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中国工笔牡丹绘画技法-中国绘画的基本技法图文教程

发布时间:2017-08-12 所属栏目:国画牡丹

一 : 中国绘画的基本技法图文教程

中国画最基本的技法主要讲用笔、用墨、用色、用水。(www.61k.com)

一、用笔

书画同源。中国绘画的用笔跟中国书法的用笔基本相同,因为中国绘画的主要造型手段是采用书法式的线条。甚至有人说,把中国书法学到家,中国绘画就学到了一半。用笔的方法又包括身法、指法、腕法。

中国画技法 [国画技法]中国绘画的基本技法图文教程

身法

是指在书写或绘画时身体的各个部位要采取正确的姿势,姿势又分为“坐姿”与“立姿”。“坐姿”就是坐着书写或绘画,身要正,肩要平,背要直,两腿分开,双脚平放在地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两眼注视下笔处,眼与笔尖保持约30cm的距离,全身要舒展,自然放松,精神集中。一般写小字和画工笔画都是坐着写或画。如果写大字或作写意画就要采取“立姿”,其要领和坐姿相似,要特别注意勿使驼背,防正僵直。

指法

是执笔的关键。(如图一)中指与食指勾住笔杆的外侧;大拇指的指肚抵住笔杆,与中指、食指形成合力握住笔杆;然后,依靠无名指由内向外抵住笔杆,加上小指在无名指的下面辅助推动,配合上面的中指、食指和大拇指,使笔头能做360°的自由挥动。

“指法”的要领:指实而掌虚,各手指按不同的分工落在实处,灵活运用,要点在“灵”字上。从生理上讲,肌肉要放松,掌心要空虚,似乎能放入一个鸡蛋。手在笔的位置应根据字的大小有所不同,一般在笔头的3-4cm的上面。运笔时,笔杆要保持与纸面垂直。初学者要注意,一开始就要掌握正确的姿势与方法,以期久而久之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免日后积习难改。当然作为绘画,特别是作写意画和大画的时候,其执笔的方法就有所变化,可参考以后的示范作画图。

腕法

上述“指法”固然重要,同时也要注意腕力和肘力的相互配合,这是三个有机组成部分,缺一不可。相对说,腕力尤为重要,熟悉乒乓球的人都知道,球拍的握法类似指法,但击球技巧中,腕力、肘力甚至臂力都需有机结合,他们也十分重视腕力。

中国书画在运用腕力上有以下四种不同的方法:

着腕,是把手腕部附着在桌上,偏重于用指力,多用于写小楷和工笔画勾线。

枕腕,是借助左手或其它物件使腕部提高,便于写稍大的字。目的是既稳健,笔的运动范围也更大一些。

提腕,是指右肘附着在桌上,借助腕部力臂的加长,使活动范围更大,指力与腕力相互配合,灵活运用,便于写更大的字或画大画。

悬腕,也称为“悬肘”,就是腕与肘部都悬空,其活动范围更大,甚至还可以借助全身的力量。“悬腕”在坐姿和站姿中均可应用。练得硬功夫,大字不必说,小字同样可“悬腕”。当然,这种方法的难度相对来说要大得多。

用笔,这里是指如何行笔、运笔,也叫“笔法”。前面说过,中国绘画和汉字的书写是一脉相承的,元代赵孟頫写诗一首说:

石如飞白木如籀,

写竹还应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

须知书画本来同。

我们可以把用笔的方法归纳为运用毛笔使点、线、面形成。当然,点是最基本的,也是变化最多的。点的延长成线,线的运动成面,中国书画在这几个方面都有很深的研究和严格的要求,学习中国绘画,首先是要从这方面开始,加深理解,反复练习,纯熟运用。

起笔和收笔

同是一条线,就是一个点,由于起笔和收笔的方法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同。所表达的情趣也不同。至于行笔,对于线条是否有力度,是否有弹性,是否流畅,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行笔中的停顿、转折,无论是对造型,对表现物象的质感,对塑造物象的神志,对表达作者本人的情趣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要重视点线面形成中的三个阶段,即起笔、行笔、收笔。

提笔和按笔

中国书画的用笔十分考究,就“提”、“按”的动作而言,因为技法的不同就分得很细,但对初学者来说,首先要掌握用笔的“提”和“按”。当你把含墨汁的笔向下“按”时,由于笔毫铺开,就会形成较粗的黑色轨迹;反之,当把笔向上“提”时,由于笔毫收敛,便形成较细的墨线。于是“提”和“按”的空间运动,配合行笔中的时间运动(速度快或慢)就会依照不同需要绘出不同形态的点、线、面。

中锋和侧锋

中锋是指笔尖始终都在墨迹中运行,而且笔杆与纸面保持垂直的角度,有的书法理论强调“笔笔中锋”,因为中锋绘出的线条丰满圆润,在中国绘画中的“勾描”、“点染”笔法中常用;“侧锋”是与“中锋”相对应的笔法,笔尖偏向笔画、线条的一侧,相应地笔杆与纸面成倾斜角度,所绘成的点、线、面的一边或两边毛涩,不光滑,用以取得另一种艺术效果,在中国书法中的行书、草书用得较多,在中国绘画的“皴擦”笔法中常用。

藏锋与露锋

“藏锋”笔法是指在每个笔画起笔时,不使笔锋露出来。以书法的一个横画为例:要写一个从左至右的横画,起笔时笔锋先向左,然后回转,再向右行笔,这种逆向起笔的方法也叫 “逆锋起笔”。当行笔至收笔位置时,停顿,向反方向回转、提起、收笔,这个收笔的方法也叫“回锋收笔”。再举一个书法的竖画为例:起笔时从上至下顺势向右下落笔,稍按再向下行笔,至收笔位置,渐提,收笔。这种笔法叫露锋起笔,露锋收笔。藏锋与露锋笔法在中国绘画中应用较多。

转锋与折锋

“转锋”就是在行笔到圆转的地方,不停顿,顺势回转,形成弧形的笔画和线条,例如书法中的心钩和直抛钩。“折锋”是指带有方折的笔画,这种笔法比单纯的“直画”,“横画”要难些,要领是:起笔后行笔至转角处,不作“回锋”收笔,继续作“藏锋”起笔,再顺势向下,收笔;或起笔后行至转角处,略顿,顺势回锋行笔向下,收笔。这两种折角造型是不同的,在绘画中类似的转角造型很多,应根据情况灵活掌握。

在中国绘画笔法中大体上分为“勾描”、“皴擦”、“点染”三大类,实际上是千变万化,这种分类只是要说明最基本的笔法。

勾描

中国画技法 [国画技法]中国绘画的基本技法图文教程

“勾”和“描”都强调“中锋”用笔(如图二)。因为这种笔法多用于对描绘对

扩展:中国画绘画技法 / 牡丹国画绘画技法 / 中国画的绘画技法

象的造型。很早就有理论提出“骨法”用笔,这个“骨”字既有人体骨骼的意念(与血肉之躯相对应而言),同时又有坚实、有力、支撑的的内涵。在古代的绘画经典理论中还提出了“气韵生动”的标准,作为评定中国绘画品位高低的首位要求。普遍认为,这是针对绘画作品中笔法优劣的考评。中国人按自己的哲学观念,常常运用“气”这个抽象的概念。我们解读这个“气”字,包含着用笔的流动性,要求用笔流畅,犹如气流一般;而“韵”,则进一步要求用诗的韵律来规范用笔时的时空运动,使其运动中有节奏性的、诗一般的美妙韵律。因此,我们不能只简单的提出用笔“有力”、“有弹性”的要求,重要的是赋予笔墨以生命感,渗透作者的主观情感和趣味。

有的专家评论某人的绘画时说:你用笔的线条还“嫩”,言下之意是还不够“老练”,不够成熟。因此,作为一名中国绘画的初学者,要在不断的练习中,去掌握和体验线描的内在要求,不仅是外形的美,重要的是内在的美。

皴擦

“皴”从中国字的字义讲,是指皮肤受冻后的裂纹,这里是指古人用来表述中国绘画中的一种用笔方法。勾描笔法可以造型,却不能完成所描绘对象的质感和立体感。皴的笔法是用侧锋淡墨或浓墨画出纹理,用以表现山石阴阳面(光暗面)或树干的立体感及各种纹理,丰富被描画对象的视觉感受,尤其在山水画中用得很多,而且历代名家还创作造出了不同的名目和方法,是中国绘画笔法的重要组成。

中国画技法 [国画技法]中国绘画的基本技法图文教程

“擦”的笔法类似“皴”,都是侧锋用笔,但有细微差别,相对于“皴”则细碎而模糊,不显露用笔痕迹(如图三)。我们把

它归入同一类,并希望在实践中细心体察,加深理解。

点染

从笔法上讲“点”和“染”大都是中锋用笔,但在用墨上有明显的差别,而且“点”的面积小,“染”则成片,相对大得多。在写意画中常用点染笔法造型。如“勾花点叶”的“叶”没骨梅花的花和蕊,山水画中的远山等(如图四)。

中国画技法 [国画技法]中国绘画的基本技法图文教程

和“以线造型”的“线”相比,“点染”和“皴擦”都是骨法用笔之外的,相辅相成的,使之有血有肉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中的一部分。

【打印 收藏此页 复制链接 关闭】 【责任编辑:书画天地】

相关资

中国画最基本的技法除了用笔外,还有用墨、用色、用水。

一、用墨

在传统的中国画理论中,把墨视同色。而西方绘画则是忠实地反映出自然色,而且从科学上加以证明,把日光分解成七彩,确定红、黄、蓝为三种基色,从而演变成万紫千红,彩色电视的显像管就是以三基色组合而成,彩色摄影的胶片也是这一原理。

中国绘画从古至今,强调对比鲜明,突出主题,忽略细节,提炼概括,因此水墨画一直占主导地位。尽管近百年来中国绘画受西方绘画的影响,吸收其营养,例如岭南派的作品,色彩鲜明、亮丽,但基调仍是水墨。所以,“用墨”在中国绘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墨色

中国画技法 [国画技法]中国绘画的基本技法图文教程

先要理解中国的所谓“墨色”。其主要理论是“墨分六彩”,即“黑、白、浓、淡、干、湿”。它把墨的浓淡,即墨的“色阶”与同一“色阶”的墨色“干湿”构成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也就有了“墨分五色”的说法,即“焦、浓、重、淡、清”五个不同的色阶;而不同色阶中的“墨色”,又由于干湿不同所形成的艺术表现效果也不同(如图一),给中国水墨画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创作天地。

墨法

是指如何用墨的方法,通常也归纳为“五法”。

(一)破墨法。是指打破或改变原有墨色的办法。用淡墨或水的相互渗透、掩映办法去改变原有的浓墨色,相反,用浓墨去改变原有的淡墨色等。

(二)积墨法。顾名思义,是在原有墨色的基础上一层层地追加墨色,以求达到浑厚、滋润的效果。

中国画技法 [国画技法]中国绘画的基本技法图文教程

(三)蘸墨法。它在写意画中常常用到,它是中国毛笔及宣纸的特有性能中特有的表现技法。具体方法是先使用笔头饱蘸淡墨,再在笔尖上蘸以浓墨速画,就会形成由浅而深,由淡而浓的特殊墨色效果(如图二)。

(四)泼墨法。这个泼字不是真的把墨泼在纸上,而是用大些的笔,饱蘸墨汁,大笔挥洒,有“泼”的意味,其效果酣畅淋漓,韵味无穷,常用于表现烟雨云山,当然也可以泼色,去创造另一种效果。

(五)干墨法。也叫焦墨法,就是用焦墨来作画(焦墨指最浓的墨色)(如图三)。

水墨画是中国绘画的基础,墨色、墨法是其灵魂,在中国绘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中国人利用特有的工具和材料所进行的伟大发明和创造。它不是漆黑一团,而是不同的节奏,不同的反差所创造的诗一般的美的韵律。

二、用色

中国画把墨看成色,而且是构成中国画的主要特色,但同时中国画也有用不同色彩组成的画,称之为“着色”和“设色”中国画,现在也叫“彩墨”画。

请注意“设色”这个名称,其概念具有作者去设计颜色的意味。当代著名中国画大师、教育家潘天寿说过:“天地间自然之色,为画家用色之师也,自然之色,非心源之色” 。这“心源”二字,和中国绘画经典理论所说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心源”是完全一致的,更是中国绘画用色的根本。也就是说,不像西方绘画那样去再现自然之色,而是强调作者对这幅画的创作意图、意境、环境、气氛,赋予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去设计色,去用色。

中国画技法 [国画技法]中国绘画的基本技法图文教程

最后还得说明一点,那就是中国绘画的用水。传统的中国画又叫“水墨”画,可想而知水的重要性。墨色的枯湿浓淡、颜色的枯湿浓淡都与用水有关,水少则浓,水多则淡,水少则枯,水多则湿。

扩展:中国画绘画技法 / 牡丹国画绘画技法 / 中国画的绘画技法

有时可以先蘸墨,再蘸水,画在纸上则先淡后浓,有时也可以先蘸水再蘸墨,画在纸上则是先浓后淡,不同的方法会有不同的墨色效果。各种颜料也可以自由调配。这都是在实践过程中根据需要灵活运用的方式方法。

由于墨色、水的不同配合加上墨笔宣纸的特殊表现力,可以展现出千变万化的笔情墨趣色韵来。

扩展:中国画绘画技法 / 牡丹国画绘画技法 / 中国画的绘画技法

二 : 教你用Fireworks绘制漂亮的国画牡丹花

  本教程是向大家介绍利用Fireworks绘制漂亮的国画牡丹花,绘制出来的牡丹花非常漂亮,而且方法也不是很难,只要你有一点美术功底,有足够的耐心,仔细调节色彩、合理运用笔尖羽化值的大小以及节点的尖锐与平滑程度,即可达到这种效果。转发过来,喜欢的朋友可以跟着一起来学习!

  完成效果如下:

  简单步骤:

  一、先得建一个画布,如图1(700x500白色底子)

图1

  二、手绘一个牡丹花的轮廓线,当然这需要耐性,以下是我用铅笔工具画的,你也可以用你习惯的工具来描画:

图2

  三、现在开始上色。当然,你得有一点国画的基础才好,我画的是小写意,(这样可以掩盖一些错误)假如有爱好也可以画工笔了哦!为了简单示意起见,我这里只做两片花瓣!如(图3)

  首先将画好的轮廓线填充为深红色,将其羽化值设为7就可以了。其次制作花瓣的暗面,方法同前面一样,只是它的轮廓要跟据花瓣的走势而定,羽化值也要更小一些罢了,根据你的要求自己去调吧!

图3

  四、精心加工使其达到预想的样子。如(图4)

  需要说明的是不可太急,制作时充分考虑写意画的特点,“湿笔”、“枯笔”的效果都要有。调节羽化值的大小和节点的尖锐与平滑程度来达到这种效果!

图4

  五、现在总算有点眉目了,我们现在给花朵加上花心!(花托和花蕊)

  花托:先画三个圆,注重不要太规则。将三者群组一下,复制一个并填充为深绿色,将其置于三个圈中稍做羽化,去掉边线调整位置。

  花蕊:用刷子画黄点点而已,注重布局,疏密结合,有长有短。如(图5-1)

  最好将花蕊分成两组,把它们方在不同的层上会增加层次!完成后的效果如(图5-2)

  现在花朵做好了,可还不能少了叶子呀!

  六、现在我们来做叶子。方法和花瓣差不多,只是样子变了!呵呵。如(图6-1)

  需要指出的是画叶脉时不要太规则,可以使用书法笔,颜色为黑色。

  七、现在该做树枝了,其实都是一样的道理,不怕麻烦的人就能做好!如(图7-1)

  八、大功告成,现在该是你表现美术功底的时候了,多做些叶子、花朵、枝干,将它们组织起来就可以了。我简单的复制了几片叶子,改变了方向和颜色。细心的朋友看出来了吧!(图8)

  九、图画出来了,再做点装饰呀,加上落款,图章,一切OK了。不过你还可以加点其它效果。我在上面加了一些甩点的效果。在图上罩上一层土黄色的透明层(透明度19%)加上50%的Piano keys纹理,是不是有仿古宣纸的味道?

  教程结束,以上就是Fireworks绘制漂亮的国画牡丹花的步骤,不是很难吧,喜欢的朋友可以尝试自己绘制一个!

三 :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中国画牡丹绘画技法教程

2011-01-06 22:30:37|分类: 《五花八门》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一、牡丹的结构名称

整株牡丹,由花、蕾、茎、叶、干、芽等组成。每年春季花后,芽胚即在干和嫩茎之间形成,到秋冬季节,芽苞渐大。到第二年初春芽衣张开,叶芽长出,到四月初,花苞从叶芽中抽出,花茎渐高,茎上分枝生叶,花茎高约一尺许,茎顶只生一花。叶柄长而互生,从下往上生出三至五批叶,每批为三叉九叶(因品种不同,多者一茎生十余批叶),到上端一叉三片,近花部分是单叶。花苞又分小蕾和大蕾。花蒂由上下两层萼片组成。上有大萼三片,下有小萼(复萼)六片。花头中心有雄蕊和雌蕊,雌蕊在花心正中,状如小石榴,雄蕊由蕊头和蕊丝两部分组成(图1)。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二、牡丹花头的画法

花朵的概形和花瓣的排列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牡丹花头,因品种不同而有单瓣、重瓣、和起楼之分,色彩也因品种而异,五彩缤纷,十分丰富。初学时,不管是临摹还是写生,都不能只盯着一瓣一叶,而要学会把握整体轮廓,做到“整体着眼,局部入手”,而且要在复杂多变的花形中,找出基本的结构特征,即找出花朵的概形。如正面俯视或背面仰视,花朵的概形近乎圆形,半侧或全侧,则成隋圆形。单瓣花似碟形,重瓣则像几个大小不等的碗碟重叠。初学画花头,可用铅笔或木炭条,以辅助线轻轻勾出大概外形,也可安排一下花瓣的大体层数,再用毛笔以色或墨点簇。 花瓣的排列不宜上下左右大整齐,把花瓣点簇成“田”字形,就不好看,而应将上下层之间花瓣,作参差排列较有变化,三个瓣犹如“品”字结构(图2)。

三、花瓣的用笔和用色(或墨)

花瓣的基本形状为下缘狭而呈圆弧形,上缘宽而多皱褶,因此可用较大的羊毫笔,先蘸白粉掺少量牡丹红(毛笔需先浸水湿透),在盘子上调成淡红,使笔尖、笔肚、笔根均含适量淡红,再以笔尖蘸少许较浓的牡丹红,在盘子上稍加整理(不宜过分调和,过之则平)就可以画了。若花瓣向上,则将笔尖朝下,笔根朝上,以侧锋横卧,一笔或两笔画成,画小瓣时,用笔尖笔肚着纸即可。画大花瓣时,笔要一揿到底,利用笔肚笔根的动作,使笔根上的淡红体现在瓣端,自然形成花瓣的浓淡效果。画多瓣时,运用蘸色的深浅,按花的结构层层点出,自然生动。因花朵姿态各异,要作上下左右多方位点簇练习,使运腕灵活,才能得心应手(图3)。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四、花蒂的结构与画法

花蒂是花瓣的外衣。牡丹花蒂由大萼与复萼两层构成。大萼位于花瓣之外层,紧贴花瓣,形如扣盅,共三片,初开萼片为嫩绿或嫩红。复萼环生大萼之下,如带状,呈绿色。花萼是承上启下的结构关键,不可忽视。如画墨牡丹,萼片用较深的墨色(比花瓣略深)。画色牡丹,可用汁绿蘸少许胭脂画,或在汁绿中略掺三绿也可。画时运笔要轻松快捷,流畅自然,不可反复描摹(图4)。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五、花蕊的结构与画法

花蕊在花朵中占重要地位,犹如人的眼睛。在颜色上起对比、提神作用。画好花瓣、花萼后,再点以花蕊,才能组成完整的花冠。 花蕊分雌蕊与雄蕊。雌蕊位于花心中央,形状如小石榴,愈长愈裂,开谢时已形成大料瓣形。雄蕊位于雌蕊四周,初开时花蕊丰满、排列整齐,呈中黄色。盛开时蕊露于外,较初开灵活,色为淡黄。将谢时,蕊渐干而卷曲,蕊色乳黄。雄蕊由蕊头和蕊丝(须)组成。蕊丝上按蕊头下接花心。蕊头形似米粒,画色彩牡丹时,用饱和的黄色点出,画时要有聚散,不要拘于一蕊一丝(图5)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六、画牡丹花头的要点

牡丹花瓣依托花蒂,环花心而发,形成内紧外松、里小外大、内聚外翻的特点。因此,点簇花瓣时,首先要对花冠的朝向和正侧,做到心中有数。点簇时要掌握以下要点。 1.花心、花萼、花茎长势的一致性。即心、萼、茎应在一条直线或弧线上,不可偏心脱离。花瓣从花心长出,要有“归蒂连心”的效果。

2.注意花瓣的透视关系。从花冠概形中可以看出,花瓣排列分纵向和横向。从横向看,位于中间部位的一两瓣较宽,左右两侧渐狭,这就是透视变化。从纵向看,上下两层花瓣较长,而中间一层却较扁,这也是透视缘故。

3.点簇第一组(或第一层)花瓣时,要紧凑些,且成弧形排列。切忌一字排开,松散而难以成形(图6)。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七、点簇牡丹花头的步骤

牡丹花头的点簇练习,可分别用墨或色彩。画粉红色牡丹,用较大羊毫笔,先在白粉中调入少量曙红(牡丹红)或胭脂,用笔蘸饱后,再在笔尖上蘸适量曙红或胭脂,笔尖向内,先画里层淡瓣,再画中心深处,依次层层画出,浓淡相间方见精神。但要注意块面的统一集中,不要红一块、白一块,使画面过分散乱。花头点好后画花萼,待稍干再用藤黄点花蕊(图7)。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八、侧面花朵画法

侧面花朵的概形呈扁圆,扁的程度随半侧或正侧而异。全侧面花一般看不到花蕊。画时只点瓣和萼片。画花茎时仍要注意和花头中心部位的自然连贯趋势,花茎扭曲或陡折都不美。点簇花瓣,用墨用色和用笔方法与图7相仿(图8)。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九、背面花朵画法

画背面牡丹,花的概形较圆,能见其大萼与复萼的全貌,看不到花蕊,花瓣层数变化也少些。但两层花萼的浓淡变化要认真对待,不可大意。花茎的添加也要和花头顺势,否则视觉上会很别扭(图9)。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十、小蕾的画法

小蕾的形状似桃,三片大萼相包很紧,花瓣未露或将露出。小花蕾出现在群花之中,显得很有生气,既是盛开花朵的未来,又可在形体和色彩上起到丰富多变的作用,所以不可忽视。画时,用毛笔先调成汁绿,再在笔尖上蘸少许曙红或胭脂,笔尖向上,笔肚向下,画出大萼。继而画出下垂的复萼和花茎(图10)。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十一、大蕾的画法

大花蕾,已见花瓣或见到花瓣的大部分以至全部,但不见花蕊或初见花蕊。大萼、复萼皆向后背,花瓣内紧外松,形成方形、梯形等不同的形象,非常生动。大花蕾形小色艳,与盛开花头形成对照与呼应。大花蕾生机勃勃,更加旺盛,是牡丹画面中不可缺少的。画时应昂首向上,切忌下垂倒挂。用笔、用色和画花瓣及小蕾萼片相仿,只是大蕾的花瓣与盛开花头相比,其花瓣外弧线应更紧凑些,卷褶少些(图11)。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十二、初开花朵画法

初开花朵是大花蕾的继续和发展,花瓣已全露于外,排列整齐,花蕊初露,色艳欲滴,美丽动人。画初开花朵要注意外缘瓣的处理,卷褶变化比大花蕾更多,使其不要过圆过板,既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又婀娜多姿(图12)。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十三、盛开花朵画法

牡丹花是昼开夜合。第一天合的较紧,第二天合的较松,三天后更松且开合无定,因此,花瓣开合重迭无定,形象非常生动。一幅牡丹花,总是将盛开的花头作为主体,一朵或两朵,一组或两组,再配以大小花蕾或初开花朵,形成主辅、起伏,在绿叶扶持下,便可构成很有节奏感的画面。盛开花朵瓣形变化灵活、丰富,特别是外层花瓣,面积大而变化多,是画好盛开花头的关键。花蕊的表现也有别于初开花朵,初开时蕊头未放开,很少见其蕊丝。盛开时,蕊头松开能见其蕊丝。勾点蕊头蕊丝时,要有疏密变化,切忌机械刻板(图13)。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十四、勾勒牡丹花的画法步骤

画牡丹,除点花点叶画法,还有勾花点叶法。 第一步,先用墨线分浓淡勾出花的形态。勾勒时依花瓣的大小聚散、正反转侧,运用粗细、疏密不同的线条,做到有虚有实。特别是里层和外层花瓣交接部,外缘线不要全部勾死,要有笔断意联之感,才显生动自然。

第二步,用墨或色点叶。勾花一般以表现浅色花为主,如白、黄等。因此,可在花头旁边点叶衬托,使浅色花朵更醒目。

第三步,上色。画白花时,待墨线稍干,用羊毫蘸薄白粉,自花瓣的稍端向基部晕染,越靠近基部白粉越薄,直至用尽。然后用灰绿色自花瓣基部向外烘染,越向外越淡,消失在白粉里。画黄花,用赭墨勾花,晕染赭黄后,趁湿略点少量淡胭脂,色彩更显丰富沉着。

第四步,勾叶筋、点花蕊。勾叶用花青蘸墨或纯墨。花蕊,可以不拘于黄色,而用赭墨、朱砂、胭脂等色点出,使其提神醒目(图14)。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十五、花叶的结构

牡丹花叶发自花茎四周,为互生的二回三出羽状复叶,即在大叶柄上分生三个小叶柄,每个小叶柄又分生三张小叶片。一个生长完全的牡丹叶子称为“三叉九顶”(或“三叉九叶”),大叶柄长一尺许,呈十字形。春季开花时,牡丹上部叶子生长不完全,花头以下,每节有一张叶片或三张叶片,再下为五或七张叶片(图15)。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十六、叶片组合的名称

叶片因组合的数量不同而分单叶、组叶和批叶。一组生长完全的叶,由三张单叶组成。三组成为一批叶,共九张。每批叶经大叶柄与花茎相联(图16)。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十七、叶片的画法

牡丹单叶可由三笔画成。用墨或色彩均可以,视需要而定。画色叶,用较大羊毫笔调汁绿,再以笔尖蘸适量花青,稍加整理,即可作画。中间一笔较长,两侧稍短小。用笔略侧,行笔宜轻松块捷。叶筋分主脉和侧脉。主脉发自叶柄,伸向叶尖。要在叶片墨色未干时用浓墨(或花青加墨)勾出。侧脉由主脉生发,伸向叶尖。勾勒时线条要细于主脉,侧脉不宜太密,画两、三组就足够了(图17)。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十八、叶脉的几种勾法

叶脉的勾法,因风格和各人习惯而异。可分三种勾法:一是较为严谨的勾法,主脉、侧脉都伸向叶尖;二是侧脉伸向叶缘,较松散随意;三是侧脉有聚散,作变形夸张,富有装饰味。不论何种勾法,均以中锋运笔(图18)。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十九、牡丹叶的透视和姿式

花有正侧偃仰背之分,叶子同样有俯仰正侧之别。写意画牡丹叶子,表现正反卷褶,不必像工笔画那样详尽,只侧重态势、气氛。由于叶片联叶柄,叶柄发自花茎,并向前后左右四面分布,叶与叶,叶与茎干之间,自然就会出现互相遮掩的现象,如前叶遮花茎,花茎遮后叶等。且由于远近的空间位置不同,在形象上还会产生透视变化,形成俯视、仰视、平视等不同姿式。犹如雨伞的不同角度变化(图19、20、21)。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二十、嫩叶的画法

初生嫩叶、茎和花苞都呈暗红色。画嫩叶可用黄绿色蘸少许赭色或曙红点出(根据画面色调不同,也可用胭脂蘸少许墨画)。用胭脂或朱红勾叶筋。芽轩和花苞近处的嫩叶,多朝上,形体虽小,但很有生气。同一画面上,嫩叶勾色筋,老叶勾墨筋,两者之间要自然过渡,不要截然分开(图22)。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二十一、花茎的结构与画法

花茎在画面上,很少全部显露,它往往被叶子或花蕾等遮掩,但它起着气势贯穿的桥梁作用,因此不可忽视。花茎位于花萼之下,老梗花芽之上,嫩茎长尺许,茎身生有批叶,少者一茎四、五批,多者一茎生十四、十五批不等。花茎颜色为嫩绿、嫩红。花茎有长短、粗细、壮弱之别,因品种而异。画花茎要用中锋,以流畅的线条画出圆润的质感和挺拨秀丽的姿态。用色先调嫩绿,再蘸适量胭脂一笔画出,要粗细得宜。不宜顿挫或陡折(图23)。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二十二、花茎、叶柄的穿插

花茎顶端是蕾和花头,一般呈上发态势。牡丹花叶柄较长(一尺许,呈十字形)向左右前后伸展,因此和花茎纵横交错。画时,要注意穿插聚散。画面上往往大部分花茎和叶柄为花和叶片所遮挡,但仍需理解相互关系,以便在画好花头、叶片之后添加好花茎和叶柄做到既符合生长结构,又达到疏密有致的艺术效果(图24)。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二十三、老干的结构与画法

牡丹枝干为灌木,无主枝常作分叉状。百年老干仍粗不过腕,高不过人。干赭褐色,多是清瘦、苍老、斑驳,往往干下部已脱皮层,而近光滑。因此画老干宜用枯笔,用笔要偏锋中锋结合,要实中有虚,线条不要太光,运笔宜稍慢而有转动,也可用逆锋挫出。可用赭墨也可用纯墨画。嫩芽可用黄绿蘸上曙红或胭脂点在枝干顶端(图25)。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二十四、老干的穿插与姿式

老干经多年生长代谢,形成了曲折多变的姿式,其苍老、斑驳的表皮和圆润光滑的嫩茎形成了明显的对比。老干又是支撑整株牡丹的基础部分。因此,尽管老干是作画程序中的后一步,其态势必须和花、茎、叶等协调统一且要有变化。当两株以上老干组合时,更要注意聚散和穿插。在构图上,老干只宜在画面底边和两侧边线出枝。即只宜上发和横倚的姿式,而没有下垂式的老干(图26)。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二十五、画整株牡丹步骤

第一步:用铅笔或木炭条轻轻地画出花、叶等概形,再用色或墨点簇花头、花蕾。待以后技法熟练时,可用“腹移”经营位置(即“胸有成竹”,而不用铅笔打稿子)(图27)。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第二步:根据花头的透视角度,点出相应的叶子。点时既要考虑生态结构,更要安排好叶片的聚散,要留好画面空白(虚处)和候款处(图28)。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第三步:画花萼、花茎、叶柄、老干和嫩芽。使花、茎、叶、干等成为有态势的有机整体(图29)。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第四步:趁叶子未干时,用中锋勾出叶筋,勾筋是决定叶子正侧反转的关键一环,不可忽视。花朵色彩将干未干时勾点花蕊(图30)。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第五步:到此,牡丹已基本画好,以悬起来审视一下,不足之处作些加整理。再题款钤印,作品完成(图31)。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二十六、大红牡丹画法

用笔蘸饱大红,再以笔尖端适量曙红或胭脂,在色碟上稍加整理,即可点簇花头。(所谓“稍加整理”是以深浅色彩既有自然过渡,又不至浑为一团为度)。也可用朱 掺少量曙红(牡丹红)调和后蘸饱,再蘸少量胭脂点成花头。用滕黄点花蕊。画叶可用色,也可用墨(图32)。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二十七、深红牡丹画法

先用笔饱蘸胭脂,再用笔尖蘸少许花青,梢加整理点簇而成。用滕黄点花蕊。画深红牡丹,花头周围不宜用叶衬托,因两者明度接近而效果不好(图33)。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二十八、黄牡丹画法

先用白粉掺少量滕黄,调成淡黄,蘸饱后用笔尖蘸滕黄点簇而成。也可调成较浓的淡黄,然后蘸少许赭石或汁绿点花头。花蕊可用深黄、赭石或胭脂点出。使花蕊和花瓣色彩有明度对比。黄牡丹花头旁边可用深叶衬托(图34)。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二十九、绿牡丹画法

可用石绿加白粉调和,蘸饱后再蘸汁绿,稍加整理后点簇而成。用滕黄点花蕊。叶子可用汁绿花青略蘸墨画。也可纯墨作浓淡叶(图35)。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三十、紫牡丹画法

用石青加少许曙红(或牡丹红)调和蘸饱,再蘸少许花青点簇而成。滕黄点蕊(图36)。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三十一、白牡丹画法

先用白粉点出花瓣,待稍干后,用汁绿或紫灰色在花朵背面衬染。用胭脂点蕊。画白牡丹可在花头周边画些叶子衬托,使花形醒目(图37)。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三十二、牡丹的画面布局

把现实中艳丽动人的牡丹,反映到大小不同的画幅中,产生优美而有节奏感的形式,要靠画家的巧妙安排,这就是布局。在中国画论《六法》中称谓“经营位置”,也就是构图。一幅上乖之作,必须是高超的笔墨技巧和优美布局的统一体,两者缺一不可。 画牡丹,布局时应注意的要点如下:

一、主体突出:画牡丹,一般以花冠为主体,布局时应将花冠安排在画面的主要部位,辅以绿叶扶持,在色彩上产生冷暖、明暗对比,就能产生画面集中,花头醒目的效果。

二、宾主呼应:画面只有主体花头,显得孤立单调,必须有体形较小的花苞或初放花头相衬托。布局上要顾盼呼应,才能体现牡丹的勃勃生机。

三、疏密虚实:画面上花、叶稀疏而均匀,则感松散无中心。布局过密,满纸花叶,不留空白,又显窒息逼人。所以只有疏密相间,做到“疏可走马、密不通风”才能恰到好处。画面的虚实处理同样重要,笔墨形色处为实,画面空白处为虚。近者墨色浓重处为实,远者墨色清淡处为虚。这样既可使画面有空灵感,虚处又能留给观赏者以无限的遐想。

四、气势贯穿:牡丹和梅花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以表现花、叶为主。梅花以表现枝干为主,气势的贯穿较容易。所以画牡丹,不论画面的大小和构图的简繁,都要理顺花、叶、茎、干的来笼去脉,注意整个画面气势的贯穿。

五、以少胜多:画面虽小,但笔墨精练,观后意犹未尽。这便是成功的作品了。达到此种境界,除画家的笔墨素养外,主要靠布局的巧妙。如画一花一蕾的同时,可在主体花的后侧画些枝叶等伸向画外,或在色彩处理上,把后侧枝干等画得淡些,形成第二层次,以至消失为空白,产生笔墨形色虽尽,而画外仍有花的效果。

六、变化统一:画面是笔墨形色组成的视觉“交响乐”。花有大小开合,茎有长短多少,叶有正侧聚散,墨色有浓淡冷暖,线条有粗细刚柔。一切绘画要素都处在矛盾对立之中。从而产生无穷的变化和蓬勃的生机。但万物都有极限,过之则反。画面布局也一样,只求变化,不讲统一,则杂乱无章,不可能产生美的韵律。因此变化中求统一,才显得调和。统一中有变化,才会给人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感受。

七、稳定均衡: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是一件好作品的重要因素。牡丹以花硕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为其特征。因此在布局讲究变化的同时,还要给人以稳定均衡之感。一般不作下垂式布局,横倚时不宜头重脚轻,也要避免左右对称。在布局时,除了注意干枝和花叶的均衡外,还可利用墨色的浓淡或配以石块造型,达到均衡画面重心的目的。

八、花叶互衬: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作画时利用这一道理很重要。因此布局时,不仅要考虑形态,也要考虑色彩关系。如果浅色花头(白、黄、粉绿等)不以深色叶子衬托,则花形轮廓不清楚。反之,深色花头周围衬叶过多,因色彩明度接近,同样效果不好。所以布局时必须注意花和叶的色彩关系。

根据上述要领,具体入手时,以“一长一短,一大一小,一多一少,一纵一横”这十六个字的矛盾统一法则进行构图。如画两株花茎,应一高一矮,一壮一弱,不要平行等长,才有参差变化。两朵花的构图,花头不要一般大,应一大一小,以盛开花头为主体,另以花苞或初开花朵为陪衬。两花也不要平列或对称,要注意主宾和呼应(图38)。三朵花的构图,不要平均分散,要有聚有散(即一多一少),也不要平均、对称或形成一直线。以两朵紧靠,一朵散开,形成斜三角形布局为宜。在布局有聚散的同时,仍要注意花形的大小主次(图39)。多品种花的构图,即一幅画面有深浅不同或色相不同的花冠。可运用纵横交错布局,分两至三个层次,深浅花头互相衬托(图40)。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三十三、牡丹的写生与创作

初学画牡丹,临摹是借鉴他人技法的一种好方法。但要进一步画好牡丹,还需到生活中去,通过对现实形象的写生,才能深入了解牡丹的生长规律、结构特征以及形态、色彩的变化,并为创作积累必要的素材。所以写生是画好牡丹的基础。 牡丹写生,需要注意时间的选择。牡丹和荷花一样,都是昼开夜合,在每天早晨,旭日初升,花瓣初开时是写生最好的时间。因这时的花和叶,形态自然生动,最富有生气。中午烈日当空,花和叶会显得疲软无力,缺乏生气,不宜入画。烈日过后时近黄昏,花、叶逐渐恢复,也可以写生,但不如上午有精神。

写生的方法也因要求不同和各人习惯而异,总的可分慢写和速写两种。初学写生以慢写为宜。写生大致有三个过程:一是观察;二是描写;三是整理。

一、观察。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环。写生前必须对牡丹作多方位的整体观察,从前至后,从根到梢,去了解其全貌。尤其是对即将插绘部分的结构,更要多看细看,然后找出自己所需要的形态和角度,才能下笔落幅。

二、描写。在整体观察、了解全貌、选好角度的基础上,进入实际描绘阶段。这一阶段也因需要不同而方法多样。大致可分六种:

1.局部特写。具体细微地画牡丹的某一局部,如花瓣、花萼、或叶片正侧卷褶等。目的是了解和熟悉牡丹的结构和形态。

2.折枝写生。在花丛中,花冠最吸引人,写生时一般都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花冠的描绘上。但要构图创作,只有局部描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画花冠的同时,兼画枝叶,也就是作折枝写生。目的在于进一步了解和记录花冠、叶片、茎干等的生长和相互组合关系,为创作时构图出枝积累素材。折枝写生可在现场画,也可将折枝带回家画。视需要和可能而定。

3.整株写生。从根到梢的姿态,必须通过完美的结构才能表现出来。写生整株牡丹不能靠得太近,要保持适当距离,使整株牡丹映入眼帘,才能见其全貌。目的是为了了解牡丹的整体结构和大的态势。

4.构图写生。这是在掌握或熟悉上述几种方法的基础上。进入创作前的主客观相结合的阶段。特写、折枝和整株写生,偏重于对牡丹形态的客观忠实记录。而构图写生是“准创作”阶段。描绘时不必完全忠实于客观,而是以客观现实为依托,运用构图法则作主观的积极安排、取舍或剪裁,使写生稿完成后,回到家稍作整理即可成画。

5.简写。在了解局部结构和整株态势的基础上,为了记录某一种形态或多株牡丹丛生的情况,可以不在现场细画,仅画其部位的外缘线,以便节约时间,更快地收集资料。

6.默写。在生活中见到理想的形象或姿态时,不作现场描绘,而作详细的观察记忆,回家后立即将脑海里的形象姿态勾画出来。这可锻炼画家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理解力,牢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像力和艺术的表现力。

三、整理。当写生基本完成后,要和描写对象再作比较对照,发现不足或不妥之处,作些充实调整。也可加些文字说明,如什么色彩、什么特定环境等。

三十四、写生的要领和具体步骤:

写生、不论是局部特写还是整株描写,在具体下笔时,必须要“整体着眼、细部入手”。写生和创作一样,都存在经营位置的问题,只不过是要求的程度有所差别而已。特别是画整株写生,如果落笔前不作全面统筹,看到什么就画什么,必然会顾此失彼,而达不到预定目的。因此,作画前首先要利用辅助线(以直线为宜),将牡丹花头、成批叶片等主体形象,作概形定位(辅助线宜轻而淡)。第二步,由外及里、由大到小,仍以辅助线勾出花和叶的主要瓣形和叶形。这和砌房子时划地“放线”一样,是成形的范围和基准。第三步,依据放好的“线”,然后从花头的里瓣向外瓣层层勾出(也可由外瓣向里勾),叶子则由前叶逐步推向左右和后叶。最后添加枝干,即能达到预定的布局要求。

写生的纸笔文具,没有严格规定,道林纸、铅画纸、宣纸均可用。笔也如此,铅笔、炭铅,钢笔,毛笔均能使用。一般在画局部特写时,以较硬而细的铅笔为宜,如HB、B等。低张可选用比较光洁的道林纸。画速写或整体效果时,可选用较软而粗的铅笔,如2B、3B或炭铅等。纸张可用较粗糙的铅画纸。写生纸张大小,以八开为宜,如果画整株或构图写生,八开不够用,可以四面接画,这样写生,保存和参考应用都方便。

由写生到创作,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创作不是自然的翻版,而应“原于生活,高于生活。”写生稿是为创作提供和积累的素材,在创作过程中,“积极”应用写生稿十分重要,即运用“适当剪裁”、“移位拼接”、“移花接木”、“取舍提炼”等办法,使局部的零星的写生稿,服务于统一多变的完整构图。当然,也有一部分构图写生,事先已掺合了主观意图,也可以直接入画成为作品。

总之,实践出真知、熟练才能生巧,只有通过不断临摹、借鉴、写生和创作,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才能出成果。

三十五、花头写生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概形定位,即用直线轻轻画出花和叶的整体外形(图41)。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第二步是层层深入,将往里卷和朝外翻的两层花瓣,以及几张叶子的基本位置,用直线轻轻勾出(图42)。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第三步是精雕细刻。花卉写生一般以线描为主,勾出花和叶的正转反侧。线条力求肯定、准确、优美(图43)。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牡丹国画 国画牡丹技法教程

*营养美食**美容打扮**家居生活**京都寄情**福音见证**情感文章**美图欣赏**恐怖文章**实用网站**精华英语* *淘宝经商**关于QQ**开怀大笑**小说阅读**菲菲家园**百度空间**时尚空间**美食空间**风光典藏**主题汇总*
本文标题:中国工笔牡丹绘画技法-中国绘画的基本技法图文教程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66313.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