苏的年轻人做出来的,后来卖给了迅雷,据说现在只有两名员工在做日常维护,邹胜龙一度还想把其卖给美图秀秀,当然,这是后话。吴欣鸿之所以觉得修图市场大有可为,同样来自腾讯的启发:吴经常跑到QQ空间去瞎逛,特别是那些90后女生的主页,他发现,这些女生都很爱晒自己的照片,但照片质量参差不齐,很多谈不上美感。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以90后为甚。这是吴的基本判断。他手中还有武器:火星文。如果说火星文的推广得益于QQ,那么,美图秀秀的推广就要归功于已经拥有几千万用户的火星文,毕竟,二者的用户群太重合了。事实上,这也是吴欣鸿做美图秀秀的出发点:把火星文的用户群迁移到一个更具想象空间的产品上来。

  美图秀秀最早不叫美图秀秀,它叫美图大师,2008年10月份上线,到年底,用户突破100万。显然,这个速度要远远低于火星文的用户增长速度。“因为火星文是基于QQ群传播的,所以爆发速度呈现几何级。”吴欣鸿说。

  他也看到一个基本的问题,这就是名字。上线两个月之后,大家都觉得美图大师太严肃了,与它的用户群有偏差,所以就改了名字,叫美图秀秀。

  但真正让美图秀秀的用户增速出现拐点的,是美容功能的添加。之前的美图大师其实就是一个滤镜软件,还有一些基本的旋转、改尺寸、裁剪等功能,这和当时的其他修图软件没有多大区别。所谓美容功能,其实就是给照片化妆。这个功能Photoshop也有,但其操作步骤很复杂,没有告诉用户,这个键是给照片磨皮的,那个键是美白的。美图秀秀的美容功能,则是把这些需求彻底场景化了,只需按一个键,就能实现“小萝莉们”想要的效果,省去了繁琐的操作过程。“美图秀秀是第一个增加此项功能的产品,因为它贴近了中国大部分小白用户的真实需求。”吴欣鸿说。美容功能正好是在2009年春节期间上线的,这让美图秀秀的用户增长几乎是瞬间提速。

  美图秀秀和火星文是从PC端起家的,它们的用户获取方式也只能按照这个江湖的游戏规则进行。但如前文所述,前些年蔡文胜旗下的产品形态,大多是网站,它们获取用户的法门就是流量,说白了过于依赖搜索引擎和网址站。但美图秀秀是客户端,客户端有客户端的玩法。

  在中国,PC上的客户端产品,很长一段时间是来自下载站,比如华军、天空等知名站点。但一个问题是,这个大家都知道,关键是如何让用户在这些网站上发现你。蔡系成员对这些站点最熟悉不过,他们知道,几乎每个下载站,都有一个版本升级推荐专区,这个专区带来的下载量要远远高于其他专区,因为用户都喜欢新的版本。“只要每周都更新一次,你就会获得更高的曝光,在排行榜上的名次就会提升,”吴欣鸿说,“我们当时制订一个策略,美图秀秀一到两个星期就更新一次。”

  从2011年开始,吴欣鸿和美图秀秀开始迎来一系列关键节点:2011年底,PC加移动端的用户量突破1亿;2012年,PC端的用户量突破1亿,同时PC加移动端突破2亿用户;2013年春节,移动端用户量会突破1亿。而此时的用户人群,也从最初的90后,开始向80后、甚至70后扩展。

  2009年,吴欣鸿正式从蔡文胜旗下的公司独立出来,由部门Leader变身创业者,而蔡文胜则由老板变身天使投资人。这种转变,很大程度上源于蔡文胜。图片这个方向是他提出来的,打动了吴欣鸿,但吴欣鸿并没有大张声势,像之前他做过的许多产品一样,美图秀秀是默默做出来的。半年后,看到一个逐步成型的产品,蔡文胜非常激动,主动提出吴欣鸿应该和团队一起独立出来,这样才具有激励作用。

  吴欣鸿也仿佛找到了自己的第二春,这种兴奋感多年不见了,似乎只有当年在杭州学画时才享受过。没错,他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画画和做产品有时挺像的,就是对整体感的把握很重要。就像有的人,经验越少越喜欢抠局部,而画画其实需要先从整体入手,然后才逐步递进,这种理念我也带到了产品中去。就是首先我要考虑需要捕捉到产品最核心的东西,让它有精气神、有灵魂,可能外表还是比较粗糙,但是没关系,整体首先最重要,然后再逐渐去做一些外表的优化,有轻有重,直到最终它成为一个比较完善的产品。这个对我影响很大。”

  从火星文的千万级用户,到美图秀秀的上亿用户,这两款工具类的产品足以让吴欣鸿把中国下一波的用户(90后)一网打尽。他的出手逻辑是:

  首先,对核心需求的把握。很多人都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做一款产品。但是核心需求是什么,这个很重要。它或者来自用户的一个普遍需求,或者是潜在的未被挖掘的需求。而且你要有数据能够证明这个需求是广泛的。当时做美图时,我们就去看百度指数,非主流头像和非主流图片的指数一天超过十万,这在当时是非常高的,说明很多人都在找这样的东西,但是市面上没有。

  其次,就是要依附大平台。依附大平台就像早期火星文在QQ聊天上的传播,也是一种基于大平台的传播。包括后面的微博,到现在的微信,只要你有好的产品,就能够迅速地获取百万甚至千万用户。我举个例子,比如说美图秀秀的拼图功能,就是因为微博起来以后才延伸出来的这个需求,因为微博只能发一张图,所以我们就设计了几个不同的拼图功能。

  再次,无论是产品推出还是版本升级,一定要快,火星文只用三天时间就上线,美图秀秀的版本升级速度也是非常快。

  从产品的角度看,吴欣鸿和美图秀秀还要面对一个趋势性的问题,即,当所有互联网产品,特别是移动端的应用越来越社交化的今天,工具类产品的未来在哪里?吴欣鸿给出的答案是服务。“就工具产品而言,我觉得美图秀秀要朝服务去转化,因为图片它有很多服务,比如说免费的素材。很多产品其实是没有服务概念的,而我们有,我们是有一个帐号体系的。现在美图秀秀已经有两千多万的注册会员在使用我们的会员服务。”

  吴欣鸿父亲的企业早已关掉,现在父母都在泉州老家过着退休生活。“我每年域名投资上的收入能有几百万,养家还是没问题的。”吴欣鸿说,现在的创业状态,与他小时候通过父辈身上看到的完全不一样。“小时候觉得开公司就必须赚钱,而且很辛苦,现在觉得赚钱可能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但很快乐,看着那么多用户在用你的产品。当然,能赚到大钱最好!”闷骚男说。

  -----------------------

  吴欣鸿的产品三段论

  对核心需求的把握。它或者来自用户的一个普遍需求,或者是潜在的未被挖掘的需求。

  依附大平台。只要你有好的产品,就能够在大平台上迅速获取百万甚至千万用户。

  无论是产品推出还是版本升级,一定要快!

五 : 美图秀秀创始人吴欣鸿:从千万小子到亿万先生

  【编者按】每一年的“30岁以下创业新贵”都会有些新面孔,同时,也都会有“漏网之鱼”,比如1981年出生的美图秀秀创始人吴欣鸿。这当然和我的视野有关,但不可否认,在北上广深之外的很多地方,都“隐藏”着一些不为外界所知的年轻创业者,他们低调、他们久经沙场、他们成绩斐然,还比如,同为1982年出生的熊俊和姚剑军。这些人刚刚达到自己人生的而立之年,对于他们来说,创业无止境,新贵永不晚。

  

" height=

 

  这不是一个关于如何发财的励志故事,而是一个“闷骚男”如何变身为拥有上亿用户的超级产品经理。

  文 | 方浩

  有其父必有其子。2006年,吴欣鸿买来人生第一部车:宝马325i。他很快就迷上了飙车,还加入了车友俱乐部。一次车上坐着他还不满2周岁的儿子,吴欣鸿在厦门空旷的公路上突然提速,只见儿子的表情慢慢由淡定转为惊愕,像极了日后网上很红的一个面对同样“情景”的外国小朋友——人生何处没有“坑儿的爹”。

  后来,吴欣鸿的哥们、同步推的创始人熊俊经常拿这个小侄子找乐:“走,坐你爸爸的车去啊?”小家伙总是惊恐地摇头:“不不不,我不要坐!”

  这个故事是2012年春天的时候,熊俊在厦门亲口跟我讲的。2012年底的一天,当我向来北京出差的吴欣鸿求证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时,他点点头,说:“那是他很小的时候。现在已经6岁的他,天天嚷嚷叫我开车带他去兜风!”

  外表文静,内心狂野,是吴欣鸿的自我定义。坐在位于北京东三环千禧大酒店的大堂里,1981年出生的他更像一个90后,蓬松卷曲的一头浓发下面是一张内敛、略带羞涩的娃娃脸。我问东,他绝不会说西。

  他这次来北京是为参加创业邦年会,在他的那个讨论专场中,有皮皮鲁的郑亚旗、聚美优品的陈鸥、力美广告的舒义、酷盘的顾志诚、游戏矩阵的徐乐,唯一一个90后创业者是在聊网的徐德臣,但他看上去要比这个专场中年龄最大的吴欣鸿还要成熟。换句话说,作为美图秀秀的创始人,吴欣鸿是这帮人中长相最具“欺骗性”的一个。

  坦率的说,在《创业邦》杂志2011年第一次推出“30岁以下创业新贵”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想到当时年龄刚好合适的吴欣鸿。不仅是因为美图秀秀偏居厦门,很难被媒体发现,更重要的是,当时美图秀秀几千万的用户量,在中国PC客户端排行榜上,只能算是个后起之秀。但两年之后,美图秀秀不仅在PC上用户量达到1.2亿,移动端也即将在春节前后突破1亿用户。

  而在苹果官方应用商店App Store不久前公布的2012年度榜单上,美图秀秀与QQ、微信、微博一起挤入前十名。在这10个应用中,有7个来自平台型公司,只有3个来自创业公司,吴欣鸿的美图秀秀是其中之一。

  这有点和高手飙车的感觉。据说吴欣鸿在场地里,一般都是开到220公里的圈速。但当他走下车,又会让人觉得这是一个不善言辞、有点小爱好的邻家男孩。吴欣鸿说自己是一个很宅、很内向的人,以前不爱和人说话,但现在哪怕在饭馆吃饭,只要听到有人提起美图秀秀,他就要跑过去,问这问那。在他的iPhone里,微博搜索页面充斥了各种和美图秀秀相关的关键词,比如,“美图秀秀 最新版”或者“美图秀秀 不好用”。其默认关键词近百个,他不时地选择、搜索,然后与用户互动、解疑。

  不停地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这是小时候的吴欣鸿怎么也不会想到的。学画画出身的吴在人生的最初20年里,一直是用画笔在和自己的内心世界沟通,说白了,那是建构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而今天的美图秀秀,则是帮助别人建构另一个自我。“这二者的共同点是,都是借助图像。”吴欣鸿说。

  显然,这是一个起点和终点能够自圆其说的故事。但故事的过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高中毕业,吴欣鸿没有选择去读大学,那是因为他在中考之后,就休学去美术学院学了两年油画;

  回来继续读高中,并发现了域名生意,18岁开始,他便成为中国最早一批经营域名生意的人,几乎与他的泉州老乡蔡文胜同时起步;

  如果父亲的工厂没有遇到困难,吴欣鸿本来就是个标准的富二代,在父亲的工厂关闭之后,他在域名生意上的所得,某种程度上也回报了家里;

  他在2001年开始创业,是中国最早一批进入社交网络的创业者,甚至比Facebook还要早,但以失败而告终;

  最终他又投奔了在域名投资方面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大哥——蔡文胜,从产品经理做起,前后尝试了不下30款产品,最终做出了美图秀秀。

  现在,美图秀秀在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端的增速,以每天30万的规模在增长。吴欣鸿说,“那是用户,不是钱。”

  特立独行的“骚年”

  站长之家创始人、著名页游神仙道的出品人阿飞(姚剑军)在2000年的时候就认识吴欣鸿了。阿飞是在当时的一本杂志上看到关于吴的报道。那时的吴欣鸿因为域名生意,已经在圈内小有名气。杂志上的吴看上去文文静静,与泉州一带生意人的形象格格不入。阿飞对这个仅比自己大一岁的年轻人十分感兴趣,他循着文中提到的一个论坛,顺藤摸瓜找到了吴欣鸿,两个人开始互加QQ,三年之后,才在厦门第一次见面。

  当时阿飞觉得吴的相貌和杂志上相比,一点也没变,充满了艺术家的范儿。此时的阿飞虽然也赚了些钱,但他还不是那个中国成千上万中小站长心目中的“总舵主”,更不是日后凭借神仙道一款页游赚足了眼球和钞票的“神人”。准确地说,2003年这两个年轻人的见面,充满了喜感:一位只有中专学历的“屌丝”拜会一位没上过大学、披着艺术家外衣的“屌丝”。毕竟,当时的吴欣鸿已经在域名投资上赚了几十万,至少在福建,算得上是个有名有号的互联网人士了。

  少年吴欣鸿想过N种成名方式,但肯定不包括域名投资。他出生在泉州一个即使在当地也算得上富裕的家庭,父亲早年创业,有自己的工厂,早就为吴欣鸿解决了衣食之忧。但是吴欣鸿无可救药地爱上了画画。初中三年,吴获得了不少美术方面的奖项,加上学习成绩尚可,他被保送到了泉州数一数二的高中——泉州一中。当人们以为这个孩子会按照一个优秀特长生的路径成长,即继续获奖、参加高考、进入清华美院的时候,他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休学两年,去杭州的中国美院进修。原来,他从学校的美术老师那里得知,每年都会有一些老师去学习。吴动了心思:既然上大学也是学画画,为什么不现在去学?就这样,他以一个初中毕业生的身份,来到杭州,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叔叔阿姨们”一起上课、一起写生。“家里一开始也反对,但我比较固执,他们最终不得不同意。”吴欣鸿说。

  对于一个15岁的少年来说,异乡求学多少是件令人感伤的事情,但吴欣鸿感受到的更多是好玩。每年春节前后,坐上火车,一坐就是一天,从福建到杭州,或者从杭州到福建。他爱去中国美院的图书馆,翻看从古典到现代派大师的各类作品。以今天的眼光看,在杭州的这两年中有一件事情对日后的吴欣鸿影响深远:他迷上了摄影。通过找家里要钱,他买了一部国产海鸥单反相机,所以他每天不是拿着画笔,就是拿着相机。既不用应付各类考试,也没有想过拿照片投稿,反正就是喜欢。“那两年过得很简单。”吴说。

  两年时间很快过去,吴欣鸿回来了。幸运的是泉州一中还给他保留了学籍,所以,他又和一群学弟学妹们读起了高一。这是1998年的中国,互联网已经开始在这里长出触角,电脑也走入一小部分中国家庭。吴欣鸿家就是其中之一,家里给他花1万多块钱买了台电脑,吴欣鸿迅速学会了怎么联网。他经常泡的都是一些与美术相关的艺术类网站,也会看看新闻。

  1999年的某一天,吴欣鸿看到了一则新闻:一个叫做“business.com”的域名,在美国卖了750万美元。这个新闻,也被另一个在香港做生意的泉州人看到了,他叫蔡文胜。人不能同时踏入一条河流,但馅饼有时会同时砸到两个人头上。彼时的吴、蔡根本不认识,但他们几乎同时被这则新闻放到了“同一条河流”——域名投资。与已经不差钱的蔡文胜不同,吴欣鸿要想玩域名,必须从家里借钱。而生在泉州的一个好处是,父母不会把做生意视作“歪门邪道”,相反,这似乎是这一带孩子的成长必修课。

  家里给了吴欣鸿1万多块钱,什么也没说。但吴心里有数,他已经感到,父亲的工厂正在走下坡路,自己在网上做点生意,没准将来还能对家里有用。但1万块钱很快就打了水漂。当时的域名均价在500块人民币左右,而吴欣鸿的出手逻辑依然具有“文艺范”:每天抱着本英语词典,从里面挑与艺术相关的单词。一年下来,没有成交一个。不过当其他同学整天在学校谈论《七龙珠》或者《还珠格格》的时候,吴欣鸿总是一个人安静地躲在角落里,像个乖乖男一样抱着英文词典煞有介事地学习,以至于老师和同学们都觉得他爱学英语、有什么抱负似的。“用‘闷骚’二字来形容他,太合适不过了!”阿飞说。

  任何生意都有门道,域名投资更不例外。在交了1万块钱的学费之后,吴欣鸿开窍了。首先,域名每天都有很多到期的,国外有专门的网站,只要交一些会员费,每天邮箱都会收到一个列表,里面都是转日零点可以交易的域名。其次,由于可交易的域名太多,而每个投资者的兴趣偏好各有差别,所以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对号入座就成了关键。一般情况下,吴欣鸿会把自己感兴趣的关键词挑出来,然后找到国外的一家职业抢注公司为自己服务。当然,这也需要支付一些费用。2000年,吴欣鸿迎来了第一笔交易:他手里一个叫做“e23.com”域名经过讨价还价之后,卖给了美国的一家公司,价格3000美金。这几乎把之前的成本全部收回来了。

  这时候,中国最早的一批域名投资者也开始出现。广州的易域网是当时最大的域名投资论坛之一,创办人是现在58同城的创始人姚劲波,后来电视广告上范伟那句著名的广告词“28,28,咔咔就是发!”,其域名“28.com”最早就是出自姚劲波之手。易域网上的活跃分子包括蔡文胜、吴欣鸿等30来人。2000年的一天,吴欣鸿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蔡文胜。原来蔡文胜是根据吴欣鸿在论坛上的联系方式找来的,没想到两人竟是老乡。认识以后,比吴欣鸿大整整12岁的蔡文胜会偶尔约吴欣鸿出来讨论域名投资,以至于吴的家里一度怀疑这个石狮的大男人是不是骗子……

  2001年对吴欣鸿来说是高考年,但此时他已经深陷互联网浪潮,最后没有去上大学。通过域名投资,吴欣鸿积累了自己的第一桶金。2002年,他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的域名:520.com。当时非常流行的一句网络语言是“5201314”(我爱你一生一世),没错,520.com是一个天生的交友网站(当时社交两个字还没流行)。吴欣鸿拿出自己的3个域名并贴了一些钱,才把这个域名从一个老外手中置换过来。

  当时腾讯刚刚推出了QQ交友,迅速成为当时网恋的一大助推器,这让吴欣鸿看到了520.com的用武之地。这次他想创业,做一个类似QQ交友的网站,用今天一句不可思议的话说,就是准备山寨腾讯。吴的想法是,通过会员费来收钱,即你只有是付费会员的时候,才能获得对方的线上联系方式。2003年,吴欣鸿从泉州来到了厦门,准备创业。

  见到阿飞之后,他把自己的想法跟阿飞托盘而出。阿飞一听很兴奋,准备把自己的一些积蓄拿出来投资入股,但当时吴欣鸿还有其他合伙人,股权结构比较复杂,也就没有投成。最后吴欣鸿说,你懂些技术,来做我们的技术总监吧。这样,10来个人在厦门市区的一个居民楼里开起了公司。那是吴欣鸿第一次正式创业,他觉得这要比临摹卢浮宫的大师作品还要有仪式感,所以那时的他每天总是黑西裤、白衬衣,腋下夹着个公文包,以一副老板的姿态前来上班。“据我所知,他被小区的保安拦截过好几次,人家以为他是卖保险、搞推销的,”阿飞笑着说,“闷骚的人穿什么衣服都闷骚,没办法。”

  但是,520.com坚持了两年多,再把账上最后一分钱花光之前,吴欣鸿把公司关了。“无论是产品还是运营都比较差。”吴说。520两年下来累计付费会员只有几十万,而且大多数还是仅仅付费一个月就没再付费的会员。而当时中国互联网最赚钱的生意,是SP。阿飞还记得,当时一家几个人的SP公司,一个月下来至少都有上百万的收入。520.com当时没有直接做SP,只是接了些CP的活儿,一个月有十来万的收入。阿飞进入公司之后,一再提醒吴欣鸿彻底转型SP,但此时的吴欣鸿就认准了交友。两个月之后,阿飞离开自己创业。

  回顾这段经历,吴欣鸿的教训是,第一,逆向创业,即通过一个好域名来成立一家公司,完全不靠谱;第二,更重要的是,自己很宅,当时不善交际,不知道用户的真实需求是什么,又何谈做交友网站呢?

  2011年,520.com这个域名被吴欣鸿以300万人民币的价格出手。#p#副标题#e#

 

  接管90后

  关掉520之后,吴欣鸿加盟了老大哥蔡文胜的265,但他做的事情与265无关。蔡文胜让他做一个搜索工具条:YOK超级搜索。像大多数软件一样,YOK采取的是捆绑下载,主要合作伙伴是黄一孟的电驴。后者在当时的下载市场风光无限,榜上这样的“大款”,对于YOK来说剩下的事情就是数钱。YOK的盈利模式与蔡文胜旗下的大多数产品一样,通过流量变现,说白了,赚的是搜索巨头的广告费。

  捆绑软件,一度成为那个时代“流氓软件”的代名词。用户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就被“内置”了很多根本无法卸载的东西。吴欣鸿不承认YOK是流氓软件。“第一,YOK是可卸载的;第二,用户在安装前可以勾选安装不安装。”吴欣鸿说,当年就是因为心不够狠,没有进入SP领域,“你说后悔吗?当然后悔,一个月过百万的收入顶过我全年的收成。”

  从成本核算的角度看,YOK绝对是一款“暴利”产品。在推出的第一年,营收就近千万,而其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捆绑推广的费用比较低,剩下就是些人工费。”这是吴欣鸿在蔡文胜手下的第一枪,没有一鸣惊人,但也绝对没有哑火。不过就产品本身而言,YOK还不是一款由用户主动选择的产品,它更多的是通过用户的被动选择走进千家万户的。换句话说,产品渠道运营的因素要远远大于产品本身。“闷骚男”的产品感觉还未完全展现。

  2007年,蔡文胜把265卖给了Google,但Google依然把265交给蔡文胜的团队负责打理。已经主办过两届站长大会的蔡文胜开始变身为天使投资人,到处找金矿,而吴欣鸿带领的产品团队成了他的内部试验田。其实从加盟265开始,吴欣鸿就展开了一个接一个的产品孵化。

  “说是产品孵化,不如说是网站孵化。”吴欣鸿说,265作为一个流量平台,任何人都无法忽视它的巨大价值,所以,如何把265的流量引入新的网站,并最终进行广告变现,就成了吴欣鸿要做的事情。从2006年到2007年,吴欣鸿做了将近30个产品,其中绝大多数是网站,有股票类的,有视频类的,还有资讯类的,所有的“产品”,反正都是网站,所有的玩法,都是流量导流量。尽管其中赚到钱的不少,但一直让吴欣鸿提不起兴趣。“当时就是赚流量,没什么成就感。”

  直到火星文的出现。首先需要重新解释一下,什么是闷骚男。这个词放到吴欣鸿身上,可以呈现出一个经典场景:大家在QQ群里叽叽喳喳聊个没完,一般人大多入戏太深,无论话题多么无聊,都能侃到海枯石烂。吴欣鸿则不然,他永远都是群里话最少的人,但却是最敏感的一位。火星文转换器的出现,就与QQ群有关。当时很多人喜欢在对话框里发送各种奇怪的表情和符号,有一天吴欣鸿突发奇想,为何不推出一套适合网络语境的文字形式呢?

  2007年春天,从立项到推出,吴欣鸿和他的产品团队只用了三天时间便让火星文上线。这款产品由于能够满足众多90后小朋友的“萌”特性,瞬间引爆整个90后群体。到9月份,火星文的用户量突破1000万,而到2007年年底,则已突破4000万,此时的用户群,已经蔓延到85后市场。

  吴欣鸿把火星文的引爆归结为三点:第一,目标定位清晰,就是针对那些接触互联网时间不长、没有条条框框的90后女生;第二,借助社交产品的独有特性。火星文的大部分用户都是通过QQ聊天知道的,其传播的裂变效应极为显著;第三,轻切入。火星文甚至都不能算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产品,因为它只是输入法的一个外挂。

  火星文是吴欣鸿试验的第20多个项目,他没想到会这么受欢迎,而且这是仅有的几个软件产品之一,其他都是网站。千万级的产品,这符合蔡文胜对“及格互联网产品”的定义,而吴欣鸿也以一种近乎“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套路,拿出了自己的投名状。

  产品形态定型之后,商业空间在哪里?这是吴欣鸿在2007年年底开始思考的问题。他必须思考。此时的火星文用户数还在急剧增长,但这反而让吴欣鸿感到迷茫。“当时就觉得那么小的一个展现空间,很难有什么商业变现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吴欣鸿自己基本不用火星文,这让他很痛苦:如果一款产品自己都不用,还能有什么前途呢?

  可是,吴欣鸿又不想丢掉这个产品背后规模庞大、特点鲜明的用户群。在一次闲聊中,蔡文胜提到了两个可能的产品方向:文件压缩和图片。这两类产品在当时都没有特别突出的本地化产品,大部分是国外的,比如解压缩软件WinRAR和修图软件Photoshop。

  无论是从感性还是从理性出发,吴欣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图片。首先,解压缩软件虽然在当时还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但和图片软件比起来,其产品展现空间要小很多,所以商业上的想象空间远不如后者;更重要的是,学美术和玩摄影出身的吴欣鸿对图片有着天然的好感,套用今天的一句流行语:图片,才是他的菜。

  在修图软件市场,当时国内只有一款名为“光影魔术手”的产品,是几个江苏的年轻人做出来的,后来卖给了迅雷,据说现在只有两名员工在做日常维护,邹胜龙一度还想把其卖给美图秀秀,当然,这是后话。吴欣鸿之所以觉得修图市场大有可为,同样来自腾讯的启发:吴经常跑到QQ空间去瞎逛,特别是那些90后女生的主页,他发现,这些女生都很爱晒自己的照片,但照片质量参差不齐,很多谈不上美感。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以90后为甚。这是吴的基本判断。他手中还有武器:火星文。如果说火星文的推广得益于QQ,那么,美图秀秀的推广就要归功于已经拥有几千万用户的火星文,毕竟,二者的用户群太重合了。事实上,这也是吴欣鸿做美图秀秀的出发点:把火星文的用户群迁移到一个更具想象空间的产品上来。

  美图秀秀最早不叫美图秀秀,它叫美图大师,2008年10月份上线,到年底,用户突破100万。显然,这个速度要远远低于火星文的用户增长速度。“因为火星文是基于QQ群传播的,所以爆发速度呈现几何级。”吴欣鸿说。

  他也看到一个基本的问题,这就是名字。上线两个月之后,大家都觉得美图大师太严肃了,与它的用户群有偏差,所以就改了名字,叫美图秀秀。

  但真正让美图秀秀的用户增速出现拐点的,是美容功能的添加。之前的美图大师其实就是一个滤镜软件,还有一些基本的旋转、改尺寸、裁剪等功能,这和当时的其他修图软件没有多大区别。所谓美容功能,其实就是给照片化妆。这个功能Photoshop也有,但其操作步骤很复杂,没有告诉用户,这个键是给照片磨皮的,那个键是美白的。美图秀秀的美容功能,则是把这些需求彻底场景化了,只需按一个键,就能实现“小萝莉们”想要的效果,省去了繁琐的操作过程。“美图秀秀是第一个增加此项功能的产品,因为它贴近了中国大部分小白用户的真实需求。”吴欣鸿说。美容功能正好是在2009年春节期间上线的,这让美图秀秀的用户增长几乎是瞬间提速。

  美图秀秀和火星文是从PC端起家的,它们的用户获取方式也只能按照这个江湖的游戏规则进行。但如前文所述,前些年蔡文胜旗下的产品形态,大多是网站,它们获取用户的法门就是流量,说白了过于依赖搜索引擎和网址站。但美图秀秀是客户端,客户端有客户端的玩法。

  在中国,PC上的客户端产品,很长一段时间是来自下载站,比如华军、天空等知名站点。但一个问题是,这个大家都知道,关键是如何让用户在这些网站上发现你。蔡系成员对这些站点最熟悉不过,他们知道,几乎每个下载站,都有一个版本升级推荐专区,这个专区带来的下载量要远远高于其他专区,因为用户都喜欢新的版本。“只要每周都更新一次,你就会获得更高的曝光,在排行榜上的名次就会提升,”吴欣鸿说,“我们当时制订一个策略,美图秀秀一到两个星期就更新一次。”

  从2011年开始,吴欣鸿和美图秀秀开始迎来一系列关键节点:2011年底,PC加移动端的用户量突破1亿;2012年,PC端的用户量突破1亿,同时PC加移动端突破2亿用户;2013年春节,移动端用户量会突破1亿。而此时的用户人群,也从最初的90后,开始向80后、甚至70后扩展。

  2009年,吴欣鸿正式从蔡文胜旗下的公司独立出来,由部门Leader变身创业者,而蔡文胜则由老板变身天使投资人。这种转变,很大程度上源于蔡文胜。图片这个方向是他提出来的,打动了吴欣鸿,但吴欣鸿并没有大张声势,像之前他做过的许多产品一样,美图秀秀是默默做出来的。半年后,看到一个逐步成型的产品,蔡文胜非常激动,主动提出吴欣鸿应该和团队一起独立出来,这样才具有激励作用。

  吴欣鸿也仿佛找到了自己的第二春,这种兴奋感多年不见了,似乎只有当年在杭州学画时才享受过。没错,他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画画和做产品有时挺像的,就是对整体感的把握很重要。就像有的人,经验越少越喜欢抠局部,而画画其实需要先从整体入手,然后才逐步递进,这种理念我也带到了产品中去。就是首先我要考虑需要捕捉到产品最核心的东西,让它有精气神、有灵魂,可能外表还是比较粗糙,但是没关系,整体首先最重要,然后再逐渐去做一些外表的优化,有轻有重,直到最终它成为一个比较完善的产品。这个对我影响很大。”

  从火星文的千万级用户,到美图秀秀的上亿用户,这两款工具类的产品足以让吴欣鸿把中国下一波的用户(90后)一网打尽。他的出手逻辑是:

  首先,对核心需求的把握。很多人都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做一款产品。但是核心需求是什么,这个很重要。它或者来自用户的一个普遍需求,或者是潜在的未被挖掘的需求。而且你要有数据能够证明这个需求是广泛的。当时做美图时,我们就去看百度指数,非主流头像和非主流图片的指数一天超过十万,这在当时是非常高的,说明很多人都在找这样的东西,但是市面上没有。

  其次,就是要依附大平台。依附大平台就像早期火星文在QQ聊天上的传播,也是一种基于大平台的传播。包括后面的微博,到现在的微信,只要你有好的产品,就能够迅速地获取百万甚至千万用户。我举个例子,比如说美图秀秀的拼图功能,就是因为微博起来以后才延伸出来的这个需求,因为微博只能发一张图,所以我们就设计了几个不同的拼图功能。

  再次,无论是产品推出还是版本升级,一定要快,火星文只用三天时间就上线,美图秀秀的版本升级速度也是非常快。

  从产品的角度看,吴欣鸿和美图秀秀还要面对一个趋势性的问题,即,当所有互联网产品,特别是移动端的应用越来越社交化的今天,工具类产品的未来在哪里?吴欣鸿给出的答案是服务。“就工具产品而言,我觉得美图秀秀要朝服务去转化,因为图片它有很多服务,比如说免费的素材。很多产品其实是没有服务概念的,而我们有,我们是有一个帐号体系的。现在美图秀秀已经有两千多万的注册会员在使用我们的会员服务。”

  吴欣鸿父亲的企业早已关掉,现在父母都在泉州老家过着退休生活。“我每年域名投资上的收入能有几百万,养家还是没问题的。”吴欣鸿说,现在的创业状态,与他小时候通过父辈身上看到的完全不一样。“小时候觉得开公司就必须赚钱,而且很辛苦,现在觉得赚钱可能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但很快乐,看着那么多用户在用你的产品。当然,能赚到大钱最好!”闷骚男说。

  -----------------------

  吴欣鸿的产品三段论

  对核心需求的把握。它或者来自用户的一个普遍需求,或者是潜在的未被挖掘的需求。

  依附大平台。只要你有好的产品,就能够在大平台上迅速获取百万甚至千万用户。

  无论是产品推出还是版本升级,一定要快!

本文标题:从一万到一亿-从1500万到50亿,盛大文学10年为何这么值钱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4158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