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什么句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什么句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反问句
疑问句中的反问句,无疑而问,意思是本来是同根生的,绝不应该相煎太急.
二 : 曹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全诗赏析
诗词名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出自三国时期诗人曹植的《七步诗》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典故出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曹植是曹操的四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因为曹植和曹熊(第五子)在曹操亡故时没来看望,曹丕便再追问他们俩。曹熊因为害怕,自杀了。而曹植则被押进朝廷。最终曹丕四兄弟的母亲卞氏开口求情,曹丕勉强便给了曹植一个机会,让他在七步之内脱口一首诗,否则杀无赦。曹植[www.61k.com)就念了这首七步诗。曹丕明白了曹植这首诗的道理:如果自己杀了曹植便会被世人耻笑,于是便放了曹植。
三 :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四 : 粤语生死录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曹植的这首诗,无论国语念还是粤语念都是如此的朗朗上口。因为两种语言本来就是同根共生的兄弟,却又为何落得煮豆燃豆萁手足相残的下场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从来语言都是文化的载体,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所以从来文化之争,到头来也是分不出高下,文化从来没有谁更优胜一些的说法。所以请先放下傲慢与偏见,争吵从来不会有结果,只会令双方更不认同对方。土生土长在此一方你的,不论是何种文化,因为从小耳濡目染,所以理所当然的觉得自己的文化即使不是最好,也不会比别人的差。而作为天下大同的国语,或者说普通话,在全国范围里面的普及率是非常的高。但不代表通用语就可以替代地方语言,并且很好的融汇其背后的文化色彩。各地风土人情不同,只说一种语言,只有一个声音,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理智的。
北方文化与南粤文化同根共生,又各自发展,各具特色。相比较而言,北方文化更为刚阳,而南粤文化即为阴柔。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历史一再证明两种文化是在不断的交流中发展的。北方人比较豪爽,性格开放,争强好胜;南方人较为含蓄,性格内敛,更为务实。刚阳的一方总是表现出刚健霸气,而阴柔一方总是表现为润物无声。既然粤语是在弱势一方,我也就多说几句,但不代表我就偏颇了。北方人听不懂粤语,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却把粤语说成是鸟语,甚至要求废止。我在网易上面看到一个北方人,自己不懂英文看不懂繁体字,却以此为荣。反观广东人,自小就掌握粤语、国语和英语(以及他们的母语,在下文提及),既懂简体字也会繁体字,但广东人有把这当做炫耀的资本吗,没有。这里并不是说批评哪一方,而是自身文化决定个性。北方人刚健好胜,自然认为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并想把自己的好东西推销给别人;而南粤文化承德载物,自然能做到上善若水,包容兼济。任何批评广东人不说普通话的指责都是无理的,脱离实际的。指责广东人说普通话腔调不好听,也是不必要的,那个地方没有乡音呢?要真的计较起来,北方人是不能正确发出英语中的M、N和Z三个字母的音的,难道这也应该受到指责?
文化之争从何而来。人所能接触到的总是有限的,往往对某一个地方的理解,很多时候是通过自身的际遇。例如遇到过几个某个地方的人,或者到过某个地方,从此而得出来的印象。也许某个地方或者某个地方来的人给你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以后再提到这个地方,就自然产生偏见了。偏见永远是蒙蔽视野、误导思想最可怕的敌人。
那些着重以一个两个字或者词来说明哪种文化比较优胜或者落后的做法是愚蠢的。每一种文化都有自身的精辟过人之处,当然也有不足之处,过分强调这些差异就犹如耍小聪明。需要看到的是在当今网络文化中,文化间的互换、融合和发展已经达到了惊人的速度。所有新产生的网络流行词,首先都源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但都会很快的被吸收,再进一步发展。必须承认粤语以及粤文化在全国流行的主流国语文化相比较是有很大的差别。但请记得,求同存异才能和平共处,和谐发展。文化的发展,永远是吸收别人的长处,再融合到自身,才能取得新的进步。
门口的野蛮人。究竟为何会有哈日、哈韩、哈欧美这些族群的存在。因为这些地方发展比较快,文化在载体发展的情况下同时飞速发展。所以在部分国人心目中这些文化才是比较酷的。反观一下,俄罗斯文化,非洲文化,印度文化,这些就让人觉得像土包子,就像北方人对粤文化的理解一样。不过,在那些所谓韩星旋风式登陆卷走一大堆钞票,留下一大堆由不理智粉丝造成的烂摊子之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他们不是自家人。
后人哀之。明明国内有东北、中原、泸、川、湘、江浙、疆、藏、粤港、闽南、台等等种种文化,偏偏不好好发展利用,却一味要统一在一个声音下,不是融汇贯通,而是逐渐消亡殆尽,却要把大把大把的钞票送给那些外人。明明知道那些人就是白眼狼,拿了钞票就跑。难道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就容不下两种以上的文化?想想那粤文化红遍大江南北的时候,离现在也不过20年,却悲剧的沦为被口诛笔伐的对象了。那么多元文化从何谈起呢?只能说国人还是喜欢内斗,崇洋媚外。不要在这一点上跟我争辩,这是事实,而我们需要的是改变,从这一刻开始。到了粤文化正式成为遗产的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很多人喜欢提秦始皇统一语言的故事,请先了解一个现实,便是当今天下,没有人敢不说普通话。我要说的是十面楚歌的故事,楚歌不是悲凄的歌,而是楚人的歌。为什么十面楚歌可以让西楚霸王的军队军心大乱?那无非是一种乡愁,对故乡的怀念,自古就有。知道台湾人为什么不认同大陆吗?因为大陆人连祖宗留下来的繁体字都不会看,居然还敢自称中国人。
语言的大熔炉。走在广州的街头也许是感受不到的,必须到代表广州经济的众多商业集散中心去。在这些地方走半天,可以听到几十种不同的语言。但如果不懂粤语,就会以为他们全是在说粤语;不懂国语,就以为他们在说国语。其实都不是,如果有粤语和国语的基础,再仔细听这些人的谈话,可以发现是天南地北无所不包的各地方言。当然还会遇到南洋的、中东的、非洲的、甚至欧美的国际友人。如果不懂英语你就肯定以为他们都在说英语,实际上他们说的就是自己国家的语言。喂,等等,你是说几十种语言?那么广州人是怎么跟他们做生意的呢?很简单,视乎不同人,先用通用语跟你打个招呼,然后看看乡音如何再转用不同的语言继续沟通。那些批评广州排外的人真的有见过这些场面吗?发表意见之前请先做好调查。
本是同根生。粤语分支其实多得很,资料会告诉你有广府话、客家话和潮汕话,但我告诉你事实上要多很多。在懂广府话的基础上,我发现我可以很快的学会,或者至少听懂包括佛山话、东莞话、顺德话、肇庆话、中山话,有人指导一下的话我可以听懂四会、开平、恩平、台[www.61k.com)山话,我发觉相处一段时间我也可以听懂客家话。但我很难听懂潮汕话。然后我发现,在广府话的基础上,我在学习日语和韩语上居然有优势,因为有不少词语的发音居然是一样的。从历史角度看,广府话是最接近古汉语的语言,跟宋朝时候的语言最相近。上文提到的我可以轻松理解的语言,大多数都是以此为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例如客家人就是不断从中原迁徙到南方,带来的语言也是相近的。但潮汕话是属于闽南语系的,所以我会觉得学习它很难。更让人感叹的是,广东除潮汕地区以外几乎都会说广府话,不知道这是否跟自小看香港电视长大有关系。你必须尊敬这些人,他们首先要学会自己的母语,再学习国语,还在兴趣之下学会广府话,最后还掌握英语。如果你只会国语不懂粤语,跟整个广东各地的人沟通也不会出现太大的障碍,但是当他们说自己的方言的时候,请不要以为他们是在说你的坏话。除此之外,我发现使用粤语学习古诗词、古医书上面更加得心应手。在端午节和孔子都成为韩国的东西以后,黄帝炎帝曹操墓相继开挖之后,真希望国人能尊重祖先还留下来的一点什么。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相煎何太急呢?
唐人的由来。世界各地都有国人聚居点,而且统一称为唐人街。教科书会告诉你,历史上中国有个唐朝,十分兴盛。稍微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唐朝是1300多年前的事情,但各地唐人街形成的历史,却没有这么久远,最多只有几百年。想想美国的历史也就400年,那么怎么美国各大城市都有“唐人”。放心这不是僵尸复活。原来广州有个外国名号,Canton,这个品牌是2000多年的老字号,比世界上任何一家企业的品牌都要老。广州一直是南国门,而且一直向世界开放,即使如明末和清朝那种闭关锁国的时候,广州依旧Businessis Business。在南洋、中东、非洲一带,CantonGoods自古以来就是抢手货。由于广州与世界各地都有贸易往来,所以一些早期的移民自然就是从广州输出。这些移民在国外聚居一起,互相帮助,为了区分自己与当地原居民,于是称为唐人。ton读音就是“唐”,就是从Canton这个地方出去的人。所以唐人都说Cantonish。很对不起颠覆了某些人一直引以自豪的观念,你可以选择信砖家还是信我。
民意是如何被强奸的。对于先前一个针对地方电视台“改普”的民意调查,其实问卷里面就暗藏杀机。首先我们看看事实,其实是只有几个电视台部分时间有粤语节目,剩下的一百多个台都是普通话。所以明知道大部分市民是不会支持地方电视台“改普”,问卷里面便添加了“上星”如此一条引导性问题。所以得出来的民意结果便是:80%受访者表示不支持改普,另外80%市民表示电视台要“上星”就必须改普。这结果不矛盾吗?不矛盾,障眼法,民意便是用来强奸的。然后,明明是一个地方性的事务,民众也已经明确表态,却要登在全国性的网站上。国人看了自然觉得粤人不讲道理封建保守,因此惹来各种的口诛笔伐。却不知粤语早已是奄奄一息,早到了不必再落井下石也回天乏力的境地。
奇怪的“发展论”“接轨论”。有人给广州所谓的忠告说,广州再不说普通话,就会被边缘化,广州要发展,要和国家和世界接轨,就要讲好普通话。听上去很有道理,可惜这是句似是而非的伪命题。就好像“楼价涨是国际惯例”“物价涨是国际惯例”“不建BRT广州就会落后”“不拆掉你的房子广州就不能发展”“整饰工程不进行广州就没脸见人”“道路不开挖就不能通车”诸如此类。我不知道说这些话的人脑袋是不是进水了,发展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人民能过上好日子,而不是以人民的痛苦为代价,换取一堆毫无意义的数字,好让某些官员官运亨通。孙中山先生说的民主、民权、民生,里面有一样能做好,就算与世界接轨了。再说,什么时候广州不说普通话了?
诚然广东人也有不好,更多时候,是不明来路的人在广东的土地上面做坏事。这不能都算在广东的头上,更不能把矛头无理的指向广东文化和语言上。最后,请那些吃皇粮什么屁都敢放的所谓政协大人,不要代婊我。谢谢。
本文标题: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什么句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