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党员思想状况调研报告-镇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现状调查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7-09-02 所属栏目:人员现状分析报告

一 : 镇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现状调查调研报告

杨胜超

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是群众观察党的形象的窗口,党员只有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

血肉联系,才能体现党员的先进性。为进一步加强我镇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查找存在的问题,寻求

解决问题的对策,最近,我镇由党委副书记带队,抽民政、党政办等部门4人深入村(社区)、机关、企

业开展了一次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全镇共有31个村(居),207个村民小组,5365户,23280人。全镇共有党支部40个,其中农村党支部31个,

有中共党员664人,其中女党员71人,农村党员460人,预备党员37人。XX年底人均纯收入1357元,人均

占有粮食335公斤。

近年来,我镇把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作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点来抓,采取有效措施联系和服务群众。

一是建立党员领导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党政领导班子确定2-3个村(居)作为联系点,联系2-3户贫困群

众;二是完善了“三公开”制度,建立健全了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制度,形成农村党员、村干部和村民

共同管理村务、共谋发展的局面。三是建立企业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四是建立教师党员联系和服务

群众制度。

我镇通过推行上述制度,取得较明显的成效。一是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广大党员在本职岗

位上发挥模范作用。二是工作作风得到进一步改进。许多机关党员干部切身体会到,从关注贫困群众、解

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入手,可以清楚地查找工作作风和与群众感情上的差距,可以更加自觉地端正思想态度

,转变作风,改进工作。三是党组织的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促进了基层组织的自身建设,提高了党组

织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四是党群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密切。广大党员干部通过为群众做实事、办好

事,使群众看到党员干部的身影,得到他们的及时帮助,切实感受到党员干部亲民的行动,党和政府为民

的决心,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部分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意

识不强。机关中有的党员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群众观念较差,仍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

象。有的党员干部宗旨观念淡化,对群众呼声听而不闻,对群众困难视而不见。有的党员干部体察民情、

了解民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工作不够到位。二是部分党员服务群众的本领不高。一些农村党员由于年龄偏

大、文化水平偏低、技能欠缺、观念陈旧,生活水平还不如当地非党员群众,更谈不上带领群众致富,没

有感召力。三是农村党员无培训经费,素质参差不齐,人心不统,支部的号召力弱。四是党员联系和服务

群众的考评机制不活。对工作布置下去了,真正抓落实和检查的少,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考评制度。

分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客观环境的因素。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部分党员产生了

“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淡化,热衷于实

用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二是组织管理的因素。党员教育管理的形式、内容,还有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

的需要,没有形成真正的制约激励机制。党支部因无固定的经费,学习跟不上,思想与时代不适应,先进

性无法体现。有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缺乏组织和引导。三是党员自身的因素。不少党

员放松或忽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科技及业务知识

的学习。有些党员学用脱节;有部分党员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存在“坐不下来,钻不进去”的浮躁情绪

;有的自知文化水平低,但认为年龄大,不愿学。

三、几点建议

(一)完善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我们的一切工作和事业要取得成功,必须真正依靠群众,密

切联系群众。党员联系群众是我党坚持执政为民、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必然要求;

是不断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重要保证。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的

危险是脱离群众。党员只有在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的实践中,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才能体

现党员的先进性特质。如果我们脱离了群众、脱离了实际,那么我们党的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有可能不复存

在,甚至变成最大的危险。

(二)加强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

要加强党员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xx大精神、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继续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

育活动成果,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员的

责任意识,密切党群关系。

(三)强化党员宗旨意识。

党组织要经常在党内全面深入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教育,使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

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地扎根于群众之中,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宗旨,模范地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并带头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国家的法律。

(四)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紧紧围绕“立宗旨、做模范、办实事”的要求,不断丰富党群互动的平台,大胆创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

的载体。如,开展“一帮一、一对一”帮扶活动:支部根据党员与群众人数的比例,结成若干对象,互相

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共同提高,帮助群众寻求脱困致富之路。

(五)建立健全党员联系群众责任制。

通过建立党员联系群众责任制,及时掌握群众思想动态,了解群众困难,及时做好思想和排忧工作,保持

良好的沟通渠道。党员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所联系单位了解情况,听取群众意见,并

要注重总结群众在改革和两个文明建设中创造的新经验,指导和帮助基层单位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六)拓宽党员联系群众的渠道。

采取民情恳谈、交心谈心、领导接待日等方式,拓宽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渠道,形成深入了解民情、

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制度。要进一步完善群众来访接待日制度、调查研究制度,建立与人民群

众的密切关系,把握民心、民情、民意和社会动态,增强执政为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 : 当前大学生入党动机状况调查研究报告

当前大学生入党动机状况调查研究报告

:通过调查问卷和座谈会等形式,针对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大学生入党动机类型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就如何正确引导文学院学生入端正入党动机,结合培训实践过程做了一些探索和理论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入党动机、正确引导

一、调查目的

本调查旨在通过对学生入党动机的了解,解决大学生“为什么要入党”和推进优秀青年人才入党的先决因素,以便帮助大学生培养具有信念信仰型的正确入党动机。大学生的入党现象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是什么原因趋使莘莘学子向党组织靠拢,其加入党组织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为此,我们对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大学生中入党现象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研究,以期对大学生入党动机作一个初步探讨。

二、调查对象、方法与内容

1、调查对象

大一到大三的同学(随机发放),包括:中共党员(预备)5%、入党积极分子25%、共青团员65%、其他(群众)5%

2、调查方法与内容

本次调查采用书面和网上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基本上做到随机发放。

三、调查结果

1.倘若你不是党员,你是否想入党?

65%想17%不想18%暂时还没想过

2.你对党了解吗?

65%一般了解22%非常了解13%不了解

3.你知道入党的条件吗?

50%知道50%不知道

4.你为什么入党?(可多选)

2%在生活中感受到党的伟大,热爱中国共产党,以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53%入党是大学生的一种荣誉对自己的肯定

31%入党是自己的梦想,入党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9%过学习党,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自身素质,锻炼自己

33%把入党作为激励自己,鞭策自己的动力

16%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群众

47%增加就业筹码,入党有利于个人今后的发展

8%大学阶段能入党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觉的脸上有光

13%大家都在申请入党,自己也要随大家一起

17%受亲朋好友中党员的影响,要求入党

5.在大学期间,你对入党抱着什么样的态度?

48%觉得很有必要,希望加入共产党,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23%觉得无所谓,如不入党对自己影响不大

29%态度不积极,但如果有机会,会去争取。

6.你会在什么样的前提条件下申请入党?

33%在不损害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兼顾个人利益的前提下

51%在自己条件符合的前提下申请入党

7%觉得自己不会排除用其他的方法争取入党,

9%看着同学都申请入党,那我也写申请

7.你对周围同学写入党申请书的看法是?

6%追求共产主义信念

4%追求高尚人格

27%现实利益的考虑

63给自己学习、就业、成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8.您认为周围大学生党员为同学服务的情况是?

11%,即使牺牲自己的利益也在所不惜

35%利益的前提下能够经常替同学办事

24%己利益的前提下有时能够替同学办事

25%主动的服务、帮助同学

5%人利益为中心,在服务同学方面表现得消极被动

9.当前许多大学生把能入党作为自己的筹码,以追求功名和个人利益,你觉得这对共产党有影响吗?

48%影响很大,共产党艰苦奋斗的精神相违背

48%影响较大,如果不损害集体利益,觉得没什么

4%不影响,为自着想最重要

四、调查分析

(一)大学生入党动机偏差的主要类型

据我们的调查显示,在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出现多种偏差性的动机。当前大学生除了基于主体性的共产主义信念、信仰型入党动机外,还呈现出多种偏差性动机,具体表现在:

(1)人生设计型动机:

持有这一类型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青春激昂,积极进取,追求个性化发展。反映在入党动机上,他们把入党和大学学习生活作为人生道路上成长成才的铺路石,在入党行为和日常生活中能够“服从党的利益,兼顾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来自调查报告表明,有33%(N=100)同学选择“在不损害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兼顾个人利益”。虽然这一类型的入党动机能够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抉择中寻求最佳平衡,但在两者冲突的情况下,通常申请入党主体有利己主义的念头闪现或张扬。

(2)实用功利型动机:

有47%(N=100)同学认为入党有利于个人今后的发展、可以增加就业筹码,为了达到尽快实现程序上的组织发展,他们积极迫切地表达入党意愿,紧密跟随和接触党建工作队伍,具体表现出行为上的“入党前一身汗,入党后挑着干”的特点。另一部分人则是为取得党票,表现为在某一阶段追求动力较足;他们认为,入党可以为自己未来的名、利、权等方面获取政治资本和实惠,这样的复合功能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入党追求动力。

(3)趋同从众型动机:

这一类型的入党主体在动机上表现为被动性和自我虚荣性,他们大多没有从实质上理解党员的政治责任和应承担的社会义务。来自调查报告表明8%(N=100)认为大学阶段能入党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觉的脸上有光,13%(N=100)觉得大家都在申请入党,自己也要随大家一起17%(N=100)受亲朋好友中党员的影响,要求入党。而在现实生活中,持有这种入党动机的同学却不太热衷于公益活动和集体生活。

(4)投机摇摆型动机:

少部分同学入党动机飘忽摇摆,对党内组织生活时而冷漠时而热衷。平时中规中矩,但关键时刻却选择明哲保身、独善其身的态度,行为上敷衍塞责。

(二)、大学生入党动机的深层因素和现实背景

如调查结果所显示的,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存在多层次和多样化;他们既认为党员是一种身份,更意味着做人的责任,同时部分的他们又在一定的场合下视党员的身份为政治光环,甚至是家族的荣耀。通过宏观分析与微观考量,我们认为主要有两个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

当前,党内腐败现象导致了党员群体形象局性受损,这成为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同时社会用人单位的人才观体现着不同程度的政治偏好,在就业压力吃紧的形势下,大学生表现出了更强烈的入党意识。良好的环境是形塑一个人成长成材和促成正确入党动机的强大背景,社会转型是当前我国的最大发展背景,新形势下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

2.当前高校党员培养教育体系在思想和内容上的时代性脱节:

(1)由于高校党建工作队伍与申请入党学生规模的比例较为悬殊,党建工作者在入党程序上大多只注重初期的教育考察,但对入党后的再教育意识普遍弱化;存在着任务式、指标式的量化培养倾向。

(2)理论学习时间较为充裕,注重形势与政策教育,但方法上依然是灌输式教育;而且党建工作者自身的信息汲取渠道和质量有时还不如培养教育考察对象来的丰富多元,从而降低了学生党员对教育联系人的心理认同,理论学习兴趣也逐渐减低。

(3)集中教育较多,个别互动和深度教育较少,从而导致党建工作者一方面能总体地把握学生的入党动机,另一方面却鲜能适时、恰当和完整地收集到申请入党学生动机的具体波动,容易造成对学生党员评价上的以偏概全。

(4)为了激发和强化学生干部和党员骨干的工作积极性,学生党建工作者有时在有意无意地满足学生的功利需求和虚荣心理,入党的政治价值被部分地异化为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激励手段,从而慢慢形成对学生政治价值取向上的误导。

(5)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的反差,校园围墙内外的反差,理想教育与社会现实的反差使学生内心拓积着强烈的矛盾空间;高校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体系的思想滞后和内容脱节,造成学生蕴涵于入党动机的激情与理性大打折扣,从而带来党员发展路径上不良的后续连锁效应。

五、解决问题(即偏差动机的矫治和培养正确入党动机机制的探求)

1、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努力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一个人入党的动机是不是正确,往往同他对共产主义事业和无产阶级政党的认识正确不正确、深刻不深刻有直接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科学地阐述了上述问题,只有认真学习这些理论,才能对上述问题有更加明确和深刻的认识。

2、夯实团的组织生活基础,形成入党动机矫正的团内养成机制。严格而正常的团组织生活是大学生正确入党动机的有效养成机制。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在未入党前,首先应是一个合格的团员。高校应采取措施使团的工作和大学生党建工作对接,加强团员意识教育和组织生活,严格团员考核,使团的组织工作和大学生党建工作形成一个连续过程。

3、通过实践锻炼,不断端正入党动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们的正确认识,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并不断循环往复,才能获得。这里最重要的是实践。要求入党的同志仅有入党的迫切愿望还不够,还必须见诸于行动,在实践中不断用切身体验来深化对党的认识,从而进一步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

六、结语

1.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过份注重现实成份,对党的感情、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信仰以及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热情较为欠缺,大多数学生对党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追求只停留在外在层次上,较注重组织上入党,而不太注重从思想上入党,较注重结果,而不太注重过程,大学生入党动机中存在着强烈的现实主义的倾向,大学生入党动机状况正是社会现实在大学生思想中的一种折射。

2.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人为本,坚持“高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原则,贴进实际、贴进生活、贴进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员培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与感染力,从而对学生深入地进行党性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才能科学地构建与时俱进的高校党建体系,锤炼和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从而有效地发挥新时期学生党员群体的先进性。

七、参考文献

1、唐丽萍 姚远《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分析》中南名族大学学报2007第27卷第173页

2、孙红英《大学生入党动机分析和思考同济大学党校2008

3、甄立《新时期我国师范院校大学生入党动机调查与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师范大学、2008.3

4、陈浩 王更玉 张凯《新形势下大学生入党动机调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4资政文摘 管理版第23页

当前大学生入党动机状况调查研究报告

三 : 12-17 大连养老院服务人员现状调研报告

大连市养老院服务人员现状调查报告

大连市老卫生工作者协会 马文元 大连市老年学学会 郭滨

一、调研目的

我们所研究的是大连养老院服务问题。选择此项目一是为了清晰地展现如今养老院的服务现状,认识到人均寿命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和对入住养老院趋势在日益上升。老年人对养老问题的关注已十分突出。人们对于养老院服务的质疑需要认真分析和解决,我们通过调研了解养老院服务的真实现状,让人们更好地去了解如今的养老院服务现状。二是通过本调查研究,找出目前养老院在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养老院的发展前景,可以进一步提高政府和社会对养老院建设中对服务人员和服务规范的重视,以提升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信任度,更好解决入住养老院的困惑。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查阅养老院发展历史及服务情况

2.问卷调查法:了解入住老年人对养老院服务的认知与态度

3.访谈调查法:以2种养老院(公私)为个案,深入了解对养老院服务的认识。

三、研究过程

(一)实施方案

查找资料,讨论设计调研问卷,走访养老院并与养老院服务人员、入住老年人、养老院管理者座谈。发放调研问卷,统计数据,整理分析,提取核心内容,筛选重要信息,分析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发放问卷151份,全部回收并合格。

(二)具体实施

1.问卷调查

1.1 一般情况

养老院服务人员中,以女性为主,约占94.7%,平均年龄较高,30岁以下服务人员仅占19.2%,40岁至49岁占39.1%,50岁以上人员占38.4%,年龄构成较高,大有后继乏人之忧。见下表。

年龄

率 百分

比 有效百

3

- 122 4.

6 14.6 累积百分比 19.2

1

40-

3

59

9.1 3

58

8.4

39.1 38.4

58.3 96.7 1

50-

60-

5

3.3

3.3

00.0

1

合计

151

00.0

100.0

1.2、服务人员文化程度

调查151名服务人员中,初中以下人员占63.6%,高中文化占14.6%,大专以上人员21.9%。总体看文化水平较好,但无养老服务方面专业人员。被调查养老服务人员中,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者占37.1%,2000元以上者占33.8%。与期望3000元收入相差甚远,影响其安心工作。见下表。

文化程度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1

小学

有效

初中

80 16

0.6 53.0

10.6 53.0

累积百分比 10.6 63.6

2

高中/中专/技校

1

大专

30

9.9

大学及以上

1

合计

151

00.0

100.0

3

2.0

2.0 19.9

98.0 100.0

22

14.6

14.6

78.1

1.3 选择养老服务原因

被调查服务人员参加养老服务的原因各不相同,有距离家近,有其他工作不好找,没有什么服务技术要求,先在养老院干着,有合适的再另选择等。从服务人员参加养老服务年限看大多年限不长。服务1年以内者占29.1%,服务2年者占15.9%,服务3年者占7.3%。极少服务人员工作年限在4年以上。有57%的人是自己应聘,有75%的服务人员有长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意愿。有21%的人是干着看,随时可走。详见下表。

从事护理工作时间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2

有效

半年以下

15

9.9

9.9

11.9

3

.0

2.0

累积百分比 2.0

3

1

一年

26

7.2 1

两年

24

5.9 7.3 1

四年

17

1.3

五年以上

55

36.4 1

合计

151

00.0

是否打算长期做这份工作

频率

百分比

17.2 15.9 7.3 11.3 36.4 100.0

29.1 45.0 52.3 63.6 100.0

三年

11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1.3 76.8

1

2

.3

有效

打算长期做

114

75.5

1.3 75.5

4

不打算长期做 干着看 找到合适的就走

1

合计

151

00.0

100.0

1

.7

.7

100.0

2

32

1.2

21.2

99.3

2

1.3

1.3

78.1

1.4 不愿从事养老服务的原因

养老服务人员大多承担护理能自理的老年人,工作负担不算太重。大约有53.6%的服务人员负责8名养老人员。但工作时间长,有62.9%不能按规范休息,同时夜班多、加班并无报酬。老年人对服务要求复杂,难持候。见下表。

负责几位老人的服务工作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1

有效

1

.7

.7

16

0.6

10.6

累积百分比 10.6 11.3

5

一个

6

9

.0

6.0

17.2 23.2 43.0 53.6 100.0

两人

6

9

.0 1

30

9.9 1

6.0 19.9 10.6 46.4 100.0

三至五人

八人

16

0.6

八人以上

70

46.4 1

合计

151

00.0

1.6 执业技术

151名被调查者,有38.4%参加者过政府组织的培训并有执业证书,有65%参加者过本院组织的养老服务培训。没有参加者过培训的服务人员只占12.6%。基本能适应老年服务要求。但服务人员多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发放的执业资格证书,没有考取老年人员职业技能鉴定合格证书。见下表。

参加过何种培训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有效

6

9

.0

6.0

累积百分比 6.0

6

政府组织培训 本院组织培训 没参加过职业培训

1

合计

151

00.0

是否有职业资质证书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12

7.9 5

81

3.6

7.9 53.6

累积百分比 7.9 61.6 100.0

19

12.6

12.6

100.0

65

43.0

43.0

87.4

58

38.4

38.4

44.4

有效

7

3

没有

58

8.4 1

合计

151

00.0

38.4 100.0

100.0

1.7 医疗救护的知识掌握情况

所有养老院都有十分重视服务人员有关养老服务疾病护理方面的培训和要求。调查发现有98%的服务人员缺乏医学护理知识和技能。不能适应老年疾病护理服务的需要。但真正处理和急救知识,更不能满足养老院对突发疾病的处理。见下表。

院方是否有护理和服务方面操作标准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2

4

.6

1

45

96.0

2.6 96.0

累积百分比 2.6 98.7 1

没有

1

2

.3

1.3

00.0

1

合计

151

00.0

100.0

有效

是否专门学习过老年疾病护理知识

8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5.3 77.

5 100.0

5

8

.3

109

72.2 2

34

2.5 1

合计

151

00.0

5.3 72.2 22.5 100.0

学过

有效

没学过

1.8 心理护理能力

养老院对老年心理护理应当高度关注,但服务人员十分缺乏心理护理知识和技术。但服务人员还是能从工作中积累经验,分析老年人的心理情绪冲突,解决一些简单的老年心理问题。养老服务人员也是能开展一些心理关怀服务,如调解老年人之间的纠纷,能发现老年人心中有事,有66.2%服务人员能主动同老年人进行心理沟通,有87.4%的服务人员能主动找老年人谈心、安慰老人,进行老年人与子女间的沟通。有84.8%的服务人员能同老人 9

1

09

偶尔调解过

36

72.2 23.8

72.2 23.8

74.2 98.0 1

没有

2

3

.0

2.0

00.0

1

合计

151

00.0

是否能经常与老人聊天了解老人想法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

100.0

累积百分比 2.6 84.8 100.0

2

4

.6

1

24

82.1 1

23

5.2 1

合计

151

00.0

2.6 82.1 15.2 100.0 10

有效

有时了解

1.9 组织老年人活动能力

服务人员组织老年人进行有益活动,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调查研究中发现有82.8%以上的服务人员都有能组织老年人开展健身活动、文化教育娱乐活动。见下表。

是否能组织老人进行健身运动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5

8

.3 2

3

.0

1

有效

1

不能

20

3.2 1

合计

151

00.0

13.2 100.0

20

79.5

5.3 2.0 79.5

累积百分比 5.3 7.3 86.8 100.0

2.调研与座谈

2.1.入住改变了生活习惯

只需经院长同意,在检查身体,监护人签合同之后便可入住,亲属要来探视随时都可。这里的老人一般早上6点起床9点就寝,作息时间极其规律。三餐都根据营养需求,每同食谱营养搭配方面做的也不错。每天老人的活动便是做操、跳舞、去活动室。读报是必需的,一周会唱一次歌,还有宣传卫生保健知识的讲座。这样一了解,我们认为养老院中生活似乎也有些乐趣。

2.2逐渐适应养老院集体生活

集体生活需要是规章,在养老院中,初始老人们都不大适应这种规律的

11

生活,但通过老人之间渐渐的熟悉,服务人员的照料沟通,在思想观念上有了转变,开始服老、不争、随流的心态逐渐想通了。偶有争吵和矛盾,都会有其他老人以及服务人员调解,基本能和谐共处。

2.3 为什么样选择养老院

问到家好还是养老院住得好,大多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家里好,究其原因是不愿意给子女增加压力,减少孩子负担才住养老院。在家中方便、独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在养老院中会拘束,而且不能经常看到子女。这种行动上与意识上的矛盾,相信每个老人都经历过,基于人之常情,其普遍性也就不言而喻了。而最终选择养老院也不难理解为是权衡利弊下做出的决定,在随心所欲与家庭矛盾中权衡,显然天平倒向了养老院。

2.4什么样的养老院吸引老人

有的老年人连换了几个养老院,主要是价格和环境。老人对于养老院硬件设施的要求,绿化、地段要好、要有购物之处、房间也要通风,更为重要的是,卫生条件、交通便利、伙食的好坏等是老年人看重的决定性因素。但考虑不同老年人的收入条件,入住价格又是重要的选择条件。因此养老院的软硬件方面尚需要下功夫,伙食要适合老年人胃口,环境要优美舒适,价格要合理才能吸引老年人。

2.5老年人对养老院中服务人员的要求

我们调研发现,服务人员都是应聘进来的,平均年龄都是40岁以上为多,而老年人大多会选择、认准一个服务人员为他服务。老年人入住养老院,总会有些不适应,这些都需要服务人员悉心开导。至于服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与我们所想的相差无几,应当是热爱老年人、心态好,喜欢照顾人,对老人有爱、有关怀之心。同时最好要有经过培训上岗资格的服务人员。在养老院中服务工作是比较辛苦的,夜晚还要巡视,看老人是否有需求,更有甚者,有些脾性孩子气的老人还会毫无理由地骂服务人员,这时候需要的就是服务人员的包容和宽恕,因此,养老院服务人员心态的重要性不容质疑。

2.6要十分注重对老年人的精神关怀

进入老年,生理方面的老化和脑功能的衰老,特别需要得到关爱且希望别人关心的。养老院除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组织安排好各种文化娱乐外,更重要的是应多加关注老人的内心,悉心照顾老年人的精神上的缺失与逐渐变老的恐惧。这些应当是养老院开展老年教育的重要工作。

四、结论与建议

老人,作为一个独立而特殊的弱势群体,立于社会中。在我国现实独生子女的情况下,老年人选择入住养老院,无疑是一个充满矛盾的选择。在政 12

府指导下,办好各种类型的养老机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无疑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这此提出以下建议:

1.改善养老院软硬件条件,满足社会不同层次老人对养老院的理想要求

从调研中发现老年人对养老院现状喜忧参半的心态,既有排斥心理,又暗合无奈之情。通过座谈可以总结老人心目中期待养老院所应具备的素质有:绿色的环境以及通风的窗口、四周便利的通行以及良好的卫生保障、营养均衡的三餐以及态度称心的服务人员。同时价格能体现普通人群能承受得起。纵观多家养老院,突出的薄弱的环节,往往软性设施不足,如服务人员素质需要提高,最好能通过培训有上岗资格,在具体服务内容上,要能多为老人考虑,加强精神关爱、死亡教育等方面有待提高和加强。

2.要加强对入住老人的心理研究,提高老年人的心理适应能力

老人的心理非常值得深究。因为年纪渐增、丧偶、独居等,感到彷徨害怕而主动要求住进养老院,以求有个心理上的慰藉;也会因为担心儿女不便麻烦儿女,而提出住进养老院;因为身体状况不佳,或是手脚不便,儿女担心独居出事而被送进养老院等等。刚入住担心、不适应、甚至排斥的;或带有试住心理。心甘情愿满怀乐观入住养老院者少之又少。而入住后,也会偶尔感叹还是家中好,长时间无法适应。这些缤纷的心态所反映的,几乎都综合成了一种普遍现象:老人们并非心甘情愿入住养老院,只是在诸多因素的综合利弊权衡下,或是外界因素的无奈下,入住进了养老院,继而被迫适应,逐渐融入,最终安于现状,知足常乐。由此我们知道,养老院面向社会大众的形象,仍旧不够积极主动,它是以一个强加的态度迫使大众接受它,而并非人们主动接近。它的状态依旧被动。

3.要提高养老院服务人员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养老院的服务人员学历低、年龄偏大。服务人员大部分初中毕业,文化水平仅小部分高中毕业有养老服务执业资格。养老专业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十分缺乏。因此,我们认为,当前养老院的服务人员是用良好的耐性与敬老的爱心,弥补了自身在学历专业上的不足。

从调查中看,养老院虽然漏洞不少,却能让原本在家中备受尊敬的老人离开家庭,过上了集体生活,虽然有诸多不便,但养老院却能让老人们的晚年多了一重保障,有了一个安稳的居所。因此,我们的养老院是政府和社会面向大众的一种责任、一种承担、一种爱心、一种关怀的体现。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养老院的发展总趋势是前进的、是大有前途的产业。虽然目前国内人士认识还有不足,但其前景是无可限量的。我国虽然提出居 13

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的方针,但从我国家庭结构的现实看,城市居家养老还是有许多困难,机构养老必将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的传统养老模式的变化,对机构养老模式观念的改变,入住院养老院必将视作是对老龄人在生活上,精神上的一种新的保障,被接受的老年人会越来越多。我们预期多种养老机构的完善和发展,不同特色和个性化养老机构的建立,将满足不同人群的养老需求,从而让更多的人看到养老院的功能性与重要价值,并赢得安

心放心的口碑,最终达到造福老年群体,是社会和谐的更高目标。

14

四 : 网络条件下党员教育调研情况总结报告

白石桥社区在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上,由书记负责,完善党内班子建设,通过选举产生书记、副书记和委员,多数在党内担任职务的人员都是社区工作人员,有利于日常组织开展当内工作,研究和讨论实际问题,这样的选举结果,更有利于社区党务工作有人办事,高效办事,能办好事。
  一、网络发展趋势
  现有的电信网络,主要是在任意两个用户之问提供一对一的、双向的、实时的连接。现有的广播电视网,是一个单向的信息分配网络,近年来广播电视行业也开始利用一些新的数字调制技术,发展网络数字电视。因特网的连接方式和它所能提供的业务,则是综合了上述两种极端的情况。今后网络发展有三网合一的趋势。
  二、网络化对社区党员教育工作的现实影响
  在党员教育上,白石桥社区以执行党员管理“三会一课”制度为主,定期组织召开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同时每月15日定为党员集中学习日,组织开展一次党员集中学习活动。
  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党员集中学习报到率偏低。社区退休党员多,对于退休的这部分党员,由于年龄身体健康状况等因素,党员们主观上认为参与建设和社会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对继续学习积极性不足,真正能严格做到参加党内生活和支持党内工作的,寥寥无几,多数只能根据身体状况,视情况参加活动,白石桥社区党总支组织的集中学习,离退休党员实际平均参与率不足70%。这部分党员因为年龄偏大,接触网络信息和网络技术很少,信息网络化趋势对他们影响不大。
  对于在各类社会单位和外地工作的党员,又存在另一类问题,由于工作关系和党组织关系脱离,组织党内活动经常遭遇工作单位要求和党组织要求冲突的尴尬,由于目前社会压力大,党员大多在单位担任要职,一旦冲突严重,大多数时候党员会选择工作单位的安排,而放弃党组织的安排,社区党总支出于对党员的体谅,大多数时候也只能谅解。以白石桥社区党总支的情况为例,此类党员参加每月学习日参与率不足50%。
  社区每周开展远程教育,对党员和居民全部开放,目前信息网络化技术的发展,党员接受各类网络信息非常便利,因此社区远程教育工作站优势不明显,党员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这一类党员接触网络信息多,有些党内学习教育活动可以通过网络实现。
  三、网络化对党员思想状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
  网络的自由度特别高,更难于控制和监管;它的共享性特别强,谁也不可能完全垄断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它的交互性特别突出,“一言堂”在互联网条件下不会有市场。与前述互联网的技术特点和社会文化特点相伴生,信息宝藏与信息垃圾共存于一“网”,给党员思想状况带来了冲击。
  四、网络化对党员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党员思想控制面临挑战
  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打破了信息传播的空间限制,使各种合法的不合法的、健康的不健康的信息快捷方便进人党员的眼界,一旦出现热点问题,与此相关的信息寻访及讨论数量都会直线上升,范围之广、速度之快都是无法想象的。这种完全开放的、互动式的传播,使社会对个人思想行为和制约机制发生了变化,不再能够进行有效的监督。
  (二)党员教育载体面临挑战
  网络使得党员教育的渠道和阵地迅速扩大,如果我们不注意利用互联网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互联网所带来的负效应。
  (三)党组织工作者素质面临挑战
  网络是由人来创造和管理的,而党组织工作者对互联网的掌握、熟悉和运用及其创造力和想象力决定了网上网络化条件下党员教育的成效。在传统的党员教育过程中,党组织工作人员处于一种信息优势的地位。通过这种信息优势,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容易树立威信,得到受教育者的尊重和认可。然而,在网络时代,这种优势部分丧失了。部分党务教育工作者由于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特别是网络知识和技能知之较少,面对飞速发展的计算机和网络科技往往不知所措,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提高素质是他们迎接网络时代挑战的一个重要课题。
  五、网络化对党员教育带来的机遇
  (一)教育阵地和教育内容扩大化
  网络的发展使网络传播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手段。教育方式不在局限于传统教育的书本和课堂,受众更加广泛。
  (二)教育便利化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网上快速传播、同步交流、网络教育不在受空间和距离的影响,党员同志可以在不同的地方通过网络实现同时教育,有利于组织外地工作党员参加学习教育,通过网络教育,组织教育活动时间和费用上也更经济。
  六、意见和建议
  针对社区单位党员和外地工作党员,可以收集网络邮箱和qq号等,形成网络教育模式,形成党支部或党小组网络教育群,对阶段性不具备现场参加学习教育活动的党员,可以通过网络手段,组织学习教育,参加组织生活。
本文标题:党员思想状况调研报告-镇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现状调查调研报告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96170.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