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遗落战境豆瓣-豆瓣拟海外上市 精神部落难掩商业化“窘境”

发布时间:2018-02-11 所属栏目:IT评论

一 : 豆瓣拟海外上市 精神部落难掩商业化“窘境”

  品牌推广就用这几招,七月活动立减500-1000元

  8月6日开始,豆瓣CEO杨勃(阿北)的一封内部信引起各方关注。杨勃在内部信中表示,豆瓣上市的预期通道再度放回海外。基于这一目标,豆瓣各线业务将开始启动独立预算,管理各自的产出和成本。

  一直以来,豆瓣被贴上“文艺清新”的标签,吸引了一大批都市白领注册使用。然而关于豆瓣的争论,始终围绕着它的用户和商业模式在展开,一方面,豆瓣的用户是基于兴趣分布在各个蜂巢式的单元组织,用户相对年轻、消费能力强、勇于尝试,并且对文化产品有较高的品质要求;另一方面,错失了移动互联、社交等风口之后,豆瓣一度采取“去中心化”战略并未获得成功,其商业化能力被人所质疑。

  对于豆瓣的此次调整,业内人士认为,豆瓣的商业化道路成功与否,将很大程度取决于管理团队的调整。但对于海外上市的计划,8月10日上午,一位豆瓣的内部员工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内部信的主要内容是针对豆瓣内部业务的调整,目前公司已决定关闭豆瓣一刻,但上市依旧遥远,公司尚未对此付诸行动。

  保守中迈进

  豆瓣诞生于2005年, 从时间上看,赶上了PC时代的末班车,当时阿里巴巴收购了雅虎中国,并逐渐完成对易趣网的逆袭,京东成立刚满一年,腾讯与百度则分别在香港和纳斯达克敲钟上市。

  阿北从IBM辞职回国后,发现国内没有任何产品来满足用户分享读书、音乐、电影的需求,而这个群体似乎很大,需求也十分旺盛,这也成为豆瓣最初的定位。

  但豆瓣的发展速度似乎很慢。2005年3月7日,豆瓣网正式上线。很快豆瓣注册用户便突破了万人,日点击量超过20万。值得一提的是,直到2006年2月23日豆瓣成立快一周年,阿北才迎来自己的第一个正式员工。彼时,阿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豆瓣网的每十次点击便会促成一次购买行为。

  与如今互联网企业花钱引流的跑马圈地方式不同,豆瓣的前期投资仅仅是来自阿北的朋友凑来的20万元。在此后的融资当中,豆瓣亦显得谨慎保守。

  自成立以来,豆瓣只接受过三轮融资,最近一次融资还是在2011年8月,豆瓣完成红杉资本中国、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挚信资本的5000万美元C轮融资。12年间总计融资约6000万美元,相比如今互联网企业动辄上亿元的融资规模,豆瓣可谓一股“清流”。

  但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豆瓣的反应却慢了一拍,有着大量用户资源的豆瓣并未重视社交入口,而是把豆瓣小组的PC端照搬到了移动端。此外,豆瓣还错过了APP开发的最好时机。2014年8月,豆瓣APP终于上线,还未在移动端站稳脚跟,豆瓣旗下的豆瓣阅读、豆瓣电影、豆瓣一刻、豆瓣FM等近十款产品纷纷推出自己的APP。

  “在发展初期,一家企业应该重点打造一个爆款产品,即使是从PC端向移动端转移,一开始也该集中精力做好一个。无论是初创企业,还是如腾讯、阿里,在2011年前后,也没有采取遍地开花的策略。”艾媒集团CEO张毅直言,看不懂豆瓣的战略。

  遍地开花的豆瓣

  多年间,豆瓣也曾做过商业化尝试。

  在2011年完成C轮融资后,豆瓣就开始尝试推动商业化,之后,豆瓣广告平台上线,符合豆瓣气质、精美的广告一直以来广受好评,也是豆瓣主要的盈利来源;2012年,豆瓣阅读平台上线,通过与作家分成的方式盈利,并且进入内容频道;同年,豆瓣电影频道开通了在线电影选座功能,通过收取服务费的方式盈利;2013年,上线豆瓣FM,通过付费或者包年的方式来获得收入;同年9月,豆瓣正式加入电商市场,导购产品“东西”上线;2016年,豆瓣开始回归内容,上线了豆瓣书店,开始涉足出版业务。同时豆瓣阅读增加了影视改编业务,尝试将豆瓣阅读中的原创IP改编成电影;今年3月份,豆瓣上线了“豆瓣时间”,开始向热衷“文化生活”的用户群,提供专门制作的收费内容。

  而具体到移动端,豆瓣的发力可谓分散。豆瓣将豆瓣 FM、豆瓣电影、豆瓣小组等核心功能单独拎出来分别开发APP。据说最高峰时,豆瓣共有 14 个独立的APP。然而无论是豆瓣,还是旗下的各类APP,表现一直不温不火。

  据第三方机构易观千帆提供的数据,自今年3月以来,豆瓣APP的每日活跃用户量在60万至100万间徘徊,而旗下的各类APP的每日活跃用户量则不及豆瓣APP的一半。

  “豆瓣过去几年一直在采取去中心化的策略,使多个产品独立并存。虽然各个产品从核心价值上都体现了豆瓣的文艺味道,但多线作战实际上是将本来就小众的用户群体进一步进行了细分,一方面不利于协同作战,另一方面也分散了精力。”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网络营销研究中心专家委员唐兴通告诉记者:“我是豆瓣多年的老用户了,对豆瓣是有感情的,但是豆瓣商业化运作确实比较失败,豆瓣应该集中精力做几件贴切的事情,而非盲目地追求‘大而全’。”

  “可以说,豆瓣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时机。2011年前后,豆瓣若能够利用自身用户基础,打通社交环节,那么就有机会和腾讯掰手腕。”张毅说。

  尚待挖掘的用户价值

  作为豆瓣的主要投资人之一,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董事总经理龙宇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肯定没有着急让豆瓣去赚钱。豆瓣是中国唯一一家在国际上找不到对标的公司,我们对投资豆瓣有耐心。”

  唐兴通也认为,相较于后起之秀知乎、果壳等,豆瓣的商业化运作并不成熟,但基于豆瓣多年来积累的用户群,豆瓣的商业价值依然值得期待。

  根据艾瑞咨询的调查报告,豆瓣用户多集中在25岁至35岁之间,该年龄段用户数量占比超过50%;学历方面,本科以上用户占比超过80%;地域分布方面,70%以上的用户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以及天津、成都、杭州等经济较为发达的二线城市;在收入方面,约50%的豆瓣用户每月收入超过5000元。

  由此可以看出,高学历、高收入、较强消费能力和文艺范是豆瓣用户的标签,这也是各方看好豆瓣未来发展的主要原因。

  “豆瓣的核心在于用户,所以广告、付费内容是目前来看豆瓣能够较好结合的变现模式。”张毅说道。

  而在阿北发布的内部信中,记者也注意到,豆瓣未来的营收方向将主要依赖内容付费、自营商品和广告三大领域。此外,阿北还提出未来将以提高 APP 用户增长为主要阶段目标,并且成立了专门的品牌团队对微博、微信等外部内容平台进行拓展和推广。

  对于上述选择,记者分别在8月8日和8月10日向豆瓣方面询问其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8月11日下午,豆瓣方面回复称,对上述问题不作回应。

  “广告和内容付费是豆瓣此前就做过尝试,并且已经取得不错效果的业务模式,也是豆瓣最主要的两大盈利点。”唐兴通认为,豆瓣此次提出的自营商品,很可能会参考网易严选,拓展电商业务。

  “严选模式最符合豆瓣气质,也与豆瓣用户的标签很相符,但就过去的表现看,豆瓣若想有所作为,需要对高层运营团队进行调整,商业毕竟是严肃的,不是一时冲动能够达成的。”唐兴通说。

二 : 经典科幻电影之七——《遗落战境》欣赏(转自豆瓣)

此片我很喜欢,虽然有人说片子一般,但我就是很喜欢,看了不少于5遍,人性的光辉面最终挽救了地球,毁灭了外星人!人性是多么伟大的事物!
  从月球毁灭到地球生态崩溃,从建筑在高空的生态别墅到悬浮全方位扫描的无人机,电影的前半段构建了一个荒凉而又迷人的硬核技术世界。
  随着故事展开,驻守工作不能保留记忆、留守地球部队仅有两个人、高科技的外星人入侵成了地球上的流寇等等疑点均得到了解释。虽然依旧充斥着枪战主角不死、敌人面对女主角就不开枪、为爱为正义为拯救人类牺牲等等狗血桥段,但不得不说,这部电影是2013年里难得一见的还不错的科幻电影,想法很多、思路很广。
  一、故事
  从头理清电影里的这个世界,故事顺序应当是这样的:
  2017年前,杰克与茱莉亚相恋,并趁茱莉亚在摩天大楼上用望远镜眺望远方时向茱莉亚求婚,茱莉亚答应了他。2人约定将来要在湖边盖一栋房子,一起生活。
  2017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派出了7名宇航员乘坐奥德赛号对土卫六(泰坦星)进行勘探,其中3名宇航员为主驾驶员杰克(应当是名军人),茱莉亚(杰克的妻子),副驾驶员维卡。由于旅途漫长,飞船上备有冬眠仓。
  在奥德赛号飞入近地空间时(因电影中奥德赛号和地球可以保持实时联系,可知奥德赛号并没有离开地球太远),一个倒金字塔型的外星人飞船(电影中被称为泰特)出现在近地轨道上,这时除2名驾驶员外奥德赛号其他5名人员均已进入冬眠。奥德赛号改变了计划,准备先与外星人飞船泰特进行接触。
  在准备接触时,与奥德赛号进行地面联系的人员萨利同杰克聊起了当年的超级碗决赛,但因泰特对奥德赛号的强大引力中断联系。杰克将冬眠仓从奥德赛号上脱离,设定返回地球。杰克和维卡随奥德赛号进入泰特。
  泰特因某种原因将半个月球击碎,随后克隆了成千上万个杰克入侵地球,战争中地球的生态圈遭到了极大破坏,残存的极少数人类转入地下或山洞中生存。
  泰特在地球上建立了很多平台用于从水中汲取能源,派出大量无人机用于剿灭残存人类。利用克隆的杰克和维卡每2人一组,洗脑后放置于不同的区域,配发一栋生态别墅及部分武器和维修用品,用于维修无人机和守卫平台。泰特伪装成萨利与每一组杰克和维卡进行联系,并发出指令。失去记忆的杰克和维卡认为月球毁灭和地球生态圈崩溃,是由于某种母星遭到毁灭的外星人入侵了地球,地球人用核武器战胜了外星人,但由于地球生态无法使人类继续生存,除自己辖区外都是不适合生存的辐射区,所以剩余的人类都被移到泰特上,待平台汲取够足够的资源后,所有人类都会被移民到土卫六泰坦星上生存。而他们的任务是留在地球上,维修无人机和守卫平台,击退残存在地表上的外星人的骚扰战。失去记忆的杰克和维卡认为他们是最佳搭档,并且是情侣。
  第49组中的杰克,总会梦见最开始的杰克的片段记忆,包括茱莉亚。他在巡逻中搜集一些人类文明的遗物,并在辖区中的一处山谷里的湖边修建了一所房子。
  2077年,杰克49号在巡逻中与“外星人”遭遇,捡走了一本书。该情况被“外星人”,实际是残存地球人反抗军的首领马尔科姆注意到,马尔科姆认为杰克49号还保留了人性。
  杰克49号和维卡发现某平台被“外星人”摧毁。
  杰克49号检查到了“外星人”信号,该信号引导奥德赛号冬眠仓降落在杰克49号辖区的第17区域。杰克49号赶到现场,救出了冬眠中的茱莉亚,其他4名人员被无人机射杀。
  醒来的茱莉亚见到自己的丈夫与维卡成为了情侣,同时注意到2人并没有过去的记忆。她要求杰克带她回奥德赛号取回驾驶记录。2人在返回奥德赛号后被马尔科姆等人伏击,带回地球反抗军基地。马尔科姆要求杰克利用无人机及核弹毁灭泰特。不明真相的杰克49号拒绝了马尔科姆的提议。马尔科姆放走了杰克49号和茱莉亚,并告诉杰克49号真相隐藏在辐射区。
  杰克49号恢复了与茱莉亚在一起的记忆,知道了茱莉亚是自己的妻子,泰特的命令存在阴谋。没有恢复记忆的维卡看到2人的亲密情况,在愤怒下没有听杰克解释,而是向泰特报告。泰特启动无人机意图消灭49组成员,但只消灭了维卡49号。泰特要求杰克49号带茱莉亚去泰特。
  杰克49号与无人机进行了一场战斗并坠落在辐射区,这时他发现了在辐射区里执勤的是同样的自己,只不过是52号。杰克52号在见到茱莉亚的同时也闪回了记忆。经过一场搏斗杰克49号取胜,但流弹击中了茱莉亚。杰克49号抢走了52号的飞行器,回到52组的居住地,见到了维卡52号,他取回医疗器械,救了茱莉亚(本被捆绑的杰克52号逃走了),并带茱莉亚到他建造的湖畔小屋。
  杰克49号和茱莉亚返回了马尔科姆的基地,泰特派出了3架无人机袭击了基地,本应用于摧毁泰特的无人机在战斗中报废。
  茱莉亚提议将核弹放在冬眠仓内,遵照泰特的要求,和杰克49号一起去泰特上引爆核弹。杰克49号采用了茱莉亚的计策,但却将冬眠的茱莉亚送回了湖畔小屋,将核弹和马尔科姆装入冬眠仓带上泰特。
  泰特成功被杰克49号和马尔科姆毁灭。地球上的无人机都失去了控制,地球上的人类获得了自由。
  2080年,反抗军找到了恢复记忆的杰克52号,将杰克52号带回湖畔小屋与茱莉亚相见。
  二、分析
  整个故事在记忆和失忆中闪回,在真相和假相中摇摆,在某些方面异常高端的科技,却在某些弱小的环节上充满漏洞,整个故事实际上还是对泰特的出现和人类的反抗上语焉不详。
  1、月球为什么被摧毁?
  马尔科姆曾经提到,就那么一下,月球就被毁灭了。电影中我们也看到天幕上的月球南半球全部崩碎,化作环带。泰瑞摧毁月球的目的可能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威慑人类,促使人类投降。不战而屈人之兵,让地球人放弃反抗,从而将全人类变成奴隶,用来建造平台、维修无人机成本是最低的。但地球上的千疮百孔证明,人类并没有软弱的投降。二是很可能在月球上存在着人类对太空入侵的防御力量。片中我们知道奥德赛号本身是为了考察土卫六飞向太空的。既然人类已经有了考察土卫六的能力,那么是不是就说明人类可能已经在月球上建立基地,甚至是军事基地呢?这是很有可能的,无论是为了防御小行星撞击地球或者是在外太空搞武器试验,月球上都很有可能存在一支令泰特头疼的力量。三是毁灭潮汐能,便于汲取地球水资源。泰特的能量电池可以改造成核弹,那么泰特在地球上汲取水资源可能是为了取氘氚等重氢作为能源。没有了潮汐能,地球风平浪静平台才更容易汲取,虽然高科技的平台应当不在乎那点风浪,但是在完成前两项目的的同时达到这个目的,也是更为方便的。
  2、泰特究竟是什么?
  泰特采用了很多在我们看来很笨拙的手段,并不像一个有高智能高文明的外星生物。从最后的形象上来看,泰特更接近于一种智能机器。从电影中分析,泰特可以克隆生物、可以使生物失忆等生物学手段,泰特还可以对星球进行监测、对平台和无人机发布指令、汲取星球资源。泰特还具备一些民用工业功能,比如可以生产给人类穿的制服、适合人类使用的轻武器、飞行器和带游泳池的房子。但泰特绝对不是一种冯诺依曼机器人(即自己可以生产和自己一样的机器人),泰特不会再建造一个泰特出来,它更不会生产平台和无人机,在电影里泰特说无人机紧缺,它只能靠克隆人去维修,甚至它连造个通讯卫星的手段都没有,一旦地球自转遮挡了信号,泰特就不能“在线”向49组发布指令。当泰特爆炸后所有无人机都失效了,我们可以设想当地球自转后的夜晚里,所有的无人机其实都是失去控制能力的,就因为泰特没法造通讯卫星,构建一个环地球的信号网。这一切的一切,说明毁灭了地球生态圈,击败了全人类的泰特,很可能仅仅是一个外星文明派出的科学考察飞船!或者是一个掠夺蛮荒星球资源,拉回去卖钱的商业飞船!这也解释了泰特进攻地球,为什么派出来的是成千上万个克隆杰克,答案就是,这家伙根本没什么重武器!(从这个角度分析,泰特毁灭月球的方式很可能也是把大量不可补充的无人机当成核弹用了,这也造成了泰特为什么后来对无人机的投入如此吝啬)
  3、杰克和维卡到底有多少组?
  第49组的辖区着实不小。杰克如果站在海平面上,就能看到四周半径4公里的辖区,而49组的驻地是在很高的位置上的,汲取资源的平台也是相当高大的建筑。想避免克隆人知道其他克隆人的存在,必须限定当杰克乘坐飞行器的时候就不能看到别的地方也有居住地、飞行器和平台存在。例如49组辖区中平台爆炸的时候,别的辖区是不能看到的。同时辖区和辖区之间还需要大面积的“辐射区”作为缓冲,要不然说不定某天49号飞到边界就能看到对面的52号也在贴着边界飞。甚至“辐射区”缓冲地带要远比一组克隆人的辖区还要大。这样分析,整个地球上,应当不会有超过100组杰克和维卡。维卡在电影里提到过多次,向泰特申请资源,包括无人机和电池,这样看来他们的食物储备应当也从泰特上来。当泰特被摧毁后,无人机会失去控制,飞行器和摩托车应当还可以使用到电池没电,其他的每组杰克和维卡只能相依为命,想办法在所在辖区里找资源生存了,最最可怜的是维卡52号,因为杰克52号去找茱莉亚了,她只能孤独的想办法生存下去。
  4、人类的未来怎么办?
  从茱莉亚生存的山谷中可以看出地球的生态圈并没有被完全破坏,而辐射也是一个骗局,地球上大量水资源被储存在平台中,但还没有被运到泰特上,战后的地球资源少,但生物更少,反抗军照样活了60年,茱莉亚也在山谷生活了3年。唯一的问题就在于生物园的破坏会不会影响生态平衡,导致在几十年后生态彻底崩溃,但照电影来看,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还是很强大的。可见人类只要辛苦点,还是有希望重铸文明的。
  5、泰特的创造者在哪儿?
  从泰特掠夺资源的能力来看,泰特的创造者很难会因为缺乏资源而灭亡。上文已经分析了,泰特基本没有补充自身武器(指无人机,而非利用生物技术制造克隆军队)的能力,也即是泰特在宇宙中并不具备远航能力。也就是说,泰特的创造者所在的位置,是离地球很近的(对他们而言),可以方便泰特送回资源、反馈生物信息、补给无人机然后重新向别的方向勘察。所以除非泰特的创造者因为突然的宇宙灾难或者战争被完全灭亡,而且这部片子票房反响又很好的话,我们就可以期待第二部,泰特的创造者来到地球继续战斗的故事了。
  三、结局
  人类取得了一次胜利,杰克52号毫不费力就当了个爹,看来似乎是皆大欢喜。但月球已经永远消失了,人类还要苦逼苦逼的重新找回科技、文明以及一切。
  这次面对的泰特仅仅是个小角色,别看它一下子毁灭了月球,但之后它就只能派克隆人来进攻地球,这是一个一枪就能干掉你全部武力,但是接下来只能跟你肉搏的敌人。忘记了危机,我们就只能变成被强大武力圈养的种族。当我们拥有寻找真相的勇气时,也不要忘记身边那些时刻窥探我们的敌人,这只是卑微角落里的一次卑微胜利。

三 : 再评豆瓣:成也精神角落 败也精神角落

  摘要:豆瓣是形形色色的web2.0网站中惟一坚持去中心化策略的。于是,在这里演化出了多个平行宇宙。刷广播的、混小组的、玩小事的、经营市集的……鸡犬之声相闻,却几乎老死不相往来,豆瓣的荣耀和软肋都在于此。

  

再评豆瓣:成也精神角落,败也精神角落

 

  豆瓣的品牌宣传片仿佛一枚深海炸弹,炸出了新老用户的表白心迹。“我们的精神角落”这个slogan击中了很多人,也表明了豆瓣独特的自身定位。

  正如这些用户眼中无可替代的豆瓣:

  许多人可能跟我一样,一些在微信、微博、现实世界中不能说的话,都集中写在豆瓣上,虽然大概有一年不用,但如果有日记我还是要写在豆瓣上,这就我跟这个网站的淡而深的关系。

  当退守到这个角落里,摘下形形色色或轻或重的面具,方能与本真的自己相遇相知,相爱相杀,直至拉黑自己。

  别的网站都像是没法关门的大杂院,购物狂潮的超市或是和邻居老死不相往来的大厦,只有豆瓣是攻守有据,进退自如,短暂交会之后,又可以潜回地海清冷自处。

  豆瓣如何成为中文互联网的一片“净土”?

  精神角落这个说法一定程度上是反社交、逃离主义、与广场相反的。虽类似于「树洞」,但又不像饭否是因为几乎无人在用才成为吐露心声、展现真我的自留地。

  对于一个有1.3亿用户的社交网络来说,能够维持用户自身领地的“安宁”,能够允许用户可进可退,甚至一直玩“单机版”,这都是豆瓣作为社交网络的独特之处。

  知乎用户在讨论这支广告片的时候,曾经以豆瓣无大 v,豆瓣大v出逃来暗讽其影响力的江河日下。不得不说,豆瓣确实不是一个盛产大v的地方,支撑起豆瓣相册半壁江山的“福根儿”也不过十几万粉丝,拥有几万粉就足以称得上是豆瓣红人了。与新浪微博这样动辄千万,知乎这样动辄数十万粉丝的大v相比,自然是小巫见大巫,无怪乎红人纷纷出走了。

  然而这恰好反映了豆瓣社交网络的去中心化程度,豆瓣社区的“半开放性”,豆瓣用户群体的复杂性与异质性,各个豆瓣群体之间的区隔与井河不犯,没有可以通吃全站用户的红人,没有像知乎那样“一处大 v,处处大v”的影响力加持。这使得豆瓣是一个更加平等、理性的社交网络,豆瓣用户更加的独立思考,不迷信盲从权威。

  然而,豆瓣的骄傲和软肋都在于此。这种网络结构使豆瓣多年以来魅力不减,成为众声喧哗、浊浪滔滔的中文互联网上的一片难得的“净土”,11年间见证了人人网、开心网、微博的兴衰,见证了开放式社交网络由于用户膨胀必然要经历的水化过程和蒸发冷却效应(详见《万能的知乎:当水化的危机不可避免,拯救知乎的一千种方法》),这并非是由于众人所说的豆瓣缓慢的步调,而是其产品形态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在烈火烹油、热闹不断的互联网世界,豆瓣犹如一个冷眼旁观的世外之人,“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然而却又不能真正不拼不抢,置身世外。因为远离喧嚣就意味着渐渐被遗忘,渐渐不再重要,对新一代用户不再具有吸引力,备受各界尤其是投资人的质疑,被安上一顶“行动迟缓”的帽子。

  豆瓣在产品层面的尝试不可谓不努力,在移动端的布局不可谓不抢先,在商业化方面的尝试几乎招招出尽。然而,由于豆瓣根植于这样一个“半开放”的社交网络,导致所有的尝试都没有那种找到突破口,一片豁然的感觉。移动端战略更是一再改弦更张,1.0、2.0、3.0版版都是“大变脸”,让用户“找不到北”。

  更重要的是,纵观豆瓣在豆瓣App之前推出的13款应用,除了豆瓣小组和豆瓣广播,其他基本都只有工具属性,而几乎没有社交属性。而在“产品归一”的大豆瓣——豆瓣App中,小组和广播都被折叠进了二级页面,而个人主页作为“精神角落”的自留地,作为发现兴趣契合、灵魂共鸣的友邻的“公告牌”被时间线所取代。更为重要的是,豆瓣从2.0开始在移动端另起炉灶,以兴趣标签来为用户寻找同好,以小事来取代小组作为“用户讨论组“的角色,可谓是在移动端重组的豆瓣的社交网络。

  活跃于豆瓣小事、热衷于“找同好”的基本上都是这两年注册的新用户,而早已关注了一堆友邻、活跃于数个小组的老用户则对此嗤之以鼻,不断呼吁阿北“砍掉小事”。友邻与同好、小组与小事,新豆瓣与老豆瓣别别扭扭地共处于一个大豆瓣的“屋檐”下,无疑反映了豆瓣在向移动互联网转型过程中的撕裂与左右为难。

  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豆瓣独特而稳定的社交结构是如何形成的?这对于豆瓣的产品拓展、商业化动作、移动端转型又带来了哪些难题?

  豆瓣为什么是所有社交网络中最“去中心化”的?

  正如豆瓣产品经理所总结的:

  豆瓣模式的本质就是通过工具属性把用户吸引进来,通过社区属性把用户留下来。

  而豆瓣的社交网络也由两部分所组成,一部分是由书影音的兴趣点(因为一篇影评、书评、乐评而关注一个人)连接起来的关系网络。另一部分则是作为豆瓣街头文化的豆瓣小组,基于不同小众兴趣建立起来的论坛集群。

  虽然豆瓣小组一开始只是书影音资料库的补充,是为了满足书影音用户“找同好”、“聚众交流”的需要,但是产品有自己的生命,被书影音吸引而来的中文互联网上最具个性的群体,很快就把豆瓣小组作为小众趣味、独特身份、特殊嗜好者(如YP一族)“找到彼此”的“根据地”。如果说百度贴吧是一个关键词论坛集群,那么豆瓣小组才是一个真正的兴趣论坛集群(而原先书影音小组的讨论功能,被书影音下面的论坛给代替了)。

  虽然共用一套用户体系,但是「友邻网络」与「豆瓣小组网络」基本上是两张平行的社交网络。

  首先说基于书影音形成的友邻网络,正如阿北所意识到的“基于兴趣的垂直 SNS 很难做大,因为单一兴趣的频发度太低,多个爱好的互动加在一起,才增加了总体的活跃频率。”

  问题当然不止于此,如果说微信网络基于用户的熟人关系网,微博网络基于对明星、段子手、公知、大 v的“单向关注”,那么豆瓣友邻网络则基于对于用户兴趣图谱的持续follow,基于读后感、听后感、观后感所引发共鸣的“兴趣触点”,然而因为一时共鸣、一点兴趣所建立起来的“关注”是脆弱的,时效性可能就在当下。就像两条线只在此时此刻有了交点,之后就朝着各自不同的方向走去。这个人接下来读的书、听的歌、看的电影我都不再感兴趣,虽然你可以去他的豆瓣主页看一下他的书影音历史,看一下“共同的喜好”的数量,然而“趣味相投”的概率唯实低到可忽略不计(这也就是豆瓣为什么在手机上放弃了基于书影音的兴趣匹配,从头开始让用户根据兴趣标签找同好)。

  这样一来,友邻读发表的每一条看过、读过、听过的动态我都很难搭得上话,而我的每一条动态也成了个人的精神轨迹记录。书、影、音动态的产出率本来就要比朋友圈状态、微博碎碎念要低得多,再加上几乎难有互动,无怪乎大部分豆瓣用户只把它作为自己的私人精神角落了。无人互动的另一面就是无人搅扰,可以直抒胸臆,说些在网络广场上不敢说的悄悄话。

  就像我在《豆瓣十年,一朝重来》中提到的:作为中文互联网上最全面的书影音资料库,豆瓣在搜索引擎中有着极高的权重,1800万条目都是一个个通向豆瓣的入口。大部分豆瓣用户都是因为搜索一部电影、一本书来到了这里,所以他们首先看到的是条目而不是用户,这使得豆瓣用户通过item实现汇聚连接,用户分散而来而不是通过首页而来,不像微博通过用户的微博,知乎通过用户的话题实现连接,这也就是豆瓣之所以“去中心化”,之所以没有百万、千万大V的原因。虽然微博形态的豆瓣广播早在2007年6月就已上线,然而在微博热潮中豆瓣广播几乎并没有因此而腾飞,原因也在于此。

  正是少了这些一呼百应、一语万转的“传播节点”,才使得豆瓣保持着一个个顽固的小圈子彼此隔绝的状态,不会有什么全网热议的焦点(除了豆瓣这些天在网站各个角落、豆邮疯狂推广的广告片),普通用户的一句话也不用担心突然被“挂出来”示众。当然,也拜豆瓣不思长进多年的搜索功能所赐,你吐槽TFBoys的一条广播不会被义愤填膺的粉丝所围攻。

  再来看另一张平行的豆瓣小组网络。虽然用户群体、形成机理、整体风格完全不同,但是豆瓣小组在本质上和百度贴吧一样,那就是论坛集群。虽然豆瓣小组胜在有自己的用户体系,然而仍然逃脱不了百度贴吧面临的问题——“贴吧之间的森严壁垒使得用户的身份、经验值、专业度无法跨贴吧积累,形成统一的社交关系与社区影响力,也就是说,用户无法用一个身份走遍天下,关系又被隔绝在数个贴吧中彼此不能互通”。

  这使得豆瓣小组只能成为数十万个松散的社交网络,而无法织成一张覆盖所有用户的关系网,也无法和友邻关系网打通,互相支持、协同。当然,好处就在于:你可以在每一个小组(角落)里展现自身棱角的各个侧面,在不同的人群中绽放出异样的色彩。豆瓣可以成为你内心光谱的投射之地,你可以无所顾忌地展现ego的多重性,这也是豆瓣之所以为“精神角落”的原因所在。

  一张弱联系、弱互动、半开放的友邻关系网,数十万个分散、活跃、彼此隔绝的兴趣小组,这就是在小事出现之前的豆瓣社交网络图谱。我们可以看看在这样贫瘠的用户土壤之上能开出什么样的商业化之花?

  由于豆瓣是一个“精神角落”而不是生活社区,因此很难获取关于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社会阶层等可供广告中精准投放的用户数据,这使得豆瓣只适合作为传达品牌精神、符号认同的渠道。而将广告与1800万个书影音条目、几十万个难以定义的小组实现精准匹配,定点投放,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也就是为什么豆瓣的广告收入一直原地踏步的原因。就连豆瓣上的红人都几乎找不到什么创收的方式,优质内容也限于半封闭的社交网络而无法大规模传播,无怪乎内容生产者纷纷转移到了微信、微博、知乎等地方。虽然电影公司的水军几乎要将豆瓣电影淹没,明码开价收购豆瓣账号,豆瓣自身的票务业务却并没有做起来。

  而走UGC路线的社交导购频道“豆瓣东西”原本希望将豆瓣从一个精神角落扩展为生活方式交流区,从而为商业化铺平坦途。然而,纵观什么值得买、小红书都是从购物经验、产品体验社区“顺理成章”地转型电商导购。而豆瓣东西却根植于一个以精神交流维系的弱关系网,一个某种意义上“反消费主义”的社区,基本上没有分享购物经验的氛围,结果就变成了一群文青po与fo“wish list”的地方,诞生了一批分享了成百上千没用过过的“中看不中用”创意产品,积累一群99999+like的导购达人(也可能是淘宝店主),这个群体和友邻关系网与小组活跃分子又不是一群人。

  豆友校二十四法总结的好:

  豆瓣是形形色色的web2.0网站中惟一坚持去中心化策略的。于是,在这里演化出了多个平行宇宙。刷广播的、混小组的、玩小事的、经营市集的……鸡犬之声相闻,却几乎老死不相往来。

  为什么豆瓣的社交网络无法迁移到移动端?

  而豆瓣之所以在移动端布局上走上了 “拆分路线”,分散用力一口气推出了十几款工具类App,正如我在《豆瓣十年,一朝重来》中的分析:

  这使得PC端的协同效应一下子灰飞烟灭,上亿用户被瓜分为十几份之后,被打回‘小众’的原形,没有一个 App能做到垂直领域第一。

  连阿北都在年会上承认,豆瓣在移动互联网的黄金年代错失了3年时间。豆瓣的移动布局之所以如此,皆因它的两张关系网都无法在移动端扩展领地。

  首先是友邻关系网,这样一个半开放、低活跃度、少互动的陌生人网络自然不会受到新一代移动用户的青睐,这是一个在移动端几乎不太可能扩展的社交网络(因为发现值得关注友邻的路径太长、门槛太高),所以只需要在豆瓣App中保留广播的入口,堵住老用户的嘴就算OK了。至于豆瓣小组,松散、互相隔绝(因为异质性太强)的论坛集群即使搬到了移动端,也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的关系网络。由关键词搜索作为导流入口的百度贴吧到了移动端被切断了“流量入口”,千奇百怪的豆瓣小组在移动端也断绝了发现路径,被吸收进“大豆瓣”后更是不可能像web页面一样分门别类地展示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豆瓣将小事提升到“再造豆瓣”,俘获新用户的战略高度的原因。豆瓣推翻了过去10年用户自行结合、组建的两张兴趣网络,重新将兴趣划分为各个频道(小事),然后引导用户在小事中“即时社交”,一直以来被诟病“不运营”的豆瓣终于“幡然醒悟”,走上了强运营的道路。

  豆瓣小事:甩掉“历史包袱”的另起炉灶

  

再评豆瓣:成也精神角落,败也精神角落

 

  小事的优点显而易见:与豆瓣小组在“精神同好会”的道路上越走越窄,在向小众冷僻趣味的方向上一去不回头相反,小事就提取了用户群体的共同话题(而不是兴趣)。比如,学生党可以加入考雅思、考研、留学、泡图书馆、读博、逛书店、学校那些事等“人以群分”的小事,上班族可以加入自我管理、理财、上班那些事等小事,而直男(误)被粗暴地划分成了科幻迷、模型控、漫威迷、天文爱好者、技术控……可以看出,小事与小组在“用户分群”上的思路截然相反,妄图用更宽泛的身份标签来将用户聚拢起来,从而提高活跃度。

  原来豆瓣上的科幻迷可能分散在科幻迷友、外文原文读科幻、科幻世界、科幻爱好者等数十个大大小小的小组里,现在豆瓣希望他们都聚集在“科幻迷”这各小事中。而讨论的细分则通过小事内的“栏目”来解决,比如二次元小事又分为截图、追新番、补旧番、漫画、cosplay、男神、手办等栏目。这种做法显然比形态简陋的小组更进了一步。

  更重要的是,小事是更加轻量化、碎片化的社交方式,用户不需要郑重其事地加入小组(甚至还需要组长的审核),不需要学习小组的规章制度、暗语黑话,新人发言不用担心被老用户“群嘲”……在小事中,用户可以更加无负担地分享此时此刻的生活状态、所思所想,对于感兴趣的碎碎念可以直接加对方“同好”。

  豆瓣向same学习了轻度社交的理念,又不像same那样任由用户自建频道,完全放弃“关注”关系评论即聊天。可谓取same之长补了小组之短。

  然而,“提取公约数”的结果便是,小事中不可能有稍微深入、专业的讨论,只能停留在最浅层次上的泛泛交流,比小组、友邻更不可能找到那个精神契合的同好。比如,在看书小事里,如果你提到的不是《解忧杂货店》、《岛上书店》这样的畅销书,基本上不可能得到回应。所以,调查贴成为了这里的主流——哪本书让你在深夜痛哭过?有什么书是关于孤独的?写下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吧……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这些贴子给了其他用户展示自我的机会,他们来这里不是为了交流、找同好,而是为了show off,这和“借别人的问题讲自己的故事”的知乎有相似之处,也正如很多人在网易云音乐下面讲述自己的爱情故事,豆瓣又为这群人提供了一个晒自己今天吃什么、穿什么、想什么的地方。

  豆瓣早已不想做那个被用户藏在灵魂深处、半年也不一定想起来一次的“精神角落”,它不断降低身段去俯身迎合,不断稀释自己的精神特质(移动端已不见豆邮的影子),急欲甩掉包袱、脱胎换骨为一款消遣时光的社交产品。

  所以,在我眼中,这款预告片和这个slogan不过是对那个渐行渐远的豆瓣的一阙挽歌。

本文标题:遗落战境豆瓣-豆瓣拟海外上市 精神部落难掩商业化“窘境”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870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