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苏州园林教学解读-《苏州园林》教学要点(刘宗德)

发布时间:2017-12-25 所属栏目: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一 : 《苏州园林》教学要点(刘宗德)

 

 

 

本文是一篇介绍园林建筑艺术的说明文。文章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建筑的成就,详细介绍了园林建筑的布局,分析了园林建筑的原理,写得情文并茂,趣味盎然。选读这样的作品,既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又可以丰富关于园林建筑艺术方面的知识,受到一次生动的审美教育。

 

教学本文,要抓住以下两个重点:

 

(一)引导学生学习本文作者经过周密观察,准确把握园林特征,按照园林建筑的内在条理组织材料,层次清楚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写说明文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准确把握客观对象本身的特点。本文要介绍的苏州园林是我国最著名的园林建筑,共有一百多个,颇负盛名的也有十来个。这些园林集中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巧夺天工,争奇竞秀,具有很高的艺术性。要在一篇短文内详细介绍苏州园林,一定要经过精细的观察,才能以简驭繁地把握它们的共同特点。

 

作者叶圣陶,原是苏州人,“想童年时常与窗侣嬉游,踪迹遍山径楼廊汀岸”,对苏州园林十分熟悉,而且有比较深刻的研究。他把各个园林加以比较分析,透过各个园林独出心裁的布局,找准了它们异中之同的特征,以精练、简洁、浅显的语言加以说明。文章指出,“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是各个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共同追求的目标。具有图画的美感,这正是苏州园林建筑最重要的共同特点。接着根据园林景物的种类,分门别类说明园林的“画意”主要表现在“四个讲究”上,即: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文章下文有四节文字,详细阐述每一方面园林景物体现出来的图画的美感,使各种材料博而不杂,均有归属,丝丝入扣,并体现出景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后面又以“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发端,领起文章最后三节,分别说明园林的画意还表现在设计者和匠师们注意每一角落景物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和雕镂美、屋内布置的色彩美。文章采用先总后分式的结构展开,园林建筑特点的概括和分析说明互相照应,前后提挈。“图画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作为一条线索贯串全篇,联结园林各类景物的说明,不仅使文章各部分先后有序,联结自然,就是对园林某部分景物的说明也条分缕析,层次分明。如文章写假山、池沼这一节,先写假山堆叠的艺术,或重峦叠嶂,或竹木掩映,游人远望有观赏古代名画的美感,攀登则有如身在山中的实感;次写池沼和其他景物的配合,或河上两桥相望,各呈异彩;或石头花草,随意点缀,无不皆美;再其次又写池沼中还有亭亭玉立的荷花,活泼戏耍的游鱼,充满着生气。举凡有关景物,均循序渐进,一一写来,有条不紊。这节如此,其他各节无不皆然。经过有合有分的反复说明,园林的特点阐述得十分透彻,留给读者的印象也十分深刻。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用心体会精细周密的观察是写说明文最重要的基本功的道理,培养通过观察把握事物特征及其内在规律的习惯和能力;通过对文章组织结构的分析研究,彻底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有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法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写作特点。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主要用解说的方法介绍苏州园林,但它并不排斥表达方式的多样性。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文章熔说明、记叙、议论于一炉,以概括的说明介绍园林,以生动的描述形容景物,以通俗议论来分析原理,使文章既眉目清楚、生动形象,又耐人寻味、启人兴趣。

 

就记叙景物而言,它的手法与游记有很大的区别。游记描述景物,常在某个特定时间、某个固定的角度观察环境,或者移步换景,境随人迁。本文则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记叙景物如登高鸟瞰无遗,像中国画透视画法那样,一应园内景物,大至假山池沼、亭台廊墙,小至阶边丛草、门窗图案,都可一一摄入镜头;又如守望一年四季,任何时候的景物,如夏秋季节“鱼戏莲叶间”的动人情景,花时不同的花树相继开放,香飘四时的美好印象,都已一一呈现笔端。文章的记叙语言简洁、生动,赏心悦目地表现出景物的形象。如“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写出了万木争荣的情景,古老的藤萝枝干“盘曲嶙峋”,开花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烘托出园林的繁华气氛。这些地方,稍加点染,便显得生意盎然,沁人耳目。类似例子,俯拾皆是。

 

文章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又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画龙点睛地发表议论,透过景物表象,找出内在规律,使人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如文章指出,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因为园林不是图案画,而是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这使人想起黑格尔所说的话:“当然也还有一种造园艺术,以复杂和不规则为原则”。作者抓住园林和绘画原理的相通之处进行分析,他的看法是很能给人启示的。有的时候,虽未明点出绘画原理,但作者的分析说明却完全吻合传统的画论。如文章叙述园林中常有花墙隔、廊子界,但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增加了景致的层次和深度,使园林建筑显得波澜层叠,气势纵横。这实际上启示读者认识到,这样的布局同国画采用“以大观小”的画法、尺幅之中具千里之势的道理是一样的。诸如此类的分析说明,大大增加了行文的情趣和魅力,能丰富读者关于园林建筑的知识,启迪读者的智慧,陶冶读者的心灵。

 

教学本文,要加强写法和语言分析,使学生体会到本文为了准确介绍苏州园林,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引导学生在习作中,借鉴课文写法,提高写作水平。

 

(见《课文分析集》初中第三册,广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二 : 《苏州园林》自学评估练习

达标训练
1.为下列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池沼(    ) (2)嶙峋(    )                      (3)着眼(    )
(4)琢磨(    ) (5)丘hè(    )                      (6)轩xiè(    )
(7)相间(    ) (8)对称(    )
2.解释加粗的字并且解词。
雷同:
镂空:
别具匠心:
因地制宜:
3.解释加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合理的顺序排列下列句子,将正确的序号排列在横线上。
a.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b.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工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c.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d.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户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高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1.“景致”中“致”的意思是________;你能再说出几个和“镂”同义的词吗?________
2.第一自然段“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中,“隔”指的是______________,“不隔”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未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中,“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一句中“补”字用得准确吗?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自然段主要运用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苏州园林_______________这一特征(用原文回答)。
 
开放探究
 
1.文中引用的“鱼戏莲叶间”出自《汉乐府·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背诵并默写《汉乐府·江南》。
(2)这首诗是当时南诗的代表作,当时北诗的代表是____________。
(3)请再写出两句描写江南风景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文学名著《红楼梦》中描写“大观园”景致的几段文字,读后根据审美感受,说说你最喜爱的语段并简述理由(100字左右)。
(1)望前一望,见白石崚嶒(líng céng,高峻),或如鬼怪,或如猛兽,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成斑,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肠小径。
(2)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3)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束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
(4)忽闻水声潺湲,泻出石洞,上则萝薜倒垂,下则落花浮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达标训练】
1.zhǎo xún zhuó zhuó 壑 榭 jiàn chèn
2.打雷的声音;不该相同而相同。
雕刻;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另外;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
根据;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3.(1)原指经过整理而保存原形的动物、植物、矿物等实物样品,供观摩、研究之用。这里是指为人们愿意观摩取法的样本。
(2)文中指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  (3)文中指景物单调的意思。
(4)意思是设计者和工匠师的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构思布局。
4.b、d、a、c
 
【能力提高】
1.情趣;雕、刻、镌、锲、铭
2.有墙壁隔着  墙上有镂空图案  有廊子界着  廊子两边无所依傍
3.“补”写出了匠师们的细心、匠心,说明他们注重图画美,善于将单调化为多彩。
4.举例子  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开放探究】
1.(2)《木兰诗》
(3)例: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略(言之有理有据即可)

三 : 《苏州园林》教学要点

本文是一篇介绍园林建筑艺术的说明文。文章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建筑的成就,详细介绍了园林建筑的布局,分析了园林建筑的原理,写得情文并茂,趣味盎然。选读这样的作品,既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又可以丰富关于园林建筑艺术方面的知识,受到一次生动的审美教育。
 
教学本文,要抓住以下两个重点:
 
    (一)引导学生学习本文作者经过周密观察,准确把握园林特征,按照园林建筑的内在条理组织材料,层次清楚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写说明文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准确把握客观对象本身的特点。本文要介绍的苏州园林是我国最著名的园林建筑,共有一百多个,颇负盛名的也有十来个。这些园林集中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巧夺天工,争奇竞秀,具有很高的艺术性。要在一篇短文内详细介绍苏州园林,一定要经过精细的观察,才能以简驭繁地把握它们的共同特点。
 
    作者叶圣陶,原是苏州人,“想童年时常与窗侣嬉游,踪迹遍山径楼廊汀岸”,对苏州园林十分熟悉,而且有比较深刻的研究。他把各个园林加以比较分析,透过各个园林独出心裁的布局,找准了它们异中之同的特征,以精练、简洁、浅显的语言加以说明。文章指出,“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是各个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共同追求的目标。具有图画的美感,这正是苏州园林建筑最重要的共同特点。接着根据园林景物的种类,分门别类说明园林的“画意”主要表现在“四个讲究”上,即: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文章下文有四节文字,详细阐述每一方面园林景物体现出来的图画的美感,使各种材料博而不杂,均有归属,丝丝入扣,并体现出景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后面又以“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发端,领起文章最后三节,分别说明园林的画意还表现在设计者和匠师们注意每一角落景物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和雕镂美、屋内布置的色彩美。文章采用先总后分式的结构展开,园林建筑特点的概括和分析说明互相照应,前后提挈。“图画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作为一条线索贯串全篇,联结园林各类景物的说明,不仅使文章各部分先后有序,联结自然,就是对园林某部分景物的说明也条分缕析,层次分明。如文章写假山、池沼这一节,先写假山堆叠的艺术,或重峦叠嶂,或竹木掩映,游人远望有观赏古代名画的美感,攀登则有如身在山中的实感;次写池沼和其他景物的配合,或河上两桥相望,各呈异彩;或石头花草,随意点缀,无不皆美;再其次又写池沼中还有亭亭玉立的荷花,活泼戏耍的游鱼,充满着生气。举凡有关景物,均循序渐进,一一写来,有条不紊。这节如此,其他各节无不皆然。经过有合有分的反复说明,园林的特点阐述得十分透彻,留给读者的印象也十分深刻。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用心体会精细周密的观察是写说明文最重要的基本功的道理,培养通过观察把握事物特征及其内在规律的习惯和能力;通过对文章组织结构的分析研究,彻底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有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法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写作特点。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主要用解说的方法介绍苏州园林,但它并不排斥表达方式的多样性。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文章熔说明、记叙、议论于一炉,以概括的说明介绍园林,以生动的描述形容景物,以通俗议论来分析原理,使文章既眉目清楚、生动形象,又耐人寻味、启人兴趣。
 
    就记叙景物而言,它的手法与游记有很大的区别。游记描述景物,常在某个特定时间、某个固定的角度观察环境,或者移步换景,境随人迁。本文则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记叙景物如登高鸟瞰无遗,像中国画透视画法那样,一应园内景物,大至假山池沼、亭台廊墙,小至阶边丛草、门窗图案,都可一一摄入镜头;又如守望一年四季,任何时候的景物,如夏秋季节“鱼戏莲叶间”的动人情景,花时不同的花树相继开放,香飘四时的美好印象,都已一一呈现笔端。文章的记叙语言简洁、生动,赏心悦目地表现出景物的形象。如“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写出了万木争荣的情景,古老的藤萝枝干“盘曲嶙峋”,开花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烘托出园林的繁华气氛。这些地方,稍加点染,便显得生意盎然,沁人耳目。类似例子,俯拾皆是。
 
    文章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又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画龙点睛地发表议论,透过景物表象,找出内在规律,使人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如文章指出,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因为园林不是图案画,而是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这使人想起黑格尔所说的话:“当然也还有一种造园艺术,以复杂和不规则为原则”。作者抓住园林和绘画原理的相通之处进行分析,他的看法是很能给人启示的。有的时候,虽未明点出绘画原理,但作者的分析说明却完全吻合传统的画论。如文章叙述园林中常有花墙隔、廊子界,但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增加了景致的层次和深度,使园林建筑显得波澜层叠,气势纵横。这实际上启示读者认识到,这样的布局同国画采用“以大观小”的画法、尺幅之中具千里之势的道理是一样的。诸如此类的分析说明,大大增加了行文的情趣和魅力,能丰富读者关于园林建筑的知识,启迪读者的智慧,陶冶读者的心灵。
 
    教学本文,要加强写法和语言分析,使学生体会到本文为了准确介绍苏州园林,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引导学生在习作中,借鉴课文写法,提高写作水平。
本文标题:苏州园林教学解读-《苏州园林》教学要点(刘宗德)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1897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