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互联网产品经理的职责-产品经理心经:互联网产品和传统行业产品的区别

发布时间:2018-02-03 所属栏目:互联网理财产品

一 : 产品经理心经:互联网产品和传统行业产品的区别

  世界上第一个产品经理出自宝洁公司,宝洁提出的产品经理管理体制对当时的宝洁公司带来非常大的发展。从此,其他公司也开始沿用产品管理体制,并不断的完善。从06年之后,产品经理的概念逐渐引进到各个互联网公司,到如今可谓是如火如荼、风生水起 。

  国内互联网产品相关概念大都是从国外舶来的,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也形成了许多成熟的方法和体系。互联网作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兴行业,其产品之道势必和传统行业有些区别。

  

互联网产品和传统行业产品的区别

 

  近代工商业经过上百年的发展演变,市场及用户的消费行为均已成熟,各种产品基本定型,一般只有渐变式的创新;用户也非常成熟,对于产品的认识和使用也有着固定的习惯。而互联网行业对于这一切则是一次革命性的改变,属于新兴市场,三天一小变,五天一大变;在互联网上用户的行为有非常多的不固定性,用户使用产品的心态更自由化、主观化、情绪化和随意化,用户层次也参差不齐,目前用户对许多互联网产品的使用也并没有形成固定的习惯。

  相对于传统行业产品,互联网的产品有以下三个转变是需要着重看待的。

  1、 用户心态的转变:花钱买VS免费用

  你去商场是“买”产品的,你去饭店是“买”饭的,你去服装店是“买”衣服的,你座地铁是需要“买”票的,你去拜师学艺是需要交“学费”的;在传统行业,产品即是商品,都是要花钱买的。而在互联网行业,则改变了这个千年不变天经地义的规则。你在网上逛来逛去,不用想着带钱;你使用了很多别人的服务,而你的心态则是“免费”的;只要是虚拟的,你认为就是免费的。

  2、市场主体的转变:客户 VS 用户

  “客户就是上帝”是传统行业市场中经常出现的标语和口号,暂且不管是否能拿客户当上帝,但只这个口号就说明在传统行业中“客户”的概念就是市场的概念。而互联网行业则不同,马云、刘强东等互联网大佬挂在嘴边最多的词便是用户体验,“用户至上”为主的产品理念占据主流。由此可见,互联网产品更注重产品最终用户的体验,而“客户”的概念则体现的不是那么深刻。就拿百度举例,把百度的客户(企业)比作鱼,那么,百度搜索引擎的普通用户则是水,没水则没鱼的道理在互联网行业里表现的最是淋淋尽致。

  3、 盈利模式的转变:以卖为主 VS 多元盈利

  传统行业的产品基本上就是以卖为主,不管是你分销还是直销,都离不开一买一卖的勾当。包括软件行业的产品,也以卖为主。而互联网的产品则较多是免费使用,盈利模式比较多元化,比如主流的盈利模式就三种,一种是广告收益,第二种便是各式各样的增值收益(如VIP服务),第三种则是直接卖产品收益(如B2C、网络营销)。互联网产品具有超越时空的优势,全世界的网民可以在 任何地方7*24小时了解你的产品和服务,你的产品中亦可以容下天地,不受空间的限制,这势必带来盈利空间和方式的多元化。

  文章来自:

二 : 互联网产品经理的工作职责

东东推荐:产品经理的工作职责是什么?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是对于很多新人来说依然充满了许多疑惑,因为不同公司的产品经理会根据公司的需要而工作职责有所不同。接下来看看支付宝的产品经理的工作职责是怎样的吧!

这几天我梳理了1年以来的工作内容,并将产品经理的工作职责整理出来。按照产品阶段划分,可分为5个方面:

一、市场及用户研究

1.1、市场分析:

发现并掌握目标市场和用户需求的变化趋势,对未来几年市场上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做出预测;

1.2、竞品分析:

收集竞争对手的资料、试用竞争对手的产品,从而了解竞争对手产品;

1.3、用户研究:

通过定性(用户访谈)、定量(调查问卷)等分析方法对用户需求进行挖掘和分析;

二、产品规划及设计

2.1、产品规划:(www.61k.com]

确定目标市场、产品定位、发展规划及路线图;

2.2、需求管理:

对来自市场、用户等各方面的需求进行收集、汇总、分析、更新、跟踪;

2.3、产品设计:

编写产品需求文档,包括业务结构及流程、界面原型、页面要素描述等内容;

2.4、版本管理:

维护产品的每个版本的功能列表;

三、开发及项目管理

3.1、需求确认:

组织协调市场、研发等部门,对需求进行评估及确认开发周期;

3.2、项目跟踪:

跟踪项目进度,协调项目各方,推动项目进度,确保完成项目按计划完成;向领导及相关部门沟通项目进度;

3.3、产品测试:

配合测试部门完成产品的测试工作;BUG管理;

四、产品运营

4.1、流程制定:

组织客服、运维部门,建立用户问题投诉、意见反馈及其他产品相关的工作流程、分工、响应时间要求;

4.2、协调沟通:

与公司领导、相关部门协调资源、沟通产品发展规划、产品发展现状及问题;

4.3、对外合作:

与合作方商讨合作可行性、方案,参与商业合同的编写,跟踪项合作项目的进度、完成;

4.4、问题处理:

跟踪产品运营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问题,并进行总结、分析,制定解决方法或纳入到产品改进计划;协助市场、客服、运维部门,解答或协调解决用户提出的产品问题;

4.5、数据分析:

组织建立并逐步完善业务数据分析系统,确定数据报表样式,建立日/周/月报制度,整理并定期向相关部门提供产品运营数据;对产品数据进行监控,分析产品运营效果、用户使用行为及需求,以便对产品进行持续性优化和改进;

4.6、文档编写:

建立产品文档库;编写产品相关文档,如产品白皮书、用户手册、客服手册及其他产品相关文档;

4.7、培训演示:
编写培训教程,并为公司相关部门、用户进行产品培训、产品演示;

五、市场推广

5.1、营销支持:

协助营销部门,提炼产品核心价值、产品卖点、产品资料,参与制定营销、运营推广方案并提供产品支持;

5.2、市场支持:

协助市场部门,参与各类产品发布、推广及各类市场活动。

确定工作职责后,同时也就确定了日常工作文档的保持结构,这样所有的工作资料都能有条不紊地保存,以便于分类管理及查找。以下就是目前我的工作文档存放目录。

由此可见要做好产品经理真不容易,需要思考的东西多,负责的事情多,沟通的次数多。当然,如此磨练几年,收获也会很多互联网产品经理的工作职责。

本文作者:酷拉皮卡

三 : 互联网产品经理人的工作流程



产品经理人(product manger):PM在一个企业中因为接触的领域最广,所以需要学习的东西也要最多,不需要成为专才,但是起码也得是个通才。所以PM是个不断积累的职业,即使有一天你失去了这个职位,那么积累的东西别人是拿不走的。

在互联网时代,每一个有盈利任务的企业网站就是一个互联网产品,互联网产品经理的角色从更广义的角度包括了网站策划的角色。目前除了一些比较成熟的互联网公司外,还少有一些企业将互联网产品设计的流程导入到网站策划流程之中。而下文这位产品经理分享的互联网产品设计流程对各位将起到很好的启发作用——如何让我们的产品策划流程变得更高效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每个产品主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我们一一来看。

1.可行性评估

主要执行人员:UI(用户界面设计)、UE(用户体验设计)、需求部门、程序部

需沟通人员:销售部

当产品经理或网站策划人 员确定基本的思路后,会先会跟跟各个人员沟通,并说明这个产品的思路、受众及一些自己的想法.接着会拿出一个结构图探讨实现方面的可行性。我们也会准备相 关资料与其进行沟通,主要会从数据报告、功能性及可行性三方面下手,在探讨的同时会指出功能或结构上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改善方案,这步一定得仔细,UI、 UE深入探讨并尽可能考虑到每个实现的细节,待框架打好,出好的产品很容易。但如果在可行性评估上出现隐患,余下的其它工作也将会遇到诸多问题。

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评估:

(1)数据报告

通过99Click、Netratings、Counter三套系统来进行数据收集,并在分析报告中指出相应的问题。

(2)功能性

站在用户角度上,对方案的结构及功能性进行评估,提出并解决操作上的问题。

(3)可行性

每个产品初期都是感性的,但在不能保证每个功能都能按原有思路进行实现,具体还需要和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探讨、碰撞后形成最终的产品思路。

2.产品原型

主要执行人员:UI、UE、需求部门

需沟通人员:程序部、销售部

在产品原型方面,主要指的是黑白稿或线稿,除了颜色基本采用黑白的形式,最终出的产品原型将会和实际产品没区别。这个环节会拟定出产品页面的宽度,广告的 形式,导航基本样式,各内容区域的表现形式等。

当经过可行性评估阶段后,产品经理的思路和自己也基本达成共识,接下来将进行原型设计,我将主要分为三个步骤来实现:

1)纸稿

一般情况下结构图都是采用word文档描绘,我选择笔和纸的方式,主要还是因为比较方便、易修改,有任何突发的思路只需要擦一下,就可以直接在已有的基础 上进行调整,由于之前的讨论没有实物参照,在这个环节你一定会发现更多有趣的问题。

2)线稿、黑白稿

当纸稿确定后,则由UI或UE使用做绘图工具来描绘黑白稿(我主要使用Photoshop来进行这个步骤,跟据个人习惯不同,大家的方式也有所区别,比如 淘宝UED Team及Baidu UE更多的则采用线稿的形式)。也许是做UI的原因,我习惯还是采用黑白稿,方便界面设计,在结构上也会精确到像素,比如:导航高度40px,头条采用 20px黑体,图片规格:104×85px,页面的各区域的留白为5px…等等,只有这样才会发现更多细节上的问题,当然到界面设计的同时你也会尝到更多 的甜头。

3)原型

完成以上的两个步骤后,产品的基本功能、结构、规范都已经大致成型。这时你可以叫上程序部、销售部及需求部门产品经理,在白板上对着黑白稿做最终的讨论。 经过二次、三次调整,最终定下完整的产品原型。

另外,值得提的一点是,在产品原型未确定前,千万别急着去做界面设计,因为之前的讨论主要会通过白板、Word或纸稿。在原型未确定前,有很多潜在的问题 表现不是很直白,比如:“窄了、窄了,完了,新闻列表只能放八个字”、“广告放不下了”、“数据提不出来,目前没这个接口…”。如果提前进入界面设计的环 节,一但有问题,就意味着重新又需要找产品经理、技术部、销售进行再次沟通,这个步骤是很烦琐的,也会让人很郁闷的。

3.产品界面设计

主要执行人员:UI、UE、需求部门

需沟通人员:UID、SEO

目前产品的雏形已基本成型,虽然还没华丽的外衣,但凹凸有致的身型已隐约可见。下一步将进入界面设计阶段,产品经理和网站策划们也将再次体会到黑白稿给他带来的各种便利。

1)UI(用户界面设计)

我的习惯是,主要针对首页进行风格设计,并出3-4套界面,最终挑选出两套左右提交给需求部门,同时也会指出自己最满意的一套,和需求部门进行两三次碰撞 后,最终拿出定稿。

2)UE(用户体验设计)

UE则开始针对原型进行操作上的优化调整,召集用户并组织头脑风暴,收集到相关意见后,由UE整理出交互及用户体验方面改善意见,并反馈给UI及需求部 门。比如:“这个文字需要加下划线”、“按钮上不要加样式,反而没有点击的欲望了…”。

3) SEO

SEO则 根据原型提出搜索引擎优化的 意见,为制作阶段代码优化做准备。

这个阶段一定要保证与需求部门沟通到位,当产品界面最终定稿后,建议再组织一次讨论,这次用户面对着是实实在在的产品,所感受会和之前有所不同。对产品效 果上来说,这次的讨论也会有不少收获。

4.界面设计规范及功能实现

主要执行人员:UI、UE、程序、SEO

需沟通人员:UE、销售

1)设计规范

考虑到在动态实现方面,光凭效果图很难直接的给予表现,这时需要配合使用说明文档及设计规范规范来做辅助,比如按钮及文字链在触发前后的样式、文字间 距…。如下图:

2)代码及程序开发

由UID进行页面的代码开发(CSS+DIV),并需严格参考SEO理出的相关规范,针对一些AJAX的动态效果还需要程序部人员协助完成,当静态 HTML完成后即由技术人员进行程序嵌套,并实现预期的功能。

这个阶段由UI、UE全程跟踪,保证HTML和设计稿最大限度相似前提下,对已实现的功能进行测试,并出交互设计改善文档,提交给技术人员。

5.产品上线

主要执行人员:需求部门

需沟通人员:UI、UE、程序、销售

这个阶段主要是内容的添加,主要由相关频道编辑完成,对于软性广告位这块还需要和销售进行协调。完成内容添加后,由需求部门、UI、UE进行核查,在保证 和内容、功能完整后,进行整体上线。

6.分析报告及优化方案

主要执行人员:UE

需沟通人员:UE、UID、程序、需求部门、 销售

产品上线后,由UE进行数据及意见的收集,在二周后出相关改善文档,协调各部门进行优化的工作。

四 : 互联网时代 关于产品经理你所不知道的

  产品经理的职称最早出现在P&G宝洁公司,因效果非常显著,许多企业纷纷仿而效尤。硅谷知名的产品管理大师Marty Cagan在《Inspired: How To Create Products Customers Love》中,将产品经理一职形容为「找出有价值、可利用和行得通的产品」(”to discover a product that is valuable,usable and feasible”)。

  

hulianwangshidai

 

  根据美国产品管理协会PDMA的定义,所谓的产品管理(Product Management)是指:在新产品开发的过程当中,通过不断监控和调整市场组合的基本要素(其中包括产品及自身特色、沟通策略、配销渠道和价格),随时确保产品或者服务能充分满足客户需求。而产品经理就是针对上述特定产品活动肩负所有责任的人。

  即便是产品经理的角色很重要,但在多数公司却不一定受到重视,原因之一就在于—对于“产品管理制度”及“产品经理定位”存在许多的误解。

  1.产品经理与项目经理,哪一个比较重要?

  经常很多人问的问题就是两种PM之间的差别?有些甚至于以职务大小、责任轻重来做为两者的差异…而这些都是普遍存在很多解释不清楚的地方。实际上,产品经理与项目经理的不同,在于产品经理必须对产品全权负责以及对产品的整个流程负责。一旦该项目被完全理解成产品来看待,项目经理则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产品经理,产品经理将继续经营产品的生命周期。新产品开发专案一旦成为了产品,产品经理的角色等于贯穿于整个流程的始终,设定产品目标,引导团队完成所制定的商业目标。 所以,正如每一个项目需要一个项目经理,每一个产品也同样需要有一个产品经理。

  2.产品经理是搞技术的一群人,所以不需要具备商业知识?

  商业知识技能主要是关于如何确保产品的可行性与商业化的一种能力。对产品经理来说,除了必须是一位熟悉产品管理制度的专业人士之外,还得了解复杂的产品组合管理、财务报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管理会计、市场行销…等,更大的挑战是:如何成功扮演好公司技术(产品)与顾客需求之间的桥梁以及如何将产品的利润极大化。对应到新产品开发流程上,如果产品经理能具备MBA相关知识,在产品的财务分析上就能更精确的掌握数字,更能有效规避风险。

  所以,不论产品经理是否具有技术背景,但如果想做出一个好产品,就必须具备商业知识方能达标。

  3.产品经理是搞技术的一群人,所以必须要懂程序语言、数据库或是整个硬件环境等细节?

  很多非技术出身的产品经理最常被质疑的地方就是:程序员总是觉得产品经理理解能力差,老是问一些蠢问题。这也造成身边的PM们想去学习相关的代码技术的理由,避免落人口舌。 举例来说,我们程序员客栈www.proginn.com开发组,虽然产品经理对开发技术了解不是很多,但这一点都不影响她对我们产品的迭代开发,整个开发组的效率是公司团队里面最高的。诸如:ASP.NET、PHP、JAVA、C…等相关的指令语法,对产品经理来说,这些也许是“天书”;但是她也会尽可能利用程序逻辑的观念及对于数据库的运用等与程序员进行互动,此举往往可以得到开发组程序员的尊重及体谅。

  PM是懂我们的。

  PM对某些技术不懂是情有可原的。

  所以,产品经理是应该要懂些技术语言的,才能与程序员有效沟通,但这并不表示产品经理需要对技术有深入的了解,况且,术业有专攻,PM应该将时间成本运用在“如何带领团队迈向成功”。

  4.产品经理应该归属于技术部门吗? 产品经理该不该具备技术底呢?

  如果没有技术背景,那要如何与开发组或程序员沟通呢?产品经理是否比项目经理需要更多技术呢?其实这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并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个人以为:技术永远不是问题,是可以被解决的。 百度的CEO李彦宏则认为:

  一个好的产品经理可以懂技术,也可以不懂技术,但是要对技术敏感,即不管是懂不懂技术的产品经理都应该有一个信仰,对技术的信仰是最根本的。

  所以,产品经理不应该归属于技术部门或其他组织,而是单独成立的产品管理部门!一个好的产品经理对于顾客需求的敏锐度更胜过对技术的要求!

  5.产品经理的主要工作就是什么?

  我们经常反思我们程序员客栈自身的产品: 一直以来,程序员客栈都是定义为程序员的经纪人,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客户永远是上帝,需求方客户即是定义为优质程序员的服务对象,又是可以依托平台可以长期解决产品开发的合作对象。

  当我们的产品面临很多竞品的时候该怎么办?当我们的收支压力很大的时候该怎么办?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坚持我们的核心价值观?

  从产品经理的角度考虑:

  确认用户的真正需求,满足B端有开发需求的用户,满足C端优质的签约开发程序员用户,在开发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功能点遗漏。简单来讲就是:产品开发设计者不能仅注重产品的功能性规格及生产规格,而忽略了规格是否能符合用户的需求,最终产品是否符合用户的期望值。

  产品经理在开发新的功能点之处,必须对市场进行调查、倾听用户的生意,此外,新的产品功能必须打通核心业务流程,并且准确的把握了市场用户的需求痛点,如果能够成就一批人并且帮助他们获得利益,这样的产品才具有诞生的价值。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一个好的产品经理应该对自己的产品有绝对的信心,纵然很多竞品的出现,产品经理应该依然引领团队恪守整体的核心价值观不变,这样才能笑到最后。

  6.产品经理在产品规格图,是否需理会产品策略的制定?

  产品策略就像是路径图一样,只有当你知道目的地,以及想去哪里时才能发挥作用。 不过公司所谓的新产品策略,往往只是管理者命令式的决策,团队成员只能想办法完成,这样的做法不仅消耗太多资源(人、时间、金钱),也阻碍了公司产品创新的发展。 所以,产品经理在规划产品路径图时,必须将产品策略奉为圭臬。

  7.产品经理在规划产品策略时,不需理会策略是否已经制定?

  根据产品管理的组织架构,每一个策略为主,都有其负责的产品线,因此各环节必须先根据产品的核心价值和用户体验来制定产品的发展策略,也为以后能更好的规划产品线策略打下基础。

  不过很多传统公司的决策者都要下属头脑风暴想策略…,殊不知,策略的制定应是由上而下(Top-down)才是,如此本末倒置的做法,如何规划出好产品呢? 所以,产品经理在规划产品策略时,必须依产品的发展策略为准则,并制定出产品创新过程方案,以做为新产品开发团队遵循的方向。

  8.产品路径图不就是在时间轴上标示出产品进程吗?需要产品经理亲身规划吗?

  产品路径图是一种图形化、多步骤的过程。主要是用来预测未来市场或技术的发展,并且规划相关产品来因应这些变化。 不过许多产品经理往往会将产品路径图的规划视为研发人员的工作项目或是交由产品助理人员来协助完成。

  对产品经理来说,产品路径图就好比是产品经理通往客户端的“地图”,标示不清或是未定期更新,结果肯定是会“迷路”,这也代表产品经理离客户越来越远了… 所以,产品经理必须随时关注市场趋势变化及技术的演进,并亲身规划或适时调整产品路径图。

  9.产品经理必须要花较多的时间在技术部门上,否则产品很容易在上市时出状况?

  产品经理的工作职责可以理解成对于公司内部技术发展和外部市场需求之间的桥梁,针对市场提供最合适的产品,并为公司创造最大的利益。 所以,产品经理必须同时扮演公司与市场的信息传递“联络员”、公司决策的“分析员”,以及产品营销的“指导员”,而非仅仅关注技术部门。

  10.只要是产品出问题,产品经理必须负起全责!

  “产品经理对产品应负全部责任。”这句话应该对想成为产品经理的人会心生恐惧,不敢贸然接受挑战! 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产品经理既不是董事长也不是总经理,要如何负全部责任呢?再说,一个产品能否成功、是否会出现问题、用户体验如何等等,也不是产品经理一个人说了算的。

  产品应该属于所有开发人员的成就。 如果权力是相对的,责任也应该是相对的。所以,产品经理在其工作职责范围内,对产品的经营应该负有限责任。

五 : 鬼脚七:互联网产品唯快不破的真理破产了

 

1

 

  文:鬼脚七

  相对传统行业,互联网变化快,机会多。越来越多的聪明人进入这个行业,让新的模式和新的产品层出不穷。几乎所有创业者都有这样的共识:互联网产品一定要快,有个想法赶紧落地,快速推向市场,快速迭代改进!

  目前互联网上成功的产品大多如此。百度刚上线时,主要给sina提供搜索服务,和google 给雅虎提供搜索服务一样。刚开始上线时效果很差,2003年还搞了个闪电计划,迅速提升了质量;QQ最开始叫OICQ,界面和ICQ很像,最艰难的时候差点卖掉,但QQ 快速改进,适应中国网民的需求,发展到现在这个庞然大物;淘宝最早的页面说有多难看就有多难看,用户也不多,但快速改进,适应变化,发展到现在的最大电商平台。

  也有很多互联网产品改进不够快,慢慢没落的。263邮箱是一个例子,中搜是一个例子,MSN也是一个例子,天涯社区、开心网同样可以算类似的例子。很多产品当时火爆,但昙花一现,我现在不想都记不起来了。

  不可否认,互联网产品开发,必须要快,产品开始可以不完善,但一定要快!快速推出,抢占市场,再快速修复问题,快速迭代改进!几乎所有互联网的产品经理,也都有一个共识:互联网产品,唯快不破!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

  然而,环境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这个观念已经成为某些产品失败的原由。现在推出新的互联网产品或者功能,应该慢下来!

  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上网人数在爆发式的增长,手机上网在最近两年的普及几乎超过了过去10年的积累,这就是环境的变化。

  智能手机带来哪些变化?从来没有人说过电脑是人身体的一部分,但说手机是人身体的一部分,一点不为过。之前有新闻报道:

  某个年青人被禁止使用手机后,开始生病,医院呆了几天也不见好转,越来越严重。后来不得不把手机还给他,病情很快就恢复了!

  既然手机成为我们每个人身体的一部分,我们会容忍手上的脏东西留到第二天么?我们会容忍衣服上面有一大块油渍还一直不脱下来么?我们会一直穿着一双非常蹩脚的鞋子每天到处跑么?当然不会!

  同样的道理,如果手机上的某个软件有一些明显问题,绝大部分人会立即卸载。有一次朋友给我推荐个有意思的手机应用,说可以发送带声音的照片,我安装后试了两次,遇到了几个bug,我立即就卸载了,无论以后他改进多少,我都没有欲望再重新安装。还有个很实用的照片管理软件,我试了一天,发现太多用户体验不好的地方,我也删除了。类似的场景很多,相信很多人跟我类似。

  用更逻辑的解释来阐述这个观点。PC上如果某个网页一部分不喜欢,有点减肥丰胸壮阳的广告,我也可以接受;如果验证码有错误,大不了关了浏览器重新打开一下,而且PC上有多个窗口可以切换。但在手机上不是如此,屏幕小,不方便多页面切换。如果遇到某个小问题,也就成了这个应用的大问题。导致的结果是用户抱怨,如果用户再次使用还有遇到问题,导致的结果就只有一个:删除应用!

  手机上的产品获得一个新用户的成本比PC上要高很多,毕竟中国网络速度不够快,流量费用高,每个应用都有几兆,下载试用成本太高。当我删除了某个应用,以后再有人推荐这个产品,新鲜感已经没有了,抵触情绪会油然而生:这个应用我用过,很烂!

  因此,在无线互联网的产品,不能太快,应该慢下来。慢下来不是目的,目的是要让产品成为精品。功能可以少,但一定要经过精心的设计,严格的测试,没有明显的缺陷,否则再好的功能想法都会前功尽弃!

  好的应用产品发布后,新的功能增加也不能快,而要谨慎,每个新增的功能都应该精益求精。功能上线容易,想要撤下来就难。当产品有超过十万人在使用,再垃圾的功能,都会有百分之几的人觉得还不错。这时候下线这个功能,用户就会抱怨,而且会传播,造成用户流失。

  看到这里,有人说我明白了,PC上产品开发最重要的是快,手机上应用产品开发应该慢,应该出精品!

  不!PC 上产品开发也应该慢下来,也应该推出精品!

  以前为什么有很多PC 产品有缺陷能得到快速发展?原因之一是我刚才提到,一些小的缺陷用户在PC 互联网上可以容忍。还有一个原因是,互联网用户增长红利。只要你的产品体验过得去,后续有改进,还会有大量新的互联网用户过来。

  但如今互联网用户的发展已经逐渐进入饱和期,从最开始100%的增长到现在只有10%的增长,用户红利的因素已经非常弱。更容易我们被忽略的,是用户的习惯在慢慢发生变化。

  2012年7月,中国手机网民已经超过了PC 网民。而用户在手机上的习惯,已经让用户越来越自我,对互联网产品也越来越挑剔。用户在手机上的使用习惯,已经慢慢影响了他们在PC 互联网上的习惯。

  新浪微博曾经有个很有潜力的产品叫微刊。如果有人研究过微刊,会发现这个产品idea 非常好,跟微信的公众账号功能有些类似,当时还没有微信的公众平台。但这个产品连昙花一现的机会都没有。微刊发布的第一天,我就开始试用,发现了很多体验上的问题,差点放弃,由于产品思路不错,鉴于我对新产品的研究心态,我还是坚持了一段时间。有了微信公众账号后,我彻底 放弃了微刊的使用。

  后来有机会跟负责微刊的产品经理沟通,她说微刊上线前一天,内部测试出来的就有156个bug没有修复,但是还是着急上线了,计划上线后再改。我说,这是你们自己把用户赶走的。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因为问题多,以后就不再尝试,别人问我,我也会评价说不好用,不建议使用。

  在我微信的036号文章《产品经理的四点思考》(添加我的微信账号“taobaoguijiaoqi” 回复036查看)中强调:

  做产品要锦上添花,而不是画蛇添足。

  我当时是说得比较文明,更粗俗的说法是:添加新功能一定要添上去是一朵花,而不是添上去一坨屎。对于一个已经上线的产品,如果要增加一个新的功能,一定让绝大部分用户有“wow”的感觉,而不是让一些用户说“shit”!

  很多人在使用微信,研究微信的产品策略,会发现微信很保守,新增功能很慢,但每个功能都是精品!无论用户需求多么强烈,如果没有做成精品,微信都不会上线。大家看看微信对讲功能的推出,让所有人都“wow”的赞叹!再看看微信上的支付到现在还没有上线,不是因为需求不强烈,也不是因为腾讯没有支付产品,而是因为没有找到最合适解决方案。如果换其他公司做,支付功能估计早早搞上去了,体验不太好,慢慢改呗。当然微信支付功能迟早要上的,现在是微信4.5版本,估计5.0的时候支付功能应该要上了。

  我在淘宝内部分享的时候说,微信的大用户量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的产品策略,或者说是在微信的负责人张小龙。

  在无线互联网的繁荣发展,在互联网用户红利的逐渐消失,唯快不破的真理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互联网产品,应该慢下来,应该推出精品。

  有产品经理说,你的观点不完全正确,互联网产品不应该慢下来,而是既要快,又要是精品!

  好吧,你说得对,只要你做得到!

  或许,互联网产品经理们到了该觉醒的时候了。

  作者介绍:鬼脚七,电商和搜索专家。专注电商观察、企业管理、产品设计、淘宝动态和规则解读、茶禅道,偶尔深沉,偶尔文艺,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微信号:taobaoguijiaoqi

本文标题:互联网产品经理的职责-产品经理心经:互联网产品和传统行业产品的区别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23883.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