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外国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09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

发布时间:2017-08-09 所属栏目:现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一 : (09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

一、简答题(每题10 分,共60 分)

1、简述表现主义的特征。(www.61k.com)

答:表现主义是一种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流派,它在绘画、文学、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中均有不同的表现。其特征表现为:

1)在思想上不满社会现状,要求改革,要求“革命”。

2)在创作上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摹写,要求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的环境的描绘,揭示人的灵魂;要求不再停留在对暂时现象和偶然现象的记叙而展示其永恒的品质。

3)在具体表现手法上,强调主观想象,强调对世界的虚拟和变形的夸张与抽象,强调幻象在文学想象力中的作用。

2、举例说明《变形记》如何表现出“细节描写的真实性的特征”?

答:1)善于营造幻象世界,但又有精细入微的现实主义、甚至是自然主义的细节描写。卡夫卡的小说充满了再造现实的幻象,如《变形记》写的是一个人变成大甲虫的故事。小说写老实本分的推销员格里高尔在一天早晨醒来变成了一只大甲虫,但他还想着起床、吃饭、上班、出差,可是他做不到。家人敲门、公司里的主任秘书来叫他出差,他因害怕而不敢开门。主任吓唬他说公司怀疑他贪污,他父亲一气之下叫人砸门,他才艰难地用牙齿将门打开。见到他的丑态,母亲吓晕、主任逃走、父亲将他打回房间。他被革职、家境也每况愈下,在极端痛苦中,格里高尔悄然死去。显然,人变甲虫的故事是一种虚拟的幻象的世界,作者通过这种再造的现实,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造成的人的种种压抑、紧张、恍惚、愤怒、焦躁等情绪,这种情绪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最终发生变异,由人变成非人。从而揭示了人类生存的本质的真实。因此,卡夫卡的小说总体上呈现出的是一个超现实的世界,一个想象的梦幻的世界,一个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荒诞的世界,一个具有神秘主义色彩的世界。另一方面,卡夫卡的小说在具体的细节描写上又是极其现实主义甚至是自然主义的,有着非常精细入微的描写,小说场景的处理也是极其生活化的。

2)具有高超的虚拟现实的本领,他往往借助于荒诞、变形、陌生化、抽象化等艺术手段来实现。如《变形记》则是一种变形的手法,作品正是通过这样一些艺术手段,打破生活的固有形态,通过对现实的夸张和扭曲来凸现生活以及人的存在的本质的真实。

3、简述作为文学术语的意识流的三个层面及其各自的主要内容。 答:意识流作为一个文学术语,通常包含三层意思:

一是指一种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二是指一种小说文体;作为一种小说文体,对意识流小说的认识在理论界并不统一,分歧的焦点在于意识流小说描绘的所谓流动的意识到底指意识的哪个层面。根据弗洛依德对意识的划分,人的意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面。因此,一种观点认为,意识流小说是指描绘所有层面的意识流动的小说,这样,法国作家普鲁斯特就被包括在意识流小说家中,他的长篇巨著《追忆逝水年华》也被看成是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作品。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意识流小说应该侧重于描绘前意识和潜意识,美国文学家汉弗莱给意识流小说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意识流小说是侧重于探索意识的未形成语言层次的一类小说,其目的是为了揭示人物的精神存在。”所谓“意识未形成

外国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09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

语言层次”,指的是前意识和潜意识。(www.61k.com]这样,普鲁斯特又被逐出意识流作家的行列,只有象伍尔芙、乔依斯的、福克纳这样对前意识和潜意识感兴趣的作家,才可称为意识流小说作家。 三是指表现人物心理和意识活动的一种技巧。主要包括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时空跳跃、旁白等。

4、什么是“零度写作”?

答:所谓“零度写作”,即中性的、非感情化的写作。存在主义作家追求一种冷静得近乎冷漠的叙事来表现世界的荒诞感受,如加缪的《局外人》中主人公默尔索面对母亲去世的自述:“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我收到养老院的一封电报,说:‘母死。明日葬。专此通知。’这说明不了什么。可能是昨天死的。”在这段叙述中,丝毫不带任何的感情色彩,人物内心的冷漠到了令人窒息的地步。

5、什么是“处境剧”和“处境小说”?

答:存在主义认为,人生在世是一种存在,而不具备本质,获得这个本质的方式是“自由选择”,即一种不受任何道德原则的制约,完全由个人意志支配和决定的选择。“自由选择”是有前提条件的,离开了“一定境遇”便没有自由选择可言。“一定境遇”在存在主义文学中即是“人物的处境”,与传统文学的典型环境不同,“人物的处境”既不表现时代特征和历史进程,也不为塑造典型人物服务,只是提供主观感受和自由选择的条件,让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选择自己的行动,造就自己的本领,表现自己的性格和命运。这类小说被称为“处境小说”。这一特色在存在主义戏剧中尤为明显,作家总是把剧中人物置身于危机四伏、生死攸关的“极限境遇”,并运用一切艺术手法,着力渲染人物对于生存环境的恐惧感。因此,存在主义戏剧也被称为“处境剧”。如在萨特的文学创作中,最有特色的就是他的“处境小说”和“处境剧”。他的短篇小说《墙》写的是西班牙战争中三个被佛朗哥法西斯逮捕入狱的共和党人在临刑前夜的孤独和恐惧。作者将人物置身于这种极端化的生存处境中,致力于对人物心理的描绘和对存在处境的分析,他的小说也因此被称为“处境小说”。

6、存在主义文学的主题和主要艺术特征是什么?

答:“自由选择”的原则是存在主义文学最重要的观念,也是存在主义作家们酷爱的主题。这使存在主义文学有着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探索的是人类以及人的个体在荒诞的世界上的出路和可能性的问题。存在主义作家因此常常把人物放在某种极端化的处境中,让主人公面临具有荒诞性的两难化局面,最终突出他们的决断和选择。他们强调的是人类只有面对极端处境和危急关头,生命的潜能和可能性才会得到充分的发掘,人的意志和尊严才能充分显现,人类所面临的真正的生存现状也才能得到深刻的反思。因此,存在主义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是身处逆境,遭遇荒诞的形象,他们置身的往往是一些极端化的生存处境。

“荒诞体验”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一种代表性的体验和感受,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存在主义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萨特还有一句名言:“他人即地狱”。因此,荒谬是人类生存的具有本体性的处境,荒诞性也是文学作品的思想出发点。

存在主义文学最显著的文学特征是哲理化。存在主义作家往往是哲学家,存在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宣传存在主义哲学,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一位存在主义者,人物性格具有明显的抽象性和哲理性,某些人物甚至可以说是存在主义理论的传声筒。同时,哲理化的特征也是20 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的发展趋向,反映了20 世纪人类对自身命运和存在状态的困惑以及执着的探索。

外国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09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

二、论述题(每题40 分)

试从“城堡意象的朦胧性”的角度论述城堡的多解性。[www.61k.com]

答:《城堡》是一部具有多重解释的作品,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出发点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即使同一研究方法也可以得出相反的结论。这种多重解释,是由于“城堡”意象的朦胧和神秘所带来的。

对《城堡》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解释:

神学观点:虽然都是持神学观点,但他们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1)城堡是神和神的恩典的象征,K追求的是最高的和绝对的拯救。2)以城堡比喻神,然而K的种种行经都是旨在反对这种现有秩序,想证明神是不存在的。3)城堡根本不代表神,假若城堡里有神,这也是一位躲藏起来不见人的神。4)K处于基督教义上的信与不信之间,代表没有神可以依赖的人类的悲哀。5)K的处境就是犹太教、犹太人的处境,一切的努力在于得到非犹太世界的承认。

心理学观点:城堡客观上并不存在,它是K自由意识的外在折射,是K真实的外在反映。

存在主义观点:城堡是荒诞世界的一种形式,是现代人的危机。K被任意摆布而不能自主,他挣扎着,意欲追求自我和存在的自由,他徒劳地努力,从而代表了人类的生存状态。

社会学观点:城堡中官僚主义严重,效率极低,城堡里的官员既无能又腐败,彼此之间充满矛盾,代表着崩溃前夕的奥匈帝国的官僚主义作风,同时又是作者对法西斯统治者罪行的预感,表现了现代集权统治的症状。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同样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

1)K的恐惧来自于个人与物化了的外在世界之间的矛盾。小说将个人的恐惧感普通化,将个人的困境作为历史和人类普遍的困境,对于促进社会发展没有益处,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积极向上的文艺观。2)《城堡》中描写的不只是历史的真实,在社会主义世界中也有现实主义,并且K努力克服自己的处境,要求自己的权利,有积极向上的一面。

形而上学的观点:1)K努力追求和探索的,是深层的不可知的秘密。他在寻找生命的终极意义。2)城堡的一切出自善意,由于K不了解城堡而不能真正认识它。3)K的目标不明确,他只是为了寻求而寻求,而寻求是必要的,需求可以显出生命的强力,可以显出人格的力量。

实证主义观点:详细考证作者生平,以此说明作品产生的背景。指出《城堡》中的人物、事件同卡夫卡身处的时代、社会、家庭、交往、工作、旅游、疾病、婚事、个性等等有密切的关系。也有结合生平从其他研究入手,认为K寻找的是现实生活的稳定。

有论者指出:“卡夫卡的作品的本质在于问题的提出而不在于答案的获得,因此,对于卡夫卡的作品就得提出最后一个问题:这些作品能解释吗?”有相当一部分研究者认为《城堡》是没有最终的主题和答案的,或者也可以说,对于它的解释是无止境的,卡夫卡对城堡的描写策略是想把它塑造成既真实又虚无飘渺的意象,一个迷宫般的存在,这是一段具有隐喻和象征色彩的文字,提示着城堡的无法企及和无从认知。它是一个有多重象征意义的主题级的意象,同时也使小说成为一个解释的迷宫。这使小说有着复义性的特征。

《城堡》的多解性是由小说各方面的不确定性带来的。这种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1)“城堡”的意象的朦胧性。它既像一个真实的存在,又不像一个真实的存在。2)K进入“城堡”的过程的朦胧性。它既像真实的过程,又不

外国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09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

像真实的过程。(www.61k.com)

“城堡”的意象是朦胧的,不确定的。K首次到村子时,天已经很晚了。“村子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城堡山笼罩在雾霭和夜色中毫无踪影,也没有一丝灯光显示巨大城堡的存在。K久久站立在由大路通向村子的木桥上,仰视着似乎虚无缥缈的空间。”第二天天亮后,K终于看到了城堡。“从远处看,城堡大体符合K的预想。它既不是一座古老的骑士城堡,也不是一座新的豪华府邸,而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由几幢两层楼房和许多鳞次栉比的低矮建筑物组成”;“可是当他走近的时候,城堡却使他失望,原来它只是一个相当简陋的小市镇,由许多村舍汇集而成,惟一的特色就是也许一切都是用石头建造的,可是墙上的石灰早已剥落,石头似乎也摇摇欲坠。”而这破烂不堪的城堡里,住的却是高不可攀的达官贵人。这些描写都使人感到城堡是个巨大的幻象。

K企图进入城堡的过程也是亦真亦幻的。K先是花了一天的时间在冰天雪地里跋涉,但最终非没有到达看似近在咫尺的城堡,反而离它越来越远。并且这一天的长度也真假难辨:因为天黑了,所以K认为自己已经出来一天了,但仔细想想好象才出来一两个小时。此后,K放弃了很快进入城堡的念头,在村子里住下来,开始进行长时间的努力。他吃苦耐劳,不惜做杂役,讨好每一个人,甚至去勾引CC伯爵身边的克拉姆部长的情人,但这一切都失败了。他想通过部长身边的送信人巴纳巴斯接近部长,但后来才知道巴纳巴斯也没有见过部长本人。他勾引部长的情妇是为了进入城堡,没想到竟得罪了部长,断绝了与城堡的一切联系。城堡就在眼前,它剥落的石灰、摇摇欲坠的石头甚至清晰可见,并且它没有警卫看守,但K却穷其智慧和精力而不能进入。城堡的可望而不可即,进入城堡的荒诞的、具有巨大象征意义的过程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除了K想方设法进入城堡这条主线以外,环境描写、其他人物以及这些人物的故事也是荒诞不经的。城堡的虚幻、进入城堡的离奇古怪的情节、神秘莫测的人物都使《城堡》成为一座解释的迷宫。每个读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学识、信仰来理解“城堡”,赋予它不同的意义。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

结合《喧哗与骚动》节选,谈谈昆丁的叙述交代了哪些故事情节?

1)《喧哗与骚动》是一部典型的意识流小说。阅读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往往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情节,虽然有的时候有倒叙、插叙,但时间是比较清楚的。但是意识流小说完全把时间的顺序打乱,它的现实时间(或称物理时间)往往只有一天,(例如,《尤利西斯》的现实时间只有一天:1904年6月16日;《到灯塔去》的现实时间是相隔十年的2天;《喧哗与骚动》是不同时期的4天:班吉部分――1928年4月7日;昆丁部分――1910年6月2日;杰生部分――1928年4月6日;迪尔西部分――1928年4月8日等等。)但是意识流小说绝不是仅仅描写一天内在现实时间内发生的事情,而是通过心理时间大大扩充了内容的容量。心理时间往往是通过人物的自由联想实现的,而自由联想往往是由小说中的人物闻到的气味、听到的声音、遇到的人、碰到的事的触发引起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正在做饭,突然听到街上汽车的喇叭响,想起了3年前你看到的一场车祸。在这里,"做饭"是现实时间,"车祸"是心理时间,现实时间和心理时间的跳跃是因为"汽车喇叭声"引起了你的"自由联想" )所以阅读意识流小说要分清哪些情节是在现实时间发生的,哪些情节是在心理时间发生的,这样才不会感到混乱。

外国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09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

2)《作品选》节选的是《喧哗与骚动》中"昆丁的部分",其情节可以从"现实时间"和"心理时间"两方面去总结。[www.61k.com)"现实时间"所发生的事指1910年6月2日这一天发生的事:如碰到施里夫、寄信、修表等等;"心理时间"所发生的事指通过昆丁的自由联想、内心独白、蒙太奇等表述的一些事情:如妹妹结婚的情景、妹妹与达尔顿?艾米司的关系等等。"现实时间"和"心理时间"中一共大约有十几个情节,需要自己认真读书,总结一下。

3)做这道题最主要的是要学会怎样阅读意识流小说。

4)如果想了解对小说的全面分析,可以点击"教学辅导"栏目"福克纳"。(《喧哗与骚动》阅读指导)

1.什么是情节?情节与细节的区别?

(1)情节是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人物关系、人物行动所构成的有机的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

(2)而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它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3)细节描写不等同于细致描写。细节是表现人物性格的细枝末节,它属于情节的范畴;细致描写则是描写仔细、具体,是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讲的。细节描写往往只抓住人物的细小动作、简短的话语、细微的表情来刻画人物,并不需要做过多的细致描写。

2什么是意识流小说的“心理时间”和“现实时间”?

心理时间就是心理上对时间所产生的感觉,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最先提出“心理时间”的说法。这种时间是现在、过去、将来各个时刻的相互参与和渗透。他保留了时间应有的的属性:连续性而不是同时性,强度而不是量值,是彼此渗透的片刻而不是彼此分割的片刻。他是一种从属于心理活动的时间,是意识中的时间。柏格森把这种时间归结为是纯意识所存在的东西,是人内心深处不可测定的连续不断的变化流。意识流小说家们正是根据这一理论,用内省的方法来探索心灵的深处,大胆地打破传统小说的时间顺序,采用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凌乱颠倒、相互渗透的手法,来达到一种戏剧性的艺术效果。它往往是通过人物的自由联想实现的,而自由联想往往是由小说中的人物闻到的气味、听到的声音、遇到的人、碰到的事的触发引起的。

而现实时间又称物理时间,是透过外在运动而认识的时间概念,它是一种特殊的现成存在者,它是一种引起万物展现与消失的特殊的物理存在者,即一种自在的物理之流。这种时间只有通过运动才能显现给我们,因而才能被我们所理解和认识。所以,物理时间总是“运动的什么”。在意识流小说中,现实时间就是叙述者外在感应的时间,是小说客观显示的时间,它并不会因为心理时间的存在而发生改变。

在意识流小说中,现实时间与心理时间相交混,例如在《喧哗与骚动》节选中的现实时间就是一天——1910年6月2日,昆丁在哈佛大学自杀的那一天。而心理时间涉及到凯蒂结婚之前、婚礼当天等许多时间段。

答案参见《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学习指导第19页,以及《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学习指导第23页

3.昆丁的叙述在心理时间上交代了哪些故事情节?

这一节的现实时间:1910年6月这一天发生的事

外国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09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

1、时间是7点到8点之间,碰到施里夫,他说还有两分钟就要打铃了,叫昆丁不要旷课了。[www.61k.com]

2、时间还是7点到8点之间,昆丁打碎了表,洗了个澡,刮了胡子,作好寄信前的准备,到邮局寄信。

3、时间是吃完早饭,昆丁买了一支雪茄,到钟表店修表。

4.从钟表店出来,昆丁坐上了电车,所见所闻。

5.时间离十二点也就只有十分钟光景,昆丁又搭上一辆电车离开哈佛。

6.时间是十二点肯定过了,昆丁跳下车又跳上车回到区间车站。

7.时间是一点钟过后,昆丁看钓鱼

答案参见《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作品选》第68--69页

4.昆丁的叙述在现实理时间上交代了哪些故事情节?

1、妹妹结婚时的情景。

2、妹妹与推销员达尔顿、艾密斯有了苟且关系后,他自己去向父亲“承认”犯了乱伦罪的情形。父亲跟他说的话。

3、昆丁与斯波特吵架,斯里夫劝他。

4、妹妹凯蒂失身那天的情形。

5、1898年祖母去世那晚的事。在回大房子时,班吉哭了,凯蒂安慰他。 6、1900年给班吉改名那天的事。

7、1898年祖母逝世的情景。

8、1909年夏末遇到达尔顿、艾密斯那一天。

9、昆丁母亲康普生太太给他介绍凯蒂未婚夫的情景。

10、凯蒂小时侯与一男孩邂逅,后来与他接吻的事。

11、凯蒂结婚那天班吉的行为。

12、某个圣诞节的情景以及弟弟杰生小时侯的一些琐事。

13、去夏自己在桥上与达尔顿、艾密斯斗殴的情形。

14、结婚前与凯蒂在他的卧室与昆丁的一次谈话。

15、昆丁给布兰特太太写回信。

16、与赫伯特、海德见面那天的情形。

17、凯蒂结婚前夕,家中派汽车去火车站接亲友的情景。

答案参见《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作品选》第68--69页

5.通过昆丁叙述所交代的故事情节,表达了小说的那些思想内容?

答案参见《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作品选》第68---71页

这部分的思想内容为:

1)时间体验,也即时间意识。小说借助于昆丁的叙述表达贯穿性的主题。通过昆丁爷爷留给他爸爸,他爸爸又送给他的一只表来表现之。其间,有不断出现的关于表的描述,以及因时间流逝所产生的滴答滴答的声音,它充分说明了,时间的表象是种时间的体验,也是种更无情、更绝对的实在,而实际更是一种阴郁而又痛苦的人生感受。时间也是人生。

2)生活欲望的破灭。用昆丁父亲的话说:这只表是一切希望与欲望的陵墓。时间的维系最终把一切希望与欲望都消解掉,人生的希望与奋斗,在时间的面前最终都化为尘土,而手表作为时间的承载物,最终也将成为一个坟墓的象征。其中,昆丁对妹妹的出轨及由此堕落,感到深深的无奈。他对人生希望的破灭以及对于亲情的失望,就注定了他的死是种必然。既是时间的结束,也是人生的完结。

外国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09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

一、简答题(每题10 分,共60 分)

1、新小说的革命性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

1) 对巴尔扎克以来的西安市主义小说传统的质疑和反叛;主要包括对传统小说的关于“真实性”观念的质疑;新小说派首先质疑的是传统小说关于“真实性”的观念,认为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传统小说对环境的注重、对任务的刻划所反映的只是一种肤浅的真实,不仅无法揭示一个客观世界,而且以真实性的假象欺瞒读者。[www.61k.com]同时,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手法已经不再适应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和心理习惯。

2) 在艺术观念上,新小说派作家极力主张文学应该客观摹写世界,主张在作品中抛弃任何作家主观的思想、见解和议论,作家所做的只是精细、如实地反映外部世界,尤其是刻绘外在的物质世界。因此,对“物”的重要性的强调在新小说派这里走向了一个极端。

3)他们不在探索小说的意义,要消解深度,写“表面小说”。

4)要求瓦解叙事。打破传统的完整的叙事方式,小说的表现方式为“现在进行时” 。新小说家主要热衷于探索没有被别的小说家实践过的小说形式和主题,而对传统小说一概否定。

2、简要叙述小说《嫉妒》的内容。

《嫉妒》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房屋、阳台、卧室、厨房、客厅、柱子的阴影和山谷、山坡、小桥、流水、种植园、香蕉林等通常可见的景物,小说的主要情节是庄园女主人公阿A 与邻居弗兰克之间的互访、用餐、出车、进城等平常的活动。仔细阅读作品,我们发现有几个特点,首先,除了上述事物和景物的描写极为细腻、精确之外,其它事物则大多是朦胧、模糊不清的;其次,在小说中,时间概念也是模糊的,除了阳光和阴影暗示时间的流逝之外,时间都是不确定的,如作品中写到的阿A 与弗兰克进城,汽车抛锚一夜未归的事件是现在是过去还是将来发生的,读者并不清楚;再次,作品的叙述人是模糊不清的。观察故事的发生、发展过程的,似乎是阿A 的丈夫,但他既在现场却从未露脸,小说直始至终也没有披露他的姓名。读者只是从作品的提示(如第三把椅子、第三个杯子、第三副餐具)和对物对人的描写中隐隐约约感觉到他的存在。

3、什么是“潜对话”?

(1)"潜对话"是萨洛特的创新之处。(2)"潜对话"即只发生在内心中的不具有外在具体形式的对话。(3)"潜对话"被称为"人物内心独白中的复调模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内心独白的一种发展。

4、什么是“元叙述”和“元小说”

“元叙述”是后现代主义各种实验手段中最常用的因素,指的是小说的叙述往往在谈论正在进行的叙述本身,并使这种

对叙述的叙述成为小说整体的一部分。而当一部小说充满了元叙述的时候,这种小说就被称为元小说或超小说。元小说关心的不是人物、事件等作品所叙述的内容,而是关心作者本人是怎样写这部小说的,小说中喜欢声明作者是在虚构作品,告诉读者作者用什么手法虚构作品,喜欢交代作者创作小说的相关过程。

5、如何评价博尔赫斯对小说学的贡献?

人们常把博尔赫斯的小说特征概括为“宇宙主义”和“卡夫卡式的幻想主义”。具体来说,一、他的小说具有一种玄学

外国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09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

特征,小说中充斥着对无限和永恒的思考,这种思考往往以小说中具体有限的形式来传达,以有限表现无限。(www.61k.com)同时这种玄学特征使博尔赫斯十分迷恋“迷宫”的意象。二、他的小说具有缝合、杂糅的特征,在小说文体中综合了不同的因素,既有不同的小说文体,也有不同的小说类型,还有不同的叙述方式和主题模式。

三、博尔赫斯的小说以幻想性著称,他擅长于把幻想因素编织在真实的处境之中,在小说中致力于营造一种真实的氛围。

6、什么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在1934 年8 月召开的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上制定的苏联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基本方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保证艺术创作有特殊的可能性去发挥创作的主动性,去选择各种各样的形式、风格和体裁。"它既体现了现实主义在社会主义苏联时期的自我更新的机制,诞生了20 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独属于苏联的自己的方式,同时也由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惟我独尊的地位而束缚了现实主义小说的空间。五、六十年代之后这种状况有所改观。

二、论述题(40 分)

试论述《百年孤独》的“孤独”主题。

《百年孤独》的作者是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他是当代拉丁美洲最著名的作家之一,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讲述了布恩蒂亚创建小镇的具有开天辟地的神话色彩的经理以及马孔多小镇由盛到衰直至消亡的百年历史。这部作品是魔幻现实主义技巧的集大成;对神话传说世界的再现;独具匠心的小说叙事结构(时间的三个向度:过去、现在与未来)。

“百年”指历史。作者虚构的 马孔多是哥伦比亚乃至拉美的缩影。作者描写的布恩迪亚家族和马孔多百年历史,是一个

循环反复过程。作者用意表明:拉美的百年历史并没有摆脱贫困落后和愚昧的困境,循环意味着停滞,拉美人民面临历史使命是寻找新的出路。

孤独的主题:马尔克斯从整个拉丁美洲的地缘政治学的立场出发来思考孤独的主题。马孔多是一个封闭的殖民地国家和地域的象征。帝国主义的入侵和掠夺,不仅没有给他带来现代文明,反而最终使之走向毁灭。但这种结局对拉丁美洲大陆的政治生命产生着一种政治警示的作用。对孤独与死亡的抗争构成了小说的真正意图。马尔克斯在写拉美历史时,更注意挖掘和表现拉美人民的精神生活。造成拉美人民的不幸和灾难,有外来的因素,也有本身存在的内部根源,尤其是人们精神上的原因。他把这种精神生活上的普遍存在的问题归结为孤独。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

─读《饥饿艺术家》有感

读完卡夫卡的小说《饥饿艺术家》,相信每个人的心里都为那位执著的艺术家鸣不平,不免摇头晃脑感慨一番世态炎凉。但同时,大多数人会认为饥饿艺术家的做法太极端了,不现实。因为他只要在一次表演中倾尽全力,就可能有生命危险,就可能不会再有下一次的表演了,这在如今非常现实的社会中是不可想象的。

外国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09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

也许是我的眼睛被世俗的沙尘蒙住太久;也许是我的肺泡已习惯混浊的空气;也许是我的心灵被岁月刻满年轮,当我读到饥饿艺术家的遗体连同腐草被一起埋掉时,我竟然固执地认为这是他最好的归宿。[www.61k.com]

他表演饥饿艺术的天赋让他的大半辈子就这样在一堆干草上枯卧而度。那堆干草,就是他的舞台;那个铁笼,是他和外界的分界线。

闲人们欣赏笼中的饥饿艺术家时,并没有把他当成自己的同类来看待。在闲人们的眼中,饥饿艺术家是一个展品,那个笼子是为了防止他偷偷溜出去弄点吃的。为了让人们相信饥饿艺术家确实是在持续几十天粒米未进地挨饿,商人们必须用笼子来表示对饥饿艺术家自由的限制,从而让闲人们的感官获得更大地刺激,也好让自己的腰包更快地鼓起来。

而对于饥饿艺术家来说,他甚至非常渴望拥有这么一个笼子,因为这有助于人们相信他的表演是真实的。保安工作得越认真,他就越高兴,因为这意味着他的表演对观众来说有更高的可信度。笼子就是他的世界,干草就是他的舞台。 从空间来看,笼子将一个完整的空间隔成了两块。传统意义上,闲人们在笼子的外面,是自由的。他们似乎从容休闲地观看着饥饿艺术表演,可以对瘦骨嶙峋的饥饿艺术家指指戳戳,表示一下令人作呕的同情,发出一些令人反胃的惊叹。可是,这正是令饥饿艺术家最感到痛心的,因为人们根本不是来欣赏他表演的。人们不会像观看卢浮宫的油画,倾听维也纳新年的音乐那样去欣赏他的饥饿艺术。

有很多人,他的一生就是在这样的茫然中度过。他们追逐所谓的“时尚”,他们很小的时侯就学会了掩藏自己的内心,以至于在若干年后原先的自己已经风干腐朽了,剩下的只是钢筋水泥搭建起来的一个工业化批量生产的灵魂。他们必须随时更换自己的零件,以便跟上所谓的“潮流”。今天看饥饿艺术是种风尚,那不管能不能看懂饥饿艺术家所传达出来的行为信息,总之去看,去喝彩,去习惯性地说“好”就是了,报纸上大幅地报道,商人们巨额地赞助;明天,饥饿艺术“过时”了,人们就不会再对饥饿艺术投去一丝目光,报纸会去其他领域继续他们的谄媚,商人们也许会施舍下一个硬币。

所谓笼子外的闲人,他们的内心其实已经被他们自己牢牢地锁在了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一把生了锈的大铁锁,除非用巨斧将它斩落,否则是无法打开的。一个人的心被锁住了,他的肉体还能拥有什么所谓的“自由”呢?所谓的笼子外面,不过是一个更大更望不到边更牢不可破的笼子罢了。

饥饿艺术家看似孤度地躺在笼子里面,但对于他来说,笼子是他表演的保障。他丝毫不会觉得笼子阻碍了他的自由,相反,他会觉得笼子保护了他,免得让外面的人过分接近他干扰他的表演。你能说他是在笼子里吗?对他来说,他完全有理由去嘲笑笼子外面的可怜虫们,从他的角度来看,他们才是在笼子里面的人。

当然,当他在四十天表演期满被请行强行中断表演的时侯,他觉得自己表演的自由,对饥饿艺术的渴求反而被粗暴地限制,这时候的他,肯定不会快乐,肯定会想念那个关了他很久的笼子,它不会限制他的自由,相反,它会保护他的自由。

外国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09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

当那只愚蠢的豹子“职业性”地发出吼叫,当围观的人们“习惯性”地害怕,这一刻,已经和腐草──自己曾经的舞台──葬在一起的饥饿艺术家只能寂莫地叹气了,因为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他表演的舞台了:只要有食物,就可以发出欢快的叫声,有没有笼子一个样,人、动物都在一个大笼子里,而他和他的饥饿艺术是不能忍受在笼子里有一星半点的肉渣的

二 : 《形状渐变题文字》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形状渐变动画的概念与适用条件;

2、了解动作渐变动画和形状渐变动画的不同点;

3、学会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

二、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 导学流程自学自探环节合作探究环节媒介使用展示提升、质疑评价环节独学指导互动策略展示方案随堂笔记

导学一渐变动画和逐帧动画有何异同?它可分为几哪几类?

独学:自读自研课文p6-p7第二段内容,思考:1、flash渐变动画形成原理? 2、渐变动画和逐帧动画有何异同?

3、形状渐变动画适用的条件?

对子学习:相互检查自研效果并讨论不一致的问题(3分钟)

记录优秀表现学生

组内合作,组间竞争

老师口头问答小组抢答(3分钟)

1、形状渐变动画和动作渐变动画类似,时间轴首尾各有一个关键帧,分别是              和              ,中间的过渡效果由flash自动生成。不同的是动作渐变动画采用动作补间而形状渐变动画采用               。形状渐变动画无论是在flash中绘制的图形、输入的文字还是从外部导入的图像,都要将其      才能做形状渐变动画。

导学二

flash中如何添加文字?

 

阅读课文p7——p10内容,思考、合作、实践任务一:怎样给*.fla中添加文字。如:露。

三人互助组讨论、实践、协作完成

组内合作,组间竞争

组间竞争 : “广播教学”展示(3分

添加文字的方法:

 

导学三:

 制作形状渐变动画

任务二:制作“太阳”图形变“日”字 “

任务三:“孙悟空”变“房子”

任务四:露”变“荷”动画

三人互助组讨论、实践、协作完成

“广播教学”展示优秀作品 

形状渐变动画制作方法:

 当堂反馈:(5分钟)一、练习一: 1、逐帧动画的每一帧都是,要求创作者自己一帧 一帧地去制作;可以向舞台导入内容,也可以自己在舞台上绘制内容。

2、与逐帧动画不同,动作渐变动画只在     和     里有内容,中间帧的内容会由flash自动生成。

3、 单击背景层的 图标,背景层内容就显示出来。

4、形状渐变动画与移动渐变不同,无论是在f1ash中绘制的图形、输入的文字还是从外部导入的图像,都要将其才能做形状渐变动画。

 5、格式是f1ash默认的文档格式,保存成这种格式,可以方便地对动画进行修改,但是如果要脱离flashmx程序进行展示,或者把flash动画作品插入到网站中就行不通了,这时一般将动画输出为 格式.swf格式动画能脱离flash程序独立运行。

二、提升与拓展渐变后“荷”字观众未看清就消失了,怎样让观众看清?试一试。   提示: 定位到“露变荷”图层,选中结束关键帧后向左拖动几帧,让“荷”字出现后停顿几帧。

 

自我评价

 

学习内容

自我评价

课堂表现

体会与收获

flash渐变与逐帧动画的异同

☆☆☆☆☆

  

动作渐变动画的制作

☆☆☆☆☆

  

形状渐变动画制作

☆☆☆☆☆

        自主反思:

三 : 2014年货币银行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带题目及答案) 82

A货币银行学作业1

一、解释下列词汇

存款货币:

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准货币:

可以随时转化为货币的信用工具或金融资产,一般由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构成。

货币制度:

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简称币制。

无限法偿:

货币具有的法定支付能力,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用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得拒绝接受。

格雷欣法则:

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指当两种市场价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

布雷顿森林体系:

是以1944年7月在“联合国同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通过的《布雷顿森林协定》为基础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中心内容是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和固定汇率制。

牙买加体系:

是1976年形成的、沿用至今的国际货币制度,主要内容是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

外汇:

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广义的外汇是指一切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狭义的外汇则专指以外币表示的国际支付手段。

汇率:

两国货币之间的相对比价,是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是货币对外价值的表现形式。

直接标价法:

是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基准来计算应付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因此也称为应付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

是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基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币,因此也被称为应收标价法。

固定汇率:

指两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汇率的波动幅度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浮动利率 :

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间内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进行调整的利率。

征信:

指对法人或自然人的金融及其他作用信息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

商业信用:

是指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商业票据:

是商业信用工具,它是提供商业信用的债权人为保证自己对债务的索取权而掌握的一种书面债权凭证。

银行信用:

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国家信用:

是指以国家(政府)为一方的借贷活动,即国家(政府)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

消费信用:

是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

国际信用:

是指跨国的借贷活动,即债务人和债权人不是同一个国家的居民。

利息:

是借贷关系中资金借入方支付给资金贷出方的报酬。

利率:

是指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出的本金额的比率。

收益资本化:

是指对于有收益的事物,可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计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

利率市场化:

是指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在某一时点上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运行机制。它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二、判断正确与错误

1.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铸币。 (错)

2.货币作为计价单位,是指不仅用货币去计算并衡量商品和劳务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实现商品的价值,从而使货币成为计算商品和劳务价值的惟一现实标准。 (对)

3.货币具有降低产品交换成本,提高了交换效率的作用。 (对)

4.在对货币层次的划分上,世界各国大体相同而且长期稳定。 (错)

5.虚金本位制是指本国货币虽然仍有含金量,但国内不铸造也不使用金币,而是流通银币或银行券,银币或银行券不能在国内兑换黄金,只能兑换本国在该国存有黄金并与其货币保持固定比价国家的外汇,然后用外汇在该国兑换黄金这样一种具有过渡性质的货币制度。 ( 对 )

6.复本位制是金、银两种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 对 )

7.牙买加体系是一种新的国际货币制度。 ( 对 )

8.在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铸币平价,市场上的实际汇率则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但其波动的幅度不超过黄金输送点。 ( 对 )

9.国际借贷说从商品市场的角度研究货币的长期汇率水平的决定。(错)

lO.贴水表示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 ( 错 )

11.在现代经济中,信用活动的风险和收益是相匹配的。 ( 对 )

12.从本质上说,社会诚信系统就是信用调查系统。 (错 )

13.商业信用的工具是银行承兑汇票。 ( 错 )

14.银行信用既可以货币形态提供.也可以商品形态提供。 (错 )

15.赊销是消费信用的独有形式。 ( 错 )

16.由于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它终将取代商业信用。(错)

17.从本质上看,支票实际上是一种即期汇票。 (错)

18.利率有多种分类法,比如按利率的真实水平可以期分为官方利率、公定利率和市场利率。(错)

19.利率的期限结构是指违约风险相同,但期限不同的证券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即在一个时点上因期限差异而产生的不同的利率组合。 ( 对 )

20.利率市场化并非指利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而是指政府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遵循价值规律,确定利率水平。 ( 错 )

三、单项选择题

1.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货币量指标中的货币增长率指标反映了( C )的状况。

A.货币存量 B.货币流量

D.货币总量

2.一定时期内货币流通速度与现金和存款货币的乘积就是( B )。

A.货币存量

C.货币增量 D.货币总量

3.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是( D )。

A.银行活期存款 B.居民储蓄存款

C.银行定期存款

4.马克思的货币理论表明( D )。

A.货币是国家创造的产物

B.货币是先哲为解决交换困难而创造的

C.货币是为了保存财富而创造的

5.价值形式发展的最终结果是( A )。

B.纸币 C.扩大的价值形式 D.一般价值形式

6.货币在( A )时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B.缴纳税款

C.支付工资 D.表现商品价值

7.贝币和谷帛是我国历史上的( C )。

A.信用货币 B.纸币

D.金属货币

8、美元与黄金内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是( C )的特点。

A.国际金本位制 B.牙买加体系

D.国际金块本位制

9、牙买加体系的特点是( C )。

A.保持固定汇率 B.国际收支可自动调节

C.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 D.国际储备货币单一化

10、市场人民币存量通过现金归行进入的是( C )

A.发行库 B.国库 D.金库

11、目前人民币汇率实行的是( B )。

A.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固定汇率制

C.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盯住汇率制

D.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弹性汇率制

12、在汇率制度改革中,目前我国实现了( D )。

A.资本账户下人民币自由兑换 B.经常账户下人民币自由兑换

C.资本账户下人民币完全可兑换 13、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C )。

A.平等的价值交换 B.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D.无偿的赠予或援助

14、在我国,企业与企业之问普遍存在“三角债”现象,从本质上讲它属于( A )。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15、在现代经济中,银行信用仍然是最重要的融资形式。以下对银行信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银行信用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

C.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 D.银行在银行信用活动中充当信用中介的角色

四、多项选择题

1、在我国货币层次中,狭义货币量包括( AE )。

B.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C.居民储蓄存款 D.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

2、我国货币层次中准货币是指( BCDE )。

A.银行活期存款

3、关于狭义货币的正确表述是( AD )。

B.包括现钞和准货币

C.包括银行活期存款和准货币要性就越小

E.金融产品越丰富,货币层次就越多

4、贵金属不能自由输出输入存在于( DE )条件下。 B )。

A?银本位制 B.金银复本位制

C?金币本位制 5、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AB )。

C.缺乏统一稳定的货币标准

D.浮动汇率为主加大了外汇风险

E.无法满足各国对国际清偿能力的需要

6、人民币货币制度的特点是( ACE )。

B.人民币主币无限法偿,辅币有限法偿

D.现金由中国人民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发行

7、若其他条件不变,一国货币贬值将引起该国( BC )。

A.进口增加 D.出口减少 E.国内物价水平降低

8、牙买加体系下的汇率制度具有以下性质( ACE )。

B.可以实现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

D.以固定汇率制为主导

9、高利贷信用的特点是( ACE )。

B.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D.具有资本的生产方式

10、根据融资活动中当事人的法律关系和法律地位,信用形式可以分为( AB )。

C.直接信用 D.间接信用

E.银行信用

11、以下对现代信用活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BD )。

C.在现代经济活动中,风险与收益并不经常匹配

E.现代信用活动越来越独立于信用中介机构及其服务

12、下列属于社会征信系统子系统的有( ABCDE )。

13、以下对商业票据的描述正确的是( BCE )。

A.商业票据是一种所有权凭据

D.商业票据只可以转让一次

14、银行信用的特点是( ABE )

C.银行是作为债权人的身份出现的 D.银行是作为债务人的身份出现的

15、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表现为( ABCE )。

D.银行信用大大超过商业信用,可以取代商业信用

五、分析思考题

1、为什么说货币是价值形态和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

答:从逻辑的角度看,货币是源于商品的,是伴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的,没有商品的生产和交换,就不可能有货币,因为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而货币主要是媒介商品交换的,是商品价值的外在表现。所以说,货币是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

从历史的角度看,交换发展的过程可以浓缩为价值形态的演化过程:从简单价值形态到扩大价值形态再到一般价值形态、货币形态。价值形态发展演变的过程,其结果是推导出货币。所以说,货币是价值形态发展的必然产物。

从根本上说,货币起源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形成于价值形式的发展。

2、为什么要划分货币供给层次?

答:现实经济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货币,需要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使货币供给的计量有科学的口径。处于不同层次的货币,货币性不同。由于不同层次的货币供给形成机制不同,特性不同,调控方式也不同,因此划分货币供给层次有利于有效地管理和调控货币供应量。各国划分货币层次的共同依据是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但具体货币层次的划分均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进行。

我国货币层次3个口径的划分:

M0=流通中现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其他存款)

3、现行信用货币制度有何特点?

答:现行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贵金属非货币化;流通中的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存款货币构成;现实经济中的货币均通过金融活动投入流通;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对信用货币进行统一管理与调控成为金融和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

4、汇率是如何决定的?如何看待人民币汇率问题?

答:汇率的决定是极其复杂的问题,在不同的货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也不同。在金本位制度下,两国货币汇率是由其含金量的大小决定的,铸币平价是决定汇率的基础。外汇汇率的波动是在市场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下围绕铸币平价,在黄金输送点之间上下波动。

在信用货币流通制度初期,各国参照过去金币含金量规定纸币的法定含金量,汇率主要是由纸币法定含金量的对比决定的。1944年国际货币制度采用布雷顿森林体系后,在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情况下,各国货币根据与美元所规定含金量的比例确定汇率,中央银行负有稳定汇率的责任;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各国普遍采用浮动汇率制度,汇率主要由两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供求状况来决定。因此,当前凡影响外汇供求的因素就成为影响汇率变动的深层次因素,主要有:国际收支、通货膨胀、利率、经济增长状况、中央银行的干预、市场预期等,其中任一因素的变动都能引起汇率的变动。随着金融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推进,决定和影响汇率的因素变得日益复杂,于是许多经济学家又从其他角度来解释汇率的决定。例如货币分析法认为导致货币市场失衡的各种因素,通过对各国物价水平的影响而最终决定汇率水平;金融资产说则认为金融资产的供求对汇率的决定性影响;我国学者提出的换汇成本说主要把考虑贸易品的价格对比作为决定汇率及其变动的因素,我国一直依据出口换汇成本作为确定人民币汇率水平的重要依据。

正确理解和看待人民币汇率决定的历史背景与条件约束。教材上分了四个阶段来描述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过程。人民币汇率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出口换汇成本。1994年以后至目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基本制度框架:银行结售汇制度与银行周转头寸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银行间市场撮合交易制度;银行间市场汇率浮动区间管理.

考虑人民币汇率决定的特殊国情及其变化。199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改革绩效是显著的。人民币汇率一直保持了稳定,即使在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仍然坚持不贬值,不仅赢得了世界的普遍好评,也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首先是促进了进出口额大幅增长,发挥了汇率对外贸的调节功能。其次,有利于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10年来,人民币汇率的稳中有升,不仅提高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威信,还降低了进出口交易的成本。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币汇率的制度安排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第一,现行的强制结售汇制并

2014年货币银行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带题目及答案) 82_金融市场形成性考核册

未真正意义上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因为现实中实行的是无条件地售汇和有条件的购汇。同时,这种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称,打击了企业创汇的积极性,扭曲了市场的供给和需求,表现出虚假的外汇供给大于外汇需求。第二,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水平,一方面规定外汇指定银行应持有的外汇头寸限额,另一方面中央银行在上海外汇交易中心设立外汇交易室直接进入市场从事外汇买卖。当外汇指定银行在办理结售汇业务过程中出现超过限额的头寸后,必须在外汇市场上进行抛补。这使得外汇指定银行仅成为中央银行经营外汇业务的柜台,而不是真正的市场交易主体。同时中央银行被动地服从市场吞吐外汇和人民币,这与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初衷相悖,一定程度的丧失了货币政策的自主性。第三,现行结售汇制造成了国内外汇市场与国际外汇市场的分割,迫使企业只关注国内的结售汇价,而无需理睬国际市场汇价的变动。从而削弱了企业自主经营的权利和加强风险管理的能动性。因此,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仍然任重而道远,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这一命题显得格外重要和充满魅力。

5、何谓利率市场化?结合我国利率改革的进展情况论述其必要性。

答:所谓利率市场化,是指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在某一时点上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运行机制,它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利率市场化强调在利率决定中市场因素的主导作用,能真实反映资金成本与供求关系,灵活有效地发挥其经济杠杆作用,因此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利率决定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利率体制改革刻不容缓。要充分发挥出利率对经济的作用,需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金融经济发展的要求与重要内容。我国已明确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和总体思路,确定了改革的基本原则,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正稳步推进。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既是我国利率改革的方向,也是对世界的承诺,更是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本质要求。

货币银行学作业2

一、解释下列词汇

金融风险:

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的融资活动带来损失的可能性。是指金融机构在从事金融活动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或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挤兑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

货币经营业:

专门经营货币兑换,保管及收付的组织,是银行早期的萌芽。

商业银行:

是指从事各种存款、放款和汇兑结算等业务的银行。

保险公司:

是收取保费并承担风险补偿责任,拥有专业化风险管理技术的机构组织。

证券公司:

是为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买卖证券提供服务的投资机构。

金融市场:

是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

货币市场:

又称短期金融市场,是指专门融通一年以内短期资金的场所。

资本市场:

又称长期金融市场,是指以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有价证券为交易工具进行中长期资金交易的市场。

股票:

是一种有价证券,它是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的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据以获得股息和红利的凭证。

债券:

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出具的、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归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上面载明债券发行机构、面额、期限、利率等事项。

证券行市:

是指在二级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时的实际交易价格。

股票价格指数:

简称股价指数,是由金融服务机构编制,通过对股票市场上一些有代表性的公司发行的股票价格进行平均计算和动态对比后得出的数值。

票据贴现:

是商业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前,为获取现款向金融机构贴付一定的利息所作的票据转让。

票据承兑:

是指商业票据(主要是汇票)到期前,票据付款人或指定银行确认票据记明事项,在票面上做出承诺付款并签章的一种行为。

证券交易所:

是二级市场的组织方式之一,是专门的、有组织的证券集中交易的场所。是由经纪人、证券商组成的会员制组织。

二、判断正确与错误

1、管理性金融机构即金融监机构,如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错)

2、商业经营性金融机构是指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证券交易与发行、资金管理等一种或多种业务,以利润为其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对)

3、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属于政策性金融机构。(对)

4、商业银行同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区别在于它是惟一能接受和创造活期存款的金融中介组织。(对)

5、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由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组成。(错)

6、商业银行投资的证券都是股权证券。(错)

7、香港的金融机构体系是以保险业和证券业为中心。(错)

8、无组织的民间借贷在台湾金融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

9、银行的特殊风险是指银行的公信风险和竞争风险。(错)

10、专业银行是指专门经营中间业务的银行。(错)

11、我国现行商业银行经营体体制属于混业经营模式。(错)

12、负债管理理论盛行时期,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得到扩大,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对)

13、金融市场是指股票和债权买卖的场所。(错)

14、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是资金融通的两种基本方式,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商品经济和金融的不断发展,以金融机构为中介的间接融资将占居主导地位,直接融资的作用将越来越小。(错)

15、金融市场有多种分类方法。把金融市场划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就是按交易的标的物所作的划分。(错)

16、证券包销是证券直接发行中一种非常的重要方式。(错)

17、证券行市是指证券买卖本身,亦即证券买卖双方从买卖达成到完成交割的全过程。(错)

18、在资本市场上,证券发行人只有两个:一个是企业;一个是金融机构。(错)

19、在资本市场上,企业既是最大的资金供给者,也是最大的资金需求者。(对)

20、债权是资本市场的交易工具。(错)

三、单项选择题

1、利息是( B )的价格。

A.货币资本 C.外来资本 D.银行资本

2、收益资本化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土地的价格,以下哪种说法正确( C )

A.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当土地的预期收益越低,其价格越高;

B.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当土地的预期收益越高,其价格越低;

D.在预期收益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平均利率越低,土地的价格越低。

3、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 A )

B.差别利率 C.实际利率 D.公定利率

4、金融机构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最早产生的功能是( B )。

A.融通资金 C.降低交易成本 D.风险转移与管理

5、金融同业自律组织,如行业协会属于( A )。

B.商业经营性金融机构

C.政策性金融机构 D.管理性金融机构兼政策性金融机构

6、在商业银行总分行制的外部组织形式中,( D )是指总部负责管理下属分支机构的业务活动,自身并不经营具体的银行对外业务。

A.总行制 B.单一制 C.连锁制

7、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是商业银行的( C ),且可以有狭义

和广义之分。

A.资产业务 B.负债业务 D.经营业务

8、银行在对借款客户信用状况的评价基础上与客户达成的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约定按照双方商定的金额、利率,银行将在承诺期内随时准备应客户需要提供信贷便利的业务被称做( B )。

A.回购协议 C.票据发行便利 D.单一银行贷款

9、下列金融工具中属于间接融资工具的是( A )。

B.公司债券 C.股票 D.政府债券

10、短期金融市场又称为( B )。

A.初级市场 C.资本市场 D.次级市场

11、一张差半年到期的面额为2000 元的票据,到银行得到1 900元的贴现金额,则年贴现率为( B )。

A.5% C.2.56% D.5.12%

12、货币市场最基本的功能是( A )。

B.为各种信用形式的发展创造条件

C.为政策调控提供条件和场所 D.有利于企业重组

13、货币市场各子市场的利率具有互相制约的作用,其中对回购协议市场利率影响最大的是( C )。

A.国库券市场 B.票据市场 D.CD市场

14、从本质上说,回购协议是一种( D )协议。

A.担保贷款 B.信用贷款 C.抵押贷款 15、票据到期前,票据付款人或指定锒行确认票据记明事项,在票面上做出承诺付款并签章的行为称为( D )。

A.贴现 B.再贴现 C.转贴现

四、多项选择题

1、在利率体系中( BC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非市场的强制力量对利率形成的干预。

A.基准利率 B.官方利率 C.公定利率 D.国债利率 E.固定利率

2.根据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比较,实际利率呈现三种情况:( ACE )。

A.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正利率

B.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负利率

C.名义利率等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零

D.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正利率

E.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负利率

3、在下面各种因素中,能够对利息率水平产生决定或影响作用的有:( BCDE )。

A.最高利润水平 B.平均利润率水平

C.物价水平 D.借贷资本的供求 E.国际利率水平

4、在利率的风险结构这一定义中,风险是指:( ACD )。

A.违约风险 B.交易风险 C.流动性风险 D.税收风险 E.税收风险

5、对于债券利率的风险结构,描述正确的是( AD )。

A.债券违约风险越高,利率越高 B.债券违约风险越高,利率越低

C.债券流动性越好,利率越高 D.债券流动性越好,利率越低

E.税收对债券利率高低没有影响

6、金融机构的功能可以基本描述为( ACDE )。

A.提供支付结算服务 B.提供政策性信贷

C.降低交易成本并提供金融服务便利

D.改善信息不对称 E.风险转移和管理

7、金融机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以各种形式吸收的外部资金,在经营过程中面临较高的风险。因而,金融机构在经营中必须遵循( BCD )原则。

A.分散性 B.安全性 C.流动性 D.盈利性 E.时效性

8、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大陆的金融机构体系已逐步发展成为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该体系的特点是以( ABCE )作为最高金融管理机构,实行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

A.银监会 B.证监会 C.保监会 D.财政部 E.中国人民银行

9、中央银行是在商业银行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它是一个国家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其特点可概括为( ABE )。

A.“发行的银行’’ B.“国家的银行"

C.“存款货币银行’’ D.“监管的银行 E.“银行的银行”

10、在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中,承诺性业务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下列所列业务中属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中承诺性业务的是( ACE )。

A.回购协议 B.债券承销 C.信贷承诺 D.承兑业务

E.票据发行便利

11、根据保险的基本业务划分,保险公司主要有( ACD )。

A.人寿保险公司 B.商业性保险公司

C.财产保险公司 D-再保险公司 E.政策性保险公司

12、按金融交易的交割期限可以把金融市场划分为( AE )。

A.现货市场 B.货币市场

c.长期存贷市场 D.证券市场 E.期货市场

13、下列没有偿还期的金融工具是( AC )。

A.永久性债券 B.银行定期存款 C.股票 D.CD单 E.商业票据

14、下列属于衍生金融工具的有( AD )。

A.股票价格指数期货 B.银行承兑汇票

C.短期政府债券 D.货币互换 E.开放式基金

15、从交易对象的角度看,货币市场主要由(BCDE )等子市场组成。

A.基金 B.同业拆借 C.商业票据 D.国库券 E.回购协议

五、分析思考题

1、如何理解金融机构经营的特殊性?

答:共性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也需要具备普通企业的基本要素,如有一定的自有资本、向社会提供特定的商品(金融工具)和服务、必须依法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等。

特殊性主要表现在:①特殊的经营对象与经营内容:金融机构的经营对象是货币资金,其经营内容是货币的收付、借贷及各种与货币资金运动有关或与之相联系的各种金融业务。②特殊的经营关系与经营原则: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主要是货币资金的借贷或投资关系,金融机构在经营中必须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原则。③特殊的经营风险及影响程度:金融机构因其业务大多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货币信用业务,故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挤兑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这一系列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金融机构自身的影响。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导致的危机,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甚至会爆发严重的社会或政治危机。

2、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必须遵循哪些原则?为什么要遵循这些原则?

答: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简称“三性’’原则。(1)盈利性。追求盈利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目的。(2)流动性。遵循流动性原则是由银行这种特殊金融企业的性质所决定的。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取存款等要求的能力。 (3)安全性。安全性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中要避免经营风险,保证资金的安全。安全性是银行资产正常运营的必要保障。

商业银行经营的三个原则既相互统一,又有一定的矛盾。如果没有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也就不能最后实现;流动性越强,风险越小,安全性也越高。但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存在一定的矛盾。一般而言,流动性强,安全性高的资产其盈利性则较低,而盈利性较强的资产,则流动性较弱,风险较大,安全性较差。由于三个原则之间的矛盾,使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必须统筹考虑三者关系,综合权衡利弊,不能偏废其一。一般应在保持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盈利的最大化。

3、如何理解金融市场的功能?

答:金融市场在市场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有其独特的运作规律和特点,使得金融市场具有多方面功能,其中最基本的功能是满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投融资需求,促进资本的集中与转换。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功能:(1)有效动员和筹集资金。(2)合理配置和引导资金。(3)灵活调度和转化资金。(4)实现风险分散,降低交易成本。(5)实施宏观调控。

4、如何区分票据贴现与票据承兑?

答:票据贴现是指持票人为了资金融通的需要而在票据到期前以贴付一定利息的方式向银行出售票据。对于贴现银行来说,就是收购没有到期的票据。票据贴现的贴现期限都较短,一般不会超过六个月,而且可以办理贴现的票据

也仅限于已经承兑的并且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

票据承兑是指汇票的付款人承诺负担票据债务的行为。承兑为汇票所独有。汇票的发票人和付款人之间是一种委托关系,发票人签发汇票,并不等于付款人就一定付款,持票人为确定汇票到期时能得到付款,在汇票到期前向付款人进行承兑提示。如果付款人签字承兑,那么他就对汇票的到期付款承担责任,否则持票人有权对其提起诉讼。

5、简述证券投资基本面分析的主要内容。

答:证券投资的基本面分析是分析经济运行周期,宏观经济政策、产业生命周期以及上市公司本身的状况对证券市场和特定股票行市的影响。

①宏观经济周期性运行:宏观经济周期一般经历萧条,复苏、繁荣和衰退四个阶段,证券市场的证券价格的变动大体上与经济周期相一致,但在时间上并不完全相同。

②宏观经济政策:A、货币政策的调整会直接、迅速地影响证券市场,如增加货务供应量,利率的调整以及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等,都会引起证券行市的变动。B、财政政策的调整对证券市场具有持久但较为缓慢的影响。如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大政府购买水平,提高政府转移支付水平,税率的提高等会影响证券价格上扬。C、汇率政策的调整从结构上影响证券市场价格。

③产业生命周期:产业生命周期可分为初创、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由于产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风险和收益状况不同,处于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产业在证券市场上的表现就会有较大的差异。

公司本身的状况:⑴公司基本背景分析;⑵公司会计数据分析;⑶公司财务分析,上市公司本身的状况会影响公司股票价格。

货币银行学作业3

一、解释下列词汇

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地区)和其他国家(地区)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既包括国际投资,也包括其他国际经济交往。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以某一特定货币为计量单位,全面系统地记录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套汇:是指利用同一时刻不同外汇市场的汇率差异,通过贱买贵卖某种外汇赚取利润的行为。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相互融合日益紧密,逐步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建立与规范化过程。经济全球化相继经历了贸易一体化、生产一体化和金融国际化三个发展阶段。

中央银行:是专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统一管理金融活动并代表政府协调对外金融关系的金融管理机构。

超额准备金:准备金中法律规定的部分,必须存储于中央银行,超过法律规定的部分,即为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

货币供给: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

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可以由中央银行进行有效的控制,货币供给量具有外生变量的性质。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批购货币供给难以由中央银行绝对控制,而主要是由经济体系中的投资、收入、储蓄、消费等各因素内在地决定的,从而使货币供给量具有内生变量的性质。

派生存款: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

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处于流通领域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及银行体系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

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亦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有各自不同的货币乘数。

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

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给不足而引起货币升值、物价普遍、持续下跌的货币现象。

二、判断能力正确与错误

1.国际收支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同其他国家全部国际贸易的系统记录。 ( 错 )

2.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储备资产项目属于调节性交易。 ( 对 )

3.在采用直接标价法情况下,本币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整数,汇率变动是以外币数额的变化来表示。 ( 错 )

4.对一个国家来说,国际收支顺差未必在任何时候都是好事,国际收支逆差也未必在任何时候都是坏事。 (错)

5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表采用复式簿记原理,因此,判断国际收支到底是否平衡,关键是看调节性交易的平衡状

2014年货币银行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带题目及答案) 82_金融市场形成性考核册

况。 ( 错)

6.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还是经济结构问题,这在任何国家都不例外。 ( 对 )

7.国际资本流动是指一个国家的资本流向另一个国家,简言之,即资本流出。 ( 错)

8.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急剧增长,并日益脱离实质经济是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特征。( 对 )

9.国际资本流动的一体化效应是指“一人带头,大家跟风”的现象。 ( 错 )

10.套汇是指在买进或卖出即期外汇的同时,卖出或买进远期外汇的行为。 ( 错)

l1.欧洲货币市场即专门经营欧洲货币的市场。 ( 错 )

12..金融全球化对发达国家有利,对新兴市场国家则有百害而无一利。 ( 错 )

13.“流通中的货币”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属于负债项目。 ( 对 )

14.目前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以多元化中央银行最为流行。 ( 错 )

15.虽然从形式上看,剑桥方程式与费雪的交易方程式没有太大区别,但在理论尤其是分析方法上,剑桥方程式对货币需求的研究都有重要发展。 ( 对 )

16.在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诸多因素中,财政收支状况以及企业和个人对利润和价格的预期是核心因素。 ( 错 )

17.我国居民的投机性货币需求同利率之间是负相关关系。 ( 对 )

18.主张货币供给量是内生变量的人认为,货币供给量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受货币政策的支配。 ( 错 )

19.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同商业银行叮贷资金量之间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 错 )

20.通货——存款比率的变化方向作用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通货——存款比率越高,货币乘数就越大。 ( 错 )

三、单项选择题

1、场内交易遵循的竞价原则是( D )。

A.时间优先 B.时间优先、价格优先 C.价格优先 D.价格优先、时间优先

2、投资者购买有价证券时只付一部分价款,其余款项由经纪人垫付,经纪人从中收取利息的交易方式是( D )。

A.现货交易 B.期货交易 C.期权交易 D.信用交易

3、有效资产组合是指( C )。

A.以最低的风险取得最高收入 B.取得与风险相适应的收益

C.相同风险下应取得最高收益 D.取决于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

4、按照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凡引起资产增加的项目应反映为( A )。

A.借方增加 B.贷方增加 C.借贷减少 D.贷方减少

5、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目我创汇能力的国际收支差额是( A )。

A.贸易差额 B.经常项目差额 C.国际收支总差额 D.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

6、( D )是国际外汇市场上最重要的汇率,是所有外汇交易汇率的计算基础。

A.期权汇率 B.期货汇率 C.远期汇率 D.即期汇率

7、经济全球化的先导和首要标志是( A )。

A.贸易一体化 B.生产一体化 C.金融全球化 D.货币一体化

8、下列属于中央银行资产项目的有( C )。

A.流通中的货币 B.政府和公共机构存款

C.政府债券 D.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

9、中央银行若提高再贴现率,将( B )。

A.迫使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 B.迫使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利率

C.迫使企业增加贷款 D.迫使企业增加存款

10、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非常重视( C )。

A.恒久收入的作用 B.货币供应量的作用

C.利率的作用 D.汇率的作用

11、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强调的是( A )。

A.恒久收入的影响 B.人力资本的影响

C.利率的主导作用 D.汇率的主导作用

12、在市场经济中,下列属于外生变量的是( C )。

A.价格 B.利率 C.税率 D.汇率

13、商业银行的提现率与存款扩张倍数之间是( B )变化的关系。

A.同方向 B.反方向 C.同比例 D.不相关

14、居民和企业的持币行为影响( B )。

A.准备——存款比率 B.通货——存款比率 C.法定准备率 D.超额准备率

15、以货币供应量为分子、以基础货币为分母的比值是 ( B )。

A.投资乘数 B.货币乘数 C.存款扩张倍数 D.贷款扩张倍数

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描述属于资本市场特点的是( ABCE )。

A.金融工具期限长 B.为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的供求需要

C.资金借贷量大 D.流动性强 E.交易工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投机性

2、有利于提高发行者知名度的发行方式是( BD )。

A.私募发行 B.间接发行 C.发起设立 D.公募发行 E.直接发行

3、下列属于证券市场上的技术指标的有( )。

A.相对强弱指标 B.随机指标 C.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 D.心理线

E.乖离率

4、证券投资的基本面分析应当考虑的因素有( ABDE )。

A.经济运行周期 B.宏观经济政策 C.证券过去的价格形态

D.产业生命周期

E.上市公司的业绩

5、下列属于我国居民的有( BCDE )。

A.美国使馆的外交人员 B.某一日资的外商独资企业

C.在法国使馆工作的中国雇员 D.国家希望工程基金会

E.在北京大学留学三年的英国留学生

6、下列各项中应该记人国际收支平衡表贷方的项目有 ( BD )。

A.货物的进口 B.服务输出

C.支付给外国的工资 D.接收的外国政府无偿援助

E.私人汇出的侨汇

7、国际资本流动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 ABDE )。

A.对汇率的冲击 B.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

C.全球经济一体化 D.对国际收支的冲击 E.对经济主权的冲击

8、国际外汇市场上客户参与外汇买卖的动机有( BCE )。

A.投资性 B.交易性 C.保值性 D.盈利性 E.投机性

9、衡量贸易一体化的主要指标有( ABCE )。

A.关税水平 B.非关税壁垒的数量

C.对外贸易依存度 D.国际直接投资额

E.加人国际性或区域性贸易组织的情况

10、金融全球化的积极作用主要有( ACD )。

A.通过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增长

B.削弱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C.促进全球金融业自身效率的提高

D.加强了金融监管领域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E.加深了金融虚拟化程度

11、金融国际化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ACE )。

A.金融风险的增加 B.外资银行业务范围的扩大

C.削弱宏观政策的有效性 D.增强宏观政策的有效性

E.加快金融危机的国际传递

12、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体现在( ABCD )。

A.代理国库 B.代理发行政府债券

C.为政府筹集资金 D.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E.集中存款准备金

13、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包括( ABCE )。

A.再贴现 B.再贷款

C.购买有价证券 D.办理信托租赁 E.收购黄金外汇

14、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有( CDE )。

A.投资动机 B.消费动机 C.交易动机 D.预防动机 E.投机动机

15、马克思认为在一定时期内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要量主要取决于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两类因素,它的变化规律体现在( AD )。

A.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 B.与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

C.与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D.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E.与货币流通速度和商品价格总额同比例

五、分析思考题

1、长期国际收支顺差对国内经济发展是不是好事?为什么?

长期国际收支顺差对国内经济发展不是好事。因为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持续的大量顺差也会对其经济产生不良影响。首先,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将会促使本币产生升值的压力,引致短期的资本流入的大量增加,冲击外汇市场,造成汇率波动,而汇率的波动又强化了外汇投机,进一步加剧外汇市场的动荡。其次,国际收支的顺差将使得一国货币当局积累大量国际储备的同时被迫扩大货币供给量,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最后,从贸易伙伴国的角度考虑,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盈余时,其贸易伙伴国相应地就是国际收支赤字国,这容易引起国际经济交往中的贸易磨擦和冲突,从而导致国际交易成本的上升。

2、金融全球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对国内经济有什么作用与影响?

金融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放松金融管制、开放金融业务、放开资本项目管制,使资本在全球各地区、各国家的金融市场自由流动,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统一货币体系的趋势。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高级阶段,是贸易一体化和生产一体化的必然结果,20世纪90年代以后,金融全球化已成为经济全球化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一)金融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1、金融机构全球化:包括本国金融机构的准出和外国金融机构的准入两方面的含义。

2、金融业务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调度资金。放松资本流动的限制和外汇管制;在全球范围内调度资金,经营各种业务。开放国际银团贷款,允许国外银行发行各种金融衍生工具。

3、金融市场全球化:各地区之间的金融市场相互连接,形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市场;各国金融市场的交易主体和交易工具日趋国际化;各国金融市场的主要金融资产的价格和收益率的差距日益缩小;

4、金融监管全球化:金融监管与协调国际化。如“巴塞尔协议”及“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等。

(二)金融全球化作用与影响表现在:

1、金融全球化的双刃剑作用。金融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能产生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效应。

积极作用主要有:

① 通过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增长。

② 促进全球金融业自身效率的提高。

③ 加强了金融监管领域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消极作用主要有:

① 金融风险的增加。

② 削弱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③ 加快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增加了国际金融化系的脆弱性。

2、金融全球化对不同国家影响的差异。

金融全球化对所有国家都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但是这种利弊影响是不对称的,它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的影响存在差异。

它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发达国家是金融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在和平与发展的主旋律下金融霸权成为发达国家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而金融全球化成为发达国家实现金融霸权的载体。

它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影响: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利用得当会加速其经济发展。相反,如果该过程失控,则可能对其金融体系产生毁灭性的打击,使多年经济发展的成果毁于一旦。

它对欠发达国家的影响:金融全球化一方面欠发达国家带来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另一方造成这些国家许多现代经济部门被外资所控制,容易变成发达国家的组装工厂。使他们在全球化的潮流中基本处于被边缘化的位置。

3、何谓流动性陷阱?你认为我国目前存在流动性陷阱吗?

“流动性陷阱”是指当利率己降至一无可再降的低点后,无人再愿意持有公债或债券,每人都只愿持有货币,货币需求会变为无限大。用凯恩斯的话来说,“当利率降至某种水准时,灵活偏好可能变成几乎是绝对的;这就是说,当利率至该水准时,因利息收入太低,故几乎每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债务票据。此时,金融当局对于利率无力再加控制。”

利率降至r*后,货币需求曲线变成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该直线部分即为所谓的“流动性陷阱”。表明当利率降至r*时,货币需求的弹性为无限大,在这一点上,央行无论怎样增加货币供应量,都会被巨大的货币需求所吞没,因而对物价和投资不产生任何影响。之所以会有我国是否存在流动性陷阱,是和我国前几年的连续降息联系在一起的。显然,“流动性陷阱”以利率的市场化为发生的条件,也就是说,只有在货币供给增加,趋于无穷大的投机性需求阻碍利率的进一步下降情况下才会发生。我国目前的主要利率仍然为管理层所直接调控,货币供给的增加与利率的下降之间没能直接、必然的内在联系。货币供给增加,利率未必下降;货币供给不增加,利率仍有可能下降。因此“流动性陷阱”这个概念并不适用于我国当前的情况。

4、我国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为什么?

货币供给是内生还是外生,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中央银行能不能通过货币政策的实施有效地调控货币的供应量,政府能不能有效地干预经济。其实,我们很难简单的下结论,说货币供应是一个内生变量或者外生变量。应该说,货币供给既具有内生性,同时具有外生性。基础货币由央行投放,货币乘数受央行宏观调控,说明货币供应量在一定程度上受货币政策所左右,货币供给具有外生性。但是,货币供应量还会受到经济体系中其他经济主体行为的影响,投资、收入、储蓄、消费这些经济因素使中央银行难以绝对控制货币供给。因此,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和外生性双重性质。

5、我国目前存在通货膨胀压力吗?为什么?

我国目前存在着一定的通货膨胀压力。根据经济学原理,通货膨胀的压力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来自于经济增长,另一部分来自于通货膨胀的预期。由于我国经济长期处于高速发展中,不仅面临着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而且面临着工资上涨的压力和环境保护的压力——这三种压力将产生同一个结果:通货膨胀。所以,第一部分的压力本来就存在,投资增长过快,通货膨胀压力已经开始显现。另外虽然我国目前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不高,但是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仍然存在,正是这两方面因素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附:中国现在的国情是,每年的通货膨胀率是3%左右,也就是说,每100元人民币,到明年就只能当97元使用了。顺便说一句,也是因为如此,所以现在存活期根本就是贬值,根本不能达到保值的目的,因此银行出了很多理财产品,像通知存款,货币市场基金等,都是可以起到保值,甚至增值的目的,而且风险几乎为零,可以考虑的

货币银行学作业4

一、解释下列词汇

货币政策:即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法定存款准备率:是指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

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所作的政策性规定。再贴现政策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再贴现率的确定与调整;二是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货币政策时滞:是指从货币政策制定到最终影响各经济变量,实现政策目标所经过的时间,也就是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金融监管:是指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对整个金融业(包括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在市场上所有的业务活动)实施的监督管理,还包括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与稽核的自律性监管,同业组织的互律性监管,社会中介组织和舆论的社会性监管等。

经济货币化:是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其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

金融深化:是指一个国家的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呈现互相促进和互相推动的良性循环状态。

金融压制:是指一个国家的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陷入一种相互掣肘和双双落后的恶性循环状态。

二元金融体系结构:是指现代化金融机构与传统金融机构并存。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领域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 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

金融结构: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的状态。金融相关比率:即现有金融资产总值/国民财富。

二、判断正确与错误

1.利润是成本推进型通货嘭张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 )

2.从整体上看.通货膨胀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而通货紧缩则正好相反,对经济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 ( 错 )

3.我国迄今为止一直实行双重货币政策目标,即发展经济和稳定货币。 (错 )

4.一般认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和中介指标的选取要兼顾三个标准,即中间性、相关性和安全性。 ( 错 )

5.我国有关金融法规明确提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主要有:货币供应量、利率、准备金和基础货币。 ( 错 )

6.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即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 对 )

7.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属于直接信用控制类的货币政策工具。 ( 错 )

8.行动时滞在货币政策传导的时滞效应中属于外部时滞。 ( 错 )

9.在总量极不平衡的条件下,调整经济结构和政府与公众间的投资比例,一般采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松一紧”的办法。 ( 错 )

10.金融监管必须具有三个特征,即安全性、公共性和可测性。 ( 错 )

11.根据金融业内不同的机构主体及其业务范围的划分而法定进行监管的体制称之为分业监管体制。 ( 对 )

12.我国已经明确规定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 对 )

13.由于经济货币化是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以物易物的实物交换相对应的范畴,故经济货币化同经济商品化和货币作用力成反比关系。 ( 错 )

14.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经济货币化程度长期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 ( 对 )

15.二元金融体系结构的核心内容是指我国金融机构的金融技术和设备的现代化程度不高。( 错 )

16.新型化、电子化、多样化和持续化是当代金融创新的主要特征。( 对 )

17.当代金融创新的根本原因是新技术革命的推动。( 错 )

18.形成金融结构的基础性条件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商品化和货币化程度。( 错 )

19.金融相关比率是指各类金融工具在金融工具总额中所占的比率。( 错 )

20.金融压制论和金融深化论的提出者是麦金农和戈德史密斯。(错 )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可作为货币政策操作指标的是( A )。

A.基础货币 B.存款货币 C.市场利率 D.物价变动率

2、金融机构流动性资产对总资产的比重是( C )。

A.安全性比率 B.盈利性比率 C.流动性比率 D.杠杆比率

3、在下列货币政策操作中,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是( D )。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提高再贴现率

C.提高房地产贷款首付率 D.中央银行买进证券

4、下列可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的是( A )。

A.市场利率 B.法定准备金率 C.基础货币 D.超额准备金率

5、一般来说,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会使商业银行( A ) 。

A.提高贷款利率 B.降低贷款利率

C.贷款利率升降不确定 D.贷款利率不受影响

6、金融监管的最基本出发点是( B )。

A.维护国家利益 B.维护社会公众利益

C.维护金融机构利益 D.控制金融机构经营规模

7、我国目前规定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比率,即流动性资产平均余额与流动性负债平均余额之比不得低于( C )。

A.1 5% B.20% C.25% D.30%

8、金融市场监管中公开原则的含义包括价格形成公开和( B )。

A.市场利率公开 B.市场信息公开 C.市场纪律公开 D.检查结果公开

9、造成金融压制的原因之一是金融市场落后,尤其是( B )发育不全。

2014年货币银行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带题目及答案) 82_金融市场形成性考核册

A.货币市场 B.资本市场 C.外汇市场 D.黄金市场

10、从总体上看,金融创新增强了货币供给的( B )。

A.外生性 B.内生性 C.可控性 D.可测性

11、“金融二论"重点探讨了( D )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

A.经济部门 B.金融部门 C.经济与国家发展 D.金融与经济发展

12、下面因素中不是导致金融结构发生变动的主要因素的是( D )。

A.制度因素 B.金融创新的影响 C.技术进步 D.金融风险

13、同类金融机构在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中所占份额以及在主要金融工具中所占份额,指的是( C )。

A.金融构成比率 B.金融工具比率 C.分层比率 D.金融中介比率

14、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调控力度可以自由掌握的工具是( C )。

A、存款准备金政策 B、再贴现政策 C、公开市场业务 D、道义劝告

15、一国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通常都是从( A )开始。

A、市场准入 B、市场竞争 C、市场运作 D、市场退出

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因素可能使货币乘数发生变化。( DE )

A.流通中现金增加 B.居民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变化

C.商业银行变动超额准备金 D.通货一—存款比率改变

E.准备——存款比率改变

2、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存在方式有( BC )。

A.流通中现金 B.库存现金

C.中央银行账户上的准备存款 D.同业账户上的存款

E.国际机构账户上的存款

3、下列属于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的是( BCDE )。

A.央行购买办公用楼 B.央行购买外汇、黄金

C.央行购买政府债券 D.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和再贴现

E.央行购买金融债券

4、货币供给过程中的主要环节有( BC )。

A.货币供应量的增加 B.基础货币的提供

C.存款货币的创造 D.货币乘数的扩大 E.再贴现率的提高

5、影响货币均衡实现的因素主要有( ABCDE )。

A.利率机制 B.央行的干预和调控 C.国家财政收支平衡

D.生产部门结构是否合理 E.国际收支是否平衡

6、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指标主要有( ABE )。

A.居民消费物价指数 B.批发物价指数

C.生活费用指数 D.零售商品物价指数

E.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7、由供给因素变动形成的通货膨胀原因可以归结为( AC )。

A.工资推进 B.价格推进 C.利润推进 D.结构调整 E.生产效率

8、从本质特征看,通货紧缩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给不足,然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却极为复杂,一般可以归结为( BCDE )。

A.有效需求过大 B.有效需求不足 C.金融体系效率低下

D.供给能力相对过剩 E.结构问题

9、货币均衡的基本标志是( AD )。

A.商品市场上物价稳定 B.商品市场上供给稳定

c.商品市场上需求稳定 D.金融市场上利率稳定 E.金融市场上价格稳定

10、下列各项中可作为货币政策操作指标的是( BD )。

A.货币供应量 B.基础货币 C.利率 D.超额准备金 E.税率

11、选取货币政策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的主要标准是( ACD )。

A.可测性 B.波动性 C.可控性 D.相关性 E.被动性

12、下列属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有( ABE )。

A.消费信用控制 B.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C.窗口指导 D.道义劝告 E.优惠利率

13、1999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新协议草案,其三大要素是( BCE )。

A.增加盈利 B.资本充足率

C.监管部门的监管检查 D.事后救援 E.市场纪律

14、下列属于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的有( ABCDE )。

A.监管主体的独立性原则 B.依法监管原则

C.“内控’’与“外控”相结合的原则 D.稳健运行与风险预防原则

E.母国与东道国共同监管原则

15、发展中国家实现金融深化首先要具备两个前提条件( DE )。

A.政府提高货币化程度 B.政府鼓励金融创新的发展

C.政府推行全方位金融改革

D.政府放弃对金融市场、金融体系的干预和管制

E.政府允许利率、汇率机制自由运行

五、分析思考题

1、选取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和中介指标要坚持哪些基本原则?

货币政策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的选取要符合三个标准或兼备三个基本要求:①可测性,指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获得这些指标准确的资料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判断;②可控性,指这些指标能在足够短的时间内接受货币政策的影响,并按政策设定的方向和力度发生变化;③相关性,指该指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控制住这些指标就能基本实现政策目标。

2、何谓货币政策时滞?它对货币政策效果有何影响?

货币政策时滞是指从货币政策制定到最终影响各经济变量,实现政策目标所经过的时间,也就是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所需要的时间。货币政策时滞可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内部时滞是指中央银行从认识到制定实施货币政策的必要性,到研究政策措施和采取实际行动所经过的时间,也就是中央银行内部认识、讨论、决策的时间。理论上内部时滞可分为两个阶段:认识时滞和行动时滞。外部时滞是指从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所经过的时间,也就是货币对经济起作用的时间。

货币政策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如果货币政策可能产生的大部分影响较快地有所表现,那么货币当局就可以根据期初的预测值来考察政策生效的状况,并对政策的取向和力度作必要的调整,从而使政策能够更好地实现预期的目标。在考察 货币政策效应时,还必须考虑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此外,非金融部门微观主体的预期对货币政策效果也有抵消作用,其他外来因素、体制因素、政治因素等也对货币政策效应有一定的影响,中央银行在政策制定的操作过程中应予以统一考虑。

3、何谓经济货币化?它对一国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与影响?

经济货币化是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其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

由于经济货币化的差别既表明了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也体现了货币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作用及其职能发挥状况的优劣,货币化程度高,意味着社会产品均成为商品,其价值均通过货币来表现与衡量,商品和劳务均以货币为尺度进行分配,货币的作用范围大,渗透力、推动力和调节功能强;反则反之。因此,经济货币化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机制的运作具有重要作用。

在以社会化大生产方式占主导的发达商品经济阶段中,各种产品成为商品需要以货币为统一尺度去衡量各自的价值,表现为不同的价格,以便顺利地进入流通;商品流通需要以货币为媒介才能打破实物交换在时间、空间和对象上的限制,从而形成大流通、大市场;所有商品和劳务都在市场上用货币进行购买,可以扩大价格的覆盖面和作用场,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对生产和流通的引导、促进及调节作用;货币作用范围的扩大和功能的强化,使国家可以充分利用货币形式和货币政策对经济实行干预或宏观调节。因此,提高经济的货币化程度是促进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4、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搭配一般可以作四种组合:财政、货币“双松”;财政、货币“双紧”;“紧”货币、“松”财政;“紧”财政、“松”货币。“一松一紧”主要是解决结构问题;单独使用“双松”或“双紧”主要为解决总量问题。在总量平衡的情况下,调整经济结构和政府与公众间的投资比例,一般采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松一紧”的办法。

“紧”财政,使政府的支出和投资直接减少;“松”货币,使公众能够以较多低的成本获得较多的资金,并使因增税而导致的收入减少得到补偿,其结果是调整了政府与私人企业的投资结构。“松”财政,直接扩大了政府的支出和投资;“紧”货币,使企业和公众的借贷数额减少和借贷成本增加,其结果是企业投资和居民的一般性投资减少。在总量失衡的情况下,微量调整,一般单独使用财政或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在短期内见效快,但长期调整还要靠财政政策。在总量失衡较为严重的情况下,一般同时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种手段,即“双松”或“双紧”。在经济萧条后期,为刺激生产和投资,启动闲置的生产能力,一般实行“双松”政策。在社会总需求过度膨胀,物价持续上涨,经济生活极不安定的情况下,一般采取“双紧”政策。在总量失衡与结构失调并存的情况下,政府一般采用先调总量,后调结构的办法, 即在放松或紧缩总量的前提下调整结构,使经济在稳定中恢复均衡。

附:结合我国实际论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国家履行宏观经济管理职能两个最重要的调节手段,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中,由于根本利益的一致和同一的总体经济目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实施具有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两大政策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为它们之间的协调配合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两大政策在我国各有其特殊作用,调节的侧重面也不同,具有相对独立性,二者既不能简单地等同或混合,又不能各行其是,而应该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以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要以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为共同目标。这种平衡不仅要求在总量上实现供求平衡,而且要求在结构上也达到供求平衡。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量和结构的平衡都有较强的调节能力,但二者又有各自的侧重点。一般说来,货币政策调节的侧重点在总量平衡方面,财政政策的侧重点在结构协调上,二者需要互相补充,密切配合,才能实现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的目标。

第二,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应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发展经济不单纯是指经济发展的速度有多快或产值增长有多高,更重要的是指社会生产能力的扩大、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因此,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成功与否也应以此为标准,不能片面地以速度或产值的高低来衡量两大政策的实施效果。

第三,从实际出发进行两大政策的搭配运用。科学地搭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进行有效的宏观经济调节的客观要求,也是一项高超的调节艺术。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配合,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哪一种组合方式,取决于对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透彻分析和宏观经济形势的正确判断。1998年以来我国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是解决总量问题的政策搭配典范。2003年以来稳健货币政策基调变为适度从紧;2004年底积极财政政策转向稳健财政政策。两种政策的协调配合将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而随机调整。

第四,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协调配合。例如,需要有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外贸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协同;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社会政治环境;有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企业(包括金融企业)的运行机制;还需要有各部委、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

5、如何概括现代经济中金融的地位与作用?

(一)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可表述为:二者紧密联系,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具体来说,经济发展对金融起决定作用,金融则居从属地位,不能凌驾于经济发展之上,金融在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影响和副作用。

(二)经济发展对金融的决定性作用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1)金融是依附于商品经济的一种产业,是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2)商品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对金融的需求不同,金融发展的条件也不同,由此决定了金融发展的结构、规模和阶段。

(三)金融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主要是通过四条途径实现的:(1)通过金融运作为经济发展提供条件。(2)通过金融的基本功能促进储蓄。(3)通过金融机构的经营运作节约交易成本。(4)通过金融业自身的产值增长直接为经济发展作贡献。

(四)在现代经济发展中,金融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表现在:(1)因金融总量失控出现通货膨胀、信用膨胀,导致社会总供求失衡,危害经济发展。(2)因金融业经营不善使金融风险加大,一旦风险失控不仅导致金融业的危机,而且将破坏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引发经济危机。(3)因信用过度膨胀产生金融泡沫,剥离金融与实质经济的血肉联系。

(五)正确认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充分重视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积极防范金融对经济的不良影响。摆正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应有位置,使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获得自身的健康成长,从而最大限度的为经济发展服务.

四 : 362011秋外国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全)

电大 外国文学专题作业 形成性考核册

作业1

一、填空题

1、在30年代欧洲文坛向左转的时期,英国出现了一批左翼进步作家,其中最重要的是剧作家旭恩.奥凯西和小说家威斯坦.休.奥登。

2、“愤怒的青年”得名于约翰.奥斯本的剧本《愤怒的回顾》。

3、多丽丝.莱辛是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她于60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是《金色笔记》。

4、罗曼.罗兰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

5、安德烈.马尔罗是作家又是政治活动家,曾多次来到中国。他著有两部描写中国工人罢工和起义的作品:《制服者》和《人的状况》。

6、雷马克最著名的作品是《西线无战事》。小说以客观的状态、生动细腻的笔法描写战争的残酷场景,写年青的士兵的经历和感受,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7、美国小说家德莱塞的主要作品有《嘉莉妹妹》、《珍妮姑娘》、“欲望三部曲”和《美国的悲哀。

8、“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之一是菲兹杰拉德,他的代表作是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

9、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代表作是《飘》,作品写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历史。 10、20世纪美国在戏剧方面的主要成就除奥尼尔的作品外,还有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和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等名剧。

11、萧伯纳在《巴巴拉少校》中塑造了一个大军火商的形象,他名叫安德谢夫。

12、《赫索格》的作者是索尔.贝娄。

13、契科夫主要的戏剧作品有《三姐妹》和《樱桃园》等。

14、肖洛霍夫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

二、简答题

1、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有哪些基本特征?p11-14

首先,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仍然是作家们的重要思想武器。20世纪上半叶,“罗兰主义”是现实主义作家的基本立场。他们猛烈抨击不人道的社会现实,批判社会对人的异化,谴责统治者的残忍和法西斯主义的暴行,同情受侮辱受损害的下层人民,同情无产阶级革命,向往没有人压迫人的美好未来。但由于把“博爱”当作出发点和终点,宣扬“爱能拯救一切”,视贫富均等为最终目标,因此在本质上因袭了19世纪的传统而没能达到新的高度。但其中也不乏探索精神,如 20、30年代就曾有一批作家用阶级斗争观点或社会主义思想去观察社会现实,试图站在崭新和时代高度去分析问题。50年代以后,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人道主义出现了革命倾向,作品中的劳动人民不再是受命运摆布的小人物,而成了敢于跟罪恶势力作斗争的“强者”。

其次,作家们始终坚持真实性这一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以现实的、具体的、变化中的人的精神世界及生活遭遇为描写对象,从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中探讨人生底蕴,进行真实的审美反映。他们以巨大的热情和批判的眼光审视复杂、残酷的现实,历史主义地表现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力图通过对人物的性格、命运和环境的艺术概括,回答“老是存在而又无法解决”的问题,令人信服地揭示旧制度、旧生活无可挽回地走向衰亡的趋势。较之19世纪现实主义,叨世纪现实主义在反映现实的及时性和撷取题材的政治性上更进了一步。许多作品,往往在被描写的事件刚刚结束甚或还未结束时就写了出来。而且,在反映现实之中寄托了改变现实的愿望,又使作品的政治色彩十分鲜明。有的还直接以重大政治事件为题材,展现著名政坛人物的政治活动。

第三,描写重点的内向性和主观化,艺术形式上的不拘一格和兼容并蓄。“向

内心世纪掘进”是20世纪欧美文学和美学的一股潮流。现代主义各流派在表现主观真实方面所造成的一次次轰动效应,使现实主义文学引起艺术上的自我省察和自我调整。20世纪的现实主义跟传统现实主义的较大差异,就在于突出了人物的主观感受和精神探索的描写。作家们在综合中不断创新,既融会了自然主义的客观写实手法,又汲取了象征主义手法、意识流手法等现代主义的艺术技巧。诸如内心独白、梦幻描写。潜意识表现、性心理描述、时序颠倒、荒诞变形、多角度的情节发展和多层次的结构形式等等,这些在传统现实主义中不被采用甚或遭到排斥的艺术手段,在二十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品中已是屡见不鲜、习以为常了。

第四,人物塑造上强调性格的多重性,淡化典型性格描写。理性信念的失落是20世纪西方文化的一个根本特征。而现实主义作家素以直面人生为本色,面对20世纪复杂错综的社会生活和变幻莫测的世态人情,他们在考察和分析的过程中强化了客观务实的立场,疏远或放弃了理想化、单一化的思维方式。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高大完美的英雄人物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主人公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正面人物,他们有对生活目标的执著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但内心世界复杂,在具备某些闪光点的同时,并存着许多并不高尚甚至并不道德的思想品质。另一类是有缺陷有弱点的普通人,他们低能、笨拙、脆弱,有时还怯懦;对生活有点浑浑噩噩,或许还带点玩世不恭;但他们是好人,并不为非作歹,并不损人利己,而是实实在在地干了不少被人忽视、被人不屑却有益于社会的事,世界正是由他们组成的。

2、托马斯.曼的现实主义和传统现实主义有哪些不同?p35

托马斯·曼在思想上继承了19世纪的人道主义传统,同时又深受叔本华和尼采哲学思想以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因此他既保持了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又吸取了20世纪初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世界观。既是积极的,又是悲观的。积极的一面是他对旧的社会持严厉的批判态度,悲观的一面是他对‘新世

界’的出现始终持保留态度,这也是20世纪西方大多数知识分子共有的态度,而曼是其典型代表。

在艺术上,曼的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的基础调是现实主义的,但在手法上又融合了众多现代派的因素,如意识流、超现实主义、梦幻和反讽等。因此,他是个现代作家,而不是现代派作家。他的小说结构都是精心设计的,情节和人物经过细致安排,这是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遗风,但他的小说在局部和细节的处理上比19世纪的现实作品要丰富得多。此外,他讲究遣词造句,被公认为德国20世纪的语言大师。

3、布莱希特“叙事剧”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叙事剧”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p39-40

在布莱希特看来诉戏剧强调戏剧冲突,强调戏剧性,这是一种建立在亚里士多德关于命运悲剧理论基础上的戏剧。也就是说通过模仿引起恐惧和怜悯的使观众的思想产生恐惧和怜悯,从而在道德上得到净化。而布莱希特倡导的叙事剧,却是要让观众产生思考的兴趣,激发观众变革现实的愿望,并使观众相信世纪是可变的,从而培养观众积极的处世态度。

叙事剧在艺术上的特点,包括“陌生化”的手法,使观众用新的眼光观察和理解司空见惯的事物。导演和演员借此有意识地在舞台与观众之间制造一种感情上的距离,使演员既是角色的扮演者,又是角色的裁判,使观众成为清醒的旁观者,用探讨和批判的态度对待舞台上的事件。

4、什么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p6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在1934 年8 月召开的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上制定的苏联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基本方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现实主

义保证艺术创作有特殊的可能性去发挥创作的主动性,去选择各种各样的形式、风格和体裁。"它既体现了现实主义在社会主义苏联时期的自我更新的机制,诞生了20 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独属于苏联的自己的方式,同时也由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惟我独尊的地位而束缚了现实主义小说的空间。五、六十年代之后这种状况有所改观。

三、论述题

分析《静静的顿河》的主人公格利高里·麦列霍夫的形象。P68

(一)、格利高里的性格特征

葛利高里是出生在美丽的大草原上的哥萨克,他热爱劳动, 淳朴热情, 心地善良, 割草时误伤一只小野鸭,“心里发生了一种突然袭来的非常怜悯的感情”。他本来过着宁静的生活, 可战争爆发了, 接踵而来的是大革命年代,“人都变得比狼还坏, 四周都是仇恨”, 然而, 葛利高里却努力保持着人的自尊和自信, 从未丧失良知和同情心, 没有堕落为野兽。他第一次砍死一名奥地利士兵, 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 深沉的痛苦使他“人都变得瘦了”。他同情惨死于战争的人, 尤其对被盲目的仇恨和偏狭心理所支配的滥杀俘虏和反人道行为感到气愤和痛心, 因此, 一个哥萨克残忍地劈砍俘虏时, 他气急之中朝他开了一枪;哥萨克士兵轮奸波兰姑娘, 他出于义愤挺身解救; 情敌司捷潘在战场上落马遇险, 他冒死救下这个几次蓄意杀害自己的人; 当红军军官波特捷尔柯夫不经审判枪杀白军军官时, 他大为震惊, 竟离开红军队伍。作为一名叛军首领, 他率队疯狂向红军冲杀, 心里却苦恼万分; 他不仅自己从不抢劫, 严禁部下抢劫, 连他的父亲要趁机捞一把, 也遭到他的斥责制止; 他公然违抗上级命令, 放走被囚的红军, 保护他们的妻儿老小, 骂杀死红军战士的嫂子是“好狠毒的娘们”。尽管生活的残酷一度让他迷惘, 与狼共舞, 但他并没有变成狼, 在人性泯灭的时代, 他人性依存,执着于真善美, 显示了他的人格魅力。他越来越感到屠杀红军是不可饶恕的罪恶行径, 发出了凄惨的呼喊:“砍死我吧! ”正是主人公

362011秋外国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全)_外国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身上那战争也不能摧毁的同情心和正义感, 使我们看到了葛利高里人性的光辉与做

人的尊严。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葛利高里是复杂的、矛盾的, 既有反抗旧的传统观念的一面,

又有和哥萨克传统意识相妥协的一面。哥萨克, 这个帝俄时代特殊的军事农民阶层, 有着勤劳、勇敢、独立不羁的性格, 也有愚昧、保守、宗法制的特点。对葛利高里

这个哥萨克无法单一地用美或丑、善或恶来界定, 他善良、正直,却又凶狠、暴烈, 酷

爱自由, 向往正义, 勇于探索真理, 然而又左右摇摆。他大胆追求爱情, 忠于爱情, 但同时又屈从父命娶娜达莉亚为妻, 婚后对她冷酷无情, 在两性关系上也不无放荡

行为。他既为革命效过力, 又屠杀过革命者, 他有着与普通劳动人民血肉相连的崇

高人格。但是, 他的思想认识水平却停留在原始的层次上。

他性格的善恶美丑并不是简单的并列或彼此割裂、泾渭分明, 而是互相依存、

互相转化、互相映衬的, 主人公的心灵是个战场, 上帝与魔鬼在此搏斗。葛利高里

很羡慕坚定的革命者珂晒沃依和反动透顶的白军军官李斯特尼茨基,“他们从一开头

就什么都清清楚楚, 可是我到如今还是什么都糊糊涂涂”, 其实, 这恰是他卓尔不

群的地方。肖洛霍夫通过葛利高里形象揭示了人的多面性和丰富性, 真与假、善与

恶、美与丑的交织交融, 很难去判断它的是与非, 但需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灵魂。

这就是人格魅力所在。

(二)、格利高里的形象典型

格利高里是一个探索追求的典型。这个善良、勤劳、纯朴的哥萨克身上具有哥

萨克劳动者的一切美好品质。他身上又带着哥萨克时代的种种偏见。

哥萨克是俄罗斯民族中一个特殊的群体,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形成热爱劳动、

崇尚自由、粗犷善战的特质, 在沙皇愚民政策下哥萨克阶层又保留着许多中世纪生

活特点和风俗习惯, 一种盲目的优越感体现在葛利高里身上。一方面, 可以看到哥

萨克中下层人民的优秀品质如勇敢善战、勤劳热情、诚实正直和富有同情心。另一

方面, 他又受到哥萨克落后传统和道德偏见的影响, 盲目崇拜军人荣誉, 把争取哥

萨克人的生存权和自制权看得高于一切。葛利高里堕入匪帮, 是历史悲剧在葛利高

里身上的体现, 是国内战争中哥萨克悲剧性曲折道路的延伸和深化, 而这种历史悲

剧是带有历史的必然性的。葛利高里之所以毅然脱离匪帮,是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正

因为这样造成他认识真理和接受革命的艰难, 他寻找中间道路的幻想在现实生活中

一再碰壁, 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 葛利高里两次参加红军, 三次投入白军和叛军, 同各种社会力量代表人物都发生过冲突。葛利高里的矛盾和痛苦显然与他所属的那

个特定群体不可分开。透过他的悲剧命运, 反映在苏维埃政权的建设中一部分哥萨

克农民主义现实主义的框架的命运。

(三)、格利高里悲剧根源性

格利高里的悲剧根源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及社会根源和家庭根源。

格利高里在很大程度上想超越和反抗周围的环境,因为这个环境贬低生命的意

义,漠视生命的尊严。他不停地追求,但他始终处于一种自我否定之中。对人的爱与

恨,对他所做的事情的憎恶与疑惑,对历史事件的拥护与反抗,回避与投入,一道要求

主宰着他的灵魂,揉碎着他的心。葛利高里作为生命个体,有着美好的个性,他的向往

和探索体现了人的价值和意义。但是顿河地区独特的地位和军事生活形成的哥萨克

强烈的自我意识、整体感、内聚力、优越感和排外性一直左右着他,使他不可能彻底

超越。他在颠沛流离中一直试图将自己融入到时代斗争、人民大众的洪流当中去,但

他顽固的个性主义和怀疑一切的立场,使他最终未能实现与人民的结合。他在奋斗与

挣扎中最后失败,不仅仅反映出一个个性主义者的生命悲剧,更重要的是反映出理想

与现实的距离。他有着对生命的无限热情和渴望,只是这种渴望无所着落。在经历了

人生各种苦难之后,葛利高里将原始的激情消磨殆尽,也没有找到精神的归宿。

他在个人生活中,格利高里动摇于妻子娜塔莉亚与情人婀克西妮亚之间,两次

回到妻子身边,三次投入情人怀抱,使这两个都深爱他的女人为他死得异常悲惨—

—娜塔莉亚痛恨丈夫的不忠,私自堕胎身亡,然而,她到临死前,仍然是原谅他了,仍然那样深刻的爱着他,但小说却没有安排格利高里和娜塔莉亚最后的诀别,没有

爱,没有恨,然而却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和悲伤;另一面在婀克西妮亚与葛利高里逃

亡途中,原以为两个人可以度过难关,逃到另外一个地方好好生活,然而却被枪打

死了。肖洛霍夫最终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这样的爱情结局确实让人心

痛。

格利高里的悲剧,还在于他骨子里的那份善良之心。是的,曾经的他是一个十

分冷淡,残酷无礼,冲动草率的哥萨克小伙子。然而他对人民却又爱得那样的深沉,这份感情直接导致着他悲剧的发生。小说中展示的战争是极端残酷的,而生活在战

争中的哥萨克们更只能如此,为了生存,他们生活在生死之间,在仇恨与怜爱之间,在一次次放下武器,然而又一次次被当时环境而被迫重新拿起武器之间。诚然,他

在如此独立而孤傲的世界中,结果只能是一个悲剧。

(四)、格利高里人性魅力

从1928 年《静静的顿河》第一部问世起, 人们对小说主人公葛利高里的兴趣经

久不衰。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这一形象所具有的独特人格魅力。1957年, 肖洛霍

夫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对于作家来说——他本身首先需要的是把人的心灵的运动表

达出来。我在葛利高里·麦列霍夫身上就想表现出人的这种魅力。”

通读《静静的顿河》, 让我们意识到作家并不是单单想以浓重的手笔来描述一

个小人物的悲剧人生, 更重要的是想通过主人公葛利高里这个人物来表现些什么, 我想这就是本文的核心主题; 通过人物的命运来体现人性的魅力,以小人物的悲剧

人生来折射本文的主题。作者明确表示要通过这个形象的“心灵运动”来体现人的

魅力, 人物的悲剧性和人格魅力有机交织, 构成这一形象特异的色彩。葛利高里的

魅力就在于痛苦地抗挣战争对他的人性腐蚀和扭曲, 就在于他的人格力量超出其他

人。这是因为在这里历史伦理标准被悬置, 代之以审美标准。

作业2

一、填空题

1、《鬼魂奏鸣曲》是表现主义戏剧的经典作品,它的作者是斯特林堡。

2、德国的表现主义戏剧作品主要有格奥尔格.凯泽的《从清晨到午夜》;弗朗.魏德

金德的《春情萌动》;恩斯特.托勒的《转变》等。

3、卡夫卡的主要作品有《变形记》、《审判》、《城堡》等。

4、《天边外》是奠定奥尼尔(填作家名)美国重要戏剧家地位的作品。剧本写两个

乡下青年故事。

5、“意识流”最初是心理学术语,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1884年发表的《论

内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一文中首先使用。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从哲学的

角度提出了意识的“绵延说”、“直觉主义”和“心理时间观”。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和支柱是无意性和性本能的理论。

6、乔伊斯的主要小说作品有小说集《都柏林人》(1914)、《青年艺术家的肖像》(1933)、写作时间持续16年之久的《为菲尼根守灵》。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尤利西斯》。

7、《到灯塔去》的作者是吴尔夫。

8、“约克纳帕塔法”是美国作家福克纳虚构的一个小说世界。其中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是《喧哗与骚动》。这部小说也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品。

二、简答题

1、表现主义文学有哪些基本特征?p91

表现主义这一概念的来源:最初是运用在给画评论中,后运用于文学批评界。

表现主义是一种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流派,它在绘画、文学、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

中均有不同的表现。其特征为;(1)类型化的人物形象;

如梦似幻的情节;

表现内在的激情;

强烈的反差对比;

使用突破常规的表现手段。

2、《城堡》的多解性是如何表现的?p100

《城堡》是一部具有多重解释的作品,是由于“城堡”意象的朦胧和神秘所带来的。 神学观点:虽然都是持神学观点,但他们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1)城堡

是神和神的恩典的象征,K追求的是最高的和绝对的拯救。2)以城堡比喻神,然而

K的种种行经都是旨在反对这种现有秩序,想证明神是不存在的。3)城堡根本不代

表神,假若城堡里有神,这也是一位躲藏起来不见人的神。4)K处于基督教义上的

信与不信之间,代表没有神可以依赖的人类的悲哀。5)K的处境就是犹太教、犹太

人的处境,一切的努力在于得到非犹太世界的承认。 心理学观点:城堡客观

上并不存在,它是K自由意识的外在折射,是K真实的外在反映。 存在主义

观点:城堡是荒诞世界的一种形式,是现代人的危机。K被任意摆布而不能自主,他

挣扎着,意欲追求自我和存在的自由,他徒劳地努力,从而代表了人类的生存状态。 社会学观点:城堡中官僚主义严重,效率极低,城堡里的官员既无能又腐败,彼此

之间充满矛盾,代表着崩溃前夕的奥匈帝国的官僚主义作风,同时又是作者对法西

斯统治者罪行的预感,表现了现代集权统治的症状。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同样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1)K的恐惧来自于个人与物化了

的外在世界之间的矛盾。小说将个人的恐惧感普通化,将个人的困境作为历史和人

362011秋外国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全)_外国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类普遍的困境,对于促进社会发展没有益处,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积极向上的文艺观。

2)《城堡》中描写的不只是历史的真实,在社会主义世界中也有现实主义,并且K努力克服自己的处境,要求自己的权利,有积极向上的一面。 形而上学的观点:1)K努力追求和探索的,是深层的不可知的秘密。他在寻找生命的终极意义。2)城堡的一切出自善意,由于K不了解城堡而不能真正认识它。3)K的目标不明确,他只是为了寻求而寻求,而寻求是必要的,需求可以显出生命的强力,可以显出人格的力量。 实证主义观点:详细考证作者生平,以此说明作品产生的背景。指出《城堡》中的人物、事件同卡夫卡身处的时代、社会、家庭、交往、工作、旅游、疾病、婚事、个性等等有密切的关系。也有结合生平从其他研究入手,认为K寻找的是现实生活的稳定。

《城堡》的各种解读融为一体,并无主次之分。城堡是神的恩典的象征,是神驾驭人的命运的象征。城堡是权力的象征、国家统治机器的缩影。城堡是犹太人无家可归的写照。城堡是荒诞世界的象征。城堡是卡夫卡父亲的象征。

3.《荒原》的现代性表现在那些方面?p125

1)为了表现荒芜、病态和邪恶的主旨,《荒原》彻底摒弃了浪漫主义诗歌以健康、美好、高雅的意象入诗的传统,而延续了象征主义诗歌,特别是《恶之花》选用病态、丑恶、卑微意象的理念;

2)《荒原》具有思维上跳跃幅度大的特点;

3)《荒原》用词之多,在20世纪欧美文学作品中师相当少见的;

4)《荒原》具有明显的音乐结构,仿佛一首宏大复杂的交响诗;

5)《荒原》采用了典型的自由体,诗句长短不一,不用规律的韵,但节奏分明,舒展自如,收放有致;

6)《荒原》既有历史的透视,又有现实的观照;

7)《荒原》是一首典型的现代主义的诗作。

4、什么是意识流小说中的“内心独白”?p133

意识流小说最擅长人物的心理描写,在这方面它独创了一系列的表现技巧,内心独白,是较为重要的一种。所谓内心独白,内心独白是表现人物心理和意识的常用手法,它是“默默无声,一人独操的心理语言,或者说是无声无息的语言意识。”内心独白又可分间接内心独白与直接内心独白。间接内心独白是在小说叙述者的叙述中插入人物的内心活动,通常有“他想”、“他感到”等类似的揭示语作引导。直接内心独白是没有任何揭示语的小说人物意识的直接呈现,是叙述语言和人物意识的直接转换。直接内心独白在意识流小说中最为常见,它能够造成人物内心无保留地直接初露给读者的真切效果,又由于没有作者的介入而最接近人物意识的原生状态。 内心独白的特点1,发自内心2,独自操作3,借助话语

《尤利西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内容?

作者以“尤利西斯”(希腊古代神话中的英雄奥德修斯的罗马化名)作为书名,而且把这一天内自己小说人物的活动和希腊史诗《奥德修纪》中的人物加以对应,还完全搬用了《奥德修纪》各章的名字,作者的目的似乎就是通过古往今来的对照看一看今日的世界和今天的人,从而引起人们的一些思考。

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有缺点,却也不乏好的品质。但时代和社会,总之,是现代的西方文化(物质的和精神的),把他们造就成今天的这个样子。布卢姆意志薄弱、苟且偷安、庸俗猥琐;斯蒂芬精神空虚[自甘堕落,生命力的下降,上进心的缺失;他俩的这肯性格特征不是偶然显现的一种特殊品质,而是司空见惯的日常现象。朝气蓬勃、精神高昂、奋勇向上的时代精神日已成为过去。

作业3

一、填空题

1、存在主义思想出现在19世纪中期。早期的存在主义代表人物是丹麦人克尔凯郭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将存在主义发展为一种独特的哲学体系,并命名为存在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萨特。

2、加缪最 主要小说是《鼠役》,(长篇)和《局外人》(中篇小说)。

3、女作家西蒙.德.波伏瓦的《第二性》是一部影响巨大的社会问题著作。其中的著名论断是“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造成的”。

4、19世纪、20世纪之交,俄国出现了一个现代主义文学(主要是诗歌)的繁华时期。俄国文学史上称其为白银时代。

5、未来主义最初出现在意大利,带有无政府主义色彩,传入俄国后,出现了许多派别,这些派别的基本倾向大致相似。其中有代表性的如马雅可夫斯基的《穿裤子的云》。

6、阿克梅主义的影响延及整个20世纪,当时俄国的一些重要诗人,如古米廖夫、c.戈罗杰茨基、阿赫玛托娃、曼德尔施塔姆等都是阿克梅主义的骨干。阿赫玛托娃的诗集《黄昏集》和《念珠》的问世,曾引起当时文坛的轰动。曼德尔施塔姆的第一本诗集已显现一个大诗人的气质。

7、安德烈.普拉东诺夫的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地槽》(1930,1987年发表)等。 8、1924年到1925年布尔加可夫发表了《魔障》、《不祥之蛋》、《狗心》三个中篇小说,这些作品是作家吧辛辣的讽刺笔触、幻想性的怪诞手法和敏锐观察到的莫斯科生活细节融为一体的成功尝试。布尔加可夫的代表作是哲理长篇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

二、简答题

1、后期象征主义有哪些基本特征?p115

一是更强调诗歌的复杂性、暗示性、神秘性和音乐,强调通过象征实现灵魂与灵魂的对话,实现已知世界与未知世界的对话;

二是创作变得愈来愈隐秘与个人化,诗人仿佛神庙中祈祷的神甫,试图在喃喃自语是创造某种奥秘的迷;

三是更加强调形式的“纯粹”,试图创造一种“纯诗”。在后期象征主义诗人看来,诗作为一种最高的艺术创造形式,完全超越了自然,是使人类超脱自然死亡唯一的精神途径。

2、存在主义文学有哪些基本特征?p166

首先,法国存在主义作家都关心现实问题,因此他们的作品都与现实紧密相关。 第二,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差不多都是哲学学生出生,而他们在哲学思想上的共同理念就是存在主义。存在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宣传存在主义哲学,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一位存在主义者,人物性格具有明显的抽象性和哲理性,某些人物甚至可以说是存在主义理论的传声筒。同时,哲理化的特征也是20 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的发展趋向,反映了20 世纪人类对自身命运和存在状态的困惑以及执着的探索。 第三,从形式方面看,存在主义作家基本上是遵循传统的,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创新。

3、《西西福斯的神话》表达了加缪怎样的哲学思想,这些思想如何体现在他的小说中?p175

《西西福斯的神话》是加缪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著作。西西福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暴君,遭到神的惩罚:在冥土推巨石上山,但将及山顶时,巨石滚下,他再重新推石,如此周而复始,永无止境,加缪借这个故事来阐明自己的哲学观点。人的

存在就如同西西福斯的生存状态一样荒诞和徒劳无益。西西福斯对自己的处境有着清醒的认识,也为此感到烦恼,然而他仍不断地把巨石推向山顶,因为“爬上山顶所要作出的艰苦努力就足以使一个人的心里感到充实”,因而他又是幸福的。加缪甩的是这个神话英雄的“清醒意识”,这种“清醒意识”既给西西福斯带来痛苦,又造就了分的胜利,因为他的清醒韵味着对痛苦和命运的藐视,加缪的报有作品几乎都是这种哲学观点的形象化阐释。

4、简述《厌恶》的思想内容。P174

《厌恶》作为萨特的第一部存在主义小说,也是法国第一部有影响的存在主义小说,明显地在传统小说的故事叙述中融入许多关于“存在”的思考,这是它突出的存在主义特色。如小说主人公洛根丁感觉到“厌恶”并最终发现其根源在于“偶然性”,就是说,从定义上说,存在不是必然。一切都是完全没有根据的。洛根丁的体验和感觉其实是萨特后来在《存在与虚无》和《苍蝇》等作品里表现的思想:生活是荒谬的,没有什么固定的意义;生活的荒谬会使人厌恶。这也是萨特提出的“存在先于本质”的基本含义。

三、论述题

《大师和玛格丽特》提出了哪些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表现了作品怎样的思想内容?p194

首先,魔王沃兰德为什么来到人间?实际上,沃兰德在和莫斯科的杂技观众网页时,就开诚布公地讲明了此行的目的,那就是要透过城市外貌改变,看一看“本市居民的内心是否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他此行只不过是要莫斯科居民的生活来一次揭露性实验,他揭示 出人们通常体面的那个貌似坚强的精神支柱,竟是这样脆弱?

于是小说提出另一个问题:莫斯科的精神文化的理论权威、莫斯科文联主席柏

362011秋外国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全)_外国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辽兹为什么应该受那么严厉的惩罚?其实,沃兰德惊怒柏辽兹“不论提起什么,一切没有”的历史和文化虚无主义态度,“从死变灰、一切化为乌有”的没有道德责任感、没有精神皈依的庸俗唯理论势必泯灭掉人的责任感和道德感,造成的是一个没有个性、没有思想、没有精神支柱的行尸走肉的世界。

小说出现了一个新的耶稣形象,那么这一精神支柱如何才能在人的心中树立起来?为什么说怯懦是人类最可怕的缺陷?

此外,小说还提出为什么永生不死是恐怖的?大师为什么只配得到“安宁”等等。

作业4

一、填空题

1、1950年5月1日,法国剧作家欧仁.尤奈斯库的一出名为秃头歌女》的戏在巴黎“夜游者剧院”首演,标志着一个全新的戏剧流派——荒诞派戏剧的诞生。尤奈斯库重要的作品还有《椅子》、《犀牛》等。

2、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主要有:贝克特、尤奈斯库、阿达莫夫、热内、品特、阿尔比等。

3、贝克特的戏剧代表作是《等等戈多》。

4、新小说的代表作家作品主要有:萨洛特的《向性》;罗伯-格里耶的《橡皮》、《嫉妒》;克洛德.西蒙的(代表作)《弗兰德公路》;布托尔的《变》、《度》等。

5、黑色幽默主要的代表作家作品有冯尼格特的《五号屠场》、唐纳德.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

6、《玉米人》的作者是阿斯图里亚斯。

7、马尔可斯的代表作是《百年孤独》。

二、简答题

1、《等待戈多》如何体现荒诞派戏剧的特征?p216

传统戏剧要求一出戏要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情节要有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戏剧语言要富有动作性,能推动剧情向前发展。但荒诞派戏剧却拒绝遵守上述原则,《等待戈多》充分表现了这一流派在形式上的特点。全剧没的戏剧冲突,也谈不上情节,只是无聊的闲谈。《等待戈多》因情节结构的这一特点又被称为“静止剧”,这恰恰表现了作品的内容:生活如一潭死水,单调乏味,机械重复,毫无希望。

2、新小说有哪些主要理论?p219

首先,反对过分强调小说的思想性、社会性、倾向性。

其次,强调探索新的小说表达方式。如,新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无名的“我”,他是一切,又什么都不是。

3、什么是“黑色幽默”?p230

美国现代文学流派 。盛行于上个世纪60年代中后期,1965年 ,弗里德曼将12位作家的作品编为一本短篇小说集 ,题名《黑色幽默》,流派的名称由此而得。黑色幽默是人们感到自己生存在一个令人绝望的、不可理喻的环境之中,作家对现实社会怀着既沉痛、愤懑又无可奈何的绝望心情。黑色幽默小说力求突出生存环境的荒谬冷酷,嘲讽挖苦和攻击传统价值与美学观念,表现世界的异化、人性的沦落与情感的破碎。不过,他们的愤懑并没有发展为反抗,而是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耸耸肩膀,一笑置之。黑色幽默是可以说是反理性、反理想主义的文学。

1961年,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开创了“黑色幽默”的先河,为美国文学当时的发展闯出一条新路。

4、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有哪些基本特征?p253

第一,用神话了的“现实”,反映生活的真实。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魔幻并不是虚幻,而是以现实为基础,执着于描写拉丁美

洲的现实;

第二,引进带有神奇色彩的特殊的人和事,增强表现生活的艺术魅力。

作家往往负有为现实斗争服务的使命感;作品的基本题材来自现实,其内容富有社会意义。

第三,夸张手法,荒诞描写与魔幻色彩的结合。

它不追求如实地描写现实,作品的题材和内容被魔幻化。

三、论述题

分析《百年孤独》的思想内容。P260

20世纪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马尔克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主要表现的是“拉丁美洲的孤独”。《百年孤独》的标题非常简练地概括了书中的内容:“百年”指作品中所写的时间跨度,即马孔多的历史;“孤独”指马孔多人的性格,即他们的封闭与落后。

1.作家力图通过布恩蒂亚家族七代人充满神奇色彩的生活和经历以及马孔多由开拓、发展到毁灭,写出哥伦比亚及整个拉丁美洲愚昧落后、与世隔绝和被殖民入侵的屈辱历史,从而启发人们思考:造成马孔多百年孤独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彻底摆脱这种孤独?

2.“孤独”,马孔多地处偏僻,四周是一望无际的沼泽,再向外便是大海,它孤独,同时生活在这里的人孤陋寡闻,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作家认为他们生活悲剧的原因,即精神上的“孤独”,他们缺乏受惊,意志薄弱,缺乏理想,缺乏动力,于是遇到挫折便离群索居,失去进取精神。

作品通过马孔多的变迁和布恩蒂亚家庭的经历,揭露和批判了哥伦比亚国内外反动独裁政权的残暴和美国侵略者对拉美民族的政治压迫与经济掠夺,预示了拉美人民将告别愚昧、孤独,走向觉醒与文明。

五 : 电大外国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外国文学专题作业电大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

一、填空题

1、在30年代欧洲文坛向左转的时期,英国出现了一批左翼进步作家,其中最重要的是剧作家旭恩.奥凯西和小说家威斯坦.休.奥登。

2、“愤怒的青年”得名于约翰.奥斯本的剧本《愤怒的回顾》。

3、多丽丝.莱辛是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她于60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是《金色笔记》。

4、罗曼.罗兰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

5、安德烈.马尔罗是作家又是政治活动家,曾多次来到中国。他著有两部描写中国工人罢工和起义的作品:《制服者》和《人的状况》。

6、雷马克最著名的作品是《西线无战事》。小说以客观的状态、生动细腻的笔法描写战争的残酷场景,写年青的士兵的经历和感受,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7、美国小说家德莱塞的主要作品有《嘉莉妹妹》、《珍妮姑娘》、“欲望三部曲”和《美国的悲哀。

8、“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之一是菲兹杰拉德,他的代表作是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

9、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代表作是《飘》,作品写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历史。

10、20世纪美国在戏剧方面的主要成就除奥尼尔的作品外,还有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和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等名剧。

11、萧伯纳在《巴巴拉少校》中塑造了一个大军火商的形象,他名叫安德谢夫。

12、《赫索格》的作者是索尔.贝娄。

13、契科夫主要的戏剧作品有《三姐妹》和《樱桃园》等。

14、肖洛霍夫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

1、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有那哪些基本特征?

首先,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仍然是作家们的重要思想武器。

其次,作家们始终坚持真实性这一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

第三,描写重点的内向性和主观化,艺术形式上的不拘一格和兼容并蓄。

第四,人物塑造上强调性格的多重性,淡化典型性格描写。

2、托马斯·曼的现实主义和传统主义有哪些不同?

象征的人物形象;隐喻性的细节描写;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小说的非情节化;此外他还运用心理分析、含蓄的讽刺,甚至带有荒诞色彩的细节把现实与梦境、真实与幻觉、记忆与印象交织在一起。

3、布莱希特“叙事剧”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叙事剧”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在布莱希特看来诉戏剧强调戏剧冲突,强调戏剧性,这是一种建立在亚里士多德关于命运悲剧理论基础上的戏剧。也就是说通过模仿引起恐惧和怜悯的使观众的思想产生恐惧和怜悯,从而在道德上得到净化。而布莱希特倡导的叙事剧,却是要让观众产生思考的兴趣,激发观众变革现实的愿望,并使观众相信世纪是可变的,从而培养观众积极的处世态度。

叙事剧在艺术上的特点,包括“陌生化”的手法,使观众用新的眼光观察和理解司空见惯的事物。导演和演员借此有意识地在舞台与观众之间制造一种感情上的距离,使演员既是角色的扮演者,又是角色的裁判,使观众成为清醒的旁观者,用探讨和批判的态度对待舞台上的事件。

4、什么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在1934年8月召开的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上制定的苏联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基本方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保证艺术创作有特殊的可能性去发挥创作的主动性,去选择各种各样的形式、风格和体裁。"它既体现了现实主义在社会主义苏联时期的自我更新的机制,诞生了20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独属于苏联的自己的方式,同时也由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惟我独尊的地位而束缚了现实主义小说的空间。五、六十年代之后这种状况有所改观。

三、分析《静静的顿河》的主人公格利高里·麦列霍夫的形象?

一、格利高里的性格特征

葛利高里是出生在美丽的大草原上的哥萨克,他热爱劳动,淳朴热情,心地善良,割草时误伤一只小野鸭,“心里发生了一种突然袭来的非常怜悯的感情”。他本来过着宁静的生活,可战争爆发了,接踵而来的是大革命年代,“人都变得比狼还坏,四周都是仇恨”,然而,葛利高里却努力保持着人的自尊和自信,从未丧失良知和同情心,没有堕落为野兽。他第一次砍死一名奥地利士兵,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深沉的痛苦使他“人都变得瘦了”。他同情惨死于战争的人,尤其对被盲目的仇恨和偏狭心理所支配的滥杀俘虏和反人道行为感到气愤和痛心,因此,一个哥萨克残忍地劈砍俘虏时,他气急之中朝他开了一枪;哥萨克士兵轮奸波兰姑娘,他出于义愤挺身解救;情敌司捷潘在战场上落马遇险,他冒死救下这个几次蓄意杀害自己的人;当红军军官波特捷尔柯夫不经审判枪杀白军军官时,他大为震惊,竟离开红军队伍。作为一名叛军首领,他率队疯狂向红军冲杀,心里却苦恼万分;他不仅自己从不抢劫,严禁部下抢劫,连他的父亲要趁机捞一把,也遭到他的斥责制止;他公然违抗上级命令,放走被囚的红军,保护他们的妻儿老小,骂杀死红军战士的嫂子是“好狠毒的娘们”。尽管生活的残酷一度让他迷惘,与狼共舞,但他并没有变成狼,在人性泯灭的时代,他人性依存,执着于真善美,显示了他的人格魅力。他越来越感到屠杀红军是不可饶恕的罪恶行径,发出了凄惨的呼喊:“砍死我吧!”正是主人公身上那战争也不能摧毁的同情心和正义感,使我们看到了葛利高里人性的光辉与做人的尊严。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葛利高里是复杂的、矛盾的,既有反抗旧的传统观念的一面,又有和哥萨克传统意识相妥协的一面。哥萨克,这个帝俄时代特殊的军事农民阶层,有着勤劳、勇敢、独立不羁的性格,也有愚昧、保守、宗法制的特点。对葛利高里这个哥萨克无法单一地用美或丑、善或恶来界定,他善良、正直,却又凶狠、暴烈,酷爱自由,向往正义,勇于探索真理,然而又左右摇摆。他大胆追求爱情,忠于爱情,但同时又屈从父命娶娜达莉亚为妻,婚后对她冷酷无情,在两性关系上也不无放荡行为。他既为革命效过力,又屠杀过革命者,他有着与普通劳动人民血肉相连的崇高人格。但是,他的思想认识水平却停留在原始的层次上。

61阅读/ www.61k.net

他性格的善恶美丑并不是简单的并列或彼此割裂、泾渭分明,而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互相映衬的,主人公的心灵是个战场,上帝与魔鬼在此搏斗。葛利高里很羡慕坚定的革命者珂晒沃依和反动透顶的白军军官李斯特尼茨基,“他们从一开头就什么都清清楚楚,可是我到如今还是什么都糊糊涂涂”,其实,这恰是他卓尔不群的地方。肖洛霍夫通过葛利高里形象揭示了人的多面性和丰富性,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交织交融,很难去判断它的是与非,但需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灵魂。这就是人格魅力所在。

二、格利高里的形象典型

格利高里是一个探索追求的典型。这个善良、勤劳、纯朴的哥萨克身上具有哥萨克劳动者的一切美好品质。他身上又带着哥萨克时代的种种偏见。

哥萨克是俄罗斯民族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热爱劳动、崇尚自由、粗犷善战的特质,在沙皇愚民政策下哥萨克阶层又保留着许多中世纪生活特点和风俗习惯,一种盲目的优越感体现在葛利高里身上。一方面,可以看到哥萨克中下层人民的优秀品质如勇敢善战、勤劳热情、诚实正直和富有同情心。另一方面,他又受到哥萨克落后传统和道德偏见的影响,盲目崇拜军人荣誉,把争取哥萨克人的生存权和自制权看得高于一切。葛利高里堕入匪帮,是历史悲剧在葛利高里身上的体现,是国内战争中哥萨克悲剧性曲折道路的延伸和深化,而这种历史悲剧是带有历史的必然性的。葛利高里之所以毅然脱离匪帮,是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正因为这样造成他认识真理和接受革命的艰难,他寻找中间道路的幻想在现实生活中一再碰壁,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葛利高里两次参加红军,三次投入白军和叛军,同各种社会力量代表人物都发生过冲突。葛利高里的矛盾和痛苦显然与他所属的那个特定群体不可分开。透过他的悲剧命运,反映在苏维埃政权的建设中一部分哥萨克农民主义现实主义的框架的命运。

三、格利高里悲剧根源性

格利高里的悲剧根源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及社会根源和家庭根源。

格利高里在很大程度上想超越和反抗周围的环境,因为这个环境贬低生命的意义,漠视生命的尊严。他不停地追求,但他始终处于一种自我否定之中。对人的爱与恨,对他所做的事情的憎恶与疑惑,对历史事件的拥护与反抗,回避与投入,一道要求主宰着他的灵魂,揉碎着他的心。葛利高里作为生命个体,有着美好的个性,他的向往和探索体现了人的价值和意义。但是顿河地区独特的地位和军事生活形成的哥萨克强烈的自我意识、整体感、内聚力、优越感和排外性一直左右着他,使他不可能彻底超越。他在颠沛流离中一直试图将自己融入到时代斗争、人民大众的洪流当中去,但他顽固的个性主义和怀疑一切的立场,使他最终未能实现与人民的结合。他在奋斗与挣扎中最后失败,不仅仅反映出一个个性主义者的生命悲剧,更重要的是反映出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他有着对生命的无限热情和渴望,只是这种渴望无所着落。在经历了人生各种苦难之后,葛利高里将原始的激情消磨殆尽,也没有找到精神的归宿。

他在个人生活中,格利高里动摇于妻子娜塔莉亚与情人婀克西妮亚之间,两次回到妻子身边,三次投入情人怀抱,使这两个都深爱他的女人为他死得异常悲惨——娜塔莉亚痛恨丈夫的不忠,私自堕胎身亡,然而,她到临死前,仍然是原谅他了,仍然那样深刻的爱着他,但小说却没有安排格利高里和娜塔莉亚最后的诀别,没有爱,没有恨,然而却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和悲伤;另一面在婀克西妮亚与葛利高里逃亡途中,原以为两个人可以度过难关,逃到另外一个地方好好生活,然而却被枪打死了。肖洛霍夫最终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这样的爱情结局确实让人心痛。

格利高里的悲剧,还在于他骨子里的那份善良之心。是的,曾经的他是一个十分冷淡,残酷无礼,冲动草率的哥萨克小伙子。然而他对人民却又爱得那样的深沉,这份感情直接导致着他悲剧的发生。小说中展示的战争是极端残酷的,而生活在战争中的哥萨克们更只能如此,为了生存,他们生活在生死之间,在仇恨与怜爱之间,在一次次放下武器,然而又一次次被当时环境而被迫重新拿起武器之间。诚然,他在如此独立而孤傲的世界中,结果只能是一个悲剧。

四、格利高里人性魅力

从1928年《静静的顿河》第一部问世起,人们对小说主人公葛利高里的兴趣经久不衰。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这一形象所具有的独特人格魅力。1957年,肖洛霍夫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对于作家来说——他本身首先需要的是把人的心灵的运动表达出来。我在葛利高里·麦列霍夫身上就想表现出人的这种魅力。”

通读《静静的顿河》,让我们意识到作家并不是单单想以浓重的手笔来描述一个小人物的悲剧人生,更重要的是想通过主人公葛利高里这个人物来表现些什么,我想这就是本文的核心主题;通过人物的命运来体现人性的魅力,以小人物的悲剧人生来折射本文的主题。作者明确表示要通过这个形象的“心灵运动”来体现人的魅力,人物的悲剧性和人格魅力有机交织,构成这一形象特异的色彩。葛利高里的魅力就在于痛苦地抗挣战争对他的人性腐蚀和扭曲,就在于他的人格力量超出其他人。这是因为在这里历史伦理标准被悬置,代之以审美标准。

作业2

一、填空题

1、《鬼魂奏鸣曲》是表现主义戏剧的经典作品,它的作者是斯特林堡。

2、德国的表现主义戏剧作品主要有格奥尔格.凯泽的《从清晨到午夜》;弗朗.魏德金德的《春情萌动》;恩斯特.托勒的《转变》等。

3、卡夫卡的主要作品有《变形记》、《审判》、《城堡》等。

4、《天边外》是奠定奥尼尔(填作家名)美国重要戏剧家地位的作品。剧本写两个乡下青年故事。

5、“意识流”最初是心理学术语,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1884年发表的《论内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一文中首先使用。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从哲学的角度提出了意识的“绵延说”、“直觉主义”和“心理时间观”。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和支柱是无意性和性本能的理论。

6、乔伊斯的主要小说作品有小说集《都柏林人》(1914)、《青年艺术家的肖像》(1933)、写作时间持续16年之久的《为菲尼根守灵》。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尤利西斯》。

7、《到灯塔去》的作者是吴尔夫。

8、“约克纳帕塔法”是美国作家福克纳虚构的一个小说世界。其中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是《喧哗与骚动》。这部小说也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品。

61阅读/ www.61k.net

简答题

1、表现主义文学有哪些基本特征?

表现主义这一概念的来源:最初是运用在给画评论中,后运用于文学批评界。表现主义是一种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流派,它在绘画、文学、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中均有不同的表现。其特征为;(1)类型化的人物形象;

(2)如梦似幻的情节;

(3)表现内在的激情;

(4)强烈的反差对比;

(5)使用突破常规的表现手段。

2、《城堡》的多解性是如何表现的?

《城堡》是一部具有多重解释的作品,是由于“城堡”意象的朦胧和神秘所带来的。

神学观点:虽然都是持神学观点,但他们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1)城堡是神和神的恩典的象征,K追求的是最高的和绝对的拯救。2)以城堡比喻神,然而K的种种行经都是旨在反对这种现有秩序,想证明神是不存在的。3)城堡根本不代表神,假若城堡里有神,这也是一位躲藏起来不见人的神。4)K处于基督教义上的信与不信之间,代表没有神可以依赖的人类的悲哀。5)K的处境就是犹太教、犹太人的处境,一切的努力在于得到非犹太世界的承认。

心理学观点:城堡客观上并不存在,它是K自由意识的外在折射,是K真实的外在反映。

存在主义观点:城堡是荒诞世界的一种形式,是现代人的危机。K被任意摆布而不能自主,他挣扎着,意欲追求自我和存在的自由,他徒劳地努力,从而代表了人类的生存状态。

社会学观点:城堡中官僚主义严重,效率极低,城堡里的官员既无能又腐败,彼此之间充满矛盾,代表着崩溃前夕的奥匈帝国的官僚主义作风,同时又是作者对法西斯统治者罪行的预感,表现了现代集权统治的症状。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同样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1)K的恐惧来自于个人与物化了的外在世界之间的矛盾。小说将个人的恐惧感普通化,将个人的困境作为历史和人类普遍的困境,对于促进社会发展没有益处,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积极向上的文艺观。2)《城堡》中描写的不只是历史的真实,在社会主义世界中也有现实主义,并且K努力克服自己的处境,要求自己的权利,有积极向上的一面。

形而上学的观点:1)K努力追求和探索的,是深层的不可知的秘密。他在寻找生命的终极意义。2)城堡的一切出自善意,由于K不了解城堡而不能真正认识它。3)K的目标不明确,他只是为了寻求而寻求,而寻求是必要的,需求可以显出生命的强力,可以显出人格的力量。

实证主义观点:详细考证作者生平,以此说明作品产生的背景。指出《城堡》中的人物、事件同卡夫卡身处的时代、社会、家庭、交往、工作、旅游、疾病、婚事、个性等等有密切的关系。也有结合生平从其他研究入手,认为K寻找的是现实生活的稳定。

《城堡》的各种解读融为一体,并无主次之分。城堡是神的恩典的象征,是神驾驭人的命运的象征。城堡是权力的象征、国家统治机器的缩影。城堡是犹太人无家可归的写照。城堡是荒诞世界的象征。城堡是卡夫卡父亲的象征。

3.《荒原》的现代性表现在那些方面?

1)为了表现荒芜、病态和邪恶的主旨,《荒原》彻底摒弃了浪漫主义诗歌以健康、美好、高雅的意象入诗的传统,而延续了象征主义诗歌,特别是《恶之花》选用病态、丑恶、卑微意象的理念;2)《荒原》具有思维上跳跃幅度大的特点;3)《荒原》用词之多,在20世纪欧美文学作品中师相当少见的;4)《荒原》具有明显的音乐结构,仿佛一首宏大复杂的交响诗;5)《荒原》采用了典型的自由体,诗句长短不一,不用规律的韵,但节奏分明,舒展自如,收放有致;6)《荒原》既有历史的透视,又有现实的观照;7)《荒原》是一首典型的现代主义的诗作。

4、什么是意识流小说中的“内心独白”?

意识流小说最擅长人物的心理描写,在这方面它独创了一系列的表现技巧,内心独白,是较为重要的一种。所谓内心独白,内心独白是表现人物心理和意识的常用手法,它是“默默无声,一人独操的心理语言,或者说是无声无息的语言意识。”内心独白又可分间接内心独白与直接内心独白。间接内心独白是在小说叙述者的叙述中插入人物的内心活动,通常有“他想”、“他感到”等类似的揭示语作引导。直接内心独白是没有任何揭示语的小说人物意识的直接呈现,是叙述语言和人物意识的直接转换。直接内心独白在意识流小说中最为常见,它能够造成人物内心无保留地直接初露给读者的真切效果,又由于没有作者的介入而最接近人物意识的原生状态。

内心独白的特点1,发自内心2,独自操作3,借助话语

5、《尤利西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内容?

作者以“尤利西斯”(希腊古代神话中的英雄奥德修斯的罗马化名)作为书名,而且把这一天内自己小说人物的活动和希腊史诗《奥德修纪》中的人物加以对应,还完全搬用了《奥德修纪》各章的名字,作者的目的似乎就是通过古往今来的对照看一看今日的世界和今天的人,从而引起人们的一些思考。

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有缺点,却也不乏好的品质。但时代和社会,总之,是现代的西方文化(物质的和精神的),把他们造就成今天的这个样子。布卢姆意志薄弱、苟且偷安、庸俗猥琐;斯蒂芬精神空虚[自甘堕落,生命力的下降,上进心的缺失;他俩的这肯性格特征不是偶然显现的一种特殊品质,而是司空见惯的日常现象。朝气蓬勃、精神高昂、奋勇向上的时代精神日已成为过去。

作业3

一、填空题

1、存在主义思想出现在19世纪中期。早期的存在主义代表人物是丹麦人克尔凯郭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将存在主义发展为一种独特的哲学体系,并命名为存在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萨特。

2、加缪最主要小说是《鼠役》,(长篇)和《局外人》(中篇小说)。

3、女作家西蒙.德.波伏瓦的《第二性》是一部影响巨大的社会问题著作。其中的著名论断是“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造成的”。

4、19世纪、20世纪之交,俄国出现了一个现代主义文学(主要是诗歌)的繁华时期。俄国文学史上称其为白银时代。

5、未来主义最初出现在意大利,带有无政府主义色彩,传入俄国后,出现了许多派别,这些派别的基本倾向大致相似。其中有代表性的如马雅可夫斯基的《穿裤子的云》。

6、阿克梅主义的影响延及整个20世纪,当时俄国的一些重要诗人,如古米廖夫、c.戈罗杰茨基、阿赫玛托娃、曼德尔施塔姆等都是阿克梅主义的骨干。阿赫玛托娃的诗集《黄昏集》和《念珠》的问世,曾引起当时文坛的轰动。曼德尔施塔姆的第一本诗集已显现一个大诗人的气质。

7、安德烈.普拉东诺夫的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地槽》(1930,1987年发表)等。

8、1924年到1925年布尔加可夫发表了《魔障》、《不祥之蛋》、《狗心》三个中篇小说,这些作品是作家吧辛辣的讽刺笔触、幻想性的怪诞手法和敏锐观察到的莫斯科生活细节融为一体的成功尝试。布尔加可夫的代表作是哲理长篇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

1、后期象征主义有哪些基本特征?

一是更强调诗歌的复杂性、暗示性、神秘性和音乐,强调通过象征实现灵魂与灵魂的对话,实现已知世界与未知世界的对话;

二是创作变得愈来愈隐秘与个人化,诗人仿佛神庙中祈祷的神甫,试图在喃喃自语是创造某种奥秘的迷;

三是更加强调形式的“纯粹”,试图创造一种“纯诗”。在后期象征主义诗人看来,诗作为一种最高的艺术创造形式,完全超越了自然,是使人类超脱自然死亡唯一的精神途径。

2、存在主义文学有那些基本特征?

首先,法国存在主义作家都关心现实问题,因此他们的作品都与现实紧密相关。

第二,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差不多都是哲学学生出生,而他们在哲学思想上的共同理念就是存在主义。存在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宣传存在主义哲学,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一位存在主义者,人物性格具有明显的抽象性和哲理性,某些人物甚至可以说是存在主义理论的传声筒。同时,哲理化的特征也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的发展趋向,反映了20世纪人类对自身命运和存在状态的困惑以及执着的探索。

第三,从形式方面看,存在主义作家基本上是遵循传统的,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创新。

3、《西西福斯的神话》表达了怎样的哲学思想,这些思想如何体现在它的小说中的?

《西西福斯的神话》是加缪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著作。西西福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暴君,遭到神的惩罚:在冥土推巨石上山,但将及山顶时,巨石滚下,他再重新推石,如此周而复始,永无止境,加缪借这个故事来阐明自己的哲学观点。人的存在就如同西西福斯的生存状态一样荒诞和徒劳无益。西西福斯对自己的处境有着清醒的认识,也为此感到烦恼,然而他仍不断地把巨石推向山顶,因为“爬上山顶所要作出的艰苦努力就足以使一个人的心里感到充实”,因而他又是幸福的。加缪甩的是这个神话英雄的“清醒意识”,这种“清醒意识”既给西西福斯带来痛苦,又造就了分的胜利,因为他的清醒韵味着对痛苦和命运的藐视,加缪的报有作品几乎都是这种哲学观点的形象化阐释。

4、简述《厌恶》的思想内容?

《厌恶》作为萨特的第一部存在主义小说,也是法国第一部有影响的存在主义小说,明显地在传统小说的故事叙述中融入许多关于“存在”的思考,这是它突出的存在主义特色。如小说主人公洛根丁感觉到“厌恶”并最终发现其根源在于“偶然性”,就是说,从定义上说,存在不是必然。一切都是完全没有根据的。洛根丁的体验和感觉其实是萨特后来在《存在与虚无》和《苍蝇》等作品里表现的思想:生活是荒谬的,没有什么固定的意义;生活的荒谬会使人厌恶。这也是萨特提出的“存在先于本质”的基本含义。

5、《大师和玛格丽特》提出了哪些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表现了作品怎样的思想内容?

首先,魔王沃兰德为什么来到人间?实际上,沃兰德在和莫斯科的杂技观众网页时,就开诚布公地讲明了此行的目的,那就是要透过城市外貌改变,看一看“本市居民的内心是否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他此行只不过是要莫斯科居民的生活来一次揭露性实验,他揭示出人们通常体面的那个貌似坚强的精神支柱,竟是这样脆弱?

于是小说提出另一个问题:莫斯科的精神文化的理论权威、莫斯科文联主席柏辽兹为什么应该受那么严厉的惩罚?其实,沃兰德惊怒柏辽兹“不论提起什么,一切没有”的历史和文化虚无主义态度,“从死变灰、一切化为乌有”的没有道德责任感、没有精神皈依的庸俗唯理论势必泯灭掉人的责任感和道德感,造成的是一个没有个性、没有思想、没有精神支柱的行尸走肉的世界。

小说出现了一个新的耶稣形象,那么这一精神支柱如何才能在人的心中树立起来?为什么说怯懦是人类最可怕的缺陷?

此外,小说还提出为什么永生不死是恐怖的?大师为什么只配得到“安宁”等等。

4、一、填空题

1、1950年5月1日,法国剧作家欧仁.尤奈斯库的一出名为秃头歌女》的戏在巴黎“夜游者剧院”首演,标志着一个全新的戏剧流派——荒诞派戏剧的诞生。尤奈斯库重要的作品还有《椅子》、《犀牛》等。

2、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主要有:贝克特、尤奈斯库、阿达莫夫、热内、品特、阿尔比等。

3、贝克特的戏剧代表作是《等等戈多》。

4、新小说的代表作家作品主要有:萨洛特的《向性》;罗伯-格里耶的《橡皮》、《嫉妒》;克洛德.西蒙的(代表作)《弗兰德公路》;布托尔的《变》、《度》等。

5、黑色幽默主要的代表作家作品有冯尼格特的《五号屠场》、唐纳德.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

6、《玉米人》的作者是阿斯图里亚斯。

7、马尔可斯的代表作是《百年孤独》。

二、简答题

1、《等待戈多》如何体现荒诞派戏剧的特征?

传统戏剧要求一出戏要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情节要有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戏剧语言要富有动作性,能推动剧情向前发展。但荒诞派戏剧却拒绝遵守上述原则,《等待戈多》充分表现了这一流派在形式上的特点。全剧没的戏剧冲突,也谈不上情节,只是无聊的闲谈。《等待戈多》因情节结构的这一特点又被称为“静止剧”,这恰恰表现了作品的内容:生活如一潭死水,单调乏味,机械重复,毫无希望。

2、新小说有哪些主要理论?

首先,反对过分强调小说的思想性、社会性、倾向性。

其次,强调探索新的小说表达方式。如,新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无名的“我”,他是一切,又什么都不是。

3、什么是“黑色幽默”?

美国现代文学流派。盛行于上个世纪60年代中后期,1965年,弗里德曼将12位作家的作品编为一本短篇小说集,题名《黑色幽默》,流派的名称由此而得。黑色幽默是人们感到自己生存在一个令人绝望的、不可理喻的环境之中,作家对现实社会怀着既沉痛、愤懑又无可奈何的绝望心情。黑色幽默小说力求突出生存环境的荒谬冷酷,嘲讽挖苦和攻击传统价值与美学观念,表现世界的异化、人性的沦落与情感的破碎。不过,他们的愤懑并没有发展为反抗,而是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耸耸肩膀,一笑置之。黑色幽默是可以说是反理性、反理想主义的文学。

1961年,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开创了“黑色幽默”的先河,为美国文学当时的发展闯出一条新路。

4、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有哪些基本特征?

第一,用神话了的“现实”,反映生活的真实。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魔幻并不是虚幻,而是以现实为基础,执着于描写拉丁美洲的现实;

第二,引进带有神奇色彩的特殊的人和事,增强表现生活的艺术魅力。

作家往往负有为现实斗争服务的使命感;作品的基本题材来自现实,其内容富有社会意义。

第三,夸张手法,荒诞描写与魔幻色彩的结合。

它不追求如实地描写现实,作品的题材和内容被魔幻化。

三、简析《百年孤独》的思想内容

20世纪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马尔克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主要表现的是“拉丁美洲的孤独”。《百年孤独》的标题非常简练地概括了书中的内容:“百年”指作品中所写的时间跨度,即马孔多的历史;“孤独”指马孔多人的性格,即他们的封闭与落后。

1.作家力图通过布恩蒂亚家族七代人充满神奇色彩的生活和经历以及马孔多由开拓、发展到毁灭,写出哥伦比亚及整个拉丁美洲愚昧落后、与世隔绝和被殖民入侵的屈辱历史,从而启发人们思考:造成马孔多百年孤独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彻底摆脱这种孤独?

2.“孤独”,马孔多地处偏僻,四周是一望无际的沼泽,再向外便是大海,它孤独,同时生活在这里的人孤陋寡闻,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作家认为他们生活悲剧的原因,即精神上的“孤独”,他们缺乏受惊,意志薄弱,缺乏理想,缺乏动力,于是遇到挫折便离群索居,失去进取精神。

作品通过马孔多的变迁和布恩蒂亚家庭的经历,揭露和批判了哥伦比亚国内外反动独裁政权的残暴和美国侵略者对拉美民族的政治压迫与经济掠夺,预示(www.61k.com]了拉美人民将告别愚昧、孤独,走向觉醒与文明。

本文标题:外国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09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173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