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关于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作文-关于开学第一课的作文

发布时间:2018-05-04 所属栏目:关于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

一 : 关于开学第一课的作文

 09年9月1日,《开学第一课》在象征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长城脚下继续开讲,以“爱让中国更美丽”为主线,融入演讲与互动内容,化传统的爱国教育课为一次别开生面的聚焦“爱”的主题班会,让所有的学生理解了爱的内涵——“爱是分享”、“爱是力量”、“爱是承担”、“爱是荣耀”。
  爱是分享。在去年那令人难忘的5。12大地震中,无数的人奔赴灾区,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离开自己温暖的家,把自己伟大而无私的爱分享给灾区的兄弟姐妹。正向于丹老师说的那样,爱不是索取,而是给予。在大地震中,我们学会了分享痛苦,有了爱,我们就有了生命的力量。作为小小的我,不能奔赴刚刚受到台风侵袭的台湾,我可以帮助同学讲解不会的习题;可以在同学不开心时,倾听他们的心声,分担他的痛苦;在妈妈不舒服时,我可以帮妈妈倒开水,拿药,揉揉头……我要做一个体贴、懂事的好孩子。
  爱是力量。在二班的班会中,全世界的人亲眼见证了爱的力量。6个人合作,每个人伸出2个手指,把一个小女孩抬了起来。多么神奇的力量!那么,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相信,台湾同胞,在祖国人民的关怀下,一定能在短时间内,重建家园。
  爱是承担。三班的班会中,我们认识了坚强、能干、阳光的男孩——马鹏飞。8个月的小鹏飞失去了父母双亲,与奶奶相依为命。在他6岁那年不幸再次降临到他和奶奶身上,因为奶奶没有钱吃药失去了双目,伤心绝望的奶奶听到了小鹏飞有力的话语“奶奶,不怕,有我呢!”6岁的小鹏飞毅然的担起了照顾奶奶的重担,给奶奶做饭,给奶奶按摩,带奶奶散步……如今,马鹏飞已经14岁了,上初中一年级,在这么多的生活压力下,他的成绩还很好,读着他那排的满满、没有空闲的时间表时,主持人王小丫流泪了,在场的人流泪了,爸爸妈妈流泪了,我流泪了,相信电视机前的你也流泪了,全世界的人都流泪了,都被马鹏飞那坚强的意志感动了。也正如鹏飞哥哥所说的,爱是承担、爱是责任。是爱让我们迅速成长,是爱让我们战胜命运,是爱让我们对明天充满希望。
  爱是荣耀。最后一个班的班会最让我感动,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奶奶能坚持每天升一次国旗。那是什么?那是对祖国的热爱,那是对祖国的祝福!听着航天英雄杨利伟叔叔那饱含激情和铿锵有力的话语,我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我为我的祖国骄傲,我为我的祖国自豪!
  “爱是分享”、“爱是力量”、“爱是承担”、“爱是荣耀”。作为生活在幸福中的21世纪的我,虽然还不能做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我要从小事做起,从爱身边的人做起,多为别人着想,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小事,努力学习,学好本领,将来好回报社会,报效祖国!

二 : 一句话微作文关于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今天的一句话微作文是关于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看完2014年的《开学第一课》后,真得给32个赞呀!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带给我们的是满满的感动。首先:主题是“父母教会我”,这个主题很好,让父母和孩子们一块看节目,一块学习如何才能做到孝,爱,礼,强,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监督,一块营造良好的家风;其次,节目中,郑渊洁、容祖儿、秦勇等都以身边一些看似细小的事,向大家传递出父母爱之伟大和深沉。很容易让人将心比心,想到自己,想到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爱!……看完这档节目后,你收获到了什么?欢迎大家来稿分享你的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晚上,《开学第一课》如火如荼地开播。这一期的主题是:孝、爱、礼、强。节目中,郑渊洁、容祖儿、秦勇等都以身边一些看似细小的事,向大家传递出父母爱之伟大和深沉。我想起我的父母,他们对我的教育又何曾不是春风化雨,伟大而深沉呢!详情>>>

秦勇老师让我明白了原来父母的爱无时不刻不在我的身边,原来爱是这么伟大!会想起自己,为了让我更好地成长,爸爸妈妈也是操心得不行。他们的爱也教会了我们懂得爱,懂得爱,珍惜爱,学会爱,用爱的力量为我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吧!详情>>>

秦勇一边讲,下面的观众一边哭,我也早已是热泪盈眶,秦勇讲完,大珍珠被请上台,读出他对自己的父王写的一封信,这封信,虽不长,但是充满了真挚的感情,尤其是最后一句“下辈子,我还做你的儿子”,更是让所有人为之动容,秦勇也差点哭了出来。随后,秦勇献上了他为大珍珠谱写的歌曲《一起长大》,大珍珠也跟着旋律一起唱,此时此刻,他已经不像是一个感统失调的人,而是与所有人一样,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一份爱。详情>>>

今天我和妈妈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听了郑渊洁叔叔的讲话,听了秦勇叔叔和他儿子大珍珠的故事很感动。懂得了“百善孝为先”,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人都要孝顺自己的爸爸妈妈和爱自己身边的人,我现在的任务就是要好好学习,锻炼好身体学会保护自己就是对爸爸妈妈最大的爱。详情>>>

爸爸妈妈教会了我好好学习,教会了我严格要求自己,教会了我独立自主,教会了我享受生活,教会了我乐观向上,感谢我的爸爸妈妈!今年的开学第一课让我感悟很深,希望你们也能从中得到收获!详情>>>

爱是父母亲教会子女的第二课题,秦勇这样的黑豹摇滚乐团的台柱子,因为儿子小脑失衡,他竟然辞职不干,在家里陪伴着孩子成长,不是一两天,而是坚持了十多年,人家孩子学习谢谢只需一两分钟,他家的大珍珠硬是学了两三年才能够流利的说出,人家孩子学习自行车只要半天,他家的大珍珠硬是用了整整一年时间才从魔鬼训练中破蛹成蝶,这位伟大的父亲,人间并不少见,许多特殊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没有亲人的陪伴,想一想是一件多么糟糕的事儿呀,秦勇用行动教会了大伙,亲情需要伟大的爱来呵护,唯有如此,上帝才会为你打开天伦之乐幸福的大门,大珍珠的一封朴素的信件,下辈子还要当你的儿子,听到这句话,相信每个人都会为之动容,反正,我和儿子靠得更加紧了,不需多说什么,一切都在爱的暖流中漫漫滋润。详情>>>

最后我的感触是:这一次开学第一课其实讲的都是为人处世最基础的事。孝、爱、礼,不都是做人最基本的事吗!详情>>>


三 : 关于小学生课后作业的综合调研报告——我的第一篇论文

全国“中华文化小大使”自主研究式学习报告

关于小学生课后作业的综合调研报告

课题执行人:

学校:北京市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

班级:四年级(二)班

关于小学生课后作业的综合调研

课题执行人: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听见邻居家的哥哥姐姐谈论课后作业。上学后,我身边同学的心情也会随着课后作业的多少而改变,课后作业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现在教委大力提倡中小学生减负,那么小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减下来没有?减负会对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吗?为了了解同学们对待课后作业的态度、效果以及期望,我决定展开调查。

一、课题分解:

为了使调查取得预期的效果,在爸爸妈妈的协助下,我于调查前设计了一张调查表,调查的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向

1、同学们喜欢做作业吗?他们喜欢做什么形式的作业?

2、同学们觉得作业多吗?他们完成作业需要多长时间?

3、同学们完成作业的态度和心情是怎样的?

4、应不应该给小学生布置课后作业?

二、调查问卷设计:

我精心设计的调查问卷如下:

关于小学生课后作业的问卷调查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此次调查,是为了了解你们课后作业的相关情况,希望同学们能够配合我,如实回答调查问卷中的问题,陈驭祺在此感谢您的参与!

姓名:班级:联系方式:

选择题部分:

1、你喜欢做作业吗?()

A喜欢B不喜欢

2、你喜欢什么样的作业形式?()

A简单的抄写

B口头的读书、背书

C其它实践性的作业;综合性作业

3、你喜欢的作业布置方式是什么?()

A老师统一布置

B老师分层布置

C自己设计

D家长布置

4、你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

A30分钟之内

B30分钟至两个小时

C两个小时以上

5、你认为家庭作业多不多?()

A很多B适量C很少

6、你完成作业的态度是怎样的?()

A非常认真

B一般

C马虎

D有时认真有时马虎

7、你完成作业的心情是怎样的?()

A愉快B烦躁

8、你觉得应不应该给小学生布置家庭作业?()

A应该B不应该C无所谓

问答题部分:

9、您认为应该/不应该布置家庭作业的原因是什么?

10、您认为家庭作业太多/太少对您的影响是什么?

三、调查对象列表:

经过一段时间的充分准备,2013年5月13日,我联系了我所在的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的40余名同学,并随机抽取了以下12名同学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成绩在优秀、良好和合格几个层次的学生。

姓名

联系方式

姓名

联系方式

高鹏

李向炜

孙艺萌

彭梓宜

王玉擎

宋子瑞

边优然

周子末

魏蓝

于亚超

鲁伊凡

鉴昊

四、调查结果统计:

(注:随机抽取的12人中,有1人交白卷,并且说明了是因为讨厌写作业而不愿回答,所以下面的统计数据只有11人。)

选择题部分:

1、你喜欢做作业吗?()

A 7人

B 4人

2、你喜欢什么样的作业形式?()

A 2人

B 3人

C 6人

3、你喜欢的作业布置方式是什么?()

A 7人

B 2人

C 2人

D0人

4、你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

A3人

B 7人

C1人

5、你认为家庭作业多不多?()

A 0人

B 7人

C 4人

6、你完成作业的态度是怎样的?()

A 3人

B 1人

C 0人

D 7人

7、你完成作业的心情是怎样的?()

A 8人

B 3人

8、你觉得应不应该给小学生布置家庭作业?()

A 7人

B 2人

C 2人

问答题部分:

所有人都认为布置家庭作业是有一定必要的,都认为家庭作业太多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但是有大部分人认为家庭作业的多少与学习成绩有直接关系。

五、统计结果分析:

在分析数据前,值得一提的是,在随机抽取的12名同学中,有一名同学在试卷上写着:“我最讨厌写作业了,一看见作业就不想写,请你把这张卷子拿去给别人做吧!”这说明有些同学的厌学情绪相当强烈,已经达到了“望题生叹”的地步了。这应该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下面,是我对调查结果进行的分析。

选择题部分:

1、选A的人最多,占58.33%,说明大部分人都喜欢写作业;但还有33.34%的人不喜欢写作业,而且这部分人中既有成绩好的,又有成绩差的。这个结果说明了课后作业的必要性以及被认可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2、占一半以上的人喜欢综合实践性的作业,说明现在的小学生也意识到了综合实践作业的重要性,这是一个很可喜的现象。据报道,一些发达国家从小学起就安排学生进行调研类的团队合作型课后作业,并且取得的效果很好,提高了小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以及观察和交流能力。我认为学校应该多举办一些综合实践活动,锻炼大家的能力,开阔大家的眼界。

3、75%的人喜欢让老师布置作业。其中,77.77%的人喜欢统一布置作业。我认为同学们在作业方面对于老师的依赖性还是比较高,还不具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兴趣爱好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但是有22.23%的同学能意识到,分层布置作业才是最科学的,这样可以提高效率,达到最佳效果,是一种向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的好趋势。只有16.67%的同学愿意自己设计课后作业,说明同学们对于自身情况不是很了解,不相信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同学愿意家长布置课后作业,说明在指导学习方向上,同学还是更多地相信老师。这一方面说明了老师在这个方面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说明家长在指导孩子学习方面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4、只有25%的人能在30分钟之内完成作业,甚至有一个人不能在两小时之内完成作业。说明部分学生感觉课业负担还是较重的。新学期开始,北京市教委出台了八条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举措,教育部启动了“减负万里行”活动,要求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目前,学校贯彻“减负”措施的效果如何?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情况如何?2013年5月17日至5月24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与腾讯网教育频道联合举办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减负’情况调查”,共收集来自全国31个省份的中小学生、中小学教师及家长的有效问卷4701份。结果显示:“中小学减负调查公布,约三成学生负担不减反增,北京减负效果最为明显”,超半数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用时超过1小时。减负工作亟需加大监管力度,希望“减负”政策可以落到实处。

5、没有人认为家庭作业很多,说明现在的家庭作业量对于大多数人是比较合适的。但是33.34%的人认为作业很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同学们对作业量多少的认识不同。

6、大多数人都选择了D,说明大家没有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做作业上,不能保证质量地完成作业。出现这种情况有几种原因:第一,是同学们自身对于作业的态度不是很认真;第二,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激发同学们的兴趣;第三,是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是缺乏分层性,难度和量对于多数人不是很适合。所以,老师应该分层布置一些有趣味性的、难度适中的作业,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喜欢上做作业,认真地完成作业,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7、喜欢做作业的同学都能以愉快的心情完成作业,但仍有25%的同学完成作业时感到烦躁,厌学情绪严重。进一步说明了作业的难度和量需要因人而异,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

8、58.33%的人认为应该布置作业,这再一次印证了第一题的调查结论:课后作业的必要性及被认可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问答题部分:

通过对问答题的调查结果分析,我发现有大部分人认为家庭作业的多少与学习成绩有直接关系,只有多做作业才能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如果作业太少,就会导致学习跟不上,成绩下降。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一味地布置作业,不但达不到效果,反而会造成睡眠不足、视力下降、学习兴趣减弱等副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同学们都认为课后作业有必要性,而且都认为作业量适中,说明我校的减负工作还进行得不错。但是,普遍认为在作业形式上有待改进。应该有层次、科学地布置作业,提高课后作业的效率和针对性,以学习兴趣为重,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好的学习方法会让学生受益终生。从近期各种报道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对“减负”问题的关注都集中在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和长期性上,如何将“减负”问题落到实处并长期执行是关键。

六、解决方案及建议:

根据以上调查及分析研究,我觉得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部分学生的厌学情绪是普遍存在的,多数人对于课后作业的认识不够到位,没有真正理解到课后作业的意义所在。为了让同学们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以正确的态度面对课后作业,我策划了以下活动:

1、和老师“面对面”

时间:2013年5月16日

地点:妈妈所在学校

参与者:中学老师

活动内容:为了进一步了解课后作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我放学后来到了妈妈所在中学,并对妈妈所在年级组的教师进行了调查,针对自己的困惑进行请教。大家普遍认为,中小学生中仍然存在厌学情绪。对比小学生和中学生的厌学情况发现,中学生的厌学情绪要高于小学生。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习本身的需要,布置一些针对性强、灵活多变的课后作业,让孩子对课后作业充满兴趣。

2、召开班级讨论会

时间:2013年5月班级活动时间

地点:学校

参与者:全班同学

活动内容:由我向同学们推广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组织同学们针对课后作业问题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大家对课后作业有新的认识。

3、举行同伴交流会

时间:2013年5月周末活动时间

地点:社区活动室

参与者:社区里的学生

活动内容:交流自己在课后作业方面遇到的问题,并讨论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的认识和对待作业。

4、家庭讨论会

时间:2013年5月26日晚饭后

地点:家里

参与者:家庭成员

活动内容:在我的主持下,召开家庭会议,并通过网络连线了居住在成都的读五年级的姐姐一家,共同对小学生课后作业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探讨。

七、个人心得:

实践让我更加智慧,自主研究式学习让我收获颇多:

1、为了调查一个对社会有用的课题,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最终确定了研究方向。

2、在着手进行研究时,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这让我对课后作业有了更深的了解。

3、调查问卷的设计,也很锻炼我:问题的层次性如何体现、问题可从哪些角度入手等等。经过思考,我制定了问卷。

4、调查对象需要我去联系,这锻炼了我的社交能力,积攒了许多与人交往的经验。我还借助家长的关系,做了更多更广泛的调查。

5、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让我颇费心思。我需要根据我平时所了解的情况和调查结果进行全方位的考虑。这让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6、举行各种活动有很大难度。要把大家组织起来进行讨论,很锻炼我的组织能力,还让我学会了科学的安排时间。

7、在调查结束后,我认真总结,独立撰写了这份报告。这真正是我的“第一份论文作业”。

8、在研究过程中,大家给予了我很多帮助。在此,感谢所有为我付出的人!

9、完成报告后,我针对小学生课后作业情况,给出了如下的建议:

从我国教育现状可以看出,我国小学生的课后作业更追求一些书本上的内容,“做题”依然是主流,我们如何从“做题”思维中解脱出来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认为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我们也可以学学国外优秀的教育经验,使教育方式多元化、不拘一格。

英美国家更强调孩子实践作业,鼓励学生勇于去做、去尝试、去创作自己的东西,不束缚学生的思维,注重个性化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美国教育的小学阶段还鼓励学生写新闻评论、写故事、写推理小说、写诗歌、创造寓言故事、写表达个人观点的散文。有不少小学从三年级开始进行“劝说类”文章的写作训练,学生不仅要有自己独特的带有批判意识的思想,而且还要能够使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有理有据地影响他人。有不少美国小学给孩子们布置的作文,比较偏重“研究性”的成果汇报,这种“研究报告”的内容和篇幅,有的已经相当于国内大学生的论文,内容之深入、篇幅之长令人惊叹。在美国纽约第12公立小学五年级学习的小学生黄彦清,他刚刚用两个月时间完成了英语阅读与写作课的作业:一篇题为《水》的论文。论文有厚厚的34页,从他感兴趣的水的历史、水的技术、和水有关的极端天气以及水上娱乐四个方面来介绍“水”。难怪我国媒体感慨“美国小学生的"研究报告"达国内大学生论文标准”。

无独有偶,一篇题为“日本小学生寒假作业的启示:从小养成读书习惯”中写道:日本小学生的家庭作业比较简单,没有固定的模式,灵活性较大,不同学校,差异也较大。小学低年级需要写的作业一般十几二十分钟可以搞定,如练习写字,算术题等。低年级的小学生作业充满趣味,如刷牙表,一天早晚刷牙之后在表上画个圈,这项作业是为了让学生养成刷牙的习惯,还有“牵牛花成长表”,在日语中,“牵牛花”的汉字写作“朝颜”,意思是早上的花,学校要求家里养一盆牵牛花,一早小孩就给牵牛花浇水,开一朵花就在表上涂个颜色,过一段时期,大家把自己的花带到学校来,只要没有枯萎就算完成作业了。还有学校要求学生用图画记录每天的生活,这就是图画日记作业。还有观测某个星座写体会,观察昆虫、抓昆虫做标本等作业。

小学生的家庭作业还有这样的内容,写“爸爸妈妈联络记”,观察父母的言行,写自己的感想。当然老师也要求学生把自己所写的给父母看,听听父母的反应。日本的小孩从小就养成讲礼貌、谦逊待人的习惯,在小学生的作业中,也有与此相关的内容,就是要求学生礼貌待人,早晨上学路上要笑脸与人打招呼,回家让妈妈抱三分钟,和妈妈一起做饭团,感谢妈妈每天为家人做好吃的饭菜,爸爸回家来迎接,说声“辛苦了”。

日本小学生的寒假作业真是趣味十足,日本式的寒假作业锻炼的是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创新思维能力,让寒假作业充满乐趣,让兴趣成为孩子们的老师。

趣味性较浓,实践性较强,简单而充满意义,富有人生哲理,这不仅锻炼孩子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发现新事物的兴趣。既不影响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也不会造成僵化的定势思维。这种方式值得我们借鉴,用灵活性较大的教育方式来缓解应试教育和定势思维的弊端。

在我和老师交流的过程中,老师们也感到在布置作业的问题上很无奈:我们的考试题大部分都是机械重复性的,真正体现学生实际能力的考题不多。现在我们的素质教育需要与国际接轨,培养孩子的能力应该从小抓起。教育的评价机制亟需改进。

八、参考文献及资料:

在这次研究中,我参考了如下资料:

1、陈超周萍 张晨玺 主编,《我的第一份论文作业——中国首部小学生论文集》,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年6月版。

2、刘蕾主编,《丁丁上学记》,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年1月版。

3、[美]雷夫·艾斯奎斯 著,卞娜娜 译《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年8月版。

4、小学生寒假作业有深意:孝敬父母,家长打分

5、日本小学生的寒假作业:培养良好的人格素质与学习习惯为主

6、日本小学生寒假作业的启示

7、减负作业大餐如何做?家长与娃斗智斗勇加餐

8、中小学减负调查公布约三成学生负担不减反增

9、教育部将在全国部分省份抽查暗访中小学减负

10、美国小学生的"研究报告"达国内大学生论文标准

11、中美教育差别大美国育儿观:让孩子自己选择

12、中小学减负情况调查北京减负效果最为明显

13、探访韩国、泰国、比利时中小学教育现状:减压,才能真正“减负”

四 : 关于1982年巡演版SweeneyTodd的一些观后感(作于2008年)



斯蒂芬•桑德海姆一直是一个说事的人,他不会因为要赚钱而写些肉麻的动听歌曲,编写浪漫的俗套故事,相反,他宁愿自己的戏只演出几场就因为票房不佳停演。他是一个真正为了艺术良心而创作的大家。
  虽然很多人对于他的作品只是敬佩,而非喜爱,我却可以说是绝对的桑德海姆迷。从第一部接触的Into theWoods开始,我就被他精湛的作曲技巧,奇妙的故事情节,绝妙的对白措辞和深刻的主题征服,从此对他五体投地。就好像当初遇到小波的文章时一样。其实故事不是最重要的,很多时候不是任何真理都可以用故事来表示的。于是概念音乐剧就出现了,桑德海姆的剧作虽然基本上都是有清晰的情节的,但是在好几部剧中叙事结构跟着主题走的趋向已经很明显。比如史诗《太平洋序曲》,探讨艺术与生活的《星期天与乔治同游公园》,讨论当代人婚姻爱情生活的《伙伴们》等等。
  但1979年的《理发师陶德》却具有极强的叙事性,故事情节可谓曲折动人。虽然如此,桑德海姆还是赋予了这个精彩的故事以灵魂,而不是单纯为讲故事而讲故事。理发师陶德的故事在欧美流传多年,是大人用来吓唬小孩的经典素材。虽然作家彼得•海宁(PeterHaining)认为斯威尼•陶德确有其人,但由于资料不足,陶德的真实存在还是一个迷。其实最早的陶德故事可以追溯到11世纪的英国传说,故事说一个旅馆老板杀死三个住客后,他妻子将尸体做成肉饼出售。这颇有孙二娘的风采。
  虽然历史上关于陶德故事改变的戏剧、文学作品很多,但是大多数都是将它写成一个单纯的恐怖故事。陶德就是一个天生的杀人狂,杀人没有目的。直到1973年克里斯托弗•邦德的剧作《理发师陶德》才将故事的主题进行了深化,给予了陶德杀人的动机。关于这个动机,在后文将会谈到。桑德海姆第一次在伦敦看到这部话剧后就认为“它可以歌唱起来”,于是开始了音乐剧版的创作。休•维勒将克里斯托弗的剧本改编成了音乐剧剧本,而词与曲还是由才华横溢的桑德海姆一人操刀。虽然名导哈罗德•普林斯对于维多利亚时期的剧作不感兴趣,但是桑德海姆还是说服了他来做音乐剧版《理发师陶德》的导演。1979年3月1日,《理发师陶德》在纽约尤利斯剧院(即现在的乔治•格什温剧院)开演。并于次年获得了包括最佳音乐剧,最佳剧本,最佳曲谱,最佳男女主角(兰•卡里奥(LenCariou)和安吉拉•兰斯伯里(AngelaLansbury))等在内的8项大奖。随之而后的复排及各种变体形式的演出也很多。《理发师陶德》可以说是桑德海姆作品中观众认同度最高的作品之一。
  1982年美国公共电视娱乐频道播出了美国巡演卡司的录像。这也是现在市面上可以找到的两种《理发师陶德》的录像之一。其他录像有英国皇家国家剧团的复排版,巴塞罗那西班牙语版,均在电视台播出过,但未公开发行。美国巡演卡司与原百老汇剧组人员变动较大,但是令人敬佩的安吉拉•兰斯伯里还继续扮演洛维特夫人。兰•卡里奥的陶德则由曾在百老汇短暂代替他的乔治•赫恩(GeorgeHearn)饰演。这两位主角的表演相当到位,火候十足。这我会在后面讨论。
  
  桑德海姆的剧作一向以极强的音乐表达力和控制力而独具一格。师从小哈姆斯坦的桑德海姆可谓是才华横溢。年纪轻轻就成为了伯恩斯坦的名剧《西区故事》的剧诗作者。自己的独立创作也日益成熟,他的很多名作均是自己包办词曲。托尼奖5次词曲双佳的记录无人能及。这些足可以证明桑德海姆高超的音乐功底。
  《理发师陶德》的音乐可能是桑德海姆写过的音乐剧里最为复杂的一部。大量使用重唱与合唱,频繁的旋律反复和变调,以及丰富多彩的尖锐和弦,这些虽是他常用的技巧,但是在《理发师陶德》中可谓发挥的相当出色。
  从开头到结束贯穿全剧的《斯威尼•陶德谣》起到了强调主题和连接故事的作用。桑德海姆动用了主导动机的写作手法,这使得整部剧的音乐剧连为一体,可谓一气呵成,而没有支离破碎之感。这一向是我最佩服桑德海姆的地方。有许多音乐剧存在着讨巧的问题,单曲动听,但是连在一起对主题对剧情的帮助不大,感觉就像是演唱会。韦伯的《轻风微哨》就有这个问题。这对于一部剧作是个致命伤,就好像话剧里面混杂了各种语言文体一样,庞杂无序。
  桑德海姆本人更愿意称《理发师陶德》为一部歌剧,确实,从音乐上讲,这部剧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内中很多咏叹调都有古典乐简朴明晰的特点,如霍普的情歌《乔安娜》,简单的几个音符和舒缓的节奏将年轻水手心中的柔情刻画的相当到位。
  洛维特夫人复杂的咏叹调《伦敦最差的馅饼》将动作,人物心理和剧情柔和在了一起,节奏和曲调随着故事的发展和人物心理的变化而巧妙转变。桑德海姆被有些人称为控制狂也可以理解,因为确实如此。桑德海姆将音乐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连动作也包括了进去。很少有音乐剧作曲家花如此大的心思,让音乐发挥出如此大的作用。
  托比亚斯的《皮列里的仙药》的曲调借鉴了英国民间小调的特色,顺畅跳跃的节奏,将托比亚斯单纯的性格和皮列里所谓仙药的虚无显露无疑。尤其是开头一句,连续的两次下行,在乐句最后一个高于前一个音8度的写法,不仅模仿了人说话的语气,还将小贩推销时的语气模仿地惟妙惟肖。
  乔安娜的咏叹调《绿雀和红雀》,连续的下行乐句将乔安娜心中的失落描写的很动人。其中结尾的高音延续,又在绝望中透露出希望。
   贯穿全剧的《斯威尼•陶德谣》借鉴了Dies Irae Gregorianchant的曲调,《醒悟》(Epiphany)的伴奏中也借鉴了这一古调,这和故事发生的时代和背景契合的很好。在Epiphany中因为措施复仇良机,陶德陷入疯狂,这一宗教古调为素材的伴奏将陶德内心扭曲的仇恨烘托的很好。而且在略显恐怖的《斯威尼•陶德谣》里这一宗教曲调更使得这一贯穿全剧的重唱与全剧总体氛围和主题联系地很紧密。
  桑德海姆最擅长的估计是重唱了,重唱对于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互动很有帮助,和单曲不同,重唱可以包含大量的信息,刻划复杂的人物心理。这也使得《理发师陶德》这一情节性极强的素材在桑德海姆的笔下更显得此起彼伏。
  桑德海姆承认自己是一个恐怖片影迷,所以《理发师陶德》估计是他看恐怖片后的一次音乐总结,许多恐怖片配乐的精华都在桑德海姆为《理发师陶德》的音乐里显露出来。蒂姆•伯顿的电影版就可以证明桑德海姆为《理发师陶德》作的曲在萤幕上也会一样熠熠生辉。
  还有不得不提的是桑德海姆为陶德准备的那两句宣叙调(There’s a hole in theworld…),平直的曲调和快速的节奏就像一个人在发牢骚,和陶德对于伦敦这个貌似文明的黑暗所在的痛恨相当符合。
  桑德海姆的音乐从来都不刻意追求优美,只要是符合情节发展,主题需要的,他就会写,无论多复杂,多让人受不了。但是到了情节需要柔情优美时,他向人们证明了他绝对是一个情歌高手,从《小夜曲》里的那些经典曲目(Sendin the Clowns, Everyday a LittleDeath),到《拜访森林》里的《郁闷》(Agony),《无人是孤单的》(No One isAlone),到这部剧里的《当我在你身边时就不会》(Not While I’mAround),这些柔情的歌曲足以说明桑德海姆能够完美驾驭各种歌曲,而且不是一个媚俗的作曲家。
  
  这部剧的主题并没有《星期天与乔治同游公园》,《太平洋序曲》等剧目的晦涩难懂,但是虽然如此,此剧的主题还是正中要害的。那就是人性的黑暗。
  为什么说克里斯托弗的改编赋予了这个流传上百年的故事灵魂,就是因为他赋予了陶德以杀人的动机,有了这个动机就可以回推,推出他为何为这样。于是整个社会的虚伪和黑暗就在这个小小的动机中得到揭露。但是桑德海姆似乎更愿意强调人性而非社会。
  本来的陶德要杀的只是罪大恶极的大法官,但是自从第一次失手后他就将自己的仇恨放到了整个社会上。所有所谓的文明人都是他的复仇对象。这时的他开始失控,成为一个情绪波动较大的杀人狂。直到最后悲剧的发生。这似乎像是所谓的命运悲剧,性格悲剧,陶德无法控制自己心中膨胀的仇恨。就好像哈姆雷特无法克服自己的软弱和犹豫一样。所以《理发师陶德》颇有莎氏悲剧的风采。
  人性的自私也是本剧的主题之一,洛维特夫人因为自己自私的爱,而没有告诉陶德实情,直到陶德误杀了自己的妻子后,她才醒悟。但这时一切都晚了,最后只是死路一条,因为陶德从未爱过她。这就是为什么托比亚斯会提醒她要小心陶德。
  说到这里,人在爱前面的软弱也显露无疑,洛维特夫人无法离开陶德,因为她已经爱上了这个曾经的帅气发匠。最后自己的毁灭也是不可避免的。
  特平法官是整个所谓上流社会黑暗腐败的代表,他的种种劣迹已经使他成为十恶不赦之人,但是社会的不公便在于此,于是陶德只有自己复仇,这也揭露了社会的黑暗。而教区执事则是那些帮凶的代表,是整个肮脏的上流社会的走狗的代表。
  陶德最后被托比亚斯杀死,或许是为了说明复仇的虚无吧,最后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乔安娜和霍普在一起了,这是悲剧中的喜剧。也是为这一出大悲剧镶上一丝喜悦和希望。
  
   我这里单纯讨论1982年录像版的演员,少许会涉及其他制作的演员。


   首先讲乔治•赫恩,可以说赫恩的陶德是入木三分的。这也许就是为什么01演唱会版的《理发师陶德》还是由他来饰演这个经典角色。在这个主角复杂的心理塑造上,赫恩没有单纯将他演成一个冷血杀手,相反陶德的遭遇让人觉得可怜。人们对于他的同情会多于恐惧。在与皮列里比赛那一场戏里陶德沉稳冷静和幽默的一面被赫恩把握的很到位。最后的一场感情大爆发的结局,赫恩恰到火候的表演没有让我失望。我在看戏时最怕的就是演员的过火或者火候不到,过火是很麻烦的问题因为有些演员难以收住自己,一演就过了,而火候不足则或许可以纠正。
  女主角安吉拉就更不用说了,老牌的明星了,她创下了5次托尼提名4次获奖的纪录(除了今年的话剧类最佳女主角未获奖)。虽然奥斯卡至今没有垂青这位大牌,但是金球奖还是肯定了她在电影界的成就。安吉拉塑造的是一个可爱中带点邪恶的洛维特夫人,她为了爱毁了自己,这可谓是她最大的悲剧。她对于托比亚斯的母性显示,使得这个角色更是一个悲剧角色。安吉拉纯熟的演唱技巧和演技加之多年的舞台经验,让她的洛维特夫人成为了不朽的经典角色。她自己都曾经说洛维特夫人是她最喜欢的舞台角色。
   其他演员也表现地很不错,毕竟是一个要上电视台的制作,所以班底还是很优秀的。
   本人最不喜欢的就是乔安娜的演员贝茨•乔斯林(Betsy Joslyn)。不得不承认她是一个很优秀的女高音,单听录音的话我会喜欢上她的乔安娜。但是在演技上她显得有点过火,尤其是在《绿雀和红雀》这首表现乔安娜内心苦闷的歌曲里,她的动作和表情有点扭曲,过于夸张。看到特平法官往屋里跑的表演也过于夸张。01演唱会版的丽莎•弗洛曼(LisaVroman)诠释的乔安娜就比贝茨的到位很多。还有一点便是贝茨的形体有点偏肥,让人无法和霍普口中的“美丽女人”完全联系起来。尤其是穿上水手服的时候,这种体型更加显现出来。近段时间她在饰演非百老汇制作的汤乃地夫人(《悲惨世界》),看剧照她很适合这个角色,而且这个角色本来就是很夸张的,过火也没有关系。
  看到01年演唱会版贝蒂•吕朋的演出,我觉得她也是洛维特夫人极好的人选,在05年(伦敦04)的复排版百老汇剧组里她饰演了洛维特夫人。这个复排版显得十分后现代,完全脱离了时空的束缚。布景和服装以黑色为主调,夹之白色,显得十分惨白阴森。较之79原版,此版更阴森。此版还有一个特色是没有管弦乐团伴奏,演员自己伴奏,这也是很有创造性的。可惜在06托尼颁奖上最佳复排版音乐剧被ThePajama Game夺走。
  当然贝蒂的风格和安吉拉完全不同,安吉拉的让人有一种亲近的感觉,而贝蒂则显得稍有野性和邪恶感,我本人一直觉得贝蒂•吕朋在唱歌的时候有点野,有点过的感觉,但是到洛维特夫人这个角色时却是刚刚好。总之两者都是洛维特夫人的极好诠释者。


本文标题:关于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作文-关于开学第一课的作文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224189.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