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画风教学设计-《画》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08-02 所属栏目: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新增]

一 : 《画》教学设计

   《画》是浙教社义务教育课程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根据刚入学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段训练的重点,在教学本课时,要教学生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汉字,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因此,教学时,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一、诵读儿歌,激发兴趣,导入  新课
师: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不少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其中的一首:“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这首儿歌是个谜语,谁知道谜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谜语诗,学完课文,你们一定能猜出谜底。
由学生已知的谜语导入  新课,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课文,同时又为本课猜出谜底作了铺垫。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多媒体课件映出山水画,引导学生引导整体观察图画,再由远到近地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教师播放优雅的古典音乐,范读课文,让学生很快进入古诗描绘的优美的情境中。
2、方法多样,学习生字。首先,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多读几遍。在此基础上,用同位互读,抽卡片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法巩固读音。最后来一个拼字游戏,四人小组合作,用生字卡片在桌上拼出这首诗,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既巩固了生字的认读,又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三、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感情
这一步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及动作演示等手法去感悟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美好画面,感受画的美,语言文字的美。
1、学生自由读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并读给同位听,这里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诗。
2、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整教法,学生喜欢读哪一句,就指导学生读好哪一句。导读方法如下:
“远看山有色”,多媒体课件演示“山‘的分解图片,师描绘远山: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谁能把这行诗读得很美呢?
“近听水无声”,演示“水”的分解图片,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那么,这一行该怎么读呢?
“春去花还在”,演示“花”分解图片,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谁能把这一句读好呢?
“人来鸟不惊”,演示“鸟”的分解图片,师述,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画上的鸟)。谁会读这行诗?
3、指导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读好。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此时,让学生猜出谜底:画。引导学生再来欣赏一下这幅美丽的画,多媒体课件展示整幅画,配乐,学生边看图边吟诵,还可请学生上台来当小诗人表演这首诗。最后熟读成诵。背诵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

四、趣味练习,书写生字,课外延伸
1、找朋友游戏,把“我会说”中的六对反义词做成头饰给学生戴上,在“找朋友”的音乐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戏,找到了朋友就用头饰上的词说一两句话。
2、指导书写“人、义、火、文”
3、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如果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谜语,课间玩谜语竟猜游戏。

二 : 版画教学设计

单色版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版画的制版与印刷的手段来完成。

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制版与印刷的技法,并制作出简单的单色凸版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版画的起源,以及民族特色。

重点难点:版画的制版与印刷的工艺性,难点动手能力的培养,制版。 教学活动:

导入:

语言导入

师; 我用废弃的硬纸板制作一幅粘贴画,现在我有一个疑问,我想把纸板上画挪到这张白纸上,你们帮我想想用什么样的方法?

生:可以用印的方法。

师:嗯,赞成他的说法么?

生:赞成

师:那好,谁能到前面来演示一下呢?

学生到前演示

新授:

那这张画,就是版画,现在你们小组讨论下,什么是版画,什么是凸版画?(教师板书)

学生代表回答刚才的提问

就是在版上通过印刷得到的作品,就是版画

凸起来的就是凸版画

教师总结:

版画就是通过制版与印刷的方法得到的作品。

凸版画就是把不需要的部分铲除掉,保留凸起的部分形成画面,经上墨,印刷产生的作品就是凸版画。

师:那你们喜欢这幅画吗·?

生:喜欢

师:我可以满足你们每个人的愿望,但是要是绘画作品,我能满足你们么? 生:不能

师:这就是版画的特点,具有复数性,你可以无限的复印。

2,版画的起源:

版画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最早的印刷术,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版画艺术,它以独特的章法和画谱的精美在中国文艺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3版画工具:

刻刀,剪刀,壁纸刀,不同的板材(出示图片)

4.作品欣赏:

欣赏木板版画,纸板版画,吹塑纸版画,硬纸板版画

5.看书中版画制作过程,小组进行讨论,到前面说一说版画的制作过程。

6.播放制作版画视频,教师在一边作简单讲解。

学生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实践,尝试绘画制作一幅纸版画,请同学自己尝试绘画制作一张纸版画。

总结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每组交两幅作品,自评互评,

解决制作中遇到的问题。

总结

三 : 版画教学设计

单色版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版画的制版与印刷的手段来完成。(www.61k.com)

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制版与印刷的技法,并制作出简单的单色凸版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版画的起源,以及民族特色。

重点难点:版画的制版与印刷的工艺性,难点动手能力的培养,制版。 教学活动:

导入:

语言导入

师; 我用废弃的硬纸板制作一幅粘贴画,现在我有一个疑问,我想把纸板上画挪到这张白纸上,你们帮我想想用什么样的方法?

生:可以用印的方法。

师:嗯,赞成他的说法么?

生:赞成

师:那好,谁能到前面来演示一下呢?

学生到前演示

新授:

那这张画,就是版画,现在你们小组讨论下,什么是版画,什么是凸版画?(教师板书)

学生代表回答刚才的提问

就是在版上通过印刷得到的作品,就是版画

凸起来的就是凸版画

教师总结:

版画就是通过制版与印刷的方法得到的作品。

凸版画就是把不需要的部分铲除掉,保留凸起的部分形成画面,经上墨,印刷产生的作品就是凸版画。

师:那你们喜欢这幅画吗·?

生:喜欢

师:我可以满足你们每个人的愿望,但是要是绘画作品,我能满足你们么? 生:不能

师:这就是版画的特点,具有复数性,你可以无限的复印。

2,版画的起源:

版画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最早的印刷术,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版画艺术,它以独特的章法和画谱的精美在中国文艺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版画教案 版画教学设计

3版画工具:

刻刀,剪刀,壁纸刀,不同的板材(出示图片)

4.作品欣赏:

欣赏木板版画,纸板版画,吹塑纸版画,硬纸板版画

5.看书中版画制作过程,小组进行讨论,到前面说一说版画的制作过程。[www.61k.com]

6.播放制作版画视频,教师在一边作简单讲解。

学生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实践,尝试绘画制作一幅纸版画,请同学自己尝试绘画制作一张纸版画。

总结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每组交两幅作品,自评互评,

解决制作中遇到的问题。

总结

四 : 画风教学设计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清塘镇完小 谭爽红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画风》

二、教材分析:

《画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十五课。主要讲三个小朋友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纸上的故事。课文内容浅显,学生一读即懂,但本文对话较多,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中去体会三个孩子的思想,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同时通过让学生说一说除了课文中三个小朋友画风的方法外,你还有什么方法画风?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应尽量创设情景让学生乐读、乐听、乐思、乐说。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有意注意还未成熟,因而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形式十分必要,此外,随着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增强,使得他们能用自己的方式学,喜欢大家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发现,喜欢和他人交流学习成果。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为他们提供施展特长,展示才能的机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能按自己的理解来读,按自己的方式来理解。

四、执教理念:

《课程标准》中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将情感、态度目标融入到内容和方法 1

中,“向往美好的情景,关心自然和生命”。 而许多事物是形象的,但描述这些形象的课文却是抽象的文字符号。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孩子们学习课文总是喜欢动手画一画,写一写或者亲身演一演,而不太容易对文字符号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从兴趣入手,利用多种方式创设愉悦的课堂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课文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利用多种教学策略,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用视觉、嗅觉、感觉,通过多种形式,调动各种感官,引导学生勤于观察,敢于创新,善于合作,营造开放创新的课堂,创设民主和谐的气氛,使学生在自我感受、自我探究、自我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参与语文学习活动,激活课堂。

五、教法、学法

由于语文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掌握学法,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因此,我设立了“读——悟——说——画”的学法导向,层层推进教学。 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以及动口说、动手画,在读中积累了语言,说中培养了口语交际能力,又在画中培养创新精神。

六、教学准备

1、教具:ppt课件

2、学具:铅笔、彩色笔和一张画纸

七、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小朋友们是怎样画风的。 2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说话、写话练习,丰富学生的语言。

B、过程与方法:

1、课件出示图片帮助学生观察,了解三个孩子画风的过程。

2、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感悟和理解,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学会怎样画风。

C、情感与价值: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知道小朋友们是怎样画风的。

教学难点: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八、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老师想先考考你们的小耳朵,认真听听,这是什么?(课件

播放风声)谁来了?(板书:风)

2、我们知道,风看不见,摸不着,可是有三位小朋友却把风给

画下来了,(板书:画)

3、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课文《画风》,

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生积极求知的诱因,听风声导入使学生产 生了浓厚的兴趣,上课一开始就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二)、复习生字,导入课文

1、同学们还记得这篇课文写的是哪三个小朋友画风的事情吗? 3

指名说,(师随机板书:宋涛 陈丹 赵小艺),大家一起来轻轻地念念他们的名字。

2、三位小朋友可想和你们交朋友啦,看,他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让我们一起来热情地和他们打打招呼吧!出示课件,齐读人物头像上的名字,复习生字(宋 涛 陈 丹 赵 艺)。

3、他们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小礼物呢!快看看, 课件出示词语 ,都认识吗?开火车认读,学生齐读。

4、 你们读得可真准呀!他们在为你们鼓掌喝彩呢!(课件播放掌声)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出示三个孩子的图片及名字,让学生和他们打招呼,再开火车读词语。设计不同的环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效地对所学生字进行了巩固。】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接下来,我还想考考大家的小嘴巴,看看谁能把书读好?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66页,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自由读文

(2)、汇报交流:谁来说一说课文里讲了哪些人在一起做什么呢?(指名说)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由朗读,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人文的课堂中学会读书的方法,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4

2、三个小朋友到底是怎么画风的呢?下面,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他们画风的句子。

(1)、学生边默读边画句子。

(2)、谁愿意读读你画出的句子?(指名读)其他小朋友请竖起你的耳朵认真听,看看画风的句子藏在哪儿,你有没有找对?

(3)、课件出示 “画风”的句子,看,画风的句子全出来了,你能把句子里的她换成小朋友的名字说得更清楚一些吗?(指名说)

(4)、你真厉害!你们也能这样读吗?(学生齐读)

(四)、赏读感悟,深入理解。

1、赵小艺他们的画究竟是什么样儿的呢?请大家闭上眼睛,跟我一起来想象一下:起风了,在美丽的郊外,几棵小树被风吹得弯弯的,桃花开了,粉红的花瓣从树上飘落下来,在空中随风舞动,草地上,早开的野花被风吹得直摇头,好像在和我们打招呼呢!

2、想看看他们的画吗?播放课件,图文结合,展示三个孩子画风的情景,指导朗读,并进行句式训练。

宋涛

(1)、出示图1: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从哪儿可以看出画了风?

(2)、你能给这幅画配上课文里的句子吗?(指名读)配对了吗?

(3)、课件出示第七段,学生齐读。现在你能说说宋涛想了什么办法来画风的?他为什么把刚刚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上几片乌云呢?

(4)、师小结后板书:简笔画(斜斜的雨丝)

5

(5)、宋涛的办法真好呀!你能用这个句式再说一说吗?

出示句式:风来了,风把( )吹( ),风藏在( )里。师指导填好后,让学生读一读。

(6)、太美了!这话简直就是一句优美的诗。还想看吗? 陈丹

(1)、出示图2:仔细看图,你从哪儿可以看出画了风?

(2)、你能给这幅画配上课文里的句子吗?(指名读)

(3)、师指图,这是谁的画?陈丹由不会画风到学会画风,那种不甘示弱的心情大家可想而知,你看,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还自信的说了什么呀?(指名说)课件出示句子:“我也会画风了。”谁能读读?(指名读)带着兴奋地心情、自信肯定地读,谁再来试试?(生读)像他这样大家一起读。(全班齐读)

(4)、从你们的朗读里,我听到了自信,也仿佛看到了风,现在你能说说陈丹把风就藏在哪儿了?(指名说)是呀,她把风藏在弯弯的小树里。师板书:简笔画(弯弯的小树)

(5)、陈丹想的办法可真妙呀!我又想写诗了,谁能帮帮我呀? 出示句式:风来了,风把( )吹( ),风藏在( )里。

6

(6)、指名按句式说完整,(课件出示完整的句子)你能加上动作再读读这句话吗?

赵小艺

(1)、还有谁的画没有看呀?出示图3:看图,找一找,赵小艺把风藏在哪儿了?

(2)、课文里是怎么写的?谁找到了?(指名读)

(3)、赵小艺眨眨眼睛就想出了画风的办法,她心里特别高兴,自豪地说了什么?(课件出示句子:我能!)是啊,赵小艺第一个想出了画风的办法,她画了一面迎风飘扬的旗子很自信地说:“我能!”(师范读)大家就用这种语气练习读一读赵小艺的话,开始吧!(学生练读)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 ? 说说他读得怎么样(生评价) 你能读得更勇敢一些,更自豪一些 吗?(生1:“我能!”)你能这样读吗?(生2:“我能!”)你呢?(生3:“我能!”)你们呢(指一大组学生) (生齐:“我能!”)你们能读吗?(指另一大组)(生齐:“我能!”)大家都能吗?(全班齐读:我能!)

【 设计意图:教师演示课件,并有感情进行范读,可以为学生的模仿提供依据,具体的指导字词的读法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对关键词句、标点的读法,为有感情地朗读打好基础。】

(4)、你们都是自信的孩子,赵小艺可爱动脑筋啦,接着,她又想出了第二个画风的办法,画了一个转动的风车,此时的她更自信了,还笑着说了什么呀?(课件出示句子:我还能画!)分男女生赛读 7

(5)、让我们都来学学聪明的赵小艺,带着自信一起读吧。(课件出示:第四段和第八段)

(6)、爱动脑筋的赵小艺把风藏在飘扬的旗子里和转动的风车里,谁能帮我把它们画下来呀?(指名板演)

(7)、你画得真像,可以当小画家啦。看了你的画,我又想起了我们班的小诗人。哪位小诗人愿意来试一试呀?(指名说)你真了不起!加上前面的两句,你看,(课件出示诗句)一首简单的小诗就写成了,和老师一起合作读读好吗?(师读:风来了 生读:风把?,风藏在?里。)

(8)、你还能往下说吗?(指名说)

(9)、你发现少了什么?谁能给诗歌加上题目呢?

【设计意图:找风、读风、说风,通过句式:风来了,风把( )吹得( ),风藏在( )。把文章的理解想象与写作融为一体,培养了学生对事物的独立见解,从而达到学用结合、课内课外结合。同时在愉悦的气氛中,他们求新求异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3、大家喜欢课文中的这三个孩子吗?说一说为什么?(指两至三名学生回答)

师小结:是啊,我们喜欢他们,因为他们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想办法找到了和风有联系的事物,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画得这么好,真不简单!(随机板书:善于观察 勤于动脑)

8

4、刚才,我们读了课文,看了三个小朋友的画,给他们的画配上了课文中的句子,还创作了一首优美的小诗,你们也是了不起孩子。下面我们换个方式来读课文,你们想怎样读呢?(生:分角色朗读)

(1)、分角色朗读先要理清课文中有哪些人物,谁来说说需要哪几个角色?

(2)、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

(3)、小组成员推荐读得好的角色在全班展示读。

(4)、师小结: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飘扬的旗子、斜斜的雨丝、弯弯的小树和转动的风车,我想说风就藏在你们的朗读里。

【设计意图: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分角色朗读,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角色,很乐意地去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读出感情。这样,既加深了对本课意境的体会,又培养了同学间的团结合作精神。]

(五)、驰骋想象,拓展延伸。

1、你还有其它更好的画风的方法吗?想一想,指两至三名学生说画风的办法。

2、(课件播放音乐)用你喜欢的方法表现风。可以画一画,也可以写一写。

3、展示作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体验性学习”,这是新的教学理念所倡导的。学科整合、读写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建构课内 9

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把绘画引入语文教学之中,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风与其他事物间的相互关联,培养他们的绘画能力和审美情操,以此激情、领悟、延伸、拓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课堂总结,升华情感

你们都很棒,一节课下来,大家不仅读懂了课文,还学会了怎样画风、写风,你们都是老师心目中最聪明的孩子。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师指板书,生齐读: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相信成功就一定会属于我们。

板书设计:

画风

宋 涛: 简笔画(斜斜的雨丝) 善于观察 陈 丹: 简笔画(弯弯的小树)

勤于动脑

赵小艺: 简笔画(飘扬的旗子)

(转动的风车)

10

九、教学反思

《课标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使学生持续发展。”通过这次的教学,我真正体会到了《课程标准》中的深刻意义,而实现这个目标的最佳方法就是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孩子们最终表现出的学习效果让我明白,只有快乐学,才能有效地学,才能扎实地学。快乐是孩子们学习的动力,我们老师的责任就是给孩子们建造一个快乐的舞台。

11

本文标题:画风教学设计-《画》教学设计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6388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