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阿希实验-阿希实验

发布时间:2018-01-15 所属栏目:东阿实验中学吧

一 :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二 :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阿希实验 教学目标 的操作方法;分析从众行为的现象及影响因 素。 教学内容:阿希实验的概述及实验过程;从 教学内容 众定义 ;从众原因分析;相关案例 ;结论。

阿希实验
概述 从众定义 实验 原因 案例 结论

概述
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 所罗门?阿希 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 阿希(Solomon 所罗门 阿希( Asch)在5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 ) Solomon Asch)在1951年 1951 注:索罗门·阿希(Solomon Asch 进行了一系列被现在的心理学界认为是经典的 心理学研究,并被心理学界作为一个专门名词 “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而记载在心理学的各类辞典中。 阿希实验

从众定义
所谓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 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 以和他人保持一致。阿希实验就是研究 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 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

实验
阿希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告诉 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 况的。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 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 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事 实上他不知道,其他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 好了的假被试 假被试(即所谓的"托儿")。 假被试

实验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 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 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 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 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 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 正确判断的。

实验
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假被试 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 是许多真被试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 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 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 案呢?

令人震惊的实验结果
结果当然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从众 倾向,但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3%的 人判断是从众的 从众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 从众的 至少做了 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 一次从众的判断 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 还有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他们按照 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一般认为,女 性的从众倾向要高于 高于男性,但从实验结 高于 果来看,并没有显著的区别 。

原因
人们为什么会从众呢? 1、群体因素 群体因素:一为般地说,群体规模大、凝聚力强、 群体因素 群体意见的一致性等,都易于使个人产生从众行为。 2、情境因素:这主要有信息的模糊性与权威人士的影 情境因素: 情境因素 响力两个方

面。即一个人处在这两种情况下,易于产 生从众心理。 3、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这主要反映在人格特征、性别差异与文 个人因素 化差异等三个方面。一般地说,智力低下、自信心不 足、性格软弱者,较易从众;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从众;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其从众表现有一定差别。就个人 从众的发生看,从众可能是盲目的,也可能是自觉的; 可能是表面的顺从,也可能是内心的接受。而就其意 义说,从众可能是消极的,也可能是积极的。

案例一
在广告领域中, 在广告领域中,广告商利用明星的权威进行商 品宣传。 品宣传。
“力士”香皂的广告延续了上百年的明星路线, 在华人地区,当张曼玉、陈冲、张敏、舒琪 们作为“力士”香皂“美丽”形象的代言人出现 的时候,当该产品销量不减的时候,我们说, 那是因为电影演员的社会角色被赋予了一种 “美丽”的权威,这种权威促进了商家对产品的 销售,引发了更多的从众。消费者在购买产 品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购买一份“美丽”。影星 们以展示其光滑、柔嫩的皮肤来为“力士”做示 范代言,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因而可信度较高。

案例一
这只是众多明星代言广告的一个例子, 除此之外还有数不尽的电视广播报刊上 的明星广告出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与其说是利用明星来吸引观众读者,不 如说是引诱他们去购买那些广告商品。 这就是广告商利用明星的权威进行商品 宣传的常用方法,也说明了权威是影响 从众心理的因素之一。

案例二
病人、医生与医院的关系。 病人、医生与医院的关系。 一个人得了某种病,他总会通过各种渠道去获 取治疗这种病的信息,包括专业医生和医院等。 获取信息的渠道可以是电视报刊广告,熟人介 绍等。随着各种信息的收集,病人总会从中得 到若干医生和医院的信息。这时候病人可能会 听从大多数人的推荐而去找某间医院的某个医 生看病。这里可以看得出群体权威对 从众行为
的影响。

案例二
由于病人对医学不熟悉,不懂得具体的 治病方法,他将会对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方案深信不疑,对医生推荐的药物只能 全盘接受。特别是心理、性格方面较弱 的女性病人,她们更容易遵从医生的嘱 咐。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得出群体权威和 个人因素对从众行为的影响。

结论
这项由Solomon Asch为我们带来的入选十大社 入选十大社 会心理学的实验表明: 会心理学的实验表明:我们当中很多人都会为 了迎合他人而否定自己的看法。有些人情愿追 随群体的意见,即使这种意见与他们从自身感 觉得来信息相互抵触。群体压力导致了明显的 趋同行为

,哪怕是以前人们从未彼此见过的偶 然群体。 从众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甚至是一 个集体的正确判断能力。这也就是中国所谓的 “人云亦云” “随大流” 。


三 : 阿希的从众实验85

武昌工学院

《心理学概论》课程结业论文

阿希的从众实验

姓 名 张晶鹏

院 系 管理学系

专 业 人力资源管理

学 号 103002050210

指导教师 刘 丹

2012年 10 月 25日

阿希的从众实验

张晶鹏,人力资源1002班(103002050210)

摘要: 阿希认为,人们从众的行为应该还和人群数量有关,阿希的从众实验证明个人会屈从与集体的压力,即便他明白集体的行为是错误的。人的从众行为对于文化的形成和文化认同感的建立是有益处的,但是在进行决策时,从众行为很可能会导致集体决议成为个人意见的结果,而正确的意见却在盲从中被掩盖。

关键词:从众 坚持 视觉和感知 自我认同 影响因素

如果你发现周围的人都犯了错误,你敢跳出来坚持真理吗? 阿希Solomon Asch在1951年设计的从众实验会告诉你,很可能你也会随大流的将错就错了。

阿希在校园中招聘志愿者,号称这是1个关于视觉感知的心理实验。实验在一间房间内举行,形式非常简单,就是给被试呈现两张纸,一张纸上印着一条线段,被试需要在另一张上印有几条线段的纸上找出与刚才那条长度相同的。实验需要测试多组不同的被试,7~9人一组,每组人要做十八个测试。

当志愿者来到实验房间时会发现,屋子里的7个座位已经坐了六个人,只有最后一把椅子空着。你会以为别人都来得比你早,但是你肯定没想到那六个人其实都是阿希的助手,来当托儿的。接着好戏就上演了,如同图片显示的那样,测试的答案都是及其简单的,只要是智商正常没有喝多的人都不太可能答错。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被试们是按座位顺序1个接1个回答问题的,这样每次志愿者总是最后1个回答。在18次测试中,实验助手有12次故意出错,当然他们是一起给出相同的错误答案。

结果,这项测试志愿者们的最终正确率为63.2%,而没有干扰单独测试的对照组正确率是99%。而且,75%的人至少有一次从众行为,也就是选择了跟助手们相同的错误答案。有5%的人甚至从头到尾跟随着大部队一错到底。只有25%的人可以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同时也是正确的观点。

阿希认为,人们从众的行为应该还和人群数量有关,所以他又进1步改进了实验,分别将志愿者同一名到多名实验助手组成小组。当只有志愿者和实验助手组成的两人小组进行测试时,当助手故意回答错误时,志愿者的最终成绩几乎和单独回答时一样好。但是当助手增加到两人时,志愿者的错误率上升到13.6%。当助手增加到三个人时,志愿者的错误率就到了31.8%。再继续增加助手数量时对志愿者的错误率已经没有显著改变。

一.什么是从众?

社会心理学家对从众的认识基本上强调它是人在群体压力下做出的某种行为。如周晓虹在《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版)中所提出的经典从众定义:“在强大的群体压力前,很多人都采取了与群体内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意见。这种个人受群体压力的影响,再知觉判断、信仰及上表现出与群体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现象。”时蓉华的《社会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一书在承认“受群体影响”基础上,强调从众是“改变原有的态度和行为”。认为“从众是个人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时蓉华)。

而另一些学者则是强调“表现与大多数人一致”。如乐国安和沙莲香认为从众是在群体中不知不觉地感受着群体的压力,在知觉、判断和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群体压力可能是“真实的或想象的”(路海东),又有一些人不仅有群体的“压力”,还应有“群体的导引”(屠文淑)。

对从众的定义,宋官东(1997)提出了1个新的观点:“从众是正在客观或心理上模糊的情景中,人们自觉不自觉以地人确定行为为准则作出的与他人一致的行为或反应倾

向。”“传统观点更强调从众行为的被动、盲目性(不由自主)和外部归因的情境模糊性和他人确定行为的明确性。”(宋官东)

二.从众现象表现形式

对从众行为也要具体分析。一般有这样几种表现形式:一是表面服从,内心也接受,所谓口服心服。二是口服心不服,出于无奈只得表面服从,违心从众。三是完全随大流,谈不上服不服的问题。就从众心理的客观影响来看,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主要看从众行为的具体内容。由于中学生的知识、经验都不足,自制能力又不强,因此在多数情况下,

从众行为不同程度地带有盲目性。中学生中既有口服心服的"真从众"。也有口服心不服的"假从众"。"真从众"往往是所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正合本人心意,或者自己原无固定意向,或者是"跟多数人在一起不会错"的随大流思想。"假从众"则往往是碍于情面或者免受群体的指责和惩罚。

三。从众的原因

从众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大街上有2个人在吵架,这本不是什么大事,结果,人越来越多,最后连交通也堵塞了。后面的人停了脚步,也抬头向人群里观望?? 美国人詹姆斯·瑟伯有一段十分传神的文字,来描述人的从众心理:突然,1个人跑了起来。也许是他猛然想起了与情人的约会,现在已经过时很久了。不管他想些什么吧,反正他在大街上跑了起来,向东跑去。另1个人也跑了起来,这有可能是个兴致勃勃的报童。第3个人,1个有急事的胖胖的绅士,也小跑起来??十分钟之内,这条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嘈杂的声音逐渐清晰了,可以听清“大堤“这个词。“决堤了!“这充满恐怖的声音,可能是电车上一位老妇人喊的,或许是1个交通警说的,也可能是1个男孩子说的。没有人知道是谁说的,也没有人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两千多人都突然奔逃起来。“向东!“人群喊叫了起来。东边远离大河,东边安全。“向东去!向东去!“??

看来,从众心理对人的影响确实很大。造成人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群体中,由于个体不愿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感到孤立,而当他的行为、态度与意见同别人一致时,却会有“没有错”的安全感。从众源于1种群体对自己的无形压力,迫使一些成员违心地产生与自己意愿相反的行为。造成人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群体中,由于个体不愿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感到孤立,而当他的行为、态度与意见同别人一致时,却会有“没有错”的安全感。从众源于1种群体对自己的无形压力,迫使一些成员违心地产生与自己意愿相反的行为。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从众的原因主要有: “相信他人心理”、“寻求安全心理”、“忠于集体心理”、(郑雪、申荷永); “信息压力”、“规范压力”、(道奇;杰拉德,1955); “长期的生活习惯”、“希望得到众人的认同”、“行为参照的需要”(邹海燕、柳礼泉、张君等)。

岑国桢对学者们研究从众的原因进行综合出从众原因有五种:

1。“为了免受责难”

2。“为了表示友好”;

3。“表示归属群体”;

4。“多数人更正确”;

5。“图省事不费心”。

四.影响从众的因素

“群体”、“个人”、“情境”被普遍认为是影响从众的因素。

群体因素:从众是群体施加给个人的1种影响结果,因此群体的特点对于个体从众有着很大的影响,

现已总结出的影响从众的群体因素主要有三点:

1)群体规模:从众行为与群体规模密切相关。实验研究证明,在一定范围内人们的从众性是随着群体规模增大而增大的。在阿希的实验中,他将群体人数由 2 到 12 进行改变。发现 2 个人的群体创造出的从众压力要大于1个人的,3 个人的要大于 2 个人的,但是 4 个人和 3 个人所创造的群体压力大致相同。杰拉德(H.B.Gerard,1968)和米尔格莱姆等人(S.Milgram et al.,1969)也做过与群体规模有关的从众实验,同样发现群体在 4 人以下的时候,随着人数的增多,从众行为也增多,但当群体大于 4 人时,群体规模不在引起从众率的变化。

2)群体的凝聚力:群体凝聚力(cohesiveness)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总吸引力水平。社会心理学家多依奇等人(M.Deutsh et al.,1955)做过1个阿希式实验,不过在他的实验中,改变了小组间的关系,让几个小组进行竞争比赛,看哪个小组出现的错误更少,并对优胜的一组进行奖励,以此来增加临时性实验小组的凝聚力及与个人关联的密切程度。结果表明,在竞赛的情境中,群体成员会努力地、有意识地、自愿地尽量达成一致意见。实验表明,在1个凝聚力很强的群体里,每个成员都会有很强的压力感,从而引发更多的从众行为。

3)群体自身的一致性:群体自身的一致性,是构成群体压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从众行为产生的主要条件。很多从众行为的产生,都是在个体看到群体中的他人采取了相同的行为,个体为了保持和群体的一致性而产生的。同时,很多研究证实,对群体一致性的任何破坏,都会导致从众率的显著下降。小群体的行为表现会非常明显地影响到整个群体从众行为发生的比例。阿希及莫里斯(参见时蓉华,1996)的研究证实,无论群体规模如何,只要群体出现不一致,

即使持不同意见的人没有任何权威,都会使从众的比率大大下降。阿希的研究发现,如果判断群体中再加入一名真被试,则从众比例也会明显下降。莫罗夫等人(M.Malof

& A.J.Lott,1962)及艾伦(V.L. Allen & J.M.Levin,1971)的研究证明,群体不一致意见一旦出现,无论持不一致意见者与真被试在情感和态度上是否相同,都会导致从众率的下降(参见时蓉华,1996)。

不同的情景对于从众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以下是已总结出的5类情境因素:

1)刺激物的性质:刺激物的性质是影响从众的情境因素之一,人们更容易对模棱两可

阿希的从众实验85_阿希实验

的刺激物的判断做出从众反应。心理学家克雷奇(D.Krech&R.S.Cruthfield,1963)的研究也表明,在被试可以非常肯定的项目上,从众率只有 15%,较为肯定的项目为24%,而难于肯定的项目从众率为 36%。阿希的实验研究也发现,当卡片上线段的客观差异变得较小,进行正确回答的客观概率下降,从众的比例上升。这一点意味着在情境的模糊性较大、人们较难做出自信判断时,更容易从众。

2)个人地位:人们的从众行为往往因为其在群体中的地位不同而有所不同。权威者往往因为社会角色定位的关系,被认为有权力和能力,常常表现出更多的自信和能干,信息渠道多,因此易于赢得地位较低的个体的信赖,从而使更多的低地位者跟从。张道田(1999)的一项研究表明,引起从众心理压力的大小,与已经发表过意见的成员人数和威信高低成正比,如果威信高者和多数成员已经发表了一致意见,这时,后发表意见的特别是威信相对低些的成员就会产生从众倾向。

3)时间因素:时间因素对从众行为的影响可以从2个方面理解。一方面,群体交互作用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对从众行为的影响是不同的。交互作用的早期阶段更容易发生从众行为,因为这个阶段双方处于互相适应阶段,双方都试图建立规范。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方互相接纳对方的程度较高,比较容易说服和接受他人的观点。而到了交互作用的后期,相互之间会试图巩固自己的地位,从而变得不易接受影响而从众。另外,在早期阶段如果个体自我怀疑,同时又有高群体压力,则易发生从众。这个时候如果表达自己的意见前,先了解别人的想法并写下来,那么轮到自己表达观点的时候,就会表现出较多的从众,但是如果在听别人说之前先思考过,那么表达的时候就会表现出较少的从众(P.Tetlock,L.Skitka & R.Boetter,1989,参见 D.T.Gilbert,1998)。

4)反馈的匿名性:在阿希的实验中被试的意见是公开的。道奇的实验则要求被试在当众和秘密2种条件下对线段知觉问题做出回答。结果是在公开条件下的从众行为量为30%,而在秘密条件下做出从众行为只有 25%,可见匿名情况降低了群体压力,人们越少感受到孤立,做出的独立性行为越多

5)承诺感:在阿希的实验中,被试观看卡片后并未立即说出各自的意见,而是在听完多数一致的错误意见后,有 32%的被试表现了从众行为。如果被试在听取众人的意见之前,先将自己的意见表明,再听众人一致的错误意见,其从众行为会受到约束。而且有实验表明,承诺感的高低对其从众行为的发生率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个体因素:从众是发生在个体身上,因此,个体水平的差异也会对从众产生影响,下面是3种个体差异给从众带来的影响。

1)个性特质差异:一般情绪不稳、智力较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易受暗示、比较怯懦、患得患失的个体更易表现出从众。反之,比较自信、有较高自尊要求的个体一般不易产生从众行为。施耐德等人(A.Snyder et al.)1960 年的研究发现,被试的自我评价越高,从众性越低。艾克斯等人(W.Ickes et al.)1981 年的研究发现,被试的果断性越强,则

越倾向于不从众。董婉月 1986 年的研究发现,在中等自我卷入的具体价值取向问题上,认知方式倾向于场独立的被试,从众率明显低于场依存的被试。

2)年龄差异:从年龄上看,青少年期及其以前的年纪段被认为是易从众时期,这个时期个体出于发展阶段,通常也被称为可塑期。随着年龄的长大,性格的稳定,在从众行为上年龄差异就不再明显。我国学者杨青、王星军对从众行为的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从众行为有下降的趋势。

3)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费斯廷杰及其他许多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都发现,与1种意见没有表达出来的情况相比较,人们在意见表达后,在相关选择上的自我卷入水平会有实质的增加,并由此直接导致从众性的降低。心理学家多依奇等人(M.Deutsch et al.,1955)用1个极为巧妙地方法证明了以上结论。

此外,很多学者还提出了刺激因素,主要有“刺激物的内容”、“刺激物与个体的重要程度”。邹海燕等人还提出了“伦理、政治等原则问题”对人们从众行为也是有影响的。

五.社会心理学对从众行为的理论研究

从众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并开展了不同层面的对从众行为的实验研究。在国外,经典的研究主要有谢里夫(Sherif,1935)利用“游动错觉”现象设计的1个研究个人反应如何受其他多数人反应的影响的实验;阿希

(Asch,1951)做的被称为经典性的从众行为实验;克瑞奇菲尔德(Crutch field,1955)做的从众的补充实验。许多国家和地区如黎巴嫩、中国香港、巴西、津巴布韦、挪威、加拿大、日本等,都进行了重复实验。我国对从众行为的研究主要有张仁俊(1987)等重复阿希的研究,俞国良(1989)参照阿希从众实验并做了必要修正的实验研究,李强(1990)对同龄群体对中学生升学择业意愿的影响研究,乐国安、文明(1990)对青少年学生的从众行为进行的跨民族研究,岑国桢(1994)对8—16岁少年儿童认同从中反应原因的研究,杨青(1998)对部分少数民族儿童的从众行为的跨民族比较研究。也形成了许多成果,笔者试图立足现有研究结果对从众理论进行简要的概括。

六。研究从众的意义

有的人对“从众”持否定态度。其实它具有有两重性:消极的一面是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无主见和墨守陈规;但也有积极的一面,即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如误会等。因此,对“从众”这一社会心理和行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认为“从众”就是无主见,“墙上一棵草,风吹一边倒”。

自然,生活中,我们要扬“从众”的积极面,避“从众”的消极面,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遇事和看待问题,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从而使判断能够正确,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凡事或都“从众”或都“反从众”都是要不得的。“

从众行为既有起积极作用的一面,也有起消极作用的另一面。对从众现象的研究,可以促进人们维护社会秩序和发扬良好的道德风尚,抵制不良的社会风气和消除不正确的思想观念。”(时蓉华)对于社会上产生的良好风尚应该大力宣传提倡,形成1种无形压力,从而使人们产生从众行为;而对于社会上的歪风邪气不应任其泛滥不加阻止,否则会形成1种不利于社会的从众行为。

参考文献:

[1]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版)

[2]时蓉华《社会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屠文淑《群体的导引》

[4]宋官东《心理科学》(东北大学出版社,1998)

[5]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导论》

本文标题:阿希实验-阿希实验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3226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