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公务员面试技巧-专家谈国家公务员面试技巧1

发布时间:2017-10-20 所属栏目:公务员考试

一 : 专家谈国家公务员面试技巧1

      主持人:王老师,2007年成绩出来以后,今年的成绩跟去年的成绩有什么区别

  王胜捷:我简单回顾一下2006年的成绩和2007年的成绩情况,2006年的情况报告中央和国家机关综合管理类的合格分数线是115分,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不要低于60分,对于专利审查员的考察和非通用的职位合格分数线是105分。行测不要低于60分,这是去年的情况。对一些特殊的职位有一些要求,我们看到报考中央垂直管理系统综合管理类、执法类的总数105分,而且行政管理能力不能低于15分,这是2006年。但是这里还有一个特别照顾的分数线,就是报考空中警察的情况和地市级以下的气象局以及煤矿安全监察局,应该是100分,而且行测能力是50分,不可以低于50分。大家可以看到2007年,如果报考中央机关的综合管理职位的总分数应该是110分,行测不要低于50分。报考省级直属机关综合管理岗位150分,行测不低于50分,还有报考地市级以下是95分,行测不要低于50分。总体来看,分数比去年有所降低。但是,也是跟我们今年出题的情况有关。因此整体来看,题型和难度增加了。这个分数是正常的,感觉跟去年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主持人:2007年今年的行测比去年多了五道题。我从今天看到中央机关直属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的成绩,好象是给予政策倾向职务的,分数可能会有所倾斜和下浮。

  王胜捷:是有几个岗位我们可以说一下。这个相比之下有一些调整和降低。比如非通用语言的职位总数只要90分,行测不低于50分。还有去年提到的特殊岗位,像省级地震局、气象局煤矿监察局等总数只要100分,行测分数不低于55分。还有西部地区和一些边远地区综合管理类的岗位总分到90分,行测不低于50分就可以。这是倾斜和优惠的政策。

  主持人:相对来说,在优秀方面还是有所照顾的。2007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已经出来了,昨天就出现考生查找分数的事,衍生出了很多问题。但是今天大家已经知道成绩了。有一些学生知道自己考过了以后,他最先关心的问题可能是面试。关于面试这一块,我们有请郑品石老师谈一下面试这方面的技巧和要点。

  郑品石: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在这里跟大家探讨关于公务员面试的一些问题。首先我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公务员面试的基本情况。

  公务员面试采取的主要形式是问答的形式,由主考官和考官进行发问,由应试者做答。根据考试的环节考试能够命题和结构化的程度,也就是说事先设定的内容是多还是少的程度,我们分为有完结构化的面试、半结构面试、非结构面试。所谓完结构化的面试就是说,所有的发问的内容和答案在事前全部设定,考官所起的作用是将应试者的答案和标准答案相互比较,以做出分数的判断,这种完结构化大部分可以用笔试进行替代,所以在公务员考试中运用得很少。非结构化面试就是说现场的问题以及对答,根据考官跟实际情况决定,随意性比较大。非结构化考试在面试比较高级的公务员或者高层次的面试中往往采用比较多。我们现在所讲主任科员以下的公务员考试中,采用比较多的是半结构化的面试,就是说考试的基本程序,考试的内容在前面是确定的,通过对应试者现场表现进行分析,做出到底能够程度的判断,同时考官可以根据现场情况以及扩声做答的情况进行追问,这是我们公务员考试的基本情况,通过笔试的人已经开始准备,一会我们再跟他们谈一下公务员面试的技巧和要准备的方面,以上是公务员考试形式的基本情况。

  主持人:郑老师,今年面试的结构是一种什么形式?

  郑品石: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公务员面试采用的最主要的面试形式是结构化面试。也有一些单位根据自己的单位情况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这种方式面试,比如说公安部之前采用无领导小组的讨论的方式,这种方式主要的特点是同时由若干个应试者针对某一个问题展开一定的讨论,考官在旁边观察应试者在讨论问题中所表现出来的组织、协调、反映以及情况控制等方面,根据职位的要求所反映出来的能力进行判定无论,重新决定应试者是否被录取的方式,这种方式除了个别机关外,大部分的公务员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多数采用这种结构化的面试。就是说采用考官发问,考生做答的形式。

  主持人:就是说大部分还是结构化面试。特殊的部门可能是采取无领导小组的讨论。

  郑品石:针对不同的面试,有无领导小组的,还有文件框角色扮演等。这种面试的形式在公务员面试中极少出现,因为有的是因为考试成本比较高、考试时间比较长,一个人要考一个小时左右,公务员考试不大可能采用。另外对考官的要求都比较高,我们现在对公务员考试的情况下,采用起来都比较困难。相比较而言,结构化的面试,成本最低。现在来看,从命题到答案出来,判定的过程是越来越标准化,同时它的可信度也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多的被招考公务员单位所采用。

  主持人:考官和2007年有什么区别吗?

  郑品石:从历年公务员考试,包括针对考生的反映上看,考官的水平提高是非常快的。最早面试的时候,可能是一些简单的谈话和问答,问一些你的基本情况,从而做出判定。现在的考官越来越专业化,大部分考官是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同时在考试前经过严格培训,对考题以及所应试的考生都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大家对于考官水平的认可程度也是一年一年在提高。总的来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考官的水平相当高的。但是至于构成以及基本的考察形式都是没有变化的。

二 : 河南07年公务员笔试今天放榜 博士给您讲解面试技巧

    今天,我省统一考录公务员笔试成绩正式“放榜”,13万余名考生可登录河南省人事厅网站或河南省人事考试网等网站,查询自己的分数。

    参加面试人员须在面试前持本人有效身份证、毕业证或学生证、学位证等证书原件到有关省辖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和省直单位进行面试确认。面试确认时,应试者是在职人员的,还须提供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上述证件及材料必须真实有效,凡主要信息不实的将取消面试资格。面试确认的时间、地点由有关省辖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和省直单位确定并通知应试者。逾期不到的,视为自动放弃面试资格。

    面试主要采取结构化的方式进行,主要考查应试者的综合分析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人际合作意识与技巧、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举止仪表等,满分100分。

    根据职位需要,有关省辖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和省直单位可采取相应的测评办法测试专业知识或实际操作技能,满分100分。

    为此,国家考试学博士王文成建议进入面试的考生,还要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训练,同时学习面试技巧,不打无准备之仗。

    据介绍,本次公务员面试与以往不同的是,考官须持证上岗,面试考官必须具有人事管理、人才测评等方面的工作经验;具有省辖市以上公务员录用主管部门颁发的面试考官资格证书或面试考官培训合格证书等。

    面试时想走后门不容易了。本次面试考官采取异地交流制度,7个考官组成的面试组,将有2到4名外地或外单位考官。同时,面试工作将在纪检、监察及上级组织、人事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并受理群众的申诉和举报。

三 : 公务员面试教程:第四章第七节面试中的言语技巧

        言语表达能力也直接是面试的重要测评要素之一。面试中语言技巧使用的优劣,直接反映了考生的知识和修养;良好的语言表达技巧,会推动面试的顺利进行,协调考生与考官的沟通,使考官能够全面了解考生的能力和素质。     

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各种语言技巧,

一、“我”字的使用  

1、减少“我”字的使用频率   

在考场上,考生极力向考官推销自己:“我”适合这份工作;“我”毕业于某某学校等等。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多数人既有展示自我的欲望又有不愿意做别人的观众的心态,因此在考生痛快地使用“我”的时候,考官可能已经厌烦了。     

请大家比较一下这样的两种说法:     

考生甲:“在我负责销售部期间,我使部门工作获得了较大起色,并且在我的严格管理下,本部门工作人员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进步,因此我得到了总公司的赞赏,这令我非常欣慰。      

考生乙:”在我负责销售部期间,部门工作获得很大起色,不仅销售额比去年上升了百分之三十,而且部门职员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进步,总公司对此的奖励,是对我们全部工作人员的极大的鼓励。” 应该说,考生乙比考生甲更会令人接受和喜欢。他没有一连串地使用五个“我“并且未将功劳全部归为自己,因此同样的内容,考生乙的表达效果就好得多。    

 除了这个例子表明的尽量少用和避免重复使用”我“字以外,还有一些关于“我”字的使用技巧。 

2、变单数的“我”为复数的“我们”;    

3、、用较有弹性的“我觉得”“我想”来代替强调意味很浓的“我认为、“我建议”等词语,以起到缓冲作用;   

4、、使用“我”“我们”的替代语,如“本人”“大家”等,以转移“我”,“我们”的语义积累作用;

5、对“我”字作修饰和限定,如,”我的拙见””我个人的看法”等;    

6、在符合语法的情况下省略主语“我”,如将“我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运作”省略主语变为“这是一次成功的运作。

总之,除了在明确主体、承担责任的语义环境下,应慎用和巧用“我”字。    

二、发表意见的技巧    

针对某一问题考生能否发表合理的、深刻的、有建设性的观点,是公务员面试中的一项一般的而且是重要的测评项目。为了争取考官的认可,考生除了要具备真才实学能够发表真知卓见,也要掌握表达自己观点的艺术,以此来促进考官对自己的观点的理解和接受。   

 ①考官提问时请考生注意听,抓住考官提问的要点,同时合理组织自己的语言,考官未说完,绝不能打断其话头,静待考官说完后再从容不迫地发言。   

 ②保持与考官的及时沟通。发言时,一定要密切观察考官的反应;考官未听清楚,要及时重复;考官表示困惑,要加以解释或补充说明;如果考官流露出不耐烦的情绪,请自己结束话题,而不要等到被打断。   

 ③不要固执己见,应该允许考官提出相反意见,并且虚心倾听,真诚请教。若经过讨论仍坚持自己的观点,也要记住不要明确否定考官的意见(尽管实质上已经这样做了),同时尊重考官的意见。   

 ④当问题属于中性或不易引起争论时,可直接坦率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⑤当自己的观点不易被接受时,可以使用“层层递推法”和“反证法”。    

前者指先从考官易接受的但离你的真实主题较远的观点谈起,逐步接近你的真实观点——以清晰的逻辑和考官们充分的思想准备,去推销你的观点。后者是指用“相反”的方法提出观点,然后逐步去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最终阐明你真正的观点。人们反对错误的观点往往比接受正确的观点更容易。      

提供确切的信息支持自己的观点.当考生提供了确切详实的论据,而不是仅提自己的主张时.你的观点就容易被接受。    

三、考生的语言表达要精练准确    

考生的发言需简洁、精炼,谈吐流利、清楚,以中心内容为线索,展开发挥。考生不要东拉西扯,将主题漫无边际地外延。      

为了突出自己的中心论点,考生可采用结构化的语言。回答问题时.开宗明义,先做结论,然后再做叙述和论证,条理清晰地展开主要内容。当然也要避免议论冗长。      

四、怎样做恰当的解释      

在面试中解释是常用的表达方式。解释的目的是将考官不明白或不了解的事实、观点说清楚;或者是阐释某件事的原因;还或者是将考官的误解及时澄清。      

“解释”本身并不难,但要使自己的解释达到预期效果,这就需要一定的原则和技巧了。      

①解释的态度应端正      

考生在做解释时,不能因为考官要求你解释的问题太简单而表现得不耐烦或自傲,很多时候,考官并不是真地不懂或没听清,他们也不是想搞清楚你到底懂多少。考官要求考生解释某一问题,往往考察的就是考生会不会解释!

考生也不能因为自己被误解或自己的回答被怀疑,需要自己做出解释,而感到委屈和不满。考生在做解释时必须态度诚挚,用渗着情感的语言来说明问题。    

 ②应适时收尾     

当解释实在难以奏效时,考生不必着急,“话不投机半句多”。如果考官已经做了某个判断,考生往往很难改变他的观点。这时转移话题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而考生若抓住这个问题不放,非要让考官明白,那样就可能将考生与考官的关系弄僵。     

 ③有理有据     

解释其实就是阐明考生的论点的论据。在你确凿的证据和一定的逻辑推理的支持下,考官将很容易接受考生的解释。           

 ④实事求是     

解释时若真实情况难以直言,请考生不要寻找借口、强调夺理,更不能巧言令色,凭空编造。该解释的,就讲明客观原因,表明自己态度;不该解释的,不要乱加说明。      

考生若有不便直说的或考生不愿在考场表露的,可以如实向考官说明并请求他们的谅解。      

⑤承担责任 当考生被要求解释自己过去工作中的失误或某些不足时,若仅仅说明事情的经过而回避自己的责任,就不明智了。    

欲通过自己的解释获得考官的信任和谅解,考生最好勇于承担责任。请放心,对此考官不会只注意“错误是谁造成的”,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谁承担的责任并做了怎样的解释”。    

在自己承担责任时,要就事论事,将责任严格限定于所解释的事情上,不要随意扩大。有的考生误以为自己承担的责任越大,就表明自己的态度越诚恳,这种误解后果会很严重。    

有的问题甚至只需自己然承认自己的失误或不懂,不用解释。例如考生迟到五分钟,除非有确实的理由,否则不要解释,诚恳地向考官道歉就可以了。    

⑤间接解释    

即以第三者的角度去解释,包括自己原单位领导、大学的老师、奖状证书等书面材料以及媒体资讯等等。引用第三者的身份进行解释将增强自己解释的客观性和说服力。  

五、开放式回答    

考生回答问题时,若采取封闭式的回答,即只回答“是”或“不是”而不加以说明,则只表明了态度,而未使考官接受你的表态,甚至让考官感觉考生并不希望自己的表态被认可,因为考生只是淡漠地回答“是”与“不是”,“对”与“错”等。     

六、借口说话    

面试时的很多问题是直接针对于考生提的,需要考生正面做出回答。而其中的有些问题如果考生“借口说话”可能效果会更好。    

例如考官询问:“你认为自己大学期间的成绩优秀吗?那么考生如果正面回答:”我想应该是不错的吧!“就很难有说服力。而如果考生借用他人的“口”来证实自己,就会有效得多。例如“我本科四年三年拿到了一等奖学金,毕业时被评为优秀毕业生。由于在专业上取得了一定成绩,我系唯一的一名中科院院士沈教授让我进入他的实验室,并对我的工作做了中肯的评价。毕业前,在沈教授指导下,我在刊物上发表了一篇学术报告,该刊物的总编认为这篇报告观点新颖、内容翔实……“      

借口说话在具体应用时,要注意“借的口”——选择的人或事物应该是考官能接受,能认可的。如果考生说:”我母亲一直认为我很聪慧……就似乎不太合适,因为自己的亲人对自己的评价不够客观和权威。此外,考生还应尽量将这种方法表达得委婉含蓄一些。有位考生对考官说:“贵局刘局长来我校参观时,对我做了很高的评价,并欢迎我毕业后来本局工作……这样会令考官感到考生抬出某领导来压自己,未免会有抵触之意。     

借口说话,既不能大张旗鼓、盛气凌人,又不能无中生有,凭空捏造。只要避免了这几点,“借口说话”的技巧就能恰当地运用。        

 7、  面试语言必须表达得明白和确定无误。           

(1)避免表达含糊和有歧义      

如有考生叙述大学期间某次期中考试期间,他以学生会干部的身份发起了一次“考试不作弊”的活动。该考生用,“中考”来指“期中考试造成考官们误以为初中毕业升高中的考试。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歧义用语。     

 (2)指代清楚      

口语不同于书面语,后者可以大量使用代词,而读者有足够的视觉空间容纳上下文,因此,代词使用得多没关系。只要准确,口语速度快,考官难以根据上下文(根本无下文)来分清指代关系。尤其是“他”“她”“它”在口语中是分不清的,因此考生在考场上为了避免指代不清造成的误解,可以少用人称代词,能用姓名的地方尽量用姓名。

(3)情节叙述需提供确切信息      

有些考生回答问题,不紧扣题意,泛泛而谈,例如被问到对过去的某件过失怎样认识时,考生回答:“有一次我做错了一件事情,我觉得……这样的回答由于未提供足够的信息,是没有意义的。    

  (4)避免使用语义含糊的词语或句式。     

有些词语本身就语义含糊,一些句式也是这样,如:“可能”“也许”,“如果必须做出结论的话……”等。      

(5)不要随意省略主语。     

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口语可能很随便,经常在谈话的双方都明白时省略主语,如:“昨天去哪了?”对方不会听不懂。但考场上既使双方都能理解的情况下,也最好不要随意省略主语。面试考场上应使用较正式的口语,尤其是必须注意对考官的称呼不能省略,如考生询问“我的观点对吗?”就不如:“刘处长您认为我的观点对不对?”的说法好。    

同样的道理,日常口语中顺序颠倒的说法也不应该省、如:“来了,您!”应该说:“您来了!”   

(6)不用方言。     

 除非考官同意,否则考生在考场上尽量使用普通话。有些特殊的职位可能要求会某种方言则另当别论。    

考生有时发现某考官是同乡时,情不自禁地说几句家乡话,这倒不打紧,但注意适可而止。另外,考生不要在语言中夹杂外语,如不时地蹦出些:“thank  y0u“/ok”/yes”等。    

(7)可以在话题末尾做一个小结    

对于一些时间、空间、逻辑结构不明显的叙述或较长的一段话,考生可以在结尾言简意赅地做一个小结,给考官一个清晰、完整的感觉。    

(8)增强谈活的逻辑结构    

考生可以多使用一些连接词,加强句与句之间的承上启下,并突出逻辑关系。   

 八、考官跟考生的寒暄怎样应对    

有时候在面试开始时,考官主动与考生随便地聊一聊天。有的考生这时不知道考官是什么意思。他们会暗自纳闷:“这种寒暄要考察我的什么素质?”“考官是不是话中有话呢?    其实考官这样做无非是为了融洽一下考场气氛,尤其是有些考生过于紧张或拘束,这种寒暄就能起到放松的作用。这是考官科学测评人才的一种技巧,也是考官友善态度的一种表示,考生大可不必顾虑重重,只要热情地随声附和就可以了。但寒暄作为面试的“序曲”,不应该喧宾夺主。有的考生见考官随便地与自己寒暄,就忘了这个原则,自己主动地寻找话题,面试中的寒暄绝对不是日常生活中和朋友之间的寒暄。    

九、  适当地引用一些谚语、名人名言、成语典故会突出考生的文化底蕴,通过所引用内容的深度来衬托自己的成熟。   

如考生不小心说错了话,自我解嘲他说:“的确,正如一位名人所说“真理往前面走一步,就是谬误”,我刚才显然多走了一步,这样的引用不仅表现了自己的文化素养,同时也为自己的一时失误找到了理直气壮的解释。   

但考生引用名人名言等仍要掌握好度,别让考官把自己当成词典。         

十、小心陷阱      

考官常用到的五种谈话方法中有三种都可能为考生布下了陷阱。“漫谈法”就是漫无边际与考生聊天,所提问题没有什么规律,考生揣摩不出考官意图,也就解除了紧张情绪和戒备状态。这时考官可能突然问到关键问题,让考生猝不及防,导致泄露真情。为此,考生必须警惕,要知道考官同样是希望提高面试效率的,考官所提的问题即使再简单也是有其一定目的的。      

“逼谈法”就是压迫式问答,考官对于那些必须让考生回答的问题,一般采取这种方法。如“本单位没有条件马上解决住房,你愿不愿意来”这种限定式的提问,似乎只能有两种回答:“愿意”或“不愿意”而且考官正期望你做出明确的回答。考生如果可以明确回答当然没问题,但有时考生无法做出“二择一”的选择,这时请考生从这个“两难“的陷阱中跳出来,因为你还可以采用模糊性回答等第三种回答方式。  

“逆谈法”中考官先告诉考生本单位如何不好,若考生情绪因之受到影响,那么就掉到这个陷阱中去了。

十一、怎样提问   

面试考场上考官有时候会把提问的权力交给你,考生不必谦让,大大方方接过来则可。考生应该知道,请考生提问不是考官表示礼貌和友好的方式。之所以有如此举措必然是和面试的目的有关。有经验的考官希望考生在此能提出问题,并通过这些问题了解考生的另一个侧面,同面试开始时的自我介绍一样,考生在面试收尾时的提问也是考生充分掌握主动权的一次机会。

因此考生不仅需要通过考官对自己问题的回答来了解一些与报考职位以及面试相关的信息,也需要借这个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与众不同,正如前面的一些例子中谈到的那样。应试者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做出合适的提问了。那么提些什么问题呢?考生可以就报考职位和本次面试提一些相关问题,在表示自己对这份工作的信心的同时,不妨流露出少许犹豫——你要让考官知道他的回答可能会影响你最后的决定——因为你也有选择的权利。考生在参加面试前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有备无患。以下是一些例子。   

 例如:“我对贵单位领导的频繁变动感到很费解,您能告诉我是什么原因吗?

“以前通过您的面试的考生,现在是公务员了。他们工作业绩如何呢?

“如果贵单位最终录用我,而且我也接受,您认为在正式上岗前,我还需要做些什么?”,“是不是面试中表现出色的考生会优先考虑录用呢?”    

以上略举几例来说明考生应该提什么样的问题。除了问题的内容外,考生在提问时还应注意几个原则:   

(1)提问就应该提出“问题”,而不要提出新的话题和考官聊天。而且提问不仅仅是考生要问,而且考官要做出回答。因此提出的问题必须能引起考官的兴趣和注意,使他乐意回答。    

(2)考生的提问不能“杀气腾腾”不要追问和盘问一个问题,若考官未做明确回答,那么他也一定有如此回答的理由,考生不要纠缠不休。   

(3)提问应以对方为中心。这里“对方”不是指考官的个人私事,而是和报考单位有关的事宜。考生在这时仍以自己为主题的提问,会让考官感觉你太自我中心化。   

(4)不要由于怕难倒考官而提一些幼稚的问题。    

(5)要注意提问方式:如同开放式回答问题一样。考生最好采取开放式提问,不要做限定式发问,给考官充分发挥余地。   

 (6)提的问题不宜过多。一般三~五个就差不多了,不同问题的组合也很重要  

(7)进行诱导性提问或试探性提问时,要注意考官的情绪。一旦考官表现得不耐烦,就要及时结束提问。  

 (8)不要提超出考官学识太远的问题(有考生竟想和考官在考场上讨论工艺流程!);不要提含糊不清或易引起歧义的问题;不要提考官不能或不愿回答的问题;不要提可能使自己陷于不利局面的问题。   

 (9)提问完要明确表示自己的提问结束,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十二、常用句式和“万用语”    

有时候考生需要拖延回答问题的时间以斟酌字词;有的时候考生一时紧张忘了话题;有的时候考生希望自己的表述会有更好.在这些情况下为了能对考生有些帮助,我们整理一些常用句式和“万用语”,供考生选用。    

“坦率他说……”    

“我能适应这份工作是因为……”    

“我是这样考虑这个问题的……”    

“我真诚地希望您能对我的情况表示满意……”    

“我希望您能理解……”    

“您的问题让我很难回答,因为……”    

“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我很高兴您能欣赏我的观点……”    

“我盼望着将来继续和您合作……”    

“这是我为什么这样做的理由和想法:……”    

“听完我的解释后,您也许会同意我的观点    

“当时我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您认为我的回答应该从哪里开始呢?”    

“这样理解您的话对吗?”    

“在我回答您的问题之前,我必须强调……”    

“您对我的建议正是我准备实现的目标    

“这是从中总结到的教训,相信以后我不会再发生同样的过失      

“的确”是的“当然…      

十三、面试用语的“禁忌”      

这里集中讨论一些面试时考生不该使用的语言风格或样式等,以供考生借鉴:      

(1)自己和自己抢话也不让别人插话      

有些考生前一句话刚完马上又抢着说下一句话,并在话题连接的部分插入无意义的“所以…”“而”等连接词,让自己的语言水泄不通,难以让考官插话以做出适当的响应,例如某考生这样说:“我要说的就是这些……所以……换句话说……”。    

(2)语言的反复追加      

当考生说话时反复重复某一句话或经常补充前面的话,就会令考官烦燥了。      

(3)确定性的两个极端

语义的确定性应适时而定。有些考生形成一种语言习惯,经常使用绝对肯定或很不确定的词语。例如一些考生总是说:“肯定是………绝对是………当然了……”,另一些考生却老把“也许、可能、大概、差不多,还可以吧”等挂在嘴边。这两种情况都应该避免。      

(4)语言呆板、重复使用某种句式或词语      

如果考生回答每一个问题都像小学生解问答题一样:“因为……所以……”那么既使其内容再精彩,也会令考官乏味。考生应尽可能地变换句式,使用同义词或近义词等。例如“因为”就可以在不同的地方换用成:“因此、由于、由于这个原因、之所以……是由于……”等等。 

(5)不要随便扩大指代范围    

有的考生经常使用。众所周知………、正如每一个人了解的那样……”等话语,似乎面试考场应该加入更多人。这样的说话易造成考官逆反心理:“我就不知道……”。   

(6)去掉口头禅和伴随动作    

一个人的“言语形象”也可能带着一些反复使用的口头禅“那个月么、然后等以及诸如扬眉、歪嘴角、搔头发、抹鼻子的伴随动作。

本文标题:公务员面试技巧-专家谈国家公务员面试技巧1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08056.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