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电影-一个女人变成巨人的电影

发布时间:2017-11-30 所属栏目:描写方法

一 : 一个女人变成巨人的电影

一个女人变成巨人的电影

有一个女的,貌似叫汉娜,她变成了巨人,谁知道这部电影叫什么?

一个女人变成巨人的电影的参考答案

50英尺高的女人

导演:

Christopher Guest

主演:

Daniel Baldwin

Paul Benedict

Barry Watson

类型:科幻

片长:Germany:85 min / Spain:89 min / UK:89 min / USA:90 min

国家/地区:美国

对白语言:英语

上映日期:1993年12月11日 美国

剧情梗概:一次奇遇使她变成五十英尺高的巨人,她开始向一切不公正挑战.

美国西部某镇,一个神奇的故事和一个神奇的女人.南西是一位善良的姑娘,虽然她的家庭很富有,但并不幸福.她视其为生命的丈夫居然是个花花公子,不但四处寻花问柳,还企图占据她父亲的财产.而南西的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爱钱如命的奸商.从未关心过她.一天南西意外地遇到一艘飞碟,并与飞碟进行接触,这使她魔术般地变成了一个有五十英尺的女巨人,南西的生活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不再是丈夫眼里的可怜虫,父亲眼中唯命是从的小姑娘了.她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对待生活,开始与一切不公正进行宣战……

二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从小说到电影

???[摘 要]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名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写于1922年,一直被全世界的文人拜读。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女子痴情的一生,通过观察她的内心世界来探讨她的内心情感。2004年我国的年轻导演徐静蕾再次把此小说翻拍成电影,搬上银幕,受到中国观众的广泛关注。徐静蕾版《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整体上忠于原著,电影中有许多对白直接来自小说,但小说带给人更深层次的感悟。本文认真研读小说和电影,挖掘电影与小说之间的文本互动。

?[关键词]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小说;电影;徐静蕾
??一、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作者是茨威格,描述了在男主人公41岁生日时收到了一封厚厚的信,来信的是一位爱慕他长达18余年的女子,就在她生命即将走向终结时,写下了她这一生痴情的想念与伟大的奉献之情,但这是多么让人绝望的爱啊。作者茨威格是奥地利的一位深受人们喜爱的作家,他的作品本身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生动的人物形象,他把作品的重心放在了女性的思考角度,以细腻的表现手法展现了小说独到、深刻的人物心理特点,而他在女性的心理描写上也有很大的突破与成就。小说被翻译成各国的语言文字,受到各国读者的忠实关注,而且在世界各国拥有广泛的读者群,这部小说曾两次被改编成电影并取得了良好的观影效果。
?二、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第一次被改编是由美国导演执导的,但这部改编的电影与原创小说的故事情节发展有很多不同之处,首先女主人公暗恋的作家变成了钢琴家,而且在电影里女主人公已经结婚了,而当她死后,她丈夫在极度的悲伤下想与钢琴家来一场男人间的较量,但当他发现这封信时已经被其中浓厚的爱意改变了他的初衷,毅然决然地去了决斗地。然而看完电影的观众或许都会有一种感想,就是这部小说的改编具有强烈的商业信息,电影的处理也完全属于美国电影惯用的方法,电影的情节处理为吸引观众的眼球而把故事改编得世俗化,无非是婚姻的背叛与战斗,但同时也满足了观众的窥探心理。
?2004年该小说再一次被改编成电影,故事的时代背景选择在20世纪40年代的北平,两次的改编,我们可以看到徐静蕾的电影作品人物是与原著相一致的,她的女性思维角度与茨威格笔下的人[www.61k.com]物产生共鸣,利用画面所产生的视觉效果,揭发沉浸在心底的声音。电影故事的起源来自于一个女子对中年作家男子一见倾心的爱,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都伴随着这种爱不断成长,及至她的凋谢,就在她生命的尽头把对作家的爱写成了一封厚厚的信来表达她的情思,然而作家对此却一无所知。电影以女子在信中的自述把时光倒回了从前,而由作家读信把剧情拉回了现实,所有的一切就在此时尘埃落定。
?三、徐静蕾版《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小说与电影的文本互动 徐静蕾执导的电影在故事内容上并没有做很大的改变,然而却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视野,从故事本身的情节来看,男女主人公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不一样的虚拟视觉效果,这就直接影响观众的观看角度与心理倾向。徐静蕾巧妙地使用了这种转换的手法,于是就与原著产生相一致又不一样的感觉。首先来分析小说的角度,小说主要采用的是以第三人称倒叙的手法切入主题,男主人公作家从山上回家后,管家把装信的盘子放到他面前,就在此时,他被其中一封信的开头吸引了注意力,他感到奇怪,或许是茫然,于是这就挖掘出作家要探个究竟的心理,也就展开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这封信也带领着作家和所有的观众去寻找其中的故事,所以故事的开始就是站在男主人的角度上去探寻。其实这些本能反应是正常的,其中不只男主人公对这封信好奇,所有的观众也是非常感兴趣的,但就在他读完信内容时,小说带给我们的感觉也是同男主人公一样的,虽然这个故事没有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但随着主人公的牵引也能感受并理解他的心情,突然之间就让他思绪万千,这样奉献的爱情就像梦境一样竟神奇般地发生了,于是他开始遐想这是个怎么样的女人和怀念她的爱。这就是小说所站在的角度,观众同男主人公一样都在瞩目这份爱,一同剖析她带来的绝望的爱,而此时这封信里的女人爱情故事成为关注的焦点。
?而徐静蕾在故事的结构上符合了小说的脉络,她灵活的变通就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享受,她的镜头是随着邮递员的送信过程展开了一系列的情节,但女主人公一直深爱的那个作家给观众的印象始终是模糊不清的,电影捕捉到的都是他的背影、声音,并没有呈现整体的人物效果。
?也许观众一开始会认为这是电影情节需求特意为接下来的情节设置伏笔,但也许从导演的视觉上看,这是一个更长远的设置计划,和小说一样采用第三人称的口吻来展开故事的发展,但都压抑下了男主人公的情感表达,直到电影的最后才出现他的完整形象,而他的情感变化则是完全通过电影画面来描述的,所有有关他的画面都采用叙事的方式或者由女主人公的镜头代替,从某一方面来看,徐静蕾的电影改编似乎与茨威格的结构上又不一样了,把女主人公的情感表现与心理活动显现出来,而刻意忽略男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小说是由男主人公对这封信感到好奇而展开故事情节的,在故事里也正是借助他的口吻,听到的是他的声音,原本这是陌生女人的信,我们听到的故事应该是由她自己来说,但这种截然相反的叙述方式在电影中也能起到带领的作用,故事的讲述方式由自述转变成他述就好像是男主人公也脱离了故事本身,而他成为故事的揭发者,并和观众一同打开这个谜底。相反地,此时女主人公就变成了我们一起探究的对象,而她的产生及她的情感必须借用男主人公,因为她所有的一切就浓缩在这封信里。
?小说的故事情节的构成与信里的情节是相吻合的。但在这封信里,女主人公就是使用的第一人称来向观众阐述她的一生,故事的主体也就变成了“我”:我这一生都是为了你而活着,就算你对我一无所知,但我还是要把我对你的爱表达出来,就在我生命即将终结的时候,就在当你打开这封信的时候,我是属于你的,无怨无悔。或许女主人公爱的经历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我们看到的是她对他纯洁的爱,她不要求能时时刻刻在一起,惟一祈祷的就是希望能在同一个城市生活,呼吸同一片空气。所以就如信中她的述说来看,故事本身就是针对男主人公而来的,其实她的生命亦是如此,这就决定了故事整体结构的必然性,而原著作家茨威格就是用他细致的心理描写方法述说了一个女子痴情一生的爱,而徐静蕾另辟蹊径的电影创作方式也是与茨威格在技巧上的切磋。

三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文本及据此改编的电影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       2006年第6期         (总第136期)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文本

及据此改编的电影作品

谢 琼 袁克秀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北京 100024)

摘 要:本文试图对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进行文本分析,在此基础上联系美国和中国据此文本改编的两部电影作品,从大众文化接受的角度指出不同文化在接受同一部作品时所表现出的差异和共性。

关键词:文本;电影;文化接受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539(2006)06-07

Abstract:TheauthortriestomakeantextanalysisonStefanZweig’sBrieftheresultoftheanalysis,hetriestopointoutthedifferenceandgeneralitywhenafilmcultures’sculturalac2ceptance,takinganAmericanandaChineseversionofBriefeinerKeywords:text;film;culturalacceptance

一、文本简介

,信中倾诉了她从十三岁起

对这位作家的至死不渝的爱情。按照陌生女子信中所述,他们曾有几次邂逅并有了一个儿子,但是作家对此却一无所知,因为这只是他无数风流韵事中的一桩而已,但对女子而言这爱情却是她生活的全部。随着儿子的夭折,她与作家之间唯一的联系纽带也中断了,致使她对爱情和生活均感到绝望,在她临死之前给作家留下了一封哀婉动人的书信。奥地利作家施台凡?茨威格(Stefan

)的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Zweig

(BriefeinerUnbekannten)自发表之日起就使无数的读者为女主人公的爱情掬一捧同情的泪,它同样在中国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作品最早的中译本出现在1933年,1949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

三个中译本。  二、文本分析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采用的是德语中篇

小说的框形结构,第一部分讲述作家在他生日那

天收到了一封陌生女子的来信,因为好奇而开始读这封信;最后一部分是作家读完这封信的感受;中间部分是信的内容和小说的主要部分,是这位陌生女子的长篇内心独白,在这封信中她讲述了她的一生和她的爱情,因为据她自己所说,她的一生是从她和作家相遇的那一天才开始的②,这实际上是一位男性在阅读一个女人的一生。

1.女主人公的形象

文本中的女主人公出生于小市民家庭,其父亲是一位“寒酸的会计员”(见59页),女主人公对她的父亲没有过多的提及,读者只知道她的“父亲早已去世”;而她的寡母总是穿着丧服,“成天心情压抑,郁郁寡欢,靠养老金生活,总是胆小怕事”,和她也不贴心(见66页)。她们过着“深居简出,不声不响”的生活,仿佛沉浸在“小资产阶级的穷酸气氛之中”(见59页),而她觉得她们的邻居“丑恶凶狠,吵架成性。她们自己穷得要命,却特别嫌恶邻居的贫穷,他们恨我们,因为我们不愿意染上他们那种破落的无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副教授,德语文学硕士。[作者简介]谢琼(1967~ 研究方向:德语文学和跨文化交际。),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德语系讲师,德语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德语文学。

袁克秀(1972~ 

48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       2006年第6期         (总第136期)产者的粗野”(见59~60页)。“没有人来看望我们,没有人来打听我们”(见59页),她没有多少同龄的朋友,是一个“孤独的孩子”(见66页),她就只能沉浸到自己的世界里,沉浸到书里面去,她“自己只有十几本书,价钱都很便宜,都是用破烂的硬纸做的封面,这些书我爱若至宝,读了又读”(见62页)。在这种环境中,她对她所不熟悉的、更好的另一个世界充满了向往,作家的出现为她打开了一扇通向新世界的大门。在那位“单身的文静的”(见60页)作家本人出现之前,给女主人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作家“神态严肃,头发灰白,总是轻声轻气、十分冷静的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神奇指挥着全部工作”(见60页)的男仆,作为在这种居住区还从未出现过的上等男仆,他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气派,而且“他从第一天起就毕恭毕敬地和我母亲打招呼,把她当作一位有身份的太太;甚至对我这个小毛丫头他也总是态度和蔼、神情严肃”(见61页),家产生了进一步的好奇,候,佛像,,及好看的“法文书、英文书”(见62页)。这是一个与她的生活环境截然不同的世界,是一个高雅富足、有着浓郁文化氛围的成功人士的成人世界,而这样的世界是一个十三岁的瘦小的女孩所渴望了解和进入的。

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不但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而且他们性格形成和定型也主要在这个时期,这个时期的他们正在成长,对成人世界充满了好奇的心理,并试图向这个世界靠近,他们开始思考今后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对人生的各个方面都有了一些模糊的设想和憧憬,这其中就包括对爱情的渴望。女主人公压抑、孤寂的生活环境致使她在这个时期把对生活的全部梦想都变成了对爱情的憧憬,而她对爱情的期许又有些不切实际,她认为她的女同学们“轻佻地把爱情看成儿戏”,而在她的心目中“爱情却是至高无上的激情”(见66页)。作家身处的世界恰是她向往的、更加美好的世界,因此女主人公对长着一张“容光焕发、表情生动的脸,长着一头漂亮光泽的头发”的“年轻、漂亮,身材颀长,动作灵巧,英俊潇洒”(见63页)的、“在另一个大世界里声

名卓著”的作家一见钟情也就不足为怪了。这样

一个幼年丧父、“生性腼腆、胆怯羞涩”(见61页)的十三岁的小女孩是不会对为“抽了第一支香烟而洋洋得意的”(见66页)同龄小男孩感兴趣的。而一个“年轻潇洒”、“性格开朗的二十五岁的”著名作家对她却有致命的吸引力。对一个有着“十三岁的女孩的全部傻劲儿,全部追根究底的执拗劲头”的孤独的孩子来说,这种爱情一旦发生就成了她生活的全部。而且她没法向别人诉说她的心事,“没有人指点我,提醒我,我毫无阅历,毫无思想准备:我一头栽进我的命运,就像跌进一个深渊。”(见66页)

从此她开始关注作家的一举一动,仔细地观察他,窥探他,研究他。了样,她努力地学习,,她拼命地读书,,而,,偷作家扔过的烟。对她投来的眼光只是针对她一个人的,有着“天生的诱惑者的眼光”的作家对所有的女性均是含情脉脉的。她自以为从看到作家的第一眼就明了了他的全部,感觉到了他是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人”,过着“一种双重生活”(见63页)。恋爱中的女人总是自以为是,以为自己已经把握了一切,而其实她对他从始到终都所知寥寥。但不管怎样,“你是我的一切,是我整个的生命。世上万物因为和你有关才存在,我生活中的一切只有和你连在一起才有意义。”(见66页)她已经如飞蛾扑火一般投入了这种爱情,无法自拔了。

这种为爱不顾一切的劲头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是可以理解的,

而女主人公执拗的性格使这种爱情更是变本加厉,她觉得自己的爱是如此的与众不同,“没有一个女人像我这样死心塌地,舍身忘己地爱过你,我对你从不变心,过去是这样,一直是这样,”“因为这种爱情不抱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委身屈从,热情奔放,这和一个成年妇女的那种欲火炽烈,不知不觉中贪求无餍的爱情完全不同。”(见66页)实际上她一直在创造着自己的爱情,并对自己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如果说青春期的冲动还可以理解的话,搬到另一个城市后她对自己的封闭和隔绝就

49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       2006年第6期         (总第136期)有些自虐的意味了。她将同龄的年轻人拒之门外,因为“离开了你,我不愿意高高兴兴,心满意足地生活,我沉湎于我那阴郁的小天地里,自己折磨自己,孤独寂寥地生活。”“我成天悲愁,一心只想悲愁;我看不见你,也就什么也不想要,只想从中得到某种陶醉。”(见73页)从这种偏执中产生了一种“钢铁般的意志”(见75页),她终于回到了维也纳,并在经历了一番等待后委身于作家。然而欢会三夜之后,作家就出门旅行去了,并从此杳无音讯。女主人公自己在困苦中生下了他们的孩子,为了使孩子能过上体面的生活,她不惜委身于不同的有钱的男人,过上了高级妓女的生活。她从来没有告诉作家孩子的存在,因为她不想使作家为难,成为他的累赘,更主要的是,她对自己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要把自己与作家的其他情人区分开来,“我希望你想起我来,总是怀着爱情,怀着感激:在这点上,我愿意在你结交的所有女人当中,成为独一无二的一个。”(见85页)经营和创造着自己的爱情,:她与,她始终在心里观察他,研究他,琢磨他甚至窥探他,她自己反复地在心里重演他们有限的邂逅,以及将来可能的相逢,并沉湎于中不能自拔,而这一切都是单方面的,她与作家之间连略微深入的交谈都没有。如果搬家之前她等到了作家并对他表白了自己的爱情,可能就不会有后面的故事了。俩人之间的幕布一旦揭开,她马上会回到现实,发热的头脑会冷静下来,可是因为没有见到作家,她失去了表白的机会和勇气,只为以后的煎熬提供了养料。后来她自己则刻意地不让作家了解她,以保持自己创造的爱情的完整性。在她的爱情中,作家只是一个触发物而已,他提供了一个契机,而没有完全参与的权利,女主人公自己用她的等待,她的煎熬,她的执拗培养了这朵阴郁的爱情之花。人们总是要追求自己得不到东西的心理,越是得不到越是欲罢不能。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她不是爱着作家而是在爱着自己的爱情。  

女主人公反复强调自己爱的无私与纯洁,她在信中反复说什么“我永远也不会责怪你,不会50

的,我只会永远感谢你”(见82页),“我不责怪你,我爱你就是爱你这个样子”(见83页),“我不是责怪你,我亲爱的,我不责怪你”(见85页),“可是我并不抱怨你……我不怪你,我向你发誓,我从来也没有对你生过气、发过火”(见88页)。似乎是我无论如何都在爱着你,并不要求你有所回报,但另一方面信中随处充斥着怨艾的情绪,女主人公始终在等待着她的这份真爱能被作家所认识和接受,自从对作家一见钟情之后,她就开始了等待,“我可以说整天什么也不干,就是在等着你”(见67页)。在搬家之前她曾鼓足了勇气想向作家表白,可是却总也等不到,“可是我等着,等着,等着你,就像等待我的命运”(见

72页)。回到维也纳之后他每晚都到作家的住处附近徘徊,她,,,77页)。在他们一起,并许诺,但是他食言了,女主人公“等啊,等啊,像个绝望的女人似的等啊”(见84页)。在以后很少的几次邂逅中,她始终希望能被作家认出来,认出她是那个从十三岁起就爱着他的那个小女孩,可是作家始终就没有认出她来,因为对作家来说,他们的两次欢会只是作家无数风流韵事中的两段而已,而她只是两段故事中不同的女主角罢了,尤其是最后一次,她期盼着能被作家认出来,甚至“整个灵魂都颤抖起来”(见99页),连作家的仆人都认出了她,而她作为他的孩子的母亲竟被他当作一个要随时付费的街头妓女,作家的淡漠几乎要使她绝望了,女主人公悲凉的心情无以复加。因为“所有的人都娇纵我,宠爱我,大家都对我好———只有你,只有你把我忘得干干净净,只有你,只有你从来也没有认出我!”(见101页)尽管绝望但她对作家还是不能忘情,否则她也不会给作家寄这封缠绵悱恻的信了。她始终爱得特别的痛苦,然而却永远也不放弃,她坚守自己塑造出的这份爱情,致使自己最终心力交瘁。

这种强烈的爱情固然与她偏执的性格和越得不到就越想得到的心理有关;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也与她从小就缺失父爱有关。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人在童年时期的创伤经历会决定性地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       2006年第6期         (总第136期)影响他成年以后的生活,尤其是父爱或母爱的缺失会使他在以后的生活中不停地寻找父亲或母亲的替代品,形成某种恋父或恋母情结,而这种依恋的对象一旦找到,他们对所依恋的对象就会有严重的依赖心理,一方面他们非常脆弱,另一方面又会非常偏执,甚至有自虐的倾向。而在女主人公的心目中,在她与作家相遇之前,由于生活封闭,她所见到的父亲的形象就是那个“总是揍老婆”的“酒鬼”(见60页),而这是她所厌恶的。作家的形象既有成熟男人的魅力又符合了青春期她心目中男性的特点,因此作家的形象一下子就占据了她的整个灵魂。她对作家的爱情的期待实际上又包含了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对于父爱的渴望,这种父爱既能给她安全感,又能理解和包容她,并时时刻刻对她敞开着怀抱。对作家风流的性格她也不是一概地予以否定,不总是从情人的角度出发表示不满和怨恨,反倒流露出一个十三岁的女孩对一个风流潇洒的父亲的欣赏,也亲。,,,一个强大的父亲的形象是不能恨,她只能等着父亲来爱她。 

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的另一个根源在于她与男主人公的爱情观南辕北辙。爱情是女主人公生活的全部,她对爱情怀着一种宗教般的情感,而男主人公对爱情则逢场作戏,爱情不过是他生活中的调味品,他并不需要一个全心全意爱他的女人和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对他来说爱情就是肉欲的满足。

2.作者的叙述视角

在信中是两种视角,叙述当年的感情和当下的思想,而对当年情感的反思充满了苦涩。例如信中提到当女主人爱上作家以后特别注重自己的外表,因为衣服上有一个补丁就吓得浑身哆嗦,唯恐作家会看到那个补丁,描述完这种心理以后,信中紧接着写道,“可这是多么傻气啊!你在那次以后从来也没有、几乎从来也没有正眼看过我一眼”(见67页)。在叙述搬家后对作家的刻骨相思之后,信中接着说“可是干吗说这些事情呢,干吗要把一个孤独的孩子的这种疯狂的、自己折磨自己的、如此悲惨、如此绝望的狂热之

情告诉一个对此毫无所感、一无所知的人呢?”(见74页)在描述完女主人公在作家窗下苦苦等待之后,信中接着写道:“我没有想到,我对你的心灵来说,无论是相隔无数的山川峡谷,还是在你和我那抬头仰望的目光之间只相隔你窗户的一层玻璃,其实都是同样的遥远”。(见75页)在哀怨缠绵的语气中间夹杂着女主人公对自己当时行为和情感的评论和反思,犹如对炽热的爱情之火泼了一盆冷水,在写信时女主人公明知自己的这种爱情是无望的、没有任何意义的,但她仍然不能自拔,回首往事尽管心境十分凄凉,但写

到当年的狂热时仍然会不由自主地深陷其中,而狂热过后立刻又清醒过来,觉得自己当年真是太傻。在回忆往事时她又不停地写到儿子夭折的情景和自己痛不欲生的心情,氛,,,无论是读信前还,作家对女主人公始终是一无所知或者至多是一个缥缈不定的“阴影”,“犹如远方传来的一阵乐声”(见103页)。作家的一无所知与女主人公的执著的爱情就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而在这种框型结构中,女主人公的爱情被凸现出来反而像一个缥缈的梦境一样,不太现实了。女主人公就像她在作家每年生日那天寄给他的那束白玫瑰一样,虽然总在他身边,可他既没在意也没有关心过寄花人是谁。如今花落凋零,他想弥补也无从弥补了,那么女主人公寄这封信给他,是不是要他悔恨终生呢?或者至少要在他明朗轻飘的生活中留下阴影呢?文本通篇似乎要表达女主人公对作家无尽的爱,但这种爱到最后就变成了无尽的怨恨,女主人公虽然没有像美迪亚那样对男主人公施以可怕的报复,但是这种怨恨始终与这种强烈的爱相伴相生、紧密相连,这种爱恨交织比单纯的爱或者恨有着更为震撼人心的力量。

3.作者的态度

作者在这篇小说中描述了一种“不朽的爱情”(见103页):女主人公自始至终死心塌地、近乎疯狂地爱着作家,她将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存在都寄托在两人的相遇和狂热之上,并为他而哀怨痛苦;男主人公则是一个风流倜傥、对女性有

51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       2006年第6期         (总第136期)着致命吸引力的形象,他游戏于许多女性中间,而不必负任何的责任。作者对女主人公显然是持一种同情的态度,作者运用他特有的细腻的心理描写将女主人公青春期的骚动与不安以及她想向作家表白时的犹疑和决绝的心态刻画得细致入微。茨威格的作品尤其是他的传记作品一向以细腻的心理刻画见长,他总是试图深入主人公的灵魂深处去挖掘人的行为更深层次上的心理因素并细致地描述人的性格形成过程,但是因为探求得过于细致,有时反而有失偏颇,只强调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而忽视了社会和环境因素对个体的影响,像在本篇文本中只存在女主人公自己的意志,读者看不到她周围的环境究竟是什么样子以及她周围的人对她作何评价,这样就使得女主人公的形象看似丰满实则成了一个超越时代和环境因素的、抽象的“炽烈的情欲”的化身。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他只是对这一类的女性表示同情,因为在《昨日的世界》(WeltvonGestern)中他曾表示,  三、美国电影“一封陌生女子的来信”和中国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1.美国电影“一封陌生女子的来信”

早在1948年,美国的环球影片公司就把茨威格的这部作品搬上了银幕,由马克斯?欧佛斯(MaxOphuls)导演,著名影星琼?芳登(JoanFontaine)主演,片长89分钟。本片的类型为剧情片(Melodrama),琼?芳登在片中一如既往地塑造了一个外表拘谨羞涩,内心波动很大的角色。

(1)与文本的差异美国影片对原作的改动较大。首先影片将原作中男主人公的身份由作家改成了钢琴家,并将故事发生的时间定在了1900年。奥地利,维也纳,,所以主;,,她。这些情节的增加和改动将原来一个以女主人公为中心的故事变成了一个略带感伤气息的庸常的美国式剧情片。尤其是影片加大了对于男女主人公相识后的表现,并添加了情节,似乎是男主人公漂泊的灵魂一直在等待女主人公天使般的救赎,但他放荡的本性则使这种救赎成为不可能。原作中的叙述全部从女主人公个人的角度出发,去表现她对作家一如既往的强烈的爱,作家只是她情感的一个倾注对象而已,除了他的放荡以及女主人公对于他性格两面性的猜测外,读者实际上对他所知寥寥。影片中女主人公的性格与原作相比更加温婉含蓄了,而男主人公的形象则比文本中的形象更为丰满些,是一个自制力比较薄弱、沉迷于生活中的享乐,在艺术上难以超越的可悲的艺术家。

(2)文化接受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必然要体现和迎合大众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观才能为大众所接受。

在1948年的美国,二战刚结束不久,麦卡锡主义还没有抬头,更为严格的电影检查制度还没有出台。奥地利作为德国的附属国参加了二战并且战败,昔日奥匈帝国余辉下繁荣奢靡的音乐之都如今已经变成一片瓦砾,从未有过君主制度的美国人对维也纳充满了好奇,同时期还出现了另一部

命、时间、,魂。利作家施尼茨勒(ArthurSchnitzler)所塑造的维也纳女性是截然不同的,在施尼茨勒的作品中,同样沉溺于奥匈帝国时期醉生梦死文化氛围中的女性,她们大多视爱情为游戏和无聊生活中的消遣,一旦真正的考验来临,她们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安逸的生活和名誉是否会受到损害,例如《死者不说话》(DieTotenschweigen)中的那位太太。虽然有少数的维也纳“甜姐”天真地相信爱情,但在整个游戏爱情的大环境中,她们终不免成为牺牲品。而本篇的女主人公已不再是天真的克里斯蒂娜,她的感情更丰富、更炽烈,她对男主人公的风流性情和游戏爱情的态度有更深刻的了解,而她的爱情也更自主。她坚信自己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在自觉和不自觉中仿佛在扮演一种犹如圣母玛丽亚的救赎的形象,通过自己默默地坚持和等待吸引作家这个浪子回头,从而得到救赎和宽恕,能够超越尘世的情欲之爱,而使爱情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那么这种女性形象是否是作者理想中的女性形象呢?52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       2006年第6期         (总第136期)反映维也纳的影片《看不见的第三个人》(奥逊?威尔斯主演)。但影片中所反映出的价值观是典型的好莱坞式的。片中对女主人公的婚姻生活有很多的表现,尤其是在她的儿子和继父的关系方面。她的儿子起初不喜欢继父,但在她的说服下开始慢慢接受了他,把他当成自己的父亲了。如果不是女主人公始终不能对音乐家忘怀,他们的家庭在当时可以说得上是幸福美满的。影片带有很强的道德批判色彩,家庭观念在当时的美国文化中还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无论女主人公爱得多么真挚和痛苦,影片都不可能让她的爱情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因为这样就等于鼓励背叛家庭,这对当时的观众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在当时的美国影片中存在着两类女性形象,不是温文尔雅的淑女就是心如毒蝎的荡妇。淑女作为理想的结婚对象和操持家务的主妇即是男性观众所期望的也是女性观众能够接受的,而在潜意识中,荡妇既是男性观众所渴望的,也可以被女性观众认同,种自由的生活,用何种手段,的弱势群体能取得成功,,只是让令观众愤慨的荡妇在影片结尾得到应有的惩罚罢了,以便使当时大多数的女性观众得到某种心理平衡。

本片延续30年代以来好莱坞影片的情节模式和人物形象,女主人公在家庭和爱情之间的挣扎以及爱情的无法把握都是好莱坞电影特有的模式,影片给她设置的爱情幻灭的结局也符合当时人们的价值取向。女主人公外表温婉含蓄,总是像解语花一样欲语还休,是一个传统的温文尔雅的淑女形象,但她内心却激情荡漾,有着不可遏止的决心和意志。她是典型的美国女性的性格,令人想起那个美丽高傲而又坚强固执的郝思嘉。影片中旁白的语气哀怨动人,如泣如诉,令观众不由地为女主人公掬一捧同情之泪。

2.中国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2004年中国年轻的女导演徐静蕾依茨威格的小说为蓝本,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影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片长98分钟。

(1)与文本的差异

中国影片将故事情节移植到了1935到1948

年的中国北平,女主人公变成了一个小学教员的女儿,男主人公则成了一个业余时间从事写作的

记者,其他的故事情节则基本上忠于原著。虽然导演徐静蕾本人曾说过她不想在影片中加进太多的时代背景,因为那样会流于道德批判,而整个故事情节和时代背景的确有些游离,似乎影片可以发生在任何的时间和地点。但是影片却又极力突出中国的文化符号,比如京戏、胡同里的人力车、女孩子们玩的捉小鸡游戏以及过年饺子、长寿面等,这些是被中国人普遍认定、能被外国人所承认的文化符号。将儿女情长放在大的时代背景中去是中国电影一贯的表现手法,似乎由此就能增加影片的厚重感,所以导演还是将故事情节与中国特定的历史时期联系起来,例如宛平事件、北平光复等等。

(2),它那种细腻的心、如怨如慕的行文风格与中,而内心却百转千回、欲说还休有一定的相通性。中国文学中历来不乏哀怨的怨妇诗,而自有《搜神记》、《唐宋传奇》以来,中国文学中也不乏为爱情而不顾一切的痴情女子,像在古典文学名著《牡丹亭》中,女主人公杜丽娘因情感梦、慕色而亡、死而复生,终于与梦中之人结为终生伴侣。作者汤显祖在题词中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③④为爱可以起死复生,这种对爱情的执著比起信中的女主人公有过之而无不及。爱情作为东西方文学中共同的主题,历来就有很多的演绎,而茨威格的这部作品尤其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更易为中国人所接受,因为小说的背景虽然是西方的,但浪漫的情感却是世界共通的。近年来,在台湾作家白先勇的推动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昆曲推出了青春版《牡丹亭》,在昆曲舞台上演绎的为爱情死而复生的与大陆同时上映的这部影片似乎冥冥中有着某种契合。

作为一部21世纪初的影片,女导演在自己的拍摄理念中加入了很多现代的因素。导演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当代女性在爱情里只关注自己的感受,她要拍一个特别纯粹的爱情故事,女主角

53

四 : 浅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电影与原著比较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重要代表作,创作于1922年,本书讲述了一个陌生女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将她一生的痴情写成长信,向她爱了一生的作家袒露自己一生的绝望爱恋。小说凄婉动人,艺术成就极高。这部小说两次被搬上银幕,1948年曾被美国环球影片公司改编为《巫山云》,2005年中国大陆徐静蕾导演再度将这部小说搬上银幕,作为参加第52届西班牙圣思巴斯蒂安电影节处女作导演单元的参赛作品,这部电影破格获得官方单元最佳导演银贝壳奖。

电影的改动比较大,虽然保留了小说的基本情节。电影改动的原因很多,徐静蕾导演和茨威格文化背景的不同、两人性别的差异、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差异、电影和小说两种载体的本质差异、票房和受众群的制约等等很多因素都最终导致了电影的改动。

在故事本土化这一点上导演可谓煞费苦心,导演将故事的背景移植到了民国时期的北平,小说中主人公所居住的一栋楼在影片中被改成了四合院,导演有意识地将故事安置在一个弥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时空中,并将《琵琶语》贯穿电影始末。作为一个传统意象,琵琶几乎是哀怨的象征,“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贯穿电影始终的《琵琶语》不仅契合了主人公幽怨凄婉的情感,而且给电影营造出了一种特有的中国式的古典氛围。

在人物设置上将女主人公的小职员身份改成了女学生还特别点明是北京女子师范学院的女学生,并且将女主人公的父亲从一个会计改成了一个小学教员。这些改动是和导演的文化背景有关的,同时也受着观众群的制约。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学生也就是读书人总是地位要比商人的地位要高一些也更雅致一些,而女大学生和女作家凄美的爱情故事则像古时候的才子佳人一样令观众们容易接受。电影中给这位女学生安排了一个街头游行的情节,这是一个不错的铺垫,说明了这是一个激进热情的进步女青年,也为她日后大胆接近作家,未婚生子等等惊世骇俗的举动做了铺垫。同时将女主人公在最初设置成一个清纯激进热情的女大学生,也恰好和影片后期她沦落风尘变成女交际花形成巨大反差带来戏剧化效果。

小说是以男性视角写成,茨威格再如何同情女主人公一生的命运,也不能避免男权意识在文本中的体现,所以他会描写这个陌生女人愿意用一生无欲无求地来爱作家,可以说是用一个女人的牺牲来实现了自己的男权意识。

而影片的导演是女性,尤其是一个新时代的女性,作为导演的必须客观和叙述者的女性立场,就导致了整部电影和小说的思想性不同。电影中的女主人公有时候显得很矛盾,有时候甚至尖刻,后期甚而显得幽怨阴沉。所以电影中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更多的自怜自哀,同时会无意识地进行对男性的批判谴责。

小说中写“仆人告诉他,在他外出期间曾有两人来访,还有他的几个电话”,而在电影里却改成了小说家(姜文饰演)一进门就主动问了管家两句,“蔡小姐有消息吗?朱小姐呢?”这个细节改动得非常耐人寻味,小说里并没有点明两位访客是两位女性,而电影设计成一回来就主动询问,这代表着他对两位女性的惦念,一个同时关注着两位女性的男人——这个细节在电影开场就折射出男主人公风流的形象特质,这一点在茨威格的小说中是毫无体现的。电影有意无意地对影片中的男主人公风流的特质加以体现给观众思索,可以说是导演身上女权意识的自然流露。

电影中在表现女学生和作家发生关系的那一晚也和原著不太一样,小说中并没有任何的具体描述,受书信体的文体制约,小说中是不会仔细描绘这个场景的。同时茨威格的这篇小说侧重心理描写,所以小说中最占篇幅的是这个女性的心理,而不是事件。而电影和小说载体不同,它是依靠画面和事件进行叙述,电影不能将如此重要的一幕一笔带过,而必须发挥想象演绎出来,所以电影相比小说更具体。

电影中当作家最初开始触碰的时候女学生是羞怯而躲避的,而当作家转过身去又是女学生主动抱了上去——这充分体现出了这个女人含蓄和热情的剧烈冲突,她羞怯躲避是因为她的年轻稚嫩她的文化背景,她的热情主动又是因为她的女性意识觉醒她的爱太深太久,这个女人在行为和思想上之间的剧烈冲突是小说中所没有体现的。小说中从来都把这个女人描述成一腔热情毫不犹豫附属为作家的形象,但是电影中更注重对这个女性形象较为丰满的表现。

第一次将自己的身心献给自己仰慕多年的男人之后,小说中这样描写,“我听见你的呼吸,贴着你的身子,感到自己挨你那么近,在黑暗中流出了幸福的泪水”,而电影里欢好之后,她细细地观看着他,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满心欢喜地将自己埋头到枕头中,尽情享受着这梦想成真的美好时刻。这两者给人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很明显后者的自我意识是独立的。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是充满了感恩感激,为自己终于有这样一个机会感到感恩;而电影中则是一个自我意识独立的女性达成了梦想以后的满足,她的人格更趋于完整。这依旧是男权意识和女权意识的两种体现。

小说中仔细地描述了主人公未婚先孕以及生产所受的颠沛流离苦痛折磨,“我不愿意向我母亲要钱——我就把身边所有的那点首饰卖掉,这样才勉强维持了分娩前那段时间的生活。分娩前一个星期,一个洗衣女工从柜子里偷走了我剩下的最后几枚克朗,为此我只得进了一家妇产医院……想到那间塞得满满的、水气腾腾的,充满了呻吟、狂笑和惨叫的产房,那间宰割羞耻心的屠宰场,我就是在那儿遭的罪”,而电影里却只是用一个渔船和苍凉的夕阳的画面直接一笔带过。电影中对于女主人公后期的身份也做了改动,把她从一个卖淫者变成了一个交际花,这两者虽然看似相同其实存在本质区别,交际花比卖淫者的风尘气要少很多,并且比卖淫也高级一些,观众接受起来也不会太困难。电影对于女主人公在风尘打滚中受苦的经历也是一笔带过,女主人公后来一出现就是众人簇拥备受呵护,电影的详略充分反映了作为导演,生子和沦落风尘对这个女人的一生来说应该都是非常重要的事,导演的一笔带过不仅是因为电影时长需要调控,更深层的原因是这两件事的细致描绘对于女主人公其实是非常残忍的,这种破碎由茨威格写出来可以更加完整地表达这个女人对作家的爱,而这种破碎在同样是女性的徐静蕾来说叙说起来则会显得很残忍,作为导演她是不应该把这么重要的事件一笔带过的,可是作为一个女性她却又无法让这么残忍的画面重现。

小说中和电影中都提到有非常杰出优秀的男子像女主人公求婚,相同的是女主人公都拒绝了,不同的是原著中向女人求婚的是老鳏夫伯爵,电影中变成了年轻的英俊军官。这一个细节降低了故事的合理性,但是却更大程度上表现了女主人公为了作家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小说中在写女主人公拒绝了别的男人对自己的爱情的时候这样描写自己的心理,“由于他们的爱情得不到回报而对他们深表同情,这使我想起自己的命运,而内心常常感到深受震动”,这里面是丝毫看不出轻蔑和怨怼的,只有满满的自责。而电影中女主人公拒绝了军官求婚后多加了一句台词,“男人嘛,都觉得,我这样的爱上你了很了不起,不用理他”,这句话讽刺意味极其浓重,表达出的主人公的尖锐和戾气和小说中茨威格笔下完全依附于男性的女主人公非常不同,电影中对男性有着本能的怨气和谴责,这是小说中丝毫体会不到的。

总的来说,造成电影的改动原因很多,其实占最大比例的是中西文化差异,以及叙述者叙述立场的不同,还有本身表达载体的不同。然而不得不说,跨越文化跨越国界的电影改编是比较难以取得成功的。

本文标题: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电影-一个女人变成巨人的电影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11483.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