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政府工作报告2015全文-2015年甘孜州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17-08-20 所属栏目:文化建设

一 : 2015年甘孜州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5年1月23日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州长 益西达瓦

各位代表:

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州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14年工作回顾

去年,是我州经济发展最为困难、自然灾害最为频繁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州人大、州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负重前行,攻坚克难,扎实做好各方面工作,经济实现较快发展,民计民生持续改善,社会保持总体稳定。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6.81亿元,增长4.2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5.72亿元,增长14.40%;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7.55亿元,增长24.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48亿元,增长12.4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03元,增长8.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307元,增长16%。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坚持优先发展全域旅游,产业培育取得新进展。

全域旅游打开新局面。投资40.83亿元,实施旅游“十大工程”,建设重点项目16个。制定幸福美丽示范新村旅游导则,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行动”;稻城、乡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海螺沟创建5A级景区实施方案通过省级评审,海螺沟创国家级、稻城亚丁创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全面启动;评选首批“最康巴—特色名店”57家。新增重庆、西安、泸州至亚丁3条航线,亚丁机场开航一年来,游客达18万人次。全州接待游客8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亿元,分别增长25.60%和24.90%。全域旅游更加深入人心,旅游业正成为我州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群众增收的“摇钱树”。

能源开发走出新路子。积极探索“全力支持大型、全面参与中型、全域规范小型”的水电开发新思路,完成水电投资174亿元,新增装机70万千瓦,年末总装机达620万千瓦。全省单体投资最大的两河口水电站核准开工;组建电力开发公司,自主、入股开发水电,力争走出“开发一方资源、发展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新路子;清理规范小水电站465座。甘孜火古龙、色达洛若5万千瓦光伏电站获省备案。

矿产开发迈出新步伐。完成投资4亿元,里伍铜业、鑫源矿业扩规等项目加快推进,甘孜呷拉金矿废渣废石回收利用项目基本竣工。勘查重点矿产50宗,新增探明金属量65万吨。拍卖出让矿权4宗,规范探矿权14宗、采矿权6宗,依法灭失探矿权32宗。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1810万元。初步实现了“做大做强一批,加快建设一批,勘查储备一批,关闭暂停一批”的目标。

特色农业实现新发展。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完成农作物播面132.14万亩,粮、油、菜总产量分别达24.22万吨、1.26万吨、20.93万吨,农业生产实现“七连增” ,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2%;各类牲畜存栏403.29万头(只、匹),出栏率、商品率分别达到23.50%和16%;水利工程完成投资10.21亿元,新增有效灌面1.12万亩、节水灌面2.90万亩;林业经济效益日益显现,实现产值28.54亿元。登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1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4万亩;出台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意见, “酒、肉、茶、菌、果、蔬、水、药”八类产品开发取得实效,向工商总局申报“圣洁甘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成都等地建成“圣洁甘孜”营销专柜,我州优质特色产品正受到广大消费者的热捧。

民族文化产业得到新提升。康定情歌文化园区建设加快推进,积极培育康东多元文化、康南香巴拉文化和康北格萨尔文化三大产业区;编制完成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规划;炉霍唐卡、新龙药泥面具和德格麦宿、白玉河坡手工艺品等开发工作全面启动,精心储备《康定情歌》《高原风》等精品剧目;加大文化产品宣传营销力度,向工商总局申报“圣洁甘孜”文化旅游区域公用商标,文化产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中藏医药业取得新突破。摸清全州地产中藏药材品种,对15个独有品种开展驯化、繁育工作;实施中藏药材种植推进方案,种植面积达2万亩;泸定中藏药产业园一期工程竣工,色达金马药业饮片厂、海螺沟“中国南派藏医药传承创新基地”和德格麦宿中藏药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然降多吉胶囊获得全省首个藏药新药国药准字;州内337个藏药制剂品种纳入医保报销;州藏医院成立30年来,年收入首次过千万。

第二,坚定不移抓投资,基础建设再上新台阶。

交通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交通投资再破百亿,三年集中攻坚任务基本完成,建成三级以上路面2700余公里。雅康高速州内段全线开工,格萨尔机场场址获批,川藏铁路雅康段前期工作实现突破。建成通乡油路399.50公里、通村公路1499.60公里,新增农村客运班线32条、客运站(点) 683个。全州国省干道路况进入全省前十,百万甘孜儿女的“畅通梦”即将实现。

电力建设加快推进。完成投资100亿元,“电力天路”等项目顺利实施,“川藏联网” 工程提前半年建成投运;康定500千伏扩建、新都桥500千伏,雅江、茨巫220千伏和康定新城、乡城等17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竣工投运,18个县实现与主网连网;乡城500千伏扩建、溪古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加快推进,长河坝、黄金坪500千伏送出工程开工建设。“远村点亮”全面完成,227个乡、1672个村的26.80万无电农牧民与全国人民同享温暖与光明。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坚持建好县城,修编完成州域城镇体系规划和17个县城市总体规划,投入3.72亿元实施城市新区建设项目15个,改造棚户区5076户、建设公租房2854套;康定等县城市美化亮化工程加快推进,理塘等县城市供排水工程顺利实施,全州市政基础设施有效提升。坚持做大集镇,改造小城镇危旧房1118户;投入1.34亿元完善姑咱、马尼干戈、香格里拉、八美4个省级“百镇试点”镇市政设施,13个乡获准撤乡建镇。坚持做美村寨,成功创建45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9个州级幸福美丽新村试点建设全面启动,打造新村聚居点235个,建成藏区新居1.11万户。全州城镇化率达到27%。

通信覆盖越来越广。完成投资4.53亿元, “智慧甘孜”“光网甘孜”“无线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新建光缆3340公里、基站665个,新增有线宽带接入端口2.60万线,出口带宽达80G,国省干线和主要旅游景区通信网络实现连续覆盖。

生态底色更加鲜明。编制完成《甘孜州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落实国家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6.80亿元,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加快推进,草原植被、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78%、33.04%。开展首个“生态日”活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整治土地2.72万亩,新增耕地1300亩。环保“三同时”制度执行率和建设项目环评率达到100%;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各项污染物排放控制在省限定指标内。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生态底色更加鲜明。

第三,努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

群众工作加力深化。在做好“结对认亲”“同心同向”“爱心帮扶”“宣传教育”“共建共创”工作的同时,将群众工作全覆盖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们加大民生投入,全年民生支出139亿元,占财政支出的48.02%,增长11%,有力保障了幸福工程“十大行动”的全面开展。

社会保障力度增强。全州城镇新增就业7307人,回州“9 3”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14%。农村低保标准由每年1700元提高到2267元,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在全省民族地区率先实施医疗保险制度城乡统筹,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全面启动;在全省率先出台大病医疗保险规定,大病参保达90.50万人,大病救助3万人次、支出5088万元;为7600名失能和高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康北儿童福利院投入使用,城乡“三无”“五保”对象和孤儿集中供养实现全覆盖,爱心慈善基金累计超1.30亿元。安排州级价调基金近5000万元支持“菜篮子”工程建设。社会保障“安全网”越织越密,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大力实施“教育十年行动计划”“免费学前教育计划”“石渠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村小关爱行动计划”,全面启动教育信息化工程,建成教育城域网,开办康巴网校,60%的学校实现电子白板“班班通”。新建35所乡中心幼儿园、22所片区寄宿制学校,州高级中学开工建设。教育助学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兑现各类补助金4.58亿元。乡城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省级督导评估验收。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各项激励政策全面兑现。【2015年甘孜州政府工作报告全文】2015年甘孜州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全州本专科录取4678人,录取率92.40%。创“藏区一流、人民满意”教育取得阶段性成果。

群众看病更加方便。大力实施“卫生十年行动计划”和“健康甘孜2020”发展意见。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率达到99.13%,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65%,免费治疗包虫病患者1.36万人,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2%;州医院第二医疗区即将竣工,36个县级综合医院和中藏医院标准化建设基本完成,开工建设120个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和225个村卫生室;卫生信息化建设一期工程和远程会诊、教学系统建设基本完成;引进藏医高端人才6名,招录本土藏医成人本科人才48名。兑现计划生育“三项惠民制度”资金1809万元,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2830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81.58%,人口自然增长率6.18‰。

文化建设稳步推进。建成县“两馆”12个,启动石渠、色达、甘孜、道孚4县州县广电节目农牧区无线覆盖工程;开工建设州民族体育馆、州农牧民演艺培训中心和14个县级全民健身中心,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739个;开展 “送文化下乡”活动近千场;康巴文化研究院“四大工程”全面启动;成功申办2018年第十五届全省民族运动会。

人才科技工作扎实有效。深入实施“百千万康巴英才工程”,刚性引进高端人才7名,培训各类人才2万余名,评选“康巴英才”2308名;依托8所本科学校,订单定向培养本土人才721名。36个科技项目获省立项,到位资金2040万元,增长139%;申请专利49件,实施专利项目11个,新增产值5910万元。

扶贫移民工作成效明显。完成1360个贫困村、19.91万扶贫对象立卡建档工作;实施整村推进63个、连片开发项目4个、彝家新寨(村)17个、索改桥23座,易地扶贫搬迁9850人,2.65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大渡河、雅砻江流域水电移民工作取得新进展,投入移民资金27亿元,安置移民1996人,兑现后扶政策和惠民补助资金1202万元。

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成果。“11·22”康定地震发生后,我们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救灾、第一时间安置受灾群众、第一时间查灾核灾、第一时间引导舆论,组织各方力量众志成城、科学救灾,实现了“把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的目标。国家、省、州、县紧急调拨救灾资金1.10亿元,累计发放价值3800万元的救灾物资,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7156人,下拨过渡安置补助金6000万元,确保灾民安全温暖过冬,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全面启动。白玉、得荣地震和“4·20”芦山地震受影响的泸定、康定灾后恢复重建加快推进,完成投资5.71亿元。

第四,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重大改革持续深化。启动实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工商、质监、食药监系统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全面完成;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实施“先照后证”试点,全年新增市场主体6716个;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盘活存量资金7.74亿元;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出台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评奖励办法,完成农村信用社“以州为单位统一法人”改革;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修订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目录,制定中介机构动态管理办法,清理政府投资项目中介机构221家;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政策性农业、森林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农村土地确权登记试点和经营权流转进展顺利,石渠色须镇草原畜牧业发展新模式试点受到牧民欢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面完成;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基层医疗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启动独立供电区改革,6个县完成资产移交工作。

开放合作不断深入。围绕优势资源包装项目、拓展市场、“叫卖甘孜”,积极参加第十五届西博会、深圳文博会等活动,成功举办“圣洁甘孜走进北京” “知名企业进甘孜”等活动,建立电子招商项目库,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61个,到位资金127.60亿元,创历史新高;省内“7 20”结对帮扶到位资金4.50亿元,浙江扶贫协作到位资金7400万元,主动对接广东对口支援工作。甘眉工业园区完成投资11.40亿元,入库税金1504万元,留州电量收益5640万元。全州上下市场氛围、产品意识、品牌意识进一步提升。

区域发展协调推进。深入分析东南北区域资源禀赋、发展条件,先后召开区域经济推进会,出台了区域经济发展意见。围绕环贡嘎山两小时旅游经济圈,推进东部4县率先发展;围绕环亚丁两小时旅游经济圈,推进南部6县加快发展;围绕康北康巴文化旅游区,推进北部8县追赶发展。区域联动、集约经营、协同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第五,时时不忘特殊矛盾,社会治理增添新举措。

社会管理能力不断提升。旗帜鲜明开展反分裂斗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力推进“法治甘孜”建设。开展依法治州“十大专项行动”,强力推进“一标三实”信息采集,网格化管理服务更加规范有序,平安甘孜创建扎实推进。全年综合整治治安乱点125处,查处治安案件758起,破获刑事案件722起,追回各类逃犯213名,收缴各类枪支680余支、子弹2.63万发;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043件,信访积案化解率达到100%;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群众法治意识明显增强。第九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全面完成。

民族宗教工作更加规范。全面启动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活动,命名了第一批创建示范单位;表彰了全州第四次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和个人(户)。藏文社会用字进一步规范。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出台《<甘孜藏族自治州藏传佛教事务条例>实施细则》,大力开展藏传佛教“五二三”主题学教活动;积极创建和谐寺院,表彰进步宗教团体4个、爱国守法宗教场所100个、教职人员2000人;落实资金2.20亿元解决寺庙困难问题887个。

安全生产形势逐步好转。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健全安全防控机制。以 “六打六治”专项行动为载体,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防灾减灾、应急预警机制进一步完善,成功预警丹巴东谷特大泥石流灾害,提前转移1500多名群众,实现零伤亡,受到国家领导人充分肯定。防震减灾工作获得国家通报表彰。质量安全得到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

此外,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双拥优抚、地方志、档案、保密、气象、红十字、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在统筹抓好“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的同时,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一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查摆政府班子问题48项,并逐一落实责任,全面进行整改,州政府文、会分别下降10%、20%,“三公”经费下降30%,全面完成办公用房清理改造;实施 “系统抓、抓系统”工作新举措,出台推进本届政府2014—2016重点工作1个意见8个方案(简称“1 8”文件),打通“最后一公里”、开动“政府直通车”;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推进正风肃纪,加大监察审计力度,全年政纪处分165人,查处主要问题资金21.45亿元,审减投资额1.16亿元。二是着力建设法治政府。严格遵守和执行各项法律法规,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定期向州人大报告、向州政协通报工作,积极回应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办理州人大代表建议115件、州政协委员提案167件,首次对220件分组讨论建议进行了梳理、办理、回复。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开通政务微博、微信等平台。三是努力提高行政效能。开展第七次第三、第四批州级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取消和调整43项,保留168项;州本级政务服务按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100%;整合政务服务、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平台,组建州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政府各部门执行力不断增强、办事效率不断提高。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们深切体会到:只有以干为先,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不漂浮、不作秀、不忽悠,才能推动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只有以情感染,深爱甘孜大地、热爱甘孜人民,带着感情干事,充满激情创业,才能凝聚起甘孜发展的强大合力;只有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的,自己带头做,要求别人不能做的,自己带头不做,才能让百万甘孜父老乡亲放心;只有以创促稳,主动作为,综合施策,标本兼治,依法治州,才能实现社会长治久安。

各位代表:成绩的取得,凝聚着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厚爱,彰显着全州各族干部群众的拼搏和付出,饱含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和委员,并通过你们向全州各族人民、驻州解放军、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各界朋友和所有纳税人,表示由衷的谢意!

各位代表: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靠投资拉动的增长方式,“一枝独秀”的产业模式,内生动力不足的发展现状,在新常态下问题更加凸显。二是高寒、偏远、落后、“先天不足”的现实州情,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民生现状,同步建设小康的任务极为艰巨。三是反分维稳形势依然严峻,社会建设和管理任务繁重,发展环境仍需优化。四是“四风”的顽疾,“庸懒散浮拖”的现象,少数干部“不愿、不会、不敢”抓发展的问题,都给政府工作造成不良影响。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解决,还请大家理解、支持和监督。

2015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承接“十三五”规划的奠基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之年,是落实政府“1 8”文件的关键之年。面对全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政治新常态,践行群众路线,切实转变作风;必须准确把握经济新常态,调结构转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必须准确把握社会新常态,突出依法行政,重抓乡村治理;必须准确把握文化新常态,弘扬民族文化,唱响时代旋律;必须准确把握生态新常态,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贯彻落实州委十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坚持“统筹联动、稳中求进、加快发展”工作基调,以全域旅游统领经济社会发展,以民生改善凝聚民心民力,以灾后重建塑造美好家园,以依法治州促进稳定和谐,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015年甘孜州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文章2015年甘孜州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今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7.5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新常态下,特别是在以交通电网等“十二五”藏区政策红利减少、内生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尽管部分目标较往年有所降低,但依然是自加压力、跳起摸高的目标,其中地区生产总值比去年实际增速高出3.3个百分点。实现这些目标,需#from 本文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 end#要我们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为此,我们要积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突出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推进产业发展

坚持把旅游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主要抓手,努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全力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突出全域旅游带动,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按照“提升东部、突破南部、推进北部”的工作思路,坚守规划、人口、土地、建设、生态“五条红线”,编制完成《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环甘孜格萨尔机场旅游圈区域发展规划》。大力实施旅游“十大工程”,开展全域旅游“八进”活动。以海螺沟创5A景区为重点,加快木格措、亚丁、甲居藏寨等景区提档升级,启动丹巴中路等一批新景区开发;加快发展红色旅游。围绕“圣洁甘孜”旅游品牌,狠抓震后旅游市场提振营销,争取开通康定至昆明、西安、杭州、广州的4条旅游航线。力争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100亿元。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加快甘孜噶玛博绣民族民间手工艺创意园区、亚丁非遗产品一条街建设;推动康定、丹巴、海螺沟、亚丁商演基地建设,支持精品剧目打造,探索商演路径;支持《命定》《酥油灯》等电影拍摄工作,积极策划影视基地建设。探索体旅结合发展路子,启动以海螺沟为中心的户外登山基地建设,举办“穿越贡嘎”户外活动,打造国际A级精品赛事。

突出能源矿产驱动,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全力支持大型电站建设,竣工投产洞松、黄金坪电站,力争核准硬梁包、苏洼龙电站,加快叶巴滩、拉哇、丹巴等6座电站前期工作;力争《雅砻江上游水电规划》获批。全面参与中型电站建设,入股并力争开工古瓦等7座电站。全域规范小水电站建设,妥善解决水电开发遗留问题。全年新增水电装机100万千瓦。搭建新能源公开、公正、公平开发的平台,加快开发太阳能,竣工甘孜火古龙5万千瓦太阳能发电项目。高度重视电力营销,用好留存电量政策。实现里伍、呷村扩规,加快里伍上市步伐;强力推进甲基卡锂辉矿项目建设,加快泸定50万吨超精细石膏材料厂二期工程等项目建设;力争探明矿产资源金属量50万吨;原矿处理550万吨,实现产值23亿元。继续抓好甘眉工业园区建设,力争实现产值1亿元;加快推进康泸产业集中区、九龙湾坝等工业园区建设。加大桑吉卓玛、青藏谷地等成长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力争在“新三板”挂牌。加快然降多吉落地生产,狠抓制剂室建设,促进藏医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突出现代农牧业拉动,不断壮大基础产业。坚持“2423”农牧业发展思路,依托特色优势资源,以“酒、肉、茶、菌、果、蔬、水、药”八类产品为龙头,在“建基地、育企业、出产品、跑市场、创品牌”上下足功夫,促进全州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强化基地建设,力争现代农业产业基地达90万亩,建设核桃、花椒、俄色茶等基地4.70万亩;大力培育引进企业,扶持龙头企业3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0个、家庭农场5户、种粮大户2000户;抓好品牌打造,再认证一批“三品一标”产品,实施“圣洁甘孜”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总结并推广石渠色须镇草原畜牧业发展新模式试点经验;加强牲畜疫病防控,年末各类牲畜存栏403万头(只、匹);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大出栏出售力度,出栏率、商品率分别达到22.50%、16%。加强农业科技应用推广,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39%;优先推进“两熟”地区水利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突出农旅互动,努力实现“新村围绕旅游建、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游客变”的目标。

学优网http://www.gkstk.com/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把改善基础设施作为破解发展瓶颈、增强发展后劲的突破口,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不断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巩固“老甘推”,推进“新甘推”,完成交通投资80亿元,力争100亿元。全力以赴做好雅康高速公路建设协调工作,开工建设甘孜格萨尔机场试验段,力争开工建设川藏铁路雅康段;完工俄岗路、九江路等13个项目680公里,新开工亚丁机场至格聂山、竹巴笼至二龙桥等11条公路;实施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改造提升通乡油路300公里、通村公路1050公里,索改桥46座,建成农村公路安保设施600公里;建设县级客运站5个,建成乡(镇)客运站60个。力争完成康定新都桥、炉霍、德格、理塘4个治超检测站建设。紧扣全域旅游,抓好公路养护站点建设,管养美化国省干线,重点打造景观大道。

加快推进水利设施建设。投入7.44亿元,千方百计解决农村新出现的49.60万名群众饮水不安全问题;投入6000万元,推进泸定顺河堰、巴塘巴楚河等水利工程建设;启动建设稻城、新龙等9县川西藏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

大力推进电力通信建设。投入20亿元,加快实施“电力天路”、无电地区电力建设新增项目和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切实缓解边远地区群众缺电问题;完成长河坝电站500千伏等3个输变电项目;统筹抓好表后入户工程,确保群众安全用电。投入6亿元,新建通信光缆2360公里、基站1025个,解决国省干道、旅游景区景点信号盲区;新增30个自然村通电话、545个行政村通宽带,出口总带宽达到82G。

三、统筹推进城乡发展

坚持规划引领,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按照“建好县城、做大集镇、做美村寨”的思路,努力做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努力完善城镇功能。严格执行《州域城镇体系规划》,强化城乡规划委员会职能。加大力度推进康定撤县设市。投入1.2亿元,开建公租房2028套、改造城镇危旧房棚户区2967户,实施城市道路、桥梁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个;抓好磨西、丹巴等城镇风貌改造。投入2.10亿元,加快建设雅江、理塘城市供水工程和丹巴、甘孜等14个县污水处理厂,积极探索污水处理管理运行新模式。强力推进石渠、色达城市供暖工程建设。投入8000万元,着力实施香格里拉、马尼干戈等7个省级“百镇试点”镇和新都桥、瓦卡等4个州级示范镇建设,力争撤乡建镇7个,提升宜居能力、承载能力和辐射能力。

加快推进新村建设。遵循“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原则,转变“就新村抓新村”观念,树立为旅游、为市场、为发展、为增收“四为”理念,结合全域旅游和灾后恢复重建,投入3.49亿元,建设幸福美丽新村20个、藏区新居7448户;打造新村聚居点207个。注重建、管、养并重,进一步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室功能。全力抓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后续相关工作。

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牢固树立“决不允许有裸露大地”的理念,以最严厉的措施,保护好“蓝色星球上最后一片净土”,让甘孜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加强生态建设。启动实施《甘孜州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制定《甘孜州生态保护条例》;积极申报国家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加快推进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全面开展自然保护区清理核查和规范管理工作;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3.86万亩,抓好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和退牧还草工程,兑现草原生态奖补资金4.97亿元、集体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2.84亿元;落实《甘孜州森林草原防火责任追究办法》,完成集中整治,严控森林草原火灾;严格落实“每挖必复,谁开挖谁恢复”制度,抓好交通建设、矿产开发等生态恢复;大力开展水土流失治理、鼠虫害防治等工作;严格执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加强耕地保护,确保占补平衡。

切实保护环境。严控“两高一低”项目,加强企业能耗监测,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强化建筑节能和机动车环保达标监管;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强对城乡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的管理,严格医疗垃圾处置管理,继续清理规范河道采砂采石等滥采乱挖行为,不断提升城乡环境质量。

五、持续保障改善民生

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努力提供更加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织好保障民生安全网,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紧扣“藏区一流、人民满意”教育目标,坚持“规模适度、结构优化、拴心留人、提质增效”原则,突出寄宿制教育、双语教育、远程教育及文化育人办学特色,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投资4亿元,改造中小学(幼儿园)60所;整合资金1亿元,推进数字甘孜教育工程;启动免费义务教育向高中阶段延伸,完成康定、泸定、丹巴、九龙、炉霍五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督导评估。抓实百千万康巴英才工程,定向培养紧缺专业人才600名。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机制,继续抓好与清华等国内知名院校的合作交流。

全力推进卫生计生事业。继续实施“卫生十年行动计划”和“健康甘孜2020”发展意见。确保总投资2.80亿元的州医院第二医疗区竣工使用,实现“再造一个州医院”目标;投资1.70亿元,建设标准化乡(镇)卫生院50所、村卫生室200个;强力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工程,免费定向培养藏医药本科生50名;启动州医院三级甲等、州藏医院三级乙等创建工作,扎实开展技术大练兵、设备使用大提升、健康管理全覆盖“三大行动”,着力提高州、县、乡医疗机构医技人员素质和管理服务水平。落实卫生计生惠民政策,提高计划生育公共服务覆盖面,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

有力提升文化体育事业。投资4.73亿元,实施州民族博物馆布展、康巴文化研究院雕板印刷博物馆、州民族体育馆、州县广电节目农牧区无线覆盖等12个文体项目;举办红军长征到甘孜80周年纪念等活动。全面完成县级“两馆”、省级示范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完成国有馆藏文物普查;大力开展“送文化下乡”和公益电影免费放映活动。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新增城镇就业7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0%以内;进一步提高保险覆盖率,加强基金征管工作,“五险”参保达到159.30万人次;扩大异地就医即时结算联网覆盖面,积极开展城乡医疗救助、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报销同步结算“一站式”服务;加强城乡低保对象动态管理,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加快福利机构建设,努力为失能老人和高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用好用活价调基金,全力保证市场主副食品和大宗蔬菜供应。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

切实抓好扶贫移民工作。全面落实“户建卡、村造册、乡立簿、县归档”要求,针对扶贫对象逐一制定精准扶贫措施;投入8.20亿元实施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民族新村、彝家新寨、扶贫搬迁等重点项目,改善2万名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基本完成大岗山、泸定、黄金坪、长河坝电站移民安置,积极推进章古河坝、姑咱移民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两河口电站移民安置点示范项目建设,编制完成丹巴、牙根二级电站移民安置规划;认真落实水电资源开发惠民补助政策,及时兑现补助金。

六、加力深化改革开放

继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全面深化改革。深入实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贯彻新《预算法》,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结转结余资金定期清理机制,逐步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推进“营改增”工作;力争完成草原确权承包,加快推进土地确权登记和土地经营权流转;抓好工商登记“先照后证”试点改革和后续市场监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整顿州国资公司,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启动实施康定机场集团、州文旅公司、州担保公司等国企改革;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在理塘县试点居住证制度。

提高开放水平。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促进厅(院校)州合作协议落地见效,深化省内“7 20”结对帮扶,巩固东西扶贫协作成果,全面开展广东对口支援工作。包装充实电子招商项目库,开展“甘孜企业到广东·广东企业进甘孜”活动,突破土地、用电等要素瓶颈制约,实施一对一跟踪服务,力争新开工招商项目37个。建立电商配送网络,构筑现代流通体系,促进“最康巴”品牌外销,进一步扩大内需,拓展消费新领域。【2015年甘孜州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两会专题。

促进外向发展。强化多点多极支撑,落实区域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支持东部率先发展,加强与攀西地区的交流合作,积极融入成都经济区;推进南部加快发展,加强与滇西北、藏东的交流合作,积极融入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圈;引导北部追赶发展,加强与青海南部地区交流合作,积极融入“三江源”生态经济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县县互动、强强联合,实施品牌战略,提高联动发展资质,提升外向发展水平。

七、科学抓好灾后恢复重建

坚持政府支持、社会帮助、群众互助、生产自救相结合,务实推进“11·22”康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引导灾区群众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重建幸福美丽和谐新家园。今年3月前做好重建项目准备,4月全面启动重建工作,确保两年完成农房重建、三年全面完成重建任务。优先重建城乡居民住房,并将城镇住房重建与棚户区改造、集镇打造相结合,将农牧区住房重建与新农村建设、旅游全域化相结合,将新村风貌改造纳入灾后重建项目、将寺庙僧尼住房纳入恢复重建范围,今年完成70%房屋维修加固、40%房屋重建;强力推进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重建;构建“大应急”体系,提升应急指挥和救援能力;加快受损公路、垃圾处理、供排水等基础设施恢复重建;推进损毁农田水利、畜牧生产等产业设施恢复重建;全面做好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治理工作;加强灾区人文关怀,实施心理抚慰,强化感恩教育。统筹推进得荣地震、丹巴东谷泥石流、“4·20”芦山地震受影响的泸定、康定等灾后恢复重建,力争早日完工。

八、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着眼长治久安,注重治本固基,积极主动创稳,深入推进法治甘孜建设,筑起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坚固屏障。

深入推进依法治州战略。牢牢把握反分维稳主动权,坚决捍卫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深入开展依法治州“十大专项行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和依法惩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加强行政区域界限管理,推进和谐边界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治理,不断巩固执政基础;以提高全民法治自觉为主线,全面完成“六五”普法工作;高度重视信访工作,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强化社区矫正工作,切实抓好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群体管理服务;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努力健全法律服务体系;强化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以加快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为抓手,做好《甘孜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草案拟定、《甘孜州藏族语言文字使用条例》修订工作;进一步加强僧尼教育引导,深化同心同向、藏传佛教“五二三”主题学教等活动,开展宗教领域非法活动专项整治,不断规范寺庙人员、场所、活动管理,推进宗教事务法制化、民主化、社会化管理。

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强化政府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抓好交通、矿山等重点领域的安全整治,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加快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地震监测中心建设进度;抓好巴塘、炉霍防震减灾综合能力项目建设;加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整治,搞好应急演练,提高群众避险避灾能力;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加强食品药品及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各位代表:推动发展根基在群众、力量在群众,我们将认真践行群众路线,贯彻“执行落实年”要求,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一要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度重视司法、舆论、公众监督;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强化学法用法,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坚持依法决策,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加强执法监督检查,做到公正文明执法;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努力打造透明政府。二要坚持务实勤政。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控“三公”经费;持续深化群众工作全覆盖,积极为基层、为群众排忧解难;提高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提案的办理质量;巩固庸懒散浮拖专项整治成果,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热情、动真碰硬的豪情、奋发有为的激情,创造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业绩。三要坚持廉洁从政。“反腐没有禁区,海拔再高、工作再累、条件再苦,都不能成为腐败的借口”。严格遵守廉政准则,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全面完成行政权力运行平台建设,推行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追究制和责任倒查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力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和并联审批工作;加强对工程建设、灾后恢复重建、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的监督,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努力打造清正廉洁的公职人员队伍。

各位代表:顺应时代勇担当,应对挑战不畏难!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适应新常态、把握新要求,抢抓新机遇、实现新发展,为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幸福新甘孜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旅游“十大工程”:指“最后一公里”畅通工程、旅游目的地建设工程、“藏区旅游精品线路”工程、“最美景观大道”工程、旅游厕所建设工程、旅游信息化工程、“景区城市”工程、“旅游乡镇”工程、“美丽乡村”工程、“最康巴”系列工程。

2.“三品一标”: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3.“两馆”:指图书馆、文化馆。

4.康巴文化研究院“四大工程”:指数字印经院、格萨尔展览馆、《大藏经》复刻、德格雕版印刷博物馆。

5.“先照后证”:指先申领营业执照后再办理有关许可证。

6.依法治州“十大专项行动”:指群众普法教育、取缔非法民间组织、整治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反宣渗透活动、实施社会治安整治、集中力量专案攻坚、整治违法改拼货车、查缴大车非法悬挂“画像”、整顿软弱涣散组织、“打源破网”专项行动。

7.“一标三实”:指标准地址和实际居住人口、实有房屋、实际经营单位。

8.“法律七进”:指进机关、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寺庙、进企业、进单位。

9.藏传佛教“五二三”主题学教活动:即五热爱两遵守三负责。“五热爱”指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民族团结、热爱人民、热爱佛教;“两遵守”指遵守法律和遵守戒律;“三负责”指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佛教负责。

10.“六打六治”专项行动:指打击矿山企业无证开采、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采矿行为,整治图纸造假、图实不符问题;打击破坏损害油气管道行为,整治管道周边乱建乱挖乱钻问题;打击危化品非法运输行为,整治无证经营、充装、运输,非法改装、认证,违法挂靠、外包,违规装载等问题;打击无资质施工行为,整治层层转包、违法分包问题;打击客车客船非法营运行为,整治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挂靠经营及超速、超员、疲劳驾驶和长途客车夜间违规行驶等问题;打击“三合一”“多合一”场所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整治违规住人、消防设施缺失损坏、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堵塞封闭等问题。

11.全域旅游“八进”活动:指全域旅游进机关、进乡镇、进村寨、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景区、进军营活动。

12.“新三板”:指主要针对中小微型企业的全国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交易平台。

13.“老甘推”:即《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2009—2012年公路建设推进方案》。

14.“新甘推”:即《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2013—2015年公路建设推进方案》。

15.“两高一低”:指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

政府工作报告:

二 : 2015年茂名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5年1月28日在茂名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李红军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茂名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大事多、难事多。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战略部署,全力以赴抓项目、促落实,千方百计稳增长、惠民生。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和重大事件冲击等困难和挑战,始终保持定力、主动作为,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在全省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评估考核中,取得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349亿元,增长10.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0.4亿元,增长1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40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11881元,增长11%.一年来,我们做的主要工作及成效如下:

(一)全力以赴保增长,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主要经济指标争先进位,20个重要经济指标增速中,有9个位居全省前4,其中生产总值增速位居第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位居第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位居第4、实际利用外资增速位居第1、出口总额增速位居第3、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位居第3.投资实现快速增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6亿元,增长36.1%,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0.3%,交通建设投资增长79.4%.省、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计划118%和95.1%,同比提高5.4和7.7个百分点。信贷投放力度加大,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748.9亿元,增长17.6%;存贷比为42.4%,提高1.7个百分点。

市场消费保持稳定。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3.9亿元,增长10.4%.加快引进和建设城市综合体。举办系列展销活动,促进汽车、房产等商品消费。推动茂名水果网上销售,全市电商平台荔枝、龙眼销售量同比增长5倍。开展李花节、荔枝节等特色活动,全年接待游客1487.1万人,同比增长28.9%.工业生产较快发展。全市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712.2亿元,增长16.8%,其中地方规上工业增加值374.5亿元,增长18.2%.支持茂名石化公司发展,该公司加工原油1803万吨,增长10.6%;乙烯产量114万吨,居全国之首。推进园区扩能增效,3个省级园区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77.1亿元,同比增长20.9%.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新增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2家,合作社总量全省第一。省水果产业带项目落户茂名,全国500强企业海亮集团千亩种植基地落户高州;粤西农批首期实现对外招商;新建一批农产品冷链配送物流项目。新建钢质渔船80艘,成为我省拥有钢体渔船最多的市。

(二)突出开展交通大会战,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对外交通建设强力推进。包茂高速茂名段进入路面施工阶段。汕湛高速茂名先行段开工建设。云浮至茂名高速公路纳入省高速公路网规划。深茂铁路江门至茂名段全线开工,征地拆迁工作进展较快。湛江机场迁建已启动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工作。

对内交通条件加快改善。13个重点交通项目开展冬季劳动竞赛,创多年来茂名交通建设项目开工、在建数量之最。茂化快线路面改造段已完成,改线段完成工程量过半。G207信宜至高州段路面改造工程、G325茂名段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海洋大道东段加快推进。茂名港大道基本建成通车。开通沈海高速鳌头出口。山根公路改造项目路面主体工程春节前将基本完工。完成县道改造89.5公里,农村公路路面硬底化611公里。45座地养危桥改造完成37座,在建8座。

港口建设稳步展开。博贺新港区东防波堤推进1065米,西防波堤开工建设。博贺新港区30万吨级航道(首期15万吨级)工程编制完成预可研报告。粤电博贺煤炭码头项目护岸及防波堤工程完成1700米。博贺新港区通用码头工程岸线使用获批。

环境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河西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完成厂区土建工程和设备安装,高州水库库区7个镇污水处理站全部建成投用,高州金山污水处理厂进入调试阶段。依法关闭高州水库集雨区302家养殖场。茂名石化炼油厂和茂名热电厂一批治理减排工程建成投用。打击盗挖露天焚烧油页岩矿渣和违法排污行为,严厉查处公馆“1·10”环境污染事件,全年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4宗。

水利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民生水利工程建设完成投资4.8亿元。完成大型灌区改造渠道153公里,改善灌溉面积63.3万亩。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5.9亿元,完成900个“应改未改”农网改造项目。

(三)做实发展平台,开创滨海发展新格局。

进一步强化“三大平台”功能定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滨海新区走在粤东西北新区发展前列。

滨海新区起步区全面开发建设。博贺湾大道建设进展顺利。恒大路改建工程开工。中海油LNG项目获批开展前期工作。粤电博贺发电项目加快推进。保利东海岸项目和龙头湾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分别注册成立项目公司。全年完成投资36.5亿元,增长105.8%;实现融资10.9亿元,新引入项目10个。

高新区实现跨越发展。德国巴斯夫异壬醇项目进入全面建设阶段,聚丙烯项目投料试产、华南塑化五金机电汽配商贸城项目抓紧推进。西南片区4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成型,工业大道一期建成通车,高新大道、公用管廊加快推进,17个项目进场施工。全年开发建设投入12.8亿元,新开工项目25个。

水东湾新城建设稳步推进。全面启动水东湾综合整治开发项目,水东湾大桥钢栈桥进入施工阶段,水东湾清淤工程全面开工。高地智慧城建设加快推进,茂名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一期主体工程完工,市人民医院水东湾新城院区项目完成征地256亩。引入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粤西校区项目。

(四)推动新型城镇化,城乡面貌有效改善。

茂港、电白成功合并设立电白区,中心城区规模大幅扩大。加强城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加快改善。

中心城区路网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官渡三路路基春节前将拉通。完成油城一二三路改造工程,文冲口铁路桥底水浸问题有效解决;完成天桥路和站南路改造工程,人民南五六路动工建设;油城十路建成通车,茂东快线动工建设,提升了城市西、南和东三个出口城市形象。实施站前三四路、官渡一二路等15个路段沥青罩面工程。高山桥改造工程启动,矿业北路完成改造。电白城区人民路、厂前路、新湖路改造工程动工。

城市生活质量全面提升。完成海洋大道(一期)和榕园等绿化工程,新增绿地面积3.3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7%.投资1.4亿元新建河东水厂第二条供水管线和改造出水管线,有效解决了市区供水不足问题。开通城市北组团至南组团和东组团公交线路,推动三大组团同城化发展。按照“引水、种树、建馆、修路”思路,打造具有茂名特色的露天矿生态公园,引水工程和道路建设项目开工,完成矿区2000亩植被恢复任务。河西老工业区纳入全国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建成大塘农贸市场,疏导解决了周边占道经营问题。电白城区东、西湖改造取得明显成效。出台政策推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

城乡环境持续改善。划定茂名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淘汰黄标车、老旧汽车19769辆;推进市区大气PM10、PM2.5实时监测,市区空气质量指数排名位居全省前列。完成造林作业面积17.3万亩,加密加宽高速公路景观林带50公里,绿化国道300多公里,绿化补植茂名大道、茂名港大道。云开山被确立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深入推进城乡清洁工程,全年投入资金1.4亿元,初步建立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环境卫生明显改善。

(五)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

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启动编制部门纵向权责清单试点工作。经济功能区体制进一步理顺。简政强镇事权改革优化完善。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统筹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新登记企业户数和注册资本分别增长9.5%和36.9%.全市综合政务服务进一步完善,公共资源交易范围进一步拓展。【2015年茂名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财政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进一步完善市与电白区财政体制、市级重点建设项目税费分成办法等,市级转移支付和补助区(市)资金11.8亿元。市级试行零基预算编审改革。大额专项资金一半以上安排项目建设。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推进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等信息公开,“三公”经费下降23.9%.投融资和金融改革迈出新步伐。市管权限投资项目实行备案制。拓展融资渠道,市交投集团发行10亿元企业债,茂名港集团发行5亿元中期票据,高新区3.8亿元城镇化贷款到位。成功申报省股权基金9.3亿元。注重防范债务风险,出台市级政府性债务管理暂行办法。设立粤西首家村镇银行。

创新项目建设和推进的工作方式方法。借鉴包茂高速茂名段建设经验做法,建立“三倒逼”项目管理机制和“六个一”工作督导机制;推广“大包干”机制,重心下移推进征地拆迁;倡导“双标”管理,加强项目质量管理。建立完善“两会两考两通报”制度,推动全市形成“比学赶帮超”浓厚氛围。

(六)坚持以人为本,民生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民生实事取得新进展。全市拨付省十件民生实事市县级配套资金30.4亿元,支出进度居全省第一。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075套,基本建成2244套。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全年新增养老床位7030张。扶贫开发进展顺利,投入帮扶资金11.5亿元,有劳动力贫困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全部超5220元。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两不具备”村庄搬迁户和因灾全倒户住房建设(改造)竣工率均达100%.完成58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治理。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就业形势稳定,城镇新增就业71286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7740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7%.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增加286.2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至80元;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提至370元。启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差分别提高93元、41元,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年人均分别提高347元、725元,孤儿集中和分散供养生活保障标准月人均分别提高150元、100元。

科教文卫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成功申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获省科学技术奖项数居粤东西北地区第一,专利授权增长率居全省第二,成立了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加快教育创强,累计投入创强资金45亿元,77个镇(街)通过省督导验收或督前检查。全市山区、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津贴全面落实。高考上本科线人数再创新高,占全省上线人数十分之一。第二高级技工学校升格为茂名技师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扩建征地累计落实415亩。登革热等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有力。完成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全市新增民营医疗机构19间。“茂名大讲堂”、“悦动茂名”等文化品牌深受群众欢迎。市图书馆成功创建国家一级图书馆。整治和改造市体育中心,成功举办市第十二届运动会。

平安茂名建设持续深化。集中开展“六大专项”打击整治行动,有效整治治安重点地区和治安突出问题;推广“以民促安”打防体系经验,推进市区安保点建设和“平安家居”社会视频安装整合。深入开展“一村(居)一律师”工作。开展油气管道、危化品运输、道路交通等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此外,人口计生、食品药品、民族宗教、统计、物价、国防动员、人防、双拥、气象、地震、残联、红十字、外事、侨务、档案、方志等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同时,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4件、政协委员提案310件。政务公开深入推进,网络问政实现常态化发展。审计服务发展取得新突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纠风治乱和案件查处力度加大。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得到有效整治,机关行政效能明显提升。全年问责纪律松驰、作风不正及工作不力的干部97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整治“四风”突出问题,一批与民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

去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118项工作,有110项按期完成,有8项正在稳步推进。对没能按时完成的事项,我们将切实加大推进力度,逐项跟踪落实。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市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驻茂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茂名发展的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及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年初确定的部分经济增长目标未能如期实现;工业持续发展后劲不足,产业新增长点不多;项目建设瓶颈因素依然存在,重大项目支撑乏力;中心城区集聚力、辐射力不强,城市经营和管理水平不高;污染偷排现象时有发生,环境质量有待改善;可支配财力不足;民生保障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待仍有较大差距,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有待完善;政府公信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干事创业精神需要进一步提振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二、2015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当前,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明年总体复苏疲弱态势难有明显改观。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运行的新常态,国内“三期叠加”阶段仍然面临不少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经济下行压力和潜在风险并存。具体到我市,我们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包茂高速、深茂铁路、汕湛高速等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动工,各区(市)及“三大平台”扩容提质和扩能增效建设全面推进,全市步入投资高峰期,而短期内项目的产出效益较少,资金压力较大,各方面面临的困难很多。但同时也要看到,只要我们咬紧牙关,再苦干实干3-5年,利用好当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和省加大交通投资力度的机遇,完善全市立体交通网络;利用好当前产业转移和扩能增效的机遇,努力培育发展新优势、做大做强现代产业;利用好国家、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机遇,拉开城市框架、做旺滨海新城人气,茂名将迎来新的发展格局和新的发展热潮。

2015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和省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的部署要求,围绕人均GDP赶超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坚持加快发展主旋律和稳中求进总基调,构建“三大平台”和县域发展两大主战场,持续用劲抓好“三大抓手”,推进改革创新,实现绿色发展,办好民生实事,完成好“十二五”规划目标,谋划好“十三五”规划工作,推动茂名振兴发展。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5%,居民消费价#from 本文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 end#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总额和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完成省下达年度计划。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力争全年生产总值突破25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突破1000亿元,出口总额突破10亿美元,全社会用电量突破100亿千瓦时,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00公里。突出抓好8个方面工作:(一)稳中求进推动经济发展。

大力培育新增长点。全力支持茂名石化公司新上项目,启动茂名石化液体化工码头及配套储运设施建设。积极参股建设茂名石化高润南方公司,力促南海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增加地方税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谋划建设太阳能发电项目。加快推进市民片区粤西农批、亿丰家居等物流重点项目建设,打造粤西物流集聚园区。围绕产业、临港、矿产资源、劳动力和乡贤等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抢抓今年底包茂高速全线开通机遇,启动农业、旅游、房地产等产业招商工作。注重招商选资和项目服务,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鼓励投资额大、带动性强的技术改造项目申报省级、国家专项资金。

学优网http://www.gkstk.com/

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强项目储备,保障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实施“一事一策一团队”工作机制,强化市领导挂钩督办制度,定期召开重点项目联席审批会议。总结推广包茂高速茂名段项目管理经验,借鉴推广市交通运输局和滨海新区将项目移交国有企业管理的做法。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管理和监督,吸引更多有实力、信誉好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队伍。

深挖消费潜力。发展壮大限额以上企业,支持商贸企业通过重组兼并等方式做大做强。合理布局一批特色美食街区、步行街及城市综合体。进一步整合利用国有资产,大力支持电子商务、自主创业等。发挥供销系统渠道作用,积极扩大和利用农村销售网点。支持4G基站建设,加快光纤入户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信息消费。大力谋划各类促销展会。积极拓展健康、养老、文化等服务业发展。加快成立市电子商务协会,组织电商人才培训,推动“茂货网上行”。推进旅游项目建设,统筹整合旅游线路,积极引客入茂。

(二)依托平台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加快滨海新区起步区开发建设。全面推进吉达港区工业园区、博贺临港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粤电博贺电厂核准和建设,力争年内建成投产。配合推动中海油LNG项目前期工作,全面启动项目围海造地工程。【2015年茂名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加快建设中化液体化工仓储项目、博贺国际旅游岛、东达龙头湾项目。

继续做大做强高新区。围绕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目标,加快开发建设西南片区和高新创业城,力争已签约项目开工建设。加快重力石化装备项目建设,抓好国信科技产业园首期项目建设。加快粤西危化品应急救援基地、精细化工中试基地和石化产品运输车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推进水东港区建设原料码头工作。建设环保监测数据实时公布设施。

积极推进县域工业园区建设。出台《茂名市省级园区扩能增效专项资金股权投资方案》。加快园区道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化州、茂南、滨海新区等地申报省级产业转移园。强化市对县域工业园区考核。

(三)乘势而上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乘势用劲抓好外通项目建设。包茂高速茂名段年底建成通车。全面开工建设汕湛高速茂名段。加快深茂铁路茂名段建设。加快推进云茂高速、茂名综合客货运枢纽、博贺疏港铁路和湛江机场迁建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河茂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

持续发力加快内联项目建设。加快建成茂化快线、茂东快线、高新大道、市民大道(二期)、悦民路和海洋大道东段工程。全面完成“迎国检”21项国省道路面改造工程。完成茂名港大道改线和延长线、博贺湾大道、恒大路改建工程。提升道路治超、养护、保洁、绿化和恢复排水系统等交通综合治理能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优化调整公交线路。

攻坚克难加快深水大港建设。加快推进粤电煤炭码头和博贺新港区东西防波堤工程。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博贺新港区通用码头工程,抓紧推进中化液体化工码头项目和保利利丰码头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口岸通关服务中心和港口调度中心建设。

(四)着力推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

加强北组团现主城区城市建设和管理。加快完善东北五小区路网,修通西粤北路、官渡五六路,建设文明北路(官渡路至大园路段)、大园三路。启动站南片区开发。加快推进人民南五六路、粤秀北路、福地小区街坊路工程建设。完成官山一至四路、迎宾二路“黑底化”改造。完成高山桥改造工程。搬迁市政沥青搅拌站和水泥构件预制场。开展市区公园湖水治理工程,启动官渡公园建设,加快露天矿生态修复和公园建设。推动河西片区批发市场改造。开展精细化管理示范小区创建活动。研究出台城区临时泊车管理实施方案。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加强户外广告经营管理。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加快南组团水东湾新城建设。继续抓好电白城区“七路一桥”建设,完成人民路、厂前路、新湖路和东、西湖改造工程。动工建设水东大道镇东段,推进新城大道建设,加快完成海滨大道相关工程,抓好海滨跨海大桥施工。加快水东湾综合整治开发项目建设,启动水东湾大桥主桥桩基施工,大力推进水东湾清淤整治工程。加快推进高地智慧城项目,推动路网工程建设。启动水东湾海洋公园(一期)工程建设。动工建设市人民医院水东湾新城院区。加快南海片区存量建设用地盘整开发步伐。

推进东组团博贺湾新城建设。全面启动博贺湾东片区土地一级开发和路网建设。加快保利东海岸项目配套设施建设。启动滨海大道东段和博贺湾大桥建设,推动电城、博贺两镇一体化。积极推进东湾绿城安置区、东湾公租房、高州人民医院滨海分院等配套服务项目建设。

(五)切实加强“三农”工作。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继续加大农业四大经营主体培育和发展。积极引进示范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新技术。加快南药产业发展,推进中国化橘红产业园项目。积极培育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鼓励社会资本创办特色农产品网店,力争年内在淘宝网“中国特色馆”设立“茂名馆”。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产品供销物流体系建设。健全市县镇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农产品标识和可追溯制度。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登记确权颁证工作。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抓好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工作。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开展名镇名村示范村创建工作,抓好信宜市镇隆镇八坊村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推进信宜市创建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前期工作。扎实做好被征地农民权益保护。加强外出务工子弟学校投入和管理。改善炼油厂、乙烯厂及重大邻避设施周边农村水电路等生产生活设施。

(六)稳步推进改革创新。

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建立健全后续监管制度体系。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建成全市统一的网上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全面推进清理行政职权和编制权责清单工作。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突出抓好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深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改革。落实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任务。

完善国资监管支持非公经济发展。构建国资监管“全覆盖”格局,将机关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和国有农贸市场纳入监管范围。加快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探索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推进国有资产经营业绩考核工作。加大国有资产整合重组力度,引导支持主业突出、实力较强的国有企业兼并业务相关国有企业。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消除各种隐性壁垒,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压减市直党政机关和参公管理事业单位日常公用经费和专项业务经费。适当集中县级新增财力,统筹用于市对各区(市)民生配套支出。加强非税收入统筹分配和规范管理,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年内完成全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强化金融改革创新。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力争2015年新增1家县域村镇银行。支持农信联社向农村商业银行转制改革。加快直接融资,推进中小企业上市。鼓励支持企业参与珠三角金融要素市场交易。探索开办具有茂名特色的农业保险新品种。落实“借用管还”的良性循环融资机制,防范债务风险。

(七)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强化污染治理。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制作污染源电子地图。深入开展高州水库生态保护试点工作,强化库区、东干渠、工业河周边污染源清理,保障饮用水安全。加快实施高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水库恢复89米正常蓄水淹没处理项目。深化小东江、白沙河流域污染整治,提高河流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率。建成茂南污水处理厂、水东湾新城水质净化厂及14个中心镇污水处理设施。年内完成500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理任务。完成区(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定工作,淘汰燃煤小锅炉。年内完成12960辆“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淘汰任务。强化重点企业脱硫脱硝设施建设和监管。推动市区周边石油化工企业进入园区。开展工地扬尘、餐饮油烟、露天焚烧等大气污染整治。

加强节能降耗工作。全面完成“十二五”单位GDP能耗下降18%约束性指标。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抓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严格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建立节能评估审查与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共同约束机制。继续完善市级能源管理中心平台建设。

深入推进绿化茂名大行动。抓好公路绿化美化工作,完成省道370线白石至钱排路段、西城西路、茂化快线改线路段、茂东快线和茂名港大道南北段等道路绿化。抓好森林碳汇、生态景观林带、森林进城围城和乡村绿化美化四大工程,年内市辖城区改造若干街头小公园,打造钱排银杏景观林带。【2015年茂名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切实做好生态红线划定工作。

(八)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努力办好民生实事。抓好充分就业工作,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7万人,促进创业人数2400人,新增转移就业劳动力7万人,转移劳动力技能培训2.5万人。巩固社保扩面征缴成果,稳定并提高缴费率。力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0万人。切实提高社保待遇,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从320元提高至380元,提高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全面落实生育津贴等各项待遇。抓好底线民生工作,提高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孤儿保障水平。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努力解决住房困难家庭及特殊人群住房问题。加快“两不具备”村庄搬迁安置工作。全面完成全市2886户大中型水库移民特困户、五保户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力争年内建成市颐年苑养老服务综合楼,全市实现各类收养性养老床位2万张。进一步加快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治理工作。深入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继续抓好城乡清洁工程。

大力提升科教文卫体事业发展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加快教育创强和义务教育均衡县创建工作,实现教育强市目标和义务教育均衡县全覆盖。落实主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布点,开工建设市愉园小学。实施残疾学生15年免费教育。创建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筹建广东茂名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抓好各区(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整合卫生计生服务资源,完善镇级卫生院软硬件建设。加强人口计生工作。推进公共文化体育建设,打造文化活动品牌。加快乡镇农民健身工程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大力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注重培养实用型人才。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扎实推进“平安茂名”建设,推进治安重点地区集中整治,加大电信诈骗、涉黑涉毒违法犯罪和涉民生食品安全犯罪等专项治理力度。加强网络问政,建设清朗网络空间。加快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加强突发事件隐患排查和预警发布,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建设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加大打假治劣工作力度。做好国防动员教育、双拥、优抚安置工作,维修改造茂名市烈士纪念碑及其园区。

“十三五”是我市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意义重大。要强化战略思维,高水平、高质量编制好“十三五”规划纲要以及重点专项规划。

各位代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是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的重要保证。市政府将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高效政府和廉洁政府,提升政府公信力。一是加强民主法治建设。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会议决定,定期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主动加强和人民政协的联系并向其通报工作。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意见。切实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二是大力弘扬实干精神。强化责任意识,明确责任,细化目标,形成工作台账,使人人有压力。强化“钉钉子”精神,牢牢盯住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深入现场一线,反复督促检查,实实在在把一件件事做好。强化担当精神,不回避问题、不推诿扯皮,敢于啃“硬骨头”,想方设法把事情办好。注重用结果说话,进一步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形成你追我赶、争先进位的良好工作氛围。三是加强廉政建设。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三严三实”、国务院“约法三章”等要求,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保持整治“四风”高压态势。强化审计在政府治理中的重要保障作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完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廉政风险防控,坚决查处腐败案件。

各位代表,展望新的一年,我们信心满怀!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改革创新、奋发图强,加快推动茂名振兴发展,全力开创茂名更加美好的明天!

附:名词解释

1.零基预算(P7):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编制的预算。

2.“两会两考两通报”(P7):即市三大平台建设现场会、县域经济交流会;各区(市)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市三大平台经济发展考核;对受上级表扬和批评情况进行通报。

3.“三期叠加”(P11):即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4.“三大平台”(P11):即博贺湾试验区(滨海新区起步区)、高新区、水东湾新城。

5.“三大抓手”(P12):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扩能增效、中心城区扩容提质。

6.“一事一议”(P16):指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乡统筹和改革村提留后,村民认为需要兴办集体生产生活等公益事业项目时,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筹集资金。

7.邻避设施(P16):指当地居民或单位担心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等带来负面影响的公共设施。

8.“三严三实”(P21):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9.“约法三章”(P21):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本届政府内,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

工作报告:

三 : 2015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5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克难攻坚,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良好开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迈出坚实步伐。

一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的主要标志是,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增速稳,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4%,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就业稳,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高于上年。价格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进”的总体特征是,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增强。经济结构有新的优化,粮食产量达到1.21万亿斤,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3个百分点,达到51.2%,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由46.9%提高到48.2%,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

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快于东部地区。发展质量有新的提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6%,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超过2%,能耗强度下降4.8%,是近年来最大降幅。

人民生活有新的改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快于经济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2%,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32万人;66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出境旅游超过1亿人次。改革开放有新的突破,全面深化改革系列重点任务启动实施,本届政府减少1/3行政审批事项的目标提前实现。这份成绩单的确来之不易,它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坚定了我们奋勇前行的决心和信心。

过去一年,困难和挑战比预想的大。我们迎难而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实施定向调控,保持经济稳定增长。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态势,我们保持战略定力,稳定宏观经济政策,没有采取短期强刺激措施,而是继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实行定向调控,激活力、补短板、强实体。把握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上下限,抓住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结构性问题,定向施策,聚焦靶心,精准发力。向促改革要动力,向调结构要助力,向惠民生要潜力,既扩大市场需求,又增加有效供给,努力做到结构调优而不失速。

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行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拓宽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范围,扩大“营改增”试点。加快财政支出进度,积极盘活存量资金。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采取定向降准、定向再贷款、非对称降息等措施,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小微企业、“三农”贷款增速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分别高

4.2和0.7个百分点。同时,完善金融监管,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二是深化改革开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针对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我们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以释放市场活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啃了不少硬骨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体制改革全面推进。

扎实推动重点改革。制定并实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预算管理制度和税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比上年减少1/3以上,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增加,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得到加强。存款利率和汇率浮动区间扩大,民营银行试点迈出新步伐,“沪港通”试点启动,外汇储备、保险资金运用范围拓展。能源、交通、环保、通信等领域价格改革加快。启动科技资金管理、考试招生、户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等改革。

继续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作为改革的重头戏。国务院各部门全年取消和下放246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评比达标表彰项目29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149项,再次修订投资项目核准目录,大幅缩减核准范围。着力改革商事制度,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达到1293万户,其中新登记注册企业增长45.9%,形成新的创业热潮。经济增速放缓,新增就业不降反增,显示了改革的巨大威力和市场的无限潜力。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扩展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新设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稳定出口,增加进口,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继续提升。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196亿美元,居世界首位。对外直接投资1029亿美元,与利用外资并驾齐驱。中国与冰岛、瑞士自贸区启动实施,中韩、中澳自贸区完成实质性谈判。铁路、电力、油气、通信等领域对外合作取得重要成果,中国装备正大步走向世界。

三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增强发展后劲。在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情况下,我们积极作为,有扶有控,多办当前急需又利长远的事,夯实经济社会发展根基。

不断巩固农业基础。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实现粮食产量“十一连增”、农民收入“五连快”。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业科技和机械化水平持续提升,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进度加快,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345万亩,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3万公里。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启动实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有序进行,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加快成长。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支持发展移动互联网、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新业态快速成长,众多“创客”脱颖而出,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同时,继续化解过剩产能,钢铁、水泥等15个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年度任务如期完成。加强雾霾治理,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指标超额完成。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新建铁路投产里程8427公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1.6万公里,占世界的60%以上。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1.2万公里,水路、民航、管道建设进一步加强。农网改造稳步进行。宽带用户超过

7.8亿户。经过多年努力,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惠及沿线亿万群众。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扩大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实施范围,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科技人员创新活力不断释放。超级计算、探月工程、卫星应用等重大科研项目取得新突破,我国自主研制的支线客机飞上蓝天。

四是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增进人民福祉。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增加民生投入,保基本、兜底线、建机制,尽管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支出压力加大,但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达到70%以上。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完善就业促进政策,推出创业引领计划,高校毕业生就业稳中有升。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又提高10%。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740万套,基本建成511万套。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9.97%和14.1%,残疾军人、烈属和老复员军人等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提高20%以上。

继续促进教育公平。加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建设,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国家助学贷款资助标准大幅上调。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政策扩大到三年。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28个省份实现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连续两年增长10%以上。经过努力,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超过4%。

深入推进医药卫生改革发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扩大到所有省份,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基本建立,全民医保覆盖面超过9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深化,县乡村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市达到1300多个。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重大文化惠民项目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向“户户通”升级。实施文艺精品战略,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群众健身活动蓬勃开展,成功举办南京青奥会。

五是创新社会治理,促进和谐稳定。我们妥善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有序化解社会矛盾,建立健全机制,强化源头防范,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去年云南鲁甸、景谷等地发生较强地震,我们及时高效展开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顺利推进。积极援非抗击埃博拉疫情,有效防控疫情输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事故总量、重特大事故、重点行业事故持续下降。着力治理餐桌污染,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我们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法等法律15件,制定修订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行政法规38件。政务公开深入推进,政府重大决策和政策以多种形式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完成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改革信访工作制度。法律援助范围从低保群体扩大到低收入群体。加强城乡社区建设,行业协会商会等四类社会组织实现直接登记。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了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

我们严格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严格执行国务院“约法三章”,政府性楼堂馆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

“三公”经费得到有效控制。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一批腐败分子得到应有惩处。

我们狠抓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实,认真开展督查,引入第三方评估和社会评价,建立长效机制,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

一年来,外交工作成果丰硕。习近平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亚欧首脑会议、达沃斯论坛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亚信会议第四次峰会、博鳌亚洲论坛。积极参与多边机制建立和国际规则制定。大国外交稳中有进,周边外交呈现新局面,同发展中国家合作取得新进展,经济外交成果显著。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我们与各国的交往合作越来越紧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负责任大国形象日益彰显。

各位代表!一年来取得的成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不懈奋斗的结果。我代表国务院,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表示诚挚感谢!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表示诚挚感谢!向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各国朋友,表示诚挚感谢! 今天是元宵佳节,在这里向各位代表和委员致以节日问候,并且预祝全国人民幸福安康!

我们既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前进中的困难和挑战。投资增长乏力,新的消费热点不多,国际市场没有大的起色,稳增长难度加大,一些领域仍存在风险隐患。工业产品价格持续下降,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创新能力不足,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农业基础薄弱。群众对医疗、养老、住房、交通、教育、收入分配、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有些地方环境污染严重,重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政府工作还存在不足,有些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少数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乱作为,一些腐败问题触目惊心,有的为官不为,在其位不谋其政,该办的事不办。我们要直面问题,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勇于担当,不辱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

二、2015年工作总体部署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现代化,根本要靠发展,发展必须有合理的增长速度。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口,体制机制弊端和结构性矛盾是“拦路虎”,不深化改革和调整经济结构,就难以实现平稳健康发展。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不懈依靠改革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之中,复苏动力不足,地缘政治影响加重,不确定因素增多,推动增长、增加就业、调整结构成为国际社会共识。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凸显,今年面临的困难可能比去年还要大。同时,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有巨大的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发展基础日益雄厚,改革红利正在释放,宏观调控积累了丰富经验。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念,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新的一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稳增长调结构的紧要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我们要把握好总体要求,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进出口增长6%左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能耗强度下降3.1%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减少。 经济增长预期7%左右,考虑了需要和可能,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与经济总量扩大和结构升级的要求相适应,符合发展规律,符合客观实际。以这样的速度保持较长时期发展,实现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就会更加雄厚。稳增长也是为了保就业,随着服务业比重上升、小微企业增多和经济体量增大,7%左右的速度可以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各地要从实际出发,积极进取、挖掘潜力,努力争取更好结果。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把握好以下三点。

第一,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预调微调,更加注重定向调控,用好增量,盘活存量,重点支持薄弱环节。以微观活力支撑宏观稳定,以供给创新带动需求扩大,以结构调整促进总量平衡,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增效。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12万亿元,增加1700亿元;地方财政赤字5000亿元,增加1000亿元。处理好债务管理与稳增长的关系,创新和完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适当发行专项债券。保障符合条件的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防范和化解风险隐患。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盘活存量资金,提高使用

效率。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负担。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2%左右,在实际执行中,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也可以略高些。加强和改善宏观审慎管理,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加快资金周转,优化信贷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让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

第二,保持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我国发展面临“三期叠加”矛盾,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数量扩张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推动经济在稳定增长中优化结构。既要稳住速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居民就业和收入持续增加,为调结构转方式创造有利条件;又要调整结构,夯实稳增长的基础。要增加研发投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强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促进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提高、水平提升,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实现在发展中升级、在升级中发展。 第三,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当前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减弱,必须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造传统引擎,打造新引擎。一方面,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大政府对教育、卫生等的投入,鼓励社会参与,提高供给效率。这既能补短板、惠民生,也有利于扩需求、促发展。

另一方面,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劳动力资源,人民勤劳而智慧,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活跃起来,必将汇聚成发展的巨大动能,一定能够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让中国经济始终充满勃勃生机。政府要勇于自我革命,给市场和社会留足空间,为公平竞争搭好舞台。个人和企业要勇于创业创新,全社会要厚植创业创新文化,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

今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我们要在完成“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的同时,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做好“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谋划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

三、把改革开放扎实推向纵深

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兼顾,真抓实干,在牵动全局的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增强发展新动能。

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力度。今年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建立规范行政审批的管理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注册资本登记,逐步实现“三证合一”,清理规范中介服务。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布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地方政府对应当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力,要彻底放、不截留,对上级下放的审批事项,要接得住、管得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健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一张网,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信

用代码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依法保护企业和个人信息安全。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给企业松绑,为创业提供便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要简化程序,明确时限,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多管齐下改革投融资体制。大幅缩减政府核准投资项目范围,下放核准权限。大幅减少投资项目前置审批,实行项目核准网上并联办理。大幅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政府采取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设立基金等办法,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重点项目。以用好铁路发展基金为抓手,深化铁路投融资改革。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不失时机加快价格改革。改革方向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大幅缩减政府定价种类和项目,具备竞争条件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原则上都要放开。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下放一批基本公共服务收费定价权。扩大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健全节能环保价格政策。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全面实行居民阶梯价格制度。同时必须加强价格监管,规范市场秩序,确保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 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实行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除法定涉密信息外,中央和地方所有部门预决算都要公开,全面接受社会监督。提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比例。推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制定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有效办法。力争全面完成“营改增”,调整完善消费税政策,扩大资源税从价计征范围。提请修订税收征管法。改革转移支付制度,完善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合理调整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推进金融改革。推动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成熟一家,批准一家,不设限额。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稳定其县域法人地位。发挥好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在增加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作用。推出存款保险制度。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健全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框架。保持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稳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扩大人民币国际使用,加快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完善人民币全球清算服务体系,开展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适时启动“深港通”试点。 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发展服务中小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推出巨灾保险、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创新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

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分类推进改革。加快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打造市场化运作平台,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有序实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和规范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参股。加快电力、油气等体制改革。多渠道解决企业办社会负担和历史遗留问题,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和健全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要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强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让各类企业法人财产权依法得到保护。

继续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医药卫生、养老保险、事业单位、住房公积金等领域改革。发展需要改革添动力,群众期盼改革出实效,我们要努力交出一份为发展加力、让人民受益的改革答卷。

开放也是改革。必须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国际竞争的主动。

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完善出口退税负担机制,增量部分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让地方和企业吃上“定心丸”。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建立并公开收费项目清单。实施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政策措施,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发展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和市场采购贸易,扩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点,增加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数量,提高服务贸易比重。实施更加积极的进口政策,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重要零部件等进口。 更加积极有效利用外资。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重点扩大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开放,把外商投资限制类条目缩减一半。全面推行普遍备案、有限核准的管理制度,大幅下放鼓励类项目核准权,积极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修订外商投资相关法律,健全外商投资监管体系,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推动铁路、电力、通信、工程机械以及汽车、飞机、电子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促进冶金、建材等产业对外投资。实行以备案制为主的对外投资管理方式。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对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应保尽保。拓宽外汇储备运用渠道,健全金融、信息、法律、领事保护服务。注重风险防范,提高海外权益保障能力。让中国企业走得出、走得稳,在国际竞争中强筋健骨、发展壮大。

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建设。加快互联互通、大通关和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构建中巴、孟中印缅等经济走廊。扩大内陆和沿边开放,促进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发展,提高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积极推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在全国推广成熟经验,形成各具特色的改革开放高地。

统筹多双边和区域开放合作。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信息技术协定扩围,积极参与环境产品、政府采购等国际谈判。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尽早签署中韩、中澳自贸协定,加快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推动与海合会、以色列等自贸区谈判,力争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建设亚太自贸区。推进中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中国是负责任、敢担当的国家,我们愿做互利共赢发展理念的践行者、全球经济体系的建设者、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

四、协调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

稳增长和调结构相辅相成。我们既要全力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又要积极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行稳致远。

加快培育消费增长点。鼓励大众消费,控制“三公”消费。促进养老家政健康消费,壮大信息消费,提升旅游休闲消费,推动绿色消费,稳定住房消费,扩大教育文化体育消费。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加快建设光纤网络,大幅提升宽带网络速率,发展物流快递,把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搞得红红火火。建立健全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召回制度,严肃查处制售假冒伪劣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扩大消费要汇小溪成大河,让亿万群众的消费潜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确保完成“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任务,启动实施一批新的重大工程项目。主要是: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城市地下管网等民生项目,中西部铁路和公路、内河航道等重大交通项目,水利、高标准农田等农业项目,信息、电力、油气等重大网络项目,清洁能源及油气矿产资源保障项目,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等项目,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项目。

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到4776亿元,但政府不唱“独角戏”,要更大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更多领域。铁路投资要保持在8000亿元以上,新投产里程8000公里以上,在全国基本实现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联网,使交通真正成为发展的先行官。重大水利工程已开工的57个项目要加快建设,今年再开工27个项目,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超过8000亿元。棚改、铁路、水利等投资多箭齐发,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使巨大的内需得到更多释放。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今年粮食产量要稳定在1.1万亿斤以上,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坚守耕地红线,全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进土地整治,增加深松土地2亿亩。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新农机研发推广应用。引导农民瞄准市场调整种养结构,支持农产品加工特别是主产区粮食就地转化,开展粮食作物改为饲料作物试点。综合治理农药兽药残留问题,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新农村建设要惠及广大农民。突出加强水和路的建设,今年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全面完成西部边远山区溜索改桥任务。力争让最后20多万无电人口都能用上电。以垃圾、污水为重点加强环境治理,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势头。持续打好扶贫攻坚战,深入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难度再大,今年也要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

推进农业现代化,改革是关键。要在稳定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做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审慎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试点。在改革中,要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农民利益有保障。深化供销社、农垦、种业、国有林场林区等改革,办好农村改革试验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完善粮食最低

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改进农产品目标价格补贴办法。加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和管理。无论财政多困难,惠农政策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支农资金只能增加不能减少。

推进新型城镇化取得新突破。城镇化是解决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也是最大的内需所在。要坚持以人为核心,以解决三个1亿人问题为着力点,发挥好城镇化对现代化的支撑作用。

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安排740万套,其中棚户区改造580万套,增加110万套,把城市危房改造纳入棚改政策范围。农村危房改造366万户,增加100万户,统筹推进农房抗震改造。住房保障逐步实行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把一些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和安置房。对居住特别困难的低保家庭,给予住房救助。坚持分类指导,因地施策,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城镇化难点问题。抓紧实施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对已在城镇就业和居住但尚未落户的外来人口,以居住证为载体提供相应基本公共服务,取消居住证收费。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与市民化挂钩机制,合理分担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建立规范多元可持续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稳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和拓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加强资金和政策支持,扩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提升城镇规划建设水平。制定实施城市群规划,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同城化。完善设市标准,实行特大镇扩权增能试点,控制超大城市人口规模,提升地级市、县城和中心镇产业和人口承载能力,方便农民就近城镇化。发展智慧城市,保护和传承历史、地域文化。加强城市供水供气供电、公交和防洪防涝设施等建设。坚决治理污染、拥堵等城市病,让出行更方便、环境更宜居。

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统筹实施“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战略组合。在西部地区开工建设一批综合交通、能源、水利、生态、民生等重大项目,落实好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政策措施,加快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网络等建设,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支持力度,完善差别化的区域发展政策。

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结合起来,加强新亚欧大陆桥、陆海口岸支点建设。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升级转移等方面率先取得实质性突破。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序开工黄金水道治理、沿江码头口岸等重大项目,构筑综合立体大通道,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区,引导产业由东向西梯度转移。加强中西部重点开发区建设,深化泛珠等区域合作。

我国是海洋大国,要编制实施海洋战略规划,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高海洋科技水平,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妥善处理海上纠纷,积极拓展双边和多边海洋合作,向海洋强国的目标迈进。

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

产业技术改造。坚持有保有压,化解过剩产能,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开发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着力在一些关键领域抢占先机、取得突破。 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要实施高端装备、信息网络、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国家已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要整合筹措更多资金,为产业创新加油助力。

服务业就业容量大,发展前景广。要深化服务业改革开放,落实财税、土地、价格等支持政策以及带薪休假等制度,大力发展旅游、健康、养老、创意设计等生活和生产服务业。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大型农产品批发、仓储和冷链等现代物流设施建设,努力大幅降低流通成本。 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创新创造关键在人。要加快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扩大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实施范围,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职务发明法律制度,使创新人才分享成果收益。制定促进科研人员流动政策,改革科技评价、职称评定和国家奖励制度,推进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引进国外高质量人才和智力。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坚决打击侵权行为,切实保护发明创造,让创新之树枝繁叶茂。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要落实和完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扶持等普惠性政策,鼓励企业增加创新投入。支持企业更多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科研平台建设,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增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办好国家高新区,发挥集聚创新要素的领头羊作用。中小微企业大有可为,要扶上马、送一程,使“草根”创新蔚然成风、遍地开花。

提高创新效率重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要改革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方式,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政府重点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和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究,鼓励原始创新,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向社会全面开放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把亿万人民的聪明才智调动起来,就一定能够迎来万众创新的浪潮。

五、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

立国之道,惟在富民。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进步。

着力促进创业就业。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749万人,为历史最高。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鼓励到基层就业。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到新兴产业创业。做好结构调整、过剩产能化解中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统筹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落实和完善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政策。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健全劳动监察和争议处理机制,让法律成为劳动者权益的守护神。

加强社会保障和增加居民收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10%。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统一由55元提高到70元。推进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缴费率。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措施,同步完善工资制度,对基层工作人员给予政策倾斜。在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和职级并行制度。加强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让遇到急难特困的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对困境儿童、高龄和失能老人、重度和贫困残疾人等特困群体,健全福利保障制度和服务体系。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水平,提升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提高工资和保障标准等政策受益面广,各级政府一定要落实到位。民之疾苦,国之要事,我们要竭尽全力,坚决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

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要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化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改革、高等院校综合改革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落实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政策,完善后续升学政策。

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通过对口支援等方式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继续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强特殊教育、学前教育、继续教育和民族地区各类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为切实把教育事业办好,我们要保证投入,花好每一分钱,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

加快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基本实现居民医疗费用省内直接结算,稳步推行退休人员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加强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100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破除以药补医,降低虚高药价,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通过医保支付等方式平衡费用,努力减轻群众负担。 鼓励医生到基层多点执业,发展社会办医。开展省级深化医改综合试点。加快建立医疗纠纷预防调解机制。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35元提高到40元,增量全部用于支付村医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便几亿农民就地就近看病就医。加强重大疾病防控。积极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健康是群众的基本需求,我们要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国。

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等事业,重视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发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作用。深化文化体

制改革,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拓展中外人文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发展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做好2022年冬奥会申办工作。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化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加快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支持群团组织依法参与社会治理,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设施,发展社区和居家养老。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提供关爱服务,建立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制度。提高公共突发事件防范处置和防灾救灾减灾能力。做好地震、气象、测绘、地质等工作。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完善法律援助制度,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把信访纳入法治轨道,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惩治暴恐、黄赌毒、邪教、走私等犯罪行为,发展和规范网络空间,确保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人的生命最为宝贵,要采取更坚决措施,全方位强化安全生产,全过程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都要减少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推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促进重点区域煤炭消费零增长。推广新能源汽车,治理机动车尾气,提高油品标准和质量,在重点区域内重点城市全面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要全部淘汰。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扩大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江河湖海水污染、水污染源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行从水源地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做好环保税立法工作。我们一定要严格环境执法,对偷排偷放者出重拳,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对姑息纵容者严问责,使其受到应有的处罚。

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关乎发展与民生。要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积极发展水电,安全发展核电,开发利用页岩气、煤层气。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我国节能环保市场潜力巨大,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

森林草原、江河湿地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绿色财富,必须倍加珍惜。要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拓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办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开展国土江河综合整治试点,扩大流域上下游横向补偿机制试点,保护好三江源。扩大天然林保护范围,有序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今年新增退耕还林还草1000万亩,造林9000万亩。生态环保贵在行动、成在坚持,我们必须紧抓不松劲,一定要实现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永续发展。

六、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我们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宪法是我们根本的活动准则,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全面履行职责,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任何政府部门都不得法外设权。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快推进综合执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一切违法违规的行为都要追究,一切执法不严不公的现象都必须纠正。

坚持创新管理,强化服务,着力提高政府效能。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尽量采用购买服务方式,第三方可提供的事务性管理服务交给市场或社会去办。积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重视发挥智库作用。全面实行政务公开,推广电子政务和网上办事。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我们的所有工作都要全面接受人民的监督,充分体现人民的意愿。

坚持依法用权,倡俭治奢,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真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不懈纠正“四风”,继续严格执行国务院“约法三章”。腐败现象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权力寻租,要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紧紧扎住制度围栏,坚决打掉寻租空间,努力铲除腐败土壤。加强行政监察,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对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国有资产严加监管。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对腐败分子零容忍、严查处。对腐败行为,无论出现在领导机关,还是发生在群众身边,都必须严加惩治。

坚持主动作为,狠抓落实,切实做到勤政为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精神面貌要有新状态。广大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始终把为人民谋发展增福祉作为最大责任,始终把现代化建设使命扛在肩上,始终把群众冷暖忧乐放在心头。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责,狠抓贯彻落实,创造性开展工作。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对实绩突出的,要大力褒奖;对工作不力的,要约谈诫勉;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要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

各位代表!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责任。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大对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特色村镇,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组织好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幸福安康。 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促进宗教关系和谐,维护宗教界合法权益,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我们要更好发挥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推进中外交流合作的独特作用,使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向心力不断增强。

各位代表!建设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根本保障。要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统筹抓好各方面各领域军事斗争准备,保持边防海防空防稳定。全面加强现代后勤建设,加大国防科研和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建设力度,发展国防科技工业。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加强现代化武装警察力量建设。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坚持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各级政府要始终如一地关心和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坚定不移地巩固和促进军政军民团结。

各位代表!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促进和谐。加强内地与港澳各领域交流合作,继续发挥香港、澳门在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我们坚信,有中央政府一以贯之的大力支持,不断提升港澳自身竞争力,香港、澳门就一定能够保持长期繁荣稳定。

我们将坚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巩固两岸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保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确方向。努力推进两岸协商对话,推动经济互利融合,加强基层和青少年交流。依法保护台湾同胞权益,让更多民众分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我们期待两岸同胞不断增进了解互信,密切骨肉亲情,拉近心理距离,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贡献力量。我们坚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不可阻挡、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各位代表!我们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我国公民和法人海外合法权益,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深化与各大国战略对话和务实合作,构建健康稳定的大国关系框架。全面推进周边外交,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积极参与国际多边事务,推动国际体系和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办好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相关活动,同国际社会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我们愿与世界各国携手并肩,维护更加持久的和平,建设更加繁荣的世界。

各位代表!时代赋予中国发展兴盛的历史机遇。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凝神聚力,开拓创新,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 : 2015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5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本届政府依法履职的第一年,任务艰巨而繁重。面对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自然灾害频发、多重矛盾交织的复杂形势,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从容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圆满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2.6%。城镇登记失业率4.1%。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创历史新高。进出口总额突破4万亿美元,再上新台阶。

——居民收入和经济效益持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3%,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650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2.2%。财政收入增长10.1%。

——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粮食产量超过1.2万亿斤,实现“十连增”。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中西部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继续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全社会用电量增长7.5%,货运量增长9.9%,主要实物量指标与经济增长相互匹配。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取得新进步。神舟十号遨游太空,嫦娥三号成功登月,蛟龙深潜再创纪录,这表明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有智慧实现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过去一年,困难比预料的多,结果比预想的好。经济社会发展既有量的扩大,又有质的提升,为今后奠定了基础。这将鼓舞我们砥砺前行,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一年来,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采取一系列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举措,稳中有为,稳中提质,稳中有进,各项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

一是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在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宏观调控抉择两难的情况下,我们深处着力,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的根本之策,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我们从政府自身改起,把加快转变职能、简政放权作为本届政府开门第一件大事。国务院机构改革有序实施,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16项行政审批等事项,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推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各地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大幅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扩大“营改增”试点,取消和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348项,减轻企业负担1500多亿元。这些都为市场松了绑,为企业添了力,全国新注册企业增长27.6%,民间投资比重上升到63%。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在全国进行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试点。启动不动产统一登记。简政放权等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发展动力和社会创造力。

我们推动开放向深度拓展。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与瑞士、冰岛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实施稳定外贸增长的政策,改善海关、检验检疫等监管服务。成功应对光伏“双反”等重大贸易摩擦。推动高铁、核电等技术装备走出国门,对外投资大幅增加,出境旅游近亿人次。开放的持续推进,扩大了发展的新空间。

二是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确保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面对跌宕起伏的经济形势,我们保持定力,明确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只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就集中精力抓住转方式调结构不放松,保持宏观政策基本取向不动摇,以增强市场信心、稳定社会预期。

去年上半年,出口大幅波动,经济持续下行,中央财政收入一度出现多年少有的负增长,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一度异常升高,国际上出现中国经济可能“硬着陆”的声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采取短期刺激措施,不扩大赤字,不超发货币,而是增加有效供给,释放潜在需求,沉着应对市场短期波动,保障经济运行不滑出合理区间,让市场吃了“定心丸”,成为经济稳中向好的关键一招。去年财政赤字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广义货币M2增长13.6%,符合调控要求。

在保持总量政策稳定的同时,积极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优化财政支出,整合压缩专项转移支付。中央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一般性支出压减5%,各地也压减一般性支出,腾出的资金用于改善民生、发展经济。对小微企业实行税收优惠,600多万户企业受益。通过审计,摸清全国政府性债务底数。加强金融监管和流动性管理,保持金融稳健运行。

三是注重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针对阻碍发展的结构性问题,我们注重精准发力,运用市场手段和差别化政策,在优化结构中稳增长,在创新驱动中促转型,推动提质增效升级,为长远发展铺路搭桥。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推进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支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全面完成1.5万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新解决农村6300多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全国森林覆盖率上升到21.6%。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服务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正式商用。积极化解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推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能源消耗强度下降3.7%,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3.5%、2.9%。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提前通水,中线一期主体工程如期完工。推进地下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油气和电力输配网络。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22.3%。加强民航、水运、信息、邮政网络建设,铁路、高速公路运营里程均超过10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1万公里,居世界首位。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全社会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2%。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知识、技术创新等工程。超级计算、智能机器人、超级杂交稻等一批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四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财政收支矛盾较大的情况下,我们竭诚尽力,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制度建设,兜住民生底线,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应届高校毕业生绝大部分实现就业。加强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就业援助。推进养老保险、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3.1%和17.7%,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10%。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666万套,基本建成544万套,上千万住房困难群众乔迁新居。

推进教育发展和改革。启动教育扶贫工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3200万孩子。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比上年增长8.5%。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医保总体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增加到人均280元。基本药物制度覆盖80%以上村卫生室。28个省份开展大病医疗保险试点。启动疾病应急救助试点。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农村免费孕前检查使600万个家庭受益。

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推出一批文化精品,扩大公益性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市场建设,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成功节俭举办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

五是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面对自然灾害等各种突发事件,我们有序有力,坚持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科学应对,既进行有效处置,又探索建立新机制,以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去年,我国发生四川芦山地震、甘肃岷县漳县地震、黑龙江松花江嫩江流域洪涝、南方高温干旱、沿海强台风等严重自然灾害,出现人感染禽流感疫情。我们健全分级负责、相互协同的抗灾救灾应急机制,中央统筹帮助支持,地方就近统一指挥,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安全生产和市场监管。完善相关机制,严肃查处重大安全事故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重特大事故下降16.9%。重组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对婴幼儿奶粉质量按照药品管理办法严格监管,努力让人民吃得放心、用得安心。

推进依法行政,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修订法律34件,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议案,制定修订行政法规47件。完善信访和调解联动工作体系,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全面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反对“四风”,严格执行“约法三章”。中央国家机关“三公”经费减少35%,31个省份本级公务接待费减少26%。加大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一批违法违纪分子受到惩处。

去年是我国外交工作开创新局的一年。习近平主席等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等重大多边活动,访问一系列国家,取得丰硕成果。周边外交工作进入新阶段。经济外交取得新进展。同发展中国家交流合作迈上新台阶,同主要大国关系在互动中稳定发展,在重大国际和地区事务及热点问题上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坚定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我国的对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

过去一年的成就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我代表国务院,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表示诚挚感谢!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表示诚挚感谢!向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各国朋友,表示诚挚感谢!

过去一年政府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思路和做法,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坚持、不断探索与完善。同时,我们清醒认识到,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稳中向好基础还不牢固,增长的内生动力尚待增强。财政、金融等领域仍存在一些风险隐患,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宏观调控难度增大。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一些地区大气、水、土壤等污染严重,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就业结构性矛盾较大。【2015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住房、食品药品安全、医疗、养老、教育、收入分配、征地拆迁、社会治安等方面群众不满意的问题依然较多,生产安全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腐败问题易发多发,公职人员中不廉不勤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有的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有的是工作不到位造成的。对存在的问题,政府要先从自身找原因、想办法。民之所望是我们施政所向。要牢记责任使命,增强忧患意识,敢于担当,毫不懈怠,扎实有效解决问题,决不辜负人民的厚望。

二、2015年工作总体部署

2015年,我国面临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世界经济复苏仍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一些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带来变数,新兴经济体又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更趋激烈。我国支撑发展的要素条件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深层次矛盾凸显,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同时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区域发展回旋余地大,今后一个时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有基础也有条件。我们必须防微虑远,趋利避害,一定要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实施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加强对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主要目标的统筹平衡。这里,着重对两个目标加以说明。

关于经济增长。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经过认真比较、反复权衡,把增长预期目标定在7.5%左右,兼顾了需要和可能。这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有利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稳增长更是为了保就业,既要满足城镇新增就业的需要,又要为农村转移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出空间,根本上是为了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有不少积极因素,但必须付出艰辛努力。

关于价格水平。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考虑了去年涨价翘尾影响和今年新涨价因素,也表明我们抑制通胀、保障民生的决心和信心。我国农业连年增产,工业品总体上供大于求,粮食等物资储备充裕,进出口调节能力较强,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但今年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不少,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做好物价调控,切实防止对群众生活造成大的影响。

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要把握好以下原则和政策取向。

第一,向深化改革要动力。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积极推进有利于结构调整的改革,破除制约市场主体活力和要素优化配置的障碍,让全社会创造潜力充分释放,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二,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完善宏观调控政策框架,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3500亿元,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9500亿元,由中央代地方发债4000亿元。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随着经济总量扩大而有所增加,但赤字率稳定在2.1%,体现了财政政策的连续性。货币政策要保持松紧适度,促进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营造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今年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3%左右。要加强财政、货币和产业、投资等政策协同配合,做好政策储备,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确保中国经济这艘巨轮行稳致远。

第三,着力提质增效升级、持续改善民生。我们追求的发展,是提高质量效益、推进转型升级、改善人民生活的发展。要在稳增长的同时,推动发展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变,从主要依靠传统比较优势向更多发挥综合竞争优势转换,从国际产业分工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从城乡区域不平衡向均衡协调迈进。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切实把各方面积极性引导到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科学发展上来,不断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使经济社会发展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三、2015年重点工作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以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以调整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务求实效。

(一)推动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

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区别情况,分类推进,抓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举措,力求取得实质性进展,更多释放改革红利。

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取消或简化前置性审批,充分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推进投资创业便利化。确需设置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一律向社会公开。清单之外的,一律不得实施审批。全面清理非行政审批事项。基本完成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继续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在全国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落实认缴登记制,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由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报公示制度,让市场主体不断迸发新的活力。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坚持放管并重,建立纵横联动协同管理机制,实现责任和权力同步下放、放活和监管同步到位。推广一站式审批、一个窗口办事,探索实施统一市场监管。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共享,推动建立自然人、法人统一代码,对违背市场竞争原则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

抓好财税体制改革这个重头戏。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着力把所有政府性收入纳入预算,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各级政府预算和决算都要向社会公开,部门预算要逐步公开到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所有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都要公开,打造阳光财政,让群众看明白、能监督。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要减少三分之一,今后还要进一步减少。推进税收制度改革,把“营改增”试点扩大到铁路运输、邮政服务、电信等行业,清费立税,推动消费税、资源税改革,做好房地产税、环境保护税立法相关工作。进一步扩展小微企业税收优惠范围,减轻企业负担。抓紧研究调整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逐步理顺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保持现有财力格局总体稳定。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把地方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推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扩大金融机构利率自主定价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扩大汇率双向浮动区间,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稳步推进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引导民间资本参股、投资金融机构及融资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健全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机制。实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规范发展债券市场。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探索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发展普惠金融。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密切监测跨境资本流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

增强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制定非国有资本参与中央企业投资项目的办法,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实施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在更多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为民间资本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二)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

开放与改革相伴而生、相互促进。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在国际市场汪洋大海中搏击风浪,倒逼深层次改革和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扩大全方位主动开放。坚持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打造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使中国继续成为外商投资首选地。建设好、管理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体制机制,并开展若干新的试点。扩展内陆沿边开放,让广袤大地成为对外开放的热土。

从战略高度推动出口升级和贸易平衡发展。今年进出口总额预期增长7.5%左右。要稳定和完善出口政策,加快通关便利化改革,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实施鼓励进口政策,增加国内短缺产品进口。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支持企业打造自主品牌和国际营销网络,发展服务贸易和承接服务外包,提升中国制造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鼓励通信、铁路、电站等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让中国装备享誉全球。

在走出去中提升竞争力。推进对外投资管理方式改革,实行以备案制为主,大幅下放审批权限。健全金融、法律、领事等服务保障,规范走出去秩序,促进产品出口、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进孟中印缅、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推出一批重大支撑项目,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新空间。

统筹多双边和区域开放合作。推动服务贸易协定、政府采购协定、信息技术协定等谈判,加快环保、电子商务等新议题谈判。积极参与高标准自贸区建设,推进中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加快与韩国、澳大利亚、海湾合作委员会等自贸区谈判进程。坚持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实现与各国互利共赢,形成对外开放与改革发展良性互动新格局。

(三)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

扩大内需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重大的结构调整。要发挥好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打造新的区域经济支撑带,从需求方面施策,从供给方面发力,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

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完善消费政策,培育消费热点。要扩大服务消费,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类服务机构,重点发展养老、健康、旅游、文化等服务,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要促进信息消费,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推进城市百兆光纤工程和宽带乡村工程,大幅提高互联网网速,在全国推行“三网融合”,鼓励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维护网络安全。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清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各种关卡,降低流通成本,促进物流配送、快递业和网络购物发展。充分释放十几亿人口蕴藏的巨大消费潜力。

把投资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再推出一批民间投资示范项目,优化投资结构,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增加到4576亿元,重点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重大水利、中西部铁路、节能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发挥好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2015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把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作为推动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经济率先转型升级,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支持力度。要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推进梯度发展。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以海陆重点口岸为支点,形成与沿海连接的西南中南、东北、西北等经济支撑带。推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深化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实施差别化经济政策,推动产业转移,发展跨区域大交通大流通,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海洋是我们宝贵的蓝色国土。要坚持陆海统筹,全面实施海洋战略,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大力建设海洋强国。

(四)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

农业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领域,更是安天下稳民心的产业。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推进农业现代化。坚守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强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格,继续执行玉米、油菜籽、食糖临时收储政策。探索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市场价格过低时对生产者进行补贴,过高时对低收入消费者进行补贴。农业新增补贴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增加对粮油猪等生产大县的奖励补助,扶持牛羊肉生产。发挥深松整地对增产的促进作用,今年启动1亿亩试点。统筹整合涉农资金。不管财力多么紧张,都要确保农业投入只增不减。

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国家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大水利工程,今年拟安排中央预算内水利投资700多亿元,支持引水调水、骨干水源、江河湖泊治理、高效节水灌溉等重点项目。各地要加强中小型水利项目建设,解决好用水“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快建成一批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抓紧培育一批重要优良品种,研发推广一批新型高效农业机械。完善农村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改造农村危房260万户,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和“空心村”问题。今年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经过今明两年努力,要让所有农村居民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抓紧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引导承包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慎重稳妥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国有农牧林场改革。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农村改革要从实际出发,试点先行,切实尊重农民意愿,坚决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国家加大对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协作的支持,加强生态保护和基本公共服务。地方要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我们要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

(五)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发展规律,积极稳妥推进,着力提升质量。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不同规模城市差别化落户政策。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对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建立居住证制度。使更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纳入城镇教育、实现异地升学,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使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共建共享城市现代文明。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支持。提高产业发展和集聚人口能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从业。加快推进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和城镇发展后劲。优化东部地区城镇结构,进一步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加强城镇化管理创新和机制建设。要更大规模加快棚户区改造,决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为指导,做好相关规划的统筹衔接。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效率,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避免千城一面。加强小城镇和村庄规划管理。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多元化城镇建设投融资等机制。通过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让我们的城镇各具特色、宜业宜居,更加充满活力。

(六)以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原动力。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

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牵头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措施。把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改革等试点政策,扩大到更多科技园区和科教单位。加大政府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社会公益技术、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投入,健全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完善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机制。改进与加强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实行国家创新调查和科技报告制度,鼓励科研人员创办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重视科普工作和科学精神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发展规划,统筹重大人才工程,鼓励建立研发人员报酬与市场业绩挂钩机制,使人才的贡献与回报相匹配,让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产业结构调整要依靠改革,进退并举。进,要更加积极有为。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示范建设,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保险、商务、科技等服务业。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升精准管理水平,完善设备加速折旧等政策,增强传统产业竞争力。设立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平台,在新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大数据、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赶超先进,引领未来产业发展。退,要更加主动有序。坚持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强化环保、能耗、技术等标准,清理各种优惠政策,消化一批存量,严控新上增量。今年要淘汰钢铁2700万吨、水泥4200万吨、平板玻璃3500万标准箱等落后产能,确保“十二五”淘汰任务提前一年完成,真正做到压下来,决不再反弹。

(七)加强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建设。

繁荣发展社会事业是促进社会公正、增进人民福祉的有效途径。要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以更大的投入和更有力的举措,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继续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使更多农家子弟有升学机会。加强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儿童营养状况。发展学前教育。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继续增加中央财政教育投入,提高使用效率并强化监督。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积极稳妥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高校办学自主权,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们要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努力使每一个孩子有公平的发展机会。

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巩固全民基本医保,通过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政府、单位和个人合理分担的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机制,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320元。在全国推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加强城乡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扩大到1000个县,覆盖农村5亿人口。扩大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破除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创新社会资本办医机制。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加强全科医生培养,推进医师多点执业,让群众能够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重大传染病、慢性病和职业病、地方病防治能力,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增加到35元。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落实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为了人民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推进医改,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好这个世界性难题。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档案等事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倡导全民阅读。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培育和规范文化市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保护文物。加快文化走出去,发展文化贸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一定能建成现代文化强国。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注重运用法治方式,实行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健全村务公开、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公共安全和防灾救灾减灾能力,做好地震、气象、测绘等工作。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及时就地化解社会矛盾。加强行政复议工作。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加大法律援助。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决打击暴力恐怖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形成良好社会秩序,共同建设平安中国。

(八)统筹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要坚持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就业是民生之本。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人,要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实施不间断的就业创业服务,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加大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做好淘汰落后产能职工安置和再就业工作。统筹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等就业工作。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使劳动者生活更加体面、更有尊严。

收入是民生之源。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健全企业职工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在事业单位逐步推行绩效工资,健全医务人员等适应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使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感受到得实惠。

社保是民生之基。重点是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水平,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为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供保障,为人们创业奋斗解除后顾之忧。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与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办法,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商业保险。完善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水平挂钩联动机制。发展老龄事业,保障妇女权益,关心青少年发展,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困境家庭保障,做好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和残疾预防,支持慈善事业发展。让每一个身处困境者都能得到社会关爱和温暖。

完善住房保障机制。以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为目标,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级负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今年新开工700万套以上,其中各类棚户区470万套以上,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大城市保障房比例。推进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运行。创新政策性住房投融资机制和工具,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为保障房建设提供长期稳定、成本适当的资金支持。各级政府要增加财政投入,提高建设质量,保证公平分配,完善准入退出机制,年内基本建成保障房480万套,让翘首以盼的住房困难群众早日迁入新居。针对不同城市情况分类调控,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应,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人命关天,安全生产这根弦任何时候都要绷紧。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2015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继续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行为。建立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程监管机制、社会共治制度和可追溯体系,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九)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

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治理为突破口,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今年要淘汰燃煤小锅炉5万台,推进燃煤电厂脱硫改造1500万千瓦、脱硝改造1.3亿千瓦、除尘改造1.8亿千瓦,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600万辆,推广新能源汽车,在全国供应国四标准车用柴油。实施清洁水行动计划,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推进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实施土壤修复工程。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建设美丽乡村。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今年能源消耗强度要降低3.9%以上,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都要减少2%。要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发展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鼓励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开工一批水电、核电项目。加强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勘探开采与应用。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建立健全居民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制度。实施建筑能效提升、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发展清洁生产、绿色低碳技术和循环经济,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强化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开发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生机勃勃的朝阳产业。

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今年拟安排500万亩。实施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湿地恢复等重大生态工程。加强三江源生态保护。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推动建立跨区域、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环保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要进一步积极行动起来,呵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各位代表!

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加强自身改革建设。各级政府要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努力为人民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深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加强政府法制工作,改革行政执法体制。创新政府管理理念和方式,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机制,推进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改革。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公务员素质。所有公务员都要以人民利益至上,廉洁奉公,勤勉尽责,真正当好人民公仆。

各级政府必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持过紧日子。要严格执行“约法三章”:政府性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和改扩建,财政供养人员总量只减不增,“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加强行政监察,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加大审计和审计结果公告力度。今年要对土地出让金收支和耕地保护情况进行全面审计。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坚决查处腐败案件,对任何腐败分子都要依法严惩、决不姑息。

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加大政务公开,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我们是人民政府,所有工作都要充分体现人民意愿,全面接受人民监督。

各位代表!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平等一员。要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认真落实中央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继续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各族儿女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心心相印,一定会更加幸福安康、兴旺发达。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团结海外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发挥侨胞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推进中外人文交流的独特作用,使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凝聚力不断增强。

各位代表!

过去一年,国防和军队建设扎实推进,全军和武警部队展现出新的风貌和战斗力水平。新的一年,要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不断提高军队信息化条件下威慑和实战能力。统筹推进各方向各领域军事斗争准备,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建设,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步伐,加强国防科研和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发展。狠抓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军事战略指导,完善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强化日常战备和边防海防空防管控。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武装警察力量。坚决完成抢险救灾、反恐维稳、维和护航和处置突发事件等任务,积极参加和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各级政府要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密切鱼水情谊,使军政军民团结坚如磐石。

各位代表!

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全面准确落实基本法,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大力发展经济、有效改善民生、依法推进民主、维护社会和谐。进一步扩大内地与港澳合作,促进港澳自身竞争力提升。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现代化进程中,香港、澳门一定会实现更好发展。

我们将全面贯彻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坚持“九二共识”,维护一个中国框架,巩固增进两岸政治互信,促进经济融合,推动交流合作,开展协商谈判,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维护骨肉情谊,凝聚同胞心力,为建设中华民族美好家园、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贡献力量。我们期待双方越走越近,越走越亲,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不可阻挡、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各位代表!

今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六十周年。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渴望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我们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切实维护我国公民和法人海外合法权益。全面推进周边外交,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决不允许开历史倒车。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与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深化同各大国战略对话与务实合作,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大国关系。办好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将积极参与国际多边事务,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和热点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切实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推进人类持久和平,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各位代表!

人民赋予重托,奋斗创造未来。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齐心协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本文标题:政府工作报告2015全文-2015年甘孜州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483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