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成吉思汗和鹰教学反思-成吉思汗和鹰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7-09-01 所属栏目:语文教案

一 : 成吉思汗和鹰教学反思

作文一:成吉思汗和鹰教学反思

《成吉思汗和鹰》是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主体课文,本单元以“面对错误”为主题。这篇课文寓意深刻,兼具故事性与哲理性,有益于学生思想的启迪和行为的指导。

一、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在备课时,我将本课的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设计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这句话的含义。”。过程和方法的教学目标定为:(1)以读促悟,体会成吉思汗四次接水时都被鹰撞翻了的心情变化;(2)通过分析重点词语以及联系上下文进行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德教学目标是通过读文,学会保持冷静和懂得克制。这样设计我认为抓住了文本的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

二、对教学重、难点的反思

依据教材特点,我把“体会‘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这句话的含义”作为重点,把“体会成吉思汗四次接水时都被鹰撞翻了的心情变化“作为难点。在实际教学中,我直接抓住重点段落,以有感情的朗读为主要手段,体会成吉思汗的心理变化,通过教师的引导,展开想象,自我感悟,基本解决了教学难点。

三、对教法与学法的反思

在教法上我采用预习法、引导法,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教师以引领者的角度辅助学生完成对课文的分析和理解,在讲课中填表环节和想象理解环节中能较顺利完成。作为学生,用合作探究法、入情入境朗读法、想象法等,通过教师的引导,品读词句,在读中感悟,同时动口、动脑、动手相结合。

四、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在执教时我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思路:

1、抓住词句,读中感悟。在实际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鹰的动作和成吉思汗心情变化的词语,采用小组读、齐读、指名读等多种读书方式,从读中感悟出鹰的动作和成吉思汗的心情的变化。通过这种方式,解决课文的教学难点。学生在这一环节表现比较好,读出了课文的意思,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体会出了人物的思想变化。

2、放飞想象,激活语言。成吉思汗的心情变化,这是文章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站在鹰的角度去想,想象鹰的心理变化,从而体会出鹰的忠诚和成吉思汗的冲动,为后面成吉思汗的懊悔不已作了铺垫。在教学成吉思汗接的水被鹰四次打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成吉思汗四次接水被鹰打翻后是怎么想的,从想象中体会成吉思汗的心情变化。通过这种形式发展学生的思维,积累学生的语言。有些学生能展开合理的想象,说得比较好。

3、自读自悟,合理引导。在进行课文重点即最后两段的教学时,我让学生先默读勾画表现成吉思汗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再谈自己从这些词句中体会到了什么,在此基础上读出成吉思汗懊悔不已的心情。这样沉痛的教训得来水到渠成,容易理解。不过由于我的引导不够到位,教学时间的分配不均,学生的学习思考时间不足,理解不够到位。

上课后,通过各位教师的评课点评,让我收获很多,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准确把握教材,还要注意在教学中的一些细节,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并有所收获,这才是一节有效的课。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落实这些工作并不断改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作文二:成吉思汗和鹰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以阅读为本,注重阅读教学的整体感悟,突出广泛而自主的大量阅读,突出全方位的阅读技巧和能力的指导与训练,以多种渠道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以阅读带动听说写能力的全面提高。突出学生的文化背景积淀,突出语文教育的人文熏陶。下面我以执教第九册《成吉思汗和鹰》一课为例,从三个方面谈谈在阅读教学中总结出来的实践经验:

1、阅读教学中学习方式的选择。

阅读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给他们提供自我创造的空间和可能性,教师绝不先将自己的结论交给学生,限制学生思维想象的自由,而是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把判断的权力让给学生,把表达的自由交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我在执教《成吉思汗和鹰》一课中,抓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展开品读、研究。我在教学第一次接水和打翻水的部分时,提出这样的问题:这部分内容中有哪些词句让你感受最深?从中你读懂了什么?在旁边做上批注。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想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习第二、三、四次接水和打翻水的部分,我抓住了体现成吉思汗心情变化的词句来理解这部分内容,使教学围绕中心目标展开,而且完成“把书读薄”到“把书读厚”的经过,学生在切身体验的情况下,会情由心生,情动而辞发!课堂就不但是读书的过程,还是学生经历生命成长的过程。

2、阅读教学中人文因素的渗透。

大阅读语文教学意在实践“语文学科承担着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即实现对人的全面关怀”这一思想。学生语文学习成功与否的标志,不应该只是考分的高低,而是能否把汲取的知识内化为自己一生成长的甘泉,使自己成为一个内心世界丰富的人、有思想深度的、脱离低级气味的有品位的人。在《成吉思汗和鹰》一课中,为了让语文课堂闪烁着人性的关怀,使教学不仅仅停留在语言文字的欣赏方面,而是由浅入深,逐步走进文本的精髓部分,我设计了两个教学环节:A、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这句话的体会;B、假如你像课文中的鹰那样面对别人的误解,你会怎么做?帮助学生学会面对生活、面对世界的本领。

3、阅读教学中拓展延伸的落实。

语文老师和语文课堂,最重要的是给学生以良好的引导和影响,让他们开阔视野,不满足于把眼光盯在有限的课本知识上,而是自觉地进行力所能及的涉猎,即向课外拓展:激发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进行阅读积累,形成课内课外两个支架并行的状况,有力地支撑语文教学,各不偏废,齐头并行。在《成吉思汗和鹰》一文中,我让学生收集有关的名言警句以及课后认真组织语言写一篇读书心得的作业,是想凭借教材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立足课堂教学,并努力超越课堂的局限,使语文学习向生活延伸。


作文三:成吉思汗和鹰教学反思

为了有效地达成课前制定的三点教学目标,课堂上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战略:1、合作填表,理出线索。我针对重点内容9-18自然段精心设计了一个表格,让学生在5分钟内小组合作完成。课堂上学生积极合作,很快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填表,学生初步感受了鹰的动作的变化和成吉思汗心情的变化。2、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味,深入理解。通过多种形式的渎文,让学生体会出鹰的动作一次比一次猛烈,成吉思汗的心情一次比一次着急。3、进入情境,合理想象。让学生站在鹰的角度去想,学生兴趣盎然,从而体会出鹰的忠诚和成吉思汗的激动,为后面成吉思汗的悔恨不已作了厚重的铺垫。4、自读自悟,合理引导。在进行第二重点即最后两段的教学时,我让学生先默读勾画表示成吉思汗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在谈自身从这些词句中体会到了什么。在此基础上读出成吉思汗悔恨不已的心情。这样沉痛的教训得来水到渠成,容易理解。5、联系生活,拓展学用。课前我让学生做小记者采访身边自身尊敬的人。采访内容是将语文天地的“初献身手”稍加改动。通过采访和课堂交流,学生进一步明白了人人都会犯错误,关键是怎样面对错误。我认为通过以上教学战略的有效实施,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还存在一些缺乏,课堂上激励学生的语言不够丰富,学生的感情朗读不到位等。我会努力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作文四:成吉思汗和鹰教学反思

《成吉思汗和鹰》是一篇寓意深刻的文章,文中故事离学生的实际较远,但文章的故事性很强,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感人,可读性也很强。其深刻的寓意却是由生动的故事和结尾直白的表述结构而成,故事性与哲理性兼具,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接触文本后,发现作者是抓住老鹰四次打落成吉思汗接的水,展开故事情节,成吉思汗的固执与鹰的忠诚之间的矛盾冲突不断把文章推向高潮,最后峰回路转,以毒蛇的出现唤出了成吉思汗面对错误的悔悟——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这一篇虽是说理文章,却没有任何理性分析,其“道理”来得深入浅出、水到渠成。那么对这样的文章,该如何在教学中给孩子一片亮丽的空间呢?该如何在这通俗易懂的故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时朗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朗读,在朗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的确,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培养语感。在听了吴小萍老师的课后,我心中的这个疑问在听课过程中也随之化解。下面是我听课后的几点感受:

1、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语文的学习就是在于引导学生多读。人们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让学生通过朗读,产生心灵的共鸣,从而理解其义,以此达到培养学生语感的目的。在本课教学中,吴老师抓住鹰四次打翻成吉思汗手中的杯子的动作及成吉思汗四次的心情变化,让学生通过自己读、小组比赛读、齐读、师生共读、分角色读、默读、引读等多种读书的形式,从而体会鹰和成吉思汗的思想。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鹰的焦急、忠心护主的急切心理和成吉思汗因为鹰一次次打翻他手中的水杯心情一次次的变化;再让学生用一次比一次生气的语气读出成吉思汗的心情变化,而用急促的语气,把鹰想对成吉思汗说的话说出来,此时已经从无形中让孩子产生了敏锐语感,老师再通过引读,这样,有力地把握住文章这一部分的情感基调,从而从心底深处把语言文字进行敏锐的感悟。这样,把语言、学生的感情体验有机地结合为一体,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2、注重联系学生生活。言语感受同生活经验直接相关,离开了生活经验,语言就会同现实刺激物失去联系,难以获得具体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要得到敏锐、丰富、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多了,了解也越见深切。而成吉思汗这个人物离学生比较久远,吴老师在教学开始,为了让学生认识成吉思汗,她播放了介绍成吉思汗的录相,让学生对成吉思汗有一定的了解,接着把一些关于人们对成吉思汗的称呼的词语展现给学生,如:战神、一代天骄、人类之王、世界之鞭……学生在看了录相后,对成吉思汗不禁产生敬佩之情,此时这些词语的出现,孩子们在读时情不自禁读出了敬佩的语气。直观教学手段,将语言文字所描写的具体情景再现出来,使学生入情入境,诱发学生敏锐的语感,同时又积累了词汇。在体会鹰的四次打翻水杯的动作,吴老师抓住“打掉”、“撞掉”、“撞翻”、“扑掉”这四个词语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鹰动作一次比一次猛烈。一个学生说:“第一次鹰只是用嘴巴把水杯啄一下,水杯就掉了,第二次鹰是用头撞,这次的力比上一次大所以杯子撞掉了,第三次鹰用的力比上一次的力大,因此杯子被撞翻了,最后一次,鹰用尽全身的力气,整个身子扑向水杯,因此水杯被扑掉了。通过引导,对鹰的忠心护主的形象

二 : 《迟到》《成吉思汗和鹰》《我们的错误》教学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课前能自学生字新词。通过阅读,学生能理解父亲对我的严和疼,以及我的变化,从而体会父亲对我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比较阅读、查阅运用有效信息等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发展思维。能初步领悟本文前后照应的方法,先总结后分述的方法(第二课时)。
 3、通过学习,能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阅读,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习惯的过程。
难点:理解、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跟老师一起学:
1、能正确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提出不懂的问题。
2、注意订正多音字的读音。如:乘车、转身、挨打、混合、哭号、咻咻
把字音读正确、读流利了。同位互相进行评价。教师可重点对易读错的个别字进行检查。
字音:乘车、转身、挨打、混合、哭号、咻咻
字形:罚站、撩起、耻笑、包袱、恐惧、狼狈、征求
3、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谁曾经有过经常迟到的经历?今天,我们也来读一篇与“迟到”有关的文章。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从①内容,②所写事情,③文中人物——“我”和“父亲”,等不同方面交流自己所读懂的内容:
课文主要是写“我”有赖床的习惯,恰逢今天下雨,“我”干脆不起来了。父亲严厉地惩处了“我”,“我”带着伤痛到学校上学,但还是迟到了。上课的时候,父亲给“我”送花夹袄来了,“我”感受到父亲默默的爱。从此以后,“我”成了到校最早的学生。)
4、思路:
-“我”有赖床的习惯,恰逢今天下雨,“我”干脆不起来了。
-父亲严厉地惩处了“我”,而结果是,“我”上学也迟到了。
-上课的时候,父亲给我送花夹袄来了,“我”感受到父亲默默的爱。
-从此以后,“我”成了到校最早的学生。
5、从课题、文章主要内容、重点段、重点句入手。预计可能提出的疑难问题:①父亲为什么要打“我”?②打“我”打得狠不狠?③打了“我”为什么还要给我送东西?
6、同学们在预习时都发现了,“我”挨打了。父亲打“我”打得狠吗?速读课文,找出相关的段落、语句,仔细的体会一下。
“爸气极了……我挨打了”
a. 打的动作:拖起来、抄起、倒转来拿、一抡
b. 打的声音:咻咻
同学们,父亲在盛怒之下,把“我”拖起来,抄起鸡毛掸子倒过来拿,高高的一抡,就发出了这样的“咻咻”声音。就这样藤鞭子一下一下抽打在“我”稚嫩的皮肤上,同学们,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7、是呀!多疼呀!“我坐在放下雨篷的洋车里……我是怕同学们看见了要耻笑我”
“我”哭泣着坐在车上,检查着“我”红肿的伤痕,一条条鞭痕像一条条丑陋的蚯蚓,盘踞在我的腿上。爸爸的鞭子何止打在了“我”的身上,也抽在了 “我”的心里。“我”是多么伤心,多么难过呀!难过之余,“我”还要把伤痕遮起来,如果同学看见了,一定知道“我”挨打了,如果他们知道这是爸爸下狠心打的“我”,一定会耻笑“我”的。“我”是多么委屈呀!
伤痕火辣辣的灼热刺痛着“我”,当“我”再次注视着这些红肿的伤痕,不禁想到,别人家的爸爸像宝贝一样宠孩子,而“我”的爸爸竟然下手这么狠,我又有些怨恨父亲了。
8、那父亲为什么要出手这么狠地打我呢?
(以前作者就是天天迟到,今天因为下雨,竟然不想上学,要逃学了,这些表现让父亲忍无可忍。再来读这段话,仔细读,抓住关键的词,关键的字,甚至是一个标点,去体会,父亲为什么会狠狠地打“我”?课件出示:“等一下,妈妈进来了。……居然有勇气不挪动”)
a、吓了一跳——说明太晚了,都不象话了。
b、硬着头皮——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可还在找借口。
c、居然没挪动——知道一个字的命令可怕,还不挪动。
9、当吓了一跳的妈妈来催时,你提出了不上学的要求,当爸爸瞪着眼,让你快起时,你还在硬着头皮为自己找借口,现在你明明知道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还没挪动。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是呀!不去就不去吧,就一天,没什么吧?那父亲为什么还要狠狠地打“我”呢?
是的,因为“我”的表现太令人生气,更因为父亲怕“我”养成坏习惯,所以才会打“我”,才会这样狠狠地打“我”,我们再一起来读这段话,老师读所有写父母的话,你们读所有写“我”的话,用心地读,一边读一边体会。
10、同学们,正因为父亲这么爱“我”,爱得那么深,才会狠地下心,下得去手打“我”啊!可是父亲狠狠地打了“我”,又赶到学校来为“我”送东西,这又是为什么呢? (板书:送)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父亲给“我”送东西的段落,其他同学想一想,父亲给“我”送来了什么?(读课文15-18)
父亲给“我”送夹袄和铜板。送夹袄做什么?送铜板又做什么呢?
生:下过雨怕“我”冻着,没吃早饭怕“我”饿着,怕“我”疼买药抹抹。
——父亲心系着“我”的饥饱,挂念着“我”的冷暖,父亲关心“我”的身体。
11、是的,同学们说的就是父亲的良苦用心那!当父亲听着我痛苦的哭号,看着像只狼狈的小狗那样的“我”,想起“我”红肿着鼓起的发着热的伤痕,哪里放得下心呢?看似狠心的父亲,带着夹袄和铜板来了,带着他深深地关爱来了,可见到“我”了,却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看着“我”穿上夹袄,轻轻地给“我”两个铜板。这就是父爱,无言的父爱,如山的父爱,深沉的父爱。此时此刻,那个刚刚还因为挨了父亲的打而委屈、生气、不服,甚至有些怨恨的我面对着父亲,会想些什么呢?此时的“我”最想对父亲说什么?
(父亲的爱感染了作者,也改变了作者,作者发生了改变,从迟到到早到,甚至来不及吃饭也要赶到学校。)
(正是父亲的爱使作者意识到不能再懒惰,要严格要求自己,勇于面对错误,从而改正了错误。)
12、其实父爱对小作者的影响何止这些。我们这篇课文是林海音《城南旧事》中的《爸爸的花儿落了》的节选:
林海音在他70多岁的时候曾经说过:“我七十多岁了,一生经历的事不少,但这件「迟到」的事,对我应当是刻骨铭心的,如果爸爸影响了我,我又影响了读者,该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林海音的作品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找来读一读。
 
《成吉思汗和鹰》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这句话的含义。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鹰每次打翻水杯时成吉思汗心理发生的变化。
3、能自学生字新词,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鹰每次打翻水杯时成吉思汗心理发生的变化。
难点:体会“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这句话的含义。
 
跟老师一起学:
1、检查自学生字新词情况,重点提示“成吉思汗、满载而归、狩猎、拧断”的字音、字形。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3、提出不懂的问题。
4、每个人都会犯错,天才伟人也不例外,他们是怎样面对错误的呢?读课题(“汗”的读音。)
5、一个伟人和一只鹰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成吉思汗狩猎时,饥渴难忍,后来终于找到了一个滴水的泉眼,艰难地接水却被鹰四次撞翻一怒之下杀了宠鹰,当他发现鹰是他救命恩人时追悔莫及的故事,告诉人们人在盛怒的时候处理事情往往会发生错误而追悔莫及的道理。
分段:
(1)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国王和勇士。
(2——8)叙述成吉思汗狩猎时,饥渴难忍,后来终于找到了一个滴水的泉眼。
(9——18)写成吉思汗四次接水都被鹰撞翻的情景。
(19——22)成吉思汗爬上岩顶发现毒蛇呆住了。
(23)写成吉思汗的懊悔和顿悟。
6、读课文,思考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鹰?你从哪读出来的?
(           )的鹰   (受宠、勇敢、聪明、忠心、可怜、受冤枉、给人启迪……)
7、这只鹰是成吉思汗最喜爱的鹰,为什么他后来却弯弓射箭使鹰血流满地惨死在脚下?
成吉思汗四次接水都被鹰撞翻了的句子。
8、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从鹰的焦急,成吉思汗的心理变化)
从哪些词语你体会到成吉思汗越来越生气?当鹰第四次打翻成吉思汗的水杯时他会怎样想?于是当他弯弓射箭看到鹰血流满地惨死在脚下时, “这就是你的下场。”成吉思汗(      )地说。
9、可当成吉思汗终于发现了鹰撞翻水杯的秘密,而这个秘密是用鹰的生命换来的。他呆呆地站在悬崖边上看着躺在岩石下的那只可怜的死去的鹰,他不禁大声喊道,读23小节的两句话。
(“那鹰救了我的命!”“可我是怎么回报它的呢?我把它杀了呀!”)
10、此时的成吉思汗会怎样想?成吉思汗从这个教训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结合实际谈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让我们静下心来,思考一下,是是非非自有论断。在你的心里你认为成吉思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鹰又是一只什么样的鹰?
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会犯错,那些伟人、名人也会犯错,关键要看犯了错误应该怎样对待,怎样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我们的错误》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能理解“可怕的不是错误,可怕的是错误地对待错误”的深刻含义。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拓展阅读、更加明确正确面对错误的重要性。能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如何正确面对错误、改正错误的重要性。
3、在熟读的基础上能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阅读,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能理解“可怕的不是错误,可怕的是错误地对待错误”的深刻含义。
难点:认识如何正确面对错误、改正错误的重要性。并用来正确指导自己的人生。
 
跟老师一起学:
1、订正读音。
注意:曲曲折折、畏缩不前
2、自由读课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思考诗中哪些话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为什么?
第一小节:学习“学习击鼓总有漏拍的时候,练习舞蹈也会迈错脚步。”时可叫学生模仿句式联系实际再说几句。以便进一步体会“谁又能不犯错误。”
第二小节:“错误可能是再一次错误的开始。失败也可能是成功之母。”这句话中出现了两个“可能”在犯错误时一种可能是错上加错,另一种可能却是成功。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不同的结果呢?
第三小节:“可怕的不是错误,可怕的是错误地对待错误。”为什么错误不可怕?结合实际谈一谈为什么错误地对待错误是可怕的?
第四节:错误是我们每个人必修的一课,你要怎样读懂它呢?
4、二、三小节是否可以交换位置 ?为什么?(只有先正确认识错误,才能勇于改正错误。)
5、我国古典名著《左传·宣公二年》上有这么一句话:“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说,每个人都会犯错,但只要我们在生活中敢于面对错误、改正错误。相信大家在错误面前会做一个真正坚强的人。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1、读一读,背一背
名人名言
真实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巧言不如直道。——郑德辉
说谎语的人所得到的,就只是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相信。——伊索
 
2、请你读一读:伟人故事
《华盛顿的故事》
美国开国大总统华盛顿小的时候,是个诚实的孩子。他跟父亲之间,曾有过这样一段故事。
一天,父亲送给他一把小斧头。那小斧头新崭崭的,小巧锋利。华盛顿可高兴啦!他想:父亲的大斧头能砍倒大树,我的小斧头能不能砍倒小树呢?我要试一试。他看到花园边上有一棵小樱桃树,微风吹得它一摆一摆的,好像在向他招手:“来吧,小华盛顿,在我身上试试你的小斧头吧!”华盛顿高兴地跑过去,举起小斧头向樱桃树砍去,只听“咯嚓”一声,小树成了两截,躺倒在地上。他又用小斧头将小树的枝叶削去,把小树棍往两腿间一夹,一手举着小斧头,一手扶着小树根,在花园里玩起了骑马打仗的游戏。
一会儿,父亲回来了,看到心爱的樱桃树倒在地上,很生气。他问华盛顿:“是谁砍倒了我的树?”
华盛顿这才明白自己闯了祸,心想:今天准得挨爸爸揍啦!可他从来不爱说谎,就对父亲说:“爸爸!是我砍倒了你的樱桃树。我想试一试小斧头快不快。”
父亲听了华盛顿的话,不仅没有打他,还一下把他抱起来,高兴地说:“我的好儿子,爸爸宁愿损失一千株樱桃树,也不愿你说一句谎话。爸爸原谅诚实的孩子。不过,以后再也不能随便砍树了。”
    这件事过去不久,秋天到了。一个早晨,鸟儿在树上唱歌,树叶和花草上的露珠在初升的太阳光中闪烁。华盛顿的爸爸一手拉着小华盛顿,一手拉着他的表哥走进了一片苹果园中,只见一株株苹果树果实累累,压满枝头。华盛顿的爸爸说:“嗨,儿子,”他指了指满园的果树,“瞧这儿,我的孩子,这许许多多的苹果都是你的。”华盛顿一听高兴地拍起了手。爸爸低下头对他说:“你还记得春天表哥来时带来的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吗?”华盛顿一听低下了头,他用脚在松软的泥土上划来划去,不知说什么好。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泪水晶莹地望着爸爸,柔声说:“爸爸,就原谅我这一次吧,我今后再也不那么小气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华盛顿的表哥在春天时到他家来做客,带给小华盛顿一个大苹果,爸爸告诉他要分给兄弟姐妹们吃,可华盛顿怎么也不肯。爸爸给他讲了许多道理,可华盛顿还是不听,直到后来爸爸对他保证说:“只要你愿意把苹果分给大家一起吃,作为奖赏,万能的上帝就会在秋天送给你许许多多的苹果。”他才将苹果分给了别人。今天,爸爸带他到这儿来,就是要小华盛顿明白一个道理。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乡下一间(简朴、简陋、简单)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闭目(观赏、倾听、欣赏)楼上优美的钢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中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着大地。
    “这是谁弹的呢?”突然“嘀嗒”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往天花板瞧,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来人,来人呀!”
    “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
    “楼上是谁,怎么往地板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
    服务员看着滴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德国的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
    “哦!是贝多芬!难怪弹得这样好!”旅客一听这名字,怒气立刻消了大半。
    “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漏下来呢?”
    “不,不!你不要去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吧!”
    旅客轻步上楼去,透过门缝见贝多芬正(集中精力、全神贯注、津津有味)地弹着。琴边放着一盆水。他正在(纳闷、苦闷、思索),突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啊!原来贝多芬练得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满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很久才离开,当他下楼时,不禁暗暗感叹道:“真努力啊,怪不得是位伟大的音乐家!”
1、在短文中括号里选择一个正确的词,在下面画横线。
2、用“_______”画出描写优美的钢琴声的句子。
3、概括第8自然段的段意。
                                                       
                                                      
4、这篇文章的主要意思是:(用“√”选择)
a. 赞扬贝多芬高超的弹琴艺术。(   )
b. 表达一位旅客对贝多芬刻苦练习弹琴艺术的敬佩之情。(   )
c. 赞扬贝多芬的勤学苦练的精神。(   )
5、给短文加个标题,写在横线上。

【试题答案】
1、略
2、略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乡下一间(简朴、简陋、简单)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闭目(观赏、倾听、欣赏)楼上优美的钢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中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着大地。
    “这是谁弹的呢?”突然“嘀嗒”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往天花板瞧,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来人,来人呀!”
    “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
    “楼上是谁,怎么往地板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
    服务员看着滴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德国的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
    “哦!是贝多芬!难怪弹得这样好!”旅客一听这名字,怒气立刻消了大半。
“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漏下来呢?”
“不,不!你不要去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吧!”
    旅客轻步上楼去,透过门缝见贝多芬正(集中精力、全神贯注、津津有味)地弹着。琴边放着一盆水。他正在(纳闷、苦闷、思索),突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啊!原来贝多芬练得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满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很久才离开,当他下楼时,不禁暗暗感叹道:“真努力啊,怪不得是位伟大的音乐家!”
1、在短文中括号里选择一个正确的词,在下面画横线。
2、用“________”画出描写优美的钢琴声的句子。
3、概括第8自然段的段意。
答:旅客看到贝多芬全神贯注的在弹琴,还用冷水冷却发烫的手指,以至于水漏下楼去都不知道。
4、这篇文章的主要意思是:(用“√”选择)
a. 赞扬贝多芬高超的弹琴艺术。(   )
b. 表达一位旅客对贝多芬刻苦练习弹琴艺术的敬佩之 情。(√)
c. 赞扬贝多芬的勤学苦练的精神。 (   )
5、给短文加个标题,写在横线上。

三 : 《成吉思汗和鹰》教学反思

《成吉思汗和鹰》教学反思
 
 
 
 
 
   《成吉思汗和鹰》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成吉思汗一怒杀鹰又后悔的故事,文中故事离学生的实际较远,但文章的故事性很强,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感人,可读性也很强。因此在执教时我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思路:

这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感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达成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起着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展开品读、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以读为主要手段,引导学生自读感悟,让学生体会“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的道理。结合实际谈谈对道理的体会,体现了“语文”源自“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教学观点。

觉得在这节课中的一些优点是:教学目标明确达到,教学重点突出。课堂调控能力较强,能把握好课堂的气氛,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体现以下新课程理念:

1、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本课采用:自己读、小组比赛读、齐读、师生共读、默读等多种读书的形式。将朗读与评价相结合,有机地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在本堂课中指导朗读取得好的效果,学生能够在读中感悟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读出成吉思汗的心情变化。

2、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把阅读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选择喜欢的方式读,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解决,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解疑的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本节课主要采用“金钥匙”的形式提示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孩子边读书,边做批注的学习习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4、能发现文本语言的精彩。写作方法指导:写作小窍门——学写心情描写。这一环节渗透习作教学,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为学生练笔打下基础。能发现文本语言的精彩。

但美中也有不足,不足之处有:质疑、释疑环节设计得好,但是还不够深入,应该引导学生提出更值得深究的问题;“结合实际、感悟道理”的环节因为花的时间少,所以思想教育不够突出,应该让学生多说,引导学生明白道理,并懂得在实际生活中引导自己的思想行为。

一堂课上完总有些许的遗憾,但这些遗憾也是我今后教学历程中的宝贵经验。
 
 

本文标题:成吉思汗和鹰教学反思-成吉思汗和鹰教学反思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8058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