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汪华创新工场-创新工场合伙人汪华:创业初期易犯5个错误

发布时间:2017-11-15 所属栏目:站长

一 : 创新工场合伙人汪华:创业初期易犯5个错误

  创新工场创始合伙人汪华近日发表文章“创业准备易犯的错误”,总结了创业初期易犯的5类错误,包括准备不足、过于重视点子,忽视执行、选择过于复杂、超出公司能力的项目;长时间兼职创业;多线开发,同时想做太多的事情。

  以下是创新工场创始合伙人汪华博客全文:

  1. 准备不足

  我看到很多情况是一个人只是因为想创业,或者是想到或听说了个点子,甚至只是对现有工作不满,就开始了创业。激情是创业的第一步,但创业不是这么简单的事。首先,你是不是真正研究了解了你想做的事?

  举一个例子,在淘宝开店是最简单的创业之一了,但即使是这个,做之前,你有没有分析过淘宝所有门类的销量,利润,货源等情况?对你想做的门类,你有没有精研过前几百个热门的货品和商家?靠前的商家和货品,你有没有分析过他们最近几个月的每一单成交,评论?其他人的做法,从选品,定价,货源,排名,客服,推广,配送?有没有和业内资深人士汲取过经验?有没有实地考察过货源地?有没有分析调研过你的买家群体?

  如果一个创业者和我谈的时候,如果我作为一个投资人比他在他想做的事情上懂得还多,了解的还深,那我不但不会投,反而会劝他回去先好好想想,想清楚他到底有没有认真思考和对待他自己的创业。

  即使了解了自己想做的事,第二步是你是不是能聚合做这件事所需要的要素,包括经验积累、团队、启动资金、资质牌照、商务渠道等等。根据想做的事情不同,所需的要素也不同,但最基本的是你的经验积累和团队。

  我看到所有的成功的项目,创业者之前都在相关行业或相关方面有过很扎实的积累,有技术上的,或运营上的,知识上的,人脉上,管理上的等等,例如汪海兵在摩尔之前做的是qq宠物,智明星通在社交游戏前做的是flash。

  很多年轻的不错的创业者,之前往往都在大学就做过小网站,小生意或者独立开发者。就算你对你想做的事没有直接经验,起码也要有相关的技能、运营、团队领导能力等等。

  最近的助跑计划的咨询中常常会有类似“我是大学刚毕业,专业和idea不相关”或者“完全没有相关的背景,但觉得这个行业会大热,能否被接受”这样的询问。我们都会建议先找一家相关公司工作,进行了解。如果是移动互联网,可以先试试做独立开发者,有了足够的技能上,知识上和人生上的积累后再开始。

  团队和搭档是另一个最重要的要素。现在的互联网不像十年前,竞争非常激烈,变化非常快,要求团队一开始就有相对完整的核心团队。十年前没有太多的人做互联网,创始人和团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犯错误和成长。比如腾讯当年犯过很多错误,放到今天可能就是致命。所以当你计划好了创业的时候,下一个事情就是能不能用一切办法找到和自己互补的搭档。如果不能,那就要好好重新考虑一下你的计划。比如我一般就不会投资没有能力或不愿吸引聚合一个小团队和自己一起干的创业者。

  2. 过于重视点子,忽视执行

  很多创业者非常重视他的点子,完全不愿和别人说,把整个创业的成败都压在上面。其实说句难听的话,互联网里最不值钱的就是点子。互联网里聪明人那么多,任何你能想到的点子,一定已经有100个其他人想过甚至做过了,如果没人想过,99%的可能是这个点子是有问题的。创业是有秘密的,但这个秘密不是在点子本身,而是在点子的执行里,如何把它做出来。比如京东商城,人人都在做这个点子,但抄也没有用,所有的核心都在执行里。如果是一个点子,你觉得别人一知道,一开始做,你就不行了的话,那你注定会失败。连带的问题就是,过于追求点子,一味求新求变,追求不同,反而导致了一堆没有可执行性的计划。

  3. 选择过于复杂、超出公司能力的项目

  很多创业者都有者很大的愿景,要做平台。比如前几年不少小公司要做手机二维码。但想一下,二维码,不但要做好产品,还要订立标准,让手机厂商接受预装阅读软件,让各种商家接受使用,这个不是小公司能做到的。创业公司还是从一件简单明确事启动,凡是标准平台性的,需要大量第三方接纳的,或需要同时做好几件事情才能成功的,或整个链条的大部分环节在控制之外的,最好都不要做。其实互联网现在的平台公司,大部分也都是从一个应用开始的。Yahoo最早是个网址站,QQ最早是个IM, 360安全卫士最早是个木马专杀。

  4.长时间兼职创业

  很多创业者为减少风险,选择兼职创业,等产品第一版面世后看看成功与否再做打算。其实创业准备和研究的时间不辞职是可以的,但长时间兼职创业是不可取的。创业是一件需要全力投入的事,兼职往往导致执行力低下,思考不深入,团队无法真正组建(创始人都不全职,如何吸引好的人加入),无法融资。最重要的是轻易放弃和丢失市场机会。

  大部分创业往往第一版产品和第一次尝试都不会那么成功,成功往往来自于后继的不断学习改进。比如社交和网页游戏是我见过兼职创业比较多的,也是放弃非常多的。但很多现在非常成功的游戏,比如商业大亨,第一个版本市场反馈很不好,他们是通过半年多的逐步改进才逐渐变成的成功的游戏。

  更重要的是机会。一个类别的新机会,往往时间窗口是有限的,从一个领域新开始到行业里出现成熟公司或大公司进入,导致不再适合创业,往往就一年多的时间。比如当Zynga, Playfish 等成气候了后,再做一个Zynga的机会就没有了。从MySpace开始到Facebook成熟之后,再做一个SNS就不太可能了。兼职创业者竞争对手是那些100%全力投入的其他创业公司,你兼职怎么打得过别人?缓慢的速度,一年很快就过去了,直接导致错过整个机会的时间窗口。而这样的机会,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如果你对你做的事情大方向非常相信的话,就不要兼职创业了。

  5. 多线开发,同时想做太多的事情

  希望产品功能丰富,堆砌功能,没有抓核心需求和核心价值。不注意政策和限制.选择太狭窄的方向,不去考虑推广渠道,盈利模式等等。这个其实在我的创业系列的第一集,第二集里就有讲过了,此处不在赘述。

二 : 创新工场汪华:如何真正地做创新?

  第一个感觉,首先创新是为了满足需求。有3个类别的创新:一种是创造一个新的需求;第二是创造一个新的方式来满足需求;第三是让一个需求从少部分的用户扩展到很大的用户群。

  比如手机,20世纪六七十年代摩托罗拉创造了手机。而苹果在2007年的时候创造了iPhone,把手机提升到了互联网的智能手机。最近,小米的创新,实际上是让手机从五六千元钱的高价品降到了普通大众都能使用。创新实际上是在更好地满足需求。

  创新不是平白无故发生的,所有的创新都来自于变化,有几个层次的变化:一是整个社会基础设施的变化。比如蒸汽机的发明、火车的年代、电力的发明。20世纪70年代个人PC的流行,一直到90年代的互联网,近几年的移动互联网;二是整个社会的运行生产方式变化的创新。比如最近几年的社交网络,还有更小的一些创新,发生在垂直领域和垂直人群。

  

 

  创新工场联合创始人汪华在极客公园年度公开课上做分享

  其实创新本质上就有两件事:一是来自于用更好的方式满足一个需求。二是来自于变化。越大的需求能产生越大的创新,而越大的变化,也能产生越大的创新。

  最大的两个变化来自于两个:首先人群的变化。现在的移动互联网已经造成了完全不同的人群,比如3岁的小孩能使用手机玩游戏,5岁就会用微信了。移动互联网这么多年来培养了一群全新的人群,他们在使用行为、习惯、思想,已经跟原来的人完全不一样。而互联网已有的那些,在人群更替的时候就很容易被替换掉,会产生一个巨大的变革的机会。

  其次是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有可能重构整个社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方式。整个方法论,快速迭代、去掉中间层等等,不仅仅限于互联网圈,这些做事情的方法有可能扩散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互联网人实际上是整个国民经济重构和改造的先锋。

  如何真正的做创新?无外乎就几个事:第一、你做得早,你比别人早一步抓住这个需求,抓住这个需求的变化。第二、做得狠。你颠覆整个行业的规则。第三、做得难。你做了一件非常非常难做到的事情,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或者是非常花精力的事。

  何为做得早?互联网里没有蓝海可言,在互联网里只有3种可能性:第一种是你抓住了一个时间窗口,进去的时候没人跟你竞争;第二种你做的是一个小池塘,别人不会跟你抢;第三种你做的是一个死海。就算你将来一定会成功,比如你在2000年做移动互联网,大方向是没错,但这是死海,你首先要活到2006、2007年。

  举个例子,2009年我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没做手机。按道理说,移动互联网这件事情我已经了解得很深了,但我当时选择不做一家手机公司,而雷军开始做小米。在我看来,硬件很快打起价格战,到最后硬件会趋于零。但我忽视了电商的变化,这是我的弱项。雷军为什么敢做手机,实际上他在电商的积累非常强,所以在我看来做手机是一件坏事情,在他看来是一件好事情。

  何为做得狠?打破既有的利益机制。这里面的关键字是“风险”。你敢冒多大的风险才有多大的创新。你做任何一个创新本质上都有竞争对手。比如微信做的非常成功,按道理来说,最应该成功的应该是手Q。但手Q背着包袱,不可能完全不管以前的用户体验和习惯,这是做的不够狠。为什么陌陌更狠呢?因为在微信已经占据优势的情况下,陌陌就敢专注做小的领域。这样一个小的领域微信很难兼容它的需求,否则会损失用户。再比如安卓狠在哪里?它不但免费,还开放源代码,还允许每个手机厂商、运营商自己修改安卓的操作系统。

  何为做得难?你做这件事情多容易,别人也有多容易,你创造的价值越薄,实际上别人复制你的价值越容易。你有可能通过精益创业去获得一张门票,但是完全真正的创新必须建立壁垒,去做一些很难的事情,有可能是在技术上的,有可能是在运营上的,有可能是在传统上的。

  (根据创新工场联合创始人汪华在2014极客公园创新大会的演讲整理)

三 : 创新工场联合创始人汪华:2014,创新者去哪儿

  新浪科技讯 1月10日晚间消息,2014年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今天在京举行,创新工场创始人、管理合伙人汪华先生在会上的分享主题为《2014,创新者去哪儿?》。汪华认为,创新是为了满足需求,而所有创新都来自于变化,并且指出2014年的创新会在更加细分、更加垂直的领域发生。

  汪华预测,在2014年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有可能重构整个社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方式。他讲到,移动互联网将有可能从占据原来10%的国民经济飙到60%、70%,甚至80%。而整个方法论,快速迭代、去掉中间层等等,不再仅限于互联网圈,而是有可能扩散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当然,那时的互联网人不再单纯称之为互联网人,而成为整个国民经济重构和改造的先锋。

  此外,汪华还用六个字概括其为何能够做到创新的原因,即做的早,做得狠。(扬子)

  以下为演讲实录:

  汪华:今天极客公园给了我一个很难的题目,叫“创新者在哪儿”,我第一个反应是2013年有什么创新,从世界范围内看起来,其实挺无聊的。2013年Iphone5变成了Iphone5S,《植物大战僵尸》变成了《植物大战僵尸2》。猛一看,每一年都有很多新产品出现,2013年看上去有一点让人觉得郁闷。所有的创新感觉都是续集,而不是新篇。

  我就在想,创新到底是什么?我的第一个感觉,首先,创新是为了满足需求。这里面放了三个类别的创新:一种是创造一个新的需求。第二种是创造一个新的方式来满足需求。第三种是让一个需求从少部分的用户扩展到很大的用户群。比如手机,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摩托罗拉创造了手机。而苹果在07年的时候创造了Iphone,把手机提升到了互联网的智能手机。最近,小米的创新,实际上是让手机从五六千块钱的高价品降到了普通大众都能使用。创新实际上是在更好的满足需求。

  第二,为什么能发生创新呢?在我的感觉里,创新不是平白无故发生的,所有的创新都来自于变化,有几个层次的变化:一是整个社会基础设施的变化。比如蒸汽机的发明。火车的年代。电力的发明。IT互联网年代,最近30年有三次基础设施级别的变化。70年代个人PC的流行,一直到90年代互联网,最近几年移动互联网。这是基础设施级别的创新。二是整个社会的运行生产方式变化的创新。比如最近几年的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还有更小的一些创新,是垂直领域和垂直人群发生的一些创新。创新本质上就有两件事:1、创新是来自于用更好的方式满足一个需求。2、创新是来自于变化。越大的需求能产生越大的创新,而越大的变化,也能产生越大的创新。

  2014年创新来自于哪里呢?2013年的创新之所以比较少并不是一件坏事,过去几年的创新,最大的一个关键词或者推动力来自于移动互联网。而在移动互联网初期的那几年,巨头都不是特别了解这个新的领域,所有新的机会、新的领域都没有人去占领,所以新产品层出不穷。但是到了今年,大的领域都被别人占了,很多的创新都到了更加细节、更加垂直的领域。表面上看上去没有特别大的突破性的创新,实际上是创新变得更加细节了。最大的两个变化来自于两个:一是人群的变化。现在的移动互联网已经造成了完全不同的人群,比如我的小孩,才3岁,已经能非常熟练的使用手机玩游戏,5岁的小朋友已经会使用微信。移动互联网这么多年来培养了一群全新的人群,而他们在使用行为、使用习惯,包括思想,已经跟原来的人完全不一样了。

  举个例子,在美国年轻人里facebook已经是过去的产品。我问一个朋友是不是豆瓣的忠实用户,他说豆瓣好像是一些怪大叔去的地方。我们根本不去豆瓣,我说好吧,我已经被归为是怪大叔的人群了。在他们的人群里,他们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已经跟我们完全不一样了。对他们来说,哪怕是纯互联网的产品,到他们的年代,他们需要新一代的。互联网已有的那些,在人群更替的时候就很容易被替换掉,线下的产品也是一样,他们买什么家用电器,怎么装修房子,去哪儿旅游,他们各种各样的想法,都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他们不仅仅追求实用,还有自我精神的满足,还有自己附加的意义。比如他们在看一个视频的时候,不仅仅要看这个视频本身,还追求自己这一代附加的价值和使用的习惯。而这个巨大的代际的更替,随着799元的手机普及到所有的年轻人群,会产生一个巨大的变革的机会。

  二是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有可能重构整个社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方式。在过去的这些年,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圈内人一直很High,但整个经济社会来说,互联网的领域是很小的。使用互联网的人群,或者是互联网在交易里面占据的份额,在以前做的比较好的行业里面也就是10%,比如携程代表的旅游业,也不过是整个旅游经济的10%。有了移动互联网的渗透,原来不能到达的领域现在可以到达了,比如嘀嘀打车。整个国民经济也是这样,所有的移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使用人群扩大到了整个人群,12亿人一个都跑不掉。移动互联网在进入这些领域的时候,在重新架构这个行业里的游戏规则。移动互联网从原来的小圈子的经济有可能到10%的国民经济飙到60%、70%,甚至80%的国民经济。而整个方法论,快速迭代、去掉中间层等等,不仅仅仅限于互联网圈,这些做事情的方法有可能扩散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而我们互联网人不仅仅是互联网人,实际上是整个国民经济重构和改造的先锋。

  怎么真正的做创新?一个好的创新来自于两点,一个是你抓住一个变化,更好地满足已有的需求。为什么我们能做创新?无外乎就几个事:第一、你做得早,你比别人早一步抓住这个需求,抓住这个需求的变化。第二、做到狠。你颠覆整个行业的规则。第三、做得难。你做了一件非常非常难做到的事情,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或者是非常花精力的一个事。如何实现创新,无外乎就是这几点。

  最近一段时间,在互联网上最流行的一个词是精益创业或者是互联网思维,这两个东西我就不重复说了。因为我相信互联网创业者对这两个词已经听的非常非常多了。这两个是不是好东西呢?我觉得是。我们创新工厂投资创业公司,依仗的最强大的武器就是这两点。互联网的小公司如何创业,寻求一个用户群,专注、极致、快速迭代、快速反馈,实际上我们早期有很多我们投资的创业公司能够成功,就是依赖于这几点。但光这个够不够呢?我觉得是不够的。精益创业和互联网思维,说到底,本质上是一个方法论。它的优点非常多,它能快速低成本、高成功率的帮你验证早期的需求或者验证一个想法,以一个非常低成本的进入一个领域。过去两三年之所以互联网思维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正是因为过去三年创业的主题是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从09年刚刚起步,在早期过程中,谁都不知道,它相当于是一个巨大的整个社会的变化,谁都不知道在这个新的时代到来,我该做什么,我该怎么做,巨投看不起它,甚至还说移动互联网是个泡沫。在这种情况下,在互联网思维或者精益创业是以小团队快速验证什么东西可以做,什么东西不可以做,有那么多金矿在哪里,我怎么去做,这是最好的方法。因为它本身是一个方法论,所以,它并不能帮你找到用户的需求是什么,也并不能帮你抓住它的变化是什么,它非常适合验证某一个想法,甚至在一个行业比较浑沌的时候,获得初始的一些基础,获得成功。但是它无法形成很强的壁垒,它也不能对传统产业链的深入的理解,它也不适合一些领域。比如今天很多讨论硬件领域,做硬件天生是没有那么快的反馈周期的。比如,我们也做过很多的硬件,从最早的原型,到验证,到量产,最少是一年的周期,很多事情是精益创业做不到的。

  而今天,互联网的创业已经过了最早的那些懵懂的时期。巨投已经认识到了互联网的巨大价值,他们也在不断地投入,而新的机会看上去好像已经没有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仅仅是要做有互联网思维,也不仅仅要做到精益创业,我们必须要做的更深、更狠,或者更难。

  何为做得早?大家经常说蓝海,在我的定义里,在互联网里是没有蓝海可言的,在互联网里只有三种可能性:第一种是的确你抓住了一个时间窗口,你进去的时候没有人跟你竞争,没有人跟你竞争最后两个可能性:一是你做的市场是一个大市场,你做的事情真的是一个正确的事情,这时候无数人就会抛过来,你的蓝海会迅速变成红海,你得到的只是一个时间窗口。这些时间窗口短的可能有三四个月,长的也就是一年。第二种你要么做的是一个时间窗口,要么是一个小池塘,别人不会跟你抢。第三种你做的是一个死海。就算你将来一定会成功,比如你在2000年做移动互联网,你的大方向是没错,但也没有人跟你竞争,但你做的是死海,你首先要活到2006、2007年。抓时间窗口,最重要的是在正确的跑道上,在正确的时刻做正确的事情。第一,你选择一个正确的跑道,第二个问题是你要在一个正确的时间点做这个事,早了也不行,早了的话就像2000年做移动互联网一样,而晚了的话,基本上别人已经做完了,你就只有跟随。怎么正确的选择跑道,正确的做得早。

  举一个例子,创新工厂在2009年的时候去布局移动互联网,09年很多人都觉得移动互联网是一个不是那么大的市场,因为04、05年SP做过一波,很多人都把移动互联网做伤了,很多人觉得移动互联网没得可做。而我们当时几乎是最早做移动互联网,并且是压在安卓上的。再就是,我们几乎把整个基金都压在了安卓上,所有的项目只投这一个。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有两个原因:第一、我并不是什么预言家,实际上是来自于我的了解。我原来不是做投资的,而是行业内人士。在2009年的时候,首先我了解安卓,我本身就在谷歌(1130.18, -0.06, -0.01%)工作,知道安卓上一个非常好的操作系统,我了解安卓的每行代码,甚至用安卓来写东西。然后我也了解下游用户的需求。在09、08年的时候,我已经知道百分之多少的QQ的短信是从移动互联网上发出的,多少的社区论坛,哪怕在已经很烂的塞班系统上,那些用户的行为和数据是什么。当时我有访谈过当年的那些运营商,我知道当时的运营商和硬件制造商有多渴望进入这个领域,我也计算过所有的软硬件价格。在09年的时候,我就预测安卓的手机在两三年之内就能做到1500块钱以下,当时的预测是准确的,是因为我访问了所有的芯片制造厂商。而且我认为中国最正确的手机价格线是1000到1500。包括所有的细节。而且我原来经历过SP的年代,也经历过Web的年代,包括山寨机的年代。我知道以前这些事情之所以不成,它的瓶颈在哪里。所以,正确的抓到一个跑道,实际上很多的情况下是来自于你对一个行业和一个需求深刻的了解,而不是拍脑袋,有一个点子就能简单的预测未来。但这个是不够的。

  09年的时候,还有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我当时想拉很多很好的人出来做移动互联网,都拉不到。当时有很多公司在塞班年代就开始做移动互联网,非常有经验,很厉害,我拉他们,他们都不愿意做。按道理来说,他们跟我是一样了解这个市场的,为什么他们不愿意做?因为另外一边并没有真正的了解,就是变化。光了解需求,光了解这个行业,光了解这个行业的历史,是你能知道未来和这个事该怎么做的一个良好的基础。如果你不了解变化,也是不行的。比如一件事情过来了以后,我知道移动互联网凭什么在09年会发生,而不是05年,09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用户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你了解的需求之后,怎么准确的把握那个时间点,在变化即将发生之前,正确的时间点进入这件事情,你要理解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要理解这个变化是什么,你要相信这个变化。只有同时了解需求和行业,并且理解这个变化,才能在正确的跑道上,以正确的时间点做这件事情。

  举另外一个例子,09年我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没做手机。按道理说,移动互联网这件事情我已经了解的很深了,但我当时选择不做一家手机公司,当时雷军刚开始做小米。对于做硬件来说,销售渠道、大量的钱,上亿美金砸到供应链里一个水花多打不出来,在我看来,硬件很快打起价格战,到最后硬件会趋于零。但我忽视了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我对电子商务和纯互联网卖东西的变化,我理解的不是特别深。我光看到了传统做手机硬件的难点,但没有真正的理解电子商务,这是我的弱项。雷军为什么敢做手机,实际上雷军在电子商务的积累是非常非常强的,他之前做过凡客,我跟他的差别就在于,我跟他同样的相信移动互联网,同样的了解硬件和传统的这些事情,但是对于最大的变数,电子商务我不懂,他懂,所以在我看来做手机是一件坏事情,在他看来是一件好事情。而我跟另外一些也懂传统互联网的这些人,之所以把整个基金压在安卓上,我跟他们的区别是他们非常了解那些传统的事情,但他们不理解我当时为什么压进去的那些变化。2000年就开始做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的人,他们是只看大趋势,不看变化的人,那些人在我看来都不靠谱。

  做得狠,打破既有的利益机制。这里面的关键字是“风险”。创新永远是有风险的,惧怕风险的话就做不到创新。我们有很多很多的方法论,比如精益创业、快速迭代,表面上从战术上能帮你降低很多很多的风险,但实际上战略上所有的创新都有巨大的风险,你敢冒多大的风险才有多大的创新。你做任何一个创新本质上都有竞争对手,哪怕你做了一件事情,可能将来百度或者微软、360、腾讯能成为你的竞争对手,哪怕你做的是从来没做过的事情,比如雷军去做小米手机,他的竞争对手也是传统的手机厂商。你怎么来打败竞争对手,让你的创新做到实质呢?某种意义上就是做的更加狠一点,任何的创新都是抱着炸药包的,你之所以创新,这个事情一定是有风险的,一定是偏执的,一定是像抱着一个炸药包一样。

  我可以举很多很多的例子。比如微信做的非常成功,人人都用微信。按道理来说,最应该成功的不应该是微信,应该是手机版QQ。而且手机版QQ早出,微信还晚出,微信为什么能赢。是因为手机QQ背着所有的包袱,它不可能完全不管以前的用户体验和习惯,这是做的不够狠。微信,雷军的米聊,还有陌陌的例子。为什么陌陌更狠呢?因为在微信已经占据优势的情况下,米聊、易信想跟微信打全面的战争,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太大机会的。但陌陌在当时互联网交友在别人看来是看不上的一个领域,但是陌陌就敢专注做小的领域。当他做这样一个小的领域的时候,微信就很难跟它竞争,微信打易信太容易了,但很难去打陌陌。因为陌陌针对于某个需求做到极致以后,微信很难兼容它的需求。如果把自己的形态做到跟陌陌一样,就会损失微信已有的客户群。很多情况下,你敢不敢那么狠,把自己扎到看上去这么小的领域和需求里面去。

  比如免费低价,当年360去打传统的杀毒市场,它直接做到了免费。如果我已经做到免费了,传统的杀毒软件厂商怎么再跟我竞争。它跟我竞争,就必须先自杀。微信要想跟陌陌竞争,也必须先自杀。像谷歌当年推安卓,其实做操作系统最强的是微软,安卓狠在哪里?它不但免费,还开放源代码,还允许每个手机厂商、每个运营商自己修改安卓的操作系统。如果做到了这一步,传统的那些势力,比如微软,怎么再跟谷歌竞争。

  所以,任何的创新都会面对旧势力,或者巨头的进入,怎么来让这个创新真正变得有效,就看你做的是不是到极致,是不是狠,这样就会逼迫别人要想跟你竞争先得把自己杀死。这是对别人狠,也是对自己狠。现在很多的创业者,被精益创新训练的变得越来越不敢冒风险,2013年创新出现的比较少,当然有一些大公司的创新,在我看来就是冒的风险不够大。比如做到专注和极致,都知道专注和极致的道理,但很少能做到专注和极致,某种意义上也是怕冒风险。我们很多创业公司说,我的界面底下按钮减少到只有这一个,或者我只做一个产品,这样我冒的风险太大了,如果做两三个,可能东边不亮西边亮。实际上某种意义上都是你做的不够狠,或者是冒的风险不够。而做的狠和冒的风险不够,某种意义上来讲,也不一定就是砸钱。

  何为做得难?任何的创业回归到本质是更好的满足需求,所以,任何的创新本质上都要能创建核心价值。刚刚说的精益创业和互联网思维是很重要的一个方法论,但它有时候会给大家一些误导,就是我很快的用互联网思维做一件什么样的东西,对接一下流量,那边做一个新的产品形态,三个月就能出一个产品,然后我就赢了。有时候在一个大的领域发生变革的早期,有可能能让你获得一张门票,但长远来说,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当你精益创业了,你互联网思维了,别人也可以。你做这件事情多容易,别人也有多容易,你创造的价值越薄,实际上别人复制你的价值越容易。你有可能通过精益创业去获得一张门票,但是完全真正的创新必须建立壁垒,去做一些很难的事情,有可能是在技术上的,有可能是在运营上的,有可能是在传统上的。

  举一些例子。难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我重新定义一下互联网思维做O2O,这里面分了两部分:第一部分,要做真正难做的事情,互联网思维是一个变化,掌握互联网思维的人相当于知道当一个变化发生的时候该怎么来做。传统思维是需求和做法。就拿最近经常看的一个例子说,比如楚橙,互联网营销非常非常成功,但回归到一个根本点,这个橙子本身要好吃。这个橙子本身不好吃,后面的互联网思维全部都没有用。橙子是真正难的事情,或者是真正的核心价值。

  比如我们投资的一家公司“要出发”,最早的时候想利用手机团购互联网的流量,很快的建立一个用户平台,攒了一大堆流量以后就可以卖给宾馆,然后我这个东西很快就能成功了。实际上并没有获得任何的成功,说到底,你在互联网上买一个要出发的服务,你是在买他的互联网流量体系吗,你是在买它的运营体系吗?其实不是。你还是去买他那个周末游,你本质上买的不是他那套运营方法,买的是那个产品。所以,要出发那个团队后来就完整的把互联网思维忘掉,真正的跑到线下跟一个个包房商去打,全国一个个去跑每个宾馆,每个景点,整个团队的人全部都黑不溜秋的。他们这样做了之后,半年之内,月销售额过了2000万人民币,还有很好的毛利。所以,要出发一开始掌握的那个互联网思维,是他们针对传统人的优势。如果他们不是花了半年的时间把传统的那套搞定了,互联网的优势是没有用的。我们

  

http://upload.61k.com/2014/0111/1389416510874.jpg

  所以,我们如果要做真正的创新,互联网人有很大的优势,在谈互联网思维之前先谈传统的思维,只有把传统的东西搞定了才有资格说互联网思维。传统人士掌握的是需求,可能不掌握变化,所以他要先把互联网思维学会了,只有两个加在一起才能产生真正的创新。而我说的其它几个例子也是一样。在嘀嘀打车之前,有七、八家做类似业务的,为什么它成功了?不要告诉我是最近融的那一亿美金,一开始做的时候他们还没有那一亿美金。因为他们原来是阿里系线下做销售的人,他们可以做到每天早上5点钟跑司机口,包括去了解司机的需求,做到那么细的在嗒嗒打车之前一个都没有。原来阿里系的创业者,都有很大的优势,就是因为他们愿意去啃那些硬骨头。

 

  国外的也是,大家认为LBMB好做吗?其实非常难做。一个人把房子出租给陌生人,这里面各种各样的欺诈所有的问题,所以就算是我们运气比较好,在一开始,比如说抓住了好的机会,获得了一张门票,到最后归根结底还是创造价值,做真正难做的事情。而你要去让那些大的BNT那些巨头,不是轻易地把你的创新复制掉,克隆掉,你创造的事情价值有多大,做的事情有多难。比如腾讯是另外一家公司,照片分享的公司或者说微视频分享的公司,腾讯可能压根不会投资,但是对于嘀嘀打车就不是这样,我们做到上亿用户的,我们公司有好几家,每一家打到现在都跟BNT巨头打过学淋淋的硬仗。

本文标题:汪华创新工场-创新工场合伙人汪华:创业初期易犯5个错误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582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