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政府工作报告2015全文-2015年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17-11-23 所属栏目:政府工作报告2015全文

一 : 2015年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5年1月27日在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省长 陆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省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省经济发展遇到多年未有的挑战和复杂局面。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冷静应对,奋发有为,改革创新,实施“五大规划”发展战略和十大重点产业建设,及时出台促进经济稳增长65条措施,深入挖掘经济增长潜力,实现经济平稳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初步核算,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2.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5%,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

——改革大力推进。一是“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注重通过调整完善农业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提高、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农村金融服务、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业支持政策等5个方面的改革创新。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17万个,土地流转6507万亩,在31个县(市)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颁证分别完成75%和66%。整合涉农资金330.1亿元。启动了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二是大力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持“多取消、审一次、真备案”,经过4轮清理,取消和下放省级行政审批事项354项,比例达51%;取消省属事业单位实质性审批事项13项;取消事业单位、协会组织、相关中介机构等为行政审批事项提供要件或前置审批的事项70项。推动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55项企业登记前置审批许可改为后置,年检年审事项减少84.3%,新登记内资企业4.8万户,增长61.9%。建立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审批时间明显压缩。成立企业投诉中心,在媒体通报企业投诉典型案例76起并处理相关责任人。三是实行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全面推进公开招标。面向社会资本公开推出了41个涵盖铁路、城市基础设施、养老等方面投资项目。分3批对城市集中供热新增热源项目公开招标,23个投资主体中标,总投资220亿元。分3批招拍挂矿权136宗,对12宗煤矿和金属矿探矿权公开招标,推进资源开采与深加工产业一体化发展。光伏电站公开招标确定投资主体。四是国资国企改革不断深入。出台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指导意见。完成驻省央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推动试点并全面启动厂办大集体改革。出台龙煤集团改革方案和支持其改革发展30条政策措施,成立四煤城自主经营子公司,供水、供热职能移交所在地政府,分流安置富余人员1.2万人。通过配置新矿权,开发境外、省外、本地新矿,支持其接续发展。推动森工重组黑森林下产品集团,集中力量培育黑森品牌,全年销售额达50亿元。推进省广播电视网络与哈尔滨、农垦、森工和龙梅等有线网络整合重组。推进新良集团、旅游集团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抓住水利、农机、科技三条主线,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粮食再获大丰收,预计总产1352亿斤,持续保持全国第一,增量占全国增产总量近50%,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注重粮食大幅增产诱导出的优质高效农业、畜牧业和粮食产业发展机会。投资73.6亿元建设732.5万亩生态高标准农田,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到7209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00万亩。新组建现代农机合作社245个。投资46.4亿元,其中吸引社会投资20.3亿元,新增粮食仓储能力279亿斤、烘干能力69亿斤。投入7.3亿元,引导社会资金58.2亿元,新建137个存栏1200头规模的标准化奶牛场;生猪出栏增长5.5%。安排8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绿色食品产业。省绿色食品常设交易中心建成使用。在省内和上海、广州、青岛等地举办黑龙江绿色食品博览会。在香港首开黑龙江绿色食品旗舰店,全国已达79家,开办独立品牌连锁店1200家。

——产业项目建设扎实推进。一是依靠有充分准备的政企对接活动生成合作线索,吸引外部投资。不断完善十大重点产业投资潜力报告,成功开展港粤京投资推介、央企合作对接、民企龙江行等一系列经贸合作活动。其中,央企合作对接产生37个合作线索,签约额669亿元;民企龙江行签约合同148个,签约额1259.9亿元。二是突出选择性,对现有30条工业产业链继续深入梳理,继续实施工业“双百工程”建设,完成投资253亿元,凯斯纽(荷兰)大马力农机、萝北石墨烯负极材料、哈尔滨卷烟厂技术改造等32个项目投产。大力推动271个省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哈飞汽车重大合资项目完成商务和技术谈判,进入国家部委审批阶段。神华(宝清)2×60万千瓦电厂项目已获核准。三是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提请省人大常委会重新制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明确技术股权的资本金确定和职务发明的股权权益。省政协出资1亿元推动哈工大组建机器人产业集团。全省各地举办150多场科技成果招商和转化对接活动,省内落地转化成果531项,签约额24亿元。科技企业孵化器72家,在孵企业上千家。

——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旅游业突出夏季生态化、冬季冰雪等独特优势,加强与全国百强旅行社合作。139个在建旅游项目完成投资228.1亿元,增长14.5%。改革亚布力景区管理体制,解决了多年没有解决的滑雪场三山连通问题,新建10条雪道和2条缆车索道,提高了市场竞争力。设立1.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文化创意和设计产业发展。借助哈尔滨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促进旅游文化时尚产业融合,带动全省旅游业发展。全省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18.1%,超过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哈尔滨万达文化旅游城开工建设190万平方米。哈尔滨华南城一期50万平方米建成开业。5个地方万达商业综合体项目完成投资42.3亿元。新建及改造28个大型批发市场。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3.5%。全年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新增2000亿元,增长17.1%。民生银行和渣打银行在哈设立分行。哈尔滨银行等3家企业在境内外证券交易所上市,14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组建哈银金融租赁公司。3家农信社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引进中航安盟和中银财险2家保险公司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信息产业深入实施“宽带龙江”战略,新增4G基站2万座。

——新型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制定全省新型城镇化规划,指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大幅放宽农民进城落户和户口迁移政策,实施城市居住证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镇化率提高0.63个百分点。加强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三供三治”项目开复工354个,完成投资156亿元,投资14亿元用于城市老旧供热管网改造。哈尔滨地铁1号线三期工程全线开工、3号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铁路、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铁路建设完成投资156亿元,哈佳快速、哈牡客专、滨州铁路电气化改造开工建设。哈齐客专全线贯通。争取中央预算内水利专项投资240亿元,建设三江干流堤防应急度汛工程375公里,修复水毁工程1007处。鸡西、七台河城市供水水源引水工程开工。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30亿元,建成二级以上公路956公里,建三江至黑瞎子岛高速、密山至兴凯湖高速、木兰松花江公路大桥等项目开工建设,建设农村公路2089公里。哈尔滨机场扩建工程启动。完成火电项目投资55.7亿元、电网项目投资32.7亿元,牡丹江荒沟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

——以对俄交流合作为重点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俄远东开发战略对接,推动对俄交流合作向全方位转变,带动经贸合作提高层级。实现对俄进出口总额232.8亿美元,增长4.1%,占全国的24.4%。对俄投资总额10亿美元,增长20%,占全国对俄投资总额的30%以上。有10家商业银行与俄罗斯24家商业银行建立了账户行关系。哈洽会升级为“中国-俄罗斯博览会”,首届博览会签订进出口合同贸易额31.5亿美元;签订经济合作项目260项,涉及资金683亿元。哈尔滨被国家定位为对俄合作中心城市。13个口岸地区争取到国家边境旅游异地办证政策,外国人口岸签证点增加到8个。中俄原油管道二线、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前期工作进展顺利。【2015年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阿穆尔-黑河边境油品储运与炼化综合体项目完成核准。龙煤集团控股俄境内6个项目开工建设。中俄首座跨境同江铁路大桥开工建设。黑河公路大桥前期工作正在推进。哈尔滨机场新开通3条对俄航线。全省实际利用外资突破50亿美元,增长11.1%。

——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尽管全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我们始终坚持把民生支出放在优先位置。34件民生实事已完成33件,还有1件在春节前到位。新增就业75.7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每月上调224元,增幅达13.4%,继续居全国首位。在企业退休的抗美援朝老兵生活补助标准每月提高200元。省财政安排5亿元帮助四煤城解决区级机关事业单位欠发工资。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7%和24%。农村五保对象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48%和44%,是提高幅度最大的一年。将煤城和林区新出现的6.6万多名特困群众全部纳入城乡低保或临时救助范围。重特大疾病政策范围内医疗救助比例达65%以上。省财政为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城乡低保等低收入群体发放御寒补助20.3亿元,继续为一线环卫工人和交警发放冬季午餐补助1.2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280元提高到320元,城镇参保居民政策内医药报销比例达到70%,新农合参合农民政策内医药费报销比例达到75%以上。实施全省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三年补充计划,新选派医学本专科毕业生1155名。开展170个乡镇卫生标准化、200套乡镇卫生院周转房和400个村卫生室建设。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落实资金13.2亿元,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完成235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农村中小学小火炉改造全面完成。农村小学、初中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均比上年提高40元。对集中连片特困区的乡中心区学校老师按每月200元、村学校和教学点老师按每月250元标准发放生活补助。投入2.4亿元为1433个中心村建设文化广场并完善文化室设备配置。第十三届全省运动会务实节俭举办。保障性安居工程建成19.1万套,新开工16.6万套;改造农村泥草(危)房22万户。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竣工2459万平方米。大兴安岭南麓特困片区和片区外重点县3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淘汰黄标车20.8万辆,拆除小锅炉3190台。松花江水质持续改善。全面推进“平安龙江”建设,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依法严厉打击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省刑事案件下降7.4%,其中8类主要刑事案件下降19.4%。推进小煤矿安全整治整合,关闭78处安全不达标小煤矿。

——深挖管理潜力节约公共资源。通过清理欠税、加强稽核、严格征管等方式,国地税共增加税收85.4亿元。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在2013年大幅增收基础上,又扩面2万户,增收50.4亿元。加强养老金发放管理,对有管理问题的7万人重新复核清理,已追回1.1万人冒领的养老金。清理“吃空饷”22843人,已追缴资金1.8亿元,查处相关责任人,对典型案例在全省通报。清理政府系统可利用非办公类资产325万平方米,其中省本级100万平方米,用于发展养老、健康、旅游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全省压缩“三公”经费5.8亿元,省财政减少不符合支持标准的专项资金支出27亿元,通过严格执行采购制度、厉行节约,节省政府采购资金15.7亿元。通过核减装修和其它辅助功能,哈尔滨机场扩建工程节省投资4.3亿元,绥芬河机场减少投资概算2.4亿元;通过深入据实核定沿线拆迁成本,铁路建设项目核减投资超过30亿元。全省审计机关共审计6676个单位,查出违规和损失浪费问题资金54.4亿元,促进增收节支18.3亿元。使用批而未用土地6638公顷,盘活闲置土地371公顷,利用闲置厂房近100万平方米发展产业项目。

行政监察、市场监管、防灾减灾、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国防动员,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事业,统计监测、文史档案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2014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上下团结一心、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国家各部委、中央直属单位、中央企业和驻军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心、支持龙江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去年经济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还是工业结构不合理。十多年来工业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始终保持在50%以上,其中能源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最高为72.9%,最低为53.8%,增速最高为13.1%,最低为6.3%,2013年回落到0.1%,去年为负增长。从根本上讲,经济发展中机构性、体制性和市场化程度等深层次矛盾仍比较突出,工业中能源工业比重过大,非公经济比重小,市场营销、与资本市场合作、市场化方式配置资源等方面存在差距;大项目储备少、带动作用不够,资源精深加工不够,若干产业领域的增长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出来;民生还有不少历史欠账,保障和改善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各级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和整体发展环境还有相当差距。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务实有效措施,下大力气解决。

二、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在全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我省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阵痛加剧、挖掘释放发展潜力势在必行的关键阶段。既面临全国三期叠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共性问题,也面临特殊困难;既有不利因素,也有优势、潜力和机遇。

从不利因素看:一是大庆油田从今年开始连续每年调减产量150万吨,将导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加值若干年连续负增长。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税收将大幅减少。二是受全国产能过剩影响,四煤城的煤炭行业仍面临很大困难。三是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森工、伊春、大兴安岭地区的营业收入减少20亿元以上,并对全省一产和木材深加工等方面影响很大。四是在

全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一般性投资意愿进一步减弱,产业项目建设竞争更加激烈。

从发展优势、潜力和机遇看:一是经过多年奋斗和努力,我省已在全国牢固确立了第一粮食大省的重要地位,这为我们加快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畜牧业、食品加工业、涉农服务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了新途径。目前绿色食品生产及营销、食品加工业、畜牧业和涉农金融业都显示出很好的发展势头。二是经过长期保护和造林积累,我省森林、江河、湿地、冰雪等丰富自然资源形成了突出的生态化优势,这种优势在全国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将愈加明显,为引入外部需求发展旅游、健康养老服务业创造了独特条件,结合我省对俄交流的历史文化传统,旅游文化时尚产业融合发展更具重要潜力。同时,三产中的商贸流通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业等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三是我省在资源开发及深加工方面潜力巨大。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84种,占全国的37.1%。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有55种,但1:50000地质矿产调查勘探水平与全国平均30%和有的矿产资源大省达到80%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加大详查和勘察力度将会亮出更多的矿产资源,达到投资者进行市场开发的要求。以此为基础,发展石化、煤化、气化和粮食、木材等资源深加工前景十分广阔。四是经过长期对俄边贸的积累和发展,我省对俄合作具有重要优势。对俄合作已拓展到农业、林业、矿产资源、能源、旅游、科技、文化等领域,国务院已确定哈尔滨为对俄合作中心城市。这不仅可以解决我省资源类产品补充供给的问题,还可借助俄当前推动远东开发开放机遇,吸引国内外各种要素通过我省参与俄远东开发开放,带动我省与日韩等其他国家和地区间的开放与合作。五是推进创新驱动方面有很大潜力。我省是科教人才大省,具有较强的科技综合实力,这为我们大力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产业、推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发展各类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六是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有潜力。对于集中连片供热、城市供水、污水垃圾处理、公立医院改革等能够形成收入的公共资源项目,通过公开招标吸引社会投资,不仅能够减少财政投入,用竞价机制增加公共收入,还可以防止腐败。七是强化管理上有潜力。在财政支出监管、项目建设投资概算、加强税收征管、养老金收缴和发放、清理“吃空饷”、集约节约配置公共资源等方面仍有很大潜力可挖,抓得好、抓得严,一年就能节省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相当于很多大项目产生的税收。八是借助国家出台支持东北振兴的政策举措,我们在生产力布局、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有机遇和潜力。同时,我省近年来产业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些项目将在未来几年陆续竣工投产,也将为经济结构调整产生积极作用。

基于上述形式分析判断,2015年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五大规划”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十大重点产业,通过发展优势、注重工业、多点培育,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狠抓改革攻坚,扩大对外开放,突出创新驱动,加强风险防控,保持我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促进民生持续改善。

综合考虑,预期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5%。

学优网http://www.gkstk.com/

(一)进一步加强发展现代农业。一是突出“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在继续抓好“五个创新”的基础上,推进农业既要“种的好”更要“卖得好”,引导新型经营主体探索中远期订单,#from 本文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 end#在市场销售、经营环节上实现更大收益。注重培育新型市场化服务主体,发展涉农服务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问题。继续抓好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全面启动和扎实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二是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可持续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仅要保持粮食产量,更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综合生产能力。要以建设亿亩生态标准农田总目标,争取国家支持,加大省级投入。大力实施节水增粮行动。新建4.4万栋标准化育秧大棚和90个智能化催芽车间,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亿亩。落实玉米“双增二百”、超级型“双增一百”科技行动面积4200亩。在农业生态保护、新品种选育、新型农业装备研究、生物质能源利用等关键领域开展科技攻关,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增加农民收入要在调整种植结构上下功夫,扩大经济作物和中药材种植面积,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20万亩,农产品出口基地面积达到360万亩。支持森工发展林下特色农业。【2015年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同时要强化营销,扩大市场占有份额。继续加大农业生态保护力度,防止水土流失,保护黑土层,严格控制化学品使用量,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三是大力发展畜牧业。继续推进高品质规模化奶牛场建设,已建成的要尽快达产达效。大力发展牛羊肉生产,实施肉牛基础母牛扩增量项目。支持大北农、正邦、浙江新农等优势企业在我省新建生猪产业基础。支持“伊春寒地森林猪,全程可追溯”基地建设。四是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到7300万亩。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大力推广“北大荒”、“黑森”、“九三”、“完达山”、“飞鹤”等省内著名品牌。吸引国内外大品牌在省内投资建厂,推动农副产品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努力向食品大省迈进,继续推动绿色食品销售体系建设。

(二)以扩大增量带动工业结构调整。依托基础工业产品、上游工业产品和现有工业经济存量,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挖掘优势要素。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一是向引入要素要增量。推动落实与中石油合作协定,加速推进大庆石化千万吨炼油扩能改造项目,积极推动中石油谋划大庆炼化千万吨炼油、百万吨聚丙烯项目。积极谋划俄气开发利用项目。推进大庆沃尔沃汽车实现量产。建设好中国首个大飞机拆解基地项目、钛合金产业基地等一批军民结合项目。二是向存量扩张要增量。围绕现有经济存量实行数量扩张式、技术升级式、合资合作式发展。推进七台河宝泰隆30万吨稳定轻烃、哈飞空客复合材料制造中心、大庆忠旺铝业高精铝及铝合金板带箱等一批改造、扩能、续建项目;央企占我省工业的比重达60%以上,要加强与央企合作,推动哈飞集团通用飞机公司的重组,提升其研发制造与营销、融资能力,按年度落实好中航工业哈飞集团运12系列飞机、直升机国际采购协议;推进哈电集团、一重集团与中核集团合作,推动专用汽车、特种集装箱和蟒式全地运输车等产品尽快成产业规模。支持央企兼并重组、合作合资向地方延伸,共同盘活存量。三是向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要增量。实施千户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实力成果、成立公司、进行孵化、与资本市场合作,用三年左右时间形成千户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技型企业,培育一批科技型上市公司;推动哈工大机器人产业集团上市融资加快发展,占领产业发展制高点;大力推动燃气轮机产业发展,促进和深化中船重工集团与哈电集团的战略合作,在加快中船重工集团中小型燃气轮机产业基础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相关大科学工程以及重型燃机产业发展;支持卫星应用、高端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完善哈尔滨科技创新城配套功能,建设中关村(哈尔滨)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引进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科研院所重大科技成果落地产业化。与国家国防科工局共建黑龙江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拓宽共建渠道,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落实省重点企业引进优秀人才扶持办法,吸引和留住人才。四是向资源开发和深加工要增量。抓好中铝力拓探矿权与深加工一体化项目协议落实;加快推进中海油煤制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项目投产和中铁集团鹿鸣钼矿正常生产;抓好双鸭山60万吨煤制烯烃等煤化工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推动北汽集团(鸡西)3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竣工投产;促进与中国有色集团的战略合作,推动海绵钛、石墨资源开发与深加工等合作项目;发挥北药优势,支持哈药集团、珍宝岛药业、葵花药业等医药企业加快发展。启动全省地质勘查三年专项行动,加大投入力度,尽快提高1:50000矿调覆盖面积比率,促进全省矿产资源及其深加工加快发展。在产业项目建设中,始终坚持不能破坏生态环境,不上产能过剩行业项目,不突破政策法规底线,更加注重土地节约集约。

(三)多领域、多角度推进服务业发展。我省服务业竞争强度不够,有很多发展创业机会。旅游业要针对旅行社强化不同产品组合及其推介营销。夏季主推生态化突破优势,发展避暑休闲游、养生度假游、医疗健康游和极地、边境游;冬季主推冰雪游特色优势,突出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雪乡、亚布力滑雪等主要卖点。发挥哈尔滨历史文化传统优势,促进哈尔滨旅游文化时尚产业融合发展,既推动产业自身发展,又为吸引跨国公司、大型企业、科技企业创造工作生活的文化氛围和条件。加快推动哈尔滨万达文化旅游城、红博西城时尚红场等项目。文化产业抓好省出版集团股改上市融资,推动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转制重组后尽快上市。打造好万达集团弗兰克·德贡娱乐集团的旅游驻场演出、松雷集团音乐剧驻场演出、犹太老会堂室内乐演出等文化精品。用好新建的哈尔滨音乐厅。办好第六届中俄文化大集。商贸流通业继续推进万达、华南城、红星美凯龙等大型商贸流通项目建设,加快发展仓储、货代、联运、快递,以及集装箱和冷链物流等现代物流业,注重吸引高水平物流企业。推动发展电子商务等新业态。重点建设一批功能完善、辐射面广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金融业要深入落实促进全省金融保险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吸引国内外大型金融机构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继续推进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力争在组建10家以上农商银行。落实好民企龙江行签约的服务业项目。支持设立民营银行和信用保险公司。促进对俄货币结算合作便利化。推动我省与光大集团等大型金融机构在信贷、保险、证券等业务领域加强合作。推动哈尔滨银行发行60亿元的涉农金融债券。大力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在“新三板”挂牌。大力发展政府支持的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30张,借助生态化优势,与健康医疗服务业、旅游业紧密结合,推进候鸟式养老。继续通过拍卖、租赁等方式,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清理的非办公类资产,配置到养老、健康等服务产业领域。信息服务业要加快“宽带龙江”战略和4G网络建设,推进中俄信息枢纽项目建设,发展云计算产业,继续引进数据中心落户我省,拓展应用领域,引进增值服务业务,扩大信息消费。加快和规范物业产业发展。

(四)向全面深化改革要发展动力。一是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级政府要大力加强对事业单位、协会组织、相关中介机构等实质性行政权力的清理和规范。在建立权力清单基础上,全面设计流程,并推行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继续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问题。二是分类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扎实做好省直部门所属企业脱钩改制和资产重组。全面推动厂办大集体改革。抓好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改革,突出与年度经营业绩挂钩的奖惩办法。加快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设。推动四煤城大力发展非煤替代产业,加快转型步伐。大力推动森工内部改革,迅速做强并推动黑森集团和森工旅游集团上市。推动供销社农资供应渠道和农村合作金融服务改革。三是通过积极挖掘市场机会、优化发展环境、放开准入领域、公平参与公共资源项目竞争,培育和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促进全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四是深化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城市集中供热新增热源、供气、供水、污水垃圾处理、城市交通等公共资源项目,通过招投标,利用PPP和特许经营等路径加快建设。

(五)深化对俄全方位交流合作带动对外开放。以贯彻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策划、加快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加强对俄全方位交流合作。加大铁路、公路、口岸等互联互通及电子口岸建设力度,推动跨境通关、港口和运输便利化,借助俄远东港口,开展陆海联运。推动同江铁路大桥建设,加快黑河公路大桥前期工作,推进黑瞎子岛建设立陆路口岸和共同开发规划工作。办好第二届中俄博览会;完善与俄远东毗邻地区省州长合作交流机制;与哈巴罗夫斯克边区互办“省州日”活动。加快对俄进出口加工基地和境内外产业园区建设,打造跨境产业链条。积极参与俄远东地区矿产资源、工业产业链、农业生产和深加工、金融、物流、跨境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合作开发。扩大油气、木材、煤炭、钾肥等产品进口,解决我省资源类产品不足问题;扩大地产品对俄出口,引导企业在能源、资源大宗商品贸易中开展本币结算,加快推进俄宝玉石加工基地建设。加强中俄人文交流,积极参与办好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活动。加快推动圣彼得堡大学与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要项目合作,继续发挥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作用,与俄罗斯合作的哈尔滨音乐学院今年开始招生;推动与俄合建哈尔滨美术学院;在哈尔滨美术馆办好俄罗斯杰出艺术家油画作品常设展;办好哈尔滨国际油画艺术品交易中心。推广落实上海自贸区在我省可复制的政治措施。推动哈尔滨综合保税区和临空经济区建设。大力加强与港澳台交流合作,积极拓展与日韩等经贸合作关系。

(六)继续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三江干流、8条主要支流治理、界河防护工程以及三江平原灌区、尼尔基引嫩扩建配套灌区和松花江干流沿岸灌区等重点水利工程。重点支持粮食收储、加工一体化的大型综合粮食企业。加快哈佳快速铁路、哈牡客专建设进程,确保哈齐客专、牡绥扩能改造、哈尔滨集装箱中心站项目建成投入运营,新开通运营里程429公里。抓好哈尔滨铁路枢纽改造工程,积极推进牡佳铁路前期工作。升级改造国省道公路1609公里,建设农村公路3000公里。推动建三江至黑瞎子岛高速、密山至兴凯湖高速、黑大公路兰西至北安段、北安至富裕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顺利建设。力争开工建设五大连池、绥芬河、建三江机场。加快哈尔滨地铁1号线三期、2号线一期、3号线二期工程建设进度。投资4亿元对农村生产生活供电设施进行建设和改造。推进特高压输电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500千伏哈尔滨至大庆输变电工程、500千伏鹤岗输变电工程建设。

(七)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是实施我省新型城镇化规划。针对农民在什么样的农业生产方式下进城等问题,制定社会保障制度衔接等配套政策,充分考虑稳定和灵活就业方式,合理设计不同的就业保障机制。建立健全进城农民与居住年限等条件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升机制,积极解决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问题,使进城农民公平地享受到市民权益。二是推进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开复工“三供三治”项目311个,重点推进净水厂升级、污水处理厂改造、城市老旧供水供热管网改造和运营管理,提高城镇机械化清冰雪能力。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三是探索体制机制创新。针对我省地方、农垦、森工、矿区相互交叉又各自独立的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农垦建三江分局、九三分局和森工沾河林业局、方正林业局实行管委会试点,赋予建制县的财税和社会管理职能。

三、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尽管今年我省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油价大幅下降导致财政减收,我们仍要把民生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把更多财力物力向基层和困难群众倾斜,让全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继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水平。健全企业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积极争取国家扩大我省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范围和提高标准。实行乡镇工作补贴,加大工资政策向基层倾斜力度。继续推进大兴安岭南麓11个特困县片区扶贫开发工程,努力实现300个贫困村整村脱贫、减少贫困人口40万人的目标。

(二)努力保持就业稳定。以产业项目建设和创业带动就业。密切关注煤城和林区转型发展中企业职工失业问题,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新增就业57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8万人,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0%。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贯彻落实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大力推进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扩大省内异地就医试点工作范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由390元提高到470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35元提高到40元。按不低于上年城乡人均消费支出30%,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按不低于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提高五保对象供养标准;进一步健全完善临时救助制度,确保困难群众临时性、突发性和紧迫性生活困难得到有效解决。创办50个省级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全力做好0-6岁残疾儿童免费康复。

(四)加强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2015年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分类推进采煤沉陷区、煤城棚户区、国有工矿棚户区和其它地区棚户区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力争开工20万套,基本建成11.1万套,改造农村泥草(危)房12万户。解决204万农村居民和13万农村学校师生的安全饮水问题。节能改造既有居住建筑1500万平方米。继续加强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切实加强重点湿地和草原保护。推进松花江、兴凯湖等流域水污染防治,松花江干流断面全面达到三类水体要求,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80%以上。新增造林125万亩。进一步提高极端天气应对防范能力。全面推动秸秆焚烧污染综合治理,继续淘汰报废老旧车辆和燃煤小锅炉。

(五)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全省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00所。继续实施“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投入资金18.8亿元,改扩建校舍95万平方米。在国家级贫困地区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生中全面实施营养改善计划。采取增加岗位津贴等措施,推动师范院校毕业生到乡村学校任教,提高农村师资水平。在各县(市)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不低于每年3000元。加强特色职业教育,探索分类考试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模式。实施高教强省二期建设规划,加快高校重点专业、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补充全省重点发展领域所需人才,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

(六)着力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在政府办县级医院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和经营,推进100个区域医疗机构联合体建设。完成县级妇幼保健服务资源整合。继续为乡镇卫生院公开招聘1000名医学毕业生,并进行专门培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病能力。提升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落实计划生育特别扶助金。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健康龙江行动”。

(七)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全面启动省博物馆新馆建设工程,加大市(地)级“三馆”、县级“两馆”建设力度。推进第二批1171个中心村文化设施建设。完成16个广播电视高山台站的改造工程任务;深入实施210个发射台站的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加快推进侵华日军第731部队遗址文物保护和展示项目建设以及申遗工作。建设2000个以上全民健身设施,办好第二届全省全民健身运动会。

(八)进一步加强社会治理。深入实施社区“双百”示范工程。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和依法导入司法解决渠道,加强法律援助。全力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下大力气狠抓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特种设备、人员密集场所等领域的安全隐患整治,坚决关闭淘汰233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煤矿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严厉查处违规违法行为,严格追究执法监管中的失职渎职行为,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深化“平安龙江”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和严密防范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四、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和建设法治黑龙江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一)依法规范政府职权。各级政府要树立强烈的法治意识、制度规则意识、信用意识、权责对等意识、自觉接受监督意识,坚持依法行政,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不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二)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和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依法规范重大资金使用制度、重大问题决策机制。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发挥智库作用,不断提高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

(三)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积极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在条件成熟的领域实行跨部门综合执法,大幅减少市县两级政府执法队伍种类。推进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建设。修订《黑龙江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完善纠错问责制度。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努力将行政争议化解在初发阶段和行政程序中。规范征地补偿、征收拆迁行为,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四)自觉接受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重点在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方面,强化内部流程控制,严禁领导干部插手工程招投标等经济活动,防止权力滥用,坚决惩治腐败。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发挥好企业投诉中心作用,坚决查处损害经济发展的人和事,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

各位代表!全省各级政府工作人员都要忠诚于党和人民,为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努力尽职尽责。要继续加强基础性工作,坚持工作专业化标准,研究问题、推动工作都要有具体路径。要坚持从严管理,坚持问题导向,勇于纠正错误。对各项工作部署都要狠抓落实,严肃追究失职渎职责任,做到奖罚分明。

各位代表!今年我省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迎接挑战,奋发有为,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全力促进全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民生持续改善。

政府工作报告:

二 : 2015年甘孜州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5年1月23日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州长益西达瓦

各位代表:

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州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14年工作回顾

去年,是我州经济发展最为困难、自然灾害最为频繁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州人大、州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负重前行,攻坚克难,扎实做好各方面工作,经济实现较快发展,民计民生持续改善,社会保持总体稳定。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6.81亿元,增长4.2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5.72亿元,增长14.40;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7.55亿元,增长24.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48亿元,增长12.4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03元,增长8.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307元,增长16。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坚持优先发展全域旅游,产业培育取得新进展。

全域旅游打开新局面。投资40.83亿元,实施旅游“十大工程”,建设重点项目16个。制定幸福美丽示范新村旅游导则,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行动”;稻城、乡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海螺沟创建5A级景区实施方案通过省级评审,海螺沟创国家级、稻城亚丁创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全面启动;评选首批“最康巴—特色名店”57家。新增重庆、西安、泸州至亚丁3条航线,亚丁机场开航一年来,游客达18万人次。全州接待游客8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亿元,分别增长25.60和24.90。全域旅游更加深入人心,旅游业正成为我州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群众增收的“摇钱树”。

能源开发走出新路子。积极探索“全力支持大型、全面参与中型、全域规范小型”的水电开发新思路,完成水电投资174亿元,新增装机70万千瓦,年末总装机达620万千瓦。全省单体投资最大的两河口水电站核准开工;组建电力开发公司,自主、入股开发水电,力争走出“开发一方资源、发展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新路子;清理规范小水电站465座。甘孜火古龙、色达洛若5万千瓦光伏电站获省备案。

矿产开发迈出新步伐。完成投资4亿元,里伍铜业、鑫源矿业扩规等项目加快推进,甘孜呷拉金矿废渣废石回收利用项目基本竣工。勘查重点矿产50宗,新增探明金属量65万吨。拍卖出让矿权4宗,规范探矿权14宗、采矿权6宗,依法灭失探矿权32宗。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1810万元。初步实现了“做大做强一批,加快建设一批,勘查储备一批,关闭暂停一批”的目标。

特色农业实现新发展。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完成农作物播面132.14万亩,粮、油、菜总产量分别达24.22万吨、1.26万吨、20.93万吨,农业生产实现“七连增”,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2;各类牲畜存栏403.29万头(只、匹),出栏率、商品率分别达到23.50和16;水利工程完成投资10.21亿元,新增有效灌面1.12万亩、节水灌面2.90万亩;林业经济效益日益显现,实现产值28.54亿元。登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1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4万亩;出台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意见,“酒、肉、茶、菌、果、蔬、水、药”八类产品开发取得实效,向工商总局申报“圣洁甘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成都等地建成“圣洁甘孜”营销专柜,我州优质特色产品正受到广大消费者的热捧。

民族文化产业得到新提升。康定情歌文化园区建设加快推进,积极培育康东多元文化、康南香巴拉文化和康北格萨尔文化三大产业区;编制完成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规划;炉霍唐卡、新龙药泥面具和德格麦宿、白玉河坡手工艺品等开发工作全面启动,精心储备《康定情歌》《高原风》等精品剧目;加大文化产品宣传营销力度,向工商总局申报“圣洁甘孜”文化旅游区域公用商标,文化产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中藏医药业取得新突破。摸清全州地产中藏药材品种,对15个独有品种开展驯化、繁育工作;实施中藏药材种植推进方案,种植面积达2万亩;泸定中藏药产业园一期工程竣工,色达金马药业饮片厂、海螺沟“中国南派藏医药传承创新基地”和德格麦宿中藏药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然降多吉胶囊获得全省首个藏药新药国药准字;州内337个藏药制剂品种纳入医保报销;州藏医院成立30年来,年收入首次过千万。

第二,坚定不移抓投资,基础建设再上新台阶。

交通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交通投资再破百亿,三年集中攻坚任务基本完成,建成三级以上路面2700余公里。雅康高速州内段全线开工,格萨尔机场场址获批,川藏铁路雅康段前期工作实现突破。建成通乡油路399.50公里、通村公路1499.60公里,新增农村客运班线32条、客运站(点)683个。全州国省干道路况进入全省前十,百万甘孜儿女的“畅通梦”即将实现。

电力建设加快推进。完成投资100亿元,“电力天路”等项目顺利实施,“川藏联网”工程提前半年建成投运;康定500千伏扩建、新都桥500千伏,雅江、茨巫220千伏和康定新城、乡城等17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竣工投运,18个县实现与主网连网;乡城500千伏扩建、溪古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加快推进,长河坝、黄金坪500千伏送出工程开工建设。“远村点亮”全面完成,227个乡、1672个村的26.80万无电农牧民与全国人民同享温暖与光明。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坚持建好县城,修编完成州域城镇体系规划和17个县城市总体规划,投入3.72亿元实施城市新区建设项目15个,改造棚户区5076户、建设公租房2854套;康定等县城市美化亮化工程加快推进,理塘等县城市供排水工程顺利实施,全州市政基础设施有效提升。坚持做大集镇,改造小城镇危旧房1118户;投入1.34亿元完善姑咱、马尼干戈、香格里拉、八美4个省级“百镇试点”镇市政设施,13个乡获准撤乡建镇。坚持做美村寨,成功创建45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9个州级幸福美丽新村试点建设全面启动,打造新村聚居点235个,建成藏区新居1.11万户。全州城镇化率达到27。

通信覆盖越来越广。完成投资4.53亿元,“智慧甘孜”“光网甘孜”“无线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新建光缆3340公里、基站665个,新增有线宽带接入端口2.60万线,出口带宽达80G,国省干线和主要旅游景区通信网络实现连续覆盖。

生态底色更加鲜明。编制完成《甘孜州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落实国家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6.80亿元,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加快推进,草原植被、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78、33.04。开展首个“生态日”活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整治土地2.72万亩,新增耕地1300亩。环保“三同时”制度执行率和建设项目环评率达到100;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各项污染物排放控制在省限定指标内。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生态底色更加鲜明。

第三,努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

群众工作加力深化。在做好“结对认亲”“同心同向”“爱心帮扶”“宣传教育”“共建共创”工作的同时,将群众工作全覆盖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们加大民生投入,全年民生支出139亿元,占财政支出的48.02,增长11,有力保障了幸福工程“十大行动”的全面开展。

社会保障力度增强。全州城镇新增就业7307人,回州“93”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14。农村低保标准由每年1700元提高到2267元,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在全省民族地区率先实施医疗保险制度城乡统筹,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全面启动;在全省率先出台大病医疗保险规定,大病参保达90.50万人,大病救助3万人次、支出5088万元;为7600名失能和高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康北儿童福利院投入使用,城乡“三无”“五保”对象和孤儿集中供养实现全覆盖,爱心慈善基金累计超1.30亿元。安排州级价调基金近5000万元支持“菜篮子”工程建设。社会保障“安全网”越织越密,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大力实施“教育十年行动计划”“免费学前教育计划”“石渠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村小关爱行动计划”,全面启动教育信息化工程,建成教育城域网,开办康巴网校,60的学校实现电子白板“班班通”。新建35所乡中心幼儿园、22所片区寄宿制学校,州高级中学开工建设。教育助学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兑现各类补助金4.58亿元。乡城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省级督导评估验收。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各项激励政策全面兑现。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全州本专科录取4678人,录取率92.40。创“藏区一流、人民满意”教育取得阶段性成果。

群众看病更加方便。大力实施“卫生十年行动计划”和“健康甘孜2020”发展意见。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率达到99.13,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65,免费治疗包虫病患者1.36万人,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2;州医院第二医疗区即将竣工,36个县级综合医院和中藏医院标准化建设基本完成,开工建设120个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和225个村卫生室;卫生信息化建设一期工程和远程会诊、教学系统建设基本完成;引进藏医高端人才6名,招录本土藏医成人本科人才48名。兑现计划生育“三项惠民制度”资金1809万元,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2830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81.58,人口自然增长率6.18‰。

文化建设稳步推进。建成县“两馆”12个,启动石渠、色达、甘孜、道孚4县州县广电节目农牧区无线覆盖工程;开工建设州民族体育馆、州农牧民演艺培训中心和14个县级全民健身中心,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739个;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近千场;康巴文化研究院“四大工程”全面启动;成功申办2018年第十五届全省民族运动会。

人才科技工作扎实有效。深入实施“百千万康巴英才工程”,刚性引进高端人才7名,培训各类人才2万余名,评选“康巴英才”2308名;依托8所本科学校,订单定向培养本土人才721名。36个科技项目获省立项,到位资金2040万元,增长139;申请专利49件,实施专利项目11个,新增产值5910万元。

扶贫移民工作成效明显。完成1360个贫困村、19.91万扶贫对象立卡建档工作;实施整村推进63个、连片开发项目4个、彝家新寨(村)17个、索改桥23座,易地扶贫搬迁9850人,2.65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大渡河、雅砻江流域水电移民工作取得新进展,投入移民资金27亿元,安置移民1996人,兑现后扶政策和惠民补助资金1202万元。

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成果。“11·22”康定地震发生后,我们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救灾、第一时间安置受灾群众、第一时间查灾核灾、第一时间引导舆论,组织各方力量众志成城、科学救灾,实现了“把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的目标。国家、省、州、县紧急调拨救灾资金1.10亿元,累计发放价值3800万元的救灾物资,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7156人,下拨过渡安置补助金6000万元,确保灾民安全温暖过冬,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全面启动。白玉、得荣地震和“4·20”芦山地震受影响的泸定、康定灾后恢复重建加快推进,完成投资5.71亿元。

第四,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重大改革持续深化。启动实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工商、质监、食药监系统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全面完成;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实施“先照后证”试点,全年新增市场主体6716个;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盘活存量资金7.74亿元;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出台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评奖励办法,完成农村信用社“以州为单位统一法人”改革;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修订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目录,制定中介机构动态管理办法,清理政府投资项目中介机构221家;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政策性农业、森林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农村土地确权登记试点和经营权流转进展顺利,石渠色须镇草原畜牧业发展新模式试点受到牧民欢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面完成;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基层医疗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启动独立供电区改革,6个县完成资产移交工作。

开放合作不断深入。围绕优势资源包装项目、拓展市场、“叫卖甘孜”,积极参加第十五届西博会、深圳文博会等活动,成功举办“圣洁甘孜走进北京”“知名企业进甘孜”等活动,建立电子招商项目库,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61个,到位资金127.60亿元,创历史新高;省内“720”结对帮扶到位资金4.50亿元,浙江扶贫协作到位资金7400万元,主动对接广东对口支援工作。甘眉工业园区完成投资11.40亿元,入库税金1504万元,留州电量收益5640万元。全州上下市场氛围、产品意识、品牌意识进一步提升。

区域发展协调推进。深入分析东南北区域资源禀赋、发展条件,先后召开区域经济推进会,出台了区域经济发展意见。围绕环贡嘎山两小时旅游经济圈,推进东部4县率先发展;围绕环亚丁两小时旅游经济圈,推进南部6县加快发展;围绕康北康巴文化旅游区,推进北部8县追赶发展。区域联动、集约经营、协同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第五,时时不(www.61k.com)忘特殊矛盾,社会治理增添新举措。

社会管理能力不断提升。旗帜鲜明开展反分裂斗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力推进“法治甘孜”建设。开展依法治州“十大专项行动”,强力推进“一标三实”信息采集,网格化管理服务更加规范有序,平安甘孜创建扎实推进。全年综合整治治安乱点125处,查处治安案件758起,破获刑事案件722起,追回各类逃犯213名,收缴各类枪支680余支、子弹2.63万发;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043件,信访积案化解率达到100;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群众法治意识明显增强。第九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全面完成。

民族宗教工作更加规范。全面启动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活动,命名了第一批创建示范单位;表彰了全州第四次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和个人(户)。藏文社会用字进一步规范。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出台《

三 : 2015年吉安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5年2月3日在吉安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代市长 王少玄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坚持“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提速升级、稳中求进”,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较好完成了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奋力迈出了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的坚实步伐。

——一年来,我们既保持定力,更主动发力,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新气象。坚持把稳增长放在首位,全市经济运行逆势上扬、速度效益同步提升。总量稳步壮大。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688.6亿元、增长12.5%,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3.7%,农业增加值增长5.4%,增幅均列全省第一;生产总值1242.1亿元、增长1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0.8亿元、增长13.5%,实际利用外资7.86亿美元、增长14.8%,增幅均列全省第二;引进省外资金447.8亿元、增长19.4%,外贸出口40.2亿美元、增长21%,增幅均列全省第三。质量持续提高。三次产业结构调优为16.78:51.13:32.09;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工业比重达50.5%和27.3%,分别提高0.7和1.2个百分点;全市财政总收入195.2亿元,增长15%,占GDP比重提高0.6个百分点。要素支撑有力。固定资产投资1270.6亿元、增长19.4%;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76.9亿元、增长22.7%,存贷比提高4个百分点,首次突破50%;工业用电量增长7.8%;货运周转量增长13%,全市经济活跃向好。

——一年来,我们既强化对接配套,更注重实践探索,改革创新展示砥砺奋进新气势。全面深化改革起步有力、蹄疾步稳,荣获全省全面深化改革优胜单位。改革路径明晰,按照市委确定的改革重点和主线,细化出台30多个配套文件,研究制定20多项重大规划,先后召开13场新闻发布会,营造了浓厚的改革氛围。改革领域广泛,既有吉泰走廊先行先试、井开区开放搞活等经济领域的改革创新,又有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开放合作,还有政府的自我加压、简政放权,呈现真改、实改的良好态势。改革亮点纷呈,工业园区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财权事权统一的财政收入分成机制基本确立,园区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扩权强镇列入全省改革推广项目,吉州区“人文社区·温馨家园”创建获评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安福县省直管县改革扎实推进;吉安县职业教育、永丰县家庭农场、新干县公共文化服务、庐陵新区综合执法等改革各具特色、富有成效。

——一年来,我们既量力而行,更尽力而为,社会建设展现和谐共进新气场。始终把增进百姓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投入持续增多,全市民生支出243.3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8.6%。省市安排的60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97元、增长10.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62元、增长11.4%。社会事业持续进步,吉安职业技术学院顺利开学,填补了全市高等职业教育空白,上海东方医院吉安医院加快建设,全市首个院士工作站挂牌成立,成功承办第三届全国农民画展,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对外影响持续扩大,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发布会,以及全省镇村联动建设、商贸流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干部学用技术、公共文化服务等现场会相继在吉安召开;众多国家和省级主流媒体聚焦吉安、宣传吉安,吉安对外形象不断提升。

一年来,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加快发展升级,产业支撑力继续增强。扎实推进四化同步互动、三产共生演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产业加快集聚。全市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809.6亿元、增长15.9%;规模以上企业达963户。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18.8亿元,尤其电子信息产业突破500亿元,占据全省“半壁江山”,成功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航盛电子获“江西首届省长质量奖”提名奖,红板、合力泰跻身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行列,合力泰成功上市,实现企业境内主板上市“零突破”。农业结构不断优化。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丰”,粮食收购量达42亿斤、居全省第一。富民产业不断壮大,井冈蜜柚“千村万户老乡工程”深入推进,新增面积11万亩、覆盖农户5.7万户;茶产业形成了种植加工到文化创 意全产业链;烟叶产量突破30万担,成为全国烟叶重点产区。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新增家庭农场2407家、专业合作社979家,省级龙头企业达94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开放搞活,形成了以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为龙头、各县市区为支撑的“1+13”园区体系,逐步成为农民培训、农业升级、农旅结合的主战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9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16万亩。现代服务业扩量提质。商贸物流势头正旺,中心城区十大市场体系建设已见成效,天虹购物中心、城南生产资料专业市场等一批高端城市综合体建成营业,井开区综合物流园评为全国十大商贸物流信息平台,中心城区12个菜市场改造升级。电子商务方兴未艾,新增规模电商企业21家,实现交易额104.8亿元、增长131.7%。旅游业回暖升温,全市接待游客2928.6万人次、增长9.6%,实现旅游总收入226.3亿元、增长10.5%;青原山突破体制障碍,景区建设加快升级,阳明书院对外开放;武功山整体开发加快推进,羊狮慕景区基本建成;井冈山旅游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通过国家验收,罗浮片区启动建设;中心城区古后河绿廊成为旅游新热点;全市新增国家4A级景区3个。金融业快速发展,实现税收超过9亿元、增长36.8%,成为全市发展的重要引擎。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市中心城区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增长17.8%。全市服务业实现税收85.5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43.8%。

(二)深化重点带动,板块聚集力继续增强。深入实施重点带动战略,推动区域优化升级。苏区振兴“红利”加快释放。积极加强与国家部委、省直单位的对接沟通,全市33个重大平台获国家和省里批复,6个重大平台列入省重点调度;吉水中电新材料成为全省苏区振兴对口支援首个落户的产业扶助项目。在苏区振兴战略的带动下,全市争取各类资金171亿元、增长10%,争取上级调剂用地指标1.8万亩,占全省的五分之一。井开区“龙头”加快昂起。完成基础设施投入61亿元,深圳大桥竣工通车,电子专业市场投入运营,1200套创业公寓建成投用。24个亿元以上项目进驻落户。全年实现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60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业达200亿元,占全市的40%。吉泰走廊“脊梁”加快挺起。产业集聚度不断提升,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的57%;电子信息产业主导地位日益凸显,已聚集电子信息企业250多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7亿元,占全市的83.4%。吉泰城镇群建设加快推进,105国道改道及永和连心大桥竣工通车,新井冈山大桥、庐陵大桥、吉水赣江二桥和恩江二桥加快建设,走廊快速通道和外环线全面贯通。水电油气、通讯交通、医保、金融和劳动力市场基本实现一体化,50%的乡镇开通公交。吉泰走廊生产总值占全市的51.2%,提高1.1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迈上百亿台阶,达107.8亿元,占全市的55.3%,提高1.1个百分点,走廊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支点”加快立起。一批县域特色产业快速壮大,井开区通讯终端设备、吉安县数字视听、永丰循环经济3个产业集群过百亿,永丰碳酸钙、吉水绿色食品产业集群过80亿元,井开区医药化工、吉州区装备制造和通讯传输、泰和触控显示、安福液压机电、新干盐卤药化6个产业集群过50亿元。8个县财政总收入迈上10亿元台阶,其中吉安县过22亿元。

(三)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内生力继续增强。紧扣“区域先行、市场先导、管理放权、机制放活”改革主线,重点推进“1+16”改革措施。吉泰走廊“六个一体化”先行先试有效实施,72项改革已完成30项,井开区人事制度改革、投融资机制创新取得重大突破;旅游景区经营体制有效放活,渼陂景区“三权分离”试点深入开展,市庐陵文化旅游公司全面运营;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全面推开,国有林场改革基本完成。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实现市县乡“全覆盖”,市本级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行政审批和商事制度改革取得新成效,精简审批权467项,精简率达74%,大大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创业热情,全市新增注册登记企业户数5930家、增长31%,注册资本额增长130.6%。金融体制创新迈出新步伐,交通银行和南昌银行吉安分行、泰和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开业运营,在全省率先成立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和民间资本管理公司。

(四)狠抓项目建设,投资拉动力继续增强。坚持把扩投入作为稳增长的关键举措,推动大开放、大投入、大发展。项目投入持续加大,392个重点项目扎实推进,一批水利、电力、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峡江水利枢纽7台机组并网发电,昌吉赣客专、蒙华铁路煤运通道开工建设,吉安开启高铁新时代。招商引资势头强劲,先后在深圳、福州、宁波、苏州和港澳台等地举办专题推介活动10多次,新引进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30个、农业项目37个、服务业项目56个,木林森、中广核等一批投资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成功落户。对台招商再创佳绩,全市新增台资项目25个,实际利用台资1.5亿美元,引进台资项目数和利用台资总额均列全省第一。社会融资稳步扩大,全市融资285.29亿元,其中银行融资195.3亿元,企业债券融资45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融资5.8亿元,企业上市融资2.79亿元,小额贷款公司融资36.4亿元。

(五)统筹城乡建设,环境承载力继续增强。坚持城乡统筹、镇村联动,持之以恒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大气雅气秀气吉安的特色与魅力全面彰显。遵循“大规划、大贯通、大组团、大生态”的思路,城区建设多点发力、组团推进。中心城区195个重点城建项目顺利实施,赣西堤路网建设全面启动,市全民健身体育中心项目有序推进,十个总部大楼、六个金融大厦加快建设,庐陵新区总部经济街加快形成;金樟组团实现规划一体化,金樟大道基本贯通;青原山大道竣工通车,拉开了中心城区怀抱青原山发展新序幕;吉安县、吉水县融城步伐加快,泰和县五大城市综合体同步建设,新干与吉水滨江景观带、永新将军大道景观绿化成为靓丽风景线,遂川、永丰、万安高速连接线改造升级,大吉安、组团式发展格局更加清晰。同时,城市功能品位和管理水平加快提升,古后河绿廊、螺湖湾湿地公园加快建设,白鹭洲书院修缮复建,仓口庐陵古街改造进展顺利,庐陵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全面启动,城市人文气息更加浓郁;中心城区新增公交班次260个,公交满意度调查列全省第一;智慧城市建设有效推进,“数字吉安”试点通过验收,中心城区数字化城管进入试运行。全市城镇化率提高1.52个百分点,达到44.65%。落实“严格规划、带状推进、镇村联动、扩权强镇、产业升级、生态永续”的要求,彰显庐陵风格的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高标准完成1003个村点建设,实施71个集镇、226个村庄联动建设,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示范镇村;耕地保护成效明显,农民建房“两违”现象有效遏制;全市新增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8个中国传统村落、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2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六)推进生态建设,绿色竞争力继续增强。全面落实市人大《关于加强吉泰走廊生态保护的决议》,在全市范围实行生态红线管控,确立发布第一批67个市立公园,“精品公园+生态绿廊+郊野公园”城镇三级生态梯度格局更加完善。大力开展工业污染、农村面源污染等环保专项整治行动,空气环境质量稳定在国家Ⅱ级标准,赣江吉安段及支流地表水保持在国家Ⅲ类标准以上,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大中型水库水质达标率90%。万元GDP能耗下降3.3%,节能减排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四城同创”取得显著成效,环境卫生、市民素质大幅提升,省级文明城市指数测评全省第一,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首届江西省生态宜居城市。生态建养扎实推进,新增绿化造林47.9万亩,新增国家级生态乡镇12个、省级生态乡镇村16个。

(七)强化民生保障,社会凝聚力继续增强。“千人创业万人就业工程”成效显现,新增小额担保贷款13.1亿元,扶持个人创业1万余人;新增城镇就业5.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2万人。【2015年吉安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2015年吉安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2.1%,低于全省平均涨幅0.2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2.9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29个百分点。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6956套,完成棚户区改造11354套,新开工保障性住房15300套、棚户区改造19711套,完成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1.3万户。农村低保扩面2.2万人,保障面提高0.5个百分点。连续十次提高养老金标准,全市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每月达1603元,增长15.5%。扶贫攻坚扎实有效,建成农村公路2290公里,23万农村人口喝上安全水,完成移民扶贫搬迁1.3万人,减少贫困人口9.1万人。科技创新加快推进,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8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个。城乡教育网点更加优化,吉师附小新校园和吉安一中新校区落成开学,白鹭洲中学新校区二期加快推进,全市恢复农村教学点54个,完成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项目821个,新建乡镇中心幼儿园74所;“圆梦助学金”和“高考入学政府资助金”共资助贫困学生3500多名,高考录取率达8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8个百分点。新农合大病保险在全省率先铺开,补偿人次、补偿金额均居全省第一,社区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新建医疗“空白村”卫生室122所,人口与计生工作荣获全省先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稳步推进,吉安国家印刷包装产业基地正式挂牌;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社会治理成效明显,食品药品监管和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平安建设荣获全省先进,公众安全感居全省第二。同时,驻吉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积极服务地方发展,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应急处突能力不断提升,国家安全、国防动员、拥军优属、人民防空、防震减灾等工作进一步加强,统计、供销、方志、档案、外事侨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妇女儿童、社会慈善、红十字会、残疾人及老龄事业实现新发展,气象、水文、海事、盐务、石油、电力、机场、海关、检验检疫、高速路政、邮政通信等中央和省属单位服务地方作出了新贡献。

(八)加强自身建设,政府公信力继续增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后启动拖欠农民工工资、安全生产等6个专项治理,开展民生资金使用管理、“三公”经费、精简会议文件和节庆论坛等16项专项整治,“三公”经费支出下降12.7%,一批影响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市政府党组教育实践活动群众满意率达99.3%。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全年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151件、市政协提案180件,办结率、满意及基本满意率均为100%。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认真执行国务院“约法三章”,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行政权力运行监督,强化政府投资工程监管,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三资”审计。大力加强效能建设,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得到广大群众和客商普遍认可。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认真办好行风热线,受理办复群众来信来电来访2.8万件次,努力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我们深知,吉安的每一步发展、每一个变化,都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得益于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广大干部群众,向历任老领导、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团体,向驻吉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消防干警,向苏区振兴11个挂点帮扶国家部委机关,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吉安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综合实力仍然不强,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优、层次不高的问题仍较突出;改革创新的力度、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市场化程度不高,创新驱动不足,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小康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政府职能转变和能力建设有待加强,少数部门创新意识、担当意识、法治意识和服务意识有待增强,个别公职人员违法乱纪、贪污腐化、精神懈怠,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仍有发生,基层“三资”管理有待加强,办事效率有待提升,政务环境仍需改善。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并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5年工作安排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新的一年,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新常态,既给我们带来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转型升级任务艰巨、要素制约日益趋紧等困难和挑战,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更多机遇,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仍然多于不利因素。世界经济转型调整,为我们扩大开放、承接产业提供了难得机遇。国家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实施苏区振兴发展、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发展战略,为我们加强区域合作、争取项目资金,带来了多重叠加的政策机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吉安发展,明确把吉泰走廊作为全省“连南接北”的重要纽带,支持走廊打造成重要增长带。特别是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吉安的发展势头日益强劲,为下一步发展蓄积了能量、奠定了基础;全市上下风清气正、团结奋斗、合力共为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只要我们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攻坚克难、敢于担当,就一定能够适应新常态、抓住新机遇、实现新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水平、迈上新台阶。

2015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省委十三届九次、十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三届九次全会精神,主动适应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做大总量与提高质量效益并重,继续实施四化同步互动、三产共生演进主战略,着力发展升级,着力改革开放,着力生态文明,着力法治建设,着力民生改善,始终保持定力,坚定信心,排难而进,为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小康而努力。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2%,农业增加值增长4%,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财政总收入增长1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外贸出口增长8%,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万元GDP能耗下降3%,节能减排完成省下达的计划任务。

工作中,我们将努力做到“五个坚定不移”:一是坚定不移把加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略高于全面小康年度目标要求,努力实现追赶型发展;二是坚定不移提升发展质量,转变发展方式,调优经济结构,努力实现更有质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三是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向改革要红利,向开放要动力,向创新要效益;四是坚定不移走绿色崛起之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确保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效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的基础上;五是坚定不移强化民生保障,推进依法治市,维护公平正义,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围绕上述目标和要求,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区域升级,在打造重点板块上谋求新突破。深入推进苏区振兴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昂起龙头、挺起脊梁、立起支点”,既加快打造核心增长极,又力促多点发力、协同共进。

着力提高井开区“集聚度”。举全市之力支持井开区“决战千亿、昂起龙头”,狠抓产城互动,壮大产业集群,着力打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力争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600亿元,尽快进入全省十强园区。超前谋划扩区调区,拓展发展空间。加快“东区开发、西区优强”,东区启动建设医院、郊野公园和教育产业园,高起点推开金鸡湖新区建设,尽快成为城南组团的城市新区;西区重点打造全省领先的物流配送平台,推进出口加工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

着力提高吉泰走廊“贡献度”。坚持把吉泰走廊作为吉安融入全省发展格局的重要平台和战略支点,着力在功能布局、产业集聚、要素整合、城市组团、开放引资、开发合作、机制改革、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方面持续聚焦发力,力争走廊生产总值占比提高1-2个百分点。推进产业集聚,突出发展以电子信息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走廊区域规模工业增加值突破4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700亿元。推进吉泰城镇群建设,完成金樟组团、敦厚永和凤凰组团、澄江沿溪南溪组团的详规编制,启动轻轨系统规划编制;加快井开区、吉水县、吉安县融城步伐,推进新井冈山大桥、庐陵大桥、金樟大道、吉水“一堤两桥”建设,抓紧实施亚行贷款吉安城市综合交通项目;加快建设泰和赣江大桥;高标准推进走廊卫星镇、优先发展镇和镇村联动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和要素市场一体化,开通卫星镇、重点镇、重点村到工业园区、中心城区、旅游景区公交线路,启动华能电厂向走廊内园区集中供热工程,推进水电气同质同价。

着力提高县域经济“均衡度”。按照“找准支柱、做强支点、夯实支撑、优化支持”的思路,打好县域经济发展升级“攻坚战”。培育壮大县域产业集群,引导各县市区加快打造1-2个主导产业集群,全市新增吉水绿色食品、永丰碳酸钙2个百亿产业集群,力争吉州区通讯传输、新干盐卤药化2个产业集群过80亿元,峡江医药化工、万安电子线路板、永新皮制品等7个产业集群过50亿元。落实安福县省直管县改革政策,推动泰和撤县设市。推行县域差异化考核,促进各县市竞相发展、均衡发展。力争全市11个县市区财政总收入过10亿元,其中5个县过15亿元。

(二)强化改革攻坚,在释放改革红利上谋求新突破。大力开展“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年”活动,按照更加规范、更加扎实、更加注重实效的要求,既稳步推进中央和省里统一部署的公车制度、户籍制度等改革,又扎实推进富有吉安特色的各项改革。

加快政府综合改革。全面推进规划体系兼容整合,推动“多规合一”试点,加快形成“一张图、一张表、一个平台、一套机制”的政府管理体制。推进“三单一网”改革,有序接入全省网上审批系统,实现所有事项全流程、并联式网上公开审批。继续推进简政放权,实施流程再造,稳步推行“一口受理、限时办理、规范办理、透明办理、网上办理”的审批服务机制,最大程度提高行政效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力争完成“营改增”任务,启动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改革。提高政府管理信息化水平,完善“数字城管”,争取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智慧吉安”。

推进市场化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先照后证”登记制。扩大公共服务领域开放,重点在市政、教育、文化、体育和健康养老等领域推出一批重大项目向社会资本开放,加快推动46个向社会资本开放的省级示范项目签约建设,稳步推进环卫绿化、城市管理等29个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试点项目。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市场化改革,建立借用还一体化、投建管相分离、实体化运作模式;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收益债等投融资模式,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吉泰走廊“六个一体化”改革先行先试,探索建立走廊区域集中审批制度,实施招商、审批、代办一体化;做大做强吉泰走廊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打造集项目孵化、投资并购、融资上市于一体的“一站式”投融资服务平台,推进金融一体化。加大工业园区扩权提效力度,将规划审批、项目报批等权限委托或授权给园区管委会。加快农业农村改革,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建立市县乡联网办公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促进土地有序流转;推进扩权强镇,逐步将吉泰走廊20个卫星镇纳入试点范围,增强乡镇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稳步推广旅游景区“三权分离”经营模式,积极筹建市旅游发展集团公司,建立统筹运作、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赣江沿线旅游开发协#from 本文来自学优网http://www.61k.comend#作机制。

(三)强化创新驱动,在推动工业升级上谋求新突破。坚持把工业崛起作为“定海神针”,打好“三年决战三个千亿”攻坚战,力争到2017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突破千亿、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井开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

突出创新发展。推动企业协同创新,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新组建4个以上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组建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2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完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落实专利资助和奖励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入推进质量兴市战略,支持企业争创名优品牌。

聚焦电子信息产业。设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专职机构,健全市场体系和服务机制,引进检测中心进园区,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实施“百亿企业培育计划”,优选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电子信息企业进行重点帮扶,力争用2-3年时间将红板、合力泰、木林森等骨干企业打造成百亿企业。深入开展“产业集群提升行动”,着力打造通讯终端及传输、计算机及外部设备、触控显示、LED照明、数字视听和电子线路板等6大百亿集群,力争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600亿元。同时,统筹推动绿色食品、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发展。力争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600亿元。

提升园区发展水平。坚持把工业园区作为城市新区来规划建设,促进土地集约、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宜居宜业。创新建园模式,推进深圳产业园、香港六星产业园、木林森高科技园和吉水军民结合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新建公租房3000套以上,组建或引进20条以上零担物流配送专线,每个园区建成1个便民服务中心。【2015年吉安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文章2015年吉安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确保全市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800亿元,新增泰和、青原、吉水3个工业园区过200亿元,总数达到8个;吉安高新区突破300亿元,争取升格为国家高新区,并力争3年突破500亿元。

(四)强化富民增收,在发展现代农业上谋求新突破。坚持把现代农业作为“压舱石”,以壮大富民特色产业、打响绿色有机品牌、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为着力点,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继续调优农业结构。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加大优质稻推广力度,新建高标准农田13.5万亩,确保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60万亩以上。狠抓富民产业上规模。深入实施井冈蜜柚“千村万户老乡工程”,设立蜜柚产业发展基金,强化技术服务,推广桃溪柚、金沙柚等优良品种,重点种植区域县市区各建设一个政府主导的井冈蜜柚苗圃基地,全市新增井冈蜜柚种植面积13万亩;抓好24个标准化蔬菜基地建设,新增蔬菜2万亩;推进茶叶品牌整合,全市新增有机茶叶3万亩;烟叶稳定在11万亩以上;发展壮大林业特色产业,新增高产油茶5万亩、珍贵楠木6万亩、竹木花卉10万亩。巩固发展畜禽水产业,保障农产品市场供应。同时,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完成190座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善农技、农机、气象、水文、防灾减灾服务体系。

创优生态农业品牌。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推进农业标准化、清洁化、品牌化生产,推广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推出一批吉安农产品“绿色品牌”、“有机品牌”,力争全市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45个。坚持把现代农业示范园作为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载体,推进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和8个已成型的县级示范园提升水平、发挥效应,5个尚未授牌的示范园尽快成型授牌;放活经营机制,年内每个县级示范园引进农业龙头企业2家以上;强化科技创新,大力发展一批高效农业、观光农业、精致农业与设施农业,进一步提升吉安农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狠抓农产品精深加工。引进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推进井冈蜜柚产业园、食品加工园建设,每个县市区规划建设1个绿色食品产业园,引进1个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推动一产“接二连三”。加大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每个县市区选择1-2个品牌农产品进行电商模式试点,探索农产品销售流通新业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家庭农场500家、农民合作社200家、市级龙头企业20家。

深入推进扶贫攻坚。继续用好苏区振兴发展、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等政策,做好“十三五”扶贫调研,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加快解决偏远山区交通、电力、通讯、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大城市公交向农村延伸力度,加快农村危桥改造,年内新修农村公路2000公里,解决12.8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完成扶贫移民搬迁1万人以上,减少贫困人口7.2万人。
学优网http://www.61k.com
(五)强化消费拉动,在发展服务业上谋求新突破。顺应个性化、多样化消费趋势,大力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推动服务业扩量提质。

提升发展旅游业。深入实施“三山一江”旅游战略,全力打造井冈山、青原山、武功山三大旅游产业集群,培育环中心城区旅游圈。井冈山重点加快罗浮片区和龙潭大峡谷综合开发,力争上市、“申遗”取得实质性进展;青原山重点建设农禅基地、游客服务中心和行思禅院,提升景区整体品质;武功山加快文家游客服务中心、羊狮慕景区和武功峡景区建设,积极融入全省“大武功”开发格局;实施赣江水上旅游整体开发,推进井冈山、永新、遂川红色旅游一体化,打造红色旅游精品城市,形成山上山下全域联动的旅游新格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重点抓好17个国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建设,打造十大乡村旅游示范点。提升旅游品牌,支持青原山与吉州窑联合争创国家5A级景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古后河绿廊、白鹭洲书院、燕坊古村、永新三湾争创国家4A级景区。

创新发展商贸物流业。坚持“城内大商场、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网上大电商”的思路,推进商贸物流提档升级。继续实施传统市场提升改造,加快高端城市综合体建设,确保中心城区十大市场体系80%以上的项目如期竣工。启动跨境电子商务和国际物流工作,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支持新干建设国家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井开区争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打造新兴电商城市。完善物流体系,提升吉安综合物流中心信息平台功能,加快井开区物流园、河西综合物流园和8个县物流园建设,推动集装箱、冷链、城市配送及快递物流发展。

加快发展金融业。把金融业作为战略性产业来打造,力争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突破千亿元,存贷比提高3个百分点。完善金融体系,积极引进股份制和地方商业银行,加快上饶银行和华夏银行吉安分行筹建开业;推进农村信用社改制;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实现村镇银行县域全覆盖;扶持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等新型金融机构发展壮大,打造全省民间资本管理示范区。健全融资担保体系,每个县市区设立1家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上的政府控股融资担保机构。优化金融生态建设,建立健全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加强政银企对接,建立银行抽贷报告制度与问题企业银行贷款协调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扶持。抓好资本市场融资,推动企业上市、挂牌、发债等直接融资。

同时,落实政策措施,合理引导消费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提升剪纸、书法、农民画、陶瓷等文化产品。统筹发展信息服务、教育培训等新型业态,培育更多的经济新亮点。

(六)强化城乡统筹,在提升城乡品质上谋求新突破。围绕“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秩序井然、和谐宜居”目标,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家园,力争城镇化率提高1.7个百分点。

着力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整合资源、集聚力量,推动中心城区经济实力、内涵品质、功能配套与管理水平走在全市前列,成为“首善之区”。进一步明确功能布局定位,高标准推进庐陵新区商业综合体、总部街区、金融集聚区建设,打造江西中西部最具潜质的“产城融合先导区”;支持吉州区、青原区做大做强,力争2-3年吉州区进入全市第一方阵,青原区进入全市中游水平。加快推进金樟、城北、城东、城西、城南和城中“六大组团”开发建设,金樟组团重点加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北组团以庐陵文化生态园为中心,加快吉州工业园向西拓展,打造城市生态文明示范区;城东组团重点推进吉安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提升滨江片区,加快打造魅力新城区;城西组团重点策应高铁建设,逐步拉开路网框架,同步配建公共设施,尽快形成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城南组团重点加快规划编制,推进吉安县城北新区道路网架、禾埠桥路堤结合工程建设,加快井开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城中组团核心区重点完善公建设施,推进铜锣湾等商贸网点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配套和管理水平,新建5个街头小游园,建设油气一体供应站、公共停车场,启动公共自行车系统和快速公交系统建设,优化公交线路,加密班次,畅通城区交通;理顺物业管理体制,提升物业管理水平;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扎实开展“三改三清”环境提升攻坚行动。按照属地为主、市县区联动的责任分工,集中3年时间在全市城区范围大力实施以“改旧城、改旧村、改旧厂,清河流、清广告、清违建”为主要内容的“三改三清”攻坚行动,实现人居环境大提升。着力改旧城,重点对房屋破旧、设施落后、安全隐患多的老城区、棚户区,分类实施市场开发、综合整治与保护提升,每个县市区完成3-6个棚户区或无物业管理住宅小区改造;深入推进“人文社区·温馨家园”建设,全市三分之二以上的社区创建达标。着力改旧村,对城中村、城郊村和风景名胜区村庄,分别进行置换改造、整合规范和保护提升。着力改旧厂,实施成片改造、拆旧开发和保护整治,加快青原区梅林工业园退园还城步伐。着力清广告,规范户外广告管理,清理整治主干道、商业街区和小街小巷违规广告,清除视觉污染。着力清河流,抓好河流截污整治,推进污水管网建设,综合治理赣江、禾河等河道水系。着力清违建,重点拆除街道和住宅小区的违章建筑,同步实施美化、绿化和硬化。中心城区和井冈山市率先完成“三改三清”,其他各县积极跟进。

全面提升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水平。优化小城镇布局,重点打造昌吉赣铁路沿线城镇带,以及安福——吉安——永丰、安福——永新——井冈山——遂川、井冈山——泰和3个城镇轴,抓好国家、省、市重点示范镇和扩权强镇试点镇建设,打造一批旅游名镇、商贸大镇、工业重镇和农业强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突出规划管控,深入整治农村“两违”建房,严控山体、水体开发。突出文化传承,加大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传统民居保护力度,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加快由“千村一面”向“各美其美”转变。突出沿线整治、带状推进、镇村联动,既整治一般自然村,又加快培育中心村,每个县打造1-2个精品示范村、1-2条精品示范带,全市70%以上的镇村联动点基本成型。突出环境改善,深化农村清洁工程,推广污水处理“生态疗法”,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推进集镇和中心村垃圾收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突出农村文明,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由“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转变。

(七)强化开放推动,在全面扩大开放上谋求新突破。坚持对内放活与对外开放并重、“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搭建平台与优化环境并行,加快推动开放升级。

强攻招商引资。继续推进专业招商和“十大将”招商,注重以商招商,加强协会商会等市场招商,力争年内引进省外资金51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8.8亿美元。拓展招商区域,巩固长珠闽、延伸京津冀、对接韩欧美,特别是铆住对台招商,每个县市区在台湾开展一次以上专题推介活动,加强吉台两地农业交流合作,力争全市引进台资项目30个,实际利用台资2.5亿美元。强化全领域招商,大力引进电子商务、总部经济等新型业态项目,每个县市区引进2个以上较大规模的现代服务业和农业项目。推进招大引强,实施重大项目招商引资三年攻坚计划,推动“央企入吉”,力争引进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实现新突破。

深化全民创业。宣传创业文化,降低创业门槛,落实扶持政策,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鼓励返乡创业,加快创业孵化园等平台建设,着力培植本土企业。支持青年创业,在井开区建立“两岸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在每个工业园区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开展创业初期辅导培训。完善人才信息库,健全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奖励力度,推动人才与产业对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拓展国际市场。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支持企业“走出去”承包工程、对外投资,带动劳务外派和对外贸易。加快电子口岸平台建设,改造提升铁路口岸作业区,积极对接上海、福建、广东等地自贸区,谋划井冈山机场通关开放,争取开通南昌——吉安——深圳铁海联运“五定”班列。优化出口结构,完善重点出口企业联系制度,提高生产型企业自营出口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

提升开放优势。加快交通和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安排401个市县重点项目,总投资240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40亿元。年内实现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江西成品油管道二期工程全面竣工投用,井冈山机场二期扩建、新干航电枢纽等项目开工建设。支持配合跨区域项目建设,实现南昌——宁都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加快东乡——昌傅高速公路、广昌——吉安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全力支持昌吉赣客专、蒙华铁路煤运通道建设。推进国省道提升改造。启动“十三五”规划编制,突出抓好战略谋划、要素支撑和项目储备。继续打好苏区振兴牌,紧盯国家“七大工程包”积极争资争项,加快推进重庆——长沙——厦门、吉安——抚州——武夷山、井冈山——赣州、吉安——永安——泉州铁路,以及神华吉安火电厂、华电峡江火电厂、华能井冈山电厂三期扩建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

(八)强化生态建养,在打造综合优势上谋求新突破。积极融入全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争创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着力打造“水清、河畅、天蓝、气净、路通、景美”的美丽新吉安。

全面推进生态创建。启动赣江两岸风光带、都市田园休闲观光带和吉安都市田园休闲观光区“两带一区”建设,力争“一年打基础、两年出形象、三年见成效”。沿赣江神岗山至吉水桃花岛,全面实施赣江沿岸立面整治、景观建设,形成亲水型、人文型滨水生态景观,打造人文历史与自然生态融合的风光带;沿青原山至东固公路,大力发展农家乐、乡村休闲游、农业体验观光游,打造绿色生态和庐陵古韵相辅相成的都市田园休闲观光带;在吉州兴桥区域,搞好规划管控,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与市区农业示范园,提升钓源古村景区,凸显庐陵建筑风格,努力打造集农业示范、休闲观光、乡村旅游于一体的都市田园休闲观光区。引导各县市对重要道路、河流沿线进行整体规划建设,打造一批特色风光带。深入实施生态家园创建工程,巩固森林城市创建成果,推进县市区三级生态梯度建设,确保全市生态乡镇达到60%。申报创建庐陵赣江和遂川五斗江国家湿地公园。

加大低产低效林改造力度,新增造林36万亩。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科学划定生态红线,将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基本农田等划为禁建区,实行红线管控。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生态环境损害“一票否决”与责任终身追究制度,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深入开展“净空、净水、净土”行动,突出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和扬尘污染专项整治,强化中心城区PM2.5污染源头控制与监测;加强中小河流与水库水质的保护治理,狠抓畜禽养殖等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和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开展噪音污染整治,打造“宁静城市”。

促进资源集约利用。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继续抓好“六厂一车”等重点领域污染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申报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推动循环经济产业园“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加快井开区和永丰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争取井开区列入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和投资强度要求,盘活城区、园区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九)强化民生改善,在增进百姓福祉上谋求新突破。始终坚持民生为本、民生优先,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群众。

大力发展民生事业。落实省50件民生实事。扶持就业创业,推进“千人创业万人就业”工程,深入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和维权行动,确保新增城镇就业5.5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人。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将城市低保月人均保障标准提高到45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240元,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305元;抓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改革,启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提升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加大贫困患者重大疾病救治力度;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改造74所农村敬老院,新建50个城镇社区和200个农村居家养老点;新建保障性住房8440套,新开工棚户区改造13655户,继续抓好农村危旧房改造。【2015年吉安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两会专题。加强食品药品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监管,创建全国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狠抓安全生产工作,加强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提升应急处置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统筹推进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继续恢复一批农村义务教育教学点,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项目700个,招聘农村教师1000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探索建立以吉安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各县市区中职学校有效对接、相关企业主动融入的职教联盟,加快金樟职教园区和吉安县华忆职教园区建设;加快普及学前教育,推进一乡(镇)一所中心幼儿园建设,力争年内50%以上乡镇建有中心幼儿园;优化中心城区教育布局,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新城区延伸;深入开展“圆梦助学”等济困活动,不让每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大力发展卫生计生事业。加快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儿童医院等项目建设,支持市中心医院和井大附属医院加快升级,实现上海东方医院吉安医院顺利运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支持社会办医;优化整合计划生育利导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实现市工人文化宫、城市展示馆、科技馆早日投用;加快创建国家级庐陵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办好江西省第二届畲族文化艺术节;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加快市全民健身体育中心和社区运动场所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公共慈善事业发展,开展志愿者公益活动,倡导文明新风尚。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宗教工作。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推进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扎实开展新一轮全省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

深入推进法治吉安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尊重宪法和法律权威,推进依法治市,以法治引领推动改革发展。依法保障社会公平,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开展法律援助,加快健全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制度体系。依法推进诚信建设,建立守法诚信“红名单”、违法失信“黑名单”制度和市场禁入、退出机制。依法维护社会秩序,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联动平台,落实“诉访分离”和“信访终结”制度,引导逐级信访,健全依靠法治、依靠基层、依靠群众预防化解矛盾的工作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抓好法治宣传教育,开展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加强各级干部法律知识培训,提高运用法治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能力,大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三、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适应新常态、决战同步全面小康,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尽心竭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

坚持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权责法定的法治政府。健全政府工作制度体系,促进政府机构、权限、程序和责任法定化,切实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完善行政决策机制,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法定程序,确保行政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与法定性。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动综合执法,健全执法问责机制。提高依法治理水平,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及方式研究问题、化解矛盾。大力支持市人大立法试点,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和决议,主动听取人民政协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度重视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确保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始终牢记宗旨,努力建设情系百姓的为民政府。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站稳群众立场,践行群众路线,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更加注重体察民情,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做到重大决策为民而定、政策举措应民而出、安危冷暖唯民所系。更加注重保障民生,大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真正让群众得到实惠。更加注重纾解民忧,认真办理市长热线、市长信箱、政务微博等群众来信来访。更加注重汇聚民智,完善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抓好政府信息公开和新闻发布,切实保障公民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保持实干定力,努力建设勤政高效的务实政府。以“钉钉子”的精神狠抓落实,一张蓝图绘到底。善谋“实干”之策,察实情、谋实招,沉静务实,力求目标切实可行、举措务实管用、成效经得起检验。大兴“苦干”之风,勤勉敬业、夙夜在公,勇于担当、敢于负责,久久为功、善做善成。力求“快干”之效,完善重大项目领导挂点、重点工作现场办公、重要事项督促检查制 度,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加强政府绩效管理,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努力形成政令通、节奏快、效率高的良好局面。

坚持从严治政,努力建设风清气正的廉洁政府。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深化源头治理,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完善重点领域、关键岗位、重大审批等监管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有效预防腐败。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严格执行国务院“约法三章”,严格落实中办、国办“十个严禁”,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坚决防止“四风”反弹。严把监督关口,加强对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强对政府项目资金监督管理,以“零容忍”态度严查贪污腐败和各类损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纪行为,树立政府清廉、干部清正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孕育新的希望,新的征途承载新的梦想。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改革大旗,凝聚发展力量,迈出坚实步伐,为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决战同步全面小康而不懈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注释

1.农村集体三资:农村集体资金、农村集体资产、农村集体资源。

2.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3.景区“三权分离”:所有权、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

4.多规合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相互衔接和统一,形成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

5.三单一网: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和江西政务服务网。

6.工商登记“先照后证”:根据《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4〕27号),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娱乐场所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等31项前置许可审批改为后置许可审批,各地工商部门一律不再将其作为登记前置,申请人可以直接申请相关经营范围登记,办理营业执照,取得营业执照后再到相关审批部门办理许可手续。

7.PPP(publi-private-partnership)模式:政府为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提高供给效率,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及长期合作机制。

8.“五定”班列:指在主要城市、港口、口岸间铁路干线上组织开行的“定点(装车地点)、定线(固定运行线)、定车次、定时(固定到发时间)、定价(运输价格)”的快速货物列车。

9.“七大工程包”: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推进的信息电网油气等重大网络、健康养老服务、生态环保、清洁能源、粮食水利、交通、油气及矿产资源保障等七大类重大工程建设。

10.环保“三同时”:《环境保护法》第41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11.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

12.“六厂一车”污染减排:减少污水处理厂、造纸厂、畜禽养殖场、火电厂、钢铁厂、水泥厂和机动车的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

13.国务院“约法三章”: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

四 : 2015年宁德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5年2月6日在宁德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隋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宁德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各级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迎难而上、奋力攻坚,积极实施环三战略,加快推进“六新大宁德”建设,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初步统计,全市生产总值1377.65亿元、增长10.8%;公共财政总收入140.37亿元、增长11.6%,地方公共财政收入98.92亿元、增长1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7.99亿元、增长23.9%;出口总值36.79亿美元、增长29.6%;实际利用外资1.75亿美元、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5.03亿元、增长12.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56元、增长9.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02元、增长11.7%。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全力以赴稳增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积极应对宏观环境变化和经济下行压力,努力保增促稳,经济发展砥砺前行。注重创新机制,加强运行调度,扎实开展“三服务”和“三千”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召开民营企业创新创业大会,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注重用好用足政策,出台促进民营企业创新创业再创造等措施,实施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和龙头促进计划,产值亿元以上企业530家,其中超百亿企业2家。注重发挥投资拉动作用,落实重大项目建设“路线图”和“五个一”等工作机制,着力挤盘子争资金,218个项目列入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行动计划,13个大项20个子项列入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重大项目,全年共争取转移支付资金104.34亿元,增长6.04%,有力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注重改善区域金融环境,加强政银企互动,设立市县应急保障资金池,着力控新化旧、增信增贷。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1086.27亿元、1326.16亿元,分别增长5.18%、13.18%。引进和新组建金融机构8家,在全省率先实现村镇银行县域全覆盖。

(二)坚持不懈调结构,产业基础逐步夯实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7.67亿元,增长5.7%。粮食总产量65.62万吨,茶叶、水产、食用菌、果蔬、林竹、畜禽、中药材等传统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福安、蕉城、寿宁、周宁、福鼎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各县(市、区)均创建了省级农业标准示范区、农民创业园。11个市级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区、30个现代山地农业开发示范基地加快建设,新增各类设施农业2.6万亩,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0.88万亩。补充耕地1.49万亩,连续十五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农民专业合作社总量居全省设区市首位,新增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3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扎实推进。除险加固水库35座、海堤15条,治理中小河流13条。防灾减灾体系不断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继续加强。扶贫开发取得实效,6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争取各类帮扶资金13.22亿元,完成造福工程危房改造6000户23142人,28.4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

工业增长保持稳定。着力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强化工业支撑。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36.78亿元、增加值649.91亿元,分别增长15.5%、15.2%。传统产业巩固提升,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加快,冶金新材料、电机电器、新能源3个产业集群分别实现产值799.72亿元、571.64亿元、265.98亿元。建成1个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海洋、食用菌、茶叶、船舶、电机等5个产业集群服务平台。广生堂、三祥新材上市工作加快推进,白水农夫在新三板成功挂牌。创新能力有效提升,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发明专利授权102件、驰名商标12件。2名专家入选国家第十批“千人计划”。

第三产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432.28亿元、增长7.9%。商贸物流业持续发展,三都澳5万吨冷链物流、红星美凯龙等项目基本建成。旅游业加快发展,全年接待游客1601.0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27.49亿元,分别增长18.7%、22.5%。宁德世界地质公园顺利通过中期评估。东湖水利风景区获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称号,柘荣、蕉城霍童分别被评为中国十佳生态养生旅游福地、旅游名镇。新增1个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现代服务业加快培育,福安被评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市,古田银耳、坦洋工夫在渤海商品交易所挂牌交易。

(三)强化运作促投资,项目带动成效明显

全年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60.6亿元,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46个,完成投资321亿元。宁德核电2#机组、漳湾作业区8#、9#泊位工程、鼎信科技1780热连轧和850冷轧等85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京台高速宁德段、中聚天冠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甬金、宏旺不锈钢、沈海复线福安至漳湾段、福鼎贯岭至柘荣段、屏古联络线等100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衢宁铁路、宁德核电5#、6#机组、上白石水利枢纽工程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三维对接成效明显,组织赴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台湾、香港等地开展招商推介,签约项目235个、总投资1395亿元。

(四)统筹兼顾抓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推进

中心城市加快建设,累计实施城建项目88个,完成投资47.16亿元。福宁北路、和畅路等一批路网建成通车。高速公路桥下景观整治工程顺利完成,大门山公园建设加快,新增绿化面积68公顷,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考核命名。城区供水“一户一表”改造4800户,新增停车位390个。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福鼎、福安、柘荣、古田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市),福鼎被评为福建十大醉美县城。小城镇建设扎实推进,省、市试点镇完成总体规划和一批专项规划编制,实施建设项目536个,完成投资165.51亿元。131个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全面启动,美丽乡村一日游示范村创建工作成效初显。全面开展“两违”整治,拆除违建437.96万平方米。

(五)管控并举重治理,环境质量保持优良

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节能减排和重金属污染、大气污染防治持续推进,重点流域整治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造林绿化19.6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8.81万亩,清理海上违规养殖2212亩。乱建坟墓和乱滥建寺观教堂、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专项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矿山复绿行动深入开展。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主要流域水环境功能达标率均达100%,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新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35个、省级生态县2个、市级以上生态村50个。柘荣率先通过国家生态县技术评估。

(六)创新机制激活力,改革开放步伐加快

“申融”工作扎实推进,宁德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试验区获得省里批复建设,并列入省级全面深化改革试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市级审批事项精简率达53.8%。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县(市、区)行政服务中心完成标准化建设。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市新增私营企业5865户,增长40.68%,市场主体突破14万户。财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试点工作启动实施,财政专项资金和政府性债务管理进一步规范。对外经贸稳步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和增资项目31项。福建电机企业欧洲服务中心成立,福安通过首个国家级出口电机质量安全示范区现场考核验收。对台交流合作持续深化,第五届电博会和陈靖姑金身巡游台湾活动成功举办。福莆宁同城化、闽东北五市一区等区域协作深入推进。

(七)集中财力办实事,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38件。新增城镇就业3.24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1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8%。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扶持力度加大,1157人实现自主创业。城乡居民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现转移衔接,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都有新的提高,全面实施医疗救助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惠及13.89万人,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家庭年人均收入2100元。新建社会福利中心3个。新开工保障性住房10087套,基本建成7120套。

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教育事业优先发展,13个中小学扩容工程和17个公办幼儿园项目按序时推进,新增学位10567个。福鼎、福安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国家评估验收。【2015年宁德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2015年宁德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实现9所高中达标晋级。建成8个县级职教中心和16个重点专业实训基地。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市医院新院区投入运营,医疗机构新增床位632张,“海云工程”新增覆盖点256个。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启动,市医院、闽东医院医疗集团挂牌成立。保持适度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7.0‰。文化建设持续推进,新建65个乡镇文化信息共享服务点,新增4个国家级非遗项目、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0个中国传统村落。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达标评估顺利通过。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深化。第十六届省运会成功申办。宁德籍运动员在仁川亚运会上获得一金三银。工、青、妇、残疾人工作扎实开展,统计、老区、人事编制、民族宗教、档案、老龄、地方志、气象、防震、侨务、移民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深化“平安宁德”建设,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反恐维稳工作,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不断加强,群众安全感达93.05%。深入实施“六五”普法。完善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积极化解信访积案,信访总量有所下降。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事故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9.4%、14.3%。福安、蕉城分别被评为全国平安渔业和平安农机示范县(市、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不断强化。打私、人防、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得到加强。

(八)践行宗旨转作风,自身建设切实加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落实“四下基层、四解四促”和“无会周”制度,切实解决“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全市“三公”经费下降25.59%。出台《宁德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十条规定》,不断完善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机制,建立政府与法院、工会互动联系机制,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绩效管理、效能建设进一步提升。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并报告工作,依法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积极配合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代表视察、专项调研、工作评议和专题询问,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285件。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定期向政协通报情况,积极采纳委员调研成果,办理市政协提案255件。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加大,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扎实推进。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经受了各种挑战与考验,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全市经济“稳”的基础得到巩固,“进”的态势保持向好。这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加强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及省属驻宁机构、驻宁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民警,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产业总体实力不强,龙头骨干企业不多,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二是异地钢贸信贷风险影响不容忽视,不良贷款压降难度大,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三是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总量不足,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领域还存在不少隐患;四是城乡建设和管理水平不高,“两违”现象和“脏乱差”问题比较突出;五是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压力较大,环保基础设施和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有待加强;六是一些干部责任意识、担当精神不足,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法治政府建设有待加强。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扎实做好2015年工作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也是“十二五”收官之年。我们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认识和判断上来,既要看到挑战和压力,更要看到机遇和希望,正确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有效引领新常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新福建的要求融入到“六新大宁德”的各项事业中,贯穿于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发挥优势、顺势而为,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市委三届十三次、十五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工作总基调,以“服务发展年”、“项目落实年”、“融合创新年”为抓手,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为中心,全力上项目、促增长、强改革、惠民生、抓法治、保稳定,加快推进“六新大宁德”建设,为实现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作出更大贡献。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1%;公共财政总收入增长11%,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外贸出口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完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年度节能减排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深化项目带动,引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狠抓重大项目。深入开展“项目落实年”活动,全年计划实施市级重点项目380个,总投资5096亿元,其中在建项目300个,年度计划投资527.6亿元。加快建设宁德核电3#、4#机组、中聚天冠、甬金、宏旺等在建续建项目,确保竣工90个。开工建设新能源动力电池扩能、青拓400系不锈钢、浦众不锈钢冷轧制品、鲁花食用调和油等100个项目。深化霞浦核电基地、宁德核电5#、6#机组、韩国SK系列项目前期。推行标准化管理,努力做到项目投资、进度、安全、质量同步推进,打造阳光工程、优质工程。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十三五”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

深化三维对接。紧盯世界500强、全国500强、台湾前百大行业10强,瞄准冶金新材料、电机电器、新能源等产业链核心环节和缺失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加快引进一批上游关键材料、核心部件和下游终端产品项目。抓住新一轮国企改革契机,加大与央属、省属企业对接力度。整合各类招商资源和平台,建立市县两级联动投资促进机制。创新电博会、投洽会市场化组织方式和招商引资方式,推行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网络招商等,提高招商选资实效,力争全年签约项目总投资1200亿元以上。

完善基础设施。开工建设衢宁铁路宁德段,建成合福铁路宁德段,力争铁路通车总里程突破210公里。加快沈海复线福安至漳湾段、福鼎贯岭至柘荣段、屏古联络线等高速公路建设,确保沈海复线柘荣至福安段、福寿高速、京台高速宁德段、宁连高速飞鸾至罗源段建成通车,实现县县通高速。推进一批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含镇镇有干线)建设。加快建设城澳作业区1#、2#多用途码头等5个港航项目,开工建设湾坞作业区8#、15#泊位等6个港航项目。推进上白石水利枢纽工程、官昌水库等一批重大水利项目。建成海西天然气二期管网罗源至福鼎段、霞浦闾峡风电,力争动工建设周宁抽水蓄能电站,新建扩建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1座。

学优网http://www.gkstk.com/

健全工作机制。深化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项目策划储备和动态管理,形成项目滚动发展态势。强化协调调度,坚持“一月一协调,一季一督查”,#from 本文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 end#有效落实项目资金、用地、用林、用海等要素保障。完善政银企会商长效机制,争取扩大信贷规模,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建设运营模式,充分发挥社会资本作用。优化审批服务,推行网上审批、并联审批、绿色通道办理以及重大项目全程代理,切实提高审批效率。

(二)着力增效增收,全面加强三农工作

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抓好15个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20个500亩以上粮食产能区,加快推进省、市、区23万吨粮食储备集中区建设。重点支持茶叶、水产、食用菌、果蔬、林竹、畜禽、中药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引导农业向加工、流通环节延伸,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快福安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提升省级农民创业园和市级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水平,继续培育市级山地农业开发示范基地,新增各类设施农业示范面积5000亩以上。推进“三品一标”认证,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防控安全。

构建新型经营体系。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鼓励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做大农业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在优势产区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引导农业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培育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职业农民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家庭农场50家,完成农民技能培训2万人以上。

提高扶贫攻坚实效。落实中央、省里扶持政策,推进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组织实施“六到村到户”工程,深化6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83个省市扶贫开发重点村的扶贫攻坚,改善发展条件,增强造血功能。实施造福工程危房改造5000户2万人。支持屏南县开展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扶贫开发综合改革试验工作。推动老区基点村、少数民族聚居区、海岛、库区等地区加快发展。

(三)致力创新转型,打造升级版产业

加快壮大产业集群。以龙头带动产业提升,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政策扶持和要素保障力度,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兼并重组,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加快打造冶金新材料、电机电器、新能源3个千亿产业集群,力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100亿元。以园区吸引产业集聚,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升综合承载能力,重点推进海西宁德工业区、漳湾和湾坞不锈钢产业片区、闽浙边贸经济区和“一县一园区”规划建设。以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加强工业运行调度,深入实施“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2015年宁德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文章2015年宁德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推动企业上市,支持一批企业进入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新三板挂牌交易,鼓励企业发行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提高直接融资水平。

大力培育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大润发商场和闽东现代物流园等一批商贸(物流)项目,尽快实现红星美凯龙、盛辉物流开业运营。推进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支持在宁金融机构扩大规模、拓展业务、创新产品,规范发展保险和证券业务。着力控新化旧、增信增贷,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积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引进和培育一批电商企业,打造食用菌、水产、按摩器、茶叶等网上专业市场和行业垂直电商平台。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打造精品景点和线路,积极培育滨海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等多种业态。办好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文化旅游节。落实稳定住房消费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鼓励发展健康、养老、家政、社区等服务。

着力发展海洋经济。积极发展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海洋工程装备和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宁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大黄鱼产业园区建设。逐步推广高位池养殖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着力培育水产品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和冷链物流企业。大力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打造知名品牌。加快沙埕、三沙中心渔港等一批渔港建设,带动渔区、渔村发展。推动已获批建设的14艘远洋渔船尽快投产。

切实强化创新驱动。积极促进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发展,实施一批信息化工业化融合示范项目。落实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鼓励创新政策,支持企业承担重大科技专项等创新项目。推动高校与科研院所来宁德设立研发机构,加快5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抓好高性能伺服电机科研攻关,配套推进“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抓好100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力争技改投资增长10%以上。认真落实省“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四)坚持城乡统筹,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

做强中心城市。加强规划引导,探索“多规合一”,实施“东扩面海,北展南移”战略,推动金涵、金塔、东兰组团集中发展,加快推进滨海大道及其内侧围填海项目建设。有序拓展城区路网,动工建设金漳路、天德路、金马北路,建成闽东中路。进一步完善市政配套设施,新建改建污水管网98公里、供水管网102公里、燃气管网17公里,改造“一户一表”5000户。动工建设东区污水处理厂、漳湾污水处理厂、市餐厨垃圾处置中心和污泥处置中心。实施一批园林绿化项目,改造中心城区6大公园和4条绿道,切实提升中心城市景观。

做大县域经济。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凸显县域特色,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加快实施“大城关”战略,推进新区组团式发展、老城区有序改造。坚持以城促产、强产兴城,结合“一县一园区”建设做大“一县一业一品”,打造县域特色经济。完善沿海与山区产业联动发展机制,加强山海协作,落实对口帮扶政策,促进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共建园区加快建设。支持福安、屏南开展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

做精特色城镇。提升城镇发展规划,优化镇乡空间布局,支持有条件的中心镇与周边乡镇连片融合发展。加快省市试点镇发展,结合各地特色优势,增强产业实力,完善市政配套,建设一批城镇道路、园林绿化和污水垃圾处理项目,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推进赛岐镇、太姥山镇小城市试点,落实简政放权、强镇扩权,探索镇级市改革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

做美城乡环境。深入实施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延伸拓展“点线面”攻坚,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提升城乡“三边三节点”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强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力整治“脏乱差”、交通秩序混乱、违章占道经营等行为。继续深化“两违”专项治理,巩固提升“两乱”整治成果。加强社区建设,提升物业管理水平。继续实施公交优先、村村通客车、农村公路养护、海岛交通便民工程,改善城乡居民出行条件。

(五)突出先行先试,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组织实施“融合创新年”,完成军民融合试验区、三都澳军民融合现代化深水大港等规划编制,启动宁德(福安)军民融合产业园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下放、委托一批审批事项,确保实现年末除法律法规明令不得下放、上级委托不同意下放事项外,市级基本不再直接履行行政审批职能的目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推动市医院、闽东医院医疗集团稳步发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行全口径预算编制,推进预算公开,完善财政性资金管理,加强政府债务规模控制。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和资金的管理,结合行政职能转变,逐步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落实“营改增”等结构性减税政策,不断优化财源结构。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提高市属国有企业竞争实力和筹融资能力。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稳步实施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放开县城及建制镇落户限制。

积极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口岸通关便利化工作,落实“三个一”通关模式,促进三都澳港区扩大开放、漳湾作业区8#、9#码头临时开放和三沙、沙埕港区开放,加快白马港区口岸联检中心建设。支持古田申报侨商投资实验区。推进重点出口行业转型升级,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支持农水产品检测中心、跨境电子商务等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继续鼓励和引导企业设立境外营销服务网点及研发机构。推进出口大黄鱼、茶叶、食用菌3个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主动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

加强宁台交流合作。深化宁台产业合作,推动三沙、沙埕开展对台贸易。办好第七届海峡论坛?陈靖姑文化节,推动临水宫争创“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加强圆瑛、甘国宝、马仙、畲族文化对台交流。推动宁德师院、宁德职业技术学院与台湾高校开展学生互换、教师互访、学术互通活动。

(六)推进绿色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加大生态创建力度。深入开展省级生态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力争省级生态县、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率均达80%以上,省级生态市和中心城市、福安、福鼎创模指标全面达标。划定生态功能红线,制定重点流域生态补偿办法,加大限制开发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流域上游地区的保护和补偿力度。整治城区内河湖泊,加强滨海、河流湿地保护,抓好矿山生态恢复。继续推进“四绿工程”,加强生态景观建设,实施造林绿化14.4万亩、森林抚育19万亩,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5万亩,务必保护好我们的青山绿水。

强化环境综合整治。认真落实“河长制”,实行县域交界断面水质预警考核,推进城乡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园区污水集中治理设施建设,深化石板材、拆修造船、畜禽养殖等重点行业污染治理,提高重点流域和水源保护区综合整治实效。建立中心城市空气环境质量预测预报和县(市、区)自动监测系统,开展燃煤锅炉、扬尘粉尘、机动车尾气等专项整治,实施福鼎、霞浦合成革集中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工程。完成危废处置中心建设并投入运行,强化重金属、核与辐射环境监管。深入实施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落实耕地保护政府目标责任制,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从严控制占用耕地,推进土地整治,实现耕地占补平衡。鼓励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合理开发低丘缓坡地。提高海域、岸线等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组织清收长期闲置的海域使用权。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和产品。实施20个重点节能项目,强化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节能措施,确保实现年度节能目标。

(七)办好惠民实事,促进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

提升社会保障。加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多渠道实现就业困难人员、被征地农民和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2300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经办机构整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加快金涵小区保障房建设,推进廉租房、公租房并轨运营,加强棚户区(危旧房)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5769套、基本建成3195套。推进市县两级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和运营,加大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机构扶持力度。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视发展慈善、老龄、红十字和残疾人事业。

优先发展教育。落实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16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学位4500个。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大手牵小手”帮扶薄弱学校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和城区中小学扩容增量工程,新增学位3500个。推动古田、柘荣、寿宁、霞浦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省级评估。整合优化普通高中,提高办学质量。创新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力争中职学校毕业生“双证书”率达95%以上。推进宁德师院三期建设,做好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迎检工作。办好继续教育、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和老年教育。全面实施“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加强卫计服务。抓好市级重点专科和县级医疗机构建设,强化基层卫技人员教育培训,推行乡村(社区)医生签约服务。持续推进“海云工程”。实施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建立乡村医生医疗责任险。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健康、卫生监督、卫生应急等工作。【2015年宁德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两会专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标准提高到40元。强化出生人口性别比专项整治,创造良好人口环境。

推进文化建设。加强志鉴地情资料编研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建筑、传统村落保护性开发利用,加快创建省级畲族文化生态保护示范点。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深度融合,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壮大一批文化龙头企业。繁荣发展文艺创作。常态化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积极筹办、备战十六届省运会和十届省老健会,推进体育场馆和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办好首届全国青运会击剑比赛。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八)创新社会治理,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加强社会服务管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和文明单位创建。按时完成新一届村(居)换届选举工作,加强城乡社区和重点乡村网格化建设。加快“数字宁德”和智慧城市建设,完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深化“平安宁德”建设,加快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重视新媒体运用和管理,提高网络舆情研判导控处置能力。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深化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制度。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方针,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

切实维护公共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强化企业主体、部门监管和属地管理责任。全面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三年提升工程。加强危险化学品、消防、渔业渔船、道路交通安全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持续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加快水资源管理系统和防汛指挥中心建设。落实县(市、区)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继续实施赛江流域、闽江古田溪(古田段)防洪工程。抓好30座病险水库、15条海堤除险加固,解决5.18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双拥共建和海防、人防、打私等工作。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牢固树立法治意识,执政为民,清正廉洁,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坚持依法行政,着力建设法治政府。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推进政府事权规范化。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实施重大行政决策十条规定,逐步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加强市县政府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推动县(市、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意见,提高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提案办理质量。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实现决策、执行、结果公开透明,增强政府公信力。

坚持改进作风,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巩固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坚决反对“四风”,形成改进作风常态化机制。深入开展“服务发展年”活动,提高政策研究能力、创新运作能力、攻坚协调能力和行政执行能力。坚持“四下基层”和“一线工作法”,落实“马上就办”工作机制,深化“三千”活动,切实帮助基层、帮助企业、帮助群众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说了算、定了干,对确定的目标、制定的政策、部署的任务,一抓到底,务求实效。加强绩效管理,严格效能问责,严明纪律,确保政令畅通。

坚持清正做事,着力建设廉洁政府。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强化廉洁自律,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做人。广大公务人员要切实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严控“三公”经费。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努力形成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风尚。

各位代表!新机遇孕育新希望,新常态要有新作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抢抓机遇,开拓进取,苦干实干,为“六新大宁德”建设而努力奋斗!

市政府工作报告:

本文标题:政府工作报告2015全文-2015年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6731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