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什么事?挥泪斩马谡的故事
失街亭 。
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治理国家。他发展生产,积累经济实力;平定了南方少数民族的叛乱,稳定了国内政局;然后北上汉中,准备伐魏。在蜀汉建兴六年,他率军绕秦岭西侧,出祁山,先后拿下天水、南安、永安三郡,魏国关中动摇。魏明帝曹睿亲临长安,稳定局势,派大将张郃对抗蜀军。双方在街亭遭遇,马谡任前敌总指挥,统帅诸将,但指挥不力,全军溃散,被张郃击败,诸葛亮被迫撤军。诸将多有怨言,诸葛亮为稳定军心,斩马谡谢众,并上表自贬三级。
一、为什么会是街亭?
从文帝曹丕到明帝曹叡初,一直把战略重点放在孙权那里,在西北主要还都是防御态势,陇右相当空虚。夷陵之战蜀汉大伤元气,刘备死后,数年内年蜀地一直风平浪静,蜀汉慢慢复原。形势一片大好,就是怕折腾。
诸葛亮开始了折腾。
蜀汉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首出祁山。
街亭之战第一问:祁山之大,为什么街亭在这次折腾中最折腾?
诸葛亮先派赵云和邓芝228出现在箕谷,做出将由斜谷道进军的样子,引诱魏国曹真主力进军斜谷道。
陇西各郡已经被曹真抽走大部分兵力,防备虚弱,陇西向诸葛亮敞开了大门。诸葛亮率军趁虚而入,“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无一兵一卒之援,在城头立起了降旗。27岁的天水郡中郎将姜维便在这时投降蜀汉的。
调回曹真主力来?这显然是不行的——第一,曹真如果回防,赵云、邓芝就会跟进,与诸葛亮对祁山形成夹击之势;第二,曹真部队已经被赵云、邓芝牵制住了,根本不能全身而退。
诸葛亮首出祁山,出征前还写了一个决心书——《出师表》,对这次行动他是志在必得。现在一切都很顺利,他大军压境,陇西各郡只能龟守,无力反击。
马谡
街亭的形象如同一柄折扇,清水河两条支流汇入谷口形成一个小小的冲击扇平原,街亭镇(现属秦安县陇城乡)就坐落在冲击扇的西端,整个折扇的扇柄则正在南山。南山的地势很有特点,当地又称百亩塬,顶部是一个香蕉形的平台,实际面积远大于百亩,北,东,西三面甚是陡峭。
望着险峻的南山,饱读兵书的马谡突然想:要是上山在百亩塬安营,可以伺机出击歼敌,即使魏军发起进攻,那也只能是从下面向上仰攻,这就把自己完全暴露在一弩十矢的孔明弩下。呵呵,你张合来吧,来一个射一个,来两个射一对。
突然撞进眼帘的南山把马谡撞晕了,幸福得晕了。
马谡不顾王平的苦劝,带领大军上了南山,在百亩塬上安营扎寨。马谡站在山巅上,向东看着,望眼欲穿,他盼望着张合早一点出现。
张合来了!
与马谡一到街亭就发现对自己“有利”的一面的不同的是,张合首先看到了自己面临的危险。驻马不前,张合凝视着南山上的百亩塬,上面,“汉”字大旗和“马”字大旗在风中耀武扬威地招摇。
身边的人建议攻上去,把街亭拿下来,给敌人一个下马威。
张合摇摇头,他第一眼就看出来了,要想攻山,就必须在狭窄险峻的山路上攀登,能冲在最前面发起进攻,最多只有50人,而这50人,面对的是三国最具杀伤力的武器——孔明弩。
有人说,马谡军队都上了山,空出了山下的大道,正好不费一兵一卒,越过街亭,进入陇西。
张合摇摇头,凭着多年的战斗经验,他断定陇西肯定还有伏兵,要是自己贸然穿过街亭那时,马谡从山顶下来切断归路,前面伏兵再杀出来,那时腹背受敌。定军山夏侯渊之死,已经让张合领教了冒险的代价。街亭战后纷纷冒出的王平、黄袭、李胜、张休等蜀汉大将率领的伏兵,见证着张合的谨慎。
马谡上南山安营,正是一个绝妙的选择,曹军绝对不敢不顾山上守军而进入陇西,那就只有攻山,只要曹军攻山,马谡的孔明弩就发挥威力了。史称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就连后来接替诸葛亮为丞相、被称为蜀汉“四英”之一的蒋琬,也称赞马谡为“智计之士”。
《三国演义》里说诸葛亮神机妙算,要求“下寨必当要道处”,这一点其实是行不通的。对这一点,早就有人实地考察街亭地形,发现街亭要道地势宽阔平坦,如同折扇的扇面,这样蜀汉军队就直接与张合军队硬碰硬了,蜀汉军队远征已久,而曹军却是新锐之师,即使诸葛亮亲来,也难保必胜。
相反,马谡的上山安营之策,充分利用地利,倒像是一条妙计。
魏军停了下来,马谡果真了得,诸葛亮没选错人。
真地没选错吗?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什么事?挥泪斩马谡的故事_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什么一事
四、马谡到底败在什么地方?
街亭之战第四问:马谡的部属有何破绽?
一开始,张合是真的找不出马谡的破绽,他听着山下清水河的奔流声,陷入了沉思。
水?
水!
张合眼前一亮,他看着清水河,微微地笑了。
马谡上山安营,看似“妙计”,却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吃水。要怪就要怪孙膑、孙武等人写兵法时没有特别注明人首先要吃水才能打仗,所以马谡也就不知道人是离不开水的;似乎也要怪诸葛亮,与马谡通宵达旦地谈论兵法时,没有告诉他人吃水才能活下去、才能打仗的道理。
马谡的妙计看起来很完美,几乎找不到突破口,偏偏张合从一个匪夷所思的地方找到了突破口:水!
张合从“吃喝拉撒”的“喝”来寻求破敌之计,真是大巧似拙。
山上,马谡俯瞰下面的曹军,摩拳擦掌,等着他们前来送死,他也知道张合的威名,不敢懈怠,构思了不下一万种打法。
没曾想,张合不但根本就不想上山和他打,反而是在山下折扇状开阔地带的“扇面”外沿安营,全军布成一道优美的外弧线。
马谡还忘记了街亭的地势还有另外一个特点。通往马谡安营的南山,是一条山路,山路两侧,则是斜坡一样的山岭。
张合看到了这一点。
张合在断了马谡的汲水之道后,就在两侧的斜坡上布好大军,单等马谡军队下山取水。
魏军严阵以待,单等马谡军队冲下来立足未稳之时,从两侧高低斜坡上冲下来,给以迎头痛击。
高手出招,举重若轻,轻轻一点,便中对方能够命门。
魏军想不赢也难:因为我们所说的地势决定,马谡军队不可能一下子整体冲下来,只能结成长蛇阵依次下山,能集体冲下来的,一次也就是几十人。
而这几十人,处于低谷中,面对的两侧山坡上的数万魏军!
这就像一个老鼠洞,里面哪怕有再多的老鼠,可是,能一起跑到洞口的,也就是几只,而洞口,却是密密麻麻的猫!
因此,蜀军战士虽然快要渴死了,可是也不敢下山。蜀军就这样陷于必死之地。马谡精心选择的地势,却成了自己的坟墓。
二 : 三国马谡是什么样子的人?诸葛亮居然重用他它却一战而蜀国败局定
三国马谡是什么样子的人?
诸葛亮居然重用他 它却一战而蜀国败局定
马谡(190—228)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马良之弟。初以荆州从事跟随刘备取蜀入川,曾任绵竹、成都令、越?Q太守。蜀汉丞相诸葛亮用为参军。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向来对他倍加器重,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后来接替诸葛亮为丞相、被称为蜀汉四英之一的蒋琬也称赞马谡为“智计之士”。马谡表现最抢眼的是在诸葛亮南征孟获之时,曾于出兵前向诸葛亮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将为下”的战略方针,而在作战中,诸葛亮也是充分体现并采用了这种战略方针的,最后南疆终蜀之世未再有战事,这可说其中有马谡的功劳。后人对他这一战略理论也颇为推崇。而且马氏兄弟在荆襄一带素负才名,其中有“白眉最良”之称的马良与诸葛亮的交往中称诸葛亮为“尊兄”,裴松之认为“良盖与亮结为兄弟,或相与有亲,亮年长,良故呼亮为‘尊兄’耳。”无论如何,马氏兄弟与诸葛亮交情非同一般,且都具有一定才能。刘备曾交代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诸葛亮没有听取。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北伐兵出祁山,力排众议任命马谡为先锋,统领大军在前,与魏将张郃大战于街亭,马谡不遵诸葛亮将令,还不听部将王平之劝,举动失宜,舍城上山,最终被张郃截断汲水之道后打败,诸葛亮退军汉中。马谡下狱后死亡(一说按军法处死),诸葛亮亦为之流泪。
个人认为,马谡作为谋士还是很有见地的,也很有才,但是单独领军作战则非其所长。刘备看得很清楚。诸葛亮在此事上有用人不当之嫌。如果诸葛亮用魏延守街亭的话,可能结局就完全不同了。
三 : 典故“挥泪斩马庶”意指什么?
典故“挥泪斩马庶”意指什么?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227年,诸葛亮驻军汉中,准备北伐,扬言要从斜谷道经陕西郿县(今陕西眉县北),直捣长安。曹魏政权得知消息,一面派兵驻扎在郿县一带,一面又抽出精兵5万步骑,由宿将张带郃领,赶往西线,驻防陇右。
第二年春,诸葛亮正式出兵北伐。他的部署是:命赵云、邓芝率领部分军队进据箕谷(今陕西太白县境内),虚张声势,做出佯攻的样子,以图把魏军主力吸引过来。同时,自己则亲自率领主力军北出祁山(今甘肃西和西北),以便先取陇右,最后夺取长安。
为了获取全胜、诸葛亮特别选中马谡来担任先锋。马谡是襄阳人,随刘备自荆州入蜀,平日“好论军计”,在蜀汉平定西南少数族叛乱时,曾献过“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计谋,因而受到诸葛亮的器重。但是,由于他缺少实战的经验,因此,刘备在临死前,告戒诸葛亮说:马谓“言过其实”,对他不可重用。诸葛亮却没有听从这个劝告。
当诸葛亮的主力部队突然到达祁山时,打了曹魏军队一个措手不及。汉阳、南阳、安定三郡(今甘肃的甘谷、陇西、镇原一带)的吏民纷纷起兵反魏归蜀,战局对蜀军十分有利。但是,马谡这时在街亭(今甘肃秦安县东北)却出了问题。他率军进至街亭时,遇到了魏将张郃所率主力部队的抵抗。马谡违背了诸葛亮原先的部署,又不听从部将王平的建议,在众寡不敌的形势下,居然不下据城,而舍水上山,结果被张郃军队切断水道,杀得大败。街亭失守,使诸葛亮十分被动,一场十分有利的战局顿时变成败局。尽管诸葛亮十分爱惜马谡的才华,但是,为了严明军纪,他毅然按照军法处斩了马谡,还上疏朝廷,自请贬官三级,追究个人“不能训章明法”、用人不当的责任。
事后,部下蒋琬认为诸葛亮在天下尚未平定时杀智谋之士,太可惜了。诸葛亮却认为:孙武、吴起所以能够天下无敌,是由于执法严明;现在天下分裂,北伐战争刚刚开始,如果松弛法纪,还靠什么去讨伐敌人?!所以,后人对此评价甚高,以“法加于人也,虽从死而无怨”来称赞诸葛亮赏罚分明、勇于负责的精神。
四 : 诸葛亮用人的最大失误:不是马谡是姜维
核心提示:姜维的才干,在蜀国后期确实比较突出,但却只有边帅之能,远非宰辅之用。诸葛亮选择这个接班人,不能算作成功。
本文摘自:《名将之死》,作者:张锐强
其实诸葛亮在用人上的最大失误既非马谡又非魏延,而是姜维。
姜维字伯约,雍州天水郡翼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小时候读《三国演义》连环画,记得其中有一本叫做《收姜维》。现在京剧舞台上还在演。不过姜维投奔蜀国的经历,并没有那么多的戏剧性。
公元228年春,诸葛亮派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占据箕谷(今陕西宝鸡南),作出要从褒斜道出兵,进攻郿的姿态,以牵制魏军主力。魏明帝曹睿派大都督曹真统帅关右诸军,在郿重兵设防。诸葛亮趁机亲率主力,猛攻祁山。蜀军势大,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随即叛魏附蜀。当时姜维在天水郡任中郎将,正跟太守马遵一起,陪同雍州刺史郭淮视察各地。听说三郡叛魏,郭淮迅速东归上邽部署防御。马遵怀疑姜维等人有异心,也连夜赶到上邽。跟姜维在一起的,还有功曹梁绪、主薄尹赏、主记梁虔等人。他们发现两个领导全部溜号,赶紧追随,可惜晚了一步:赶到上邽时城门紧闭,郭淮、马遵怎么说也不肯放他们进城;姜维等人无奈返回冀县,结果吃的还是闭门羹。他们走投无路,这才投奔诸葛亮。
诸葛亮得到姜维,如获至宝。他给参军蒋琬写信,语气颇为兴奋:“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李邵)、季常(马良)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信中还说:“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
那一年姜维二十七岁。诸葛亮加封他为奉义将军、当阳亭侯。在诸葛亮的大力栽培下,没过多久,他就升到了中监军、征西大将军的位置。
全军从五丈原退回成都后,杨仪野心膨胀,诽谤朝政,被下狱问罪,最终自杀。诸葛亮将政事托付给蒋琬、费祎、董允,军事则由姜维负责。蒋、费、董三人虽然和诸葛亮一起,被蜀人目为“四英”,但毕竟不能直接跟诸葛亮比肩,所以他们虽然实际行使丞相职权,官职却都是尚书令、大将军、大司马。起初姜维任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后来随着蒋琬、董允的去世,姜维资历逐渐攀升,与费祎同录尚书事。费祎死后,他基本成为蜀国的第一大臣。
诸葛亮主持蜀国国政十多年里,有七年处于战争状态:一次南征,六次北伐,其中有一次他未直接参战,只派魏延等进兵羌中。而姜维呢,先后九次北伐。九次北伐胜多负少,姜维的才能可知。但问题在于,姜维即便胜利,也是只开花不结果,得势不得分。如果上升到战略高度,可能都要算作失败。因为北伐的根本目的都没有达到。
成都武侯祠内有座蜀文化博物馆。我在里面看到过三国形势图。这个图不新鲜,《中国历史地图集》的表述更加详尽细致;但是有组数据引起了我的兴趣,那就是魏蜀吴三国的人口数量对比。具体如下:
蜀汉940000人
曹魏4432881人
东吴2300000人
这组数据当然有其来源。关于蜀国的户口,史籍中有前期和后期两个数字。《晋书·地理志》记载:章武元年(公元221年)“户二十万,男女口九十万”;景耀六年(公元263年)蜀国灭亡时的人口,王隐在《蜀记》中记载“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
西晋时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记载,景元四年(公元263年),魏国人口“与蜀通计民户九十四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五百三十七万二千八百九十一人”。杜佑在《通典·食货·历代盛衰户口》记载与此略同,仅人口数为五百三十七万二千八百八十一。由此推断,当年魏国应有六十六万三千四百二十三户、四百四十三万二千八百八十一人。
吴国的户口,难以考查。《晋书·地理志》说,孙权赤乌五年(公元242年),吴国“户五十二万三千,男女口二百四十万”。《三国志·吴志·孙皓传》注引《晋阳秋》则记载,吴国灭亡时有“户五十二万三千,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这两组数据大致相同,看来吴国自从赤乌五年之后,再没有统计过户口,或者数据遗失,因此王浚灭吴后,只能按照三十八年前的旧口径上报。
无论如何,这组数据大体能反映出当时三国的人口分布。蜀汉的人口数量不足曹魏的四分之一,不及东吴的一半。当时还是人多力量大的时代,人口几乎就是第一生产力第一战斗力,蜀国实力之弱,可见一斑。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只要有好的统帅,羊羔也能训练成狮子,但问题在于蜀国没有这样的统帅:绝对才能不低,相对才能不高。
诸葛亮比司马懿强不了多少,姜维比起邓艾、钟会,也不占绝对优势。对此当时主政的费祎,认识更加清醒。“姜维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他这样告诫姜维:“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以为希冀徼幸而决成败于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
姜维的才干,在蜀国后期确实比较突出,但却只有边帅之能,远非宰辅之用。诸葛亮选择这个接班人,不能算作成功。
吴蜀实力弱,老虎吃天的唯一办法是两家联合。这一点诸葛亮认识清醒,将之定为基本国策,甚至早早地与吴国定下了瓜分魏国的计划。如果单纯搞结果论,这一点未免滑稽,但发生在诸葛亮身上,又让我们不忍耻笑。他到底是诸葛亮,贤相之名庶几可当。尽管后来两国一直保持着联盟关系,但无法真正协调立场,作为部署军事斗争的基础。两国协同攻魏,行动从来就没有成功过。几十年过去,姜维应当能看得清楚;对于彼此的实力对比,他怎么就没有个清晰的认识呢?魏国灭蜀之前,判断倒是非常准确:“自定寿春以来,息役六年,治兵缮甲,以拟二虏。今吴地广大而下湿,攻之用功差难,不如先定巴蜀……计蜀战士九万,居守成都及备他境不下四万,然则余众不过五万。今绊姜维于沓中,使不得东顾。直指骆谷,出其空虚之地,以袭汉中,以刘禅之暗,而边城外破,士女内震,其亡可知也。”蜀军总兵力十万两千,司马昭的判断是九万,可谓精确。如果考虑到那个命令有战前动员的意思,不宜夸大敌军实力,则更加精确。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被歇后语讥为非大将之才的廖化,认识都比姜维清醒:“‘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智不出敌,而力少于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他苦劝姜维,“连年征伐,军民不宁,兼魏有邓艾,足智多谋,非等闲之辈”,不要“强欲行难为之事”。
兵犹火也,不戢自焚。战争是柄双刃剑,搞不好伤不到别人,却砍了自己。廖化指出了当时蜀军的命门所在:智不出敌,力少于寇。智谋不比敌人强,兵力明显比人家弱。这样的状况,有个比较好听的说法,叫做知其不可而为之。可问题在于,谁有那样的权力,把战争强加于蜀国百姓头上?上面关于蜀国前后期的人口数据,来源不同,直接对比未必合适,但有一点还是要引起注意:《晋书·地理志》说,公元221年蜀有二十万户、九十万人,《蜀记》则记载,到公元263年,这两组数据分别为二十八万和九十四万。假定这两组数据可靠,那么在四十二年里,蜀国户数增加了四成,但人口的增长仅有百分之四强,两者之间相差悬殊。这是怎么回事?我们无法不联想起蜀军的连年征战。
这些意见姜维当然都没有听。
姜维最大的悲剧在于,他还是个饱学之士,正人君子,一心为公。名臣郤正这样评价他:“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如果是个小人佞臣坏蛋,我们大可扔下书卷,骂两句解恨,但对于姜维,又实在不忍加之恶言。曾经有人这样评价南宋奸相贾似道:“阃才有余、相才不足”。当时南宋称安抚使、制置使为阃帅,基本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只不过兼管部分民政。读到这个评论,我经常会想起姜维。尽管他从来不曾居于相位,但自公元253年费祎醉酒、被魏国降将郭循刺杀之后,姜维在群臣中对蜀国的影响最大,几乎将整个蜀国都绑在自己的战车上,不是丞相也差不多。
将忠良姜维与奸臣贾似道并举,感情上过不去,但结果确实很像。我们当然不能将蜀国的快速灭亡归咎于姜维。当时黄皓乱政,后主昏庸,都是亡国之因。可尽管如此,还是得指出姜维在防卫部署上的重大失误。这个部署就是所谓的“敛兵聚谷”。
前面说过汉中的重要。除了诸葛亮,蒋琬和费祎都曾长期在此驻扎。从魏延镇守汉中开始,险要之处都设立营寨,充实兵力,敌军进攻则凭险据守,使其难入一步。诸葛亮死后,魏国大司马曹爽为了树立威信,贸然伐蜀,王平御敌,也采取这个办法,最终曹爽只得无功而退。姜维认为这是防御姿态,无法达到歼敌的目的,于是建议朝廷,废除散落各处的营寨,全军集中起来,分别驻扎于汉、乐二城。军事上的事情,主要靠姜维拿主意,因此朝廷自然要采纳,于是便令汉中都督胡济退驻汉寿、监军王含驻守乐城(今陕西勉县东),护军蒋斌驻守汉城(今陕西城固东)。
这个办法貌似积极,其实弊大利小,等于是放弃险要,自拆樊篱,很快就显出恶果。后来钟会攻汉中,几乎就是探囊取物。
以往人们责难姜维,主要着眼于他后来的假投降。这个观点未免迂腐。姜维最大的失误主要集中在两点:战略而言,不该频繁用兵,九伐中原;战术而言,不该“敛兵聚谷”,放弃险要。这跟直接抛弃汉中差不了多少。
南宋郭允蹈在《蜀鉴》中,甚至直接以后面这个原因,指责姜维误国亡蜀:
“蜀之门户,汉中而已。姜维之退屯于汉寿也,撤汉中之备,而为行险侥幸之计,则根本先拔矣。异时钟会长驱直入,曾无一人之守,而敌已欣然得志。初不必邓艾之出江油,而蜀已不支,不待智者而能见。呜呼,姜维之亡蜀也。”
郭允韬认为,即便没有邓艾奇兵出江油,蜀国已经不支,原因都在于姜维的部署失误。这个看法当然未免偏激。蜀国之亡不在姜维,甚至也不在黄皓与刘禅,只在自身实力不济。当然如果换个角度,黄皓与刘禅也可以归入蜀国的实力,只不过是负值而已。
五 : 诸葛孔明斩魏延的真实原因是什么?魏延为什么造反?魏延怎么死的
读《三国演义》,总觉得魏延挺冤的。怎么稀里糊涂就让诸葛亮给杀了呢?老魏到底怎么了?细想想,老魏也没犯什么事儿啊。说他反叛,也没有证据啊!说到底,他一开始就不应该来刘备这个单位来工作。
十多年前,谈歌读过1个剧本,川剧,名字忘记了。就是写魏延这点冤枉事儿的。谈歌总感觉剧本写得不透彻,更不准确。剧本说诸葛亮动了杀心是因为忌妒魏延,这样的说法有点儿牵强。诸葛亮未必这样小心眼儿,魏延的能力和智力都赶不上诸葛亮,诸葛亮没必要忌妒他啊。这个川剧里的诸葛亮有点像小肚鸡肠的周瑜了。有点儿贬低诸葛亮的意思。
诸葛亮为什么非要杀了魏延呢?
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今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三里店)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刘备入川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魏延镇守汉中近十年,之后又屡次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着。期间魏延多次请诸葛亮给他统领一万兵,另走一路攻关中,最后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如同韩信的例子,但诸葛亮一直不许,因而认为自己无法完全发挥才能,心怀不满。与长史杨仪不和,诸葛亮死后,两人矛盾激化,相互争权,魏延败逃,为马岱所追斩,并被夷灭三族。
最早,魏延是在刘表手下工作的,身份么,也就是1个基层小干部。刘表死了,家里财产分配不均,闹事儿。为什么闹事儿,因为刘表娶过2个老婆,2个老婆都有儿子,肯定不是一条心么。于是刘表前窝儿后窝儿的2个儿子闹着继承遗产。打起来了,还打成了一锅粥(这种事儿,当今社会也有。不新鲜)。刘备作为刘表的远房同宗兄弟,大概也是穷疯了,也想进来掺和掺和分点什么遗产。可难度太大,你想想啊,这一家子都盯着刘表那点遗产呢,跟乌眼鸡似的,外人能捞着什么油水啊?刘备不死心啊,管他呢,有枣没枣三杆子。走过路过,不能错过。他还真掺和进来了。刘备假借奔丧,想进襄阳城,可人家的城门关着呢。魏延也没有请示领导,就私自跑出来欢迎(这叫没眼力架,领导没说话呢,你急着欢迎个什么劲啊?),这应该是魏延第一次露面。城里的人可都明白刘备那点儿心思,乱箭射下来,刘备眼看着人家不欢迎自己,也没大脸进城了,掉头走了。魏延也进不了城了,也落荒跑了。他投奔长沙太守韩玄了(人有本事,到哪也成,魏延不是白给的)。我们猜测,魏延这第一次露脸的原因,大概就是想到刘备的企业里来上班儿。
魏延第二次露面的时候,就赶上关羽攻打长沙,黄忠也是长沙市的老干部了,他跟关羽在战场上相遇,本来应该刺刀见红,可是黄忠出卖企业利益,做人情交换。原因是关羽放了黄忠一马,黄忠就饶了关羽一箭。这算什么啊。这跟现在的足球场上互相放水有什么区别呢?有些书评家还跟着喊好,说黄忠是有情有义之人。这不是瞎起哄吗?两军阵前都杀红了眼了,黄忠玩这套把戏,真是跟踢假球没有区别了。那韩玄在城头上看得清清楚楚,他能不急眼吗?好啊,姓黄的,你吃里扒外啊,我白给你开工资了,我白给你年终发奖金了。来人啊,把黄忠绑到刑场上去。给我杀喽!形势危急之下,魏延又面了。他是个能干的人,也是个聪明人,他大概在韩玄的企业里干得不如意,一直也没有提拔起来,也就是1个一般干部,他早就想跳槽,到刘备的公司里去干活了。这下算是有了机会了。于是,老魏拎着大刀片儿,闯了法场,救了黄忠,杀了韩玄,开了城门,把刘备放了进来。至此,韩玄这家公司算是破产了。
这一通紧忙活,魏延先生肯定得累出一身臭汗,也算是有功了吧。没有魏延,您刘备板想攻下长沙,得增加成本,追加投资啊。刘备诸葛亮至少得跟我老魏说声谢谢吧。至少也得摆一桌请我老魏一顿儿吧。
可是满拧,天底下有的时候就没有道理可讲。诸葛亮不干。他硬说魏延脑袋上长着反骨。非要杀了他。读书读到这里,真有点让人替魏延寒心。旧话说,女怕上错床,男怕入错行。魏延可是也没上错床,也没入错行,他就是帮错忙了。人家刘备打长沙,这里边其实没你魏延什么事儿。你急着插什么手啊?你这叫破裤子乱伸腿么。想立功受奖?你得看看人家待见你不,喜欢你不,现实生活中,像魏延这样急于跳槽的事例并不乏见。中国人常常讲1个俗话儿:树挪死,人挪活。是不是这样?可得具体分析。你得挪好了,你要是挪不好,也得死。比如说,你真看中某1个单位或者企业了,左思右想,前后核计,总觉得这个单位十分合你的心意。你真的看中了这个单位的办公条件,工资待遇,而且这个单位也同意你调入。但是,你可别天真地傻想,这下儿我可如愿了,到了那里如何如何大干一场,建功立业,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价值。你一定得先了解一下这个单位的人事关系如何,是不是真的适合你。如果你调进去了,很可能你就是“掉”进去了,如果跟新单位的人事关系搞不到一起,你就算是栽了。如果再跟顶头上司搞不到一起,你就更栽了。你就得跟魏延似的,忠心耿耿,一腔热血,豪情壮志地来到了刘备的企业上班儿,可是人家的主要领导诸葛亮先生一见面就不喜欢他啊。还一定要杀了他。这可太别扭了。
说到“战长沙”这一段,其实挺没劲的。如果我们不相信相书上的话,那么诸葛亮刚刚跟魏延见面,就要杀魏延,就是有些找碴儿了。或者说,这两人天生就不对眼。读者别误会,谈歌这绝不是讲迷信,现实生活的经验中,这种事儿真是不少。无论你如何积极要求进步,领导就是看不上你,你也真没有办法。举个例子,谈歌有个朋友,是1个单位的领导,姓周。老周就对谈歌讲过,单位有几个人,他就是死活看不上。其实人家也没有什么错,可是他就是看着人家别扭。用老百姓的话说,这叫犯相。跟他犯相的这几个人当中,谈歌还熟悉其中1个,姓李。老李也很头疼地向谈歌诉苦,说周领导不赏识他,无论他怎么卖力气干活儿,怎么为企业出谋划策,周领导也不喜欢他。谈歌劝老李:别着急,慢慢的,时间长了就好了,周领导还不大了解你么。老李苦恼地说:关键是周领导不愿意了解我。还怎么了解我啊?最后,老李得出了结论:我跟周领导犯相。
这实在是人性的弱点啊。生活中,人们常常被这种弱点伤害着。而这种事情常常说不清楚,讲不明白,更摆不到桌面上。再往深里想想,人们在生活中不是常常被这种“犯相”的现象困惑着么,如果你跟某个领导犯了相,你说得对也是不对,你说得不对更是不对。总而言之,你怎么着也不对。
魏延算是跟诸葛亮犯了相了。经验告诉我们,跟领导犯相的人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这可是自古以来,存在于人事关系中的一件特别尴尬的事儿啊,真是不容易解决。中国还有句话,叫做日久见人心。可是现在这话不大实用了。用不了“日久”,如果领导跟你犯相,过不了1个礼拜就得把你炒了鱿鱼,还见什么人心啊。你见“伤心”吧。如果你去应聘,你遇到1个跟你犯相的考官,你肯定连面试这一关都过不了。就算你是怀揣着绝技,就算你揣着外国留学回来的学历证明,就算你是MBA推荐来的,就算你揣着一叠子钞票,想面试过后请人家撮一顿儿,可人家就是不用你。就是看着你别扭,看着你不顺眼。你还真没辙。你还想请客么?你就是请人家喝茅台,喝XO,吃燕窝鱼翅,人家也不稀罕去。古时候那位揣着和氏玉到处献宝的先生,肯定遇到了一些犯相的人,不仅不认和氏玉这块宝贝,还让人家把手脚都跺了。更惨。这岂不是抱着猪头,进不了庙门么!你就叫撞天屈吧。
刘备还算是顾全面子,第一把手嘛,总要顾全大局。他劝住了诸葛亮,这才算是留下了魏延。是啊,真要这时候杀了魏先生,传扬出去多不好听啊。损害企业形象啊。人家谁还敢来投奔啊。咱这刘氏公司刚刚成立,正是招工的时候,可别弄出乱子来啊。行了行了,孔明先生啊,看在我老刘的面子上,先让魏先生留下吧。先试用1个月嘛。
魏延总算是别别扭扭、委委屈屈地在刘备的公司上班了,可魏延从此算是不走运了。他在蜀国流血流汗干了几十年。从长沙一战开始,出生入死,大小战事,几乎都少不了他。都五60岁了,还扛着大刀片儿,跟着诸葛亮到处打仗呢,还当过不少回先锋官呢,遇山铺路,见水搭桥的苦差事也干了不少回。
翻翻《三国演义》这本书,举凡蜀国的重大军事活动,魏延总有份,总是冲在前边。也真是不容易。谈歌看老魏,也算是个老实人,也没争过什么待遇(反正书里没写),你说[www.61k.com)亏不亏吧?干了这么多工作,倒了,诸葛亮也没看上他。看不上就看不上吧,诸葛亮临死,还给人家下了1个死套儿。魏延同志怎么了?你们当领导的还讲不讲理了?
这件事无论怎么讲,也是诸葛亮的不对,你诸葛亮临死前倒是抽出点时间找魏延同志谈谈啊。你诸葛亮可是当领导的啊,怎么也得有点当领导的风度啊,用现在的话说,连个政治思想工作都没有,就安排杨仪马岱这些人往死里收拾魏延。这里边就有了说法:第一:你诸葛亮为什么不亲自杀,把杀人的任务交给了杨仪和马岱?是不是诸葛亮也觉得杀魏延心虚,下不了手啊?第二,如果魏真的想叛变,他至于还跟杨仪叫劲吗?说句明白话。魏延也就是觉得自己多少年跟着诸葛亮出生入死,功劳苦劳都有了,可什么待遇也没有,至少也没有封个什么(随之的住房条件也没有什么改善,薪水奖金也没有什么优厚)。他如果心中怨恨诸葛亮,倒也是在情理之中。魏延先生也不是泥儿捏的。就算是泥捏的,也得有个泥性儿吧。三,魏延就算是反对诸葛亮,可也不是叛国啊。这顶多算上下级闹矛盾。魏延对撤兵的事说得很清楚:不能因为丞相死了,就把国事废了。该伐魏还得继续伐啊。这里边没有一点叛逃的意思啊。顶多是魏延不同意诸葛亮的遗嘱罢了。也犯不上给杀了啊?
可是,上级领导看不上你了,你还能怎么样呢?这是砧板跟鱼肉的关系。魏延高低还是钻进了诸葛亮布下的套儿。在汉中城门口,让马岱给杀了。诸葛亮和魏延这两人的上下级矛盾(或者叫:犯相的矛盾)才算画上了句号。
也别说人家刘禅窝囊废,往往窝囊人办事更厚道。在处理魏延的后事上,他还真办了一件厚道事。不仅没有追究魏延家里人的罪,还把老魏给厚葬了。其实,本来就没有魏延什么错么。刘禅再笨,这里边的事情也看得清楚。如果我们猜着说,刘禅也是惹不起诸葛亮,丞相看不上的人,我刘禅敢看上吗?我就是看上了魏延,我敢重用他吗?如果我们再猜着说,如果魏延能够躲过诸葛亮的黑手,侥幸大难不死,诸葛亮之后,刘禅肯定能够用他。老魏有功劳,也有苦劳;有资历,也有资本啊。可是老魏能躲过去吗?肯定躲不过,诸葛亮已经决定整死他了。他肯定活不下来。
老魏啊,你真是有点冤了。
其实,如果反过来想想,魏延也不冤。谁让你不会来事儿呢?诸葛亮看不上你,又不是一天半天了,都几十年了,这决不是诸葛亮审美疲劳,人家跟你老魏一开始就不对眼么,你老魏心里能不明白吗?你这在这种环境里工作,天天上班不抑郁吗?你怎么就不想着改善一下上下级关系呢?想办法联络一下上下级感情呢?比如,逢年过节,串个门子。诸葛领导闹个小病儿,你买点东西,上门去看一看。热乎话多说点儿,少提意见,多干活。诸葛亮说东,你就说东;诸葛亮说西,你就说西。诸葛亮说公鸡会下松花蛋,你就说你亲眼见。不就齐了么。你没事提什么意见啊。你建议诸葛亮进攻什么子午谷啊?你这叫卖弄。你比领导还明白?领导当面夸你聪明,你可别当真。这就恨上你了。指不定什么时候收拾你呢。领导也有自尊心。你别伤了人家。其实与老魏同时代的还有1个杨修。也就是太爱在领导面前卖弄。把脑袋混丢了。往宽处说,你魏延还有1步路可走,你辞职跳槽啊。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你有技术,有本事,再另找个薪水高的企业也不算是难事么。你干吗非在蜀国这棵树上吊死啊?老魏死心眼儿么。
如果说魏延冒犯过诸葛亮,大概就是上边说的献计出兵子午谷的事儿。别的,魏延还有什么错儿呢?书上没写。其实这人啊,如何处理与领导的关系,真是一件大事情。你别指望你的工作如何如何干得不错,领导就信任你了。你也别指望你如何带病坚持工作了,领导就喜欢你了。从魏延身上,我们后人应该汲取点教训。也就是说,如果你遇到了1个不待见你的领导,你先试着跟他改善关系,如果你真是应该改善的都改善了,还是实在改善不了,谈歌劝你还是赶紧着卷起铺盖走人。再举1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河北某报社有1个记者,是谈歌的老朋友,也算是河北1个小有名气的记者了,写过不少好文章,可他早几年辞职去了深圳,也是当记者,谈歌问他,你跑到深圳去干什么啊?深圳的工作速度快,你多累啊,你缺钱啊?还是想干什么?他告诉谈歌:我也不缺钱,我也不想怎么着,就是我在原单位跟领导闹不来。他挺悲伤地说:不管我怎么卖力气干,可是领导就是看着我不顺眼。我还是出来吧。谈歌说,你就没有想办法改善一下关系么?他说:算了,太费劲,你想跟领导改善关系,近乎一点吧,他认为你想巴结他。你敬而远之吧,躲着点吧,他说你看不起领导。近了远了都不是。怎么呆着都别扭。我干脆出来算了。这也算是1个犯相的例子吧。
爱思考的读书人,对杀魏延这一段还有另1种猜测,说诸葛亮根本就没有布置杀魏延这回事,是杨仪假传诸葛亮的话,让马岱杀了魏延。因为他们2个在工作中一直矛盾很深。杨仪乘机报了私仇。有这种可能吗?也算一说吧。
放下《三国演义》,讲几句正史。历史上的魏延之死,跟诸葛亮没有关系。魏延最终死在了官场争斗上。是因为蜀国内部争权夺利,魏延陷进去了。魏延在汉中做过十余年的太守。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市长。他这十年的市长当得很好,民间的口碑不错。现在汉中市的虎头桥还存有魏延的碑。
大概历史上的魏延还真算是1个好官。
本文标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什么一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什么事?挥泪斩马谡的故事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