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武夷学院桃源校区-武夷学院校训

发布时间:2017-07-30 所属栏目:散文

一 : 武夷学院校训

涵养,穷索,致知,力行!校训涵养,致知,力行三者,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絮语

海纳百川,才有海的雄浑与宽广;善积跬步,方能日行千里。武夷学院--这个坐落于人杰地灵的武夷山市,汇集来自五湖四海的华夏同胞,他们怀着对前程的憧憬,用他们年轻的心谱写武夷学子一届届的神话!为武夷学院的发展抹上炫丽的一笔。

武夷学院作为800多年前朱熹亲手创办的武夷精舍的传承者,坚持教育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主的理念。推行“五开”(开门,开源,开放,开明,开扩)的办学模式!行成独具特色的办学方式!数年来为社会输送大批“四会”新人(会学习,会运用,会创新,会做人)。学校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局势。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这人杰地灵的胜境吸引多少文人雅士为之叹然!苏轼,柳永,朱熹都在此留下他们人生的足迹!

而今,多少莘莘学子怀着对先贤的真切崇养,对梦想的炙热追求。我们将秉承朱子遗风,承武夷校训!为青春书写华丽的诗章,为学院的内涵增填浓厚的一笔!

涵养(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涵养即修养,内涵。而教育,以育人为先!育人以修养为主。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不仅提高新世纪需要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或许更重要的是把自己培育成一个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的富有涵养的时代新人,以适应新时期,新使命的需要,为投身于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征程里!做一个社会欢迎,时代需要的大学生!武夷学院,这有八百多年历史底蕴的学府,以它独特的历史底蕴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千千万万武夷学子,而千千万万优秀的武夷学子通过自己的摸索追寻又为武夷学院写上绚丽的华章。

穷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时间--不会因为谁而停止前进的步伐,社会总是无休止的前进发展!而我们,若想略有作为,不被历史前进的烟尘所掩埋,我们得创新,须穷索,在千千万万大军之中脱颖而出,走出一条路,为自己开扩一片天。武夷学院坚持教育以学生为本,伟广大武夷学子提供宽广的舞台,让学生一展青春的风采,摸索自己人生发展的方向,再穷索中发现真实的自己。

致知

人活着,本来就是一个无止境学习的过程,它丰富了人的内涵,充实人的精神世界,指导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映证知识改变命运的真谛!武夷学院--若大的图书馆为我们提供知识的源泉,大脑的加油站,是广大莘莘学子求知的沃土;大批敬岗敬业的导师,是我们旅程的灯塔,照亮我们夜行的路,指引我们驶向梦的彼岸!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来自神州大地的华夏儿女带来不同的地域风情,文化风俗,那是我们咫尺之间的知识,让我们更好的了解社会,领悟人生。力行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可谓远矣。或许,人生并没有失败,只是放弃得太早。或许,成败论英雄本不全面,更多的我们应欣赏一路而来的过程!

力行

力行是种魄力,是怀着一种必胜的信念,必赢的决心,努力到成功的那一时刻!往往成功与失败只是一步之遥,只是你没坚持到最后,所以你失败了。成功,一般只给有准备的人,力行者,就便是成功者。人活着,就像是背着一张叫梦的床,满世界寻找歇息的地方,而武夷将是我们青春梦想起航的地方,在这里我们放飞青春的梦,书写年轻的诗,点缀了人生,充实了旅程。让自己活得精彩,活得有涵养。

二 : 武夷学院:武夷学院-学校概况,武夷学院-办学条件

武夷学院是国家教育部2007年3月19日批准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福建省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也是800多年前朱熹亲手创建的武夷精舍(书院)的传承者。武夷学院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武夷山。截至2013年10月25日,学校有校园占地面积2305.63亩,预留用地800亩。建筑面积31.64万平方米。校内教学实验(实训)平台13个,其中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4个。

武夷学院地址_武夷学院 -学校概况

[www.61k.com]武夷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福建省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也是800多年前朱熹亲手创建的武夷精舍(书院)的传承者。学校位于中外闻名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武夷山国际旅游城市。基础设施学校规划面积3000亩。校舍建筑面积21.36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4.42万平方米,生均18平方米;学生宿舍6.94万平方米,生均8.75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4400万元。建成了拥有千兆出口、千兆骨干、百兆交换到桌面的覆盖全校的校园网。图书馆藏书85万册,期刊1300余种。拥有SAN架构的IBM存储系统,容量达14TB。建立了期刊、报纸全文数据库、硕博论文数据库、知识视频数据库、电子图书等中外文本地镜像站点。

办学规模与系部设置:武夷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现设有中国语言文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旅游系、艺术系、管理系、基础教育系、经济与数学系、电子工程系、化学与环境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建筑与土木工程系、公共基础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成教部等十四个教学系(部)。

学科专业学校初步形成以教、旅、绿、新为特色的,以人文、管理、工学为重点的学科结构。学校现有十个本科专业、3八个专科专业。

武夷学院:武夷学院-学校概况,武夷学院-办学条件_武夷学院地址
武夷学院

教学与科研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线,强化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现有多个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精品课程,并遴选多门校级精品课程、重点课程。教学实习基地100余个。学校重视和加强科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福建社会科学院在我校设立“宋明理学研究中心”。“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为省级科研基地。近年来,全校教师已正式出版专著、编著和教材60余部,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600余篇;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86项;目前各类在研项目100余项。

师资力量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39人。具有高级职务教师138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30人;副高职称教师108人。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142人,另有在读研究生学位教师102人。多位院士和各类知名专家被聘为我校客座教授。学校还聘请多名外籍专家在我校任教。

人才培养与就业学校以培养优良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重视落实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和助学贷款政策,专门安排有贫困生资助体系配套资金,并有序开展勤工俭学工作。学校积极组织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现有篮球、足球、舞蹈、摄影等各类协会和多个学生业余文化社团。学校重视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近三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

教育管理学校坚持“教育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的理念,确立了“致知力行、继往开来”的校训。1985年始,学校连续10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1995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继1998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第六届文明学校”之后,学校又连续获得了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省级“文明学校”荣誉称号。1998年以来,学校连续三届被省委授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2008年,院团委被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光荣称号,《武夷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优秀地方学报。

对外交流学校与德国特里尔大学、泰国兰是大学、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华侨大学、台湾南荣学院、台湾吴凤学院、北京七彩集团、安博教育集团、上海政和集团、世纪桃源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亚细亚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等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为学生继续深造、实习、就业等提供了良好平台。

学校前景目前,全院师生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质量工程”建设,启动和实施“三、四、五、六”发展计划,实现把学校建设成为闽北科教兴市的重要支撑、海西人才培育的新兴基地、全国文化遗产研究的特色平台“3大目标”;培育“四会”(会学习、会应用、会创新、会做人的人才;推行“五开”(开门、开源、开明、开放、开拓)办学模式,推进学科专业、人才队伍、科研基地、基础设施、校园文化、党建等“六项建设”,学校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局面。

武夷学院地址_武夷学院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13年10月25日,学校共有教职员工756人,其中专任教师576人。有硕士及以上42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3.61%;高级职称教师20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5.94%;具备行业任职经历的教师12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1.53%,有省级教学名师5人。

教学建设

教学成果截至2013年10月25日,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一个,省级特色专业三个,省级教学团队三个,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四个(茶学、电子信息工程、广播电视编导、物流管理),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四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六个,省级精品课程13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4五个,校级特色专业十三个,校级教学团队十二个,校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六个、校级精品课程37门,校级重点课程50门。
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所在部门项目名称级别项目负责人职称立项时间茶与食品学院茶学特色专业国家级杨江帆教授2010.7旅游学院旅游管理特色专业省级周作明教授2011.7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特色专业省级郑细鸣副教授2011.7茶与食品学院茶学特色专业省级杨江帆教授2010.4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所在部门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职称立项时间旅游学院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周作明教授2009.4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李锐军副教授2011.7商学院海西物流与供应链教育中心裘国伟副教授2010.8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双证书教育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徐颖惠教授2010.1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模式研究与实践王效华副教授2011.7茶与食品学院茶文化经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杨江帆教授2010.8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所在部门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职称立项时间茶与食品学院茶学实验教学中心杨江帆教授2013.4艺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陈铎教授2013.4机电工程学院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卢道明教授2008.7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化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陈良璧副教授2007.7省级教学团队所在部门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职称立项时间旅游学院酒店管理教学团队周作明教授2009.6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化学实践课群教学团队徐颖惠教授2010.4茶与食品学院茶学教学团队杨江帆教授2011.7省级精品课程所在部门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职称立项时间传媒与动漫学院传播学路善全教授2010.4旅游学院旅游规划学周作明教授2010.4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十六讲金银珍教授2011.7艺术学院版画陈铎教授2011.7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综合英语刘泉厚副教授2010.4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离散数学黄忠铣副教授2010.4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数学分析邹立夫教授2011.7商学院国际市场营销学王怀军教授2011.7机电工程学院大学物理卢道明教授2011.7思想政治理论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郭萌教授2011.7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建筑法律与法规陈坚高级工程师2009.6艺术学院版画陈铎教授2006.5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离散数学魏耀华教授2006.5

人才培养

学校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福建省海外华文教育基地、中华传统文化体验推广中心。坚持开放办学,已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美国华盛顿州长青州立大学等海内外几十所大学及太阳电缆、圣农集团等大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组建海峡成功学院,与台湾知名高校联合办学,实行双校园“分段对接”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成立了董事会,建立学校与社会各界的联系渠道,共建校地、校企合作机制,完善合作办学、合作发展、合作育人等产学研合作途径。与南平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开设“太阳班”、“幕墙工程班”等,与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泉州迎宾馆等企业共建了105所实习实践平台,实现了与企业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武夷学院地址_武夷学院 -学术研究

科研条件

截至2013年10月25日,学校共有十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福建省武夷茶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宋明理学研究中心”、“茶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基地”、“院士专家工作站”、“福建省高校茶叶工程研究中心”、“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绿色化工技术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柳永与闽词研究中心”、“福建省杨时学术文化研究会”、“福建省创意农业研究会”等特色科研平台。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四个,实验分室237间。

科研成果

据2013年上半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近两年来承担厅级以上科研课题60余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项,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6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与武夷山景区管委会等多个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在各类学术杂志公开发表论文8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等3大检索收录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
2008年,陈铎的专著《建本与建安版画》荣获2007年福建省政府第七届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16]。截至2008年11月,学校共获得厅级以上立项的科研课题共计27项,共获资助经费合计43.1万元[17]。12月,杨江帆主持的“政和白茶现代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项目获科技部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批准,项目资助经费175万元,其中25%用于研究经费 。
2009年,福建省高教学会公布了“第五届福建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获奖名单,学校叶球孙荣获优秀论文三等奖,刘胜、吴泽球获优秀论文奖。赵升云主持的“碱性湿法氧化法微晶纤维素生产工艺优化及工业化技术研究”项目获2007年南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环保型纤维素功能材料的开发与应用”荣获2009年教育部“高校服务海西产学研优秀合作项目”。
2011年,李远华博士主持完成项目“茶树叶绿素酶分离纯化和性质的初步研究”,荣获第二届中国茶叶学会科学技术奖(简称茶叶科技奖)三等奖。
2012年,武夷学院将“解线性方程组的新预条件迭代法”等40项科研项目作为2012年校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立项,其中青年专项20项,一般项目20项,总经费40万元。2012年5月25日,由李灵博士主持的“基于土地利用变化与旅游干扰下的土壤生态修复技术在景区保护中应用”通过了专家组评审 。
截至2013年10月25日,学校组织了跨学科科研团队,开展“南平市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及产业架构研究”,提供决策依据。“闽北茶业高优产制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示范”、“烟叶烘烤智能控制系统的研制”等3七个项目与南平市企业成功对接。承担“武夷山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创建规划”等重点产业发展规划,主编出版《中国茶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海峡茶产业发展报告》。
2013年11月14日,杨江帆教授主持的福建省2012年新兴产业技术开发项目“茶叶产品质量智能溯源综合管理系统”,顺利通过南平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组评审。

学术资源

截至2013年10月25日,武夷学院图书馆有纸质图书102.55万册,报刊1900余种;电子图书71.13万册,电子期刊3000万篇以上,知识视频库2000多集,多媒体资料13800多件;图书馆现已形成以宋明理学、茶学、旅游管理、艺术学为特色,包含工学、理学、农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馆藏体系。拥有4三个数据库品种,涉及中外文期刊、报纸、电子图书及视频资料等多种文献类型;网络资源实现24小时在线服务。

武夷学院地址_武夷学院 -社会服务

截至2013年10月25日,学校出台并实施《武夷学院服务海西实施意见》、《武夷学院服务“三农”行动计划》,启动“对接南平市产业发展科技行动计划”。设计与制作南平市博物馆壁画等艺术作品;主动融入武夷旅游产业发展,编制《武夷山市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12-2020)》等规划,筹划并实施武夷山市民素质培训工程,举办培训110场,培训14960人次[2]。

武夷学院地址_武夷学院 -所获荣誉

学校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十年改革先进单位”、“福建省优秀志愿者服务集体”等称号;连续三届获“福建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连续七届被评为省级“文明学校”;多次获得省级“平安校园”、“花园式单位”、“园林单位”等荣誉称号。

武夷学院地址_武夷学院 -学院领导

吴邦才:党委书记
杨江帆:党委副书记、校长
姚进生:党委副书记
陈 平: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裘国伟:党委委员、副校长
高建富:党委委员、副校长

武夷学院地址_武夷学院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涵养穷索致知力行

武夷学院:武夷学院-学校概况,武夷学院-办学条件_武夷学院地址
校歌1、“涵养穷索”出自《朱子语类》卷九

“涵养穷索,二者不可废一,如车两轮,如鸟两翼”。“涵养中自有穷理功夫,穷其所养之理;穷理中自有涵养功夫,养其所穷之理,两项都不离。”

2、“涵养穷索”语义

涵养:修身养性,懂道理、明事理、知进退。朱熹《答徐子融书》:“如看未透,且放下,就平易明白切实处玩索涵养,使心地虚明,久之须自见得。”《朱子全书·论语六》:“盖必平日庄敬诚实,涵养有素,方能如此。”

穷索:苦心思索,反复探究。《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识得此理,……不须穷索。……理有未得,故须穷索;存久自明,安等穷索?”朱熹《答林择之书》:“熹近只就此处见得向来所未见底意思,乃知存久自明,何待穷索之语,是真实不诳语。”

3、“致知力行”出自朱熹《答吕子约》(《朱熹文集》卷四十)

“大抵学问只有两途,致知、力行而已。”《朱子语类》卷九:“致知力行,用功不可偏,偏过一边,则一边受病。”

4、“致知力行”语义:致力于获取知识并努力付诸实践。知、行“只有两件事,理会、践行”。“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朱子语类》卷九)[28]

校徽武夷学院:武夷学院-学校概况,武夷学院-办学条件_武夷学院地址
校徽武夷学院校徽是由篆体“武、夷”二字变形组合而成,以示武夷学院所在地武夷山的悠久历史;整体外形酷似“钟鼎”,用以表示武夷学院作为高等文化教育场所的属性;造型中融入中国传统雕花窗扇的风格,喻示武夷学院是传承和发扬武夷传统文化的窗口;标志采用红色与绿色的搭配,来表达武夷山“碧水丹山”的意境,又使标志看起来更加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并与武夷山当地民间审美相融合。

校旗


武夷学院:武夷学院-学校概况,武夷学院-办学条件_武夷学院地址
校旗武夷学院校旗以“红色土地,绿色希望”为设计理念。具体是:校旗为绿底及红底拼接,中上部为红底,中间为校徽。红色代表学校地处闽北苏区,有红色历史土壤的孕育。下半部为绿底,中间为黄色的中英文武夷学院字样。绿色代表着学校地处闽北绿色腹地,有着丰富的自然绿色植物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又与办现代绿色大学的宗旨相呼应。

武夷学院地址_武夷学院 -社团活动

学校形成了以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文化大讲坛、社团文化节为主要平台,涵盖跨学科讲座、创意大赛、创业大赛、DV大赛等载体活动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校园文化项目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省大学生艺术节、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等活动中获佳绩,学校拥有各种学生社团60多个。
本文标题:武夷学院桃源校区-武夷学院校训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5731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