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2017年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8-03-23 所属栏目:教育科学

一 : 2017年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使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整理的2017年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欢迎大家阅读!

【2017年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1】

为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一系列深化农村改革方针政策,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根据铜仁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的意见》(铜党发【2016】13号)文件要求,结合《铜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研的通知》铜府办发电【2017】137号文件精神,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安排县委组织部牵头,县农牧科技局、县扶贫办、县统计局共同对此项工作进行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我县共有18个乡镇,302个行政村、8个社区,2016年全县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45321.264万元,与2013年的41695.563万元相比,增长8%,其中经营性收入13596.379万元,发包及上交收入18128.506万元,政府补助收入6798.19万元,其它收入6798.189万元,支出29458.822万元。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1—3万元(含3万元)的村有205个,占全县总村(社区)数的66.129%;集体经济收入3—10万元的村有95个,占全县总村(社区)数的30.645%;10万元以上的村10个,占全县总村(社区)数的3.226%,力争2017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100万。

(www.61k.com)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1、政策支持,搭建发展平台。2016年,县出台了《关于发展壮大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试行)》,以政策引导和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一是能人治村引领发展。将致富带头人培养选任为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或成员。2011年村“两委”换届,选出的620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中,有致富带头人348人,占56.1%。在发展党员时优先发展有返乡创业能力、有致富和带头致富能力、有一技之长的中青年;二是项目支持助推发展。农业、扶贫、财政、国土、水利、交通、林业等部门把项目资金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倾斜,优先扶持发展特色农产品、盘活村级集体建设用地和资产、村级组织牵头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休闲观光型农业等产业项目。三是信贷倾斜帮助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加大信贷力度,实行优惠利率。

2、服务引导,挖掘发展潜力。一是加强技术培训。近年来,县委组织部、县农牧科技局、县扶贫办、县人劳局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培训人员2万余人次。二是结对联乡帮村。我县确定由1个单位联系1个村,每个单位选派1—2名工作队员组成工作组联点帮扶实行“一包到底、一抓到底、责任到底”的领导干部包村负责制。同时开展“万名干部结穷亲”活动,每名干部结对帮扶1—2户困难户。县委把帮助村里发展集体经济作为联乡帮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半年一考评,一年一考核,评先评优。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工作列入对乡镇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乡镇村级集体经济整体滞后的,县委书记约谈乡镇党委书记。三是产业示范带动。2017年县委、县政府将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与产业示范相结合,按照“东果西茶”的产业布局,在石固、花桥、枫香、五德、青阳打造10万亩精品水果产业带,在聚凤、本庄、白沙、龙井、龙塘打造20万亩生态苔茶产业带,在甘溪、坪山、中坝、汤山、大沙坝打造龙川河流域农业观光带,在河坝场、本庄打造乌江流域水产养殖带。同时,打造白沙坪上万亩草场、青阳龙金大坝万亩现代烟草示范基地、龙井晏明万亩特色农业示范基地、花桥北坪千亩花卉苗圃基地。并将精准扶贫示范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联系点、“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确定为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示范点。力争到2017年底,示范点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3、创新发展模式,拓宽发展路子。积极拓展增收途径,鼓励通过“资源开发型、股份合作型、服务创收型、资产经营型、三社合一型、资源占补型、能人带动型、兴办实体型、开源节支型”9种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目前,全县310个村(社区)集体通过这9种模式壮大了集体经济。一是资产经营型。花桥镇花桥村、龙塘镇龙塘村等村级组织利用位于集镇中心的区位优势,将村级组织修建的办公楼、门面,进行承包、租赁等,保证村集体每年有3万元以上的租金收入。二是资源开发型。利用现有的村集体资源作文章,整合全村资源,集中发展,即增加村集体收入,又带动农户增收。如枫香乡鸳鸯湖村,利用境内鸳鸯湖景区资源和该村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鼓励并扶持有经营能力的农户发展乡村旅馆、农家乐,大力发展生态养殖,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万元;坪山乡佛顶山村自2003年开始,利用财政扶贫项目补助资金250万元为引子,整合资金1000余万元,着力开发佛顶山旅游资源,完善旅游设施,初步建立了集“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景区。据统计,仅2016年春节期间接待游客1.4万人,旅游收入978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三是股份合作型。大沙坝乡金星村2016年通过招商引资将本村1200亩的土地流转给玉屏黄桃专业合作社,用于种植黄桃,该专业合作社无偿种好40亩黄桃交村级组织经营管理,无偿给村提供技术服务,统一销售,其效益归村集体所有,投产后年村集体将增加20万。四是兴办实体型。坪地场乡大水井村利用财政扶贫资金创办村集体企业——修建砖厂,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力争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五是服务创收型。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服务当地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如本庄镇沙沟村的本庄鸿宇畜禽养殖合作社,重点发展畜禽(蛋鸡)养殖,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3628万元,入社社员户均收入达到103.65万元;五德镇新华村的夷州贡茶有限公司,重点发展茶叶种植加工,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2237万元。

4、加强管理,增收节支并举。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开源节流并举,加减法一起算,一方面千方百计增加村级收入,一方面厉行节约,管好用好每分钱。一是精减村干部职数,大力推行“两委”干部交叉兼职,使享受固定补贴和误工补贴的人数尽量控制在规定的标准和范围之内,减轻村集体负担。二是推行农村财务“双代管”。普遍实行了农村财务由乡镇代理记帐、代管资金,大部分村取消了会计、现金出纳,设立一名报帐员,既加强了监督,又有效地减轻了村级的支出压力。三是规范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各村严格执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定,对村级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理财等工作程序和内容进一步作了规范,并坚持定期检查督导,实现了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5、更新观念,选用经济能人担任村干部。用好一个人就能激活一个班子,找到一条路子,带富一个村,特别是选用经济能人担任村干部已成为各级的共识。近年来,各村大胆选用政治素质好、能够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优秀人才担任村干部,有的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为村级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二、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因素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我县村级集体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村级经济收入快速增长提高,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前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窄。多数村集体原始积累底子薄,来源渠道单一,依靠出租集体土地、林场等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有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的,也存在层次较低、市场竞争力差的问题,还没有形成产业化发展、规范化经营。

(二)村级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多。主要体现在自然条件差。有的村地处山区、库区,土地贫瘠,耕地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产条件差,治水、修路、通电成本高,发展没优势。有些山区村,虽然林果等农副产品产量较高,但受交通条件制约,产品运不出、销不了,增产不增收。

(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观念弱化,直接影响发展。少数村干部对发展集体经济存在顾虑,一怕担责任,创办经济实体失败后,给集体造成重大损失,遭群众谴责;二怕困难,由于村级经济薄弱,发展集体经济面临诸多问题,往往过分强调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不能立足已有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求发展。有的村对要不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存在模糊认识,一些村干部群众认为只要农民富裕了,有无集体经济无关紧要,村民对发展集体经济也不关心、不支持,认为发展集体经济是村干部的事。更重要的是一些村干部怕发展集体经济招来不廉之嫌,同时由于村干部选举竞争激烈,认为即使创下再多的“家业”,三五年后为谁所用还不得而知,没有意愿发展集体经济,而把心思放在谋求个人利益上等等。从调研的总体情况还发现,目前,部分村干部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发展经济本领不强,也是制约村级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

(四)村级支出压力逐步增大,影响集体经济发展。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农户对村级组织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有的甚至存在分光吃光的思想,使得村级组织用于村公益、福利方面的支出逐步增大。

(五)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难度加大,后劲明显不足。区域位置好的村,依靠工业园区,通过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股份制合作等办法,多渠道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仅有征地行为的村,除土地征收村集体提留款外,没有其它有效的收入来源,后续增收乏力;而没有征地拆迁的村,仅依靠自然资源的有限开发,随着对生态自然要求的进一步控制,收入来源渠道正在逐步萎缩,又没有融资渠道来增加发展资金,增收后劲严重不足。

(六)资产管理不够规范。少数村级财务民主监督和审计制度还不健全,党务、村务、财务公开还不够透明,导致个别村集体资产出现流失等现象。

三、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建议

从当前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来看,需要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才能促进村集体经济快速增长。因此,提出如下建议:

出台村集体项目、资金扶持政策,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结合实际,鼓励支持发展实体经济,为城镇和园区提供配套服务。在土地使用上要优先,在贷款发放上要优惠,在办理规划、环评等手续上优先办理,在税收上制定返回奖励规定,共同营造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以配套为抓手,以服务求发展,允许吸纳民间资本,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

【2017年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2】

根据省农办、省民政厅对农村社区建设进行专题调研的工作通知,市农办,市民政局抽调专人就农村社区建设情况对六县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专题调研,现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辖五县一区,现有12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3万人。有60个乡镇,5个街道,834个行政村,43个社区居委会,5646个村民小组。我市以“一村一社区”为主导模式建成小满镇金城社区、长安乡万家墩社区2个高标准示范化社区,目前,有梁家墩镇四闸社区、小满镇店子闸社区、碱滩镇古城社区等3个农村社区建成并已投入使用,还有2个社区正在建设过程当中。已建成的长安万家墩社区、小满金城社区、梁家墩镇四闸社区,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至少达到350平方米,其中用于服务的面积不低于70%,每个社区设有多功能综合服务中心、多功能会议室、卫生室、室内健身室、便民超市、小学、幼儿园、休闲广场、警务室等,可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种服务需求。已建成的农村社区按小村4人、大村5-6人的要求配置了社区工作人员,将一批个人素质好、文化水平高、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员充实到社区服务队伍中来,社区工作人员的组织结构得到了优化,切实全面提升了社区为民服务的能力。在社区服务功能方面,从目前运行过程来看,社区可以为群众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社会救助、计划生育政策指导、流动人口管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卫生管理、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服务。

二、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主要做法

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加强农村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在农村社区创建工作中,基本形成了“一村一社区”的主导模式,在服务农村生产生活、创新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总结起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搞好农村社区建设总体规划。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结合各乡镇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科学制定符合当地农村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方案,以现行建制村为基础,因地制宜,采取“一村一社区”的模式组织农村社区建设,在农村小康居民点建设工作中,一并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抓在手上,并积极向上争取农村社区建设资金,着力建设高标准示范化农村社区。

2、健全农村基础设施体系。根据管理人口规模和村民居住分布状况,统筹兼顾公共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服务的现实需要,积极依托村级办公服务场所,有效整合政府、社区和市场化服务资源及项目,重点建设集管理、服务、教育、活动等多功能为一体、并带有室外活动健身广场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在已建成的农村社区中,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坚持一室多用,合理划分服务功能,设置了服务窗口,计生(卫生)室、警务(民调)室、图书室、文体活动室、老人日间照料服务室、党员活动室等服务机构,统一归属社区服务中心管理。

3、加快社区职能转变,由管理向服务迈进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传统意义上的社区已经开始身农村推进,社区的工作日趋多样化复杂化,从小康工程建设,到大规模的土地整理,再到社区事务服务阶段,包括流动人口管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职业技能培训、推荐就业、社会救助、卫生管理、社会治安等方面工作。通过近几年社区工作人员通过不懈的努力,在医疗、卫生、计生、社会保障、技能培训、就业推介、治保、民事调解等事关群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了大量的服务,社区社会保障全面覆盖,切实实现了社区工作职能的转变。同时,近两年来推行的低保制度、合作医疗、就业培训、文化下乡、专业保洁、垃圾集中清运、治安巡逻等惠民措施,从生活保障、安全保障、生活环境质量等方面改善了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让群众得到了实惠,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4、机构健全,民主管理。小满金城社区、长安万家墩社区、居委会认真执行社区自治章程和各项自治制度,在社区工作中充分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监督的民主自治活动。每年召开居民代表大会2期,分别为审议社区工作报告和社区工作计划以及社区重大事项,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充分行使了民主机制,也充分体现了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同时,办好公开栏,对社区每月财务收支情况、社区低保家庭补助情况及社区重大决议等做到及时依法进行公示,并设群众意见箱、开展问卷调查,接受居民群众监督,群众较为满意。社区自治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5、以各类活动为载体,发挥社区服务群众功能。一是大力宣政策法规。我区组织各乡镇对国家土地管理、计划生育等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学习,采取书写标语、群众会议等方式进行宣传,尤其对家电下乡、粮食直补、农机具补贴等惠民政策进行了广泛宣传,不但使群众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得到了进一步了解,而且对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促进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二是组织开展了各项农业技术指导活动。我区积极组织各乡镇技术骨干,结合农村实际,举办农作物田间管理、畜牧养殖等知识讲座多次,坚持课堂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农民群众对农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对畜牧养殖技术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三是组织开展了各项文体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了戏曲演出、电影播放、象棋比赛、篮球比赛等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三、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各级党委政府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在社区建设和发展中仍然存在和新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1、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和管理急待跟上

社区的公共设施包括办公场所、活动场所、卫生服务机构等有所缺失。从目前情况来看,部分社区硬件设施不到位,尤其是室内外的活动器械、乐器、图书、音响设备等配备不足,不能满足社区群众的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在硬件设施的完善上,需要更多方面的资金支持。

2、社区干部和居民的素质仍需提高

成立社区以后,随着农村小康居民楼的建设以及土地流转的不断加快,农民的生产生活居住环境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生活方式和习惯也需要改变,这是很长的过程,需要我们长时间的引导和教育。居民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方面都需要有所提升,同时,社区的大部分干部由原村委会人员转任,工作方式方法政策法律水平也需要不断的提高,以满足社区居民转型后的需求。近两年有的社区虽然下派了大学生助理,对社区干部的整体素质有所提升,但仍不能满足,还需要引进新机制、新人才。

3、居民社区建设参与度不高,共同价值观有待培育。

受到现代化浪潮的冲击,现在的农村社区由封闭走向开放,传统的因素越来越少,社区居民经济利益的多元化直接导致价值意识的多元化,要培育社区成员对社区的归属感,凝聚力,发挥他们在社区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难度很大。农民群众虽然有着提高生活品质的强烈愿望,但主动参与性不强,认为社区建设只是政府的事。建设中仅仅依靠各级组织的力量是不够的,更多的是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

4、社区工作人员待遇有待提高

社区工作人员大部分是由村社干部兼职,在村社干部实行工资制后,政府和群众对村社干部的工作要求显著提高,同时,随着政府对群众服务项目的增多,村社干部的工作量也大幅度增加,但报酬水平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日前社区干部报酬主要是村社干部的工资收入,是从财政部门转移支付保障,但是,工资收入水平低,目前的收入水平和他们付出的工作精力极不相当,加之近几年来物价水平上涨,这种表现更为突出。

四、抓好农村社区建设的建议:

1、政府在社区建设中只应起引子和助力的作用,而不是把社区建成政府的延伸机构。在市政府各职能部门服务向社区延伸工作中,确定牵头部门设计涵盖全面服务内容的资料统一对外公开,避免展板林立;在职能部门要求社区协助各项调查时坚持费随事转。

2、上级部门要引导社区建设实现和谐,又要把社区建设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要加大社区干部业务培训,向社区派出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业务指导等,提高社区自治能力和整体素质,将基层工作中涉及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分类整理,印制成基层社区工作守则,便于基层工作中使用。

3、提高社区干部的收入水平,使之接近和达到平均水平;增大社区建设投入,不断提高社区服务办公的硬件设施和公益性服务设施;出台支持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社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4、提高规划水平,在居民集中居住区合理配置公安、学校、医院、市场、文化娱乐场所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设施设备。

2017年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html

二 : 我怎样才能得到一份调研报告的例文?关于农村经济方面的。

我怎样才能得到一份调研报告的例文?

我怎样才能得到一份调研报告的例文?关于经济方面的。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调研报告

关于价值观问题的调研报告

这里有何多例文的:

三 :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长顺县交麻乡交麻村下辖16个村民组,502户,总人口2053人,耕地面积5410亩。[www.61k.com]主要产业是以养猪、养鸡、养羊为主的畜牧业,以烤烟、生姜为主的种植业,全村集体经济偏于薄弱。

今年来,随着中央、省、州、县、乡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我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本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情况。全村主要是以畜牧、种植产业为主,产业发展比较滞后。2011年,我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2万元,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1050元,其中:来源于农业方面的收入25万元,在全乡4个村中处于中等水平,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1、从业人员分布情况。现全村共有2053人,其中:男性1211人,女性842人,18岁以下人数为264人,18—60岁之间人数为1567人,60岁以上人数为222人,劳动力人口数为1567人。根据201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村1567人劳动力人口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农业人口有1193人,占劳动力总人口的76%;从事二、三产业的为374人,占劳动力总人口的32%,其中:23人从事交通运输业,35人从事批发与零售业,316人从事其他行业。

2、产业结构情况。农业产业结构中主要以“玉米、油菜”种植为主。以2011年为例,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210亩(含复种指数),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530亩,总产量63.25万公斤,在粮食作物中以玉米、油菜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是以大豆、生姜为主,以林果业为补充,畜牧业以养猪场和分散喂养猪、牛、羊和鸡为主。

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截止今年12月上旬,建设有乡村公路1条,约7.8公里,一事一议项目通组公路硬化正在建设中;现有田间道路25条,约10公里,全部道路均为泥巴路;水利设施建设上,坝塘共8个,小水池120个,沼气池80口。

(二)、有关农村政策的落实情况。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全村基本实现组组通公路、通电、通电讯。现交麻组建有1个科技文化活动室;全村享受农村低保252户1003人,困难户基本上得到救助,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人数1847人,参合率90%;全村有17 户农村危房改造户,目前改造工作已全部完工;建有中小学1所,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农村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三免一补”政策已落实到位;农村税费综合改革以及相关惠农政策、措施,也逐步得到落实。

(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村“两委”班子共10人,其中:村党支部委员5人,村民委员会委员 5人;全村共有党员52人,其中:男性党员45人,女性党员7人;每年召开党员大会2—3次;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资金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村委会到鼓扬红岩的乡村公路多年得不到修缮、路面硬化以及多数田间道路过窄、过陡,雨天行走艰难,从而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和物资运输,增加了生产、生活成本;二是水利设施落后,水池、水窖修建数量较少,不能满足村民的农业生产、生活用水;三是村容、村貌等基础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多数组建设杂乱无章,比较凌乱,路面硬化、绿化、美化、净化设施建设不到位,环境卫生条件差,全村的16个小组均无垃圾处理池;四是农村科技、文化和医疗卫生条件差,设备、设施落后。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不足,严重制约我村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全村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生产水平不高,劳动力素质低。全村的田地比较零星、分散,多数是梯田和坡地,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基本上还处于“牛耕马驮”的小农经济状态,增加劳动力成本的同时,也制约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我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困难。劳动力素质低,村民还有相当数量的文盲、半文盲,其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普遍存在 “小富即安、小进则满”心理,农民素质不高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3、农民收入低,产业化水平不高,增收渠道窄。当前,全村仍面临着缺乏新的产业支撑,农业产业结构、农村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农产品价格偏低,农民增收项目不多,农民增收难等诸多困难和问题。2011年,我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1050元,在交麻乡乃至全县村委会中处于中等水平;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除烤烟种植具有一定产业化外,蔬菜种植产业化规模还较小,还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生姜、核桃种植才刚刚起步。

4、新农村建设,缺乏科学规划、统一布局。我村在新农村建设上,村“两委”班子存在思路不够清晰,缺乏统一规划、安排和部署。有的组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上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措施力度不够、方法不多;在宣传、发动群众方面也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对如何建设、怎样建设本村的新农村思路不清、路子不宽;在工作上存在不主动、不积极,工作方法不多,还存在“等、靠、要”的现象;这些将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整个村委会的新农村建设进程和质量。

5、新农村建设,“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十分突出。近年来,根据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以及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部分村民小组已经进行了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但“重建设、轻管理”成了一大弊病。新建成项目和原有集体资产的日常的管理维护不到位,对这些资产,村组没有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维护制度,集体资产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不能保值增值,反而存在严重的减值和流失的隐患,部分村民对建成的设施保护意识薄弱,特别是在村组公房、乡村道路、水池等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维护上意识淡薄、方法不到位。

6、村委会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一是全村组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村“两委”班子成员中,小学、初中程度文化还占56%的比重,这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和后劲不强,在带领群众致富的路上力不从心;二是基层组织建设还有待完善、加强。目前,塘坎组和大地组两小组组长一职还空缺,无人担任;三是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下步工作打算及对策

(一)加大新农村建设和各项涉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涉及“三农”问题的法律法规,宣传党委、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有关决议、决定和重要举措,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充分利用标语、黑板报、村组会议等进行多渠道宣传,在村内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中央“20字方针”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突出新农村建设主体意识,加强班子建设。新农村建设要政府引导,农民为主体,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个好的班子带领大家向前发展;村党总支与村委会加强团结,紧密沟通、严密组织,要形成一支有号召力,能干实事,乐于奉献的村“两委”班子,明确党组织在农村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建设的主力是农民自己,激发广大群众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积极性是关键。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动员全体村民以集资、投工投劳等方式积极参与各村组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确保新农村建设项目,建一个,成一个,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能过多的增加群众和村组集体负担,搞举债、负债建设,要量力而行,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抓出成效。

(三)科学规划,分类指导,逐步落实。村级“两委”班子须认真研究,立足本村实际,突出本地特色,提出符合本村实际的新农建设发展规划,统一布局,协调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生态环境,对于新农村建设,要按照规划稳定有序推进。对于实施整村推进项目、乡村道路规划、小学软硬件建设、垃圾处理池建设、村民科技文化室建设等建项目要根据上级党委、政府的部署逐步和安排。

(四)抓好农业科技文化的培训、推广。一方面要继续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用,加大利用科技文化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要积极推广运用各种集约、高效、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的使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如积极推广配方施肥等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农村劳务的开发,全面实施农民工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积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农民的收入。

(五)要抓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培育,着力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明年,我村将加大产业化进程步伐,形成以“科学种植稳村、科学养殖兴村、特色养殖富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在今年推广杂交玉米、烤烟和生姜种植的基础上,明年将大力推广有机高粱的种植和200亩核桃种植;养殖业方面,在稳定商品猪、商品羊出栏数的基础上,加大扶持绿壳蛋鸡养殖户的养殖力度,为我村产业化打下基础,从而可以推动我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要搞好规划,必须保护好耕地。应坚持“围绕增收调整结构”的思路,正确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对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扶持、培育,并发展好现有的优势产业,在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要注意确保粮食产量稳定、确保畜禽养殖安全。因为粮食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六)推进民主法制进程,完善各种制度。坚持和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规范和完善各项村规民约,增强我村各干部和村民对公共基础设施的保护意识,确保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完整,增强群众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确保我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总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长期性、持久性的过程。新农村建设涉及千家万户,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长期努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从解决农民最关注、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实际问题入手,以增加农民收入、发展产业支撑和改善生产环境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的积极性。我相信,只要我们村干部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积极理清我村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用3至5年,完全可以使全村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民生活更加宽裕,村容村貌更加整洁,农民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更加和谐。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相关文章推荐:

1.关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2.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3.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4.农村村务公开情况的调研报告

5.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调研报告

本文标题: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2017年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4092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