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初中政治教学反思案例-政治教案- 中学政治教案初一年级第一课

发布时间:2018-04-20 所属栏目:2015年开学第一课教案

一 : 政治教案- 中学政治教案初一年级第一课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懂得个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周围的环境;懂得社会环境对个人也有影响,而且有好坏之分;教育学生利用优离的社会环境,客观地、发展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承担的角色,正确地看待自己,使自己成为受社会和别人欢迎的人。
具体要求
     1.知识方面
    (1)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社会中生活,个人是社会的成员。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到,社会一个群众组织,是人们生活的共同体;理解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文化、娱乐等各方面都离不开社会。
    (2)识记社会环境对个人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要学会正确地对待社会影响。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善于认识自己,一方面要用全面地看问题的方法看待自己;另一方面要用发展地看问题的方法看待自己。初步学会自我认识的方法。
    (4)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个人和社会紧紧相连。正确地看待自己,做有益于社会的人。
      2.能力方面
    (1)通过个人是社会的成员的学习,提高学生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正确看待自己的能力。
    (2)通过对什么是社会以社会环境对个人的影响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复杂的社会现象的识别能力和分析能力,初步学会利用积极的社会影响,净化心灵,进步向上,抵御和抵制不良影响。
   (3)通过善于认识自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和一些正确认识自己的基本分析方法。
     3.觉悟方面
   (1)通过个人是社会的成员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个人与社会紧密相连,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团结协作。
   (2)通过社会环境对个人的影响的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认识水平,学会分清社会影响的好坏,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不学、不做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有害的事情,做合格的接班人。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祖国为我们个人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们要争取做有益于社会的人,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
教学重点
   (1)社会环境影响个人。
   (2)要善于认识自己。
     教学难点 
   (1)社会环境影响个人。
   (2)什么是社会?
    课时安排
     4~6课时。原则上一框题1课时,机动2课时。课文引言部分和第一框题内容较多,加上学生活动,1课时很难完成,可用2课时;第一课学完后可以安排1课时活动。为了便于说明教法,本教案是按一框题1课时的阐述的。
知识结构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
    (1)初一思想政治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具有什么意义?
     导入  新课
     通过“前言”部分的学习,我们知道初一思想政治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有关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内容。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助于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利于高尚情操的培养,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可见,作为21世纪的主人,无论我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求我们不仅要有一定的知识文化水平,还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所以我们要不断地、自觉地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正确地看待自己,这也就是我们这一课要学习的内容。
    第一课 认识自我的途径(板书)
    提问:你了解自己吗?
    请同学们阅读第一课的引言,然后用简单的几句话自我介绍。(教师可请全班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学生自我介绍。)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刚才这些同学有的介绍了自己的外貌特征,有的介绍了自己的性格特征,有的介绍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还有的介绍了自己的兴趣、爱好,等等,让我们对他们有了一个比较明确地了解和认识。但是都不很全面。要真正在全面地、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了解自己,不仅要了解自己的外貌、性格等特征,更重要的是要意识到自己是社会中一员。
     一、个人是社会的成员(板书)
      1.个是社会的成员,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0页有关“狼孩”的事例,思考:“狼孩”为什么不能像人一样生活?
    (学生讨论回答。注意:重点讨论“狼孩” 的生活与人的生活为什么不一样。)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脱离了人类社会,就无法进行这些社会生活了。“狼孩”就是因为从小脱离了人类社会与狼群生活在一起,所以才能像人一样生活。可见,个人和社会紧密相连,任何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员,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社会。
请同学们举例说说每天在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和社会的各行各业有哪些联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人们在生活不仅有物质方面的需要,也有精神方面的需求。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里,社会为我们个人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们每天吃、穿、用、住、行等,都和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农民为我们提供粮食,工人为我们制作衣服、建筑房屋、制造车辆、印刷书本、生产文具,教师教给我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文艺工作者为我们创作音乐、舞蹈、电影、电视、绘画等作品……所有这一切都是社会提供给我们的。可见:
  (投影)
    ①社会为人们的生存、发展提供了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条件。
    ②社会为人们提供了教育、科学以及文学、绘画、戏剧、音乐、舞蹈、电影等精神生活条件。
    ③人的思想、情感和心理的产生与变化也同社会紧紧相连。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思想、感情和心理会受到周围事物和环境的影响,而且随着生活环境、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的思想、情感和心理也会变化和发展。每个人的喜、怒、哀、惧都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例如:你会为自己在比赛中获得了好的成绩而高兴,会为自己的某一错误而伤心或害怕,也会为别人对你的造谣中伤而愤怒。
请阅读课文第11页关于《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一段描写,谈谈:当鲁滨孙找到很多钱币时,他的反应是什么?如果不是在孤岛上,而是在日常的生活中,那么他的反应又将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在孤岛上,他的反应是:大笑、说它们是废物、鄙视它们、把它们留在老地方。如果是在日常的生活中,一般人的反应应该是非常高兴。那么,鲁滨孙为什么不高兴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因为他一个人在孤岛上,离开了社会生活,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钱虽然很多,而且有几种不同的货币,但他无法使用。所以他对钱的看法、认识、态度就同平常人不一样了。可见人的思想、情感和心理的产生和发展同社会生活密不可分。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人的劳动、人的语言、人的交往等等都要在社会生活中进行,任何人都离不开社会。离开了社会就意味着失去文明,失去知识,失去人的情感与心理,失去人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就好比一滴水与大海的关系,一滴水注入大海就获得了生命,而一旦离开了大海就会干涸、消失。因此,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个人是社会的一员。
    那么什么是社会?对于社会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请阅读课文第12页有关材料,并填写与社会有关的词。
  (注意:学生可在课文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多填。请一名同学在黑板上填写,其他同学补充。教师根据情况适当补充。如:社会分工、社会治安、社会实践、社会科学、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社会产品、社会劳动、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人类社会、阶级社会、原始社会等等。)
  (学生填写完后,教师总结导入  。)
不论是“社会……”,“……社会”,都离不开人,都是由很多人组成。可见:
    2.社会是一个群体组织,是人们生活的共同体(板书)
    首先,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中最基本的要素是人。个人是社会的细胞,没有人根本就谈不上社会。
   (1)个人是社会的细胞。(板书)
    俗话说:“没有土壤,泰山不能成其大;没有细流,河海不能就其深”。浩瀚无垠的大海,由一滴滴水珠汇而在;雄伟的万里长城,由一块块砖石垒就。社会是由一个一个的个人组成的,社会的存生在和发展,离不开它的每一个成员。我们生活的家庭、学校、班级就是一个个小社会。一个家庭,由父母子女等成员组成;一个学校,由校长、教师、学生等成员组成;我们生活的班级,由来自不同小学的你、我、他组成。离开了这一个个成员,我们的家庭、学校、班级将不会存在。
    但单个的人不能称为社会。社会是个群体,大家共同生活在一起。在社会中人与人按照一定的物质关系组织在一起,共同生活、共同劳动。
其次,人们在社会中共同生活、共同劳动需要一定的空间、地域。也就是说:
    (2)人们生活在一定的地域中。(板书)
     请同学们看书第13页,填一填你所在的地域。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某一地域之中,你总是生活在某一家庭、班级、学校、社区、街道、城市、乡村等等之中,我们生活的这些地方可以说是一个小社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家庭是我们出生后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我们认识社会的开端。而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最主要的场所和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和学校生活将为我们了解社会、将来适应社会、承担社会责任奠定坚实的基础。
    由于生活在共同的地域中,人们有着共同的利益、共同的需要,因此需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需要共同进行一些社会活动,为大家服务。
    例如:我们现在的班级,它是同学们共同生活的一个小社会,需要每个同学热爱它,发挥自己的作用,尽自己所能为它服务。班里出板报,需要许多同学投稿,还要一些同学编辑、抄写、绘画;学校开运动会,需要很多同学参加,为班争光,其他同学虽然不能参加比赛,但可以为运动员们加油助威、看管东西、送水等等。
    事实上,在我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千千万万的人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为大家服务,共同建设、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近年来,我国神州大地掀起了一股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的热潮,许多的人在为自己所生活的地域做贡献。
请看投影(课文有关文明社区的资料和图片),并谈谈你的感想。
   (教师可补充有关资料,如有条件可放“文明社区”的录像。)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由此可见,社会的组成离不开个人,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每个人都必须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无论是社会还是社区,都是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都会影响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即:
   (3)个人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板书)
    那么,社会环境是怎样影响个人的?这个问题就是我们下一框题要学的内容。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1)为什么说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
   (2)什么是社会?
    导入  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个人是社会的一员,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因为:社会为人们的生存、发展提供了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条件;为人们提供了教育、科学以及文学、绘画、戏剧、音乐、舞蹈、电影等精神生活条件;而且人的思想、情感和心理的产生与变化也同社会紧紧相连。所以个人离不开社会。而社会是一个群体组织,是人们生活的共同体。人们的学习、劳动、交往等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社会对每个人的生活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社会影响着个人(板书)
    提问:有的人认为:一个的成功,完全是他人人奋斗的结果。这一看法对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这一看法是不对的,因为他只看到了成功离不开个人的努力这一方面,而没有看到社会对个人的影响这一方面。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社会生活中成长起来的,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思想、行动、心理、感情等都会受到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
    1.社会对个人有影响(板书)
    例如:同学们刚刚进入初中学习,对这所新的学校和原来小学的校风、校纪、校园环境等肯定有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如果你到不同的商店去购物,也会有不一样的感觉。这些就是社会对你个人的影响。
    社会对个人的影响包括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任何个人都是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的,他的活动不能不受到各种社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1)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板书)
    谁都不可能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而只能根据社会发展所提供的条件以及自身的条件来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例如:在原始社会,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很低,生活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很差,穿的是树叶、兽皮;住的是山洞;吃的是野果、树根等;经常吃不饱、穿不暖。因此原始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很差,精神生活很少,甚至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他们也想过更好的生活,如像我们现在一样,但是这在当时的环境和条件下是不可能的。同样,今天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要受社会所提供的条件和你自身投机倒把的限制。
    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2)青少年在社会生活中成长。(板书)
    我们青少年在社会中生活和成长,同样不能脱离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生机盎然,社会主义祖国为我们每个人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
    请同学们说一说:国家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哪些有利的条件?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4页的材料和看15页的图片,然后补充材料并总结。)
    国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衣、食、往、行等物质生活条件,而且为我们提供了文化、艺术等精神生活条件。
    实际上我们青少年在社会中生活和成长,不仅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受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而且我们和各种思想、心理、情感、行为等都要受到社会生活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让我们从小学升入中学的过程来理解这种环境的变化吧。
    告别了令人留恋的小学生活,我们开始了多彩的中学生活,进入了人生最宝贵的青少年时期。中学生活是我们长知识、长身体、长思想、长能力的重要时期,它与小学生活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你对中学生活适应了吗?有没有课文中“小明”那样的烦恼?
   (请一位同学读教材第15页材料。)
    提问:小明遇到的问题,你也遇到过吗?你能帮小明出出主意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小明遇到的问题可能很多同学都遇到过,大家刚才也为他出了很多主意。对这个问题,我认为:由于对中学生活不了解,产生了一时的不适应,不足为奇。只要在老师、同学、家长的帮助指导下,稳定情绪,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做好复习和预习,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与同学们友好相处,一定能很好地渡过中学生活的。这也说明社会对我们个人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社会是复杂的,社会环境对个人的影响也是复杂的。
    2.社会对人的影响是复杂的(板书)
    社会是人们生活的共同体,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意识,因而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这种复杂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
(1) 社会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板书)
    积极的影响:在我们的身边,许许多多的普通人,用他们平凡而崇高的思想和行动,净化着社会的风气,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每年的3月5日是什么日子?(学雷锋纪念日)那么我们向雷锋叔叔学习些什么?(多做好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等等)实际上咱们身边也有许多的好人好事。这些好人好事、英雄模范的事迹都对我们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请同学们谈谈你身边的好人好事。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有“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活动;党的好干部孔繁森、见义勇为的徐洪刚、爱岗敬业的李素丽等等。这些好人好事都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掀起了一次次活动和学习的高潮,带来了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消极的影响:
   (学生谈后,教师总结。)
    社会生活中也存在着吸毒、赌博、酗酒、抢劫、盗窃、封建迷信活动等不良现象,尽管只是少数人和个别现象,但对社会环境和个人的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因此我们要提高自己认识社会复杂现象和抵制消极影响的能力。
    说一说:既然社会环境有好有坏,那么应该怎样区别对待?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好的社会环境是积极向上的,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培养人们高尚的思想道德水平,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而坏的、不好的社会环境则容易导致不良后果,甚至违法犯罪。
    另一方面:
   (2)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向前的,而具体的前进过程中又会有曲折、反复。(板书)
    为什么这样说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7页第2、3、4自然段并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材料并总结。)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向前发展的,在社会形态上表现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依次更替。但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的历史从业说不是笔直向前的,而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有时候甚至会出现暂时的倒退。例如:英国资产阶段战胜封建地主阶级,就是一个非常曲折的过程。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段革命,从1642年到1688年,40多年中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一直在进行着。1642年国王查理一世挑起了第一次内战,1645年资产阶级的军队在纳斯比战役中,击败了封建国王的军队,结束了这一次国内战争。但1647年国王查理一世又挑起了第二次国内战争,1648年以克伦威尔为首的资产阶级挥队击败了封建势力的反扑,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权。可是到1660年查理二世又复辟了封建王朝,建立了斯图亚特王朝,对革命者反攻倒算,许多人被捕,有的被杀害,有的被监禁,甚至有的革命领袖的尸体也被挖出施以绞刑。经过20多年的反复斗争,直到1688年资产阶级再次发动政变,才推翻了复辟王朝,确立了资产阶级的专政。我国建国以来40多年的历史也是充满曲折的,建国初期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比较好的成就,但是从1957年开始,长达近20年,出现了一系列的错误,如:反右扩大化、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等,从而走了一段弯路,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确立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我们才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
    可见,社会的发展是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
    根据前面所学的内容,我们知道:社会是复杂的,一方面社会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向前的,但具体过程中又有曲折、反复。因此同学们在看待社会生活时,一定要看到它的两个方面,不要片面化、绝对化。要正确对待社会影响,学会区分积极的和消极的,分清主流和支流,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向前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要因为社会的复杂,特别是存在着消极影响和曲折、反复,而对生活采取比较消极的态度。应该对社会前途充满信心,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学会利用社会的积极影响,抵制不良影响。
   (3)我们要学会利用社会的积极影响,自觉抵制社会的不良影响。(板书)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它为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许多的有利条件,我们要利用这引起有利的条件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明辨是非,提高自己的心理品质修养,增强自己抵御、战胜消极影响的能力,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社会成员。
    课堂作业 
    想一想:“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第三课时
    复习提问
    通过面两节谭的学习,我们对社会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同学校谈谈: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导入  新课
    我们知道:个人是社会的一员,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社会对个人影响,而且影响是复杂的。那么,我们能不能在社会的复杂影响中,正确看待自己,认识自己,摆正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并且积极地为社会做出贡献,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是有现实意义的。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三框题。
    三、善于认识自己(板书)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社会成员,需要正确认识社会,还要善于认识自己。
    1.中学生要正确认识社会,也要善于认识自己(板书)
    进入中学,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我们每个人不仅生理上有了些变化,心理上也有了变化。这时候的你和小学时的你已经一样了。作为中学生,你对自己的认识应该比以前要全面和深刻些。
    下面请同学们做一做:“自我画像——我是谁?”
   (请几位同学说说,其他同学看一看、评一评,他(她)的自画像得怎么样。)
   (学生评论后,教师归纳。)
    要画得很像是不容易的,自画像的前六项是关于外表或外貌方面的,大家都清楚,填写起来比较容易。后面的几项逐渐难起来,有的可能很模糊,有的可能根本就不会填。不会填写没有关系,通过以后的学习我们就会知道怎么填写了。如:“情绪”,我们将在第三课学到;“意志”,将在第四课学到;“耐挫力”,将在第五课学习;而“进取心”将在第六课了解。事实上,我们认识自己通常是从外在的表现开始的,如:照镜子,家长、老师、同学等人的评价等等。善于认识自己,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要真正全面、深刻地认识自己,必须学会科学的方法。
    2.善于认识自己,要有科学的方法(板书)
    首先,要学会全面地看待自己的方法。
   (1)全面地看待自己。(板书)
    请一位同学读教材第19页第2自然段内容。
    提问:这位中学生对自己的分析全面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比较全面,因为他既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全面地看待自己,就是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短处。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十全十美的人是不存在的,要承认现实,面对现实。
    在全面地看待自己的问题上要注意反对两种错误的方法:一种是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的不足。这样的话就容易怎样?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用自己的优点比别人的不足,“看自己一朵花,别人豆腐渣”,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工作和学习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另一种是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看不到自己的优点长处。这样的话会怎样?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请看第20页图片《羊与长颈鹿》。思考: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说明了:“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全面地、裙带求是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和他人,不能只看到其中的某一方面。
    善于认识自己不仅要全面地看待自己,而且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2.发展地看待自己。(板书)
    请同学们自学课文的这一部分内容,思考:发展地看待自己的方法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发展地看待自己,就是告诉我们:每人人的成长都是由昨天——今天——明天组成的,人的成长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我们要面对、了解自己的昨天,认识、把握自己的今天,比较自己昨天和今天的变化,创造、迎接自己的明天。因此我们不要停留在昨天,要勇敢地、积极地面对今天,抓紧时间弥补昨天的遗憾,为自己的明天奠定好基础,使自己的明天更美好。
    善于认识自己,不仅要全面地、发展地看待自己,而且要掌握自我认识的一些具体方法。
    3.善于认识自己,要学会自我认识(板书)
    自我认识就是自己认识自己和通过别人认识自己,具体方法有:
   (1)自我观察。(板书)
    自我观察就是自己观察自己,那么我们观察自己的哪此方面?
   (学生谈,教师写,然后总结,并用投影打出来。)
   (投影)
    ①自身外表和体质状况。如:外貌、风度、健康情况等。
    ②自我形象。如:你在班级、年级、学校的位置、作用,你在公共场合的表现和适应能力。
    ③自己的精神世界。如:性格、爱好、特长、道德水平、智力、能力等等。
    提问:我们观察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我们观察自己的目的是要更好地了解自己,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确定自己前进和目标,使自己在各方面更上一层楼。
    所以,当我们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后,就要不怕困难,坚定不移地去做,千万不能虎头蛇尾,更不能因为遇到困难和挫折而灰心丧气,甚至半途而废。课文所介绍的小红同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请阅读教材第21页最后一段内容。
    认识自己除了自我观察外,另外的方法就是通过别人了解自己。大家谈谈;怎样通过别人了解自己?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2)在与他人的接触中认识自己。(板书)
   (3)从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中认识自己。(板书)
    在通过他人了解自己时,最好是主动一些,态度要虚心和诚恳。
小结:这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习认识自己的方法,要认识自己,根本的方法是:要全面地、发展地看待自己。具体的方法是:自我观察,在与他人的接触中、从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中认识自己。
课堂作业 
    看书第22页,想一想:“人贵有自知之明”与“旁观者清”这两句话给我们什么启示?
    第四课时
    复习提问
   (上节课的课堂作业 。)
    导入  新课
    这两句话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善于认识自己,首先要自己观察自己,有自知之明;其次要通过别人了解自己,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那么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社会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目的是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优秀的社会成员,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四、做有益于社会的人(板书)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1. 应该从当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做起(板书)
提问:什么是社会?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社会是一个群体组织,是人们生活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场合、地点,充当不同的角色。请看投影“填一填”。
   (投影)
    填一填:
    在家庭中,我是——————————————。
    在学校中,我是——————————————。
    在街道上,我是——————————————。
    在商店里,我是——————————————。
    在公园内,我是——————————————。
    在过去, 我是——————————————。
    在现在, 我是——————————————。
    在将来,我可能是—————————————。
    请几位学生说说。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无论你担任哪种角色,你都应该尽量成为一个好的角色,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街上做个好行人、好公民,在公园做个好游客,在商店做个好顾客。在自己的角色上,多做些有益于社会的事,多为社会做贡献。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平凡的人做出了许多对社会、对他人有益的事。1993年5月,第六届“人道主义奖”获得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23页第3自然段。
    这样的人和事有许许多多,哪位同学说说(学生回答。)
    做有益于社会的人,还要:
    2.要学会主动关心和帮助周围的人(板书)
    请同学们说说:你什么时候特别希望有人帮助你?以前有人帮助过你吗?如果有,请说说其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可请十位学生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实际上,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挫折,只不过有的人的困难多或大,有的人的困难少或小。当你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总希望有人帮助你。既然你是这样,那当别人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也需要你的帮助。所以,我们每个人应该自觉地、主动地去关心和帮助你周围的人。
     3.要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板书)
     大家说说:我们的生活中那些活动是公益活动?你以前参加过哪些公益活动?
   (学生谈,教师在黑板上写并总结。)
    作为初一年级的学生,我们年龄小,有着很多的局限。但应该尽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参加植树活动,清洁周围环境,照顾老弱病残者,宣传交通规则等等。刚才咱们很多同学谈了过去参加过的公益活动,这非常好,希望大家以后多参加这类活动。参加公益活动,不仅为社会做了好事,而且培养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增加了我们对社会的了解,同学们一起参加还可以增加相互之间的友谊。
    4.要学会自我的约束(板书)
    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是一种高尚的人生志向。要具备这种高尚的品德,需要克服自己的缺点,战胜自己的弱点,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例如:为人们服务就要有本领,所以要好好学习,不怕困难,不能偷懒马虎;做好人好事,就要牺牲一些时间和精力,甚至娱乐活动,能任劳任怨;在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时候,要自觉地把个人利益放在从属地位。可以说,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定是一个善于自我约束的人。
    请阅读课文第25页“童第周的事迹”,然后结合自己的情况,谈谈你在自我约束方面还应注意些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我们每个都是社会的一员,都应该成为合格的、优秀的社会成员,因些我们应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多做贡献,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小结:这一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社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怎样正确看待自己,如何做一个益于社会的人。知识了社会是一个群体组织,是人们生活的共同体;个人是社会的一员,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社会对个人有影响,而且影响是复杂的;正确看待自己,必须正确看待社会并善于认识自己。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要当好自己的社会角色,主动关心、帮助周围的人,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加强自我约束,严格要求自己,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课堂作业 
    教材第25页“阅读与思考”。
   (建议:全课结束后可组织一次活动课,内容可任选一个:①请每位同学写一段文字描述自己,课上与邻座同学交流、点评,相邻两组的四人为一组。②小品表演:自我形象展示。每组可出二至三个节目,设计评委会,活动结束后评出最佳演员、最佳节目、最佳编导。)

二 : 初中思想政治活动课教学举例

  初中思想政治活动课教学举例

  

活动一:自由论坛

   活动名称:说上网

   活动目标:通过自由发言或即兴演讲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能力,让他们在思想上走出误区,提高认识。

   活动对象:教师:张金辉、邹远波;学生:104班全体同学。

   活动时间:2003年3月25日

   活动内容:

   一、背景:目前,我班及同龄人中有一部分人喜欢进网吧上网,学校明令禁止。

   二、准备:1、挑选主持人。2、教室作必要布置。3、同学们先思考1分钟,拟定发言(或讲演)提纲。

   三、过程:

   1、主持人宣布自由论坛“说上网”正式开始。

   2、举手发言(或依次进行发言)。

   3、主持人小结:本次论坛共有42人发言,大家分别发表了各自的观点,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希望大家发扬这种精神,多观察、多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认识水平。下面请老师作总结发言。

   4、教师总结:大家发言积极、观点各异,呈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从大家的观点中可以归纳出这样几类:第一、支持上网,此次论坛有35人持这种看法,其中有19人认为上网好玩,还可增加知识、开发智力;有16人认为现在是信息时代,我们应多接触高科技,拓宽知识面,多学新知识。第二、有3人觉得 无所谓,上网与不上网对人们没有什么影响。第三、有4人反对上网,认为对青少年危害极大。针对上述观点一一分析,指出正确的做法。

   活动后记:1、本次活动促使学生对上网进行思考,提高了认识,纠正了错误思想,对学生起到了有效的教育作用。2、本活动形式为固定活动,适用于一、二、三年级涉及到学生思想有分岐、教材与现实有岐异的内容。

  

活动二:潇洒十分

   活动名称:“竞争主持人”

   活动对象:教师:张金辉、张兴海;学生:101班全体学生

   活动时间:2003年12月15日

   活动目标:通过竞争主持人的方式,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文艺才能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活动内容:

   一、背景大塘初中团总支“心理咨询室”致力于消除同学们的心理障碍,培养同学们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现招聘两名在校学生担任心理咨询员。

   二、条件凡是品学兼优,愿意为大家服务,并在十分钟以内顺利通过下列三关、成绩优异者即被录用。

   三、选拔第一关:你将如何让学校信任你、聘用你?你将对学校领导说些什么?第二关:如果你被聘用后,你将如何开展工作,以便更好地帮助别人?第三关:你入选后,怎样疗治同学的心理疾病?

   这里有两位同学给“心理咨询室”的来信,现摘录如下:

    1、“我叫小芳。我是一位自尊心很强的女孩。同桌的女孩成绩比我好,我不甘心落后于她,常常暗下决心超过她。可是,我一次次都未能如愿,我开始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更多的是苦恼……”

    2、“我是一名初中生,叫小敏。近年来我越来越觉得自己什么也不行,别人什么都比我强,遇事首先想到的是‘我恐怕做不好’。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怎样才能摆脱这种处境?”

    如果你是心理咨询员,你该如何回信?(可选其中一位回信)

   四、结果本次活动有39人闯关。根据他们的表现,藩美溶、黄静被录用。

   现摘录回信一封:

亲爱的小敏同学:

   你好!我是心理咨询室的咨询员,首先非常感谢你对我们的信任,能够向我们坦露心迹,你能给我们写信,也就充分证明了你想战胜心魔的愿望,我觉得你应该给自己一点信心,充分相信自己,应该对自己说:“我能行!”试试吧!我相信你办得到,等待你的好消息。

                                                           你的朋友:心理咨询室的咨询员  潘美溶

                                                              2003年12月15日

   活动后记:1、本活动形式新颖,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同时,能较好地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2、本活动形式为固定活动、定期举行,也可以选择充当主持人的活动。

   

活动三:“实话实说”

    活动名称:关于优化社会风气的讨论

    活动目标:通过讨论,让学生看到当今社会存在的不足,明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促使学生思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活动对象:老师:张金辉 、刘树鹏;学生:202班全体同学

    活动时间:2003年11月19日

    活动过程:

    一、背景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对改革、发展、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主流。但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在社会精神生活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

    二、典型案例

    案例1:英雄流血又流泪:四川成都18岁的黄健面对手持匕首劫持两名弱女子的歹徒,英勇而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令人遗憾的是,他用生命救下的两名女子及其父母却对此表现出惊人的漠然,他们声称:“我们又没让他救人,他自己要逞能,死了活该。”

    案例2:正义与邪恶,此消彼长:一个小偷第一次入室作案,被户主发现。他以为这下完了,正后悔不该走邪路时,却见全家老少齐刷刷地跪下了,求他看中什么统统拿走,不伤人就行。小偷喜出望外,从容地将这一家洗劫一空。从此,他特别猖狂,因为他认定“好人怕坏人”,只要凶点,就可以横行无忌。

    案例3:高尚与沦丧,一步之遥:北京的一位孕妇乘公共汽车,售票员再三请人让个座,可就是没人让。有位乘客竟然说:“挺着个大肚子,不在家呆着,瞎转悠什么?”

    三、讨论阅读上述材料后,运用初二思想政治第六课所学知识讨论:我们靠什么可以优化社会风气?

    讨论:……

    四、总结通过大家的热烈讨论,看到了我国社会存在的问题,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观点1:优化社会风气,一靠教育,二靠法律。

    观点2:优化社会风气既要靠法制,又要靠德治。

    观点3:提高公民道德意识可以优化社会风气。

    观点4: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优化社会风气。

   

    活动后记:1、本次活动选取的案例典型,容易促动人们的思想,让学生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全面地看待问题,同时,它能促使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容易找到解决的办法。2、本活动形式为固定活动,适合于社会上热点、焦点问题的探讨以及对学生思想实际的了解。

  

    活动四:“记者行动”

    活动名称:对学校周边地区的环境问题进行调查

    活动目标:调查学校周边环境问题,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危害性,进一步加深对我国环保法规的了解,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身边发生的事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活动对象:老师:张金辉 、卿瑶;学生:202班全体学生

    活动时间:2003年12月6——7日

    活动内容:

    一、准备1、复习第七课的内容,了解有关的法律、法规。2、将全班分成15个小组,每组3—5人,分别选一名组长。3、设计、准备调查表,了解周围的环境问题。

    二、过程1、分组通过走访、咨询、问卷、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分析学校周边地区的某一环境问题。2、填写调查表,整理调查结果,写出调查报告,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环境的合理化建议。3、班级内进行交流,进行评比。经民主评选,老师审阅,最后评出3小组(组长:谭浩)、10小组(组长:王评)为优胜小组。

    活动后记:1、本次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开始关心生活、关注社会,初步尝到了探究性学习、运用所学知识的甜头。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2、他们也看到了不少环境问题,提出了不少合理化的建议,增强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五:漫画解读

    活动名称:漫画解读

    活动目标:让学生学会读懂一般漫画,领会漫画的含义,提高自己观读漫画的能力和欣赏漫画的水平,激发他们参与漫画创作的动机。

    活动对象:教师:张金辉 、张雪英 ;学生:304班全体学生

    活动时间:2004年4月28日

    活动内容:

    一、出示漫画

 二、试题请根据上面三幅漫画的寓意,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解。(提示: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进行简要分析和说明)

    三、解读漫画一:1、让狗不在屋里拉屎,爱护小环境,不爱大环境。2、该主人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存在品格方面的缺点,应改正。漫画二:观点一、先以为是公共财产损失了,原来是未弄清情况(印在上面的是自己的“影子”),虚惊一场。观点二、该检查人员贼喊捉贼,说明腐败出现新动向,惩治腐败艰巨而复杂,任重道远。漫画三:利用新知识混淆视听,发布虚假广告,违背诚实信用原则。

    活动后记:此活动让学生活学活用,创造了“乐学”氛围,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社会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追求真善美。

    近几年来,我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以思想政治课题“教法的标新立异与学生的创新精神”的研究为契机,大胆实验,不断探索活跃课堂氛围、开通学习渠道、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各位教师自觉地从“传道、授业、解惑”的神龛上走下来,明确“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成功”的新的教育教学观,走进学生的心灵,不搞知识霸权和知识垄断,帮助学生汲取、加工、应用信息,大胆创新。我们不仅进行了上面五个方面的活动,还策划实施了模拟法庭、角色体验表演、辩论会、时事抢答、时事讲座、专题报告会、演讲赛、小制作比赛、歌咏会、拔河比赛等活动,创造了浓厚的教学教研氛围,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为培养新世纪的新型人才做了一些用心用情的探索。目前虽收效甚微,但我们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真情能动有情人。虽然我们起步较晚,经验较少,但我们有信心在实验中摸经验,在探索中求发展,与政治学科的各位行家共创明天的辉煌

三 : 初中政治教学案例

我们可以失败、但绝不能放弃

——初一政治《能够承受挫折勇于开拓进取》第1课时的教学案例

·建议思考的问题·

·政治课的教育任务是什么?

·体验教法如何落实到初一政治的心理教学中去,才能让学生确实学会去认识自己的心理活动,分析心理现象,并能试着去解决心理问题?

·课改的转轨时期,如何转变学生长期形成的学习观、师生观以及看待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政治课“价值取向”的教育任务如何实现?

受挫折时的心理体验

备课时,我一直在想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懂得挫折,明白人生难免有挫折,并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呢?总结过去的经验,我选择了体验法。让学生在自己亲身的经历中,去直接或间接体验感受自己遇到挫折时的心理变化及了解自己受挫的承受能力,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会正确地对待挫折。

选择什么样的体验活动才能达到效果呢?有的老师采用体育比赛的活动,通过输赢让学生感受挫折。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觉得采用这种方法易浪费时间,场面控制不好,易导致课堂混乱。后来,我想学生在学校里天天都可能遇到麻烦,都会发生问题,我何方“即兴”选择呢?

上课了,我开始检查作业,结果有三个学生没交。我开始有点火了,每次政治作业总是有那么几个没交,而且每次都有各种理由、借口。过去,我总是耐心地教育,可是现在又怎么样呢?我终于明白:教育不是万能的!于是,我决定惩罚学生:A学生马上去请家长,B学生罚抄十遍,C学生不用上政治课了。

听到我的宣布,全班鄂然,三个被罚的学生更是满脸通红,额头冒汗。因为他们都坚信,我不会惩罚学生。这时,教室里一片安静,全班同学都紧张等待着事情的进展……

此时此景,我抓住机会,突然宣布,“刚才只是老师故意对你们受挫的测试。”全班学生一样:“哦——”,白嘘惊一场。只是三个被罚的学生还没从刚才的情景中回过神来。

“但……”,我故意拉长并提高声调,但这三个同学必须在受到处理,解决的方式由他们课后去想,其他同学也可提出建议。现在,请三个被“罚”的学生把你们受挫时的想法或心理上的变化写下来,其余同学写下你们看到别人被“罚”时的心理感受。学生写好之好,开始交流。

A学生一问是好学生,由于粗心,收书时收漏了政治作业。他的心理体验是:“我很害怕,不知道怎样去告诉家长。老师,同学会怎样看我。我没想到,自己的粗心会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的麻烦,而且也没想到第一次政治作业,就受到这样严厉的惩罚。后来,老师改变处理方式,我很感激老师……”讲到最后,A学生哭了,再也没说不下去了。

B学生,多次不交作业,班上表现落后。没交作业的理由是:“忘了”。他们的心理体验是:有些紧张,但无所谓。反正请家长也没用,家长对我也没办法。只是怕抄作业。问他为什么,他说:“抄作业太累人了,太烦了。”最后问他能抄完十遍作业吗?他说不能。我问:“那你怎么向老师交待?”他想了想说:“再找一个没抄完作业的理由……”。我有点无奈,同时感到自己担子的重大。

C学生有过没交作业的记录,班上表现一般。没交作业的理由是没做完。他的心理体验是:害怕,紧张知道该怎么办。

其余间接受挫的学生的心理活动有如下几点:

一、江老师,一向很好,今天怎么不同了,觉得奇怪

二、庆幸自己交作业了,并很同情被罚的同学。

三、部份同学只是觉得紧张的气氛使压抑,不舒服,然后就没有什么想法了。

四、少许的同学不认为不交作业就应受到惩罚,所以他们不

同情被罚的同学,反而感到很公平合理。

根据交流了感受后,我请同学归纳时挫折的理解。

甲同学:挫折就是指人的愿望得不到实现或遇到不如意的事。它在我们学习生活中是常遇到的。像学生成绩不好就是挫折;不交作业,受到批评,也是挫折。

乙同学:父母下岗也是挫折,农民收成不好也是挫折。

丙同学:我经常生病,影响学习和生活,也是挫折。

节省的同学还借用了许多名人伟人坎坷的一生来畅述,对挫折的理解。

同学们都说的很好,在人的一生中难免要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可见,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从你们不同的受挫体验来看,我们还可下一个结论,即不同的人对待挫折的态度是不同的。不同的态度对人的身心的影响也就不同。当我们受挫时,我们可以失败,但我们决不能放弃。

我们可以失败,但绝不能放弃

在学生有了受挫的体验之后,我让学生试着去编写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在编写故事的过程中,我又一次感受到了我们的学生遭遇挫折时复杂的心理过程。

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两只小青蛙在玩耍时,不小心掉进了一个装有少量牛奶的,而且很深的大瓶子里面,他们本能地跳呀蹋跳呀都无济于是……

请你围绕“两只青蛙的命运”把故事编完。学生的发言很真实,大致可把它们归纳为三种结局,但理由却让人想不到会是初一的孩子所能想到的。

结局一,两只青蛙都死了。理由一,没人听到他们的呼救,他们饿死了。理由二,他们掉进瓶子之后,相互抱怨,责备,最后撕打起来,结果两败俱伤,都死了。理由三,他们都认为事已成定局,无法更改了,结果在人们来援救之前,他们就在沮丧、恐惧、绝望当中死去了。理由是,两只青蛙原本打算一个帮一个出去,然而因为彼此的不相任,两者都困死在瓶子里。

结局二,两只都活着。理由一,经过他们的共同努力,瓶子被弄翻了,理由二,天下雨了,瓶子装满了水。理由三,有人路过,把他们救了。理由四,他们靠牛奶维持着生命,后来被搭救了。

结局三,一死一活。理由一,两只青蛙商量好,先帮一方出去,然后去寻找伙伴来搭救另一方。其中一只,借助两者的弹跳力,跳出了瓶子,得活了。然而,这只青蛙再没有返回来,另一只在痛苦的等待中慢慢死去了。(为什么出去的那一只青蛙不回来呢?学生又做种种的假想。同时,等待中的那只青蛙的心理又是怎样复杂的变化的,都被学生描绘得淋漓尽致。)理由二,一只青蛙被危险吓倒了,在恐惧、绝望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另外一只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跳出了瓶子;理由三,为了生存,其中一只杀死了另一只,以其充饥,继续活了下来。

故事编完了,可是自己却觉得有很多问题还没完,但我还是给学生作了总结:人的一生中,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挫折,我都应正确地面对,也许我们会失败很多次,但我们绝不能放弃,更不能把挫折转嫁给他人。

教学反思

虽然这堂课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但我却觉得学生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却未解决,也不可能一时就能解决。在受挫体验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反应都是消极的,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都是我们值得深思的。在编写故事结尾中,学生暴露出的价值观的问题也是令人担忧的。

本文标题:初中政治教学反思案例-政治教案- 中学政治教案初一年级第一课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3011.html