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表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2

发布时间:2018-03-15 所属栏目: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一 : 《表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2

《表面积的变化》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及会计算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让学生通过把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的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拼接前后有关几何体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并让学生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本堂课是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为此在设计教案时有别于一般的数学课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通过“实践操作——自主探究——掌握规律”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结合本课的教学实际情况,谈几点反思:

一、能做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吸收教材和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而是由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本节课,安排了3次动手操作探究规律的活动:活动一: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的变化情况。活动二:用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活动三:用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每次操作完学具后,我又安排了小小组进行了讨论:如比较一下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原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否相等?将3个、4个甚至更多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一行,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减少几个正方形面的面积?其中有什么规律吗?将两盒长方体形状的巧克力包成一包,可能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哪种方法包装纸最省?等问题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观察以及交流讨论的平台, 而且有利于学生克服胆怯的心理障碍,大胆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还能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能做到层层递进,以练促思。在学生认识了几个完全一样正方体拼接成一行过程中的规律之后,让学生拿6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任意拼,以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拼接处的规律。培养了学生优化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能力,促进课堂效益的提高,也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最后环节让学生包装火柴盒,通过接近生活实际的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最后环节的拓展延伸,一改拼接的惯性思维,让学生认识切过程使表面积增大。

二 : 小学中学大学反应什么样的教育规律

小学中学大学反应什么样的教育规律

夏晓秋

小学启蒙:

教授最浅显的道理和知识基础抓住兴趣培养

现象:小学减负越减越多,经常看到很多小学生的书包有学生身体的一半大小,重量也很重,大多只能由孩子家长帮忙背着,接送上下学,有些学生自己背着书包上下学,不见得锻炼了身体,反而把自己压成了驼背,一个个在身体没长成之前变成了小罗锅,小眼镜。甚至有些小学生不堪重负,自小就产生了厌学心理,导致了很多不良后果。

少儿期(3---12岁)是学习理解认知的阶段,而这个阶段,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小学走过的。小学教育,不能急功近利,要着眼于启蒙,立足于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启发诱导孩子,使其产生学习的乐趣。针对其爱好,施展不同的教育方法,达到“开导蒙昧,使其明白事理,传授基础知识和入门知识,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爱好,使其有个可发展的方向”的目的即可,而这点西方教育很有可取之处,他们就是抓住了孩子的爱好,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思维力,让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法,去创造,才使他们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比我国多的多。(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中学树德:

塑造人的性格与价值取向结构达到立德树人

现象:中学补课越不越晚,总是在晚上8,9点钟的时候,还能发现很多的中学生背着个书包,带着个眼镜走在回家的路上,或坐在回家的车上,他们身体得不到锻炼,正常上学的课程正常时间学不完,晚上却在多花着钱在补。所有的时间都是在学习,做题,再学习,再做题中走过,这样的生活,使他们分成了三类人,一类学成了目不转睛什么也不会的书呆子,一类彻底产生了厌学情绪,上课不认真听讲,补课花着家里的钱,却做着抽烟喝酒逃课说话攀比等等不良行为。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成为了家长老师们口里的“好学生和精英”。然后他们长大了,占据了好的单位、职位,甚至又成为了某某校长,老师,然后重复着此类的事情,收着这费那费,靠着手中偶尔出的几个聪明学生给自己填业绩,出成绩。

这不是我们要的教育,也不是国家要的教育。

青春期(12-18岁)是人生价值观形成期,这个时期,往往是塑造人的性格和价值取向的最佳时期,同时也是学生的“叛逆期”,在这个时期,学校在教导学生知识结构的同时,不能总是补课让其厌学,本来是想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反倒使其厌学逃课降低了学习成绩。也不能总是管教约束,使其产生逆反叛逆的心理。应该以沟通理解为主,同时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有个健康的信仰,有个健康的性格,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这样,学生在以后的成长中,才能健康和谐的有品质的持续性发展。

大学精身:

形成精英意识与开拓创新能力必须因材施教

现象:我们常常发现,学生上了大学,就没人管了,只要修满学分,课堂上不大声喧哗,点名时候有人喊到,就可以了,至于学不学习,那就不管了。而学生们呢?1成2成在学习,7成8成在玩游戏、谈恋爱、不务正业。等到毕业了,大学专业专业知识赶着学赶着就忘了,有人的找人托关系找个好工作,没人没钱的自己随便找个工作干着,从事自己专业的不足一成。

到了大学,学生往往步入了成年期,对各种问题的学习能力都比较强。在这个时候,才是真正塑造专业类人才的关键时刻。作为一个合格的学校和教育者,不应该是得过且过的人浮于事,而是应该本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的人才培养和建设负责的态度,推孩子一把,让学生能够走的更远更快更好。这样才是对学生有利,对国家有利的事情。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精英意识,让学生有自我开拓与专业创新的能力,是大学教育的基本立足点。给予学生按兴趣和能力调换专业的权利,给予学生自主选修爱好课程的权利,带领学生一起研发培养其开拓创新的能力,这才是大学教育所真正应该抓住的。

三 : 数学教案-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

课题: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知道“扩大”、“缩小”的含义.

2.理解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的规律.

3.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这一数学规律.

教学难点 

理解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并运用规律计算.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420×2 9×40 23×30 0×700

600×3 80×90 35×20 800×10

200×30 70×60 1×190 18×40

2.下面两题,用竖式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28×40 2800×30

二、探究新知.

1.教“扩大”或“缩小”几倍的含义.

 (1)讲授把一个数“扩大”几倍就是把这个数乘几.如5扩大3倍就是5×3=15,板书: ,把一个数缩小几倍就是把这个数除以几.如15缩小3倍就是15÷3=5,板书:

(2)练习:

① 6扩大4倍是多少? ② 3扩大10倍是多少?

③ 200缩小20倍是多少? ④ 8缩小8倍是多少?

2.教例6.

(1)出示表格:

因数

16

16

16

16

16

因数

2

4

10

20

100

32

(2)学生口算填表:

(3)想:发现了什么?分组讨论.

① 第2、3、4、5组的第二个因数同第一组比较,分别扩大2倍、5倍、10倍、50倍,积也随着扩大2倍、5倍、10倍、50倍.

②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4)练习:

12×3= 48×5=24×5=

120×3= 48×50= 24×25=

1200×3= 48×500=24×75=

小结:启发学生把发现的规律进行概括: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5)填空练习:

① 在4×5=20中,如果4不变,5扩大2倍,那么积也( )倍.

② 在6×8=48中,如果8不变,6缩小3倍,那么积也( )倍.

三、课堂总结.

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随堂练习.

1.填表:观察每次计算同前一次比较,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

因数

20

40

40

200

200

因数

50

50

100

100

200

2.填空:

(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 ),积也( ).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5倍,积( );一个因数缩小7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 );一个因数不变,要想使积扩大24倍,另一个因数( ).

五、布置作业 .

(207+99)×32 130×(560-490) 400×(225÷9) (798+486)÷6

板书设计 

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

因数

16

16

16

16

16

因数

2

4

10

20

100

32

64

160

320

1600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四 :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8页的例4及相应的练习。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索过程,感受数学的魅力。
2、引导学生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三、学情与教材分析
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利用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特别是合情推理能力,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在乘法运算中探索积的变化规律是整数四则运算中的内容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本节课学习的例4以两组乘法算式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通过这个过程的探索,不但让学生理解两数相乘时,积的变化随其中一个因数(或两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体会事物间是密切联系的,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例题的设计分三个层次:
1、教材设计了两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乘法算式,引导学生在观察,计算,对比的基础上自主发现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
2、学生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广泛交流自己发现的规律,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说明自己发现的规律。
3、学生再举例,验证积的变化规律的正确性。
学习掌握教材中出现的“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这条规律,可以较快地进行整十、整百数的乘法口算,更好地理解因数未尾有零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算理,为以后学习小数乘法做必要的铺垫。
四、教学准备
例4情景图的课件(或挂图);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提出问题
1、 创设情景
师:(或屏幕显示):为响应学校“节省零花钱,牵手好朋友”号召,我们班与希望小学四(1)班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学生们捐出自己的零花钱,为希望小学的小朋友购买一些图书和学习用品。请你们帮忙算一算,一盒美术颜料6元,买2盒花多少钱?20盒、200盒?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手拉手,献爱心”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体现对他人关爱的同时,进一步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2、引导观察,发现问题:
6×2= 12(元)
6×20=120(元)
6×200=1200(元)
师提问:观察、比较这3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
学情预设:
答题情况可能有:
(1)几个算式中都有6。
(2)几道算式中都出现了相同的数字。如6、2、12等。
(3)算式中的第二个因数每次添了一个零,它的积的末尾也多了一个零。
(4)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扩大10倍,积也跟着扩大10倍。
……
如果学生的回答不够全面,或难以表达自己的发现,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互相补充和完善,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师小结并相机板书课题:积的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观察、比较四道算式的特点,学生一定非常迫切地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许他们的表达还不够规范,或许他们的观察还不够全面,或许他们的叙述还不够完整,但是教师可以从这一教学环节了解到学生知识的起点在哪儿,困顿在什么地方?相信教师给了学生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学生一定会有进一步探究的蓬勃热情。)
(二)逐层探究,发现规律
1、研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大,积的变化情况。
6×2= 12(元)
6×20=120(元)
6×200=1200(元)
(1)师:在研究问题的过程过程中,为了方便我们研究和表达,可以把这组算式分别说成(1)式,(2)式,(3)式。
(2)引导学生分别用(2)式、(3)式(4)式与(1)式比,观察因数和积分别有怎样的变化?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出示18×2=36和30×2=60,还是与(1)式比较,观察因数和积分别又有怎样的变化?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学情预设:
学生在小组内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可能还会有表达不够完整,或者不知如何表达的情况。教师可适时参与小组活动,了解小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在认真倾听他人的想法的基础上,修正自己的发现,互相吸纳,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4)师提问:四道不同的算式都与(1)式进行了比较,你们发现了积的变化规律吗?谁能用简洁的语言归纳一下?组织学生全班交流小组学习情况。
(设计意图:与第一次提出问题时观察算式的特点相比,学生此时研究的目标更加明确:观察因数和积的变化。而且,教师对学生怎样去观察和比较的方法进行指导,体现了教师引导者的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到了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学生在小组交流中人人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可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良好学习品质,和自我修正的好习惯。)
2、研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小,积的变化情况。
(1)师:如果这组算式从下往上观察,分别把上面的两个式子与底下的一个式子作比较,会不会有新的发现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把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全班汇报交流:你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
学情预设:
学生能否在前一次交流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同学的观察方式或者表达方法,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所长进是关键。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及时调控,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让每一个孩子都真正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而不再是做看客和旁听生。
(3)完善原有规律。
学情预设:
学生的表达还比较支离破碎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表达的要点,鼓励学生用简洁,规范的数学语言阐述发现,概括出积的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特别是合情推理能力,探索积的变化规律这一教材是很好的载体。如何引导学生有序的观察,全面的思考,一语中的地表达,是教师应该关注和不断尝试的。)
3、验证规律。
师谈话:刚才大家发现的规律是不是具有普遍性呢?研究数学问题一般不匆忙下结论,要再举一例子,看看会不会出现相同的情况。如果有一个例子出现了不同的情况,就不能把这种发现当作规律,这就是研究数学问题应该持有的严谨的态度。你能自己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吗?
每位学生写3个算式,同桌互相检查和交流因数和积是怎样变化的。
(设计意图:猜想,推理与验证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不可或缺的数学活动,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将更趋于严谨与理性,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三)、拓展延伸,应用规律
1、根据8×50=4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6×50=
32×50=
8×25=
指名交流时还可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怎样想的。
2、在○中填上运算符号,在□中填上数。
24×75=1800 36×104=3744
(24○6)×(75×6)=1800 (36×4)×(104○4)=3744
(24○3)×(75○□)=1800 (36○□)×(104○□)=3744
3、一所希望小学计划将捐赠的拨款用于扩建校园,如图,长方形操场的宽增加到24米,长不变,扩建前的面积是5560平方米。扩大后的操场面积是多少?
8米
(四)、总结全课
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说一说: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还有什么疑问?是用什么方法探索的?
你对哪些过程最感兴趣?你还想知道什么?
这节课学的内容对你的生活有用吗?等问题。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来自61阅读。

五 :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教学过程:
一.谈话,直接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乘法,也能用乘法进行计算。其实在乘法计算中,有个很好的的规律。只要发现这个规律,并进行运用,就可以让我们的计算变得更快更准确。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规律是什么啊?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探究这个规律(板书课题:积的变化规律)
二、自主合作学习、探索规律
1、出示例题,研究问题
(1)6×2=12 (1)20×4=80
(2)6×20=120 (2)40×4=160
(3)6×200=1200 (3)80×4=320
师:知道得数吗?谁说一说。
2、思考,概括规律
师:下面请同学仔细观察这些算式、再认真想想,他们有什么特征呢?
生:一个因数都是6,另一个因数2到20,到200,都扩大了10倍。
师:你是说6不变,2扩大了10倍变成20,这个意思对吗?
师:是个不错的发现,还有谁想来说的?
生: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2扩大了10倍,积也扩大了10倍
师:听懂她的发现了吗?你能具体地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吗?
生:6×2=12,6不变,2扩大10倍是20,6×20=120,12到120也扩大了10倍。(同时板书)
师:她的这个发现真有意思。你们都同意吗?
师:我们把这个发现,用在右边的算式,看看还是不是有这个规律,
生:一个因数4不变,另一个因数20扩大2倍,积也扩大2倍。
3.概括规律
师:刚才大家的这个发现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呢?
生: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就乘几
4.验证规律
师:是不是其他的算式也是这样呢?我们来举例验证一下
每人写2组这样的算式,完成后和同桌一起找一找这些算式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
汇报
5.完整规律
师:从这些算式中,我们还能看出什么规律吗?刚才我们从上往下看,现在换个角度,从下往上看。有了什么想法了,就赶紧把它写下来,然后很自己的同桌轻轻地说说看。
生: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 几,积就乘 几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就除以几
师:同意吗?也写一组算式,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这个规律。
师:其实,这就是积的变化规律,我们还可以这样说: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就乘(或除以)几
三、巩固拓展,运用新知
师:现在就让我们应用这个规律,解决数学上遇到的一些问题。
1. 两个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5倍,积( );一个因数缩小7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 ),一个因数不变,要想使积扩大24倍,另一个因数( )
2.12× 20 =240 26×11=261
12×(20÷4)= (26×2)×11=
3.根据8×50=4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6×50= 4×50= 32×50= 8×25=
4.利用规律,直接说出答案
25×20=500
25×( )=1000
25×( )=1500
25×( )=250
3、算一算,想一想,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①请大家完成下列计算,并在组内述说自己发现的规律
18×24=432
(18÷2)×(24×2)=
(18×2)×(24÷2)=
100×45=
(100×3)×(45÷3)=
(100÷5)×(45×5)=
小结: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它们的乘积不变。
②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在□中填上运算符号,在○中填上数。
24×75=1800
(24□6)×(75×6)=1800
(24□3)×(75□○)=1800
36×104=3744
(36×4)×(104□4)=3744
(36□○)×(104□○)=3744
四、总结课堂
师:经过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本文标题: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表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2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5666.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