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如何理解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如何理解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摘要: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是我们大陆、一切有良知的中国人、中华每一位儿女的一致共识,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最基本的前提基础,那么,何谓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关键词:爱国统一战线 港澳台 炎黄子孙 霸权主义
首先,要明确中华民族的概念,我认为,中华民族的概念,应该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包括港澳台特别行政区的所有各民族公民,以及海外华侨,还应包括在世界各国的基本上血缘不少于二分之一的华裔公民.
家和万事兴。民族的强大有赖于民族的团结。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有可能受害。这是从历史和现实得出的正确结论。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每一段强盛时期,都是人民团结,和睦相处在祖国大家庭内。一旦出现分裂,则招致外强入侵、国破家亡、民不聊生。从现实来看,祖国统一将对民族的振兴产生巨大的推动力。经济上,大陆丰富的原材料、广阔的市场和充足的劳动力,与港澳台的资金、技术等形成优势互补。军事上,统一将消除两岸之间的敌对状态,两岸一致对外,可以消除民族内耗。两岸人民可用更多的人力物力致力于发展建设,国家的整体防务能力则大大增强。政治上,祖国的统一将消除霸权主义牵制中国发展的一张王牌,台湾同胞与祖国其它地区人民一道共享国家的尊严和荣誉,中国的国际地位将大大提高。所以,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就是这些人的共同利益、最高利益、长远利益。也就是所有中国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龙的传人共同的生存、发展、繁荣、受人尊重的权利!无论是我们大陆、还是台湾、甚至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中华民族的一分子,都不应当违背这个最高的共同利益!
从小处说,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利益基本一致。为什么可以这样说?当年海外华人对孙中山先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支持的不遗余力,就是因为中国是中华民族的根本所在,大陆的强盛与否,与每个中国人、华裔的荣辱休戚相关。而据说是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先生的回忆:朝鲜战争前他在欧洲旅行,人们常对华人持歧视态度,可是新中国出兵朝鲜并连获胜利后,西欧海关人
员一见华人都肃然起敬。李光耀先生从此开始认真学习自己祖先的语言。 周恩来同志说过:“我是一个中国人,然后我才是一个共产党员。”在本国人民的生产力还没有完全解放的现阶段,共产党员的身份还不足以凌驾于一个中国人的身份之上,这也是我们国家的历届领导人对台湾问题一再让步也要维护中华民 族的根本利益的原因所在。
自相残杀,兄弟阋墙,显然不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台湾的军力是相当于东南亚军力的总和,在世界上也属十名左右,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说法,即使我们能够顺利取得对台作战的胜利,损失也将十分巨大,更不用说可能面对的日美全力来援,经济的倒退,将是必然。所以台湾问题不仅仅是能不能打、能不能胜的问题,还是符不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问题。但是!一旦台湾独立,对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更将是毁灭性的打击,中国的海路将被一系列的岛链封杀,无法进军太平洋,对我国的岛屿的捍卫将更加困难甚至师出无名,民族的自信自尊心不复存在,中华民族的再次崛起,将成为空谈,所以也无怪乎许多偏激的朋友认为宁可让台湾不长草,甚至会有玉石俱焚、让全球毁灭也在所不惜的疯狂念头。
从大处说,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世界人民的利益也是基本一致的。这不但体现在中华儿女的广泛性和世界性上,还因为我国历来崇尚“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与人为善,和现在世界上许多只知道巧取豪夺、侵占浪费世界人民的共同资源的国家形成鲜明对比,毛同志说过,中国有能力有义务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较大贡献。(大意如此)事实上,历史上的中国已经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中华民族从来就不是一个狭隘、封闭的民族,我们本身就是一个由无数的民族融合融汇而成的伟大民族,从来不会侵略任何人,只会用博大精深的文化同化一个个的民族,就算是世界上少有的据说不会被其他民族同化的犹太人,明代在泉州都有曾经被我们同化的痕迹。我们总是不遗余力的帮助落后的民族、全力以赴的追赶先进的民族,说句不好听的话,有时候简直是过分的把洋大人当神供。
中国也是个大国,拥有直接和间接将世界毁灭的能力,中国奉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和绝不率先使用核武器、永不称霸的无双承诺;奉行的计划生育,
自己自足,不给世界添麻烦的伟大自律行为,也是维护人类根本利益坚实保障。 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破坏者主要有两种人,一种是混进我党的腐败逐利分子,他们由国家供养却肆无忌惮的破坏着共和国的威信和基础,严重阻碍中华民族的强大和发展。一种是所谓的民主精英,被西方文化洗脑而不自知,被人民养育大却背叛和攻击破坏自己国家的民族利益,还自以为是在从事正义的事业。第一种人可谓是家里的蛀虫,愚蠢之极,完全不知道再大的房子也经不起拼命的侵蚀,中国的脊梁再多,也赶不上蛀虫的折腾,十个脊梁也养不了一个蛀虫,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干净彻底的消灭他们,铲除一个蛀虫胜过七级浮屠,可惜大多数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而第二种人可谓是门外的野狗,他们不能说没有知识,也不能说没有主见,正是因为他们自以为高人一等的主见而落入敌人的套中,以为掌握了救国救民的大道理,自己又没有正确的人生观,更不愿意付出牺牲,觉得祖国对不起自己就可以无所不为,叛国也理直气壮。殊不知,不管你变成了那国人,不管你是漂白整容或者钻到与我们类似的鬼子、韩国人中去,只要你身上流着华夏 儿女的血液,你就永远留着中国人的印记,中华民族的强大荣辱就永远和你休戚相关,甚至在伊拉克,还曾经有鬼子遇到危难时冒充自己是中国人的事情。敌人对走狗的重视完全在于走狗有利用价值,他才不吝啬夸奖和骨头,一旦某个丧心病狂的魔鬼国家开发出针对中国人的基因武器,无论你钻到那里也难逃恶运,倾巢之下,焉有完卵?所以说中国人生为中国人,就必须只能为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强大繁荣竭心尽力,死而后已。
要捍卫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道路显而易见,执行起来也并不困难,只是和少数人的眼前局部利益有冲突而已,所以每一个中华儿女就更应该擦亮眼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是实现自身地位的提高而共同努力!一起来发挥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团结、勇敢、勤劳、奋进!还有我最喜欢的一句童第周的话:中国人,一定要争气!
刘亮
2011440848
二 : 事业单位习题解析 “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第十章 “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提出是从解决
A.台湾问题开始的 B.香港问题开始的 C.澳门问题开始的 D.香港和澳门
问题开始的 (A)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一国两制”提出的起点。[www.61k.com)“一国两制”的构想的提出
有一个过程,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
定了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郑重宣告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同年1月30 ,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期间,第一次公开提
出了“一国两制”的思想。因此,“一国两制”构想是从解决台湾问题开始的(A项)。1982年9
月,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时,第一次使用了“一国两制”的概念。同年12月,全国人大五次
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文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1984年,
全国人大六届第二次会议再次肯定了“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使“一国两制”成为一项具有法
律效力的基本国策。
2.实现“一国两制”的前提和核心是
A.港、澳、台享有高度自治权 B.中国坚持社会主义C.国家的主权统一于中华人
民共和国
D.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C)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对“一个中国”原则的理解和确认。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一国两制”
的核心、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而“一个中国”的实质就是指中国的主权是完整的,是不可分
割的,“国家的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C项)。题中所给定的4个备选答案中,A、B、
D三项是“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都是不符合题意的。所以只有C项的内容才是“一个中国”
的本质含义,是正确的选项。
3.我国实行“一国两制”不会改变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A.特别行政区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行政区域 B.特别行政区是在中华人民共
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C.特别行政区享有内地一般地方行政区所没有的高度自治权
D.两种制度地位不同,社会主义制度是主体 (D)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对“一国两制”中的“两种制度”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和掌握。“两
种制度”是说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实行“两种制
度”不会改变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两种制度地位作用不同,实行
社会主义制度的大陆地区是国家的主体,起着决定作用,所以D是正确答案。
4.“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
A.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B.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D.中国的主权是完整的,是不
可分割的 (A)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一国两制”提出的基础的确认和理解。题中所给出的4个
备选项的内容都是一个中国原则的题中应有之意。但题干问的问题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
础,那就是“一个中国”(A项),所以A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正确选项。
5.1995年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提出了八项主
张,这个讲话是
A.《告台湾同胞书》 B.《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c.《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 D.《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D)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江泽民发表的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讲话题目的确认。1995
年1月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就现阶段发展
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提出了八项主张。《讲话》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解决
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纲领。题中所给出的4个选项中,A项是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
会发表的,它郑重宣告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B项的内容是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的谈话;C项的内容是2000年2月,中国政府发表
的白皮书,白皮书中提到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解决统一的情况。
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事业单位习题解析 “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所以D项是正确选项。(www.61k.com)
6.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D.反对台湾独立 (B)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的理解和确认。
1995年1月28日,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
讲话根据“一国两制”构想,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若干问题,提
出了八项重要主张,其中之一就是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
统一的前提和基础(B项)。此题的答案政策性极强,需要考生强行记忆。题中所给出的4个
选项,其中A、C、D三项的内容都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既定方针,这也是需要考生必须记住的。
7.1979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指出我们与台湾当局有一个共
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B.两岸应早日三通
C.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 D.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C)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在“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进程中《告台湾同胞书》的地
位和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集中全党的智慧,逐步形成了“一国两制”的战
略构想。其标志就是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第一次提出了我们
与台湾当局有一个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C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项)。题中所给定的4个选项,其中A项的内容是“一国两制”的内容;B项的内容是发展两
岸关系具体政策与措施;D项的内容包含于C,这样将A、B、D三项排除,正确选择就是C
项。
8.中国政府于1979年宣布对台湾实行和平统一的方针时,是基于一个前提,即当时
A.我国政府正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 B.我国已正式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台湾当局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D.我国政府决定对外开放
(C)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政府在1979年宣布对台湾实行和平统一方针
提出的前提的掌握和确认。中国政府于1979年宣布,对台湾实行和平统一,这一方针在当
时是基于台湾当局坚持和承认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样一个前提
下而提出的。此题的答案是非常确定的。
9.中国政府主张“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台湾,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目的是
A.准备最后用武力解放台湾 B.以武力压台湾统一 C.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
统一和台独势力把台湾从祖国大陆分裂出去的图谋 D.对付台湾人民
(C)
【解题分析】如果台湾当局接受“一个中国”的原则,祖国统一就是海峡两岸共同谈判协
调的一个和平进程。中国政府历来强调,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
主要是针对台独和外国势力把台湾从中国大陆分裂出去的图谋。本题C正确。
10.最早提出两岸尽快实现通邮、通航、通商“三通”建议的文献是
A.《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B.《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C.《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D.《告台湾同胞书》
(D)
【解题分析】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了“双方尽快
实现通航通邮”,“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后来被概括为“三通四流”。
11.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A.和平统一 B.一国两制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
【解题分析】完整的表述是D项。
12.实现两岸和平统一,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充分尊重
A.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 B.台湾同胞的利益 C.台湾同胞当家作主的愿望
D.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 (D)
【解题分析】这是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需要记忆。
13.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核心是
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事业单位习题解析 “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A.反对台湾独立 B.反对台独势力分裂祖国 C.贯彻“一国两制”构想 D.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容分割 (D)
【解题分析】一个中国原则,具有不可动摇的事实和法理基础,核心是中国的主权和领
土完整不容分割。(www.61k.com]这一内容表述也是固定的,属记忆性内容。
二、多项选择题
1.按照我国宪法规定,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个论断表明
A.“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 B.特别行政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特别行政区政府是国家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 D.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 E.特别行政区是有独立主权的政治实体 (ACD)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对“一国两制”基本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个规定,首先表明特别行政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主权国家内行使权力的特殊区域(A项),这就决定了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D项),是国家的一级地方政权机构(C项),而不是有独立主权的政治实体(E项)。由于特别行政区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它可以不执行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主体所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B项)。沿着这样一个思路,就会非常清楚地找到正确答案。
2.我国政府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后,对香港、澳门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在政治和法律方面享有的自治权包括
A.独立的外交权 B,行政管理权 C.独立的防务权
D.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E.立法权 (BDE)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对特别行政区在政治和法律方面享有的自治权限的理解和把握。按照我国宪法规定,在我国恢复行使主权的香港、澳门与尚未统一的台湾建立特别行政区,这些特别行政区在政治和法律方面享有“行政管理权”(B项),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D项)和立法权(E项)。而由于特别行政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主权国家内行使权力的区域,所以它没有“独立的外交权”(A项)和“独立的防务权”(C项)。这样,A项和C项是错误的选项,正确的选项是B、D、E。
3.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是
A.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B.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C.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D.反对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
E.反时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 (ABC)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的掌握和确认。一个中国原则是“一国两制”的一个具体内容,是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A项),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即“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B项),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C项)。D项和E项的内容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不符合题意,所以A、B、C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类似的选择题都是政策性非常强的,需要考生牢牢记住。
4.解决台湾问题的正确立场是
A.我国对台湾的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B.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C.台湾问题同香港、澳门问题一样是殖民主义侵略遗留问题
D.努力用和平方式实现,但不能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E.绝不允许任何势力以任何方式改变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 (ABDE)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我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的确认。答题时要明确我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是明确的,一贯的,这个立场就是题中ABDE所包含的四个方面的内容,
A、B、D、E是本题的正确选项。C项的表述是错误的,台湾是中国内战的产物,是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不同干香港、澳门问题。
5.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坚决反对
A.“一中一台” B.“两个中国” C.“一国两府”
D.“台湾独立”
E.“外国插手” (ABDE)
【解题分析】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我国政府在台湾
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事业单位习题解析 “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问题上坚决反对“一中一台”(A项),反对搞“两个中国”(B项),反对外国势力干涉(E项),反
对“台湾独立”(D项),这是我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一贯主张和立场。(www.61k.com]题中C项的内容是错
误的。所以A、B、D、E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正确选项。
6.关于台湾问题,以下哪些提法是正确的
A.台湾问题和香港、澳门问题一样,都是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
B.我们要对台湾恢复行使主权 C.我国对台湾的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D.主张用
和平方式实现两岸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E.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 (CDE)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我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方针、政策和主张的理解和掌
握。题中所给定的5个备选答案中,C、D、E项的内容正确表述了我国对台湾问题的政策和
主张,是正确选项。由于台湾问题不是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是国内战争的产
物,不是我们要对台湾恢复行使主权的问题,而是台湾的主权本来就属于中国,这样将A
项和B项两个错误选项排除,C、D、E项是符合题干要求的正确答案。
7.2000年2月,中国政府发表《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白皮书中提到
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解决统一的情况是
A.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事变B.如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
C.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结束两岸敌对状态D.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开放两
岸“三通”
E.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两岸统一问题 (ABE)
【解题分析】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政府在什么情况下被迫采取包括使用武力来解
决统一的断然措施。在2000年2月,中国政府发表的《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
书中讲的非常明确,“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事变”(A项);“如
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B项);“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两岸统一问
题”(E项),在这些情况下,中国只能被迫采取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解决统一。所以A、
B、E项的内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此题非常重要,其政策性极强,没有任何理解的成
分,需强行记忆。
8.近年来,台湾当局领导人加紧图谋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和“台湾独立”的局
面,鼓吹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大陆,中华民国在台湾 B.两岸是对等的政治实体
C.两岸平等参与国际组织
D.两岸是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 E.在两岸分治的现实上追求中
国统一 (ABCDE)
【解题分析】题中所给出的5个选项的内容,都是近些年来台湾当局领导人所鼓吹的一
些言论。这些是考生需要有所了解的内容。
9.在台湾问题的解决上,中国政府的主张是
A.通过政治谈判来解决 B.力争和平解决 C.不使用武力
D.通过中美谈判来解决
E.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来解决 (AB)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在台湾问题的解决上中国政府的主张。在台湾问题
的解决上,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谈判的方式来解决(A项),坚持力争和平统一(B项),但
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由于台湾问题是我们国家内部的事情没必要也不需要外来干预或干
涉。所以C、D、E项的内容是错误的需要排除,A项和B项是正确的选项。
10.在“一国两制”条件下,两种制度的关系是
A.和平共处 B.长期共存 C.相互支援 D.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主体
E.不分主次.共同发展 (ABCD)
【解题分析】该题是考查考生对在“一国两制”条件下,两种制度关系的掌握和确认。所
谓“两种制度”,即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统一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大陆的社
会主义制度是主体(D项),而大陆的社会主义不吃掉台湾、香港、澳门的资本主义,台湾、
香港、澳门的资本主义也不吃掉大陆的社会主义。两种制度长期共存(B项),和平共处(A
项),相互支援(C项),共同发展,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做出贡献。所以A、B、C、D
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事业单位习题解析 “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是正确的选项。(www.61k.com)这是政策性极强的重要考点,需要考生要牢牢记住。
11.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是永载史册的民族盛事,其重大意义是
A.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国耻 B.标志“一国两制”构想获得巨大的
成功 C.标志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大步伐 D.标志中国人
民为世界和平、发展和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E.标志资本主义制度在香港和澳门的终结 (ABCD)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对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对统一大业的意义的认识。这是常识性知
识,必须掌握。五个选项中,E是错误的观点,A、B、c、D是正确选项。
12.“一国两制”构想及其实践的重大历史意义有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A.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B.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
的灵活性相统一的原理
C.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用来处理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D.为解决国际争端和
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途径和模式
E.是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出发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 (ABCDE)
【解题分析】“一国两制”的构想允许在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内有两个不同性质的社会制
度长期并存,突破了在一个国家内部只能允许一种社会制度及其相应的政权组织形式,丰富
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本来是用来解决国际间的问题的,现在
把它用来处理一个国家的内政问题,这是一个创造,坚持了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
为解决世界性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所以,应该全选。
13.在两岸统一上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是指
A.把台湾当局的分裂言行与台湾人民区别开来 B.把主张维持现状的绝大多数人与
主张分裂的少数人区别开来
C.把广大民进党党员与少数顽固的“台独”分子区别开来 D.把过去坚持过“台独”
现已改变立场与仍然坚持“台独”立场的人区别开来 E.把泛蓝势力与泛绿势力区别开来 (ABCD)
【解题分析】A、B、C、D四点区别符合中国政府的政策立场。
三、辨析题
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答案要点】(1)祖国统一体现了国家的主要政治利益。维护主权和国家领土完整体现
了一个国家最主要的政治利益。一个国家只有维持民族独立和领土完整,才谈得上发展本国
经济、文化。如果一个国家处于四分五裂之中,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国家的统一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保证。历史发展表明:国家统一,则政通
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没有国家的统一,就没有民族的独立、
社会的稳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当前,我国正面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
祖国统一,是实现现代化、振兴中华的根本条件。
(3)当前,国际敌对势力正积极支持分裂主义分子,阻挠台湾回归祖国,进行各种分裂
祖国的活动。为了振兴中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更应重视维护国家的统一,早日使
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实现祖国统一重要历史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回答此题应紧紧抓
住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这个根本点,然后分别从政治利益、经济利
益以及反对国际敌对势力支持“台独”活动和言论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四、分析题
分析一个中国原则的根据,并结合当前两岸政治、经济实际说明只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才能实现和平统一。
【答案要点】(1)一个中国原则的根据。历史上,台湾历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理论
上,国际法认为,国家主权不可分割,领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领土的分割,标志着主
权的分割或丧失。法理上,1945年开罗宣言和菠茨坦公告确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中国并
在1945年10月25日收复了台湾。事实上,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已被国际社会所公
认。
(2)当前两岸的政治、经济实际表明,只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才能实现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事业单位习题解析 “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第一,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www.61k.com]迄今,两岸敌对状态并未正式结束。为了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了实现两岸统一,中国政府有权采用任何必要的手段。采用和平的方式,有利于两岸社会的共同发展,有利于两岸同胞感情的融合和团结,是最好的方式。
第二,中国政府于1979年宣布实行和平统一的方针时,是基于一个前提,即当时的台湾当局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同时,中国政府考虑到长期支持台湾当局的美国政府承认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这也有利于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第三,中国政府在实行和平统一方针的同时,始终表明,以何种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并无义务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制造“台湾独立”的图谋和干涉中国统一的外国势力,是为争取实现和平统一提供必要的保障。采用武力的方式,将是最后不得已而被迫做出的选择。
第四,对台湾而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标志着承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不可分割,使两岸双方有了共同的基础和前提,两岸双方可以通过平等协商,找到解决政治分歧的办法,实现和平统一。如果否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图谋将台湾从中国领土中分割出去,那就使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不复存在。
第五,对美国而言,承诺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就要切实执行中美两国政府之间的三个公报和美方的一系列承诺,应当只与台湾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的关系,反对所谓“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不阻挠中国的统一。反之,就破坏了中国政府争取和平统一的外部条件。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对一个中国原则的理解和掌握。本题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一个中国”原则的根据,从历史上、理论上、法理上和事实上四个方面阐述根据;二是回答为什么只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才能实现和平统一,从五个方面说明理由。此题是政策性很强的题,一些基本观点必须依靠扎实的记忆和理解来陈述。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三 :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www.61k.com]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没有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两制并存;高度自治;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3)“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①香港是被英国殖民主义者强迫清政府先后签订《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不平等条约而强占的;澳门是被葡萄牙殖民主义者通过胁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葡北京条约》逐步强占的。
②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分别恢复了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
(4)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方针
①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共识,同意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即“九二共识”,1993年4月,“汪辜会谈”举行,两岸关系发展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②2013年6月,习近平就坚定不移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提出了四点意见: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四 : 第二课 第六框 活动课 “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第二课 第六框 活动课 “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一国两制”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知识的学习,认识到“一国两制”的基本含义及意义,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程标准
教学内容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意义。
基本要求
识记: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最终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教学方法
知识竞赛法、问题教学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材分析
活动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说明"一国两制"的含义。2.提供有关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材料及两岸交流的有关材料,给学生提供一个感性认识的平台,帮助学生理解"→国两制"这一方针的内涵及其作用。3.从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角度,让学生查找资料,进一步加深对"一国两制"方针的理解,认识到任何分裂祖国的图谋和行径都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是必然要失败的。
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
1、香港问题
今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南九龙和“新界”三部分,总面积1061.8平方公里,它们都是通过不平等条约强割强租的,既是英国野蛮侵略中国的罪恶纪录,也是中国人民过去受压迫、受侮辱的历史见证。
1)香港岛的割让
英国夺占中国沿海岛屿,蓄谋已久。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对印度殖民地的征服,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的中国就成了它觊觎的对象。1793年和1816年,马戛尔尼和阿美士德先后来华,要求割让海岛以便英人通商居住;1830年,47名同鸦片走私有关的英商,上书英国议会,要求英政府“采取与国家相称的决定,在靠近中国的沿海地区取得岛屿一处”,以保护英国对中国的贸易;1834年,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正式倡议“占据珠江口东面的香港”。对此,清政府的态度是明确的:“天朝尺土,俱归版籍”,“即岛屿沙洲,亦画界分疆,各有所属”。对殖民主义者的无理要求均予以拒绝。英国经过几次通过外交途径图谋霸占中国海岛的企图失败之后,就决心以武力来达到目的了。
1839年5月,侵华战争的策划者们公开宣称,要通过战争“得到我们自己的一个居留区,以便在英国国旗之下安家立业”。1840年2月,英国议会通过对华战争议案,任命海军上将懿律为侵华军总司令,组成了所谓的“东方远征军”。1840年6月,40余艘英舰驶抵中国海面,发动了侵华战争。
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正式签订。这样,英国殖民主义者早已非法侵占的香港,终于披上了“合法”的外衣。香港岛的割让,不但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而且也使之成为英帝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的跳板,为以后的领土掠夺,开了光河。
2)英国强割南九龙
英国侵占香港岛以后,又将目光转向了南九龙。南九龙位于尖沙咀和旺角之间,与香港岛隔海相望,面积11.1平方公里,水深港宽,地势平展,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就图谋占领,并以武力占据了九龙炮台。《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军虽不得不退出,但并不甘心,一直窥伺九龙,图谋卷土重来,长期占领。
1856年(咸丰六年),英法两国分别以所谓的“亚罗号”事件与“马神甫事件”,发动了对华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24日,英法在攻陷津、京,焚毁圆明园后,逼迫清廷签订了《北京条约》。
3)英国强租新界
侵略者的欲壑是难填的。英帝国主义者占据南九龙后不久,又向北九龙伸出了魔爪。《中英北京条约》签定后不久,英国陆军部便策划侵占北九龙半岛及附近岛屿,认为在北九龙的鲤鱼门取得立足点很有价值。
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对日割地、赔款,帝国主义列强趁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犯潮。1897年,德国强租胶州湾,把山东地区划为它的“势力范围”。法、俄两国则以干涉还辽为功,要求清政府进行“回报”。俄舰闯进大连湾后,强租了旅顺、大连,东北地区成其势力范围;法国则乘机强租广州湾,把两广、云南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老奸巨滑的英国殖民主义者当然不会放过趁火打劫的大好时机。它先是以对抗俄国在东北的势力为借口,强租了威海卫;然后又以法国租借广州湾威胁了它在两广的安全为由,要求在九龙扩界。1898年6月9日,清政府被迫按照英国的意愿在《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上签字。据此,英国取得了对九龙的租借权,由于这是他们新占据的地方,英人乃命名为“新界”,其范围包括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广大陆地和沿海大小二百多个岛屿,总面积达975.1平方公里。经此次“租借”,英国侵占的香港地区陆面比前增加了10多倍,水面增加了四、五十倍。条约规定租期99年。名为租借,却只字不提租金问题,充分暴露了英国殖民主义者的强盗本质和无赖嘴脸。
综上所述,英帝国主义用武力胁迫的方式,先后通过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窃取了我国香港地区的主权。这些条约,都是在绝对不平等的情况下签订和执行的,中国人民是永远也不会接受的。一百多年来,为了解除帝国主义压迫,争取民族的独立解放,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1949年10月1日,被压迫、被侮辱的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本来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中国作为主权国家有权随时以任何方式收回自己的领土。但是,考虑到中英关系和香港的繁荣和稳定,我国政府还是采取了谈判的方式,求得问题的妥善解决。
1984年12月19日,经两年多的谈判,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发表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庄重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收回香港地区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声明:“联合王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中华人民共和国。”
1997年7月1日,香港将正式回归祖国,届时,中国人民将一洗百年耻辱,并有信心、有能力把香港建设得更繁荣、更稳定!
2、澳门
澳门旧名濠镜、海镜、镜湖、香山澳等。因其南部凼仔、摩啰、路环、横琴四山划海而成十字形,故名澳门。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汉属番禺,晋属东官。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分置香山县,属广州;元朝属广州路;明时属广州府。清承明制,自1644年起继续行使对澳门的一切主权。
葡萄牙人对澳门的侵略,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葡萄牙人强行居住和经营澳门时期;第二阶段,自1849年起,葡萄牙人破坏中国主权,直接对澳门进行统治时期。这里拟对葡萄牙人侵入澳门的前一阶段作一简要考察。
1)葡萄牙人的东来
自十五世纪末新航路发现以来,西方殖民者纷纷东来。1474年,葡国国王查理五世和哥伦布曾向意大利地理学家询问中国的情况,当他们获知中国富厚无匹,到中国可以致富的时候,就决心探索通向中国的新航路。1498年,达·伽马率领葡萄牙武装商队,绕过好望角、印度的古里,强占了果阿(卧亚)。不久,葡萄牙国王专门派薛魁罗到马六甲(满刺加)活动,搜集中国的民族、宗教、土地、武器装备等情报,为侵略中国作准备。
当时的朱明王朝,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海外贸易也日趋活跃。与中国发生贸易往来的国家就有30多个。但是,当时明王朝不仅面临着传统的西北游牧民族的侵袭,同时又增加了来自海上的倭寇和“红毛夷”的肆意骚扰,因而在处理对外贸易时,采取了比较谨慎的态度,命令只许外商通过几个指定的港口入境;创立了新的朝贡贸易制度,设“市舶提举司”。明政府执行严格的海禁政策,一方面固然有利于维护其统治,另一方面却也使中国在对外关系方面处于半封闭状态。
面对中国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葡萄牙人自然是不甘心的。占领果阿和满刺加之后,他们就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中国。此后葡人来者日众,但他们却不肯规规矩矩地进行贸易往来,一有机会就从事海盗活动。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年),葡萄牙军官阿尔瓦列斯率领“官方旅行团”乘商船来到中国。他们到达广州珠江口外的屯门,即伶仃岛后,竟然在岛上树起刻有葡萄牙国王标志的石柱,表示该岛已成葡萄牙国王的领地。他们的这种侵略行径,自然为明朝政府所反对,最终也没有达到目的。
1517年9月,葡萄牙殖民者派遣了“船坚炮利”的安特拉德舰队入侵广州地区,占领屯门。他们的种种暴行激起了中外人民的共同愤怒。满刺加国王给明政府写信揭穿了事实真相,结果,“特使”被下狱,殖民者被驱逐,葡萄牙的扩张活动遭到了可耻的失败。 1518年,葡萄牙海盗商人西眇率远征队,再次进入广东地区进行骚扰。1521年8月,明政府命令广东海道副使讨伐侵略者。打败了侵略者,粉碎了葡萄牙殖民者企图在中国沿海建立侵略据点的阴谋。
2)葡萄牙人留居澳门
葡萄牙殖民者遭受了这次可耻的失败之后,不得不改变了入侵的地点和方式。他们除了窜到广州、福州、宁波等地继续为非作歹外,还于1535年,贿通广东都指挥黄琼,取得了在香山县属的澳门码头停船贸易的权力,并最终使澳门开放为贸易港。为了防止海盗商人的骚扰,明政府仍规定不许包括葡人在内的外国商人进入广州,也不许他们在澳门长期居留。明政府对葡人的贸易往来,控制仍然是相当严厉的。
16世纪40年代,海盗活动猖獗,朱纨在浙闽沿海厉行海禁,铲平殖民据点,葡萄牙人在彼立足不住,纷纷窜至广东香山的浪白澳。由于浪白澳偏处一隅,海面又风浪险恶,无法开展贸易和海盗活动。他们就极力钻营,企图长期占据条件优越的澳门。
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葡萄牙商人借口“舟触风涛缝裂”,要求到澳门岸上曝晒水浸货物,并进而要求长期留居澳门。据当时葡萄牙舰队司令苏萨于1556年1月15日写给葡萄牙路易斯亲王的信称,他在1552年来到广州之后,会见了海道副使汪柏,表示愿意缴纳商税(实际进贡于汪个人),并请求允许开港贸易。为了取得汪柏的信任,他还通过中国商人周鸾从中斡旋,诡称并非佛郎机国人,“狂报海道,照例抽分”。副使汪柏为利所诱,最终答应了他们通商的要求。但汪柏当时只是允准澳门为葡人商船泊口,按向例抽税20%,并未准许葡人视澳门为居留地,更未获朝廷批准。1572年,葡人在商船被抽税之际,向海道副使送上每年私授的贿赂500两之时,因有其它中国官员在场,葡萄牙翻译随机应变,称此500两为地租银。海道副使也顺水推舟,将这笔“地租银”送交国库,从此,贿赂变成了地租,每年由居澳葡人向中国人交纳“地租银”500两,不久又另加“火耗银”15两,合计515两,从明代1572年始,一直交到清代1849年。葡人向中国政府每年交纳地租,表明葡人仍然承认濠镜澳是中国的领土。而中国官方接受葡人所交地租,并将其载入万历年间刊行的《广东赋役全书》,则表明中国官方已正式允许葡人在濠镜澳租地居留。
葡人获准在澳门居留之后,大兴土木,建造房屋。不仅如此,葡萄牙还擅自在澳门单独设置官吏,不断地进行移民活动,大量葡人纷纷来澳,造成筑室千区,夷众万人的局面。更有甚者,葡萄牙殖民者竟然明目张胆地在岛上修筑炮台、城堡,偷贩鸦片、香药宝货、隐匿倭贼。对于驻澳门的明政府官员,如果稍有不从,竟然会遭到被枪杀的后果。与此同时,出现了一些里通外国的奸商、势豪和官员,澳门遂成为罪恶的渊薮。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番禺举人卢廷龙进京,请求逐澳门诸番出居浪白外海,还我濠镜故地。在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下,明政府对澳门问题重视起来,但是在如何对待葡人的问题上,明廷内部意见并不统一。一部分人激于义愤,主张以武力驱逐葡萄牙人出澳门,并曾经“纵火焚其民,以散其党”。特别是抗倭名将俞大猷,决心要“与之大做一场,以造广人之福”,他认为驱逐葡人并非不可能。另一部分人则主张迁移贸易地点,软硬兼施,迫使葡人离澳:一方面“将巡视海道副使移驻香山,弹压近地”,武力压迫葡人,另一方面则“明谕以朝廷威德,厚加赏犒,使之撤屋而随泊往来”。规定“自后番船入境,仍泊往年旧澳(指浪白澳),照常贸易,无失其关市岁利”。
由于明政府中主张纵容姑息政策的人最终占了上风,驱逐葡人的意见最终没被采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澳门问题牵涉到了一些当权者的利益。因为澳门的商税既可以解决广东官员的薪俸和军饷开支,各级官员又可以获得大量的贿赂。他们对待葡人的态度往往是利其宝货佯禁而阴许之。因而,这部分人主张仍旧允许葡人留居澳门,但要加强防范和管理,一方面“于澳门狭处,用石填塞,杜番船潜行,以固香山门户”;另一方面“将澳以上,雍麦以下,山径险要处,设一关城,添设府佐官一员,驻扎其间,委以重权,时加议察,使华人不得擅入,夷人不得擅出,惟抽盘之后,验执官票者,听其交易,而取平焉”。1614年,明廷正式允许葡人留取澳门,但对其申明约束,并驻军监视。
3)清政府对澳门的管理
应该指出,尽管葡萄牙人取得了在澳门的居留贸易权,但澳门在鸦片战争以前从未独立于中国政府管辖权之外,无论是行政、司法还是税收等方面,明清两代政府都对澳门实行着有效的管理。
在行政方面,明政府除继续设置守澳官以外,还在澳门驻有香山县差官和提调、备倭、巡辑等官员,并指派海防同知和市舶提举司对驻澳葡人进行约束。当发生重大事件时,两广总督等封疆大臣也能直接过问当地政务。到了清代,清政府以澳门民蕃日众,距离香山县城较远,特将香山县丞移驻前山寨,“改为分防澳门县丞,察理民蕃,以专责成。”乾隆八年(1743年),又设澳门同知于前山寨,将香山县丞移往澳门关闸以南的望厦村。乾隆十四年(1749年),澳门同知与香山知县议订善后事宜十二条,经葡使赞同、督抚核准后,用中,葡两种文字刻石于澳门议事亭内,以示永远信守。这项中国政府对澳门颁行的管治澳门的章程,一直执行了100年。
明、清政府在澳门行使司法权,是由香山县丞、知县、澳门同知、广州知府以至广东督抚等地方长官负责的。在司法实践中,中国政府参照了唐律中有关“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法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的原则,规定如果当地的葡人自相侵犯时,由他们自己的法官按照本国法律来审判,不服判决者,还可向设在印度果阿的葡萄牙高等法院上诉。如果涉及中国人,不论中国人作为原告或是被告,案件都由在澳门的中国官员审理;一旦发生蕃汉之间的凶杀案,前山寨的中国官员均得依律前往澳门验尸,并将一切物证呈送广州作最后判决。《澳门纪略》上有不少案例记载,表明中国政府坚持对澳门的司法权,是非常坚决的。
中国对澳门的财政权、关税权,主要体现在对居澳葡人征收对外贸易税钞。开始,明政府对船货实行十分抽二的“抽分”制度。后因“夷民”勾结中国奸商及前去抽分的知县,偷漏税严重,明政府加强了监督,并改“抽分”为“丈抽之例”,将“西洋船定为九等”,“按船大小以为额税”。自1571年殷正茂向澳葡商人按额征收舶税起,此种税钞征收即成为定制,明代由广东市舶司或香山县征收,清代则由总口旗员征收。根据记载,仅1830年4月到1831年3月的一年中,中方即从澳门征收税额69,183两。
为了加强对澳门的管理,明清两代政府除在澳门附近驻扎军队和进行官船巡视以外,还于1574年(明万历二年)在蚝镜与大陆陆上交通的咽喉—莲花茎的中央,修建了关闸,利用该处的地形,对葡人进行控制。关闸门定期开放,按居澳葡人人数限量供应酒米等生活必需品,并只许“官与之市”,不容“奸民私济”。这样做的目的,是明清政府迫使葡人居于“仰我濡沫”的地位,以便达到怀柔与驾驭的效果。平时可以“坐而困之”,使葡人难以久居;一旦葡人有不法行为,则关闭闸门,“扼其咽喉”,“不血刃而制其死命”。这种措施,实施了近三百年,有力地维护了中国的主权。
明、清两代政府在坚持对澳门行使主权的同时,根据澳葡的实际情况,沿袭唐、宋时对广州蕃坊的作法,对澳门实行特殊政策,给予了葡人一定的优惠条件。1580年,葡萄牙沦为西班牙的附庸。为对西班牙国王保持相对的独立性,驻澳葡人私自在澳门建立了具自治政权性质的议事公局,擅自将澳门纳为葡萄牙城市并派驻澳总督。这种严重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自然为中国政府所不允。但中国政府除对澳门加强管理和控制以外,为了方便对澳门的治理,也给予了驻澳葡人部分自治权,保留了居澳葡人兵头、判事官、理事官大、小红棍等官;允许他们修建炮台,驻扎少量葡兵以维护治安;允许他们在蚝镜设立海关,向本国商船另行抽税,作为自治经费;在行使司法权时,也充分尊重葡人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等。据此,由总督,议事长以及王家法官构成的澳葡自治体制,得以持续了二百余年。但这种“自治”,不过是沿袭中国历史上的传统做法,且又是在中国管辖之下才存在的,它与中国对其拥有完全主权并不矛盾。
1839年,林则徐以钦差大臣身份到广州后,令佛山同知、澳门同知、香山知县等,“仿照编查保甲之法,将通澳华民一体按户编查,毋许遗漏。并督同该夷目(指澳葡官员)搜查夷楼,有无囤积鸦片”。是年7月,林则徐亲自巡阅澳门,搜查华夷户口,并传见澳葡头目,申明禁令。林则徐在给皇帝的奏折中,还奏请新任钦廉道易中孚暂驻澳门,查办中外贸易等事务。
由以上事实可知,直至鸦片战争后的1849年,中国政府一直在澳门充分地行使着国家主权。
3、台湾问题:
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缘,是中国第一大岛,同大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台湾自古即属于中国。台湾古称夷洲、流求。大量的史书和文献记载了中国人民早期开发台湾的情景。距今1700多年以前,三国时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等对此就有所著述,它们是世界上记述台湾最早的文字。公元3世纪和7世纪,三国孙吴政权和隋朝政府都曾先后派万余人去台。进入17世纪之后,中国人民在台湾的开拓规模越来越大。17世纪末,大陆赴台开拓者超过10万人。至公元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时,总数达到50.7万余户,254万余人。200年间增长25倍。他们带去先进的生产方式,由南到北,由西及东,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大大加速了台湾整体开发的进程。这一史实说明,台湾和中国其他省区一样,同为中国各族人民所开拓所定居。台湾社会的发展始终延续着中华文化的传统,即使在日本侵占的50年间,这一基本情况也没有改变。台湾的开拓发展史,凝聚了包括当地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国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中国历代政府在台湾先后建立了行政机构,行使管辖权。早在公元12世纪中叶,宋朝政府即已派兵驻守澎湖,将澎湖地区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元朝政府在澎湖设置行政管理机构“巡检司”。明朝政府于16世纪中后期,恢复了一度废止的“巡检司”,并为防御外敌侵犯,增兵澎湖。1662年(清康熙元年),郑成功在台湾设“承天府”。清朝政府逐步在台湾扩增行政机构,加强了对台湾的治理。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设“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清政府派员测绘台湾地图,勘丈全境里数。1721年(清康熙六十年),增设“巡视台湾监察御史”,改“分巡台厦兵备道”为“分巡台厦道”。尔后又增设“彰化县”和“淡水厅”。1727年(清雍正五年),复改“分巡台厦道”为“分巡台湾道”(后又改为“分巡台湾兵备道”),增“澎湖厅”,定“台湾”为官方统一的名称。1875年(清光绪元年),清政府为进一步经营和治理台湾,再增设“台北府”及“淡水”、“新竹”、“宜兰”3县和“基隆厅”。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清政府正式划台湾为单一行省,任刘铭传为首任巡抚,行政区扩为3府1州,领11县5厅。刘在任内,铺铁路,开矿山,架电线,造商轮,兴办企业,创设新学堂,把台湾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大大向前推进。
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重新恢复了台湾省的行政管理机构。海峡两岸中国人为反对外国侵占台湾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15世纪后期起,西方殖民主义者大肆掠夺殖民地。1624年(明天启四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南部。1626年(明天启六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台湾北部。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荷兰又取代西班牙占领台湾北部。两岸同胞为反对外国殖民者侵占台湾进行了包括武装起义在内的各种方式的斗争。1661年(清顺治18年),郑成功率众进军台湾,于次年驱逐了盘踞台湾的荷兰殖民者。
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在日本威迫下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消息传来,举国同愤。在北京会试的包括台湾在内的18省千余举人“公车上书”,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协理台湾军务的清军将领刘永福等和台湾同胞一起,与占领台湾的日军拚死搏斗。中国大陆东南各地居民为支援这一斗争,或捐输饷银,或结队赴台,反抗日本侵略。在日本侵占台湾期间,台湾同胞一直坚持英勇不屈的斗争。初期,他们组织义军,进行武装游击抵抗,前后达7年之久。继而,在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后,他们又汇同大陆同胞一道,先后发起十余次武装起义。及至本世纪20和30年代,岛内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群众运动更加波澜壮阔,席卷台湾南北。
1937年,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国政府在《中国对日宣战布告》中明确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关系者,一律废止。《马关条约》自属废止之列。这一布告并郑重宣布:中国将“收复台湾、澎湖、东北四省土地”。中国人民经过8年艰苦的抗日战争,于1945年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收复了失土台湾。台湾同胞鸣放鞭炮,欢欣鼓舞,祭告祖先,庆祝回归祖国怀抱的伟大3胜利。国际社会公认台湾属于中国。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一部分,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支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了反对德、日、意法西斯轴心国,中国与美国、苏联、英国、法国等结成同盟国。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签署(后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又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同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于台北举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于中国主权管辖之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157个国家先后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它们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2)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在二战之后,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归还中国。之所以又出现台湾问题,与随后中国国民党发动的反人民内战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外国势力的介入。
台湾问题与国民党发动的内战。抗日战争期间,在中国共产党和其它爱国力量的推动下,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抗日战争胜利后,两党本应继续携手,共肩振兴中华大业,惟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依仗美国的支持,置全国人民渴望和平与建设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的强烈愿望于不顾,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双十协定》,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人民内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被迫进行了三年多的人民解放战争,由于当时的国民党集团倒行逆施,已为全国各族人民所唾弃,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南京的“中华民国”政府。1949年10月1日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国民党集团的一部分军政人员退据台湾。他们在当时美国政府的支持下,造成了台湾海峡两岸隔绝的状态。
台湾问题与美国政府的责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当时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的态势下,美国政府基于它的所谓全球战略及维护本国利益的考虑,曾经不遗余力地出钱、出枪、出人,支持国民党集团打内战,阻挠中国人民革命的事业。然而,美国政府最终并未达到它自己所希望达到的目的。美国国务院1949年发表的《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和艾奇逊国务卿给杜鲁门总统的信,都不得不承认这一点。艾奇逊在他的信中说:“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事,却也是无可避免的”;“这种结局之所以终于发生,也并不是因为我们少做了某些事情。这是中国内部各种力量的产物,我国曾经设法去左右这些力量,但是没有效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后,当时的美国政府本来可以从中国内战的泥潭中拔出来,但是它没有这样做,而是对新中国采取了孤立、遏制的政策,并且在朝鲜战争爆发后武装干涉纯属中国内政的海峡两岸关系。195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宣布:“我已命令第七舰队阻止对台湾的任何攻击”。美国第七舰队侵入了台湾海峡,美国第十三航空队进驻了台湾。1954年12月,美国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中国的台湾省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美国政府继续干预中国内政的错误政策,造成了台湾海峡地区长期的紧张对峙局势,台湾问题自此亦成为中美两国间的重大争端。
为了缓和台湾海峡地区的紧张局势,探寻解决中美两国之间争端的途径,中国政府自50年代中期起,即开始与美国对话。1955年8月至1970年2月,中美两国共举行了136次大使级会谈,但在缓和与消除台湾海峡地区紧张局势这个关键问题上,未取得任何进展。及至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和新中国的壮大,美国开始调整其对华政策,两国关系逐步出现解冻的形势。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驱逐台湾当局的“代表”。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公报称:“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1978年12月,美国政府接受了中国政府提出的建交三原则,即: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废除《共同防御条约》以及从台湾撤军。中美两国于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建交联合公报声明:“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联系”;“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自此,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但遗憾的是,中美建交不过三个月,美国国会竟通过了所谓《与台湾关系法》,并经美国总统签署生效。这个《与台湾关系法》,以美国国内立法的形式,作出了许多违反中美建交公报和国际法原则的规定,严重损害中国人民的权益,美国政府根据这个关系法,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和干涉中国内政,阻挠台湾与中国大陆的统一。
为解决美国售台武器问题,中美两国政府通过谈判,于1982年8月17日达成协议,发表了有关中美关系的第三个联合公报,简称“八·一七公报”。美国政府在公报中声明:“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它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中”然而,十多年来美国政府不但没有认真执行公报的规定,而且不断发生违反公报的行为中1992年9月,美国政府甚至决定向台湾出售150架F—16型高性能战斗机中美国政府的这一行动,给中美关系的发展和台湾问题的解决增加了新的障碍和阻力。
由上可见,台湾问题直到现在还未得到解决,美国政府是有责任的。其中自70年代以来,美国朝野许多有识之士和友好人士,曾经为促使中美之间在台湾问题上的分歧的解决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上述三个联合公报就包含着他们的努力和贡献,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十分赞赏。然而也不能不看到,美国确也有人至今仍不愿看到中国的统一,制造种种借口,施加种种影响,阻挠台湾问题的解决。
中国政府相信,美国人民与中国人民是友好的中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是符合两国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共同愿望的中中美两国都应珍视来之不易的指导两国关系发展的三个联合公报中只要双方都能恪守三个公报的原则,相互尊重,以大局为重,历史遗留下来的台湾问题就不难得到解决,中美关系就一定能不断获得改善和发展。
讲解新课
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
2、“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
“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2)“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乡愁》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3、“一国两制” 的意义
“一国两制”构想是全新的政治思想,它的提出及其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的落实,是我国和当代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深远的意义。
1)“一国两制”构想为我国实现和平统一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2)“一国两制”构想将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持香港、澳门、台湾的稳定和繁荣创造有利的条件。
3)“一国两制”构想对世界各国和人类的进步事业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总之,“一国两制”构想,为人类进步事业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因此,它在国际政治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4)“一国两制”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极大地丰富了统一战线的理论和实践。在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内,可以实行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同中国现实情况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造,它推动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由大陆扩展到海外,形成了统一战线的新格局,开辟了统战工作的新领域。
巩固题:为什么港澳能顺利回归祖国?
“一国两制“方针符合港澳和祖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符合当今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主流;体现了”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从根本上说,是祖国日益强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必然结果。
4、和平统一的十大好处
1)两岸同胞感情融洽;
2)安全安定共享太平
3)当家作主共享尊严
统一以后,台湾同胞可以与祖国大陆同胞一道,共享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荣誉和尊严,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当家作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都有台湾的代表和委员,台湾人士可以成为中央政府的领导成员;台湾民众可以参与国家大事,与大陆人民一道共同建设自己的祖国。在台湾,则由台湾人民实行高度自治,实行台湾人民自己选择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制度,“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不受任何人的干预。
4)经济合作互补互利
5)健全法制保障权益
在法律上,两岸人民将共享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各种权利。在来往、居留、就业、投资、贸易、就学、婚姻等各方面的合法权益,都将获得法律保护。
对台湾同胞来说,大陆现有的一些涉台法规、条例、办法,目前只能单方面制定,将来可以更多地听取台湾方面的意见,进一步加以完善,或制订相关的法律给予明确的规定,更好地保障合法的权益。
6)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统一后的中国综合实力将进一步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将与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参加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际组织。那时,台湾活动的问题将迎刃而解,台湾人民参加对外交往的空间将更为广阔。我个人认为,统一后,台湾人士可以参加与其身份相适应的国际组织和中国驻联合国团,共享伟大祖国的荣誉和尊严,共同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共同发展对外友好关系。那时,台湾人民在对外交往中不再遭受他国的“勒索”,更不必仰赖某些强国,而是持有中国护照、拥有强大祖国作为后盾,可以昂首阔步地出入世界上各个地方,不会再受到外人的任何歧视。台湾在对外事务上遇到的问题,都可以得到完满的解决。
相反的,如果没有走上统一的轨道,台湾所谓“国际空间”问题,是永远无法解决的,这并不是因为大陆的“打压”,而是因为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世界公认的。同时,只要一日不统一,台湾的地位就不稳定,外国帝国主义势力对台湾一直怀有野心,虎视眈眈。
7)共保国防节省军费
在军事上,解除了两岸动武的可能性,两岸的军事力量可以互相合作,共同保卫祖国。同时,两岸都可以节省不少军费开支,投入经济建设。目前台湾的军费开支每年多达100多亿美元,只要结束了两岸敌对状态,台湾便可以节省庞大的军费开支,而用于社会福利等更加需要的项目上,这显然是对台湾人民有利的。
8)科技合作优势互补
大陆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台湾也有“科技岛”的计划,共同的利益和发展目标,提供了合作的基础。大陆的基础科技、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台湾的应用科技、管理技术、开拓市场的能力和经验,是各自的优势,如果能够促进两岸企业之间的合作,互相利用对方的优势,必将收到互蒙其利的功效。
9)文教交流提高素质
10)亚太地区和平稳定
巩固总结
1、“一国两制”构想是全新的政治思想,它的提出及其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的落实,是我国和当代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深远的意义。
2、思考:(1)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什么?你对此如何理解?(2)当前台湾“台独”势力猖獗。谈谈身为拥护祖国统一的中国人,国家和个人应该怎么做?
布置作业
结合自己查找的相关资料,写一篇论文,阐述任何分裂祖国的图谋和行径都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是必然要失败的。
本课基础题
28、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为什么具有必然的联系?因为它们都是由无产阶段领导的
29、民主革命能够直接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因素是无产阶段独立自主的领导权;
30、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无产阶段领导权问题。
31、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是什么? 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或;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32、社会主义本质是什么?解决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根本任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根本目的)。
33、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4、判断一切改革成败的根本标准(三个有利于)是什么?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5、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表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巨变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