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舌尖上的美味-《舌尖2》美味探秘 黔东南大山深处鱼酱鲜

发布时间:2017-09-06 所属栏目:经典散文

一 : 《舌尖2》美味探秘 黔东南大山深处鱼酱鲜

《舌尖上的中国2》第一集中最受欢迎的美味是什么?答案是雷山鱼酱。(www.61k.com]对于这款网上卖断了货的苗家美味,不少吃货是又爱又恨。贵州黔东南雷山县,雷山鱼酱产地,独特的苗族小食、建筑民俗以及丰沛的负氧离子组成了这里动人的风景……

【搜狐旅游独家原创策划,转载请注明出处。】

爬岩鱼 《舌尖2》美味探秘 黔东南大山深处鱼酱鲜
 

雷山鱼酱

鱼酱是黔东南苗族自治州雷山县永乐区的传统调味品。

雷山鱼酱的主要材料为爬岩鱼。将爬岩鱼捕回后洗净剁碎,与草木灰中烤好的干辣椒剁碎混合,再配上姜米、甜酒、盐等,置放于坛中,用草木灰封坛,即完成制作。半个月后,鱼酱即可取出食用。

味辣、清香、增食欲,是“鱼酱”独特的食用功效。此物老少皆宜,当佐料煮什么都好吃,一家只要做一坛(约五六斤),就可以食用一年。

其食用只有两种方式:一是将青椒剁碎炒熟,放上一小勺鱼酱酸,再放水煮沸后取出,用筷子夹一丁点入口,食欲大增;二是佐以猪肉火锅,不但下饭,还可以解肥腻。

爬岩鱼 《舌尖2》美味探秘 黔东南大山深处鱼酱鲜
 

爬岩鱼 水底最鲜活的美味

爬岩鱼又名爬岩鳅,栖息于水流湍急、多砾石的山涧溪河中,吸附于石块上生活。

爬岩鱼,是桥港村附近一条大河的特产。夏秋之际,爬岩鱼相对较多。爬岩鱼最大不过小拇指大,产量较低又不好捕捉,一人一天最多能捕1斤多。在捕捉爬岩鱼时,捕到的草鞋虫、小河虾等,也是制作鱼酱酸不可缺少的原材料。

糯米稻花鱼 佐酒绝配

爬岩鱼 《舌尖2》美味探秘 黔东南大山深处鱼酱鲜
 

桥港村腌鱼选用半斤左右重的稻田鲤鱼。制作方法是先将鱼剖开去杂,用木炭火烤半天去除些许水分后,将甜酒、盐、辣椒面、木姜子、生姜、花椒等拌好,一团塞进鱼肚中,再用糯米草缠绕鱼身几圈捆紧、挨个码好,放进坛中腌制。

一个月后取出食用,可以油炸、蒸或生吃。腌鱼的口感为半酸半甜、清香扑鼻、回味无尽,是一道下饭、下酒的绝佳佐食。

香腌韭菜酸 香味飘十里

桥港村里不只有鱼做的美味,这里还有一样家家都会吃到的美食——腌韭菜根。

村民家中腌制的韭菜根这道美味,可谓香飘十里。据说只要谁家带着腌制的韭菜根到山上去吃晌午,闻到香味的蚂蚁就会迅速爬来。

腌制韭菜根家家村民都做,选材不拘,一年生甚至十年生的韭菜根都行。将韭菜根洗净,晾半干,切断,拌与甜酒、盐、辣椒面、生姜、花椒面等,置于坛中,一月后取出生吃。制作好的韭菜根口感香、脆、微酸。是可口下饭,增进食欲的一道美食,也是滋阴壮阳的美食。

爬岩鱼 《舌尖2》美味探秘 黔东南大山深处鱼酱鲜

爬岩鱼 《舌尖2》美味探秘 黔东南大山深处鱼酱鲜
 

探秘《舌尖二》鲜美鱼酱拍摄地

在中国贵州省的很多地区存在着许多原始的村寨,崇山峻岭隔绝了那里和外界的联系,也给予了当地人们世外桃源般的生活。(www.61k.com)人们祖祖辈辈守望着那里的绿水青山,延续着他们古老的民族习俗,过着神秘而朴实的生活。雷山便是这样一个地方。

雷山县永乐镇

雷山县永乐镇,舌尖2提及的桥港村就隶属这个小镇。

永乐镇位于雷山县东南部,是贵阳、凯里通往榕江、黎平、从江等县的重要咽喉要道,商贾云集,集贸繁荣,是永乐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雷山县仅次县城的第二大集贸中心。

永乐镇民族风情浓郁,主要有苗、汉、水、侗、布衣、瑶等,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乡镇。走进永乐苗寨,你会沉侵在一种含有浓郁而神秘的苗族的芦笙、服饰、手工艺等苗族艺术文化之中。每逢吃新节、苗年节、水族关年等民族传统节日,有斗牛、斗鸟、斗狗、跳铜鼓、跳芦笙、爬山、对歌等活动,绽放民族风采,展现苗族民族人民的独特魅力。有开屯梯田、乔洛草原等风景,山清水秀,民风热情淳厚,具有发展旅游的潜力。

桥港村 李绍权家

桥港村位于雷山县城南部,距县城25公里、乡政府12公里,通车进寨。该村现有306户、1370人,辖14个村民小组,分居5个自然寨,有党员26名,全是苗族,人均耕地面积0.5亩,是个人多地少的一类贫困村。

事实上,这个远在贵州省雷山县桥港村的苗族家庭一家共有6口人,其中李绍权40岁,妻子余高里39岁,而余高里正是故事中雷山鱼酱的制作者。

在《舌尖2》火了之后,这个位于大山深处的人家也红了起来。甚至有游客慕名前来品尝鱼酱。

爬岩鱼 《舌尖2》美味探秘 黔东南大山深处鱼酱鲜

爬岩鱼 《舌尖2》美味探秘 黔东南大山深处鱼酱鲜
  西江千户苗寨

不只有美食 雷山还有什么好玩

西江千户苗寨

虽然西江苗寨的游人如织,但当地苗人生活并没有被外界陌生客人的造访而发生太多改变。(www.61k.com)在寨中循着石阶小路往深处寻幽,行至半山腰,你可以壮着胆子想进入吊脚楼里探个究竟,堂屋外设有“美人靠”将是最好的休憩之地…

扩展:大山深处的女人 / 大山深处的女人电影 / 大山深处110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县城36km,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km,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60km。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西江有远近闻明的银匠村,苗族银饰全为手工制作,其工艺具有极高水平。西江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的首选之地。西江牯藏节、苗年,闻名四海,西江千户苗寨,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的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西江千户苗寨旅游攻略】

雷公山 赏珍贵的活化石

●秃杉

有“万木之王”、“天然活化石”之誉。它挺拔、高大是躲过第四纪冰川孑遗的珍惜物种,在国家8种一类珍惜保护植物中,秃杉榜上有名。

●“佛光”胜景

雷公山终年多雾,一年中有雾日300天,气候宜人,即使是最炎热的七月,月均温度也仅为15.8度,这是因地属北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区,又加之雷公山山体高大,带来垂直方向上气候巨大差异的结果,一山分四季,十天不同天,是典型的概括。由于阳光的折射和多云雾的作用,雷公山常在夏、秋之季多佛光胜景,即海市蜃楼幻景。

●雷公山“天书”

《雷山县志》载雷公山主峰北侧雷公坪点将坛处有一青石碑,碑高2米,宽1.5米,厚0.2米,其碑面刻印碑文,文字千百年来无人可识,当地流传有诸葛孔明碑说和秀眉碑说,现残碑收藏在县文物所,存字共28个,成为神秘的雷公山“天书”。【雷公山旅游攻略】

爬岩鱼 《舌尖2》美味探秘 黔东南大山深处鱼酱鲜
 

秘境中的清冽味道 脚尧茶

脚尧茶产于贵州黔东南州中部苗岭主峰的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属于国家级森林保护区的核心地带,在苗语中把此山峰取名为脚尧,译为汉语是秘境,意为神秘的境地。

爬岩鱼 《舌尖2》美味探秘 黔东南大山深处鱼酱鲜
 

茶园分布于海拔1400米——1600米的脚尧峰上,脚下是脚尧村,脚尧茶因此而得名。这里林海茫茫,云雾缭绕、溪泉纵横、土质肥沃,无任何工业污染,是生产有机茶叶的理想之地。 脚尧茶系采摘一芽二叶初展的原料精致而成,空气寒冷,茶叶生长缓慢,但茶叶肥厚,清香高雅,滋味清醇,汤色碧绿明亮,耐于冲泡,富含有机硒,饮后心旷神怡。

脚尧茶外形紧秀显毫,色泽翠绿鲜活,香气高锐持久,滋味清醇鲜爽,汤色嫩绿明亮,叶底鲜活匀整,入水后叶片竖立,犹如群笋出土,栩栩如生,极具观赏价值。

朗德上寨 12道拦路酒阅尽苗家风情

郎德苗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报德乡,分上下两自然寨。对外开放的是上郎德,因此正规一点的叫法应该是“朗德上寨”。作为全国第一个民俗风情村寨游览地这里是有名有实:吊脚楼、芦笙堂、风雨桥一个都不少。节日期间或旅行团来到时会有热情的迎客仪式和盛大的芦笙舞、铜鼓舞、板凳舞等苗族歌舞表演。后来在各地兴起的“民族村”都是在它的启发下建立的。【朗德上寨旅游攻略】

新桥苗寨 最缭乱的超短裙风情

在黔东南大山深处,有一支服饰特别古老而时尚的苗族。在五百年前他们就已经穿着“超短裙”,特别是姑娘、妇女,无论春夏秋冬她们都穿着仅有十多公分长的短裙,后来由于服饰的明显特征,在苗族的分支中人们称他们为“短裙苗”,这个“短”字实际上已有五六百年历史。这就是雷公山麓的新桥短裙苗…【新桥苗寨旅游攻略】

扩展:大山深处的女人 / 大山深处的女人电影 / 大山深处110

二 : 舌尖上的美味--海肠子饺子

舌尖上的美味--海肠子饺子

前几天三亚在微博里推荐我看《舌尖上的中国》,这几天晚上一直在看,到昨天晚上看完了,真是太喜欢这部纪录片集了,主要是因为这部讲述美食的纪录片集里,几乎看不到高档酒店的烹饪大师或美食名家精湛的厨艺,镜头主要集中在展示平民百姓日常饮食的变化、南北饮食习惯的差异、不同味觉的审美以及食料的采集上,看过之后,才真正地体会到我国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感受到食物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饱腹,而更多的是1种生活趣味。

最后一集中出现的獐子岛海碰子的镜头,对从小就生活在海边的我来说,就非常熟悉的场景,不过那些海碰子捞出来的海参和鲍鱼,就算是在我们这里价格也非常昂贵,不是寻常的食物。不过生活在海边的人,总有办法找到营养价值与它们差不多,而价格却便宜很多的食材,满足我们的日常需要(www.61k.com],比方说在我国仅在渤海湾出产的海肠子(学名单环刺螠),是珍稀生物,人们把它叫做“裸体海参”,其实海肠不光长得像裸体海参,其营养价值比起海参也毫不逊色,而价格却便宜很多很多。

海肠子最平常的吃法是用它来炒韭菜,不过我更喜欢用它做饺子馅,海肠子、猪肉、韭菜,简单地调和在一起,套用刚看过的纪录片是的话,那真是舌尖上的美味。

海肠子饺子

材料:海肠子、猪肉、韭菜,比例为2:1:2(肉也可以再少些),食油、蚝油、盐少许

舌尖上的美味--海肠子饺子


做法

1、海肠子、猪肉、韭菜洗净

2、海肠子不能用刀切,需要用剪刀剪成1CM的段

3、猪肉切小小丁,加食油、蚝油适量煨一会儿,然后把剪成小段的海肠子倒进去拌匀

4、把切碎的韭菜加进去拌匀,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再加适量的盐

5、如果省事儿可以买现成的饺子皮,我都是自己擀

6、水开后把饺子下锅,饺子浮起来后加锅盖,煮沸腾后把锅开打开,搅动后不再加盖,水再烧开后略煮一会即可了

我昨天包完这个饺子,先煮了些让自己吃下,再煮了才拍的,要不我会边拍边吃的

舌尖上的美味--海肠子饺子


海肠子饺子

舌尖上的美味--海肠子饺子


TIPS:

1、海肠子的重量是去掉内脏之后的。海肠子有粉红色的,肉薄,适应炒,有深褐色的,肉厚,适合作馅。

2、包海肠子饺子有2个关键,1个是各种食料的比例,肉不能太多;二是煮的时间不能太久,否则海肠子变硬了,就很难吃了。

三 : 特游网:舌尖上的港味特色 特级美味菠萝包

香港不仅是购物天堂,更是美食天堂。[www.61k.com)菠萝包更是香港美食中的明星。还记得菠萝油王子麦兜么?菠萝包也是他的最爱呢!

据大公网报道,香港人对菠萝包有着身入骨髓般的热爱。在港片中,男女主角基本都会手拿菠萝包演绎着各种剧情。而吃着菠萝包看剧的人,似乎是也能体会到影片中菠萝包散发的浓浓香气,和酥脆而柔软的口感。

菠萝包

菠萝包 特游网:舌尖上的港味特色 特级美味菠萝包

菠萝包是很多女孩子的最爱,是源自香港的一种甜味面包,据说是因为菠萝包经烘焙过后表面金黄色、凹凸的脆皮状似菠萝因而得名,除了这个之外,它跟菠萝就没有什么关系了。不过,大家似乎很中意那一层菠萝状的表皮,台湾人把它叫做“有着凤梨表皮的面包”,反正是无论如何都要和菠萝扯上关系。

当然,实际上菠萝包并没有并没有菠萝的成份,面包中间也没有馅料,不过港人喜欢在面包中横着切开,夹入一片厚厚的牛油,这样菠萝油就诞生了。新鲜出炉的菠萝面包夹上冰冷的牛油,因为菠萝面包的热力影响,牛油溶化在包身的中间,面包也会被溶化的牛油变成金黄色,咬下一口,浓厚的牛油香味在舌尖漾开。

菠萝包

菠萝包 特游网:舌尖上的港味特色 特级美味菠萝包

香港很多茶餐厅都会供应这种食品搭配奶茶作为下午茶餐或者早餐。菠萝面包的售价一般会比其他有馅料的面包便宜,但味道又相对于没有馅料的餐包丰富,所以深受香港人欢迎。一些茶餐厅更会将牛油连冰粒送上餐桌,好让客人将牛油夹到菠萝面包时仍然保持在最冰冻的状态,这样冻热口感的对比更加强烈。

港人对小吃总会有各种创新。据传,菠萝包的由来是因为早年香港人对英国人传进来的面包不满足,他们认为味道单一,缺乏营养,因此在面包上加上砂糖和蜂蜜等甜味馅料。菠萝包外层表面的脆皮,一般由砂糖、鸡蛋、面粉与猪油烘制而成,是菠萝包的灵魂,为平凡的面包加上了口感。

菠萝包

菠萝包 特游网:舌尖上的港味特色 特级美味菠萝包

作为香港本土的代表小吃之一,菠萝油也时常与香港身份和本土意识挂钩。在电影《麦兜菠萝油王子》中,麦兜父亲的绰号就是“菠萝油王子”。从前有一个懵懵呆呆的小王子,王子因为不听话,被魔法老师变成了菠萝油。菠萝油王子到外巡游时,因意外而流落一旧旧埠,却不懂回家,渐渐在此地变成一个佬……

这个被违弃的落难王子,就像是留恋港英统治期间的香港人。他们太迷恋过去的时代,不能忘却当时丰衣足食的生活。大角咀、葵涌货柜码头、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岛,这些在电影中随处可见的香港符号,再现了港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麦兜菠萝油王子

菠萝包 特游网:舌尖上的港味特色 特级美味菠萝包

麦兜的故事有些沉重,关于菠萝包还有一个小故事,据说2005年的时候,菠萝面包曾被提名为台风名字,但是落选了。前香港天文台长林超英作为评审之一就说道,如果说某某国家正被菠萝面包袭击,说出来太搞笑了。

在这几十年的酝酿发展中,香港人把自己的菠萝包做的越加的出彩了,直到与香港融为一体,香港人也离不开菠萝包了,而菠萝包似初恋般的甜蜜,不仅甜在口头,更是在心底发酵。

四 : 舌尖上的美味

舌尖上的美味

总有一种味儿,似和熙的春风,带来无尽的回味;总有一种味儿,似生你养你的老家,蕴含着无限的怀念;总有一种味儿,似昙花一现,触动你的心弦;总有一种味儿,似一张旧照片,勾起无限的回忆。

麻花,几乎无入不知,无人不晓,肯定都吃过,可是,南京的麻花却另有一番风味,想那便是舌尖上的美味。

儿时,不知为什么,对麻花情有独钟,到现在一想起麻花的香味,就感到心头暖暖的。那时我家在市中心,是一个繁华的地方,商场,娱乐场所随处可见,小吃街也大大小小有不少,摊上各色各样的美食看了让人眼花瞭乱,垂涎欲滴。每天一到晚上,市民们便会到广场上娱乐。我也一样,每天天一黑,小吃街灯一亮,我便拿了几块零钱,直冲下楼,奔向美食摊。我不是去买肉嫩多汁的咸水鸭,也不是去买酸辣爽口的凉皮,而是去买我最爱吃的——麻花。

我急匆匆地往麻花摊奔去,远远地就闻到时了麻花的香味,我咽了咽口水,加快了脚步,穿过摩肩接踵的人群,终于到了卖麻花的小摊上。卖麻花的是一对夫妻,四十几岁,男的做麻花,女的炸麻花。做麻花的叔叔个子不高,身体却非常结实,脸上的表情只有两种,时而沉默严肃,时而笑容粲然。炸麻花的阿姨则笑容满脸,和顾客们聊起家常来。我把钱递上去,说“三根麻花”。“没问题”。做麻花的叔叔笑着说。麻花摊前的顾客越来越多,只见叔叔揉着两团面团,不时往面团倒一些小苏打,两只有力的大手像生产线上的机器一样灵活又

有规律地运动着。他很快就将面团揉好,搓成细细长长的一段段,再将一段段的面对折搓成麻绳似的麻花,然后交给阿姨。阿姨从他的手里接过麻花,将这些胖胖的小家伙仍进油锅中炸,眼见着这些白白胖胖的麻花慢慢变成金黄的麻花,我就更加安奈不住自己,只得使劲地闻麻花散发出来的香味。终于,麻花出锅了,我一接过麻花,不顾烫嘴,张开嘴就咬了一大口,只听“咔吱”的一声清脆的声响,香气顿时冲入鼻腔,整个人就像被抽空了灵魂的躯壳一样,神情恍惚只是大口大口着麻花,漫步在黑压压的人群中。

麻花,有我的回忆,有熟悉的味道,难忘的舌尖上美味。

2013年8月

五 : 舌尖美味马齿包

大女儿送来一小布袋马齿笕,说是在她邻地采的,鲜嫩鲜嫩的,让她妈给我们包顿包子吃。

我说:“那还得买些面粉去……”因为不想让老伴再蒸馍了,家里就没有存下面粉。

“我家有,我给你取去。”三女的家就在本小区。

看来,不让蒸都不成了。

于是,就积极准备。

老伴檫菜,三女取面,我到超市去割豆腐、割肉。(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老伴把菜擦好后,就去洗菜,沥干,并泡酵,发酵。

第二天,老伴便将沥干的马齿苋与豆腐、粉条、猪肉一起切碎,放入盆中,加入精盐、味精、油、拌匀成馅。

然后再将发酵的面团,揉匀搓成长条,揪成小面块,擀成包子面皮,包馅,上笼,蒸熟后就成了舌尖上的一种马齿笕美食。

马齿苋还可以炒着吃;也可以将它投入沸水焯几分钟后,切碎拌菜吃;还可以做汤、捏饺子或烙饼吃;也可以将其晒干后,和扣肉蒸着吃。过去我们在农村,特别是在三年困难时期,我们农村人都把马齿笕挖回家,洗干净,晒干,储存起来,等到冬天菜少时再拿出来做菜吃。现在,时代进步了,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农村人再不那么储存马齿笕了,但在城市里却成了香饽饽,甚至出售价还要高出一般的青菜价。

马齿笕不但能食用,而且能入药:它性寒,味甘酸;入心经、肝经、脾经、大肠经;功效为清热解毒、祛湿止带、凉血止血,有很强的抗菌作用,素有“天然抗生素”之美称,民间则称它为“长寿菜”,食之,不但满口美味,而且消炎抗菌,何乐而不为之!

本文标题:舌尖上的美味-《舌尖2》美味探秘 黔东南大山深处鱼酱鲜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6662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