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历史沿革,浙江中医药大学-办学条件
浙江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中药为主,医理工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高校。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中医药研究生、获得港澳台地区招生权、免试招收香港学生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是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工作基地。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53年6月的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6月,正式成立浙江中医学院,校址位于杭州市庆春街原浙江大学旧址。2000年3月,整体迁至现址。2006年2月,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校座落于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南岸,占地面积900亩,其中本部400亩,富春校区500亩。截至2015年8月,该校下设12个学院,举办1所独立学院(滨江学院),有全日制在校生11970人(含独立学院),其中本科生10049人、硕士生1525人、博士生169人、留学生227人。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_浙江中医药大学 -历史沿革
1955年10月学校独立办学。
1956年初学校迁至杭州市四宜亭。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_浙江中医药大学 -办学条件
(www.61k.com]院系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学校有教职工及医护人员4518人(含直属附属医院),其中正高职称262人;专任教师847人,其中正高职称170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30人、浙江省“千人计划”人选5人、卫生部和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浙江省教学名师7人、浙江省名中医37人、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有国家教学团队1支、浙江省教学团队5支。师资队伍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大鹏浙江省特级专家范永升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忠“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万海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陈忠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方剑乔“钱江学者”特聘教授李卓玉 赵华军 宋振远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团队: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团队、针灸学科教学团队、中药学教学团队、方剂学教学团队、推拿学科教学团队学科建设
截至2014年5月,学校有国家级重点学科一个,省部级重点学科4四个,其中浙江省“十二五”重中之重学科三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二十五个。有三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点十四个,覆盖中医、中药两个一级学科和中西医结合临床二级学科;硕士点4九个,覆盖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六个一级学科和生物化工二级学科,以及自主设置的听力学、中医药卫生事业管理、中医药信息学、中药市场营销、中医药生物工程学、实验动物与比较药理和口腔修复重建医学等七个目录外硕士点;具有临床医学(中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临床医学、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研究生学位点学位层次一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名称博士中医学100501中医基础理论100502中医临床基础100503中医医史文献100504方剂学100505中医诊断学100506中医内科学100507中医外科学100508中医骨伤科学100509中医妇科学100510中医儿科学100511中医五官科学100512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药学1008中药学硕士中医学100501中医基础理论100502中医临床基础100503中医医史文献100504方剂学100505中医诊断学100506中医内科学100507中医外科学100508中医骨伤科学100509中医妇科学100510中医儿科学100511中医五官科学100512针灸推拿学100513民族医学1005Z1(目录外)中医药卫生事业管理中西医结合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临床医学100201内科学100202儿科学100203老年医学100204神经病学10020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100206皮肤病与性病学1002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100210外科学100211妇产科学100212眼科学100213耳鼻咽喉科学100214肿瘤学100215康复医学与理疗学100216运动医学100217麻醉学100218急诊医学105127全科医学1002Z1(目录外)听力学1002Z2(目录外)口腔修复重建医学药学100701药物化学100702药剂学100703生药学100704药物分析学100705微生物与生化药学100706药理学中药学1008中药学1008Z1(目录外)中药市场营销护理学1011护理学化学工程与技术81703生物化工重点学科类别名称批准单位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教育部省级重中之重学科中医临床基础省教育厅省级重中之重学科中药学省教育厅省级重中之重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省教育厅省级重中之重学科针灸推拿学省教育厅部局级重点学科中医脾胃病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部局级重点学科金匮要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部局级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部局级重点学科中药药剂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部局级重点学科针灸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部局级重点学科中医血液病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部局级重点学科中医肿瘤病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部局级重点学科中医痹病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部局级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部局级重点学科中医肺病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级重点学科A类动物学省教育厅省级重点学科B类中医骨伤科学省教育厅省级重点学科B类中西医结合基础省教育厅省级重点学科B类中医诊断学省教育厅省级重点学科B类中药资源学省医学重点学科医学实验动物学省卫生厅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心血管)省卫生厅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药实验动物学省卫生厅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省卫生厅省中医药重点学科方剂学省卫生厅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中药学省卫生厅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省卫生厅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脑病)省卫生厅省中医药重点学科针灸学省卫生厅省中医药重点学科推拿学省卫生厅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中药资源工程学省卫生厅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省卫生厅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省卫生厅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内分泌学省卫生厅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省卫生厅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省卫生厅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学省卫生厅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妇科学省卫生厅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省卫生厅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儿科学省卫生厅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省卫生厅教学建设
截至2013年,学校有中国家级特色专业五个、浙江省重点专业八个、浙江省“十二五”优势专业六个,中医学、中药学入选首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有三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国家精品课程4门、浙江省精品课程22门。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护理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省级重点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药物制剂、护理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生物科学、生物工程省级优势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护理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生物工程对外交流
截至2013年,学校已与美国、德国、英国、意大利、巴西、委内瑞拉、日本、韩国、香港、澳门、台湾等二十八个国家与地区的6两个教育、医疗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招收了5两个国家与地区的国(境)外学生。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_浙江中医药大学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14年,学校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十三个(其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三个、省属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十个),省公共科技条件平台两个,十二个研究所。科研成果
2000年至2013年,学校承担了国家科技部重点攻关项目(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项目1000余项,获得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在内的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励200余项。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截至2013年底,学校图书馆已藏有纸质文献60余万册、数字资源容量近40TB。形成了以中医药学为主,兼收本校各学科专业教学科研所需相关学科文献的藏书体系。学术期刊办有《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浙江临床医学》两种学术期刊,其中《学报》是全国对外发行最早的中医学术刊物之一,是全国1类中医学术性期刊,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被美国《化学文摘》、波兰《哥白尼索引》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1990年获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学报质量三等奖。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_浙江中医药大学 -文化传统
校训
求本远志求本,源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原意为治病应透过表面现象,抓住并针对疾病内在的本质进行治疗。远志,原为中药名,意为志当存高远,寓锐意创新之义。求本远志校训具体体现为求实、求真、求是的学风;不畏难、不退缩、不浮躁的作风;艰苦奋斗、奋发图强、锐意创新的精神。校徽
标志由ChineseMedical的开头字母CM组成图案,代表中国医药,为形成图案设计的完整性,再采用水形倒影构思,即意在形成整个图案为1个“中”字造型,又表示该校坐落在世界闻名的杭州钱塘江边,上下部都形成CM所组成的图案,寓意中医药的阴阳平衡,“中”字图案上方以中国独特的书法浙江中医药大学全称,下方为英文的学校全称,含意是中国独特的中医药与西医药的交流。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_浙江中医药大学 -现任领导
学校党委
党委书记:孙秋华党委副书记:范永升、黄文秀、熊耀康纪委书记:茹惠祥党委委员:孙秋华、范永升、黄文秀、熊耀康、李俊伟、茹惠祥、张光霁、陈刚学校行政
校 长:范永升副校长:李俊伟、张光霁、方剑乔副校级巡视员:夏鲁杭二 :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为主,医、理、工、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高校。(www.61k.com]学校座落于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南岸,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六和塔”隔江相望。学校的前身是创办于1953年7月的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 6月,浙江中医学院正式成立,校址定于杭州市区庆春路原浙江大学旧址。1960年至1974年期间曾两度与浙江医科大学并分。2000年3月,学校整体迁至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2006年2月,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校概况
浙江中医药大学
[英]Zhe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浙江中医药大学座落于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南岸,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六和塔"隔江相望。学校的前身是创办于1953年7月的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6月,浙江中医学院正式成立,校址位于杭州市庆春街原浙江大学旧址。2000年3月,学校整体迁至现址。2006年2月,更
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
建校以来,广大师生员工秉承“求本远志”校训的精神,遵循高等教育规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模式,开拓进取,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已成为一所以中医中药为主,医、理、工、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省属高校。学校是1978年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研究生的高等院校,也是首批获得对港澳台地区招生权的高等中医药院
校。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确立"以中医中药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2000年采取"市场机制、盘活存量、土地置换、移址新建"的模式整体迁校;2001年获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优秀;2003年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省建工医院整体划转并成为附属第二医院;2005年获得两个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2006年更名为大学;2007年中医临床基础成为国家重点学科,李大鹏研究员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8年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附属第一医院成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再次获得两个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浙江
省邮电医院整体划转并组建新的附属第三医院;2009年何任教授当选首届国医大师,获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学校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形成了较完善的从学士到博士的培养体系。学校现设有15个学院,建有12个研究机构,拥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1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现有各类在校生12628人,其中本科生9301人、硕士生1188人、博士生127人、成教生1718人、留学生及港澳台生294人。全校设有21个本科专业,分属医、理、工、管、文等5
个学科门类,其中有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5个、浙江省重点专业8个;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点5个、硕士点23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及医护人员3600人,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医大师1名,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2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23人,浙江省教学名师5人,浙江省名中医39人。
学校从1988年起具有卫生技术副高级职务评审权,1993年起具有副教授职务评审权,2004年起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工作基地,2006年起具有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临床基础、中药学等4个学科教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权。
学校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9个,其中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
10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1个(12个专业),省公共科技条件平台2个。学校主办了《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浙江临床医学》等两种学术期刊,《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是全国对外发行最早的中医学术刊物之一,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已被美国《化学文摘》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
。
2000年以来,学校承担了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500余项,其中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56项,省部级项目260项。科研成果获各级各类奖励314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68项。开发了康莱特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单品种年销售额超2亿元的中药新药。在近三次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学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
学校积极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21个国家与地区的37个教育、科研、医疗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招收了31个国家与地区的国(境)外学生。学校具有聘请外国文教专家资格,先后聘请了35位外国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2004年成功举办中医中药针灸诊治疑难杂病国际学术会议。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习近平及教育部、卫生部多位领导都先后来校视察,对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目前学校正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内涵发展为主导,以创建高水平中医药大学为目标,以"深化改革、科学发展、提高质量、增强能力"为总要求,全面推进学校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浙江中医药大学:现任领导
学校党委
党委书记:张乃大
党委副书记:范永升、孙秋华、黄文秀
纪委书记:孙秋华
党委委员:张乃大、范永升、孙秋华、黄文秀、夏鲁杭、李俊伟
学校行政
校 长:范永升
副校长:连建伟、夏鲁杭 、李俊伟
浙江中医药大学:校训及释义
求本远志
求本,源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原意为治病应透过表面现象,抓住并针对疾病内在的本质进行治疗。远志,原为中药名,意为志当存高远,寓锐意创新之义。 求本远志校训具体体现为求实、求真、求是的学风;不畏难、不退缩、不浮躁的作风;艰苦奋斗、奋发图强、锐意创新的精神。
浙江中医药大学:校标及释义
标志由ChineseMedical的开头字母CM组成图案,代表中国医药,为形成图案设计的完整性,再采用水形倒影构思,即意在形成整个图案为一个“中”字造型,又表示我校坐落在世界闻名的杭州钱塘江边,上下部都形成CM所组成的图案,寓意中医药的阴阳平衡,“中”字图案上方以中国独特的书法浙江中医药大学全称,下方为英文的学校全称,含意是中国独特的中医药与西医药的交流。
浙江中医药大学:师资水平
学校有专任教师457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229人。有浙江省省属高校唯一的由本校产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1人,中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3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医学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浙江省教学名师4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入选者9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人。学校从1988年起具有卫生技术副高级职务评审权,1993年起具有副教授职务评审权,2004年起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工作基地,2006年起具有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临床基础、中药学等4个学科教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权。
浙江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
学校有浙江省省属高校中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浙江省部级重点学科9个,其中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浙江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3个,其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3个,浙江省省属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10个(科研);浙江省公共科技条件平台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中心13个,浙江省省级重点专科、专病中心23个;附属第一医
浙江中医药大学
院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12个专业)。学校主办了《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浙江临床医学》等两种学术期刊,《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是中国对外发行最早的中医学术刊物之一,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已被美国《化学文摘》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习近平及教育部、卫生部多位领导都先后来校视察,对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也对学校进行了专题报道。
2008年,学校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内涵发展为主导,以创建高水平中医药大学为目标,以“深化改革、科学发展、提高质量、增强能力”为指导,全面推进学校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浙江中医药大学:科研概况
在各级政府和科技管理部门等的大力支持,在学校领导的正确决策以及广大科研人员的努力工作下,学校的科学研究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从200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零的突破到2006年国家技术发明奖的获得,以及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05年度1项、2007年度2项榜上有名。学校的科研实力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可。
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提高科研学术水平。有中国级重点学科1个,浙江省部级重点学科9个,其中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2个、中国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浙江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3个,其中中国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3个,浙江省省属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10
浙江中医药大学
个(科研);浙江省公共科技条件平台2个。重点学科及实验室的建设为学校的硬件条件上新台阶、科研实力上新水平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00年以来,学校承担了国家科技部重点攻关项目(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项目1000余项,获得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在内的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励200余项。成功研制了抗癌新药“康莱特注射液”,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将超临界萃取技术成功应用于中药原料药的进取,标志着中国中药萃取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该成果于2006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学校建立了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浙江省中医骨伤研究所、浙江省中药制剂工程研究中心、动物实验研究中心、中药炮制技术研究中心、中医临床基础研究所、分子医学研究所、针灸推拿气功研究所、耳聋康复研究所、中医心脑血管病研究所、药物研究所、何任中医研究所等研究机构12个。
浙江中医药大学:机构设置
党政管理部门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组织部、人事处
宣传部、统战部 纪委、监察室、审计室
学生工作部、学生处 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处
科研处 教务处
医院管理处 计划财务处
外事处、港澳台办公室 离退休工作处
保卫处、人武部 总务处
学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 第二临床医学院
第三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药学院 管理学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分子医学研究所) 听力与言语科学学院(耳聋康复研究所)
护理学院 信息技术学院
生物工程学院(心脑血管病研究所) 外国语学院>
成人教育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直属单位
教学研究与质量监控中心 体育部
图书馆 学报编辑部
校友总会办公室 人才交流与培训中心
附属医院
附属第一医院 附属第二医院
附属第三医院 附属广兴医院
附属金华中医院 附属宁波中医院
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附属杭州第三医院
附属杭州第六医院 附属肿瘤医院
群众团体
工会 校团委
浙江中医药大学:国际交流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抓住机遇,积极开展对外、台港澳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学校的教学、医疗、科研工作的发展。
学校先后与美国、法国、日本、马来西亚、韩国、越南、以色列、巴西、奥地利、荷兰、波兰、葡萄牙、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台湾、香港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33个教育、科研、医疗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近年来,学校每年均派出专家赴美国、日本、荷兰、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开展教育、科研和医疗工作。
2004年至2008年,学校先后接待了来自美国、加拿大、瑞士、巴西、英国、德国、法国、荷兰、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以色列、台湾、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境)外友人431批1935人次。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美国斯坦福大学代表团、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院代表团、美国圣劳仑斯大学中医研讨访华团、美国东西方自然医学学院董事长代表团、法国尼斯大学代表团、德国切瑞特医学中心代表团、荷兰中央医院代表团、西荷兰外国投资局代表团、瑞士汝拉州副州长兼经济部长代表团、澳大利亚西澳州当选州督、西澳大学董事会主席兼名誉校长代表团、澳大利亚华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代表团、澳大利亚昆士兰玛特医院代表团、奥地利联邦总理府高级公务员代表团、奥地利格拉茨大学代表团、意大利中萨大学医学院院长代表团、意大利针灸协会代表团、以色列替代医学院代表团、比利时西弗兰德省议员代表团、南非西开普敦大学自然药学院院长和苏丹乍林格大学校长代表团、保加利亚瓦尔纳大学医学院院长代表团、马来西亚国民大学代表团、印度尼西亚中医协会代表团、印度、尼泊尔教育考察团、尼泊尔SK集团主席代表团、日本早稻田大学访问团、日本北海道高科技学院代表团、日本新大阪齿科代表团、日本东洋医疗专门学校代表团及台湾中国医药学院代表团、台湾辅英科技大学代表团等。学校寓对外宣传于热情接待、交流之
浙江中医药大学
中,积极地向来宾介绍浙江省中医药及学校的发展状况。通过交流,促进了双方的了解,增进了感情,推动了学校对外的中医药合作。先后选派了120批200人次赴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荷兰、奥地利、丹麦、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及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合作研究、考察访问、项目洽谈、医疗援外等。通过出访活动,出访人员都感到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还结交了朋友,同时也促进了自身教学、医疗、科研工作的改革及学术水平的提高。
针对国际上逐渐升温的中医药热潮,学校积极开展多层次、多规格的对外进修、培训及学历生教育。先后招收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位留学生来校学习、进修中医、针灸、推拿、中药等专业。目前在学校有来自美国、德国、英国、西班牙、奥地利、丹麦、瑞士、波兰、日本、韩国、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西及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学生(包括汉语生、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进修生)200多人。学校先后有近百人赴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留学、工作,有些已成为当地的学术骨干力量,在海外的校友也积极地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捐款等,并且成立了浙江中医药大学海外校友会,为学校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为了促进学术交流,进一步在国际上推广中医药,学校先后聘请了33位在美国、日本、奥地利、澳大利亚、新西兰、台湾、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为学校客座教授。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院简介
第一临床医学院
是浙江中医药大学成立最早的一个学院,主要承担中西医临床各科的临床教学任务,实行医教结合模式。
中医学专业作为浙江省级重点专业,创办于1959年,于2003年被浙江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依托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办学,师资力量浓厚、办学水平突出。
中医学专业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有教师264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60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81人,讲师(主治医师)109人;博士生导师32人,硕士生导师213人。
学院设有中医学(五年制)及中西医临床(五年制)、中医学(七年制)的专业体系。拥有11个教研室,1个中医学博士后流动站,3个博士点(中医内科、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骨伤),9个硕士点(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外科、骨伤科、五官科、西医内科、中西医结合临床、放射影象和核医学)。
截止2008年9月,学院在校学生2281人,其中本科生1630人(含中医学七年制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
生),硕士生、博士生651人。
第三临床医学院
前身为浙江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筹建于1978年,1983年秋开始招收针灸专业专科学生。1986年春,经中国教育部、浙江省教育厅批准,正式成立针灸推拿系,并开设五年制针灸专业本科和三年制推拿专业专科。1984年首批增设针灸专业硕士点。1989年经浙江省教委评审确立为省级重点扶植学科。1992年春,建立浙江中医学院针灸推拿中医门诊部。1994年,建立浙江中医学院针灸推拿气功研究所。2001年,《针灸学》和《推拿学》分别列为浙
第三临床医学院
江省中医药重点学科。2002年,针灸推拿专业分设针灸推拿、康复医学、医学美容三个专业方向。2003年,针灸推拿专业列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2004年增设康复治疗学专业并开始招生,次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点。2004年7月,与原医学院门诊部合并成立了浙江中医学院附属针灸推拿医院。2005年,经浙江省教委评审确立为省级重点学科。2006年5月学院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附院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8年,针灸推拿学专业经省教育厅评估验收,被授予浙江省省普通高校重点专业称号,同年,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点。二十几年来,针灸、推拿、康复事业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发展,学院已成为学术水平省内领先,国内先进,并集医、教、研一体的学术摇篮。 学院下设;4个教研室(针灸教研室、推拿教研室、医学康复教研室、医学美容教研室)和针灸推拿研究所下属的4个实验室(实验针灸实验室、电生理实验室、针灸免疫实验室、推拿手法测试室),以及行政办公室和学生工作办公室。有一家直属的以针灸推拿为特色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又名浙江省针灸推拿医院),是本专业的主要实践基地。
学院建有高标准的、中国同类专业一流的针灸示教室,推拿示教室,练功房,体能训练室,功法和推拿手法测试室,针灸实验室,学生针灸推拿和医学美容两个模拟诊室,康复医学示教室等。本院现有教职工43人,其中正高职称13人,副高职称13人,中级职称17人,其中博士学位6人,硕士学位17人。十余年来,共培养针灸、推拿专业等本、专科学生1400余人,硕士研究生32人。有本科学生408人,
浙江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40人。同时培养了一大批成教学生、国外进修生和留学生。主要承担本科课程和5门研究生课程的教学。
学院承担中国973计划项目1项,子课题1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2项,省自然基金3项,其它省部级课题4项。曾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中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厅级科技创新奖6项,发表科研论文61篇,论著8部。曾获浙江省教学名师1人,卫生部教学课件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学会科普著作一等奖2项,有教育厅教改课题2项,校级9项,浙江省精品课程3项,校级精品课程1项,出版教材和教学参考书21本,发表教学论文28篇。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是学院的直属临床教学基地,是浙江省截至2008年规模最大的集临床、教学、科研一体的针灸推拿专科性医院。核定病床200张:“浙江名中医馆”设在医院三楼,名中医优势享誉省内外。医院建有中医脑病治疗中心、风湿病治疗中心、脊柱及骨关节病治疗中心。有针灸科、推拿科、中医骨伤科、康复科、医学美容科,以及中西医内科、中西医内科、中西医妇科等临床科室,具有鲜明的中医、针灸、推拿、骨伤、康复治疗特色,为学生后期临床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基础医学院
(原基础部)成立于1984年,1999年组建基础医学系,2006年更名为基础医学院至今。学院2008年有教职工89人,其中正高职称者26人,副高职称者3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3人,硕士学位者30人。拥有中医、西医基础类10个教研室;两个教学实验中心,一个科研实验室;2006年《金匮要略》课程被评为中国国家级精品课程,2007年中医临床基础学科被评为中国重点学科。 中国优秀教师1人,浙江省省级教学名师2人,校级教学名师4人,校级教坛新秀2人;浙江省151第一、第二层次人才培养对象3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
学院连续多年被评为学校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学院被评为浙江省高校“三育人”先进集体,同年学院党总支被评为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药学院
前身是创建于1986年的中药系,是截至2008年中国国内药学专业门类较齐全、中西药两个领域并驱,具有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等多层次人才培养能力的少数(中)药学院(系)之一。设有中药学专业、药物制剂专业、药学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等本科专业,中药学、药理学、生药学、药物制剂学等硕士学位点,中药学博士学位点以及中药学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拥有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中药学,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中药学、中药资源工程学以及浙江省省属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中药资源工程学实验室、中药药效毒理实验室、中药制剂实验室、中药体外代谢实验室、中药标准化研究实验室,浙江省中药制剂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中药炮制技术研究中心。学院设有化学教研室、药物化学教研室、中药学教研室、药理教研室、中药资源与鉴定教研室、中药制剂与炮制教研室、食品科学教研室等7个教研室,有教职工80人,专任教师6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6人,副高级职称16人,博士生导师8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入选者13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6人。
学院先后承担中国“973”重点专项、“863”重点专项,科技部十一五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卫生部浙江省部共建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等3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科研经费达1700余万元,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奖等奖项18项。主编或参编教材近61部,发表学术论文184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6篇。
1996年,学院被中国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执业药师培训点,执业药师培训连续11年考试通过率在50%以上,位居中国国内培训点前列。
护理学院
原名浙江中医学院护理系。1997年设立护理学专业,1999年成立护理系,2000年开始招收培养四年制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2005年获得护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更名为护理学院。2007年护理学专业被确认为浙江省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护理实验中心是浙江省政府专项资金资助建设的浙江省省属高校实验室。学院经过十年的建设,机构设置齐全,教学设施先进,教学管理规范,师资结构合理,已经成为浙江省培养高级护理人才的主要基地。 护理学院全体教师开拓进取、勤奋敬业,坚持以现代教育观和现代护理观为指导,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和协调发展,以培养中西医结合的高级护理人才为目标和特色;积极开展护理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努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2008年,学院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400人,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0人,讲师9人,助教1人,护理硕士生导师4人。
学院教师承担省部级、厅局级课题10余项,在二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主编、参编中国规划教材、浙江省重点教材等7部;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优秀视听教材二等奖1项等。
学院曾多次被评为校级先进集体,2004年被浙江省教育工会评为“浙江省高校三育人工作先进集体”,2007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全国首届中医护理先进集体”称号,2008年获“浙江省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生命科学学院
成立于2000年4月,其前身是1979年创建的分子医学研究所。有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点1个,2004年起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中西医结合基础博士生;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医学检验等三个专业,是中国国内中医院校中从事医学生命科学研究生、本科生教育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学院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是浙江省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和浙江省教育厅重点扶植学科,建有国家中医管理局“脂代谢研究三级实验室”,浙江省高校重中之重学科中医临床基础“蛋白质组学实验室”,浙江省中医心血管病重点实验室。承担浙江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浙江省厅级以上成果奖励10余项;开发新药2个,其中1个已投放市场。
学院有教师32人,其中正高3人,副高7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浙江省优秀教师1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1-2名,硕士研究生12-15名。2008年在校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24名,本科生424人。
学院学生曾获“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二等奖、三等奖,浙江省“挑战杯”特等奖、一等奖等多项。学院被评为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信息技术学院
前身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06年更名为信息技术学院。学院设有4个教研室、一个研究室、一个校级教学实验中心、一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2005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学校确定为校级重点专业;直属计算机系党支部被中共浙江省教育工委授予“三树一创”好班子的称号;医学信息技术教学实验中心被列为“浙江省基础课实验示范中心建设”项目;2006年度学院被评为学校先进单位;2007年学院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单位;2007年,物理教研室、计算机专业教研室(1)被评为学校优秀示范教研室。学院有《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大学物理实验》等三门校级精品课程。
信息技术学院承担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信息类课程和学校物理类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还负责校园网管理工作。
外国语学院
成立于2006年6月,其前身是浙江中医学院外语系,有教职工46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5名,外教2名,讲师19名。承担了全校各个层次的英语教学任务,包括本科生大学英语、专业英语、硕、博士生英语、函授英语等等,全学年共承担约17,000学时。
学院下设七个单位:党总支、院办公室、大学英语第一教研室、大学英语第二教研室、英语专业基础教研室、英语专业高年级教研室、语言教学实验中心。
学院有七个媒体语音实验室,拥有250多台PIII以上计算机,应用于外语网络化教学。
生物工程专业
2002年10月获浙江省教育厅批准。2003年9月首次招收四年制本科生物工程专业学生60人,是中国20多所中医院校中首次开设生物工程专业。2003年10月浙江省教育厅批准增设制药工程专业,2004年9月首次招收四年制本科制药工程专业学生40人。2003年9月成立了生物工程学系,并于2006年5月升格为生物工程学院。
生物工程学院已开设生物工程和制药工程两个专业,在校学生551人。2005年11月浙江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价优秀。2007年10月生物工程专业被列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同年11月即进一步被列为浙江省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学院是全国中医院校中首个获得“生物化工”方向硕士点的单位,2007年首次招收生物化工专业硕士生。
学院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脑病)学科被列为浙江省卫生厅2004年浙江省扶植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07年升格为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脑病)重点学科,进一步地促进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发展。
听力与语言科学学院
学校经过对社会需要的细致调查和省内外专家的反复论证,以原耳聋康复研究所为基础,在中国率先申报了听力学专业(本科)。于2001年秋开始试办新专业,2002年经浙江省教育厅和中国教育部批准,本专业正式成为中国首家目录外听力学本科专业。2004年4月,经批准成立中国首个听力与言语科学系。2006年5月,升格为听力与言语科学学院。学院已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具有鲜明听力学特色的师资队伍。35岁以下的教师中大多数获得硕士学位,35岁以上教师获得本科学历或副高以上的教学职称。专业师资队伍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专业负责人王永华教授,从事听力学教学科研临床工作20多年,科研教学成果显著。
成人教育学院
成人教育起始于1953年,历时半个世纪,为浙江省中医药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材,享有良好的声誉。1994年由浙江省卫生厅、浙江省医药管理局和浙江中医学院联合成立浙江中医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浙江中医学院成教学院依托学校雄厚的师资、良好的教学设备及优越的办学条件不断发展进步。浙江中医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下设办公室、学历教育科和继续教育科,以中医药岗位培训、继续教育为重点,发展学历教育为办学宗旨。主要承担浙江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浙江省中医中级临床医师知识更新班、国家级和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办班;学历教育办学形式有脱产、函授、夜大,设有中医、中西医结合、中药、针推、护理、管理等专业,在校学员达2500余人。
国际教育学院
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面向海外的中医高等教育机构,自1985年开始招生留学生以来,学院积极开展多层次、多规格的对外进修、培训及学历生教育。先后招收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位进修生和留学生来校学习、进修中医、针灸、推拿、中药等专业。
2008年学院有来自近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留学生(包括汉语生、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进修生)200多人。
国际教育学院拥有教学、办公场地,教室、临床示教室、多媒体设备、留学生活动室、住宿、餐厅等设施。并具有一支相对稳定的可以用英文上课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7所。上述医院均为留学生、进修生提供充分的临床实习基地。
三 :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简介高校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浙江中医药大学
高校代码:99999
所在省市:浙江
学校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
联系电话:0571-86613520
学校传真:
学校网址:http://www.zjtcm.net
四 : 浙江中医药大学好看么?
提问:浙江中医药大学好看么?
回复:浙江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中药为主,医理工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高校。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中医药研究生、获得港澳台地区招生权、免试招收香港学生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是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工作基地。
本文标题: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历史沿革,浙江中医药大学-办学条件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