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常见病及防治

发布时间:2017-12-31 所属栏目:水产渔业

一 : 三疣梭子蟹常见病及防治

二 : 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简介,三疣梭子蟹-形态特征

梭子蟹,有些地方俗称“白蟹”。因头胸甲呈梭子形,故名梭子。甲壳的中央有三个突起,所以又称“三疣梭子蟹”,属于节肢动物。雄性脐尖而光滑,螯长大,壳面带青色;雌性脐圆有绒毛,壳面呈赭色,或有斑点。梭子蟹肉肥味美,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且适宜于海水暂养增肥。头胸甲梭形,宽几乎为长的2倍;头胸甲表面覆盖有细小的颗粒,具2条颗粒横向隆堤及3个疣状突起;额具2只锐齿;前侧缘具9只锐齿,末齿长刺状,向外突出。螯脚粗壮,长度较头胸甲宽长;长节棱柱形,雄性长节较修长,前缘具4锐棘。

三疣梭子蟹_三疣梭子蟹 -简单介绍

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简介,三疣梭子蟹-形态特征_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是中国沿海的重要经济蟹类。其生长迅速,养殖利润丰厚,已经成为中国沿海地区重要的养殖品种。梭子蟹一般在3-5米深海底生活及繁殖,冬天移居到10-30米的深海,喜在泥沙底部穴居。其适应盐度为16‰-35‰,水温在4℃-34℃,PH值在7-9之间,最适盐度为26‰-32‰之间,最适温度在22℃-28℃。水质要求清新、高溶氧,当环境不适应或脱壳不遂时有自切步足现象,步足切断后能再生。

十足目短尾次目梭子蟹科梭子蟹属的一种,又名蝤蛑,因头胸甲呈梭形而胃、心区背面又有三个显著的疣突而得名。梭子蟹属在印度-西太平洋区已知50多种,中国沿海已有十七种,本种产于中国、日本和朝鲜。前侧缘斜拱形,有九个锐齿,后缘末端有一刺。第4(末)对步足的掌节与指节似桨状,为游泳足。雄性的腹部呈长三角形,雌性成体的腹部近圆形。

三疣梭子蟹栖于近岸水深7~100米的软泥、砂泥底石下或水草中。在潮间带低潮线上也可采获少量较小的或中等的个体。它们常用前3对步足的指尖在海底缓慢地爬行,用游泳足游动,或向侧前方前进,或向侧后方倒退。遇敌时,向上举起大螯自卫或攻击对方,或用游泳足末2节掘砂而将身体直立地潜入底内。它们有夜出觅食的习性,有明显的趋光性,可用灯火诱捕。

三疣梭子蟹_三疣梭子蟹 -形态特征

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简介,三疣梭子蟹-形态特征_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的体色随周围环境而变异。生活于砂底的个体,头胸甲呈浅灰绿色,前鳃区具一圆形白斑,螯足大部分为紫红色带白色斑点,一部分或整个腹面为白色,前3对步足长节和腕节也呈白色,掌部为蓝白色,软毛棕色,指节紫蓝色或紫红色,第4对步足为绿色带白斑点,指端紫蓝色。生活在海草间的个体体色较深。为杂食性,鱼、虾、贝、藻均食,甚至也食同类,喜食动物尸体。

头胸甲呈梭形,稍隆起。表面有三个显著的疣状隆起,一个在胃区,两个在心区。其体型似椭圆,两端尖尖如织布梭,故有三疣梭子蟹之名。两前侧缘各具九个锯齿,第9锯齿特别长大,向左右伸延。额缘具4枚小齿。额部两侧有1对能转动的带柄复眼。有胸足5对。螫足发达,长节呈棱柱形,内缘具钝齿。第4对步足指节扁平宽薄如桨,适于游泳。腹部扁平(俗称蟹脐),雄蟹腹部呈三角形,雌蟹呈圆形。雄蟹背面茶绿色,雌蟹紫色,腹面均为灰白色。

三疣梭子蟹_三疣梭子蟹 -繁殖季节

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简介,三疣梭子蟹-形态特征_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

交配季节在黄、渤海自4~5月到初冬,在福建沿海自3~4月至11~12月,除两性成熟的个体交配外,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雌体有时也可接受交配。每年4~5月,雌蟹洄游,聚集于近岸浅海港湾或河口附近繁殖,产出的受精卵抱在腹部的腹肢上,每只雌蟹繁殖季节能产2~3次卵,总数约几十万至二百万粒,刚产出的卵为黄色,约2周后变为黑褐色。孵化为溞状幼体,营浮游生活,共5期,第5期蜕皮后进入大眼幼体期,再经1次蜕皮即成为幼蟹,由小至大约经过20多次蜕壳。一般寿命约3年。三疣梭子蟹成长很快,最大体重可达0.5千克。

三疣梭子蟹的渔汛一年有春秋两次,渔期长,产量高,体大肉多,味鲜美,营养丰富,尤其是卵巢和肝脏。卵巢可供作上等调味品。肉除鲜食外,还可制作罐头,畅销国内外。壳可作药材用,又可提取甲壳质,广泛用于多种工业。黄海和东海年产量各有1~2万吨上下。为中国最重要的海产蟹,经济意义重大。近似种南海和东海还有远海梭子蟹(P.pelagicus)和红星梭子蟹(P.san-guinolentus),在南海为常见经济种。

三疣梭子蟹_三疣梭子蟹 -价值

经济价值

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简介,三疣梭子蟹-形态特征_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简介,三疣梭子蟹-形态特征_三疣梭子蟹梭子蟹肉多,脂膏肥满,味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蟹内含蛋白质14克、脂肪2.6克。鲜食以蒸食为主,还可盐渍加工“枪蟹”、蟹酱,蟹卵经漂洗晒干即成为“蟹籽”,均是海味品中之上品。

暖温性多年生大型蟹类动物,也是中国最大的1种蟹类。善于游泳,也会掘泥沙,常潜伏海底或河口附近,性凶猛好斗,繁殖力强,生长快。3月末蟹群游向浅水区产卵,怀卵蟹最大个体达750克,4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从第一幼蟹期到成熟期,一般需3年。近岸产卵场雌蟹占80%以上,外海则雄蟹较多,主要渔期在4月份;据老渔民反映,越冬期间的气温或越冬场的水温高低对梭子蟹的渔获量有较大影响。谷雨前后蟹体最丰满,虽然秋季也可捕到,但不肥满(但越冬前雄蟹特别丰满肥大,有“谷茬公蟹”之说),雄蟹俗称“尖脐”,未成熟雄蟹称“查脐子”,雌蟹俗称“圆脐”,以雌蟹为好,怀卵大蟹又叫“石榴黄”,雌雄蟹市场价格相差悬殊。蟹肉色洁白,肉多,肉质细嫩,膏似凝脂,味道鲜美。尤其是两钳状螯足之肉,呈丝状而带甜味,蟹黄色艳味香,食之别有风味,因而久负盛名,居海鲜之首。如清代李渔所言,“蟹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贵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

梭子蟹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4克,脂肪2.6克及其他营养元素若干。一般食用方法是清蒸,将其肉蘸以姜末醋汁,佐以醇酒,别有风味。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言“陆珍熊掌烂,海味蟹螯成”,将海蟹螯足与熊掌合提并论。除鲜食外,还可晒成蟹米,研磨蟹酱,腌制全蟹(卤螃蟹),制成罐头等。蟹壳可做甲壳素原料,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由于近些年的过度捕捞,梭子蟹自然资源也正日益减少。为适应市场需要和适当保护资源,近年沿海有的地方已开展人工养殖。据介绍,养殖以土池为佳,池塘结构同精养对虾土池相似,面积以中小型为宜,水深1.5米~2米,并保持良好水质,池底铺设粗砂及隐蔽场所,让其栖息。同一养殖池必须放养同规格苗种,避免自相残杀。另一方法是秋季交尾后,将捕获的瘦蟹放入土池内蓄养,投喂小杂鱼、小贝类等,促使增肥,初冬时收获供应市场。

营养价值

梭子蟹肉质细嫩、洁白,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矿物质。梭子蟹在冬季徊游季节个体最为健壮,一般重250克左右,最大可达500克。雌蟹红膏满盖,口味极佳。梭子蟹可鲜食,或蒸、或煎、或炒,或一切两半炖豆板酱,或用蟹炒年糕、炒咸菜、煮豆腐,是沿海一带居民餐桌上的常菜。亦可腌食,就是将新鲜梭子蟹投入盐卤中浸泡,数日后就可以食用,俗称“新风抢蟹’。过去,渔民因梭子蟹产量高,常挑选膏满活蟹,将黄剔入碗中,风吹日晒令其凝固,即成“蟹黄饼”,风味特佳,但产量少,一般人难尝此味。

三疣梭子蟹_三疣梭子蟹 -生态习性

水温

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简介,三疣梭子蟹-形态特征_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适应水温8~31℃,最适生长水温为15.5~26.0℃。在不同的水温环境,三疣梭子蟹的活动情况不一样。水温在~1.5℃时,不摄食,部分个体在浅水区冻死;在0~6℃时,不摄食,昼夜潜砂,呈休眼状态;在8~10℃时开始停止摄食,活动力弱,潜伏在深水处;在14℃时,摄食量下降,开始向深区移动,活动正常;在15~26℃时,摄食量大,活动正常,生长快;在17~21℃时,交尾高峰期;在14~21℃时,开始发现抱卵群体;在12~14℃时,开始产卵。

盐度

适应盐度13~38‰,最适生长盐度为20~35‰。越冬适应盐度为28~35‰。盐度低于8‰或高于38‰,停止摄食与活动,一天后全部死亡。

其他因子

pH值适应范围为7.5~8.;溶解氧不能低于2毫克/升,化学耗氧量一般不超过12毫克/升;硫化氢不超过0.2毫克/升;24小时之内铜离子的半致死浓度为58毫克/升。

活动

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简介,三疣梭子蟹-形态特征_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梭蟹游动时,身体倾斜倒垂于水中,第五步足频频摆动,作横向或不定向的水平游动。潜入泥砂时,常与池底呈15~45度的交角,仅露出眼及触角。梭子蟹无钻洞能力,池塘养殖不必设防逃设施。水温在18℃以下,梭子蟹多潜伏在池塘边的砂堆里。

梭子蟹白天潜伏海底,夜间出来觅食并有明显的趋光性。养在池塘中的梭子蟹日出日落时在梭子蟹朋比较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现象。梭蟹游动时,身体倾斜倒垂于水中,第五步足频频摆动,作横向或不定向的水平游动。潜入泥砂时,常与池底呈15~45度的交角,仅露出眼及触角。梭子蟹无钻洞能力,池塘养殖不必设防逃设施。水温在18℃以下,梭子蟹多潜估在池塘边的砂堆里。

摄食

梭子蟹属于杂食性动物,喜欢摄食贝肉、鲜杂鱼、小杂虾等,也摄食水藻嫩芽,海生动物尸体以及腐烂的水生植物。而且不同生长阶段,食性有所差异,在幼蟹阶段偏于杂食性,个体愈大愈趋向肉食性。通常白天摄食量少,傍晚和夜间大量摄食。但水温在10℃以下和32℃以上时,梭子蟹停止摄食。

繁殖习性

三疣梭子蟹雌雄异体。一般寿命为2年,很少超过3年。其生物学最小型为头胸甲长5.1厘米,雄性最大的个体为头胸甲11厘米,宽22厘米,体重710克;雌性最大个体为头胸甲长10.5厘米,宽22厘米,体重730克。产卵繁殖的群体主要由1—2年生的亲蟹组成。雌性产卵孵化结束后即死亡。雄性可经过2—3天交配后死亡。越冬的三疣梭子蟹其交配时间为每年的7—8月间,而当年生的梭子蟹交配盛期为9—10月间。

三疣梭子蟹_三疣梭子蟹 -食用方式

(死亡时间过长的蟹尽量别吃)

爆炒

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简介,三疣梭子蟹-形态特征_三疣梭子蟹爆炒梭子蟹调料:精制油、面粉、盐、老抽酱油、葱姜、料酒;
烹饪方法:
1.洗净梭子蟹,每只切成两段;
2.将切开的梭子蟹刀口用面粉封一下;
3.热锅下油,油5成热,将梭子蟹刀口向下接触油;
4.煎一下,加料酒、盐、糖、老抽酱油、葱姜、水;
5.加盖中火6-7分钟(要根据蟹的大小而定)就可以起锅装盘。

铁板

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简介,三疣梭子蟹-形态特征_三疣梭子蟹铁板梭子蟹主料:母梭子蟹(750克左右)
调料:咖喱油、精盐、绍酒、番茄沙司、米醋、辣酱油、辣椒油、白糖、香油、辣油、味精、姜片、葱段、面粉;
烹饪方法:
1.蟹切8块,拍上面粉,入七成热的油中炸熟;
2.铁盘烧热,包上银纸待用。
3.油锅中投入葱姜末炒香,倒入对成汁的调料及炸好的蟹,煎至熟,翻颠数下,浇上麻油,装盘就可以。
制作关键:铁板要加热,使菜肴更芳香。

韩式

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简介,三疣梭子蟹-形态特征_三疣梭子蟹韩国泡菜梭子蟹主料:梭子蟹;
配料:韩国泡菜、葱丝;
调料:、味精、料酒。
烹饪方法:
1.梭子蟹宰杀洗净,切成块,泡菜切成片;
2.把梭子蟹和泡菜一起放在盘中,加入少许清水,盐、味精和料酒;
3.把梭子蟹盖上保鲜膜,入微波炉转熟取出,撒上葱丝,淋上热油,就可以。
菜肴特点:泡菜微辣,梭子蟹鲜嫩。

豆豉梭蟹

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简介,三疣梭子蟹-形态特征_三疣梭子蟹豆豉梭蟹炒年糕飨宴
原料:新鲜梭子蟹3只、年糕150克、葱姜适量、豆豉1小勺、生抽1小勺、盐1/2小勺、糖1/2小勺、白酒1/2小勺、油一大勺
做法:
1、挑选新鲜螃蟹,放入水中清洗,将肚脐解下,然后将蟹盖揭开,撕去螃蟹的腮,然后将清洗干净的螃蟹一剁两半;
2、螃蟹加入盐1/2小勺、白酒1/2小勺腌制一下,年糕放入清水中浸泡10分钟;
3、锅里放1大勺油,油热后将切好的葱姜下锅爆香,将腌制好的螃蟹入锅翻炒,加入1小勺生抽调味,加入1小勺豆豉翻炒均匀;
4、锅中加入一碗水,将年糕放入锅中和螃蟹一起煮,等到年糕煮软,汤汁粘稠时,加入1/2小勺糖,翻炒均匀就可以出锅。

三疣梭子蟹_三疣梭子蟹 -养殖技术

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简介,三疣梭子蟹-形态特征_三疣梭子蟹梭子蟹养殖基地三疣梭子蟹具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产量高、成本低以及管理方便、经济效益好等优点,长期以来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是养殖户喜爱养殖的畅销品种,现将其养殖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介绍一下:

养殖条件

北方养殖选择的池塘面积一般以10—20亩的中、小型池塘为宜,要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小杂鱼虾贝类资源丰富、进排水方便的海区附近的池塘。池深要在5米以上。池子底质以泥沙质较好,池底要铺沙15公分左右。

养前准备

主要分为3个步骤:

第1步:池塘的整理:池塘整理主要是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翻松曝晒池底,另外还要维修塘堤、闸门、水渠等配套设施。

第二步:设置障碍物:为了便于蟹苗休息和隐藏,当整修好池塘后,还要在池底放上水泥管、瓦片、竹筒等障碍物。

第3步:进水并繁殖饵料生物:清塘半个月以后,即可开闸进水,为了防止一些有害生物进入池子,可以用60目的筛绢网过滤海水,池水深度一般保持在80公分左右,池塘进水后,要施用化肥来培育饵料生物,一般N肥在1.5㎏/亩,P肥为0.3㎏/亩,并且要保持池水的透明度在30公分左右。

蟹苗放养

1、来源及选择:蟹苗的来源主要有捕捞天然海区和人工培育2种,苗种的规格一般选择80只/㎏较好,要求蟹苗规格整齐,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活力强,软壳率小于10%。

2、放养时间:我们一般在5月下旬—6月中旬放养。

3、水质要求:水温要在18℃以上,日温差要小于8℃,盐度为18—32,酸碱度为7.8~8.6,氨氮含量要小于1毫克/L水体,溶解氧大于5毫克/L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0~40公分。

4、放养密度:一般80-100只/㎏的蟹苗,放养密度应控制在1000~1500只/亩。

日常管理

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简介,三疣梭子蟹-形态特征_三疣梭子蟹梭子蟹养殖1、水质管理:在7月份,要每隔2-3天换水1次;8-9月份,要每隔1-2天换水1次,10月份,要每隔4-5天换水1次,具体换水量和换水间隔时间应该就天气、水温等环境因素而具体变化。

2、投喂:三疣梭子蟹为杂食性贝类,它以新鲜的低值鱼、虾、贝、蟹等为主要饵料。每天的投喂饵料量要根据蟹子的大小而有所不同,养殖前期一般按蟹子总体重的8%左右投喂,中期为12%,后期为5%;当秋季水温降到10~15℃的时候,每天的投饵量应为总体重的3%,要按照早晚各投喂1次、早上少投、傍晚多投的原则投喂,当日平均水温在10℃以下时,不用投喂饵料。

3、巡池管理:

要早晚各巡视塘1次,巡塘期间要仔细观察梭子蟹的摄食和活动情况,注意池水的变化,检查池子中的残渣饵料情况,及时的调整投喂量和换水量。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做好防洪、防台风的准备工作。要经常查看闸门的拦网和堤坝是否有破损和漏洞,若发现问题要尽快修复。

收获

收获时间应在秋末,当水温降到15℃以下,梭子蟹不再继续增重时应及时收获。适时起捕梭子蟹,是优质、高效、高产的关键。应根据梭子蟹是否进入膏蟹期,销售价格和天气条件来决定起捕时间。一般起捕时间安排在12月份为佳,下雨天不应起捕。蟹子少量出池时可在夜间用蟹笼或抄网捞取。大量出池时应在闸门固定网笼袋,利用退潮放水,使梭子蟹随流进入笼袋中,当塘内水排到最低时,可用铁耙顺着塘底慢慢耙动。遇到蟹体时小心挑起,用小抄网捞入箩筐或水桶。起捕的梭子蟹要用橡皮筋缚住两只鳌足,以防在箩筐或桶中相互扯咬或外逃。

三疣梭子蟹_三疣梭子蟹 -病害防治

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梭子蟹病害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主要有以下几种:

病毒病

病毒病:病原主要有疽疹病毒及小核糖核酸病毒。多发生在5-10月份,病蟹行动迟钝,呈昏睡状,蟹爪无力,血淋巴变白,肝胰腺脓肿变白,腐烂发臭,死亡较快。此种病主要是以预防为主,①适量换水,用机械增氧。②饵料中加入免疫多糖连续投喂一星期。

细菌病

细菌病:三疣梭子蟹被细菌感染后,常表现2种症状:(l)甲壳和附肢等部位凹陷溃烂,如甲壳病;(2)引起局部组织器宫感染或转为全身性败血症,在整个生活史中都可能受细菌感染而发病,主要有弧菌病及细菌性甲壳病。

对细菌性疾病,日常应加强养殖管理,避免机械性损伤,发现病蟹害要及时清除,以防疾病蔓延。养成期要降低养殖密度,提高饵料质量和换水率。对于患病的蟹可全池泼1-2ppm的土霉素治疗,也可在饵料中加入1‰的恩诺沙星连续投喂。

真菌病

真菌病:常引起梭子蟹真菌病的病原一般有水霉菌、毛霉菌或链壶菌等。此病多由菌种侵入受伤的梭子蟹身体表面所致,病蟹行动迟缓,摄食减少,伤口不愈合,伤口部位组织溃烂并蔓延,最后死亡。

对于真菌性疾病,日常管理时应彻底消灭敌害生物,减少河蟹在捕捞、运输、放养等过程中的机械损伤。病蟹可用5%食盐水溶液浸洗5-10min,并用5%碘酒涂抹患处。

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多由固着类纤毛虫如聚缩虫、杯体虫或钟形虫等引起。病蟹体表长满许多棕色或黄绿色绒毛,行动迟缓,对外界刺激不敏感,最终因无力蜕壳而导致死亡。患病期间可用:

①15-20pp生石灰全池泼洒并更换l-3次病蟹池水。

②0.5-1ppm的新洁尔灭与5-10ppm的高锰酸钾混合液浸洗病蟹。其它还有才女虫、阿脑虫及蟹奴等寄生虫病,一般从蟹体表或内脏都能看到虫体,流行季节一般为7-10月份或开春。梭子蟹活动少时易得此类病,一般可用0.5ppm高锰酸钾或0.7ppm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杀灭。

环境引起的疾病

环境引起的疾病:池塘底部有毒气体硫化氢、氨及生物毒素和高浓度用药引起的急性中毒。病蟹背甲后缘胀裂出现假性“脱壳”或三角膜出现红黑泥性异色或腹脐张开下垂四肢僵硬而死亡。一般要加强水体管理,定期用沸石粉或“氨净”处理底质。发生中毒症状要立即更换池水,换水量为池水的30%-50%。营养性脱壳不遂、肝肿大或其他内脏疾病,一般为缺少钙磷或脂肪摄入过多引起,也有因缺乏维生素等引起。因此,平时饲料中应适当添加脱壳素、磷酸二氢钙及各种维生素,可减少此类病害的发生。

发光病

病原及症状
病原体为荧光假单胞菌和亮弧菌等发光细菌。主要危害蚤状幼体的各个时期,幼体感染此病后会陆续死亡,严重时死亡率在1天~2天内可高达80%以上。具体症状表现为幼体活力明显下降,并下沉到水的中下层,摄食量降低,体色白浊或全黑,不透明,趋光性差。夜间关闭灯光可发现随着充气形成的水流,池中出现四处游动的荧光,并上下起伏,重症时池中荧光闪烁,育苗池表层只有少数活的幼体;死后的幼体随水漂动,糜烂的幼体仍可发光1天~2天。

发病原因及流行情况
该病只发生在人工育苗期,并随着温度的升高发病率增多,因此,多在蚤状4期以后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预防:在育苗期间,当发现有发光细菌出现后,应对发病池隔离,并且换水等工具应单独使用。使用之后及时消毒处理,以防交叉感染。
治疗:漂粉精0.5毫克/升或磷酸红霉素0.65毫克/升~1毫克/升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3天。或饲料中添加0.1%的复方新诺明或0.05%的土霉素进行投喂,连用3天~5天。

乳化病

病原及主要症状:病原为酵母菌。主要发生在养成期,常表现为步足尖端着地爬行,后期体倒位,切断游泳足有乳白色液体流出,打开体腔亦有大量的乳白色液体。中后期病蟹拒食,5天~7天死亡。

发病原因及流行情况:该病主要发生在养殖后期,当水温在20℃以下,池底受污染,池水中有机物含量高易发此病。

防治方法
预防:主要是保持养殖池水质清新,定期捞取残饵,以免污染池底。20天左右全池泼洒生石灰15毫克/升~20毫克/升。
治疗:全池泼洒5毫克/升~8毫克/升聚维酮碘。
梭子蟹自人工育苗至养成商品蟹出池的各个时期均有病害发生,严重时死亡率高达80%以上。其中危害较严重的为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

甲壳溃疡病

病原及主要症状:病原为一些能分解几丁质的细菌。主要发生在养成期,并且甲壳上有数目不定的黑褐色溃疡性斑点,在蟹的腹部较多。早期症状为一些褐色斑点,斑点中心稍下凹。并呈微红褐色。到晚期溃疡的斑点扩大,并且边缘变黑。

发病原因及流行情况:该病主要在成蟹养殖后期及越冬期,特别是池塘底质发黑、淤泥较多的情况下易发此病。但该病不会造成致命性危害,只是影响商品蟹的品质。

防治方法:放苗前要彻底清塘,养殖期间保持水质清新。

丝状细菌病

病原及症状:病原体为毛霉亮发菌,菌体为头发丝状,不分枝,基部略粗,顶端稍细,长度一般几微米到1毫米以上,菌丝一般透明无色。主要附着在抱卵蟹的受精卵表面及蚤状幼体的鳃、附肢、体表。当受精卵的表面有丝状菌附着时,卵一般停止胚胎发育而死;当它附着在蚤状幼体的鳃及体表时,危害极大,在体表伴随着大量菌丝的附着。菌丝之间往往黏附着许多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有机碎屑及其他污物,并伴有大量纤毛虫寄生,从而使幼体游泳能力明显减弱,处于水体的下层或水底,摄食量降低,最后沉入池底死亡;当附着幼体鳃上时,大量的黏附物阻碍了水在鳃丝间的流通,使其呼吸困难窒息而死。养成期间丝状细菌附着在鳃丝、附肢及甲壳周边的刚毛上,鳃丝之间黏附着大量杂物使鳃丝变黑,尤其是鳃丝末端处症状尤其明显,并常伴有纤毛虫附着,最后导致机体窒息死亡。

发病原因及流行情况:丝状细菌的发病主要是水质污染造成的,人工育苗期间,当投饵量过大,尤其是池底变质更易发生此病,该病的发病率几乎l00%;养成期,特别是在高温期,发病迅速,对处于生殖蜕壳期的成蟹危害最大。

防治方法:
预防:人工育苗期间与预防弧菌病相同。养成期,对养殖池要彻底清淤消毒,保持良好水质,养殖中后期每隔l5天左右全池泼洒l5毫克/升~20毫克/升的生石灰水。
治疗:人工育苗期间,可用高锰酸钾0.5毫克/升~0.7毫克/升全池泼洒,6天后大换水,连用2天;或用氯化铜l毫克/升全池泼洒,连用3次。养成期间治疗方法同弧菌病。

链壶菌病

病原及主要症状:发病率不高但危害较重,是由链壶菌与链壶菌状的真菌寄生引起的。主要寄生在抱卵蟹的受精卵表面及蚤状幼体的体节处,一旦发病,菌丝快速生长,感染率高,菌丝缠绕在幼体肌体上,使幼体活力下降,不能摄食,严重时在1天-3天内死亡率高达100%。

发病原因及流行情况:该病主要发生在育苗期,当育苗池幼体密度过大,换水量跟不上时,造成池水污染严重,主要危害蚤状2期至大眼幼体,同时并发纤毛虫病。

防治方法:用亚甲基蓝0.1毫克/升-0.5毫克/升全池泼洒。连用3次。或氟乐灵0.01毫克/升-0.1毫克/升全池泼洒,每日1次。

弧菌病

病原及症状:病原体为鳗弧菌、副溶血弧菌及溶藻弧菌。此病在蚤状幼体各个时期均有发生,尤其在各期变态时更为严重,发病严重时在4小时~6小时死亡率高达80%以上。具体症状表现为对饵料的捕捉能力下降,甚至消失,趋光性减弱,幼体活动不正常,严重时胸部及附肢发红。

发病原因及流行情况:大多数弧菌为条件致病菌,当环境污染,水质恶化,弧菌大量繁殖达到一定数量时,体质弱或受伤的梭子蟹易发生弧菌病,特别是在人工育苗阶段,大量投饵,尤其是投喂代用饵料,换水量不够或换水不及时,最容易发生该病,主要发病期在高温季节。

防治方法:在人工育苗期间,根据幼体密度适当加大换水量,投饵应以鲜活饵料为主;养成期间,每隔l0天左右全池泼洒0.3毫克/升三氯异氰尿酸钠或0.2毫克/升二溴海因或0.5毫克/升二氧化氯进行水体消毒。

育苗期病害防治

梭子蟹育苗期间,由于种种原因,幼体时常会受到病害的侵袭而影响成活率,怎样预防幼体染病,发现幼体受病害侵袭后及时采取措施解救,是梭子蟹育苗工作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选择好亲蟹,重视亲蟹消毒首先,挑选体质健壮,无病伤,抱卵量大的亲蟹,每只亲蟹体重在180克以上,亲蟹入室暂养前须浸洗消毒30~40分钟,以杀死蟹体上的聚缩虫。亲蟹培育期间经常检查看看有无病害侵袭,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方法杀灭。同时,定期使用抗菌素对亲蟹池进行杀菌处理,严防疾病发生。育苗之前,捕出抱卵蟹,洗净污泥,然后用1‰的新洁尔灭溶液浸洗消毒30~45分钟。

二、调节好水质,采用清新水育苗育苗用水需纳大潮水,然后经二次沉淀,方可使用。水纳好后,在一级沉淀池用生石灰消毒处理,杀灭浮游生物及致病菌,若盐度不适,要在配水池进行盐度调整,盐度调至26~28‰为佳。水进入育苗池时,用致密筛绢严格过滤,严防带生物入池,育苗池水还需用EDTA纳盐处理以络合水中重金属离子。育苗期间,根据水质及幼体的不同期别,注意换水,前期换20~30%,后期100~150%,以保持水质的清新。

三、对育苗池、工具等进行彻底消毒育苗前,将贮水池、育苗池、饵料池等严格清洗,将污物、淤泥等清除干净,并用清水冲洗,然后用100ppm漂白粉、100ppm甲醛各消毒一遍,以杀灭池壁缝隙中的病原体。另外,对所使用的工具、用品,如蟹笼、网箱、水桶、水泵等经常严格洗涮,并用100ppm高锰酸钾或100ppm漂白粉消毒,严防带菌入池。

四、采用合理的布苗密度育苗密度过大,幼体营养难以保证,易出现弱苗,另外,水质也难控制,幼体易得病。因而应注意采用合理的布苗密度,一般布苗密度可根据饵料供应状况,换水难易等而灵活掌握,一般情况下不应超过10万只/立方米。

五、保证饵料质量,进行合理投喂
1.昼多用活饵:采用适口足量的活饵投喂,可减少对池水的污染,保持池水清新,并能保证幼体的营养供应,提高幼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活饵主要有:单胞藻、轮虫、卤虫等,根据各期的不同需要,按时足量供应。
2.注意饵料的消毒:首先,有时自己培育的轮虫、卤虫不够用,需要购买自然界生长的,这样运来后要用高锰酸钾、甲醛消毒杀菌。
其次,其需投喂代用饵料,这些饵料在使用前可采用高温,高锰酸钾浸泡的方法消毒。
再者,卤虫卵在孵化前用150~200ppm漂白粉溶液浸洗15~20分钟。
3.坚持少量多次原则投喂:在具体投喂时,应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依幼体的不同期别,数量的多少合理投喂,严防饥一顿饱一顿。

六、加强药物预防在育苗期间,定期全池泼洒药物可起到杀菌、抑菌、预防疾病的作用。
主要是定期使用土霉素1~2ppm或二溴海因0.3ppm等,后期注意使用高锰酸钾0.5~1.0ppm预防聚缩虫。一般在每次蜕壳时使用一次药物防病就可以,不可滥用。

七、使用微生物制剂微生物制剂,可降解水中的有机物,并抑制有害微生物及病原菌的生长,保持良好的水质,减少幼体疾病的发生,因而在育苗过程中应注意使用。常用的微生物制剂主要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在使用微生物制剂期间,应慎用杀菌药物,以免杀灭微生物制剂,起不到预期效果。

三 : 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简介,三疣梭子蟹-形态特征

梭子蟹,有些地方俗称“白蟹”。因头胸甲呈梭子形,故名梭子。甲壳的中央有三个突起,所以又称“三疣梭子蟹”,属于节肢动物。雄性脐尖而光滑,螯长大,壳面带青色;雌性脐圆有绒毛,壳面呈赭色,或有斑点。梭子蟹肉肥味美,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且适宜于海水暂养增肥。头胸甲梭形,宽几乎为长的2倍;头胸甲表面覆盖有细小的颗粒,具2条颗粒横向隆堤及3个疣状突起;额具2只锐齿;前侧缘具9只锐齿,末齿长刺状,向外突出。螯脚粗壮,长度较头胸甲宽长;长节棱柱形,雄性长节较修长,前缘具4锐棘。

梭子蟹_三疣梭子蟹 -简单介绍

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简介,三疣梭子蟹-形态特征_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是中国沿海的重要经济蟹类。其生长迅速,养殖利润丰厚,已经成为中国沿海地区重要的养殖品种。梭子蟹一般在3-5米深海底生活及繁殖,冬天移居到10-30米的深海,喜在泥沙底部穴居。其适应盐度为16‰-35‰,水温在4℃-34℃,PH值在7-9之间,最适盐度为26‰-32‰之间,最适温度在22℃-28℃。水质要求清新、高溶氧,当环境不适应或脱壳不遂时有自切步足现象,步足切断后能再生。

(www.61k.com)十足目短尾次目梭子蟹科梭子蟹属的一种,又名蝤蛑,因头胸甲呈梭形而胃、心区背面又有三个显著的疣突而得名。梭子蟹属在印度-西太平洋区已知50多种,中国沿海已有十七种,本种产于中国、日本和朝鲜。前侧缘斜拱形,有九个锐齿,后缘末端有一刺。第4(末)对步足的掌节与指节似桨状,为游泳足。雄性的腹部呈长三角形,雌性成体的腹部近圆形。

三疣梭子蟹栖于近岸水深7~100米的软泥、砂泥底石下或水草中。在潮间带低潮线上也可采获少量较小的或中等的个体。它们常用前3对步足的指尖在海底缓慢地爬行,用游泳足游动,或向侧前方前进,或向侧后方倒退。遇敌时,向上举起大螯自卫或攻击对方,或用游泳足末2节掘砂而将身体直立地潜入底内。它们有夜出觅食的习性,有明显的趋光性,可用灯火诱捕。

梭子蟹_三疣梭子蟹 -形态特征

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简介,三疣梭子蟹-形态特征_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的体色随周围环境而变异。生活于砂底的个体,头胸甲呈浅灰绿色,前鳃区具一圆形白斑,螯足大部分为紫红色带白色斑点,一部分或整个腹面为白色,前3对步足长节和腕节也呈白色,掌部为蓝白色,软毛棕色,指节紫蓝色或紫红色,第4对步足为绿色带白斑点,指端紫蓝色。生活在海草间的个体体色较深。为杂食性,鱼、虾、贝、藻均食,甚至也食同类,喜食动物尸体。

头胸甲呈梭形,稍隆起。表面有三个显著的疣状隆起,一个在胃区,两个在心区。其体型似椭圆,两端尖尖如织布梭,故有三疣梭子蟹之名。两前侧缘各具九个锯齿,第9锯齿特别长大,向左右伸延。额缘具4枚小齿。额部两侧有1对能转动的带柄复眼。有胸足5对。螫足发达,长节呈棱柱形,内缘具钝齿。第4对步足指节扁平宽薄如桨,适于游泳。腹部扁平(俗称蟹脐),雄蟹腹部呈三角形,雌蟹呈圆形。雄蟹背面茶绿色,雌蟹紫色,腹面均为灰白色。

梭子蟹_三疣梭子蟹 -繁殖季节

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简介,三疣梭子蟹-形态特征_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

交配季节在黄、渤海自4~5月到初冬,在福建沿海自3~4月至11~12月,除两性成熟的个体交配外,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雌体有时也可接受交配。每年4~5月,雌蟹洄游,聚集于近岸浅海港湾或河口附近繁殖,产出的受精卵抱在腹部的腹肢上,每只雌蟹繁殖季节能产2~3次卵,总数约几十万至二百万粒,刚产出的卵为黄色,约2周后变为黑褐色。孵化为溞状幼体,营浮游生活,共5期,第5期蜕皮后进入大眼幼体期,再经1次蜕皮即成为幼蟹,由小至大约经过20多次蜕壳。一般寿命约3年。三疣梭子蟹成长很快,最大体重可达0.5千克。

三疣梭子蟹的渔汛一年有春秋两次,渔期长,产量高,体大肉多,味鲜美,营养丰富,尤其是卵巢和肝脏。卵巢可供作上等调味品。肉除鲜食外,还可制作罐头,畅销国内外。壳可作药材用,又可提取甲壳质,广泛用于多种工业。黄海和东海年产量各有1~2万吨上下。为中国最重要的海产蟹,经济意义重大。近似种南海和东海还有远海梭子蟹(P.pelagicus)和红星梭子蟹(P.san-guinolentus),在南海为常见经济种。

梭子蟹_三疣梭子蟹 -价值

经济价值

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简介,三疣梭子蟹-形态特征_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简介,三疣梭子蟹-形态特征_梭子蟹
梭子蟹肉多,脂膏肥满,味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蟹内含蛋白质14克、脂肪2.6克。鲜食以蒸食为主,还可盐渍加工“枪蟹”、蟹酱,蟹卵经漂洗晒干即成为“蟹籽”,均是海味品中之上品。

暖温性多年生大型蟹类动物,也是中国最大的1种蟹类。善于游泳,也会掘泥沙,常潜伏海底或河口附近,性凶猛好斗,繁殖力强,生长快。3月末蟹群游向浅水区产卵,怀卵蟹最大个体达750克,4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从第一幼蟹期到成熟期,一般需3年。近岸产卵场雌蟹占80%以上,外海则雄蟹较多,主要渔期在4月份;据老渔民反映,越冬期间的气温或越冬场的水温高低对梭子蟹的渔获量有较大影响。谷雨前后蟹体最丰满,虽然秋季也可捕到,但不肥满(但越冬前雄蟹特别丰满肥大,有“谷茬公蟹”之说),雄蟹俗称“尖脐”,未成熟雄蟹称“查脐子”,雌蟹俗称“圆脐”,以雌蟹为好,怀卵大蟹又称“石榴黄”,雌雄蟹市场价格相差悬殊。蟹肉色洁白,肉多,肉质细嫩,膏似凝脂,味道鲜美。尤其是两钳状螯足之肉,呈丝状而带甜味,蟹黄色艳味香,食之别有风味,因而久负盛名,居海鲜之首。如清代李渔所言,“蟹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贵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

梭子蟹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4克,脂肪2.6克及其他营养元素若干。一般食用方法是清蒸,将其肉蘸以姜末醋汁,佐以醇酒,别有风味。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言“陆珍熊掌烂,海味蟹螯成”,将海蟹螯足与熊掌合提并论。除鲜食外,还可晒成蟹米,研磨蟹酱,腌制全蟹(卤螃蟹),制成罐头等。蟹壳可做甲壳素原料,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由于近些年的过度捕捞,梭子蟹自然资源也正日益减少。为适应市场需要和适当保护资源,近年沿海有的地方已开展人工养殖。据介绍,养殖以土池为佳,池塘结构同精养对虾土池相似,面积以中小型为宜,水深1.5米~2米,并保持良好水质,池底铺设粗砂及隐蔽场所,让其栖息。同一养殖池必须放养同规格苗种,避免自相残杀。另一方法是秋季交尾后,将捕获的瘦蟹放入土池内蓄养,投喂小杂鱼、小贝类等,促使增肥,初冬时收获供应市场。

营养价值

梭子蟹肉质细嫩、洁白,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矿物质。梭子蟹在冬季徊游季节个体最为健壮,一般重250克左右,最大可达500克。雌蟹红膏满盖,口味极佳。梭子蟹可鲜食,或蒸、或煎、或炒,或一切两半炖豆板酱,或用蟹炒年糕、炒咸菜、煮豆腐,是沿海一带居民餐桌上的常菜。亦可腌食,就是将新鲜梭子蟹投入盐卤中浸泡,数日后就可以食用,俗称“新风抢蟹’。过去,渔民因梭子蟹产量高,常挑选膏满活蟹,将黄剔入碗中,风吹日晒令其凝固,即成“蟹黄饼”,风味特佳,但产量少,一般人难尝此味。

梭子蟹_三疣梭子蟹 -生态习性

水温

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简介,三疣梭子蟹-形态特征_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适应水温8~31℃,最适生长水温为15.5~26.0℃。在不同的水温环境,三疣梭子蟹的活动情况不一样。水温在~1.5℃时,不摄食,部分个体在浅水区冻死;在0~6℃时,不摄食,昼夜潜砂,呈休眼状态;在8~10℃时开始停止摄食,活动力弱,潜伏在深水处;在14℃时,摄食量下降,开始向深区移动,活动正常;在15~26℃时,摄食量大,活动正常,生长快;在17~21℃时,交尾高峰期;在14~21℃时,开始发现抱卵群体;在12~14℃时,开始产卵。

盐度

适应盐度13~38‰,最适生长盐度为20~35‰。越冬适应盐度为28~35‰。盐度低于8‰或高于38‰,停止摄食与活动,一天后全部死亡。

其他因子

pH值适应范围为7.5~8.;溶解氧不能低于2毫克/升,化学耗氧量一般不超过12毫克/升;硫化氢不超过0.2毫克/升;24小时之内铜离子的半致死浓度为58毫克/升。

活动

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简介,三疣梭子蟹-形态特征_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梭蟹游动时,身体倾斜倒垂于水中,第五步足频频摆动,作横向或不定向的水平游动。潜入泥砂时,常与池底呈15~45度的交角,仅露出眼及触角。梭子蟹无钻洞能力,池塘养殖不必设防逃设施。水温在18℃以下,梭子蟹多潜伏在池塘边的砂堆里。

梭子蟹白天潜伏海底,夜间出来觅食并有明显的趋光性。养在池塘中的梭子蟹日出日落时在梭子蟹朋比较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现象。梭蟹游动时,身体倾斜倒垂于水中,第五步足频频摆动,作横向或不定向的水平游动。潜入泥砂时,常与池底呈15~45度的交角,仅露出眼及触角。梭子蟹无钻洞能力,池塘养殖不必设防逃设施。水温在18℃以下,梭子蟹多潜估在池塘边的砂堆里。

摄食

梭子蟹属于杂食性动物,喜欢摄食贝肉、鲜杂鱼、小杂虾等,也摄食水藻嫩芽,海生动物尸体以及腐烂的水生植物。而且不同生长阶段,食性有所差异,在幼蟹阶段偏于杂食性,个体愈大愈趋向肉食性。通常白天摄食量少,傍晚和夜间大量摄食。但水温在10℃以下和32℃以上时,梭子蟹停止摄食。

繁殖习性

三疣梭子蟹雌雄异体。一般寿命为2年,很少超过3年。其生物学最小型为头胸甲长5.1厘米,雄性最大的个体为头胸甲11厘米,宽22厘米,体重710克;雌性最大个体为头胸甲长10.5厘米,宽22厘米,体重730克。产卵繁殖的群体主要由1—2年生的亲蟹组成。雌性产卵孵化结束后即死亡。雄性可经过2—3天交配后死亡。越冬的三疣梭子蟹其交配时间为每年的7—8月间,而当年生的梭子蟹交配盛期为9—10月间。

梭子蟹_三疣梭子蟹 -食用方式

(死亡时间过长的蟹尽量别吃)

爆炒

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简介,三疣梭子蟹-形态特征_梭子蟹
爆炒梭子蟹调料:精制油、面粉、盐、老抽酱油、葱姜、料酒;
烹饪方法:
1.洗净梭子蟹,每只切成两段;
2.将切开的梭子蟹刀口用面粉封一下;
3.热锅下油,油5成热,将梭子蟹刀口向下接触油;
4.煎一下,加料酒、盐、糖、老抽酱油、葱姜、水;
5.加盖中火6-7分钟(要根据蟹的大小而定)就可以起锅装盘。

铁板

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简介,三疣梭子蟹-形态特征_梭子蟹
铁板梭子蟹主料:母梭子蟹(750克左右)
调料:咖喱油、精盐、绍酒、番茄沙司、米醋、辣酱油、辣椒油、白糖、香油、辣油、味精、姜片、葱段、面粉;
烹饪方法:
1.蟹切8块,拍上面粉,入七成热的油中炸熟;
2.铁盘烧热,包上银纸待用。
3.油锅中投入葱姜末炒香,倒入对成汁的调料及炸好的蟹,煎至熟,翻颠数下,浇上麻油,装盘就可以。
制作关键:铁板要加热,使菜肴更芳香。

韩式

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简介,三疣梭子蟹-形态特征_梭子蟹
韩国泡菜梭子蟹主料:梭子蟹;
配料:韩国泡菜、葱丝;
调料:、味精、料酒。
烹饪方法:
1.梭子蟹宰杀洗净,切成块,泡菜切成片;
2.把梭子蟹和泡菜一起放在盘中,加入少许清水,盐、味精和料酒;
3.把梭子蟹盖上保鲜膜,入微波炉转熟取出,撒上葱丝,淋上热油,就可以。
菜肴特点:泡菜微辣,梭子蟹鲜嫩。

豆豉梭蟹

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简介,三疣梭子蟹-形态特征_梭子蟹
豆豉梭蟹炒年糕飨宴
原料:新鲜梭子蟹3只、年糕150克、葱姜适量、豆豉1小勺、生抽1小勺、盐1/2小勺、糖1/2小勺、白酒1/2小勺、油一大勺
做法:
1、挑选新鲜螃蟹,放入水中清洗,将肚脐解下,然后将蟹盖揭开,撕去螃蟹的腮,然后将清洗干净的螃蟹一剁两半;
2、螃蟹加入盐1/2小勺、白酒1/2小勺腌制一下,年糕放入清水中浸泡10分钟;
3、锅里放1大勺油,油热后将切好的葱姜下锅爆香,将腌制好的螃蟹入锅翻炒,加入1小勺生抽调味,加入1小勺豆豉翻炒均匀;
4、锅中加入一碗水,将年糕放入锅中和螃蟹一起煮,等到年糕煮软,汤汁粘稠时,加入1/2小勺糖,翻炒均匀就可以出锅。

梭子蟹_三疣梭子蟹 -养殖技术

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简介,三疣梭子蟹-形态特征_梭子蟹
梭子蟹养殖基地三疣梭子蟹具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产量高、成本低以及管理方便、经济效益好等优点,长期以来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是养殖户喜爱养殖的畅销品种,现将其养殖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介绍一下:

养殖条件

北方养殖选择的池塘面积一般以10—20亩的中、小型池塘为宜,要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小杂鱼虾贝类资源丰富、进排水方便的海区附近的池塘。池深要在5米以上。池子底质以泥沙质较好,池底要铺沙15公分左右。

养前准备

主要分为3个步骤:

第1步:池塘的整理:池塘整理主要是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翻松曝晒池底,另外还要维修塘堤、闸门、水渠等配套设施。

第二步:设置障碍物:为了便于蟹苗休息和隐藏,当整修好池塘后,还要在池底放上水泥管、瓦片、竹筒等障碍物。

第3步:进水并繁殖饵料生物:清塘半个月以后,即可开闸进水,为了防止一些有害生物进入池子,可以用60目的筛绢网过滤海水,池水深度一般保持在80公分左右,池塘进水后,要施用化肥来培育饵料生物,一般N肥在1.5㎏/亩,P肥为0.3㎏/亩,并且要保持池水的透明度在30公分左右。

蟹苗放养

1、来源及选择:蟹苗的来源主要有捕捞天然海区和人工培育2种,苗种的规格一般选择80只/㎏较好,要求蟹苗规格整齐,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活力强,软壳率小于10%。

2、放养时间:我们一般在5月下旬—6月中旬放养。

3、水质要求:水温要在18℃以上,日温差要小于8℃,盐度为18—32,酸碱度为7.8~8.6,氨氮含量要小于1毫克/L水体,溶解氧大于5毫克/L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0~40公分。

4、放养密度:一般80-100只/㎏的蟹苗,放养密度应控制在1000~1500只/亩。

日常管理

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简介,三疣梭子蟹-形态特征_梭子蟹
梭子蟹养殖1、水质管理:在7月份,要每隔2-3天换水1次;8-9月份,要每隔1-2天换水1次,10月份,要每隔4-5天换水1次,具体换水量和换水间隔时间应该就天气、水温等环境因素而具体变化。

2、投喂:三疣梭子蟹为杂食性贝类,它以新鲜的低值鱼、虾、贝、蟹等为主要饵料。每天的投喂饵料量要根据蟹子的大小而有所不同,养殖前期一般按蟹子总体重的8%左右投喂,中期为12%,后期为5%;当秋季水温降到10~15℃之际,每天的投饵量应为总体重的3%,要按照早晚各投喂1次、早上少投、傍晚多投的原则投喂,当日平均水温在10℃以下时,不用投喂饵料。

3、巡池管理:

要早晚各巡视塘1次,巡塘期间要仔细观察梭子蟹的摄食和活动情况,注意池水的变化,检查池子中的残渣饵料情况,及时的调整投喂量和换水量。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做好防洪、防台风的准备工作。要经常查看闸门的拦网和堤坝是否有破损和漏洞,若发现问题要尽快修复。

收获

收获时间应在秋末,当水温降到15℃以下,梭子蟹不再继续增重时应及时收获。适时起捕梭子蟹,是优质、高效、高产的关键。应根据梭子蟹是否进入膏蟹期,销售价格和天气条件来决定起捕时间。一般起捕时间安排在12月份为佳,下雨天不应起捕。蟹子少量出池时可在夜间用蟹笼或抄网捞取。大量出池时应在闸门固定网笼袋,利用退潮放水,使梭子蟹随流进入笼袋中,当塘内水排到最低时,可用铁耙顺着塘底慢慢耙动。遇到蟹体时小心挑起,用小抄网捞入箩筐或水桶。起捕的梭子蟹要用橡皮筋缚住两只鳌足,以防在箩筐或桶中相互扯咬或外逃。

梭子蟹_三疣梭子蟹 -病害防治

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梭子蟹病害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主要有以下几种:

病毒病

病毒病:病原主要有疽疹病毒及小核糖核酸病毒。多发生在5-10月份,病蟹行动迟钝,呈昏睡状,蟹爪无力,血淋巴变白,肝胰腺脓肿变白,腐烂发臭,死亡较快。此种病主要是以预防为主,①适量换水,用机械增氧。②饵料中加入免疫多糖连续投喂一星期。

细菌病

细菌病:三疣梭子蟹被细菌感染后,常表现2种症状:(l)甲壳和附肢等部位凹陷溃烂,如甲壳病;(2)引起局部组织器宫感染或转为全身性败血症,在整个生活史中都可能受细菌感染而发病,主要有弧菌病及细菌性甲壳病。

对细菌性疾病,日常应加强养殖管理,避免机械性损伤,发现病蟹害要及时清除,以防疾病蔓延。养成期要降低养殖密度,提高饵料质量和换水率。对于患病的蟹可全池泼1-2ppm的土霉素治疗,也可在饵料中加入1‰的恩诺沙星连续投喂。

真菌病

真菌病:常引起梭子蟹真菌病的病原一般有水霉菌、毛霉菌或链壶菌等。此病多由菌种侵入受伤的梭子蟹身体表面所致,病蟹行动迟缓,摄食减少,伤口不愈合,伤口部位组织溃烂并蔓延,最后死亡。

对于真菌性疾病,日常管理时应彻底消灭敌害生物,减少河蟹在捕捞、运输、放养等过程中的机械损伤。病蟹可用5%食盐水溶液浸洗5-10min,并用5%碘酒涂抹患处。

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多由固着类纤毛虫如聚缩虫、杯体虫或钟形虫等引起。病蟹体表长满许多棕色或黄绿色绒毛,行动迟缓,对外界刺激不敏感,最终因无力蜕壳而导致死亡。患病期间可用:

①15-20pp生石灰全池泼洒并更换l-3次病蟹池水。

②0.5-1ppm的新洁尔灭与5-10ppm的高锰酸钾混合液浸洗病蟹。其它还有才女虫、阿脑虫及蟹奴等寄生虫病,一般从蟹体表或内脏都能看到虫体,流行季节一般为7-10月份或开春。梭子蟹活动少时易得此类病,一般可用0.5ppm高锰酸钾或0.7ppm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杀灭。

环境引起的疾病

环境引起的疾病:池塘底部有毒气体硫化氢、氨及生物毒素和高浓度用药引起的急性中毒。病蟹背甲后缘胀裂出现假性“脱壳”或三角膜出现红黑泥性异色或腹脐张开下垂四肢僵硬而死亡。一般要加强水体管理,定期用沸石粉或“氨净”处理底质。发生中毒症状要立即更换池水,换水量为池水的30%-50%。营养性脱壳不遂、肝肿大或其他内脏疾病,一般为缺少钙磷或脂肪摄入过多引起,也有因缺乏维生素等引起。因此,平时饲料中应适当添加脱壳素、磷酸二氢钙及各种维生素,可减少此类病害的发生。

发光病

病原及症状
病原体为荧光假单胞菌和亮弧菌等发光细菌。主要危害蚤状幼体的各个时期,幼体感染此病后会陆续死亡,严重时死亡率在1天~2天内可高达80%以上。具体症状表现为幼体活力明显下降,并下沉到水的中下层,摄食量降低,体色白浊或全黑,不透明,趋光性差。夜间关闭灯光可发现随着充气形成的水流,池中出现四处游动的荧光,并上下起伏,重症时池中荧光闪烁,育苗池表层只有少数活的幼体;死后的幼体随水漂动,糜烂的幼体仍可发光1天~2天。

发病原因及流行情况
该病只发生在人工育苗期,并随着温度的升高发病率增多,因此,多在蚤状4期以后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预防:在育苗期间,当发现有发光细菌出现后,应对发病池隔离,并且换水等工具应单独使用。使用之后及时消毒处理,以防交叉感染。
治疗:漂粉精0.5毫克/升或磷酸红霉素0.65毫克/升~1毫克/升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3天。或饲料中添加0.1%的复方新诺明或0.05%的土霉素进行投喂,连用3天~5天。

乳化病

病原及主要症状:病原为酵母菌。主要发生在养成期,常表现为步足尖端着地爬行,后期体倒位,切断游泳足有乳白色液体流出,打开体腔亦有大量的乳白色液体。中后期病蟹拒食,5天~7天死亡。

发病原因及流行情况:该病主要发生在养殖后期,当水温在20℃以下,池底受污染,池水中有机物含量高易发此病。

防治方法
预防:主要是保持养殖池水质清新,定期捞取残饵,以免污染池底。20天左右全池泼洒生石灰15毫克/升~20毫克/升。
治疗:全池泼洒5毫克/升~8毫克/升聚维酮碘。
梭子蟹自人工育苗至养成商品蟹出池的各个时期均有病害发生,严重时死亡率高达80%以上。其中危害较严重的为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

甲壳溃疡病

病原及主要症状:病原为一些能分解几丁质的细菌。主要发生在养成期,并且甲壳上有数目不定的黑褐色溃疡性斑点,在蟹的腹部较多。早期症状为一些褐色斑点,斑点中心稍下凹。并呈微红褐色。到晚期溃疡的斑点扩大,并且边缘变黑。

发病原因及流行情况:该病主要在成蟹养殖后期及越冬期,特别是池塘底质发黑、淤泥较多的情况下易发此病。但该病不会造成致命性危害,只是影响商品蟹的品质。

防治方法:放苗前要彻底清塘,养殖期间保持水质清新。

丝状细菌病

病原及症状:病原体为毛霉亮发菌,菌体为头发丝状,不分枝,基部略粗,顶端稍细,长度一般几微米到1毫米以上,菌丝一般透明无色。主要附着在抱卵蟹的受精卵表面及蚤状幼体的鳃、附肢、体表。当受精卵的表面有丝状菌附着时,卵一般停止胚胎发育而死;当它附着在蚤状幼体的鳃及体表时,危害极大,在体表伴随着大量菌丝的附着。菌丝之间往往黏附着许多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有机碎屑及其他污物,并伴有大量纤毛虫寄生,从而使幼体游泳能力明显减弱,处于水体的下层或水底,摄食量降低,最后沉入池底死亡;当附着幼体鳃上时,大量的黏附物阻碍了水在鳃丝间的流通,使其呼吸困难窒息而死。养成期间丝状细菌附着在鳃丝、附肢及甲壳周边的刚毛上,鳃丝之间黏附着大量杂物使鳃丝变黑,尤其是鳃丝末端处症状尤其明显,并常伴有纤毛虫附着,最后导致机体窒息死亡。

发病原因及流行情况:丝状细菌的发病主要是水质污染造成的,人工育苗期间,当投饵量过大,尤其是池底变质更易发生此病,该病的发病率几乎l00%;养成期,特别是在高温期,发病迅速,对处于生殖蜕壳期的成蟹危害最大。

防治方法:
预防:人工育苗期间与预防弧菌病相同。养成期,对养殖池要彻底清淤消毒,保持良好水质,养殖中后期每隔l5天左右全池泼洒l5毫克/升~20毫克/升的生石灰水。
治疗:人工育苗期间,可用高锰酸钾0.5毫克/升~0.7毫克/升全池泼洒,6天后大换水,连用2天;或用氯化铜l毫克/升全池泼洒,连用3次。养成期间治疗方法同弧菌病。

链壶菌病

病原及主要症状:发病率不高但危害较重,是由链壶菌与链壶菌状的真菌寄生引起的。主要寄生在抱卵蟹的受精卵表面及蚤状幼体的体节处,一旦发病,菌丝快速生长,感染率高,菌丝缠绕在幼体肌体上,使幼体活力下降,不能摄食,严重时在1天-3天内死亡率高达100%。

发病原因及流行情况:该病主要发生在育苗期,当育苗池幼体密度过大,换水量跟不上时,造成池水污染严重,主要危害蚤状2期至大眼幼体,同时并发纤毛虫病。

防治方法:用亚甲基蓝0.1毫克/升-0.5毫克/升全池泼洒。连用3次。或氟乐灵0.01毫克/升-0.1毫克/升全池泼洒,每日1次。

弧菌病

病原及症状:病原体为鳗弧菌、副溶血弧菌及溶藻弧菌。此病在蚤状幼体各个时期均有发生,尤其在各期变态时更为严重,发病严重时在4小时~6小时死亡率高达80%以上。具体症状表现为对饵料的捕捉能力下降,甚至消失,趋光性减弱,幼体活动不正常,严重时胸部及附肢发红。

发病原因及流行情况:大多数弧菌为条件致病菌,当环境污染,水质恶化,弧菌大量繁殖达到一定数量时,体质弱或受伤的梭子蟹易发生弧菌病,特别是在人工育苗阶段,大量投饵,尤其是投喂代用饵料,换水量不够或换水不及时,最容易发生该病,主要发病期在高温季节。

防治方法:在人工育苗期间,根据幼体密度适当加大换水量,投饵应以鲜活饵料为主;养成期间,每隔l0天左右全池泼洒0.3毫克/升三氯异氰尿酸钠或0.2毫克/升二溴海因或0.5毫克/升二氧化氯进行水体消毒。

育苗期病害防治

梭子蟹育苗期间,由于种种原因,幼体时常会受到病害的侵袭而影响成活率,怎样预防幼体染病,发现幼体受病害侵袭后及时采取措施解救,是梭子蟹育苗工作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选择好亲蟹,重视亲蟹消毒首先,挑选体质健壮,无病伤,抱卵量大的亲蟹,每只亲蟹体重在180克以上,亲蟹入室暂养前须浸洗消毒30~40分钟,以杀死蟹体上的聚缩虫。亲蟹培育期间经常检查看看有无病害侵袭,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方法杀灭。同时,定期使用抗菌素对亲蟹池进行杀菌处理,严防疾病发生。育苗之前,捕出抱卵蟹,洗净污泥,然后用1‰的新洁尔灭溶液浸洗消毒30~45分钟。

二、调节好水质,采用清新水育苗育苗用水需纳大潮水,然后经二次沉淀,方可使用。水纳好后,在一级沉淀池用生石灰消毒处理,杀灭浮游生物及致病菌,若盐度不适,要在配水池进行盐度调整,盐度调至26~28‰为佳。水进入育苗池时,用致密筛绢严格过滤,严防带生物入池,育苗池水还需用EDTA纳盐处理以络合水中重金属离子。育苗期间,根据水质及幼体的不同期别,注意换水,前期换20~30%,后期100~150%,以保持水质的清新。

三、对育苗池、工具等进行彻底消毒育苗前,将贮水池、育苗池、饵料池等严格清洗,将污物、淤泥等清除干净,并用清水冲洗,然后用100ppm漂白粉、100ppm甲醛各消毒一遍,以杀灭池壁缝隙中的病原体。另外,对所使用的工具、用品,如蟹笼、网箱、水桶、水泵等经常严格洗涮,并用100ppm高锰酸钾或100ppm漂白粉消毒,严防带菌入池。

四、采用合理的布苗密度育苗密度过大,幼体营养难以保证,易出现弱苗,另外,水质也难控制,幼体易得病。因而应注意采用合理的布苗密度,一般布苗密度可根据饵料供应状况,换水难易等而灵活掌握,一般情况下不应超过10万只/立方米。

五、保证饵料质量,进行合理投喂
1.昼多用活饵:采用适口足量的活饵投喂,可减少对池水的污染,保持池水清新,并能保证幼体的营养供应,提高幼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活饵主要有:单胞藻、轮虫、卤虫等,根据各期的不同需要,按时足量供应。
2.注意饵料的消毒:首先,有时自己培育的轮虫、卤虫不够用,需要购买自然界生长的,这样运来后要用高锰酸钾、甲醛消毒杀菌。
其次,其需投喂代用饵料,这些饵料在使用前可采用高温,高锰酸钾浸泡的方法消毒。
再者,卤虫卵在孵化前用150~200ppm漂白粉溶液浸洗15~20分钟。
3.坚持少量多次原则投喂:在具体投喂时,应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依幼体的不同期别,数量的多少合理投喂,严防饥一顿饱一顿。

六、加强药物预防在育苗期间,定期全池泼洒药物可起到杀菌、抑菌、预防疾病的作用。
主要是定期使用土霉素1~2ppm或二溴海因0.3ppm等,后期注意使用高锰酸钾0.5~1.0ppm预防聚缩虫。一般在每次蜕壳时使用一次药物防病就可以,不可滥用。

七、使用微生物制剂微生物制剂,可降解水中的有机物,并抑制有害微生物及病原菌的生长,保持良好的水质,减少幼体疾病的发生,因而在育苗过程中应注意使用。常用的微生物制剂主要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在使用微生物制剂期间,应慎用杀菌药物,以免杀灭微生物制剂,起不到预期效果。

四 :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五 : 三星蟹子枣


[原料/调料]

外皮材料:(1)澄粉 60公克 太白粉 10公克 沸水 120㏄

(2)太白粉 50公克

内馅材料:(1)虾仁丁 75公克 猪后腿肉丁 75公克

(2)肥肉丁 15公克 冬菇丁 15公克 红萝蔔丁 10公克 西芹丁 15公克 香菜末 10公克 韭黄丁 10公克

(3)虾卵 150公克

(1)盐 1/2小匙 太白粉 2小匙

(2)鲜鸡粉 1/2小匙 糖 2小匙 胡椒粉 1/2小匙 麻油 1大匙 猪油 1大匙

[制作流程]

(1)将内馅材料(1)及调味料(1)拌打至有黏性后,再加入内馅材料(2)及调味料(2)一起拌匀,放入冰箱冷藏30分钟,帮助馅料凝结。

(2)将外皮材料(1)的澄粉及太白粉放入调理碗中混和均匀,沖入沸水后,快速搅拌均匀,再倒扣到平台上,加入太白粉50公克,用手揉匀成水晶皮面糰备用。

(3)将面糰搓揉成长条形,切成12份,先用手掌压扁,再用桿面棍桿成圆片状,依序做好12张水晶皮。

(4)将馅料分成12等份。取1张水晶皮,中间包入1份馅料,用双手拇指、食指捏起,形成三角状,将三边的皮压紧,再将皮往内整形起成小圆口后压紧,做好三边后,再整理一下,即完成三星状,依序做好12份备用。

(5)将每一个小圆口都放入适量虾卵,再用大火蒸10分钟即可。

份量:12个

本文标题: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常见病及防治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661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