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东京审判简介-锤头笠:锤头笠-简介,锤头笠-一审判决

发布时间:2018-04-28 所属栏目:治疗癌症

一 : 锤头笠:锤头笠-简介,锤头笠-一审判决

2010年12月23日上午,曾经称霸当地十几年的广东阳江黑社会案首要分子许建强(绰号“锤头笠”)、主犯李建定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在阳江被执行死刑。许建强(绰号“锤头笠”)、林国钦(绰号“卤味钦”)从1992年开始,就先后网罗了大批人员作为手下,为了获取经济利益,有组织地实施大量的违法犯罪活动,先后在阳江当地成立涉黑组织。从1996年开始,许林二人开始合伙开赌场做生意等方式联合作战,欺行霸市,逐渐垄断阳江当地“衣食住行”各行业。2007年11月21日晚7时30分,广东省公安机关组织数百名公安民警、武警官兵,对以许建强、林国钦为首的涉黑犯罪组织采取收网行动,当场抓获两名黑老大及团伙首要分子、骨干成员40余名。

锤头_锤头笠 -简单介绍

锤头笠:锤头笠-简介,锤头笠-一审判决_锤头
锤头笠在阳江流传这样的说法,谁家的小孩子不听话,大人就吓唬他说,“锤头笠来了”,孩子会马上不敢出声!“许林双煞”及其黑社会组织对当地的影响,由此可窥一斑。“阳江黑帮案是广东省迄今为止发生的影响最大、涉案人数最多的黑社会案件之一。广东高院受理此案后,成立了由5名法官组成的合议,而合议庭一般由3名法官组成。同时,考虑到涉案人数太多,又专门配备了4名书记员,一般案件则只有1名书记员”,广东高院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王在魁介绍。全案证据卷宗多达650册,一审判决书超过60万字。为了核实每1个犯罪事实,法官都要与原始笔录和证据进行反复比对和审核,为此专案组花了整整2个月的时间。

锤头_锤头笠 -一审判决

12月3日上午,许建强、林国钦为首的43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在广东阳江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一审宣判。法院判处许建强、李建定死刑,判处林国钦、黄勃、林月允死缓,判处蓝忠明、冯亨无期徒刑。许建强、林国钦还分别被处以3.1亿元和3.25亿元的罚金。 许建强、林国钦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是公安部今年9月初发布的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典型案例之一。阳江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对许建强、林国钦等43人定罪,对广东春潭水泥有限公司等4被告单位定罪,共认定96起违法犯罪事实,涉及20项罪名。43人涉及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诈骗罪,赌博罪,开设赌场罪,非法经营罪,非法拘禁罪,强迫交易罪,寻衅滋事罪,串通投标罪,敲诈勒索罪,偷税罪等。

此案还有15人被依法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21人被判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中,有期徒刑最短的一名案犯被判1年三个月。许建强、林国钦案全案证据卷宗多达600多册,庭审记录接近140万字,开庭时间持续45天,判决书超过60万字,具有“涉案当事人多、指控罪名多、犯罪事实多、共同犯罪多、行业犯罪多、证据材料多”的特点。

[www.61k.com]锤头_锤头笠 -二审判决

锤头笠:锤头笠-简介,锤头笠-一审判决_锤头
锤头笠

2010-10-22上午9时30分,可以容纳300余人的广东省阳江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庭座无虚席。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正在对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阳江黑社会性质犯罪案进行二审公开宣判。二审9时35分,43名被告人被陆续带入法庭。记者看到,当该案主犯许建强进入法庭时,不时向旁听席张望,不知是否在寻找亲属。而另一主犯林国钦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目光有些呆滞。其他人则纷纷用目光向身后搜索自己熟悉的身影。

法院认定,许建强、林国钦等43名被告人以及广东春潭水泥公司等四个被告单位的96起违法犯罪事实成立,涉及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等20项罪名,其中对百姓日常生活及民生领域的非法垄断控制之广之深,令人惊愕。

许、林等通过开设赌场、聚众赌博、强迫交易、偷税等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开设或入股控制了一系列公司、企业,聚敛了巨额财富。不仅如此,许、林等人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多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70余宗,在阳江地区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

通过实施违法犯罪活动,许、林等人不同程度地控制了阳江地区部分海鲜、冰条、螺仔、煤气、河沙等行业,严重破坏了阳江地区经济、社会生活秩序,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该组织还非法拥有枪支11支,动辄使用暴力,共开枪致3人死亡。被害人曾某到林国钦开设的赌场赌博时借了4000元高利贷无法归还,便遭到拘禁和殴打直至身亡。  据该案审判长、广东高院刑三庭副庭长李宏建介绍,围绕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二审法院进行了全案审查,维持了阳江中院一审判决54判项中的46项。对许建强、林国钦、李建定、黄勃以及林月允等黑社会性质组织主要成员的判项全部予以维持。对上诉人蓝忠明的故意伤害罪改判15年有期徒刑,但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的刑期不变,仍然是无期徒刑。上诉单位阳江市银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及上诉人陈叶庆、张志有等的定罪量刑被改判或部分改判。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当审判长宣读完长达750页的二审判决书时,许建强用手支撑在被告人席的栏杆上,而林国钦则是一如既往面无表情,眼帘低垂。

庭审刚一结束,阳江中院大门外便响起了清脆的鞭炮声。

“驳回许建强、林国钦上诉,维持阳江中级法院判处二人死刑、死缓判决”!昨天上午9时30分,广东省阳江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庭,广东省高级法院正在对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阳江黑社会性质犯罪案进行二审公开宣判。当审判长李宏建宣读判决书时,审判庭安静异常,旁听者无不凝神倾听,共同见证恶贯满盈者的最终下场。

锤头_锤头笠 -庭审直击

庭内座无虚席,庭外放响鞭炮

早上8时30分左右,从看守所经325国道、体育路到中院沿途已经实行了交通管制。中级法院周边分别有巡警和特警担任警戒,还拉起了安保警戒线。据悉,中院及阳江市有关部门共出动了近400名警力。 阳江市中级法院大门两侧,“公检法,为阳江人民打黑除恶劳苦功高”、“恶有恶报,伸张正义”、“今天是阳江南霸天的末日”、“阳江黑社会,你也有今天”、“全市人民拥护人民法院正义判决”等横幅在风中飘动。据中院门卫讲,这些都是群众连夜挂上去的。
宣判现场,法警正在紧张地维持秩序,指挥旁听者接受安检,可容纳300余人的审判大庭座无虚席。
9时35分,43名被告人被陆续带入第一审判庭,“锤头笠”许建强不时向旁听席张望,“卤味钦”林国钦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目光有些呆滞,其他人则纷纷用目光向身后搜索自己熟悉的身影。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判长摘要宣读了长达750页的二审判决书,法槌声再次响起,标志着2个横行阳江地区十几年黑社会的彻底覆灭。听到判决结果,昔日不可一世的“黑老大”许建强用手支撑在被告席的栏杆上,时而顿首,时而扭动肩膀,显得有些垂头丧气,林国钦则是一如既往面无表情,眼帘低垂。
旁听席上一阵骚动,有人用纸巾擦眼泪,有人向被告人招手示意,一名讲当地话的中年妇女大声呵斥着被告人……
庭审刚刚结束,阳江中院大门外,已经响起了清脆的鞭炮声!

锤头_锤头笠 -终审判决

一审54项判决,二审维持46项
去年12月3日,阳江市中级法院对“锤头笠”许建强、“卤味钦”林国钦等43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进行了一审宣判。
许建强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杀人罪等十七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林国钦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伤害罪、非法经营罪等八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该组织的主要成员李建定被判处死刑;黄勃、林月允被判处死缓;蓝忠明、冯亨被判无期徒刑。
一审宣判后,许建强、林国钦等30名被告人及两个被告单位以不构成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量刑过重等为由,向广东省高级法院提起上诉。该案的二审于今年8月12日开庭,于昨日宣判。
据该案审判长、省高级法院刑事审判第三庭副庭长李宏建介绍,重点围绕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二审法院进行了全案审查,维持阳江市中级法院一审判决5四个判项中的46项。对许建强、林国钦、李建定、黄勃以及林月允等黑社会性质组织主要成员的判项全部予以维持。对上诉人蓝忠明的故意伤害罪改判十五年有期徒刑,但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的刑期不变,仍然是无期徒刑。上诉单位阳江市银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及上诉人陈叶庆、张志有等的定罪量刑被改判或部分改判。
“该案既是黑社会性质犯罪又是死刑案,法院采取了最为严格的证据审查标准,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认定严格依照立法解释的四个特征进行把握,确保罚当其罪”,李宏建说。

锤头_锤头笠 -“许林双煞”4大罪状

锤头笠:锤头笠-简介,锤头笠-一审判决_锤头
锤头笠

广东阳江许建强、林国钦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二审宣判后,该案审判长、广东省高院刑事审判第三庭副庭长李宏建就该案的事实和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释法。

罪状1暴力控制阳江众多行业

许建强及林国钦等人已分别形成较稳定的犯罪组织,且人数较多,有着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许、林等通过开设赌场、聚众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其它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开设或入股控制了一系列公司,聚敛了巨额财富,以支持该组织的活动。同时,许、林等人以暴力、威胁或者其它手段,有组织地多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70余宗,不同程度地控制了阳江地区部分海鲜、冰条、螺仔、煤气、河沙、客运、物流、水泥等行业,严重破坏了阳江地区经济、社会生活秩序,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罪状2 黑脸打天下红脸专敛财

经查,许建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暴力特征非常明显,最典型的就是在1994年1月29日,许指使莫宗强在广州市南海渔村酒店开枪打死阮世光,后莫隐瞒了受许指使的事实揽罪投案,许得以逍遥法外;再如许为垄断沙场,指使冯亨等人枪杀曾纪回。许建强等人通过多次暴力打击对手、收取保护费等非法手段,聚敛财富。  而林国钦从1996年起,先后网罗曾高、周成等人在阳江市区信诚娱乐城等地开设赌场,通过开设赌场、放高利贷、垄断水泥市场等手段聚敛了大量的财富。至案发,林国钦、李秀莲拥有13处房产、地产,林国钦的阳江市信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拥有12处地产、房产,林的阳江市信诚科技林业有限公司拥有41171.2亩林地。后期,林以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身份出现,同时向政治领域渗透,林国钦、李秀莲夫妇二人一为阳江市人大代表一为市政协委员,意欲以“红顶商人”的身份“漂白”自己。

罪状3 双煞联手横行阳江多年

分开来看,许建强和林国钦为首的2大犯罪组织在阳江当地的危害已算不小,而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两者由相对独立进而产生一定联系,更使其恶性效果发生连锁效应。两者的联系表现在:第一是从1997年开始至案发,许建强、林国钦除单独开设赌场外,一直合伙开设赌场。第二是合伙投资公司和生意。东方海湾大酒店和火锅城大酒店,均由林国钦占60%的股份,许建强占40%的股份。两人还合伙购买了阳江市建设路三星公司的地皮,并转手倒卖。第三是在资金上相互支持,其中一方组织的资金不足时,另一方均会全力支持,免息借款。

罪状4 家族化犯罪夫妻均获刑

本案中许建强、林国钦2个黑社会性质组织都呈现出家族化的特征,其中许建强黑社会性质组织主要成员许的妹夫黄勃被判处死缓;妻子刘炼,绰号“憨婆炼”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6个月;爸爸许湛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妹妹许金霞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而林国钦黑社会性质组织主要成员林月允是林国钦的侄子,被判处死缓;李秀莲是林的妻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

锤头_锤头笠 -黑老大覆灭记

许林双煞小孩都怕

在阳江流传这样的说法,谁家的小孩子不听话,大人就吓唬他说,“锤头笠来了”,孩子会马上躲起来,不敢出声!“许林双煞”及其黑社会组织对当地的影响,由此可窥一斑。  许建强(绰号“锤头笠”)、林国钦(绰号“卤味钦”)从1992年开始,就先后网罗了大批人员作为手下,为了获取经济利益,有组织地实施大量的违法犯罪活动,先后在阳江当地成立涉黑组织。从1996年开始,许林二人开始合伙开赌场做生意等方式联合作战,欺行霸市,逐渐垄断阳江当地“衣食住行”各行业。2007年11月21日晚7时30分,广东省公安机关组织数百名公安民警、武警官兵,对以许建强、林国钦为首的涉黑犯罪组织采取收网行动,当场抓获两名黑老大及团伙首要分子、骨干成员40余名。

二 : 审美:审美-定义,审美-简介

美学(英语:Aesthetics),又称感觉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isthetikos。最初的意义是“对感观的感受”。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首次使用的。他的《美学》一书的出版标志了美学做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直到19世纪,美学在传统古典艺术的概念中通常被被定义为研究“美”(Sch?nheit)的学说。现代哲学将美学定义为认识艺术,科学,设计和哲学中认知感觉的理论和哲学。一个客体的美学价值并不是简单的被定义为“美”和“丑”,而是去认识客体的类型和本质。

审美_审美 -定义

审美:审美-定义,审美-简介_审美
审美

审美指辨别、领会事物的美。

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1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1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

相关文献:

黄人 《<清文汇>序》:“至 萧梁 哲储,始别加组纂,剖觚缋素,渐毗审美,而罗弋前修,未迕学礼之训。”

丁玲 《梦珂》:“于是表哥便倒在她适才起身的软椅上,得意的来称许起自己的智慧,自己审美的方法。”

秦牧 《花城》:“你在这里也不能不惊叹群众审美的眼力。”

审美_审美 -简单介绍

基本观点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美。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它包括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这个问题提得准确,应该深入揭示美的内涵。但是,认为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不准确,不 应该是”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只应该是其中的一部份事物。所以,美是事物促进和谐发展的客观属性与功能激发出来的主观感受,是这种客观实际与主观感受的具体统一。事物具有促进和谐发展的属性与功能是自然美,加工事物使它形成促进和谐发展的属性与功能是创造美,促进和谐发展的思想与情感是心灵美,创造和谐发展的行为与实践是行为美,追求和谐发展的精神是内在美,有利于和谐发展的仪表是外在美。要努力开发自然美、积极创造美、宏扬心灵美、实践行为美、培养内在美、修饰外在美。人的审美追求,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与实现人的发展,在于促进和谐发展、创建和谐世界,在于使这世界因为有我而变得更加美好。这是和谐审美观的基本观点。其次我们应该明确,审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评判的1个过程。由此可见,审美是1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作出的1种对事物的看法,因此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它同时也受制于客观因素,尤其是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会对人们的评判标准起到很大的影响。以文革为例,当时的许多行为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是极端丑恶的,而在当时的人们心中则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表现。

哲学角度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审美是事物对立与统一的极好证明。审美的对立显而易见,体现为他的个体性,审美的统一则通过客观因素对人们心理的作用表现,即在每个时代或阶段,人们所处的环境,或多或少会对人们的审美观造成影响。

由于审美是1种主观的活动,因此很多人会认为,审美只是人的1种特殊的行为,在其他动物中不存在审美。其实不然,人们对动物是否存在审美这一行为的推测,很大程度上被人们的思维所左右,而并不是真正从动物的角度出发,因此难免存在偏差,也很难说审美仅为人类所特有。

范围

审美的范围极其广泛,包括建筑、音乐、舞蹈、服饰、陶艺、饮食、装饰、绘画等等。审美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走在路上,街边的风景需要我们去审美;坐在餐馆,各式菜肴需要我们去审美……当然这些都是浅层次上的审美现象,我们需要审美,研究审美,更应从高层次上进行探讨,即着重审人性之美。我们不断追问自己的心灵,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背离真理与发展的审美,是不会得到社会长久普遍赞美的。

审美_审美 -价值

审美:审美-定义,审美-简介_审美
审美

人之所以需要审美,是因为世界上存在着许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取舍,找到适合我们需要的那部分,即美的事物。有句话说得好"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套用一下,"上帝为我们开启了心灵的窗户,我们用它来寻找美"人的智慧从客观上决定了我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动物只是本能的适应这个世界,那人们则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发现世界上存在的许多对美的东西,丰富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家园,以达到愉悦自己的目的。

人之所以审美,除了愉悦自己的目的之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完善自己。通过一代代人对周遭世界的评判,不断进化,形成了更为完善的对事物的看法,剔除人性中一些丑陋的东西,发扬真、善、美。在当今社会中,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尤其是对人性中存在的友情、亲情、爱情的审美,不断为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中的人们提供心灵的慰借,满足他们因为物质丰富而带来的心灵空虚。

将人生的痛苦当作1种审美现象进行观照,同时也就意味着是1种从艺术的视野而不是从道德评价的视野来观察和感悟生命的审美的人生态度。如果我们能够化悲痛为力量,换1个角度来审视人生的挫折和痛苦,将这些人生历练作为1种难得的财富加以咀嚼和收藏,则能够从人生的风浪中,变得成熟,或许这样的人生才算真正的有意义,能够真正做到这些的人才算真正的活过。我想审美的最高境界或许就在这里吧!

审美_审美 -距离产生美

美感

懂得审美的人,总是追求1种恰到好处的美感距离。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需保持一定的距离。好的美感距离,审美主体的审美感官能得到极大调动而饱受美感享受,审美态度庄重而不轻佻,审美情趣受到陶冶而不沉湎。好的美感距离,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会保持完美良好的印象,难以忘怀。这种距离,是1种不远不近、不即不离、不轻不重的理想审美距离。在如何把握审美距离方面,我们不妨向英国首相丘吉尔学学。他有一次遇到好莱坞一号美女费雯丽,不禁被她迷人的美貌所吸引,出神地看她。此时,当有人叫他与费雯丽更靠近一些时,他却说:我在欣赏上帝的艺术品,需保持距离。丘吉尔作为政治家政绩卓着,作为军事家战功显赫,但想不到他在审美方面也如此内行,真叫人钦佩。

审美的距离,太近、太远都会破坏美感,达不到良好的审美效应。太近,就极容易发觉审美对象的白璧微瑕,在审美态度上也易失之于轻慢,有时在心里就会产生“不过如此”的念头。太远,没有准确清晰地观赏到审美对象、势必影响美感的产生,审美效果肯定不佳。譬如,在我们的远方有一位丽质佳人,我们只见到她的身影轮廓,而看不清花容玉貌,那么肯定产生不了好的美感。

以上讲得是审美的实际距离,除此,审美还存有“心理距离”的问题。“心理距离”,是指人在审美时,由于经验功利,主观情感等不同,而对同一审美对象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审美“心理距离”产生于人的思想意识。

审美的“心理距离”需要一定的距离,不能太过、不及。太过的审美心理距离,有时来自粗鄙的占有欲,比如,有些人看到鲜花就想到摘几朵玩玩;看到名画就想到拿来收藏,他们只能是亵渎美,而不会好好欣赏美。人对审美对象太熟悉,习以为常,视而不见,闻而未听,肯定影响美感的产生。譬如,1个久居黄山的农夫,在他心目中黄山上的奇松、怪石、云海、飞瀑没什么好看。这是他们审美心理距离太过的缘故。有时,由于审美心理距离太过还会闹出荒唐的事来。有些人功利心过强,如看到尼加拉瓜大瀑布,就想到可利用来发电;看到挺拔的青松,就想到把它锯下来拿到家里做家具;看到凡高名画,就想到能卖几个钱,结果实用冲淡了美感。也有些人,审美时,感情不够投入,没有进入审美对象所创设的情境中,没有受到感染,没有产生共鸣,所以,无美感可言,更不用说受到美的陶治。审美心理距离不及,会严重阻碍美感的产生。

区别于感官享乐

审美的心灵在体验中通过情理统一净化情色、狭隘的功利和纯粹的技术,并使其内涵得到升华。庸俗化的审美倾向对于穷奢极欲的生理的满足,永远不能上升到审美享受的境界。那种将感官的快适等同于美感的做法,显然是违背美学常识的。物质享乐的欲求只有在与精神相关联时,才可能具有审美的价值。因此,审美活动永远不能停留在视听感官的层面上,视听的魅力最终要感动心灵,必须实现眼与心、耳与心的贯通。孤立地讲“眼睛的美学”、“耳朵的美学”,将视听感觉与心灵割裂开来的做法,无疑是不当的。

审美活动最早起源于修饰,修饰与爱美密切地关联着,但如果修饰的目的仅仅停留在视觉的生理快感效果上,显然还不是审美活动。在现实生活中,享乐是多层次的,审美愉悦也是1种享乐。但审美愉悦是感官享乐和精神享乐的统一,而且只有实现了感官与精神愉悦的统一,感官的快适才可能是审美的愉悦。康德认为真和善是有自己独立地盘的,而美没有自己独立的地盘,实际上也就是说,审美的领域是没有限制的。任何对象都可以进入审美的领域,获得审美的正价值或负价值的评价。日常生活也不例外。不过,一旦进入到审美活动,日常生活就跳出了现实的领域,进入到理想的境界。它至少在想象中与寻常的生活相分离了。以舞厅为例,舞厅作为1个娱乐环境一旦进入审美领域,便可以在想象中超出日常生活环境,独立地构成1个理想的艺术化的境界。但是,如果将生活与审美融为一体的大众休闲视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最新理想去追求,那只能是1种审美乌托邦。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审美趣尚,乃是对既有美学原则和基本规律的运用,而不可能是1种颠复传统美学原则的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

纯感官的世俗享乐,包括视听之乐,以及味觉甚至嗅觉的快感,必须具有精神性或社会性的价值,方可能成其为审美的快感。美女明星的脸蛋和煽情的表演,如果只具有情色的特征,与审美的本质是毫不相关的。因此,时下有人把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只是理解为生理快感和声色之乐的层面,这就犯了根本性的错误。日常生活的对象在生理快感的层面上与审美有相通的地方,但并非是真正的审美。后现代中的颓废思想把人生看成是1种享受消费的游戏,以对抗日益异化的现实世界,宣扬奢侈挥霍,情色泛滥,但这与审美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Aesthetics(美学)在词源上是指对感性经验的研究,本是侧重于感官的体验和享乐,但它们与伊壁鸠鲁式的及时行乐思想,与单纯的感官快适是有着根本区别的。在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和传统中,审美活动更是基于感性而不滞于感性的生命体验,是1种出神入化的对道的体验。

因此,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奢华的物质享受并不能简单地等同,奢华的物质环境有利于创造视听享受的氛围,成为审美享受的基础,但它不是直接的审美活动自身。大亨富翁们的豪华装饰可以作为审美的对象,但美学家们不能蜕变为大亨富翁们或纨绔子弟们装饰美容的师爷。陶醉于日常的物质生活本身,是美学家作为1个都市人角色的权利,在日常生活中享受审美的趣味,是美学家作为1个审美欣赏者角色的权利,而对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作出冷静的思考并且进行积极的引导,才是美学家们应尽的义务。

三 : 刘太医:刘太医-简介,刘太医-审判

刘太医系刘弘章,籍贯:天津市,男,汉族,代表作品:《刘太医谈养生》、《刘太医说:病是自家生》。“刘太医”的名声起于2006年,这一年,《刘太医谈养生》、《刘太医说:病是自家生》等一系列书籍在全国各地书店热销。在全国最大的书店——北京西单图书大厦,该系列曾长期占据“生活类图书”销售榜首。

刘太医_刘太医 -简单介绍

刘太医:刘太医-简介,刘太医-审判_刘太医
刘太医

“刘太医”的名声起于2006年,这一年,《刘太医谈养生》、《刘太医说:病是自家生》等一系列书籍在全国各地书店热销。在全国最大的书店——北京西单图书大厦,该系列曾长期占据“生活类图书”销售榜首。

书籍的作者,自称明代太医传人的“刘太医”刘弘章,除了忙于出书,还找人架设了网站“太医网”。网站首页放着刘弘章及其儿子刘浡的各项获奖证书、博士学位证等证书——这些在后来都被证明是捏造(有关“刘太医”的真相请参考本刊2007年第47期封面报道《疯狂的养生》)。

几乎什么病都能治的万能药,只靠喝肉汤、吃药就能痊愈的治癌方法,配上书籍和网站的双管齐下,使得“太医粉丝”迅速遍布全国。

媒体很快捕捉到了这一讯号。2007年2月,刘弘章做客网站。此后,新华社、北京青年报、东方卫视、新京报、东视广角、辽宁生活频道,以及本刊先后对“刘太医”其人其事进行了“曝光”——来自当地药监局和公安部门的多项调查证明,刘弘章非法行医,销售假药。售价1200-2400元一瓶的药,均为其家中自制。而“香港刘家药行”、“纽约刘家药行”、包括其子刘浡的“医学博士”等学历纯属子虚乌有。

与刘家同住一栋楼的邻居们将这些报道视若珍宝。他们甚至将报纸随身带在身上,见到来院子里寻刘家的病人家属,就偷偷将家属们带到院外,将怀中报纸抽出,告诉他们:媒体都曝光了,这是骗子,不要再来啦!

但除了深知刘家底细的邻居们,其他人对刘家的了解,则仅限于他以“太医”身份出现的书籍和网络。媒体的这些报道也并未将刘弘章彻底放倒,在“治癌”的名号下,每天仍有四、五拨人来院里访医求药。天津本地的少——出于可以想象的原因,刘弘章绝少给当地人看病。而外地的来敲刘家门的则来自天南海北,比如本刊记者曾亲眼见到的来自新疆克拉玛依的病人家属。与此同时,塘沽药监局经过调查取证,发现刘弘章一案涉案金额巨大、涉及面广、销售手段欺骗性强、性质恶劣。而天津市药监局则专门以批复的形式明确指出:刘的行为属于制造、销售假药。

刘弘章这一制售假药的行为,除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相关规定之外,也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第一百四十一条(“生产、销售假药”)、第一百四十九条(“生产、销售本节第一百四十一条至第一百四十八条所列产品,不构成各该条规定的犯罪,但是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依照本节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的规定,2007年7月2日,塘沽药监局将此案移交公安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2008年11月14日,刘弘章、赵秀敏被公安塘沽分局依法刑事拘留,十天后,经塘沽区人民检察院批准,刘弘章、赵秀敏被逮捕。

但这并不是结束,2009年5月20日,刘弘章一案在天津市塘沽区人民法院庭审完毕。庭审结果并未当庭宣判,因为“有点敏感”——塘沽法院宣传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刘太医_刘太医 -审判

2006年以来,有位“刘太医”在网上火了起来,他的《刘太医谈养生》、《刘太医说:病是自家生》等书已成为畅销书。书中作者刘弘章自称是明朝太医刘纯的后裔,是中国唯一的瘤科世家。因其销售1200~2400元一瓶的自制药品。

2008年11月,刘弘章与妻子被逮捕。

2009年5月20日,检察机关对他提起公诉,罪名是“制售伪劣产品”。

2009年5月20日,“刘太医”刘弘章“非法经营案”在天津市塘沽区法院开庭。案情的真实情况是,公诉方和辩护方提交了大量证据,共同证明刘弘章是好医生、刘家著作是好著作、刘家方法是好方法、刘家药物是好药物。法院骑虎难下,宣判一再延期。这样的好人不能冤枉啊,塘沽区法院一再向中、高级人民法院请示,要求慎重考虑,鉴于中医药管理法规的缺失,不能“救人有罪”啊。

刘太医_刘太医 -出版的书籍

《太医养生宝典》和《刘太医谈养生》
1)2004年出版《太医养生宝典》。以此书为基础,2006年出版了《刘太医谈养生》。

本书主要讲述了刘家高祖明代太医刘纯奉永乐皇帝圣旨以囚试医的故事。刘纯和医官们经过两年多的激烈讨论,终于参照《内经》的19条病机,把两千多年来发现的217五个疾病,根据症状归纳为十六个证候群。由于许多人得病之后,都是不想吃饭,结果是自己把自己饿死;因此还要研究如何让病人想吃饭,以及吃什么饭的问题。因此,除了十六个证候群之外,还要加入升提胃气和食疗2个问题。这样算起来,应当是研究十八个问题。本书记录了这十八个问题的研究方法和结论,解释了三分治七分养的具体方法:治疗疾病的基础是七分养。

七分养具体的方法,就是喝山楂100克广木香50克为主方的开胃汤提升胃气,配合以喝肉汤喝果汁吃粗粮不吃细粮油脂的食疗方法。三分治是在七分养控制、缓解疾病基础上的用药治疗。在本书中,刘弘章先生提倡“上工治未病”的预防重于治疗的思想,并且公布了“养生十条”,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在每天从早到晚的生活过程中,应当吃些什么,作些什么。
2)此后又出版了《病是自家生》

本书主要阐述了疾病是怎样造成的。刘纯以囚试医提出了养生之道,并且指出人类存在着二十个生活误区,涉及空气、饮水、食物、补品保健品、运动、心理等各方面的因素。提出了人应当接地气和放松脊柱等独特的方法。
3)《是药三分毒》。刘纯通过以囚试药,研究了5000多种药物和食物的毒性和药性,得出了惊人的结论:中药不是个大宝库,而是1个大杂货铺,充斥了大量毒药和无效药物。刘太医把5611味药材分辩出6大类。其中急毒药材有132味、慢毒药材有911味、不入药材有565味、乏力药材有3559味、如同药材有301味、可用药材有143味;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神秘的太医黑名单。
4)2008年《生命的疆界:中国太医养生自疗案例调查实录》出版。《生命的疆界》(刘太医调查)是一部刘太医“三分治七分养”实效的采访调查报告。作者赵英健采访119人,涉及养生实践者逾1000人。挽救生命、维护健康、增进家庭幸福,这是一本汇集受访者生命历险故事的书。受访者分布全国二十三个省市自治区,有科学家、教授、博士、官员、企业主、经理人、医生、教师、工人、农民等。受过高等教育的占大部分。证明三分治七分养非常有效。受访者病症分别为癌症、乙肝、糖尿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尿毒症、心脏病、偏瘫、肺气肿、结石病、桥本式甲减和多种疑难杂症。书中有不少人公开了自己的真实姓名和身份,令人感动。
5)2009年5月,《三分治七分养》(最新修订本)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是《刘太医谈养生》的修订版。

刘太医_刘太医 -刘弘章案

刘太医:刘太医-简介,刘太医-审判_刘太医
刘弘章

对于刘弘章的太医后人身份、学历、经历,有不少争议。媒体普遍批评、攻击刘弘章,认为其是骗子。刘弘章的支持者也不少,有些人现身说法,用自己治愈癌症、乙肝、糖尿病、高血压的实际经历证明其“三分治七分养”的确有效。2008年11月刘弘章被天津市塘沽区检察院以涉嫌“非法经营”批捕。2009年5月20日公开审理,法庭上,刘弘章先生的受益人乞建勋教授、宋晓斌先生、彭明祥先生出庭作证。他们分别治好了癌症、乙肝、亚健康。刘弘章先生的部分受益者出席旁听。天津市塘沽区药监局、媒体记者没有派任何人出席。法庭上公诉人天津市塘沽区检察院提交了证据,证明“三分治七分养”的方法有效。没有证据支持刘弘章“制售假药”。由于中医药管理法规的缺失,案件性质以“非法经营”定性。《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严冬雪的文章《审判“刘太医”》根本就没有采访到检察院、法院的相关人员,仅凭药监局的片面之词,对案情的描述错误百出。案件已经过了法律规定的期限仍未宣判。让我们拭目以待等待真相揭开的那一刻。

刘太医_刘太医 -剥开“刘太衣”

正当“刘太医系列从书”热销各地书市并迅速聚集起众多“信徒”之际,一记当头棒喝却从斜刺里传出:该丛书的作者刘弘章、刘浡父子是两名“大忽悠”,不仅其书中的许多论断是错误的,就连其“御医后人”、“医学博士”的身份也是假的,隐藏其后的是赤裸裸的功利目的。首先向“刘太医”开炮的,便是因“学术打假”而闻名于世的《环球》及《科学世界》杂志专栏作家方舟子。方舟子何许人也?他于1967年9月生于福建省云霄县,1990年自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毕业后赴美留学,1995年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生物系、索尔克生物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后定居加州。他1994年创办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网络文学刊物《新语丝》,1999年4月率先在互联网上批判“法伦功”,2000年创办中文网上第1个学术打假网站“立此存照”,揭露了多起科学界、教育界、新闻界等领域的腐败现象。喜欢仗义执言的他2006年底曾因扛起“废除中医”的大旗而遭到大多数国人的责骂,不过当他率先站出来痛揭“刘太医”的羊皮时,国内的“无薪学术警察”们立即原谅了他,并又与他站到了同1个炮台上去。方舟子等人向“刘太医”开炮在2006年“愚人节”以前,自称是“刘太医后裔”的刘弘章,其公开身份还只是采用中医手段治疗癌症的“名医”,仅以“瘤科世医”的招牌出现在世人面前。刘弘章宣称自己的家族从1475年起就一直在治疗癌症,是中国唯一的“瘤科世医”,而他则是这个“世医家族”的第24代后裔。为了证实自己的“家学渊源”,在中医界名不见经传的刘弘章赋予了自己传奇的“履历”。在其自撰的《瘤科世医刘弘章》一文中,他宣称自己从1967年起就在爸爸的指导下治疗5九种恶性实体瘤,到1997年共治疗国内外病人18963例,病人一般2年癌肿完全消失;3年生存者高达13919例,占病人总数的73.4%;未经放化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达100%,死亡人群则全部都是做过化疗、放疗后才由他接治的。也就是说,他包治未经任何其他治疗的癌症病人。其后,刘弘章又为自己找到了一件更加光鲜的外衣。他宣称自己于197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2001年5月荣膺“联合国世界自然医学基金会”授予的“世界名医奖”,且这个奖项是联合国为了奖励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的医生而设立的全球医学最高奖,他是唯一一位获得该奖项的治疗癌症的中医专家。此外,他还声称自己是“联合国科学与医学双博士”、“肿瘤生物学研究员”。等到和儿子刘浡一道“涉足养生学”后,刘弘章也为刘浡披上了同样光鲜的外衣——1977年出生的他5岁起就跟着祖父学医,16岁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进修时使用中药救活了数名癌症病人,被美国同行称赞为“小博士”;26岁时“考取了联合国医学博士”,成为“联合国世界自然医学基金会”授予的“联合国自然医学大奖和功勋奖”得主……刘弘章将其父子所获的“联合国证书”照片发到了自己所能触及的各种网站、报刊上去,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由于让人无法相信的内容,许多读者都可能怀疑我是个文盲,是个医盲,是个从地下突然冒出的专家。然而看了这些证书,读者就会明白。”看到如此恬不知耻的“履历”后,方舟子坐不住了,他很快撰文揭露刘氏父子的真实面目:所谓“联合国世界自然医学基金会”,实际上是自称“国际交流医科大学博士、教授,联合国世界自然医学基金会主席、勋爵”的余海若“自办”的,莫过是打着“联合国”旗号欺骗国人的诈骗组织。余海若系河北唐山人,1942年12月出生,原为北京新华印刷厂的退休厂医,此人自诩为“1994年4月荣获首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最高级金杯奖,被联合国国际交流医科大学特别会议一致评选并授予国际医学博士学位”,但事实是,“世界传统医学会议”的准确称谓为“世界另类医学大会”,是1个世界各地的江湖医生的聚会,主办单位位于斯里兰卡的“补充医学开放国际大学”——所谓“另类医学”与“补充医学”,都是指不被医学界主流承认的医术。既然“联合国世界自然医学基金会”、“联合国世界名医奖”、“联合国自然医学大奖和功勋奖”的炮制者是个欺世盗名的十足骗子,刘弘章父子履历中最华彩的篇章也就不攻自破了。何况方舟子等人接着又提出了多个疑点,譬如公元1475年尚无影像学和血液标志物检查等诊疗手段,更没法做病理切片检查,刘太医家族是如何确诊癌症的?层层剥开“太医后人”的伪装方舟子等人于2005年5月首发的披露文章,并未令刘弘章父子收敛起其自我标榜的虚妄态度,反而促使了刘氏父子尽快“著书立说”,以铁定自己在“世界自然医学界”的领袖地位,“刘太医系列丛书”因而很快出炉,刘氏父子所获的各种“世界级证书”也赫然印在了这些图书中。于是,一篇题为《揭露刘弘章父子的真实面目》的文章,于2006年11月10日出现在了方舟子主办的《新语丝》网站中,再次对刘氏父子鼓吹的“联合国世界名医奖”、“自然医学金牛奖”和“功勋奖”进行揭露,并斥责“中医就是让这些打着中医幌子的骗子们给搞到今天这步田地的!”这篇文章刊出后,立即引来了众多热心学术打假的网民,并很快揭开了有关“联合国世界名医奖”、“自然医学金牛奖”和“功勋奖”的骗局。原来,联合国从未设立过“联合国世界自然医学基金会”,该机构的真正“设立者”余海若却用它来大肆敛财,在全国招收了上千名会员,任何人只要交纳2500元人民币就能成为会员,交纳1万至5万元就可以“出任”各地分支机构主席,交纳0.3万至15万元便可获授“世界名医奖”、“世界医学贡献奖”、“国际自然医药大奖”、“自然医药杰出人才奖”等各类奖项。也就是说,刘氏父子在国内交钱后便可买到全套史诗般的“海外建树”。有网民发现,刘弘章曾于2005年明确表示“文革”耽误了自己的学业,以致他“连1个中国大陆的学士学位也没有得到”,然而《病是自家生》一书中,他却宣称自己是“科学与医学双博士”,这更印证了刘氏父子花钱买奖项的事实。此外,刘弘章还花费甚巨地推广他创办的“太医网”,以便将名气“做大”后更方便大把捞钱,自2002年7月起就接受了百度网站的竞价排名服务以推广“太医网”,同时使用了4九个关键词。也许是太草根但又太富有“阿Q精神”的缘故,刘弘章在编造刘浡的履历时同样没能处理好漏洞,以致网民“良忠”一眼就看出了诸多问题:“到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进修的人,应当有一定的专业资历,很难想象1个16岁少年的医学水平已经足以到美国的专业机构中去进修了。所谓‘使用中药救活了几个癌病人’更是天方夜谭,他何来的处方权?而且还是使用药理不明、未经美方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的认证的中药,这有可能吗?‘考取……博士学位’,这算什么说法?充其量只能说获得读博的资格,只是个博士候选人而已!”有的网民在刘浡的“博士证书”上看到了“The Ope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字样,经上网检索,发现竟是1个设在印度的公开叫卖博士学位的替代医学机构,每个博士学位叫价仅800美元。刘弘章2007年2月14日在做客新浪聊天室回答网友提问时,被网友问及其博士学位的事,竟语无伦次地回答说:“联合国医科大学应该叫自然医学研究所,这个东西它的本部在印度,在国际上还有一定名气的,他所发的证书还有一定的影响,这个东西不在乎学历,他是论文博士,他跟你带出来的博士不一样,没什么多大的价值,没什么用途……甭讨论那个,我就是要饭的我写的书有用大家看就完了,别扯这事。”由此可见,刘弘章的博士学位与刘浡也同出一炉。刘氏父子给人看病又是怎样一番光景呢?有网民送身患癌症的妈妈到刘弘章家中时,见抽着劣质卷烟的他显得比书中照片老出许多,举止谈吐中丝毫看不出名医、双博士的影子。见到病人后,他始终没有切脉,也没有给出具体的指导或建议,却一直在滔滔不绝地吹嘘自己在海外的影响力,直到最后才表示:患者必须先喝三个月的“牛蹄筋汤”,接着买1个由他经销的特殊仪器检测确认癌细胞被包裹住后,再交5000美元会费成为“刘家会员”,才有资格服用其每套售价近万多元人民币的“控岩散”,理由是“控岩散”极为稀少、珍贵,只能给白领以上的、对人类有贡献的高级人群服用……有网民追查了刘氏父子号称历史悠久的香港国际知名公司“刘家药行”,发现注册时间为2005年11月,是一家斯里兰卡药行的办事处,在香港无人知晓。由此看来,此前的“香港刘家药行”要么属无证经营,要么就是子虚乌有。还有网民发现,中医自18世纪传入美国后就一直被当作不科学的“巫医”,创建于1862年的美国FDA对药品进口有严格规定,中草药只能以保健品或饮品上市,不得标注疗效。刘弘章标榜他的医术在美国备受推崇,且FDA对其1960年以前登陆美国的中成药免检,这简直就是在说谎,且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拿到美国的行医执照,更不可能只伺候美国人。这些证据,都无一例外地指向了1个结果:刘氏父子是2个大骗子!众多网民突显“搜底”力量刘弘章父子自称是宋末名医、明代太医之后,但有网民指出,祖传、世袭之类的民间医技往往存在独门里的偏见与偏私(如传男不传女、本门不外传等),与中医药原本的传承大相径廷,不一定就是中医药的真传;且由于受封建专治的桎梏与束缚,宫廷太医若将绝活私传下来是要被灭九族的,因为御方、御药不能外泄,故太医的儿孙大多都已改行易辙。由此看来,刘弘章父子是否确属“太医之后”还值得推敲,因为有不少网民都坦陈了自己对刘弘章的感观:“他即不是大中专院校里的科班卒业,也不似来自民间的师承,似是半路出家的‘医生’;他既不了解什么是中医药文化,也不了解中医的过往;他很有可能是无证行医,有证也是近十年里的事。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他在书中和‘太医网’上虽然介绍了其家族遍及海内外,但对国内医疗行当却失之确切的了解,所以油然而生1种‘狂态’。”有网民甚至提出:新中国对祖传家学一直给予保护,对太医之后更是别有青睐,政府对京、津、沪一带的名医都逐个相请过。按理说,刘弘章的父辈若真是太医之后且仍在行医,一定早就名满中医界了,且他家传的那些老册子也必定早捐献给国家了,为何“医学渊源”如此深厚的刘氏家族没享受到如此雅遇呢?喜爱古玩收藏的网民于是认真揣摩了刘弘章所谓的祖传“明朝永乐太医刘纯著作”,结果发现加盖在这些“古书”上的印章尺寸、图案都与明代官府的明文规定不符,绝非御医所用之物;书册的印刷格调也与明朝版的古籍相去甚远,颇似近几年的复制品……网民们于是断言:这批造假手段并不高明的书册均为赝品,是天津文化街里的地摊货。在《李跃儿教育论坛》网站上,对“刘太医”身份提出质疑的网民也层出不穷。一位网民对刘弘章称其祖上刘纯“奉旨以囚试医”一事质疑说:“如果真的是‘奉旨’,‘以囚试医’这件非常不合常理的事情在正史中应该有记载。”结果网民们翻遍了明史也未找到相关记载,另一位网民跟帖称:“中医理论认为‘人各异、时各异’,即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从不以概率为依据,更不可能进行大规模活体试验。”可见,刘弘章的文字充满浮夸造作,大都似是而非,实际上是利用国内医药环境差的形势蛊惑人心而已。”刘弘章称其祖上刘纯是明朝太医中的“主治太医——安亭侯、正二品官员、太医院院使”,但网民们在《明史·职官三》中发现,明代太医院院使仅为正五品官员;刘弘章称刘纯的儿子成了永乐皇帝的乘龙快婿,但网民们发现永乐皇帝的五个女婿中竟没有1个姓刘。在《明清医史》中,有的网民还找到了对刘纯的确切记载:“刘纯(约1340—1412年),字宗厚,明初著名医家,撰有《医经小学》、《玉机微义》、《杂病治例》及《伤寒治例》等。刘纯祖籍吴陵(今江苏姜堰、如皋一带),他早年居淮南,为朱丹溪再传弟子,《玉机微义》序言中称‘宗厚穷而在下,不能躬耕自食其力,故托迹于医,以自养自晦也’;中年时移居陕西咸宁以医为业,曾随军医疗至凉州(今甘肃武威)等地,晚年定居甘州(今甘肃张掖),在陕西、甘肃行医约40余年。他医术精深,著作渊博,被誉之为“神方妙术”,死后其著作由陕西布政使司刊刻,流传至今,是明初丹溪学派在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著名医家。”这就是说,刘纯绝非“中国金元4大医学家之首刘完素”的后裔,其医术也并非来自家传;他在世72年,而非刘弘章所说的在世126年;他一生奔波潦倒,从未当过太医,且在永乐皇帝“驾崩”之前10年就过世了。但刘弘章父子在介绍自己的“祖先”刘纯时,居然将其字号由“宗厚”改作了“景厚”,将其籍贯由“江苏姜堰”改为了“湖北咸宁”,并为其网织了大量华光异彩的“履历”,其目的只有1个:假借老百姓无证可查的劣势大肆行骗。而读者的盲从,也成了刘弘章父子造假的社会根源——毕竟谎言说一千遍也会看上去像真理。

刘太医_刘太医 -制卖假药案

2007年12月份,在《中国新闻周刊》当年第47期《疯狂的养生》系列文章中,本刊记者曾以直面“刘太医”的形式揭露过当时尚未“出事”、正处于“事业巅峰”状态下的刘弘章父子。此后一年多时间,本刊数度接待了一些接受过“太医恩惠”者的来电和来访。令人吃惊的是,来访者中的一些人甚至已经认识到上当受骗,却都还在试图为“刘太医”做辩护,并希望本刊能够告诉他们,“太医”的理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他们简直是在主动要求继续上当受骗。《中国新闻周刊》2009027期封面现在,刘弘章被逮捕并接受了审判。对于那些稍微具备医学常识的人们来说,这是一件令人拍手称快的好事。然而此时,又一系列让人无法相信的事情出现:一些“太医粉丝”、包括一部分已经深受其害者,再次站出来为“太医”辩护,这一规模宏大的群体甚至对有关部门的执法行为产生了影响。已被批捕等待判决、加上疾病缠身保外就医的落寞“刘太医”,再次让人们见证了这片神奇的土壤。

本组文章期望寻找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刘太医”自己已经供认有诈骗事实的情况下,地方法院以“非法经营”的罪名对其进行庭审,但判决迟迟未下“刘太医”案悬而未决《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严冬雪(发自天津塘沽) 7月8日,塘沽药监局接到1个从广西南宁打来的咨询电话,询问“通玄散”、“变痊散”——这些“太医”售药的真假。天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塘沽药监局)已经不是第一次接到“太医粉丝”们的电话了。三年前,1个来自浙江台州的咨询电话让他知晓了自称太医传人“刘太医”刘弘章的存在。此后的两年半时间里,经当地公安调查取证,刘弘章及其妻赵秀敏于2008年11月24日被依法逮捕。但自那时至今,仍有求药电话打到塘沽药监局,询问药品真假,或要求买药。从被曝光到被逮捕天津市药监局专门以批复的形式明确指出:刘的行为属于制造、销售假药“刘太医”的名声起于2006年,这一年,《刘太医谈养生》、《刘太医说:病是自家生》等一系列书籍在全国各地书店热销。在全国最大的书店——北京西单图书大厦,该系列曾长期占据“生活类图书”销售榜首。书籍的作者,自称明代太医传人的“刘太医”刘弘章,除了忙于出书,还找人架设了网站“太医网”。网站首页放着刘弘章及其儿子刘浡的各项获奖证书、博士学位证等证书——这些在后来都被证明是捏造(有关“刘太医”的真相请参考本刊2007年第47期封面报道《疯狂的养生》)。几乎什么病都能治的万能药,只靠喝肉汤、吃药就能痊愈的治癌方法,配上书籍和网站的双管齐下,使得“太医粉丝”迅速遍布全国。媒体很快捕捉到了这一讯号。

2007年2月,刘弘章做客网站。此后,新华社、北京青年报、东方卫视、新京报、东视广角、辽宁生活频道,以及本刊先后对“刘太医”其人其事进行了“曝光”——来自当地药监局和公安部门的多项调查证明,刘弘章非法行医,销售假药。售价1200-2400元一瓶的药,均为其家中自制。而“香港刘家药行”、“纽约刘家药行”、包括其子刘浡的“医学博士”等学历纯属子虚乌有。与刘家同住一栋楼的邻居们将这些报道视若珍宝。他们甚至将报纸随身带在身上,见到来院子里寻刘家的病人家属,就偷偷将家属们带到院外,将怀中报纸抽出,告诉他们:媒体都曝光了,这是骗子,不要再来啦!但除了深知刘家底细的邻居们,其他人对刘家的了解,则仅限于他以“太医”身份出现的书籍和网络。媒体的这些报道也并未将刘弘章彻底放倒,在“治癌”的名号下,每天仍有四、五拨人来院里访医求药。天津本地的少——出于可以想象的原因,刘弘章绝少给当地人看病。而外地的来敲刘家门的则来自天南海北,比如本刊记者曾亲眼见到的来自新疆克拉玛依的病人家属。与此同时,塘沽药监局经过调查取证,发现刘弘章一案涉案金额巨大、涉及面广、销售手段欺骗性强、性质恶劣。而天津市药监局则专门以批复的形式明确指出:刘的行为属于制造、销售假药。刘弘章这一制售假药的行为,除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相关规定之外,也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第一百四十一条(“生产、销售假药”)、第一百四十九条(“生产、销售本节第一百四十一条至第一百四十八条所列产品,不构成各该条规定的犯罪,但是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依照本节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的规定,2007年7月2日,塘沽药监局将此案移交公安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2008年11月14日,刘弘章、赵秀敏被公安塘沽分局依法刑事拘留,十天后,经塘沽区人民检察院批准,刘弘章、赵秀敏被逮捕。但这并不是结束,2009年5月20日,刘弘章一案在天津市塘沽区人民法院庭审完毕。庭审结果并未当庭宣判,因为“有点敏感”——塘沽法院宣传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调查“包治百病”的药品,外包装上批准文号、生产日期、有效期一概没有;售价1470元一瓶的药,药瓶用装修用的劣质丝绵封口,说明书上的主要成分只印着4个字:“保密成分”药监局执法人员第一次接触刘弘章本人,是在2006年7月5日。那天,他们与塘沽当地派出所的民警一起,来到刘弘章的住所进行检查。初次检查,刘弘章表现得很不配合。他一边骂骂咧咧,一边将执法人员的证件号码逐一记下,声称还要进1步核对身份。在刘家的衣柜内,藏着1个破麻袋,里面装着没有任何标识的麻黄、甘草等中药饮片。几瓶贴着“变痊散”、“纳气散”等标签的大药瓶散落在角落。这些售价从1008元到2436元一瓶的各类“散”,就是刘家销售的灵丹妙药。它们外观一致,都是20厘米高的粗糙大塑料瓶,内装胶囊,瓶子标签上印有太医头像。除了正中间的药名不同,这些不同名称、不同功效的药的其他内容都是一样的。在产品外包装上,标注着“太医网”网址和产地——并不存在的“香港刘家药行”。除此之外,药名左右两侧还用繁体字写着“明朝安亭侯永乐太医刘纯药治通法古药联合国世界名医奖获得者瘤科世医撤廿四刘弘章监造”、“纯净自然药料适用夏季热肝炎艾滋病原理杀灭湿毒用法详见瓶内口服说明”。而这些关于“太医”“古药”“瘤科世医”“纯净自然”的宣传便是外包装上的全部内容。除此外,药品外包装必须注明的批准文号、药物成分一概没有,就连生产日期、有效期也没有。在塘沽药监局执法人员踏进刘家家门前,已经在塘沽区邮政局完成了先期调查,统计了各地汇往刘家的购药款。调查人员查到刘弘章共收到全国各地的邮政汇款416笔,金额共计878205元,涉及全国二十六个省区市。在这四百多份汇款单中,明确标注买药的就有一半,金额共计45万元。而刘弘章邮寄出的药品均为各类散剂,一共十三种。汇款单显示,来自石家庄、张家口等多地的老百姓购买了“变痊散”。这种药,也在刘家衣柜中被搜出。在那个装着麻黄、甘草等中药饮片的破麻袋旁,一瓶“变痊散”被打开。这瓶售价1470元一瓶的药,药瓶用装修用的劣质丝绵封口,说明书上的主要成分只印着4个字:“保密成分”。相比惜墨如金的“主要成分”,“功能主治”和“参考资料”则堪称华丽。劣质丝绵下的说明书上标明:此药主治包括性病、艾滋病、肝炎、肝硬化、疟疾、夏季热等多种不同的疾病。曾在30年间治疗各型肝炎6531例,肝硬化2215例,非洲疟疾253例,艾滋病113例。“能在三个月以内转氨酶正常,在一年之内,使大小三阳转阴”。就是这样的药,在十六个月里,仅通过塘沽区邮局汇款购买的,就有三百多瓶,共计87万元。这还不包括各地求药者来刘家当场交钱,或直接打到刘弘章银行卡里的款项。这一次的调查,刘弘章的妻子赵秀敏神色慌张,对邮售药品一事供认不讳,承认药品是在其家中制作,并通过书和网络“太医网”进行宣传销售。但第二天赵秀敏就翻供了。她主动找到来到药监局稽查执法科,称所邮售的药品均来自“香港刘家药房”,并按照书中宣扬的,重新吹嘘了一遍刘弘章的“北京长城瘤科技术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副厅级专家”等身份。这一次的调查,以药监局将案件移交公安部门结束。这次调查让刘家受惊,在随后的一年时间里,媒体相继报道与曝光,使得刘家人对于陌生人倍加防范。“他们以前天天在家磨药,从早吵到晚,买回来的牛蹄牛皮,那个味儿哟……”刘家的邻居说,在被查过一次后,刘家门里便再没有传来机器声音。审讯“他们都被骗啦!我也被骗啦!”但售药仍在继续。经过一年多的调查,公安塘沽分局认定刘弘章、赵秀敏制售假药的事实存在,决定对其实施刑拘。

2008年11月14日,两辆警车,一辆药监局的车同时停在刘家楼下。公安塘沽分局经侦大队办案人员与药监局执法人员一起,再次敲响刘家大门。自第一次调查后,刘家人很少出门。药监局并不担心扑了个空,因为公安局的办案人员头天晚上就通知了他们:明天一起行动,刘家人在家。有过一次经验的刘弘章和赵秀敏比第一次镇定得多。“他们几乎不说话,表情非常冷漠。”当时在场的药监局执法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搜查完毕,刘弘章被要求和工作人员“走一趟”,他严厉拒绝。在办案人员出示了刑拘文件后,刘弘章的态度突然转弯,顺从地上了车。审讯多少有些戏剧化。在公安局的审讯室里,刘弘章双臂交握,面对提问一言不发。等办案人员问完,刘弘章这才慢悠悠开口:“你问完了吗?下面该我说了。”他面无表情地继续说道,“但我说的过程中你不要插话。”随后,刘弘章再次宣扬了一遍自己的显赫“太医”身份,以及种种荣誉。但办案人员显然早已厌烦了这一套。在随后的审讯中,刘弘章面对大量证据,终于承认自己是骗子,销售的药也是骗人的。“他们(指买药者)都被骗啦!我也被骗啦!”刘弘章说,自己只负责写书,买药的事情都是妻子赵秀敏一手操办,自己并不知情,也是受骗者之一。而在另1个审讯室里,性格强硬的赵秀敏却一把抗下了所有责任,承认平时都是自己在售药。直到审讯员告诉她,刘弘章已经“很不爷们儿”地把她供出来了,赵秀敏这才开始交代刘弘章的犯罪行为。这次刑拘和审讯的结果十分有效。十天后,2008年11月24日,经塘沽区人民检察院批准,刘弘章、赵秀敏正式被依法逮捕。艰难的定罪药监局以“制售假药”罪名将此案移交公安部门,法院最终按照“非法经营罪”提起诉讼。6个月后,即2009年5月20日,由塘沽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塘沽法院对两人进行庭审,罪名是“制售伪劣产品”。对刘弘章涉嫌犯罪性质的定性,公安局和药监局讨论了很久。在最初药监局将此案移交公安部门时,是以“制售假药”罪名提起的。但根据两高的规定,这一定性需要确定两点:1、必须首先证明这药含有有毒有害成分。2、必须证明这药对人体造成伤害或潜在伤害。

这令办案人员犯难。按照现行的药品检验标准,只能对着已有的标准检验样品,看样品是否符合标准。刘弘章所售药品是自制假药,成分未知,在药典中更没有针对它的标准,因而药品检验所无法检验其成分。而关于对人体的危害性,在公安的调查取证中,也没有受害人说吃了这个药马上就死了——它毕竟不是剧毒物。与此同时,由于购药者大多是罹患癌症等绝症的病人,也很难下定论说此药延误了治疗或导致病人最终死亡。按照提起诉讼的证据,若是制售伪劣产品罪,将被处以2到7年有期徒刑,13到52万元罚金。这项罪名的最高处罚是无期徒刑,涉案金额需超过200万;但若是按制售假药罪,则是“制售假药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最高将可能判处死刑。”。但希望也不是没有。2009年5月26日,两高出台《关于办理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1步明确了制售假药罪“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认定标准。与原有司法解释相比,新的解释删除了原解释中“不含所标明的有效成分,可能贻误诊治”等在实际司法操作中难以认定执行的情形,另增加了六条,并规定,只要药是假药,并有制售行为,即为制售假药罪。按照新的司法解释,刘弘章会以“制售假药”罪被起诉无疑。但这一解释的出台,正好在庭审六天后,无法约束5月20日的那场庭审。判决遥遥无期被捕的刘弘章夫妇被查出疾病缠身,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8种病症——这些刘弘章宣称能包治的病症由于来自“太医粉丝”们及其他各方的压力,塘沽区法院已将此案件递交天津市中院,再至市高院。天津市高院审查后,提出几个点要重新补充侦查:1、假药的性质,是否含有毒害成分;2、是否真的属于土方偏方;3、要求对身世进行细致调查,到底是不是太医传人。公安部门的补充侦查已在近日结束,对于第三点,侦查结果显示:刘弘章华丽的简历中,唯一真实的是学历,确为北京医学院毕业。但所谓“太医”传人,则是天大的谎言!而第一、二点,则由于操作上的困难,尚不知晓侦查结果。对此,有关人士指出:“天津市高院毕竟也不是药物方面的专业人士,提出前两点意见,实在是有点不专业”——对于药物,国际惯例就是“有罪推定”,即生产、销售者如果自己不能找到足够依据来证明安全有效,就可以以断定为违例药物。而据公安部门向塘沽药监局透露,市高院提出补充侦查,也是想核查完其身世后,可以彻底揭穿其面目。塘沽区法院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本刊,这个案子很复杂,“什么时候宣判还未确定。”按照法律规定,若只有一次补充侦查,则法院在受理案件后的6个月内必须宣判。刘弘章的药在全国销售,除了台湾、西藏地区外,其他省市地区均有汇款记录。药监局办案人员告诉本刊,利用书籍、网络的宣传手段,而且涉及地域如此广泛,在制售假药的业界是十分少见的。而此时,被捕的刘弘章夫妇被查出疾病缠身,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8种病症——这些刘弘章宣称能包治的病症。号称艾滋病、癌症都能治的“刘太医”和赵秀敏,现在正在政府指定的特殊医院中,相互隔离,接受“保外就医”。坚硬的“太医粉丝”一份长达百页的汇款单记录,记下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求医者的膜拜,它们的主人来自某个生物研究所、环境科学信息中心、卫生监督所、县人民医院、政府人防办、水利局、日报社、公安局、财政厅本刊记者/严冬雪刘弘章的主要观点是“三分治七分养”,尤其是“七分养”的内容,正应了中国人的养生观念。面对质疑和指责,信徒们纷纷指出“养”是重要的,那些没有治好的人是因为他们没有做到“七分养”。信徒们不知道的是,他们信奉的养生说的主人——刘弘章,会在2个小时之内抽掉六根烟。一年半以前,出现在《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面前的他头发稀少、凌乱,嘴唇乌黑发紫,胡子拉碴。与他们在书上、“太医网”上见到的那个神采奕奕的照片判若两人。他们同样不知道,让他们不要吃晚饭,绝对不要吃肉块,也不能吃细粮的刘弘章,会在家里请保姆包牛肉馅的白面饺子,做晚饭吃。挨着菜市场五百米的刘家会整盆整盆地往家里买大虾。而绝不能吃的肉块,却出现在他牵着的亲孙子手上——小孩子拿着一串羊肉串啃得欢快。他们统统都不知道,对待自己和家人,刘弘章是这样“养生”的。塘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吴福根随手拿起办公桌旁的纸袋,从里面倒出了十来封邮件——自从八个月前刘弘章被依法逮捕后,天津市塘沽区的卫生部门,乃至市政府便不断收到来自信徒们的信件。这些邮件来自上海、北京、深圳、吉林各地,发件人各不相同,但邮件的形式却高度统一:它们一概由EMS快递发出,信件一概两页,一概为打印件,一概被订在EMS蓝色快递信封外面,就连装订的位置,都一概为距左上角一公分位置,由一颗订书钉将信和EMS信封钉在一起。外观如此一致的快递邮件,看上去就像从1个妈的肚子里出来的多胞胎。除了信件,还有书。一本名为《生命的疆界——中国太医养生自疗案例调查实录(刘太医调查)》的书于2008年10月份出版,封面是刘弘章的半身大头照。此书号称是一部刘太医“三分治七分养”实效的采访调查报告。作者采访来自全国23省市自治区的119人,涉及养生实践者逾1000人。职业则多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年龄层上至耄耋,下至婴儿。这本书的内容,基本上是刘弘章曾大卖的“太医养生系列”的延伸。“太医养生系列”中罗列的大量医疗案例,经担任过导演的作者赵英健之手的演绎,在《生命的疆界》中展现出来,愈发生动。此书出版不到2个月,刘弘章就被捕了。但来自患者的信件和这本书,则被一并寄往塘沽药监局、卫生局、市政府。网上的舆论攻势也如火如荼。在博客、贴吧、天涯论坛,还有“刘太医养生论坛”,信徒们与批判者的争斗从未停息。而其中1个叫宋晓斌(网名“真牛”)的人显得尤为突出。从刘弘章被捕后一星期,宋晓斌的博客便开始出现大量的有关刘案的文章。以“忠肝义胆刘氏家族——刘弘章受批判背后的故事”“满门忠烈刘氏家族”为标题的博文也开始出现,与此同时,刘弘章的“太医养生系列”中的大量文章开始被转载至此博客。作为售药宣传重要途径的“太医网”已关闭,但另1个替代品在网上出现——“健康365:刘太医养生论坛”。论坛的创建者宋晓斌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他不认识刘弘章,与刘之间的交往也仅限于电子邮件。

2008年5月20日庭审那天,宋晓斌出庭作证,他说,那是他第一次见到刘弘章,他觉得刘弘章非常强壮,“就像铁塔一般”——这一描述与《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所见相去甚远。自称与刘弘章素不相识的宋晓斌,在证词中说,自己于1990年查出乙肝病毒携带,2002年发病,2005年年底开始按照“太医养生系列”丛书进行养生,并配合刘弘章所售“变痊散”进行治疗,仅四个月后肝功能便正常了,到了2008年7月,他的乙肝表面抗原转阴,表面抗体也出现了,“彻底战胜了乙肝”。这份证词经由宋晓斌回忆发表,在他创办的论坛上传播,也被贴在了他的个人博客上,被传播至各大网站、论坛、博客。另一篇华北电力大学教授乞建勋的庭审证词,也同样贴在论坛上。此后,宋晓斌的ID又陆续出现在天涯论坛,百度贴吧等任1个出现刘弘章案件讨论的地方,宣扬“济世救人的刘爷”“惨遭污蔑的刘氏家族”,同时,他还肩负着审判“药监局公信力”的重任,一再发博文讲“幕后故事”。除了发文外,宋晓斌寄给塘沽药监局局长的《生命的疆界》及信件,也出现在药监局收到的那些多胞胎邮件中。但宋并不是唯一的信徒。一份长达百页的汇款单记录,记下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求医者的膜拜。这些少则两千、多则数万的汇款单,它们的主人来自某个生物研究所、环境科学信息中心、卫生监督所、县人民医院、政府人防办、水利局、日报社、公安局、财政厅??还有某乡镇某村、县中学小卖部、老工人退休娱乐室??2008年5月20日,刘弘章及赵秀敏接受庭审,宋晓斌、乞建勋等三人作为被刘弘章一手治愈的病人,出庭作证。据宋晓斌说,那天还有来自福建的病友,因为对刘弘章被捕特地远道赶来参加庭审,“非常感人”,宋说。在宋晓斌创建的论坛上,他在首页置顶了“刘太医受诬告案”专题,在这个专题下,名为“渭琳”的网友接连发表三篇号召网友对案件审理各部门及媒体施压的帖子,并用标题红色重点标出。而这一网友的身份,在该论坛为“超级版主”。由于刘弘章自被捕后已8个月仍未宣判,网上由“危重癌症病人”联署的“危急癌症病人跪求黄市长尽快释放刘弘章医生请愿函”也在四处传播。在此帖中,“联署者”们列举了1个个失去刘弘章指导从而丧命的触目惊心事例,并对天津市市长黄兴国表示“如果不是他们(塘沽检察院、法院)的劝阻,我们早就到北京去反映情况了。”同号召网友向有关部门施压的帖子一样,这封联署信也由网名“渭琳”的人发出。宋晓斌则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从另1个方面讲,刘弘章被关8个月也是好事,因为办理此案的检察官、看守的狱警等,在这8个月中都逐渐体会到了刘弘章的养生之道的好处,并对此案有了新的认识。一年半前,在刘弘章位于唐山里小区的家里,记者曾与他面对面地交谈。当时的刘弘章,一边抽着烟,一边眉飞色舞地他吹嘘自己显赫富有的家世、贩卖军火的职业、懒得卖药(因为只能赚点小钱,与卖军火相比不值一提)等,而每谈到治病上面,便转移话题。一如他当时的作风,在与记者的通话中,宋晓斌始终在强调“七分养”才是重要的,药物是否有效不好说,但“从我个人角度说是有效的”。关于刘弘章的“太医”身份,宋晓斌也说不出所以然来。只是“相信是真的”。宋晓斌说:“我做这些事情,完全出自自愿。没花多少钱,只是花些精力罢了。” 自称出于自愿的宋晓斌和那些不知出于什么目的的摇旗者们,不知他们是否知道,他们拥戴的“刘太医”已经对警方亲口承认“我是个骗子,那些都是骗人的”。

四 : 〈东京审判〉人物介绍(图)

真实人物部分

  梅汝璈(由香港演员刘松仁饰演)〈东京审判〉人物介绍(图)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法官。

  42岁。戴眼镜,稍黑,俊朗。

  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县。12岁考取北京清华学校,与向哲浚是师兄弟。1924年留学美国,以最优等生的成绩毕业于斯坦福大学,获文科学士学位。24岁时获芝加哥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离美后广泛游历欧洲各国及苏联。回国后在山西大学、南开大学、中央政治学校任教,讲授英美法,并先后担任国民政府立法院委员、立法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在当时的中国司法界名声赫赫。

  知识分子气质,学识渊博。深爱祖国,坚持维护国家尊严,依法严惩日本战犯,爱国之心火热而处事冷峻自持。说话铿锵有力,有理有据,富于民族正义感,时常有冷幽默。

  在东京国际大审判的很多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对战犯量刑阶段坚持严惩战犯,在多数法官主张轻判的情况下,顶住巨大压力,运用智慧,最终促成了东京国际军事法庭的最终公正判决。作为中国法官负责了判决书中"日本对华侵略"部分的起草工作。

  向哲浚(由香港演员曾江饰演)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检察官。〈东京审判〉人物介绍(图)

  52岁。个子不高,稍胖。

  生于湖南宁乡,1911年考入清华学校,6年后被选送美国留学。耶鲁大学毕业后,转读乔治o华盛顿大学法科。回国后从事司法教学和法院工作。曾担任上海第一特区法院首席检察官,后被任命为上海高等法院首席检察官。

  使命感强,敢于承担责任。带领中国检察组负责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检察工作的中国部分。

  倪征燠(由英达饰演)〈东京审判〉人物介绍(图)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检察官顾问组组长。

  四十岁。三七分头,圆圆脸,稍胖。

  东吴大学法学院毕业。毕业后考入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在司法行政部与向哲浚成为同事。他们先后调往上海第一特区法院,向是首席检察官,倪是法官。抗战胜利前夕,倪受政府派遣去美国和欧洲考察英美各国的司法制度。一年后归来,适逢向哲浚点名要他前往东京增援。

  1946年深秋到1947年1月间在国内收集证据。在被告个人辩护阶段登场盘问和反驳土肥原贤二与坂原征四郎。在此次审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法律业务纯熟,在法庭上镇定自若,盘诘被告有理有据,讲究技巧,展现了中国检察官的风采。

  卫勃(美国演员Daniel AlbertZiskie)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长。

  澳大利亚人。身材很高(1米8以上),较胖,59岁。

  毕业于天主教会小学及昆士兰大学。原本是澳大利亚昆士兰省高等法院院长,到东京履任时刚刚升职,担任澳大利亚最高法院大法官。

  1942年被封为爵士。1943年曾被任命为澳大利亚日军罪行调查委员会主席。

  西方社会的标准执业法官。循规蹈矩,刚正不阿,精力过人,工作勤奋。外表一副英国绅士的风度,骨子里还保持着澳大利亚人的粗犷性格。

  庭下他给人的印象是为人诚挚、从容和气,少语,但实际上胸有成竹,一旦开口,,往往话语中肯,态度公正,是1个文质彬彬的君子型人物。

  在法庭上,卫勃有时发言语调平稳柔和,有时则非常坦白、直率,不免粗暴急躁,因此常常引起一些小的冲突。此外他在法庭上不好独断,作决定常与其他法官商量。颇具幽默感。

  刚到东京时希望与西方法律界同事紧密合作,但逐渐为中国法官梅如璈的人格魅力所打动,最终在梅的坚持下同意在法庭上将中国法官的座次靠前。曾试图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追究天皇的罪责,但迫于美方政治压力最终放弃。

  卫勃主持了远东国际大审判,并为审判定下了基本公正客观的基调。远东国际大审判最终基本体现了公正和理性,卫勃功不可没。

  季南(由美国演员John HenryCox饰演)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首席检察官兼盟军总部国际检察局局长。

  美国人。年龄六十岁左右。身高在1米8左右。较胖,红鼻子红脸,粗眉毛。

  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1914年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做职业律师,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加入美国陆军前往欧洲战场,战后出任俄亥俄州立检察官、美国司法部刑事局局长。办理刑事案件以干练著称。与政界交往颇深,曾得原总统罗斯福的信赖,与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私人关系也很深。

  性格外向,好交游。场面上往往谈笑风生,周旋自如,慷慨大方,但实际上知道何时避重就轻,必要时可以玩弄一些"诡计",有些政客作风。

  刚到东京便宣布要用自己的工作经验制服日本战犯。在法庭上能言善辩,提问尖锐,经验老到。有时喜好长篇发言,用大文章,引用"名人名言"(罗斯福等),因傲气自负脾气有时不免暴躁。

  季南强势推动了国际检察局对战犯的审讯和证据搜集工作。因其强悍、雷厉风行和高压态度而赢得了绰号--"魔鬼检察官"。

  印度法官巴尔

  58岁。平头,较黑。

  出生于印度孟加拉省的1个小村庄。三岁丧父,幼年的教育完全依靠慈善施舍,妈妈替人工作,以维持家庭生活。依靠政府奖学金毕业于加尔各答大学,获得数学硕士学位。1920年获得加尔各答大学的法学硕士学位。1924年获得该校法学博士学位。其间担任当地律师工会的辩护士。1940年任加尔各达高等法院法官。

  从庭审一开始就认为国家犯罪不应该追究个人责任,因此主张全体被告无罪,认为"世人需以宽宏、谅解、慈悲为怀,不应该用正义的名义来实施报复"。

  溥仪:末代皇帝

  满清末代皇帝,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关键证人之一。

  41岁。身材瘦长,尖脸,带黑边圆框眼镜,一口正宗北京话。

  1909年四岁的时候登基。因梦想复位而成为日本人的傀儡,1932在东北成立伪满洲国。

  1946年8月由苏联的伯力看守所前往东京作证。

  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关键证人,并创造了作证时间最长(8天)的记录。

  在法庭上用词新潮,情绪激昂的控诉日本人试图利用他分裂中国的过程。但为了逃避责任,他在有些方面也说了与历史有悖的话。

  东条英机(由日本演员星野晃饰演)

  甲级战犯。战争狂人,凶狠残暴,外号"剃刀将军"。

  受审时63岁。身材适中,有仁丹胡子,齿暴牙黄。

  1884出生于东京一军阀家庭,其父崇尚武士道精神。

  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22岁即被授予少尉军衔。日俄战争爆发后,随军进入东北。1928年担任陆军省整备动员课课长。1933年升任参谋本部军事调查部部长。1937年任日本关东军参谋长。其间疯狂镇压抗日军民,并支持731部队的活人试验。

  1940年任陆军大臣,主张进1步扩大对中国战争,并准备跟苏联及英美开战。1941年出任日本首相,并兼陆军大臣和内务大臣,集军政大权于一身。随后密谋策划了"珍珠港事件",导致太平洋战争爆发。1944年春天,在太平洋战争日方屡战屡败的情形下,逼迫参谋总长辞职,从此身兼四职,一意孤行实现其称霸东南亚的"理想",由此将整个日本都压进了大炮的枪膛,导致了国家的毁灭。战后被捕,多次试图自杀,但最终未遂,被视为闹剧。因此虽视他人生命就像草芥,轮到自己,却是"千古艰难惟一死"。

  东条受其父影响,养成了冷漠固执、残忍好战同时又不失谨慎的性格。掌权时阴冷高傲,必要时却用看似温和的微笑作为面具。

  在东京法庭上因特殊身份被所有法官视为不共戴天的仇敌。穿旧军服出庭,嚣张气焰不再,一直端坐如泥塑木雕,较为镇定。后写了220页的口供书为自己辩护。

  被判绞刑后作诗:樱花瓣呀,悄悄而哀愁地落下来了。

  土肥原贤二(由日本演员小池荣饰演)

  甲级战犯。日本陆军特务系统中出了名的"中国通"。

  64岁,圆脸,较胖。

  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1913年来到北京,在日本特务机关"坂西公馆"担任助理,从此开始了在中国长达三十余年的间谍特务生涯,后担任奉天特务机关长,步兵第九旅团长、陆军航空总监、陆军大将、日本东部军总司令等职。擅长在中国各阶层间制造内乱,是中国人所最熟识的著名日本特务。曾充当沈阳市长,扶植溥仪称帝,勾结关东军阴谋华北自治,煽动内蒙独立,在各地唆使汉奸成立伪政权和维持会。

  老练狡猾,诡计多端。个子不高,留着精心修剪的仁丹胡子,谈笑风生,善于交际,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

  在法庭上几乎不发一言。

  松井石根(由日本演员名取幸政饰演)

  甲级战犯。

  69岁。日本陆军大将。

  陆军士官学校及陆军大学毕业,长期供职于参谋本部,继任关东军特务机关长及陆军第十一师团团长等职。深切了解中国地理形势特别是中国东南沿海各省的地理形势,在军中有"中国通"的称号。1937年在淞沪作战中担任总司令,南京沦陷后,纵容部下烧杀抢掠,造成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在中外舆论压力下被迫奉调回国,但仍在内阁和各种法西斯组织中担任要职。

  出庭时手持佛珠。在法庭上给人的感觉是1个"驯服得像绵羊一样的老好人",1个"失了业或者欠薪已久的银行书记员"。用各种荒谬的逻辑为自己辩护。

  被判绞刑后作诗:长空笼烟雾,云山两茫茫,惟有富士雪,皑皑照远方。

  坂原征四郎(由日本演员平松慎吾饰演)

  甲级战犯。

  62岁。日本陆军大将。

  方脸,留仁丹胡子。

  仙台陆军幼年学校及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曾参加日俄战争,此后供职于关东军,官至关东军参谋长,长期在中国东北活动。1941年后分别任朝鲜军总司令和驻新加坡日本第七方面军总司令。

  1904年参与日俄战争,1931年,身为陆军大佐,参与策划和实施了"九一八事变",谋划成立"伪满洲国",建立内蒙傀儡政权和华北傀儡政权;1938年出任陆军大臣,极力主张扩大侵华战争。

  看上去懵懵懂懂,实际上狡猾残忍。

  在法庭上自己提出了长达48页的书面证词,号称要和中国检察官大战三百回合。

  被判绞刑后作诗:不为躯体忧,不为灵魂惧,但念人世无情而独悲。

  田中隆吉(由日本演员大岛宇三郎饰演)

  45岁左右,圆脸,前额无发,微胖。

  原日本陆军中将,陆军省兵务局局长。1942年退出现役。1946年7月5日作为证人出现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毕业于陆军大学,一直在日军参谋本部工作,1927年后派驻北京和上海,后任关东军参谋,并参加"东条军团"侵占内蒙古,对侵华日军的运作了如指掌。

  记忆力奇好。与不少被告关系密切,了解相当多的侵略阴谋内幕。在法庭上的证言非常关键和具有杀伤力。

  大川周明(莫歧饰演)

  甲级战犯。

  61岁。干瘦。

  日本的"戈培尔"。绰号"大东亚雄辩家"。

  长期从事日本法西斯主义理论研究,法西斯理论狂热的宣传家和煽动家,军国主义和扩张主义分子。"大东亚共荣圈"理论的鼓吹者。曾担任南满铁路东亚研究所所长;参与策划"九o一八"事变。

  受审时有些神经质。邋邋遢遢。

  在开庭第一天装疯逃过审判.

虚构人物部分

  肖南(由台湾演员朱孝天饰演)

  二十九岁,中国《大公报》记者,战前在日本留学,精通中文,英文,日文。

  清癯高贵,一切心中了然,外表淡定隐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象1个浪迹天涯的浪漫诗人,亦象1个身怀绝技的侠客。有李白的风骨和酒量,有小李飞刀李寻欢的视落魄为从容,有杜甫的忧心忡忡。唯独不敢放弃的是人的正直和美好。

  和田芳子(由台湾演员林熙蕾饰演)

  日本《朝日新闻》记者,肖南的初恋情人。

  因为总是被众多的兄弟甚至妹妹呵护,她总是一厢情愿的认为善良是所有人的天性,丑恶和卑鄙是偏狭的人眼中的折射,不承认有些人会因为贪欲和自私以及体制内的责任而走向堕落,她反对战争,但又理性的认为战争不过是责任的延伸,是不可避免的。总而言之,她生活范围的狭窄造成她对世事人心过于美好的轻信。

  她的眼神里永远透露出1种清澈和平静。短暂的一生只愤怒了一次,这一次愤怒导致了她成为了1个仇恨的牺牲品。

  她希望做1个真正的能客观表达她的目击和思考的记者。她讨厌政治,她对战争因为没有亲历,因而一直保持距离感,她的所作所为是1个单纯的记者行为,更多的是职业要求和习惯。她认为政治家的事情就是谁要做老大的问题,因此就有战争,就有尔虞我诈,就有出卖,就有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必然结局,这就是游戏规则。没有什么正义不正义的。但北野雄的变化让她警醒了,而正夫的最后一怒使她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单纯和幼稚。但已经晚了。生活就是这样的,只有失败的时候才能认识到自己当初是多么的愚蠢。

  北野雄(由金马影帝、香港演员谢君豪饰演)

  30岁,芳子的邻居,也是芳子哥哥的莫逆之交。

  强悍,豪侠之气贯通全身每1个毛孔,容易激动,也容易走向极端,象一块极硬的陨石。锋利而隐忍,为感情和他所认定的正义及利益敢于付出一切,不顾一切但又精通权谋,极爱冲动但又不失策略。往左走是英雄,往右走便成了枭雄。但此时此地的风云际会不可能成为过人之人,偏狭的国恨家仇以及当时军国主义的过度侵害只能使他最终走向毁灭。让人叹息,让人忧虑,也同样让人鄙夷。

  和田正夫(由香港演员曾志伟饰演)

  30岁,芳子的哥哥,日本侵华军人。

  曾经是孔武有力的大哥,曾经是国家机器极佳的重要零部件。极富包容心和宽厚大度之优良品质,可以从容为国捐躯,可以凛然赴义,可以为家牺牲,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并且不求回报和彰扬,沉默如金,但又不憨傻,象一块基石一样可以托举大厦,可以石破天惊。

  但战争让他变成了另1个人,心中翻江倒海面上不露一点痕迹,泰山崩于前依然静默独坐。患有重度失眠症。目光里有阴郁,有惊惧,这种惊惧是对自己对人的怀疑,北野宏的变化突然让他感到人的可怕,他突然发现自己的无知和人心不可把握的黑暗和能量,他既仇恨日本军国主义倡导者,又恨参与和发动一切战争的政治家,在他眼里已没有战争的正义和非正义之分。只要是战争,他都仇恨。战争使他感到自己的无力和无助,他觉得自己什么都干不了,什么都不能抓住,他坠入了1个巨大无边的空虚中。他一直没说话,只有最后一次才说了几句话,告诉北野雄,他的弟弟是他亲手杀死的。最后他用行动表达了他对战争和正义的看法。然后,他死了。

  和田缨子(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白雪云饰演)

  芳子的妹妹。曾经是热血青年,曾经因为东条英机的鼓励而成为1个献身战士的慰安妇,她视此为光荣使命,有1种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高尚品质。但转身已是满身疮痍,遍体鳞伤,她的美好的献身被人所糟蹋,战士需要的是她的身体,但不需要她的思想,战士满足的是性欲和发泄,不需要她的优良品质。她的付出除了给自己带来致命的身心伤害外,其他的只是1个性工具而已。1个思想家,1个优秀妓女。1个把自己的灿烂年华随手一掷奔赴污泥最终成为了行尸走肉的美丽少女。

  北野弘

  北野雄的弟弟,日本侵华军人。曾经羸弱瘦小,文质彬彬,书生模样,小弟做派。和山口正夫一起入伍,一直受山口正夫的保护。但战争的紧张惊惧,同伴的残忍,国家的利益,战士的疯狂都让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狂野,成为1个比任何人都要残暴的杀人狂。后来的所作所为让山口正夫目瞪口呆。

  广濑一郎(由日本演员小池幸次饰演)(右边的)

  东条英机等战犯的辩护律师。狡诈,雄辩,善于捕捉对手哪怕一丝一毫的微小瑕疵,并有力量和足够的智谋出击。可惜因为站在正义的对面而失道寡助,无力回天。永远不会去牺牲,永远做1个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的自私者。

本文标题:东京审判简介-锤头笠:锤头笠-简介,锤头笠-一审判决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74550.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